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人类的家园—地球》精品教案

 鲁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人类的家园—地球》精品教案
 鲁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人类的家园—地球》精品教案

鲁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人类的家园—地球》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表面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

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2、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

3、感受地球的美,地球上生命的可爱,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多个地球仪。

学生:收集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说起地球,老师心中就会涌起无限温热的感情。虽然在茫茫宇

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最可爱、最美丽的家园。(板书课题:人类的家园——地球)

二、美丽地球。

(一)地球概貌

1、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见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给我们带

来了光和热:而每月十五的夜晚,我们又可见到月球象一个明亮的圆盘,将漆黑的大地洒下一片银光。那么,你对我们居住的地球了解多

少呢?(学生联系资料和生活交流:地球之最、地球的有关知识、地

球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地方)

要求:一组选一个方面,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最多。

2、出示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学生观察地球,说说地球的外形特点。(1)地球是个大圆球--知识点:椭圆形的球体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可爱的椭圆形的球体。假如小朋友手拉手想把地球围成一圈,须4000万人呢!

(2)地球是个大花球--知识点:海洋与陆地

地球很美,有五彩的颜色,蓝色是海洋,黄色是陆地,白色是云彩。

因而地球还是一颗由蓝色海洋、五彩陆地组成的美丽天体。(课件出示:海洋陆地)

3、请同学们再仔细瞧瞧,地球美丽的外衣上是蓝色的海洋面积大,

还是五彩的陆地面积大?

课件出示“海陆面积比较图”。地球表面大约有70%的地方被海洋覆盖,而高出海平面的陆地只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约30%。所以我们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

(二)洲洋天地

1、过渡:地球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它,所以

我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制作了认识地球的工具——地球仪。下面我们借助地球仪走进洲洋天地。(出示地球仪)

2、陆地和海洋交错地分布在地球表面,就形成了七大洲、四大洋。

下面我们小组竞赛,比一比哪一组在地球仪上,最先找到四大洋并说出他们的名字。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看一看哪个洋最大,哪个洋最小。

3、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到七大洲,比一比哪一组最先找到他们并

说出他们的名字。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州、南极洲)

4、课件出示东西半球图,逐个点击七大洲、四大洋,能说说你看到

的它们的位置都在哪吗?(学生边说边点击)

5、合作探究、交流资料

关于七大洲、四大洋,你们还想了解什么?下面就请拿出课前收集

的学习资料,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学习。(学生交流七大洲、四大洋资料,如:名字的由来,各大洲的国家等,相机出示图片,加深了解。)

7、课件出示《大洋大洲歌》,一起诵读。

大洋大洲歌

地球地球是球体,

七洲四洋连一体。

亚非欧,大洋洲,

北美、南美、南极洲,

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洋、北冰洋,

交错分布真美丽。

8、图片展示各大洲大洋的美丽风光,感受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

(1)地球妈妈看到我们这么聪明好学,特意准备了一架豪华客机,

邀请大家去各大洲大洋观光旅游呢,想去吗?那就赶紧出发吧!(课件出示各大洲大洋风光图片。)

(2)(图片播放结束):各位旅客,旅途愉快吗?此时此刻,你想

说些什么?

(3)小结:是呀,从天空眺望地球妈妈,我们看到了碧蓝碧蓝的海

洋,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一望无垠的稻田,波光粼粼的江河湖泊,

高耸陡峭的高山峡谷,辽阔干燥的戈壁沙漠,还有壮丽的火山、飘逸

的瀑布以及南北两极洁白如玉的冰雪世界。地球妈妈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了她多姿多彩的面貌。同学们,你们说我们的地球妈妈美吗?

三、我们爱地球,我们是朋友

1、地球妈妈呀不仅美丽,更是生命的源泉,不管在哪个洲哪个大洋,都有鲜活的生命的存在。今天老师从世界各地请来了一些代表。(出示课件:各个洲的儿童图片)

2、今天他们来到我们这儿做客,同学们你们说我们应该怎样与他们相处呢?

3、同学们的想法多好呀,我看到了你们一颗颗真诚、热情、善良的心。我们生活在同一星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七大洲四大洋上

的生灵都是我们的朋友。只要我们大家手拉手,心连心,和平友好地

相处,相信我们的地球妈妈一定变得更加可爱、美丽!最后,让我们

一起祝福地球妈妈的明天更美好!好吗?

教学思路:

《人类的家园——地球》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教材的编排意图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一些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基于让学生对地球先有个知识层面上的认识,我选择了教材的第一、三、部分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课伊始,导出“地球”后直奔主题,请学生联系生活及查阅的资料,交流对地球的了解。在仔细观察卫星图片,说说地球的外形特点。我根据学生的发现随机小结地球是个椭圆形的球体,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接着,顺势进入了“七大洲、四大洋”这一知识板块的

教学。我先让学生在地球仪上自己找到“七大洲、四大洋”,然后在

东西半球图上认识了“七大洲、四大洋”,然后我安排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资料,让学生进入了知识的海洋。最后

齐诵《大洋大洲歌》。

在初步了解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之后,为

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大洋大洲的美、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对各大洲大洋的喜爱、对地球妈妈的热爱之情,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让学生观看“世界之最”风光图。

最后出示各大洲儿童图,升华学生的情感。

第二单元第二课《重负的大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理解一个地球的含义。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关心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

重难点

理解一个地球的含义,培养热爱地球的情感

教具准备

文字资料学生课前调查的人口资料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唱《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

来放声歌唱吧!

是谁带给我们美丽的田野?是谁带给我们清澈的小河?是谁带给我

们无边的稻田?

让我们共同感受地球母亲无私奉献给我们的这一切吧!

学习新课

感悟地球的奉献

播放反映地球美丽富饶的录像,引领学生感受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资源。

以水、森林、矿产资源国范例,引导学生结合衣、食、住、行和休闲

娱乐生活,说说地球给我们提供了什么。

我们身上穿的衣服离不开哪些资源?

我们吃的食物离不开哪些资源?

我们的住房离不开什么资源?

我们的交通离不开什么资源?

我们喜欢的自然风光在哪些?

师生共同总结: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地球的无私奉献,我们居住的美丽环境是地球无私的为我们奉献,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师生同唱《我们的田野》进一步感受地球的奉献。

(二)地球变挤了

1、观察教材中的漫画,第一眼看到这幅漫画时,你有什么感受?

2 、漫画的主题是什么?

3、漫画中表现的是什么问题?你能为漫画取一个名字吗?

4、你能为漫画中的“地球”和“人类”各配上一句台词吗?

5、调查小组展示自己调查的结果,看看我国现在一共有多少人口,

了解人们对我国人口数量的看法。

6、发给每个小组一张贴有漫画的白纸,在漫画周围写下问题: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我们的住房会……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我们的交通会……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我们的粮食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受呢?

地球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资源匮乏是当前地球所面临的

重大问题

2、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3、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往日的地球美丽、富绕,非常可爱,

可是如今的地球变成什么样了呢?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课下的调查

和搜集的资料。

二、教学活动

活动五:专科门诊——资源科

1、展示教材P31的图片和师生收集到的有关森林被破坏、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图片或漫画。

2、让每组学生选择其中的三幅漫画或照片(分别体现人类破坏资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三个方面),先在组内讨论。

(1)当你看到这些照片或漫画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2)结合有关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3、让学生思考自然资源的破坏一短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活动六——专科门诊——环境科

1、准备几组对比鲜明的图片:蔚蓝的天空——漫天黄沙;清澈见

底的湖泊或河流——又臭又黑且浮着垃圾的河流;绿茵茵的草地和森林——被垃圾覆盖的大地;……

2、让各学习小组负责一组图片,围绕图片展开讨论。小组内部的

成员再一分为二,让一部分人生活在好的环境中,另一部分人生活在坏的环境中,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各自的生活环境,尽量让自己置身其中。

(1)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学生分别描述他们可能的感受和心情。

(2)让学生交换图片(交换生活环境),再说说此时可能的感受和心情。

3、我们都希望自己生活在没有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但是我们

当前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组织调查环境的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资料,说说当前环境爱污染的状况、原因及其后果。

4、老师朗诵《寂静的春天》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类

生存环境的恶化及其带来的后果。

三、活动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2、师总结:

地球“变挤”、“变穷”“变脏”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遭受破坏,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人类和地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第三课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及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一些消费行为会

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2、利用课堂教学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让

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节约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3、使学生树立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

动。

二、重难点:

1、通过播放课件与自己的调查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环境的破坏与每一

个人关系都很密切。

2、使学生树立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

能及的环保活动。

三、教具:

课件、一些参考资料

四、学具:

1、学生调查填写“我们的生活与环境调查表”。

2、学生搜集关于保护母亲河的资料。

五、课时: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1、师播放几处景致优美的风景名胜,问:“同学们,欣赏了如此美丽的风景,你有何感受呢?”随后再播放几处被污水、

垃圾、工厂的黑气等污染的环境录象,让学生再谈感受,师:“同学们,优美的环境对我们人类来说多重要啊!现在,环境的好坏已经越

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反过来,我们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到环境的好坏。那么,我们能为地球——我们自己的家做些什么呢?(板书课题)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我们的生活与资源环境1、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你进行一次小调查,调查家中的资源消耗情况,并填

写《我们的生活与环境调查表》,你们准备好了吗?

2、先让学生把他们的调查结果在小组内进行统计,然后让各组组长

把本小组的统计结果写在黑板上,最后由教师把全班的结果进行汇

总,并计算出一个平均值,让学生思考:

从统计的结果中,你能发现什么?以我们刚才计算的结果来统计,

我们全校学生的家中一个月要消耗多少资源?一年呢?3、以纸张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纸张生产需要什么资源?纸张生产过程中会排放

哪些废弃物?我们应该怎样做呢?4、师:同学们,从前,有一个叫离去镇的地方,大家想听听那里的故事吗?好,让我们一起来听离去镇人的述说吧!(一生扮演离去镇的一位老汉,为大家讲故事)

5、小记者采访活动。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位老大爷吗?谁想争

当小记者来对他进行采访?

6、引导学生思考:“离去”镇的废水只是简单地消失了吗?废水究竟

会导致什么情况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教材提出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我们每天的资源消耗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影响?这些资源经利用后最终到哪里去了?它们又会对地球环

境造成什么影响?5、教师加以总结:同学们,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

看出,我们的生活不仅要消耗自然资源,而且在消耗资源的过程中还会影响和破坏资源环境,对吗?离去镇人的做法足以引起我们的足够

重视了吧?

活动二:留住大自然的绿色1、师:其实,现在有些人还在延续着离

去镇人的一些错误做法,正是人们影响和破坏了资源环境,造成哪些现象呢?大家看屏幕--(师播放我国森林被大量砍伐、水土流失、荒

漠化严重的录象,让生谈感受,使其产生要留住大自然绿色的强烈愿望。2、组织学生结合前面所学内容,讨论交流下面的问题:

(1)你知道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吗?如何减少

和避免这些行为?

(2)作为消费者的你们,如何在生活中保护地球的绿色?

(3)除此之外,你还能采取哪些积极措施,为绿化祖国河山贡献自

己的力量?3、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可让学生介绍一下搜

集到的我国的大型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它的三个项目:保护母亲河工程、保护母亲河行动周(日)、保护母亲河基金。4、把学生想出的措施列在黑板上,让学生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这些措施按实施的难易程度分分类:随时可以做到的、近期可以做到的、以后努力可以做到的以及难以做到的,

并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对,既然我们的家——地球这么重要又这么容易受到伤害,我们更应该努力保护好她对吗?所以我们今后不但自己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去做,还要劝说你的亲人、朋友等都来为保护我们的家园出一份力。大家能不能做到?

四、作业设计1、谈一谈你想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哪些努力?2、调查家乡的水资源,并谈谈自己对保护家乡河流的一些初浅计划。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

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了解人类为应对自然灾害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的经验和

成绩、采取的预防和预报措施。

3、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英勇抗灾的可贵精神品质,学习在

自然灾害面前自救互救的方法。

重难点: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救互救的方法。

教具:1998年洪水时解放军英勇顽强的救助灾区人民和国家领导亲切

看望灾区人民的录象。

学具:调查各种自然灾害的资料,每组一个瓶子,三个拴着绳子的小球。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我们关注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

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瘟疫……它们是怎样肆虐

地摧毁人类的家园,夺走人们宝贵的生命的呢?

二、新授

活动一:分组调查各种自然灾害

将学生分成3个小组,每组围绕一种自然灾害展开专题调查研究。有地震小组、洪水小组、其他灾害小组。

学生分组搜集整理各种灾害发生时会出现的情况资料。如文字、图片、光盘等。

学生分组搜集整理中国各种灾害大事记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

(1)学生借助搜集的资料,用列表的方式编写中国地震、洪水和其

他灾害大事记。

(2)用表格或图片等方式对资料进行归纳和数字统计。

活动二:调查家乡的自然灾害1、让学生说一说莱州存在哪些自然灾害,其中频繁发生或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有哪些。教师确定几种自然灾害作为学生调查的问题。2、指导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

名成员担任组长。根据调查提纲,指导学生开展调查活动。

(1)确定调查内容。调查哪种自然灾害?灾害发生的时间、表现和

危害有哪些?本地采取了哪些防灾和抗灾的措施?

(2)确定调查方法和组内的分工合作。谁负责访问?谁负责查找图

片和文字资料?谁负责到实地进行考察?

(3)对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或填写调查

表。

灾害调查组调查表组长:

组员: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结果:我们的思考:活动三:展

示调查结果。

学生用文字描述、表格展示、图片展览或播放光盘的方式介绍自己调

查的自然灾害的情景及造成的损失情况。2、交流自己搜集的莱州近年来发生灾害的情况。

3、评一评哪个小组搜集的资料最丰富、多样和完整,当选最佳小组。

活动四:找一找。

1、阅读《中国地震带分布图》,找一找哪些地区易发生地震、自己的

家乡是否位于地震带上?

阅读《中国河流分布图》,选择一条大河,通过交流的资料说一说它

曾经发生过哪些洪涝灾害?我们家乡的河流有哪些?近年来发生过

洪涝灾害吗?

三、活动总结。

四、拓展延伸:

讨论: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可以避免?

第二课时

导入:那么当灾害降临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新授:活动一:逃生小测验

分组实验:每组一个瓶子,三个拴着绳子的小球放在瓶子里。瓶子代表巷子,小球代表人,当灾害降临时,人们都想从这个出口逃生。试

着做一做,怎样才能又快又安全的跑出去?

讨论:这个测试给了你什么启示?在人多拥挤时该怎样安全撤离?

活动二:灾害自救常识智力竞赛1、学生搜集自然灾害的自救方法和手段。如洪水时来不及撤离该怎么办?

地震发生时怎么撤离?

2、学生分组,教师出题进行灾害自救常识抢答和必答题的竞赛。

3、根据各组得分评出优胜小组。

活动三:实地演练

1、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创设情境,设计演练

内容。

(1)如果预报将有地震或洪水发生,你和家人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

备工作?

(2)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高层的楼房里,你该怎么办?如果你

正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这时你该如何办?如果你正在马路上,这时你该如何办?

(3)如果山洪正向你居住的房屋袭来,你和家人应如何躲避洪水?(4)如果不幸被洪水围困,你会想出什么办法来求救或保住性命?

如果在地震中不幸被倒塌的房屋压住了,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时你应该如何做?

2、组织学生进行自救和安全撤离的实地演练。

活动四:制作灾害自救手册

1、小组讨论灾害自救手册中应包括的内容。

2、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制作灾害自救手册。

3、班级展示评选。

三、活动总结。

四、拓展延伸:

把自制的灾害自救手册发放到校园里的同学中或社区的群众中。

第三课时

导入:自然灾害是无情的,但当灾害降临时我们常常看到一幕幕动人的场面。

新授:

活动一:感受真情

播放1998年洪水时解放军英勇顽强的救助灾区人民和国家领导亲切

看望灾区人民的录象,让学生感受灾难发生时,可以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支持。

让学生说一说他们从各种媒体上了解到的,有关某地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国内国外救助的情况及感人事迹。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将心比心

假设我们这里遭受了灾害,你身处困境,此时此刻你心里会想什么?如果有人向你伸出了温暖的手,从危险中救出了你,给你送来了衣服食物,此时此刻你心里又会有什么感想?

活动三:我为灾区做贡献1、出示各地遭受灾难的图片,说说你现在

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2、向灾区人民献爱心行动: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向灾区人民献上一张爱心卡,一件衣服、一个文具、一本书,或是自己的零花钱……放在捐助箱中,一起邮给灾区人民。三、老

师总结。虽然自然灾害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但人们相互救助的温情可以减轻灾区人们的伤痛。

四、拓展延伸:

把爱心捐助箱中的财物及同学的心意一起邮给灾区人民。

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第一课品德练习题

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 第一课只有一个地球 一、精彩补白。 1、()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空间、资源和环境,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 2、地球为人类创造了()的生存环境,可是这种和 谐正在被(),地球越来越感到()。 3、()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这里的()直接关 系到我们的生存状况和家乡的()。 4、森林将象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每年吞噬着大量的 (),又制造出大量的(),因此被人们誉为“”。森林就像一个巨大的抽水机,从()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经过()散发到空气中。另外,森林还有涵养(),保持()的作用。 5、人们形象的把煤炭称为“”,把石油称为 “”。煤炭和石油都属于()资源,这些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 6、在广袤的宇宙中,有着无数的星球,其中,()、()、 ()、()、()等是地球的近邻。 7、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和 (),它们不加()地排放到大气、河流和土壤中,()了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和肥沃的土壤。

8、人类的生存环境在恶化,人们呼吸的空气( )了, 饮用的淡水()了,种植庄稼的农田()了。 9、含()或()的废气在大气中形成酸雨。酸雨不仅 会严重腐蚀(),还会使土壤(),导致树木(),农作物(),湖泊水质(),鱼虾(),酸雨就像“”一样威胁着我们。 10、()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与地球最类 似的星球。 二、择优录取。 1、人们曾设想在()上建立人类第二家园。 A金星 B 月球 C 地球D火星 2、森林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木材,还有很重要的()价值。 A使用 B 燃烧C环境 D 工业 3、人口增长过快,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下面错误的说 法是()。 A住房紧张 B 交通拥挤C劳动力充足 D 粮食短缺 4、森林被砍伐,容易造成();工农业生产中不注意环境保 护,将有毒物质排入水中,造成了();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大量排放,造成了(),出现了()。 A大气污染B河流和海洋污染 C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D酸雨 三、一一对应,加强记忆。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完整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完整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知识要点 第一节: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即极半径)是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差0.33%(所以地球仪制成了正球体),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长约4万千米。 2.有些什么事例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呢? (1)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注意:日食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2)登高望远发现地平圈越来越大。 (3)轮船的远去和返回。 (4)麦哲伦环球航行。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的照片。等 3.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最薄,平均厚度17千米;地核最厚, 4.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地核可以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呈固态。 第二节 1.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一个正球体。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 (1)地轴:地球自转的旋转轴,穿过地心;是假想的轴;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叫子午线。

(4)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5)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2.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 0° ~30°30° ~60°60° ~90° 3.经度和纬度: 经线(经度)纬线(纬度0)形状特征半圆圆 位置关系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相互平行 长短等长赤道最长指示的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最大度数值180°90° 0°的确定本初子午线(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赤道度数的变化规律向西向东各180°从赤道向两极递增至90° 分布规律无数条,除0°和180°外, 其余的都有2条 无数条,除0°外,其余度 数的纬线有2条 从两极看的形状辐射状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划分半球的界线20°W、160 °E 赤道(0°纬线) 3. 东半球包括:0°——160°E和0°——20°W; 西半球包括:160°E——180°E和20°W——180°W 4.地图是以各种图式符号,将地球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5.地图的类型: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等。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美打印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完美打印版) 目录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观察月相、 5、各种各样的天气 6、不同的季节 7、做大自然的孩子、 第二单元材料 1、我们生活的世界 2、不同材料的餐具、 3、书的历史 4、神奇的纸、 5、椅子不简单 6、做一顶帽子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教学过程】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

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二单元 人类的家园3 当灾害降临的时候知识点练习十一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3 当 灾害降临的时候知识点练习十一 第1题【判断题】 地震来的时候,我们应该赶紧坐电梯逃生(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一次性筷子干净卫生,我们要鼓励大家使用它。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解决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的根本方法是实行计划生育(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化工厂的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森林每年吞噬着大量的氧气,又制造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垃圾污染跟我们小学生没有关系。(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第7题【填空题】 当你被困,等待救援的时候,除了要有逃生的技巧,还需要有______。 A坚强的信念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规律,人类无法改变。但是,人们可以运用各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A逐步认识它的规律 B依循规律 C采取相应的措施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自然灾害无情地摧毁着人类的家园。 A地震 B洪水 C台风 D瘟疫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______时期的科学家______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科学仪器——地动仪。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今天,人们______自然灾害和______、______的方法和途径更加多样,也更加科学了。 A预测 B防灾 C减灾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很多时候,灾害造成人员的伤亡并不是直接来自于灾害本身,而是由于______和______。因此,______是减少伤亡的必要条件。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它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为把科学集体备课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集体备课作用,制定本集体备课计划。 二、工作要求: 1.突出教学常规工作,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在日常教学中,要借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认真研究“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研究苏教版国标本的教材,在学习中走进新课程,真正让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贯彻和实施,认真落实“三步四环”教学模式。另外,还要注意教学“五认真”的互查工作。做好查备课、查教后反思、查听课评课、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查学生作业的质量情况,真正使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得到优化。 2.认真务实开展备课组活动,实践新课程理论。 我们备课组要认真务实开展备课组活动,提高组内教师的综合能力、教育教学的掌控能力。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加以研究,加以运用,加以实验,加以改进,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使教学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3.学习系列相关理论,促进和提高教学的层次。 备课组教师要积极学习各方面的相关理论,积极写教育教学随笔,重视教育实践和反思,与他人交流互动,并参与他人关于教育教学设想和方法的讨论,积极投稿;自觉参与课题研究,积累过程性资料,围绕课题撰写论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提交相关资料。平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教学信息,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认真参加各类培训,进一步学习课件制作,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和促进教学层次。 三、工作目标: 1.提高五年级科学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指标。 2.进一步提高五年级科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3.立足课堂,让学生轻轻松松学科学。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热起来了》;《给冷水加热》;《液体的热胀冷缩》;《空 气的热胀冷缩》;《金属热胀冷缩吗》;《热是怎样传递的》;《传热比赛》;《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八个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设定科学概念 ●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大多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并通过观察;实验,搜寻证据以解决问题。 ●改进实验方法,以获得更多;更明显的观察现象。●根据已有知识,运用推理对现象做出解释。●尝试自主设计实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对观察结果选择合适的方法(文字或图示)进行描述和交流。●尝试用模型解释微观现象。●学习正确使用酒精灯;温度计等仪器开展观察实验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热现象的兴趣。 ●相信自己的感受,但更愿接受客观事实。 ●意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被人们所认识的。 ●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教学整体构思与建议本单元的8个课题活动之间是有着很强的联系的。每课的探究内容或是对前一课提出的问题的解答,或是对前一活动内容的继续深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引导,促使学生们在每个探究活动即将结束时,能为下一个的探究提出新的问题,或清理出进一步探究的方向。 教学资源与开发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课时 安排 共8课时 课时备课 课题1;热起来了课型新授总课时9 授课日期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解答题(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解答题 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如果按照比例制作一个半径为1米的地球仪,那么赤道半径仅仅比极半径长了大约3毫米,凭着人的肉眼是难以觉察出来的,因此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球体。 (1)地球是不是正球体?你能准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吗? (2)为什么地球仪被做成了规则球体?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如图甲所示;还 有发生月食时,在月球表面可以看到圆弧状的地球阴影,如图乙所示。如果只根据上面两个例子,是否就可以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你的理由是什么? 3.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我们说地球是个梨形体,为什么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却做成正圆形,而不做成梨形体? (2)我们在开阔平坦的原野上举目四望,为什么不能察觉大地是个球面? 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你能用几个数字说明地球的大小吗? (2)根据图中数据,你能准确描述一下地球的形状吗? 5.第十届中国航展于2015年11月11日至16日在广东珠海举行,世界航空航天行业领先企业参展积

极性高涨,以波音、空客等为代表的所有航展“老客户”均参展,以韩国航空工业协会、中国香港航空协会等为代表的一批“新面孔”首次亮相。本次航展共130余架飞机,41个国家和地区近700家厂商参展。期间各国都派出各种先进的飞机做了出色的飞行表演。 (1)若有一架飞机从珠海起飞后,沿113° E经线向北飞行,它能飞回珠海吗?怎样才能顺着这条经线飞行一周回到珠海?途中会不会改变方向呢? (2)若有一架飞机从珠海起飞后,沿20° N纬线向东飞行,它能飞回珠海吗?途中会不会改变方向呢? 6.某中学地理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请同学们在一张20cm×30cm的绘图纸上,绘 制一幅校园平面图。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玲玲准备了以下材料:绘图纸、铅笔、橡皮擦、直尺、卷尺、指南针、计算器、温度计。 玲玲还写了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工作步骤:①标注文字和注记;②根据比例尺和图例绘图;③设置所表示事物的图例,如楼房、运动场、校门、校道、绿地、水池等;④根据校园的实际,确定平面图的方向;⑤用卷尺测量校园周边距离,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结合上述活动过程,解决下列问题: (1)玲玲准备的材料中有一样不需要,是________。 (2)玲玲写的工作步骤顺序乱了,正确的应该是________。 7.家住北京的小明,一天接到在远洋轮船上工作的爸爸打来的电话。爸爸说:“我们的轮船正停在这 样一个地方:轮船的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小明的爸爸电话中所说的地方是真的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二、岩石、地壳变动及灾害御防 8.为什么说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岩层和化石则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9.说一说,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逃生?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生物的化石。 材料二: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足迹。 以上二则消息说明了什么? 11.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

《人类的家园》教学设计

《人类的家园》教学设计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三年级第24课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刘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的居住环境——地球,知道六种自然环境、景 观特点,能在祖国地形图上指出相应的地形区。 2.能力目标:能够掌握基本相关知识,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 境和自然资源,了解地球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培养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三、教具准备 PPT课件、范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组讨论: 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问题,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一分钟,然后告诉老师。 1、食物是怎么来的吗? 2、大自然是如何给人类提供氧气的? (学生自由回答) 3、总结: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氧气、食物,还有学习用 的笔和纸,我们生存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来自大自然,地球就是人类 的家园。

4、揭示、板书课题:《人类的家园》 (二)、新授: 1. 欣赏鲁滨逊漂流记短片视频(约两分钟) a、从视频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b、鲁滨逊的材料都是从何而来? c、你认为大自然里有什么? 2、人类就生活在这巨大地球上。那么地球自然环境是什么样子的? 它提供给人类哪些自然资源呢? 可是这些东西又是如何生长的呢? 万物生长靠太阳,他给地球带来了适宜的稳定,植物光合作用也需要太阳,动物、人类生息繁衍也需要太阳,太阳是地球上所以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 3、地球能给我们提供这么多的东西这这么美好的环境,那么它到底是怎样的? 古时候,好有说天圆地方的说法,那么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呢?它到底有多大呢? 4、为什么说地球是个蓝色的大水球? 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小纸人串绕地球赤道一周,演示后,讲: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手拉手环绕地球站成一圈,大约需要四千万名同学才能头尾相接呢!假如你想步行绕地球一圈,每天走100千米,大约要走多少时间呢? 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2万千米。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 5、你知道我们每天呼吸的新鲜空气是怎么来的吗? 废弃的空气又是如何循环的呢? 6、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全都来源于大自然,说明了我们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的 关系非常的密切,你们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号吗?。

四年级下册科学集体备课计划

四年级下册科学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进入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二、工作要求: 1.突出教学常规工作,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在日常教学中,要借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认真研究“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研究苏教版国标本的教材,在学习中走进新课程,真正让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贯彻和实施,认真落实“三步四环”教学模式。另外,还要注意教学“五认真”的互查工作。做好查备课、查教后反思、查听课评课、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查学生作业的质量情况,真正使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得到优化。 2.认真务实开展备课组活动,实践新课程理论。 我们备课组要认真务实开展备课组活动,提高组内教师的综合能力、教育教学的掌控能力。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加以研究,加以运用,加以实验,加以改进,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使教学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真正做到有效

教学。 3.学习系列相关理论,促进和提高教学的层次。 备课组教师要积极学习各方面的相关理论,积极写教育教学随笔,重视教育实践和反思,与他人交流互动,并参与他人关于教育教学设想和方法的讨论,积极投稿;自觉参与课题研究,积累过程性资料,围绕课题撰写论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提交相关资料。平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教学信息,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认真参加各类培训,进一步学习课件制作,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和促进教学层次。 三、工作目标: 1.提高四年级科学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指标。 2.进一步提高四年级科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3.立足课堂,让学生轻轻松松学科学。 四、方法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探索和追求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职业的立身之本。 2.加强年级教研。四年级8位科学老师加强教学研究、互相取长补短。单周开展好小组教研,对一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认真探讨,对重点课实行集体备课,反复修改,互相观摩教学活动。 3.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每位教师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科学学科的质量调查。本学期要继续加强备课中动态生成式的研讨,关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学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概论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 6378 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在太空上看地球很圆的原因: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相差很小。 3.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例: (1)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2)“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3)站的高看得远; (4)地球在月球表面的影子的轮廓是弧线(月食); (5)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麦哲伦环球航行 4. 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地壳:0-17千米 上地幔 地幔:17-2900千米 下地幔 内地核:呈固态 地核:2900-6371千米 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 1.地球仪:地球的模型(地轴与水平面呈66.5°夹角) (1)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又称:子午线) (3)东半球包括:0°∽160°E和0°∽20°W;西半球:160°E∽180°E和20°W∽180°W 北半球:0°∽90°N 南半球:0°∽90°S 2.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A.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的程度。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在同样的图幅上:

○1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距离范围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2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大,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 规律:○1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地图,中国政区图。○2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 B.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 指向标定向法:用一个指向北的方向标表示北方。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一般的表示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C.图例和标记 图上常用的图例有:公路、铁路、学校、河流、码头、国界等等。 第三节组成地壳的岩石 1.岩石的成因及常见岩石 岩石种类形成原因特征常见类型 岩浆岩喷 出 岩 岩浆喷出地壳冷却凝固而成 明显矿物晶体颗粒、气 孔或柱状结构 玄武岩 侵 入 岩 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 沉积岩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 固化而成 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 化石。 石灰岩、砂岩 页岩、砾岩 变质岩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 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 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 片状的结构 大理岩、板岩 片麻岩 2.岩石的应用:建筑材料(大理石、花岗岩),工艺品材料(和田玉、青田石),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可以形成各种矿产资源(铁矿、铜矿)。 第四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证明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 (1)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2)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褶皱)(3)断层 (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4)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 升降(5)火山、地震…… 褶皱:地壳受力挤压而发生的弯曲变化。 断层: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 2.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即内力的作用) 3.火山和地震: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形式,也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A火山: (1)火山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组成 火山喷发物:气体(二氧化硫)、熔岩流、火山灰 (2)火山按活动特点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3)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1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doc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体会“只有一个 地球”的含义。 2. 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资源匮乏是当前地球所而临的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 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有关其他星球基本概况,能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2、学生在小组内自主讨论交流,能更加深刻的了解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只有一个地球”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 2、通过了解当前地球所而临的重大问题,初步树立学生环境忧患意识。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一些有关其他星球基本概况(温度、水分、氧气)的资料,分发给学生,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分为三组。各组从“人口状况” “资源状况” “环境状况”三个主题中,选择一个方面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把收集到的资料设计成表格,汇总、整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去年冬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你还记得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吗?(学生回忆后)答: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是啊,我们生存的地球实在是太可爱了,它无私地为我们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像一位 伟大的母亲,为我们这些儿女奉献了自己的一切。那么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应当如何来报 答地球母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只有一个地球》O (板书课题)

二、教学活动 第一环节:感悟地球的奉献 1. 播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资源。 2. 指导学生学习课本第20-21页,并用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3. 以教材上的水、森林、矿产资源为范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生活,说说地球给我们提供了什么。 4. 引导学生对上而提到的资源进行分类: 5. 同唱《我们的田野》,通过歌词和旋律来进一步感受地球的奉献,并从心底由衷地感激地球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第二环节:论证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1、指导学生看书第22页。 2、学习“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 3、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对“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的感想,老师加以总结。 第三环节:为地球的健康把脉 1.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材料,以表格的形式汇总。 表格_ 表格二

地球人类的家园

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和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地球的形状及其大小。 设计思想: 本课的教学设计试图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感性认知功能,让同学通过观看、思考和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了解更多的知识。 教学手段: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工具,师生共同探讨和研究并得出结论来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那么我们了解地球吗?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共同了解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 板书:第一课人类的家园——地球 2、新课部分 出示[情景1] 问:这是卫星从高空拍摄下来的地球的照片。在很长的时间内人们并不了解我们脚下的颗星球,“天圆地方”的说法曾经一度很流行。这是为什么呢? (当时的科技不发达,人们看不到地球这样的照片,得不出地球整体的样子的印象)问:那么,后来人们是怎样发现地球是个球体呢?请同学读书p2的‘读一读’。 (人们在月食发生的时候看到地球在月球表面的影子;环球航行;) 问:现在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地球到底有多大。看完后你试试看能不能给同学们描述一下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出示[情景2]、[情景3] (地球很大;地球的周长约四万千米;我们人要是每天走50千米要走两年才能环绕地球一周;要是手拉手的话得用四千万个同学拉起手来。) 板书:地球很大周长约四万千米 问:同学们谁告诉大家,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呢? (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圆形或地球是个圆球。) 先不要让同学下结论,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正确的结论。现在我们通过多媒体看一看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 出示[情景4] 问:观看多媒体演示后,大家能否通过讨论,然后给地球的形状下个科学的定义呢? (地球不是一个平面的圆形;地球不是个像球一样圆的圆球;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同学们分析的不错,原来小小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呀。好的,老师现在就把你们的观察的结论写在黑板上。 板书: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大小与形状,现在让我们领略一下我们家园的风光。 出示[情景5] 问: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什么必须的资源? (这里是平原,我们的粮食大多出自平原。) 板书:平原 (这里是山地,有高原牧场。更重要的是山地中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和森林资源)

(完整版)四年级科学集体备课

四年级科学第一次集体备课 (横向教研组) 年级:四年级学科:科学 一、研讨内容:第一单元 二、研讨时间:2月23日 三、研讨地点:南校区校长室 四、出勤人员:陈洪波吴敬圣邢晓蓉 迟到:无病事假缺席:无公假缺席:无 产假缺席:无无故缺席:无 五、中心发言人:吴敬圣主持、记录人:陈洪波 六、活动程序: 1、主持人布置第一次集体备课的内容、要求、活动目的、程序安排。 2、中心发言人发言。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重难点、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课时分配方案。 3、主持人分课时组织大家讨论。每一课时确立一位主要发言人,教研组成员逐课时进行讨论,其他人共议。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设计、教学重难点突破、科学性作业设计等展开讨论。 4、中心发言人小结本单元需要把握的要点问题,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整体教学思路等。 5、最后合理分配好本单元每课时的课时主备人,提出二次备课和教后反思的各项要求。 七、整理活动记录: 1、中心人发言 吴敬圣: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人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 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 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 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陈洪波:

从我的实际教学中,应该注意几下几点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邢晓蓉: “新的生命”单元 通过这次集体备课,我更加了解本单元是一个严密的结构,所要准备的器材有:观察器材:放大镜,镊子,烧杯。 观察材料:油菜花,棉签,油菜果夹和种子,南瓜的雌花和雄花,黄豆、蚕豆的种子,各种动物的卵(如青虹、蟾蛛、鱼、鸡蛋、鸟等)。 课件或挂图:植物传粉、受精,鸡蛋孵化过程,胎生动物的繁殖。

浙教版 7年级上册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解答题(解析版)

浙教版7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解答题) 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如果按照比例制作一个半径为1米的地球仪,那么赤道半径仅仅比极半径长了大约3毫米,凭着人的肉眼是难以觉察出来的,因此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球体。 (1)地球是不是正球体?你能准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吗? (2)为什么地球仪被做成了规则球体? 【答案】(1)解:不是正球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解:地球虽不是一个正球体,但赤道半径仅比极半径长21千米,将地球缩小制成地球仪,这种差别就更微不足道了,因此将地球仪做成规则球体。 【解析】【分析】结合题目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解答】(1)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 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 千米,仅差0.33%。因此,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如果我们把这个庞大的地球缩小,制成一 个直径 1 米的地球仪,赤道半径只比极半径长约 3 毫米。这点微小差别,在地球仪上是看不出来的。 故答案为:(1)不是正球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虽不是一个正球体,但赤道半径仅比极半径长21千米,将地球缩小制成地球仪,这种差别就更微不足道了,因此将地球仪做成规则球体。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如图甲所示;还有发 生月食时,在月球表面可以看到圆弧状的地球阴影,如图乙所示。如果只根据上面两个例子,是否就可以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你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解:不能,如果地球是圆的或圆柱体,看到的影子边缘也是弧形的,也能先看到帆船的最高部位——桅杆。 【解析】【分析】这两种情况只能说明地球是弯曲或者呈弧形。 【解答】我们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只能说明船所通过的地方是是弯曲或者弧形的,同样,在月球表面可以看到圆弧状的地球阴影是平面的一种情况,也只能说明船所通过的地方是弯曲或者弧形的,而无法直接说明地球是球形的结论。比如如果地球是圆的或圆柱体,看到的影子边缘也是弧形的,也能先看到帆船的最高部位——桅杆。 3.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我们说地球是个梨形体,为什么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却做成正圆形,而不做成梨形体? (2)我们在开阔平坦的原野上举目四望,为什么不能察觉大地是个球面?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七上科学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综合检测卷 请同学们注意: 全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分,计分) 1.下列自然现象可以反映地壳变动信息的是·················( ) ①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②华山北坡大断崖 ③采石场上有弯曲的岩层④青藏高原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院子里,一条备受瞩目的金属线嵌在地面上,小明把脚跨在 这根金属线的两侧,这意味着他脚踩···················( ) A. 东、西两半球 B. 南、北两半球 C. 东、西两经度 D. 南、北两纬度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经纬网可确定海洋、陆地表面的任何一处的位置消息 B. 本初子午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 C. 本初子午线向东为东半球,向西为西半球 D. 赤道两边平行的同心圆周都是纬线 4.相对高度一般很大,峰峦高耸,沟谷幽深的地貌类型是···········( ) A. 高原 B. 平原 C. 山地 D. 丘陵 5.关于地形变化,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形的变化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B. 地形的变化有的很激烈,有的很缓慢 C. 生物的作用也能使地形发生变化 D. 地形的变化都是自然原因引起的,与人类的活动无关 6.形成东非大裂谷的原因是························( ) A. 这里地震频繁发生 B. 这里火山活动剧烈 C. 地壳板块在这里发生张裂运动造成的 D. 地壳的碰撞反弹造成 7.图示地表形态主要是由下面哪种作用力形成的?··············( ) A. 地震爆发 B. 火山喷发 C. 流水侵蚀 D. 风力侵蚀 第7题图第8题图 8.右图中的甲位于····························( ) A. 东半球、低纬度 B. 东半球、中纬度 C. 西半球、低纬度 D. 西半球、高纬度 9.往往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的岩石,跟它形成原因相同的岩石往往有··( ) A. 柱状结构 B. 片状结构 C. 层状结构 D. 点状结构 10.一人从赤道上向正东走了200千米,再向正北走了200千米,又向正西走了200千米,最 后又向正南走了200千米,此时他在···················( )

四年级科学单元集体备课汇总

第一单元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是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细致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也掌握了一些探究方法,学生对植物比较熟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学习本单元,能为后续研究植物打下基础。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 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进行观察。能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植物根茎的作用;能表达探究过程和结果。 2、注意保护所观察的植物,意识到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懂得珍爱生命,愿意 合作交流,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3、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根、茎的作用;通过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 受到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二、知识脉络: 4.植物的茎 5.花和果实 探究茎的作用 了解茎内养料的运输问题研究花的构造、果实的特征、花和果实的关系

第一单元单元训练

10.植物的根系多,吸收水分 A.多 B.少 四、科学与生活 1.为什么一般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栽后的幼苗和花草为什么要遮阳? 答:因为移植的时候影响了根部的正常工作,植物会相对缺水。如果在大太阳天底下移植,很可能因为蒸腾作用正热烈地进行的关系,会损害植物的健康。 2.把幼嫩的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是从哪里来的? 3.用铁丝捆紧小树,会在铁丝周围形成瘤状物,如果长时间捆紧,小树会死亡,这是为什么? 答:在小树的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细管,叫做筛管,筛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用铁丝捆紧小树,叶制造的养料就通不过去了,在捆紧处会形成瘤状物。长时间捆紧,根部吸收的水分和养料也输送不上去,叶没有足够的水分蒸腾,不能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所以会死亡。 4.叶的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 5.画一画:画出茎运输水分的示意图。

鲁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人类的家园—地球》精品教案

鲁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人类的家园—地球》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表面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 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2、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 3、感受地球的美,地球上生命的可爱,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多个地球仪。 学生:收集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说起地球,老师心中就会涌起无限温热的感情。虽然在茫茫宇 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最可爱、最美丽的家园。(板书课题:人类的家园——地球) 二、美丽地球。 (一)地球概貌 1、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见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给我们带 来了光和热:而每月十五的夜晚,我们又可见到月球象一个明亮的圆盘,将漆黑的大地洒下一片银光。那么,你对我们居住的地球了解多 少呢?(学生联系资料和生活交流:地球之最、地球的有关知识、地 球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地方) 要求:一组选一个方面,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最多。 2、出示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学生观察地球,说说地球的外形特点。(1)地球是个大圆球--知识点:椭圆形的球体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可爱的椭圆形的球体。假如小朋友手拉手想把地球围成一圈,须4000万人呢! (2)地球是个大花球--知识点:海洋与陆地 地球很美,有五彩的颜色,蓝色是海洋,黄色是陆地,白色是云彩。 因而地球还是一颗由蓝色海洋、五彩陆地组成的美丽天体。(课件出示:海洋陆地) 3、请同学们再仔细瞧瞧,地球美丽的外衣上是蓝色的海洋面积大, 还是五彩的陆地面积大? 课件出示“海陆面积比较图”。地球表面大约有70%的地方被海洋覆盖,而高出海平面的陆地只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约30%。所以我们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 (二)洲洋天地

地球人类的家园(第一章)

地球—人类的家园(第一章) 【原创】地球—人类的家园(第一章)(以纯自然的视角揭示地球母亲内心世界的奥秘) 我是通过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阅读大量科普读物,借助网络、电视中播出的有关地球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结合自己多年的社会实践和亲身感受而完成这篇“地球-人类的家 园”的论著,也是我探索地球自然生命科学的一篇处女作。 说她是科普书籍,也很贴切,但内容又超出科普知识的局限性;归结到论文方面,她又没有权威性,属于非主流,并且是向主流派吹响挑战的号角。如果你能够把这里面的部分章节咀嚼玩味,你很可能会被吸引,让你的心灵震撼! 我认为,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动植物的天堂;地球是纯自然的,人类是超自然的,是科学的缔造者。人类研究地球应当以纯自然的视角去理解、探究,用科学的态度去正视;人类目前对地球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地球上许多未知的自然奥秘仍在苦苦地探索之中,就像一本 “天书”,很多方面根本没有读懂;人类目前给予地球更多的是破坏,关爱和呵护给予的太少了!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征服自

然的能力,更增强了人类生存的信心。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人类也必然大大提高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有进一步认识。 人类及一切动植物是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地球有形有色,有静有动,有喜有怒;她似乎赋予了生命并以博大的个体存在与宇宙中间。我们人类的生命应当是和地球的生命息息相关、依赖并存,也包括动植物。但是,地球可以没有人类,而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没有这样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空间。因此说,保护好地球也就等于保护好我们人类自己。 这里所论证的有关地球奥秘等诸多方面的猜想所阐述的学 术观点仅代表我本人,或代表所有普通人,我也愿意把这些文章称其是一个普通人对地球奥秘的“猜想”,这样可能不会对本人或对学术界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我很想找机会到地球表现“生命”活动频繁的地方进行较多的实地考察,了解某些活动的遗迹或正在发生的一系列生命运动的变化过程,从而找出更近似科学理论的依据来,进一步论证某些观点或猜想的正确性,那样可能效果更好些。 如果广大读者能够把这篇文章所论述的观点或猜想简单地 阅读或玩味,能够提出不同的看法或提出批评意见,那才是我最大的收获,褒贬快言,轻重话语,理当真诚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