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数学史

近代数学史
近代数学史

第五章 近代数学史

1. 中世纪的欧洲数学

公元5~11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期,直到12世纪欧洲数学才开始复苏。 斐波那契(公元1170年至公元1250年)是第一位有影响的数学家。他的代表作《算经》系统介绍了印度、阿拉伯数码,对改变欧洲数学的面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算经》中的一个“兔子问题”,产生了着名的斐波那契数列。

2. 向近代数学过渡作准备

⑴ 代数学的产生

欧洲人在数学上的推进是从代数学开始的,并拉开了近代数学的序幕。特别表现在三、四次方程求解和符号代数两个方面。代表人物有:

A . 塔塔利亚(公元1499年至公元1557年)意大利数学家,给出了形如:

n mx x =+23 )0,(>n m 三次方程的代数解法

B . 费罗(公元1465年至公元1526年)波伦亚大学的数学教授,给出了形如: n mx x =+3 )0,(>n m 三次方程的代数解法

C . 卡尔丹(公元1501年至公元1576年)学者,在其着作中公布了这些解法。并认识到复根是成对出现的。

D . 邦贝利(公元1526年至公元1573年)意大利数学家,在其着作《代数》中引进了虚数。

E . 吉拉德(公元1593年至公元1632年)荷兰数学家在《代数新发现》中给出了着名的“代数基本定理”

F . 韦达(公元1540年至公元1603年)法国数学家,是数学符号系统化的先驱和功臣。他使用的代数符号的改进工作由笛卡儿完成。如:a ,b ,c 表示已知量,x ,y ,z 表示未知量。在方程方面有着名的韦达定理(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⑵ 三角学的形成

在1450年前,三角学主要是球面三角学,15、16世纪,德国人开始对三角学作新的推

进。编制了正弦表,给出了三角函数关系,并采用了6个函数: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产生了三角恒等式。

在16世纪三角学从天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数学分支。

⑶射影几何学

射影几何学源于绘画艺术中的透视学(法)。研究射影几何学的数学家有:

A.德沙格(公元1591年至公元1661年)法国数学家,在其着作《试论锥面截一平面所得结果的初稿》中引入70多个射影几何术语,成为从数学上第一个解答透视法问题的人。

B.帕斯卡(公元1623年至公元1662年)法国数学家,在射影几何学方面的成就是帕斯卡定理:圆锥曲线的内接六边形对边交点共线。

射影几何产生后不久,就让位于代数、解析几何和微积分。

⑷对数的发明

数值计算的需要导致了对数的发明。

纳皮尔(公元1550年至公元1617年)苏格兰数学家在球面天文学的三角学研究中首先发明对数方法的。对数的发明大大减轻了计算工作量,很快风靡欧洲。

3.解析几何学的诞生

近代数学的本质上可以说是变量数学。而变量数学的第一个里程碑是解析几何的发明。最重要的前驱是法国数学家奥雷斯姆(公元1323年至公元1382年)。但解析几何的真正发明要归功于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和费马。

⑴笛卡儿(公元1596年至公元1650年)1637年发表了着名的哲学着作《更好地指导推理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论》。在这本书的附录《几何学》中,笛卡儿从一个着名的希腊数学问题~帕波斯问题出发,系统阐述了解析几何的理论,成为解析几何的发明人。

笛卡儿也是一位哲学家,他将其《方法论》作为发现真理的一般方法,称之为“通用数学”,并概述了这种通用数学的思路。甚至提出一项计划:

任何问题→数学问题→代数问题→方程求解。

笛卡儿坚持用怀疑的态度进行科学研究。他有一句哲学名言:“我思故我在”。

⑵ 费马(公元1601年至公元1665年)1629年,在着作《论平面和立体的轨迹引论》一书中,清晰地阐述了他的解析几何原理。并解析地定义了下面的曲线:

直线方程: by x a d =-)(

圆: 222y x b =-

椭圆: 222ky x b =-

抛物线: dy x =2, dx y =2

双曲线: 2k xy =; 222ky b x =+

费马还定义了新曲线:

a y x n m =, m n ax y = 和 av r n =

但是费马并没有说明他的解析几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4. 微积分的创立及分析时代的成果

解析几何是代数与几何相结合的产物。它将变量引进了数学,使运动与变化的定量表述成为可能,从而为微积分的创立打下了基础。

微积分发明之前,在科学研究上酝酿了近半个世纪,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

① 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开普勒(公元1571年至公元1630年)在1615年论述了圆锥曲线围绕某直线旋转而成的立体体积的积分法。1619年,公布了他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② 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伽利略(公元1564年至公元1642年)在1638年建立了自由落体定律、动量定律。

③ 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里(公元1598年至公元1647年)发展了系统的不可分量方法,即“卡瓦列里原理”。P147。

④ 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公元1596年至公元1650年)在《几何学》中提出了求切线的所谓“圆法”,这种方法本质上是一种代数方法。在推动微积分的早期发展方面有很大的影响,牛顿正是以这种方法为起跑点而踏上研究微积分的道路的。

⑤法国数学家费马(公元1601年至公元1665年)的求极大值与极小值的方法也可

以用来求曲线的切线。

⑥英国数学家巴罗(公元1630年至公元1677年)也给出了求曲线的切线的“微分

三角形”法。巴罗是牛顿的老师,一位剑桥大学的数学教授。

⑦英国数学家沃利斯(公元1616年至公元1703年)是最早将分析方法引入微积分

的,具体体现在他的着作《无穷算术》中。他在研究四分之一单位圆的面积时,得到了π的无穷乘积表达式。这项工作直接引导牛顿发现了有理数幂的二项式定理。

P154页。

16世纪的数学家们的突出工作为微积分的发明铺平了道路。时代的需要和个人的才识,使牛顿和莱布尼兹完成了微积分的创立中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⑴牛顿的“流数术”

牛顿(公元1642年至公元1727年)于1661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受教于巴罗。笛卡儿的《几何学》和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对于他的数学思想的形成影响最深。正是这两部着作引导牛顿走上创立微积分之路的。

1664年,牛顿首创了小o记号表示x的无穷小且最终趋于零的增量。

1665年11月,发明了“正流数术”(微分法)。

1666年5月,又建立了“反流数术”(积分法)。

1666年10月,写出了历史上第一篇微积分论文《流数简论》。但未发表。到1693年,又先后写成了三篇微积分论文:《运用无限多项方程的分析》(简称《分析学》1669年);《流数法与无穷级数》(简称《流数法》1671年);《曲线求积术》(《求积术》1691年)。

1687年出版的力学名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称《原理》)成为数学史上划时代的着作。

⑵莱布尼兹的微积分

莱布尼兹(公元1646年至公元1716年)德国数学家,早年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同时接触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儿、帕斯卡和巴罗等人的数学思想。1667年获阿尔特多夫

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672年~1676年在巴黎任德国驻法国大使。

从1672年开始,莱布尼兹将他对数列的研究与微积分的运算联系起来。用笛卡儿的解析几何研究曲线时,他发现:求切线不过是求差,求积不过是求和。

他首先着眼于求和。在1675年10月29日的一份手稿中,他首次用符号?表示sum。11月11日的手稿中,又引进了记号dx表示两相邻x的值的差,并寻找?运算和d 运算的关系,并给出了幂函数的微分和积分的公式(P169页)。

1677年,他在一份手稿中明确陈述了微积分基本定理。

1684年莱布尼兹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微分学论文《一种求极大与极小值和求切线的新方法》(简称《新方法》)。这是数学史上第一篇正式发表的微分学文献。其中定义了微分并使用了微分记号dx,dy。在《新方法》中,他陈述了1677年得到的函数和、差、积、商、乘幂与方根的微分公式(P171页)。并包含了在求拐点以及光学等方面应用。

1686年莱布尼兹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积分学论文《深奥的几何学与不可分量及无限的分析》。在这篇积分学论文中,积分号?第一次出现在印刷出版物上。

莱布尼兹还是二进制数制的发明人(1679年《二进制算术》)。他也是制造计算机的先驱(1674年制成了第一台做四则运算的“算术计算机”)。

莱布尼兹也是行列式的发明人(1693年)(P173页)。

⑶分析时代的成果

微积分的创立,被誉为“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在数学史上,18世纪可以说是分析的时代,也是向现代数学过渡的重要时期。

①微积分的发展

在英国和欧洲大陆,对微积分的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代表人物有:

泰勒(公元1685年至公元1731年)英国数学家,曾做过英国皇家学会的秘书,以泰勒公式的发现而着称。

麦克劳林(公元1698年至公元1746年)英国数学家,着有《流数论》。

棣莫弗(公元1707年至公元1730年)英国数学家,有着名的棣(di)莫弗公式:

?

?

?n

?

sin

(cos±

=

±(这个公式由欧拉明确地陈述)

)

i

n

i n sin

cos

上面的三位数学家都是牛顿微积分学说的维护者和继承者。

雅各布·伯努利(公元1654年至公元1705年)和约翰·伯努利(公元1667年至公元1748年)则是莱布尼兹微积分学说的维护者和继承者。

18世纪微积分最重大的进步是由欧拉作出的。

欧拉(公元1707年至公元1783年)瑞士数学家,13岁进入巴塞尔大学,受教于约翰·伯努利。他的科学生涯是在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公元1727年至公元1741年;公元1766年至公元1783年)和德国柏林科学院(公元1741年至公元1766年)度过的。

欧拉是历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他生前发表的着作与论文有560余种,死后留下了大量的手稿。1911至今,瑞士自然科学协会出版了欧拉全集70多卷(计划84卷)。

欧拉在1748年出版的《无限小分析引论》,1755年发表的《微分学》和《积分学》(1768~1770)是微积分史上里程碑式的着作。其中,他引进了一批标准的数学符号,如:f函数符号;∑求和号;e自然对数底;i虚数单位

(x

)

在18世纪推进微积分及其应用贡献卓着的欧陆数学家中,还有法国学派,代表人物有:克莱洛(公元1713年至公元1765年);

达朗贝尔(公元1717年至公元1783年);

拉格朗日(公元1736年至公元1813年);

蒙日(公元1746年至公元1818年);

拉普拉斯(公元1749年至公元1827年);

勒让德(公元1752年至公元1833年)。

这一时期,微积分的深入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A.积分技术与椭圆积分(不能用已知的初等函数表示)(法尼亚诺,欧拉,拉格朗日和勒让德及阿贝儿、雅可比)。

B.微积分向多元函数的推广

尼古拉·伯努利(公元1687年至公元1759年)证明了公式: x y y x f y x y x f ???=???),(),(22 (x

??,y ??符号由雅可比创立) C . 无穷级数理论(P181~184页)

D . 函数概念的深化

函数概念是莱布尼兹首先使用,最先将其公式化的是约翰·伯努利,而欧拉在《无限小分析引论》中明确宣布:“数学分析是关于函数的科学”,并给出了函数的定义。他还区分了代数函数和超越函数。18世纪最重要的超越函数有-Γ函数(名称和记号)1(+Γn 是勒让德后来在1811年给出的)和-B 函数。

欧拉在1771年给出这两个函数之间的关系:

在18世纪,已有的初等函数被推广到复数领域。欧拉在《无限小分析引论》中还发表了着名的公式:????n i n i n sin cos )sin (cos ±=±

E . 微积分严格化的尝试

牛顿和莱布尼兹的微积分是不严格的(尤其是无限小概念)。18世纪的数学家则力图以代数化的途径来克服微积分基础的困难,代表人物是达朗贝尔、欧拉和拉格朗日。 ② 微积分的应用和新分支的形成

18世纪的数学家们一方面努力探索使微积分严格化的基础,一方面大胆扩展微积分的应用范围,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数学分支。

A . 常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是伴随着微积分一起发展起来的。

1690年雅各布·伯努利提出了有名的悬链线问题。(P188页)

解一阶常微分方程0=+Ndy Mdx 的所谓“积分因子法”,先后由欧拉和克莱洛提出。 欧拉在1743年给出了n 阶常系数线性齐次方程的完整解法,并指出:n 阶方程的通解是其n 个特解的线性组合。他是最早区分“通解”与“特解”的数学家。

18世纪常微分方程求解的最高成就是拉格朗日在1774~1775年间用参数变易法解出了

一般n 阶变系数非齐次常微分方程。

B . 偏微分方程

微积分对弦振动等力学问题的应用则引导到另一门新的数学分支----偏微分方程。开始于达朗贝尔1747年发表的论文《张紧的弦振动时形成的曲线研究》,明确导出了弦的振动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2

2222x u c t u ??=?? 并给出了通解:)()(),(t x t x x t u -++=φ? 及初始条件 )(),0(x f x u =

之后,欧拉在1749年也发表了《论弦的振动》。

18世纪的另一类偏微分方程是位势方程:通称“拉普拉斯方程”

拉格朗日、拉普拉斯、勒让德并称为“巴黎三L ”。

拉普拉斯有一句名言:“我们知道的,是很微小的;我们不知道的,是无限的。”

C . 变分法

变分法起源于“最速降线”和其他一些类似的问题(P193页)。这个问题最早由约翰·伯努利提出向其他数学家挑战。牛顿给出了解答:摆线。变分法处理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变分的概念由拉格朗日首创,用记号δ表示。

③ 18世纪的几何与代数

分析方法的应用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几何分支-----微分几何。

A . 微分几何的形成

欧拉是微分几何的重要奠基人。他关于曲面论的经典工作《关于曲面上曲线的研究》(1760年)被认为是微分几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8世纪微分几何的发展由于蒙日的工作而臻于高峰。

B . 方程论及其他

18世纪代数学的主题仍然是代数方程。

这世纪的最后一年(1799年),年青的高斯公布了代数基本定理(n 次代数方程恰有n 个根)的第一个实质性证明。

瑞士数学家克拉默(公元1704年至公元1752年)在《代数曲线分析引论》(1750年)中提出了线性代数方程组解的表达式法则,即“克拉默法则”。

法国数学家范德蒙德(公元1735年至公元1796年)在1772年的研究中,使行列式成为独立的数学对象,因此被认为是行列式理论的奠基人。

欧拉在1737年证明了e 是无理数。兰伯特在1761年证明了π是无理数。

之后,数学家们将无理数区分为代数数和超越数。1873年和1882年,法国数学家埃尔米特和德国数学家林德曼分别证明了e 和π的超越性。

C . 数论进展

近代意义的数论研究是从费马开始的。他提出的一堆定理(猜想),让数学家们忙碌了好几个世纪。如:费马小定理;费马大定理等等。18世纪的数论研究都和这些定理有关。(P201~204页)。不过,18世纪的数学家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着名的有:

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公元1690年至公元1764年)猜想(1742年提出)。

英国数学家华林(公元1734年至公元1798年)猜想(1770年提出)。

其中,华林猜想1909年由希尔伯特首次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至今没有彻底解决。 18世纪的数论还有两个深刻的工作:

1737年,欧拉导出了恒等式:

∏∑-=∞

=p s n s p n )]11/(1[11 其中 s>1,n 取遍所有的正整数,p 取遍所有的素数。 欧拉利用这一恒等式证明了:素数的个数是无穷的。这个恒等式是解析数论的开端。 1743年,欧拉发现了二次互反律,从而开启了数论的一个新领域----代数数论。

5. 代数学的发展与几何学的变革

从17世纪初开始,数学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开拓,在18世纪末的时候,数学家们却普遍存在着一种悲观的情绪。其原因是对于数学靠内在逻辑需要推动而发展的前景缺乏充分的预见。

19世纪,数学跨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突飞猛进的历史时期。

⑴群和伽罗瓦理论

对于5次及以上代数方程是否有根式解的问题,拉格朗日第一个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但没有给出证明。

1824年,22岁的挪威数学家阿贝尔(公元1802年至公元1829年)在论文《论代数方程,证明一般五次方程的不可解性》中给出完整的证明。这里,他引入了“域(field)”的概念。

那么,有没有特殊的方程能够用根式来求解?怎样判断?

1829年~1831年,法国数学家伽罗瓦(公元1811年至公元1832年)在几篇论文中,建立了判别方程根式可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从而彻底解决了经历了300年的世纪难题。

他的思想是将n次方程的n个根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研究它们之间的排列或“置换”。这些“置换”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伽罗瓦称之为“群”,这是历史上最早的“群”的定义。继而伽罗瓦理论形成。

代数学由于“群”的概念的引进和发展而获得了新生。

⑵布尔代数和代数数论

早在17世纪,莱布尼兹就想要发明一种通用的语言来指导推理。他提出的逻辑数学化的思想在19世纪中后叶得以实现。

英国数学家布尔(公元1815年至公元1864年)的逻辑代数即“布尔代数”基本上完成了逻辑的演算工作。他的思想集中在1847年发表的着作《逻辑的数学分析》和1854年出版的《思维规律研究》中。

1801年德国数学家高斯(公元1777年至公元1855年)发表了《算术研究》后,数论作为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得到了系统的发展。在其中,他研究了同余理论,复整数理论和型的理论,并证明了二次互反律。

德国数学家库默尔(公元1810年至公元1893年)是在高斯之后对代数数论作出重要贡献的数学家。他的工作与证明费马大定理有关,并在1844年~1847年间创立了理想数理论。

⑶非欧几何与射影几何

从公元前3世纪到18世纪末,数学家们一直对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第五公设,即平行公设心存疑虑。18世纪中叶开始,数学家们发展了这种平行公设在其中不成立的新几何,高斯称之为非欧几何。对非欧几何的发明有影响的数学家有:高斯、波约和罗巴切夫斯基。

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公元1826年至公元1866年)在1854年发展了非欧几何,建立了黎曼几何。黎曼是最先理解非欧几何全部意义的数学家,也是现代数学史上最具创造性的数学家之一。

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数学家克莱因、法国数学家庞加莱先后在欧几里得空间中给出了非欧几何的直观模型。至此,非欧几何才真正获得了广泛的理解。

19世纪初,蒙日的《画法几何学》及其工作,重新刺激了射影几何的研究。到1850年前后,数学家们对于射影几何与欧氏几何在一般概念与方法上已作出了区别。

19世纪中叶以后,通过否定欧氏几何中的部分公设或公理,产生了多种几何学(P242页)。所以,寻找不同几何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用统一的观点来解释它们,便成为数学家们追求的目标。

首先提出统一几何学计划的是德国数学家克莱因(公元1849年至公元1925年)。这种思想体现在1872年他的就职演讲《爱尔朗根纲领》中。

其次,希尔伯特(公元1862年至公元1943年)提出了统一几何学的途径-----公理化方法。并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阐明了选择和组织公理系统的原则。

6.分析学及其严格化

⑴柯西与分析基础

19世纪分析严格化真正有影响的先驱是法国数学家柯西(公元1789年至公元1851年)。

柯西在其代表作《分析教程(1821年)、《无限小计算教程概论》中严格地定义了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如:变量、函数、极限、连续性、导数、微分、收敛等等,(P248页)。

柯西的工作向分析的全面严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他的研究结果一开始就引起了科学界的很大轰动。

然而,柯西的理论还只能说“比较严格”,人们不久便发现柯西的理论实际上也存在漏洞。

1861年德国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公元1815年至公元1897年)举出一个处处连续但却处处不可微的函数例子,使数学界大为震惊:

∑∞==0)cos()(n n n x a b x f π 其中a 是奇数,)1,0(∈b 为常数,使得2

31π+

>ab 。 把分析建立在“纯粹算术”的基础上,导致了19世纪后半叶数学史上着名的“分析算术化”运动。主角便是魏尔斯特拉斯。他关于分析严格化的贡献使他获得了“现代分析之父”的称号。(P253页)

⑵ 集合论的诞生

在分析的严格化过程中,康托尔发展了一般点集的理论。(P255~258页)。 ⑶ 复分析的建立与解析数论的形成

复分析真正作为现代分析的一个研究领域,是在19世纪建立起来的,而且通过柯西、黎曼和魏尔斯特拉斯三个人的工作而发展的。

柯西在1825年出版的《关于积分限为虚数的定积分的报告》可以看成是复分析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P259页)

黎曼也以一篇关于复分析基础的论文在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其中,他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几何概念,即黎曼曲面。

魏尔斯特拉斯用幂级数表示已用解析形式给出的复函数。在19世纪末,他的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后来,柯西和黎曼的思想被融合在一起,其严密性也得到的改进,这样,上述三种传统便得到了统一。

19世纪,解析数论作为有意识地使用分析方法研究数论问题的一门分支是从狄利克雷开始的。而使解析数论取得长足进展的重要因素是关于素数分布问题的研究。欧拉、勒让德、高斯都曾推测:(着名的素数定理) 1log /)

(lim =∞

→x x x x π )(x π 表示不超过 x 素数的个数。但都没有证明。

1896年,阿达玛应用整函数理论给出了证明,从此,解析数论开始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20世纪最为活跃的数论分支之一。

⑷ 数学物理与微分方程

自从牛顿时代起,物理问题就成为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源泉。18世纪数学和物理的结合点主要是常微分方程,而随着物理学研究的现象从力学转到电磁学,到19世纪,偏微分方程的求解便成为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关注的重心。

19世纪偏微分方程发展的序幕,是由法国数学家傅里叶(公元1768年至公元1830年)拉开的。1822年他发表的《热的解析理论》是数学史上的经典文献之一。

傅里叶将区间),(ππ-上的任何)(x f 表示为: )sin cos (2)(1

0nx b nx a a x f n n n ++=∑∞= 其系数由下式确定 ??--==π

πππππ

nxdx x f b nxdx x f a n n sin )(1,cos )(1

n ≥1 这就是着名的傅里叶级数。

19世纪偏微分方程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是围绕位势方程来进行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数学家格林(公元1793年至公元1841年)。格林是剑桥数学物理学派的开山鼻祖。他培养了汤姆逊(公元1824年至公元1907年)、斯托克斯(公元1819年至公元1903年)、麦克斯韦(公元1831年至公元1879年)等数学物理学家。

1864年,麦克斯韦导出了电磁场方程(P266页),由此预言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求偏微分方程的显式解的努力往往归于失败,数学家们转而证明解的存在性。柯西是讨论常、偏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的第一人。

19世纪常微分方程研究的另一个崭新方向----定性理论,则完全由法国数学家庞加莱(公元1854年至公元1912年)独创。

中国最著名的五大数学家介绍

中国最著名的五大数学家 第一位:华罗庚 自学成材的天才数学家,中国近代 数学的开创人!在众多数学家里华罗 庚无疑是天分最为突出的一位! 华罗 庚通过自学而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 他是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 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 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 的中都做出卓越贡献。在这些数学领域他或是创始人或是开拓者! 华罗庚的重大贡献,有许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如华引理、华不等式、华算子与华方法。另外华罗庚还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 “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简称“华杯赛”)就是为了纪念和学习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

现代微分几何的开拓者,曾获数学界 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他对整体微分几 何的卓越贡献,影响着半个多世纪的数学 发展。他创办主持的三大数学研究所,造 就了一批承前启后的数学家。 在微分几何领域有诸多贡献,如以他命名 的“陈空间”,“陈示性类”,“陈纤维从”。 一位数学家说“陈省身就是现代微分几何。”这是对他的最好评价!

世界著名微分几何学家,射影微分几何学派的开拓者,40、50年代开始研究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60年代又研究高维空间共轭网理论,70年代以来在中国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计算几何!为中国数学走向现代化做出巨大贡献! 第四位:陈景润 华罗庚的学生!数论学家,歌德巴赫猜想专家!离解决歌德巴赫猜想即“1+1”问题,最近的人,证明了“1+2”陈景润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那就是歌德巴赫猜想,他也一直只专注于这个领域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迄今为止,歌德巴赫猜想依然是世界级难题!众多数学家认为用现有数学理论系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除非出现新的数学观念,新的数学理论系统!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西欧近代教育 思想 四、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一)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目的和作用 他对教育目的的看法是矛盾的,从宗教世界观出发,认为世间的生活只是“永生”的一种准备,因此,教育目的也应是使人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但另一方面,在他的《大教学论》等著作中又渗透着现实性的教育目的,认为人既是上帝“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创造物,人就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要主宰万物,并利用万物来过好现实生活。在教育作用上,首先,他把教育看作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强调教育对于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意义,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其次,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认为人的天赋发展的如何,关键在于教育。 2.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这一原则贯穿他的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指导性原则,他认为,在宇宙万物和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因此,人的活动应该遵循这些自然的、普遍的“秩序”或规律,他把遵循这一法则称之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据此把学校划分为四个阶段:母育学校相当于春季;国语学校相当于夏季;拉丁语学校相当于秋季;大学相当于冬季。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教育,是他的适应自然原则的又一个重要内容。这一原则的中心思想是“普遍的秩序”,即客观规律。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教育工作应该是有规律的,教育工作者应遵循这些规律;二是既然教育工作是有规律的,那么应该努力探明、发现这些规律。他的这一贡献使以往零散的教育经验加以理论化,引导人们注意遵循教育规律,使教学理论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给人们以教育思想的解放。 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 从他的民主主义“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要求“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这一主张无疑是进步的。为了使国家便于管理全国学校,为了使所有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提出这一主张。他把一个人从诞生到成年分为四个时期:婴儿期(1--6岁)、儿童期(6--12岁)、少年(12--18岁)、青年期(18--24岁),并主张按这种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4.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他在《泛智学校》中根据学年制度,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入学,以便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学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

部分中外数学家及其伟大的贡献

部 分 中 外 伟 大 的 数 学 家 及重 其大 贡祝玉婷 献

部分中外伟大的数学家及其重大贡献 祝玉婷 摘要:本文中,简要的列举了一些中国以及国外的一些伟大的数学家故事,包 括他们的生平介绍,有趣的故事以及他们的重大贡献,让我们对数学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使我们既能有用他们的眼光去解决日常生活、相关学科和工作中的问题又能独立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让我们能理性地思考问题,合理地作出判断,能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和社会。而对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教会我们如何观察、尝试、收集信息、合情推理、建立猜想、验证与证明。这种研究方法的熏陶,将使我们终生收益。 中国的数学家们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族,在灿烂的文化瑰宝中数学在世界也同样具有许多耀眼的光环。中国古代算术的许多研究成果里面就早已孕育了后来西方数学才涉及的思想方法,也有不少世界领先的数学研究成果就是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下面首选我想谈谈我国数学家在数学方面的贡献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一.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 三国后期魏国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也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其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史书上很少记载。据有限史料推测,他是魏晋时代山东邹平人。终生未做官。他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而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在这些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 的结果。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 《海岛算经》一书中,刘徽精心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这些题目的创造性、复杂性和富有代表性,都在当时为西方所瞩目。 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我国最早明确主

简述中国数学发展史

中国数学发展史 【摘要】数学发展史就是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人们的思想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数学中的很多思想也是人类不断发展的体现。该论文就围绕中国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思想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论述。介绍了从古至今中国数学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中国数学思想的特点及中国数学对世界的影响以及中外数学文化的交流影响,总结了从数学发展史中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数学;数学发展史;数学思想 一、中国数学的发展历程 1.1中国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据《易·系辞》记载:“伏羲作结绳”,“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其中有十进制制的记数法,出现最大的数字为三万。这是位值制的最早使用。算筹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这种方法称为筹算。筹算在春秋时代已很普遍。 在几何学方面《史记·夏本记》中说夏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等作图和测量工具,并早已发现“勾三股四弦五”这个勾股定理﹝西方称勾股定理﹞的特例。在公元前2500年,我国已有圆、方、平、直的概念。对几何工具也有深刻认识。 算术四则运算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乘法运算已广为流行。“九九表”一直流行了约1600年。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一些学派还总结和概括出与数学有关的许多抽象概念。著名的有《墨经》中关于某些几何名词的定义和命题。《庄子》中则强调抽象的数学思想。其中几何概念的定义、极限思想和其它数学命题是相当可贵的数学思想。此外,讲述阴阳八卦,预言吉凶的《易经》已有了组合数学的萌芽,并反映出二进制的思想。 1.2 中国数学体系的形成与奠基 这一时期包括从秦汉、魏晋、南北朝,共400年间的数学发展历史。秦汉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数学知识系统化、理论化,数学方面的专书陆续出现。 现传中国历史最早的数学专著是1984年在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的成书于西汉初的汉简《算数书》。 西汉末年﹝公元前一世纪﹞编纂的《周髀算经》,尽管是谈论盖天说宇宙论的天文学著作,但包含许多数学内容,在数学方面主要有两项成就:(1)分数、等差数列、勾股定理于测量术;(2)测太阳高、远的陈子测日法,为后来重差术(勾股测量法)的先驱。此外,还有比例知识。 《九章算术》是一部经几代人整理、删减补充和修订而成的古代数学经典著作,约成书于东汉初年。全书编排方法是:先举出例子,然后给出答案,通过对一类问题解法的考察和研究,最后给出“术”。它的成书标志着我国传统数学理论体系——初等数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比欧洲早了1400多年。

世界数学发展史

第一节数学发展的主要阶段 2009-10-12 10:05:28 来源:中外数学网浏览:7次 乔治·萨顿曾说过:“科学史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经验的历史回顾。”数学史是数学发展历史的回顾,它研究数学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探求其发展的规律。研究数学史,可以通过历史留下的丰富材料,了解数学何时兴旺发达,何时停滞衰退,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于数学更进一步的发展。关于数学发展史的分期,一般来说,可以按照数学本身由低级到高级分阶段进行,也就是分成四个本质不同的发展时期,每一新时期的开始都以卓越的科学成就作标志,这些成就确定了数学向本质上崭新的状态过渡.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世界数学史的发展。 一、数学的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大体上从远古到公元前六世纪.根据目前考古学的成果,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以前.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两段,一是史前时期,从几十万年前到公元前大约五千年;二是从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六世纪. 数学萌芽时期的特点,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数的概念,并初步掌握了数的运算方法,积累了一些数学知识.由于土地丈量和天文观测的需要,几何知识初步兴起,但是这些知识是片断和零碎的,缺乏逻辑因素,基本上看不到命题的证明.这个时期的数学还未形成演绎的科学. 这一时期对数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主要是中国、埃及、巴比伦和印度.从很久以前的年代起,我们中华民族勤劳的祖先就已经懂得数和形的概念了. 在漫长的萌芽时期中,数学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形成了最初的数学概念,如自然数、分数;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等.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知识也开始产生了,如数的符号、记数方法、计算方法等等.中小学数学中关于算术和几何的最简单的概念,就是在这个时期的日常生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总之,这一时期是最初的数学知识积累时期,是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渐变阶段. 二、初等数学时期 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十七世纪初,是数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通常称为常量数学或初等数学时期.这一时期也可以分成两段,一是初等数学的开创时代,二是初等数学的交流和发展时代. 1.初等数学的开创时代. 这一时代主要是希腊数学.从泰勒斯(Thales,公元前636—前546)到公元641年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焚,前后延续千余年之久,一般把它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爱奥尼亚阶段(公元前600—前480年); (2)雅典阶段(公元前480—前330年); (3)希腊化阶段(公元前330—前200年); (4)罗马阶段(公元前200—公元600年). 爱奥尼亚阶段的主要代表有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公元前572—前497)学派和巧辩学派.在这个阶段上数学取得了极为重要的成就,其中有:开始了命题的逻辑证明,发现了不可通约量,提出了几何作图的三大难题——三等分任意角、倍立方和化圆为方,并且试图用“穷竭法”去解决化圆为方的问题.所有这些成就,对数学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雅典阶段的主要代表有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学派、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的吕园学派、埃利亚学派和原子学派.他们在数学上取得的成果,十分令人赞叹,如柏拉图强调几何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亚里斯多德建立了形式逻辑,并且把它作为证明的工具.所有这些成就把数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上述两个阶段称为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数学发展,在希腊化阶段上开花结果,取得了

近代西欧各国的数学史

是从18世纪,由J.蒙蒂克拉、C.博絮埃、A.C.克斯特纳同时开始,而以蒙蒂克拉1758年出版的《数学史》(1799~1802年又经拉朗德增补)为代表。从19世纪末叶起,研究数学史的人逐渐增多,断代史和分科史的研究也逐渐展开,1945年以后,更有了新的发展。19世纪末叶以后的数学史研究可以分为下述几个方面。 通史研究 古希腊数学史 古埃及和巴比伦数学史 断代史和分科史研究 德国数学家(C.)F.克莱因著的《19世纪数学发展史讲义》(1926~1927)一书,是断代体近现代数学史研究的开始,它成书于20世纪,但其中所反映的对数学的看法却大都是19世纪的。直到1978年法国数学家J.迪厄多内所写的《1700~1900数学史概论》出版之前,断代体数学史专著并不多,但却有(C.H.)H.外尔写的《半个世纪的数学》之类的著名论文。对数学各分支的历史,从数论、概率论,直到流形概念、希尔伯特23个数学问题的历史等,有多种专著出现,而且不乏名家手笔。许多著名数学家参预数学史的研究,可能是基于(J.-)H.庞加莱的如下信念,即:“如果我们想要预见数学的将来,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科学的历史和现状”,或是如H.外尔所说的:“如果不知道远溯古希腊各代前辈所建立的和发展的概念方法和结果,我们就不可能理解近50年来数学的目标,也不可能理解它的成就。” 历代数学家的传记 以及他们的全集与《选集》的整理和出版这是数学史研究的大量工作之一。此外还有多种《数学经典论著选读》出现,辑录了历代数学家成名之作的珍贵片断。

专业性学术杂志

古代 现当代 介绍 <<;九章算术>>;是中国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数学书。作者不详。初步考证,大约成书于东汉初期。此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搜集了二百四十六道与生产实践相联系的应用问题及其解法,依照问题的性质和解法,分别隶属於方田,栗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句股九章。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逐渐提高,从而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九章算术>>;就是记载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数学知识。它不但开拓了中国数学的发展道路,在世界数学发展中也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九章算术》的历史 魏,晋时代,刘徽对<<;九章算术>>;作过注解(以下简称为刘注)。唐初,李淳风(?-714)也作过注解(以下简称为李注)。有刘,李注文的<<;九章算术>>;,在宋代有北宋元丰年间的刻本,南宋嘉定年间的刻本。清初,这两种刻本都逐次散失。流传到今的只有上海图书馆保存的南宋残本和故宫博物院所藏这残本的抄本。 清代,戴震(1724-1777)对於由<<;永乐大典>>;抄录出来的<<;九章算术>>;作过校订(以下简称为戴校本)之后,便依次刊刻成四库馆本,武英殿本以及微波榭本。后来还有万有文库本,丛书集成本和四部丛刊本等。为了恢复隋,唐时期的<<;九章算术>>;,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天算史专家钱宝琮(1892-1974)校点的<<;算经十书>>;本。 刘徽除注解<<;九章算术>>;外,还编著<<;海岛算经>>;一书。由於资料所限,其籍贯身世,生卒年月则无可详考。只能根据不多的一些记载断定他是魏,晋时代淄乡(今山东临淄或淄川一带)人。 刘徽在<<;九章算术>>;注解中,“析理以辞,解体用图”,不但给出明确的概念,导出正确的理论,而且还有很多创造发明。从而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可以看出,刘徽在数学

古今中外数学名人介绍(国内部分)

古今中外数学名人介绍(国内部分) |刘徽|贾宪|秦九韶|李冶|朱世杰|祖冲之|祖暅|杨辉|赵爽|华罗庚|陈景润| 刘徽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而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在这些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 《海岛算经》一书中,刘徽精心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这些题目的创造性、复杂性和富有代表性,都在当时为西方所瞩目. 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我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 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贾宪 贾宪,中国古代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曾撰写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九卷)和《算法斆古集》(二卷)(斆xiào,意:数导)均已失传。 他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贾宪三角"和增乘开方法,增乘开方法即求高次幂的正根法。目前中学数学中的混合除法,其原理和程序均与此相仿,增乘开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整齐简捷、又更程序化,所以在开高次方时,尤其显出它的优越性,这个方法的提出要比欧洲数学家霍纳的结论早七百多年。 秦九韶 秦九韶(约1202--1261),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广东梅县),不久死于任所。他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早年在杭州“访习于太史,又尝从隐君子受数学”,1247年写成著名的《数书九章》。《数书九章》全书凡18卷,81题,分为九大类。其最重要的数学成就----“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组解法)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使这部宋代算经在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李冶

数学史和数学文化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班级:网营14-1班 姓名:毕倩榕 学号: 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 数学史和数学文化 数学可能是中国所有上学的人爱恨交加的科目了吧,一方面苦于数学的枯燥和难懂,另一方面又应用于各个方面,可以说对它的感情很复杂了。而数学史和数学文化这门课却讲了不少数学史中有意思数学家和他们的故事以及数学文化,数学俨然给人一种活泼感,就好像是一个印象中“严肃刻板”的人,做出了一系列生动幽默的动作,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而数学文化就像是人类其他形式的文化一样,它活跃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推进了人类的进步。 数学是美的,数学美把就是把数学溶入语言之中,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令人心驰神往的优美而和谐的黄金分割;各种有趣的数字比如说:完全数、水仙花数、亲和数、黑洞数等等;雄伟壮丽的科学宫殿的欧几里得平面几何;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 数学美可以分为形式美和内在美。? 数学中的公式、定理、图形等所呈现出来的简单、整齐以及对称的美是形式美的体现。数学中有字符美和构图美还有对称美,数学中的对称美反映的是自然界的和谐性,在几何形体中,最典型的就是轴对称图形。数学中的简洁美,数学具有形式简洁、有序、规整和高度统一的特点,许多纷繁复杂的现象,可以归纳为简单的数学公式。? 数学的内在美有数学的和谐美,数量的和谐,空间的协调是构成数学美的重要因素。数学中的严谨美,严谨美是数学独特的内在美,我们通常用?滴水不漏?来形容数学。它表现在数学推理的严密,数学定义准确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数学结构系统的协调完备等等。总之,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 数学是好玩的,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91岁高龄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少年儿童题词,写下了“数学好玩”4个大字。数是一切事物的参与者,数学当然就无所不在了。在很多有趣的活动中,数学是幕后的策划者,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玩七巧

外国数学史简介

外国数学史简介 高二 赵墨君 外国数学史,在古代实际上是指各个地区的数学史,例如古巴比伦数学、古埃及数学、古希腊数学、古印度数学、阿拉伯数学等;在中世纪,是指欧洲数学史;在近代,才是世界数学史。由于中国数学有覣E久的发展史,经历了数千年之久,而且具有很突出的特色,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极不相称,所以把中国数学史单独列出很有必要,也有充分理论根据。相应地也把外国数学史单列一项。在古代,亚洲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地带,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公元前19世纪,苏美尔和阿卡德民族在这里建立了巴比伦王国。19世纪,在美索不达米亚出土约50万块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经考证,这些泥板有的是公元前20世纪的遗物,有的是公元前6世纪的遗物。这些楔形文字中也包括巴比伦人在数学上的一些成就。由于古巴比伦对奴隶的剥削日趋严酷,农奴生活濒于绝境,于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王国覆灭,合并于波斯帝国,而巴比伦数学也告结束。 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尼罗河一带,形成了古埃及王国。由于埃及人长期与大自然作斗争,逐渐掌握了一些科学、技术知识;又因需要以物易物、丈量土地、建筑房屋及坟墓,也积累了一些数学知识;为了传递信息,古埃及人也创造了一种像形文字,一般称为僧侣文。根据考证,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泛滥之后,需要重新丈量被淹没的土地,因而长期以来,便由丈量土地的知识逐渐发展成为所谓几何学。要了解古埃及的某些情况,只能通"莫斯科纸草书"、"阿默斯纸草书"这两卷纸草书进行探讨。由于宗教的改革,古代埃及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愈加剧烈,外部则经常受到欺凌,于公元前6世纪前后,被波斯吞并,成为一个省,而古埃及的文化也随之逐渐消失。 古代希腊人,为人类创造了历史上的文明,尤AE?对西方的文化有巨大的影响。古希腊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9世纪,一直延续到公元6世纪。古希腊的数学发展是由学派组成的,例如,最早是以泰勒斯为代表的爱奥尼亚学派。在爱奥尼亚学派之后,相继而AE?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在数学方面,研究了一些初等数论的问题,并以发现勾股定理(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驰名于世。与毕达哥拉斯齐名的学派,是芝诺为代表的悖论学派,悖论学派创立了一些悖论,给学术界造成了极大的震动。原子论学派,主张宇诌e间的物质都由不可分割的元素组成。 与悖论学派差不多同时,雅典出现了诡辩学派,在数学方面。他们提出了三大几何问题,即"化圆为方"、"倍立方"、"三等分角"。在雅典相继而起的是柏拉图学派,柏拉图是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他注重数学,并十分推崇几何,认为几何可以培养思维能力。该学派培养出不少优秀学生,亚里士多德就是他的学生之一。在雅典以亚里士多德为首创办了吕园学派。吕园学派的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因而为欧几里得的《原本》铺平了发展道路。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瓜分为三个国家,最大的是托勒密王朝。托勒密王在亚历山大城建立了最大的图书馆,从而使得亚历山大城变为希腊文化的中心;但是,到公元5-6世纪,由于东罗马的入侵,希腊文化的发展即告终结,而保留下来的希腊文化遗产,为欧洲的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古印度也是古代文明国家之一,印度数学大约产生于公元前4世纪,当时是一种十进非位值制系统,经过千年的变迁,到公元6世纪,才形成印度数码,8世纪传入阿拉伯,13世纪输入欧洲,逐渐演变成现今所谓印度B阿拉伯数码。19世纪出土了"巴克沙利手稿",经考证,记载了印度4、5世纪的数学知识,其中论述了"反演法"及其例证。古印度人还以"库塔卡"来解某些不定方程;还改变了希腊人的"全弦"为"半弦",即今之"正弦"线。

中国著名数学家生平事迹及卓著贡献

中国著名数学家生平事迹及卓著贡献 陈景润 个人履历 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韦伊(André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 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 发表研究论文70 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著作 《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 《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哥德巴赫猜想》 荣誉 陈景润在解析数论的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 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人物生平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 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 1965年称自己已经证明(1+2),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1974年被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亲自推荐为四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 1979年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 1979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邀前往讲学与访问,受到外国同行的广泛关注。 1981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1984年4月27日在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诱发帕金森氏综合症。 1996年3月19日因病住院,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62岁。 家庭:妻:由昆(1951- ) 子:陈由伟( 1981年12月生) 华罗庚(中科院院士、数学家) 人物简介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汉族,江苏太湖西北金坛县城镇人,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 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 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俗话说得好:“温室里难开出鲜艳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儿,人只有经过苦难磨练才有望获得成功。” 我国著名大数学家华罗庚同志的成功就得益于他的坎坷经历。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 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左腿残疾。 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 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 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

中国最著名的五大数学家介绍

中国最著名得五大数学家 第一位:华罗庚 自学成材得天才数学家,中国近代 数学得开创人!在众多数学家里华罗 庚无疑就就是天分最为突出得一位! 华罗庚通过自学而成为世界级得数学 家,她就就是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 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 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 学领域得中都做出卓越贡献。在这些数学领域她或就就是创始人或就就是开拓者!华罗庚得重大贡献,有许多用她得名字命名得定理,如华引理、华不等式、华算子与华方法。另外华罗庚还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就就是中国得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 “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简称“华杯赛”)就就就是为了纪念与学习我国杰出得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得。 第 二 位: 陈

省身 现代微分几何得开拓者,曾获数学界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她对整体微分几何得卓越贡献,影响着半个多世纪得数学发展。她创办主持得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一批承前启后得数学家。 在微分几何领域有诸多贡献,如以她命名得“陈空间”,“陈示性类”,“陈纤维从”。一位数学家说“陈省身就就就是现代微分几何。”这就就是对她得最好评价! 第三位:苏步青 世界著名微分几何学家,射影微分几何学派得开拓者,40、50年代开始研究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60年代又研究高维空间共轭网理论, 70年代以来在中国开创了新得研究方向——计算几何!为中国数学走向现代化做出巨大贡献!

第四位:陈景润 华罗庚得学生!数论学家,歌德巴赫猜想专家!离解决歌德巴赫猜想即“1+1”问题,最近得人,证明了“1+2” 陈景润一生只做一件事得人,那就就就是歌德巴赫猜想,她也一直只专注于这个领域而取得了举世瞩目得成就!迄今为止,歌德巴赫猜想依然就就是世界级难题!众多数学家认为用现有数学理论系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除非出现新得数学观念,新得数学理论系统!

浅谈中外数学史概论

浅谈《中外数学史概论》 冷月无声 摘要: 这本书《中外数学史概论》是由傅海伦编著的,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书号是ISBN 978—7—03—018477—1.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中国数学史概论,后半部分是世界数学史概论。在中国数学史方面,作者将中国数学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来讲解,分别是:远古至春秋的萌芽、战国至秦汉框架的确立、三国至唐初理论的奠基、唐中叶至宋元的高潮、明中至清末中西数学的河流以及中国近代数学的奠基与发展,分别讲了这些时期的数学家和他们的主要成就。世界数学史部分,作者主要是分别对古希腊、古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国家的历史概述、数学名家和数学主要成就来进行分析与讲述的。 正文: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真的觉得很无聊,看不下去,很多古文,虽然作者有讲解,但看起来确实很乏味。但是我还是耐着性子坚持读,当我读到12页关于二进制的思想的时候,我震惊了。我国古代的“八卦”竟然与二进制有联系,这是德国伟大的数学家莱布尼兹发现的,他将八卦中的阴爻与阳爻分别用1和0代替,八卦就转换成了二进制的数码:000(坤)001(震)010(坎)011(兑)100(艮)101(离)110(巽)111(乾)。虽然我不懂八卦,但是看到这里我真的相当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 而且八卦不仅与二进制有关,尽然与现在我们学习的组合数学,还有幻方都有关系。以前我一直觉得八卦就是伪科学的,就是宗教思想,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这其实是古人的科学的发现,是他们经过苦心研究得到的成果。正如莱布尼兹所说的“八卦是流传于宇宙的科学中最古老的纪念物”,这项发明“对于中国人来说实在是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另一个让意外惊的是我国古代无理数的发现,我们都知道世界史中说无理数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的。他们刚发现的时候是惊慌失措,怕接受这样的现实。而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在开方运算中接触到了无理数,他们当时的态度,《九章算术》里是这样描述的:“若开方不尽者,为不可开”。他们很坦然的就接受了无理数,而且还给他取了个名字叫“面”。据书中描述,他们之所以能这么自然的接受无理数是因为他们早就习惯了使用十进位置体制,这种十进位置体制使他们能够有效的计算“不尽根数”的近似值。三国时代的数学家刘徽在“开方术”中明确提出了用十进制小数任意逼近不尽根数的方法,他称之为“求微数法”。 我姓李,所以我留意了一下李氏家族的古代数学家,我主要看的是金元时期的李冶,以及他的天元术。我一直以为列方程解决问题是外国人找到的办法,没想到这个思想在金元时期李冶就已经找到了,书中说,在他的著作《测圆海镜》里,共有170道题,每题给出的解法或一种或多种不等,用天元术列方程,其方法和步骤均具有一般性,且与现代列方程的方法基本一致,只是所用的符号不同。 还有一位姓李的大数学家:李善兰。他的主要成就有尖锥术、垛积数、素数论三个方面,早在19世纪40年代,在近代数学尚未传入中国的条件下,李善兰独辟蹊径,通过自己的刻苦专研开启了中国数学界关于解析几何的启蒙思想。而且他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积分公式,创立了二次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以及各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这些都是他在数学界的伟大成就,足以令我们自豪的成就。 在世界数学史这一部分,很多都是上课时于老师讲过的。尤其是当我看到古希腊数学史这一章节的时候,里面有一个学派叫做“巧辩学派”,他们提出了“三大几何难题”,分别是:三等分任意角、倍立方体、化圆为方。曾经在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出过一个题,他让我

数学史话(2)中国数学史

2、中国数学史 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可以分为五个时期:萌芽;体系的形成;发展;繁荣和中西方数学的融合。 中国古代数学的萌芽 原始公社末期,私有制和货物交换产生以后,数与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陶器,上面已刻有表示1234的符号。到原始公社末期,已开始用文字符号取代结绳记事了。 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有用1~8个圆点组成的等边三角形和分正方形为100个小正方形的图案,半坡遗址的房屋基址都是圆形和方形。为了画圆作方,确定平直,人们还创造了规、矩、准、绳等作图与测量工具。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这些工具。 商代中期,在甲骨文中已产生一套十进制数字和记数法,其中最大的数字为三万;与此同时,殷人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60个名称来记60天的日期;在周代,又把以前用阴、阳符号构成的八卦表示八种事物发展为六十四卦,表示64种事物。 公元前一世纪的《周髀算经》提到西周初期用矩测量高、深、广、远的方法,并举出勾股形的勾三、股四、弦五以及环矩可以为圆等例子。《礼记·内则》篇提到西周贵族子弟从九岁开始便要学习数目和记数方法,他们要受礼、乐、射、驭、书、数的训练,作为“六艺”之一的数已经开始成为专门的课程。 春秋战国之际,筹算已得到普遍的应用,筹算记数法已使用十进位值制,这种记数法对世界数学的发展是有划时代意义的。这个时期的测量数学在生产上有了广泛应用,在数学上亦有相应的提高。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正名和一些命题的争论直接与数学有关。名家认为经过抽象以后的名词概念与它们原来的实体不同,他们提出“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把“大一”(无穷大)定义为“至大无外”,“小一”(无穷小)定义为“至小无内”。还提出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命题. 而墨家则认为名来源于物,名可以从不同方面和不同深度反映物。墨家给出一些数学定义。例如圆、方、平、直、次(相切)、端(点)等等。 墨家不同意“一尺之棰”的命题,提出一个“非半”的命题来进行反驳:将一线段按一半一半地无限分割下去,就必将出现一个不能再分割的“非半”,这个“非半”就是点。 名家的命题论述了有限长度可分割成一个无穷序列,墨家的命题则指出了 1

数学史整理资料

李文林认为数学史的研究具有三重目的: 一是历史的目的,即恢复历史本来的面目; 二是数学的目的,即古为今用,为现实的数学研究与自主创新提供历史借鉴; 三是教育的目的,即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史, 作为数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手段,常有历史考证、数理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 《周脾算经》:天文学和数学的著作 《九章算术》:总结性的数学著作 宋元全盛时期(1000年-14世纪初) 中国数学的全盛时期 《数书九章》:秦九韶 贾宪三角阵(二项展开式系数) 郭守敬的球面三角 朱世杰的四元术(四元高次方程论) 完整的系统和完备的算法 历史学家往往把兴起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和印度等地域的古代文明称为“河谷文明”。早期数学就是在尼罗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黄河与长江、印度河与恒河等河谷地带首先发展起来的。 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 )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马其顿帝国最富盛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泰勒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公认的希腊哲学鼻祖。泰勒斯在数学方面的贡献是开始了命题的证明,它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在数学史上是一个不寻常的飞跃。泰勒斯是演绎几何学的鼻祖,开数学证明之先河, “毕达哥拉斯学派万毕达哥拉斯非常重视数学,企图用数来解释一切。万物皆数”是历史上第一次用数来观察、解释世界的学说。无理数的发现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最卓越的功绩,也是整个数学史上一项重大发现。 雅典时期的希腊数学 黄金时代——亚历山大学派成就最大的是亚历山大前期三大数学家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阿波罗尼奥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用公理法建立起演绎体系的最早典范。阿基米德他根据力学原理去探求解决面积和体积问题,已经包含积分学的初步思想。阿波罗尼奥斯的主要贡献是对圆锥曲线的深入研究。 阿基米德“智慧之都”“力学之父”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定律) 亚历山大后期,公元前146年以后,在罗马统治下的亚历山大学者仍能继承前人的工作,不断有所发明。海伦(约公元62)、门纳劳斯(约公元100)、帕普斯等人都有重要贡献。天文学家C.托勒密(约85~165)将喜帕恰斯的工作加以整理发挥,奠定了三角学的基础。 海伦,其《量度论》《天文学大成》对三角学的贡献为托勒密在数学史上赢得了稳固地位 晚期的希腊学者在算术和代数方面也颇有建树,代表人物有尼科马霍斯(约公元100)和丢番图(约250)。前者是杰拉什(今约旦北部)地方的人。著有《算术入门》,后者的《算术》是讲数的理论的,而大部分内容可以归入代数的范围。丢番图的《算术》是讲数论的,它讨论了一次、二次以及个别的三次方程,还有大量的不定方程 那个学术自由的时代,开始于一个男人的诞生,结束于一个女人的死亡,那个男人叫毕达哥拉斯,那个女人叫希帕蒂亚。 中国传统数学 汉简《算数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 周髀算经》原名《周髀》,不著作者姓名。它是中国最古的天文学著作,主要阐明“盖天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总体框架: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使人为永生做准备) 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2011选择) 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 夸美纽斯17世纪捷克伟大的爱国者,教育改革家,教育理论家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对教育学的贡献中,最出名的为班级授课制 《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开端论教学原则(直观,系统,循序渐进,巩固,主动,自觉,量力,因材施教)《母育学校》、《世界图解》论道德教育(智慧,勇敢,节制,公正,劳动) 教育管理思想(国家的作用) 教育贡献及意义 卢梭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教育家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主体) 《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公民教育理论 《爱弥儿》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教育贡献及意义 教育实践活动 裴斯泰洛齐19世纪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实践家,教育思想家论教育目的 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最后一本《天鹅之歌》论教育心理学化 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方法》论要素教育 “现代初等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主张将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并实践的教育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赫尔巴特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教育实践活动 明确提出把教育建成一门独立学科的设想,提出完整理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创始人”道德教育理论 《普通教育学》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教育家课程理论 教学理论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福禄培尔德国19世纪教育家,幼儿园的创立者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论教育的基本原理 “幼儿教育之父”《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 论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论教育与生产劳动 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中国数学家简介

中国数学家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父亲以开杂货铺为生。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他进入金坛县立初中后,其数学才能被老师王维克发现,并尽心尽力予以培养。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每天达10个小时以上。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新婚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后,被破格任用为助教。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1946年3月,他应邀访问苏联,回国后不顾反动当局的限制,在昆明为青年作“访苏三月记”的报告。1946年9月,华罗庚应纽约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不久,妻子带着三个儿子来到美国与其团聚。 1949年,华罗庚毅然放弃优裕生活携全家返回祖国。1950年3月,他到达北京,随后担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等职。50年代,他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空气下著述颇丰,还发现和培养了王元、陈景润等数学人才。1956年,他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1958年,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从1960年起,华罗庚开始在工农业生产中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足迹遍及27个省市自治区,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1978年3月,他被任命为中科院副院长并于翌年入党。 晚年的华罗庚不顾年老体衰,仍然奔波在建设第一线。他还多次应邀赴欧美及香港地区讲学,先后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还于1984年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年6月12日,他在日本东京作学术报告时,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享年74岁。 张丘建--<张丘建算经> 《张丘建算经》三卷,据钱宝琮考,约成书于公元466~485年间.张丘建,北魏时清河(今山东临清一带)人,生平不详。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等差数列各元素互求以及“百鸡术”等是其主要成就。“百鸡术”是世界著名的不定方程问题。13世纪意大利斐波那契《算经》、15世纪阿拉伯阿尔·卡西<<算术之钥》等著作中均出现有相同的问题。 贾宪:〈〈黄帝九章算经细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