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比较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比较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浙江工业大学2010/2011学年

第一学期公共选修课考查作业

课程:中西比较文学姓名: 陈嫦颖学号:0403 成绩:

比较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先分别来了解下什么是比较文学,什么是人文精神。说实在的,这两个都是太抽象的概念,令人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释义,正如老师课上所讲,也无法定义比较文学,所以也学学老师,来例举一些文学大家对于比较文学的看法吧:

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的或民族的边缘,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的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

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它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艺术(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

季羡林:比较文学就是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来加以比较。这可以说是狭义的比较文学。广义上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与其它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在内。

钱钟书:比较文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

概述来说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

那么人文精神又是什么呢?

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一个国家没有现代科学就会落后;而一个民族没有人文文化,精神就会迷失,民族就会异化。一个社会没有人文精神,它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一个人没有人文精神,他是一个残缺的人。

既然人文精神如此重要,那么当前社会人们的人文精神又如何呢?大学校园,一个具备而且最应该具备人文精神的地方,到底具备了怎样得的人文精神呢?

随着社会转型时期,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开始侵袭大学生的思想。面对社会上一些诚信缺失、自私自利的现象,他们茫然无奈。凡此种种,直接导致极个别大学生以追求个人享乐作为人生目的。更由于一些学生缺乏辨别善恶、好坏、美丑的道德能力,一旦遇到挫折,便会失去自信,出现孤独、压抑、精神麻木等现象。尽管这是大学校园中的个别现象,但也折射出学校教育的缺失和社会环境的严重问题。

并且普遍认为,大学生缺少基本的人文思想素质。具体表现为文化底蕴不够丰厚,勇于挑战的意识不强,缺乏积极乐观的心态等,从而无法面对时代的严峻考验。尤其是一些当代的痞子作家,他们用肤浅的文字批判一切,而一些报刊却热衷于制造所谓热点以哗众取宠,这更使一些没有批判分析能力的大学生迷失方向,无所适从。而互联网的传播又非常迅速,那些低俗调侃,批判一切的文字很得青少年网民的欢心,这样更有害。

而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多种行为模式也导致个人价值取向多元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受其负面影响,追求个人利益,心态浮躁,其思维体系和观念构成中的实用主义甚至功利主义,影响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寒窗十数年,毕业挣大钱”——现在的很多学生读书就为了找工作,考公务员,甚至入党都是为找工作,功利、实用主义十足。

如果上面所说太空泛的话,就拿我来做一个鲜活的例子: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看了很多的电影,有《廊桥遗梦》《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惭愧的是这些电影的原著——别说原著了,就是译本,甚至是简易本,插画本我都是没有读过的。足见,我的人文精神是何等的残缺了,真是羞愧万分。一如老师所说的,现在的人都静不下心来认真读些什么,写些什么了,更别说潜心研究文学了。最浅显的现象就是连一部好电影都难求,而究其根源还是好剧本难求,因为再没有人愿意为了追求精神生活而放弃了物质生活了,没有人会“傻”到饿着肚子花几年的时间去写东西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培养我们的人文精神呢?比较文学可以给我们提供一条全新的道路。

比较文学的“比较”,必然意味着一种宽阔的视野和胸襟,其根本的目标都在于冲破“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从而形成的全新的更宏观、更全面、更理想的视野。然后,比较文学的“比较”,还意味着一种平等意识和对话精神。它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文学个性与差异,促成它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对话。

至于比较文学的“文学”,它应是跨越国家界限、民族界限、文化界限、语言界限的跨越性的具有可比性的文学。“比较”和“文学”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比较文学生气流转的有机整体。

当我们了学习比较文学,理解了它研究的方法并加以运用,我们即可挣脱从前那种学科之间被强行割裂的教育方式,从而进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流互动。将自己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摆脱理科生只懂数理化,文科生只懂政史地这样的恶现象。打破单一的、相对传统封闭的思维模式,使自己的思想达到一种从前从未达到过的高度。不仅这样,通过学习比较文学,我们还可以吸收到来自其他国家的优秀的文明,超越国家、民族和文化界限。

多读读优秀的比较文学作品,选修一门比较文学的课,再加以实践,体会,理解比较文学的真正内涵,研究方法,利用它来培养我们的人文精神,克服大学生的狭隘和片面,浮躁与喧哗。

我希望我可以拥有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拥有一张书桌,还有一杯茶,静下心来,看看书。

大学生创业心得体会

大学生创业的心得体会 【摘要】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 “以创业促就业”则逐渐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介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多个角度探讨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字】大学生创业知识实践 1 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背景 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会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乃至文明形态都在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逐渐变化。如何培养和塑造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在社会变化中有所作为的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 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教学体制改革、教育评价模式的改革等。但不外乎一方面是创业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是创业技能教育。创业思想教育是创业技能教育的基础,创业思想教育包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动机的确立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养成,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创业思想。开展创业思想教育,关键一点就是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教会学生主动或自主创业。既要鼓励学生敢于在新兴的领域和行业去艰苦创业,也要支持学生敢于自主创业,学会自我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的胆量、勇气和开拓创新精神。 2 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内涵 人才的培养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下达统一招生计划、统一考试招收学生、国家包上学国家包分配”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学生毕业时由国家下达统一的指令性分配计划,由各级人事部门和高校计划把毕业生分配到各用人单位,全部毕业生都有工作单位,这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养成了学校到学生对国家管理机构的依附心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双方都有自主的选择权,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来面对选择,更强的独立创业者精神来迎接挑战。现在大学生适应社会变革所要努力培养的具有独立创业精神,其基本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要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 有学者认为,从“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主题的转换,意味着当代教育的一种转型。

《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自测题

《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自测题

《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自测题 温馨提示:做题时注意答案与选项内容对应,这一章一共只有20道题(15道选择题+5道判断题) ______D____就是把商机、机会等转化为生产力,把才能、知识转化为智力资本、人际关系和营销资本。 选择一项: A. 商机意识 B. 风险意识 C. 战略意识 D. 转化意识 创新源于生活,所以 A 的培养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显得尤其重要。 选择一项: A. 观察能力 B. 分析能力 C. 学习能力 D. 实践能力 ______D_____是创业意识的核心。

选择一项: A. 创业动机 B. 创业兴趣 C. 创业需要 D. 创业理想 大学生应该发挥知识优势,敢于冒险,把能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______D__创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 选择一项: A. “社会型” B. “实践型” C. “冒险型” D. “综合性” ______C_____是创业者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未来目标较为稳定、持续的向往和追求的心理品质。 选择一项: A. 创业需要 B. 创业兴趣 C. 创业理想 D. 创业动机

李嘉诚说:“事业成功虽然有运气在其中,但还是要靠勤奋,勤劳苦干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就与很多机会降临在你面前。”说明大学生创业必须具备 _____B____。 选择一项: A. 商机意识 B. 勤奋意识 C. 风险意识 D. 战略意识 __________A___是创业者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内部动因。 选择一项: A. 创业动机 B. 创业需要 C. 创业兴趣 D. 创业理想 ______D___是创业实践活动赖以开展的最初又诱因和最初动力。 选择一项: A. 创业理想 B. 创业动机 C. 创业兴趣

大学期间应更注重人文精神一辩稿

大学期间应更注重人文精神 贺钰涵 感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我方认为大学期间应更注重人文精神。开宗明义,概念先行:科学精神: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体现为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人文精神:指人类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体现社会责任感,实现个人社会价值。此外,我们要认识到,在大学期间的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易于接受,易于改变的。我方的判断标尺是如今大学教育阶段对二者谁的培养缺失,就应该更注重培养。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第一:思想层面同等重视,但实践操作中更却体现人文精神缺失。 众所周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在组成部分,二者融通互动,辩证统一。可在思想层面对二者同等重视,然在实践操作中,客观导致了对两者的接受程度的偏差。从大学教育的专业设置来看,我国大学按学科分类设置院校,对专业精细划分,无可厚非,有利于大学知识专门化的学习,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掌握科学精神。可对于抽象且难以具体实践的人文精神来说状况就显得不那么乐观。据调查大学生虽然普遍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为自觉的追求意识,但在在行为方式上呈现出与思想认识的偏差。文明礼仪表现不能和身份相适应,追逐时尚,渴望刺激。相反,古典音乐,高雅艺术,经典名著遭到冷落,甚至有部分学生盲目追求个人近期利益,讲实惠,混文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市场。思想上都能认识到要将二者同等重视,可在实践操作中的偏差却越来越大,人文精神正在缺失。 第二,人文精神缺失与科学精神呈现出来的偏差将会阻碍大学生长远发展。 复旦投毒案大家都有所耳闻,就是这个利用实验材料投毒的大学生林浩森,曾发表过8篇学术论文,在国际知名论坛上刊登过文章。这样来看在科研方面他与多数大学生相比算得上

大学生创业网课答案

创业就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约束,寻求机会、进行价值创造的行为过程。() 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从理论上讲,创业就是在资源完备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价值整合。() 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创业过程中遇到挫折就是必然的,创业精神就是引领创业的支柱。() 我的答案:√创业的动机、类型、流程与创业者的特点已完成成绩: 100、0分 创业的本质就是什么?() A、创业的本质就是成功。 B、创业的本质就是赚钱。 C、创业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D、创业就是一种职业。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关于创业,下列说法错误的就是()。 A、创业可以挖掘个人潜力,有助于实现自身价值。 B、在创业过程中考验的就是综合素质与创业精神。 C、创业者的动机就是多种多样的,可能就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等等。 D、就职业的稳定性而言,创业没有就业稳定。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按创业主体分类,创业的类型不包括()。 A、智慧型 B、关系型 C、机会型 D、传统型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创业的机会成本越低越容易创业。() 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创业设想、市场调研与经营方案就是在创业之初就必须完成的工作。() 我的答案:√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创业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A、人际协调能力 B、开拓创新能力 C、组织管理能力 D、自我执行能力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关于创业与创业者,下列说法错误的就是()。 A、创业者在创业前要做好准备,包括正确认识自己 B、并不就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 C、创业精神就是与生俱来的,与后天培养无关 D、创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息息相关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创业精神的本质有很多具体表现,其中不包括()。 A、勇于创新 B、敢当风险 C、坚持不懈

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以创造、创新、创业为特征的世纪。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这样严峻现状要求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广泛关怀的责任心,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为理想而奋斗的实践能力,同时大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应具有自觉性、坚毅性、自制力和勇敢果断等品质。高校应该通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等措施来促进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在目前创业泛滥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更要三思而后行。创业之前先审视下自己,看看自己具备了哪些成功创业者所具备的素质并还有哪些方面的不足。从而再优化自己,成功创业! 关键词:创业精神个性发展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创业背景 一.什么是创业精神 在2006年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决定了创业的总体水平和创业成功率。调查显示,尽管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但对创业的理解还存在偏差,实际的创业动力并不高,而且创业精神、创新意识、资源获取能力、企业运作和市场知识等创业的核心能力不强,同时报告提出创业教育要注重加强针对性的观点。 什么是真正的创业精神?哈佛大学商学院对其的定义是:“创业精神就是一个人不以当前有限的资源为基础而追求商机的精神。”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创业精神代表着一种突破资源限制,通过创新来创造机会、创造资源的行为,而不是简单地体现在创造新企业,或体现在创新上。因此,创业精神可以简洁的概括为:“没有资源创造资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用有限资源去创造更大资源。” 一个美国旅行团到澳大利亚旅游,飞机降落时,其中一个乘客看到当地居民的家门口有一堆堆黑乎乎的东西。抱着好奇心,下飞机后,他就去看个究竟。通过了解,他得知这些是由于政府重建城市而被挖出的大量朽木,并且是400多年前欧洲移民用来圈地用的。对这些垃圾,人们一直没有合适的处理办法。这位游客很快意识到有一个巨大商机就在面前:只要稍加处理,这些朽木就可以成为工艺品,而且一定赢得欧洲人的青睐。于是,他开始“白手创业”行动:首先与当地居民签订朽木的统一处理协议,不花分文就将这些资源据为己有;接着公开招标,请木器加工厂进行加工制作;第三步即面向英联邦国家召开销售订货会,结果订货商趋之若鹜,所有产品以每个14—18美元的价格被订购一空。这位旅行者净赚了一千多万美元。这位美国人有资金么?没有!他身上有资源么?也没有!他之所以能够“空手套白狼”、“化腐朽为神奇”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金”点子,更在于他身上所具有的能够迅速为自己创造、整合资源的能力,进而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所以,创业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不是你拥有多少资源,而是能在多大范围、何种程度上创造资源或是进行资源整合,而这种能力也是衡量创业精神的核心指标。

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 浙江永嘉城关中学刘志有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有序、全面的推进,新课程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弘扬人文精神成为新时期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只有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大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新课程;人文精神;培养 人文精神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长期实践的指导思想,同时,又是《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包括历史和人文地理)的核心精神,在其指导下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人性的发展。关于人文精神以及与人文精神密切相关的人文素质、人文素养的内涵和外延的讨论,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众说纷纭,还没有较统一的标准和观点。综合他们的看法,可以认为:所谓人文精神,是以对人自身的关注为内在规定,以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为最高准则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人类有史以来不断形成、积淀、丰富的精神文化的总和。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素质、人文素养显现出来,而人文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滋润着人文精神的完善。随着内在气质、性格、价值观念、个性的积淀和形成,人文素质、人文素养逐渐升华为人文精神。 一、重建失去的精神家园,充分认识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一)培养人文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国教育正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过程是理念不断更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人文精神不断塑造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主导上的偏颇,使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被淡化,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历史的人文性被浓烈的功利色彩所掩盖。《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学科,培养人文素质责无旁贷。因此,深化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是刻不容缓。 (二)培养人文精神是新课程改革深化的需要 传统的历史教学局限于学科知识的讲授,注重教学目的的实现,偏重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人文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应大力培养人文精神。把人文素质作为学生发展的一项新的要求,这既符合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又体现了《历史与社会》学科与时俱进的思想和时代的人文精神。只有树立人文精神的新理念,才能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制度的创新、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教师更好地认识、理解、接受、落实新课程,把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 (三)培养人文精神是学生终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以前的历史课程过于注重“双基”的教学,关注学生的应试,注重意识形态的教育,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缺乏关注人类命运的情怀。这种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合格人

大学生创业精神和意识培养

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业精神的内涵:创业精神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和独特的方式追求机会、创造价值和谋求增长,是着重于一种创新活动的行为过程,主 要含义是创新,也就是创业者通过创新的手段,将资源更有效地利用, 为市场创造出新的价值 创业精神的特征:1)高度的综合性2)三维整体性3)超越历史的先进性4)鲜明的时代性 创业精神的内容及培养: 1)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内涵、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1 夯实基础、学好 理论知识2注重实践,提高综合能力3拓宽视野,关注前沿信息 4 独立思考,强化辨识能力 2)科学精神: a科学精神的内涵: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 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 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的特征,表现为求实精神、实 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怀疑精神等 B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1 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水平2 要不断 丰富科学理论知识3 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3)冒险精神: A 冒险精神的内涵:冒险精神是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否敢 冒风险,是创业能否实施创新的重要前提。风险的核心基本 含义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从认识论的角度讲, 冒险就是勇于探索,勇于实践。 B 大学生冒险精神的培养:大学生要敢于冒险、大学生要善于冒险 4)开拓精神: a开拓精神的内涵:开拓是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和探索的意思。不断追 求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等无不是开拓精神的体 现。开拓精神强调的是一种不满足现状、顽强奋斗、不屈不挠的进取精 神。 B 大学生开拓精神的培养:1淬炼品格2壮大胆魂3增长才识 5)拼搏精神: A拼搏精神内涵:拼搏精神是一种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披荆斩棘高峰的意志品质。 B 大学生拼搏精神的培养:1 敢于拼搏牢固树立不断进取的理念 2 善于拼搏,抓住机遇求发展 6)合作精神: A 合作精神的内涵:合作精神简言之,就是善于团结协作、发挥 他人作用的精神。合作精神是人的社会属性,在当今的企业和

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一、论文摘要 从辛亥革命开始我们大学生就一直为全民族中最为活跃的一分子,五四运动更是让大学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为中华崛起、民族复兴老一辈大学生立下了很好的榜样,而的我们这代的大学生更是处在中华民族腾飞的关键时期,任重而道远。大学是人们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时期,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方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关键字 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简单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具体说来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实与创新。不求实就不是科学,不创新科学就不会发展。它的主要特征有执着的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实证精神,严格精确的分析精,协作精神,民主精神,开放精神,功利精神,实践精神。 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大学生则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的主要寄托者之一。“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精神……”胡锦涛主席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时,说了这一番话。总书记的话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

国际大专辩论赛.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

辩题:(正方)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精神 (反方)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人文精神 正方/四川大学 一辩:张博 新闻专业2000级 二辩:张 数学专业'98级 三辩:常怀颖 考古学专业'98级 四辩:孙甜甜 皮革专业2000级 领队:林红 教练:徐开来 反方/重庆大学 一辩:薛宇 金融学2002级研究生 二辩:姜倩 广电新闻系'99级本科生 三辩:王韧 产业经济学2002级研究生 四辩:彭波 国际经济2000级 领队:居 教练:张邦辉 评委:孙东东北京大学法学教授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教授 赵林武汉大学哲学教授 朱清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兼点评) 余潇枫浙江大学文化学教授 李琦厦门大学法学教授 将昌健复旦大学政治学副教授 [一辩对垒] 正方一辩:主席、评委,大家好!要讨论今天的辩题首先就该明确两个基本概念,那就是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又是人文精神。我方认为科学精神不同于科学知识、科学主义。它是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被抽象出来并反过来知道科学探究与人生选择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理性态度。其核心内涵与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而人文精神强调的则是对人生意义及其价值的关怀,它总是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来说,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都很重要。但是并行不悖并不意味着等量齐观、无所偏重。考虑到大学这一特殊教育机构的目标定位,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以及当今时代对于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我方认为大学教育更应当侧重培养科学精神。 首先,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来看。由于人文精神总是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人文规范,因而它就必然要受到一个时代和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显得复杂而多元。那么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只有坚持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之下,本着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探求人文精神的真正内涵,才可能在纷繁芜杂的人文思潮中选择正确的方向,指引我们投身社会的建设。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精神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八年第六卷第四期︵总十三期︶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精神 杨国军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004) 摘要: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要从课程设置改革入手,以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人格为目标,通过创业实践训练和创业资金支持来形成。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 作者简介:杨国军(1973-),男,中国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唐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本论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关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和机制的研究》研究成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个人。创业教育对于培养个人的首创和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从本质上说,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精神,实际上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知识经济发 展、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创业精神的内涵包括:第一,如果个体表现出创新、承担风险和主动进取的行为,那么他就具有创业精神;第二,创业精神是创造新价值的过程;第三,创业精神是创业家在个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如机会捕捉能力、高成就动机、内在控制源等。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对个人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创业教育在欧美等西文先进国家一直深受重视,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以美国为代表,在探索和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创业教育特点:一是注重学生就业观点的转变,促使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二是注重创业教育有关内容的体验,使学生体验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三是注重对教师的 培训,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创业体验、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四是创业教育组织非常活跃,得到了社会部分资金的资助。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精神,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就是要让他们拥有创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强烈意识,因此必须吸收和借鉴各国丰富的创业教育经验,丰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更多的大学生成为优秀的创业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大学生具备创业素质,转变观念,强化创业意识 在高校改革实施全面综合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除了要求大学生学好应用性学科和英语、计算机等工具性学科外,还要求他们拓宽知识面,学得博、学得深。同时还应要求大学生掌握比较多的财务、经营、管理等创业必需的知识和掌握科学收集信息、准确做出市场判断能力。其次,要求大学生树立稳固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创业的迫切感意识、创业兴趣意识、创业 理想意识、创业信念意识以及创业观的形成和培养,不仅要培养青年学生创业的自我意识,更要培养他们创业的社会意识。另外,大学生要注重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勤于思索、善于多维观察问题、善于创新,要有勇气、有胆略、有信心,艰苦奋斗,不轻言放弃。 杨国军: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精神就业与创业67

谈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和培养 字数:3321 字号:大中小 摘要:当代大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缺失十分严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在当代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试着就什么是人文精神及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和根源、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和作用、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三个方面探讨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现实中,大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缺失十分严重,从清华大学刘海洋的“伤熊事件”到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无不显示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2005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复旦大学百年校庆致辞中指出:“大学应当以学生为本,关注和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特别是关注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周部长的致辞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大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塑造与培养刻不容缓。 一、人文精神及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知识价值取向。它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其总体特征是趋向于综合整体、动态化、无规则、无序列、内隐和模糊。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并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表现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人文精神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追求善和美。具体表现为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努力去挖掘人自身的本质力量和本性,强调客观对象适合主体的需要和满足。二是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健全人格,造福人类,求善求美。“人文”的核心命意是超越个体、超越种族、超越国家,从整个人类整体甚至宇宙大全的角度思考世界,它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界处开始的一种超越性的思想观和价值观。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和根源。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和根源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是从中学应试教育的禁锢下走进大学校门的。大学生看的书大多是考试书,可以说很少有什么人文精神的输入,再加上中学分班很早,理科生几乎在高一就不再学习历史政治等课程,这更是出现了一个人文知识的空白。到了大学,大学生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物欲横流的时代,相当一些高校教师以功利的、实用的观点去看待社会,重物质利益,轻人文关怀。比如,大学生中经常议论个别导师指导学生做实验,不是为了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打工。凡此种种,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本应该是社会需要的道德楷模,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高校教师要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要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现代文明和未来文明。中国文化经典里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一个国家没有现代科学就会落后;而一个民族没有人文文化,精神就会迷失,民族就会异化。一个社会没有人文精神,它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一个人没有人文精神,他是一个残缺的人。如果大学教师本身都出现问题,后果将是多么可怕。 第二,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知性主义、技术主义、功利主义的倾向。知性主义、技术主义、功利主义是指忽视人是有感情、有个性、有思想的人,注重知识、技术的学习,忽视情感的交流、道德的培养与人格的塑造。在当今大学生中间,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良知,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促进学生人格朝着完善的方向发展。它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美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真善本身就是美;注重自己的谈吐美、外表美、情趣美;发展自己的主体性人格,“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社会和自我的主体,从 而摆脱权威人格和奴隶依附心理,自主设计自己的发展目标和人生道路,其核心 在于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使人成为自己生命活动的主导,认识到自我 的价值,用自我内在的尺度引导自我发展”,使学生在正确处理以下六种关系的 过程中获得人格的完善发展,从而达到生命质量的巅峰。 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精神。让学生认识到自然是整体,不能加以分割和破坏,要热爱大自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初步认识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积极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使自己逐步能够依自然之理来观察人类社会和人自身,懂得人 对自然关怀的重要性,提高自己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的自觉性,认识到可持续发展 的深刻意义。 正确对待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人文精神。首先是正确认识自己,懂得怎样做人,树立远大理想,但又不脱离现实;树立自己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个人全面发 展为价值目标的崭新伦理观念;具有开放观念,乐于接受新的经验、思想和行为模式,且有创新精神;敢于迎难而上,具有实现理想的自觉性、自制性和顽强性,经常能自我反省,有对理想坚定不移,并敢于为之做出牺牲的精神,注意维护 自己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其次是正确处理人际交往。维护自己的尊严与自由,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与别人交往诚实、守信、具有良心,爱心,同情心;能宽容别人,平等待人,具有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互惠互利、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消除不良交往心理如羞怯、自卑、自傲、报复、偏见、孤僻。 人与社会统一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正确理解,具有 公民与政治参与意识;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家庭责任感, 追求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一致,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遵循人与 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具有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具有爱国意识,即使他业务上还有些不足,但如果有爱国主义精神与中国人的傲骨,就能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大旗,努力学习,弥补缺陷与不足);让学生具有世界意识,树立“新道德思想”,不仅“对自我、个人、民族有责任感,而且对世界、人类负有责任感”。 正确认识人与神的关系的人文精神。教导学生树立无神论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反对邪教;主张个性的弘扬,把自己作为“主体”的意识形成;让学生做到自主、自强、不言从、不自卑、不依附、不听天由命、不怨天尤人,追求人的自由发展与个性解放,反对以神性压倒人性,以神权代替人

大学生有什么创业精神

大学生有什么创业精神 当代大学生的创业很受关注,那么大学生创业精神是什么?大学生怎么培养创业精神?今天整理了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精神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哦! 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是一个过程,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充分开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不断的提升自己寻找机会的能力。 创业精神包括发现机会和调度资源去开发这些机会。哈佛大学商学院将“创业精神”定义为“追求超越现有资源控制下的机会的行为”。他们认为,创业精神代表一种突破资源限制,通过创新来创造机会的行为。创业精神隐含的是一种创新行为,而不是一个特别的经济现象或个人的特质表现。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的世界宣言》中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是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创造者。”大会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中也强调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强调了加强创业教育这一思想,即“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目前,中国的创业教育还不成熟,特别是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中,我们还没有把创业精神作为一种需要学生在大学教育中获取的意识和行为特性。也正如我国着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曾指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或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恰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 一、大学生创业培养民族创业精神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出了要求 受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以及计划经济的体制和观念影响,当前大学生对于“创业”比较生疏,尽管近几年的报刊杂志、电视广播报道了不少国内外有关创业的事迹,但对于大学生而言在走向社会就业的大潮中,跳出传统的就业途径独自创业的仍然凤毛麟角。大学生不知如何创业,创业会遇到什么问题,尤其是创业就意味着会失去国家或集体的“铁饭碗”,对失去国家或集体给予的稳当的福利感到焦虑不安,他们缺乏对创业的正确认识。可以说,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识及创业精神尚未形成,但是中华民族要想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个体和群体。 “美国‘考夫曼企业家领袖中心’在1999年6月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有91%的美国人认为,创办自己的企业是‘一项令人尊敬的工作’,而持相同看法的日本人仅占8%,研究认为,这一现象与日本近年来经济下滑陷入困境并不是一种巧合”。另有调查显示,71%的韩国青年希望自己创业,而韩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可见,一个国家的发展和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意义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此由为大家分享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意义,欢迎参阅。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意义 一、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认识高度,营造整体创新创业环境氛围 注重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将创业精神提升到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做贡献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度。其次要从观念上改变单纯为准备创业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只对少数人进行创业教育的做法,真正把创业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助推器,从而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贯穿到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再次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热情。 具体途径有: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成功企业家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开展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造舞台;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一己之长的事业;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让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使其形成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

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服务,重视相关师资建设 从目前环境看,除几个学校试点外,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普遍存在师资环境差、学生有想法却苦于缺乏针对性科学指导、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的社会舞台等现象。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创业品质的前题,优秀的导师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所以在不断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创业思想与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才能培养出具有敢于探索、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具体途径有: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以结对的形式进行导师与学生的定期交流;校方提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并由导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体验企业创新创业文化内核,感悟成功人士心得,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教学客体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实践主体,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和学有所用。 三、积极搭建平台,重视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际操作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包括让大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技能、具备

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

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探析 郑英伟 (黑龙江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摘要]人文精神是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精华所在,是高校教育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内在要求。学校应明 确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科学转变教学理念, 搞好人文精神教育;加强高校教师的修养,提高人文精神境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精神的环境等路径,着力提高人文素质和追求人文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精神;理念;教育探析[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2-04-28 [作者简介]郑英伟(1974-),黑龙江依安人,黑龙江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法律文化。 一、人文精神教育的规定性 人文精神反映的是人类的思想文化精神。人文精神以真善美的价值理念为核心,它是人类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是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同时人文精神也是人类解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和追求解放和自由的精神支柱。理性精神追求知识和技术,强调理性万能和理性至上的价值目标。而人文精神强调良知、责任感和人的终极关怀。它所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说到底就是关注人的自身。 对于人文精神教育,它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仅仅限于人文学科的教育,而是融会贯通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特别发掘科学与人文教育价值,使大学生能够正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在把握科学的同时做到正确地对待科学,所以人文精神的教育本质是一种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于一体的教育。那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自然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倾向,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它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超越人的自然素质,构建个体主义精神。通过科学的路径,充分发掘人的自然禀赋,着力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科学而和谐的发展。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1.科学精神呼唤人文精神 人们长久以来一直用 “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来形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思维的发展历程证明人文精神一直在关注和哺育着科学思维的生长和发育的过程。因此,人文精神主导科学思维和科学各学科。“怎么做”是科学精神的目标,“为谁做”是人文精神的方向。人文精神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和基本性质。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要想得到全面的发展就必须注重塑造和培养健全和完整的人,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提高人文素质和追求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沉淀和精神品格,人文精神一方面汇聚为民族精神之中,另一方面又体现为人的气质和价值取向当中。比如,追求崇高的理想、向往和塑造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养成和采取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严谨和求实的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深刻含义。 2.现代化进程呼唤人文精神 现代化的进程始于对人的关怀,但是这个进程也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失落,这种失落并不是简单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滑坡。这种失落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目的与手段的倒置,人们关注的是生存的发展手段而不是生存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更加注重的是物质方面的东西而非精神层面的东西,即出现了片面的发展。在这种片面化的发展中,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至高无上的目标就是经济的增长、金钱的积累和物质财富的占有。一些人在拥有财富的同时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人的发展前景缺乏关注,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是现代化经济活动的中心,而在此过程中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完全失落了。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同样应该在追求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人文精神对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性和人类生存的深远意义。正如“人必须探究他们自己———他们的目标和价值———就像他们力求改变这个世界一样。生存是人类的关键,而问题是人类能否避免陷入毫无价值的生存状态中。” 3.以人为本的理念呼唤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的人类生存理念是人文精神中“人文”的一 第2012年第6期(总第399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6,2012Total No.399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6-0100-02100--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试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若干方法和途径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一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二、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与现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将之视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上,时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大声疾呼: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并认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更应当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思考问题。”1998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加强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举措,即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随后,又在一些普通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同时,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如季羡林教授、杨叔子教授、周之良教授等也都积极地呼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见,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社会舆论,都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关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些想法 1、学校首先要确保教师的人文素养过关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确保教师人文素养能够过关,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精神面貌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现代教师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下

大学生创业的心得体会

大学生创业的心得体会 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教学体制改革、教育评价模式的改革等。但不外乎一方面是创业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是创业技能教育。创业思想教育是创业技能教育的基础,创业思想教育包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动机的确立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养成,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创业思想。开展创业思想教育,关键一点就是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教会学生主动或自主创业。既要鼓励学生敢于在新兴的领域和行业去艰苦创业,也要支持学生敢于自主创业,学会自我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的胆量、勇气和开拓创新精神。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鼓励、支持及个人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很多大学毕业生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这种新型就业方式在我国的兴起不仅缓解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更为其他毕业生的就业方式提供了一种合理可行的参考。而且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这种就业方式必将成为很多大学生毕业生的选择。 但是由于众多因素的限制,大学生创业目前在我国的的发展虽然比较顺利,但很多人还是对此持有质疑的一种心态。 那么,我认为大学生创业之所以现在不能完全被大学毕业生所接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大多数毕业生对创业所带来的风险很是担忧。因为大学生毕业生本身没有自身的资本。所以不能轻易的拿出一些资本去做这样一项逐渐本身没有把握的事情,大多数人认为与其做这样一项没有把握的事情,还不如让自己找份体面的稳当的职业,这样不仅自身的生活有保障,最主要是没有担当创业带来风险的担忧。 大学生毕业面临的是来自生活压力的挑战,所以就业尤其是自己所选择的的职业及所带来的收入可不可观尤为重要。创业,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自己的一个公司,就像马云所言,人们渴望真正拥有一个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公司。没有谁是真正愿意去打工的,最主要的还是自己没有这个资本不能担当这个风险的能力。 二、创业对创业者本身所拥有的专业知识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一个毕业生不具备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的这种能力,那么创业者本身所具有的的专业素质是不合格的。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还是中学的学习模式,认为这样不断的学习才能有出路,而不是注重实践,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运用。 此外,很多人认为大学是个令人放松的地方,所以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得自己处于一个放纵的状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不透彻,从而导致不能运用到实践当中。 三、创业对创业者本身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不仅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过高,要求创业者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领导素养等各种要求缺一不可。所以,创业不可一撮而就,更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打实的真功夫,要有远见,对潜在的市场能有较好的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