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说课稿

微生物学说课稿
微生物学说课稿

专业: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学说课稿

说课人: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下午好!我叫。。。,来自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我说课的内容是《微生物技术》,本次说课包括五个部分:说教材大纲、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一、课程设置

1.课程定位:

无论生物技术的发展如何突飞猛进,微生物技术一直是其重要的基础和核心,不可或缺,对于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微生物技术是学生必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之一。因而微生物技术是生物制药技术、微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生物技术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掌握必备技术、形成无菌意识以完成微生物检测、纯培养、生长测定、育种和菌种保藏等工作任务的重要课程。

这些生物技术在产业应用的前提是有大批专业素质较高的生产技术人员,我院生物工程系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这些生物工程产业培养一线技术工人。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酿酒生产和食品加工中主要细菌、酵母菌、霉菌等类群、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了解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功能及其利用方式;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和方法;微生物生长的规律以及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微生物培养与生长测定方法;菌种保藏的方法。

2.技能目标:掌握微生物显微操作、形态鉴定、无菌操作、生长培养、分离纯化等技能。并能综合运用微生物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微生物的生产培养和食品卫生指标检测。

3.素质目标: 增强生产操作规范意识和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摄取知识和信息、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探索创新等职业关键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

二、课程设计

2.1理念和思路

2.2 教学内容的选取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来源于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并参考了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企业技术人员对岗位行动领域工作过程、职业行动能力分析,制定课程的技能目标。围绕技能目标确定知识目标。突破学科理论体系的框架,设计能够包含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和态度目标的学习项目。以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相关岗位群教学内容确定过程为例,如下表所示。

业针对性。在学生构建专业岗位知识、掌握工艺流程、熟练工艺、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和检查维修技能等专业能力的同时,重视在课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自理和自律能力等基本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关键能力,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摄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等目标,达成培养人的最终目的。

这种以技能目标为主导,以知识目标作为完成能力目标的必备基础的组织方式使课程

教学目标更加贴近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达到“职业能力本位”的目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构建,重视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从事某项职业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具备就业的基本条件,能够胜任职业岗位工作。同时由于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重视,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发展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得到发展,因而学生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和创业发展。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

它研究的对象是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由于学生们原有的感性知识少,每当讲到新知识时,学生们常常觉得难以理解。微生物学的特点是研究的对象多而杂,研究的内容面广而散,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常规的教学方法往往前后知识点联系不起来,学生感到零乱、枯燥、无系统性,似懂非懂,难以掌握.根据生物专业的培养目标,遵循事物的认识规律,针对本课程特点,我们建立了“单元要素化教学”的教改方案.

实施“单元要素化教学”,首先要将相近与相关的章节合在一起,划分为一个单元,集中讲授.比如:将教材中的绪论、第一章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第九章微生物的生态合起来为第一个单元;将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的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非细胞型生物的形态和构造划分为第二个单元;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与发酵、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划分为第三个单元;而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列为一个单元;由于内容涉及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微生物的营养‘生长、遗传及其免疫学知识,放在最后讲授,列为第六个单元。

实施“单元要素化教学”,各个单元、个要素之间的重要性,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从整个微生物学课程来看,第二个单元(形态、构造)、第三个单元(营养、代谢、生长)、第四个单元(遗传变异、育种)是重点;第三个单元(代谢)、第四单元、第五单元(传染与免疫)是难点.每个章节下面又有重点和难点,如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中,第一节细菌就是突出的重点,必须“解剖麻雀”,围绕着各级要素讲清讲透,其它各节的问题就可以举一反三,迎刃而解;而细菌构造中的细胞壁又是基本结构的重点和难点,鞭毛、芽抱是特殊结构的重点和难点.

对多数重点和难点,是要靠教师来解决,讲深讲透讲到位,而有的则应在自学的基础,启

发同学自己来解决.如讲到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薄,其鞭毛基粒上有4个环,而革兰氏阳性菌的鞭毛基粒上则只有2个环,为什么?就留给学生们自己去思考解答;又如讲到免疫一章时,启发学生们课后去思考,而考试命题时,则要考查学生们在这方面的自学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重点和难点之后,就要合理地分配教学时数,灵活地运用启发式和直观式等教学方式,利用挂图、表格、幻灯、投影、录相、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效果.

3. 教学实施

3.1教学组织与学习情境

3.2 教学方法

在讲授同类知识,相互联系的知识时,运用对比的方法组织教学,可以提高记忆效率.比如

讲解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时,首先重点详细讲解细菌的几个要素,再讲其它各类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时,仍是强调这几个要素,只是具体内容不同,这样就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目的.采用对比讲授的方法,有些内容也可以启发学生们在自学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表格对比学习和记忆,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对于相关知识,也要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如在讲授微生物的代谢一章,讲到不同微生物鉴别试验时,就把微生物的营养、培养基的类型与配制、微生物的分类鉴定等前后几章联系起来;在讲到微生物的分离、纯培养与生长时,启发学生自觉地把微生物的营养、培养基的类型、各类微生物的代谢特点、鉴别试验与分类鉴定知识前后联系一起,融会贯通.在考试命题时,就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考查,例如:当几大类不同的微生物被混合在一起时,如何设计实验将它们分离开并进行纯化?这样的命题可以把前后几章的知识串联起来一并考查,有助于锻炼同学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授同类知识,相互联系的知识时,运用对比的方法组织教学,可以提高记忆效率.

比如讲解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时,首先重点详细讲解细菌的几个要素,再讲其它各类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时,仍是强调这几个要素,只是具体内容不同,这样就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目的.采用对比讲授的方法,有些内容也可以启发学生们在自学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表格对比学习和记忆,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对于相关知识,也要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如在讲授微生物的代谢一章,讲到不同微生物鉴别试验时,就把微生物的营养、培养基的类型与配制、微生物的分类鉴定等前后几章联系起来;在讲到微生物的分离、纯培养与生长时,启发学生自觉地把微生物的营养、培养基的类型、各类微生物的代谢特点、鉴别试验与分类鉴定知识前后联系一起,融会贯通.在考试命题时,就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考查,例如:当几大类不同的微生物被混合在一起时,如何设计实验将它们分离开并进行纯化?这样的命题可以把前后几章的知识串联起来一并考查,有助于锻炼同学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单元要素化教学”可以缓解教材内容多而学时少的矛盾,如在进行第一个单元的教学时,将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与微生物生态知识柔和到绪论中讲解,既丰富了绪论课的教学内容,激发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节省了授课时数.对相关学科已讲授的内容从简或删去,这样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详细讲解每个单元或章节的要素部分和近年来微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在讲到病毒时,向学生介绍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艾滋病、疯牛病的知识.通过这些手段,激发一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关注微生物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3.采用多形式的考核评价方式

打破考试方式单一局面,实施多元化评价,实施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和评价时空多元化。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对学生课程学习结果的行为进行描述,评价学生对微生物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采用评价方式测验、

考试、设计、答辩、作业、实操考核、集体评议。确立用于反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领域要求的体验性目标,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强化技能。

(1)理论考试除采用闭卷(试卷库)考试外,结合平时成绩,包括报告,课题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

(2)实践考核分为二部分:

①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平时操作、考勤、实验报告(含预习报告)、课堂提问等几个方面。

②期终考核。期终考核以实验技能为主,按笔试和现场操作两种形式进行,实验技能的考核有规范标准、分值和规定时间,学生随机抽签回答和操作。

实验课考核量化标准由出勤情况(5 分)、实验预习(5 分)、实验操作(10 分)、实验结果(20分)、实验报告(10 分)、期末考核(50分)组成。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职业能力。这些产生和应用于技术和服务实践中的“能工巧匠”的能力,除科学技术知识外,还包括很多与实际工作过程有着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和“主观”性质的工作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每个教学单元中按照“方法选择→方案确定→方案实施→评价反馈”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项目的学习,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转化而来的各层次的教学项目的过程中构建起知识及经验体系,培养职业能力。

2、采用引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知识爆炸、信息便利的当今社会,学习更重要的目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工作。

在每个教学项目中“方法选择”教学阶段,教师指导学生获取和整理与该教学项目的任务相关的专业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通过学生宣讲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选择和确定解决方案。

3.理实一体化法

教学资源

(1) 建立共享型网络学习的教学网站,内容包括标准教案、课件、推荐参考资料、

操作技能指导录像、相关的知识介绍和影音资料、微生物图片库、习题库相关职业技能资格介绍、相关网站的链接等。

(2) 开发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病毒生长与繁殖的模拟动画。

六、教材编写开发与选用建议

(1)编写教材

与生物技术方面的企业、产品检验机构、国内高职院校合作,依据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编写“工学结合”的高职高专教材《微生物学》。

(2)教材选用

在教学过程中选用“十一·五”规划高职高专教材,

①张青,葛菁萍.微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②赵斌,何绍江.微生物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③杜连祥,路福平.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2006.

④陈剑虹. 工业微生物实验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教育部高职高专

规化教材)

2018年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理论物理 [070201]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指导

2018年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理论物理 [070201]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 习经验 一、招生信息 所属学院:物理学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理学[07]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物理学[0702] 二、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粒子、核与场的理论 02 (全日制)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理论 03 (全日制)量子统计与理论物理方法 04 (全日制)计算理论物理 05 (全日制)广义相对论、天体物理和宇宙学 06 (全日制)纳米磁性、软凝聚态理论 07 (全日制)低微多点子理论 08 (全日制)计算凝聚态物理和计算材料科学 三、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0量子力学 ④836普通物理 四、复习指导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作业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作业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作业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 1、脓毒血症: 2、衣原体: 3、抗原漂移: 4、医院感染: 5、机会致病寄生虫: 6、菌血症: 7、巴氏消毒法: 8、抗原转换: 、立克次体: 10、保虫宿主: 11、菌群失调: 12、灭菌: 13、干扰素: 14、性传播细菌: 15、带虫免疫: 二、填空题 1、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合成性代谢产物有、、。 2、经过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需进入人体内部的医用器材要求绝对无菌操作。 3、病原菌的致病机制与病原菌本身的毒力、侵入的和密切相关。 4、寄生虫病的主要感染途径除了经口和皮肤外,还有: 、、和自身感染。 5、细菌的毒力由和组成。 6、病毒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必须在内生存,对抗生素。 7、真菌所致疾病主要有、、、和几种

形式。 8、能诱导干扰素产生的物质主要是和。 9、对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以最为常见,泌尿道感染多数与的使用有关。 10、链球菌引起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是;与葡萄球菌感染易于局限化有关物质是。 11、革兰染色步骤包括:、、、四个步骤。 12、细菌毒素分为与两大类。其中外毒素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强,有性。 13、HBV抗原抗体检测“小三阳”的三个阳性指标是、和。 14、、、。 15、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有、、等。 16、病毒体的基本特征包括、,必须在内生存,以方式增殖、对不敏感,可抑制其增殖。 17、皮肤癣菌主要侵犯角化组织,如、和,引起癣病。 18、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发生感染,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膜炎则属于感染。 19、泌尿道感染多数与的使用有关,最常见的症状是。 20、用TAT特异治疗破伤风患者,应做到、。 21、革兰染色过程:初染所用染料是、媒染所用染料是、脱色所用试剂是、复染所用染料是四种。 22、绝大多数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是有益无害的,称为,但在特定条件下如 条件下,可导致疾病的产生,这类微生物称为。 23、结核分枝杆菌对干燥、和的抵抗力较强。 24、真菌所致疾病主要有、、、几种形式。 25、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沙门菌引起人类的疾病类型有、和。 27、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 28、杀细胞性感染多见于病毒的感染,稳定状态的感染多见于病毒的感染。 29、由刺激而产生的炎症不属于医院感染。对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30、预防破伤风,通过接种进行人工主动免疫,接种进行紧急预防和治疗。 31、革兰染色步骤包括:用结晶紫染色称为,用碘液染色称为,用95%酒精进行,用蕃红(或石炭酸复红)染色液进行。 三、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医学微生物学表格 全

球菌(一)——革兰阳性化脓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形态与染色G+,葡萄串珠状排 列,会发生L型转换 (变成G—)G+,链状排列,早期 有荚膜(后期消失) G+,矛头状,成双排列,宽端相对, 尖端向外 培养基普通培养基血液、葡萄糖培养 基,血清肉汤培养基 血液、血清培养基 菌落特点光滑,边缘整齐,不 透明,金黄色,有β 溶血环灰白色,表面光滑, 边缘整齐,有较宽的 β溶血环(血平板) 草绿色α溶血环,菌落中央下陷,有 自溶酶分泌 生化反应分解甘露醇,触酶 (+),血浆凝固酶 (+)不分解葡萄糖,不被 胆汁溶解,触酶(—) 被胆汁溶解 抗原葡萄球菌A蛋白与 IgG结合抗吞噬,荚 膜多糖,多糖抗原多糖抗原,菌毛样M 蛋白抗原、P抗原 荚膜多糖、C多糖、M蛋白 抵抗力抵抗力较强,耐热耐不耐热、耐干燥,对有荚膜株耐干燥,抵抗力一般较弱

盐,耐干燥,易发生耐药性一般消毒剂、抗生素敏感 致病物凝固酶(使血液凝 固),葡萄球菌溶素 (插入破坏细胞), 肠毒素(引起食物中 毒),表皮剥脱毒素 (引起剥脱性皮 炎),毒性休克综合 征毒素-1 黏附素、抗吞噬M蛋 白、肽聚糖、致热外 毒素、链球菌溶素 (抗O试验)、透明 质酸酶、链激酶、链 道酶 荚膜、肺炎链球菌溶素O、脂磷壁酸、 神经氨酸酶 致病化脓感染、食物中 毒、烫伤样皮炎综合 征、毒性休克综合征化脓感染、猩红热、 风湿热、急性肾小球 肾炎 (机会致病)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 败血症、继发炎症 免疫天然免疫,易再次感 染 型别多,易反复感染较牢固特异性免疫 检测产金黄色素,溶血 (+),凝固酶试验 (+)抗O试验(+)胆汁溶菌(+),Optochin敏感(+)、 荚膜肿胀试验(+) 球菌(二)——奈瑟菌属 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2018年复旦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 [070304]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指导

2018年复旦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 [070304]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复习经验 一、招生信息 所属学院:化学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理学[07]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化学[0703] 二、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表面化学与催化 02 (全日制)复相催化 03 (全日制)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04 (全日制)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05 (全日制)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06 (全日制)结构化学 07 (全日制)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08 (全日制)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09 (全日制)固态材料化学 10 (全日制)工业催化 11 (全日制)新型化学电源 三、考试科目 01、02、03、06、07、08、09、10、11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05方向组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或组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0量子力学 ④836普通物理 四、复习指导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性状、感染与免疫的机理,微生物学检查与特异防治。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免疫应答规律、免疫应答产物、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理及免疫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二者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特别是传染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打下基础。本大纲临床医学专业实施的教学总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58学时,实验课14学时;高等护理、口腔医学、药学专业实施的教学总学时数为54学时,其中理论课44学时,实验课10学时,具体学时数分配如下: 理论课学时分配表

实验课学时分配表 第一篇医学微生物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及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的概念,真核细胞型、原核细胞型及非细胞型的生物学形状。 2.熟悉微生物学的概念及其任务,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人体寄生虫学概念。 3.了解医学免疫微生物学发展简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目的要求: 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2.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 3.掌握细菌形态检查法。 4.熟悉细菌的结构与致病的关系。 5.了解细菌L型的特点、 第三章细菌的生理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与生长繁殖的规律。 2.熟悉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 3.熟悉细菌的代谢产物在医学上的意义。 4.了解细菌的新陈代谢特点。 第四章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目的要求: 1.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与菌群失调的概念。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大小的测定和计数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学习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和保养 2、观察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的标本装片,学会绘制生物图 3、掌握使用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4、了解血球计数板的结构,掌握使用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器材 1、显微镜 2、微生物标本装片 3、目、物镜测微尺 4、血球计数板 5、酵母菌液或霉菌孢子液 6、载波片、盖波片、烧杯、滴管、擦镜纸、香柏油、二甲苯等 三、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1、构造 现代普通光学显微镜利用目镜和物镜两组透镜系统来放大成像,故又常被称为复式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机械装置包括镜筒、转换器、载物台、镜臂、镜座、调节器;光学系统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电光源。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为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操作 在目镜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所能达到的分辨率及放大率都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初学者,进行显微观察时应遵循从低倍镜到高倍镜再到油镜的观察程序,因为低倍数物镜视野相对大,易发现目标及确定检查的位置。 四、微生物大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由于菌体很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来测量。用于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工具有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 1、目镜测微尺(图1-1)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5mm长度刻成50等分,或把10mm长度刻成100等分。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此处正好与物镜放大的中 --

-- 间像重叠)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不同目镜、物镜组合的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表示的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须先用物镜测微尺校正,以求出在一定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 2、物镜测微尺(图1-2)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 玻片,一般将lmm 等分为100格,每格长l0μm (即0.0lmm), 是专门用来校正目镜测微尺的。校正时,将物镜测微尺放在载 物台上,由于物镜测微尺与细胞标本是处于同一位置,都要经 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成象进入视野,即物镜测微尺随着显 微镜总放大倍数的放大而放大,因此从物镜测微尺上得到的读数就是细胞的真实大小,所以用物镜测微尺的已知长度在一定放大倍数下校正目镜测微尺,即可求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然后移去物镜测微尺,换上待测标本片,用校正好的目镜测微尺在同样放大倍数下测量微生物大小。 3、目镜测微尺的校正 把目镜的上透镜旋下,将目镜测微尺的刻度朝下轻轻地装入目镜的隔板上,把物镜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刻度朝上。先用低倍镜观察,对准焦距,视野中看清物镜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物镜测微尺的刻度平行,移动推动器,使两尺重叠,再使两尺的“0”刻度完全重合,定位后,仔细寻找两尺第二个完全重合的刻度(图1-3),计数两重合刻度之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物镜测微尺的格数。因为物镜测微尺的刻度每格长l0μm,所以由下列公式可以算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 例如目镜测微尺5小格正好与物镜测微尺5小格重叠,已知物镜测微尺每小格为l0μm ,则目镜测微尺上每小格长度为=5×10μm/5=10μm 用同法分别校正在高倍镜下和油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 由于不同显微镜及附件的放大倍数不同,因此校正目镜测微尺必须针对特定的显微镜和附件(特定的物镜、目镜、镜筒长度)进行,而且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重复使用,当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重新校正目镜测微尺每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4、细胞大小的测定 移去物镜测微尺,换上待测菌体的装片,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的物,然后在高倍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来测量菌体的长,宽各占几格(不足一格的部分估计到小数点后一位数)。测出的格数乘上目镜测微尺每格的校正值,即等于该菌的长和宽。 结果计算: 长μm=平均格数×校正值 宽μm=平均格数×校正值 大小表示: 宽μm ×长μm 五、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1、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计数区(图1-4),计数区 图1-1 目镜测微尺 图1-2 物镜测微尺 图1-3 目、物镜测微尺的校正 图1-4 血球计数板

2020研究生入学考试 复旦大学 普通物理(836)

2020研究生入学考试 复旦大学 普通物理(836) 1、 如图,木条的两端紧贴着墙面与地面,当木条倾倒到如图所示位 置时(与墙面成θ角,一端速度为v ),求木条质心速度和此时与 墙面所成的角度。(15分) 2、 如图,木块在光滑斜面上,质量为M ,斜面倾角θ,连接弹簧的弹 性系数为k ,求木块在斜面上小位置振动的周期。(15分) 3、 小球作半径为R =6m 的圆周运动,其在自然坐标系上的运动方程为S =bt +12ct 2,其中b =2m s ?,c =1m s ?,求多少秒时小球的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相同。(15分) 4、 某气体的物态方程为p (V ?b )=RT ,证明:1)C p =C v +R ;2)绝热过程的过程方程为p γ(V ?b )=常量。(15分) 5、 已知氢气压强为p =1.013×105Pa ,质量m =?×10?3kg ,体积V =?×10?3m 3(具体数值忘了),求该部分氢气的平均动能。(15分) 6、 半径为a 、b 的两金属球,用一根长导线连接,两球球心相距r (r ?a,r ?b ),忽略导线电容,求:1)系统的总电容,;2)当两球共带电Q 时,忽略导线带电,球两球分别带电多少。(15分) 7、 空间中有一无限大,厚度为b 的介质层,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带自由电荷的密度为ρ0,在其两边,分别为相对介电常量为εr1、εr2的电介质,求:1)空间中各部分极化电荷密度; 2)空间各部分电场强度。(15分) 8、 电容、电感和电阻如右图所示连接,求:1)三元件的总阻抗,及它们的相位差(还要求一个量,忘了);2)若在其上加交流电压源, 其电压?值为V AC (?处可能为有效值),其中还有直流分量V DC ,求? (忘了)(15分) 9、 如图,水滴最高点距载玻片?=1200nm ,用λ=600nm 的光作为光源观察水滴,求:1)水滴上有几级亮纹?其最高级次 亮纹距载玻片的高度为多少?水滴顶部的亮暗情况?2)如果 将水滴逐渐压扁,其花纹的变化情况如何?其顶部的亮度变 化如何?(15分) 10、 在两偏振片间放入一厚度为10μm 的单轴晶体,其光轴与其表面平行,两偏振片偏振方向垂直,单轴晶体的光轴与其中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成45°,问:要使出射光干涉相长,单轴晶体至少磨薄多少?(入射光λ=600nm ,晶体n o =1.62(共4位,后面2位忘了),n e =1.4(共4位,后面3位忘了))。(15分) θ C v M θ ~ 光源 水滴 显微镜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集(详细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 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细菌 B. 病毒 C. 支原体 D. 立克次体 E. 衣原体 2. 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螺旋体 B. 放线菌 C. 真菌 D. 细菌 E. 立克次体 3.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的共同特征 A.个体微小 B. 种类繁多 C. 分布广泛 D. 可无致病性 E.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4.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真菌 B. 噬菌体 C. 支原体 D. 立克次体 E. 衣原体 5.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A.单细胞 B. 有细胞壁 C. 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和核仁等 D. 对抗生素敏感 E. 繁殖方式 6.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支原体 B. 放线菌 C. 衣原体 D. 细菌 E. 以上都不是 7. 下列对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有细胞壁但不含肽聚糖 B.有细胞膜且含有胆固醇 C.含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

D.细胞核内含染色体遗传物质 E.无核膜,核质为裸露环状DNA 8. 最先创用固体培养基将细菌进行培养的科学家是 A. 法国的巴斯德 B. 德国的柯霍 C. 俄国的伊凡诺夫斯基 D. 英国的李斯特 E. 荷兰的列文虎克 9. 下列哪种不属于1973年以来发现的感染人类的新病原 A.嗜肺军团菌 B.幽门螺杆菌 C.埃博拉病毒 D.伤寒杆菌 E.阮粒 10. 关于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及其所作出的贡献,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巴斯德首次研制出狂犬病疫苗 B.柯霍先后分离出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 C.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D.琴纳分离出天花病毒 E.弗莱明发现青霉菌产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11. 严格说来,结核分枝杆菌在分类上属于 A . 放线菌B. 衣原体C. 支原体D. 螺旋体E.立克次体 12. 下列哪种病原体不含有核酸 A.朊粒 B.小病毒B19 C.巴尔通氏体 D.伯氏疏螺旋体 E.汉坦病毒 13. 导致机体免疫系统致死性破坏的病原体是 A.轮状病毒 B. 疱疹病毒 C. HIV D. HAV E. TSST-1 14. 谁首次分离出黄热病毒 A. Edward Jenner B. Louis Paseur C. Robert Kock D. Walter Reed E. Alexander Fleming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2012级制药专业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姓名: 刘甜甜学号: 2012304090 班级: 制药12-2班指导老师:王健 日期:2014.6.11

一、实验目的 1、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一些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因素抑菌、杀菌的原理。 2、掌握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因素抑菌、杀菌的试验方法。 3、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染色特点。 4、了解细菌在普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血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5、掌握细菌分离划线培养的方法。 6、掌握细菌的初步生化反应。 7、掌握细菌密集划线法,掌握细菌K-B药敏纸片法。 二、实验内容 1 细菌Gram’s stain染色,镜检,观察记录细菌形态和特色特征 1.1 实验原理:染色原理:G+菌与Gˉ菌细胞壁不同,G+菌比Gˉ菌细胞内核糖核酸镁盐含量高,G+菌比Gˉ等电点低。 1.2 实验步骤: 1.2.1.制片:○1涂片:取半滴生理盐水置一洁净玻片上,以无菌操作技术自平板上去菌落少许,与生理盐水混匀,均匀涂布约1cm2大小,自然干燥; ②固定:取含菌膜的玻片与酒精灯火焰上来回三次,使菌膜牢固附于玻片表面; 1.2.2染色:①初染:取结晶紫一到两滴覆盖于菌膜表面,轻微摇动,维持30〃~40〃,细流水冲洗,切勿直接冲洗涂片区域; ②媒染:取卢氏碘液1~2滴覆盖菌膜表面,轻微摇动,维持30〃~40〃,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③脱色:取95%酒精2~3滴于菌膜表面,轻微摇动,局部接近无色即可, 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④复染:取1:10稀释石炭酸复红覆盖涂片区域,轻微摇动,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⑤吸水纸初步吸干玻片水分,然后自然干燥; 1.2.3 镜检:于涂片区域加半滴香波油,油镜(100倍目镜)下。 图1:Gram’s stain(1000×)图2:染色试验 三、分离培养 1实验原理:四区划线法是把混杂着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繁殖后生成个菌落。有时这些单菌落并非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故必须反复分离多次才能得到纯种。其原理是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最新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微生物与寄生虫学实验指导目录 实验一微生物的形态学检测(2学时) 实验二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2学时) 实验三肠道致病性细菌的分离与鉴定(4学时) 实验四抗酸染色(2学时) 实验五寄生虫学实验(2学时)

微生物与寄生虫学实验 序言 本实验在于使学生加深和巩固课堂内容,并在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实验加强无菌概念,培养独立工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有关的疾病诊断与中医中药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实验指导共包括五个试验项目,共计教学12学时,按教学计划及大纲要求供我院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专业、骨伤学专业、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等专业学生使用。

实验室规则 本门学科实验的对象大多是病原微生物,如果不慎发生意外,不仅自身可能遭致感染,并有可能将病原微生物传给他人。因此,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 非实验必需物品,不准带进实验室。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按规定就座,保持肃静。 3.上实验课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得高声谈笑及乱动物品,禁止吸烟和进食。 4.实验时听从老师指导,牢固树立无菌观点,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若发生菌液污染,损坏物品等事故,应立即报告老师及时处理。 5.实验中用过的染菌器材如吸管,试管和用过的玻片等应及时放人含有消毒液的容器内,不得放在桌上,也不可在水槽里冲洗。6.爱护公物,节约使用实验材料;注意安全使用水、电、煤气。7.实验完毕,按要求整理器材物品,打扫卫生。脱下工作服,消毒洗手后,离开实验室。 8.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报告要求简洁扼要,字迹清楚,画图力求正确、客观。

微生物学实验

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常用培养基的制备、灭菌与消毒 一、实验目的 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了解常见灭菌、清毒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干热天菌、高压蒸汽灭菌及过滤除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人工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合成代谢产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培养基的原材料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和水。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不同,培养基也有不同的种类和配制方法。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之用。 干热天菌、高压蒸汽灭菌方法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 三、试剂与器材 1.器材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培养基、分装器、天 平、牛角匙、高压蒸汽灭菌锅、pH度纸、棉花、牛皮纸、记号笔、麻绳、纱布、吸管、培养皿、电烘箱、注射器、微孔滤膜过滤器、镊子等。 2.试剂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 四、实验内容 1.称量→溶化→调pH→过滤→分装→加塞→包扎→灭菌→无菌检查 2.干热灭菌:装入待灭菌物品→升温→恒温→降温→开箱取物 3.高压蒸汽灭菌:加水→装物品→加盖→加热→排冷空气→加压→恒 压→降压回零→排汽→取物→无菌检查 4.过滤除菌:组装灭菌→连接→压滤→无菌检查→清洗灭菌 五、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 1.要严格按配方配制。 2.调pH不要过头。

3.干热灭菌要注意物品不要堆放过紧,注意温度的时间控制,70oC 以下放物、取物。 4.高压灭菌要注意物品不要过多,加热后排除冷空气,到时降压回零 取物。 5.过滤除菌要注意各部件灭菌,压滤时,压力要适当,不可太猛太快, 滤膜要注意清洗保存。 六、思考题 1.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是 无菌的? 2.在配制培养基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 3.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应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 4.培养基的配制原则是什么? 实验二土壤中微生物分离纯化培养 一、实验目的 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不同的微生物菌落在斜面上、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特征;进一步熟练和掌握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掌握微生物培养方法。 二、实验原理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单细胞挑取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步骤:倒平板-制备土壤污水稀释液-涂布-培养-挑菌落;平板划线法步骤:倒平板-标记培养基名称-划线。 三、试剂与器材 1.器材盛9m1无菌水的试管、盛90m1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 烧瓶、无菌玻璃涂棒、无菌吸管、接种环、酒精灯、无菌培养皿、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等。 2.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1号培养基,查氏培养基 四、实验内容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重点

总论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的分类: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是量最大的一群单细胞微生物,仅有原始核质,呈裸露的环状DNA团块结构,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只有核糖体,含有DNA和RNA。真细菌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螺旋体。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质内细胞器完整。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3)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最小的一类微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繁殖生长。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或遗传物质,即DNA或RNA。 第一章细菌的基本性状 细菌:是一类原核细胞型单细胞微生物,属原核生物界。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1000倍。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细胞壁:基本成分为肽聚糖。染成紫色的革兰阳性菌,染成红色是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高,层数多。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组成: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结构较复杂,内层肽聚糖含量少。 肽聚糖的组成包括: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脂多糖:即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其构成从内向外: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溶菌酶:能破坏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

的联结,使革兰阳性菌不能合成完整的细 胞壁,导致细菌裂解死亡。革兰阴性菌细 胞壁没有五肽交联桥,故对青霉素不敏感。 细胞壁的功能:1)维持细菌固有的形态,保护细菌2)参与菌体内外物质的交换3) 决定了菌体抗原的特异性4)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细菌L型: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普通环境中由于不能耐菌体内的高渗透压而会张裂 死亡,但在高渗环境中,由于菌体内、外渗透压处于平衡状态,他们仍可存活,称 为细胞壁缺陷型或L型。 细胞膜:细菌细胞膜不含有胆固醇。功能:物质交换、生物合成、呼吸作用和分泌 作用。 中介体:细菌细胞膜部分内陷、折叠、卷曲而形成细菌特有的囊状结构。多见于革 兰阳性菌。功能:①与细菌分裂有关,类纺锤丝作用;②扩大细胞膜面积,相应增 加了酶的含量和能量的产生,拟线粒体作用。 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双股DNA。携带有遗传信息,能自行 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转移到子代细菌中。 胞质颗粒:颗粒大多贮藏的是营养物质,包括糖原、淀粉等多糖,医学上有意义的 胞质颗粒是异染颗粒,其内容物是RNA和多偏磷酸盐,有助于鉴别细菌,异染颗粒 多见于白喉棒状杆菌。 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细菌在胞壁外形成的光镜下>=微米),边界清晰的粘液性物质层。增强细胞 的致病能力。荚膜功能:①抗吞噬作用②黏附作用③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鞭毛:许多细菌菌体上附着的细长弯曲的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增强细胞的

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实验室和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查 一实验目的 1 证明实验室环境与体表存在微生物 2 比较来自不同场所与不同条件下细菌的数量和类型 3 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 平板培养基含有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当取自不同来源的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1-2d内每一菌体能通过很多次细胞分裂而进行繁殖,形成一个可见的细胞群体的集落,称为菌落。每一种细菌所形成的菌落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例如菌落的大小、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等。因此可通过平板培养基来检查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 三、器材 1、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 2、仪器或其他用具无菌水、灭菌棉签(装在试管内),接种环,试管架,酒精灯,记号笔,废物缸。 四、操作步骤 1、写标签 任何一个实验,在动手操作前均需首先将器皿用记号笔做上记号(包括班级、姓名、日期、样品来源等),字尽量小些,写在皿底的一边,不要写在当中,以免影响观察结果。 注:培养皿的记号一般写在皿底上,如果写在皿盖上,同时观察两个以上培养皿的结果,打开皿盖时容易混淆。 2、实验室细菌检查 (1)空气 将一个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放在实验台上,移去皿盖,使琼脂培养基表面暴露在空气中,将另一块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放在洁净工作台内或无人走动的实验室中,移去皿盖,1h后盖上两个皿盖。 (2)实验台 ①用记号笔在皿底外面中央画一直线,再在此线中间处画一垂直线。 ②取棉签 左手拿含有棉签的试管,在火焰旁用右手的手掌边缘和小指、无名指夹持棉塞,将其取出,将管口很快地通过酒精灯的火焰,烧灼管口;轻轻地倾斜试管,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将棉签小心地取出。放回棉塞,并将空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③弄湿棉签 左手取灭菌水试管,如上法拔出棉塞并烧灼管口,将棉签插入水中,再提出水面,在管壁上挤压一下以除去过多的水分,小心将棉签取出,烧灼管口,放回棉塞,并将灭菌水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④取样将湿棉签在实验台面或门旋钮上擦拭约2cm2的范围。 ⑤接种在火焰旁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或中指使平皿开启成一缝。再将棉签伸入,在琼脂表面顶端接种(滚动一下),立即闭合皿盖。将原放棉签的空试管拔出棉塞,烧灼管口,插入用过的棉签,将试管放回试管架。

2018年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 [083001]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指导

2018年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 [083001]考试科目、参考 书目、复习经验 一、招生信息 所属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工学[08]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 二、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环境化学 02 (全日制)大气环境 03 (全日制)全球变化 04 (全日制)城市生态学 05 (全日制)天气、气候动力学以及大气物理与大气化学 考试科目 01、02、03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87环境科学综合知识或889综合化学 04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87环境科学综合知识 05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6普通物理或896大气科学综合知识 四、复习指导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

医学微生物学 总结得跟教材一样的哦真的省了不少力气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 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1.微生物的分类: 种类细胞结构核酸特点代表 非细胞型微物无典型细胞结构 构DNA或RNA, 两者不同时存 在 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 细胞内生长增值 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核膜、核仁,仅 有核糖体DNA和RNA 古生菌、细菌(细菌、支原体、 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 放线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 很高,有核膜核 仁,细胞器完整 DNA和RNA 真菌 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郭霍法则的特殊情况 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细菌学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 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 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 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G+革兰阴性菌G- 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 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 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20~80nm 10~15nm

护理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教学体会

护理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教学体会 1.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在护理学专业招生中,我校文科生比例占到70%左右,且理科基础知识普遍薄弱。我校护理学专业在本课程上仅仅安排36个总学时。基于护理学专业的特色,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便于学生理解,我们在设置和选定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内容方面,结合执业护士资格证考试的有关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方面的知识点,适当调整培养方案与要求。我们选定由黄敏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一书。这本书重点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方面,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需要[1],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我们以医学微生物作为主要授课内容,人体寄生虫学部分以自学为主。在医学微生物學部分,首先强调与临床护理关系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如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技术。其次,重点讲解临床上常见的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们将实验安排为12学时,理论和实验教学学时之比为2∶1。在寄生虫学部分,我们主要讲解绪论、钩虫、蛔虫、蛲虫、疟原虫、阴道毛滴虫以及血吸虫等寄生虫知识,其他部分都为自学内容,将教学课件拷贝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自学。 2.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课程概念多,难以记忆;抽象,不容易理解;知识点杂,难以找到规律等。如何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教研组的教师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穿插采取了CBL、提问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如我们在讲授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时,提前为学生设定一个案例,让学生分为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大约由30个组员组成。每个大组包括6个小组,每个小组由4~5个组员构成,每个小组给1~2个小题。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资料,回答问题,制作PPT,然后打印成纸质版的便于留存[2]。最后,各个小组分别推出一名发言员,在课堂上就本组的问题进行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当场提出疑问。课堂上学生们讨论热烈,反响强烈。老师指出问题所给答案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知识点,并当场为每个学生给出成绩。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临床上引起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知识点的理解。 3.提高教师的素质 医学知识更新速度快,教师想要上好“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这门桥梁课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我们教研室部分教师是非临床专业的,有的甚至没有医学背景,不能很好地将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相结合。那么如何将被动化为主动,我们教研室采取以下方法来解决:主讲教师跟班听老教授讲课,提出疑问,做好笔记;每次理论课提前预讲,实验课提前预习;跟随护理本科班的学生参加临床护理学的学习,并且一起考试;参加知识讲座,关注前沿医学发展知识,丰富自

【实验报告】微生物学实验报告格式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格式 专业学号 姓名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和高压蒸汽灭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实际用到哪些试剂、材料、玻璃器皿等都要写出,包括数量) 四、实验步骤(按照实际步骤填写,切忌抄袭) 五、注意事项(自己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六、思考题 1、简述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2.为什么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法更有效? 3.高压蒸汽灭菌时,为什么要先将灭菌锅锅内的冷空气完全排尽? 实验二自生固氮菌的分离纯化 (这是个综合实验,请大家回顾三周来的所有操作步骤,将其整理成连贯完整的一份报告,注意每次实验的衔接,不要把其他的实验项目写进来,但也不要漏写该实验的相关步骤。)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整个综合实验有涉及到的材料都要列出) 四、实验步骤(详叙每周所做的相关步骤) 五、注意事项(自己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六、思考题 1、划线分离时,为什么每次都要将接种环上多余的菌体烧掉?划线为何不能重叠? 2、如何从自然界中分离自己所需要的纯培养? 实验三平板培养测数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实际操作有涉及到的材料都要列出) 四、实验步骤(详叙相关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注意事项(自己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七、思考题 1、平板菌落计数法中,为什么溶化后的培养基再冷却至45℃左右才能倒平板?

2、本次实验是否成功?如果失败,试分析原因。 实验四简单染色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包括菌种、染料、玻璃器皿)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黏贴染色结果图片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细菌的显微形态) 六、思考题 1、简单染色要获得成功,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为什么? 实验五革兰氏染色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包括菌种、染料、玻璃器皿)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黏贴染色结果图片并判断自己分离到的菌种是G还是G+-?) 六、思考题 1、革兰氏染色要获得成功,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为什么?

医学微生物学-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具体内容及要求 绪论 1.微生物的定义,种类与分布,与人类的关系(了解) 2.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和非细胞型微生物的种类及区别(掌握) 3.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关系,发展史(熟悉) 第一篇细菌学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包括排列方式,细菌的多形性(熟悉) 2.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L型)、细胞膜、细胞质内物质、核质的组成及 其功能(掌握); 3.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和芽孢(掌握) 4.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检查法:显微镜的使用、常用细菌染色法(熟悉) 5.革兰染色法和抗酸染色法原理与方法(掌握) 第2章细菌的生理 1.细菌的理化性状(了解) 2.细菌的营养物质、营养类型和营养机制(熟悉) 3.生长繁殖所需条件,对氧要求: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微 需氧菌(了解) 4.生长繁殖:细菌分裂方式及速度、生长曲线及其分期(掌握) 5.细菌的能量代谢:需氧呼吸与发酵的概念(熟悉) 6.细菌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产物及其意义(掌握) 7.人工培养细菌:人工培养基的种类及细菌用途,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熟悉) 8.细菌的分类与命名:分类法和命名原则(了解);菌株、菌种和菌属的概念 (熟悉) 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1.消毒、灭菌、无菌和防腐的基本概念(掌握) 2.高温灭菌法的种类及用途(熟悉) 3.紫外线和滤过除菌的原理及应用(熟悉) 4.化学消毒剂的杀菌原理,种类及用途(掌握) 5.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熟悉) 6.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掌握) 7.实验室安全法律与法规(熟悉) 第4章噬菌体 1.噬菌体的形态与基本结构及复制过程(熟悉) 2.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及溶原性转换(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