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综合管线探测实施方案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实施方案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实施方案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

实施方案

目录

1 工作目的与任务 (3)

1.1目的 (3)

1.2任务 (3)

2 管线探测技术依据 (4)

3 测区地球物理特征及地下管线概况 (4)

3.1 地球物理特征 (4)

3.2 地下管线概况 (5)

4 地下管线探查 (5)

4.1 仪器一致性校验与探查方法试验 (5)

4.1.1概况 (5)

4.1.2仪器一致性效验 (6)

4.1. 3物探方法试验 (7)

4.2 探查内容 (8)

4.2.1地下管线探查工作流程(见下图) (8)

4.2.2地下管线探查精度 (9)

4.2.3探测调查项目 (10)

4.3 探查方法技术 (12)

4.3.1管线点的编号 (12)

4.3.2管线点定位 (13)

4.3.3探查记录 (13)

4.3.4明显管线点调查 (14)

4.3.5隐蔽管线探测 (14)

4.3.6金属管线的探测 (14)

4.3.7非金属管线的探测 (14)

4.3.8线缆类管线探测 (15)

4.4 试验区探测 (15)

4.4.1试验区概况 (15)

4.4.2试验区探测方法 (15)

4.4.3试验区探测作用 (15)

5 地下管线测量 (15)

5.1 坐标系统及高程基准 (15)

5.2 测量仪器 (16)

5.3控制测量 (16)

5.3.1平面控制测量 (16)

5.3.2高程控制测量 (17)

5.3.3 控制点的选埋 (18)

5.3.4测量平差计算 (18)

5.4管线点测量 (18)

6地下管线数据的整理 (18)

7. 地下管线图的编绘 (18)

7.1 数据来源 (18)

7.2 资料依据及格式要求 (19)

7.3 使用工具 (19)

7.4 编绘方法及过程 (19)

7.5 数据的检查 (19)

8、施工组织及工作进度安排 (19)

8.1施工组织 (19)

8.2工期进度安排 (21)

8.3、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22)

9.质量保证体系与质量检查 (22)

9.1质量保证体系 (22)

9.1.1质量保证措施 (22)

9. 2质检工作的要求和检查 (23)

9. 3问题处理方案 (23)

10.施工管理 (24)

10.1工作进度 (24)

10.1.1工作安排 (24)

11 提交成果资料 (25)

1 工作目的与任务

1.1目的

为了满足某某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的需要,加速某某规划建设工作的正规化、科学化、现代化进程,提高某某管理水平,确保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某某综合管线探测工作,完整系统地查明某某管线现状,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地下管线资料,实现某某管线数据整合和数据动态管理。

1.2任务

1.2.1综合管线探测对象是:某某片区内的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不包括油气管线)等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基础信息普查应重点掌握地下管线的种类、数量、功能属性、材质、管径、平面位置、埋设方式、埋深、高程、走向、连接方式、权属单位、建设时间、运行时间、管线特征、沿线地形以及相关场站等信息。

各类管线探查取舍标准如下:

地下管线探查取舍标准

2 管线探测技术依据

1)(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简称《规程》);

2)(CJJ-2007)《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

3)(CJJ8-2011)《城市测量规范》(简称《规范》);

4)(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5)(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6)(GB/T20257.1-2007)《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7)(GB/T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8)(GB14804-9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9)《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建库标准》;

10)《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3 测区地球物理特征及地下管线概况

3.1 地球物理特征

通过对管线的探测方法有效性试验及现场踏勘分析,管线地球物理特征如下: (1)各类管线的材质可分为7个种类:即钢、铸铁、砼、铜、铝、塑料、光纤。(2)金属管线与周围介质具有明显的电性差异。金属管线具有良好导电性,与周围高阻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电性差异,如铜、钢材质的管线导电性好,铸铁次之。这种差异是用电磁法探测金属地下管线的物性基础,它能较准确地探测其位置。(3)非金属管道与周围介质存在一定的物性差异。非金属管线多以坚硬均匀的物质组成,与周围松散、硬度不一的介质之间存在着介电性和密度等物性差异,如管线的材质为砼及塑等非金属材料。利用电磁波法和综合探测方法可达到探测非金属管线的目的。

总之,地下管线与周围介质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具备用物探方法施工的前提条件。通过方法试验,对各类金属管线确定了有效的探测方法,能够达到《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要求。

3.2 地下管线概况

地下管线的主要管线种类有:电力、通讯、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及不明管线等。管线比较集中,一般主要分布于机动车道及两侧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下,有的管线所在地面为整齐的便道砖或硬化地面,给开挖验证造成困难。另外,一般探查范围主要是城区街道,管线敷设不是很规范,而且给水、燃气管线部分为非金属材质,排水井内积水较多看不见管道,且有淤泥给探查工作增加很大难度。

3.2.1已有管线资料分析及利用

综合管线探测区域主要是某某道路上敷设的各种管线及探查区域范围内敷设的城市市政干管和其它各类专用管线,已有调绘资料是权属单位标画在地形图上,从管线调绘资料看,所收集到的原有管线调绘资料能概略反映出管线的分布区域和所在街道,对探查工作能起到提示作用。

3.2.2已有测量资料分析及利用

城市管线探测平面控制测量,北京市测绘院提供导线点作为首级控制点,采用GPS RTK方法布设,精度满足平面控制要求。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图根水准施测,提供的水准点经实地踏勘点位保存完好可作为起算依据。

4 地下管线探查

4.1 仪器一致性校验与探查方法试验

4.1.1概况

根据《城市综合管线探测探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要求,进行了一致性测定及物探方法试验工作。探测仪一致性试验与方法试验选择电力、给水、综合通讯三种管类。一致性测定目的是:同点同频率同激发方式同收发距的直读埋深和70%埋深与实际埋深的比较以确定投入本区施工的探测仪的精度是否满足规程要求,其性能是否稳定可靠;方法试验目的是:试验各管类的最佳信号施加方式、最小收发距、最佳发射频率和功率以确定各管类在不同条件下有效可靠的定位、定深的探测方法。

4.1.2仪器一致性效验

4.1.2.1仪器

投入工程参加一致性对比校验的仪器配件齐全、完好,使用正常。

RD系列管线探测仪是英国雷迪公司生产的管线探测专用仪器,具有探测精度高、抗干扰性强、效率高、性能稳定等特点,在国内专业队伍中使用普遍。

RD8000是该公司生产的大功率管线探测仪,工作频率达16种探测频率,发射机和接收机都具有网络接入功能,使用户通过接入互联网快速地轻松对仪器进行在线注册、仪器设置、下载频率和功能升级,来满足外业探测要求。发射功率达10W,探测深度大。RD6000型发射机可采用直接、夹钳、感应等不同方式连续发射8KHz、33KHz、38KHz、65KHz及78KHz等8个不同工作频率的信号供探测者选用,发射功率为10W。

其接收机具有多种探测方式与变频探测功能;除接收发射的工作信号探测管线外,还可利用50Hz被动源作工频法搜索探测电缆及部分金属管线。RD6000管线探测仪在探测目标管线时,信号可通过接收机中的四个线圈的处理压缩掉部分干扰信号,从而突出目标管线信号。RD8000系列产品响应速度更快、准确性更高、可靠性更强。RD8000采用最新的专利数字固件设计,为全球用户提供了一种可控性极强、可靠性极高的管线仪解决方案,RD8000PXL是行业标准的高性能管道和电缆定位仪。

4.1.2.2仪器一致性测定

仪器一致性的测定选定的给水、综合通讯管线,管线埋深由开井量测或钎探确定,管线走向与马路走向一致,同侧近距离无并行金属管线,在探测管线段周围二米范围内未发现干扰源存在。

所有参加测定的仪器及操作人员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给水管线激发方式采用直接法和感应法,综合通讯管线激发方式为夹钳法,平面位置测定采取极大值法,深度采取70%法和直读法。

4.1.2.3结论

1)参加一致性校验的仪器性能稳定、配件齐全、探测结果可靠

2)校验结果达到《规程》要求,可投入施工生产。

4.1. 3物探方法试验

物探方法试验及收发间距试验于管类给水、电力、通讯三种。试验条件是:收发间距试验现场无任何场源干扰,各管类具有代表性和在已知条件下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严格按《规程》要求试验操作。

4.1.3.1试验结果评述

(1)最小收发距试验

试验场地选择在空地,尽量避开了建筑物的影响。并且,试验首先对场区进行了探测扫描,确定地下不存在干扰物体后开展试验工作。

试验采用8KHz、65KHz两种工作频率:25%、50%、二种发射功率和40接收增益,对发射机的垂向和走向分别观测试验。收发距离由1米-26米。试验结果表明,仪器在感应方式工作时,如果设定允许最大读数值为2,那么当接收增益设定为40时,发射机走向发射功率为25%、50%、的最小收发距离分别为10米、和15米;发射机垂向上发射功率为25%的最小收发距离分别为4米,收发距离大于上述最小发射距离后,

接收读数值读数趋于平稳的正常值,即已消除发射机的一次场影响。

(2)给水管试验

管径DN500,井边量测深度分别为122cm、137cm两条管线材质为铸铁。管线均沿街道铺设,距街面第一排建筑物三米以上,两侧两米内无其他干扰管线。试验采用了直接和感应两种激发方式及8KHz、33KHz、65KHz三种工作频率。

通过试验数据表明,铸铁质管线,采用直接与感应激发方式探测效果都很好,从试验数据结果看,直接激发方式效果最佳,工作频率以33KHz较好,其信号稳定抗干扰强,探测精度高。测深以70%法效果较好。直读埋深误差较大,尤其是感应法直读埋深误差较大。因此直读埋深只能作为参考。

(3)通讯、电力管线试验

电力、通讯埋设方式均为套管,有多根同沟道铺设。管线深度为钢尺直量。管线附近有其它管线并行。对电力、通讯的试验采用了夹钳法激发方式对缆线进行探测,试验数据表明埋深差值及平面差值为所有信号缆线实际埋深平面位置与探测结果之差。试验数据反映在一般情况下工作频率以33KHz较好,抗干扰强,分辨率及探测精度高。试验结果显示通讯类管线探测结果普遍偏浅几公分。但误差在《地下管线探测

规程》要求精度范围之内。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校正。

4.1.3.2试验结论

1)探测仪对金属线缆能够确定其深度和平面位置,探测方法有效。

2)感应方式最小收发距离应≥15米。

3)对管线的探测工作频率以33KHz为首选。

4)对管线的探测定深方法以70%法为主

5)对给水等金属管线的激发方式以直接法、压线法为主,对电力、通讯等线缆类

的激发方式以夹钳法为主。

6)对非金属管线的探测,根据现场条件、管径的大小及目标管线与周围介质的差

异等特性,可采用探地雷达断面扫描探测及开挖等方法。

4.2 探查内容

4.2.1地下管线探查工作流程(见下图)

地下管线探查作业流程图框

4.2.2地下管线探查精度

1.隐蔽管线点探查精度

隐蔽管线点探查限差表

(h 为各管线点中心埋深(cm),当h <100cm 时则以100cm 代入计算) 水平位置中误差计算公式:

m s =±n n i i s 212∑?=

埋深中误差计算公式: m h =±n n i i h 212∑?=

(式中Δs 、Δh 分别为两次探测的平面位置和埋深差值,n 为检查点数) 平面位置限差ts δ和埋深限差th δ:

i n i n ts h ∑==11110

.0δ ∑==1

1115

.0n i i

n th h δ (式中i h 为各检查管线点的中心埋深,当i h 小于100厘米时,取i h =100厘米)

隐蔽管线点探查的定位、定深中误差(m

s 、m h )小于等于规定限差的0.5

倍满足精度要求。

2.明显管线点量测精度

明显管线点埋深量测限差:±5cm 。

明显管线点埋深中误差计算公式: m d =±n n i i d 212∑?=

明显管线点埋深检查中误差m d

≤2.5cm ,满足精度要求。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方法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方法 文章来自赣州宇辉仪器设备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4c5548544.html, 中心议题: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方法 解决方案: 地下管线探查 地下管线测量 利用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1、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简介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已应用多年。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人们为了寻找战争遗留的地雷和其他未爆炸物而试图将物探技术应用于实际,但当时只有一些常规物探方法,由于分辨率低、抗干扰能力差,效果不大。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研制者们采用新型磁敏元件、新型滤波技术、天线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使这类仪器的信噪比、精度和分辨率大大提高,且更加轻便和易于操作,实现了高精度、高分辨率。又由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使得探测数据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形成了一项适用技术。 1.1、地下管线探查 地下管线探查是指应用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对地下管线进行定位、定走向、定埋深。它的原理是:地下管线的存在会改变天然的或人为产生的地球物理场的分布,即产生异常。研究这些异常的形态、分布、形状可获得地下管线位置的有关资料。常用的地下管线探测方法有两种: (1)充电法。对地下管线施加直流电,在地面上观察电磁场的异常,以确定地下管线所在的位置,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仪器轻便、方法简单、定位精度高,在地下管线密集的区域有较好的分辨率,但使用条件必须有可供充电的出露点,在地层电阻串低时效果差。 (2)电磁感应法。是观察地下管线在一次电磁场作用下,利用发射线圈产生的电磁场对金属管线感应所产生的二次电磁场的变化规律以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不需出露点,在地下管线比较少的情况下效果好。

为克服这些缺点,国外已研制出具有仪器输出阻抗与被测管线阻抗自动区分信号的探测仪,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被测管线的电磁信号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可见,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理论、仪器装备、电算解释应属物探理论及技术范畴,但又不同于常规的工程物探;应用领域应属于工程测量,又与常规的工程测量不一样,它是运用物探的原理对地下隐蔽体进行准确测量的技术。 1.2、地下管线测量 地下管线测量是指对管线点的地面标志进行平面位置和高程连测;计算管线点的坐标和高程、测定地下管线有关的地面附属设施和测量地下管线的带状地形图,编制成果表。 地下管线测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控制测量,已有地下管线测量,地下管线定线与竣工测量,测量成果的检查验收。控制测量应在城市的等级控制网基础上布设,其方法为现有的成熟的测量方法均可采用。如电磁波导线,静态、快速静态和动态GPS测量。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量可采用GPS测量、导线串联法或极坐标法等。 1.3、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是地下管线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是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探明查清地下管线的空间位置、基本特征和属性,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计算机能处理的介质上,实现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实用、信息规范、运行稳定,信息现势性好,技术先进。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应具备下列功能: (1)地形图库管理功能; (2)管线数据输入与编辑功能; (3)管线数据检查功能; (4)管线信息查询、统计功能; (5)管线信息分析功能;

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普查实施方案

梅州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地下管线普查实施方案 梅州市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梅州市城市测绘研究院 二〇一四年六月

目录 1、地下管线普查实施方案 (5) 1.1 前言 (6) 1.2 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 (6) 1.2.1工作范围 (6) 1.2.2工作内容 (7) 1.2.3 项目规模及工期 (8) 1.3 精度要求 (8) 1.3.1 地下管线探查精度要求 (8) 1.3.2 地下管线测量精度要求 (8) 1.3.3 地下管线图测绘精度要求 (8) 1.4 作业标准 (8) 1.4.1作业标准 (8) 1.4.2地下管线测绘基准 (9) 1.5 探查前的技术准备 (9) 1.5.1 资料收集 (9) 1.5.2 现场踏勘 (9) 1.5.3 探查方法试验 (10) 1.5.4 探查仪器一致性校验 (10) 1.5.5 设计编制 (10) 1.5.6 技术交底 (11) 1.6 地下管线探查 (11) 1.6.1工作流程图 (11) 1.6.2 管线数据采集技术要求 (12) 1.6.3 应当查明的建(构)筑物和管线点 (13) 1.6.4 明显管线点常规调查 (14) 1.6.5 埋深隐蔽的明显管线点调查 (15) 1.6.6 掩埋管线附属物的调查 (15)

1.6.8 探查方法选择 (16) 1.6.9 不同管线数据采集方法 (21) 1.6.10 项目重点难点等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23) 1.6.11 避免漏测管线的方法措施 (25) 1.6.12 管线点外业编号 (26) 1.6.13 探查成果记录要求 (27) 1.6.14 管线点实地标注方法 (27) 1.7 地下管线测量 (28) 1.7.1 工作流程图 (28) 1.7.2 控制测量 (28) 1.7.3 管线点测量 (31) 1.8 管线数据处理及地下管线图编绘 (33) 1.8.1 工作流程图 (33) 1.8.2 管线数据建库 (34) 1.8.3 管线数据检查和修改 (38) 1.8.4 管线图编绘 (39) 1.8.5 数据转换 (39) 1.9 工程验收和资料归档 (40) 1.9.1 工程验收 (40) 1.9.2 成果资料提交及归档 (41) 1.9.3成果资料的移交 (42) 2、施工组织方案 (43) 2.1 项目工作流程 (44) 2.2 人员组织 (46) 2.2.1 人员计划 (46) 2.2.2 项目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 (46) 2.2.3 项目各岗位职责 (47) 2.3 仪器设备组织 (48)

市综合整治工程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设计书

天津医院35千伏变电站电源线 路径规划工程地下管线探测 技术设计书 Xx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二○○八年九月 XX市XX综合整治工程地下管线探测 技术设计书 编写单位(盖章):XX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编写人: 年月日 审核意见: 审核人: 年月日 1 工程概况 1.1 任务概述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高效运转的基本保证,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大动脉。XX市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地下管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为了准确掌握

本市的地下管线现状,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地下空间,需对改建道路的地下管线进行普查,以期通过物探的方法探测查明各种地下管线的埋设情况,建立现代化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道路综合改造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完整的基础数据,为道路改造工程的顺利完成提供及时、适用的基础设施信息保证。 我院承担了XX市XX路的地下管线普查探测工程。本次地下管线普查工程是对XX路沿线埋设的给水、雨污水、燃气、电力、电讯、热力、路灯、交通信号灯、工业管道及其它地下隐蔽工程等管线的平面位置、埋深、高程、走向、性质、规格、材质、埋设时间和权属单位等进行全面的探测与调查。按照《XX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化技术规程》,将所有普查成果转入XX市自主研发的“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并且按规程要求绘制综合地下管线图、专业地下管线图和结点放大示意图,建立相应比例尺的管线图形数据库。 1.2 测区概况 测区内管线种类齐全,大多埋设在道路两侧的慢车道、便道或绿化带内。作业区内交通繁忙,车流量较大,给普查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1.3 预计工作量 经过到测区现场踏勘,本测区道路全长约9公里,预计本测区管线总长度约140公里。 2 主要的技术依据及采用的基准 2.1 主要的技术依据 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CJJ61—2003);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方案()

XX工程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方案 1 工作目的与内容 为保证XX工程施工安全,需对河道穿越中国石化金嘉湖管道(浙苏成品油管道)、中国石油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国防光缆段管线分布情况进行探测,本次工作拟查明河道两侧各30m范围内三根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等。测区位于平湖市南湖区新丰镇乌桥村附近,管线大致分布情况见图1。 图1 工程位置及管线分布示意图 2 施工依据与技术要求 2.1 施工依据 1、甲方提供的探测范围; 2、工区或附近控制点坐标,不少于3个; 3、河道穿越管线段两侧各1km范围内中国石化金嘉湖管道(浙苏成品油管道)、中国石油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国防光缆检测桩各一个。 2.2 执行规范 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2、《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7-2007); 3、《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浙江省GPS-RTK测量技术规定》(试行)(ZCB 001-2008)。 2.3 探测精度要求 地下管线探测的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管线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需满足下表(表1)要求。

表1 隐蔽管线点探查精度要求 注:h为地下管线的中心埋深,单位为cm,当h<100cm时则以100cm带入计算。 2、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m s不得大于±5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高程测量中误差m h不得大于±3cm(相对于邻近高程点)。 3 管线调查方法 3.1 工作流程 本工程主要涉及地下管线探测、地下管线点测量、管线图编绘等环节。首先,根据委托方提供的现有管线资料,在实地查看现状地下管线(管道)走向及埋深情况,选择合适路段开展方法有效性试验,拟采用电磁法进行探查,并辅助以现场调查、钎探法以及局部开挖等方法进行验证;其次,根据方法试验成果选择物探工作参数,对工区内管线进行探测,并实地标识管线特征点,编号并记录其属性。管线点测量拟采用RTK或全站仪,首先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E级GPS点,再用全站仪布设图根导线并测量各管线特征点的三维坐标。 3.2 探查方法 3.2.1 基本原理 金属地下管线探测一般采用频率域电磁法进行探测,具有仪器轻便、快捷、准确等特点。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在金属管线上方(或附近)放置有交变电流的发射线圈,线圈受交变电流的作用产生交变电磁场并向周围传播,该电磁场称为“一次场”。因穿过金属管线的“一次场”磁通量的大小、方向不断变化,使金属管线产生感应电流,其大小正比于磁通量的变化率,频率与“一次场”相同。同理,该感应电流在其周围产生频率相同的感应电磁场,即“二次场”。通过接收装置在一定距离外接收“二次

南京市非公共空间地下管线探测普查实施方案

南京市非公共空间地下管线探测普查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建城〔2014〕179号)要求,根据《南京市城市地下管线数字化建设管理实施方案》(宁政发〔2014〕311号)精神,为实现全市地下管线地理空间数据的全覆盖,全面推进全市城市地下管线数字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标准统一、平台共享、探测普查、数据建库,制度保障、动态更新”的基本原则,于2019年底前完成全市非公共空间地下管线的探测普查工作,并同步实现地下管线地理空间信息的动态维护。 二、主要任务 市、区两级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中心具体组织城市非公共空间地下管线探测普查,获取管线基础信息,并同步开展动态维护工作;管线主管部门、管线单位同步组织完成管线基础信息核对和隐患排查,提出隐患排查整改方案。 三、责任分工 市管线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玄武、秦淮、建邺、鼓楼四区(以下简称“江南四区”)非公共空间地下管线探测普查、入库和动态维护工作,其他各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区非公共空间地下管线探测普查、入库和动态维护工作。 市相关部门、各管线单位(含驻军单位、中央直属企业)的具体责任与分工依据《南京市城市地下管线数字化建设管理实施方案》(宁政发〔2014〕311号)继续落实执行。 四、探测普查范围 本次普查主要对非公共空间(公共区域以外的建设地块)内地下管线进行探测普查,并与公共空间内地下管线做好衔接。 五、探测普查对象 非公共空间内的各类地下管线(含管线设备与地表构筑物),包括城市管线和长输管线。 六、探测普查内容 主要查明范围内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埋深、高程、走向、规格、材质等。非公共空间内已收集竣工测量数据的区域采用修测的方法对已有数据进行整合;其他区域采用探测普查方式获取管线数据。 七、技术标准 普查执行《南京市管线数据标准》、《南京市管线探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标准”)相关技术要求,标准中未规定的,应执行现行国家、行业和江苏省相关标准规范要求。普查

地下管线探测方案

地下管线探测方案 (新建管线)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目录 一、探测目的................................................................................................................. 1 二、探测标准、依据及原理................................................................................. 1 三、检测仪器及方法 (2) 四、探测成果解释 (4)

管线探测方案 一、探测目的 城市基础设施管道给水、供热、燃气以长距离输油输气等管道中,爆管事故常常带给人们巨大的经济上的损失和人身伤害事以及环境破坏。发生爆管事故后不仅会使对用户的供应(水、燃气、油、暖气)的中断,还会造成系统压力下降,也使非爆管范围内的用户的不能正常使用,同时还会造成资源浪费、道路毁坏、交通中断、危及管线沿途人身财产的安全、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对国家、城市、企业的形象也有负面影响 二、探测标准、依据及原理 2.1、作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该规程中的一般规定:地下管线探测的对象应包括埋设于地下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等各种管道以及电力和电信电缆,地下管道探测应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或高程)、规格、性质、材料等,并编绘地下管线图。 2.2、作业依据: 1、探测委托书; 2、委托方提供的信息管线精确探测及交底任务书和工程施工图纸。 2.3、探测原理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 若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合力为零时),则静者恒静,动者恒作等速运动。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较晚期的学者依据等速度移动的物体亦提出了动量 守恒定律,本次管道定位应用的设备就是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原理。 角动量守恒定律: 角动量在物理学中是与物体到原点的位移和动量相关的物理量,

地下管线探测作业指导书(全面)

地下管线探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1.1适用于新建小区地下管网竣工测量、服务于项目设计施工的地下管线探测. 1.2原则上,新建小区地下管网竣工测量单体数量超过20件、施工管线探测面积超过100000米2,应先进行技术设计后生产.项目完成后应提交包括技术设计、成果图表、技术总结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在内的全部技术文件. 1.3项目规模不超过1.2规定的 ,以本作业指导书替代技术设计,并按《质检工作条例》的要求提交过程检查记录表. 2.技术引用文件 CJJ 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CH/T6002-2015管线测绘技术规程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CH/T 1033-2014管线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大连市地下管线数据采集及信息化应用技术规程(试行) 3.术语和定义 3.1地下管线探测 确定地下管线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的全过程. 3.2管线点 为准确描述地下管线走向特征和附属设施信息而设置的测点. 3.3明显管线点 地面上目视就能够直接调查、观测的管线点,如检修井、阀门、出地点等. 3.4隐蔽管线点 埋在地下不可见,需通过仪器探测才能确定的管线点,如转折点、拐点、一般管线点等. 3.5盲扫 通过管线探测仪发射机和接收机组合运动,确定测区内未探明管线的探测方式. 3.6竣工管线测量 为新建小区配套地下管线向城建档案馆报竣工验收,原则上须在管线覆土之前对红线内地下管线进行的实地测量.竣工管线测量须明确小区内各类管线与市政管线的连接关系.

3.7施工管线测量 为具体项目设计、规划、施工需要,确定地下管线平面位置、埋深及属性信息的 过程. 4.资料收集 4.1作业前应收集的 资料包括测绘资料和管线调绘资料. 4.2测绘资料包括基础地形图(新建小 区竣工图)和控制点资料. 4.3管线调绘资料包括管线设计资料、管线竣工图和已有管线探测成果资料. 4.4新建小 区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应收集的 管线设计资料包括雨水、污水、热力(含蒸汽和热水)、煤气、给水、消防、供电、通讯、有线电视和智能化系统等十类.新建小 区内有电力管廊或排水暗渠的 ,相应资料应一并收集. 4.5上述资料仅作为探测作业参考资料使用. 5.地下管线探测 5.1探查原则 地下管线探测应遵循的 原则是:从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从金属到非金属、从强连续到弱不连续;优先选用快捷、有效、成本低的 探测方法;复杂条件下采用综合方法(包括选用有效的 信号施加方式、探测频率,采用不同压线探测方式等)探测. 5.2探测精度 探测平面位置限差h ts 1.0≤δ,探测埋深限差h th 15.0≤δ. 式中:h 为地下管线的 中心埋深,单位为厘米;当h <100时,按100计算. 5.3明显点调查 5.3.1不同类别管线明显点调查项目,新建小 区竣工测量按《大 连市地下管线数据采集及信息化应用技术规程(试行)》表3.2.2 “地下管线实地调查项目”执行;施工管线探测明显点调查项目以满足施工数据要求为基础条件. 5.3.2明显管线点埋深量测中误差绝对值不得大 于2.5厘米. 5.3.3管径或管块断面尺寸应实际量取,单位为米米. 5.3.4除重力排水埋深为管底外,其余管线明显点埋深量至管顶. 5.3.5以沟道形式埋设的 地下管线,当管沟(廊)宽度 大 于和等于1.5米时,除正常探测沟(廊)内的 管线外,还要实测沟(廊)的 平面位置、顶板埋深、构筑材料和断面尺寸. 5.4隐蔽点探测 5.4.1探测方法选用应满足以下条件:被探查的 地下管线与其周围介质之间有明显的

2003深圳市地下管线探测实施细则

1 总则 1.1 为了统一深圳市地下管线探查、测量和图件编绘的技术要求,加强和完善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地为深圳市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提供高质量的地下管线成果资料,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以中误差m作为衡量探测精度的标准,二倍的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各质量品级中大于22m点的比例均不得超过2%。 1.3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为了提高探查效率和成果质量,任务承担单位应积极推行经实验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设备,但不论何种新方法、新技术,均应满足本规定的精度要求。 1.4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除应符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1.5 本规定与其他技术条文相悖时,以本规定为准。 2 技术依据 2.1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1—2003,下称“规程”); 2.2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2.3 《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2.4 《深圳市基础测绘技术规程》,深圳市规划国土局2000年10月发布; 2.5 经批准的本规定(下称“技术规定”)。 3 基本规定

3.1 深圳市地下管线探测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深圳市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3.2 深圳市综合地下管线图以1:1 000比例尺为基本比例尺管线图,图幅采用50cm ×50cm正方形分幅,图名、图号采用深圳市同比例尺最新地形图的图名、图号。 3.3 1:10 000比例尺综合地下管网图采用40cm×60cm矩形分幅, 图名、图号采用深圳市同比例尺最新地形图的图名、图号。 3.4 1:2 000比例尺综合地下管线图是将1:1 000比例尺综合地下管线图按1:2的比例缩小,缩小后的图面比例尺为1:2 000,图面规格为8开(A3规格),图名、图号仍采用1:1 000比例尺综合地下管线图的图名、图号。 3.5 地下管线探测的对象 本规定所称市政地下管线是城市给水、污水、雨水、燃气、工业等各种管道及埋入地下的电力,电信电缆和铁路、民航、部队等单位专用地下管线及附属设施。 3.6 地下管线探测的工作内容 地下管线探测包括管线探查和管线测绘两部分工作内容。前者是现场查明各种地下管线的敷设现状及在地面的投影位置、埋深、规格、管线类别、材质等属性,并在地面设置管线点标志;后者是对查明的地下管线点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测量(包括对新建管线的测量和竣工测量),并将二者数据迭加处理编绘综合地下管线图,同步建立具有数据实时更新功能和动态管理机制的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3.7 地下管线的测绘方法 3.7.1地下管线采用数字化测绘方法测量并成图。它是通过对已有测绘资料的收集,管线调查和外业测绘等手段采集地下管线有关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经数据处理、图形编辑、输出综合(或专业)地下管线图和各种成果表。 3.7.2 数字化综合地下管线图采用深圳市最新的动态修测1:1 000数字化地形图作为底图。在地下管线图编图时,所需的地下管线有关地面建(构)筑物和部分地下管线附属物的数据,可以在1:1 000数字化地形图上采集并编辑,无需再进行野外数据采集。 3.7.3 地下管线数据需转换为Arc/Info的Eoo或Coverage数据变换格式,并进入深圳市地下管线数据库。 3.8 地下管线探测的范围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 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古楼公路(嘉松公路—沪松公路)地下综合管线探测】 工程编号:ds- 工程负责: 工程审核: 工程审定: 上海汇源测绘院 资质证书:乙测资字 2010年01月27日 目录

古楼公路(嘉松公路—沪松公路)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一.任务来源及探测区域概况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高质量,高效率运转的基本保证,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 城市地下管线现状资料是城市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管理的重 要基础资料。地下管线探测包括地下管线探查和地下管线测绘两 个基本内容。地下管线探查是通过现场调查和不同的探测方法探 寻各种管线的埋设位置和深度,并在地面上设立测量点,即管线 点;地下管线测绘是对已查明的地下管线位置即管线点的平面位 置和高程进行测量,井编绘地下管线图。 为配合古楼公路设计,了解地下综合管线清况,特委托上海汇源测绘院进行该区域地下管线探测。工程位于松江区泗泾镇古 楼公路,(从嘉松公路至沪松公路)。现场踏勘有上话井、电信 井、自来水井,电力入地、燃气井等。 我院自2010年01月21日开始收集资料,到2010年01月28日内外业全部结束。共完成如下工作: 1、测区地形修补测两处,共93120平方米; 2、测量地下管线探测及管线特征点测量共计136067平方 米。 二.作业依据 1、座标系统:上海城市坐标系统,吴淞高程系统; 2、DGJ08-85-2000《地下管线测绘规范》; 3、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设备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设备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设备 2012年8月 摘要:本文分析了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及其工作原则,阐述了目前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主要技术方法、特点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地下管线探测相关设备。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现代化的发展,地下管线探测工程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大量非金属管线的使用对于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研究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关键词:管线探测技术;电磁法;探地雷达;管线仪 1 引言 地下管线是城市最重要基础的设施,长期以来,它担负着传输信息,输送能量及排放废液的工作。它是城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保障城市功能正常发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神经和血管,因此被称为城市的地下生命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许多城市的地下管网分布资料不全,管线档案管理不规范。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在施工过程中因损坏管线而引起的停水、停电、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在许多城市屡见不鲜。因此探测地下管线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营和改扩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我国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发展简介 使用物探方法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我国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此之前,获取地下管线资料的手段主要以向管线权属单位搜集已有的管线资料和开经调查为主,这时期获取的管线资料准确性、全面性都比较差。 进入90年代,我国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地下管线普查工程中逐步使用了“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模式和探测技术,一批专业化的探

测公司相继成立,国内许多大中型城市相继开展了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1994年原冶金部组织制订的《地下管线电磁法探测规程》YB/I9027—94和1995年颁布实施的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94,推动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开始走向规范化,标志着以物探技术为基础的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开始走向标准化和应用推广阶段。1996年成立了原建设部科技委地下管线管理技术专业委员会,为我国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 “内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外业一体化”探测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和应用推广。这一时期我国许多城市均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探测技术组织进行了地下管线普查,提高了探测作业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普查工作成果的质量。2003年修订后的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CJJ61—2003,系统总结了“内外业一体化”技术经验和成果,为规范和统一技术的应用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3 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和基本原则 3.1 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 (1)工作环境复杂,地下管线探测不仅受管线本身材质影响,同时也受到当地的埋设状况等地质条件影响; (2)地下管线种类繁多,主要有:给水管、排水管、燃气管、电力电缆和路灯电缆、电讯电缆、供热管道、人防通道等。由管线所形成的物理场的种类和变化较大; (3)对探测设备具有较高的要求,必须满足规程的需要。既要经济实用,能够对管线进行连续追踪,快速、准确定位、定深;同时要具备多种频率,适

地下管线普查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地下管线普查监理实施细则 2008年2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任务履行监理 (4) 第三章作业过程监理 (6) 第四章探查质量监理 (9) 第五章测绘质量监理 (13) 第六章计算机数据成果监理 (18) 第七章成果资料监理 (21)

第一章总则 1.为了保证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确保项目成果质量满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细则。 2.地下管线普查工程监理(以下称监理)工作是在城市地理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称地理信息办)的领导下,由监理组负责具体实施。其内容包括:任务履行监理、探查作业监理、测绘作业监理、计算机数据监理、成果资料监理和成果验收。 3.监理工作的技术依据 3.1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以下简称《规程》; 3.2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以下简称《规范》; 3.3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 3.4 《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设计书》; 3.5 《地下管线普查工程合同书》 3.6 《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DB11/T 316-2005以下简称《技术规程》; 4.监理的主要职责 4.1监督作业单位对合同的履行,包括投入人员、设备,作业进度等是否符合投标书承诺、合同书约定; 4.2 负责审查《一致性校验及探测方法试验报告》、《技术设计书》、《质量自检报告》、《技术总结报告》等; 4.3 负责对作业单位作业全过程实施监理并编写测区监理报告及全市区监理综合报告。 4.4 协助作业单位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由业主单位协调解决的问题。 4.5 在监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通知作业单位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当作业单位未能按要求进行整改或发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应令作业单位立即停工并及时报告业主单位。 4.6 定期(每周)向业主单位汇报探测作业进度及监理工作情况。 4.7 对作业单位的成果质量按规定要求进行审查、认定。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设备解读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设备 2012年8月 摘要:本文分析了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及其工作原则,阐述了目前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主要技术方法、特点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地下管线探测相关设备。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现代化的发展,地下管线探测工程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大量非金属管线的使用对于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研究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关键词:管线探测技术;电磁法;探地雷达;管线仪 1 引言 地下管线是城市最重要基础的设施,长期以来,它担负着传输信息,输送能量及排放废液的工作。它是城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保障城市功能正常发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神经和血管,因此被称为城市的地下生命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许多城市的地下管网分布资料不全,管线档案管理不规范。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在施工过程中因损坏管线而引起的停水、停电、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在许多城市屡见不鲜。因此探测地下管线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营和改扩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我国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发展简介 使用物探方法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我国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此之前,获取地下管线资料的手段主要以向管线权属单位搜集已有的管线资料和开经调查为主,这时期获取的管线资料准确性、全面性都比较差。 进入90年代,我国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地下管线普查工程中逐步使用了“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模式和探测技术,一批专业化的探测

公司相继成立,国内许多大中型城市相继开展了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1994年原冶金部组织制订的《地下管线电磁法探测规程》YB/I9027—94和1995年颁布实施的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94,推动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开始走向规范化,标志着以物探技术为基础的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开始走向标准化和应用推广阶段。1996年成立了原建设部科技委地下管线管理技术专业委员会,为我国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 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内外业一体化”探测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和应用推广。这一时期我国许多城市均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探测技术组织进行了地下管线普查,提高了探测作业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普查工作成果的质量。2003年修订后的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CJJ61—2003,系统总结了“内外业一体化”技术经验和成果,为规范和统一技术的应用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3 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和基本原则 3.1 地下管线探测的特点 (1)工作环境复杂,地下管线探测不仅受管线本身材质影响,同时也受到当地的埋设状况等地质条件影响; (2)地下管线种类繁多,主要有:给水管、排水管、燃气管、电力电缆和路灯电缆、电讯电缆、供热管道、人防通道等。由管线所形成的物理场的种类和变化较大; (3)对探测设备具有较高的要求,必须满足规程的需要。既要经济实用,能够对管线进行连续追踪,快速、准确定位、定深;同时要具备多种频率,适用不同的工作环境,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强的抗干扰性能。

管线探测方案

(一)管线探测项目实施方案 1、概述 XX县位于XX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00度29分~102度40分、北纬24度08分~28度36分之间。县城海拔1454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地下管线探查在充分搜集和分析已有调绘图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仪器探测和辅助方法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测过程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明显到隐蔽,从金属管线到非金属管线的顺序进行,分组分区域逐片完成。 2.任务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的任务是: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高度、埋深、走向、管径、压力、材质、规格性质、敷设年代、产权单位并绘制成地下管线平面图、断面图。 3.目的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的目的,就是查清地下管线现状和建档并为建立科学、完整、准确的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4、工程概况 XX县县城建成区约6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有XX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维护管理的路灯电力线,全长约55公里(包括少量红绿灯地下管线、强电地下管线)。

5、探测依据与技术要求 (1)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发办〔2014〕27号); (2)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管网普查工作的通知》(城建〔2014〕179号); (3)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云建城〔2015〕44号); (4)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普住建城〔2015〕74号); (5)XX自治县人民政府《XX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城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6)《云南省城市管线探测技术规程》(DBJ 53/T-55-2013); (7)《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8)《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9)《1:500 1:1000 1:2000形图式》(GB/; (10)《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36号); (1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12)《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13)《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 (1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隐患排查治理数据规范》(安监总厅规划(2014)97 号); (15)《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指导手册》; (16)相关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规范。 5、总体工作流程 本工程主要涉及地下管线探测、地下管线点测量、管线图编绘、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以及支持应用等环节。 首先是根据委托方提供的现有管线资料,在实地探明所有现状地下管线管道,其中金属管线主要采用电磁法原理,非金属主要采用探地雷达原理,并辅助以现场调查、钎探法以及局部开挖等方法完成,并在实地标识管线特征点,编号并记录其属性;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古楼公路(嘉松公路—沪松公路)地下综合管线探测】 工程编号:ds-20100127 工程负责: 工程审核: 工程审定: 上海汇源测绘院 资质证书:乙测资字 2010年01月27日

目录 一.任务来源及探测区域概况 (3) 二.作业依据 (3) 三.探测内容及探测方式 (4) 四.控制测量 (5) 五.地形图修测 (5) 六.管线调查与探测 (6) 七.数字化综合地下管线图 (7) 八.遗留问题及说明 (8) 九.人员和设备 (10) 十、提交资料 (10)

古楼公路(嘉松公路—沪松公路)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一.任务来源及探测区域概况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高质量,高效率运转的基本保证,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城市地 下管线现状资料是城市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 料。地下管线探测包括地下管线探查和地下管线测绘两个基本内容。 地下管线探查是通过现场调查和不同的探测方法探寻各种管线的埋 设位置和深度,并在地面上设立测量点,即管线点;地下管线测绘 是对已查明的地下管线位置即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测量, 井编绘地下管线图。 为配合古楼公路设计,了解地下综合管线清况,特委托上海汇源测绘院进行该区域地下管线探测。工程位于松江区泗泾镇古楼公 路,(从嘉松公路至沪松公路)。现场踏勘有上话井、电信井、自来 水井,电力入地、燃气井等。 我院自2010年01月21日开始收集资料,到2010年01月28日内外业全部结束。共完成如下工作: 1、测区地形修补测两处,共93120平方米; 2、测量地下管线探测及管线特征点测量共计136067平方米。二.作业依据 1、座标系统:上海城市坐标系统,吴淞高程系统; 2、DGJ08-85-2000《地下管线测绘规范》; 3、CJJ 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4、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地下管线竣工测量技术要求

地下管线竣工测量技术要求 一、测图比例尺 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500。线路长度在1.0公里以上,考虑图纸使用方便,测图比例尺也可采用1:1000。 二、坐标、高程系统 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平面坐标采用泰州市独立坐标系统,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三、图廓要求 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图当管线成带状分布时按地形图带状分幅法分幅;当管线成片分布时,按地形图统一分幅法分幅。按带状分幅法分幅时,图中应标注北方向,并均匀标注4个方格角点坐标。 四、测量要求 1、地下管线竣工测量控制点布设和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及高程用全站仪采用数字测绘法进行。技术要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制定的《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执行。 2、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相对于邻近控制点不得大于5厘米,高程中误差相对于邻近图根点不得大于3厘米。 3、实量地下管线埋深误差不得大于5厘米。 五、地下管线竣工测量 1、地下管线竣工测量的对象为埋设于地下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等各种管道以及电力、电信电缆。具体要求见下表:

2、地下管线竣工测量的内容为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或高程)、规格(圆管的内直径、管沟的宽×高)、管线类别、材质(铸铁管、钢管、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石棉水泥管、陶土管、陶瓷管、砖石沟)、载体特征(压力、流向、电压)、管沟或管块中的电缆根数或孔数、管线建构筑物和附属设施等。 3、应测量的管线点包括线路特征点(交叉点、分支点、转折点、变材点、变坡点、变径点、起讫点、上杆、下杆)和附属设施中心点。对巳埋管线不能通过巳有资料查清的应进行探测。 4、实量地下管线埋深时,自流管道量测内底埋深,有压力的管道量测外顶埋深,直埋电缆和管块测外顶埋深,电缆沟道量测内底埋深,地下隧道或顶管工程的地下管线量测外底埋深。 5、各种管线均应按规范进行详细调查,调查项目见下表: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实施方案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 实施方案

目录 1 工作目的与任务 (3) 1.1目的 (3) 1.2任务 (3) 2 管线探测技术依据 (4) 3 测区地球物理特征及地下管线概况 (4) 3.1 地球物理特征 (4) 3.2 地下管线概况 (5) 4 地下管线探查 (5) 4.1 仪器一致性校验与探查方法试验 (5) 4.1.1概况 (5) 4.1.2仪器一致性效验 (6) 4.1. 3物探方法试验 (7) 4.2 探查内容 (8) 4.2.1地下管线探查工作流程(见下图) (8) 4.2.2地下管线探查精度 (9) 4.2.3探测调查项目 (10) 4.3 探查方法技术 (12) 4.3.1管线点的编号 (12) 4.3.2管线点定位 (13) 4.3.3探查记录 (13) 4.3.4明显管线点调查 (14) 4.3.5隐蔽管线探测 (14) 4.3.6金属管线的探测 (14) 4.3.7非金属管线的探测 (14) 4.3.8线缆类管线探测 (15) 4.4 试验区探测 (15) 4.4.1试验区概况 (15) 4.4.2试验区探测方法 (15) 4.4.3试验区探测作用 (15) 5 地下管线测量 (15) 5.1 坐标系统及高程基准 (15) 5.2 测量仪器 (16) 5.3控制测量 (16) 5.3.1平面控制测量 (16) 5.3.2高程控制测量 (17) 5.3.3 控制点的选埋 (18) 5.3.4测量平差计算 (18) 5.4管线点测量 (18) 6地下管线数据的整理 (18) 7. 地下管线图的编绘 (18) 7.1 数据来源 (18) 7.2 资料依据及格式要求 (19)

地下管线探测报告

地下探测管线探测报告 一、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执行标准及技术要求 本地地下管线探测工作执行建设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具体进度及技术要求为: a、 管线平面误差 △sh≤(5cm+0.08h) (其中:h为管线埋深) b、管线埋深误差: △ch≤(5cm+0.12h) (其中:h为管线埋深) c、外业工作过程中对目标地下管线实地定点,均直接测量,并绘制到地形图中。 d、根据甲方提供的地形图,用计算机绘制地下管线图,并编辑存档 2、管线探测原理与方法技术 探测工作采用英国RD400-PDL2型地下管线探测仪对金属管线进行探测。 RD400-PDL2型地下管线探测仪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当发射机发出一个交变信号时,地下管线被激化,在沿线建立了一个以管线为同心圆的交变电磁场,通过接收机对二次电磁场的测量来实现管线位置和深度的探测。该仪器具有五种频率选择:工频档(50Hz~60Hz);甚低频档(15.3Hz);固定频率8Hz、33Hz、65Hz档配有型号发射机,有多种发射方式,如磁偶极子感应法(直接将发射机置于管线上方,发射线圈轴向与管线走向大致平行);夹钳法(将带有绕组的磁芯夹钳夹在管线上);电偶极子感应法(将发射机两级分别接地,利用趋肤效应使管线产生感应电流);连接法(将发射机输出信号用导线直接连接在北侧管线的一个出露点上,另一端接地)。本次工作主要采用连接法,距出露点教员的地段采用感应法。 为了确保探测工作质量,实际工作中按一下工作步骤顺序进行: a、根据甲方布置的工作范围,进行现场踏勘确定工作要求 b、尽量向有关单位收集工作范围内的管线资料,了解管线的类别、走向及其相互关系等信息。 c、拟定探测方法,采用网格作业法,按不同方向进行纵横扫描,然后对探测到得管线进行追踪、定位。 d、对管线复杂地段进行重点复查。 3、地下管线测量与图件编绘 使用钢尺,利用现场比较固定的建筑物为参照物进行测量管线特

综合管线探测方法分析

综合管线探测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17-07-07T14:56:02.5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4期作者:张皓王建军 [导读] 本文介绍了综合管线探测方法,并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其在城市管线探测中的综合应用。 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 310005 摘要: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负责城市能源的疏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下管线材质及埋设方式逐渐多样化,地下管线敷设越来越便捷、高效,但这给管线施工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预防新管线施工对既有管线的破坏成为目前市政工程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综合管线探测方法,并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其在城市管线探测中的综合应用,为解决管线探测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管线;物探;非开挖;导向仪;陀螺仪;磁梯度;地质雷达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基础建设的日新月异,城市地下管线的分布日趋密集和错综复杂。城市建设施工时,经常遇到由于不能确定地下管线的走向和深度而挖断供水、供气、输油管线和电缆、光缆的情况,给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损失和不便。为维护城市生命线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从现代城市管理的需要出发,一个能快速提供真实准确的地下管网数据,并能实现快速查询、综合分析等功能,为城市运行和决策部门的日常管理、设计施工、分析统计、发展预测、规划决策等提供多层次、多功能、各种综合服务的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而管线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更是这个系统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地下管网探测时,应选择合理的技术,进行科学探测,切实保证探测的效果。 一、城市管线简介 地下管线是指埋设于地下(水下)的各种管(沟、巷)道和电缆的总称。地下管线的种类较多,埋设方法与工艺方法不尽相同。根据地下管线的用途或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电信电(光)缆、供热、人防通道、工业管道。按照材质的不同,又可分为由铸铁、钢材等金属材料构成的金属管道;由铜、铝等金属材料构成的金属电缆;由光纤材料构成的非金属线缆;由陶瓷、水泥、塑料非金属材料组成的非金属管道;由钢筋作为骨料构成的水泥管、墙体。根据埋设方式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架空敷设、直埋敷设、地下管沟敷设、共同沟敷设、非开挖敷设。非开挖技术又称水平定向钻探技术(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即非开挖敷设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它是传统管线施工技术的一次革命,经济、环保、安全,它不破坏环境、不阻断交通、不扰民,不破坏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地下管线非开挖方式敷设一般分顶管施工和定向钻穿越两种,埋深一般在几米至十几米之间,有的甚至达几十米。 二、城市管线探测的任务 管线探测目的是查明各种管线的敷设状况、投影位置和埋深、管线类别、材质、管径规格、载体性质、电压(压力)值、电缆条数、管块孔数、权属单位、附属设施等。它包括管线探查和管线点测量,管线点包括明显管线点(实地可直接定位的点)和隐蔽管线点(实地看不见的管线点,也就是必须通过探测或其他方法定位的点),并最终生成综合管网图及数据库。 三、综合管线探测技术 鉴于地下管线埋设方式及材质的多样性,单一的物探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管线探测要求。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是指在城市管线探测中针对某一工程采用多种探测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探测清楚该工程区域内所有地下管线。根据地下管线的不同埋设方式及不同材质,主要应用以下几种管线探测方法。 1.电磁法 1)工作原理:电磁法即常规物探仪探测方法,是探查地下管线的主要方法,是以地下管线与周围介质的导电性及导磁性差异为主要物性前提,通过发射机在发射线圈中提供的谐变电流(一次电流)在地下建立谐变磁场(一次场),地下管线在谐变磁场的激励下形成二次电流,然后通过接收机的接收线圈来测定二次电流所产生的谐变磁场(二次场)来推测地下管线的存在和具体位置。当地下管线与周围介质之间电性差异明显且管线长度远大于管线埋深时,探测效果明显。 2)可解决的管线定位问题:其主要探测目标为埋深小于3m的金属管线和电缆,对有出入口的非金属管道(如排水管)配合可进入管道内的示踪器,也可以进行探测。 3)应用电磁法探测地下管线常用的工具为管线探测仪,方法有:直接法、夹钳法、感应法和示踪法。 4)精度分析:平面位置0.1h,埋深采用70%法0.15h。 2.导向仪法 1)工作原理:将带场源的防水探棒(磁偶极子)置于所需探测的管道内,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一次交变磁场,由地面上的接收机接收探棒产生的磁场水平分量,进而确定待测管道的空间位置。 2)可解决的管线定位问题:可解决有空孔的一束非金属管线的空间定位问题。 3)探测条件:对套管及排管敷设的深埋线类管线要有预留孔,对拉管施工的管线需挖出拉管部分的一侧端点,保证管内没有异物,导向仪探棒能顺利通过。 4)精度分析:如无明显干扰精度可达0.15h,干扰较大时应与其他探测手段互相校核。 3.陀螺仪管道测绘方法 1)工作原理:陀螺仪管道测绘系统又称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navig ationsystem,INS),是一种推算式的导航方式。通过惯性传感器不断对载体运动产生的惯性数据进行测量,实现对载体任意时刻位置和姿态的计算。陀螺仪用来感应机体相对于绝对静止坐标系的角速度或角度变化,通过反馈或计算机的运算,加速度计所测量的加速度信息就可以在相对于惯性坐标系没有角度偏转的情况下,实现载体相对于惯性坐标系加速度的测量。然后将导航坐标系下测得加速度信息经过运算、解算得到地速信息,地速信息再次运算可以得到地面上的位移变化。 2)可解决的管线定位问题:可解决孔径大于90mm两端开口的各类管线定位问题,不受地形限制和埋深限制。 3)探测要求:需管道两端均为开口,且管内无杂物,管径不能小于90mm。 4)精度分析:采用陀仪管道测绘系统的探测误差与被测管道的长度成正比,管道越长,误差越大,大约是管道长度的0.2%,其误差的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