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doc

2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doc
2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doc

基本知识点

一、氧化还原基本概念

1.四组重要概念间的关系

(1)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屮冇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变化叫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

)。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

(或者说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

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者说是物质得到电了)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氧化剂、还原剂是指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叫做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指生成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得产物叫做氧化产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得产物叫做还原产物。

关系: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注意: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1.氧化还原中的电子转移表示法

(1)双线侨法:在反应物和生成物Z间表示电子转移结果,该法侧重于表示同一元素的

原了或离了间的电了转移情况,如

氧化还原反应

|得电子|

本扁

还原反应I 反念型A

氧化反应战氧化I氧化产物

Ca(ClO) +4HCl=CaCl +2C1 t +2H O

失2心

得1心

Cl +2 NaOH=NaCl+NaClO+H O

失lXe

注意:

%1线桥从方程式的左侧指向右侧;

0)箭头不表示得失,只表示变化,所以一定要标明“得”或“失”。

(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中的述原剂与氧化剂Z间箭头指向氧化剂,具休讲是箭头从失

电了的元素出发指向得电了的元素。如

Cl +2 Na0H=NaCl+NaC10+H 0

i I

KC10 +6HC1=KC1+3C1 t +3H 0

le

Fe+2HCl=FeCl +H t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不同的物质,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氧化,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全部发生变化。例如:

僅化界I

4NH +50 =^=4N0 ZH0

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或氧化剂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还原,冇关元素的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还伴随非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MnO +4HC1(瀚金MnCl t Ml +2H 0

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H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不同元素之间,即同一种物质屮的一种元素被

氧化,另一种元索被还原,该物质既是氧化剂乂是还原剂;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同种元

素ZI'可,即同一物质小的同一种元索既被氧化乂被还原。例如:

2KMnO =K MnO t+MnO +O

3S 力KOH 仝2K§ +K]S 0>+3 HO

4.归中反应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同一种元索在不同的反应物屮有两种价态,反应后转化成屮间价态。

但应注意的是同一种元素反应时,其化合价只靠拢不交叉。例如

KC10 丹 HC1(液尸KC1(液)+年 1 t +3H O

失去53 得到

1 x 2e ?

H S+H SO.==S |+SO>t+2HO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 得失电子守恒规律

元索化合价升高总数=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 ------------- 化合价升降配平法。

元素被氧化所失去电了总数=元素被还原所得到电了总数(得失电了规律)。 --------------- 电了 得失法配平法。

例题1:分别以高猛酸钾和氯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求两 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Z 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价态规律及价态归中规律:

(①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只町能表现出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索只可能表现出还原性, 处于中间价态

的元素可能既表现出氧化性,乂表现出还原性。

%1 -?种元索若有儿种化合物,含该元索高价态的物质可作氧化剂,含该元索低价态的物质 可作还原

剂,含中间价态的物质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如: H 2S —S —SO 2— H 2SO 4 (只从S 元索考虑)

只有还原性有还原性和氧化性

只有氧化性 %1 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金属阳离子具有氧化性。非金属单质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其 I 单核阴离子只具有还原性。

「①归中原则:某些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Z 间,如果是相邻价态的,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果是不相

邻价态的,则在一定条件下,町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 中间价态理论:两种含有高低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只有当这种元素有中间价态时, 才可能起反

应;而且,元素的高低价态变化的结果是牛成该元素的中间价态。

歧化反应:Cl 2 + H 2O == HC1 + HC1O

%1 只相撞,不交叉。H 2S + H 2SO 4(^) = S|+ so 2t+ 2H 2O

3S + 2H 2O 14X1

-5e _Z&e

I -------------- 1 I I KC1O S + 6HC1= KC1 + 3C12 t + 3M 20 而不是 KC1O S + 6HC1=KC1 + 3C12 t +3H 20

t2X2

2H 2S + S02

+5e +6e

【例2】G、Q、X、Y、Z均为含氯的化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1G T Q+NaCI,② Q+H2O->X+呵,③ Y+NaOH->G + Q+H20,

@Z+NaOH^Q+X + H2Oo试判断氯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 X>Y>Z>G>Q B? Y>X>Z>G>Q C? G>Y>Q>Z>X D. X>Z>Q>Y>G

3.强氧弱还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发纶的条件是: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反应生成较弱的还原剂(还

原产物)和较弱的氧化剂(氧化产物)。(即:强强代弱弱)

Zn + C11SO4 = Cu + Z11SO4

较强还原剂较强氧化剂较弱述原剂较弱氧化剂

4.反应先后规律:在溶液小如果存在多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当向溶液中加入另一种还原剂(或氧化剂)会把氧化性(或还原性)最强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先还原(或氧化)。

%1最强的氧化剂与最强的还原剂最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先强后弱:如过量铁加入同浓度的Fe*、Ci?+的混合溶液中,由于氧化能力:

Fe3+>Cu2+,铁先被Fe”氧化。

例如:把Cb通入含冇Br\ I\ S?的溶液中,依次置换出的是S、I?、B「2、而不是同时生成这三种物质。再如:把Zn加入到含有Cu2\ Ag+的溶液中,首先置换出的是Ag,只有A£反应完后,才能置换出单质Cu

5.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规律

(1)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3 :根据反应:

①I2+SO2+2H2O=H2SO4+2HI②2FeC12+C12=2FeCb③2FeC13+2HI=2FeC12+【2+2HCl 可

知:「、Fe2\ Cl\ SO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例 4 :根据下列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述原性的强弱顺序为[]

I2 + SO2+2H2O= H2SO4+2HI 2F C C12+C12=2F C C132F C C13+2HI=2F C C12+2HC1 +12

A. I>Fe3+>Cr>SO2

B. Cl >Fe2+>SO2>r

c. Fe2+>r>cr>so2D. so2>r>Fe2+>cr

例5:已知「、Fe2\ SO2、C「和H20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

Cl

(A) 2Fe3++SO2+2H2O=2Fe2++SO42'+4H+(B) I2+SO2+2H2OH2SO4+2HI

(C) H2O2+H2SO尸SO2+O2+2H2O (D) 2Fe2+4-I2=2Fe3+4-2r

(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 ?

还原性渐弱

K" Ca2+ Na+ Mg2+ Al34 Zn2+ Fe2+ Sn2+ Pb2+(H「)Cu2+Fe3+Ag+ -------------- ? 氧化性渐强

例如,氧化性:F>Cl>Br>I>S (含常识性知识)还原性:Na

相应简单离子的还原性:FK+>Rb*>Cs+

(3)根据元素的价态。

[?同种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如Fi+>Fe2+),但例外地,氧化性:

HC1O>HC1O2>HC1O3>HC1O4,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

[②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如S2->S>SO2),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

%1中间价态兼具氧化性和还原性。

(4)根据反应条件.反应原理相似的不同反应中,反应条件要求越低,说明氧化剂或还原剂越强。

例5?已知MnO2+4HCl (浓)=MnCl2 + Cl2 \ +2H2O 2KMnO+ + 16HCl = 2KC1 +2MnCl2 +5C1? \ +8H2O 4HC1+O2 == 2C12 +2H2O

则以上三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的來说,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根木依据在于得失电子能力的大小,即得失电子的难易,而绝不能以得失电子的数冃多少判断。

(5)根据与同一种物质反应情况判断

Fe + 2HC1 = FeCl2 + H2 T 2Fe + 3C12 = 2FeCl3

所以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练习:

1.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的木质是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电了得失

B在氧化还原反应屮,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种反应物

C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

D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物质跟氧气反应

B有氧原子得失的反应

C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D有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反应

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 HCl^MgCl2

B Na—N『

C CO^ C02 D、Fe3+-^ Fe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B物质所含元索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C氧化剂木身被还原,具有氧化性;还原剂木身被氧化,具有还原性

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一定同时存在于一个反应屮

6.实现卜冽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Fe2O3 ->Fe

B、Cu ->Cu(NO3)2

C、SO3-? H2SO4

D、H2SO4 - SO3

7.NO2溶于水时的反应是:3N02+H20=2HN03+N0O在该反应屮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分了个数之比是

A、3: 1

B、2: 1

C、1: 2

D、1: 3

&下列反应8NH3+3C12=6NH4C1+N2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子个数Z比是

A、8: 3

B、3: 8

C、2: 3

D、3: 2

9.在5NH4NO3=2HNO3+4N24-9H2O的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了与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个数Z比是

A、5: 8

B、5: 4

C、5: 3

D、3: 5

10.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物质氧化性强弱排序正确的是

① 2FeCl3+Cu=2FeCl24-CuCl2 @CuCl2+Fe=FeCl2+Cu

A、CuCl2>FeCl2>FeC13

B、FeCl3>FeCL2>CuCl2

C、CuCl2>FeCl3>FeCl2

D、FeC13>CuC12>FeCl2

11.己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 16H++10Z+2XO4=2X2++5Z2+8H2O: ② 2A2++B2=2A3'+2B-;

③2B 4-Z2=B2+2Z*由此推断F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Z2+2A2+=2A3++2Z-nJ以进行

B Z冗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 Z2, B2, A3+

D 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B-, A2+, X2+

12 .由相同条件卜的三个反应

?2A-+B2=2B>A2②2C-+A2=2A-+C2③2B+D2=2D_+B2,山此可以推断正确的是A 氧化性A2>B2>C2>D2

B还原性C->A->B->D?

C 2A-+D2=2D-+A2该反应可以进行

D 2C-+B2=2B-+C2该反应不能进行

13.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① H2SO3+I2+H2O2HI+H2SO4,②2FeC13+2HI=2FeCL2+b+2HCl

③ 3FeCl2+4HNO3=2FeCl3+NOT+2H2O+Fe(NO3)3

A H2SO3>I->Fe2+>NO

B I->Fe2+>H2SO3>NO

C Fe2+>I->H2SO3>NO

D NO>Fe2+>H2SO3>r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