动物学科目考试大纲

动物学科目考试大纲
动物学科目考试大纲

动物学科目考试大纲

一.参考书目

1.姜云垒 冯江,《动物学》(第2版)(201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或第1版

二.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依据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动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姜云垒 冯江主编,2006年10月第一版编制。

绪论

[考试要求]

掌握动物学定义并了解各分支学科的特点,了解动物学发展简史,掌握动物学的研究方法,掌握动物分类的方法,重点掌握物种、品种、亚种的概念,动物分类系统。

[考试内容]

1.动物学及其分科

2. 动物学发展简史

3. 研究动物学的目的、任务、方法

4. 动物分类的知识

5.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

[考试要求]

掌握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熟练掌握原生动物的最低等、最原始、单细胞、具全能性的特点,原生动物的营养、生殖方式。有性生殖(配子生殖和结合生殖),无性生殖(二分裂、复分裂、出芽生殖、质裂)的概念。掌握包囊的意义。

掌握原生动物门的分类依据。通过代表动物重点介绍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的主要特征。了解几种常见原生动物:〈1〉与人、畜、经济动物有关的寄生性原生动物。〈2〉与淡水渔业有关的原生动物。

[考试内容]

1.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原生动物门的分类,主要是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

物和重要类群。

3.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章海绵动物门

[考试要求]

了解多细胞动物的起源,掌握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理解海绵动物为什么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双胚层多细胞动物,何为水沟系和“逆转”现象。一般了解海绵动物的分类及常见种类。了解海绵动物的经济意义及在动物演化史上的特殊位置。

[考试内容]

1.早期胚胎发育的几个阶段

2.生物发生律

3. 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

4. 海绵动物的分类

第三章腔肠动物门

[考试要求]

掌握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重点掌握辐射对称、两辐射对称和世代交替的概念。了解腔肠动物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的特点,并区别出各个纲的不同点。

[考试内容]

1.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腔肠动物门的分类

3. 腔肠动物门的经济意义

第四章扁形动物门

[考试要求]

掌握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掌握两侧对称、三胚层、皮肤肌肉囊、原肾管型排泄概念。重点掌握中胚层的出现的生物学意义。知道为什么扁形动物在动物演化过程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了解扁形动物的分类,掌握涡虫纲、绦虫纲、吸虫纲的主要特征。理解并掌握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考试内容]

1.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扁形动物门的分类

3.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第五章原体腔动物门

[考试要求]

掌握本门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掌握原体腔(初生体腔或假体腔)的概念。了解原体腔动物门的分类,掌握线虫纲的主要特征,了解腹毛纲、轮虫纲、线形纲,棘头虫门的特点,了解蛔虫的生活史。了解本门动物的经济意义。

[考试内容]

1. 原体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原体腔动物门的分类

3. 原体腔动物的经济意义

第六章环节动物门

[考试要求]

掌握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掌握同律分节、后肾管型排泄、真体腔和闭管式循环的概念。理解并掌握真体腔的发生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了解本门的分纲,掌握多毛纲、寡毛纲的主要特征及重要类群。了解本门动物药用、食用、饲料用的经济价值及危害。

[考试内容]

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环节动物门的分类

3. 环节动物的经济意义

第七章软体动物门

[考试要求]

掌握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其物种数量。重点掌握内脏团、外套膜、外套腔和开管式循环的概念。掌握贝壳的构造和主要成分。了解本门动物的体制、结构,以及生殖发育特点。掌握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的主要特征。了解双神经纲、掘足纲的特点。了解软体动物的食用、医用和药用价值,以及在其它方面的经济意义。

[考试内容]

1.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软体动物门的分类

3. 软体动物的经济意义

第八章节肢动物门

[考试要求]

掌握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掌握异律分节、外骨骼、混合式体腔、渐变态、半变态、完全变态、拟态、保护色、警戒色、多态现象的概念。掌握几丁质外骨骼的结构特点。了解三叶虫纲、肢口纲、原气管纲、多足纲的主要特点,掌握甲壳纲和蛛形纲的主要特征,重点掌握昆虫纲主要特征。掌握咀嚼式口器的结构特点,了解口器与生活类型的关系,了解其它四种口器(咀吸式、虹吸式、刺吸式、舐吸式口器)。认识几种常见节肢动物。了解节肢动物的经济意义,以及与农、畜业的关系。理解并掌握为什么说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物种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类群。

[考试内容]

1.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3. 节肢动物的经济意义

第十章棘皮动物门

[考试要求]

掌握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掌握棘皮动物的体制特点、水管系统、肌肉和内骨骼、后口动物、消化与生殖系统的特征。以及神经系统来源的特殊性。了解棘皮动物的分类以及海星纲、蛇尾纲、海胆纲、海百合纲的特点。了解棘皮动物的经济意义。

[考试内容]

1.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棘皮动物门的分类

3. 棘皮动物的经济意义

第十一章半索动物门

[考试要求]

掌握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了解半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过渡类型。

[考试内容]

1. 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半索动物门的在动物界中的位置

第十二章无脊椎动物总结

[考试要求]

理解、区别并掌握各门无脊椎动物在体制、胚层、体腔、体节和身体分部、体表及骨

骼、运动器官、肌肉及附肢、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生殖系统和生殖发育上的特点。掌握体腔产生的生物学意义,及身体分部和分节的生物学意义。通过动物进化树,掌握无脊椎动物的演化与相互间的亲缘关系。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比较

第二节 无脊椎动物的系统发展

第十三章脊索动物门

[考试要求]

掌握脊索动物具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的三大主要特征及次要特征,掌握脊索动物与无脊索动物的区别。了解脊索动物门的分类,掌握尾索动物、头索动物、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了解何谓无头类、有头类;无颌类、颌口类动物;无羊膜、有羊膜类动物。

[考试内容]

1.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脊索动物门的分类

3. 原索动物

4. 脊椎动物亚门

第十四章圆口纲

[考试要求]

掌握圆口纲的主要特征。了解圆口类终生保留脊索、具鳃笼、口漏斗、单一鼻孔、单细胞腺的特点。了解圆口纲的分类,一般了解七鳃鳗目、盲鳗目的特征。

[考试内容]

1.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2. 圆口纲的分类

第十五章鱼类

[考试要求]

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掌握上、下颌产生的生物学意义。掌握鱼类的分类,比较并掌握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的特点,掌握鳞式、鳍式的写法及意义,了解无羊膜动物的10对脑神经。理解并掌握洄游的概念及影响洄游的原因。掌握索饵洄游、生殖洄游、越冬洄游的概念。了解鱼类的分类。认识一些常见鱼类。了解鱼类的养殖、渔场、渔汛,了解鱼类的经济

意义。

[考试内容]

1. 鱼类的主要特征

2. 鱼类的形态结构概述

3. 鱼类的分类

4. 鱼类的经济意义

第十六章两栖纲

[考试要求]

了解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以及由水生过渡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掌握两栖纲的主要特征,以及两栖动物对陆生生活初步适应的特点及不完善方面。掌握不完全双循环的概念,并与鱼类的单循环进行比较。了解五趾型附肢产生的生物学意义。了解两栖类变态发育的特点。了解两栖纲的分类,了解无足目、有尾目、无尾目的主要特点及区别特征。认识几种常见两栖类。了解两栖类在捕食害虫、食用、药用以及其它方面价值。

[考试内容]

1.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2. 两栖纲的形态结构概述

3. 两栖纲的分类

4. 两栖纲的经济意义

第十七章爬行纲

[考试要求]

掌握爬行纲的主要特征及其躯体结构特点,重点掌握胸式呼吸的概念、羊膜卵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功能和羊膜卵出现的重要意义。了解爬行纲的分类,了解喙头目、龟鱉目、有鳞目和鳄目的结构特点及区别特征。认识几种常见爬行动物。了解爬行类的益处和害处,了解毒蛇特点及蛇伤防治。

[考试内容]

1.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2. 爬行纲的形态结构概述

3. 羊膜卵特点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4. 爬行纲的分类

5. 爬行类的经济意义

第十八章鸟纲

[考试要求]

掌握鸟纲的主要特征及躯体结构的特点。重点掌握鸟类相似于爬行类的特点、鸟类的进步性特征,以及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点。掌握完全双循环,双重调节、双重呼吸的概念。掌握鸟类在繁殖及发育过程中具有占区、筑巢、孵卵、育雏等习性。掌握早成鸟、晚成鸟的概念。理解并掌握鸟类迁徙的概念和意义。掌握留鸟、候鸟的概念。以及夏候鸟、冬候鸟的相对概念。了解鸟类迁徙的原因、路线、方向等。了解鸟类分类的依据,了解古鸟亚纲、今鸟亚纲的主要特征。了解齿颌总目、平胸总目、企鹅总目、突胸总目的特点。认识一些常见鸟类。了解鸟类的经济意义,鸟类的直接利用,益鸟和害鸟,作好益鸟的保护工作,鸟类的驯化和家禽的饲养。

[考试内容]

1. 鸟纲的主要特征

2. 鸟纲的形态结构概述

3. 鸟纲的分类

4. 鸟纲的繁殖及迁徙

5. 鸟纲的经济意义

第十九章哺乳纲

[考试要求]

理解并掌握哺乳纲的主要特征、胎生、哺乳的概念,掌握胎盘的结构特点及主要生理功能。掌握胎生、哺乳的生物学意义。了解哺乳类生殖、发育特点。了解哺乳纲的分类及分类依据,区别掌握原兽亚纲、后兽亚纲、真兽亚纲的主要特征。了解真兽亚纲的主要目的特征。认识一些常见哺乳动物。了解哺乳类的经济意义,我国的哺乳类的保护和利用。

[考试内容]

1.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2. 哺乳类动物的形态结构概述

3. 哺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4. 哺乳纲的分类

5. 哺乳动物的经济意义

第二十章脊椎动物总结

[考试要求]

比较并掌握脊椎动物皮肤、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循环、神经、泌尿生殖系统的结构特点。掌握脊椎动物动脉弓的演化,了解前、中、后肾的形成及其演化。通过进化树,了解学动物的起源与进化,爬行类的起源与进化,鸟类的起源与进化,哺乳类的起源与进化。

[考试内容]

1. 脊椎动物躯体结构的比较形态及功能概述

2. 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演化

第二十一章动物的地理分布

[考试要求]

掌握动物科、种和特有种的分布特征,重点掌握特有种的概念。了解三大自然区与动物分布以及我国动物地理区划。

[考试内容]

1. 我国动物分布概述

2. 生态地理动物群

3. 我国的动物地理区划

第二十二章动物生态

[考试要求]

掌握生态因子的类型及其生态作用。重点掌握生态因子、种群和群落的概念。了解动物种群动态、动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世界上主要动物群落。

[考试内容]

1. 生态因子

2. 动物种群

3. 动物群落

认真理解并做好教材中每一章的复习思考题。

大学普通动物学知识点总结

笫一章原生动物门 一.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这种单细胞又是一个具有一切动物特性和生理机能的、独立完整的有机体具有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生殖等机能 1.4有特殊的适应性 不良环境下能形成包囊,在失去大部分结构后缩成一团,并分泌胶质在体外形成包囊膜,使自身与外界环境隔开,新陈代谢水平降低,处于休眠状态。待环境条件良好时又长出相应结构,脱囊而出,恢复正常生活。 1.5 群体单细胞动物 特点:由多个单细胞个体聚集而成的群体,但绝大多数群体内的单细胞个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 代表动物:草履虫––结构和功能 结构和功能 ●表膜:包被草履虫体表的膜,即细胞膜、质膜,分三层。最外层膜连续覆盖在体表和纤毛上, 中间层和内层膜形成表膜泡镶嵌系统 纤毛:为细胞质的丝状突起,是草履虫的运动器官。纤毛的基部有复杂的微管纤维网,控制和协调纤毛的运动。 口沟:从草履虫身体后半端开始,在表膜上一条伸向身体中部的斜沟,沟的未端为口(胞口 细胞质:分成外质和内质二部分 外质:为表膜下面的一薄层细胞质,较透明。剌丝泡分布在外质中 刺丝孢:为纺缍形小杆状结构,有小孔开口于表膜。当受到外来刺激时,能释放出内含物,吸水后聚合成丝,能麻庳敌害,有防御功能。 内质:内含颗粒状结构,有流动性。有许多重要结构分布在内质中:食物泡:散布在内质中的许多泡状结构。 食物泡的形成。食物泡的消化功能 伸缩泡和收集管:位于内、外质的交界处,2组,身体前后半部的中部各一对。功能: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草履虫体内水分来源:A.大部分由外界通过表膜渗透进来。B.一部分随食物经胞口和食物泡进入细胞质。 C.小部分为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水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有二种。大核:一个,肾形,位于胞咽附近。功能:主管营养代谢、有丝分裂、细胞分化,通过蛋白质合成来控制表型基因,称为营养核。小核:一个或多个,位于大核凹陷处。功能:是基因储存地,负责基因交换、基因重组,并由小核产生大核。主管生殖、遗传,称为生殖核。草履虫与其它原生动物一样,无专门的呼吸、循环胞器。 呼吸、排泄:靠表膜渗透循环:靠内质环流 1 .无性生殖:横二分裂:小核先作有丝分裂,大核再作无丝分裂,各自延长,分成二部分。虫体从身体中部横缢,形成 2 个子体。.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 三.重要的病原体—疟原虫 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的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4 种:1)间日疟原虫●东北西北华北2)三日疟原虫3)恶性疟原虫●云南贵州四川海南岛3)卵形疟原4 种疟原虫的生活史基本 有二个中间寄主:人,雌按蚊 ●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世代:在人体内进行。有性世代:在雌按蚊体人内进行 ●传播媒介:雌按蚊。红细胞前期:在人的肝脏中进行。临床意义:决定潜伏期的长短 ●红细胞内期:在人体的红血细胞中进行。临床意义:决定疟疾症状反复发作的间隔时间 ●红细胞外期:在人体肝脏中进行。临床意义:疟疾复发的根本原因 分类依椐:运动胞器、营养方式 1.鞭毛虫纲Mastigophora:植鞭亚纲夜光虫1.鞭毛虫纲Mastigophora动鞭亚纲 2.纤毛虫纲Ciliata以纤毛为运动器官喇叭虫钟形。 3.肉足纲Sarcodita以伪足为运动器官变形虫 有外壳的肉足纲种类足衣虫

生物竞赛测试题(普通动物学部分)

生物竞赛测试题(普通动物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蚯蚓的环带与下列哪项有关: A、营养 B、运动 C、防御 D、生殖 2、渐变态昆虫在羽化之前发育的一种特征为 A、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 B、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 C、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 D、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 3、下列有关疟原虫的生活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在人体的肝细胞和红细胞中发育的 B、疟原虫的有性世代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在雌性按蚊体内进行的 C、雌按蚊叮咬人时,将合子随唾液进入人的血液 D、孢子生殖的过程是在雌按蚊体内进行的 4、下列有关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性生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 B、原生动物也有有性生殖的方式,主要是接合生殖和配子生殖 C、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 D、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5、在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中,不具细胞结构的一层结构是 A、外胚层 B、内胚层 C、中胶层 D、触手 6、水螅在秋末冬初,环境条件不利时,生殖方式主要是 A、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 C、卵式生殖 D、分裂生殖 7、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门的动物是 A、海绵 B、海蜇 C、珊瑚 D、海葵 8、动物由水生进化到路生的基本条件是: ①身体两侧对称②组织器官分化③中胚层形成④神经系统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涡虫的肌肉系统是下列何种结构发育而来的 A、外胚层 B、中胚层 C、内胚层 D、中胶层 10、下列与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无关的特点是 A、体表有发达的角质层 B、感觉、运动器官退化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系统发达 11、涡虫的梯状神经系统较水螅网状系统高等进化,主要表现在 A、传导速度快 B、传导冲动的速度慢,且不集中 C、冲动的传导速度较快,并且更趋向于集中 D、梯状神经系统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 12、真体腔和原体腔的主要区别是 A、真体腔是中胚层出现后形成的,原体腔是两胚层动物所特有 B、真体腔具有肠壁肌肉层和体腔摸 C、原体腔相当于囊胚腔,真体腔相于原肠腔 D、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与肠壁之间的空腔,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之间的空腔 13、蛔虫的中间宿主是 A、钉螺 B、猪 C、昆虫 D、没有

普通动物学练习题

普通动物学题库 无脊椎动物部分 解释名词 2、伸缩泡:原生动物体内所具有的结构,其作用是调节机体水分和渗透压平衡,如眼虫、草履虫等。 3、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结构完全不同,生活史中要经过 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的变态形式。如蝴蝶和蛾类的变态。 4、原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由帽细胞和管细胞构成的焰细胞、排泄管、排泄孔组成,具有排泄作用。 5、角质膜:表皮细胞分泌而形成的无生命的结构,位于体表,基本结构包括上角质膜(上表皮)、外角质膜(外表皮)、内角质膜(内表皮),具有保护作用。 6、疣足:体壁外凸形成的中空的结构,具有运动、呼吸等功能,存在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类。 7、外套膜:软体动物内脏团背部的皮肤延伸下行而形成的结构,位于贝壳的内侧,包围着鳃,对于水循环、保护、呼吸等作用。 8、凯伯尔式器(Keber' s organ):位于河蚌围心腔前端的弥散状结构,又名围心腔腺,是河蚌的排泄器官。 9、书肺:节肢动物体壁内陷后突出形成的书页状结构,其功能是呼吸作用。 10、化性:指昆虫在一年中所发生的世代数,由此而有一化性、二化性、多化性的术语,对应的昆虫叫一化性昆虫、二化性昆虫、多化性昆虫。 11、双名法:任何一种动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面一个字是动物 的属名,为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的一个字是动物的种本名,为形容词或名 词,第一个字母不大写。国际上统一使用。 12、刺丝泡:原生动物纤毛虫类表膜之下整齐排列且与表膜垂直的结构,有孔开口于表膜上。当动物受到刺激时,刺丝泡放出刺丝,有防御的机能。 13、皮肌囊: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紧贴在一起而构成的体壁,具有保护作 用,如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 14、不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无太大差别,只是生殖器官未发育,翅未充分长成,生活史经过幼虫、若虫(或稚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如蝗虫、蜻蜓等。 15、后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基本结构由肾孔、排泄管、肾口组成。肾口开口于体内,肾孔开口于体外。 16、混合体腔:节肢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也不形成体 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内的真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17、刚毛:环节动物的上皮内陷形成刚毛囊,刚毛囊底部一个大的形成细胞分泌几丁质物质,从而形成刚毛。它是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 18、黄色细胞:黄色细胞是由中胚层的脏体腔膜特化而来的,位于消化管的外侧,其作用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具有排泄作用。 19、外套腔:指软体动物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空腔,外套腔内有鳃、足以及肛门、肾孔、生殖孔等开口。 20、鲍雅诺式器(Bojanus organ):指河蚌的一对肾脏,由后肾管特化形成,肾口开口于围

普通动物学重点题库

绪论 生物的界级分类 五界系统 Ⅰ.原核阶段 ⒈原核生物界 Ⅱ.真核单细胞阶段 ⒉原生生物界 Ⅲ.真核多细胞阶段 ⒊植物界 ⒋真菌界 ⒌动物界 六界系统 Ⅰ.非细胞生物 ⒈病毒界 Ⅱ.原核生物 ⒉细菌界 ⒊蓝藻界 Ⅲ.真核生物 ⒋植物界 ⒌真菌界 ⒍动物界 研究动物学的基本方法 1、描述法 2、比较法 3、实验法 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种。 种或物种: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方式。 分类的阶元即动物等级。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双名法:由林奈创定的,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表示的命名方法,是指每一动物的学名是由属名和种名组成,属名在前,第一个字名大写,种名在后,第一字母小写。拉丁文斜体排版。属名+种名+人名

原生动物门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低等、最原始的动物: 1、原生动物的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故称单细胞动物。这个细胞具一般细胞具有的基本构造。 2、原生动物在生理机能上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具有一切生物特性的有机体。但与高等动物不同的是这些机能不是由器官系统来完成,而是由细胞器完成的。 3、原生动物除单个细胞个体外,也有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群体,一般无细胞的分化或只有生殖细胞和体细胞的分化。 类器官:原生动物细胞质分化出来的,能完成各种生理机能,与多细胞动物的相应器官相当的结构部分为类器官。 呼吸和排泄:通过细胞膜的渗透作用进行,但所有的淡水原生动物都具调节体内水平衡的胞器——伸缩胞。 生殖:有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两种(无性生殖:1二分法2出芽法3裂体生殖即多分裂法、复分裂。有性生殖:1配子生殖2接合生殖。) 鞭毛纲---------眼虫(体成绿色,梭形,前端钝圆,后端尖。体表覆以具弹性的、带斜纹的表膜。不良环境中形成包囊,出囊前作一次或多次分裂。伸缩泡除调节水中的平衡外,有一定的排泄作用,把水及溶于水的代谢物收集后排入储蓄泡→胞口→体外。主要 靠体表的渗透作用排泄。)【鞭毛纲鞭毛作用:1运动2感觉3捕食】肉足纲---------大变形虫(体表为一层极薄的质膜分为外质和内质,内质又分凝胶质和溶胶质。吞噬作用:当变形虫碰到食物时,即伸出伪足进行包围,将食物裹进细胞内部,叫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变形虫除了能吞噬固体食物外,还能摄食一些液体物质,这种现象很象饮水为胞饮作用。【肉足纲伪足的类型:1叶状伪足2丝状伪足3根状伪足4轴伪足。滋养体: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孢子纲---------间日疟原虫(世代交替现象:动物体以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相互交替完成生活史的现象。在人体进行无性生殖及有性生殖的开始,人为中间寄主。

最新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来源:才聪学习网/考研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典型题详解,巩固重点难点。该部分选取并解答各章节相关知识的常见典型题,可以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点。 3.挑选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本书挑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目录

第1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1 复习笔记 1.2 典型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篇细胞 第2章生命的化学基础 2.1 复习笔记 2.2 典型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3.1 复习笔记 3.2 典型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细胞代谢 4.1 复习笔记 4.2 典型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5.1 复习笔记 5.2 典型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详解

第2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6章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6.1 复习笔记 6.2 典型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营养与消化 7.1 复习笔记 7.2 典型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血液与循环 8.1 复习笔记 8.2 典型题详解 8.3 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气体交换与呼吸 9.1 复习笔记 9.2 典型题详解 第10章内环境的控制 10.1 复习笔记 10.2 典型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1.1 复习笔记

生物竞赛动物学测试题

普通动物学试题 一、单选(每题1分) 1.除鸭嘴兽外,能产卵的哺乳动物还有 A.负鼠 B.袋鼠(有袋类) C.针鼹 D.齿鼩(食虫类) 2.爬行类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因为 A.有了颈部 B.体表有了角质鳞片 C.心室中出现了隔膜D.出现了羊膜卵 3.动物排泄的含氮废物常因种类而异,下列动物中以排泄尿酸为主的一组是A.两栖类和鱼类 B.爬行类和哺乳类 C.鸟类和爬行类 D.哺乳类和鸟类 4.下列寄生性原虫的哪一个阶段寄生与人体(或狗),另一阶段寄生在百蛉子体内,并能引起人的黑热病的发生? A.疟原虫 B.利什曼原虫 C.痢疾内变形虫 D.艾美球虫 5.在较为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中,排泄系统首先出现于哪个群体? A.多孔动物 B.腔肠动物C.扁形动物 D.原腔动物 6.餐桌上所食海蜇头是哪一部分? A.口腕 B.外伞部 C.体前端 D.胃丝 7.下列哪项不是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A.出现明显的头部,故又有“有头类”之称 B.次生的水生种类及陆生的种类,只有在胚胎其间出现鳃裂、成体用肺呼吸 C.都有上、下颌 D.构造复杂的肾脏代替了简单的肾管 8.原生物部都是单细胞动物、个体较小,但是为一完整的有机体,它们可以依靠各种细胞完成各种生活机能。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以鞭毛、纤毛或伪足完成运动 B.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排泄 C.环境不良的条件下,大多数可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 D.部分种类具有有性生殖方式 9.节肢动物门中种类最多的纲为 A.腹足纲B.昆虫纲 C.多足纲 D.头足纲 E.瓣鳃纲 10.有许多昆虫可以通过某些器官或部位发声,下列昆虫(Ⅰ蟋蟀、Ⅱ鸣蝗、Ⅲ蝉、Ⅳ天牛)怎样发生?请选择正确组合 a、头胸部之间的磨擦 b、腹部的发音器 c、前翅磨擦 d、后足摩擦前翅 A、Ⅰc Ⅱ b Ⅲ a Ⅳ d B. Ⅰc Ⅱ d Ⅲ b Ⅳ a C、Ⅰb Ⅱ a Ⅲ c Ⅳ d D. Ⅰb Ⅱ d Ⅲ d Ⅳ a 11.将4只雄蚕峨分别作如下处理,观察其对雌蚕娥的反应,最迟钝的应是: A.封闭口器者 B.剪去触角者 C.遮盖单眼者 D.遮盖复眼者 12.鸟类呼吸时气体交换的真正部位是:

普通动物学试题答案

普通动物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30分) 01、赤潮是由(腰鞭毛虫)类原生动物造成的。 02、乌贼胚胎发育以(外包)方式形成原肠胚。 03、水螅刺细胞在(外胚层)。 04、海蜇身体为(辐射对称)。 05、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两侧对称和三胚层),无体腔。 06、涡虫神经系统(梯形)。 07、(蚯蚓)为闭管式循环。 08、昆虫口器(上唇)不是由附肢转化形成。 09、水管系统是(棘皮动物)特有的。 10、(鱼类)皮脂腺是单细胞腺。 11、两栖耳柱骨相当于鱼类(舌颌骨)移至中耳内转化而成。 12、耳蜗是(哺乳类)具有。 13、脊椎动物第V对脑神经是(三叉神经)。 14、(下颌由单一齿骨构成)是哺乳类头骨鉴别特征。 15、鲨鱼鳞片是(盾鳞)。 16、梨鼻器是爬行类(嗅觉)器官。 17、尾肠系膜静脉是(鸟类)特有的. 18、哺乳类椎体连接型为(双平型)。 19、皮肤表皮层:腔肠动物(外胚层),原腔动物(角质膜),扁形动物/环 节动物(单层柱状上皮细胞)。 20、陆生脊椎动物不具有(腰带不与脊椎相连)特点。

二、名词解释(24分)→填空题 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和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组成,而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隔离。 个对称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又称左右对称,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重要条件。 来,代谢降低,以适应环境。当环境适合时破囊而出,这是一种生物学适应。 必须有归律的在一定时期集成大群,沿着固定路线做长短距离不等的迁移,已转换生活环境、方式,满足它们生殖、索食、越冬所需条件,并在一段时间后返回原地。 成。并与宽大的骨盆愈合,在行走时支撑体重 构和胚胎发育上的来源却相同。 等、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共同开口间接与外界相通的裂孔,是低等水栖脊索动物呼吸器官。

《普通动物学题库》word版

普通动物学题库 动物学科 一、解释名词 1、生物发生律 2、伸缩泡 3、完全变态 4、原肾管 5、角质膜 6、疣足 7、外套膜 8、凯伯尔式器(Keber’s organ) 9、书肺 10、化性 11、双名法 12、刺丝泡 13、皮肌囊 14、不完全变态 15、后肾管 16、混合体腔 17、刚毛

18、黄色细胞 19、外套腔 20、鲍雅诺式器(Bojanus organ) 21、原口动物 22、生物圈 23、实质组织 24、马氏管 25、后口动物 26、外套膜 27、分类阶元 28、混合体腔 29、龄期 30、原口动物 31、生物圈 32、实质组织 二、选择题 1、环节动物多毛纲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幼虫阶段是( C )。 A 浮浪幼虫 B 牟勒氏幼虫 C 担轮幼虫 D 钩介幼虫 2、团藻在动物演化上有重要意义,其分类地位是( B )。 A 海绵动物门 B 原生动物门 C 腔肠动物门 D 扁形动物门 3、蝎子和蜱螨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的( D )。

A 多足纲 B 甲壳纲 C 昆虫纲 D 蛛形纲 4、水螅为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是科学研究中的好材料,下列哪种叙 述是不正确的( C )。 A 水螅有多种运动行为,如捕食运动、尺蠖运动和翻筋斗运动等。 B 具有两个胚层和消化循环腔 C 神经系统发达,有感觉运动中心 D 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 5、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 C )。 A 钉螺 B 沼螺 C 按蚊 D 伊蚊 6、昆虫分类的主要依据除了触角、足、翅、生物学外,还有( B )。 A 体壁突起 B 口器 C 生殖器 D 听器 7、棘皮动物的成虫是辐射对称,其幼虫是( B )。 A 辐射对称 B 两侧对称 C 两侧辐射对称 D 无对称 8、蝼蛄的前足是( C )。 A 步行足 B 跳跃足 C 开掘足 D 捕捉足 9、河蚌的生殖孔开口于( C )。 A 身体末端 B 身体腹面 C 内鳃瓣的鳃上腔 D 口附近 10、人吃了未煮熟的“米猪肉”或被囊尾蚴污染的食物,就可能感染 ( D )。 A 球虫病 B 钩虫病 C 吸虫病 D 绦虫病

生物奥赛动物学分章习题

动物学分章练习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复习题 四、选择填空 1 眼虫制造过多食物常形成一些半透明的( )储存于细胞质中,这是眼虫类的特征之一。 A 淀粉粒 B 副淀粉粒 C 食物泡 D 叶绿体 2 眼虫的无性生殖方式是( )。 A 纵二分裂 B 横二分裂 C 外出芽生殖 D 内出芽生殖 3 锥虫多生活于脊椎动物的( )。 A 消化道内 B 肝脏内 C 血液中 D 淋巴液中 4 多鞭毛虫生活于白蚁消化道内,分解宿主的纤维为食,也使宿主能很好地利用纤维素,这种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称作( )。 A 寄生 B 共栖 C 捕食 D 互利共生 5 能诱导变形虫发生胞饮作用的最合适物质是( )。 A 纯净水 B 糖类溶液 C 氨基酸溶液 D 自来水 6 原生动物的伸缩泡最主要的作用是( )。 A 调节水分平衡 B 排除代谢废物 C 排除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D 进行气体交换 7 变形虫最常见的生殖方式是( )。 A 孢子生殖 B 配子生殖 C 二分裂生殖 D 出芽生殖 8 刺丝泡为下列动物中( )所特有。 A 眼虫 B 草履虫 C 变形虫 D 孢子虫 9 刺丝泡的生理机能主要是( )。 A 生殖 B 摄食 C 呼吸 D 防御 10 根据最近研究结果表明 A 疟原虫是红血细胞内寄生,行渗透性营养; B 疟原虫是寄生于宿主组织的间质内,行渗透性营养; C 疟原虫营消化道内寄生,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 D 疟原虫以胞口摄取营养,不是细胞内寄生,而是细胞间寄生。 11 草履虫的营养方式是( )。 A 渗透型营养 B 光合型营养 C 吞噬型营养 D 混合型营养 12 能行内出芽生殖的原生动物是( )。 A 团藻 B 夜光虫 C 钟形虫 D 喇叭虫 13 能行光合作用的原生动物是. A 变形虫 B 草履虫 C 绿眼虫 D 疟原虫 14 不由昆虫传播的寄生原虫是( )。 A 痢疾内变形虫 B 疟原虫 C 杜氏利什曼原虫 D 锥虫 15 疟原虫红血细胞外期的生殖方式是( )。 A 孢子生殖 B 裂体生殖 C 二分裂生殖 D 配子生殖 16 疟原虫在蚊体内进行的生殖方式是( )。 A 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B孢子生殖和裂体生殖 C 裂体生殖和配子生殖D 配子生殖和分裂生殖 17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是( )。 A 白蛉子; B 中华按蚊 C 致乏库蚊 D 采采蝇 18 生殖方式为横二分裂和接合生殖的动物是( )。 A 绿眼虫 B 大草履虫 C 大变形虫 D 间日疟原虫 19 弓形虫属原生动物门的( )。 A 纤毛纲 B 肉足纲 C 孢子钢 D 鞭毛纲

普通动物学试题

普通动物学试题 题1 一、选择题: 1、草履虫的表膜不具有下列哪一项功能? A(保护 B(呼吸 C(排泄 D(消化 2、草履虫的营养方式是: A(异养 B(自养 C(寄生 D(腐生 3、胚胎发育过程中具胚层逆转现象的动物是: A 多孔动物 B 腔肠动物 C 轮虫动物 D 线虫动物 二、填空 1、生殖隔离的形式有3种,分别为、和。 2、细胞分裂方式有3种,为有丝分裂、和。 3、各类动物身体的构造虽然复杂,但都是由四大类组织构成,即、、 和。 4、根据形态和生理的特点,上皮组织可分为三类,即、和。 5、水沟系是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对海绵动物的生活有重大的适应意义。水沟系又可分为、和复沟型。 6、海绵的体壁由两层细胞所构成,外面的称,里面的称。两层之间是。 7、胚胎发育包括、卵裂、、、、、胚层分化与器官形成等几个主要的发育阶段。 8、原肠腔的形成方式多样,包括、、、和内转。 9、腔肠动物可以分为3纲,即、、。 三、名词解释

1、动物学; 2、物种; 3、生殖隔离; 4、亚种; 5、器官; 6、系统; 7、接合生 殖;8、胚层逆转;9、芽球;10、生物发生律(重演律);11、端细胞法;12、体腔囊法;13、假体腔;15、辐射对称;16、浮浪幼虫 四、简答题: 1、试写出山羊的分类地位。 2、原核细胞(以细菌细胞为代表)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3、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4、原生动物门的重要特征有哪些,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不同, 5、原生动物有哪几个重要纲,各纲有哪些特征, 6、疟疾、黑热病、昏睡病、毛滴虫病、阿米巴痢疾各由什么原虫引起的,它们分别属于原生动物的哪个纲, 7、如何理解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8、简述腔肠动物门动物的主要特征。 9、为什么说腔肠动物的消化腔与海绵动物的中央腔不同, 10、两侧对称在进化上的意义是什么, 11、中胚层的形成在进化上的意义是什么, 题2 一、选择题: 1、猪带绦虫的卵被寄主吞食后孵出的幼虫叫什么? A(毛蚴 B(胞蚴 C(囊尾蚴 D(六钩蚴 2、下列哪种动物具有原肾型排泄系统, A(水螅 B(涡虫 C(蚯蚓 D(河蚌 二、填空 1、绦虫身体呈,一般由头节和许多构成,头节附着器有、吸钩和。

普通动物学期末复习资料题库

鳍 普通动物学(脊椎动物部分) 知识要点 第三部分 脊椎动物 一、 索动物门的特征: (一)主要特征: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 1. 脊索: 组织结构:由富含液泡的细胞构成,不分节,外包以结缔组织的棒 状物; 位置:位于消化管的背面,神经管的腹面,且纵贯头尾; 来源:起源于中胚层; 发展:脊椎动物亚门仅存在于胚胎或幼体中,以后被脊柱所取代; 其他类群中则终生存在。 2. 背神经管: 结构:为神经组织构成的管状结构; 位置:位于脊索背面; 来源:由外胚层内陷而成; 发展:高等种类分化为脑和脊髓; 3. 咽鳃裂: 位置:位于消化管前段(咽部)的两侧壁上; 结构:左右成对排列的裂缝,它直接或间接的与外界相通,鳃裂壁 上富有毛细血管; 来源:它来源于外胚层和内胚层; 发展:水生动物的鳃裂终生存在,而陆生动物只见于胚胎时期或幼 体,随后完全消失。 (二)一般特征:肛后尾、心脏位于消化管腹面,多为闭管式循 环。 (三)与高等无脊椎动物共有的特征:身体分节,两侧对称,后 口,三胚层。 二、 脊索动物的起源: 尾索动物 现代无头类 原始无头类 头索动物 无 颌类 原始有头类 有 颌类 四、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圆口纲 鱼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纲 哺乳纲 无颌类 鳍足类 无羊膜类 变温动物 有颌类 兽足类 有羊膜类 恒温动物 五、 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1. 出现了明显的头部;(称有头类) 2. 脊索为脊柱所取代。前端发展为头骨,后端发展为由脊 椎构成的脊柱; 3. 背神经管前端分化为脑(具有大脑、间脑、中脑、小脑 和延髓),后端分化为脊髓; 4. 原生水生种类鳃呼吸,陆生及次生水生种类肺呼吸; 5. 除圆口类外,具有上下颌; 6. 循环系统渐趋完善,有能收缩的心脏(从2腔 3腔 4腔),闭管式循环; 7. 肾管为肾脏所代替; 8. 除圆口类外,具有成对的附肢。 六、 圆口纲 (一)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1. 口为吸附式,没有上下颌,故称无颌类; 2. 脊索终生存在,没有脊椎,只有神经弧的雏形; 3. 只有奇鳍,没有偶鳍; 4. 只有一个鼻孔,位于头部中线上; 5. 具有独特的呼吸器官鳃囊; 6. 内耳中只有1或2个半规管。 (二)圆口纲的分类: 1.七鳃鳗目:具有口漏斗和角质齿,鳃囊七对,以口漏斗吸附在鱼体表营半寄生生活。如日本七鳃鳗。 2.盲鳗目:口位于最前端,无口漏斗,具有4对口缘触须,鳃孔1-16对,常从鱼鳃钻入体内营体内寄生,如盲鳗、粘盲鳗。 七、 鱼纲: (一)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1. 体多呈纺锤型,并常覆盖有保护性的鳞片; 2. 终生生活在水中,鳃呼吸; 3. 以鳍运动,不仅有奇鳍还有偶鳍。 (二)较圆口类进步的特征: 1.始具上下颌,进入颌口类行列; 1. 始具成对的附肢,即一对胸鳍和一对腹鳍; 2. 始具一对鼻孔和内耳中的三个半规管。 (三)鱼类形态结构特征; 1.外形: 纺锤形:头尾轴长,背腹轴次之,左右轴最短;如鲤鱼。 侧扁形:头尾轴较短,左右轴最短,背腹轴最长;如蝴蝶鱼。 平扁形:背腹轴最短,左右轴特长,营底栖生活,如刺鳐; 棍棒形:头尾轴延长,左右轴,背腹轴均很短,整体呈棒状,如黄鳝、鳗鲡。 其他:河豚形,海马形,翻车鱼形,箱形。 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分,鳃盖后缘至肛门之间为躯干。 奇鳍:背鳍、臀鳍――保持平衡,辅助运动;尾鳍――控制方向,推动鱼体前进。 偶鳍:胸鳍、腹鳍各一对――维持平衡,调节方向。 尾:分原形尾、歪形尾、正形尾。 2.皮肤:被鳞片和单细胞粘液腺。 盾鳞:由真皮和表皮联合形成,为软骨鱼类特有,发育上与牙齿同源; 鳞片 硬鳞:由真皮演化而来,呈斜方形,为原始硬骨鱼所有,如鲟鱼,雀鳝; 骨鳞:由真皮演化而来,略呈圆形,分圆鳞和栉鳍,为大多数硬骨鱼类所有。 3.骨骼: 头骨:分脑颅和咽颅,骨化不完全; 脊柱 椎体为双凹椎体(鱼类特有),分体椎(附有肋骨)、尾椎(特具血管弧); 附肢骨:分奇鳍骨(有鳍担骨、鳍条)和偶鳍骨(有鳍担骨、鳍条及带骨――肩带和腰带,带骨未与脊椎发生联系) 4.肌肉:分化程度不高,分节明显,由肌节构成,有的特化 形成发电器(电鳐、电鳗)。但非洲电鲇发电器由真皮腺转化而成。 5.消化: (1)消化腺:无唾液腺,有胃腺、肠腺。硬骨鱼肝胰合并为肝胰脏,软骨鱼则有成形的胰脏。 (2)消化道;口(分上位、下位、端位,与食性有关)、口咽腔(分布有齿、咽喉齿,形态与食性有关)、食道、胃、肠(长度及分化与食性有关)、泄殖腔。 6.呼吸――鳃呼吸 多具五个鳃裂。软骨鱼类直接开口于体外,鳃隔发达;硬骨鱼在鳃裂外有鳃盖。 鳃由鳃弓、鳃隔、鳃丝组成,鳃弓内侧着生鳃耙(其形态与食性有关)。 鳔:在大多数鱼类无呼吸功能,仅具调节比重的作用;鳔内气体由其内层的一部分微血管组成的红腺分泌,而由后背面的卵圆窗吸入血液;底栖及快速游泳种类则无。在肺鱼有呼吸功能。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

普通生物学笔记(陈阅增) 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 绪论 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 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 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

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三)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对这么庞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1.二界分类: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植物界、动物界。 2.三界分类: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分类法: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胞藻类;植物界;动物界。 3.四界分类:由美国人科帕兰(Copeland)提出。 原核生物界: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 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单细胞的藻类。动物界。植物界。 4.五界分类:195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Whi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 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特点:环状DNA位于细胞质中,不具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无膜,为原核生物。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

普通生物学笔记(陈阅增) 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 绪论 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 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 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 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三)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对这么庞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1.二界分类: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植物界、动物界。 2.三界分类: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分类法: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动物学考试大纲生物竞赛必备动物行为纲要

(生物科技行业)动物学考试大纲生物竞赛必备动物 行为纲要

生物竞赛必备动物行为纲要 动物学考试大纲 第壹章原生动物门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明确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基本掌握原生动物各纲及代表动物的特征和和人类的关系。 第壹节原生动物门的概述 壹、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壹)生活方式、分布、形态及大小 (二)营独立生活的单细胞有机体、由细胞内部分化的细胞器来完成所有生理机能。 (三)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群体种类。 二、原生动物的分类 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各纲特征比较。 第二节鞭毛纲 壹、代表动物:绿眼虫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机能特点,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二、纲的主要特征:鞭毛(亚显微结构)、营养、繁殖等。 三、重要种类:衣滴虫、盘藻、空球藻、杂球藻、领鞭毛虫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夜光虫、利什曼原虫的结构特点及其和人类的关系。 第三节肉足纲 壹、以变形虫为代表说明肉足纲的主要特征 二、重要种类:痢疾内变形虫、有孔虫、放射虫构造特点 第四节孢子纲 壹、以间日疟原虫为代表说明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二、重要种类:艾美球虫、蚕微粒子 第五节纤毛纲 壹、代表动物:大草履虫的生活习性、大小形态、结构和机能;纤毛的结构及运行,激应性、伸缩泡的亚显微结构及排泄、核的分化及功能。 二、主要特征:纤毛、结构复杂、大核和小核、繁殖 三、重要种类:草履虫、钟形虫、喇叭虫、棘尾虫、游仆虫、小瓜虫、车轮虫及其危害。 第六节原生动物的生态和分布及和人类的关系 第七节原生动物的系统发展 第二章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 掌握动物个体发育的各主要阶段;了解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的关系及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第壹节动物的繁殖和个体发育 壹、繁殖及繁殖方式 (壹)繁殖概述 (二)繁殖方式 二、个体发育 (壹)胚前期 (二)胚胎发育(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三胚层分化) (三)胚后发育(直接和间接发育) 第二节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 壹、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的概念

普通动物学试题库

普通动物学试题库 Ⅱ脊椎动物篇 一、名词解释 头索动物、原索动物、内柱、肝盲囊、脊索、逆行变态、无头类、颌口类、有颌类、咽鳃裂、口索、尾索、双循环、单循环、不完全双循环、闭鳔类、鳃耙、盾鳞、硬鳞、骨鳞、圆鳞、栉鳞、韦伯氏器、侧线器官、鳞式、齿式、生殖洄游、卵生、卵胎生、胎生、五趾型附肢、咽式呼吸、原脑皮、新脑皮、颞窝、颊窝、次生腭、口漏斗、鳃笼、鳃囊、动脉圆锥、动脉球、犁鼻器、淋巴心、婚垫、耳后腺、后肾、胸廓、红外线感受器、愈合荐骨、开放式骨盆、跗间关节、旅鸟、早成鸟、晚成鸟、留鸟、候鸟、迁徙、漂泊鸟、淋巴结、孵卵斑、尾综骨、龙骨突、鸣膜、胎盘、蜕膜胎盘、无蜕膜胎盘、复胃、喉、封闭式骨盆、鼻旁窦、洞角、实角;双重呼吸、同型齿、异型齿、适应辐射、三重调节、 二、填空 1、半索动物门的常见代表动物是(),它的全身由()、()和()3部分组成。 2、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和()。 3、脊索动物门可分为()、()和()三个亚门。 4、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门是(),它的三个主要特征是具有()、()和()。 5、鱼类的基本体形有()、()、()和()四种。 6、真皮鳞是鱼类所特有的皮肤衍生物,根据形状和发生的不同,可分为()、()和() 三种类型鳞。 7、鱼类的尾鳍分()、()和()三种基本尾型。 8、四大家鱼是指()、()、()和(),它们的分类地位为()亚纲()目。 9、四大海产指()、()、()和()。 10、韦伯氏器又叫(),通常认为由前向后它由()、()、()和()组成。 11、鱼类的生殖方式有三种,即()、()和()。 12、由()到()的鳞列数,称为侧线上鳞,由()到()的鳞列数称为侧线下鳞。 13、两栖类的脊柱分化为()、()、()和()四部分,其中()、()是两栖类开始适应陆地生活的产物。 14、两栖类的脊柱分为四个区,即()、()、()和()。 15、两栖类脑颅后方具()枕骨髁,颌弓中的颚方软骨被()包围,麦氏软骨被()包围,从而形成()上下颌。 16、青蛙的耳由()和()构成,听骨的外端连接(),内端连接()。 17、两栖类的肩带分为()和()两种类型。青蛙的肩带属()。 18、大多数爬行类的齿为(),低等的种类为(),多数为(),高等种类为()。 19、现存爬行类分属于四个目()、()、()和() 20、晰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有:体覆盖着()、终生用()呼吸,()受精,卵外包着()。 21、脊椎动物中,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是()动物,真正陆生脊椎动物是从()动物开始的。 22、爬行类的牙齿按着生方式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23、哺乳动物的牙齿为()生齿,齿型有分化,分化为()牙、()牙和()牙。 24、哺乳动物特有的肌肉为()肌和()肌。 25、反刍动物胃一般由4室组成,即()胃、()胃、()胃和()胃。

动物学题库_选择填空

普通动物学题库 一、解释名词 1、生物发生律:又称重演律,多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是系统发展史简单而迅速的 重演。 2、伸缩泡:细胞生物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能做节奏性伸缩的液泡,兼有排泄功能。 每个伸缩泡有数个收集管,收集管周围有很多网状小管,收集质中的多余水 分及部分代产物,最终由伸缩泡与外界相通的小孔排出体外。 3、完全变态: 4、原肾管: 5、角质膜 6、疣足 7、外套膜 8、凯伯尔式器(Keber’s organ):围心腔腺(凯伯尔氏器),位于围心腔前壁, 分支状,略呈黄褐色。由一列扁平上皮细胞以及其的网状结缔组织构 成,由围心腔腔壁的表皮特化形成,中间含有许多微血管,充满血液, 它能吸收血液中的废物进入围心腔,由围心腔经肾排出。 11、双名法:国际上规定每一个动物都应有一个学名,这一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 或拉丁化的斜体文字组成。前面一个字是该动物的属名,后面一个 字是它的种本名。属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本名第一个字母不须 大写。 12、刺丝泡 13、皮肌囊:低等三胚层动物的囊状体壁,由来源于外胚层的单层上皮组织和中 胚层的肌肉组织构成,有保护和运动的功能。 14、不完全变态 15、后肾管 16、混合体腔 17、刚毛 19、外套腔 20、鲍雅诺式器(Bojanus organ):河蚌的肾,由后肾管特化而来,肾口开口于围心 腔,肾孔开口于外套腔。 24、马氏管 25、后口动物 26、外套膜 28、混合体腔 30、原口动物 二、选择题 1、环节动物多毛纲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幼虫阶段是(C )。 A 浮浪幼虫 B 牟勒氏幼虫 C 担轮幼虫 D 钩介幼虫 2、团藻在动物演化上有重要意义,其分类地位是(B )。

《普通动物学》学习方法

《普通动物学》学习方法 一﹑课堂学习 大学《普通动物学》课堂教学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材越来越厚,而教学计划所安排的学时却越来越少,针对这种情况,课堂教学方法必需要有所改变。 由于生物学本身的规律,在教材中不少内容不可避免是重复的,如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部分内容与人体解剖学是重复的;生理机能方面的部分内容与动物生理学是重复的;大学教材中的这些内容,许多与中学生物教学是重复的;不同纲动物身体各系统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不少也是重复的。这些内容又恰恰在《普通动物学》教材中占的篇幅较大。 这些在中学和大学的不同课程以及在同一教材中不同纲的重复内容,系统的结构和生理机能,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了解的。这一部分内容,要突出重点、特点,对最先讲述的代表动物,可以作较细致的讲解;对以后出现的代表动物,应主要讲述其特点。而常规的结构和生理机能可以不讲或少讲。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要应用比较解剖学和比较生理学的方法。通过比较,不但可以了解不同类群的共同特征,还便于了解它们的不同特征;既知道了一个新类群的特征,又复习了已讲过的类群特征。 在动物学教材中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是动物的分类。这一部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讲门、纲、目及重要科的鉴别特征,而种的鉴别最好放在实验课中对照实物标本学习,如果在理论课中讲解,不但花时间,而且效果也不好。 只要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思维跟着老师转,主要内容一般是能听懂的,但要将老师讲的全部内容在大脑中记下来,是比较困难的。帮助记忆的主要方法是做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主要记录老师的板书内容,老师的板书是文字非常简捷的各级标题以及重要的图表和示意图。学生还可以记下一些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所以课堂笔记是重要的学习提纲,它能给学生在课后复习阅读教材时提供重要的线索,便于抓住重点,节约时间。记笔记还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组织思维,避免思想开小差。在笔记中还能记下未搞清楚的问题,留待课后向老师请教或查阅资料。学生通过课堂笔记,可以模仿老师在板书中概括问题的方式,提高在阅读中概括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效果。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板书和做笔记应该有正确的看法,老师讲课时不能只顾在黑板上不停地写,写满了就擦,擦完了又写,学生难以跟上,没有时间思考;学生不能只是埋头做笔记,而对所记的内容不求甚解。老师应该注意板书的质量,学生应该把做笔记当作学习的一种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断提高记笔记的能力。 做好课堂笔记应注意以下几点:大学老师课堂讲授内容多,板书也多,学生要提高记笔记的速度,记笔记的速度要跟上老师板书的速度。要培养边看边写、边听边思考的课堂学习能力;课堂笔记不同于会议记录,不必记录过多的细节,更不必将老师讲的话都记录下来,要是这样,学生就仅是记录员,没有思考的时间。除了记下老师的板书以外,再记下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或弄不清楚的内容;大学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许多是自己补充进来的,特别是对某些问题的新见解、新发现,可以多记;而教材上有的内容可以少记;老师讲授的内容容易为自己接受的可以少记,而较难懂的内容,可适当多记,有助于课后复习时突破难点;部分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记好笔记外,在课后复习中还补充进许多内容,将笔记重新整理抄写,使自己的笔记成为一份很漂亮的听课和读书的综述资料,不但丰富了知识,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率;课堂笔记应以老师的板书为主,因为动物学老师在这一专业领域中,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经验丰富,所讲授的许多专业术语、定义和内容可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学生不可能随意改变。但学生并不见得就一定要机械地照抄板书,他们可适当地对板书加以改变,搞出特色;现在的课堂教学由于信息量大而课时少,在有限的时间里,老师不可能很详细、很连贯的讲解。即使是教学时间够,也不能像对待中、小学生那样进行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