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之北京

中国历史地理之北京
中国历史地理之北京

贵州师范大学

校级公选课考查作业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中国历史地理之北京

课程名称:中国历史地理

任课教师姓名:周承

学生姓名:张宝

学号: 130401010021 年级: 2013级

专业:经济学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任课教师评分:

2015年 10 月 10 日

中国历史地理之北京

摘要:主要从北京的历史发展开始叙述,按照时间顺序。从先秦到明清讲述北京城的大致发展变化,将其连成一条线。再通过对北京的地理进行分析。通过查找资料,资源整合,并做删改。

关键词:蓟燕北京历史发展地理位置区位条件社会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简称“京”,是我国中央四大直辖市之一。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局部地区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贸易和金融中心,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5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充满了东方神韵与现代风采的国际大都市。

北京的基础设施完善。城市交通、电力、通讯、能源设施完备,是全国铁路和航空的枢纽。北京处于中国经济发展较快并且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城市群的中心,具有独特的市场优势。高端的电子科技产品和良好的商品信誉对全国具有强大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起领导、示范作用,为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北京是智力资源聚集地,具有极其丰富的科研资源。以驰名国内外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等学校共80余所,在京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占全部院士总数的二分之一,北京市的专利数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北京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北京的历史

一、先秦时期

商朝时期,如今的北京地区存在着两个自然生长的古国。蓟城建在永定河北岸一块地势高燥的黄土台地上,又称“蓟丘”。

二、秦至唐

秦至唐北京地位的变迁大概是:广阳郡治——燕国都城——幽州、广阳郡,燕郡治——涿郡、运河终点——幽州、范阳郡。

具体如下:

(一)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蓟城成为广阳郡的治所。始皇还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驰道。

(二)汉:西汉时期,燕地或为国,或为郡,其治所都在蓟城。这时已广泛地使用铁器。铁农具的使用,使北京的农业生产和水利事业都得到了发展。汉武帝时封其子旦为燕王。旦在蓟城建万载宫、明光殿。公元前73年,宣帝刘洵即位,立旦之子建为广阳王,改广阳郡为国,仍以蓟为都城。

(三)三国:三国时,广阳郡属于魏国。汉建安十一年,曹操为了打通蓟城附近地区的海运,以作进攻乌桓的准备,曾经从洵河口邺渠入潞水,名泉州渠。它可以与通海的平虏渠连通,并为以后开凿隋朝大运河北段创造了条件。蓟城被漯水和高梁河从南北夹流。

(四)晋:西晋时,蓟城初为燕王封地,后为幽州治所。当时蓟城地区佛教开始流行,北京现存的最早佛寺潭柘寺即建于晋代。

(五)南北朝时期:后赵永宁元年鲜卑族的前燕君主慕容傀从辽西地区南下,分兵由今冀东、喜峰口、居庸关三路攻进蓟城,后从龙城迁都蓟城。这是继燕之后,北京第二次成为都城。也是北京历史上由方国的都邑、北方重镇,变为少数民族政权都城的重要转折。

北魏统一北中国后,燕郡属幽州。州、郡治所俱在蓟城。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发幽州等地10万人,筑畿上塞围,东起上谷,西至黄河,广袤千里。

(六)隋:隋文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代初年废燕郡存幽州,大业初年又改幽州为涿郡,均治蓟城。公元605年,隋炀帝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运河南段的通济渠。公元608年,又开运河北段,即自洛阳到涿郡的永济渠,从而完成了南起余杭、北达华北平原北端门户——蓟城的大运河。

(七)唐:公元618年,唐兴隋亡。原控制涿郡、自称幽州总管的隋将罗艺,归附于唐。唐改涿郡为幽州,仍治蓟城是一座不大的藩镇城。。

据《元和郡县志补志》载,幽州城南北7里,周长32里,城墙坚实而高大。它的东城墙在今宣武门大街西侧,南城墙在今白纸坊大街以南,西城墙在今莲花池东岸,北城墙在今新文化街一线稍南,共12门。贞观十九年,唐太宗用兵辽东,往返都经过蓟城。为追念阵亡将士,安抚军心,唐太宗下诏在蓟城修建佛寺。寺在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建成,赐名悯忠寺。该寺曾几度隳毁和重修。清雍正十二年修葺时赐名法源寺。它是北京城区内现存历史最久的名刹。

总之,从秦汉至隋唐,蓟城一直是燕山南北各民族相互角逐的疆场。而从魏晋十六国北朝将近400多年间,蓟城的政治形势变幻无常,尤其是当汉族的统治濒于崩溃,以至边防不守的时候,游牧民族便乘虚而入,进据蓟城,并从这里进一步入侵中原腹地。这种情形本身就在客观上加速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的进程。

三、唐朝以后

(一)辽金元

1.辽朝的陪都----南京城

辽是契丹族建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契丹统治者在吞并燕云十六州后不久,便改国号为辽,建都临潢府,并在幽州城建立陪都。因为这个陪都位于它所统辖的疆域南部,所以叫南京,又称燕京。辽把北京定为析津府,开始在今广安门一带扩建城池,城周36里,高3丈,共8个城门:东面为安东门、迎春门,南面为开阳门、丹凤门,西面为显西门、清普门,北面为通天门、拱辰门。

2.金朝的统治中心----中都城

金天德三年三月,金主完颜亮命梁汉臣、孔彦舟等人在燕京城的基础上扩建新都,金贞元元年完颜亮正式迁都,改燕京为中都。从此,北京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历史,真正开始了。扩建结果——内城27里;外城扩为75里,城门12:正东面为宣曜门、阳春门、施仁门,正西为灏华门、丽泽门、彰义门,正南为丰宜门、景风门、端礼门,正北为通玄门、会城门、崇智门。也有13门一说,北面再多一光泰门。

3.大汉之城----元大都

北京城的基本框架是元朝建大都城时奠定的。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从蒙古

草原移都燕京,以便挥兵南下,统一中国。由于金中都城依托的莲花池水源不足,并且已在战乱中成为一片废墟,他放弃了金中都旧城,改在东北郊外另建新城,命名“大都”。首行在湖泊东北的高地确定全城平面布局的几何中心:中心台,划定城市的南北中轴线,沿着中轴线兴建皇城“大内”;皇城后面的湖泊积水潭是治运河北来的漕船停泊处,沿岸的斜街与钟鼓楼一带发展成为最繁华的商业市场。

(二)明清

明朝定都于南京,之后迁都北京,使北京再度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交通中心。明朝废弃了元朝的大内宫殿,在元代延春阁旧址筑万岁山以表压胜前朝之意,从而突出城市几何中心的视觉效果。这也使得北京在历史上的地位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而提高了北京在全国政治地位上的改变。

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都城清朝的统治者完全沿用了明朝的北京城,没有什么变动,就连紫禁城在内,也只是对建筑物做了一些重修和局部的、小范围的改建、增建工作。清朝一代在200余年间为满足统治者的享受,大规模地开发了北京西北郊的园林风景区,营建了规模空前、华丽非凡的离宫建筑群。这就是通常所称的西北郊“三山五园”,即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万寿山清漪园和畅春园、圆明园。

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同年3月迁都北京,直至民国十七年中国国民党北伐军攻占北京,张作霖败回东北,北洋政府下台。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概括而言,以辽为界,北京的性质大致可分两个阶段。辽之前,先秦之际的蓟、燕,十六国之慕容儁、唐之安禄山与五代刘守光虽均曾先后立都北京,然这些政权,或为诸侯之国,或为割据势力,尚不属全国意义上的都城,北京的城市性质从总体上看应为我国北方重镇。自辽始,北京的政治地位开始抬升,逐渐由北方重镇向全国政治中心转化。先是辽立南京为陪都,但并未成为正式国都。金虽立都北京,但也只能是我国北半部的政治中心。元代才是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

心之始,而后,除明初与民国短暂时期之外,北京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至今不改。

北京经历沧桑的改变,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下不断发展,经历了元朝的奠基,明朝的改建,清朝的修建三个阶段,最终成为中国古代帝都建筑艺术中的杰作。在世界历史上堪称一大奇迹。

北京的地理

北京位于北半球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华北平原北端。东经115°到东经120°,北纬40°左右。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北京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地形以平原地貌为主,山地为辅。平均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最高峰。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全市土地面积16807.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90.8平方公里,占38%。山区面积10417.5平方公里,占62%。城区面积87.1平方公里。近郊区面积1282.8平方公里,远郊区面积3198平方公里。县的面积12239.9平方公里。市区规划范围:东至定福庄、西至石景山,南至南苑,北至清河,面积750平方公里。市中心地区(即旧城区,东西以二环路中心线为界,南北以护城河中心线为界)面积62.5平方公里。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1月-7到-4摄氏度,7月25到26摄氏度。极端最低-27.4摄氏度,极端最高42摄氏度以上。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700毫米以上。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

75%集中在夏季,7、8月常有暴雨。

2013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5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02.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常住户籍人口1312.1万人。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825.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6.3%。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89人,比上年末增加28人。

北京市是中国第一个齐聚56个民族的城市,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480,384人。北京市95.69%人口为汉族,除汉族外,满族、蒙古族、回族人口均超过万人。北京地区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万,约占北京市4%。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北京现有宗教活动场所达100多处。

2014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30.8亿元,同比增长7.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999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6278美元)。从创新驱动看,2014年北京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286.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03%,为全国第一。而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超过2700亿元,在GDP中的比重从2008年的12.1%提高到13%左右。从产业结构看,2014年北京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77.9%,服务型经济特征更加明显。截至2014年11月底,北京6大高端产业功能区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实现收入超4.7万亿元,占全市的45.2%,集聚化发展特征愈加明显。其中,以高技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表现最为突出。

2014年北京市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增值税646.7亿元,增长12.5%;营业税1068.6亿元,增长3.3%;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915.8亿元和383.5亿元,分别增长14.2%和14.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10.5亿元,增长8.1%。其中,用于节能环保、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农林水、城乡社区的支出分别增长54.4%、20.3%、16.7%、15.5%和8.5%。

北京工业农业发达,是全国政治、文化、贸易、金融中心。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经济基础深厚,工业发达,科学技术发达,高校聚集,拥有高

素质人才,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加上现在化的交通事业,拥有广阔的资源源地。使得北京在区位条件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为北京发展现代新型产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北京更是旅游胜地,聚集海内外广大游客。是我们每个人梦寐以求的的地方,我们都希望去北京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北京不仅在政治经济上,还是在文化教育上都有着巨大的引诱力和凝聚力。

中国历史地理作业 (2)

中国历史地理作业 1.简述黄河下游湖泊演变的特点。 答:(1)从演变的过程来看,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由大变小,甚至完全消失,如荥泽、圃田泽、孟诸泽、菏泽、雷夏泽等;一种是湖区有移动,如大陆泽等;一种是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如南四湖、洪泽湖等。(2)从湖泊演变的动力来看,湖泊的演变一方面受黄河河道的改变、泥沙的淤积有关,一方面与人为的垦殖有很大的关系。 2. 简述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森林植被的变迁。 答:(1)黄河流域的森林植被 A、平原地区的森林植被破坏殆尽。到公元6世纪时,关中平原、汾涑河平原、伊洛河谷、黄河下游平原等平原地区的天然森林已被彻底破坏,只是局部地区还有一些人工栽培的经济林和风景林 B、山地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山地森林逐渐遭到破坏。 1、吕梁山、横山森林资源的开发 这一时期为修筑洛阳城,曾到山西吕梁山、陕北横山等山脉砍伐木材。 2、阴山山脉森林资源的开发 阴山山脉的林木也遭到砍伐,如北魏为讨伐夏国,曾到阴山砍伐木材制造武器。

总的来说两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山地森林的破坏还只刚刚开始,广大的山地森林仍然茂密。 (2)长江流域的森林植被 这一时期自永嘉南渡以后,黄河中下游的汉族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至长江流域从事农业生产,长江流域的局部地区随着农业经济区的形成,森林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森林植被破坏较大的区域: 太湖平原 洞庭湖平原 成都平原 长江流域的其他区域森林植被仍保持良好。 3.简述传统历史地理学的特点。 答:(1)研究内容主要是沿革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方面的内容少。 (2)研究的切入点主要是对各种地理现象的简单记载和描述,缺乏规律探讨。 (3)研究资料主要是来源于历史文献,资料来源比较单一。 (4)典型的地理著作少,大多数地理著作都要追溯历史,学科的独立性不明显。 4、论述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答:(1)第四纪气候的变化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历史地理学 答: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历史上的中国地理,也就是过去几千年间中国范围内的地理状况。 2、徐霞客游记 答:《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3、禹贡学会 答:1934年2月顾颉刚和谭其骧在北平创办的学术团体。以《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命名,主要成员是燕京、北大、清华、辅仁的学生和青年教师。以研究地理沿革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强调要重视当前地理的研究,并创办《禹贡》半月刊发表研究成果,1937年抗战军兴,学校内迁,学会无形解散。禹贡学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当时学术界兴起了研究历史地理学的高潮,为今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三位奠基人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均出自禹贡学会。 4、羁縻州 答: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羁縻地并非都是少民,果敢杨姓土司和大勐稳段姓土司全都是汉人。 二、问答题 1、秦汉至明清行政区划演变的情况。 答:任何行政组织都是有管理层次的,每一个层次都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层次和幅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层次级数多,每个层级的管理幅度就小。反之,层次级数少,管理幅度就大。一个国家的管理幅度要分成若干层次,而且层次级数是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一般来说层级越多,上下的阻隔越远,政令不

北京大学袁成达教授:这里传承是中华民族之魂

这里传承的是中华民族之魂 —关于建设以“华夏文化主题公园” 为主体的“华夏文化园区”的依据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产业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袁成达教授 2011年6月25日——7月9日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我们认为,中华文明肇始于伏羲(女娲)的渔猎时期,大发展于黄帝(炎帝)和尧舜的农耕时期,集大成于“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此后,经不断发扬光大,扬弃传承而至于现代。 晋源区密聚中华民族从远古伏羲到近古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其集聚性和系统性为国内、为山西所鲜见。特别是以“唐城”和“晋阳城”为突出代表的太原市(晋源区)建城史,更是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根据,其权威性为国内之最,是晋源区古文化最大亮点。在晋源区建设以“华夏文化主题公园”项目为主体的、全国规模最大的“华夏文化园区”,系统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对于提高太原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史中的地位,对于丰富晋源区古文化的内涵和提升晋源区的文化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推动晋源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是现实可行的,而且是理所应当的。 依据一:尧“初都太原”,筑城名“唐”,是太原文明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节点。唐城、夏墟和后来的晋阳古城,其兴建和湮灭、重建的历史是太原所特有的水与火的历史,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华夏文化主题公园”重建尧“初都太原”的“唐城”史实,突出展示从尧到宋朝这一段建城—城毁—再建城的历史,就抓住了中华民族之魂传承的载体,从而产生内在的强大吸引力。 1、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构成浑宏雄伟的文化景观的标志。它揭示着、展现着城所在区域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渊源,成为文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第1 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 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 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 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第四章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1)

第四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一、历史时期人口总数与空间分布的变迁 1、历史时期(过去两千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增长缓慢 根据公元二年到道光三十年(1850 年)以来近两千年的人口增长来看,即从近6000 万增加到4.3 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平均年增长率仅约1‰。原因是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国生产力发展方式变革缓慢和水平不高,制约着人口的增长。具体讲,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增长模式有以下一些原因:如初婚年龄比较早、妇女的真正有偶率及净生育率、家庭规模很小、传统文化观念(如迷信、守节、修养等)的影响、制度,如赋役制度、赋税制度、刑罚制度的不利影响、战争、天灾如旱灾、传染病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决定了,尽管出生率比较高、但是最后的死亡率也高,这就造成了人口长期的低增长率。(2)大起大落和人口变化的阶段性 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化虽然总体上是增长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大起大落的现象,大落指短时期之内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如一遇动乱(战乱、灾荒等),人口则急剧减少,即有的阶段增长较快,有的阶段则急剧减少。 中国人口的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总体来讲,人口倍增的时间缩短了,增长的幅度在增加。原因一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庞大,二是中国人口的发展又实现了一个转变,由高高低向高低高转变,原因一是医药公共卫生取得了一些进展,二是出现了新式接生方法,降低了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三是物质条件的改变降低了灾害发生时人口的死亡率。(3)人口增长的阶级、阶层、民族的不平衡性 从汉到清,构成人口大多数的是地主与农民这两个阶级,两者的人口增长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出生率及人口增长率差异。 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包括汉族与其它民族的差异和其它民族之间的不平衡性。少数民族的生育率比较低,增长率也比较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民族之间人口增长的不平衡,生产方式、宗教等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2、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及原因 (1)人口分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平衡性,亦有“人满东南”的趋势。 从秦汉以来至19世纪以前,人口高度集中在东部季风地区,全国30%的土地集中了98%左右的人口,呈现为“人满东南”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近2000年间呈现十分明显的稳定性。原因:人口分布与气候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在传统社会里明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从秦汉以来,中国东南季风气候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域内。这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依赖性极强的体现,到了20世纪,东南季风区的人口比重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这一则可能是政策的影响,一则可能是气候因子在工业化时代的影响减弱的体现。 (2)人口分布的变动方面,从公元2年至1840年,人口分布重心基本保持向东南移动的趋势,14世纪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分布东南的极点。14世纪后,中国政治中心居于华北平原的北京,影响了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推移。 具体分析中国南北人口比重的演变可看出,西汉至唐天宝年间,北方人口呈下降趋势,但多数时间占全国半数以上;从唐中叶至元代,北方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南方人口普遍超过50%以上,元代达到顶点;明清时期北方地区人口比重有所恢复,但已经难以改变“人满东南”的大趋势。 原因: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因素, 这种人口分布变动的结果,有人为(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因素,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到自然条件(地貌、气候、土质、水文等)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历史气候的冷暖交替的周期性变化的制约。 人口分布变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因历史时期南北气候变化的纬度差异而带来的南北人口移动压力。由于历史气候的周期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幅度更大更明显,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呈现周期性南移和西迁,相应北方地区呈现经济周期性兴衰和移民周期性南北移动。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是前1000年相对温暖,而后1000年相对寒冷,相应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不断南移,故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人口比例总的来看在不断增加。清代南方地区经过太平天国战争而人口一度损耗十分严重,但同时期北方地区的农业生态已经十分恶化,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战争,南北人口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格局。总之,整个传统时代,人口分布受环境的影响或制约极大,传统时代中国人口重心从西北向东南推移是由近5000年来中国天地生大背景所决定的。

中国历史地理作业答案

[单选题]3、《尚书?禹贡》所列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以今天行政区划来看,以下()是《禹贡》中梁州的地域范围。 A:今湖南、湖北两省的大部分和江西的西部B:今山西、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辽宁西部C:今四川、重庆及陕西、甘肃及其以西D:今江苏和安徽南部、河南东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参考答案:C [单选题]2、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思维和方法上的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是()。 A:归纳和演绎B:抽象思维和逆向思维C: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D:动态和静态参考答案:C [单选题]1、从目前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来看,历史地理已逐渐成为一门()。A:交叉学科B:综合性很强的独立学科C:辅助学科D:交叉学科参考答案:B [单选题]4、在历史时期我国的()具有“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 A:长江B:黄河C:珠江D:澜沧江参考答案:B [论述题]历史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曾发生变化,请简要叙述经济重心变化的过程,并分析经济重心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变化过程:自东汉以后,由于黄河流域战乱频仍,在我国便形成了人口由北向南流动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趋势。 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南方开始得到开发;东晋至南朝,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几 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完全超过北方 主要原因::①北方战祸多,南方相对安定。 ②北民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③南方政权统治者大多比较重视经济发展。 ④都城南迁,政治重心南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 ⑤南方自然环境、海外贸易优于北方。 [填空题] 现代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及其与()发展关系的学科。参考答案:人类及人类社会;[填空题]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湖泊主要有弦蒲薮、阳华薮、焦获薮、(参考答案:昭余祁 [填空题]明代时对黄河下游河道进行了治理,其中提出“塞绝筑堤,束水攻沙”策略的人是()。参考答案:潘季驯[填空题]清朝咸丰五年(1855)6月,黄河在兰阳()决口,又重新注入渤海。参考答案:铜瓦厢 [填空题]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在()决口,由泗水入淮注入黄海,改变了黄河东注渤海的历史。参考答案:李固渡 [填空题]元代后期、明代至清代末(1300-1900)在我国气候变化史上是一个气候()时期。参考答案:寒冷 [填空题]在我国气候变迁史上,仰韶文化时期是我国气候史上的一个气候()时期。参考答案:温暖 [填空题]中国历史地理学经历了()、近代历史地理学和现代历史地理学三个发展阶段。参考答案:传统历史地理学 [论述题]1、简要叙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过程? 参考答案:

中国历史地理(北大)资料整理

开宗明义 2011年2月21日 18:37 教材: 没有一本特别好的教材 重点推荐的参考书:《中国历史地理概述》邹逸麟 并不通俗 课件: Ftp ftp://urban:urban@162.105.149.18/教学专用/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 只有一次期末考试 38%优秀率一个名额都不会浪费,都是90分以上。 助教说,复习时不仅要看课件的文字部分,也要注意图! 历史时期的地理。 古人在这样的问题中渗透了多少谋略和智慧。 历史自然地理:重点研究江河湖泊和气候的变化——探讨自然变化的规律 历史人文地理:人口军事城市农业文化聚落等等 中国历史地理的历史: 这个学科历史悠久 例:左冯翊,《汉书》:故秦内史。《禹贡》

近代,中国历史地理的创始人:张相文 八卦:光华新楼中间的四合院:顾颉刚30年代的故宅顾颉刚:每月拿出600大洋赞助禹贡学会,《禹贡》半 月刊 组织青年学者到西北(包括河套)考察。 华北沦陷后组织就解体。《禹贡》成为今天这门学科的 基础。 今天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人几乎都源自这个组织。 《中国历史地图集》。毛泽东个人倡议(不是国家意 志),谭其骧主编,历时二三十年,囊括当时最优秀的历史学家。 侯仁之:历史地理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停止在静态的时空变化中,要与人类活动的足迹联系在一起。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际关系应该是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方向。这个论点又将历史地理推向现代发展阶段。 目前,全国属于这个领域的正式从业者,不到五十人。 为什么要学这门课呢? 古人的事情在今天能有什么样的启迪呢? 例一战国策中战国时东周和西周 东周公对苏秦说:我想种水稻,但西周公不放水。可 见,两国依同一条河,即伊洛河。 苏秦说西周公放水。 例二,九鼎 例三,金庸中胡编辣椒 例四,电视剧各种胡掰,神马汉武帝沏茶啦

2019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智慧树知到最新满分单元测试答案

什么是历史地理? 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儒家曾经建立一种什么制度? 县是从什么时期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哪种制度的产物: 省制形成于: ______时期将所有的郡撤销。 确定首都需要考虑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是: 中国历史首都迁移的主要轨迹是: 首都要统治全国需要通过______来保证信息、人员、重要的物资上通下达。 宋朝时期的开封称为_______。 出现城市的条件不包括哪些? _______时期,曾经下命令要天下的县城都建城墙。 中国从什么时期把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 “车同轨”的意思是: 以下哪些城市是近代交通路线的产物: 长城功能是什么? 明代长城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_。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沟通湘江水系跟漓江水系是哪条河流? 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不包含的是: 京杭大运河形成于: 近年来的遗传学家认为世界上人基本上都是来自非洲。 从科学的原理分析,每个地方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外来的。 中国历代留下来的户口登记是真正的人口数字。 中国人口突破4亿是在清朝时期。 “胡焕庸线”是从:满洲里——阿里。 炎黄子孙这是文化认同 双方军事上、政治上是对立的,无法通婚。 所谓百越不是100个越族,就是很多越族,有山越、瓯越、骆越、闽越。 云南大学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是纳西族。 孔子教他的弟子六艺,六门主要的课程,其中有一门叫驭,就是赶车。 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农具的发展过程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的气侯大多数地方实际上是季风气候 移民跟农业生产相互促进,人口增长跟农业生产也是相互促进。 很多农作物带个洋字,带个西字,带个番字这些作物,这些品种好多都是外来的。长平之战要把几十万俘虏全部杀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俘虏威胁大。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 【名词解释】 1, 什么是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然而,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2,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逻辑推证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定性的个别历史文献材料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是一种最传统的方法。 二是统计计量法。这是历史地理学研究最有生命力和影响的方法。 三是数理模型法。 区域研究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切入点。 -2、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以及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 -1、「禹贡」学会 1934年2月,顾颉刚正式发起成立了「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意味着「中国历史地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0、顾颉刚 江苏吴县人。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在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 1、明清宇宙期{P60} 16世纪至17世纪这个小冰期是受整个银河系、太阳系、行星处于不同位置而引起的引力、电磁场、宇宙线、宇宙空间物质密度变化等变化而来的,故又称这个时期为「明清宇宙期」。 2、皇木采办{P73} 主要指明清两朝为修建宫殿、陵寝大量在南方地区采办皇木,主要采伐的对象是南方高大笔直的楠木和杉木,用于建筑的栋梁、立柱等关键部位。明永乐帝建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兴土木,重建京城,兴修故宫,是皇木采办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后历朝更是营造不断,大木采办纷繁。 3、食物链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4、荆江河曲 荆江单一河床形成后,由于下游壅水和洞庭湖的顶托,河曲活动亦随之发展。明中叶时,监利东南典型的河曲弯道已发育形成。以后又有自下游向上推移的明显趋势。清一代下荆江河床曲流活动全面发展,监利境内河床有八曲之多,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 分享 2018-2019年考研时,地理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是广大考研学子十分关心的问题,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最新第四轮地理学学科评估结果,是目前比较权威的排名数据。 从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国共有43所开设地理学类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华东师范大学。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大地理学(历史地理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 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学术含量高、与现实关系密切的地理学分支。北京大学是中国现代地理学的摇篮,在老一辈的学者,特别是侯仁之院士的努力与开拓下,取得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大成就,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历史地理是中国品牌学科,代表中国历史与地域的特色,中国历史地理的丰富内容在世界上具有优越地位。北大历史地理研究注重历史上城市的发展建设、规划传统、地域特征等问题,总结我国城市发展的民族特色,并与今天的旧城改造、城市规划、城市区域管理相结合,为今天的建设事业服务。几十年来,在侯仁之院士的带动与指导下,配合北京城市的新城建设、旧城改造工作进行了大量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北大历史地理研究是国内率先以历史地理学的角度,以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注重人-地关系问题,而开拓北方地区环境演变史研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大规模治沙工程启动,北大以侯仁之为首的历史地理学者深入毛乌素、乌兰布和等沙漠半干旱地带,细致考察沙海之中掩藏的人类活动遗迹,首次揭示了历史上人类活动对该地区沙漠化形成的影响规律,从而开创了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领域。八十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日益为全社会所注重,侯仁之率先强调历史地理学在环境问题研究上的重要作用,指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时段可以从全新世早期开始,考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全过程,从而总结规律,为今后的环境保护提供更充分的历史依据。目前,环境变迁研究已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而我国的环境变迁研究,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文明起源环境机制、原始农业形态、历史聚落分布、农牧业转换机制、北方历史人口特征、半干旱地带城市发展、旅游资源评估等问题的研究中,北大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北大历史学系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

北大历史学系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 201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系考研复试分数线总分不低于345分,政治、英语不低于50分,专业课不低于180分。 世界史:复试所占权重为总成绩的50%。复试成绩由专业外语笔试、考生资格审查、面试三部分组成,其中笔试占20%,考生资格审查占10%,面试占20%; 中国史:复试所占权重为总成绩的50%。复试成绩由考生资格审查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其中考生资格审查占20%,面试占30%。 最终录取成绩为初试(50%)+复试(50%)+英语听力成绩的总和。 具体计算方式为:总成绩=[初试权重×初试各门总成绩+复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复试权重+外语听力成绩(换算成3分制)]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考研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本文系统介绍北大历史学系考研难度,北大历史学系就业,北大历史学系学费,北大历史学系考研辅导,北大历史学系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大考研机构! 一、北大历史学系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北大历史学系考研很火,特别是北大这样的名校。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北大历史学系考研专业课623历史学基础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历史学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历史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北大历史学系硕士毕业生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86%。 北大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分别为:政府机关,新闻出版,公司,高校任教,读博,出国。 三、北大历史学系各招收专业介绍 北大历史学系共有两个专业招生,即中国史和世界史。学术型硕士学费总额2.4万元。 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其中中国史25人,世界史17人。拟接收推荐免试生50%-70%。应试生差额复试比例为200%。复试权重为50%。 其考试科目如下: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 62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或世界史) 考北京大学的历史学研究生是分专业分科目考试的,也就是说考中国史专业的研究生,在专业课方面只考中国史,不再考是世界史;同样,考世界史的研究生不考中国史。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导言 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4、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⑴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有开创之功。⑵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经济地理》、郑学檬《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⑶在城镇与古都城的研究方面:史念海主编的《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和文化》、李吉平《中国古代都城概况》、陈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⑷在历史交通地里方面:史念海的《中国的运河》王子今《秦汉交通史》辛德勇《古代交通与文献研究》。⑸在历史人口和移民历史地理研究方面: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等的《简明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人口史》等。⑹在历史文化地理方面: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和《方言与中国文化》。⑺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史念海《河山集》第4集和胡阿祥主编的《兵家必争之地》。⑻在历史地理理论方面: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辛德勇《历史地理学导论》. ⑼在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方面:杨正泰《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述》陈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4集、勒生禾《中国历

(0563)《中国历史地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563)《中国历史地理》网上作业题及 答案 1:第一批次 2:第二批次 3:第三批次 4:第四批次 5:第五批次 6:第六批次 1:[论述题] 1、简述我国丝织业的发展过程? 2、简述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三次人口南迁的过程及其迁徙路线? 参考答案: 1、大约在5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已经开始了丝织业生产。 丝织业起源以后,直到殷商和西周时期才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个时期丝织业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上游地区以及淮河流域。 春秋战国时期丝织业生产遍及黄河流域,各诸侯国都把发展农桑生产放在经济生活中的首要位置,蚕丝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丝织业的重要产地有齐、鲁、卫、郑、魏、秦等国,齐、鲁、卫是全国的丝织业中心,齐纨、鲁缟、卫锦被誉为最珍贵的丝织品。 秦汉时期黄河流域作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地位得到巩固,丝织业生产基本上都在黄河流域进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主要生产麻织品。西汉丝织品的主要产地是临淄、襄邑、长安、洛阳。东汉时,成都也成为丝织业中心。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丝织业生产收到战乱破坏较大,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后,丝织业才逐渐恢复起来。位于黄河下游地区的定州是北齐的丝织业中心。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丝织业得到迅速发展。 隋代和唐代前期黄河流域丝织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河南、河北二道是主要产地,巴蜀地区的丝织业也比较发达。安史之乱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丝织业迅速发展起来。越州(今浙江会稽)是丝织业中心,荆州(今湖北江陵)和宣州(今安徽宣城)的丝织业也很发达。黄河中下游地区丝织业逐渐衰落,关中地区尤为严重。北宋时期,开封、洛阳、真定(今河北正定)、成都、江宁(今江苏南京)润州(今江苏镇江)等地设有规模巨大的官营丝织工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和河北东路是其主要产地。宋室南渡以后,南方丝

历史地理学名校

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现状与名师 学校实力: 复旦大学:是毫无争议的NO.1,如果你认为自己有实力的话建议报考之; 北京大学:有人认为北大的历史地理学很牛,但北大的历史地理学只有一位导师,还是史念海的学生,而难度却是最大的,复试按1:2的比例划线。所以我认为如果你有考北大实力的话建议你报考复旦,因为北大的历史地理学实力和复旦不在一个级别。 武汉大学:有徐少华,值得一读。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地理学有3位导师,以华林甫为代表(人大历史地理学唯一的博导)。华林甫是大陆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量级人物,建议报考之。 陕西师范大学:很多人说这所学校已经今非昔比,但其历史地理学实力仍排第二,原因如下:有一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以上2 个荣耀只有复旦大学能与其分享)、中国古都学会挂靠在陕西师范大学,有7 位博导、全国唯一的历史地理学定期期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所以尽管史念海、朱士光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但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的底子还在。放眼全国历史地理学导师很多是陕西师范大学的校友:北大历史地理学的导师毕业于陕师大、川大历史地理学导师毕业于陕师大、暨大5位博导中的3位是陕师大的校友…… 西南大学:继承了西南师范大学的衣钵,有蓝勇,值得一读。但今年起实行奖学金制,具体待遇未定。 暨南大学:它的历史地理学作为后起之秀,实力处于上升期,有5位博导。如果你认为自己实力中上的话建议在陕西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之间选择暨大,原因如下:二者同为中央下属院校,尽管暨大历史地理学实力不如陕师大,但暨大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有丰厚的奖学金待遇,而且其发展处于上升期;陕师大由于区位条件,不可避免地处于下滑期,而且受制于资金问题,其没有公费,平时评选奖学金很重要的是依据你发表的论文质量和数量,所以如果你认为自己功底欠火候的话在陕师大拿奖学金比较难。 总结: 历史地理学实力排名:第一梯队: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第二梯队: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第三梯队:暨南大学、武汉大学;第四梯队:西南大学。综合学校发展及奖学金待遇:第一梯队: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第二梯队:暨南大学;第三梯队:陕西师范大学;第四梯队:西南大学。由于历史地理学这一学科发展还不完善,继谭其骧、邹逸麟、侯仁之、史念海的时代之后,代表性的学者并不算多(大佬级的人物都在复旦),所以不推荐报考其它学校。 报考难度排行:1、北京大学;2、复旦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5、陕西师范大学;6、暨南大学;7、西南大学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答案:十六国、五代十国 9、历史统一的范围是指:

2015中国历史地理练习题

《中国历史地理》作业 绪论: 一、填空 1.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以及其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发展关系的学科。 2.中国历史地理学经历了(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三个发展阶段。 3.1923年就已有人提出“历史地理学”一词,但中国开始正式使用这个名词是到 ( 1935 )年。 4.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思维和方法上的两个特点是()和() 5.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资料主要是通过历史地理传世文献、()和( )三种形式获得。 6.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和()三种。 二、选择 1.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思维和方法上的两个特点是:( B ) A.归纳和演绎 B.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C.抽象思维和逆向思维 2.从目前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来看,历史地理已逐渐成为一门 (A ) A.综合性很强的独立学科B.交叉学科C.辅助学科 三、名词解释 1.尽全是空 2.人地互动 第一章历史地理文献 一、填空 1.()是我国最古老的地理文献之一,它概述了当时中国地理上的重要内容,把天下分为九州。 2.我国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是先秦时期的()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王朝疆域、政区为纲的地理著作是() 4.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总志是()朝李吉甫所著的《》 5.我国古代的军事历史地理著述最有影响的是宋代的《》和明末清初的《》。

6.西晋时期对我国地图学做出突出贡献的是(),他提出来编绘地图的六条原则,即() 二、选择 1.《谈史方舆纪要》的作者是() A、顾炎武 B、章学诚 C、顾祖禹 D、黄宗羲 2.我国现存最早而又最完整的一部区域性地方志是() A、《华阳国志》 B、《元和郡县志》 C、《汉书地理志》 D、《国语》 3.我国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是() A.《山海经》B。《水经注》3.《管子.地员篇》4.《穆天子传》 4.我国北宋时期全国性的地理总志有:() A.《元丰九域志》 B.《太平寰宇记》 C.《舆地纪胜》 D.《方舆胜览》 5.南宋时期全国性的地理总志有:() A.《舆地广记》 B.《舆地纪胜》 C.《方舆胜览》D《太平寰宇记》 6.唐代在我国地图学上贡献最大是:() A.裴秀 B.裴矩 C.贾耽 D.许敬宗 三、名词解释 《元和郡县图志》 第二章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一、填空 1. 中国近2000年的气候,前1000年相对(),后1000年相对() 2. 五千年来,中国气候正从()转向(),冷暖变化的幅度随()呈现明显的差异,即:() 3.东汉到南北朝的寒冷期正对应着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和魏文帝迁都都洛阳。 4.通过对第四纪气候变化与人类产生关系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 ()和()共同创造了人类。()是猿从攀树转为地面说的主要原因,()是从猿到人转变的动力。 5.在距今8000年到5000年左右的温暖期,为冰后期的气候最适期,称(),又称()。 6. 1400年到1900年这个时期中国的气候十分寒冷,被称为(),又称() 二、选择

历史地理复习

1-5 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论、专题研究】(历史地理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什么是历史地理?伯克利学派课件上著名的地理学家 6-13考试重点熟练掌握全面掌握系统掌握【中国历史地理基础知识】 重点的有中国古代地理文献、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水路交通、清代以来的地理变化 简述元大都的规划布局特点。 明清北京城市的规划特点 秦汉到明清中国王朝都城在北方地区的空间转移过程和特点 2010年1月 名词解释(5*8) 1、横剖面法 2、读史方舆纪要 3、元和郡县志 4、太平寰宇记 5、郡县制 6、济水 7、陈仓 8、秦楚大道 论述:20*3 1、简述北宋时期开封到杭州的运河包括那几个主要河段?并在地图上标出具体走向(提供地图一张,在上面画) 2、论述秦代、汉代以及隋代、唐代再以及明代、清代的都城和基本经济区变化 3、论述禹贡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并阐述其在中国历史地理思想史上的作用以及对中国历史地理思想的影响 前面有人说发考题不好,不过本来邓辉老师每年试题都是有变化的,还是发上来给后人做个参照吧,可以把握一下大方向。 2009年1月 一、名词解释 1、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组成部分,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分异特点,以及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的一门学科体系。 2、五服制度 3、禹贡九州 4、吴会(隆中对) 5、昆明(族,汉代) 6、元和郡县志 7、太平寰宇记 8、黔中郡 二、综合题

1、简述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中国王朝都城在中国北方地区的空间转移过程和主要特点 2、简述北宋时期开封到杭州的运河包括那几个主要河段?其中利用了哪些天然河道和古 运河? 3、翻译下段文字,并比较它和唐朝基本经济区分布的区别。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和去年的题其实有很大不同,不过还是可以看出重点依旧是文献和交通部分。 总结一点经验吧: 1、古文献那一章要好好背,哪怕是课件上只出现过名字的,也得背,考前去找找资料看 一下。 2、交通是重点,不过不要太纠缠于细节了,我们复习时都背了很多道路的具体路线,都 没考。 可能过于注重细枝末节了。老师更注重是宏观方面的把握吧。 3、背古代交通部分时可以结合地图,尤其是运河那部分。 4、其实平时就应该去翻翻历史地理类的书,考前翻了下侯仁之先生的文集,很有意思呀 ,关于北京城水系变迁、规划设计和沙漠地理都写的很详细,虽然今年没考,不过这些基础还是有必要了解的。(可能很多人平时就有去翻文献,我期末才后知后觉,面壁去……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所著的区域地理著作,全书集自然与人文地理于一身,但以军事地理为主。着重记述历代兴亡大事、战争胜负与地理形势的关系,注重经世致用,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尤其重视。不但对于军事地理、沿革地理方面《读史方舆纪要》有十分重要的记述,而且在经济地理方面亦有相当可观的内容。 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中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区域地理著作。明末清初顾炎武撰。《天下郡国利病书》以讲究郡国利病贯穿全书,重点辑录了兵防、赋税、水利三方面内容。除记载舆地沿革外,所载赋役、屯垦、水利、漕运等资料相当丰富,是研究明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史籍。 括地志:《括地志》是中国唐朝时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由唐初魏王李泰主编。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为后来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开了先河。全面反映盛唐时代行政区划和地理情况的专书。 元和郡县图志:《元和郡县图志》为李吉甫所撰,是一部中国唐代的一部地理总志,对古代政区地理沿革有比较系统的叙述。书中以贞观十道为基础,又分为47个节镇,将所属各府州县的户口、沿革、山川、古迹以至贡赋等依次作了叙述。每镇篇首有图,所以称为《元和郡县图志》 太平寰宇记:宋太宗时地理总志。乐史撰。是继《元和郡县志》后又一部现存较早较完整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分为十三道,分述各州府之沿革、户口、风俗、土产及所属各县之概况、山川湖泽、古迹要塞等,还分列“四夷”二十九卷,记述周边各族 元丰九域志:北宋中叶地理总志,王存主编,书中除记载当时疆域政区外,又备载各地户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