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第七章第3节重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第七章第3节重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第七章第3节重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重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教材的感性材料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2.书中的插图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者情况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八年级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③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

②通过“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

难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垂线的应用。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实物教具:重物、重垂线。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

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课的引入、学生探究等环节中得到应用,它们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充足的实验器材,使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

【教学过程】

(一)通过生活中的图片,引入新课

展示图片,山上的房屋和小树,哪个是对的?仔细观察图片找共同点,物体向下运动,说明受到一个向下的力,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种力。

(二)进行新课

1、重力的由来

实验并思考:教师演示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等物,甩起来,使之绕手做圆周运动。橡皮飞出去了吗?为什么没有飞出去?学生会回答:绳子对橡皮有一个拉力。接着图片展示九大行

星绕着地球转动,提问:为什么行星没有脱离自己的轨道?有吸引力,早在许多年前,牛顿就发现了这种规律:宇宙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大到天体,小至灰尘,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即万有引力,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没有吸引力?让学生阅读课本,找到重力的概念,符号,单位,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搬大石头和搬小石头用的力一样吗?那么重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2、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猜想: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砝码的重力用什么仪器测量___________,怎样做这个实验?

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对于数据怎样分析,用描点作图法来

如课件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记录在的表格中。在上面右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描出G-M图像,你认为重力与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分析图可得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每一次测出的重力与其对应质量的比值基本上是一个不变的值,这个值大约,物理学中用字母来表示这个比值。为了便于计算,通常g的取值为10N/ kg。因此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公式:或说出9.8N/kg所表示的物理含义?

通过自学课本的例题掌握重力公式的计算?然后做一道题巩固

3、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实先做演示实验:粉笔松手后,由于重力会掉向地面,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细线的方向是否竖直?重力的方向沿线的方向,“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下指向哪里,由生活中的经验:不同地方的苹果熟了要落下,沿什么方向,总结出下指向地心。

这个知识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垂线,它是建筑工人砌墙时用来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的。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要先易到难,先要求学生观察图12.2-6,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现象后提问:如何用这个重垂线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么辅助器材?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测量人体身高的办法,并通过一些动作适当提示,最后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归纳:重垂线其实是应用了重力的方向,然后再解决水平问题。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学生阅读课本找到重心的概念,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对于材料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位于均匀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球的重心在,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那么质量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怎么找?利用悬挂法确定不规则图形的重心。重心的应用:1.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摔跤运动员为了不被对手摔倒,采用曲腿和弯腰的姿势?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生么?

四、训练反馈

1.关于重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朋友玩的气球,不小心一松手,升上了高空,可见它不受重力。

B.停在斜坡上的汽车,一松刹车,汽车沿斜坡下滑,所以重力方向有时是沿斜坡向下的。

C.物体的重心总是在物体上。

D.以上都不对。

2. g=9.8N/Kg的含义是:( )

A.1kg=9.8N.

B.9.8N就是1kg

C.重力是1N的物体,质量是9.8kg.

D.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3.重600N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头牛

B.一个成年人

C.一本书

D.一块橡皮

4.画出斜面上的小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5.如果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就不会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一谚语了。

B.玻璃杯掷到地上是不会破碎的

C.传统的体育比赛都失去了意义。

D.“登天”不再是一件难事。

6、一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所受重力的1/6,将12kg的物体放到月球上其质量是__kg,重力是___N。在太空中,其质量是___kg,重力是___N。(g=10N/Kg)

7、图中静止的小球重10N,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所受的重

力和绳对小球的拉力。

五、布置作业:思考在猜想重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中,学生提出与

形状,与位置有关,怎样设计这个实验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八年级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

效果分析

本节课先通过实例感知重力的存在,然后分别研究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个要素,通过自己实验探究,得出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该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生活中的常识,经验了解了重力的方向,及重心,总体来说效果比较好,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并会用知识解决问题。

重力教材分析

地球上的物体时刻都受重力的作用,重力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重力知识对以后学习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本节有“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由来”四部分构成,教材的感性材料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书中的插图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评测练习

1.关于重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朋友玩的气球,不小心一松手,升上了高空,可见它不受重力。

B.停在斜坡上的汽车,一松刹车,汽车沿斜坡下滑,所以重力方向有时是沿斜坡

向下的。

C.物体的重心总是在物体上。

D.以上都不对。

2. g=9.8N/Kg的含义是:( )

A.1kg=9.8N.

B.9.8N就是1kg

C.重力是1N的物体,质量是9.8kg.

D.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3.重600N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头牛

B.一个成年人

C.一本书

D.一块橡皮

4.画出斜面上的小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5.如果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就不会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一谚语了。

B.玻璃杯掷到地上是不会破碎的

C.传统的体育比赛都失去了意义。

D.“登天”不再是一件难事。

6、一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所受重力的1/6,将12kg的物体放到月球上其质量是__kg,重力是___N。在太空中,其质量是___kg,重力是___N。(g=10N/Kg)

7、图中静止的小球重10N,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所受的重

力和绳对小球的拉力。

《重力》教学反思

1、引入采用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材中先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使学生认识了重力的存在,然后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研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用在坐标上作图的方法得出了重力跟质量的关系,这种做法思路简捷.学生容易掌握,同时学会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图象法.

关于重力的方向,教材中首先说明用线将物体悬挂起来后物体

静止时线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这个方向叫竖直方向,所以重力

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通过想想议议让学生明白竖直向下的“下”

指的是什么.通过实际的例子说明竖直向下的重力方向在实际中的

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生活中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教学

中应注意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创设问题情景.以观察思考开路,培

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于探究问题的积

极性.通过探究解决本书中“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重点问题,通过让学生利用重垂线观察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利用重心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力的方向及作用点的难点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2、不足:

由于内容较多,难免时间紧张,学生落实显得仓促,这也是教新教材时经常遇到的现象

课程标准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③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

②通过“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

难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垂线的应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