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2.1--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2.1--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2.1--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必修课。它是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的、创新型专业人才服务的。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讲述怎样科学地认识社会现象、解释社会现状、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目前社会变化迅速,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要掌握社会发展的脉搏、了解社会的需求,就要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现代社会调查已经成为了新闻、商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所使用的工具,调查方法已成为人们了解社会现实、做出科学决策所必不可少的、可靠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将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与实际操作过程紧密结合,运用大量实例,通俗明了地介绍了各种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从选择调查题目开始,直到完成调查报告为止的整个社会调查过程。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前续课程为社会统计学原理、高等数学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首先,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因而在学习中,不仅要注意理论学习,而且对各种调查方法还应深刻领会与积极实践。实践是掌握调查方法的最好学习形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述了大量与时下社会事实密切相关的社会调查实例,并安排了一些调查活动,同时还让同学模拟调查,自定调查课题,自己设计调查问卷等。

其次,要掌握本课程教材的体系结构,使学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树型知识结构图,并且明确各个知识点在其中的位置,以利于形成清晰的认知结构,利于知识记忆与提取。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对中国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运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要能做准确的介绍与把握;

3、增加案例实践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

4、日常教学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剖析以及作业讲解。建议布置作业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形式为主。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教学过程中,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第二部分课程总体设计方案

一、学时分配比例

本课程课内学时64(48)学时,学时分配如下表(48课时学时分配见括号内):

二、考试

考试以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案例解答为主,考核学生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考试由任课老师命题。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科学与社会发展(2学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意义

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方法

3、科学社会研究与一般研究的区别

4、社会研究的方法论

教学重点:科学社会研究与一般研究的区别、社会研究的方法论

教学要求:

1、了解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的学习意义

2、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及其与一般研究的区别

二、社会研究发展史(2学时)

教学内容:

1. 社会调查方法在近代西方的产生

2. 社会调查方法论的革命

3.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科学的形成

4. 中国社会调查历史的发展

教学重点: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科学的形成

教学要求:

1、了解社会调查方法在近代西方的产生

2. 掌握社会调查方法论的革命

3. 重点掌握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科学的形成

4. 掌握中国社会调查历史的发展

三、社会研究的方法论(4/3学时)

教学内容:

1. 社会研究的层次和角度

2. 社会研究的科学性

3. 社会理论的建构

教学重点:社会研究的层次和角度、社会理论的组成及建构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社会理论的内涵及其建构逻辑、形式

四、社会研究过程(4/3学时)

教学内容:

1. 社会研究的逻辑

2. 理论建构的过程

3. 理论检验的过程

教学重点:社会研究的科学环逻辑、理论建构和检验的过程

教学要求:

1、了解选择科学环逻辑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

2、掌握理论建构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理论检验的过程和方法

五、社会研究的设计(6/4学时)

教学内容:

1. 研究类型

2. 研究方法

3. 分析单位与研究内容

4. 研究选题

5. 研究计划

教学重点:研究的类型、分析单位的理解及其两个错误、如何选题、如何撰写研究计划

教学要求:

1、了解不同分类标准下的研究类型

2、掌握分析单位及其常见错误

3、重点掌握调查课题的选取

六、测量(7/5学时)

教学内容:

1. 测量导论

2. 概念化

3. 操作化

4. 测量层次

5. 评估测量质量的标准

6.量表

教学重点:概念化、操作化、测量层次、衡量测量质量的标准

教学要求:

1、了解测量的过程

2、重点理解四个测量层次

3、重点理解衡量测量质量的标准

七、抽样方法( 6/4学时)

教学内容:

1. 抽样的意义与作用

2. 抽样的术语和程序

3. 概率抽样方法

4. 非概率抽样方法

教学重点:抽样的术语和程序;概率抽样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抽样的意义与作用

2、重点掌握抽样的术语和程序以及各种概率抽样方法

3、了解非概率抽样方法

八、问卷法(10/8学时)

教学内容:

1. 问卷的类型与结构

2.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3. 问题及答案的设计

4. 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

5.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6.问卷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教学重点:问卷的基本结构;问题及答案的设计

教学要求:

1、掌握问卷的类型

2、重点掌握问卷的基本结构

3、掌握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4、重点掌握问题及答案的设计

5、掌握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

6、掌握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以及问卷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九、实验法( 2学时)

教学内容:

1. 实验法原理

2. 实验法的种类

3. 实验的信度和效度

4. 实验法的特点

教学重点:实验法的原理及种类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实验法原理

2、掌握实验法的种类

3、掌握实验法的特点

十、观察法(2/1学时)

教学内容:

1. 观察法的特点与类型

2. 观察法的基本原则及实施过程

3. 观察误差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法的类型及实施过程

教学要求:

1、了解观察法的特点

2、重点掌握观察的类型及实施过程

3、掌握观察法的基本原则以及观察误差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十一、文献法(2学时)

教学内容:

1. 文献法的概念和作用

2. 文献资料的种类

3. 文献资料的收集

4. 收集文献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 文献法的特点

教学重点:文献资料的收集

教学要求:

1、掌握文献法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文献资料的种类

3、重点掌握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

4、了解收集文献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和文献法的特点

十二、访谈法(2学时)

教学内容:

1. 访谈法的概念与种类

2. 访谈法的程序与技巧

3. 访谈员的挑选与培训

4. 访谈法的特点

教学重点:访谈法的程序与技巧;访谈员的挑选与培训

教学要求:

1、了解访谈法的概念与种类

2、重点掌握访谈法的程序与技巧和访谈员的挑选与培训方法

3、掌握访谈法的特点

十三、定量资料分析(6/4学时)

教学内容:

1. 资料的整理与录入

2. 单变量的资料分析

3. 双变量的资料分析

4. 详析模式

5. spss入门

教学重点:资料分析的各种技术、详析模式

教学要求:

1、了解如何整理资料

2、重点掌握资料分析的各种技术指标

3、重点掌握详析模式的内涵

十四、定性资料分析 (2/1学时)

教学内容:

1. 定性资料分析概述

2. 定性资料处理

3. 定性资料分析的电脑演示

教学重点:定性资料处理中的方法——理论编码

教学要求:

1、了解定性资料与定量资料的区别

2、重点掌握理论编码的方法

3、了解定性资料分析的电脑软件

十五、调查报告的撰写(4/3学时)

教学内容:

1. 调查报告的特点与作用

2. 调查报告的类型

3. 普通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

4. 学术性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

5.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与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普通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学术性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

教学要求:

1、掌握调查报告的特点与作用、种类

2、重点掌握普通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和学术性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写作

3、掌握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与应注意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与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与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241 总学时:64(其中,讲课:64;实验:0) 学分:4 实践教学:0周 修读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大纲文本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公共事业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界定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的关系 第四节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 本章案例 案例一: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案例二: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 第四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关系环境和国际环境 本章案例 案例一:社会转型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挑战 案例二:经济全球化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挑战 案例三:信息技术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挑战 第三章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系统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政府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事业单位 本章案例 案例一:公共事业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案例二:企业不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案例三:公共事业组织的局限及其克服 第四章公共事业管理的原则、目标和职能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职能 本章案例 案例一:“垃圾费”的尴尬 案例二:浙江江山巧为公共事业的无米之炊 案例三:公共事业应体现公益性不能发个通知就涨价 第五章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 第一节公共决策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执行 第三节控制与调整

第四节公共政策的终结 本章案例 案例一:湖南嘉禾拆迁事件 案例二:艰难复杂的“三峡”论证工作 第六章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管理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管理的价值和特点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管理过程和原则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战略规划 本章案例 案例一:广州禁行电动自行车 案例二: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 第七章公共事业管理责任和伦理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的责任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伦理 第三节建立和完善公共事业管理监控机制 本章案例 案例一:公共事业道德建设 案例二:公共事业品德的价值 案例三:从道德驱动的自律到制度化自律 第八章: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节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节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及其改革 第三节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本章案例: 案例一:公益型机构的现状和问题 案例二: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途径与对策 案例三:现代事业制度设计 第九章:社区管理 第一节社区管理的意义、内容和特征 第二节社区管理体制与社区管理组织 第三节社区管理人员及其素质 第四节社区管理模式 第五节社区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本章案例 案例一:社区法律与道德建设 案例二:社区民主 案例三:社区文化 第十章公共事业的绩效管理与外部评价 第一节公共事业绩效管理(上) 第二节公共事业绩效管理(下)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外部评价 本章案例 案例一:美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案例二:厦门市思明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实践 案例三:贵州省黔东南州国税系统绩效评估实践 第十一章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概述(上) 第一节教育事业管理 第二节科技事业管理 第三节卫生事业管理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编码: 学时:60学时学分:4学分 开课学期:第3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方向) 先修课程:《装饰基础》《三大构成》《素描》《色彩》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讲授公共艺术品(环境中的雕塑与壁画)的设计与制作,使学生了解雕塑与壁画的基本特征,及在建筑空间和环境中的作用,使学生具有设计创新能力和公共艺术品鉴赏与应用能力,并掌握雕塑与壁画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设计能力。 二、基本要求: 能较好理解并运用雕塑与壁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雕塑与壁画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过程、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相互过程;理解壁画、雕塑和公共环境空间的和谐关系。 三、教学内容: 雕塑部分: (一)装饰雕塑发展简史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及先秦文明 3.封建社会秦汉艺术至晚清 4.现代装饰雕塑 (二)装饰雕塑的类型特征 1.空间状态类之——装饰性圆雕 1.1圆雕的特征(理解) 1.2圆雕技法(掌握) 2.空间状态类之——装饰性浮雕 2.1浮雕的特征(理解) 2.2浅浮雕特征(理解) 2.3浮雕技法(掌握)

3.从属物象类 3.1装饰雕塑(掌握) 3.2器物装饰雕塑(掌握) (三)装饰雕塑的材质肌理 1.天然材料 1.1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1.2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1.3石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2.人造材料 2.1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理解)2.2金属材料:铜、铁(铸造/锻造)(理解) 2.3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玻璃钢(理解)(四)装饰雕塑的设计与制作 1.装饰雕塑的构思及草图设计(掌握) (五)装饰雕塑与内外环境空间的和谐关系(理解)壁画部分: (一)装饰壁画的装饰规律与形式法则 1.装饰规律 1.1归纳与概括(掌握) 1.2夸张与变形(掌握) 1.3平面与立体(掌握) 1.4分解与构成(掌握) 1.5对比与统一(掌握) 2.形式法则 2.1均齐(掌握) 2.2平衡(掌握) 2.3节奏(掌握) 2.4韵律(掌握) (二)装饰壁画的构图 1.格律体构图(理解) 2.平视体构图(理解) 3.立视体构图(理解) 4.自由体构图(理解) (三)壁画的色彩与环境的统一

旅游政策法规实训教学大纲(2)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旅游政策与法规计划学时:10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学分:2 制订人:制订时间:2012年8月20日 审核人:批准人: 一、实训目的 全国导游基础考试科目之一。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在导游业务地陪、全陪散客部分改变了与其他基础业务知识教学中的教学方法,采用与学生认知、理解、锻炼同步的相关理论课与实践课可以组合在一起,边学边练。为促使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旅游教学中采用了体验性教学方法。教师为体验而教、学生为体验而学,既适应了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也适应了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以学生订立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为动力,辅以锻炼它们的表达、组合类比知识能力。以此有利于学生毕业或实践中能迅速知识、能力到位,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员。 二、实训的基本要求和任务 (一)实训的要求 1、准确理解并熟练掌握新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学生将来能把旅游工作业务同国家路线、方针和政策紧密联系起来。 2、使学生掌握在从事旅游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和职业行为。 3、掌握并运用各项法律、法规去解决和处理发生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法律纠纷。 4、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的任务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依法做好旅游服务与管理和饭店服务与管理工作。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客源国概况》,《旅游概论》任务主要立足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导游讲解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之后的后续课程《旅行社经营》、《模拟导游》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地基。同时也为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及为新疆旅游事业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三、实训项目与学时安排 模块一合同法律制度案例分析讨论、情景模拟 (一)教学内容: 1、订立合同应具备的法定条件。 2、合同的效力、履行、变更和转让。 3、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和不可抗力。 (二)基本要求: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了解合同法的概念及调整范围。 (四)教学难点:了解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合同争议解决的途径。 模块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案例分析讨论、情景模拟 (一)教学内容: 1、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2、国家、社会、国际社会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3、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实训,检查考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定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三)教学重点:了解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

关于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 教学大纲是执行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是选用(或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进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为了保证教学大纲的质量,规范教学大纲的编写,特制定本规定。 一、教学大纲的制定原则 1、教学大纲的编写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符合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应处的位置。 2、教学大纲应按照专业教学方案(计划)中规定的课程教学时数、学分数等教学要求进行制定。同一层次、同一专业、同一生源所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应统一。对学分、学时、专业不同的同一课程应分别撰写教学大纲;若使用同一教学大纲应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注明,以体现不同的教学要求。 3、教学大纲由各系(院)、部组织所属教研室(教研组)编写,未成立教研组原则上一门课程需三位教师参与编写。教研室(教研组)在深入调研、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或教师小组编写教学大纲初稿,交教研室(教研组)集体讨论制定,系(院)、部审核后报教务处。 4、制定教学大纲依据“必需、够用”的原则,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各教学环节安排,防止单纯追求自身局部体系的完善,注意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避免课程的重复和遗漏。教学大纲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以中等程度的学生通过正常努力可以达到的限度为准,同时依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不同,明确教学的基本内容、选修内容(提高内容)及其不同要求,以利于因材施教。 5、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教学大纲的制定,由开课系(院)、部负责,充分征求相关专业教研室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各专业教研室若对基础课、技术基础课有要求的,应主动与开课教研室商讨,提出具体意见。 二、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及格式要求 1、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基本内容及格式要求见附件1;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教学大纲格式要求见附件2;实验大纲基本内容及格式要求见附件3;实习(实训)大纲格式要求见附件4;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格式要求见附件5;

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专科起点)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管理原理的理解,掌握管理案例分析的方法,具备分析和管理企业组织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计划为54学时,3学分,主要在本科学习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管理案例分析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极强的课程,教学仿真效果显著,十分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运用经济管理知识理解、研究并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而且,其教学模式的示范意义也十分重大。通过管理案例分析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系统管理理论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学生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打下基础。为达到上述目标、适应电大开放教育远程教学的需要,管理案例分析教材应立足把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流程、技术和方法及其框架体系介绍清楚,同时也适当反映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在分类领域和综合的管理案例分析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或经验总结,多种媒体教材力争做到视野开阔、资料丰富、论述精辟、语言简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管理案例分析课程的基本任务和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企业管理发展需要的,从事社会组织工作者、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各类专业管理人才。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 管理案例分析属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方法论课程。其先修相关课程有:现代管理原理、组织行为学、管理思想史、现代管理专题、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成本管理、流通概论、公司概论、小企业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等课程。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旅游政策法规》教学大纲

《旅游政策法规》教学大纲 一、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获取国家导游资格证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我国旅游行业中各种旅游法规的基本内容,并能够运用旅游法规中的规定解决日常在旅游行业中出现的问题, (2)作为一个将来要走上旅游行业的旅游人具备基本的旅游法知识,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同时,能够做到知法、懂法、按法办事。 (3)为学生们的导游考试做好准备。 2、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理论课29学时,实验7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 二、教学内容 §1.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 §1.1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1.1.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1.2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1.2“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1.2.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2.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2.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2.4贯彻和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导游人员的要求 §1.3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 §1.3.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 §1.3.2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邓小平理论发展了历程和主要内容 2、“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要内容 §2.旅行社管理法规制度 §2.1旅行社概述 §2.1.1旅行社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2.1.2旅行社的分类及其经营范围 §2.2旅行社的设立和审批 §2.2.1旅行社的设立条件 §2.2.2旅行社的审批 §2.2.3外国旅行社常驻机构的管理 §2.2.4申请设立外商投资旅行社的特别规定 §2.3旅行社管理 §2.3.1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制度 §2.3.2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 §2.3.3公告制度 §2.3.4监督检查制度 §2.3.5旅行社业务年检制度 §2.3.6旅行社的出国旅游经营管理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旅行社的概念和分类 2、旅行社的设立条件和审批程序 3、旅行社的经营许可证制度和质量保证金制度 4、旅行社的经营原则和业务经营规则 §3 旅游合同 §3.1合同法的一般性规定 §3.1.1基本原则 §3.1.2合同的订立 §3.1.3合同的效力 §3.1.4合同的履行 §3.1.5合同的变更、转让、终止和解除 §3.1.6违约责任 §3.1.7免责理由 §3.2旅游合同的法律特征 §3.2.1旅游合同主体的特定性 §3.2.2旅游合同的标的是旅行社提供的旅游服务 §3.2.3旅游合同的主要内容 §3.2.4旅游合同为双务有偿合同 §3.2.5旅游合同是要式合同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转让、终止和解除

最新编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必读资料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制工作规程 一、目的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计划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教师授课、编写教材的依据,是评估和检查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和考核的依据。为确保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制及实施规范有序,保证人才培养达到质量标准,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院所设置专业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选用、编制、审核、批准、发放、实施及更改。 三、责任分工及工作程序 1.各系负责分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没有适用的,由教研室组织制订,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系(部)主任同意后汇编成册,报教务处。 2.基础教学系及所属教研室:负责学院各专业的基础课、“两课”、健康教育、艺术鉴赏等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选定和编写工作。 3.体育工作部负责体育、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编写。 4.教务处报学院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终审,主管院长批准执行,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5.系、部、教研室应对任课教师执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课程教学大纲的执行。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妥善处理,并报教务处。 6.教务处负责对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对各系、教研室、教师对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进行抽查。 7.主管副院长负责对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实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决定奖惩。 四、工作要求 1.各专业各课程都必须有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教学大纲(课程标

准)。凡已通过教学改革,进行课程体系整合序化的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应制定相应课程标准;一般专业或课程必须有教学大纲(后附考核方案)。 2.教学大纲编制和下达的时间 各系应在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批准后,即组织教研室编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并下达《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制任务书》,应在二个月内编制出下一个学期应开课程的教学大纲; 教务处应于每学期放假一个月前将审查批准后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下达到各系部;教务员应在放假前一个月内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连同教学任务书一起下达到各系、任课教师。 3.教学大纲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和更改。 教研室接到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制任务书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本程序的要求组织编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并交专业负责人审核后报系部主任批准; 系部报经教务处审核后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上交主管副院长批准后才能执行; 经主管副院长批准执行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由教务处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各系、教研室接到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后应及时连同教学任务书一起下达到任课教师; 对已经审批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方面有较大变动,须由任课教师提出变动意见,教研室研究,并报系、教务处审查,经主管副院长批准后执行。 五、附件 1.《教学大纲编制要求》 2.《课程标准编制要求》 3.《考核方案制定要求》

常见法律问题案例讲解课程教学大纲

《常见法律问题案例讲解》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200002 课程名称:常见法律问题案例讲解 英文名称:Case Study of Com mon Legal Issue 课程类别:通识课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全校非法学专业大三学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要求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选取在校大学生普遍关注和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进而引入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内容涵盖实体法和程序法。包括了民法基础、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劳动法、大学生创业相关法律等内容。 This course selects and analysises the legal issues which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gen eral concern and ofte n meet, and the n in troduce the releva nt laws and regulati ons of our country. It covers substantive and procedural laws, including Civil Law, Marriage Law, Law of Succession,Contract Law, Labor Law, Law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ve un dertak ing.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常见法律问题案例讲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做到遵纪守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成为合格的建设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并希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法律的基础知识;加强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制观念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陶冶学生的法律素养; 2.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明确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3.使得学生自觉而理性地树立崇尚的法律精神; 4.拓宽学生对法律进行知识性及实务性了解的层面; 5.培养学生行事做人的法律素养和法律精神;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旅游政策法规》教学大纲 所属学院: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先修课程:导游业务、旅游学概论等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旅游政策法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属于专业主干课程,是导游资格证考试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旅游行业的基本政策与法规知识,并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旅游政策与法规知识解决实际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中所遇到的业务问题。 (二)课程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按照“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创新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实现综合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并结合我国及本地区旅游行业岗位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本课程采取以能力培养和证书考试为中心来构建课程内容。课程围绕导游人员的职业特点和知识要求,立足导游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与操作实例紧密结合。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理解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熟悉我国旅游立法、旅游法律关系、旅游合同法律制度;熟悉和掌握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法》;掌握旅行社管理法律法规制度、导游人员管理法律法规制度、旅游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制度、旅游保险法律法规制度、旅游出入境法律法规制度、旅游交通运输法律制度、旅游食宿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制度、旅游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制度、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法律制度、旅游投诉管理法规制度等法律法规知识,为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打下良好政策法规基础,同时提升学生在今后从事旅游事业时的知识积淀和解决问题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旅游事业。 (二)分目标 1、知识水平: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理论知识;能够掌握旅游业所涉及的基本法律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运用法律法规知识解决旅游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所给案

教学大纲编写要求与说明

附件1 教学大纲编写要求与说明 一、大纲编写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是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实施教学与考核的主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一般包括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说明部分要明确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贯彻“少而精”原则,做到规范与灵活相统一;本文部分是教学大纲的基本部分,分章节或单元说明(章节或单元)教学目标、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法建议、考核要求以及参考书目等。 凡列入培养方案的各门课程,均应由课程归属教学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在开课前组织教研室或任课教师制(修)订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经所在教研室讨论审核,经学院批准后方可执行,并报教务处备案。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应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并汇编成册。 二、文档格式要求 1.教学大纲统一用Word文档排版打印,页面设置为:A4纸型;页边距:左2.8cm、右2.5cm、上2.5cm、下2.5cm、页眉1.5cm、页脚1.0cm,标准字间距,行距1.5倍,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0,标点符号全角录入。 2.标题、正文的字体及字号要求:一级标题:(《XXXX》教学大纲)三号宋体加粗;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其余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 三、填写内容说明 1.关于教学目标 具体参见理论课的教学目标陈述要求及参考样例,教学目标一定要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要反映不同的知识类型和层次。 2.实验类课程中的“类型” 是指基本(演示、验证等)、综合、设计等;如是上机课程“类型”是指单项训练、综合训练等。 3.非独立设置的课内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可以参照独立设置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格式编写,课内实践教学大纲应作为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一部分,课程编号、学分以理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编写依据: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名称(中英文):管理学Management 课程编号:105213011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分配:48: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开设学期: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在第2学期 先修课程:无 开课单位:商学院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学基本概念知识;理解计划、组织、领导及控制四大模块的基本内容;掌握决策的制定、计划的制定、组织结构的设计、激励措施的制定及控制措施制定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依据员工心理与行为规律进行组织激励,如何识别领导者风格与组织情境相匹配,从而提高管理技能及管理水平。培养学生理性地看待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矛盾,从换位思考到多角度地看待问题的转变中形成全局观;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案例导入,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主动追求管理智慧,积极投身于各种管理实践活动中去。 三、课程教学要求 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破解课程难点,推送教学文件;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实施单元(模块化)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利用蓝墨云平台、师生互动平台和多媒体及网络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管理学现实案例演练,提高学生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课前自学,完成预习和复习;课上组成学习研究小组对课程重点、难点和兴趣点深入探讨,师生互动;课后对课程核心知识点多思考、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学时分配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管理学导论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美术学专业) 课程编码:186522060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美术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学科之一。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美术作品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物化形态。美术史是通过具体作品对美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及学术性研究。需要以科学的观点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美术的发展规律,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该课程的讲述及对形象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典籍的文字记载,更是美术作品对历史发展中各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直观反映。美术的发展、演变和技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创新,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是完全和历史的发展同步的。它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了解美术的发展规律。从而转变学生对美术专业学习的单纯技巧观念,更加自觉地重视对祖国文明的了解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形成。 二、课程的基本容: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1.1概述 1.2石器的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 1.3新石器时代的器艺术 1.4雕塑与绘画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美术学所涵盖的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各自研究目的、方法、互相之间的联系。 2、了解原始社会的美术现象及美术作品的特征。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重点:器艺术 难点:了解彩艺术各期特征及黑艺术特征。 第二章奴隶制时代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2.1概述 2.2灿烂的青铜工艺 2.3建筑 2.4绘画与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奴隶制时代青铜艺术所负载的强烈的政治与的功能及工艺制作的灿烂辉煌。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对青铜纹饰的崇尚及区别。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青铜艺术 难点: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及分期特征。 第三章战国汉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3.1概述 3.2绘画形势 3.3缣帛画 3.4画像石(砖)艺术 3.5壁画 3.6器物上的装饰绘画 3.7汉绘画的艺术特征 3.8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美术作品表现容、技巧等与奴隶制社会的区别以及主要代表作品、风格。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3.3 3.4 3.8 难点:封建社会尤其是汉的艺术的功利性及其特征。 第四章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4.1概述 4.2人物画的新发展

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撰写人:罗福凯 撰写时间:2006年7月21日 开课院系:管理学院会计系 课程编号:(由教务处统一编制) 课程英文名称:Financial Analysis 课程总学时:54,计18周、每周3学时;总学分:3 其中:课堂讲授45学时,课外实验实践和课堂讨论9学时。 推荐使用教材:财务分析,编者:X先治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时间及版次:2004年第1版 财务分析,编者:谢志华赵德武 :高等教育,出版时间及版次: 2004年第1版 财务分析,编者:罗福凯 :中国商业,出版时间及版次: 1999年第1版 先修课程:财务管理基础、公司财务,中级财务会计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学习财务分析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掌握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计算和运用,以及财务活动的分解剖析方法,为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服务。财务人员通过财务分析工作,总结经营业绩、发现经营问题,寻找成本优势和收益空间。 学生在学习财务分析课程时,应做到:(1)将财务分析课程内容与“公司财务”或“财务管理”课程相结合,寓财务分析于财务管理之中。应明确财务分析同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一样,都是财务管理的方法之一。(2)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活动分析是财务分析课程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二者不可偏废。掌握会计核算知识和会计报表编制方法是学好财务分析的基础。(3)学好财务分析的根本途径,在于大量的财务案例分析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实际训练。应经常浏览中国正卷监督管理委员会里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及其财务分析报告。(4)应经常阅读我国的《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和美国的《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alyst》等财务杂志,了解公司财务分析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变

雕塑大纲

《雕塑》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雕塑 课程类别:专业主修 学时/学分:422∕9 适用专业:美术教育 开课系或教研室:美术系公共教研室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任务和地位:雕塑课程属于造型基础课,带有极强的实践性,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有所重要帮助。 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雕塑的基本特征和造型规律。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提升基础造型能力,通过对雕塑的学习与研究,初步掌握立体造型的基础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对基础材料使用和研究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雕塑理论 了解雕塑的起源,分类和基本特征。 初步了解国外雕塑艺术发展简史,初步了解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简史 第二章雕塑技法 1、浮雕基础知识与运用 了解浮雕基础知识;理解浮雕的表现形式 2、圆雕基本技法及运用 了解圆雕特点;理解空间、时间、体积、重量。 3、雕塑创作 了解各种空间创作手法,能进行空间艺术的创作。 (二)时间分配和进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让每一位学生独立完成作品。以造型的准确程度作为评分的主要依据。综合考察学生使用雕塑和基本材料——泥的运用熟练程度,由此而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同时考察每一位学生对雕塑的艺术语言掌握的程度。 四、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查 2.成绩评定:百分制 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30 )%;结课考核(70 )% 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10 )%;作业(20 )%;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教材: 《雕塑》,陈刚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必要的说明 本大纲所列的知识点,是教师讲授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范围。学习该课程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素描等基础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该课程训练学生基础造型能力得到提高,建立一定的空间造型观念,对《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有直接帮助。 执笔人:刘兰 审核人:梁玉美 审批人:陈潮涌 美术系(盖章)

《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10831 课程名称: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学时/学分:36/2 先修课程:《心理学》、《教育学》、《数学教学论》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开课教研室:课程论教研室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1.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一门促进学生作为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选修课。一个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其专业发展除了需要具有相应的数学学科知识、教育与心理学知识和关于学科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外,至少还应该具有关于学习组织和教学实践的策略性知识。教学案例源于课堂,是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的良好结合体。作为策略性知识的重要载体,本课程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意义、方法和过程的理解,获得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过程的技能性策略知识,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 2. 课程的任务:本课程以对选自中学数学教学实践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为主要教学形式,具体分为4个领域:(1)教学案例分析的基本理论。(2)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3)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说课案例分析。(4)中学数学课堂观察研究案例分析。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理解研究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掌握教学案例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九年义务制数学新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及相关要求,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作质性的研究,揭示教学行为的规律,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实践性和研究性意义的角度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特点与要求,形成初步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多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性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发展层次,提高学生的中学数学教学素养,是学生能以研究者的视角审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并能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与已修课程《心理学》、《教育学》、《中学数学教学论》等有密切联系,是这些课的延续和拓展。使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典型课例的研讨等教学方式来学习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学习本课程,学生应知道“教学案例”和“案例教学”是什么?为什么要编写“教学案例”和进行“案例教学”?如何编写“教学案例”?如何进行“案例教学”?如何

雕塑技法课程教学大纲

《雕塑技法Ⅱ》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31016 课程名称:雕塑技法Ⅱ 总学时数:48 实验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雕塑技法Ⅰ 后续课模型与塑造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面向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 2、课程教学的目的及意义 《雕塑技法Ⅱ》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必修课,是学生将来从事公共艺术设计所必须具备的重要专业设计能力之一,是《雕塑技法Ⅰ》的后续课程。通过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浮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分析形体与整体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压缩能力和造型素质;增进学生从事浮雕制作与表现的实践动手能力。课程教学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将紧密联系石膏浮雕实践,要求学生理解浮雕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的运用。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浮雕概述 ·各种简易浮雕技法 ·装饰浮雕练习 ·头像浮雕练习 ·浮雕设计创作练习 教学要求: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以及浮雕制作的具体过程,掌握浮雕技法运用的基本理论、实践操作和各种简易浮雕技法,打下浮雕造型艺术的坚 实基础。课程教学将紧密联系泥塑实践,要求学生关注头像的解剖、运动 规律和表现技巧的运用。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实际技巧的操作训练。 教学难点:浮雕制作的具体过程和空间及透视压缩。 5、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板书和理论讲授,课堂讨论。 作业:课堂测验,课题训练。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叶庆文.《雕塑艺术/美术教材丛书》.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9月. [2]布鲁诺·卢切斯.广西:《雕塑技法头像雕塑》.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11月. 7、其他

《旅游法规》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06春期《旅游法规》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重庆电大远程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2006年6月修订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考核学生对旅游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法律制度的理解和案例分析能力. 2.考核方式 本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 3. 适用范围,教材 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成人专科旅游管理与饭店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 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孙子文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2版《旅游法规教程》教材.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旅游法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BR>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旅游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法律制度的理解和案例分析能力. 6.试题类型及结构 试题类型及分数结构大致为:不定项选择题(10%);判断正误题(10%); 名词解释(30%);简答题(30%);论述题(10%);案例分析题(10%).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 一,重点名词 刑事责任民事责任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要件 2,法的特征 三,一般掌握 1,法的本质,法的起源 2,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各时期法的本质 第二章旅游法概述 一,重点名词 旅游法律关系旅游法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旅游法律关系的特征 旅游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 法律事实的分类 三,一般掌握 1,旅游法的产生和调整对象 2,我国现行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 3,旅游立法的范围与作用

旅游法律关系的保护及其措施 第三章旅游资源保护法规 一,重点名词 文物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文物管理机构和文物保护管理原则 2,风景名胜区的分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分级 三,一般掌握 1,旅游资源的分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四章旅行社管理法规 一,重点名词 旅行社旅游者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旅行社的种类和经营范围 2,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的义务 3,设立旅行社的条件 三,一般掌握 1,旅行社的经营管理 2,旅行社与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章导游人员管理法规 一,重点名词 导游人员导游证书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导游人员的概念及分类 2,导游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三,一般掌握 1,导游人员的职责与管理,导游说明制度 2,导游证书的取得与管理 3,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导游员的知识,技能等要求 第六章旅游饭店管理法规 一,重点名词 旅游饭店旅客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旅游饭店星级评定的标准 2,旅游饭店的法律责任 3,旅游饭店与旅客间的权利与义务,与其他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三,一般掌握 饭店的产生及其发展 旅游饭店的其特征 旅游饭店法规的作用

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填写说明

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填写说明 ●课程编号:若该课程为已有课程,请从教务管理系统查找此门课程编号,若为拟新开或新申报课程,则无需填写。 ●课程负责人即为执笔人 ●审核人为单位分管教学领导或专业负责人等 ●授课语种:下拉选择,大学英语日语俄语等语言类课程授课语种填中文,全英文课程授课语种为英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方教师所开课程如为英语,授课语种选英语,如中法工程师学院法方老师所开课程授课语种选法语 ●是否为术科课:特指艺文部和设传学院开设的艺术类课程 ●实践属性为下列10大类: 理论课(不含实践环节):指实践学时为零的纯理论课程 理论课(含实践环节):指包含实践环节学时的理论课程 实验课:指纯实验类课程,除实验学时外其他学时都为零,例如大学物理实验等 毕业设计(论文):指每个专业大四需要修读的毕业设计(论文)必修课 科研训练:指各专业在校期间所修的科研训练必修课 校内实习:指金工实习等校内实习课程 校外实习:指毕业实习、认识实习等校外实习项目课程 学年论文:指各个专业的学年论文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指1学分对应40学时的实验类课程 军事体育类:指新生军训和体育这两门课 ●教学目标人文和理工类专业或课程分别从以下12个方向进行分条详细阐述,每一条教学目标须与该12条毕业达成度中的某一条进行对应。

人文类专业或课程从以下12个方向进行分条阐述(可不囊括所有方向): 1、专业知识:能够将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实践问题;提升专业知识对解决实践问题的指导性。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解决方案制定:能够制定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问题或项目管理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实践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工具和信息技术手段,包括对综合实践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实践与社会:能够基于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问题的实践环节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项目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刑事法前沿案例研究》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刑事法前沿案例研究》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32讲课学时:20实验(上机)学时:12 学分:2 适用对象:法律专业 先修课程:刑法学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要求学生在较好地掌握了刑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后进行选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习的刑法学理论知识,全面深入地分析刑事案件,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学习和研究刑法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期在较高水平上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今后进一步进行法学研究和从事实践工作打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主要就刑法学总论、分论中有争议的问题通过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对实践中新近发生的热点案件、有争议的案件进行深入探讨。采用案例教学

法,通过研究疑难案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使学生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课程既涉及刑法总论中的因果关系问题、罪过问题、期待可能性问题、犯罪停止形态问题、共同犯罪形态问题、正当行为问题、罪数形态问题等,也涉及刑法分论中的具体犯罪的认定问题。课程选择的案例,会随着理论和实践中热点、难点的变化而更换,个别章节内容可根据热点、难点的变化等客观情况取舍。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拟采用分组讨论、课堂辩论、案件研讨会、论证会、模拟诉讼等方式展开学习,同时,要求学生课下自学,对案例材料先行进行了解,并阅读有关刑法学前沿理论文章和著作,增强分析案件的能力。本课程能够增强学生运用刑法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学生参加法学学科竞赛,有利于学生胜任未来的法律工作。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犯罪论前沿案例研究 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前沿案例研究 第二节不作为犯罪前沿案例研究 第三节因果关系前沿案例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