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科学-八年级下册-《被子植物的生殖》例题解析

冀少版-科学-八年级下册-《被子植物的生殖》例题解析
冀少版-科学-八年级下册-《被子植物的生殖》例题解析

第一节被子植物的生殖

一、选择题

1.以下是农业生产上常采用的繁殖方式,其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用扦插方法繁殖葡萄

B.以黑枣为砧木嫁接柿子树

C.把大豆种子播种后长出幼苗

D.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草莓

答案:C

解析:A、利用扦插方法繁殖葡萄,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A错误;

B、以黑枣为砧木嫁接柿子树,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B 错误;

C、把大豆种子播种后长出幼苗,有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C正确;

D、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组织培养是加速植物繁殖、创造优良品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草莓,应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

故选:C。

2.生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界多种多样的生殖方式主要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类。区分二者的最可靠依据是()

A.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B.是否具有亲本的全部特征

C.染色体数量是否与亲代相同

D.是否产生了可遗传变异

答案:A

解析: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而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

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可见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故选:A。

3.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运用,下列不属于植物无性生殖优点的是()

A.后代生活能力强

B.能稳定保持母体遗传性状

C.繁殖速度快

D.可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答案:A

解析:A、因为无性生殖中子代和母代遗传特性毕竟无变化,变异性降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便降低,A错误;

B、由于无性生殖中并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所以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B正确;

C、繁殖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出所需要的植物个体,C正确;

D、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正确。

故选:A。

4.将红果番茄的接穗嫁接到黄果番茄的砧木上,嫁接后结了果实的颜色是()A.红果

B.黄果

C.红黄各半

D.红黄相间

答案:A

解析:接上去的枝或芽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很多果树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的品种,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

传性产生影响.因此,用红果番茄的接穗,嫁接到黄果番茄的砧木上,嫁接的枝条上所结的果实是红果番茄。

故选:A。

5.柑柄黄龙病是由严重危害柑橘类果树的黄龙病病毒引起的,这种病可以摧毁整个柑橘园。为了培育出“柑橘脱毒苗”,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A.嫁接

B.种子繁殖

C.组织培养

D.太空育种

答案:C

解析: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培育“柑橘脱毒苗”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组织培养。

故选:C。

6.如图表示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下列甲~丁四项中,正确的项目共有()

甲:图中所示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

乙:结构①中的精子与④结合形成受精卵

丙:结构③发育成果皮

丁:胚珠内的细胞数决定果实内的种子数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甲:图中所示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甲正确;

乙:结构①中的精子与④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乙错误;丙:结构③是胚珠发育成种皮,丙错误;

丁: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内的胚珠数决定种子数,胚珠内的细胞数和胚珠数不一样,丁错误。

故选:A。

7.在嫁接植物时,一定要注意将接穗与砧木的()

A.木质部接上

B.形成层紧接

C.韧皮部紧接

D.树皮接在一起

答案:B

解析:嫁接,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故选:B。

冀教版四年级_科学知识汇总 (1)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及实验汇总 第1课变化的世界 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3、记录物体的变化,我们采用的方法有拍照片、文字描述、画图等。 4、完整细致的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变化的过程,探寻物体变化的原因,这对科学探究来说非常重要。 第2课多样的天气 1、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2、获得天气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电话等。 3、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预报、发布天气消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内容。 5、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 6、紫外线强度是指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7、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气温、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分为极冷、寒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极热7个等级。

第3课观测天气 1、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三个要素变化形成的。 2、气象站的百叶箱内装的是温度计。 3、制作风向标的技术关键是风向标能自由转动。 4、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雨量。 5、在校园的不同地方测量的天气数据不一。 6、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 7、常见的观测天气的仪器:(风向仪、温度计、雨量器等) 8、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降雨量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 10、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11、(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第4课发布天气消息 1、气象卫星可以随时跟踪云层以及暴风的路径,拍下云层的变化的照片,并把它传回地面。 2、气象工作人员把从卫星或地面上传回的、经过多次观测获得的天气资料输入电脑,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对未来天气的科学预测。 3、由于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4、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①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②通过人工和计算机、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试题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试题 一、填空 1、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和()又要考虑建筑物的(),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 2、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组成。 3、()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和()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的需要。 4、人体不仅具有()、()、()、()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等重要的心理功能,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人体的()实现的。 5、青春期的发育可以决定我们以后的()和()。 6、像池塘一样由水草、鱼、虾和各种细菌等()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 7、()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8、天文学家把所有的()以及其中的()叫做宇宙。 9、()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 10、在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11、科学探究活动可以分为()()()()四类。 二、判断 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的房屋在许多方面发生着变化。() 2、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每个生命体都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 3、人体的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胃。() 4、正常成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75次左右,儿童心率一般略低于成年人。() 5、在大多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刺激的真实情况是一致的。() 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生物和非生物。() 7、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8、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号”是1980年发射成功的。()9、一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10、喜欢和同龄人交往是件好事,当你和异性同学交往时,需要学会掌握分寸。() 三、选择题 1、任何事物的构成都有一定的层次,以下正确的是()A、一幢楼、房间、单元房、墙、砖B、有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C、生态系统、种群、群落、个体 2、暴饮暴食,过多油腻食物以及大量饮酒对()有伤害。A、肝脏B、口腔C、胰脏 D、胃 3、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A、水草 B、鱼 C、鸭子 D、浮游生物 4、从宇宙中看银河系就像()A、穿过夜空的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B、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C、一只织布的梭子 5、中国航天的创始人是()A、张衡 B、钱学森 C、袁隆平 D、李四光 四、实验操作题 1、在各种刺激——反应游戏中,是什么刺激引起了反应?这些刺激是通过哪种感觉器官感受到的?请回想游戏过程 我的假设: 我所用的材料: 我用()来模拟卫星,用()来模拟地球。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整理与表示》知识点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整理与 表示》知识点 2.数据的描述: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3.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4.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5.抽样调查分类:根据抽选样本的方法,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类。概率抽样是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调查研究的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来抽选样本,并从数量上对总体的某些特征作出估计推断,对推断出可能出现的误差可以从概率意义上加以控制。习惯上将概率抽样称为抽样调查。 6.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7.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8.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为了使样本能够正

确反映总体情况,对总体要有明确的规定;总体内所有观察单位必须是同质的;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必须遵守随机化原则;样本的观察单位还要有足够的数量。又称“子样”。按照一定的抽样规则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 9.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10.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也称次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即落在各类别(分组)中的数据个数。 如有一组测量数据,数据的总个数N=148最小的测量值xmin=0.03,最大的测量值xmax=31.67,按组距为△x=3.000将148个数据分为11组,其中分布在15.05~18.05范围内的数据有26个,则称该数据组的频数为26。 课后练习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一

2017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一、运动着的世界1、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 2、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 3、(搜集资料)、(制作卡片)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4、在搜集资料时,要注意(爱护)公共资料。 5、完整的资料卡片包括(类别)、(编号)、(来源)、(作者)、(题目)、(内容摘要)、(摘录时间)等。 二、动物运动会1、我们都喜欢动物,根据动物的运动方式,可以把它们分为:跳跃动物、飞行动物、爬行动物、奔跑动物和游泳动物。 2、我们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观察动物的运动?(3个)参观动物园、上网查询、看电视、画报和动物卡片、观察家里院子里饲养的小动物。 3、我会模仿青蛙跳,你会模仿小鸟飞、兔子跳、乌龟爬、青蛙跳。 4、动物运动会上,老鹰、鸽子、麻雀、蝗虫和燕子可以进行飞行比赛;袋鼠、青蛙、跳蚤和兔子可以进行跳跃比赛。 5、给动物分类的标准有哪些?按动物的食物分:草食性的、肉食性的、杂食性的;按动物的外形分:有翅膀的、没翅膀的;按动物的生存环境分:在水中生存的、在陆地生存的、水陆两生的。 6 动物通过运动获得食物,逃避天敌的伤害,找到适合的生存环境。 7、已经发现的动物大约有150 多万种。 7、奔跑速度最快的是猎豹,飞行最高的是,飞行距离最长的是燕鸥,游速最快的是旗鱼。 三、生命在于运动1、你最喜欢的运动是跑、跳绳、散步,每天进行大约半小时的运动。 2、我们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是为了锻炼身体,所以,要提醒家人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体育锻炼。 3、对运动前后的身体状况进行测量前,一定要保持平静,否则对运动前后身体变化的比较就不够准确。 4、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发生扭伤。 5、运动后心跳和呼吸都会加快,经过长期运动,身高和体重都会增长,肌肉会变粗。 6、游泳运动员的(肩膀)比较宽,举重运动员的(上臂)比较粗。 7、正常人的心跳次数比运动员的心跳次数(慢)。 8、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并坚持按计划进行(锻炼),就会有利于健康。 四、小吊车1、吊车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机械。 人们利用它可以把比较重的物体提到高处。 2 小吊车臂是怎样工作的?答:放松上牵引绳,拉紧下牵引绳,吊臂向上运动;放松下牵引绳,拉紧上牵引绳,吊臂向下运动。 3、我们人体的上臂是怎样运动的?答: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前臂向内收;当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时,前臂向外伸展 4、人体的运动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5、手臂的运动是肌肉收和放的结果。 6、请你举出仿生学的例子?根据的复眼发明了蝇眼照相机、根据蛋壳发明了薄壳建筑结构屋顶、根据草的叶子发明了锯、根据竹叶发明了筒形叶桥、根据蛇发明了机器蛇。 根据飞蓬草发明了车轮,根据响尾蛇的热眼发明了人造热眼,根据狗鼻子发明了电子鼻,根据萤火虫发明了日光灯。 7、飞机的飞行与鸟的运动方式相似,超声定位仪是在蝙蝠的启示下发明的,电子蛙眼是受青蛙的启示制造的。 8、机器蛇的作用:可以在有粉尘、有毒及战场环境下,执行侦察任务;在地震、塌方以及火灾后的废墟中寻找伤员;在狭小和危险条件下探测和疏通管道。 9、(仿生学)是人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制造或改善机械、仪器、建筑、工艺等的科学。 10、小吊车臂的运动与牵引它的(绳子)有关。 11、2001 年10 月,我国第一条(蛇形机器人)研制并实验成功。 又称(机器蛇)。 12、在(飞机)的发明过程中,无数科学家对鸟类进行了研究。 五、确定位置 1、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2、要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必须有参照物、方向、距离。

(完整word版)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一、风格各异的建筑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建筑中融入了人类的[情感]、[信仰]、和[智慧]。 2、[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稳定]的生活。 3、早在5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开始寻找能够[遮风、避雨、御寒]的[房屋],后来他们找到了能当房子的[山洞]进行居住。自来水、电、煤气、通讯、电梯等设施的采用,使[建筑功能]更具[综合性]。 4、[用兽皮做的可移动的帐篷]是人类最早建造的房屋。[山洞]是人类最早的房屋。 5、[建筑技术]的进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使[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相继出现,我们现在的[建筑功能]更具[综合性]了。 6、引起房屋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建筑技术的进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 7、人类房屋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答:人类房屋的发展经历了由[天然洞穴]到现在的[高楼大厦],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建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房屋的。 8、不同风格的建筑:[傣族竹楼、四川山村民居、蒙古圆顶土房、伊斯兰特色房屋、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江苏民居]。 9、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外形、材料、功能]等方面不同,但在[构成]上都有一定的层次,这主要是由当地[生活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的。 10、判断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房屋在很多方面有差异,但是它们在构成上都有一定的层次。对。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建筑物的功能是不同的。对 11、各种建筑物都有一定的结构,有的结构[简单],有的结构比较[复杂]。 12、楼板立柱为什么做成空心的?设计实验说明这个问题。 实验材料:直径相同实心和空心纸棍各1根、两摞书、钩码若干 实验过程: 方法:1.摆好两摞书,高度相同,相距适当的距离。 2.将实心棍架在书上,再挂上钩码,看能挂多少。 3.将空心棍架在书上,再挂上钩码,看能挂多少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测试题

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填空题 1.从1000发炮弹中抽出10发试验,检测其杀伤半径,这个问题中的样本容量是____。2.从某市不同职业居民中抽取200户调查各自的年消费额,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____。 3.某校初三年级共有500名学生,现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达标测试,以下是引体向上的测试 根据表中数据,这次抽取的样本容量有____个,如果做20次以上(含20次)为及格,那么这次抽试的及格率为___,如果用样本的及格率估计总体,那么初三年级会有____人不及格。 4.一家电脑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进行调查,产品的销量占这三个大商场同类产品销量的40%,由此在广告中宣传,他们的产品占国内同类产品的销量40%,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该宣传中的数据是否可靠______,理由是_____。5.某校七年级(1)班共有50名学生,一次数学考试成绩统计结果是:90分8人,83分11人,74分10人,65分16人,56分3人,49分2人.则全班同学数学平均分为_____,及格率(60分以上)为____,优秀人数为(80分以上为优秀)_____。6.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红、白、蓝三色小球,其中红色小球5个,白色小球3个,蓝色小球8个,则红、白、蓝三色小球的数量之比为____,其中红色小球的数量占全部小球数量的_____。 7.某学习小组10名同学成绩如下:3人得92分,2人得90分,4人得88分,1人得97分.那么该学习小组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____分。 8.数据-3、-1、1、3、5的标准差为____。(保留2个有效数字) 二、选择题 9.某新品种葡萄试验基地种植了10亩新品种葡萄,为了解这些新品种葡萄的单株产量,从中随机抽查了4株葡萄,在这个统计工作中,4株葡萄的产量是() A.总体 B.总体中的一个样本 C.样本容量 D.个体 10.为了了解本校三个年级学生身高的分布情况,四位同学做了不同的调查: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向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全体同学进行了调查,丁分别向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1班进行了调查.你认为调查较科学的是() A.甲 B.丙 C.丁 D.乙 11.开学初,某商店为调查邻近学校里学生的零用钱数额(单位:元),按学生总人数的12.5%抽样,数据分成了五组进行统计.因意外,丢失了一些信息,剩余部分信息为:①第一组的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一、运动着的世界 1、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 2、关于物体的运动你还想知道什么?1.物体的运动为什么有快有慢?2.物体为什么会运动?3.怎么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3、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 4、(搜集资料)、(制作卡片)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5、完整的资料卡片应包括(类别)(编号)(来源)(作者)(题目)(内容摘要)(摘录时间)。 ()同学已经检查背过。家长签字:()日期:() 二、动物运动会 1、根据动物的运动方式,可以把它们分为:跳跃动物、飞行动物、爬行动物、奔跑动物和游泳动物。如:袋鼠(跳),麻雀(飞),蚂蚁(爬),马(跑),鲤鱼(游)。 2、我们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观察动物的运动?(3个)参观动物园、上网查询、看电视、画报和动物卡片、观察家里院子里饲养的小动物。 3、给动物分类的标准有哪些?按动物的食物分: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按动物的生存环境分:在水中生存的、在陆地生存的、水陆两栖的。 4、兔子、袋鼠的运动方式以(跳)为主,它们的(腿部)肌肉比较发达。 5、动物运动会上,老鹰、鸽子、麻雀、蝗虫和燕子可以进行飞行比赛;袋鼠、青蛙、跳蚤和兔子可以进行跳跃比赛。 6、已经发现的动物大约有150多万种。 7、奔跑速度最快的是猎豹。每小时145千米,而一般的赛马每小时70千米。 8、飞行最高的鸟是秃鹰。飞行高度在9千米以上。 9、飞行距离最长的是燕鸥。可从南极飞到北极,行程约20000千米。 10、游速最快的鱼是旗鱼。每小时可游108千米。 11、小狗的运动形式有(C)。A、跑B、跳C、跑、跳 12、分类。 燕子、豹、鹿、鹰、马、蝗虫、狼、兔子、虎、牛、麻雀 分类标准:分别按照食性和生存空间分类。 食性:食肉动物燕子、豹、鹰、虎、狼 食草动物鹿、马、蝗虫、兔子、牛 生存空间:空中飞行动物燕子、鹰、蝗虫、麻雀 陆地运动动物豹、鹿、马、兔子、虎、狼 13、善于奔跑的动物(B)比较发达。A、前腿B、后腿 14、生活在水中的动物,身体大多呈流线型。(√) 15、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物体运动的信息资料?答:书籍查询、网络查询、看电视、咨询他人等。 16、动物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躲避天敌、捕获食物、寻找合适的栖息地、吸引异性、繁殖后代等。 17、在100米比赛中,掌上电脑用了28秒,小花用了30秒,小强用了25秒,他们当中(小强)跑得最快,(小花)跑得最慢。 ()同学已经检查背过。家长签字:()日期:() 三、生命在于运动 1、我们每天进行大约半小时的运动。 2、游泳运动员的(肩膀)比较宽,举重运动员的(上臂)比较粗。 3、百米赛跑后,心跳速度和呼吸频率会(加快),身体还会(出汗),腿部肌肉会感觉(酸痛)。 4、对运动前后的身体状况进行测量前,一定要(保持平静),否则对运动前后身体变化的比较就不够准确。 5、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发生扭伤。 6、运动员的心跳次数比普通人的心跳次数(少)。 7、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并坚持按计划进行(锻炼),就会有利于健康。

(完整word版)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1、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古时候人们只能住在(洞穴)、(草棚)和(树巢)中。人类最早建造的房屋可能是用(兽皮)做的帐篷 2、后来人们发明并生产出了砖、瓦、石灰等各种建筑材料,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民居和金碧辉煌的宫殿。 3、19世纪20年代研制出了(水泥)后又出现了(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等新的建筑材料。 4、建筑机械也从(手工操作)、(半手工操作)、(机械化)、到(自动化)迅速发展起来。 5、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房屋有很大差别,但它们在构成上都有一定的层次: 一幢楼→单元房→房间→墙→砖 6、不同地区的房屋特点,与当地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7、人类最早居住的“房屋”是(洞穴),最早建造的房屋是(帐篷),人们学会了(生产)和(使用)简单工具,用木头做成能遮风挡雨的木屋。 8、不同风格的房屋:北京(四合院)、傣族(竹楼)、内蒙古(圆顶土房)、四川(山村民居)。 9、不同功能的建筑进行分类(5种) ①交通建筑,如立交桥、车站 ②防御守卫建筑,如城墙、关隘、长城 ③陵墓建筑. 如清东陵、明十三陵 ④祭祀性建筑,如天坛、孔庙、纪念碑 ⑤宗教活动建筑,如寺庙、祠堂、清真寺、大教堂 ⑥防洪建筑如:都江堰、三峡大坝、 ⑦娱乐性建筑,如戏台、看台、剧院、舞厅、KTV 10、各种建筑物都有一定的结构:有(薄壳)结构、(实心)结构、(框架)结构。 11、赵州桥是(拱形)结构;拦河大坝、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桥墩是(实心)结构;金字塔是(三角形)结构,体育馆和悉尼歌剧院是(薄壳)结构; 12、蒙古包是(圆形)结构;埃菲尔铁塔、鸟巢、铁架桥和中央电视台都是(框架)结构。安普卡特中心是(球体)结构、泰姬·马哈尔陵是(圆屋顶)结构。 13、实心和空心纸棍的直径相同,其中(实心纸棍)容易折断。 14、在各种形状中(U形)的承重力最大。 15、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的建筑,按屋顶结构分属于(圆顶结构)。 16、叶脉呈(网状结构),这种结构使叶面更坚固,更容易吸收营养。 17、贝壳和人体中有很多(拱形结构),这样抗压能力强。蜂巢是(六边形)结构,抗各种压力能力强、质量轻、空间大。DNA是(双螺旋结构)不易断损。 18、蜘蛛网在变形的过程中,可以将运动产生的力分散掉,英国的一位建筑师利用这一原理,为足球俱乐部设计了一座带屋顶的看台,这种结构既节省材料,又使屋顶轻巧、坚固。 19、英国建筑师根据王莲叶子的结构,设计建造了一座顶棚跨度极大的展览厅,整个建筑轻巧、明亮、经济实用。 20、建筑师模仿生物独特结构的建筑叫(仿生建筑)。

(完整版)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1课、常见的建筑 1、古时候,人类只能住在(洞穴)(草棚)和(树巢)中。 2、人们用兽皮做成可移动的(帐篷),这可能是人类(最早)建造的房屋。 3、引起房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生产力的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 4、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答:①建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建筑材料的发展。②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运用又改进了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③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5、虽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房屋在很多方面有(差别),但它们在构成上都有一定的(层 次)。 6、不同地域建筑物的外形和功能与(当地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2课、巧妙的结构 1、(王莲)是世界上最大的睡莲科植物。 2、英国建筑师根据王莲叶子结构设计的展览厅英国建筑师设计的钢丝网看台都是(仿生建 筑)。 3、赵州桥为什么是拱形的? 答:①增加桥梁的跨度和宽度,便于行船。②支撑力强。 4、楼板、立柱为什么做成空心的? 答:①节省材料.②轻巧.③结实.④支撑力强. 5、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为什么是三角形的? 答:因为三角形有稳定性。 3课、美丽的建筑 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 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4课、人体的组成 1、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2、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 3、与人体一样,构成其他动物、植物等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4、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 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 5、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的? 答:各种人体细胞——各种人体组织——各种人体器官——各种人体系统——人体。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案设计

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知识技能目标 1.复习本章的内容、知识及其联系; 2.能根据具体问题,收集相关数据,会制作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并能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过程性目标 1.让学生在各种问题的解法探究和解题后的反思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探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 2.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复习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复习知识结构 1.知识结构 二.合作探究 例1 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合理的是(). 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D.随机调查在学校食堂就餐50名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例3 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指() A.400 B.被抽取的50名学生C.400名学生D.被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 例3 下面是两名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调查表(单位:厘米)

(1)将两位同学的身高状况用画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在同一张统计图中展示出来. (2)谁的身高增长快? (3)小华、小娟分别在哪个年龄段身体长得最快? 解: (2)用现在的高度减去出生时的高度,谁的差大,谁就长得快;(3)小华在100天到1岁之间长得最快,小娟在2岁到3岁之间长得最快. 例 4 王伟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你最喜欢哪一项球类活动?统计数据如下:乒乓球16人,羽毛球13人,蓝球10人,足球9人,其他2人.请你根据以上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 解: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课:运动着的世界 一、填空。 1、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 2、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和(变化)着。 3、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4、(搜集资料)(制作卡片)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5、在搜集有关运动的资料时,要注意(爱护)公共资料。 6、科学研究要从(查阅资料)开始。 2、自然界中物体都在运动,有些物体的运动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被察觉。你能举例说明吗?答:例如:房屋的老化、多数的变化、水泥地面的磨损、课桌的磨损等都是非常缓慢的 3、你还能举出一些有关物体运动的例子吗? 答:飞行的飞机,奔跑我动物,流动的潇洒,游动的微生物等等 第一单元:动物的运动 第2课:动物运动会 一、填空。 1.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的运动方式也是各有特点的。我们要(观察)、(模仿)它们的运动。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模仿的(更准确)。在模仿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用力大。 2、观察动物运动有很多方式,如(参观动物园)、(在家里饲养小动物)、(上网查询)、 看(电视)、(画报)和(动物卡片),还可以到(野外)、(森林里)去观察。 3、动物的运动大致可以分为(飞行)、(游泳)、(奔跑)、(跳跃)、(爬行)等几类。 4、(运动)是动物维持生命活动主要方式。 5、一种动物可有(一种)或(多种)运动方式。 6、动物的种类很多,已经发现的大约有(150)多万种。它们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而且运动的(速度)、(距离)等也各不相同。 7、猎豹的奔跑速度(最快),每小时能跑145千米,而一般的赛马每小时只能跑(70千米)左 9、飞行距离最长的是(燕鸥)可从(南极)飞到(北极)行程20000千米 10、游速最快的动物是(旗鱼),每小时可游(108 )千米左右。 11、能自由运动是(动物)的特征之一,动物的运动大致可以分为(飞行),(游泳),(奔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一、小草和大树 1、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有些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2、根据茎的特点可以把植物分为两类,具有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3.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是否喜恤,是否喜水或者分直立生长的植物(椰树、榕树、柳树、蟹爪兰)、攀爬生长的植物(爬山虎、黄瓜)。 4.不开花的植物有:绿藻、水绵、肾蕨、苔藓。 5.观察向日葵、牵牛花、爬山虎、吊兰花的茎,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答:向日葵是直立茎,牵牛花是缠绕茎,爬山虎是攀援茎;吊兰花是匍匐茎。 6.试着根据下列植物茎的样子,给茎起个名字。 仙人掌(肉质茎)莲(根状茎)马铃薯(块茎)姜(根状茎)荸荠(球茎)洋葱(鳞茎)蒜(鳞茎) 二、植物博览会 1、银杏树是我国特产,是著名的活化石植物;珙桐称为中国鸽子树。 2、主要观赏植物:郁金香、枸骨ⅱ马尾松、猪笼草、含羞草用途广泛的经济作物:大豆寄生植物:金灯藤珍稀植物:银杏、珙桐最新栽培技术:蔬菜温室大棚、转基因番茄3.银杏(白果树、公孙树)我国特产,著名活化石植物。珙桐(中国鸽子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4.全世界的植物有三十多万种,你知道多少种?请你写出十种? 答:松树、柏树、杨树、榕树、榆树、柳树、银杏、花生、向日葵、茶叶等。 5.请将下列经济作物按其用途分类。棉花,茶叶,人参,甜菜,花生,油菜,橡胶,向日葵,麻,甘蔗,烟叶,咖啡,椰子。

6.哪些方法可以让我们对植物世界了解得更多呢? 答;上网查询,实地考察,亲自养殖,咨询有关人员 7.筹办植物博览会的主要过程: 1).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展览内容;, 2).根据内容进行分工协作; 3).布置展区要有条理,尽可能做到新颖、美观、主题突出, 4).结合展览内容,写出解说词。 5).博览会结束后,将资料分类存档。 三、鸟类动物的特征 1、鸟类的共同特征是: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产卵繁殖后代 2、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3、北美红雀(钳子)沙椎鸟(镊子)鹈鹕(汤匙)秃鹫(起钉器) 4.蝙蝠不是鸟类而是哺乳动物,猫头鹰是鸟类。 5、赫胥黎和现在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现代的鸟类就是恐龙的后代,也有科学家反对这一观点,认为鸟类起源于初龙类。 6.鸟类是飞翔的动物,你能以鸽子为例,说说它在形态、结构上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吗? 答:体型呈流行线型,减少空气阻力;体表被覆羽毛,翅膀呈扇形;胸部骨骼突出,胸肌发达,利于扇动空气飞行;有发达的气囊,辅助肺呼吸,满足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 四、品种繁多的动物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常见的建筑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围绕着建筑物,从学生熟悉的房屋入手,按照分析、观察和实验的顺序,设计了3个活动,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3.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2.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 2.能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活动2“不同风格的房屋”。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物的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房屋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大家知不知道古代的房屋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房屋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房屋的变化 1.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房屋组图。 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房屋) 教师:你们能给这几幅图片中的房屋按照出现年代的早晚给它们排序吗? 小组讨论,排序,说说排序的理由。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达标检测卷及答案

第十八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以下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进行调查的是() A.调查我市九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B.调查某食品添加剂是否超标 C.调查全国人民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晓情况D.调查10名运动员兴奋剂的使用情况 2.在向学生调查“我最喜爱的科目”时,向学生询问以下几个问题,不合理的是() ①你喜欢上的课是什么课?②你比较喜欢的科目是什么?③你喜欢上学吗? A.①B.①②C.②D.③ 3.为了了解一年中进入某公园的人数,你认为不能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A.抽取1月份每天的游园人数B.抽取每个月中日期为5的倍数的这些天的游园人数 C.抽取每个月中2日、17日、28日的游园人数D.抽取双月份中任意5天的游园人数 4.为了了解某校1 5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体重,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1 5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B.1 500名学生是总体 C.每名学生是个体D.1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5.要反映北京市某周内每天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采用的统计图比较合适的是() 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上述三种统计图都可以 6.如图所示是某次数学考试中A、B两校学生成绩情况的扇形统计图,比较两校优秀学生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校多于B校B.A校与B校一样多 C.A校少于B校D.无法确定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7.如图是九(1)班45名同学每周课外阅读时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由图可知,人数最多的一组是() A.2~4 h B.4~6 h C.6~8 h D.8~10 h 8.某学生某月有零花钱a元,其支出情况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学生捐赠款为0.6a元B.捐赠款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为240° C.捐赠款是购书款的2倍D.其他支出占10% 9.为响应“红歌唱响中国”活动,某乡镇举行了一场“红歌”歌咏比赛,赛后整理所有参赛选手的成绩x(单位:分)如下表,则m为() A.45 B.90 C.40 D.50 10.如图是某晚报“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热线电话的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保护话题的电话最多,共70个,则本周“百姓热线”共接到热线电话() A.350个B.200个C.180个D.150个 (第10题)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最新整理)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天气 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各种变化有的缓慢,有的激烈,有的变化小,有的变化大,有的变化时间长,有的变化时间短……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变化是指事物每时每刻都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现象。 3、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可以选用不同的记录方法。我们通常使用的记录方法有填写记录表格、写观察日记(可边叙述边画图)、画柱状图、画扇形图、照片、拍DV、做美篇等。 4、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我们可以通过看报纸、上网、拨打112电话、订阅天气短信等多种途径获得有关天气信息。 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预报和发布天气消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项内容。 6、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 7、紫外线强度是指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8、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气温、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分为极冷、寒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和极热7个等级。 9、观测天气的仪器一般有:温度计、湿度计、风力计、风向仪、雨量器、气压计、日照仪等。 10、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 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12、风向通常用8个方向来表示。 13、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风向标箭头指向北,是北风,指风从北方吹来。 14、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15、校园气象站一般来说,风向仪放在校园较高、没有遮挡物的地方;雨量器放在空旷的操场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中,百叶箱放在隐蔽的空气流通的地方,离地面1.5米高。每天早中晚定时观测,作好记录。 16、气象员是专门从事观测天气、预报天气的工作人员。风向风力、雨量、气温等内容是他们观测的最基本项目。 17、小小气象站的观测计划包括:观测时间、观测地点、观测内容、观测工具、小组分工、观测步骤等。 18、天气预报制作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第二阶段是通过人工和计算机分析观测得到的天气信息;第三阶段是以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网络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 19、气象卫星可以随时跟踪云层以及暴风的路径,拍下云层变化的照片,并把它传回地面。 20、我国2000年6月发射了风云2号气象卫星。 21、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天气的变化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春天的小雨有利于播种,而夏、秋过多的雨水则不利于庄家的收获;冬季的大雪有利于小麦过冬,冻死病虫害,反之来年则会虫害成灾,庄稼歉收;晴朗的天气人们大多心情舒畅,而阴天多雾,不光心情压抑,有时还会频发交通事故。 22、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城市快速发展导致人口数量增多、耕地减少,工厂扩大,道路拓宽,汽车数量增加……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 23、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洼地区。 24、酸雨会引起水中生物减少,林木生长变慢乃至死亡,土壤结构受到破坏,甚至会严重腐蚀古迹和城市建筑。 25、牵牛花遇酸会变白。 第二单元物质的状态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六 年 级 2014.9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三、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一班的学生不如二班发言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四、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五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

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冀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 一、项选择题(本大题16个小题,1-6每题2分,其余每题3分) 1.以下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 A 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 B 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 C 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 D 学校招聘老师,对应聘人员面试 2.为了了解2014年承德市九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数学成绩,从中随机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14年承德市九年级学生是总体 B .每一名九年级学生是个体 C .1000名九年级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 .样本容量是1000 3.在函数1x 1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 B 、 x ≥1 C 、x <1 D 、x >1 4. 点P (-3,4)与点Q (m ,4)关于y 轴对称,则m 的值是( ) A .3 B .4 C .-3 D .-4 5.下列函数中( )是一次函数 A 44x y +-= B x 1y -= C 1kx y += D 1x y 2+-= 6将点A (-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则点B 所处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7.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角 B 线段 C 等边三角形 D 平行四边形 8.一个凸n 边形,其内角和为1800度,则n 的值为( ) A 14 B 13 C 12 D 15 9.将直线y=-2x+3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直线关系式为( ) A y=-2x+1 B y=-2x+5 C y=-2(x-2)+3 D y=-2(x+2)+3 10. 如图是我国古代计时器“漏壶”的示意图,在壶内 盛一定量的水,水从壶底的小孔漏出.壶壁内画有刻度, 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时,用x 表示时间,y 表示壶 底到水面的高度,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是( ) A B C D 11. 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AB=6cm ,BC=8cm ,现将 其沿AE 对折,使得点B 落在边AD 上的点B1处,折痕 与边BC 交于点E ,则CE 的长为( ) A .6cm B .4cm C .2cm D .1cm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精品文档 15、校园气象站一般来说,风向仪放在校园较高、没有遮挡物的地方;雨量器放在空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旷的操场上;温度计放在 百叶箱中,百叶箱放在隐蔽的空气流通的地方,离地面1.5米天气第一单元高。每天早中晚定时观测,作好记录。、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各种变化有的缓慢,有的激烈,有的变化小,116、气象员是专门从事观测天气、预报天气的工作人员。风向风力、雨量、气温等内有的变化大,有的变化时间长,有的变化时间短……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容是他们观测的最基本项目。、变化是指事物每时每刻都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现象。217、小小气象站的观测计划包括:观测时间、观测地点、观测内容、观测工具、小组、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可以选用不同的记录方法。我们通常使用的记录方法有填写记录3分工、观测步骤等。、做美篇表格、写观察日记(可边叙述边画图)、画柱状图、画扇形图、照片、拍DV18、天气预报制作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等。第二阶段是通过人工和计算机分析观测得到的天气信息;第三阶段是以报纸、电视、暖、干、4、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广播、电话、网络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电话、订112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我们可以通过看报纸、上网、拨打19、气象卫星可以随时跟踪云层以及暴风的路径,拍下云层变化的照片,并把它传回阅天气短信等多种途径获得有关天气信息。地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预报和发布天气消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520、我国2000年6月发射了风云2号气象卫星。报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21、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天气的变化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线强度和舒适度等项内容。面。春天的小雨有利于播种,而夏、秋过多的雨水则不利于庄家的收获;冬季的大雪6、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有利于小麦过冬,冻死病虫害,反之来年则会虫害成灾,庄稼歉收;晴朗的天气人们7、紫外线强度是指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多心情舒畅,而阴天多雾,不光心情压抑,有时还会频发交通事故。、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气温、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分为极冷、寒冷、偏凉、舒适、822、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城市快速发展导致人口数量增多、耕地减少,偏热、闷热和极热7个等级。工厂扩大,道路拓宽,汽车数量增加……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观测天气的仪器一般有:温度计、湿度计、风力计、风向仪、雨量器、气压计、日9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照仪等。应和酸雨。10、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23、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淹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没低洼地区。12、风向通常用个方向来表示。824、酸雨会引起水中生物减少,林木生长变慢乃至死亡,土壤结构受到破坏,甚至会、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风向标箭头指向北,是北风,指风13严重腐蚀古迹和城市建筑。从北方吹来。25、牵牛花遇酸会变白。、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14 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