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秋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秋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2012年秋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1)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用地理

的方法想问题。【方法】:舟曲发生泥石流相关新闻资料分析出要尊重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引用书本上的姑姑的故事认识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设计了话题在家乡布局麦当劳店让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引用一段话让学生谈感受再结合当今社会的话题绿色生活和低碳生

活理解可持续发展观。

八年级地理--------位置的优越(1)如何指导学生科学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方法】:用半球位置描述中国的经纬度位置,更加简洁易记。而半球的划分借平面地图来说明,学生不易理解。这时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经纬网立体图:①中国位于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学生能很快地做出回答: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②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什么纬?从世界五带来看属于什么带?生:中纬度(少数低纬度)北温带(无

寒带少数位于热带) P3活动第1题──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海陆

位置让学生观察经纬网立体图《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在图上找出中国、亚洲、太平洋的位置:中国在亚洲的哪个位置、在太平洋的哪个方位?学生能很容易描述中国在世界上的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活动第2题──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集体备课备课时间第1周( 9 月 3日)备课内容地球和地球仪国土辽阔和34个省级行政区参与教师说课教师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 1、经纬度的划分继续观察地球仪,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学生说有无数条。为了区别出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规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经度。教师引导学

生观察地球仪,找到0度和180度经线,由0度经线向东西各划分出180度。分别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观察0度和180度经线组成的

经线圈同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哪一个经线圈

穿过的陆地面积大?哪一个小?(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线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小)。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找到赤道,由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度,分别成为南纬和北纬。观察课本“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图,说出它们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根据自己学校所

在的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带。观察课本“南、北半球的

划分”图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南、北美洲和南极洲在哪个半球?亚洲主要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东

西半球中哪个半球的海洋面积大?八年级地理――国土辽阔 34个

省级行政区 1、为什么说我国国土辽阔? 四至点的教学,采用结合图1.4再归纳成歌诀的形式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然后结合第5页活动题2让学生动手量算东西端距离和南北端距离,和活动题3,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说明我国国土南北和东西跨度比较大,或者

说纬度和经度跨度大。) 2、如何辨认各省区的轮廓?根据形状单个记忆:如黑龙江省似昂首的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山东省像跪着的骆驼(或乌龟);陕西省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山西省像

一片树叶,或不太规则的平行四边形;江西省近似倒三角;广东省有向南伸出的长鼻子,似大象在喝水;台湾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萝;云南省状似开屏的孔雀;青海省像奔跑的兔子,青海湖是它的眼睛;甘肃省形状很特别,中部狭长,两头大,有学生说像米老鼠,等等。亦可根据自己意愿想象。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日月星辰将西升东落。为什么东方的时

间总比西方的早?东边总是比西边先看到太阳?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大家看地球仪上的AB两点,哪点在东?(A)哪点在西?(B)(转动地球仪),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哪点?(A点)。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了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也就是说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的早,例如,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是下午了,但纽约却还是黑夜。八年级地理――众多的人口人多好不好? 学生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明确人是

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人口观。再由学生联系实际,结合课本活动教材,举例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所带来的突出的人口问题,以及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公转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昼夜长或短或平

分北半球获得热量多或少或相等北半球季节北半球春分日赤道

平分大致相等春季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昼长(北极圈到北极有极昼)多夏季北半球秋分日赤道平分大致相等秋季北

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夜长(北极圈到北极有极夜)少冬季北半球四至点时太阳光直射点、北半球昼夜长短、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少、北半球的季节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

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相互尊重、共

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研究

课题:全班分成A、B、C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每个大组讨论一个专题(A组:①题;B组:②题;C组:③题),各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观点。① 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②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③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

影响?(利弊分析)强调小组合作学习,适时调动学生,巡回指导,积极参与各小组的学习讨论。最后作适当的补充和总结。

2、学习地形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影响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和阅读四大高原的图文资料。说明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类型的地表形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26页“地形与民俗”资料。

3、探究问题:针对山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山区应怎样开发和

保护,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全班学生分成A、B两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展开讨论。A组讨论有利条件,B组讨论不利条件。A、B两组讨论后,进行全班的发言,相互补充。

初一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初一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10年09月17日 作者: 李成名 这个学期初一地理备课组共有4名成员,组长:李成名;是这些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全部集中一次不容易,但是我们依然坚持每周集体备课.备课时间为:每周四上午第三节课; 地点:初一年级办公室. 备课内容:第二章认识地球一共3节课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认识地球(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以及地球仪中的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及经纬网.) 教学重点及抓重点的方法: 一,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及规律. 二,经纬网的确定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因为缺乏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主要运用地球仪或篮球来讲解,并让学生运用篮球画出经线与纬线并理解划分的方法. 作业布置:经纬网地图的运用与方向的确定 初二地理备课组第1、2周集体备课情况记录 时间:第一周9月3日 第二周9月10日 地点:初二年级办公室 中心发言:李成名 参加人员:本年级地理任课教师 内容: 第一周: 1.学习初中地理课标。 2.探讨“中国的疆域”与“中国的行政区划”两节重点教学内容的处理办法,我们决定充分运用地图落实重点,着实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第二周: 1.探讨如何处理课堂时间紧与记忆知识点多的矛盾,例如课标要求学生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但是不太可能在两节课里全部学生全部

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所以我们决定在这个月、这个学期,甚至这一年里,让学生逐步记住这些内容。 2.探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们设计在课堂中开展接龙、拼图等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3.确定由四位老师轮流命制单元测试题,各自批阅任教班级试卷。 初二地理备课组第3周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9月17日第二节 地点:初二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本年级四位地理任课教师 中心发言:李成名 主要内容: 1.学习与本周教学内容相关的地理课标部分。 2.确定教材重点为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民族风情。通过设计旅游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从资料中查找代表性少数民族的分布位置,并归纳民族分布特征。3.确定的教材难点是通过服饰特点判断民族。我们决定运用图片资料,采用对比、拼图、扮演的方法进行难点突破。 4.集体审定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二地理备课组第4周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10年9月24日 作者:李成名 时间:9月24日 地点:初二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本年级地理任课教师 中心发言:尚中华 主要内容:

世界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西亚、北非 一、西亚和北非 西亚-[读图识记]1.主要国家(石油、战争),沙特、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卡塔尔首都,伊拉克的邻国;2.阿拉伯半岛、安纳托利亚半岛(高原)、伊朗高原、两河平原、河流、;3.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五海;4.北回归线 北非-[读图识记]1.五国;2.北回归线;3.运河、海峡、地中海、红海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⑴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沟通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洲,位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湖)之间,还有苏伊士河和土耳其海峡控制海上交通要道 ⑵ 高原为主的地形:有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小亚细亚高原等,平原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及两河流域,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400米) ⑶ 炎热干燥的气候: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河流稀少。地中海沿岸地区属地中海气候 撒哈拉沙漠: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地表植物稀少,地下石油丰富 无流国——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科威特、阿曼等七国降水很少,地面没有河流。 2、居民和经济 ⑴ 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白色人种,半数为阿拉伯人,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 ⑵ 世界最大的石油库和磷矿库 西亚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西亚石油以波斯湾为中心,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为主要产油国,北非石油分布在撒哈拉地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为主要产油国 油田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输出:输出量占生产量的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A 油田油管 地中海、红海沿岸 路 线 B 波斯湾 西欧、北美(过好望角运输量最大) C 波斯湾 日本 北非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占世界的3/4,磷酸盐生产是该国的经济支柱 ⑶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畜牧业:比较发达,游牧为主。安卡拉羊毛和阿富汗紫羔皮著名 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枣椰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椰枣是伊拉克特产 [注意]北非是非洲工矿业最发达地区 3、埃及 [读图识记]1.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2.尼罗河、纳赛尔水库和阿斯旺水坝3.北回归线;4.金字塔、开罗(非洲第一大城市)、亚历山大(埃及最大海港) 位置和领土: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在苏伊士运河以东),也是埃及领土 人口城市:主要集中于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开罗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 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经济: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现在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 [注意]中东问题:领土、石油、水源、宗教、外国势力插手等。 马六甲海峡 好望角 油管 苏伊士运河

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

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 杜集镇教研室 备课是教师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如果课前教师对所讲内容达不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对各方面的情况没有充分的准备,仓促上阵,课堂效果是不可能好的,所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为了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带动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杜集镇本学期实行集体备课。 现就集体备课提出以下要求: 一、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第一、备课小组集体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进度,备课组长做好备课分工,确定主备人名单及备课内容,(备课分工交教办备案)由主备人准备教学设计并打印,按时分发给小组其他成员。 第二、备课分发给小组成员前,备课组长对主备人教学设计的内容、格式、打印进行检查,没有问题分发给备课小组成员。 第三、主备人陈述教学设计。(主备人集体备课发言)发言稿基本内容为:解读教材(含目标设计和重难点的确定)——阐述教学设计理念——简述教学流程,凸现设计亮点——阐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作业、检测——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等。 --------------------------------------------------------------- 模拟、[L、中 讲课 陈述时,侧重讲重难点及其突破方法,自己教学环节设计及其做法。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主备人陈述时,其他教师看印发的主备人的教案设计,结合自己的思考,适时圈画。 第四、备课组集体研讨。 1.讲--对主备人的教学设计,备课组教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特别是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和做法。 2.评--对主备人和其他教师的观点进行客观的、中肯的评价(选择两三个老师),分别指出主备人教学设计中的“亮点(”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值得商榷的环节、内容;对“评”课人有异议的地方,其他老师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要体现互动、生成的特点。 3.议--展示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值得探讨的内容、问题等,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希望得到的帮助等。 评与议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必须体现“互动与生成,”有精彩的讨论、交流,发言时不拘顺序,可以多次发言,甚至是有礼貌的插话。 这个过程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进行研讨,也可结合学生情况,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发言时要求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客观评价,要避免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头到尾说一遍。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另外,备课组长必须有问题引领,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场研究,逐一解决,备课组长及备课组教师作好研讨记录,为设计个案提供第一手资料。(备课组教师准备集体备课研讨记录本,备课组长准备集体备课研讨记录表,教办统一发学校邮箱) 第五、主持人作结:把大家的观点、意见进行归纳,提供给主备 人和其他教师改进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集体备课计划

初中地理集体备课计划 董常霞 2018.09

初二地理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今年双语形势不容乐观!为交好这一级学生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充分发展师生的潜力,鼓励师生创新。积极开展教研教改,使每位老师的业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二、工作重点 1、加强集体教研和集体备课 随着高效课堂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强教研,加强集体备课。通过集体教研,我们可以交流经验,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可以提高每一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处理和运用能力,更加主动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及高效课堂的推进。 通过集体备课,研究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重难点、教法、学法、能力培养、练习测试,研究新课如何导入,“活动”如何处理,知识如何落实,能力如何培养,课标如何实现,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备出更多更好的精品课。发挥集体智慧,齐心协力,并和教学反思活动紧密结合,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具体任务是初一重点培养学生兴趣,规范学生课堂行为,抓好教学常规;初二重点落实基础知识,为会考结业做好准备,并且做好老带新工作,以促进新教师成长进而带动整个教研组的提升。 2、认真作好听课评课活动。 本学期,学校更加重视听课评课活动,并分别给予不同年龄段教师听课任务量,细化到了多少节,可以真正有效起到监督促进作用。 今年双语形势紧迫,需要重点培养和打磨。所以我们教研组会群策群力,予以支持,领导表示也将莅临给予指导。 3 、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求知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策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使学生获得分析、综合、评价、概括、比较等各种能力。教师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体验,让学生掌握接受、探究、质疑、讨论、体验等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能力与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教师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活跃状态。 4、创建切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地理组全体任课教师积极努力,继续探索有关地理教学各种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其一般程序如下: 1、情景导入、认定目标。通过情景导入,抓住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再根据教学内容,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把三维目标呈现给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对教材充分研究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感性和理性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生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简单的问题学生独立完成,难一点的问题小组内交流完成,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供到班上共同探讨。 3、交流展示、拓展目标。让学生展示其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展示交流情况,适时讲解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库尔勒市第五中学集体备课(初备)教案 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初备时 间 2016年6月1日 单元第七单元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复 习课主备人曾玉琳 备课意图(分析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设计备课的主要目的) 小数的初步认识在本单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将抽象的小数有一定的熟悉了解之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升入的学习和计算。 教学目标(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细致)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 教学难点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初备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 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础 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直接说得数 23+77= += += += 42+24= 12×4= 2000+400= 11×50= 15×2= 78-69=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建 师:请同学们借助课本自己梳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什么知识,在小组内 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汇报整理成果,教师随机引导,板书: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 ↘小数的加减计算

地理教研组集体备课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们七、八年级地理集体备课组根据课标要求对初中地理两个年级的内容进行了集体研讨,较好地完成初中地理的教学任务。 一、深刻领会课标要求,制定有效教学计划,做好备课工作。 备课组成员仔细研读《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制定可行有效地理教学计划。 备课组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每周的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是地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我们根据教学进度,相互讨论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并交流心得,做到有的放矢,收获很大。二.团结协作,资源共享,促进教学。 备课组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优势,三位教师紧密配合、勤于切磋、相互协调。在备课、教学资源的使用,试卷命题,学案的使用,学生学习状态等方面,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备课组之间经常相互听课,交流教学经验,做到统一认识,统一传授;把握好教学质量关,通过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做好质量分析和监控。 三、采取有效方法,促进整体提高。 我们做好对个别学生的拓展、补差工作,采用鼓励、作业面批、个别辅导交谈等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积极实施分层次教学,分层次布置课外作业,平时注重抓学生的基础,重要的知识点不断地强调,努力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学好地理,除智力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如兴趣。一些同学害怕学不好,或一些同学一直考不好,丧失信心。我们采用了个别交流,指导等,不断关心、帮助,同时教师关爱学生走近学生、进而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 1、由主备课人陈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并将本课在书中所处地位以及本课的大概内容加以分析和介绍。 2、大家自由发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导入新课部分选出最新颖、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辅助。教学重点部分,先由主备课人陈述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分别发言,要求发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相应的教法、学法融入材料分析之中。 3、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和学法。教学难点部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与一体,分析出一种既不脱离书本又使学生通俗易懂的教法和学法。能力目标方面,通过讨论,参与者普遍认可通过双自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对选材、教法、教学用具的分析与研究。选材方面,一定要突出新、特、优。教法方面,一定要突破政治教材枯燥无味的局限性,争取作到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相统一。 4、主备课人进行记录、总结 当所有备课人讨论完毕后,主备课人负责整理和总结,并按照备课要求形成文字,形成集体

地理集体备课

七年级地理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内容:七年级第七章《第三节印度》 前段教学反思: 教的方面:1、我们的教师多数还停留在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2、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能充分体现。 3、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单一,多数于“一问一答”的形式呈现。 4、课堂训练的习题还不够精。 学的方面:1、很大一部分学生还停留在靠背记来获得知识,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能力较弱。 2、学生对新旧知识联系的能力较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 2、印度的人口增长以及人口增长对印度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3、了解印度气候特点以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4、了解“绿色革命”对印度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 5、了解印度工农业的分布并能简单归纳出工农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从地图和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1、人口的增长对印度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2、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1、利用对照图说明印度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利用地图说明印度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讲“自然环境”第二课时讲“人文环境” 教学手段:本节内容所涉及的图片和地图较多,知识容量大,最好用多媒体。 教材教法分析: 知识点:印度的纬度、海陆位置、印度的地形、印度的人口、印度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印度工农业的分布。 能力点:印度人口的增长、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印度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变化的关系、印度工农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在以“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基础上采用讲授、谈话、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第三节印度 一、印度的自然环境 1、位置: 纬度位置:大部分在10°N — 30°N之间,属热带、亚热带

地理集体备课记录模板

地理集体备课记录模板

————————————————————————————————作者: ————————————————————————————————日期:

威海二中高一地理(47级)集体备课记录 学科地理年级高一 主讲人李少平 主题《人口与地理环境》第5、6课时——人口分布和合理容量 时间2017-2-22 第__3__周 参与人全体教师(宋召华、刘芳、王万强、李少平、李传声、黄金杰、张 晓萍、商国华、王怡) 备课过程 上周总结反思经验: 问题: 措施: 主备人讲解:李少平优化 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及解读 课标: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内容解读: 能够说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能够正确判 别和判断“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 概念。 行为动词解读: 判别,应从图文资料出发,说出、判别和总结

确 立依据学 习 目 标 1.运用相关资料,说出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分布规律 2.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3、辨析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基本概念,说出环境人口 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判断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能分析出我国的人口问题及相应人口政 策。 二、评价设计1.通过自主学习学案,课堂师生问答,90%以上的学生能说出。通过达标检测学生对目标1的达成情况,并通过举手反馈进行统计,要求学生达标率85%。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说出影响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由小组代表发言,使用课堂观察评价量规(要素包括语言描述、逻辑思维、积极性等)进行互评;通过达标检测2进一步巩固训练,督促学生的课堂参与及听讲能力。要求学生达标率85%。 3.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说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及其特点,注意区别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并由小组代表发言,使用课堂观察评价量规(要素包括语言描述、逻辑思维、积极性等)进行互评;通过达标检测3进一步巩固训练,督促学生的课堂活动及听讲能力。要求学生达标率85%。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通过自读、自说,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合作探究:异质分组,6人合作。通过合作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提高沟通交往能力,提高学科素养。 多媒体辅助:通过多媒体使用,增设生动真实的教学信息环境,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四、 教学资 源媒介 多媒体,教材,练习册 五、教材分析及活动教师活动: 提问上节课的内容。 导入: 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一组反映了地球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一组是伤痕累累,满目疮痍的地球漫画,然后让学生思考:地球能否承受人口如此快速,持续的增长,如果不能的话,其承受能力是否有一个限度,那么这个限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的学习。 新授: 一、世界人口分布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模板

§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方正小标宋简体) 课标要求: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能够在一次函数图象中找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经历用一次函数图象求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过程,体会“以形表数、以数释形”数形结合的思想,会用函数的观点解释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 重点:利用函数图象求出方程(方程组)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难点:读懂图象,从图象中读出方程(组)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及基性质,你能回忆出哪些知识点? 学生: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图象是一条直线、根据k 、b 的值确定直线经过哪些象限 环节二、探索新知 问题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我们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解方程063=-x (2)当x 取何值时,函数63-=x y 的值为0? 分析: ①从结果来看,两个问题有什么联系? ②从形式上看,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③你能把(2)的解在图象上找出来吗? ④请找出方程063=-x 与一次函数63-=x y 之间存在关系. ⑤你能在函数图象上找出以下方程的解吗? 363=-x 363-=-x 663-=-x 结论:一元一次方程c b kx =+的解可以转化为对应一次函数b kx y +=的函数值为b 时求自变量x 的值;尤其当0=c 时,一元一次方程0=+b kx 的解是一次函数b kx y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学生说不完整时教师补充) 问题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认真分析直线63-=x y 的图象,完成以下各题: (1)当0>y 时,可以得到不等式________,此时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 则0>y 时63-=x y 对应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2)当0

秋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2012年秋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1)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用地理 的方法想问题。【方法】:舟曲发生泥石流相关新闻资料分析出要尊重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引用书本上的姑姑的故事认识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设计了话题在家乡布局麦当劳店让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引用一段话让学生谈感受再结合当今社会的话题绿色生活和低碳生 活理解可持续发展观。 八年级地理--------位置的优越(1)如何指导学生科学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方法】:用半球位置描述中国的经纬度位置,更加简洁易记。而半球的划分借平面地图来说明,学生不易理解。这时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经纬网立体图:①中国位于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学生能很快地做出回答: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②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什么纬?从世界五带来看属于什么带?生:中纬度(少数低纬度)北温带(无 寒带少数位于热带) P3活动第1题──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海陆 位置让学生观察经纬网立体图《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在图上找出中国、亚洲、太平洋的位置:中国在亚洲的哪个位置、在太平洋的哪个方位?学生能很容易描述中国在世界上的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活动第2题──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集体备课备课时间第1周( 9 月 3日)备课内容地球和地球仪国土辽阔和34个省级行政区参与教师说课教师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 1、经纬度的划分继续观察地球仪,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学生说有无数条。为了区别出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规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经度。教师引导学 生观察地球仪,找到0度和180度经线,由0度经线向东西各划分出180度。分别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观察0度和180度经线组成的 经线圈同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哪一个经线圈 穿过的陆地面积大?哪一个小?(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线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小)。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找到赤道,由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度,分别成为南纬和北纬。观察课本“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图,说出它们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根据自己学校所

八年级地理集体备课计划

八年级地理集体备课计划 八年级地理集体备课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以学校、教研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线,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兴趣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切实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二、主要工作目标:1、根据学校要求,做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2、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力度。3、重视对读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4、加强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5、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 三、具体措施:(一)落实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1、备课: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对教材中新的内及旧内容新要求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并要求提前备课,不上无准备的课,课后要及时的反思、总结,及时讨论提高。2、听评课:按学校规定:任课教师每学期每人不少于30节,力争超额完成听课任务。组内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听课、评课活动,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共同探讨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3、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教师自主研读《课标》。对照课标,研究教材,深入理解编者的意图,科学合理的使用教材。4、强化课堂教学的“三为主“意识。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继续完善学案

的开发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案使用的研讨,充分利用好学案辅助我们的教学工作,在学案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做好记录,课后及时的进行修改和完善,为今后学案的开发和使用打好基础。6、做好八年级的结业会考工作。本学期八年级的教学任务重,八年级年级的教师要认真研究会考走向,认真研究会考试题,把握出题的方向,根据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力争会考取得好成绩。7、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各级课堂教学竞赛,在赛场上磨练教师的水平,提高教学水平。(二)加强组内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在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教材归类、分项,采用“集体备课,集体评议,改进教案,再行教学,不断完善”的连动式备课、上课的方式进行。 (三)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加强地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各类地图和地图册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地图结合起来学习,把知识点与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图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等能力。(四)发挥集体智慧,共同研究突破“堂清”的方法和途径。根据学科的特点,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如何堂清”作为研究的内容。课堂教学中坚持教学的六个环节,围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法,教师尽量“少讲”“精讲”,对所学的内容要当堂检测,力争当堂消化、吸收。并要求每位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的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写好教研手记。 (五)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备课组教师共同研究制定综合实践

集体备课教案图文稿

集体备课教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驻马店市第十三中学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数学教研组长审批:周次:1 课题: 3.1 圆序 号 1 备课组九年级主备人岳素贞授课时间2017年 2月 教学目标1 1.理解确定圆的条件及圆的表示方法;(重点) 2.掌握圆的基本元素的概念;(重点) 3.掌握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难点) 重 点 理解确定圆的条件及圆的表示方法;(重点) 难 点 掌握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难点) 教学方 法 讲练结合教具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古希腊的数学家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 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它的 完美来自于中心对称,无论处于哪个位置,都具 有同一形状,它最谐调、最匀称.观察图形,从 中找到共同特点.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圆的有关概念 【类型一】圆的有关概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直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 B.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C.圆中最长的弦是直径 D.一条弦把圆分成两条弧, 【类型二】圆的概念的应用 如图,CD是⊙O的直径,点A为DC延长线 上一点,AE交⊙O于点B,连接OE,∠A= 20°,AB=OC,求∠DOE的度数. 解析: 探究点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类型一】判定几何图形中的点与圆的位置关 系 二次备课

在Rt△ABC中,∠C=90°,AB=10,BC=8,点D、E分别为BC、AB的中点,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圆,请说明点B、D、C、E与⊙A的位置关系. 解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由点D、E分别为BC、AB的中点求出AD、AE的长,进而可得出结论. 解:∵在Rt△ABC中,∠C=90°,AB=10,BC =8,∴AC=AB2-BC2=102-82=6.∵AB=10>6,∴点B在⊙A外;∵在Rt△ACD中,∠C=90°,∴AD>AC,∴点D在⊙A外;∵AC=AC, ∴点C在⊙A上;∵E为AB的中点,∴AE=1 2 AB =5<6,∴点E在⊙A内. 方法总结:解决本题关键是掌握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类型二】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确定圆的半径的取值范围 有一长、宽分别为4cm、3cm的矩形ABCD,以A为圆心作⊙A,若B、C、D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点在圆外,则⊙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类型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如图,⊙O′过坐标原点,点O′的坐标为(1,1),试判断点P(-1,1),点Q(1,0),点R(2,2)与⊙O′的位置关系. 解 【类型四】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实际应用如图,城市A的正北方向50千米的B处,有一无线电信号发射塔.已知,该发射塔发射的无线电信号的有效半径为100千米,AC是一条直达C城的公路,从A城发往C城的客车车速为60千米/时. (1)当客车从A城出发开往C城时,某人立即打开无线电收音机,客车行驶了0.5小时的时候,接收信号最强.此时,客车到发射塔的距离是多少千米(离发射塔越近,信号越强) (2)客车从A城到C城共行驶2小时,请你判断到C城后还能接收到信号吗?请说明理由. 解:(1)过点B作BM⊥AC于点M,则此时接收信

(复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白沙县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复稿) 年级: 六年级学科: 语文时间: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5 周主备人符祥陵 集体 备课备课组 教师王礼罗向梅谭清兰张心芸黄春燕李荣芳 成员 课题《少年闰土》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润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少年闰土》是写人的文章。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是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作品 教材 抓住了这些特点,将人物刻画得十分成功。课文中闰土的四件事都是采用对话的形式描 分析 述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闰土的语言来体会他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特 点,同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单元“初识鲁迅”的第一篇课文,教材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成就。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 教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目标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学习课文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教学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重点

教学 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动作、语言等细节,体会人物特点 难点 1. 课前翻阅了《鲁迅传》《鲁迅小说集》《鲁迅与<少年闰土>》,收集并阅读教学了能反映鲁迅先生精神的文章,着重读了《故乡》,了解鲁迅先生生平的准备相关资料。 2. 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 步骤 1、同学们,这节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跟你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 想不想认识他? 出示闰土画像,师深情地朗诵:“深蓝的天空中逃走了。” 师:初次和这位朋友见面,你对他有什么印象?(机智、勇敢) 一、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便是闰土。(板题)一起和他打个招呼吧。(齐 导入读课题) 3、师: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我们以前学习了很多写人的文章, 写人的文章应该怎么写?(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课文通 过哪些具体事例,写出了闰土的哪些特点呢?咱们走进课文,去全面 了解鲁迅笔下的闰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先 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检查初读情况 二、 (1)出示易读错的生字词,多种形式读准字音。 互动 新授(2)交流课文的叙述顺序,并相机归纳板书(回忆—相识—相处 —分别) 三、深入相处,再识闰土 1、好朋友在一起相处的时光总是最令人难忘的,请同学们快速浏 览课文第6—16 自然段,重点读读闰土和我的对话内容,用简洁的语

地理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地理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集体备课是教学研究的有用策略,是一种校本教研活动。新课程信息量增大,教学组织更加开放多元,课时却减少了,有用教学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对特定的教学内容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狐疑,实现有用、高效教学。正如夸美纽斯:寻找一种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而学生可以多学。集体备课有利于共享资源和达成共识,促进教师专业成熟。个体备课有利于培养个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学风格形成集体备课是以教师个体备课为基础,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疑惑,在备课组内展开广博的讨论、交流,集思广益,达成教学共识,共享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熟,实现教学目标的校本教研形式。 一、为什么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1)探索研究 思维方式:异中求同:教学理念、目标要求、教学重点; 同中求异: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教师个性 教材处理:知识的再建构,资源的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的有用转化。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 (2)专业发展 长善救失、取长补短、相互启迪,培养创造性与个性、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开发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 资源,推广学校优秀教师的 教学经验,缩短年青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教师的发展及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4)实现三个转化 ①通过钻研课标和教材,掌握教学要求和重难点,转化为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观念)

②通过学习和积累经验、信息,整合教学资源,转化为教师的素质(学习内化) ③通过讨论和交流,寻找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途径,转化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专业成熟) 二、集体备课的原则: (1)尊崇性原则:备课组成员间互相尊崇、坦诚相待、真挚交流。 (2)全员参与性原则:要求集体备课组成员全员参与集体备课。 (3)目标定向性原则:组织集体备课的前提是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集体备课的内容必须适合集体备课这一教研形式。 (4)过程有序性原则:周密地安排、精心地组织、详细地记录。 (5)适用性原则:注重实效、适合教学内容需要、适合教与学的需要。 (6)反思性原则:集体备课强调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反思贯穿于集体备课的全过程。 三、集体备课的主要类型 (1)以活动的形式为标准划分: 汇报讨论式:首先由主备人汇报自己承担的集体备课任务所作的准备工作及初步设想,然后由备课组成员 研讨、完善,形成共享资源。 辅导点评式: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或专家针对备课组内特定成员的详尽课例在备课组中进行评点,使大家受到启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共享资源。 论坛交流式:首先集体备课组根据教学需要确定教学研究主题,制定研究方案,依照方案分头准备,然后备课组成员集中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形成共享资源。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集体备课教案 时间月日执教人左美萍补充建议主备人左美萍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辅备人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教学内容13 只有一个地球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 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把握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难点 的情感。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 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 法移居) 教学过程 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武俊霞:感情朗读,感受精心保护地球是每个地球人责任。说明文一般不如记叙文生动,所 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以往往过分注 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重课文的分析。本篇课文例举了三项保护地球的事例,可以让学生深深地

感悟到“地球的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资源是有限的, 地球的活动范8 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围很小,地球被 破坏没有其它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星球可去” 。因 此,是一篇对学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生进行环保教 育的好文章。(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 李东平:那么怎 样让学生感悟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 地球急需人类 保护呢?我引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 导学生抓住重 点词,通过有感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 情的朗读来体 会,激发学生对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 爱护地球之情。 从而懂得:我们来。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 要精心地保护 地球,保护地球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文 的生态环境。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 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教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张丽霞:合作学习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学习以及表现自我的机会。就我们班级现状 : 有五十 多人 , 在开展学 习过程 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 举手者 中只要有一人发表高见 , 其他人 则无露脸的机会。开展合作

初一地理上册集体备课记录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 教师:时间:集体备课 内容简析本章教材是学生学习地理的起始点。学习地球的相关内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中的经 线、纬线、经纬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旋转中心、地理意义),使学生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球的大体状况。作为初中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地球的宏观介绍。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为后面的学习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一节教材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经线和纬线”,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经纬网。 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球的运动和常见的地图的使用。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 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 2、理解经纬度的概念;掌握经、纬线0°线的确定;掌握经、纬线度数的变化规律、度数范围;掌握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与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3.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4.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5、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掌握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会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掌握地图上的三种定向方法。 6、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7、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8、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 重点、难点1、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与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2、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会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掌握地图上的三种定向方法。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时安排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约3课时复习课约1课时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约2课时 第三节地图约3课时 改进建议

集体备课主备人教案设计

集体备课主备人教案 课题《少先队员采茶歌》 单元目标1.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2.在歌曲演唱方面要注意音准、节奏、吐字、咬字等一般技巧,通过甜美的歌声表达对歌曲的情感 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2.方法与过程: 通过对歌曲的多次聆听及为歌曲画旋律线等方法使学生学会歌曲并进行小组合作创编歌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了解采茶的过程并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也希望同学们能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样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教学 重点 学会歌曲 教学难点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

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 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 准备 课时 一课时 计划 教学设计意见和建议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音阶歌 2.柯尔文手势音阶训练游戏 二、导入 1.出示6、3、2的音阶手势并进行乐句练习及区分两句的相 同与不同 1.加上歌词唱一唱 (重难点突破) 师问:“同学们知道要采什么吗,让我们看一条谜语”---- 出示谜语“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生:茶叶

师:“同学们知道怎么样来采茶的吗?一起观看采茶图片”,并介绍茶在中国的意义及种类。结合采茶过程将歌曲中“采呦采呦”一句重复学习,唱准音准。采茶时的动作轻柔,一根一根的来采摘,所以要唱的轻柔。(重难点突破) 生:唱 三:学习歌曲 1.第一遍聆听 师:今天有一队少先队员也来到我们的茶园进行采茶,我们一起来仔细聆听少先队员们采茶时的心情怎样?从哪几个字中可以看出来? 生:回答 师:采茶那么辛苦,我们的少先队员的心情却非常的快乐为什么? 生:回答(熟悉歌词及歌曲旋律) 2.第二遍聆听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欢快的心情为茶山画一幅茶山图吧 (感受歌曲旋律) 3.聆听第三遍 师:请同学们自己跟着音乐画一画并思考如果歌曲可以分为两个乐段,应该从哪里来划分,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