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版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版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要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

位,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

度、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

进、规模开发,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复垦等各类建设资金,

集中连片、分类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生态

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应坚持以水土流失严重、草原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等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为重点,兼顾农田防护林建设,在资金和项目安排向生

态建设任务重的地区倾斜。通过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区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某某地处豫鄂陕三省交汇处,总面积3454 平方公里,是某某省第二区域大县。辖 2 乡14 镇3 个街道办事处,299 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6 万。

2015 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81 亿元,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3 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5 亿元,增长13%;地方公共财政估算收入8.47 亿元,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10140 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50 元,增长10%;金融机构存

款、贷款余额达到114.35 亿元、83.75 亿元,分别增长15.3%、13.5%。

按照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国农业生产

特别是粮食生产将面临着巨大压力。据有关专家分析,到2030 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 亿。一方面,按照人们生活改善和工业化对粮食消费的预测,全国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7 亿吨,比目前增长41%,要求人均粮食占有量达

到430kg。农业生产赖以发展的水资源逐步减少。人均水资源径流量将由2300m3下降到1728m3下降到25%。届时,粮食单产必须比目前提高55%以上,才能满足2030 年人口峰值时的需要。在资源紧缩、需求强劲的背景

下,如何确保21 世纪我国食物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

课题。为此我们必须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建设高标准农田。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0 号)、《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16 年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的通知》(财发〔2015〕32 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地方2016 年第一批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指标的通知》(国农办〔2015〕70 号)、《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2015)、《某某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2016 年第一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预安排的通知》等

文件精神,结合某某实际,对全县有资格参与竞争立项的项目区,制定方

案、公开条件、严格竞争程序和方法,经专家和领导反复实地勘察、论

证,对照项目区选择确定的标准,最终选址于产业结构调整好,水源充

足、开发潜力大、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而又集中连片的回车镇,拟建

项目区辖2 个行政村,总人口2505 人,其中农业人口2505 人,项目规划面积9000 亩,在充分征求项目区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组织有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勘察、理清开发思路、明确建设任务,对2015 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了初步规划,编制完成了《某某省

某某市某某县0.9 万亩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 项目名称

某某县0.9 万亩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

1.1.3 项目范围

根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选择原则,经有关专家考察论证后,某某县0.9 万亩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安排在--- 镇袁庄和北凹 2 个行政村,涉及人口2505 人,治理面积0.9 万亩。

1.1.4 项目建设单位

某某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1.1.5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6 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科学化,服务功能社会化,生产经营产业化,开

发管理规范化,把项目区建设成为丹江口库区的绿色屏障,通过优化、

整合和治理现有土地资源,通过水利、道路、林业等工程措施的实施,

使项目区内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土地利用率显著提高,项目区农业生产

条件及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可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

积2..5km2,新增林网覆盖面积0.4 万亩,项目区林木覆盖率显著提高,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使当地农民年新增效益430 万元,农民人

均纯收入增加1717 元。

1.1.7 项目建设期及进度

本项目建设期 1 年,工程于2016 年1 月正式开始实施,预计2016 年12 月底建成投入使用。主体工程于2016 年6 月底前完成。

1.2 编制依据及编制过程

1.2.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29 号部长令);

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编报2015 年第一批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通知》(国农办〔2013〕115 号);

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地方2016 年第一批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指标的通知》(国农办〔2015〕70 号);

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

号);

7、《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GB/T18337.1-3-2001);

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16453.1~4-2008);

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1999);

10、《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

11、《机井技术规范》(GB/T 50625-2010);

12、《2015 年度某某县统计年鉴》;

1.2.2 编制过程

方案设计分道路交通、水利、林业、经济等专业小组,每小组至少

由一名专业设计人员组成,项目设计前期根据项目区勘察结果由总负责

人对方案进行统一规划,各分组小组根据具体情况实施落实,疑难问题

邀请专家做出论证。方案由审查人员进行初审,调整确定方案内容。方

案设计完成以后,由方案设计人员参与项目汇报评审,记录有关审批部

门意见,对文本方案进行修正调整。

1.3 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

1.3.1 建设内容

13.1.1 水利措施

1、排水渠600m;

2、提灌站23 座,配套蓄水池、水泵、泵房、配置柴油发电机组;

3 3 3 3

其中蓄水池120m6 座,145m15 座,300m1 座,600m1 座。

3、铺设管道22500 米,其中铺设无栓地埋直径160PVC塑管管道6000 米,铺设无栓地埋直75PVC塑管管道5000 米,铺设有栓地埋直径75PVC塑管管道11500 米;

4、潜流坝1座;

5、桥涵2 座;

6、电力线路1.5km。

1.3.1.2 农业措施

改良土壤1000 亩使用有机肥300 吨。

1.3.1.3 林业措施

在项目区主干道两侧营造道路防护林,种植垂柳 1 000 株。

1.3.1.4 田间道路措施

新修道路 1.5km,路面宽4m,路面铺设米石:C25砼硬化道路

12km,路面净宽4m,每边路肩宽0. 5m。

1.3.2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3.

2.1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016.15 万元。其中:

(1))水利措施投资561.05 万元,占总投资的55.21 %,全部为

财政资金;

(2))农业措施投资45 万元,占总投资的 4.4 %,全部为财政资

金。

(3)林业措施投资25 万元,占总投资的 2.5 %,其中:财政资

金;

(4)田间道路措施费用350 万元,占总投资的34.44 %,全部为财

政资金。

(6)管理费用25 万元,占总投资的 2.5 %,全部为财政资金;

(7)工程管护费10.1 万元,占总投资的0.95%,全部为财政资金。1.3.2.2 资金筹措

项目计划总投资1016.15 万元,其中财政资609.69 万元,省级

财政配套349.56 万元,市财政配套56.9 万元。

(1)中央财政资金609.69 万元,占总投资的60%;

(2)省财政配套资金349.56 万元,占总投资的34.4 %;

(3)市财政配套资金56.9 万元,占总投资的 5.6 %;

1.4 项目效益

1.4.1 经济效益

该项目工程实施后,能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将得到很大

程度的改善,提高土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综合产出率;通过治理可

以使原来未利用地及其他闲杂地变成林地,为区域农业增产、增收奠定

基础,项目实施后可新增直接经济效益430 万元,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717 元。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能提高项目区居民的经济收入。

1.4.2 社会效益

通过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将使整个区域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

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沟壑的治理和地面植被覆盖率的增加使土壤

入渗量增加,减缓地表径流冲刷,有效保护耕地,减轻对下游农业生产

的威胁。

项目实施后,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更趋合理,提高了环境容量,缓

解了人地矛盾,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提高了土地产出率。由于产业结

构调整,林果业的发展,果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业产值迅速提高,可

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业以及第三产业,扩大就业领

域和途径,项目实施也将促进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使项目区

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从而全面推动项目区的经济繁荣

和社会发展。

1.4.3 生态效益

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有机结合,项目实施后可增加林网覆盖

面积0.4 万亩,项目区林木覆盖率显著增高,通过各种林木的搭配种植,使林业种植结构更趋合理,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通过各类防护林建设,森林植被强大的蓄水、保土、净化环境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使旱涝灾害减少,将很大程度上改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有效地

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地表水水质不断改善,对维护区域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保护水源、保证水质,确保一江清水送京津提供坚实的保障。

1.5 综合结论

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0. 9 万亩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符合规划要求。项目建设以保护和改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建设目标适中,建设内容合理,方案设计可行,可操作性强。项目的建设能够产生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

效益。

第二章项目区基本情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根据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综合治理项目项目区选择原则,经有关专家

考察、论证,某某县0.9 万亩生态综合治理项目项目区安排在某某县东

南部,距县城 3 5 公里处的--- 镇,涉及袁庄、北凹2个行政村,涉及人口2505 人,治理面积0. 9 万亩。

2.1.2 水文气象

项目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型大陆

性气候,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

多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14℃;年均无霜期236 天,太阳辐射总量为111.8 千卡/cm 3,年均日照时数2019 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756.7mm,但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6、7、8、9 四个月,占年降雨量的62%,个别年份高达79%,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00mm,冬季最大冻土层深0.4m,平均相对湿度72%,年降雨时空分

布不均和蒸发量接近降雨量的 2 倍,导致使旱、涝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2.1.3 地形、地貌

某某县在大地构造上处于东秦岭余脉伏牛山南坡,东南部接某某盆

地,地形由纬向三条主脉和两道低槽形成四大板块构造,地貌形态可分为

中山、低山、丘陵和河川谷地四大类型。

项目区内海拔高度280m 至330m,按《中国自然区划概要》或《中国

水利区划》,确定地貌形态为浅山丘陵类型。

2.1.4 土壤状况

项目区内土壤为紫色土,土层厚50-300cm,最大冻土层70 cm。土壤养分为:有机质11.9-17.4 g/kg ,全氮0.62-2.89g/kg ,有效磷10.2-30.5mg/kg ,速效钾89-272mg/kg ,土壤酸碱度为中性,土壤侵蚀程度为轻度。总体上是富钾、贫氮、少磷,有机肥不足。

2.1.5 水资源

某某县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汉水水系,按小流域可分为老灌河、

淇河和湍河三大流域,全县共有大小河流520 余条,河道干流总长479.6 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深260 毫米。

全县水资源多年平均过境流量约10 亿立方米。全县地下水主要

靠地表径流补给,年补给量约 3.67 亿立方米。全县多年平均径流量

8.97 亿立方米。

项目区有 1 座水库,1 座水塘和8 眼机井。1 座水库为北凹水库,北凹水库上游流域面积 1.1km2,干流长 2.2km,水库总库容15 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12 万立方米,调洪库容 3.0 万立方米。 1 座水塘容量0.5 万立方米。8 眼机井,根据抽水试验,每眼出水量为

20m3/h 。

经分析计算,项目区p=50%平水年,年水资源总量为310.3 万立方米;P=75%偏枯年,年水资源总量为215.8 万立方米.

项目区流域总面积20225 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8000 亩。

2.1.6 水土流失

造成项目区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雨、地形地貌以及岩性、

土壤和植被。一是降雨集中、强度大,项目区暴雨集中6~9 月,降水

量为594.1mm 左右,占年降水量的60%左右,且多以大雨、暴雨方式出现,地表径流强度大,且突发性强,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二是

植被稀疏,覆盖不均,项目区植被覆盖率低;三是土壤结构松散,胶体

品质差,抗蚀力低。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耕地表土不断被冲走,地力下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山地表土的流失,加剧了植被的破坏,形成恶性循

环,各种自然灾害加剧或更为频繁,淤毁水利工程,堵塞河道,不利于

地表水体的改善。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流失强度主要

以轻度为主,分布于大面积的坡耕地、荒山荒坡和未成林造林地上。

2.2 社会经济条件

2.2.1 总人口及劳动力

某某县土地面积为3454km2。现辖 2 个乡,14 个镇,3 个街道办事处,共有299 个行政村(居)委会,2013 年底全县总人口46.086 万人。项目区涉及--- 镇的袁庄、北凹 2 个行政村、20 个村民小组,人口2505 人(全为农业人口),劳动力520 人,劳力中初中以上文化220 人,高中以上文化300 人,劳动力文化素质较高。

2.2.2 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 2 个行政村共有土地面积20225 亩,其中耕地及坡耕地面积9000 亩,本次规划治理面积9000 亩,其中坡耕地1500 亩,平耕地7500 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巨大。区域内主要种植猕猴桃、小麦、

玉米等作物,复种指数 1.8 。

1、项目区土地垦殖系数、复种指数较高。

2、项目土地利用粗放,重用地轻养地,农业生产技术力量不足。

3、项目区田块小,田埂多,不利于机械化作业。

4、道路布局不尽合理,未成网络,且标准较低,田块通达度差,

晴通雨阻。

5、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了土地生产力的提高。

6、部分村庄比较分散,村内闲散地较多。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

度较低,存在土地浪费现象。

7、耕地所占比重较大,但人均耕地偏低。且项目区地处平原地区,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土地利用程度高,宜耕未利用地已开发殆尽,耕地

后备资源匮乏。

2.2.3 农业生产水平

项目区处于浅丘陵山区,水利工程设施严重滞后,该区多年平均降雨

量为850 毫米,属某某县降雨量较少的区域,土壤多为紫色土,透气性和

涵水能力差。其它各类农业机械拥有量基本满足生产需要,但由于路况较

差,使用效率较低,农民劳作强度大,产出效益较低, 加上土壤瘠薄,小麦、玉米年平均亩产分别为900 公斤,猕猴桃年平均亩产为2500 公斤。通往项目区有村村通水泥硬化路公,项目区内有土路,下雨不能通车,需要

水泥硬化。条件改善后可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效

益。

2.2.4 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2015 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81 亿元,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3 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5 亿元,增长13%;地方公共财政估算收入8.47 亿元,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10140 元,增长11%。

项目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500 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00 亩,农业总产值162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 元。

2.2.5 农业科技及其它社会化服务体系状况

全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全,县里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形成了以

县农技中心为中枢,乡农技站为骨干,村农技员为基础,科技示范户为

辐射点的农技服务体系网络。但由于体制不顺,导致乡镇农技站、村农

技员人员不足,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农业科技投入不足,推广手段设施

不配套,知识老化,信息闭塞,商品意识薄弱,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改

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3 基础设施现状

1、水利工程现状

项目区有 1 座水库,总库容15 万m3,现有大口井8 眼,水塘 1 座。项目区地处丘陵,虽然没有大型人工开挖的排水沟,但项目区内有两条沟

道贯穿其中,河水自项目区北部(上游)向南部(下游)流出;项目区有

多条自然沟道与河流相连,项目区耕地分布在河道和沟道的两旁,耕地

内、道路旁的排水沟与自然沟道相连,自然沟道与河流相连,耕地的积水

排入自然沟道再从河道排出。

2、道路工程现状

项目区内有小型桥涵 3 座,田间土渠 1.3 公里,有水库 1 座,原有灌溉渠道已损坏;田间均没有布设管网,属大水漫灌;田间有排水沟 4 条2.4 公里,不能满足排洪除涝及生产要求,且很不规范;田间有生产道路

10 公里,凸凹不平,不能保证晴雨通畅,特别是坡耕地没有机耕路。

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项目区内现有小型农机具10 台,大型农机具 2 台,农用车12 部,基本可

以满足耕、耙、种、收的需要。

4、防护林

项目区内已实施过绿化工程,由于缺乏有效灌溉和保水设施,原有

栽植水源涵养林成活率较低,植被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效益尚未显现。另外,项目区内农民对农田、道路防护林认识不到位,认为树木生

长影响庄稼收成和通行,因此现有道路两侧的防护林参差不齐,甚至个

别主干道两侧没有栽植树木,因此需要完善道路防护林。

5 、电力设施

某某是国家电力公司实施“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总体

供电战略的重要一环和“交换点”,是三峡水电站销售的关键部位,由

此造就某某是富电区,某某县内水电资源丰富,完全可以保证双环网

电路优质优价供电,项目区内农田网络改造完毕,电力供应充沛,能够满足项目建设和今后运行都有保证。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3.1 项目区生态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3.1.1 自然生态因素

项目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为干旱、洪涝、冰雹、冰冻等,其中以旱洪灾害为主。由于受夏季风进退的影响,降雨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降水量多,可达502mm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62%,常发生洪涝灾害,是造成灾

生态国土综合治理项目施工方案

生态国土综合治理项目施工方案 第一节、坡面清理施工方案 1、岩石边坡表面处理应按下列规定: ①岩石边坡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以减少对边坡的损伤和获得较平整的喷射面; ②自然边坡应将基岩整平,并将表面松动岩块、浮渣等覆盖物清理干净; ③清除坡脚处的岩渣等堆积物。 2、土质边坡表面处理应按下列规定: 应将边坡整平、压实,严禁在松散土存在。 3、处理方法 按设计及现场的具体情况自上而下分级进行清方削坡,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边清边用全站仪跟踪测量并校正。当准备工作做完后从坡顶人力用铁铲、挖锄、铁镐、风镐等工具配合机械削坡开挖(包括砍伐树木、挖树根、锄草皮、草根覆盖层等),严格按设计坡比进行挖削坡,作好对道路的保护措施,清除的土石方从边坡的两侧运出。弃土场严格

按业主指定的地点弃置,并作好环境保护措施,以免对周围环境或河水造成污染,若弃土场为耕地则作好事后复耕工作。次坚石以上的岩石边坡采用光面爆破、残眼率应大于70%,并辅以人工刷坡。软石及土质边坡采用人工辅助机械刷坡,在离坡面2米时禁止采用松动爆破。 4、清出的土石方采用自卸式汽车运至弃土场,不得随意弃置。 5、同时对于坡面、坡顶裂缝应夯填粘土,以防地表水下渗。 6、清方削坡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第二节、压力注浆锚杆施工方案

压力注浆锚杆的施工顺序如下: 测量放孔→脚手架搭设→安装钻机→钻进成孔→压力注浆锚杆安装→压力注浆 一、测量放孔 在已经削好的边坡上用全站仪测量布置每一排孔的两端点的孔位,然后用钢尺严格按设计图及有关规范等要求布好每个锚孔。在每个孔的位置用一面三角形的小红旗做标志,请监理工程师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二、搭设施工平台 施工平台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根据孔位布置情况施工平台分层搭建,每层从5m高处开始每隔5m在坡上打入一根锚筋,将脚手架和锚筋连成一体,增加施工平台的稳定性。锚筋排距5m,脚手架上铺设木板并用铁丝固定作为钻孔平台,临空侧挂设安全防护网,脚手架严格按规范要求搭设,每搭设一级需经自检后报监理验收合格后再往上搭,不得随意搭设. 三、安装钻机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下,农村该如何以生态修复发言稿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下,农村该如何以生态修复 2017年10月26日 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破解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治理难题,重现“绿色青浦,上善之城”的生机活力,2017年,**村在区、镇各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于3月底前完成了村内5.5万平方米违法建筑的拆除工作,关闭和整改环保问题企业17家,并于5月完成了青浦区“无违村居”验收工作。据此,**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五违四必”工作的整治阶段告暂一段落,目前正逐步迈入下一阶段,工作重心由环境整治转向生态修复,力求以生态修复为引导,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长效发展。 一、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恢复农耕产业面貌。 一是推进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粮田、标准化果园硬件配置水平、推进小型农田水利治理工程、恢复和提高防洪排涝标准,新建和完善输水管道、排水明沟、完成低洼为区改造,以提高农用地综合利用率,保障农业生产。二是加快198减量土地复垦。“198”地块企业减量是防止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及时修复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自2014年以来,**村积极主动配合党委政府实施“198”地块企业减量,通过拆除复垦等土地整治,在修复平整和种植农作物的原则上进行

生态修复,将建设用地恢复为农地,恢复土地农用价值。下一步,**村将充分利用198地块减量“让”出的土地引进高新农产业,以生态农业为亮点,恢复农耕产业面貌。三是加紧整合农、林资源。**村拥有三块农产业项目,500亩稻米标准化生产基地、400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和800亩名贵树木园。目前管理得当,水田由稻米专业合作社进行种植管理、枇杷园计划收回、名贵树木园已与上海园林公司进行沟通,同意进一步开发,**村正加紧整合农、林资源,通过统一开发管理,配套相关设施设备、技术人员,夯实现代农业基础,生产出更优质的农产品。四是适量投放鱼苗净化水资源。**村区域范围内水资源丰富,拥有16条中小河道,全长8.2公里。生态整治后,**村提出“河道长”工作体系,并在试点河道五家埭河道投放适量鱼苗,由河道长进行管理,实现“以鱼治水,以鱼养水”的目标,保持河道长治久清的同时,促进和保护河道的生态平衡。 二、加强资源保护力度,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一方面,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加大农业方面污染防治力度,提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在保证产量的同时,确保产地环境安全,产品安全。实施种植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全村共有3个湿垃圾处理利用点,将秸秆、杂草、落叶综合利用,转化为有机肥后全量还田。

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莲峰镇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9]48号)和《甘肃省财政厅 甘肃省环保厅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通知》(甘财建 [2010]95号)及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启动会议精神精神,为充分发挥项目资金作用,确保莲峰镇片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顺利推进,取得预期效果,杜绝乡村环境“脏、乱、差”现象,生活垃圾的彻底解决和不文明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农村环保持续发展。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专题论证后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一、莲峰镇基本情况 莲峰镇位于渭源县东南部,东接陇西县,南部与漳县相连,南北长24公里,东西宽19公里,总面积145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距渭源县城25公里,西五公路、罗莲旅游公路及正在建设的兰渝铁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有耕地88392亩,林地48048亩。水利灌渠5条,共计长60公里,水利灌溉面积23243亩,保灌面积22524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蚕豆、洋芋,经济作物有黄芪、红芪、党参、当归等。现辖23个行政村177个社,21个行政事业单位,全镇总人口485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11人,镇区总人口7162人。 二、项目实施村基本情况 (一)下街村基本情况 下街村位于莲峰镇镇区,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商贾云集,是莲峰镇政治、文化、经济交流中心,辖区内有莲峰镇最大的集贸市场。有10个村民小组,679户,2798人。现有耕地面积3910亩,人均1.4亩,上年人

均纯收入2326元,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中药材红黄芪、加工贩运为主及二、三产业。 (二)上街村基本情况 上街村位于莲峰镇镇区, 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商贾云集,是莲峰镇政治、文化、经济交流中心,辖区内有莲峰镇最大的集贸市场。有8个村民小组,540户,2357人。现有耕地面积3676亩,人均1.6亩,上年人均纯收入2175元。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及二、三产业。 (三)何家湾村基本情况 何家湾村位于莲峰镇西部,距镇区3公里,有7个村民小组,371户,1710人,有耕地2800亩,人均1.6亩。主要作物以红黄芪种植为主,是全镇最早种植红黄芪的村之一。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023元。 (四)张家滩村基本情况 张家滩村位于莲峰镇西南部,有4个社,400户农户,全村总人口1679人,耕地面积3616亩。该村通过2003年实施整村推进和2005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成为莲峰镇南部经济发展中心。农民增收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及劳务输出为主,其中红黄芪是当地支柱产业,年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0%左右,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83元。 (五)首阳村基本情况 首阳村位于镇西南8.5公里处,境内有旅游胜地首阳山风景区,正在建设的兰渝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该村现有6个村民小组240户983人,有耕地面积2213亩,人均2.3亩。主要作物以红黄芪种植为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发展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内容,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排水体系工程建设,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注重长效,突出重点,瞄准弱点,破解难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努力打造生产转型、天蓝水净、绿荫环绕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原则。各乡镇为本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村(社区)具体负责推进落实。各有关部门负责督导协调和技术指导。 (二)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集中开展整治行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环境问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三)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原则。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三、目标任务

(一)近期目标。全面开展农村"四清四化"和"五改"("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危房、清庭院。"四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五改":改路、改水、改厕、改圈、改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特色民居改造提升村及环县城、乡镇所在地、环景点周边、国省州县主干道、沿高速路两侧等重点区域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机制,继续推行"户清、村集、乡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分级处理模式,扩大农村污水处理试点范围,不断提升农村居住和生态环境质量。 四、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大力推进"四清四化"、"五改两建"、"两抓一控"、美丽乡村和特色民居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全面开展"四清四化"工作。"清垃圾",清理村街道路、村庄周边积存垃圾,重点是村街路口、村内主干道、农村集贸市场等关键地段,做到及时清运、集中填埋处理,彻底改变垃圾随处乱扔、随处可见的情况;"清杂物",清理村庄道路、巷道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重点防止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的发生;"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拆除村内侵街占道的私搭乱建,清理修整有碍观瞻的坍塌破房、残墙断壁,做到路旁无乱搭乱建、道路整洁畅通;"清庭院",清除房前屋后垃圾、杂物,清理畜禽粪便,规整院内堆放物品,做到房内院落整齐清洁;"绿化",因地制宜种植各类树木、花草,大幅度增加绿地面积,完善现有绿化设施,具备条件的乡(镇)打造园林绿化景观街道;"美化",对村庄建设的选材用料、建筑样式、墙面颜色等进行规划和提升。拆除违章建筑,整治临街、临路建筑立面,统一粉刷墙壁,规范村内主街道建筑

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为全面加强我镇的生态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集镇环境面貌,建设整洁优美、生态文明、和谐宜居的现代城镇,依据《XX市三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要求及结合XX县对果园镇二季度环境卫生考核情况,经研究,决定开始开展果园镇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整治目标 通过加大整治力度,促进环境整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从根本上改变集镇长期存在的“脏、乱、差”问题,达到集镇环境全面改观,集镇管理全面推进,以全面提升我镇生态文明乡镇创建水平。 二、领导机构 果园镇成立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小组,镇党委书记李勇、镇长覃芳为总指挥,党委委员陈群芳负总责,生态办、派出所、城管、工商、交警、全体联村党政、联村干部、各村(社区)书记、主任、环保专干全程参与,全面落实此次专项整治行动。 三、整治范围 1、月形山集镇。 2、果园大道、东八线等主干道沿线。 四、整治时间 2014年8月5日全天。整治行动组各成员于上午8:00在政府四楼会议室集合,工作部署后统一行动。 五、整治内容 1、户外广告整治 ①规范门店广告招牌,拆除一店多牌;清除落地广告牌

②清除乱贴乱画、墙体广告、“窗花广告”及擅自设置的“小广告”。 2、占道经营、户外经营整治 清除占道经营、户外经营摊点,疏导流动摊贩,杜绝沿街叫卖。 3、违章搭建整治 拆除店外搭建的遮阳棚、遮阳伞等违章违规设施。 六、工作保障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整治领导组要高度负责,精心组织,各责任人、责任单位都要认真开展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按照目标任务抓好落实。 2、广泛宣传,形成共识。通过开展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广泛宣传和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保护工作,树立“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文明意识,自觉参与到“让门前净起来,让村街靓起来”的整洁行动中来。 3、严格督查,认真考核。整治领导组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整治达标的进行表彰奖励,对整治成效差的予以通报批评。确保整治工作不走过场,确保整治任务顺利完成。为切实做好我镇2014年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有效防止大气污染,保障空气质量,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及省环保厅《关于做好2014年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实施秸秆禁烧工作的要求,着力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难点问题。坚持“广泛宣传,严格奖惩;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的原则,开展我镇秸秆禁烧工作。 二、目标任务

某生态国土综合治理之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 60页)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 1、茅箭区朝北沟生态国土综合治理示范(一期)项目施工招标文件; 2、《茅箭区朝北沟生态国土综合治理示范(一期)项目施工设计书》; 3、《湖北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资金暂行办法》; 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5、《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 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18-2006;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6); 8、现场实际情况,本项目工程任务,质量、工期要求; 9、本公司机械设备、技术力量、施工能力等具体情况。 第二节、编制原则 1、满足茅箭区朝北沟生态国土综合治理示范(一期)项目施工招标文件合同工期要求编制; 2、满足茅箭区朝北沟生态国土综合治理示范(一期)项目施工的质量优良要求标准编制; 3、满足茅箭区朝北沟生态国土综合治理示范(一期)项目施工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要求编制。 第三节、工期要求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工期按90天编制,本合同开工日期以接到监理工程师开工令之日算起。 第四节、质量目标

根据茅箭区朝北沟生态国土综合治理示范(一期)项目施工,把本工程建成合格工程。 第五节、施工难点、重点、安全工作分析 1、施工难点 本工程的施工难点主要是边坡施工、施工面比较狭窄、并且需随时密切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工期紧、材料运输困难等难点,在边坡施工中加大了施工的难度。 2、施工重点 本工程的施工重点主要是高边坡清理及锚杆锚索施工,同时挂网喷浆植草也是重中之重。 3、安全工作 基于本工程的施工难度和其自身的工程特点对安全工作需加大管理力度。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及设计图纸说明,本段边坡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坍塌,本次清坡土石方方量较大,因此施工时应集中机械设备和人力物力先将土石方工程全部完成. 土石方工程施工时应上报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同意后每天定时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并派专职保通人员现场指挥. 详细的安全措施及管理机构和制度见第九章。 第二章施工资源配备情况 第一节、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 我公司拟安排多名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本项目的施工管理、技术指导、测量、试验、质检、计量及其它相关部门工作。接到中标通知书后,马上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本工程“合同条款”、“技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doc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撰写人:XXX 本文档介绍了XXXXX. YOUR LOG

按照区委三届六次会议的要求,现将我镇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细化如下: 1、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 积极推进“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完成垃圾转运站建设,落实“村收集、镇清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责任单位:镇城建中队、镇村建规划站) 实施“河道清水建设”。积极建设规划外饮水安全工程,完成后卓溪、九华溪、汀林溪河道整治。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水利站) 加快“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重点做好镇集镇区、安置房小区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责任单位:镇环保站) 2、做好治理农村污染工作。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养殖污染整治巡查工作,严厉打击反弹复建回潮现象;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积极推广农业“五新”技术,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 加快工业企业入园步伐。配合区环保局、经济开发区,加快工业企业入园步伐,逐步调整、搬迁或关闭现有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工业企业。(责任单位:经济开发区) 开展各项环保专项整治。配合区环保局加强环保日常监督检查,开展各项环保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责任单位:镇环保站)

3、推进生态建设工作。 完成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做好村居市级生态村申报工作,完成完成国家级生态区创建。(责任单位:镇环保站)推进“四绿”工程建设。加强造林绿化,持续推进“四绿”工程,2014年创建7个绿色村庄,2015年创建10个绿色村庄,每个绿色村庄均有1初以上的公园绿地,人均公园绿地提高到5.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达20%以上。[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 强化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强化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2015年前完成石盘水库及南少林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工程。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河东市将举办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以整洁优美、规范有序、和谐文明、充满生机的城市形象迎接“文化节”盛会,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特拟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一次扩大会议精神,以迎接“文化节”盛会和创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为核心任务和重要抓手,举市动员,全民参与,条块联动,开展大规模、

超强度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面清理环境卫生“脏、乱、差”和整治市容市貌“破、旧、乱”现象,干成一批平时想干不好干、干不好的难事,解决一批市容环境的薄弱环节,攻克一批城市管理的难点顽症,让老百姓在短时间内感受到身边市容环境的明显变化,实现城市面貌的显著改观和管理水平的跨越式提升。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紧紧围绕“迎创”任务,以“文化节”为节点,高起点筹划、大力度整治、超常规整合、跨越式提升。突出城市管理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整改,显著提升环境卫生质量;突出秩序整顿和强化管理,显著提升长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突出市容市貌的整合出新,显著提升河东的城市形象。通过八个月的环境集中整治和景观突击建设,实现“四优一金”的综合整治工作目标,即环境优美、管理优

化、秩序优良、服务优质,夺取市容市貌“金牌”。 三、整治内容 重点抓好十大专项整治工作: 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全面整治103公里铁路沿线脏、乱、差,完善铁路沿线各类垃圾收集和清运环节,落实沿线环境改造出新、绿化建设措施,进一步明确铁路部门与区之间的职能和职责,加强对铁路沿线及两侧环境责任区范围的监督管理,对违反市容法规的行为严格处罚,全面达到“四无一有”标准,努力打造铁路沿线“环境优美、安全文明、交通顺畅、管理有序”的窗口形象。 道路整治。重点建设6条城市景观道路,整修出新和亮化一批跨外河桥梁,整治城市道路积水淹水片区,实施市区照度不达标道路的路灯建设。开展主城

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实施方案

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 实施方案 2017年9月

目录 编制原则和编制依据 (1) 1、项目概况 (4) 1.1项目名称 (4) 1.2实施机构 (4) 1.3项目背景 (4) 1.4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4) 1.5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 2、运作方式 (6) 2.1基本原则 (6) 2.2运作模式 (6) 2.3采用PPP模式的必要性 (7) 2.4采用PPP模式的可行性 (8) 2.5项目结构 (13) 2.6项目的运作流程 (14) 3、交易结构 (17) 3.1股权结构 (17) 3.2投融资结构 (17) 3.3回报机制 (18) 3.4相关配套安排 (19) 4、采购方式 (20)

4.1采购人 (20) 4.2采购方式 (20) 4.3社会投资人的资格条件 (20) 4.4投标保证金 (22) 4.5采购标的 (23) 4.6投标文件评标原则和标准 (25) 5、可行性缺口补助测算 (26) 5.1运营期收入 (26) 5.2可行性缺口补助计算和调整 (27) 5.3服务费测算 (29) 6、风险分配基本框架 (31) 6.1风险识别 (31) 6.2风险评估 (31) 6.3风险分配 (31) 6.4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33) 7、合同体系 (37) 8、PPP项目协议主要条款 (38) 8.1PPP协议期限 (38) 8.2土地使用权 (38) 8.3项目工程建设 (38) 8.4权利义务边界 (39) 8.5竣工验收与审计 (41)

8.6维护内容 (42) 8.7服务费支付与调整 (42) 8.8绩效考核 (43) 8.9履约保障 (44) 8.10保险 (48) 8.11一般补偿 (49) 8.12临时接管 (49) 8.13项目设施移交 (50) 8.14提前终止及补偿 (50) 8.15转让与担保 (51) 8.16应急处置 (51) 8.17合同变更 (51) 9、合资经营合同关键条款 (52) 9.1项目出资和股权比例 (52) 9.2股权转让 (52) 9.3权益处置 (52) 9.4董事会 (52) 9.5经营管理机构 (52) 9.6监事会 (53) 10、监管架构 (54) 10.1履约监管 (54) 10.2行政监管 (54) 10.3公众监管 (54)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治污、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治污减排、改善环境、防范风险”为主线,依托治理工程,实施综合整治,强化环境监管,打造完善的“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促进流域生态指标明显改善,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任务目标 按照流域性、综合性、系统性治污原则,以提升小清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最终将小清河(段)建设成为集生态、航运、防洪、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沿河两岸建设成为全省生态经济先行区和蓝黄经济增长极,打造“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样板区。 三、时间范围 小清河流域综合治理,紧紧围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流域污染治理、构建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和生态修复保护等四个方面,总体分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12.4-2013.12)。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及管网配套工程。2013年6月底前,彻底解决我市小清河流域污水直排环境问题。2013年底前,在重点排污口、河流入湖口、支流入干流处,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净化工程,切实发挥湿地系统在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事故蔓延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构建好我市小清河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基本框架。 (二)第二阶段(2014.1-2015.12)。2015年底前,我市小清河流域形成完整的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小清河干流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主要支流张僧河、阳河消除劣Ⅴ类水体,基本解决小清河流域污染问题。 四、主要任务 本次治理共实施污染防治、再生水循环利用、生态修复与保护、生态旅游、饮用水安全与环境安全防控工程等6大类22小类98项,计划总投资74.07亿元。 (一)污染防治工程。1、工业污染治理工程。按照新修订的排放标准要求,以造纸、化工和畜禽养殖等行业为重点,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工作,投资5.18亿元,实施14项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工程。从2013年起,我市小清河流域区域内企业直排废水COD、氨氮排放浓度限值分别不得超过60mg/L、10mg/L。对不能按期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实施限产治理,限产治理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依法采取限产限排或者停产整治措施。2、城镇污水和污泥处理工程。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管网铺设、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管网覆盖范围和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所有新(扩、改)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3、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提高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投资4.8亿元,实施2项城乡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及处理场建设工程。到2015年,建成一批符合农村实际的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小清河流域内镇全部建成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基本解决城镇垃圾污染问题。4、农业污染防治工程。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投资6900万元,实施1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到2015年,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同时,投资5.8亿元,实施11项清洁种植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示范面积达到723公顷。投资1.2亿元,实施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节肥等23个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到2015年,基本解决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二)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在张僧河新建橡胶坝16座,提水泵站21座,利用巨淀湖调蓄下泄再生水。加大电力、化工、造纸等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再生水循环利

嵩明县阿子营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议书

松花坝水库嵩明县 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阿子营铁冲生态综合治理 项 目 建 议 书 第一章项目背景 1.1 项目区状况

项目区地处牧羊河两岸,位于嵩明县西部阿子营乡境内,项目区涉及18 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6.06 平方公里,总人口5382人,年平均气温12.6 C,多年平均降雨量985.6 伽。森林覆盖率36.5%,水土流失面积 2.11平方公里,属嵩明西部浅切割低山丘陵中轻度流失区。 项目区内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蔬菜、花卉为主,耕地以旱地为主,由于坡耕地面积较大,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而现有的水利基础设施较少,加上已建的年久失修已老化,水利化程度较低,水资源难以利用,生产力较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突出,满足不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到目前为止项目区还有3500 亩旱地需要配套灌溉设施,近1500 人的饮水困难未得到完全解决。 1.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项目主要布置在阿子营村委会、铁冲村委会范围内,18 个村小组,总人口总人口5382 人,其中:农业劳动力3882 人,人口密度142 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 0,人口流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农闲时间剩余劳动力多,能够满足项目区生态治理用工需求。 土地总面积总面积4506 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40 公顷,占总面积的11.9% ,林地面积2585 公顷,占总面积的57.4% 。经济果林地面积46.65 公顷,占总面积的1.1% ;荒山荒坡231 公顷,占总面积的 5.1% ,水域面积24.5 公顷,占总面积的0.5% ,居民及交通用地55.2 公顷,占总面积的1.2%。

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老日根村在全村范围内集中开展草原生态环境 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针对全村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和部分社鼠害严重的现状,根据镇委、镇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村“两委”决定今冬明春在全村范围内开展草原生态卫生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到2010年6月底,全村草原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牧民定居点环境卫生得到较大改善,实现冬春草场无鼠害目标。 二、主要任务及整治区域 (一)主要任务。各社要以此次整治活动为契机,全面动员、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劳力、集中力量,充分利用捕鼠夹等工具,采取多种方式随时、随地灭治,进一步加大对草场鼠害灭治工作,做到防治一片、控制一片、巩固一片,最终实现冬季草场无鼠害。对户与户交界的鼠害防治区域要相互延伸,户与户交界的防治区域相互延伸10米,做到不留“死角”,灭治效果明显。 (二)整治区域。根据镇委、镇政府的安排,我村的草场重点鼠害灭治面积要达到10万余亩(其中包含药物灭治4万余 (三)继续加强草原环境卫生整治。各社要集中时间,积

极清理、填埋、平整公路两侧、房前屋后、草场的垃圾、碎石、废弃垡墙、废弃土坑等。对生活垃圾清理做到日产日清,定点填埋;对牲畜圈舍内的粪便要及时处理,进行定期清扫、消毒,并做好草场施肥;对废弃土筏墙、废弃土坑要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平整,要做到无坑洼、无严重积水。通过力口强草原环境卫生整治,使人居环境和草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实施步骤 此次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12月10日至12月15日) 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建立组织机构,并按照实施方案,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集中整治阶段(2009年12月16日一2010年5月30 日) 各社要集中灭治冬春草场鼠害和整治冬春草场、牧民定居点、道路两侧等环境卫生,打一场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完成规定的整治任务。 (三)总结整改阶段(2010年5月31日一6月25日) 先由各社负责进行初验、自查,尽快查漏补缺,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6月中旬由村“两委”对全村草原生态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总结评比,对整治效果明显的社进行表彰,对未完成工作任务的社进行处罚。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重庆市两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芦塘煤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矿活动协调发展,实现发展与环保同步双赢目标,特制定本实现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破坏少、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的煤炭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煤矿经济和生态保护共同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矿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煤炭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坚持“不欠新帐,渐还旧帐”的原则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以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形式,建立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补偿长效机制,在煤矿开发利用生产中控制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并逐步解决已有生态环境问题。

(三)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 在煤炭开发利用生产过程中,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与开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根据煤炭开发利用所危害的对象,程度与治理难度进行分区,分段治理。 工二、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成立芦塘煤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管理办公室和芦塘煤矿植树造林办公室,规范煤炭生产和植树造林活动,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炭开发利用协调发展;制定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确保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二)阶段目标 1、建设期及运行期目标 制定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矸石安全排放方案、污水处理方案、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等方案;根据任务安排,按计划、分步骤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保护及治理效果应达到所制定方案的目标要求。 2、闭矿后目标 恢复矿区植被;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消除;对所占用的耕地和林地进行复垦和恢复土地使用功能;排矸堆场地不存在安全隐患;矿井污水及生活污水均达标排放;矿山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最新

宏源煤焦化工有限公司(甲醇生产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我们按照上级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综合治理方案。 一、对厂区的煤场按标准要求进行全封闭; 具体安排如下:(1)4月份设计单位确定并签订设计合同,审核初步设计方案;(2)5月份项目总体方案设计完成、土建基础完成及施工单位招标,并签订施工合同;(3)6月份土建施工开始、项目整体设计图纸完成;(4)7月份项目所需设备和辅材部分招标;(5)8月份所需设备和辅材全部招标完毕;(6)9月土建施工完成、设备安装开始;(7)10月项目设备安装结束并要求调试验收结束。 二、对生产用锅炉脱硫脱硝除尘系统进行改造; 1、新脱硫塔主体已建成,目前正在完成配套设施以及调试工作。具体安排如下:(1)5月份脱硫塔内部防腐,外部保温;(2)6月份新建脱硫池确定设计单位并选址;(3)7月份新建脱硫塔配套设施招标完毕,建设单位招标并签订施工合同,新装压滤机土建施工完成;(4)8月份压滤机安装完毕,脱硫塔的配套设施安装开始;(5)9月份脱硫塔配套设施安装完毕;(6)10月份新建脱硫塔调试工作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2、脱硝我公司目前基本满足特别排放标准,目前需要优化系统,增加自动投加装置。具体安排如下:(1)5月份自动投加装置完成招标工作;(2)6月份自动投加装置开始安装;(3)7月份自动投加装

置安装结束;(4)8月份优化调试脱硝系统;(5)9月份脱硝系统能按要求达到特别排放标准。 3、我公司除尘系统目前能满足粉尘特别排放标准,不需要整改。 三、对厂区的路面进行定时洒水,以防二次扬尘。 四、整改治理中总投资约360万元。 五、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整改治理领导小组。 我公司一定以上级领导精神为目标,把环保治理工作落实到实处,确保环境质量达标,为全面推进我县环境保护工作而努力。 2017年3月8日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最新)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最新) 为进一步深化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强力推进X流域X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下简称:X流域治理),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适性,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市委十五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遵循“统筹规划、流域治理、两手发力、联动推进”原则,按照“一年冲刺、两年决战、三年达标”的时序要求,以河长制管理为抓手,明确主体责任,以持续改善X流域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投建管一体化流域治理机制,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项目化、工程化加快X流域治理,推动全线截污、全域清淤、蓄水补水同向发力,实现主要河渠“清水长清、碧水长流”,塑造流域水生态宜居示范样板,为实施“东进”战略提供水资源保障,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水生态环境支撑。 二、工作目标 X年全力冲刺,全面完成X干流和重要支流截污、清淤工程、“散乱污”企业整治。 X年全面决战,基本消除流域内黑臭水体,全面完成流域内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三年建设计划,纳入国家和省考核的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

X年实现达标,全面完成流域内堤防整治、蓄水补水、生态修复、“七道”绿道骨干体系、智慧河道建设,纳入国家和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三、重点任务 (一)完成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及配合完成评价工作。 X年6月底前,完成X市“一河(湖)一策”管理保护方案修编。[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河长办成员单位,相关乡镇(街道)] X年12月底前配合成都市兴蓉集团、成都市水务局、成都市环境保护局建立流域断面水质及环境质量评价机制,完成年度评价工作,依据规划和评价结果调整或增补流域治理项目。[责任单位:市环境保护局、市水务局,相关乡镇(街道)] X年12月底前配合成都市兴蓉集团、成都市水务局、成都市环境保护局完成年度评价工作,确保X年纳入国家和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责任单位:市环境保护局、市水务局,相关乡镇(街道)] (二)加快推进控源截污工程建设 1.强化污染源头综合治理 结合推进河长制管理、“成都治水十条”、X流域X段河长制管理“一河一策”落地落实,构建X流域X段环境综合管理体系、监督体系、支撑体系、考核体系,通过拆、关、停、管等措施,对X 流域X段内各类水污染源进行严控截流。[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环境保护局,各乡镇(街道)] 新建工业园区要科学编制园区供排水规划,加快建设污水处理

河生态综合治理一期续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综合讲明 1、编制依据 1、发包人发售的招标文件; 2、发包人提供的有关答疑资料和补遗书等; 3、我单位踏勘施工现场所了解的工程现场情况和资料; 4、建设部、水利部和国家颁布的现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划、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安全规定及相关标准,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标准、规程和相关定额等; 5、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施工技术、治理水平以及现有机械设备状况和多年来在工程施工实践中积存的经验。 2、综合讲明 2.1工程概况 本次天水市藉河生态综合治理一期续建工程治理河段为天水城区段,左岸有罗峪河汇入,右岸有龙王沟、水家沟支流汇入,操纵流域面积1019KM2。 本工程为施工第三标段(河1+780-河2+510)。要紧工程为:蓄水

区平坦、左右岸堤防改建及加固、2#橡胶坝、子堤。 本工程打算开工时刻为2015年7月17日开工,2016年7月16日完工,总工期365日历天。 要紧工程量:河道疏浚砂砾石开挖60320 m3,堤防砂砾石开挖41381m3,土方开挖12049m3,砂砾石回填48507m3,砂砾石夯填堤身82675m3,现浇混凝土4495m3,M7.5浆砌石14996 m3,复合土工膜铺设25093 m2,橡胶坝1座。 2.2 建筑材料 本工程要紧建筑材料为块石、砂砾石、止水带、钢筋、水泥及砼粗细骨料等。 (1)河道疏浚所开挖的多余砂砾石料能够直接用于填筑,块石、砼粗细骨料从附近合格料场购入。 (2)工程所需止水带、钢筋、水泥等其他工程材料从天水市采购,与厂家签订采购合同,并由厂家负责运输至施工现场。 2.3 对内、对外交通条件 工地施工场地位于天水市城区,交通条件优越,施工道路方便。施工场内临时道路由我方依照工地沿线情况结合方便施工进行修建并负责施工期间的维修和保养。 2.4 施工供电

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闻喜县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根据闻喜县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精神,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县城范围内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县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管理工作,按照“统一组织、分工协作、全民动员、综合治理”的原则,围绕一个目标,完成四大任务,实现四大变化,实施五个阶段,确保五项措施,大力整治城市综合环境,彻底根治“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堆乱倒、乱贴乱画”等八乱现象,努力使城市环境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整治范围 环卫处丁字路口至党政街十字路口(发展和改革局、物价局、科技局)。 三、整治目标 紧紧围绕“城市美化再上档、城市亮化再提升、环境卫生再改善、城市交通要通畅”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创优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四、整治任务 此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突出重点,猛攻难点,标本兼治,重点完成“治脏、治乱、治堵、治噪”四大任务。一是治脏。对城市主干道、公共场所随意倾倒垃圾、污水、小街小巷、居民社区、城中村垃圾无人过问等环境卫生差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二是治乱。对城市户外广告随意设置、店铺门牌粗制滥造、玻璃橱窗乱贴乱画,早摊夜市、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临街门店外经营、临街楼体破烂不堪,未经许可乱搭乱建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三是治堵。对城市交通中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闯红灯、闯禁令,随意调头,城市客运

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金斗营中心小学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根据公安部、教育部关于落实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精神,按照省、市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整治工作,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确保学校安全和学生健康成长,结合金斗营中心小学实际,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学校及周边环境根本好转,争创平安校园为目标,以整治影响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商业网点、文化场所、建筑设施、交通秩序等突出问题为重点,严厉打击抢劫、伤害、侵害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坚持部门配合,齐抓共管,标本兼治,构建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组织领导组长侯桂珍副组长孙召如马栋宾组员村委会治保主任各班班主任 三、整治重点 1、依法严厉打击盗窃、敲诈勒索、抢劫师生财物、侵害师生人身权利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摧毁学校及周边地区存在的流氓团伙、黑恶势力。 加强学校周边治安巡逻,实行警校共建。 2、坚决取缔和清理整顿学校及周边地区200米范围内的所有网摊点等。 3、整顿学校门口及周边地区的交通秩序,加强学校周边交通管理。

4、对学校内部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彻底消除学校内部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尤其是对教室、食堂、楼道、围墙、等重点部位要加强防范。 经常检查学校安全保卫措施落实情况等,严防火灾、危房倒塌和 食物中毒等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6、通过落实防盗抢、防伤害、防交通事故等防范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稳定。 7、继续推行学校内部保卫工作管理,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保卫科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严把进出关,杜绝学生未假而出和社会上“混子”乘虚而入,确保学校一方平安。 8、经常进行法制宣传。 四、具体措施 1、提高认识,精心部署。 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把维护学 校周边的治安秩序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大事来抓,把此项工作纳入当前“严打整治工作”中来。 金斗营中心小学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决定在金斗营中心 小学及周边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2、突出重点,集中整治。 做好学校及周边问题的排查,落实各项治安防患措施,加强巡逻 控制等方法,收集掌握影响学校周边治安秩序的情况,进行集中整治,严厉打击侵害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关于荒山生态综合治理的

一项目名称:野生态园区。 二项目并发概况: 荒山位于晋城市东部,丹河龙门东北3华里处,晋陵公路从右侧穿过。距长晋高速6华里,与之成平川之势,它的西面是晋城大学,玉皇庙(府城)。 主山海拔1080米,东西横跨10多华里,共20余个班号,主山小地名为南岭山。(附航标图) 目前山上有主要树种松树、柏树、刺槐树、经济林核桃树等。乔木有榛子等,还有其他乔木植被。山上常发现野鸡、野兔、野猪、山羊、獾等动物。 三项目开发的背景及意义 1 此山背景地理位置显要,山势高大,与西边的白马寺山遥相呼应,晋城市东扩后大部分地区尽收眼底,几年的绿化治理效果不明显。 2 项目开发的意义随着我市的转弄越发展,向全国先进旅游城市迈进。绿色开发是个永恒的话题。此山的开发对我市的市容、市貌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距府城、玉皇庙、龙门旅游区很近,丹河湿地东呈绿色屏障。首先生态绿化长达10多华里的山顶,将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开发附带性旅游,对此地居民生活、劳动就业、提高经济收入、稳定民生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项目开发的内容及规模 1 绿化面积1500亩。近二十个山顶全部松柏树覆盖,面向市区的前坡,在原有的枫树上在间种连壳香花槐等风景树。在弃耕地种植经济林,以核桃树为主。 2 野果树扩至100亩。在现有榛子林40亩的基础上,扩种植雨榴、山核桃等经济作物。 3 野生动物的养殖根据山上现有的动物山羊、野猪、野兔、山鸡等动物,说明这里有符合它们生存的条件。计划分三大块发展。 A 狩猎小动物圈养100~300亩。山鸡、野兔等与野果开发的榛子林100亩相连。供游闲人的狩猎和野果的采摘。 B 野猎养殖计划先上100头(10组)。山地圈养占地10亩,一年后发展至1500头。在28、30、31班。 C 建一个中等沼气工程,以野猎粪便的利用,供应周边居民的供暖供气问题。 D 建成一个休闲、度假、狩猎附带旅游的一体的景区。即:野生态园区。 4 在岩洞的开发,可引入重多开发商机,可就势扩大发展。 五项目开发的心要性 1 该山地势位置突出,形成独特风貌,呈市区天然屏障。属可视荒山,在市区的开发区工业园区,以及多数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