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王朝

光绪王朝
光绪王朝

光绪皇帝是清代最富悲剧色彩的一位皇帝,也是在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一位皇帝,从其跌宕起伏的一生中,不难感受到中国封建社会垂落时代透着霉朽气息的厚重的压抑感。从一个锦衣玉食的王孙公子到承载了太多时代苦难的光绪皇帝,他所拥有的王朝也承载太多苦难,是命运的安排,还是造化的捉弄?千秋功过又有谁能细细评说?

关于清代帝王的古装片有很多,比如众所周知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几乎所有清代皇帝的王朝都有导演拍成电视剧或电影的,却惟独没有见到专门讲述光绪王朝的,那也难怪人们说他是清代最富悲剧色彩的皇帝,或许是因为他的一生很难被完美的表现出来吧。

清朝同治帝在位3年驾崩,于是时年四岁的光绪帝载湉继登皇位。光绪皇帝姓名爱新觉罗·载湉,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简称景帝,他的生父是道光帝的第七子醇亲王奕環,生母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叶赫那拉氏。

在当时,载湉登基是具有一定必然性的。载湉能成为光绪帝,他的父亲载環是他成功登基的重要原因之一。奕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 他的学识和才能虽然不及其六兄恭亲王奕 ,但他在官场上的遭际却比奕 顺利,他为人谨慎,不因身份显贵而稍露锋芒,对于朝

廷的恩赐一再清辞,对于外官的馈赠一概拒不接受,从这就可以看出来他为人的谨慎。

当时同治帝死后,朝不可一日无君,按照清朝祖宗宗法,皇帝去世如无子嗣继位,就应该在皇帝晚辈中选择贤者立为子嗣,以皇子身份登

基继位,同治帝载淳属“载”字辈,其晚一辈应为“溥”字辈,最为理想的是在“溥”字辈中挑选一人以接替载淳的皇位。

但光绪帝载湉能脱颖而出的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载湉的父亲。载湉为道光帝第七子奕環的儿子,奕環的福晋又是慈禧的亲妹妹,奕環处事圆滑,对慈禧忠心耿耿,俯首听命,比较好控制,而其亲妹妹在辛酉政变起着关键作用,用书中的话说“居间传语,厥功甚伟”,也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人。这样,就成为慈禧选载湉当皇帝的原因之一。

当然,还有最为关键的一条是那是载湉才4岁,慈禧在同治帝时就垂帘听政,这样一来,她又可以垂帘听政,载湉幼年也易于管教,便于驾驭,不会对慈禧造成威胁,慈禧果然棋高一筹,她让大臣李鸿章拟写懿旨,把载湉给咸丰为子,作为嗣皇帝继承咸丰的皇位,言外之意,慈禧皇太后仍然是皇太后,因为载湉是咸丰帝的嗣皇帝,而不是同治帝的嗣皇帝,这样慈禧的目的就达到了。

就这样,一个四岁大的小孩,很可能连什么是皇权都不知道就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提到清朝,说道同治、光绪,慈禧便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一个人,尤其是在清朝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从她垂帘听政的行为上看,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野心极大而且非常机警的人。

历史上慈禧是一个姿容艳丽、工于心计且抱负远大的女子,出生于叶赫那拉氏家族,她懂得逢迎,善于察言观色,见机行事,这为她在佳丽如云的后宫得到咸丰帝的专宠,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如今社会中不正是她这种人最吃香吗?她的计谋,无人能及,可以说是正因为这点,使得她得到最高统治地位,她的手段就是垂帘听政。

光绪帝载湉登基时才4岁,正是玩耍的年龄,他却准备读书,慈禧给他找了一个曾是同治老师的大臣,翁同龢,他很得慈禧太后的信任,再次出任老师,应该说是众望所归,他长期担任光绪帝的老师,对光绪帝的影响特别大,辅佐光绪帝变法维新,他之所以得到慈禧的赏赐,是因为他学问精深广博,为人老成,颇具传统知识分子气节,参与朝廷重要,思路敏捷,为官廉政,在对内对外一些重要问题上主张充分体现他的爱国精神。他身上的所具有的洁身自好,忧国忧民,通达开放,了解世界的精神和思想才对少年皇帝的成长及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光绪帝18岁亲政之后,仍继续向他学习,他也继续介绍各种西方的广博知识给他,多年的教育中,光绪帝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不仅仅是一些治道理论和文史概念,更重要的是政治,中外大事,有关知识的影响,洋务运动,边疆史地,海塞防之争,周边概况,地理等事都是光绪帝在把握天下大事方面受到了启益。也就是这些知识和思想教育的结合,不仅使光绪帝逐渐形成了自己伟大的心智与抱负,而且也为他在亲政前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而在这光绪王朝在历史的长河中,恭亲王奕 又是一个不可不提的人,他是道光的第六子,他负责带领军机处,共有三次与慈禧结怨,使得慈禧一而再再而三的想杀了他,奕 也消极委顿,心如

死灰,奕 集智慧、机敏、才略、雄心于一身,唯一缺的就是权术和心计,他一生的政治挫折,多与此有关,他身逢乱世,锐意革新。推动洋务,他和林则徐一样也是晚清中比较开明、开放的大臣。19 世纪60~90年代,为了求强求富,增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抵御外侮的能力,奕 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搞洋务运动。近代工业从此起步,而且他兴办新式学校,派留学生出国,同时也促进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虽然慈禧和奕 联过手,但她一直从未消除过对奕 的戒心,而且在暗中一直压制和剥削他的势力。中法战争爆发后,因清军在越南的惨败,清廷遭到朝野上下的猛烈抨击。慈禧借此大做文章,将责任全部推给奕 ,让他当替罪羊。此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慈禧就完成了清廷最高权力机构重大改组,使恭亲王奕 的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从此朝中大权完全由慈溪及其亲信把持着。

“中申易枢”后,慈禧太后的权势进一步扩大,实际标志着她专权统治的最终确立,也标志着恭亲王奕 政治生命的结束。

在光绪在位的时间里,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事件就是震惊朝野的一百日变法。甲午战争成为光绪帝思想转化的关键,激起了光绪帝的奋发精神,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也空前高涨起来。然而,光绪帝并不拥有真正的皇权,他处处受制于慈禧太后的同意,一向对西太后望而生畏的光绪帝,此次以其前所未有的勇气,通过慈禧的亲信,当时在实际上支持清廷日常事务的庆亲王奕匡向慈禧

表明了心声:“我不能为亡国之君,如不与我权,我宁逊位。”光绪帝“决意变法”,因此坚决向慈禧太后索要“事权”百般无奈下,慈禧终于答应光绪帝,“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违背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既不阻止。”很明显,她的这种“让权”,是被迫采取的一种权益之计。同时又说明了,光绪帝收回的权利是非常有限的。

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和爱国知识阶层要求的维新之士康有为奋起设计救国方案。他力图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模式,通过变法维新全面改造国家,把衰弱、落后的中国纳进近代化的发展轨道上引向富强,在日后的岁月里,康氏的革新图强方案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逐步成为战后维新方案的主导思想。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运动正式拉开帷幕,

然而这次变法终究还是以失败告终了。虽然这次变法失败了,但从光绪帝颁发的一系列革新诏令来看,涉及政治、经济、人才、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诸如奖励发明创造,倡译外国书刊等等都关穿了向西方强国学习的线索,而且对把这种学习提到了国策的高度,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变革与参政的政治要求,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当时社会发展起了积极在思想上,打破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禁锢,启开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先河;在经济上,光绪接受了维新派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主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派人出国留学、游历等,这就使知识分子扩大了眼界,给长久封闭的国家带来了一些西方的先

进思想、理论和技术。在政治上,通过维新变法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发展,迫使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在“庚子事件”之后实行所谓“新政”,客观上大大推进了中国的民主进程,加速了封建专制的崩溃。光绪皇帝不愧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效仿西方来变革中国的开明皇帝。

不可避免的最终的结果却是,百日维新以失败为结束。

百日维新在他发动的第一天就注定了日后的失败。这不仅仅是因为当时封建社会的影响,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领导人没选好。光绪作为皇帝的地位很高,但他权力却分离于地位之外。这就是必然失败最好的借口。

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初六,在以慈禧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镇压下,变法运动最终失败,光绪帝被困,其政治生涯至此结束。

光绪帝生命的最后几年是在孤岛上痛苦的度过的。那是他最大的乐趣就是静静地坐着,追想着过去的那些美好的回忆,终于在慈禧去世的前一天死于中南海瀛台。光绪帝短短的三十八年生命里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感叹和太多的唏嘘。光绪皇帝就这样离开了他的王朝。

光绪的一身并不缺乏思想和智慧,在百日维新运动中,他提出了许多有条有理的法令,但没有实行彻底的原因就是他处处受到慈禧的牵制。使他一身的抱负和才华没办法施展。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在位长久却傀儡一生;不甘沉沦却难有作为。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一月十四日)[24]酉正二刻三分,载湉身故,终年38岁,葬河北永宁山崇陵,庙号德宗,谥“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简称景皇帝。

古代皇家三大投毒秘法

古代皇家三大投毒秘法 导读:本文古代皇家三大投毒秘法,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古代皇家三大投毒秘法 置毒酒中 典型案例:汉平帝被鸩弑案 投毒嫌疑人:大司马王莽 在中国几百个大小皇帝中,第一位直接被毒杀的皇帝是汉平帝刘衎。 刘衎是西汉两名小皇帝中的一位,9岁当皇帝,是西汉最后一位皇帝,原名“箕子”,即位后,改名“衎”。刘衎生于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是汉元帝刘奭的庶孙、中山王刘兴之子,母亲卫姬。刘衎3岁时嗣立为王。 《汉书·平帝纪》(卷十二)记载,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汉哀帝刘欣在未央宫驾崩。太皇太后王政君主持大政,撤了深受汉成帝刘骜宠幸的大司马董贤的职位,改任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同时派人迎立中山王箕子为皇帝。 王政君是王莽的姑妈,她任人唯亲,将自家侄子捧上了高位,为日后王莽篡位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是王政君直接葬送了西汉王朝。王莽篡位时,王政君大怒,将传国玉玺砸在地上,最后在忧愤中死去。 王政君老了,刘衎太小,这给野心勃勃的王莽提供了独揽大权的

机会。为防止大权被皇帝母亲娘家卫氏家族夺走,王莽干脆斩草除根,将卫氏一族灭门。为了搞定皇帝,他又把14岁的女儿王嬿嫁给12岁的刘衎当皇后。 当了皇帝老丈人后,王莽的野心更大了。元始五年(公元5年),刘衎知道了母亲娘家受害的内情,十分不满,脸露不悦。王莽担心日后有事,为绝后患,顿起杀机。当年十二月的腊日,王莽利用给皇帝进献椒酒的机会,在酒中下了毒。刘衎饮后中毒,不久“崩于未央宫”。 王莽投毒一事,见于《资治通鉴》,在《汉纪二十八·孝平皇帝下》里有这样的记载:“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刘衎中毒后,话都说不出来,最后连遗诏都未留下。而王莽还假惺惺地表示,愿意代皇帝去死。 对于王莽投毒的真相,史家的意见并不统一,有的认为是无稽之谈,因为比《资治通鉴》成书更早的《汉书》中并没有此记载。另外,对王莽投毒的动机,也有不同说法,有一种说法是他为了不让女儿怀上“龙种”,方便日后篡位,而对刘衎下了毒手。投的是哪种毒物也不清楚,谜底难揭。 用有毒的酒将人弄死,这叫“鸩杀”;用这种方法弄死皇帝,叫“鸩弑”。 这种毒酒古称“鸩酒”。据清陈士铎《辨证录·中毒门》记载,鸩是一种毒鸟,主要吃毒蛇、毒蝎,鸩粪便有剧毒,将其放进酒中,便成鸩酒。“鸩酒饮之,则无不死矣”。典型的中毒症状是,“白眼朝天,身发寒战,忽忽不知,如大醉之状,心中明白,但不能语言,

清朝光绪皇帝是谁的儿子

清朝光绪皇帝是谁的儿子 光绪是清朝史上第十一位皇帝,是清朝入关的第九位。那么光绪是谁的儿子?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光绪是谁的儿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同治十三年,年仅十九岁的同治帝驾崩。但是同治帝并无子嗣,从将来便于掌握朝权这一基本点出发,慈禧太后在召开会议后选择了自己胞妹的儿子作为同治帝的继任者,这就是光绪帝。 光绪帝并不是同治帝的子嗣,他的生父是爱新觉罗;奕譞,母亲是慈禧太后的胞妹叶赫那拉;婉贞。爱新觉罗;奕譞是的当年道光帝的第七子,也是咸丰皇帝的弟弟。也许是因为慈禧太后的胞妹是奕譞的大福晋,所以他在当年的党争之中是站在慈禧太后一边的帝后势力。就在咸丰帝驾崩之后,奕譞联同恭亲王助慈禧太后成功发动了辛酉政变,这次政变令慈禧爬上了清末的权利顶峰,成为了大清朝的实际掌控着。如此功劳自然让慈禧对奕譞信任有加,可以说后来的慈禧选择奕譞之子作为同治帝的继任者,很大程度上在于她对奕譞的信任。奕譞在光绪帝继位不久后辞退官职,并于光绪十六年病逝。而光绪帝的生母婉贞正是慈禧的亲妹妹,虽然她有着当时在常人看来甚是高贵的身份,当朝皇帝的生母、太后的胞妹已经亲王的嫡福晋。这些看起来很是光鲜亮丽的外衣之下,却是只有她自己知道的思子之苦。因为慈禧的独子同治帝驾崩且无子嗣,为了让新皇帝成为自己的“傀儡”利

于自己掌控大权,她便想到让自己的亲妹妹年仅三岁的儿子继任皇位。从此婉贞便一直思恋着久居深宫中的贵为天子的儿子,相见却是不可能的。直到婉贞病危将死之际,光绪帝才前来探望。 光绪两个字的读音是什么光绪两个字怎么读?光绪的汉语拼音就是Guāngxù,那么光绪有什么含义么?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皇帝,也就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年号就是光绪,史称光绪帝。 光绪两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光”,guāng,有很多释义,但用在年号上估计就是荣誉、使显赫,太阳等放射出耀人眼睛,诗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之类的意思,毕竟是作为年号,当然要取得大气一点的释义;至于“绪”,大致六个意思,指丝的头,或者某件事物事情的开端,第三种意思是连绵不断地情思,以及残余的意思,当让还免不了姓氏姓绪。不过在“绪”的所有释义中,不能忘记的就是指前人未完成的事业,功业。 因此,通过一个字一个字的解释,大家可以发现,“光绪”其实就是指将前人没有完成的功业发扬光大,重正大清。虽说光绪皇帝曾经也发动过“戊戌变法”,但也不过才“百日”,对于慈禧的垂帘听政,光绪皇帝也感到无奈,光绪帝也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傀儡,慈禧太后才是真正的掌握实权的人。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张抗战,反对妥协,但最终还是因为朝廷的腐败,以清政府战败而告终。于是,光绪皇帝在吸取教训中,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想要以此来提高国家的实力和整体国力,但最终还是逃不过慈禧的专权。

揭秘光绪之死

揭秘光绪之死 前言: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傍晚,三十八岁的光绪皇帝,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离开了人间。临终无一名亲属及大臣在身旁,及至被人发现,早已死去多时。而慈禧在第二天也离开了人世。人们普遍认为,年纪轻轻的光绪反而死在七十四岁的慈禧前面,而且只差一天,这不是巧合,而是处心积虑的谋害。于是,光绪被人谋害致死的种种说法便由此而产生。所以我们小组便对于“光绪之死”做一个研究。 那么,谁才是真正的凶手呢。 英国人濮兰德·白克好司的《慈禧外传》和德龄的《瀛台泣血记》等书认为,清宫大太监李连英等人,平日依仗着主子慈禧的权势,经常中伤和愚弄光绪。他们深恐慈禧死后光绪重新主政,会清算他们往日的罪孽,所以就先下手为强,在慈禧将死之前,先把光绪谋毙。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谈到,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辜负了光绪的信任,在关键时刻出卖了皇上。袁世凯担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绪决不会轻饶了他,所以就借进药的机会,暗中下毒,将光绪毒死。曾经是清宫御医的屈贵庭在《逸经》杂志二十九期上发表一篇文章说,在光绪临死的前三天,他最后一次进宫为皇上看病,发现光绪本已逐渐好转的病情却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疼。没过几天,光绪便死了。这位御医认为,虽不能断定是谁害死了光绪,但却可以肯定光绪是被人暗中害死的。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隋丽娟在做客《百家讲坛》时,曾反驳“袁世凯害死说”和“慈禧谋杀说”,论证“光绪暴病说”更具合理性。清朝官方文献明确说明,光绪帝是因病不治而死。光绪二十六年以后,光绪的病不断恶化,从未好转。从现代医学角度来分析,光绪已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关节炎和骨结核以及血液系统的疾病,这是导致光绪壮年夭亡的直接原因。而光绪在37岁时写的《病原》中提到:“腰腿肩背经常感觉酸沉,稍遇风寒必定头疼,耳鸣现象也近十年。”而从时人日记以及当时报章的记载看,光绪三十四年夏秋间皇帝病情日渐加重,朝野上下均极为关注,军机处屡次致电各省督抚征召名医来京诊脉医治,即使慈禧也对皇帝的病情十分关注,这些情况连同对清宫医案的研究,足以表明光绪的病情应是后来致死的根本缘由。 我们小组认为慈禧是害死光绪的凶手,一方面可以从光绪生前最喜爱的女人珍妃处看出。作为皇帝结婚是其成为成人的标志,按照中国封建社会的规矩,皇

中国历史标志性事件一览表

近代中国史标志性事件一览表 1、涉及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2、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刊物和中心:《游学译编》、《浙江潮》《民报》(日本东京)《苏报》(上海) 3、割地、赔款、开放口岸都有的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4、有开放通商口岸的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5、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6、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7、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李大钊。 8、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9、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是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的。 10、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1912年3月孙中山宣布解职。 11、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是中英鸦片战争。 12、中俄历史上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是《尼布楚条约》。 1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 14、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8月的中英《南京条约》 15、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是永安建制。 16、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太平天国运动。 17、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1861年总理衙门的建立。 18、慈禧太后对中国长达近半个世纪统治开始于1861年宫廷政变。 19、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是1898年9月21日的戊戌政变。 20、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标志是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 21、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条约是《天津条约》(10处) 22、割地最多的条约是《中俄瑷珲条约》(60多万平方公里)。 23、赔款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24、第一个全国规模同意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1905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 25、中国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6、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19年五四运动。 28、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 29、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会议是1922年中共二大。 30、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会议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 31、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1923年中共三大。 3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大革命失败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33、辛亥革命的开端是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 34、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150多万平方公里) 35、中国现代史开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6、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840年鸦片战争。

清朝纪年历

清朝纪年历 1616--1626天命汗努尔哈赤十一年(略) 1627--1643年崇徳皇太极十七年(略) 1643--1661年顺治十七年(略) 1654--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略) 1722--1735年雍正十三年(略) 1735--1795年乾隆六十年(略) 1796--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略) 1820年道光元年庚辰 1821年道光二年辛已 1822年道光三年壬午 1823年道光四年癸未 1824年道光五年甲申 1825年道光六年乙酉 1826年道光七年丙戌

1827年道光八年丁亥1828年道光九年戊子1829年道光十年已丑1830年道光十一年庚寅1831年道光十二年辛卯1832年道光十三年壬辰1833年道光十四年癸已1834年道光十五年甲午1835年道光十六年乙未1836年道光十七年丙申1837年道光十八年丁酉1838年道光十九年戊戌1839年道光二十年己亥1840年道光二十一年庚子1841年道光二十二年辛丑

1842年道光二十三年壬寅1843年道光二十四年癸卯1844年道光二十五年甲辰1845年道光二十六年乙已1846年道光二十七年丙午1847年道光二十八年丁未1848年道光二十九年戊申1849年道光三十年已酉1850年咸丰元年庚戌1851年咸丰二年辛亥1852年咸丰三年壬子1853年咸丰四年癸丑1854年咸丰五年甲寅1855年咸丰六年乙卯1856年咸丰七年丙辰

1857年咸丰八年丁已1858年咸丰九年戊午1859年咸丰十年己未1860年咸丰十一年庚申1861年同治元年辛酉1862年同治二年壬戌1863年同治三年癸亥1864年同治四年甲子1765年同治五年乙丑1866年同治六年丙寅1867年同治七年丁卯1868年同治八年戊辰1869年同治九年已巳1870年同治十年庚午1871年同治十一年辛未

清朝光绪皇帝为什么是最失败的 如此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

清朝光绪皇帝为什么是最失败的如此失败的原因又 是什么 本文导读:清朝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个思想封建制度朝代,昏官的执掌朝政在加上后宫的干涉内政使得康乾盛世一步一步的走向灭亡,聊到清朝的历史走向,不得不说到慈禧,慈禧的骄奢淫逸是清朝走向灭亡一个重要的原因,虽说其嚣张跋扈,但按常理里说政权还是处在皇帝之手,为什么光绪皇帝任其摆布一生?这其中的缘由又有哪些?我们没办法找出根本的缘由。 即便是退一步讲,如果当年慈禧没有干涉内政那光绪又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呢?光绪皇帝这个在位时间仅次于康乾盛世的皇帝为什么又被称呼为清朝最失败的皇帝呢?如此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带你们打开着其中的缘由! 光绪皇帝的一生总结起来几个字就可以概括,傀儡的政权下大意一生。为什么会会用大意来总结光绪的一生请听我

慢慢分析: 第一对慈禧的大意 我们都知道从血缘关系上讲,慈禧是光绪的亲姨,在自己的亲生儿子暴毙之后,他就把光绪看作为自己的亲生儿子,从一件小事我们就能搞看出慈禧是多么的喜欢光绪,光绪在 4岁的时候慈禧就把他接入了宫中,陪伴自己的同时亲自抚养光绪,根据野史记载,光绪年幼时期身体抵抗力比较弱,经常生病,尤其是肚脐附近经常感染,慈禧知道后便亲自帮忙擦拭,晚上还抱着光绪睡觉。由此可见慈禧多光绪皇帝喜爱有加! 虽然慈禧非常爱护光绪,但是这并没有让光绪产生感激之情,由于慈禧极端的专制思想,反而给光绪产生了逆反的心理,对慈禧产生了敌对的情绪,由此可见在当上皇帝之后对慈禧还是比较后怕,光绪从心里认为女人是干涉不了政治的,所以并未对慈禧实施软禁,不过实施证明光绪皇帝错了! 对变法维新派大意

我们都知道光绪皇帝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维新变法,本事一件好事为甚说光绪大意了呢?其实光绪个人鲁莽的相信了变法之人的话语,毕竟在当时他们没有势力,没有军队,没有武器,单凭一张嘴就能够改变国家的现状,那八国列强侵占北京的时候就不用仓皇西狩了。光绪的大意致使过于亲信康梁等人,没有认识到保守派的势力问题! 对后宫的大意 说到皇帝的后宫不得不说到后宫内的连个女人,一个是是珍妃,一个是慈禧的亲侄女,我们打都知道慈禧安排亲侄女嫁给光绪是希望用政治婚姻来束缚光绪的一生,想必是光绪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恩宠妃子的问题上一直宠幸珍妃,对于慈禧的亲侄女也是非打即骂,在这种情况下慈禧怎么能让光绪有好日子过?最后珍妃也是在慈禧的摆布下投井自尽!光绪行为意识上的认知大意构成了自己一生的败笔!

历史解码光绪之死的真相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1908年11月14日)傍晚,38岁的光绪皇帝躺在冰冷寂静的中南海瀛台涵元殿,满含悲愤离开了人间。第二天下午,操纵晚清政权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也死在中南海仪鸾殿内,终年74岁。 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去世的消息一传出,就震惊了海内外。人们普遍认为,光绪在慈禧前一天死去,这不是巧合,而是处心积虑的谋害…… 传闻:光绪被害致死? 晚清文人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和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中摘抄的清代笔记认为,慈禧太后病危期间,害怕自己死后光绪重新执政,令人将光绪害死。 英国人濮兰德·白克好司的《慈禧外传》和德龄的《瀛台泣血记》认为,清宫大太监李莲英等人平日仗着慈禧的权势中伤和愚弄光绪,他们怕慈禧死后光绪清算他们的罪孽,于是在慈禧将死之前先把光绪害死。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谈到,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辜负了光绪的信任,出卖了皇上。袁世凯担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绪决不会轻饶他,所以就借进药的机会,暗中下毒,将光绪毒死。 曾是清宫御医的屈贵庭,在民国时期的杂志《逸经》第29期上发表文章说,在光绪临死的前三天,他最后一次进宫为皇上看病,发现光绪本已逐渐好转的病情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疼。没过几天,光绪便死了。这位御医认为,虽不能断定是谁害死了光绪,但却可以肯定光绪是被人暗中害死的。 秘档:光绪临终病情 由于种种传闻,光绪之死成为清末历史上一大疑案。光绪究竟是怎么死的?还是让我们看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当年光绪病情档案是如何记载的吧。 档案一:光绪37岁时的《病原》说,他遗精将近二十年,腰腿肩背经常酸沉,耳鸣也有近十年。可见,光绪一直身体不好。 档案二:光绪二十六年《脉案》记载,从这时起,光绪的病情不断恶化。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光绪已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关节炎和骨结核以及血液系统疾病,这是导致光绪壮年夭亡的直接原因。 档案三: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初九《脉案》,御医曹元恒写下,皇上肝肾阴虚,脾阳不足,气血亏损,病势到了无药可用的严重程度。 档案四:同年五月初十《脉案》,御医陈秉钧写有“调理多时,全无寸效”的话。江苏名医杜钟骏为皇帝看过病后也表示不求有功,只求不出差错,说明医生们对光绪的病已无能为力了。 档案五:同年九月《脉案》,此时光绪的病状更加复杂多变,脏腑功能已全部失调。 档案六:同年十月十七,三名御医会诊《脉案》,这时光绪的病情已进入危急阶段,出现肺炎症及心肺衰竭的临床症状。御医会诊后私下对朝臣说:“此病不出四日,必有危险。” 档案七:同年十月十九光绪的《脉案》,光绪出现胸闷气短,咳嗽不断,大便不通,全身乏力的症状,御医们“甚感棘手”。 档案八:同年十月二十光绪的《脉案》,当晚光绪开始进入弥留状态,神志昏迷。 档案九:同年十月二十一光绪《脉案》,当天中午,光绪脉搏似有似无,张嘴倒气,傍晚,光绪怀着满腔怨恨与世长辞。 从光绪去世前八年的档案记录来看,光绪病状是一步步恶化的,应该属于正常病死。 历史回顾:光绪继位真相 清宫秘档告诉人们,光绪的确是病死的。但从光绪死的那天开始,人们就怀疑他不是正常死亡,这也是事出有因的。看看光绪不幸的婚姻和他苦闷的皇帝生涯,也就可以理解人们的种种猜测了。

清朝光绪皇帝生平简介

清朝光绪皇帝生平简介 光绪帝名叫爱新觉罗载湉,是清朝入关以来第九位皇帝,是清朝建国以来第十一位皇帝,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光绪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爱新觉罗;载湉,是道光帝七子的儿子,其母名为叶赫那拉;婉贞乃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在位时期采用年号“光绪”,故又称光绪帝。 公元1871年,载湉出生在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的醇王府,公元1874年,同治帝去世,没有子嗣可以继承皇位,慈禧太后为了可以继续操控政权,而力排众议,将自己亲妹妹的儿子载湉过继给咸丰,作为皇位继承人。所以这一年不管醇亲王奕譞多悲痛,四岁的载湉还是登上了皇位,由两位太后继续垂帘听政,次年改年号为光绪。公元1881年,慈安太后过世,慈禧一人垂帘,而公元1889年,光绪帝亲政,但这只是名义上的,朝政大权实际上还是握在慈禧的手中。 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光绪拒绝求和而主战,但此时的清政府已腐败不堪,作战能力太弱,以失败告终,李鸿章草签了《马关条约》,被光绪坚定地拒绝。光绪想过迁都来与日本周旋,但被慈禧太后拒绝,最后被迫在《马关条约》上签字。随后,康有为等人发动维新变法,得到了光绪帝的强烈支持,并于公元1898年实行了戊戌变法,但慈禧太后等人反对,光绪试图用袁世凯牵制慈禧太后的势力,反被袁世凯出卖,慈禧将光绪幽禁,维新变法失败,历时不

过一百零三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失败后,光绪一直被幽禁,慈禧太后再次独揽大权。公元1908年,光绪帝暴毙,终年三十八岁,终于清西陵之崇陵,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同治与光绪的关系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的关系使堂兄弟与表兄弟的关系,同治皇帝的父亲和光绪皇帝的父亲是亲兄弟,同治皇帝的母亲和光绪皇帝的母亲是亲姐妹。 同治皇帝去世后,慈禧等人拥立了光绪作为大清王朝的继承人。1874年,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去世,同治皇帝生前没有留下子嗣,于是两宫皇太后就商议立储君一事,参加大会的都是同治皇帝的叔叔们,除此之外还有清朝廷的大臣。在选帝一事中,慈禧太后和军机大臣们发生了很大的争议,慈禧太后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权,便决定立醇亲王和自己亲妹妹的儿子,就是年仅四岁的载湉为皇帝。慈禧太后,决定将载湉过继给咸丰帝,那么载湉就是同治皇帝的弟弟,这样一来,朝廷的统治权还是把握在慈禧太后手上。醇亲王知道载湉被立为皇帝时,顿时大哭,但是没有办法,四岁的载湉就这样被拉上了政治舞台。 载湉被接入皇宫,成为了大清王朝第11位皇帝,在他6岁的时候就已经读书,当时夏同善为载湉的老师之一,叫他礼乐骑射。载湉读书十分刻苦,父亲醇亲王就在毓庆宫照顾他。 载湉当上皇帝之后,慈禧太后以他年幼为理由,开始了垂帘听政。1887年,光绪皇帝开始了亲政,但是慈禧太后仍要过问国事,大小事情都要给她报备。

慈禧为什么不喜欢光绪

慈禧为什么不喜欢光绪 为什么慈禧不喜欢光绪?最后还狠心毒死了光绪? 我们对慈禧和光绪认识最多,影响最深刻的就是“亲爸爸”“珍妃被慈禧投井而死”“光绪被慈禧毒杀”,慈禧是光绪的亲姨妈,亲婶婶,外带个亲爸爸,慈禧为什么这么不喜欢光绪,甚至是恨光绪,死后前一天还不要让光绪有好日子过,用砒霜顺便把光绪也带到了阴曹地府? 剧照 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家无父子,无兄弟,但像这种父杀子的事情在历史中还是极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能让慈禧死后都不能放过光绪大概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一是,光绪不是亲生的,没有亲近感 剧照 慈禧这个人权欲比较旺盛,一般对权欲旺盛的人都比较薄情。慈禧在对待亲生儿子"同治"都是这样(同治让一个慈禧不喜欢的女孩怀孕了,最后这个女孩肚子里的孩子被慈禧活生生的整死了,同治自此寻花问柳逛胡同,得性病而亡。),更不要说侄子光绪了; 二是,光绪不太听慈禧的话,特别是在娶老婆各个方面都与之作对 光绪与珍妃

光绪在裕隆皇后,珍妃这里就和慈禧闹得很不和睦。裕隆是慈禧的侄女,但是真的是丑到不敢认真看,而珍妃美丽贤淑温柔,体贴善良大方,是男人都知道该往哪个靠,但是老佛爷怎么能忍受的了你这小子胳膊往外拐,最后慈禧在趁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逃跑前就把珍妃扔下井里淹死了,这里就导致光绪对慈禧也充满怨恨; 三是,政治理念不一样,致命的 剧照 在清朝后期光绪主要支持维新变法,慈禧是顽固派,主张进行保守维持现状,光绪的维新变法严重的损害了慈禧一伙的利益,导致慈禧对光绪恨之入骨,搞出个大阿哥替换光绪,由于各国的反对,慈禧后来就把光绪给软禁了,最关键的是慈禧快死时,光绪说慈禧死后他首选要干什么什么,要杀谁谁,被太监告密了,慈禧先下手为强,光绪就没了。 光绪之死,谁干的?这个是个未解之谜,有人说是太监李莲英,有人说是袁世凯,有人说是慈禧,前二者光绪有说过慈禧死后首选干掉的就是他们,有嫌疑,慈禧不喜欢光绪,不想让他的理念实现痛下杀手也有可能,纵说纷纭,但有一点是确定的,2008年开棺验明光绪确实是死于砒霜。 光绪是一个有志向,有热血的皇帝,但是亲爸爸不喜欢你,不给你钱,不给你工作的机会,你又摆脱不了她,也只能是有心无力了,很是可

清代皇帝清代皇帝清朝皇帝年代顺序表

清代皇帝-清代皇帝清朝皇帝年代顺 序表 清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清朝的皇帝列表分别是:努尔哈赤(年号天命)、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清末帝溥仪)。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清代皇帝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四月,皇

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清代皇帝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正月,弘历死,始

亲政。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11.光绪: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统: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

河北省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河北省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拍卖会上,他坐在最后一排,无动于衷的观察着竞价变化,争取一锤定乾坤。 C.这些画里的虾所以惟妙惟肖,是由于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境界的缘故。 D.为了证实他的观点,他不但遍稽群籍,而且不断实践,终于获得成功。 2 . 下列语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决定你人生高度的,从来不是你的高谈阔论,而是你说做就做的执行力。 B.即使影子的黑暗吞没了太阳的光亮,我们也不必战战兢兢,因为心中有阳光,处处皆灿烂。 C.望着朋友们离去的背影,她的心中感到前所未有的惘然。 D.流光溢彩的重庆洪崖洞依偎在长江边,令人叹为观止到了极点。 3 . 在横线处填入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__________,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A.③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④② C.③⑤①②④ D.③①⑤④② 二、字词书写

4 . 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kuì______退bān______发 xián______熟眼花liáo______乱 翘______首镌______刻 殚______精竭虑摧枯拉朽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⑧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的多了。这一

清光绪仿哥釉之变化

清光绪仿哥釉 光绪为清代倒数第二位帝王(公元1871年~1908年)。光绪时瓷业 有所复苏,出现了一批精美的瓷器,不仅有大量的仿古瓷,还延续了五 彩、粉彩等新老产品。此瓶为光绪期的三棱瓶,见图1、2、3,分别为 该三棱瓶的三个侧面。其底釉为仿哥釉,其表层釉为五彩和粉彩。光绪 三年为1877年,至今整整140年。Array本文先以仿哥釉为核心,讨论七个方 面的问题:一是相关方面简介;二是 实物的具体特征;三是哥釉的初步探 讨;四是光绪仿哥釉的制作水平;五 是民国以后仿哥釉的不到位;六是北 宋官窑的釉层变化;七是光绪仿哥釉 的鉴定。本文仅围绕哥釉展开讨论。 一、相关简介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丁丑年, 2、珠山, 3、光绪年间制瓷业, 4、 铭文。 1、丁丑年:从乾隆期至今,已 有五个丁丑年,即1757年乾隆朝, 1817年(嘉庆22年),1877年光绪 三年,1937年民国时期以及最近的 图1 1997年。因该器右上角有铭文(题 跋):?丁丑年春夏月写于?,标志着此瓶作于丁丑年。虽然器底的款识为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见图4,但胎釉的变化均到不了乾隆年瓷器 发生的变化,具体变化可见前述已介绍的几件瓷器。本瓶胎釉的变化详

后文。第二个丁丑年为嘉庆年间,距今整整二百年,此瓷器的变化反映不出二百年的特征,故也被排除。而对1937年和1997年两个丁丑年,由于时间短,该期的瓷器不会有下文分析的变化,所以也被排除,其中包括作伪作旧。剩下的就只能是光绪期的1887年。其理由及根据自有下文论证。见图1.1.a 、b 。 2、珠山:铭文中有?写于珠山?,说明此瓶出产于珠山。根据《浮梁县志〃疆域〃山川》卷之一记:?在景德之中,独起一峰,高数十仞,绵亘数里,峰峦遥列,俯视四境。相传秦时番君登此,谓立马山(说明景德镇在秦时即属华夏大地)。至唐,因地绕五龙,为珠山。元末,于光 图 2 图 3

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

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你知道他的死因是什么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的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希望你喜欢! 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篇1 现在已经能证明光绪是被毒死的,那么凶手是谁有没有说法呢? 戴逸:光绪之死,凶手的说法有很多,有慈禧、奕劻、袁世凯、李莲英、崔玉贵等等。究竟是谁,这当然还可以讨论,但是我认为,毒死光绪,最大的可能就是慈禧太后。因为当时清朝的专制体制非常严密,权力集中,皇权至上,皇权是最重要的,乾纲独断,什么主意都是皇帝说了算。清朝不像汉朝、唐朝、宋朝、明朝,那些朝代的权臣,像曹操,可以杀掉、废掉皇帝;唐朝、明朝的宦官和太监都很有权力,有能力把皇帝杀了或废了。像五代末期时的赵匡胤本来就是个军官,后来黄袍加身,就可以夺取皇位。但是清朝的专制主义制度最严密,没有人能够篡夺皇权。当时的皇权掌握在慈禧手里,不是在光绪手里,皇权的代表就是慈禧。她能够下命令,如何如何做,怎么做,都没有人敢反对。她的命令可以贯彻,可以执行。其他人都不行,都不能够下达这样的

命令,要毒死光绪。谁也没有这个权力,谁也不敢,也不可能做。只有慈禧点头,只有她能够命令手下执行这样重大的决定,除了她,没有人能发这样的指令。 奕劻、袁世凯等人有没有可能背着慈禧动手呢? 戴逸:奕劻没有这个可能,他是远支宗室亲王,是乾隆的后代,到光绪的时候已经是第五代了,他和光绪的关系很远。原来他的职务很低,后来慈禧太后信任他,封他为亲王。他本身也是昏庸无能的人,既不掌握权力,也不掌握军队;而且光绪死前几天,慈禧派他去东陵看自己的坟修得怎么样了,因为当时慈禧也病危了,知道自己不行了,就派奕劻去。所以奕劻是不可能的。那么袁世凯是否可能?袁世凯也没有可能。袁世凯确实是掌握了军队,掌握了新军六个镇,就是六个师,在北京、天津这一带。但是各省的督抚都有军队,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都有军队,袁世凯不可能指挥他们的军队。袁世凯掌握的军队虽然影响力很大,但是不可能控制京城和皇宫。光绪、慈禧死了以后,光绪的弟弟载沣当摄政王,载沣为了给哥哥报仇,夺了袁世凯的权。很快把袁世凯罢免赶走,袁世凯只能回到河南彰德休养去了。可见袁世凯虽然有权,但是他不可能跟清朝的皇权对抗。清朝这套制度,他不可能变动的。 那李莲英等就更没这个权力了? 戴逸:李莲英、崔玉贵可能是慈禧的帮凶,当然我也没

清光绪、宣统年东三省造1钱4分4厘银币

宣统年和光绪年东三省造1.44银币比较 1、少见的全鳞蟠龙,龙口有珠,尾下少云宣统元年东三省造宣统元宝 清逊帝,名爱新觉罗.溥仪(公元1906-1967年),字浩然,取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英文名henrypuyi,满族。醇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驾崩后十月登基继位,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1909年即宣统元年铸造了宣统元宝1钱4分4厘。 币面上缘环书“东三省造”,下缘环书“库平一钱四分四厘”。10分钟位和50分钟位各有一五角(实)星,星上下各有一颗园点。中心由67颗“珠圆”围成圆圈,内书“宣统元宝”中心为满文“宣统宝”,币边缘有齿成环。 币背中心为全鳞蟠龙,龙口有珠,尾下少云。上缘环书英文First year of hsuan tung(纪年--宣统元年); 下缘环书:MANCHURIAN PROVINCES (东北省)币中无“珠圆”,币边有细齿成环。边道为直齿。 径24mm,厚1.5mm.重5.4g.保真,原光,近未使用。

2、东三省宣统元宝另一无纪年版本。 该币的币面的字体和排列位置与上币相同。 币背则完全不同。龙为全齿“正龙”。西北有花,尾下有云。外围上书“MANCHURIAN PROVINCES (东北省)”,下书:“1 MANCE AND 44 CANDAREENS (背纪值,一钱四分四厘)”3点和9点位为六瓣花星。边道为橄榄齿。 径24mm,厚1.5mm.重5.4g. 保真,原光,近未使用。

3、光绪33年东三省造版本

1907年(33RD YEAR OF KUANG HUS)度支部造币天津厂代东三省(吉林、奉天、黑龙江)铸造库平一钱四分四厘银币。 币面上缘书“东三省造”,下缘环书“库平一钱四分四厘”。10分钟位和50分钟位各有一六角星,星中心有园点。 中心由67颗“珠圆”围成圆圈,内书“光绪元宝”中心为满文“光绪元宝”,币边缘有齿成环。 币背中心为“蟠龙”,龙鳞浅。尾下少云。币背上缘书“33RD YEAR OF KUANG HUS(纪年--光绪33年)”,下缘环书“MANCHURIAN PROVINCES (东北省)”。3点钟位和9点钟位各有一六角星,星中心有园点。 径23.5mm,厚1.4mm.重5.4g. 边道为橄榄齿。保真,原光,已使用。

医多不治帝王病 - 从《德宗请脉记》看光绪之死汇总

医多不治帝王病 - 从《德宗请脉记》看光绪之死 医多不治帝王病——从《德宗请脉记》看光绪之死■章立凡原文刊2006年第1期《炎黄春秋》杂志中国老话“龙多不治水”,一语道破政出多门之弊。多年前读邓之诚先生的《骨董琐记》,其中全文收录了一份给真龙天子光绪看病的史料——《德宗请脉记》。在清宫档案未整理公开之前,是唯一由当事人公布的重要全程记录。近日重读,感慨系之,盖《官场现形记》之御医版是也。遂作此文,题曰“医多不治帝王病”。《德宗请脉记》为清末名医杜钟骏所撰。杜钟骏字子良,江苏江都人,当时为浙江候补知县,经由江西巡抚冯汝?保举,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夏历七月,应召入京为光绪帝治病,其时距驾崩仅三个月。该书系民国七八年时京华印书局所印,当时作者已在北京悬牌行医。据说杜大夫的曾孙女,就是当今传播界的名人杜宪女士。 关于光绪之死,历来众说纷纭,我对《德宗请脉记》的兴趣亦缘于此。但研读之后,却引发了对封建王朝政治体制的思考。我未谙医道,也没有专门查核清宫医档,故对于光绪死因及这篇私记与档案间的参差,不予置评,只谈读后感。不求有功,先求无过光绪自十年前变法失败被幽禁,忧郁成疾,历经太医院多方治疗,未见好转,反有日益加重的趋势。朝廷不得不向各地征求名医。陈秉钧、曹元恒、吕用宾、周景焘、杜钟骏、施焕、张彭年等地方名医,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先后入宫供奉的。据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的统计,光绪在被囚的十年间,因疾苦而请御医与荐请名医诊疗者达924次,平均每年诊病九十多次。尤其是其末年(1908年),自夏历三月七日至十月廿一日的二百多天内,经御医或外荐名医诊治达260人次。地方名医一入内廷,也算有了御医身份,给皇上看病,不叫诊脉叫“请脉”。内务府将应召入宫的六位医官排班,每人一天,轮流请脉开方。此前陈秉钧、曹元恒曾分两班供差,两月更换一次,到了病情危重之时,变为六人轮流值日,以致医出多门,方剂日更,病人反倒成了实验品。杜钟骏于1908年8月12日(夏历七月十六日)初次入宫,光绪曾当着慈禧的面,与他探讨自己的病情:皇上又问曰:“予病两三年不愈何故?”予曰:“皇上之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虚者,由来渐矣,臣于外间治病,虚弱类此者,非二百剂药,不能收功;所服之药有效,非十剂八剂,不轻更方。”盖有鉴于日更一医,六日一转而发也。皇上笑曰:“汝言极是,应用何药疗我?”予曰:“先天不足,宜二至丸;后天不足,宜归芍六君汤。”皇上曰:“归芍我吃得不少无效。”予曰:“皇上之言诚是。以臣愚见,本草中常服之药,不过二三百味,贵在君臣配合得宜耳。”皇上笑回:“汝言极是。即照此开方,不必更动。”予唯唯。复向皇太后前跪安而退,皇太后亦曰:“即照此开方。”医家诊脉用药,须有一定的持续性。杜大夫作为一名初入内廷的地方名医,对每天轮流请脉、“人人负责,人人不负责”的当差制度,感到十分困惑,曾向内务府大臣继禄提出质疑:“六日轮流一诊,各抒己见,前后不相闻问,如何能愈病,此系治病,不比当差,公等何不一言?”继禄的回答更令他一头雾水:“内廷章程,向来如此,予不敢言。”跟外行讲不通,他又去问出身悬壶世家的吏部尚书陆润庠:嗣见陆尚书曰:“公家世代名医,老大人《世补斋》一书,海内传诵,公于医道三折肱矣。六日开一方,彼此不相闻问,有此办法否?我辈此来,满拟治好皇上之病,以博微名。及今看来,徒劳无益,希望全无,不求有功,先求无过。似此医治,必不见功,将来谁执其咎?请公便中一言。”陆公曰:“君不必多虑,内廷之事,

大清各朝官(民)窑瓷器年制款图(图样)

大清各朝官(民)窑瓷器年制款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 d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乾隆年制 官窑款式 款识描述: 清代乾隆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器款识。乾隆朝历时达60年之久,烧造量大,写款者几经易手,所以,乾隆官窑器的款式变化较多。楷书与篆书也同时并用,以篆书款为主,有的作六字三行横排,布局与雍正官窑相同;有的作六字双行竖写,字体介于楷书与隶书之间。 乾隆早期篆书款,多作四字两行或六字三行排列,运笔转折处圆滑,“制”字左上部分写法如第9款图。还有一种“乾”字左边上部的“十”字写成“山”字形,中间的“日”字写成“由”字,这种少见的乾隆官窑款写法属于乾隆初期唐英任督窑官时使用的字体。 中晚期流行的格式,大都作六字三行排列,多数不加圈框,篆书款的字体工整,“制”字左上部分写法如第1款图。 乾隆官窑款总的特征是:大字上方一点居中且很小,四竖基本平行,最后一笔稍有弧度;“清”字左边三点水写成“米”字形;右下边的“月”字多为长四框,中间加一小竖;“乾”字下部为硬直的“S”形,“S”上部开口多向右;“隆”字的右下部左右对称;“年”字的顶上方通常有一小缺口;“衣”字常见有三种写法:款图1和款图9两种,还有一种写法如款图1,只是笔画圆滑,“衣”字下部一笔合成。 乾隆官窑款以青花款为主,色调深沉,也有抹红和珐琅料,还有金彩、红彩、蓝料彩与刻款等。总之,乾隆青花款大都字体工整,青花深沉,个别有字体偏斜草率、连笔书写和青花深浅不一的极少现象。

光绪《永年县志》所收明清人物佚诗佚文举要

光绪《永年县志》所收明清人物佚诗佚文举要 赵羽 (滨州学院人文学院,山东滨州 256603) 摘要:近年来,明清古籍整理的成果较为丰硕,如吴伟业、孙奇逢、李鸿章、文征明等明清时期知名学者或文人之著作,相继被点校出版。在此基础上,又有不少学者还做了很多辑佚的工作,但吴伟业等人的散篇佚作仍有所遗漏。翻检清光绪《永年县志》,从其《艺文志》中共辑得明代文征明佚诗一首,清初孙奇逢佚文一篇,清初吴伟业佚诗一首,清末李鸿章佚文一篇,略加标校,并进行了简要的考释。 关键词:文征明;孙奇逢;吴伟业;李鸿章 作者简介:赵羽(1978-),男,山东滨州人,山东省滨州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 清光绪三年(1877),永年县知县夏诒钰,在删定其前任知县王镛《永年县志稿》的基础上,参考乾隆年间孔广棣所修《永年县志》,又辑成《永年县志》四十卷。王镛和夏诒钰等人在编纂《永年县志》时,即明确表示,有意于辑录乡里贤达以及古今名流之诗文佚作,光绪《永年县志》卷三七《艺文》序曰:班志《艺文》,专录书目,后来志乘多宗之。顾《通志》备閤省,掌故繁芜,在所不存,与郡邑之志体裁各别。偏隅著述,非必甚多,而诗文分注各条,其无可附丽者,或且传诵人口,见佚简编,非所以示详备也。兹用前志之例,书目载本传,序跋存《艺文》。 一些明清作家的罕见篇章,正是藉光绪《永年县志》之保存,才得以流传后世。明清地方志文献对古代诗文辑佚的价值和意义,由光绪《永年县志》亦可见一斑。 一、明文征明《画南滨先生<南园图>因题》 滏阳南下碧汤汤,鸡犬桑麻自一乡。见说临流开别墅,旋栽嘉木荫茅堂。石梁花外通幽径,春水篱根着钓航。最是高情忘不得,时时烟雨梦沧浪。 按,此诗见于光绪《永年县志》卷四十《艺文》,署“姑苏文征明”,周道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