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中小学版吐血整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中小学版吐血整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中小学版吐血整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艿-

《教育学》问答题汇总蚅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考试大纲》P4)

袆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 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 等教育的类型日

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羃2、简述古代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的目的。

(P7)-

蚀答: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 强调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 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莇3、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 P8)

蚄--

肃5、简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 P10)

肀答:教育民主化是对言教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袅6、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P15)

蒃答:(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美国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苏联凯洛夫《教育学》。

膃7、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P22) 蒁答:(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薇8、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 P24)

蒆答:( 1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

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 3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芃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 P26)

薈答:( 1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 2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 3) 生

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 ;( 4 )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艿10、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 P31)

芅答:(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莂11、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 P32)

罿答:( 1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 2) 教

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 3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

功能; (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螇12、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 P33)

羄答:( 1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 2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

念;( 3 )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

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蒂13、简述学校文化的特性。

莀答:( 1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 2)学校文

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 3)学校文化以传递

文化传统为己任; ( 4 )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

缩影。

葿14、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与特征。 ( P40)

螃答:成因: (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

群体的影响; ( 3)师生的交互作用; ( 4)家庭社

会经济地位; ( 5)社区的影响。

薂特征:( 1 )过渡性;( 2)非正式性; ( 3)多样

性;( 4)互补性。

螁1 5、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P43)

袇答:( 1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

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袆1 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 (P44) 薂答: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有:内发论,外铄论,多

因素相互作用论。

袈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

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

机制决定的。

虿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

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

校的教育等。

薅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

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蚂1 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P46)

艿答: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

异性。

肆1 8、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 P48)

莃答: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

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

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

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螂1 9、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P50)

虿答:(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

遇、条件和对象。 (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

极和消极之分。 (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

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

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螈20 、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 P52)

莆答:( 1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

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规范。( 2)学

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

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

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 学校教

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袂21、简述少年期的总体性阶段特征。(P56)膀

答: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

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惊喜,独

立精神的加强。

芆22、简述青年期的年龄特征。(P57)

膅答: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

期。人的社会化在青年期也基本完成。青年期结束时,大多数青年对世界、事业、人生和自己都可能有较清晰和深入的思考,形成相对系统和稳定的见解,并对自己的未来做出自由重要的选择。“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随着心理能力的成熟,他们形成了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较清晰和较深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两种世界间建起了具有个人发展意义的桥梁。

羂23 、简述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P60)

薁答: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羈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它明确了教育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果,指导着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及效果的评价等,都受到教育目的的制约。

羄24、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答:(1 )国

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肁25、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

关系。(P61)

蚈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所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蒆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蚃26、简述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P62)膁答: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背景。

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膈27 、简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P67)

螆答:教育目的: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膁基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

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

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

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

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

能力。

蒀28、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P67)

薆答:(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1 )德育;

( 2 )智育;(3)体育;(4)美育;(5)劳

动技术教育;(三)素质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教

育;

(四)素质嘉奖业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 1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

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精神与创新

能力相辅相成;( 3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

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蒅29 、简述德育概念及普通中学德育方面的要求。

(P68)

芁答: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

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

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袁普通中学德育方面的要求是:( 1 )帮助学生初

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理论;(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

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3)建立民主和法制

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

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4)形成社会主

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5)养成适应不

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芈30 、简述智育概念及普通中学智育方面的要求。

(P68)

芄答: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

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

教育。

莁普通中学智育方面的要求是:(1)帮助学生在

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

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2)发

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

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节31 、简述体育概念及普通中学体育方面的要求。

(P68)

螅答: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

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

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

育。

芆普通中学体育方面的要求是:(1)使学生掌握

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

习惯;(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

强毅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

学营养知识。

蒁32 、简述美育概念及普通中学美育方面的要求。

(P69)

莈答: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

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

素养的教育。

蒇普通中学美育方面的要求是:(1)提高学生感

受美的能力;(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

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肅33 、简述劳动技术教育及普通中学劳动技术教育

方面的要求。(P69)

薁答: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

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蝿普通中学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 1 )通

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

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

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

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 2 )结合劳动技术教育,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

经济知识。

腿34 、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

袄答:(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

的人;(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

象。

蚁35、简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

本原则。

膀答:1989 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

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

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

则、无歧视原则。

蚇36、简述我国《教育法》规定的学生应尽的

义务。(P77)

薃答: ( 1)遵守法律、法规; ( 2)遵守学生行为

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 4)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螀37、简述教师的职业性质与特点。 ( P78)

薁答:(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 1)传道者角色; ( 2) 授业、解惑者角色; ( 3)示范者角色; ( 4)管理者角色;( 5)朋友角色; ( 6)研究者角色。

荿38、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 P80)

蚆答: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螈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袇39 、简述教师的语言要求。

蒅答:首先要求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其次要

求富有感情,有感染力。再进一步要求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

袀40、简述师生关系。 ( P83)

腿答:(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 )师生关系在人格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 3)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蕿41、简述课程类型的分类。

膄答: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芄从课程制定者和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课程

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

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角度可分为幼儿

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从课程

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

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薀42、简述学校课程及其形式。

羆答: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

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

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

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

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芇43、简述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

莄答: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

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羁44、简述如何研究学生。 ( P94) 蚈答:对学生的

研究通常包括三个方面: ( 1)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

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

在的差距; ( 2)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 ( 3)了解

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羅45、简述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

( P96)

莄答:( 1)强制性; ( 2)普遍性; ( 3)基础性。

莁46、简述教学计划的构成。

膆答: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

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

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

求几部分所构成。

螄47、简述教科书的作用。 ( P100)

蒄答:(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

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

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 2)教

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根据教学

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

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 4 ) 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

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蒈48 、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袈答:( 1)安排课程表; ( 2)分析教学任务;( 3)

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 6)组织教学活动;( 7)

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薃49、简述教学任务的内容。

薄答:教学任务通常包括三个方面: ( 1)学生所要

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2)学生所要形成和

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 ( 3)学生所要养成的情

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衿50 、简述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所受影响的因素。

( P103)

莆答:学生的学习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

灵活性。

薆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基础因

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蚃51、简述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 P104) 芀答:

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背景、输

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肈52、简述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莅答:( 1)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 2 )搜集信息;( 3)组织材料;( 4)分析资料;

( 5)报告结果。

螃53、简述教学的概念及所包含的方面。 ( P108)

蚁答: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

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

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蒆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它包括: (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肄54 、简述教学的主要作用。

袃答:(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袈55 、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芈答:(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袃56、为什么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14)

羃答: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艿57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蚅答:(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袆58、简述教学过程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羃答:(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 2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蚀59 、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关系。(P116)

莇答: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

蚄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表现在:(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 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可相互转化。肃60 、简述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的

条件。(P116)

肀答:( 1)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

知识。( 2)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3)

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

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 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

异。

袅61 、简述教学过程的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

相结合的规律。 (P118)

蒃答:(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

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

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

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

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膃62、简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P118)

蒁答: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

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

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

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

观、世界观的形成。

薇63、简述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P118)

蒆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

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

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

性;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

价值观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独

立性、创造性。

芃64、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薈答: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

识,检查知识。

艿65、简述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芅答: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

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罿答: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

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

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

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

螇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 1)正确选择直

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

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羄67、简述启发性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 P122)

蒂答: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

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

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莀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 1)调动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 (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

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葿68、简述巩固性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 P123)

螃答: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

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

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薂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 1 )在理解的基础

上巩固。 (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

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螁69 、简述循序渐进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 P124)

肅答: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

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

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羅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按教材的系

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

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

难,由简到繁。

螁70 、简述因材施教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 P125)

肆答: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

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

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螇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针对学生

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

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螃71、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

求。(P125)

莂66、简述直观性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袁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蒇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芅72 、简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P127)

薂答:(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

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羁73、简述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P127)

袈答: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羇74 、简述讲授法及其基本要求。

薅答: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肀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 )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

艿75、简述谈话法及其基本要求。答: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蒅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

和启发性。(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

莄76、简述讨论法及其基本要求。

膀答: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蚀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3)做好讨论小结。膇77、简述演示法及其基本要求。

膃答: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

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

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

学的直观性。

芀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2)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

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3)引导学生在

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袇78、简述练习法及其基本要求。

薅答: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

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袂练习的基本要求是:(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

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2)精选练习

材料。(3)严格要求。

芀79、简述实验法及其基本要求。

芈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

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

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莇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1)明确目的,精选内

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

实验要求。(2)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

作用。(3)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及时检查结果,写

出实验报告。

羅80、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莀答: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

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

查与评定。

虿81、简述课的类型(种类)。

螄答: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根

据教学任务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

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

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根据一节课所完

成任务的类型数,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根据使

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分,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

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蚃82、简述课的组成部分。(P133)

蒀答: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

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

置课外作业等。

聿83、简述上好课的要求。(P134)蒆答:上好

课的具体要求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

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

烈。

蒂84 、简述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

薀答:(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

要求,并要有代表性。(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

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

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

批改学生的作业。

蒀85、简述试题的类型。(P136)

羄答: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型和选答型两大类。

蒅供答型试题又分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两种。简

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填充题。陈述式试题或称

论文式试题。

蚀选答型试题可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与组配式

试题三种。

薇86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蚆答: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

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

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芄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

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

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

教。

蝿87 、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羈答: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莈88、简述德育的意义。(P147)

肃答: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

长的条件和保证。(3 )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

件和保证。

衿89 、简述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荿答: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

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

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

心理特征。

袆90、简述我国中小学的德育总目标。(P148)

螂答:1988 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总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衿91 、简述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

螀答:(1)德育目标。(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

特征。(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薈92 、简述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

袅答: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罿93 、简述我国政治教育的内容。

羇答:我国的政治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社会科学教育。

羆94、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P151)

薄答:(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

健康水平。(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聿95、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莈答: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螇96、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莂答:德育过程的规律有:(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蒃97 、简述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P155)螈答: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

素。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

志,行即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要素是相互

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

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

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

膅98、简述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

莅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蒃99、简述德育过程中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

(P156)

腿答:(1)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2)

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

师和同学。(3)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

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

的。

袇100、简述德育过程的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

规律。(P156)

膄答:(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

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

的过程。(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

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

起作用的。( 3 )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

的统一过程。

薃101 、简述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

性规律。(P156)

薀答:( 1 )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

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

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无止境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

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

程。

莅(2)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

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

复。

羃1 02、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P157)

蚂答: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

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蚇1 03、简述我国德育的途径。

肇答: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

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蚂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

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螂1 04、简述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P160)

肈答: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

与批评处分。

薅1 05、简述德育的认知模式。

螅答: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

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皮亚杰

提出,后由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袂认知模式是:(1 )理论假设: a 道德发展论;

b 道德教育论。(2 )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

论: a 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 b 道德讨论中的引

入性提问; c 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

简要的评论: a 认知模式的缺陷; b 认知模式的特

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葿1 06、简述德育的体谅模式。

芇答:体谅模式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

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

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

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薄体谅模式是:( 1 )理论假设: a 与人友好相处

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

的职责。b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

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c 鼓励处于

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d 教育即学会关心。(2)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

题的道德教育: a 设身处地。 b 证明规则。c付诸

行动。(3)简要评论:a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

陷。 b 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

示。

羂107、简述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P169)

袀答: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班杜拉创立的。

蚄社会模仿模式是:(1)理论假设。(2)围绕

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a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

德参与才能完成。 b 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

有固定发展阶段。c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

发。d榜样对品德的作用。e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

交互作用论。(3)简要的评论:a社会模仿模式在

理论上的缺陷。b社会模仿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

德育发展改革的启示。

芃108、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肂答:(1)有助于

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羇109、简述班级管理的模式。

莆答:班级管理的模式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肁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肂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莇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袄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肄110、简述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P176)膂答:(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袈111、简述如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P177)

薆答:(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袃112、简述班集体形成的基本特征。(P179)

节答:班集体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艿113、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肄答:(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蚂114、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P180)

莁答:(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

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

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

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蚀115、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P182)

螆答:(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

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

际关系的艺术家。

蚅116、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

(P183)

蒁答: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

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

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螇117、简述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P185)

蒈答:(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

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蒄实例分析一:

薁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

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

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膈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

作用吗?

羆答:提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

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

积极性,使学生会学。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自

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

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

用。

膃实例分析二:

蚁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

论分析:

蕿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

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 5 岁时就能作诗,

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

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 岁左右,则“泯

然众人矣” 。

蚈答:提示:从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

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

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

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

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

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

现实。

蚁实例分析三:

羀指出下面实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

则?并简要解释。

肅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 这一单元时,发现学

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

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

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

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

题。教师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

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

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羅答:提示: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

则。因为他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了

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全

体学生、包括后进生在内的人,都得到高效率的发

展。

螁《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

肆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考试大纲》

P1)

螇答: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

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

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

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

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

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

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螃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1)

袁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

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

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

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

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重要考点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重要的知识点 一、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及其作用 2、环境及作用 3、学校教育及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 1.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

2.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 3.有过失败的考试经历 4.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 五、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六、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七、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八、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九、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作业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十、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十一、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精华整理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精华整理 1.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2.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环境,环境是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条件,但不决定人的发展。(3)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3.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因此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上应有所不同,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因此教育要长善救失,扬长避短。(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4.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 (1)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4)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5.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客体永久、延迟模仿、主动反应、问题解决。 (2)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出现符号、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守恒、去中心、思维可逆。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主要特征表现为:抽象、推理、假设、反思。 6.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展任务和存在的心理社会危机,具体如下: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小学教师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保护;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行为;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 1、教育观 2、学生观 3、教师观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 . 2、教师权利和义务 3、学生权利和保护 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 1、教师职业道德 2、教师职业行为 % 第四章:文化素养 1、历史知识

2、中外科技发展史 3、科学常识 4、文化常识 ¥ 5、文学常识 6、艺术鉴赏 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 ( 3、阅读理解能力 4、写作能力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1)坚持德育为先 (2)坚持能力为重 (3)坚持全面发展(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 !

(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 (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 (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 (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第二节、学生观 : 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 (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 . (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 (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4)人与组织的关系:在自愿与共享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6、“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最新教师资格证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教师资格证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新建教师资格证培训心得第二篇:矿长资格证培训心得体会第三篇:教师资格证培训总结第四篇: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课程岗培心得第五篇:教师资格证实习心得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新建教师资格证培训心得教师资格证培训心得物流管理专业一班梁永和 “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好学校,才能走出去”这是大人们常说的,这也是我们这些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地区的孩子们打小时读书起所认同的。的确,这是教育学给我们的灯塔,是我们求学路上的一个动力,只有走出去,只有不断追求高学历,上好的学校才能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才能阅历到更多。讲到阅历,大家都理解,阅历即阅与历,阅读与经历。对于地理位置相对闭塞的地区,教育资源分配难免遭到不公,孩子的阅读视角受到限制,成长经历受到限制。但是要看到,这些不公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制度问题,而是闭塞问题,即不能物畅流通,教育资源不能得以流入,知识得不到传播,文化交流受到了限制,而这些都是物流学科中要解决的问题。

大教育学论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如果教育资源得以物畅流通,父母的家庭教育能给孩子更多的启蒙,小学教育中的孩子能对家庭责任,社会角色分工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形成学习习惯。中学教育的孩子能得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知道要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中学教育重在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鼓励自主决策,中学教育的学制可以因材由教育机构、孩子、家长多方面的因素作为考核根据来决定,学生对要将自己培养成什么类型的人才做出选择,决定是继续进行学校教育还是就此进入社会,在社会中寻求社会教育机会,企业培训,成教,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等培训都是社会教育。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体系的完善,为教育对象提供考核依据,提供发展方向,培养以教育事业发展、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为事业的职业工作者。建立完善的教育机构、法规、制度,对职业工作者进行约束与管理. 第二篇:矿长资格证培训心得体会学习心得 2020年12月1日,我参加了平顶山煤矿矿长任职资格证培训班,煤矿安全培训活动圆满结束,回顾整个培训,感触是很深的,收获是丰硕的。培训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老师和同事们请教,认真学习,进一步巩固自己安全理念和防护能力,为今后的安全管理安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培训内容,利用短暂的培训期,我认真听讲师讲课和做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及各科目所占分数考试形式

一、考试科目及形式 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种形式,笔试实行闭卷考试。 笔试科目为两部分:(1)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2)学科专业素质。 面试科目为综合实践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分值 (一)教育学(分值为50分) 教育学考试重在测试申请人员对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并能够应用教育的规律解释、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 考试大纲参见:教育部人事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教育学考试大纲》,其中,申请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考试大纲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申请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的考试大纲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二)心理学(分值为50分) 心理学考试重在测试申请人员对学和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把握,既包括对心理学原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应用心理学的原理解释、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 考试大纲参见:教育部人事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其中,申请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考试大纲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申请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的考试大纲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三)教育法律法规(分值为35分) 教育法律法规考试重在测试申请人员对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制度、法律规则和与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掌握,以及运用教育法律法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法律法规考试参考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可在重庆市教师资格网下载)。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概念: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要素:①教育者: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③教育影响: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④三者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 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用 的中介。 二、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 育的质的规定性。PS:“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社会属性:①永恒性: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具有 自己的特点。 ③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教育落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 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③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中国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夏有学校,周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春秋 私学兴起,孔孟百家争鸣。 ②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主教四书五经;科举制兴起于隋唐,废除于清末, 清末学堂出现。 西方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古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希腊,斯巴达重军事、 产勇士,雅典重文学、产女神。 ②中世纪:教会学校传七艺;骑士学校教七技。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①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②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③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④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1

教师资格证心得

成功不是一两天的付出之木土姑娘教师资格证备考心得 一.考前准备 我是大四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资格证培训班的,但是想要当老师的殷切愿望,却是从小就根植在心底的。所以这就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你的目的。可能有的人是羡慕教师的两个固定假期,或是教师的神圣感,但无论如何,你都要明确一个目标,只有有了目标之后,你才能有动力坚持下去,毕竟需要掌握的知识很多。在大三期间,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并开始尝试做相关的习题,这也为我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大学期间所学习的是英语专业,所以在实习期间,我就选择了在高中实习的教师岗位,在实习的半个月期间,我试讲过很多次,这也无形之中提高了我实战的经验。所以,在考前阶段,我做足了准备,但是对于一些临时决定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我的唯一建议就是找到目标,并为之努力。 二.考试流程 1.笔试部分 我们今年(2015)是第一次国考,所以科目由两科增加到三科,分别是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我报的是初中英语)。整整三本书,十分厚重。我们学校组织的培训班进行了一周的突击,但是只有两科,而且更多的是教你记忆的快速方法,而不是注重细节,但是这些记忆方法在以后的备考过程中也十分适用。培训班结束后,开始了自学的阶段。我准备了三个月,做了一套真题,两套模拟和无数的网络真题,可能是我在大学期间养成了这种大量做题的习惯,但是这个方法未必适合所有人。有的人看了一周的,也有过的。所以选择什么方法还是要看个人习惯的。在突击的后半段,我无意中走进了石头老师的课堂,认识了很多战友,我们一起提问题,听网课,互相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嘛。所以在考试之前我是信心满满的。当然了对于每科考试我也有相应的心得。综合素质是相对三科里面我个人认为最好突击的一科,因为其中含有作文,而且分数占据很大的比重。综合素质中还有较多关于法律法规,百科知识等很多选择题,就是长时间积累可以掌握的习题。教育知识与能力,在我看来,十分难搞定,因为知识系统庞大,知识点繁多,人物难记忆,大题很繁琐。但是在培训期间我学会了很多记忆的方法,比如首字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等,这些不单单适用于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同样适用于所有科目。以至于我到现在都记得那些德育方法,德育原则什么的,哈哈。其中的简答题其实也有规律可循,首先表明态度,其次说关键点,比如涉及什么知识和如何解决,最后总结概括。最后一科学科知识与能力,我报考的是初中英语,选择题的范围涉及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所有知识,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试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试题 2013年9月3日,教育部宣布,2015年起,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不再由地方组织,将首次实现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不再终身有效,而是只有3年有效期限;当老师的教师资格证也必须每5年一审;师范生不再毕业就能拿教师资格证,后年开始也必须参加全国统考。 教育部决定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范围,新增山西、安徽、山东、贵州4个省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点,至此,试点省份达到10个。2015年,力争全国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教师资格证实行“国考”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而在这新设的“门槛”面前,受影响的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统考省份汇总 11年:浙江、湖北 12年:上海、广西、河北、海南 13年:山东、山西、贵州、安徽 统考考试科目分类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分为《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2个科目(均为计算机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分为《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个科目(均为计算机考试)。 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分别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个科目。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字、英语、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政治(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学科。其他学科暂不开考。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人员参加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参加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和能力两科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考试结合面试进行。 科目介绍与报考条件 1、非师范类学生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加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 学,所以你必须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考试或者去考自考考试 相关的科目。 2、教师资格证全国通用,不管你在哪里任教,都是可以的。 3、教师资格证只是从业证书,只要你能通过三门考试,就可以 得到你想要的专业资格证书。具体的申报要求:1,、普通话 水平应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 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或以上标准。2、各级各类学校非师 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按省教育厅部署补修教育学,

中职类教师资格证考试经验

中职类教师资格证考试经验 笔试: 首先我经历过省考,所以对于国考的教师资格笔试部分,还是可以比较一二的,相对来讲国考较省考来讲,考察内容更全面一点,也就是不仅仅要考省考的教育学、心理学部分,还增加了一个综合素质,考过公务员考试的应该会了解一些,很相似。至于省考国考哪个更容易过,我认为对于一般中小学的考生来讲,国考应该更难一些,因为加了一项专业知识部分,要知道中小学的专业知识部分还是很有难度的。但对于我们中职类的考生,我个人认为,国考相对简单一点。但是对于笔试的准备,我个人认为还是要认真踏实,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让大部分的知识点能在脑海中清晰地回顾一遍才可以,不能糊里糊涂地盲目准备,尤其忌走马观花,看似一直在看书,自己也感觉自己一直在看书,但是书一合上,不能将书上的知识在脑海中清晰地呈现出来,那么很抱歉,在笔试的过程中,你的简答题肯定不会过高,因为这类的考试做题思路,步骤大家都懂,只看你的脑海中是否有货。 笔试简单说一点,有感兴趣的,可以发邮件给我(282509431@https://www.360docs.net/doc/4a16468005.html,) 面试: 对于面试,要说的多一点,我很庆幸我的笔试顺利通过。之后我像其他的考生一样带着激动、紧张的心情提前准备面试,其实中职类的很好准备的,因为中职类有相应的指定教材,在江苏省教育考试网上可以找到。提醒一点,原则上来讲,需要用指定的教材(这一点我打电话咨询过考试院,他们的要求是必须能用指定教材,除非你的专业未指定教材),但是我在考试的时候看到好几个考生用的都是非指定教材,是否通过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考官手里是没有教材的,也不会去看你的教材。所以…….. 专业概述准备: 根据选择教材开始准备工作,首先准备专业概述。专业概述,在网上也没有找到对他的定义,由于国考刚刚试行,因此大家对这个的界定也没有那么严格,专业概述,我个人凭经验认为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介绍自己的专业,让考官知道你是干嘛的。但此处切忌将专业概述讲成说课的形式,因为有同考的考生在此处栽了跟头。专业概述内容量要起码一页A4纸,因为要讲3分钟左右,不易过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全考点,记住必过科目一!

、职业理念(考查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观 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学生观 1.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2.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 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 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尊重学生、讲民主。) 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学观 1.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 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评价观 1. 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 评价内容多元化。 3. 评价方式多样化。 4.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 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 例题 } 材料: 周末, 我带学生去旅游, 在一片野花丛中,同学们纷纷谈论这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 的“调皮大王”小强大声说: “老师,我最喜欢的话是荆棘的花,荆棘虽然全身长满了刺, 但她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从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遭到一些学生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 你们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 欢迎的 “调皮大王” ,见有同学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 刺中也有美丽 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 我们对待其他同学也应该赏花一样, 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 更应该正确看到他的身上 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缺点。你们说对不对! ”说着,他拍了拍小强的肩,我的话赢得 了一片掌声,小强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 ” 平时不受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 ”小强的话 我走到小强身边,搂着小强的肩对同学说: 小强说得有道理,荆棘虽然浑身是刺,但是它

教师资格证经验分享

不努力一把,你真的不知道自己会有多优秀 考教师资格证是偶然也是必要,大学的时候家中一直希望我能考一个,从而进编制,但当时年少气盛,不知天高地厚,觉得自己对教师这行不感兴趣,总想着闯一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毕业快三年也沉浮了三年,混迹于培训机构,拿着最少的工资,做着最累的工作。晚自习晚到令人发指的10点多,嗓子上课上到差点肺炎,保底课时像座大山,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你试过那种被家长指着鼻子问,你大学毕业了没有,毕业证书复印件给我看,那种时刻不相信你,质疑你,指责你盛气凌人的样子。考教师证是为了考编制,考编制是为了有一天自己能有足够的底气与拒绝的权利,不因为自己仅仅是个培训机构的老师而被看轻。 其实准备的时间真的不多,屈指算下来15天,真正全身心复习只有最后六天。初中英语总共三科,科目一是综合素质,选择,两道有套路的大题,一篇语文阅读理解以及作文。这科并不难,只是时间特别紧凑,考试的时候作文写到交卷前5分钟。选择的范围很广,人文地理,历史政治,数理化,中华文化常识,音乐美术,总之没有你考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所以大量刷题很重要,这里推荐一个APP,一起考教师很好用。两道答题一题是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任选或混杂,一题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套路多多,背的也少,基本送分题。阅读理解就要看初高中的阅读功底了。作文注意不要偏题,尽量往教师职业上靠。科目二是最容易挂的一门,涉及诸多教育学,心理学,诸多专有名词,选择占分值1/3, 简答四题,背到全靠运气,材料题有可能会很偏,今年考了水下打靶,特别偏的考点。做真题很重要,尤其是历年,虽然说不会太有重叠,但今年考了一个和往年重复的社会实践包括什么,所以真题很重要,一起考教师里有很多简答题总结,非常实用,集中起来背很过瘾。科目三考察很多内容,阅读理解词汇量也很大,考试基本没准备,75飘过,教案设计很重要,40分,理解了套路的东西基本能拿到。如果没有看书,简答题基本靠编,所以就算完全陌生的题目,也要编。 面试准备了好久,结构化+试讲。结构化套路很重要,各种题型都背背,不可能所有题目都准备到,所以要多背一些可以重复使用的内容。试讲的流畅度和熟练度很重要,把各种课型的模版准备好,不用背教案,理解的基础上换成自己的话,做好板书和教姿教态。 1

[精品推荐范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心得体会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得体会 教师资格证随着统一考试,难度大大的增加,它分为两个部分,考察人不同的方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心得体会,希望这些能够帮助你考试。 大家都知道教师资格证考试自从国家统一考试以后考试难度加大,但是教师资格证的含金量也提高了不少。笔试通过率在百分之30左右,面试通过率在百分之50左右(通过率是根据网上资料和身边同学考试数据得出)所以想要通过考试还是需要努力才行,但是我相信只要你肯努力考过其实也没那么难。我是17年下半年(大三上学期)报考的高级中学体育学科,笔试和面试均一次通过。下面讲一下我的一些考试心得,希望对你们能有帮助。 教师资格证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主要考察你的理论知识储备。面试更考验同学的实际授课和说课能力。在校生大专大二可以报考,本科生大三才能报考哟。笔试成绩保留2年,通过面试后会有一个合格证保留三年。(只有通过笔试才有机会参加面试) 一、关于笔试部分 幼教和小学考两门,中学(初高中)三门。幼儿园笔试考两门分别是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笔试也考两门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初中和高中)

笔试分别是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三门。幼教和小学的考试相对简单一点,考试的科目少。初中和高中难度会大一些。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卷面分在90左右就能通过,出成绩的时候是公式折算后的分数,70分合格。 1.综合素质是笔试当中比较简单的一门,大题比较固定容易拿分,选择题也比较简单很多常识问题,但是涵盖的范围比较广。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有作文所以容易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需要把握好考试时间作文字体一定要规范。 2.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最难的一门(大多数考生都容易挂),知识点太多,教育知识理论性强,需要背得东西多。备考时间充裕的同学我建议从头把书过一遍书上一般都画了一定的重点(图书上都画了重点,图书自己上网上或去书店购买即可,如果有朋友之前考过也可以用朋友的)这一阶段需要你尽可能多的记住知识点。第二遍的时候就需要你自己在网上收集特别重要的点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减负了,不能按照书上画的走了,因为书上画的范围还是比较大的。这两个阶段是最累的时候,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多理解去背这样会提高你的学习效率,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完成这一阶段后就可以开始刷题了,我建议把最新的(也就是最近的两次考试试卷)放在最后来做,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二背诵点

1.教育的含义 2.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的关系 3.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 4.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人口对教育&教育对人口) 5.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教育对生产力) 6.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教育对政治经济制 度) 7.教育对文化的关系(文化对教育&教育对文化) 8.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4点) 9.教育目的的概念+意义&作用(4点)+确定的依据(3点) 10.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美育的要求(3点) 11.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1.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优缺点 2.活动中心课程论的优缺点 3.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4.分科课程的优缺点 5.活动课程的优缺点 6.综合课程的概念 7.课程目标的功能和依据 8.我国当前课程教育改革的理念 9.课程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10.教材与教科书的关系 1.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2.教育与智育的关系 3.教学的意义 4.教学的任务 5.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4大点) 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7.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内容&要求) 8.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9.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7+4)

1.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2.注意的品质和影响因素 3.注意的转移及分心的区别 4.遗忘的含义+规律+影响因素+遗忘的理论解释+应用记忆规律,促进有效 学习(6点) 5.合理进行复习的要求 6. 第五章 1.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2.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4个方面)(4)(4) 3.中学生情绪特点(3个方面)(4) 4.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5) 5.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5) 6.有效指导中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的方法(3个方面)(6) 7.人格的特征(5)+结构(3个方面)(3) 8.气质和性格的区别(3) 9.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5) 10.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的构成(3)+人格发展阶段(5) 11.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5) 12.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第六章 1.心理健康的标准(8点) 2.心理辅导的意义 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6点) 4.系统脱敏法的内容 5.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内容(3个条件) 6.理性-情绪疗法 第七章 1.品德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2.品德的结构与相互关系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得体会

大家都知道教师资格证考试自从国家统一考试以后考试难度加大,但是教师资格证的含金量也提高了不少。笔试通过率在百分之30左右,面试通过率在百分之50左右(通过率是根据网上资料和身边同学考试数据得出)所以想要通过考试还是需要努力才行,但是我相信只要你肯努力考过其实也没那么难。我是17年下半年(大三上学期)报考的高级中学体育学科,笔试和面试均一次通过。下面讲一下我的一些考试心得,希望对你们能有帮助。 教师资格证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主要考察你的理论知识储备。面试更考验同学的实际授课和说课能力。在校生大专大二可以报考,本科生大三才能报考哟。笔试成绩保留2年,通过面试后会有一个合格证保留三年。(只有通过笔试才有机会参加面试) 一、关于笔试部分 幼教和小学考两门,中学(初高中)三门。幼儿园笔试考两门分别是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笔试也考两门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初中和高中)笔试分别是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三门。幼教和小学的考试相对简单一点,考试的科目少。初中和高中难度会大一些。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卷面分在90左右就能通过,出成绩的时候是公式折算后的分数,70分合格。 1.综合素质是笔试当中比较简单的一门,大题比较固定容易拿分,选择题也比较简单很多常识问题,但是涵盖的范围比较广。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有作文所以容易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需要把握好考试时间作文字体一定要规范。 2.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最难的一门(大多数考生都容易挂),知识点太多,教育知识理论性强,需要背得东西多。备考时间充裕的同学我建议从头把书过一遍书上一般都画了一定的重点(图书上都画了重点,图书自己上网上或去书店购买即可,如果有朋友之前考过也可以用朋友的)这一阶段需要你尽可能多的记住知识点。第二遍的时候就需要你自己在网上收集特别重要的点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减负了,不能按照书上画的走了,因为书上画的范围还是比较大的。这两个阶段是最累的时候,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多理解去背这样会提高你的学习效率,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完成这一阶段后就可以开始刷题了,我建议把最新的(也就是最近的两次考试试卷)放在最后来做,就当作是正式考试前的模拟考试。每次做题的时候要计时为正式考试打下基础。做完以后对参考答案并画相关的知识点,再进行巩固。选择题很重要,如果选择题你错太多的话大题很难把分拉上来。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考点

一、素质教育观 (一)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实施要求 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发展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学生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用发展眼观看待学生,提倡过程性评价)(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允许学生犯错误)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学生是具有个性和差异的人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与个性为基础的 (2)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三、新课改下的教师观 1、教师角色转换 ①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②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 ③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 ④由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行为转换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③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④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①对工作高度负责 ②认真备课上课 ③认真批改作业 ④认真辅导学生 ⑤不得敷衍塞责(禁止性行为)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①关系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②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③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④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禁止性行为)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①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②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③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④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①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 ②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③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④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⑤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廉洁从教) ⑥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②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1、与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公平公正、严格要求 2、与家长:尊重、沟通、理解 3、与同事:协作、理解 4、与领导:尊重、支持 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1、班主任工作内容 2、班主任具备条件 C:\Users\61967\AppData\Local\MyEclipse Professional 2014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教师职业道德 1、如何理解道德内涵? 1)、由一定社会的关系决定; 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多选) 4)、调节个人与人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 4、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 5、教师职业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判断) 6、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本人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判断) 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鲜明的继承性(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严格的标准性。 8、我国在1997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范教师应: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0、朱熹强调要把修身、接物作为教师道德修养的准绳。 11、明代王守仁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要求教师通过教书育人来启发人的良知。 1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判断) 13、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判断) 1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指导作用、统帅作用、裁决作用。 15、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知识。 16、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7、依法执教的必要性: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18、教师如何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1)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2)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3)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4)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19、廉洁是教师立身立教的根本。(判断) 20、廉洁从教的具体表现:安贫乐道,无私奉献;坚持操守,为师清廉。 21、教师的欢乐来自于: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师生间美好的情谊;学生长大成才。 22、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公正从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23、教师礼仪的特点:率先性、示范性、整体性、影响的深远性。 24、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的内容包括:举止文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自尊与尊重他人、诚实守信。

必戳!教师资格证考试高分通过经验分享

必戳!教师资格证考试高分通过经验分享 教师资格考试分笔试和面试,这个大家是知道的。自从国家统一考之后,难度大大增加,淘汰率也高了。再加上师范类毕业生不再发放教师资格证,参考人数也激增,相当于竞争更加激烈了。这些对于考生尤其是非师范生来说,拿证变的相对困难很多。我13年就考了小学资格证,当时是很简单的,面试也就是走过场。今年再考,真切体会到了难度加大,真不是开玩笑。(貌似又在说废话,不过真的要明确难度,有压力才有动力) 所以,我们的备考也分为两个阶段。笔试和面试。 先说笔试。 一、笔试 小学阶段是考两科《综合素质》《教育知识和能力》。初中高中阶段考三科,要再加一个《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当然那两科有一定区别,小学考小学版,中学对应中学版,里面考的教育理念啊,教学方法都有区别的,所以要注意教材不是通用的。说到教材的话,我推荐购买中公教育出的。原因一是这个版本很权威,大部分考生都是学习这个版本。二是我实际比对过,中公出的教材确实比其他版本的更详细更全面。 1、综合素质 这科相对简单,但不能轻视,很多人都卡在了这个看似简单的一科。三道大题:29道选择题,3道材料分析题,1道作文题。选择题包括教育理念方面、教育法律法规、文化素养、逻辑推理、数字找规律、计算机操作。材料分析题中,第一道根据学生观或教师观或教育观或素质教育理念,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第二道从教师职业道德观角度分析教师行为;第三道阅读理解,主要考察提取信息、理解字词含义、评价、结合社会生活思考等。 对于这块的备考,我建议不需要把教材全撸一遍,只要把第一章职业理念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背会即可(用口诀背更快哟),然后根据真题答案,整理一个答题模版(考试时为了避免丢点,可以全写上)。这样前两道材料分析就解决了,大部分选择题也解决了。剩下的选择题,文化素养真的考平时积累,短时间没办法提高,可以每天看一点教材第四章文化素养(其实真的记不住多少,而且也不一定就会考了你看的,因为范围太大了)。法律法规选择题的准备,我建议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读一读第二章的法律条例。可以自己总结一些重要的条条,关键字重点标出来(比如民事责任,行政处罚处分等等吧)。逻辑推理找规律的,多做吧,挺考智力的,可以看看教材里的讲解,稍微有点作用(但作用不大)。最后说作文题,可以每周写一篇练练手,然后看看范文积累一下素材。考试时切记一定要与教师教育相联系,一定要与教师教育相联系,一定要与教师教育相联系!说三遍。 Ok,高度重视加上这样准备综合素质绝对没问题。 2、教育知识与能力 这部分挺难的,要背的超级多,没有捷径可走。先说下题型:21道选择题、4 道辨析题、4道简答题、2道材料分析题。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把教材撸一遍,可以先快速把教材熟悉一遍,一天一章的速度,甚至更快。看的时候注意在纸上总结框架,没看完一章要做到看着框架能回想起主要的内容。然后总结每章的重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科目有哪些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科目有哪些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二、大三,本科大三、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报考了教师资格证的考生们,除了备考教师资格证,还要了解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科目有哪些,今天在这里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下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科目有哪些?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传统的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以上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中的笔试科目,也是最难的部分,还有普通话,试讲(说课),体检也算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凡已有或准备取得大专学历的考生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取得教师资格可在本级及以下等级学校和机构任教;中职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只能在中专、技校、职高或初级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职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使用假资格证者,一经查出,五年内不得申报。 二、全国教师资格改革试点考试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2个科目(均为计算机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个科目(均为计算机考试)。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分别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个科目。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学科。其他学科暂不开考。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人员参加高中教师资格考试;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两科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考试结合面试进行。考试方式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各科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面试。笔试采用计算机考试和纸笔考试两种方式进行。面试通过结构化面试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以上在文章中小编给大家讲到了有关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科目有哪些,考生们可以看一下,可以按照这些相关的科目进行备考。 此文章由伯乐教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a16468005.html,)整理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