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教育学大纲知识整理

北师大版教育学大纲知识整理
北师大版教育学大纲知识整理

教育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侠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1)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4.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也就是指有层次结构的、按年级分级的教育制度,即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其典型代表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5.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6.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8.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9.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的《大教学论》,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并提出“泛智教育”

10.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教学上,他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11.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杜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1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科学的教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3.康德首先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知识讲授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促进民主

~

2.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

4.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学质量,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5.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6.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

7.学校文化:指全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8.学校文化的特性: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学校文化以传递传统文化为己任

9.校园文化: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学校的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10.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1.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12.信息革命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高等教育大众化

13.现代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资本

<

14.教育是将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基本途径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个人身心发展:通常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发展的过程。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2.个人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自人自身的内在需要。孟子、弗洛伊徳、威尔逊、格塞尔都是内发论的代表

(2)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华生、洛克是外铄论的代表

]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中要因材施教)

4.个体身心发展主要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

5.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试验,证明儿童的发展受到了遗传因素的影响。个体成熟的主要标志: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6.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层次:(1)生理活动(2)心理活动(3)社会实践活动(最高层次)

7.学校教育对个体的作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8.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和独特性

%

、14~16、17(少年期)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初中)

第四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侠义的教育目的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选择作用,协调作用

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5)教育目的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6.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独立的人;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使命

3.教师的职业角色:学习者和学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示范者;学生的朋友

4.教师的专业素养:

(1)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该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学科发展脉络,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5.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6.良好师生关系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2)树立民主教育思想,尊重学生(3)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4)主动与学生沟通,掌握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

7.教师领导方式的类型: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

8.教师的职业形象: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

教师的文化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最基本的形象是道德形象

9.我国中小学课桌的排放多为秧田式,这种格局阻隔了师生之间的交往

第六章课程

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2.课程的分类:

(1)根据课程任务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是中小学课程主要的组成部分;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1)社会的发展(2)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3)课程理论(4)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4.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的根本依据

5.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而达成地的

6.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有四方么面的规定性:具体性、时限性、预测性、操作性

7.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

8.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9.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0.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设计

11.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

12.教学大纲又称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没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3.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14.在课程的实施中要考虑七个方面的问题:

(1)安排课程表。安排课程表应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应原则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学习特点。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5.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定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16.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目标评价模式(泰勒提出),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提出),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斯塔弗尔比姆创立)

第七章教学(上)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2.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社会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

3.教学的一般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学习以间接性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性经验又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培养的关系问题)。教育具有教育性由赫尔巴特率先提出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

5.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学生运用知识分为两阶段:最初运用阶段和熟练运用阶段

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巩固知识的方法多样,主要有作业、练习和复习

6.我国中学教育原则

(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运用启发性原则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7.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读书指导法等。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直观教具分为实物教具和模象直观教具

第八章教学(下)

1.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备课:备课内容包括专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

(2)上课: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课的类型

:根据教学任务分: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根据教学方法来分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3)学业成绩的考察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

试题的类型:供答题和选答题。供答题又分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

-

测验的效度、信度、区分度、难度

2.教学组织形式: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史上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3.班级授课制最早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做出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90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4.班级授课制是中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5.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学作用

(

缺点:(1)教学内容、标准、进度、程序等固定,难以充分照顾个别差异,难以进行因材施教(2)过于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讲授和学习,容易导致实际与理论脱节

6.分组教学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7.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层次性、指向性

8.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区分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等四种主要类型

第九章德育

1.{

2.德育:教育者依据特定的社会要求和德语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德育品质的活动。它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3.学校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发展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品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的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4.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5.

6.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政治教育:对公民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社会行为规范教育

(2)思想教育: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

(3)道德教育

(4).

(5)心理健康教育

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的水平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结构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6.

7.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知,即道德认知,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与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识辨能力

情,即道德情感,使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

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7.

8.我国中学德育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9.我国德育的主要途径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10.—

11.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12.当代最有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

(1)德育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特别是把道德两难问题引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的测定。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行为的发生。

第十章班级管理

1.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教育家是埃拉斯莫斯

2.

3.班级目标管理的提出者是德鲁克

4.;

5.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6.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4.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1)常规管理

(2)平行管理

(3)民主管理

(4)目标管理

5.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6.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目标

(2)有一个团结的、有威信的领导核心

(3)有为集体成员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4)良好的人际关系

7.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8.班主任在组织与培养班集体时,应注意的工作:(1)确定集体一致认同的奋斗目标

(2)建立一个有威信的班集体领导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挣钱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9.班主任的类型: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