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科大学20187月考试《传染病护理学》考查课试题

我国医科大学20187月考试《传染病护理学》考查课试题
我国医科大学20187月考试《传染病护理学》考查课试题

【】[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7月考试《传染病护理学》考查课试题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某幼儿班近半个月来连续发现十余名3~4岁幼儿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其中2人出现发热,皮肤巩膜黄染。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第2题,某幼儿班近半个月来连续发现十余名3~4岁幼儿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其中2人出现发热,皮肤巩膜黄染。对于该幼儿班未患病儿童,下列哪项处理较为合适

A、立即疏散该班

B、立即检查肝功能

C、立刻注射甲肝疫苗

D、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E、立即注射免疫球蛋白

正确答案:E

第3题,目前预防乙型肝炎的最佳措施为

A、隔离病人

B、注射乙肝疫苗

C、消灭蚊蝇及蟑螂

D、粪便无害化处理

E、保护水源

第4题,麻疹病人眼结膜炎症时最合适的冲洗液为

A、生理盐水

B、0.01%新洁尔灭

C、70%乙醇

D、3%过氧化氢

E、0.05%洗必泰

第5题,下列哪项不是水痘的传播途经

A、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传播

B、空气飞沫传播

C、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

D、孕妇分娩前患水痘可感染胎儿

E、蚊虫叮咬传播

正确答案:E

第6题,以下关于水痘皮疹的特点哪项不正确

A、发病后第1d出皮疹

B、初为红斑疹,之后变为红色丘疹

C、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

D、疱疹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E、皮疹先见于头面部,之后向躯干和四肢蔓延正确答案:E

第7题,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腮腺炎常见的并发症

A、脑膜炎

B、睾丸炎

C、胰腺炎

D、心肌炎

E、卵巢炎

第8题,对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A、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3周左右

B、可给酸、辣食物增加食欲

C、常用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D、高热时可给小剂量激素治疗

E、剧烈腹痛时可暂禁食水

第9题,下列哪项不是出血热发热期治疗原则

A、控制感染

B、减轻外渗

C、改善中毒症状

D、预防DIC

E、强烈发汗退热

正确答案:E

第10题,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饮食原则是

A、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蛋白饮食

B、清淡可口、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C、高蛋白、低盐饮食

D、清淡且含钾丰富的饮食

E、高热量、高蛋白、低盐饮食

第11题,"酒醉貌"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麻疹

B、流行性出血热

C、水痘

D、病毒性肝炎

E、猩红热

第12题,预防病人惊厥、抽搐的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A、病室安静

B、减少刺激

C、阳光充足

D、降温

E、各种操作集中进行

第13题,对于乙脑和流脑最有鉴别诊断价值的体征是

A、意识障碍的程度

B、发热的程度

C、颅内压增高的程度

D、皮肤瘀点、瘀斑

E、有无病理反射

第14题,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为

A、白色念珠菌

B、结核杆菌

C、分支杆菌

D、巨细胞病毒

E、肺孢子虫

正确答案:E

第15题,HIV主要侵犯、破坏何种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A、巨噬细胞

B、CD4+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CD8+T淋巴细胞

E、自然杀伤细胞

第16题,一幼儿园厨师经体检发现Vi抗体1:40,初步诊断该厨师为伤寒慢性带菌者,为明确诊断,应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A、肥达氏反应

B、血培养

C、尿培养

D、便培养

E、骨髓培养

第17题,关于霍乱的腹泻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A、腹泻频繁剧烈

B、大便性状有泥浆样含粪质

C、大便可呈米泔水样或洗肉水样

D、主要表现为先腹痛,继之腹泻

E、先腹泻后呕吐

第18题,与霍乱病人密切接触者应严格检疫

A、3d

B、5d

C、7d

D、10d

E、14d

第19题,下列哪项不是菌痢慢性化的因素

A、治疗不及时,不彻底

B、菌株耐药

C、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D、进食冷,硬食物

E、伴有慢性胆囊炎

第20题,关于细菌性痢疾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A、急性期食欲差可进食水果补充营养

B、高热时多饮水,给物理降温

C、腹痛时,给予腹部热敷

D、腹泻次数多时,排便后清洗肛周

E、急性期给高热量、少渣、易消化的流食

第21题,侵袭力

正确答案: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第22题,人工主动免疫

正确答案:人工主动免疫:将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纯化的抗原和类毒素制成菌(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于接种后1~4周产生抗体,称为人工主动免疫。

第23题,预防性消毒

正确答案:预防性消毒:指未发现传染源,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和人体所进行的消毒,其目的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第24题,流行性腮腺炎

正确答案: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表现。

第25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正确答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所致的一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第26题,简述肝炎病人出现黄疸时的观察与护理。

正确答案:观察皮肤巩膜黄染的消退情况及尿便颜色的变化。因黄疸病人可有皮肤瘙痒,给剪短指甲,勤换内衣,穿布制纯棉宽松内衣,可每日用温水擦洗皮肤2次,不用肥皂和化妆品,瘙痒重者可局部涂擦止痒剂。

第27题,简答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疗法,透析疗法。

第28题,易感染HIV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正确答案:男性同性恋者、静脉药瘾者、性乱交者、血友病、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HIV 感染母亲所生婴儿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

第29题,简述中毒型菌痢的临床特点。

正确答案:以2~7岁儿童多见,起病急骤,病势凶险,突起畏寒、高热,有严重的全身毒血症状,精神萎靡、嗜睡、昏迷及抽搐,可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临床以严重毒血症状、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为主,而局部肠道症状较轻或缺如。开始时可无腹痛及腹泻症状,但24h内可出现痢疾样大便。

第30题,简述细菌性痢疾病人腹泻时护理。

正确答案:观察排便次数、量、性状、伴随症状,注意腹痛的性质及持续时间。腹泻次数较多时,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局部涂油保护。伴明显里急后重者,嘱病人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以免脱肛。

第31题,李先生,46岁,在外就餐后1天内出现发热、周身不适、头痛,恶心、呕吐2次,腹泻10余次,开始为稀水样便,后转为黏液便,有里急后重,阵发性剧烈腹痛。查体:T 38.6℃,P 92次/分,Bp 120/80mmHg,心肺无异常,腹软,左下腹有压痛。化验:血WBC 19.9×109/L,便常规镜检可见WBC≥15个/ HP,RBC 10~15个/ HP。请回答:(1)运用所学知识对该病人做出正确诊断。

(2)该病人病原治疗首选药物是什么? (3)请你根据病情提出主要护理诊断

正确答案:(1)细菌性痢疾(2)喹诺酮类(3)①体温过高②腹泻③疼痛:腹痛④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第32题,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

正确答案: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第33题,我国对甲类传染病采取(##),对乙类传染病采取(##),对丙类传染病采取(##)。

正确答案:强制管理,严格管理,监测管理

第34题,重型肝炎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等低血糖症状,常备糖果饼干。正确答案:心慌,头晕,出汗,饥饿

第35题,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理变化为(##)、(##)的炎症与溃疡,主要表现为(##) 、(##) 、(##)以及(##)等,可伴有(##)及(##),严重者可出现(##)和(或)(##)。

正确答案:直肠,乙状结肠,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发热,全身毒血症状,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

第36题,赫氏反应多在首剂青霉素注射后(##)发生,与大量(##)被杀灭后释放(##)有关。

正确答案:半小时~4h,钩体,毒素

第37题,疟疾的主要并发症有(##)和(##)。

正确答案:黑尿热,急性肾衰竭

第38题,日本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所引起的疾病。由皮肤接触(##)而感染,主要病变为(##)与(##)由虫卵引起的肉芽肿。

正确答案:门静脉系统,含尾蚴的疫水,肝脏,结肠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着重对人的个别差异研究的学科是【】 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人事心理学D.劳动心理学 2.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A.四个步骤B.五个步骤C.六个步骤D.七个步骤 4.人们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事物,而对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投射效应D.首因效应 5.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A.需要B.动机C.态度D.信念 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麦克里兰B.史布兰格C.海德D.特尔曼 7.创造性行为的主要特点是【】 A.系统性B.有用性C.社会性D.差异性 8.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 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是【】 A.事业生涯开发B.事业生涯设计C.事业生涯决策D.事业生涯管理 9.在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命令群体D.任务群体 10.影响群体有效性的因素是群体任务的复杂性和【】 A.群体结构B.群体规范C.性格特点D.相互依赖性 11.最能集中体现民主或参与管理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A.轮式B.全方位式C.链式D.Y式 12.小道消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是【】 A.流言式B.偶然式C.单线式D.集束式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 A.莫里诺B.霍曼斯C.韦伯D.阿西 14.最简单、花费最低的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是【】 A.运用层次等级B.设立特别工作组C.构建规则与程序D.成立工作团队 15.对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分配权称为领导的【】 A.奖罚权B.专长权C.资源控制权D.决策权 16.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A.工作绩效B.工作计划C.德才兼备D.工作目标 17.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 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B.被领导者的特点C.领导的情景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病理生理学》考查课试题-题库资料答案

说明:本题库为中医大考查课复习资料,请仔细比对题目,不确保每道题都有, 请确保本资料对您有用在下载!! 科目:病理生理学试卷名称:2020年7月病理生理学正考满分:100 满分 100 与以下各题总分 100 相等 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分值:1分) A.病毒 B.细菌 C.毒蛇体内毒素 D.真菌 E.疟原虫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C 2.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不包括(分值:1分) A.神经机制 B.体液机制 C.损伤与抗损伤机制 D.细胞机制 E.分子机制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C 3.细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缓冲系统是(分值:1分) A.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B.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C.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D.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E.磷酸盐缓冲系统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D 4.下列哪种情况能引起酮症酸中毒(分值:1分) A.酒精中毒 B.休克 C.过量摄入阿司匹林 D.CO中毒 E.严重肾功能衰竭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A 5.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主要的代偿方式是(分值:1分) A.细胞外缓冲 B.肺的代偿调节 C.细胞内缓冲 D.骨骼缓冲

E.肾的代偿调节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C 6.下列哪项通常不会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分值:1分) A.低氧血症 B.呕吐 C.疼痛 D.发热 E.水杨酸中毒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B 7.健康人进入高原地区或通风不良的矿井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分值:1分) A.吸入气氧分压低 B.肺部气体交换差 C.肺循环血流量少 D.血液携氧能力低 E.组织血流量少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A 8.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分值:1分) A.中脑 B.延脑 C.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D.桥脑 E.脊髓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C 9.体温每升高1°C,基础代谢率约增高(分值:1分) A.5% B.10% C.13% D.20% E.23%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C 10.发热激活物包括(分值:1分) A.IL-1和TNF B.外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 C.内生致热原和某些体外代谢产物 D.前列腺素和IL-6 E.IFN和NOS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B 11.低血容量性休克,哪个器官与维持血容量有关(分值:1分)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 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个案研究法 2.气质 3.群体 4.组织文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备选芦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什么( B )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霍桑试验 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 B )。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3.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A )。 A.惩罚 B.正强化 C.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4.某公司年终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C )o A.公司没有做到奖罚分明 B.奖励不够及时 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D。员工太挑剔 5.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 B )。 A.非正式群体 B.正式群体 C.小群体 D.参照群体 6.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 D )。 A.贫乏型 B.任务第一型 C.俱乐部型 D.团队式 7.对下属采取信任的态度,并与他们共同制定计划、设置目标、改进和检查工作,这种领导风格屈于什么类型( D ) A.专权独裁式 B.温和独裁式 C.协商式 D.参与式 8.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 ( D )。 A.分化一整合组织结构 B.项目组织设计 C.距阵式组织设计 D.自由型组织结构 9.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 C ) A.社会功能 B.成员受益程度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B)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B)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 B.一切人的行为 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 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 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 ) A.面谈法 B.电话调查法 C.问卷调查法 D.案例研究法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个性 4.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D.按人的行为模式 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 ) A.角色知觉 B.角色冲突 C.角色期待 D.角色定式 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 ) A.群体促进效应 B.社会惰化效应 C.协同效应 D.责任分摊效应 7.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对组织中的非正式沟通的研究表明,最普通的非正式沟通形式是( ) A.集束式 B.流言式 C.偶然式 D.链式 8.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是( ) A.聪明能干 B.热情 C.刻苦认真 D.有责任心 9.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 ) A.冲突有害无益 B.冲突应当避免 C.冲突有利无害 D.冲突保持在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10.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 ) A.技术能力 B.交际能力 C.行政管理能力 D.沟通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在组织行为学家看来,群体可以满足个体的不同需要,这些需要主要是( ) A.安全需要 B.地位需要 C.情感需要 D.权力需要 E.实现目标的需要 12.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个体较易产生与群体保持一致的从众行为倾向( )

最新中国医科大学考试《药物分析》考查课试题

学习-- 好资料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7 月考试《药物分析》考查课试题单选题 1. 《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Ag(DDC)法用于检查药物中的:(a)(分值:1分) A. 氯化物 B. 硫酸盐 C. 铁盐 D. 重金属 E. 砷盐 2. 《中国药典》(2010年版)铁盐检查法中,所使用的显色剂是:(e)(分值:1分) A. 硫氰酸铵溶液 B. 水杨酸钠溶液 C. 氰化钾溶液 D. 过硫酸铵溶液 E. Ag(DDC) 溶液 3. “信号杂质”是指:(d)(分值:1分) A. 药物的纯净程度 B. 自然界中存在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C. 在个别药物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D. 杂质本身一般无害,但其含量多少可以反映出药物纯度水平 E.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4. 药物中的“杂质”是指:(e)(分值:1分) A. 盐酸普鲁卡因中的盐酸 B. 溴酸钾中的氯化钾 C. 阿莫西林中的结晶水 D. 维生素C 注射液中的亚硫酸氢钠 E. 维生素B 中的硫酸盐 5. 在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加入溴化钾的目的是:(e)(分值:1分) A. 加K+的浓度,以加快反应速率 B. 形成NaBr以防止重氮盐分解 C. 使滴定终点的指示更明显 D. 利用生成的Br2 的颜色指示终点 E. 能生成大量的N0+,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6. 下列鉴别反应中属于针对酰肼基团的鉴别反应是:(a)(分值:1分) A. 缩合反应 B. 硫酸-亚硫酸钠反应 C. 甲醛-硫酸反应 D. 二硝基氯苯反应 E. 戊烯二醛反应

7.能与钯离子络合显色的药物是:(d)(分值:1分)更多精品文档

2016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2016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2016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篇一:2016年4月自学考试00152《组织行为学》试 卷及答案】 0152 全国2016年1月自考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的行为特点具有(b) a.系统性 b.可控性 c.静态性 d.单样性 2.最早提出“组织科学”这一概念的是(c)a.莱维特 b.梅奥 c.维 卡d.泰勒 3.一般应用于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现象的方法是(d) a.抉择分析 b.相关分析 c.趋势分析 d.因素分析 4.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建立起正确的对人关系的(a) a.知觉 b.态度 c.观 念d.价值观 5.“效率就是生命”是一种(c ) a.理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 c.社会价值观 d.集体价值观 6.下列选项不属于创造性行为的特点的是( d )

a.主动性 b.适应性 c.有用性 d.独特性 7.把性格划分为a型、b型、c型、d型和e型,其分类的依据是(b) a.某种倾向性 b.人的行为模式 c.何种心理机能占优 势 d.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8.间断——平衡模型指出,群体在第一阶段结束时,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转变正好发生在群体寿命周期的(c) a.初期阶段 b.第二阶段 c.中间阶 段 d.最后阶段 9.冲突较多,不太容易随机应变的群体是(d)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同质群 体d.异质群体 10.影响信息沟通的基本因素除了信息源、接收者、编码与解码以外,还包括(a) a.通道 b.工具 c.情 境d.路线11.人际心理关系形成的基础是( a ) a.人们的直接感情相互作用 b.人们的直接血缘关系 c.人们的宗教道德观念 d.人们的政治法律观念 12.人们见面的次数越多、越熟悉,越可能相互喜欢。这个结论的得出者是(d) a.伦林 b.扎琼克 c.费斯廷 格 d.奥斯卡普 13.在相互依赖关系的类型中,依赖关系最为复杂的是(c) a.联营式关系 b.顺序式关系 c.互惠式关系 d.协作式关系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C)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 B.一切人的行为 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 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 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D) A.面谈法 B.电话调查法 C.问卷调查法 D.案例研究法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C)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个性 4.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C)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D.按人的行为模式 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A) A.角色知觉 B.角色冲突 C.角色期待 D.角色定式 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 (B) A.群体促进效应 B.社会惰化效应 C.协同效应 D.责任分摊效应 7.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对组织中的非正式沟通的研究表明,最普通的非正式沟通形式是(A) A.集束式 B.流言式 C.偶然式 D.链式

8.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是(B) A.聪明能干 B.热情 C.刻苦认真 D.有责任心 9.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D) A.冲突有害无益 B.冲突应当避免 C.冲突有利无害 D.冲突保持在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10.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 (C) A.技术能力 B.交际能力 C.行政管理能力 D.沟通能力 11.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D) 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 B.任务式管理 C.中间型管理 D.团队式管理 1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群体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时,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C) A.指令型领导 B.说服式领导 C.参与式领导 D.授权式领导 13.领导在决策时,强调整体优化,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利益出发,努力协调好总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这体现了领导决策时坚持的(D) A.可行性原则 B.对比择优原则 C.信息健全原则 D.系统分析原则 14.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在团体情况极有利和极不利的情况下,效果较好的领导类型是(B) A.人际关系导向型 B.任务导向型 C.目标达成型 D.任务结构型 15.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A.马斯洛 B.赫兹伯格 C.亚当斯 D.斯金纳 16.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错误的是(B)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药用植物学》考查课试题答案

单选题 1.世界第一部药典是:(D) (分值:1分) 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经集注 D.新修本草 E.本草纲目 (分值:1分)C A.叶绿体 B.内质网 C.细胞壁 D.线粒体 (分值:1分)A A.乙醇 B.液体石蜡 C.甘油 D.水合氯醛 4.相邻两细胞的两个初生壁和胞间层共同构成的结构称:() (分值:1分)D

A.纹孔膜 B.液泡膜 C.细胞膜 D.胞间层 5.下列细胞壁中的主要成分与木纤维相同的是:() (分值:1分)A A.韧皮纤维 B.导管 C.厚角组织 D.初生壁 6.葡萄和冬瓜果实表面的白粉状物是:() (分值:1分)D A.角质 B.毛茸 C.晶体 D.蜡被 7.成熟后,细胞核和液泡消失,仅剩下的原生质体的生活细胞是:()(分值:1分) C A.导管 B.筛管 C.筛胞 D.伴胞 8.单子叶植物根的维管束是:(B) (分值:1分)

A.辐射维管束 B.无限外韧维管束 C.双韧维管束 D.有限外韧维管束 9.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木质部的维管柱类型为:(A)(分值:1分) A.辐射维管束 B.双韧维管束 C.周韧维管束 D.周木维管束 10.大黄根茎的异常维管束存在于:(C) (分值:1分) A.木质部 B.韧皮部 C.髓 D.髓射线 11.下列中药中以植物茎髓入药的为:(C) (分值:1分) A.桑枝 B.桂枝 C.通草 D.玉竹 12.托叶鞘是下列哪个科植物的主要特征?()

(分值:1分)A A.蓼科植物 B.禾本科植物 C.龙胆科植物 D.木犀科植物 13.二体雄蕊花程式中可表示:(C) (分值:1分) (9)+1 (9+1) +(1) +1 14.荚果是哪一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实?(C)(分值:1分) A.十字花科 B.五加科 C.豆科 D.桑科 15.无花果的肉质化膨大是:(C) (分值:1分) A.花托 B.花序 C.花序轴 D.花被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2、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 A、三层 B、四层 C、五层 D、六层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与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 A、四个步骤 B、五个步骤 C、六个步骤 D、七个步骤 4、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就是()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态度 5、激发行为并给它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就是()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信念 6、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就是()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 7、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就是() A、系统性 B、有用性 C、社会性 D、管理性 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 A、意识 B、价值观 C、行为 D、知觉 9、在组织中,通过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就是() A、正式群体 B、任务群体 C、命令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0、从个体的角度瞧,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 A、规定 B、瞧法 C、期望 D、依赖 11、对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工作,最适合的沟通网络形式就是() A、轮式 B、Y式 C、链式 D、全方位式 1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她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 A、社会惰化效应 B、群体促进作用 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就是() A、韦伯 B、霍曼斯 C、莫里诺 D、阿西 14、舒兹认为,每个人都有人际关系的需要,这些需要一般可以分为()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2.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 A.三层 B.四层 C.五层 D.六层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 A.四个步骤 B.五个步骤 C.六个步骤 D.七个步骤 4.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是()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态度5.激发行为并给它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信念 6.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是()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7.创造性行为的特点是() A.系统性 B.有用性 C.社会性 D.管理性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 分之一是() A.意识 B.价值观 C.行为 D.知觉 9.在组织中,通过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A.正式群体 B.任务群体 C.命令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0.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 A.规定 B.看法 C.期望 D.依赖 11.对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工作,最适合的沟通网络形式是()A.轮式 B.Y 式 C.链式 D.全方位式 1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 A.社会惰化效应 B.群体促进作用 C.协同效应 D. 从众效应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 A.韦伯 B.霍曼 斯 C.莫里诺 D.阿西 14.舒兹认为,每个人都有人际关系的需要,这些需要一般可以分为()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15.员工的出勤率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非线性关系 D.正比关系 16.成功的群体间工作绩效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竞争 B.协作 C.人际关系 D.个性差异17.在领导有 效性中,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 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 B.被领导者的特点 C.领导的情景 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互动关系18.在决策理论中,决策者被看作为一个() A.经济

word文字版组织行为学00152自考2017年4月试题及答案

2017年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组织行为学 试卷 (课程代码 001 52 )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如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3页,共3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发涂,等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4页至4页,共1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等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5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经济人”假设的基础是 D.资本主义 B.现实主义 C.社会主义 A.享乐主义 2.人的行为最为显著的特点是 D.倾向性 B.选择性 C.稳定性 A.整体性 3.引发行为最直接的原因是 D.情感 C.目标 B.需要 A.动机 4.在个性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是 D.情绪 C.性格 A.气质 B.能力 S.用于描述临时性工作任务群体发展变化情况的模型是 3.群体发展六阶段模型 A.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 b.间断平衡模型 C.塔克曼模型 6.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位置的是 D.奖想结构 C.群体结构 B.职权结构 A.人事结构 7.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这称为 D.刻板印象 C.社会促进效应

A.社会惰化 8.最有效的群体规模是 b.9人或11人 C.7人或9人 B.5人或7人 A.3人或5人 DO1.OO12组织行为学试卷第1页《共4页) 9. 在非正式沟通网络中传播效应最高的是 A.单串型 C.集合型 B.饶舌型 D.随机型 10.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地解决 A.垂直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B.水平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C.斜向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D.非正式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1l.人们通过语言传达的只是有限的信息,必须要从谈话背景中进行推论和解释。这种背景属于 A.低文化背景 .高文化背景 D.任何背景 B.中文化背景 12.管理者应当接纳冲突,适当控制和利用冲突,这种观念属于 A.传统观念 B.相互作用观念 D.经济人观念 C.人际关系观念 13.在正式组织中,按照指挥链和职权关系,上级在运用耶位权力命令和控制下级的活动和行为时所发生的垂直方向的冲突,这是 B.冲突的社会模式 A.冲突的讨价还价模式 D.冲突的官僚模式 C.冲突的系统模式 14.最早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组织问题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的是 D.权变理论 C.现代组织理论 A.古典组织理论 B.近代组织理论 15.能从本质上反映组织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关系的是 A.组织规模 C.组织类型 D.组织结构 B.组织效率 16.组织文化向组织成员展示的是信念和 C.能力 D.态度 A.情感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药用植物学》考查课试题标准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6月考试《药用植物学》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 中药中的红花是以植物的下列哪个部分入药?() A. 花柱 B. 开放的花 C. 花蕾 D. 花序 正确答案:B 2. 下列构造具有分泌作用的是:() A. 孔 B. 气孔 C. 腺毛 D. 非腺毛 正确答案:C 3. 下列哪科植物具有茎节膨大,托叶包于茎节形成托叶鞘?() A. 毛茛科 B. 豆科 C. 木兰科 D. 蓼科 正确答案:D 4. 皮类药材通常是指来源于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茎、枝和根的:() A. 木栓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B. 周皮以外的部分 C. 落皮层部分 D. 形成层以外部分 正确答案:D 5. 单子叶植物中有一些特殊大型的薄壁细胞称作:() A. 泡状细胞 B. 通道细胞 C. 传递细胞 D. 贮水细胞 正确答案:A 6. 有变种在学名中缩写为:() A. sub. B. ssp. C. subsp. D. var. E. f. 正确答案:D 7. 茄科植物的胎座类型为:() A. 侧膜胎座 B. 中轴胎座 C. 边缘胎座 D. 顶生胎座

正确答案:B 8. 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是:() A. 有限外韧维管束 B. 无限外韧维管束 C. 双韧维管束 D. 辐射相间维管束 正确答案:B 9. 下列分枝方式最先进的是:() A. 单轴分枝 B. 二叉分枝 C. 合轴分枝 D. 假二叉分枝 正确答案:C 10. 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蕨类植物的根通常为不定根 B. 蕨类植物的根通常着生在根状茎上 C. 蕨类植物的茎通常为根状茎 D. 蕨类植物的叶通常从茎上长出 E. 蕨类植物的叶通常兼有营养和生殖两种功能 正确答案:D 11. 十字花科的雄蕊特征为:() A. 二强雄蕊 B. 四强雄蕊 C. 单体雄蕊 D. 聚药雄蕊 正确答案:B 12. 能积累淀粉并形成淀粉粒的是:() A. 白色体 B. 叶绿体 C. 有色体 D. 溶酶体 正确答案:A 13. 碳酸钙结晶多在植物叶表层细胞的下列哪种结构上形成?() A. 细胞核 B. 质体 C. 细胞壁 D. 液泡 正确答案:C 14. 黄瓜属于哪一类果实类型?() A. 柑果 B. 瓠果 C. 梨果 D. 核果 正确答案:B

组织行为学试题与答案1

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组织行为学; 2.知觉; 3.近因效应; 4.态度; 5.价值观; 6.群体; 7.价值取向; 8.非正式组织。 二混合选择(每题2分,合计20分) 1.把要完成的任务划分和安排成几个可以管理的部分,这是______ A.委员会 B.科层化 C.角色化 D.部门化 E.参谋制 2.三种经营价值观包括__________ A. 社交中心型 B.最大利润型 C.存在主义型 D.企业价值最大化 E.企业价值—社会效益最优。 3.群体可分为_________ A.正式群体 B.亲缘型群体 C.利益型群体 D.爱好型群体 E.非正式群体 4.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前了解今后可能要发生的情况的方法是______ A.描述性研究 B.因果性研究 C.现场调查 D.现场实验 E.预测性研究 5.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________ A.新奇与熟悉程度 B.兴趣 C.需要与动机 D.个性 E.经验和知识 6.态度是由下面哪些部分构成的_______ A.个性部分 B.认知部分 C.情感部分 D.行为部分 E.经验部分 7.群体的构成要素包括_______ A.群体成员必具备相互依赖性 B.成员具有共同的意识、信仰、价值和各种规范,用以控制相互行为 C.一定数量的人 D.人群的爱好 E.领导者具有主管身份 8.传统的组织理论的要点包括________

A.组织有明确规定的职权与等级制度(下级处于上级的严密控制之下) B.专业化分工 C.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D.规章制度明确 E.职工的选聘和晋升主在依靠技术能力 9.组织发展阶段包括______ A.产生期阶段性 B.青年期阶段 C.发展期阶段 D.成熟期阶段 E.衰退期阶段 10.宣传中常见的心理效应有:() A.近因效应 B.员工参与效应 C.权威效应 D.名片效应 E.“自己人”效应 三简答题(每题8分合计32分) 1.简述知觉归类的内涵及其分类。 2.影响员工态度转变的因素有哪些? 3.怎样做好非正式群体的工作? 4.简述组织变革的方法。 四论述题(10分) 结合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实际谈谈价值观对一个组织及其个人的影响。 五案例题(14分) 中年人的失落 俗话说,四十不惑,可是对A科长来说近来却是常常有很多困惑埋在心头,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己该如何处理。A科长今年四十又六,在这个国营大企业里已经有二十二年的工龄了,没有大起在落,一切按部就班。从实习生到科员再到副科长干了十年,副科长任上六年,如今在科长任上又是近六年了。虽然算不上企业元老,却也是将青春奉献给了企业。A科长本以为按资历可以向副厂长的职位作点想象,没想到上级的精神却是要年轻化、高学历,新提拔副厂级以上干部年龄不得超过四十五岁,学历不得低于本科。A科长倒是正规本科毕业,倒霉就在于年龄问题。最后,经过考察,另一位年轻的拥有硕士文凭的五年工作经验的B同志被上级看中并得到提拔。 A科长忿忿不平,认为自己无论从工作能力、工作经验都比B同志强,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1 一、判断题(下列说法对者在题前括号打“√”,错者打“X”,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认知是指个体对感觉器官对感知的信息进行翻译、理解、判断、抽象的过程。(X )2、根据相互作用的观点,包括企业在的组织冲突是弊大于利。 (√)3、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中学习的,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 (√ )4、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X )5、弗隆姆的期望理论是建立在组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有“做”与“不做”的决定权基 础之上的。 (X )6、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向我们揭示出: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与在动机总是一致的。(√)7、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和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的全部过程中,因此它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8、员工对自己所在组织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称为组织认同感。 (X )9、“因是根据”,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将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因才是客观有效的认识。(√)10、心理契约的破坏会导致雇员责任的减少。与离职率成正相关,与信任、工作满意和留职意愿呈负相关。严重破坏时,雇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具有交易性。 (X )11、所有的任务型群体都是命令型群体。 (X )12、群体凝聚力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凝聚力高的群体将比凝聚力低的群体更为有效。 (√)13、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以思想容的形式为人所掌握;而技能是人们在理论与实践活动中运用的基本动作方式,是一种操作技术,以行为方式的形式为人所掌握。(√)14、社会惰化效应说明了群体规模的增大是与个人绩效负相关的,代表的是一种协同效应。 (√)15、虚拟组织从组织外部寻找各种资源,来执行组织的一般职能,如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等,而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业务上。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题最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1、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最为必须的理论基础是( ) A、社会学 B、心理学 C、人类学 D、伦理学 2、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心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最先产生()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A、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B、按人的行为模型 C、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D、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4、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第一印象效应 D、定型效应 5、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6、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中国医科大学 考试《病理生理学》考查课试题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12月考试《病理生理学》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I型呼吸衰竭血氧指标诊断标准为 A.PaO2低于30mmHg B.PaO2低于40mmHg C.PaO2低于50mmHg D.PaO2低于60mmHg E.PaO2低于70mmHg 正确答案:D 2.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典型表现不包括 A.中心静脉压降低 B.心输出量降低 C.动脉血压降低 D.肺动脉楔压增高 E.外周阻力增高 正确答案:D 3.肝性脑病病人血中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增多的毒性影响是 A.支链氨基酸浓度减少 B.引起酸中毒 C.能源物质减少 D.生成假性神经递质 E.对神经细胞膜有抑制作用 正确答案:D 4.肝硬化患者哪种饮食易诱发肝性脑病 A.高脂饮食 B.高钙饮食 C.高热量饮食 D.高蛋白饮食 E.高盐饮食 正确答案:D 5.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是因为

A.血清钾离子减少 B.血清氯离子减少 C.血清钠离子减少 D.血清钙离子减少 E.血清镁离子减少 正确答案:D 6.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出血倾向主要是由于 A.红细胞脆性增加 B.血小板数量减少 C.血小板功能异常 D.促红素生成减少 E.铁的再利用障碍 正确答案:C 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可能是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 E.肺水肿 正确答案:C 8.体温每升高1°C,基础代谢率约增高 A.5% B.10% C.13% D.20% E.23% 正确答案:C 9.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 A.中脑 B.延脑 C.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D.桥脑 E.脊髓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1套

组织行为学往届考试试题 全国2012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把组织看作是一个( ) A.封闭的社会组织 B.无机的社会组织 C.静态的社会组织 D.开放的、有机的社会组织 2.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或说明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案例研究法 C.心理测验法 D.准实验法 3.所谓的“态度对象”是指态度的( ) A.社会性 B.针对性 C.稳定性 D.间接性 4.创造性行为是指人的创造性能力、创造性需要和动机与所处的物质、社会环境的函数,这是创造性行为的( ) A.有用性 B.自创性 C适应性 D.主动性 5.根据霍兰德的观点,适合于从事涉及人际间的活动的职业的人,其个性定向是( )

A.现实操作型 B.管理型 C.常规型 D.社会型 6.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是( ) A.利益型群体 B.任务型群体 C.命令型群体 D.友谊型群体 7.群体规范能起到界定群体成员行为范围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 )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 8.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是( ) A.角色期待 B.角色知觉 C.心理契约 D.角色定式 9.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是( ) A.社会惰化效应 B.责任分摊效应 C.群体促进效应 D.群体转移效应 10.希望与他人来往、结交,与他人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这种需求是( ) A.包容需求 B.控制需求 C.感情需求 D.交往需求 11.人际关系学派认为冲突( ) A.有害无益 B.有利无害 C.保持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D.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12.以下不属于领导的功能的是( )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反映了组织行为学的()。B.多学科交叉性 2.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A. 理性的经济人 3.行为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梅约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证实只有把人当作()。B.社会人 4.组织行为学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第一层次是(),这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基础和出发点。A.个体 5.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A.气质 6.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B.本我 7.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 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B.晕轮效应 8.个性中受“现实原则”所支配的部分是指()。A.自我 9.在个性结构中居于可控制地位的最高层的是()。C.超我 10.精力充沛,但局限于从事内容多变的活动,行为反映灵活而敏捷,情绪易表现和变换,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A. 多血质 11.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好猛干,但往往粗枝大叶,兴奋性行为反应敏捷而迅速,但要把兴奋性行为转变为抑制性行为较不灵活;情绪的抑制较难,易表现暴发性情绪;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不容易,是属于()。B. 胆汁质 12.有精力,但沉着平稳,行为反映迟缓,不灵活不敏捷;情绪易受抑制,不易表露,行为的内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C. 粘液质 13.对事物的感受性很强,特别敏感多疑,精力较不足,忍耐力较差,胆量较小,行为反应中细心谨慎,但迟疑缓慢,带有刻板性,情绪易波动且持久,行为的内倾性严重;对行为的改造较难D. 抑郁质 14.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A. 性格 15.人们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是()。A.知觉防御 16.在进行社会知觉的整个过程中,对象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先入为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这是()。C.首因效应 17.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这属于()D.定型效应 18.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A.价值观 19.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B.态度 20.如果我们在知觉活动中,只能注意到某个事物或个人比较突出的特征,并用这个特征代表其整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就是()C.晕轮效应 21.()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即对所从事的工作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C.工作满意度 22.霍桑实验的资料使梅约得出了与以前不同的对人性的认识,即提出了关于()的假设。B.社会人 23.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尊重需要 24.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B.减少自己的投入 25.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A.惩罚 26.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C. 自然消退 27.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28.经常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尊重需要 29.激励的目的是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说,()是积极性的本源。A. 需要 30.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B.正式群体 3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A.同质群体 32.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B.异质群体 3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是()。A.冲突 34.当与双方利益都有重大关系时.当你的目标是向他人学习时.需要集思广益时.需要依赖他人时.出于感情关系的考虑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B.开诚合作 36.每一成员在群体中都表现出自己特定的行为模式,我们称之为( )。B.角色 多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A.边缘性 B.综合性 C.两重性E.实用性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调查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E.观察法 3.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A.个人主观内在因素 C.客观外在环境因素 4.影响人的行为的内在因素主要有()。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文化因素 D.经济因素 5.影响人的行为的外在因素主要有()。A.组织内部的环境因素 B.组织外部的环境因素 6.人的行为特征有:A.自发的 B.有原因的 C.有目的的 D.持久性的 E.可改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