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311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

学时数:36学时学分数:2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体育科研方法》是我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必修类专业基础课。是全体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必须修习、合格的重要方法工具课。本课程的教学不仅追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培养其运用本学科知识的能力。而且,本学科“方法工具”的学科性质,使得其在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必须的知识结构中,具有融合各学科知识,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作用。因而,本学科是训练学生综合各门学科知识、构建自己具有个性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从学习过程到能力形成的重要课程。

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

1、使学生初步了解体育科研的基本程序与规范要求,掌握课题选择、课题设计、获取资料、处理资料、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等体育科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学生在校完成毕业论文和毕业后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提供方法指导。

2、对学生进行体育科研方法的基本训练,提高学生科学方法素养,培养学生独立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3、培养学生广泛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跟踪与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的习惯与能力,为有效养成学生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有关学科知识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乐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对学生进行科学道德、科学世界观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学习和今后的工作。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体育科学研究导论(5学时)

(一)、教学要求

使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初步了解科学和体育科学、科学研究和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涵义,了解体育科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了解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理解和掌握体育科学研究的内容及分类,一般性地了解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体育科学研究。

(二)、教学内容

重点:体育科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体育科学研究的内容及分类;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难点:体育科学研究的内容及分类。

第一节科学研究与体育科学研究

1、科学与体育科学;

2、科学研究与体育科学研究。

第二节体育科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1、体育科学研究的任务;

2、体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些共同特点;

2、体育科学研究所独有的一些特点;

3、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体育科学研究的内容及分类

1、按学科分类;

2、按课题的研究方向分类;

3、按研究课题的性质分类;4按研究形式分类。

第五节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1、自然科学类研究的一般程序;

2、社会科学类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二章选择研究课题(教学与讨论共8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清楚地了解体育科学研究的研究课题都有哪些的来源,选择研究课题都要遵循些什么选题原则,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研究课题选择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将来的就业走向,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条件与能力,正确选择科研课题。要求学生将本章知识与自己预选毕业论文题目相结合,引导学生就如何根据自己当前情况,正确选择毕业论文题目进行讨论。在学习以后有关章节后,每位学生都必须提交合格的开题报告。

(二)、教学内容

重点:研究课题的来源、选题原则,选题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移植法与选题、创造性思维与选题、科学群体活动与选题、机遇与选题、阅读与选题;如何撰写开题报告。

难点:选题原则,撰写开题报告。

第一节研究课题的来源与选题原则

1、课题选择的意义;

2、研究课题的来源;

3、选题的原则。

第二节研究课题选择的程序与方法

1、研究课题选择的一般程序:课题准备阶段,课题系统化阶段,研究课题的评价阶段;

2、选择研究课题的方法:移植法与选题;创造性思维与选题;科学群体活动与选题机遇与选题;阅读与选题。

第三章研究设计与研究计划(2学时)

(一)、教学要求

本章教学中着重解决研究设计和研究计划问题,而教材编入的有关研究对象取样方法与样本含量问题,学生已在体育统计学教学中学过,这里不再重复。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理解和认识研究设计的意义和内容,掌握在研究工作中,正确确定研究论域的基本方法。掌握制定研究计划和根据研究课题的特点制定实验观测实施细则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重点:研究设计的意义和内容;确定研究论域的范围;研究计划的制定;实验观测实施细则的制定。

难点:确定研究论域的范围;制定研究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研究设计

1、研究设计的意义和内容;

2、确定研究论域的范围。

第二节研究计划

1、研究计划的制定;

2、实验观测实施细则的制定

第四章资料与事实的搜集方法(6学时)

(一)、教学要求

搜集研究事实和研究资料,不仅是任何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其效率的高低决定和影响着科学研究工作的结果。因而本章教学必须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搜集研究事实与资料的重要性,并使学生通过本章学习,较好地掌握并能初步正确运用搜集事实与资料的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常用的科研方法。

(二)、教学内容

重点:文献法,文献综述的撰写;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

难点:文献综述的撰写,调查法,实验法。

第一节文献法

1、文献的种类、意义及特点;

2、文献搜集的基本要求;

3、文献搜集的方法;

4、文献的阅读与记录方法;

5、文献综述的撰写。

第二节调查法

1、调查法的概念和意义;

2、调查法的类型;

3、调查的具体方法;

4、调查法的实施步骤。

第三节观察法

1、观察法的定义;

2、观察法的特点;

3、观察法的分类;

4、观察法的基本要求;

5、观察法的基本程序及各阶段任务;

6、使用观察法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实验法

1、实验法的概念与特点;

2、实验设计:设计原理,实验的基本因素,实验误差的控制,实验设计的原则,实验设计的方法。

第五章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6学时)

(一)、教学要求

科学研究中,在已获得研究事实与资料的基础上,能否正确地处理资料,从而发现科学规律和事物的本质,决定了研究是否会取得成功,决定了研究效益的高低。因而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在了解常见的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正确处理资料的基本方法,为其今后的思考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实现上述目的,讲授中要在讲清原理与方法的同时列举大量生动事例,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

重点:资料的整理方法,资料分析的一般方法,思维加工方法。

难点: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思维加工方法。

第一节资料的整理方法

1、资料整理的意义和原则;

2、定性资料的整理;

3、定量资料的整理;

4、资料的图表绘制。

第二节资料的分析方法

1、资料的分析过程和总体思路;

2、分析资料的一般方法;

3、思维加工方法: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

4、系统方法简介:信息方法、反馈控制法、功能模拟法、黑箱方法等一般系统方法,系统工程法、灰色系统法、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等系统分析法。

第六章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与评价(4学时)

(一)、教学要求

正确、规范地撰写体育科研论文是正确表述、传播科学研究结果的重要一环。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类型和特点,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和掌握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求,学会正确规范地撰写体育科研论文。掌握论文答辩的一般过程和技巧,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重点: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类型和特点,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写作要求,毕业论文答辩。

难点: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写作要求。

第一节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类型及特点

1、定义;

2、体育科研论文的类型:A、按学科性质分类,B、按研究内容分类,C、按写作目的分类;

3、体育科研究论文的特点。

第二节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求

1、自然科学类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写作要求;

2、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写作要求。

第三节毕业论文的报告与答辩

1、报告与答辩前的准备;

2、报告与答辩的注意事项。

第七章体育科学研究者的基本素养(3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应当具备的科学态度,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应当具备的知识与智能结构。从而为学生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指明努力的方向。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自我学习和实践而不断提高的方法。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生动的讲解,并展开讨论。

(二)、教学内容

重点:应当具备的科学态度,应当具备的科研道德修养,应当具备的其他素质,应当具备的知识与智能结构。

难点:体育科学研究者应当具备的知识与智能结构。

第一节科学研究与科学态度

1、何为科学态度;

2、科学态度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3、科学研究者应当具备的科学态度。

第二节科学研究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1、科研道德修养;

2、其他素质。

第三节体育科学研究者应具备的知识与智能结构

1、科研工作的特征需要“深”而“博”的通才;

2、体育科学研究者知识结构的基本要素;

3、体育科学研究者智力结构的基本要素;

4、体育科学研究者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

三、课程教学形式与安排

授课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结合教学内容展开必要的课堂讨论。每位学生必须在本课教学阶段,自主阅读已在各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体育科论文50篇以上。课程结束时每位学生均需以自己的毕业论文预选研究内容为课题,交出一份开题报告。并组织全教学班学生进行5——10篇开题报告的分析、评价的讨论,教师要在每篇开题报告的讨论结束时,点评开题报告和点评学生的发言。以提高学生进行选题、设计研究计划、撰写开题报告的能力。

(一)、课堂讲授:课堂讲授必须充分尊重所选教材所呈现的本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主线,讲授过程沿此主线展开,同时必须根据讲授进展而补充学科发展前沿的新成果。讲授中在充分尊重教材观点的同时,教师可以言之有据地阐明自己不同的学术观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和鼓励学生做出自己的判断。为尽可能增加课堂讲授的信息量,要求讲授全程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二)、课堂讨论:在课堂讲授中,不仅教师可以阐明自己不同于教材的学术观点,而且为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要在讲授中营造具有高度学术民主的课堂讨论。因而要鼓励学生敢于和勇于质疑教材观点和教师观点,并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在专门组织的课堂讨论中,要事先布置讨论内容,要求学生经过事先的较为广泛的阅读和思考,并尽可能准备讨论提纲。整个教学过程中还须在最后阶段专门安排对部分学生的开题报告的宣讲与民主讨论。不论是平时课堂教学中的讨论,还是专门安排的讨论,在讨论结束时,教师都要有观点鲜明而又具有学术民主精神的小结,以提高讨论课的效益。

(三)、作业:作业共分两种形式,一是阅读类作业,每位学生必须在本课教学阶段,每周自主阅读已在各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体育科论文3篇以上,每4周提交1份读书报告。整个教学期内每位学生至少必须提交4份读书报告;二是每位学生必须提交以预选毕业论文为题目的“开题报告”。读书报告在学生成绩考核中占最后成绩的20%;开题报告必须符合规范,教师对学生开题报告的成绩评定占学生最后成绩的20%。

(四)、考试与最终成绩评定:考试采用期末闭卷考试方式为主,全卷题量不少于40道题,每一知识点分值不超过2分。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60%,加上读书报告和开题报告所得分值为学生最后得分。并要求读书报告、开题报告和期末考试的成绩都分别要达到各自成绩的60%以上。

四、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

建议本课程选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学校教材《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编写组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教学参考书

1、《体育科学研究的程序与方法》.王义润、田麦久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2、《体育科研概论》.周登嵩.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3、《体育研究方法学》. 吴岱明.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4、《创造思维秘诀》.肖家祺、宋秋芬.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5、《普通逻辑》.普通逻辑编写组成.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6、《体育科研方法论》.杨世勇.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

7、《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张力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完整版)体育科研方法

填空题 1、定性资料常用分析方法包括(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 2、实验误差包括(抽样误差)、(过失误差)、(系统误差) 3、科学研究的特点:(继承性)、(探索性)、(创造性)、(一次性和连续性)、(艰巨性与复杂性)、(集体性) 4、列举出三个常用的文献数据库: (CNKI)、(万方)、(维普) 5、体育类核心期刊包括: (体育科学)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中国体育科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体育学刊)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文化导刊)、(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科技) 6、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法)、(专家调查法)、(访谈法)。 7、科学研究的类型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基础研究) 单选题 1、广义的科学不包括( C )。 A、自然科学 B、思维科学 C、人文社会科学 D、社会科学 2、《体育科学词典》中将体育科学分为3类,下列不属于体育科学分类的是( D )。 A、体育基础科学 B、体育应用科学 C、体育技术科学 D、体育管理科学类 3、科学研究的特点不包括( B )。 A、继承性 B、趣味性 C、创造性 D、一次性和连续性 E、艰巨性和复杂性 F、集体性 G、探索性 4、,下列科学研究分类中,属于根据科研成果的性质分的是( A )。 A、基础性研究 B、探索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5、,下列分类不属于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来分类的研究类型是(A) A、推广性研究 B、探索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6、科学研究假设不具有( B )。 A、科学性 B、准确性 C、预测性 D、可行性 7、方法不具备的特点是( B )。 A、方法与任务联系在一起 B、方法与理论联系在一起 C、方法与结果联系在一起 D、方法与实践联系在一起 8、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最高层次是(C) A、一般研究法方法 B、具体研究方法 C、哲学方法 D、实验研究方法 9、通过测量、问卷调查、量表、实验等方式来收集资料,并运用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研究属于研究基本范式 中的(B)。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应用研究 D、描述研究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描述研究的内容的是( C )。 A、事物的性质 B、事物的结构 C、事物的概貌 D、事物的质量 E、事物的质量特征 11、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选题的意义( C )。 A、是研究的起点 B、是研究的目标 C、是研究的总结 D、是研究的关键 12、下列属于逻辑思维的是(A)。 A、发散思维 B、直觉思维 C、灵感思维 D、简单思维 13、逻辑思维不包括(D) A、发散思维 B、收敛思维 C、联想思维 D、直觉思维 E、反向思维 14、下列哪项不属于科学研究选题的原则( C )。

体育科研方法154答案

体育科研方法模拟试卷答案 D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2 分) 1、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它是在全面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的某一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系统的、全面的综合叙述和评论。 2、总体:在科学研究中,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即总体。 3、研究设计:广义上是指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知识,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假说的形成、研究变量的选择、研究结果的分析以及论文的写作等一系列内容;狭义上是指科学研究具体的实施过程之中一个计划的方案以及与计划有关的 运作程序。 4、研究假设:研究假设又称科学假设,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本质与规律的一种未经实验证明的预先推断和猜测,是形成科学理论的初级形态。 5、实验主效应:实验中一个因素不同水平引起的变异即实验主效应。 6、技术:技术是指人们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改革自然和变革社会的实践中,获得物质财富的各种物质精神的信息手段的总和,包括各种劳动工具、方法、设备、工艺、信息和规则的体系。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CAADA AABCC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 分) 1、科学研究成果的确认的形式有哪些? 答: (1)发表。(1 分) (2)同行评议。(成果鉴定)(2 分) (3)获奖。(2 分) 2、解答社会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 答: (1)问卷标题。(1 分) (2)引导语。(2 分) (3)主体部分。(1 分) (4)问卷编码。(1 分) 3、体育科学的主导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 (1)体育科学与其它学科及体育科学内部的交叉融合趋势;(2 分) (2)体育科学进一步数学化倾向趋势。(1 分)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教学大纲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 4 学时:48 适用专业: 高职高专类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课程安排在第学期。 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管理、软件使用和编程环境部署。本课程将紧密结合实际,以首选的Linux桌面系统Ubuntu 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为学生今后进行系统管理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奠定基础。整个课程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基本功能到高级功能的逻辑进行讲授,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 《计算机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 《Linux应用开发》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上,要求学生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配置管理、桌面应用、编程和软件开发环境。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和使用技能,涵盖系统安装和基本使用、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用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桌面应用、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LAMP 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部署,以及Ubuntu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培养的IEET核心能力: ?具备系统管理方向的系统工程师的工程能力:掌握Linux配置管理和运维,包括用 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具备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开发环境部署能力,包括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 Android应用开发、LAMP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的部署和流程。 ?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接受企业 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英语文档阅读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理解Ubuntu Linux的相关英文资料。

体育科研方法

第一章体育科学研究导论1、什么是体育科学? 是整个人类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硕博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将体育学一级学科分为哪几个二级学科?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体育学又分为了哪几个专业? (1)、a、体育人文社会学 b、运动人体科学

c、体育教育训练学 d、民族传统体育学3 (2)、a、体育教育 b、运动训练 c、社会体育 d、运动人体科学 e、民族传统体育 3、根据体育科研成果的性质,将体育科学研究分为哪几个类型? (1)、基础性研究 (2)、应用性研究 (3)推广(开发)性研

究 4、体育科学研究:是为了探索迄今为止人类对体育科学体系中尚未掌握的知识和规律,也是对现今体育实践所依据的学说和原理不断进行检验的一种思维活动 5、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1)、体育科学研究的合作化与综合化 (2)、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

(3)、体育科学研究仪器、设备的精确化(4)、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多元化(5)、体育科学研究奖励的制度化 (6)、体育科学研究队伍的专业化与多样化(7)、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 第二章体育科学研究的选 题 1、为什么说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选题是探寻科学发展的性增长点,科学的选题研究课题既是科学的研究的开始步骤,。是科学研究走向成功的开始 2、简述发散思维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 特点: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多感官性 3、体育科学研究选题所遵循的原则

需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前沿性、有效性、系统性 第三章体育科学研究 设计与计划 1、假设的定义是什么 是为得出逻辑的或经验的结论并加以检验而设立的试验性假说 2、假设在体育调查研究中有什么作用? 指导研究、逻辑推导、发展理论

计算机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大纲 (参考学时:约48学时) 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说明,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主要依靠器件的变革和系统结构的改进。今天,在器件潜力几乎达到极限的情况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改进尤为重要。 本课程是从外部来研究计算机系统, 即使用者所看到的物理计算机的抽象;编写出能够在机器上正确运行的程序所必须了解到的计算机的属性;软硬件功能分配及分界面的确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生熟悉现代计算机系统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应用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系统结构的分析能力,掌握系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即如何最合理地利用新器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设计并构成综合性能指标最佳的计算机系统。 本课程为计算机专业(本科)高年级课程,需要综合几乎所有计算机专业基础和相关的前继专业课程知识。主要有: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本课程的新内容为超标量处理机、超流水线处理机、向量处理机、并行处理机、线程级并行、多核处理器、多处理器系统及其并行计算等。 1.教学内容 本课程知识结构图如图1所示。

第一部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础 1.教学内容 2.计算机的发展及其分类; 3.计算机系统多级层次结构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系统设计的评价标准和定量原理; 5.软件、器件、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 6.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内容: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定义,计算机组成定义,计算 机实现定义,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的三者关系,透明性,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Amdahl定律,CPU性能公式,并行性原理,局部性原理),MIPS定义,MFLOPS 定义。 2.掌握内容: 弗林分类法,冯·诺依曼计算机特征,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演变,软件、器 件、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模拟与仿真。 3.了解内容: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 3.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2.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Amdahl定律,CPU性能公式,并行性原理,局部性 原理); 3.系统结构的评价标准; 4.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类。 难点: 1.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 第二部分计算机指令系统 1. 教学内容 1.数据类型; 2.寻址技术; 3.指令系统的设计; 4.指令系统的改进。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内容:数据表示和数据结构,自定义数据表示,大端存储和小端存储,寻址 方式,指令格式的优化(Huffman编码法、扩展编码法),RISC的定义与特点,减少指令平均执行周期数方法。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 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互斥和同步等;操作系统的各 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一般原理。其次 在实验环节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其任务是讲授操作系统的原理,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级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同时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获知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操作系统几大管理模块的分工和管理思想,学习设计系统软件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掌握操作系统实例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三、面向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先修课程: 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结构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2学时)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操作系统的地位(A);操作系统的作用(A)。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功能 单道系统与多道系统(B);操作系统的功能(A)。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B)。 第二章:作业管理(2学时) 第一节:作业的组织 作业与作业步(B);作业的分类(B);作业的状态(B);作业控制块(B)。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程序级接口(A);作业控制级接口(A)。 第三节: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程序的功能(B);作业调度策略(B);作业调度算法(B)。 第四节:作业控制 脱机控制方式(A);联机控制方式(A)。 第三章:文件管理(8学时) 第一节:文件与文件系统(1学时) 文件(B);文件的种类(B);文件系统及其功能(A)。 第二节:文件的组织结构(1学时) 文件的逻辑结构(A);文件的物理结构(A)。 第三节:文件目录结构(1学时) 文件说明(B);文件目录的结构(A);当前目录和目录文件(B)。 第四节:文件存取与操作(1学时) 文件的存取方法(A);文件存储设备(C);活动文件(B);文件操作(A)。 第五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学时) 空闲块表(A);空闲区表(A);空闲块链(A);位示图(A)。 第六节:文件的共享和保护(2学时)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操作系统》总学时与学分:72学时 4学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操作系统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涉及考研等进一步进修的重要课程,是计算机 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 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和一般的管理方法,从而为学生以后的 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 节 内 容学 时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5第二章 进程管理12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2第四章 存储管理12第五章 设备管理10第六章 文件管理8第七章 操作系统接口4第八章 网络操作系统3第九章 系统安全性3第十章 UNIX 操作系统3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发展过 程,知道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系统的首次扩充,是 现代计算机系统必须配置的软件。 基本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发展过程、基本特征及主要功能;了解操作 系统的结构设计 本章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本章难点:操作系统基本特征的理解,操作系统主要功能的体现。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电气课件中调试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2014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大纲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为配合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操作系统》而开设的,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实际进行操作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编程实现。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施,使学生能将操作系统的概念具体化,并从整体和动态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操作系统,以巩固和补充操作系统的原理教学,提高学生解决操作系统设计及实现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施,要求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培养学生在模拟条件下与实际环境中实现功能模块和系统的能力: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实际进行操作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编程实现,具体包括:基于线程的多任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个简单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培养学生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合理分析试验结果的能力: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实验设计、程序调试、错误分析,从而熟悉实验设计方法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学生需根据设计项目的功能要求及操作系统原理的相关理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需考虑项目实现的软硬件环境,设计相关数据结构及算法,在实现过程中发现解决方案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改进。 (4)培养学生分析并清楚阐述设计合理性的能力:要求学生在项目上机验收和实验报告中分析阐述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5)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课程设计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的分工及合作。 二、设计学时和学分 学时:32 ;学分:1 三、设计的主要内容 以下三个题目中:1、2中选做一题,第3题必做。 1、基于线程的多任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线程的创建、撤消和CPU切换。 掌握线程的定义和特征,线程的基本状态,线程的私有堆栈,线程控制块TCB,理解线程与进程的区别,实现线程的创建、撤消和CPU切换。 (2)时间片轮转调度 理解各种调度算法、调度的原因,完成时钟中断的截取,具体实现调度程序。 (3)最高优先权优先调度 理解优先权的概念,并实现最高优先权优先调度策略。 (4)利用记录型信号量实现线程的同步

体育科研方法复习

名词解释 1.科学:是人类社会现存各类知识体系的总称,涵盖了人类进步的一切成果。广义科学: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总称。狭义科学:专指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 2.技术: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利用自然和变革社会的实践中,获得物质财富、精神和信息手段的总和,包括各种劳动工具、方法、设备、工艺、信息和规则的体系。 3.体育科学研究:人们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科学研究活动的组成部分。 4.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指人们为了科学地认识和揭示体育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而采用的手段、途径、工具和方式的总称。 5.研究课题:该学科领域和研究范围中未知的问题。 6.操作定义:是依据抽象定义所界定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提出一些可观测的指标来说明如何度量一个概念,即把概念与可观测的指标联合起来的中介。 7.假设:为得出逻辑的或经验的结论并加以检验而设立的试验性假说。 8.研究范式: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同时,它还包含着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9.文献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10.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以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不加控制条件,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客观对象,包括人和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直接、系统的考察、记录,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11.实验观察:指在人为设置或控制的条件下,对观察对象或活动进行观察的方法。 12.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形式提出经过周密设计的若干固定问题或格式,询问被调查对象,并让其填写,然后对所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13.实验法:是人们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仪器设备),按照特定设计的条件和程序,人为地对研究对象进行控制、模拟或变革,以观察其变化和结果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14.特尔菲法:是指调查者针对某些问题(如方案、指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等)向专家进行咨询调查,依靠专家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创造性智慧,采用系统的逻辑方法和匿名问卷的形式。背靠背的分别对事物评估与分析、预测与判断,从而获得客观可靠的意见与信息的方法。 15.信度和效度:效度也称有效度或准确度,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信度也称可靠性,是指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目标对象重复测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操作系统(英)》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英)》课程教学大纲 (Operating Systems)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1201313 学分:3学分 总学时:51学时(其中实验 9 学时) 适用对象: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等专业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 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生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信息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操作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系统的开发模式、开发方法和操作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以后参与系统软件分析和开发奠定基础。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使用原版教材,采用双语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并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教学。 (三)教学安排 本课程的总学时为51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2学时,上机实践教学9学时。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5 hours, Lab 0 hour) Main Points: Short history,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 Objectives, Functions, Multiprogramming, Real-Time System, Batch system, Time-sharing system, 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Chapter 2 Computer-System Structures ( 1.5 hours , Lab 0 hour)

完整版体育科研方法试卷答案

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 1. 操作定义:就是用可感知、可度量的具体事物、事件、现象或方法(1分)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和说明(1分)。 2. 纯随机抽样:就是事先将研究对象的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依序编号(1分),然后采用抽签的方法或利用“随机数表”来进行取样的方法(1分)。 3. 选题原则:是指在选择研究课题时(1分)必须遵循的标准和法则(1分)。 4. 体育科学研究:是人类研究活动的组成部分(1分),是人们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1分)。 5. 归纳法:是从个别的、特殊的知识中(1分)概括出一般性知识的逻辑方法(1分)。 二、填空题 1.体育基础学科、体育应用学科、体育技术学科 2.可控制性、可操作性、可证伪性、可重复性 3.选题、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 4.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机读型 5.自填问卷、代填问卷 6.脚注、夹注、章末注、文末注 三、判断题 1—5√√√√√6—10××√√√ 四、简答题 1. 简述体育科研的实质及其基本内容? 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实质是为了探索迄今为止人类对体育科学体系中尚未掌握的知识和规律,也是对现今体育实践所依据的学说和原理进行检验的一种思维活动(2分)。 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内容是通过各种科学研究方法对客观存在的各种体育现象的事实和确凿的材料进行加工整理(1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1分),以找出体育现象及其发展过程的本质与变化的对立统一规律,创造出新的体育科学知识和体育科学技术(1分),进一步完善或充实体育科学体系(1分)。 2. 简述体育科研工作的发展趋势? 第一,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视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的规模日益扩大,综合性的研究已成为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1分)。 第二,在重视竞技体育研究的同时,大众体育、康复体育的研究越来越活跃;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比重逐步增大(1分)。 第三,科学研究方法的借鉴和引入速度越来越快。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逐步靠近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体系(1分)。 第四,体育专用测试仪器越来越精密。无损伤和无痛、微量、快速反馈、遥感和遥测技术的应用是体育测试仪器的发展方向(1分)。 第五,普遍重视体育信息工作和学术交流(1分)。 第六,兴奋剂的检查与逃避检查的研究,使体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也介入了“科学有无界限”的争论(1分)。 3. 简述体育科学研究中关于样本含量的特殊规定? 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关于样本含量的特殊规定有: 对药品的疗效研究,样本含量应不少于300例(1.5分); 分);1.5例(100某种方法或手段对人体健康或增强体质的研究,样本含量应不少于

体育科研方法

第一章体育科学研究导论1、什么就是体育科学? 就是整个人类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就是研究体育现象与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硕博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将体育学一级学科分为哪几个二级学科?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体育学又分为了哪几个专业? (1)、a、体育人文社会学 b、运动人体科学

c、体育教育训练学 d、民族传统体育学3 (2)、a、体育教育 b、运动训练 c、社会体育 d、运动人体科学 e、民族传统体育 3、根据体育科研成果的性质,将体育科学研究分为哪几个类型? (1)、基础性研究 (2)、应用性研究 (3)推广(开发)性研究

4、体育科学研究:就是为了探索迄今为止人类对体育科学体系中尚未掌握的知识与规律,也就是对现今体育实践所依据的学说与原理不断进行检验的一种思维活动 5、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1)、体育科学研究的合作化与综合化 (2)、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 (3)、体育科学研究仪器、

设备的精确化 (4)、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多元化(5)、体育科学研究奖励的制度化 (6)、体育科学研究队伍的专业化与多样化(7)、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 第二章体育科学研究的选 题 1、为什么说选题就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选题就是探寻科学发展

的性增长点,科学的选题研究课题既就是科学的研究的开始步骤,。就是科学研究走向成功的开始 2、简述发散思维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就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 特点: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多感官性 3、体育科学研究选题所遵循的原则 需要性原则、创新性原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1: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修订)人: 李灿平、郭亚莎制定(修订)时间: 2006年 7 月所在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本章简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以及发展历史。同时讨论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 §1.1 操作系统的概念 本节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操作系统以及操作系统与硬件软件的关系。 本节重点:操作系统与硬件软件的关系。 本节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操作系统,掌握操作系统与硬件软件的关系。 §1.2 操作系统的历史 本节按器件工艺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本节重点:多道程序系统的概念。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理解多道程序系统概念。 §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本节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的类型、特点及适用的对象。 本节重点: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本节要求学生掌握上述三大操作系统的特点及适用对象。 §1.4 操作系统功能 本节简单介绍操作系统的五个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用户接口。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上述功能。 §1.5 计算机硬件简介 本节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 本节要求学生自修。

§1.6 算法的描述 本节介绍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有关过程所用的描述算法。 本节要求学生掌握本书所采用的描述算法。 §1.7 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 本节介绍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系统管理的观点,用户界面观点和进程管理观点。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上述三种观点。 第二章操作系统用户界面 本章主要讨论操作系统的两个用户接口,并以UNIX系统为例,简单介绍用户接口的使用操作方法。 §2.1 作业的基本概念 本节介绍作业的基本概念,什么是作业及作业组织(结构)。 本节重点:作业的基本概念。 本节要求学生掌握作业的基本概念,了解作业的组织。 §2.2 作业的建立 本节介绍作业的几种输入方式和作业的建立过程。 本节重点:联机输入方式和Spooling系统,作业控制块PCB和作业的四个阶段。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作业的几种输入方式,理解Spooling系统,掌握作业建立的过程内容。理解作业的四个基本阶段。提交、后备、执行以及完成阶段。 §2.3 命令控制界面接口 本节介绍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命令接口界面。介绍命令接口的两种使用方式。讨论联机方式下操作命令的分类。 本节重点:命令接口的使用方式。 本节要求学生理解命令接口的作用和使用方式。了解联机方式下操作命令的分类。 §2.4 系统调用 本节介绍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系统调用。同时讨论系统调用的分类。 本节重点:编程人员通过系统调用使用操作系统内核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和系统调用的处理过程。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系统调用的分类、理解系统调用的功能、掌握系统调用的处理过程。 §2.5 UNIX用户界面 本节简单介绍UNIX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以及UNIX系统结构。同时讨论UNIX操作命令和系统调用的分类功能和使用方法。 本节重点:UNIX系统的特点。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UNIX系统的发展史,掌握UNIX系统的特点,理解UNIX系统操作命令和系统调用的功能。 第三章进程管理 本章详细介绍进程和线程管理的有关概念和技术。 §3.1 进程的概念 本节介绍进程的基本概念。通过程序的并发执行,引出进程具有并发性特征的概念。同时讨论进程的各式各样的定义以及作业和进程的关系。 本节重点:进程的特征。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程序的并发执行,掌握进程的特征。 §3.2 进程的描述 本节介绍进程的静态描述以及进程上下文结构。 本节重点,进程的上下文结构。 本节要求学生理解进程的静态描述内容,掌握进程控制块PCB的作用和进程上下文结构。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Theory & Application Of DataBase System 课程编号: 讲授对象: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离散数学》、《FoxPro》、《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采用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总学时:72 授课:64 上机:8 学分:4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它为计算机专业、管理专业等众多学科提供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是计算机专业、管理专业等学科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语言及数据库设计理论等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具有开发和设计数据库的能力,为进一步开发和设计大型信息系统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要求 1、理论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内容 1、数据库系统概述 2 、数据模型 3 、数据库系统结构 4 、数据库管理系统 5 、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阐述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数据库管理技术的进展情况、数据库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以及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 学习本章的重点在于将注意力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把握方面,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一)课程内容 1 、关系模型 2 、关系数据结构 3 、关系的完整性 4、关系代数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1、需要了解的:产系统数据库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关系数据库产品的发展 沿革;关系演算的概念; 2、需要牢固掌握的: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各部分所包括的主要内容;牢 固关系数据结构及其形化定义;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的概念。

体育科研方法

1、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 2、体育科学研究的类型按成果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推广性研究3种类型。(X) 3、前言、方法、结果和讨论是组成体育科研论文的最主要部分。(X) 4、论文关键词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词组,数目要求一般为3~8个。(X) 5、调查问卷设计时一定将背景方面的问题放在问卷的前面。(√) 6、期刊一般指名称固定、开本一致的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物。(X) 7、体育科学研究的类型按成果可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揭示性研究3种类型。(√) 8、统计分析是定性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为体育科学研究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9、体育科研论文的主要类型有: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X) 10、信度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索要测出的标量的程度,或者能够准确、真实的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X) 11、体育科学研究的类型按成果的性质分可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3种类型。(√) 12、选题原则包括需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X) 13、文献是在存储、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而存储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X) 14、信度也称为有效度和准确度。(X) 15、论文摘要的类型可分为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性摘要。(√) 16、调查问卷问题设计应先易后难、由简到繁、由开放到封闭。(√) 17、调查问卷设计时可将背景方面的问题放在问卷的前面或后面。(√) 18、效度检验的方法有表面效度、准则效度、结构效度三种。(√) 19、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X) 20、体育科学研究的类型按成果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推广性研究3种类型。(√) 21、摘要:是对论文内容准确的高度概括与浓缩而不加注释或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的内容应包括与论文同等量的信息。 22、操作定义:依据抽象定义所界定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提出一些可观测的指标来说明如何度量一个概念,即把概念与可观测的指标联结起来。 23、文献:在存贮、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 24、专家访谈法:也叫特尔菲法,是指调查者针对某些问题(如方案、指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等)向专家进行咨询调查,依靠专家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创造性智慧,采用系统的逻辑方法和匿名问卷的形式。背靠背地分析对事物评估与分析、预测与判断,从而获得客观可靠的意见与信息的方法。 25、体育科学研究:是人类研究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人们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26、访谈法:也称访问调查法,是访问者(即调查者)通过有计划地与被访问者(即调查对象)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来收集调查资料的一种方法。 27、创造能力:是科研人员能力的核心,是指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和发展新技术的动力。 28、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真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29、基础性研究:是以发现和研究体育运动中的基本规律,发展体育科学理论,解释各种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3版)》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 课程名称(英文):Operating System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信息安全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 学时:56学时,其中讲课:48学时,上机:8学时,实验:0学时 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信息系统基础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技术,了解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及实现方法,并运用操作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现有的操作系统。使学生在操作系统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系统研究和软件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内容、学时及基本要求

三、说明 1.本大纲意在掌握了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加强对现代操作系统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介绍,以使课程适应社会的需要。本课程课内实验8学时,并另开设操作系统课程设计1周。 2.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内容按熟练掌握、掌握、理解、了解几个层次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本专业的其他学科知识的衔接与配合。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本大纲的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 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该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吸收新知识、新观念,尤其要密切注意操作系统发展的新动向。 5.教学方法: 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应以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研究讨论教学为辅。 6.考核方式:期末采取闭卷考试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7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20%、实验成绩占总评成绩10%。 7.上机学时分配:本实验Linux环境下进行,皆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操作

体育科研方法指导练习题答案一

体育科研方法指导练习题答案一 一、填空题 1.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3.观察、调查、实验 4.个案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5.填空式、二项式或是否式、多项选择式、顺序填答式、等级填答式、矩阵式、表格式6.定性实验法、定量实验法 7.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8.主体、客体、方法本身 9.直接资料、间接资料 10.一次性访问、集体访问 11.提问、追问、引导、打破冷场、表情运动的控制、记录方法 12.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 13.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14.自然科学 15.自然科学、医学、农业科学、工程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 16.创新性 17.应用研究 二、单选题 1-5 C B C B A 6-10 C B D B D 11-12 D D 三、判断题 ⅩⅩⅤⅤⅩ ⅤⅩⅩⅩⅤ ⅤⅩⅩⅩⅤ ⅤⅩⅩⅤⅩ ⅤⅩⅩⅩⅤ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解释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是说明研究现象、事物产生的原因、预测其发展趋势或结果,探索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解释现象,事物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会变化的研究,如对我国群众体育现状的调查后,发现存在着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参与体育锻炼人的多,而中年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少状况。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况?原因何在?这一研究应属解释性研究。 2.你如何理解“研究课题确定了体育科学研究的总方向”这段话的? 研究课题决定了体育科学研究的类型、研究的方法、手段、内容、研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研究的时间及经费以及研究的成果,不同的研究课题所采用的研究类型,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所用的时间经费是不同的。(如“我国群众性体育现状调查”,这一课题便决定了这一研究属描述性研究,收集资料宜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宜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需要人员较多、经费较多)所以研究课题确立了,研究的大方向便确定了。 3.你如何理解“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更重要”这段话的?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比较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了培养提出问题的前提。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结构 英文名称:Computer Architecture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时:72(其中实验18学时) 学分: 3.5 适用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顶向下、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基本设计和分析方法,并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有所了解。通过学习本课程,能把在“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中所学的软、硬件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 This course is a computer professional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professional class, for training students in abstract thinking, and top-down, System analysis and 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i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e goal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computer system structure the basic concepts, basic principles and basic structure, basic design and analysis methods and computer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quo.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can in "Principles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y the school curriculum of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knowledge combined organic, Computer systems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integrity of the concep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教学对象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目的是介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概念、技术和最新动态,着重介绍软,硬件功能分配以及如何最佳、最合理地实现软、硬件功能分配。要求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和实现有一个整体掌握。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单元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