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文章读书笔记

经济学文章读书笔记
经济学文章读书笔记

经济学文章读书笔记

【篇一:经济学书籍读书笔记】

_________经济管理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读书笔记

论文题目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教师

年月日

一、《利率市场化:打破银行垄断的关键》

打破银行垄断是当前我国金融体制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而打破银行垄断的关键则是利率市场化。该文从几个方面进行

了讨论。

1、中国利率体系的发展变化。a、双轨利率体系即一边以存款利率

为代表的管制利率;另一边则是市场化程度相当高的金融市场利率。

b、银行理财松动存款利率根基。因为各类理财产品,资金大都来源

于存款,但其利率却显著提高,并“随行就市”,实际上相当于间接

打开了存款利率上限。c、存款利率差异化浮出。以往所有银行的存

款利率都是一个面孔。松动存款利率上限政策出台后,短短数周几

经变化,银行存款利率开始多样化。

2、打破银行垄断并实行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银

行业历史原因形成的竞争优势,在利率管制的环境下,民间中小金

融机构根本无法同银行业形成有效竞争,这有可能导致部分企业非

法吸收存款,不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3、利率市场化的积极作用。a、储户利息等收益增加。b、提高中

小银行的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率c、提高银行的服务

态度。

4、利率市场化的具体途径。a、推进市场化利率向实体经济延伸b、退出各种利率衍生工具c、逐步降低超额储备利率至零。

通过对本文的认真阅读,我全面了解到实现利率市场化,打破银行

垄断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实现完全利率市场化有了系统的认识。

[1]姚凤芹.利率市场化:打破银行垄断的关键[j].改革与战

略,2013,29(2):79-81.

二、《利率市场化会对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形成显著影响》

当存贷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从管制利率的保护伞下释放出来,

进行市场化的竞争。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必然淘汰掉整体经营

管理能力较低的银行,而在市场上仍占有一席之地的商业银行会通

过各种手段进行扩张,以扩大市场份额。这些都可能促使银行业机

构数量下降和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作者通过理论分析指出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集中度影响有两个方面,第一、利率市场

化会使行业集中度增加,第二、利率市场化会降低行业集中度,两

个方面影响同时存在。并基于美国和日本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前后其

银行业整体数量、市场结构的变化,得出结论:利率市场化可能会

造成银行业整体数量的减少,行业集中度增加,银行业竞争加剧。

最后联系到中国的实际,认为利率市场化将会进一步加大中国商业

银行的行业集中度,并担忧部分中小银行不足以应对利率市场化带

来的冲击,建议银行业做好风险防范的准备,一方面银行自身应加

强风险管理能力和定价能力。另一方面从整个银行业来看,要建立

健全市场推出机制,积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建立和维持健康的

市场结构。

通过对本文的研读,我更清楚的认识到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集中度

的显著影响,意识到银行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2]巴曙松.利率市场化会对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形成显著影响-基于美、日等国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江淮论坛,2012,(4):5-10.

三、《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2012年6月8日央行宣布将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第一次放开了存款利率的上限,这是利率市场化向前迈进的又一步。那么再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之后,对商业银行有什么影响,银行应该

怎么面对?作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分析。

文中指出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来源主要有存贷利差、中间业务收入、

私人银行业务三类,其中存贷款利差是主要盈利来源,几乎占总收

入的90%。因此作者认为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之后,很可能导致商业

银行利差收入下降,还会加剧银行之间的同业竞争,甚至可能恶化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

因此作者给出了对应策略,首先应加强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其

次要调整利润结构,重点发展中间业务,还要开发金融衍生产品,

规避利率风险。

通过对本文的认真阅读,我更清楚的认识到放开利率上限会影响到

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从而有利于我们提前做到应对的准备。

[3]王志华,李婵.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j].

经济研究导

刊,2013,(4):63-64.

四、《浅议中国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的概念因2008年金融危机后而广为人知,如今,在美国

生根发芽的影子银行在中国遍地开花,其影响不断被各方讨论。作

者认为银行理财和委托贷款应该划归于影子银行的范畴,而且如果

按量和影响力来分,可分为银信理财产品、委托贷款以及民间金融

三大板块。业内人士透露,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16.5万亿元之巨,并且估计2010年中国存量影子银行贷款已达20万亿元,几乎占我国gdp的二分之一。

作者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传统信贷难以满足经济

体需求,迫使资本需求方转向影子银行、2、银行实际负利率以及投

资渠道少,迫使资本供给方转向影子银行3、不发达的资本市场以及

转贷业务,加剧了资本供求的不平衡

影子银行是把双刃剑,其影响课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弥补了金融

经济制度的不合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2、影子银行

松散了本来严格管制的利率,有利于利率市场化3、一些影子银行的

过高利率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4、影子银行的同期性效果影响了政

府宏观调控、5增加了金融系统性风险

针对以上影响,作者给出了一下几点建议:1、改善资本供求失衡状况。2、对影子银行进行合理的监管。3、鼓励影子银行机构进行金

融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金融需求。通过对本文的认真阅读,让我知道了影子银行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与利率市场化之间的密切

联系。

[4]张佳坚.浅议中国影子银行[j].现代营销,2013,(1):46-48.

五、《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利率市场化是国内金融界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日前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到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商业银行作为利率

市场化中的市场主体,其行为决定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否成功。

本文首先简要说明了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然后分析

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产生怎样影响。作者认为利率市场化

影响商业银行定价机制,影响商业银行的收益,使银行业的竞争出

现新格局,为商业银行创造规范的外部经营环境。结合我国实际提

出我国

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作者认为要建立科学的产品定价

体系、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构建全面的利率风险管理流程体系。

通过对本文的阅读,我对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我国商

业银行应如何应对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5]王敏君.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时代经贸,2013,(1):154-156.

六、《浅析我国银行业暴利之根源及对策》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陷入困境,而银行业暴

利经营却带来了虚假繁荣的表象。

究其原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存贷款利差过高为银行暴利

的主要原因。(2)名目繁多的手续费也成为银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3)银行的垄断地位是暴利之根本原因。从长期来看,银行暴利的

弊端会日益凸显并且其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日趋加强,

其表现主要有一下几点:(1)储户的利益受到无情的盘剥。(2)

银行的暴利大大挤压了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解决我国银行业暴利的对策如下:(1)破除银行垄断,放松国家对

利率的管制,推进金融开放。首先采取存款单边加息、缩小存贷利差,然后以利率市场化打破垄断。(2)国家要加大对银行征税削利。(3)国家应加大监管力度,建设金融秩序。

通过对本文的认真阅读,我懂得了银行业的利润不是越高越好,畸

高的银行暴利会为我国金融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并且我也了解到了银行暴利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6]文梨.浅析我国银行业暴利之根源及对策[j].剑南文

学,2012,(6):300-301.

七、《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系

统总结了双轨制推进改革取得的成就。即一方面放松利率管制,推

动金融机构自主定价,实现“贷款利率管下限、

【篇二: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心得四篇】

一:

作为一名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大一学生,我学习到了由高鸿业主编

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说实话我真的觉的这本书对于我来说

学习起来有点吃力,但是我还是以我自身学习的经验和心得以及我

至今学到和掌握到的西方经济学的程度来说说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推理性极强的科学,在学习它的时候不仅仅

要牢记它的基本原理,还要掌握她的推导证明方法等,这样的话我

才能又知道其然,还知道其所以然。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部分,但是它却占着重要的位置。首

先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

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

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

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

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课本中介绍了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1.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

经济行为,它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

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获得最大利润。2.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它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和所有生产

者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结果而出现的。3.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它是作为由经济社会中全部市场上的全部消费者和全

部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结果而出现的。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理性人(经济人):每一个从事经济

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

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微观可概括为供求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市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出发点应该是产品、劳务和生

产要素的供求平衡,一般的规律是产品价格提高,则对产品需求量

减少,而产品供给量增加;(贵了人就不买了,那么就会使供给的

数量增加)产品价格下降,则对产品需求量增加,而产品供给量减少。但供求量的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如何?这就是价格弹性

问题。为什么对不同商品需求弹性不同,这就要研究消费行为理论,一般称为效用理论,(效用不是越多越好,吃一个馒头觉得很舒服,吃十个就难受了)这也是需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不同商

品供给弹性不同,这就要研究生产要素组合和成本分析,这就是生

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如果考虑到不同市场类型条件下的厂商最佳产量,就是厂商均衡,亦称市场理论。分配理论是指生产要素价格问题,因为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的确定就是分

配问题。

学习高鸿业的这本《西方经济学》,让我深深的感觉到,它不是简

单地介绍西方经济学,也不是简单地介绍微观经济学的,而是致力

于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使学生通过本书的训练,逐渐形成经济通

或者如书中所提到的经济自然主义者的思考方式,对人们日常生活

大小事件都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或能够看出这些事件的经济

含义,经济学只有真正的运用与生活中,才能称得上是经济学。

就如前一阵我们国内出现的抢盐风波,核辐射说法的大肆散播,弄

的人心惶惶,太可怕了,一夜之间,这个小市场的食盐一售而空,

不仅仅是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很多大城市也出现抢购食盐,

食盐短缺的现象。用经济学来分析,原因有两点。第一,人们对于

市场上的食盐的需求量增加,食盐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导致均衡数

量和均衡价格都有所上升。第二,由于核泄漏导致食盐生产的影响,导致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和均衡数量的减少。

这都是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的产物,但是完全依靠市场

的调节机制不一定得到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

可少。食盐作为必须品。如果政府不出面调节,那么就会出现供不

应求的现象。如此看来,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市场供给和需

求的变动,在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和政府管制之间产生矛盾,导致

供求不平衡,所以政府应该负起责任来,采取相应的经济措施来缓

解抢盐风波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当然,我举得这个例子只是经济学中最浅显的最基本的例子和理论。根据我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说,我觉得至今我学的这本书所要求掌握

的重点知识点就打个比方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大概有:边际效用递减

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边际

替代率递减规律,预算约束线,补偿预算线,三个曲线,生产函数(包括柯布-道格拉斯函数),tp,mp,ap,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

技术替代率,等生产曲线,等成本线等等等等,只有好好的掌握和

理解了这些知识点,课后再找些相关的习题相应的巩固一下,在面

对考试的时候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总而言之,但就我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来看,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

具备现代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电子商务的专业课,语言程序设计等

一系列的专业知识。而我们也主要学习经济、计算机、微积分等的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经济学成了我们学习科目中的一大重点。只

有学习好经济学知识,包括今天我所学习的微观经济学,懂得用经

济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才算

得上一个合格的管理学学生,因此,微观经济学实际上就是一个基础,一个基石,一个让我走得更远,看得更远的铺垫。

二:

这一学期我们专业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起初我对为什

么要开这门课真的一无所知。【西方经济学学习心得4篇】西方经

济学学习心得4篇。以前的学习都是反复的上几门应试的课程,上

了大学,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一下子全变了。虽然当初

填志愿时我首选了现在的这个专业,但我对这个专业主要研究什么、主要学习什么、主要将会接触哪些课程、哪些知识都不曾深涉深知,有点懵懵懂懂地闯进了这个专业。所以,开学至今,每一门课程的

学习完全是按照学校的安排而进行的,每一门课程也都是从开学的

一无所知、不知道学习目的与方向到渐渐了解,知道了一些知识、

一些原理,渐渐明白学习这门课

的原因和目的,渐渐学到一些学习每门课所需的一些方法和重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让我更有感触。

从第一节课,老师您对我们进行洗脑开始,我们接触、认识了这门

课程,我们从您那里了解了该如何去学这门课,为什么学习这门课,学习这门课的目的等一系列开启我们进入这门课学习大门的关键。

对这门课的学习,您对我们的要求是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

释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一些经济现象,要求我们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学

着做一个理性的人。

这学期即将结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有

了稍稍的了解。能利用微观经济学的某些原理简单地解析一下身边

的一些小事。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的配置,

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

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

般均衡过程等问题,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

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微观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静态分析方法,大量使用均衡分析方法和边际分析方法等。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个体,以此再推广到整个市场,如单

个的消费者、单个的厂商、单个行业等,它主要以单个数量的分析

为主。在微观经济学中,这种分析方法有两个重要的假设条件。一

是理性人的假设,即“经济人的假设”,即在经济活动中每个经济个

体总是以利己心为动力,企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另一

个假设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它要求人们对有关的经济情况

能确切的了解,即完全知识或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但这一条件在

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

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需求与供给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

本理论、市场理论等。通过对需求与供给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分析,我知道了为什么校门口的西瓜从每公斤3元渐渐降至每公斤1元。

因为起初西瓜刚刚上市,供给量较小,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所以价

格较高才能达到均衡状态。而随着西瓜上市季节的来临,新的供给

商不断涌入这个市场,使供给量增加,供给量大于原先价格下的需

求量,所以价格下降,直至供求均衡。因为这个季节西瓜市场能给

供给商带来利润,所以可能仍有供给商加入这个市场,一旦供给量

大于现有价格下的需求量,那么西瓜的价格将还会有所下降,直至

不再有厂商加入或退出这个市场,整个市场上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那么西瓜的价格就不会再降了。

通过对效用论的学习,我知道了应该做个理性的经济人,使利益达

到最优。利用效用论,我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在手里的钱一定的

情况下不会一早上喝三杯最爱喝的可乐,而会去买一份早点一杯可乐。虽然可乐是他的最爱,但只有在他喝第一杯的时候他所获得的

效用即满足感最大,当他喝第二杯时,根据效用递减规律,他所获

得的效用将会减少,而当他

喝第三杯时,他可能会因为喝多了而不想喝了,从而第三杯的效用

很小甚至会减少总效用。但他若拿买第二杯、第三杯可乐的钱去买

早点的话,由于早点可以填饱肚子,所以一份早点的效用大于他喝

第二杯第三杯可乐的效用,所以他会选择买一份早点一杯可乐,而

不是买三杯可乐,从而使他的效用获得最大,他的利益也达到了最大。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利用生产、成本以及市场等理论去分析解释一

些市场上的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

从个人来说,我认为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分析方法,培养个人的经济触觉,学会利用知识、理论去

分析、解释问题,学会理性的决策。但却不可以一味地抄书、搬书,要在实际中运用、理解、拓展我们的经济思想。

三:

因为自己想要对经济方面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虽然不是学的

这方面专业,但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我选择了去旁听这门课程。

初次学习了高鸿业著的《西方经济学》,第一次接触了“微观经济学”这个概念,首次认识到经济学也有宏观微观之分,学习了供给、需

求与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经济学知识,慢

慢接触并认识到了经济学的博大精深。

课文中谈及到了微观经济学的特点,包括它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的三

个层次。并通过学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对微观经济学进行描述。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

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

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

#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end#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

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

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

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

格如何确定等等。【西方经济学学习心得4篇】文章西方经济学学

习心得4篇出自

/article/1428507165512.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

者和单个市场等。课本中介绍了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1.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它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

决策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获得

最大利润。2.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它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和所有生产者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结果而出现的。3.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它是作为由经济社会中全部市场上的

全部消费者和全部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结果而出现的。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理性人(经济人):每一个从事经济

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

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学习了微观经济学后,我意识到,学习这门课程,它不是简单地介

绍西方经济学,不单简单地介绍微观经济学的,不但但分析消费者

的效用最大化分析和生产者的成本最小化等,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

的经济直觉,使学生通过本书的训练,逐渐形成经济通或者如书中

所提到的经济自然主义者的思考方式,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件

都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或能够看出这些事件的经济含义。然

而这一点对初次学习经济学的我们来说,常常混淆教学的目的性。当我们要努力使自身所掌握的经济理论现代化的时候,往往过分强调学习的成绩,过去地关注课本上所描叙的知识,而忽略了学习的本质。学习经济学知识,学习西方经济学,乃至于今天学习的微观经济学,都旨在向我们介绍经济学知识,而透过微观经济学,透过书本,我们需要掌握的实际上是更深层次的东西。掌握经济学或能够称为经济学入门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够从现实生活的细节中产生经济的直觉,并能够把这种直觉升华成理论上的思想。学习微观经济学,目的就是要培养我们的这种经济直觉,让我们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重新翻开《西方经济学》,翻到微观经济学这一章,书中详细而全面地从经济行为的角度介绍了微观经济理论,如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要素市场理论等,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些更新的微观经济理论,并应用这些理论分析说明了许多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在描述方面,注重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结合,使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经济现实后面所隐含的经济思想,并且又能学会用理论分析实事的方法,使我们在学习中得益良多。

通过课本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很大。

(1)研究对象不同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篇三: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发展到当代的产物。我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其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增进对西方国家的了解和研究,加强同西方国家的交往,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在西方,经济学是基础学科,不了解西方经济学,就难以看懂西方经济国家的经济报刊文章,也无从把握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因为西方的经济学著作和报刊文章都是按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写成的,西方经济政策的制订也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同时,在目前的国际经济机构中,西方经济学也是通用的经济语言和工具。具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是参加国际经济机构的必备条件。现在,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必须了解、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及理论依据,知道他们的经济运行机理,懂得他们的经济组织和管理方法,研究他们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和机构。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

其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它的运行机理和发展规律如何,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解释、回答和阐述。而西方经济学则可以为我们提供参与和借鉴。虽然西方经济学从本质来说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西方经济学有具有实用性特征,它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主要是为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服务的。可以这样说,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关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比如说,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价格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实际上都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它可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再次,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吸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份的基础上,在同

形形色色的庸俗经济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资本论》问世一百

多年来,一直遭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责难和攻击。现代西方经济

学的一些重要人物也总是拿他们的各种理论来对抗和抵毁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我们要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必须了解和研

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同时,经济

在发展,时代在前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要不断向前发展。在新

的形式下,面对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有在合理地吸收现

代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果中才能不断发展。

经济学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上的,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假设都是似

是而非的。随着历史学,民俗学、统计学的发展,一个又一个假设

被推翻。我们不禁要感叹,经济学的基础发生了动摇。博兰尼说,

土地、劳力、金钱都是虚构商品,永远不会彻底实现。历史上从不

存在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不存在一个独立于社群文化生活,

纯粹以市场供求,最大化物质欲望和利润等逻辑来运作,甚至能够

自我调节的经济体。

1. 以物易物与交易等个人行为,仅偶尔出现在原始社会。经济学是

最强调个人行为的,不过人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从来不是以单个人

的身份出现的。马克思对物物交换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可惜他把

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阶段割裂了开来。这样的情况,几乎是从

来没有发生过的。

2. 贸易并非出现在社区内部,它是不同社群之间的外部事物,是从

群体之间的交易扩展到个人之间的交易。

3. 贸易并不依赖于市场,它起源于单向的运送,无论是籍着和平或

者不和平的手段。市场是所有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第一课,但市场

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市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古希腊,市场功能主要是通过海盗等非和平手段实现的。

4. 市场存在与否并不是本质上的特征,地区性的市场并没有扩张的

趋势。古典贸易理论认为,若交易效率高到使一国有限人口不足以

容纳很高的最优分工水平时,国际贸易就会产生。这不符合民俗学的

实证研究。

5. 分工并非起源于贸易,而是起源于地理的,生物的和其他非经济

的事实。斯

密认为,人类独自具有要求相互交换的倾向,因为这对个人更有利,因此形成了分工。分工程度的高低受市场范围大小的限制。但在资

本主义兴起以前,分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性别、地理因素等原因,劳动生产率不同造成了分工。

6. 金钱并非是一项决定性的发明。金钱存在与否并不必然造成经济

类型在本质上的差异。金钱并不是所有社会必然的产物,很多发展

到相当高程度的社会群体排斥使用货币。

7. 中古时代,乡村与贸易无缘。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贸易也从来不是

公平的,贸易的差异是地方实力的体现。

8. 重商主义迫使国界之内的城镇和省份的贸易更为自由,并将自治

市镇的制度扩展到全国。重商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促进了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

9. 15世纪以前,从来未曾有过国家保护政策。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概念,是文艺复兴时期逐渐形成的。在此之前并没有很明确的国家

概念,更没有对外封闭的国家保护政策。如日本,中国。

10. 垄断是资本主义的常态,竞争是特殊和少见的。资本主义的成就是限制市场的产物,积累大量资本的能力依赖于创造垄断的能力。

而每一次伟大的技术进步都为垄断部门创造了新的生命力。.“大资本

家总是试图做一切事:贸易、生产和金融。只有染指所有部门,他

们才有望获得垄断优势。只有二流的货色才会去专攻一门,才会是

商人或工业家。”

本世纪就要在我们面前走完它的最后时刻,人类将从此跨入又一个

千年。世纪回眸,千年阅读和阅读千年,与其说是对我还不如说是

对经济学的挑战。80年代初,研修中国古代经济及经济思想史的书,我确实知道经济和经济思想那悠久和源源流长的历史,但我并

不真正知道今天我所理解的经济学到底有多古老。后来在西方,人

们常说经济是古老的,但经济学却是年轻的科学。这显然是因为他

们并不把比如思想大师亚里士多德视为经济学家的缘故。这自然是

有道理的。我再补充一句希望能够破题的话:经济学虽然无法因过

去的千年而显示其辉煌,但却因其辉煌而渲染着一个千年的结束。一、古典体系

在19世纪末之前,西欧无疑是近代经济学成型和迅速成长的摇篮。从英国

的配第到法国的魁奈,从斯密到萨伊,从李嘉图到瓦尔拉,从屠能

到西尼尔,从格森到古诺等等。而在1750-1870年这段时期,也就是从重农主义到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的产生这段时间,

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实际上又成了近代的“经典”经济学,在经济思

想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熊彼特好象说过,在这一段时期,英国

形成了一个所谓的“斯密—李嘉图—穆勒的古典体系”。当然,从更

宽泛的意义上说,属于这个“古典体系”的除了斯密、李嘉图、穆勒

之外,还应该包括象马尔萨斯、马克思等这样伟大的经济学家。作

为古典的经济学,后人对于什么是古典经济学的中心论题以及什么

又是古典的体系这样的问题在经济思想史上一直是存有争论的。争

论的主要焦点是,如何评价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学在“古典体系”中

的相对地位?李嘉图的经济学是否继承了斯密的“体系”?

那么,古典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呢?在斯密52岁完成

的5卷本巨著《国富论》中,经济学论述的问题的确是包罗万象的,但斯密提出并论证的“自然的自由制度”(特别是自由贸易学说)经

济理论则在120年后的马歇尔那里转换成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实质

性架构。可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古典经济学说史家都认为,李嘉图

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的出版使斯密的经

济学体系发生了从概念、范式到重点的变化。例如,有的当代学者

认为,斯密学派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在1817年以后的确要由“李嘉

图式的古典经济学”来限定了,甚至还有“李嘉图革命”之说。不过,

正如熊彼特的观点那样,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发展阶段来说,李嘉

图的经济学体系可能的确是从斯密到穆

宏观经济学(曼昆)读书笔记

Macroeconomics (Sixth Edition) N.Gregory Mankiw 第一篇 导言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科学 1.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体经济-----包括收入的增长、价格的变动和失业率的研究。 三个重要指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 2.模型 (1)内生变量是一个模型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是一个模型接受为给定的变量,模型说明外生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2)举例:供求关系模型(比萨饼市场模型) Q d =D(P,Y) Q s =S(P,P m ) Q d =Q s (P :比萨饼的价格;Y :总收入;P m :原材料价格) 这个比萨饼市场模型有两个外生变量和两个内生变量。 例如:总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比萨饼的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和均 衡数量都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比萨饼的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因此,该模型说明了总收入或原材料价格的变动是如何影响比萨饼市场的价格和数量的。 (3)模型的建立:没有一个模型能回答所有的问题。一个模型仅仅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且一个适用于某种目的的假设对其它的目的可能是误导。 对于不同的目的,我们应该建立不同的模型,而且要略去无关细节而集中于 必要的联系上。所有的模型都会许多简化的假设。 比如,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解释奶酪的价格如何影响比萨饼的平均价格和销售 量,那么多种比萨饼价格也许就是无关紧要的,简单的比萨饼市场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有三个比萨饼店的城镇的比萨饼比萨饼的价格,P 比萨饼的数量,Q 均衡价格 均衡数量

价格比只有一个比萨饼店的城镇低,那么上述模型的作用就很小了。 需求的移动 供给的移动 3.价格:伸缩性与黏性 4.微观经济思考与宏观经济模型 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 微观经济基础之上的。 尽管微观经济决策,是构成所有经济模型的基础,但在许多模型中,家庭和 企业最优化行为是隐性的,而不是显性的。比萨饼市场模型就是一个例子。家庭比萨饼的价格,P 比萨饼的数量,Q P 2 P 1 Q 1 Q 2 比萨饼的价格,P 比萨饼的数量,Q Q 2 Q 1 P 2 P 1

(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学 期末考试总结

第一章导论 一、发展经济学研究对象 发展经济学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是专门以发展中国家即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 所谓经济发展问题很多,概括起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于发达国家为什么落后或不发达?二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来追赶当今发达国家? 二、发展经济学起源 三、发展经济学代表人物 张培刚中国《农业与工业化》 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㈠度量 经济增长的度量: GNP 和人均GNP 经济发展的度量:①按购买力平价测算的人均GNP ②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③生活质量指标④贫困⑤工业化和职业分布 ㈡发展指标与增长指标的差别 1.增长的度量指标是一个价值指标,用货币来表示;而发展的度量指标是一个物质指标,用加权的办法进行加总,而给予的权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2.增长的度量指标通常公认为是一个指标,即GNP 或GDP 的增长率;而发展的度量指标则是多种指标综合在一起的指标体系,而且没有公认的权威标准。五、罗斯托起飞模型(Rostovian take-off model) 在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中,第三阶段即起飞阶段与生产方式的急剧变革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开始,在所有阶段中是最关键的阶段,是经济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分水岭,罗斯托对这一阶段的分析也最透彻,因此罗斯托的理论也被人们叫做起飞理论。 用经济史的标准来划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 1.传统社会 2.经济“起飞”准备阶段 3.“起飞”阶段 4.走向成熟阶段 5.大规模高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六、发展中国家定义 所谓发展中国家是指相对于发达国家或较发达国家来说的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 其主要经济特征1.收入水平低下2.生产效率低下3.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4.就业率低5.对农业的严重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

曼昆宏观经济学期末、考研复习重点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学之所以成为宏观,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国经济运行,包括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市场或家庭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滥觞于凯恩斯,至今已经和微观经济学分庭抗礼,而且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活动中作用十分巨大。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开篇讨论宏观经济中各种数据,当然,在宏观经济学中数据始终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指标监控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工具是决策者的宠儿。 第23章中,曼昆论述了一国收入的衡量。一般来说,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来计算,而在一个经济活动中必然有一个收入对应一个支出,所以两种方法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在这里,无论微观还是宏观,基本上都逃不掉如下这幅图: 接下来,曼昆讨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众所周知,国家会统计每季度的GDP ,并在年末获得年度GDP 。国民生产总值是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深刻理解国民生产总值含义要抓住每一个词汇,这是宏观里非常重要的概念。与GDP 相似的还有如下几个收入概念: GNP GDP NNP GNP NI NNP PI NI =+=-=-=-本国国民民国外所得-外国国民本国所得 折旧 企业间接税+企业贴补 企业留存收益+其他所得 可支配收入=PI-个人所得税 按照四部门经济模型,我们可以有如下GDP 构成:

GDP C I G NX =+++ 这里必须强调投资和我们平时所讲的投资是有区别的,这里投资主要是购买用于生产物品的物品,也就购买生产资料,包括机械、建筑等。 在第二十三章最后一节里,曼昆阐述了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名义GDP 、真实GDP 和GDP 平减指数。概而言之,名义GDP 是以当年价格乘以生产数量而得到的数字;真实GDP 主要排除了价格的影响,以一个年份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乘以当年生产数量从而得到真实GDP ,主要反映生产数量的变化,可以更好的衡量一国的经济福利;GDP 平减指数是用来衡量价格变动的指标,GDP 100GDP GDP =?名义平减指数真实。需要指出, GDP 平减指数可以用来测量通货膨胀的一个指标,这就要通过以下公式计算GDP 平减指数的变动: 100%GDP GDP GDP GDP -=?第二年平减指数第一年平减指数平减指数第一年平减指数 当然,GDP 并不是完美的,在环境、收入分配等环节上是无法通过GDP 反映的。虽然如今很多经济学家都在呼吁绿色GDP 或者GDP 重新改革,而目前我们国家还有太多需要发展,经济水平还是偏下,在东部也许可以重新衡量GDP 统计,在中西部则还是弊大于利。GDP 衡量体系一旦变化,这些地区将面临更加不利发展的经济环境。这就好比教导三岁小孩要先天下之忧而忧,他又真能做到如此?经济就像人生,经历波澜壮阔、起起伏伏之后才能把握住最美、最好的一幕,让一个还没有发展的经济区域妄谈环境、低碳必会引来因噎废食。 接着在二十四章里,曼昆谈论了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ze index )。这是一个非常有大众缘的指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媒体CPI 的确是一个抢眼的词汇。首先,曼昆介绍了消费物价指数含义和计算方法。所谓的消费物价指数,是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劳务所支付的总价格。根据各种商品在消费者消费中重要程度高低赋予一定的权重,计算出当年总支出。再确定某一个基期价格,利用下面公式: 消费者物价指数=(当期总物价/基期总物价)×100 然后通过计算相邻年份或月份CPI 的变动率,也就是通货膨胀率就可以衡量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的比率。当然,消费者物价指数有其固有的弱点。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不了消费偏向导致的消费结构的变化,所以一揽子商品必须适时而变。消费者物价指数无法反映新产品和质量的变动。 如消费者物价指数,GDP 平减指数也是反映通货膨胀一个指数,而且这两个指数可以相互配合来确定当年物价变动状况。而两者又存在一些差别。从对象上看,GDP 平减指数反映的是所有生产的物品和劳务,而CPI 仅仅是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这就导致石油价格上涨时非产油国的CPI 与GDP 平减指数有较大的背离。从统计结构来看,CPI 主要是固定的一篮子商品,而GDP 平减指数主要是根据当年生产情况来确定。 在第二部分,曼昆讨论了美元价格比较和真实、名义利率。因为经济运行中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20年前的人民币肯定不是今天的人民币,这就需用一定换算公式来进行比较:当今的货币数量=T 年前的货币数量×(T 年前的物价水平/当今的物价水平)。而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总体上讲,这一篇介绍了两种最基本的数字,一个是反映生产水平的GDP ,一个是反映物价水平的CPI ,这也是构成宏观经济运行检测非常重要的两个指标。 第九篇中介绍了长期中经济真实情况。在第二十五章里,作者论述了GDP 增长的决定因素。一般来说,一个经济体按照a%的速度增长,那么在(70/a )年份时就可以实现翻番。国与国之间经济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增长率起到很大的作用。生产率是决定增长率非常重要

最新发展经济学第二版的知识点总结精华

发展经济学第二版的知识点总结精华

一发展经济学演变阶段及特点(了解一下) 第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发展经济学发展的特点可以用惟资本化、惟计划化和惟工业化来概括。 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在第一阶段极力推行工业化政策,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发展中国家虽然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即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也人满为患。 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这一阶段,出现新古典主义的、鼓吹自由市场经济力量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在理论方面,出现了供给经济学。在政策方面,出现了鼓吹在发达国家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在发展中国家实行私有化、非计划化和减少政府干预的潮流。 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经济日益国际化、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竞争体系。在这种高新技术竞争体系下,世界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发展中国家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上的差距扩大了。 第五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那些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进行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国家却遭受严重的失败,从而使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在人们的心目中大打折扣。 线性阶段理论(有哪些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1.传统社会阶段。 特点是:(1)经济处于原始状态。

(2)没有现代科学技术,赖以生存的产业以农业为主。 (3)社会结构僵化,阻碍经济变革。 (4)整个社会生产力低下,人均收入仅能够维持生存。 2 .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 特点是:(1)新的科学技术正在应用于农业和工业。 (2)金融机构开始出现。 (3)交通运输状况得到很大改进。 (4)商业范围扩大。 (5)新的生产方法开始出现。 3.起飞阶段——最关键的阶段 特点是:(1)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2)农业中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 (3)人均产值大幅度提高 4 .向成熟推进阶段 特点是:(1)新投资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 (2)经济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 (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5.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特点是:(1)主导部门已经转移到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和服务业。 (2)技术工人在劳动力中的百分比和城市居民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呈上升趋势。 (3)社会福利和保障事业得到深入发展 6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是近代英国十分着名的经济学家,也是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其着作《经济学原理》是19世纪之前经济学理论之集大成,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经济学原理》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正如马歇尔书中写到“市场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的两翼,同时起作用”,对于《经济学原理》的内容我主要有四点认识 一、均衡价格理论 马歇尔把牛顿力学的均衡概念应用到经济学中提出了“均衡价格论”,不得不说这是伟大的创举,这也为经济学借鉴其它学科的方法开创了先河。马歇尔的在《经济学原理》中确立了均衡概念在经济学分析中的核心地位,这就等于确立了价格机制在经济运行与资源配置中的中心地位,即价格的变动反映了商品稀缺程度的变化,并进一步调节着供求水平使其最终达到平衡。那么什么是均衡价格呢马歇尔认为,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所形成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它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需求直接决定的,其交叉点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但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并不仅仅局限于供求决定论。马歇尔认为,价格与供求是相互作用的连锁反映,价格会影响供求,供求也会影响价格。他的论证是这样的:假设价格水平一定,如果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会上升到当前价格以上,生产也会随之增加。与此相反,假如需求小于供给,那么价格就要下降到当前价格一下,生产也会因之减少。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从这种相互关系出发,分析了供给、

需求和价格的函数关系。《经济学原理》强调的是均衡价格的形成,马歇尔用坐标轴的方式表现了均衡价格,即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相交之点就是该商品的均衡价格(纵坐标表示)与均衡产销量(横坐标表示),这个产量点表示均衡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供应的数量恰好等于消费者愿意买进的数量。 二、经济学对象 经济科学的研究内容乃至它的命名,是在《经济学原理》问世后有所改变的。马歇尔认为,经济学不只是研究财富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主要研究影响人类日常生活事物方面最有利、最坚定的那些动机和阻力。马歇尔改变了传统思路,不再像古典经济学家那样,仅仅重视对生产的研究,而是把研究的重心转向消费、需求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并且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啊。这一转变是经济学由一门主要研究整个国家如何致富的学问,转变为主要研究个别消费者行为、个别厂商行为以及这两方面行为对价值价格决定机制的学问。“经济学”一词正式取代“政治经济学”,而被广大西方经济学者所接受。 三、国民收益的分配 《经济学原理》主要是以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的假设为先决条件,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把市场价格作为基本的信息载体和传导机制,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对物品与劳务进行供给与分配以及制定报酬。

《经济学原理》有感

《经济学原理》有感 最近,一直都在忙兼职班主任的事情,书,确实读少了不少,但是在与小师弟小师妹的交往中,我又对“经济学”这个词汇有了新的认识。 今年华师经管院的招生是大类招生,我带的班级是经济学类1班。经济学类,别说对于他们,就是对于我这个理论上已经读了6年大学的人来说,都觉得十分不解。于是,他们带着很多疑问,很多困惑,很多迷茫迈入了大学校门,开始了大学的生活……作为兼班师姐,自然会面对很多来自他们的问题,比如说经济学究竟是什么,要学哪些科目,学经济学以后有什么用。后面两个问题都还挺好回答的,但第一个问题,一个本源的问题真的把我给问倒了。于是,新生进入军训后,趁着一些空闲,我端起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希望能在这本经济学的里程碑和经济学入门教程中找到答案。 马歇尔是英国近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和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他生于英格兰,18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她在剑桥任教九年,然后又到了牛津大学,1885年,他又回到了母校执教,直到1905年退休。这样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进入大学后开始学习数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而且他最有兴趣的哲学,但他最后还是选定经济学为专业。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是马歇尔曾走访英国的贫民区,无法忘却他所见到的贫穷和饥饿。 有人说,每一本经济学巨著,之所以流行或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主要原因在于其符合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状态,符合各自历史条件的要求。亚当?斯密在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强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马歇尔继承了斯密的“看不见的理论”,反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他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阐述了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特别是边际效用论,形成了“折衷的理论体系”。他在这本书里建立了静态经济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他的这一著作被看作是与斯密《国富论》、李嘉图《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著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专著,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多年来一直被奉为英国经济学的圣经。这本经济学著作,在马歇尔在生之年就出版了8次之多。 马歇尔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相当严密的体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体系,一个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这本书分成了6篇。第一篇序论。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财富及人类需求关系的一门应用科学,认为其目的在于解救贫困和增进福利。第二篇,说明财富、价值、土地、所得、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准租、生产、消费、劳动等若干基本概念。第三篇,需求及其满足,论述消费理论。第四篇,生产要素,论述生产理论,在这一部分,讲述了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第五篇,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第六篇,国民所得的分配,论述分配理论。 马歇尔是局部均衡分析,即微观经济学的创始者,他研究单个市场的行为而不考虑市场与市场之间的影响。他运用上升的供给曲线和下降的需求曲线分析收入、成本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从而得出了均衡价格理论,这也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二者同时起作用的。而《经济学原理》这本著作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 好的经济学教科书能引导学生们去感受经济学家们见微知著的洞察力、把握实质的判断力,以及他们恪守的自由信念和特有的乐观精神。坏的教科书却只能让学生们觉得:经济学无非就是那些画在黑板上的、不知所云的曲线。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无疑属于前者。作为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为什么你还应该学习经济学呢?曼昆在《经济学原理》的前言里列举了以下三个原因: 学习经济学的第一个原因是,它有助于你了解你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有许多经济问题会激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作者:————————————————————————————————日期: ?

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学之所以成为宏观,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国经济运行,包括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市场或家庭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滥觞于凯恩斯,至今已经和微观经济学分庭抗礼,而且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活动中作用十分巨大。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开篇讨论宏观经济中各种数据,当然,在宏观经济学中数据始终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指标监控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工具是决策者的宠儿。 第二十三章中,曼昆论述了一国收入的衡量。一般来说,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来计算,而在一个经济活动中必然有一个收入对应一个支出,所以两种方法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在这里,无论微观还是宏观,基本上都逃不掉如下这幅图: 接下来,曼昆讨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众所周知,国家会统计每季度的GD P,并在年末获得年度GDP 。国民生产总值是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深刻理解国民生产总值含义要抓住每一个词汇,这是宏观里非常重要的概念。与GD P相似的还有如下几个收入概念: 物品 与劳 生产资料 物品和物品和劳动、生产投 工资、支出 投入与产出流向 收入 收入

GNP GDP NNP GNP NI NNP PI NI =+=-=-=-本国国民民国外所得-外国国民本国所得 折旧 企业间接税+企业贴补 企业留存收益+其他所得 可支配收入=PI-个人所得税 按照四部门经济模型,我们可以有如下GDP 构成: GDP C I G NX =+++ 这里必须强调投资和我们平时所讲的投资是有区别的,这里投资主要是购买用于生产物品的物品,也就购买生产资料,包括机械、建筑等。 在第二十三章最后一节里,曼昆阐述了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名义GDP 、真实GDP 和GDP 平减指数。概而言之,名义G DP是以当年价格乘以生产数量而得到的数字;真实GDP 主要排除了价格的影响,以一个年份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乘以当年生产数量从而得到真实GD P,主要反映生产数量的变化,可以更好的衡量一国的经济福利;G DP 平减指数是用来衡量价格变动的指标,GDP 100GDP GDP =?名义平减指数真实。需要指出, GDP 平减指数可以用来测量通货膨胀的一个指标,这就要通过以下公式计算GD P平减指数的变动: 100%GDP GDP GDP GDP -=?第二年平减指数第一年平减指数平减指数第一年平减指数 当然,GDP 并不是完美的,在环境、收入分配等环节上是无法通过GDP 反映的。虽然如今很多经济学家都在呼吁绿色GDP 或者G DP 重新改革,而目前我们国家还有太多需要发展,经济水平还是偏下,在东部也许可以重新衡量GDP 统计,在中西部则还是弊大于利。GDP 衡量体系一旦变化,这些地区将面临更加不利发展的经济环境。这就好比教导三岁小孩要先天下之忧而忧,他又真能做到如此?经济就像人生,经历波澜壮阔、起起伏伏之后才能把握住最美、最好的一幕,让一个还没有发展的经济区域妄谈环境、低碳必会引来因噎废食。 接着在二十四章里,曼昆谈论了消费物价指数(con sume r prize index )。这是一个非常有大众缘的指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媒体CPI 的确是一个抢眼的词汇。首先,曼昆介绍了消费物价指数含义和计算方法。所谓的消费物价指数,是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劳务所支付的总价格。根据各种商品在消费者消费中重要程度高低赋予一定的权重,计算出当年总支出。再确定某一个基期价格,利用下面公式: 消费者物价指数=(当期总物价/基期总物价)×100 然后通过计算相邻年份或月份CPI的变动率,也就是通货膨胀率就可以衡量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的比率。当然,消费者物价指数有其固有的弱点。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不了消费偏向导致的消费结构的变化,所以一揽子商品必须适时而变。消费者物价指数无法反映新产品和质量的变动。 如消费者物价指数,GD P平减指数也是反映通货膨胀一个指数,而且这两个指数可以相互配合来确定当年物价变动状况。而两者又存在一些差别。从对象上看,GDP 平减指数反映的是所有生产的物品和劳务,而CPI 仅仅是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这就导致石油价格上涨时非产油国的CPI 与GDP 平减指数有较大的

马春文发展经济学重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第三版)重点总结 课任老师:马文斌总结:袁凯 题型有单选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主观题较多,客观背诵题目较少 马文斌的考法肯定会问一些具体应用的题,比如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如何解决?比较考验知识量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换句话说考你的硬功夫! 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 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农村空心化、产业空心化、投资虚拟化、资源垄断化、经济沙漠化发展经济学是一门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研究发展中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状态转型的原理和政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库兹涅茨):(1)发达国家的人均产值和人口增长迅速增加; (2)生产率快速增长; (3)经济结构迅速转变; (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变化; (5)发达国家瓜分世界完毕; (6)现代经济的增长扩散围有限。 中国还是不是发展中国家? 1、从GDP看,中低收入国家。 2、从经济发展布局看,结构性问题突出。 3、从教育、医 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看,中国公共福利事业仍有待发展和完善.4、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该不会考) 观点一:增长与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由于增加投资而增加的产量,还包括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品的增加,此外经济发展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变化,以及各部门间投入分布的改变。观点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加区别。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的定义指出,现代经济增长不仅包括总量方面的特征,也包括经济结构、国际关系与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特征,也就是说,他将经济增长的概念扩大了,这与二十世纪80年代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相一致。卢卡斯、罗默、巴罗等经济学家也都用经济增长泛指经济发展。 第二章: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熊彼特创新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控制或获取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上课有问过) 早期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论点有三个:1、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个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土地)资本匮乏才是束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2、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发展必须实现工业化,工业化能吸收劳动力。3、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马歇尔计划。 什么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通过宏观经济学学习,了解了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就是, 能够用厂商理论和消费这行为理论去判断在微观的市场结构中, 各个主体应该怎样进行经济决策。下面是WTTWTT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篇1 我很喜欢经济。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对于一个想挣大钱的人 来说!没有什么途径能比这挣钱更快的了!所以我一开始还是很喜 欢关于经济之类的学科的! 在这个学科中,我起码知道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的相关术 语,比如说:“GDP”,“GNP”,“NI”等术语!明白了在宏观经 济中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也知晓了什么叫“节俭悖论”知道了“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等。同时也知晓了什么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以及它们有怎么样的作用!虽说知道了这些,但在自己 去解释相关的经济学原理时,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所以然!总是觉得自己学得用处不是很大!记得自己大一学习网页制作时,老师告诉我们有用,可是在我们结业时,老师却告诉我们说:“你们 学的还是最基础的东西,真的要有使用价值,还是要在大二学习 更深的理论才有用处!”当时,真的感到无语!顿时心情低落万丈!明白最后也只是自己的一个学分罢了!并没有让我真的学到实用的!因为都是皮毛!就像我们数据库老师告诉我们的一样,我的教学任

务只是让你们知道这门课是怎么回事,带你们入门,至于以后怎么办,那就是你们的“F1”了!虽说,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应该主动的学习,但真的这样,中国的大学还有什么 用!?我想我们大部分人之所以上课玩手机就是这种心理:不知道自己学得到底可以干什么!对自己有没有用!老师您可能认为您上课给我们强调怎么怎么的有用,但您是站在自己系统的角度来讲的!对于我们学习宏观或者微观,我们却不是那么系统,我们只是知道我们有这门课,而且这门课也不是我们自己选的,而且我们学完之后,如果非这门专业,我们也不会接受过多的系统教育,就会出现我之前出现的那种情况!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失去学习的激情,知道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静下心来,自己多看看八卦呢!所以我们只有一贯的知识,我们才能够真的明晓我们学得意义!当然,这也不是老师您所左右的!这在可以解释为何每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失业大学生,因为他们的大学真的没有给予他们所需的,供求和需求之间隔着深深的不可逾越的壕沟! 还有的就是我们的现在宏观经济的考试模式,它给我的启发特别大。我先说一下,我这次考的不是太好,不是我学的不好,我是真的有点怀疑,这份题组合时是否真的有人在规定的时间可以在没有草稿纸的情况下做的玩,而且还可以得到满意的成绩,其实我觉得这个试卷出的题有点多!就拿计算题来讲吧!虽说都是您给的类型题,但密密麻麻的试卷上翻一页,做一下题,我并不觉得真的是给我们考试的!也更不是考察我们知识点的掌握的!我

我读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感悟、读后感)

我读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多。俗话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反映出家庭、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状况,也深刻揭露了状况背后的规律和原理,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思考,也有助于我们培养缜密的思维和获得更加宽阔的视野。 我来谈谈自己对本书较为感兴趣的部分。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第一条就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是一个不管从经济学还是从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得出的理论。做出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你从生活中来看,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要决定如何配置自己的时间,有一个小时,是用来学习,还是用来游玩?如果是用来学习,是做英语阅读,还是细读经济学课本?我们要做的选择很多,正如高考时选择要读的大学和专业,当大学时光走近尾声时,我们又面临着考研、直接工作、出国留学等多种选择。拓展到一个国家面临的选择,其实比个人的少不了多少,例如“大炮与黄油”之间的抉择,一个社会的支出,更多的是要用在保卫国土免受侵犯的国防上,还是要多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这并不易于得出结论。还有效率与公平间的抉择也是我们时常关注的话题。当然了,我们的每一种选择都要为此付出代价。这就引入了书中提出的机会

成本,即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还是拿我们自己来说,我们选择学习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如果我们把上学的时间用于其它事情,这又是另外一个局面。我们选择则做一件事而放弃做的另一件事可以说是我们投入的成本,所以在做一件事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这件事是否值得去做。 这本书讲的经济学十大原理通俗易懂,它很有效地联系我们周边生活讲述理论知识,不乏味的同时也不费力。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考虑边际利益可以使我们做出的决策更加明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这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贸易可以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它既可以使我们享受更多品种的物品,还可以让我们自己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当然也不能忽略政府这双“看得见的手”对经济起的积极的调控作用。 经济学原理还讲了更为深入的理论,这在我们学习专业知识时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当然,学习经济学,细读经济学的著作,其作用不仅仅在扩充我们的知识上,还在于培养我们思考问题的能力上。

经济学名著读后感

经济学名著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经济学名著读后感(一)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已经在课上学习了一些有关“实证”的知识。实证经济学就是探讨是“什么的经济学”。与之相对应的是规范经济学,也就是探讨“应该是什么的经济学”。读完这片文章之后,我对实证经济学有了一些更加具体的理解。粗略地划分,这片文章主要讲了两个方面地内容。 首先,有关实证经济学。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应该是一门客观地科学。这有些像一些自然科学,譬如化学,要研究的就是物质是由什么化学成分组成的。目的就是将物质的实际组成原原本本的揭示给大家。而实证经济学毕竟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现象是独立于研究者的价值观的。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研究者有时会不经意地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带入到结论当中,这就造成了“实证”与“规范”的混淆。经济学就是这样。而当结论发表之后,人们在判定这一结论时,也会带著自己的价值尺度,从而造成争议。而我们一般所进行的经济学研究都应该是“实证”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能够预测经济状况发生变化的影响的概括体系,而这也是经济学的科学性的要求所在。“实证科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展出一种‘理论’或‘假说’,它能够对尚未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有意义的预测。”(当然经济学的“预测“不只是对于尚未发生的事件,对已

经发生但还未被观察到的现象也可以进行预测)而理论是一种实证性假说体系,它的判断标准就是实际证据。这样就是下一个方面的内容:假说。 第二,有关假说。上面提到,实证性假说体系就是理论。所以要发展出理论,就是要在现实世界重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取其抽象本质的东西。而对于社会科学,没有一件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也就是我们所研究的东西并不包括世界上所有的经济现象。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些已知的经济现象提出一些假说用以推测。而判断这种假说是否合理的标准就是要检验假说的预测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但社会科学无像自然科学那样提供那种可以给人强烈的可信任感的受控实验,而只能从偶然的“实验”(也就是现实发生的没有被控制的)中进行检验。可是这并不阻碍这也是种检验,且检验结果更加使人印象深刻。在这里人们容易产生的误解是认为假说中假设(假说中有含义和假设)的正确与否是判断假说是否成立的标准。这是错误的。例如书上关于台球手的例子,虽然台球手并不会进行如此复杂的线路选择,但这并不妨碍他打出我们按照他可以进行线路选择的假设而得出的预测。一种假说的假设的真实与否不能影响假说在现实事例中的应用。就如文章中关于重力加速度的例子。当然,在有些情况下在实际情况与假设有很大出入的情况下,一种假说不能适用。判断假说是否属于这种情况的标准有两个:1,替代理论的精确程度;2,更高精确度所带来的成本(个人认为第二条更适用于社会科学,因为自然科学总是竭尽所能找到最真实的)结论是只要假说合理,无论假设是否符合现实,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

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经济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艺设091 许婷200911042026 《经济学原理》是马歇尔的著作,是19世纪之前经济学理论之集大成,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正如马歇尔书中写到的“市场取决于取决于供给和需求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的两翼,同时起作用”,从这本书中,我认识到了四点 一、均衡价格理论 马歇尔吧牛顿力学的均衡概念应用到经济学中提出了“均衡价格论”,为经济学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开创了先河。马歇尔在这本书中确立了均衡概念在经济学分析中的核心地位,这就等于确立了价格机制在经济运行于资源配置中的中心地位,就是价格的变动反应了商品稀缺程度的变化,并进一步调节者供求水平使其最终达到平衡。什么是均衡价格呢?在书中,商品的供给于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是所形成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他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需求直接决定的,起交叉点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但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并不仅仅局限于供给决定论。马歇尔认为,价格与供求是相互作用的连锁反映,价格会影响供求,供求也影响价格。他的论证是这样的:假设价格水平一定,如果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会上升到当前价格以上,生产也会随之增加。于此相反,加入需求小雨供给,那么价格就要下降到当前价格以下,生产也会影之减少。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从这种相互关系出发,分析了供给、需求和价格的函数关系。 二、经济学对象 经济科学的研究内容乃至他的命名,是在他问世后有所改变的。主要研究影响人类日常生活事物方面最有利最坚定的那些动机和阻力。马歇尔改变了传统思路,不再像古典经济学家那样,仅仅重视对生产的研究,而是把研究的重心转向消费、需求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并且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管评价。 三、国民收益的分配 《经济学原理》主要是以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的假设为先决条件,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吧市场价格作为基本的信息载体和传导机制,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对物品与劳务惊醒供给于分配以及制定报酬。马歇尔的分配理论实质上是吧“三位一体的公式”,即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息与组织——利润,即吧利润归结于管理收益。 四、外部经济一内部经济 马歇尔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即劳动、资本与土地的理论上,增加了第四要素——工业组织,从而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产业组织的概念。马歇尔之所以吧“组织”作为生产的第四要素,是因为她触及了“规模经济”的问题。 马歇尔还进一步探讨了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关系。马歇尔认为,不断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对于单个厂商来说,虽然是外部经济,但是,对某一个产业或者摸个产业集团来说,则是内部经济,甚至对于小厂商来说也是使用的,因为吧全部具有相同性质的中小厂商集合在一定的“工业区”内,而且对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就是实现了作为巨型企业特征的规模经济生产。这样,外部经济向内部经济的动态转化,就使得所有的制造业都表现为规模效益递增,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分配上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所以,规模效益递增于自由竞争是不可兼容的,二者的冲突就是规模经济与自由竞争的矛盾,这就是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中著名的“马歇尔冲突”。

读书心得体会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4a17638680.html,)/心得体会范文/读书心得体会 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 《经济学原理》指的是一类书籍,中英皆有,是比较基础的经济类教材。阅读经济学原理,了解经济的运营。下面是带来的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篇一 经济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意为管理一个家的人 在一个家庭面临许多决策时,它必需决定哪些家庭成员去做什么,以及回报每个家庭成员得到什么,谁做饭?谁洗衣服?而谁能在晚餐时多得一个甜筒?简而言之,家庭必须考虑每个成员的能力,努力和愿望,在各个成员中配置稀缺资源。 同样,一个社会也面临许多厥词,社会必须要一个人种粮,做衣一旦社会分配人们去做各种工作,也该分配他们生产的物品与劳动量。 由于资源稀缺,社会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稀缺性(scarcity)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一个社会也不能给每个人他们向往的最高水平生活。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字节的稀缺资源。多数中,资源是由成千上万家庭和企业共同行为来配置的。 因此,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去做出决策,他们工作多少,购买什么,储蓄多少,以及如何将这些储蓄用于投资。经济学家还研究人们互相交易。例如,经济学家探讨一种物众多的买着与卖者如何共同决定这种物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量。最后经济学家的工作就是分析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趋势,包括平均收入的增长,找不到工作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以及价格上升的速度。 而以上这只是经济学所研究的一种方面。 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 1.1.1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样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要我们在一个目标和另一个目标之间取舍。 社会棉铃的另一种权衡取舍是在效率和平等之间的。 效率(efficiency)是指实惠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的东西。平等(equity)是指将这些资源的成功公平的分配给社会成员,换句话说,效率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配这块蛋糕。在设计政府政策时,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比如现在我们共同富裕这个目的在于实现更平等的分配经济福利政策。某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 在过去的2010年里,各种经济词汇充斥着我们的新闻联播、网络以及人们的日常攀谈中,通货膨胀、GDP、CPI、存款准备金率等等耳熟能详的专业名词萦绕耳旁,身为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却丝毫不了解。有人说:21世纪不懂经济学的人就是文盲。因此我们就必须了解《宏观经济学》,以适应国家的政策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宏观经济学》是一本由伯南克等著名学者编写,内容全面,注重应用。第一章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解释了经济周期、失业、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等的基本含义,同时简述了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理论,使我了解了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国民经济的衡量与结构,主要GDP和价格指数及通货膨胀的组成和实际算法,让我知道了每年的保八意味着什么,同样十二月份的CPI上涨4.9个百分点是什么意思;第三章主要介绍失业和就业;剩下的主要介绍消费、储蓄和投资以及货币、资本市场和价格。在本书的学习中着重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首先,经济的增长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为例,现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到相应财富的迅速增加,甚至感觉缩水,到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来分析,并从两种观点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现状。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面对这些宏观经济中的问题,每个国家都采用一定多的经济政策,以此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是在1998年以前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98年至现在国家一直采用稳健的经济政策。 你只要读读报纸或听听新闻就可以对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作出评价,每天你都可以看到收入增长减缓、联储转而对付通货膨胀,或者在对衰退的担忧中股市下跌这类标题,虽然这些宏观经济事件也许看来是抽象的,但它们与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预测对自己产品需求的企业经理必须猜测消费者收入会增加多快,依靠固定收入生活的老年人想知道物价上涨会有多快,最近毕业的要找工作的大学生也希望经济繁荣,企业会雇用他们。由于经济状况影响到每一个人,宏观经济问题在政治争论中起着中心作用。选民敏锐地意识到经济状况如何,也知道政府政策可以用有力的方式影响经济,因此,在职总统在经济状况好时支持率上升,而在经济状况差时支持率下降。 宏观经济问题也是世界政治的中心,如果阅读一下国际新闻,你很快就会开始思考各种各样的宏观经济问题。大多数欧洲国家采取统一货币是一个好做法吗?中国应当固定对美元的汇率吗?美国为什么有巨额贸易赤字?穷国如何提高其生活水平?当世界各国领导人开会时,这些问题往往排在议事日程的显要地位。 尽管制定经济政策的工作落在世界各国领导人身上,但解释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工作却落在了宏观经济学家身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宏观经济学家收集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有关收入、物价、失业和其他许多变量的数据。然后他们试图形成有助于解释这些数据的一般性理论,像研究星体演变的天文学家和研究物种进化的生物学家一样,宏观经济学家不能在实验室中进行受控实验,相反,他们必须利用历史给予的数据。宏观经济学家观察到各国经济互不相同,它们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些观察既提供了发展宏观经济理论的动机,又提供了检验这些理论的数据。 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门论战激烈,不断变动发展的学科。除了在有关影响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方面经济学家能达成一致以外,在其他领域中,尤其是在涉及商业周期,失业,通货膨胀中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争论不休。而且各个流派的理论研究都是在很多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每个流派在研究时都是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而对反方面的实际问题则不予考虑,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局限性。所以我个人认为宏观经济学对经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