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试题答案

《朝花夕拾》试题答案
《朝花夕拾》试题答案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测试卷

一、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6.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三)件重大的事。

7.“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8、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________。(江南水师学堂)

9、“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10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________乌烟瘴气____”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1《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_________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弃医从文) 12《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_迎神赛会______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3鲁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4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

15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16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17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二、选择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D)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C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C)

A.一件

B.两件

C.三件

D.四件

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C )

A.迷信B.不拘小节 C.马虎D.朴实

5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B)

A.一对蚂蚁B.一对蟋蟀C.一包苦菜D.都不是

6《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A)

A.有

B.没有

7选择一个正确答案(D)

A、鲁迅写《范》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8下列文章不属于《朝》的是(A)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9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B

A《五猖会》B《琐记》C《父亲的病》D《无常》

10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A )

A、日本

B、美国

C、苏联D、英国

11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C )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12《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B)

A《琐记》B《无常》C《二十四孝图》D《狗猫鼠》

13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D)

A狗猫鼠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

14“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B) A孔乙己B范爱农C藤野先生D寿镜吾老先生

三、判断

1《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狗“尽情玩弄”弱者、对人又是一副媚态的憎恶。(×)

2《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3《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第二个医生是叶天士。( ×)

4 鲁迅不喜欢《天演论》( ×)

5藤野先生是一个有偏见的人(×)

6藤野先生为人诚恳公正;(√)

10范爱农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

11范爱农常常从乡下搭船进城,是因为他向往城市生活; (×)

13范爱农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一直受到重视和重用。(×)

14《琐记》中有“肚子疼”绰号的是衍太太。(×)

15陈莲河是《琐记》中的人物。(×)

16《无常》是对保姆阿长的回忆。(×)

17鲁迅是借《狗、猫、鼠》一文来表明他为什么那么讨厌猫的。(╳)

(一)阅读《五猖会》片段,回答问题。

⑴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⑵“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⑶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⑷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

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⑸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⑹“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⑺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⑼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⑽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⑾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1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2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烘托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父亲是一个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

4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答:家长应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强制学习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的……类似即可。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段文字选自《狗猫鼠》。《狗猫鼠》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描写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共十篇。

(2)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在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

在光天化日之下。

(3)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是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4) 读过这段文字后,你受到什么启示?

《朝花夕拾》(内容简介及习题答案)

《朝花夕拾》讲义明达初中 【小说的时代背景】 朝花夕拾,运用比喻,将早年旧事比作“朝花”,晚年回忆比作“夕拾”,生动形象,且又含蓄,富有文采。 【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情节梗概及相关练习】《狗?猫?鼠》一文作于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北洋军阀暴政肆虐,鲁迅先生也被列入了通缉者的名单。此时鲁迅先生虽已离家避祸,但仍处于战斗的中心,这篇散文对现实就有较多的干涉,有很强的政论性。 这篇文章从别人抨击自己“仇猫”说起,谈到“人禽之辨”,讽刺人类的违心之论,党同伐异;接下来分析自己“仇猫”的原因:猫喜欢幸灾乐祸、折磨弱者,媚态十足、扰人清静;接着回忆中西方黑猫、猫婆、猫鬼的传说,猫的妖气十足;进而忆起自己小时候心爱的隐鼠被害,长妈妈嫁祸于猫,我对猫追杀决绝,甚至于在《兔和猫》一文中有了毒药的冲动,使出了更毒的辣手,落下“仇猫” 的话柄。作者进而“反省”,做出嘲讽:要像中国的官兵学习,长保着“御辱保家”的资格,绝不打伤或杀害,只在家门口大声叱咄。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 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阅读《狗?猫?鼠》,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仇猫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慢慢地折磨弱者,尽情玩弄对手;②有一副媚态,常常闹得别人心烦(在“我” 的耳朵边尽嚷):③吃了“我” 饲养 的可爱的 隐鼠,尽管后来发现是错怪了它。④伤害了兔的儿女们。(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狗?猫?鼠》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八戒招赘》、《老鼠成亲》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朝花夕拾?猫鼠狗》中狗和猫成了仇家的原因

《朝花夕拾》名著试题答案

《朝花夕拾》名著试题 一、填空题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2、《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 篇,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 3、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封建孝道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接着将小学生粗粗的《儿童世界》与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进行对比,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旧中国儿童的可怜。 4 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躲

避流言和中伤。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这个学堂四天教授英文,一天教授汉文,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又考入了矿路学堂,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天演论》,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五猖会》。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急于看戏,父亲却要我背书,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 6、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白无常。无常是一种有人情味的鬼,他的来历是民间传说。 7、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在日本仙台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

朝花夕拾中考试题 含答案

朝花夕拾中考试题含答案 一.(常德市)运用你课外阅读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2分) 《》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其中《》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日本求学的一段生活。 二.(南京市)在图书馆,新生小琳想借一本名著,你向她推荐《朝花夕拾》。下列不能 ..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3分) 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C.这书可有意思了,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D.这书像人物画廊,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三.《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下列题目。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1);我们记 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2)。(2分) 2.《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 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四(北京市)名著阅读(3分) 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①》《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②(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③的想法。 五 (阜新市)名著阅读。(2分)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六(沈阳市)走近名著(3分) 他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选段中的“他”是。 附选择题10题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朝花夕拾》读后感及内容简介_1100字[工作范文]

《朝花夕拾》读后感及内容简介_11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及内容简介:曾几何时,我已经离童年远去,但我还时常梦见自己五彩缤纷的童年。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 在这个寒假,我拜读了鲁迅先生所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它由十篇散文组成,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道路。在回忆往事的基础上,鲁迅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使它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是现代回忆性散文的典范之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开头的几段写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

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鲁迅在《琐记》里回忆了隔壁家的衍太太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让孩子做危险的事,给鲁迅看不健康的图片,教鲁迅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表现出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了《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在《父亲的病》这篇文章中,鲁迅的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无常》这篇文章,主人公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

朝花夕拾考题 全部答案

2、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3、《天演论》 4、鉴略 5、百草园 6、子路负米、敦巨埋儿、老菜娱亲7.三8.活无常9、江南水师学堂10、《琐记》11乌烟瘴气12 强烈欲望13生活片段14弃医从文 15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16迎神赛会 17《藤野先生》18 “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 19 “妨害白话者”20《琐记》21《无常》,《五猖会》。 22新学堂与旧学堂23无常_ 24藤野先生25范爱农。 二、选择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A、形象好看B、活泼诙谐C、能勾摄恶人魂魄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A.一件 B.两件 C.三件 D.四件 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5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 A.一对蚂蚁 B.一对蟋蟀 C.一包苦菜 D.都不是 6《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 A.有 B.没有

7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A、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8下列文章不属于《朝》的是()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9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A 《五猖会》B《琐记》C《父亲的病》D《无常》 10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11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12《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 A《琐记》B《无常》C《二十四孝图》D《狗猫鼠》 13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A狗猫鼠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 14“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A孔乙己B范爱农C藤野先生D寿镜吾老先生 答案二、 1 D 2 C 3 C 4 C 5 B 6 A 7 D 8 A 9 B 10A 11C 12B

2019中考真题名著阅读汇编朝花夕拾

2019中考真题名著阅读汇编《朝花夕拾》

2019中考真题名著阅读汇编(1)【2019湖南邵阳】名著阅读 “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直到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1)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作品名称) (2)结合作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第二部分: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9湖南邵阳】名著阅读 “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直到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1)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作品名称) (2)结合作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示例】(1)《狗?猫?鼠》 (2)《狗?猫?鼠》借着对猫的讽刺和对童年隐鼠被害的故事,表达了对猫的厌恶和仇视,同时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基础知识。解答此题,要根据语段内容判断出处,再结合题目要求。这段话是出自鲁迅先生《狗?猫?鼠》中对猫的描写。 (2)本题考查名著赏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原著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所创作,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以下是选段原文: 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

朝花夕拾内容简介

朝花夕拾内容简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朝花夕拾》名着导读 【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是回忆性散文。 《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①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②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③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④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怀念长妈妈 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了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怜。 《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制的压制和摧残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的感受。

朝花夕拾测试题含答案

《朝花夕拾》测试题 一、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和《》。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 9、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 10、“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篇。 11 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 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 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 “”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的愤怒之情。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的照片。 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二、简答题: 1你怎么评价范爱农? 2作者憎恨猫的哪些特性? 3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 4你眼中的范爱农是怎样的一个人?(先提出看法,接着以文中情节为例说说认为的理由) 5文章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分别是因为什么? 6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童年时的鲁迅爱收集带图画的书,除此之外,你还能从中知道他此时其它的爱好吗?

《朝花夕拾》简介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构成。总起来看,《朝花夕拾》写到他年少时代以至于到日本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的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它立即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摘自原文。 《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 《阿长与<山海经>》——怀念长妈妈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的感受。 《父亲的病》——揭露庸医害人的实质 《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 《藤野先生》——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主要)和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次要) 《范爱农》——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

朝花夕拾2018测试题及答案

七上名著《朝花夕拾》测试题 一、选择: 1、《朝花夕拾》是一本() A、散文集 B、论文集 C、文学评论集 D、杂文集 A 2、鲁迅先生的籍贯是() A、浙江杭州 B、浙江温州 C、浙江绍兴D浙江嘉兴 C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作者何时求学的地方() A、少年 B、青年 C、壮年D老年 A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 A、学堂名 B、书房名 C、书院名 D、私塾名 D 5、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 A、本城书塾 B、南京水师学堂 B、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 D 6、《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 A、《莽原》 B、《申报》 C、《奔流》D《晨报副刊》 A 7、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 A、12 B、10 C、14 D、8 B 8、《狗·猫·鼠》是一篇() A叙事散文B议论散文C抒情散文D杂文 B 9、《狗·猫·鼠》写到了作者何种生活经历() A、养狗 B、养猫 C、养隐鼠 D、都不是 C 10、《狗·猫·鼠》开头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脚色”“负有指导青 年责任的前辈”是() A、一种人 B、两种人 C、三种人 D、四种人 A 11、《山海经》是我国的一部() A、地理著作 B、天文著作

C、神话(文学)著作 D、历史著作 A 12、《二十四孝图》是一部宣扬何种思想的著作() A、封建孝道 B、封建迷信 C、因果报应 D、都不是 A 13、下列神话不是出自《山海经》的是() A、精卫填海 B、夸父追日 C、大禹治水 D、愚公移山 D 14、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D 15、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 A、子路负米 B、刻舟求剑 C、拔苗助长 D、智子疑邻 A 16、《五猖会》写的是一种() A、迎神赛会 B、祭祀活动 C、民间艺术 D、杂技表演 A 17、举办“五猖会”的地点是在() A、绍兴城西关 B、绍兴城东关 C、绍兴城南关 D、绍兴城北关 B 18、“五猖会”中的“五猖”指的是() A、五通神 B、五种人 C、五种动物 D、都不是 A 19、《无常》中写到的“无常”是() A、一个人 B、一种鬼神 C、一个形容词 D、一种动物 B 20、《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想拯救国民的精神 D、生活条件太差 C 21、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A、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朝花夕拾中考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中考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中考题及答案 【篇一:朝花夕拾复习题(中考)】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等。 二、写作背景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尽管生活艰苦,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三、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

《朝花夕拾》试题答案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测试卷 一、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6.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三)件重大的事。 7.“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8、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________。(江南水师学堂) 9、“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10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________乌烟瘴气____”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1《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_________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弃医从文) 12《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_迎神赛会______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3鲁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4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 15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16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17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二、选择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D)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C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C) A.一件 B.两件 C.三件 D.四件 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C ) A.迷信B.不拘小节 C.马虎D.朴实 5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B) A.一对蚂蚁B.一对蟋蟀C.一包苦菜D.都不是 6《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A) A.有 B.没有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最全解析 导读 中考知识点 习题汇总

《朝花夕拾》最全解析导读中考知识点习题汇总 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北大语文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这样评价它:在爱与死的反顾里,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这形成了《朝花夕拾》的特殊韵味。 这本被部编版教材主编温儒敏力荐学生阅读的名著到底有何魅力?我们先从书的背景谈起。 写作背景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北洋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北洋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 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 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 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 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 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迷信而又爱唠叨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的事情,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怜境遇。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文章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

《朝花夕拾》练习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知识竞赛题选 一、填空: 1、《朝花夕拾》的作者是。 鲁迅 2、作者在《朝花夕拾》中全用第____人称叙事。 一 3、《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旧事重提 4、《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_______连载。 《莽原》 5、《朝花夕拾》共收录了篇文章,前两篇写 于,中三篇是,后三篇写在。 十北京寓所的东壁下流离中所作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6、我在十岁时仇猫的原因是,然而大半年后,我才得知,隐鼠是被长妈妈一脚踏死的。 猫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 7、“我”平时叫带领我的女工“”,但到憎恶她的时候,就叫她“”。阿妈阿长 8、《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称“阿长”为_______。 长妈妈 9、《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祖母称“阿长”为________。 阿长 10、《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管《山海经》叫“_______”。 三哼经 11、给“我”买了“我”梦寐以求的《山海经》绘图本。 长妈妈 12、《阿长和山海经》全文记叙了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女工阿长的几件事。①________②③ ④⑤⑥______ ⑦。刻画了一个、的劳动妇女形象,表达了“我”对阿长的。 ①阿长的姓氏②喜欢切切察察③不许我走动④夏夜睡觉的姿态⑤讲求除夕的规矩和生活中的规矩⑥讲长毛的故事⑦为我买《山海经》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琐碎愚昧但心地善良沉痛的悼念和怀念之情

13、“我”收到的第一个图本是一位长辈的赠品:。 《二十四孝图》 14、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___________”的故事则有些可疑。 哭竹生笋 15、《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____________”,“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肉麻当作有趣 16、“我”认为《二十四孝图》是宣扬_____思想的著作。封建孝道 17、《五猖会》写的是一种_______。 迎神赛会 18、“我”要到关东去看,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赛会是不允许看的,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 赛会妇孺们读书人 19、在出发去关东前,父亲让我背,直到“我”背下来,才能出发去关东。 《鉴略》 20、“我”和人们都喜欢,他不但活泼而诙谐,但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慨。 活无常 21、“我”觉得一切鬼众中,就是_______有点近人情,那 鬼手里拿着________。 无常大算盘 22、在中,作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 《无常》 23、在《无常》中,鲁迅提到了“______”和“______,”它们都是绍兴的地方戏。 大戏目连戏 24、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___________玩耍。 百草园 25、“我”儿时的玩伴是_______。 闰土 26、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 比桑椹要好的远。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内容简介及习题答案

《朝花夕拾》内容简介及习题答案 【小说的时代背景】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是“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集书,改为《朝花夕拾》。鲁迅写作这些作品时正经受着北洋军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1925年他因支持学生运动,受到“正人君子”们各种流言的攻击和诽谤。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到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到守旧势力的排挤。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曾说:“这时我又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这10篇作品,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虽然是回忆文章,但都反映着当时社会斗争的痕迹。 朝花夕拾,运用比喻,将早年旧事比作“朝花”,晚年回忆比作“夕拾”,生动形象,且又含蓄,富有文采。 【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情节梗概及相关练习】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阅读《狗?猫?鼠》,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仇猫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慢慢地折磨弱者,尽情玩弄对手;②有一副媚态,

常常闹得别人心烦(在?我?的耳朵边尽嚷);③吃了?我?饲养的可爱的 隐鼠,尽管后来发现是错怪了它。④伤害了兔的儿女们。(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狗?猫?鼠》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八戒招赘》、《老鼠成亲》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朝花夕拾·猫鼠狗》中狗和猫成了仇家的原因。 答:一次,动物们要开会议事,让狗去请大象。结果狗将猫当成了大象请来了, 受到动物们的嗤笑。从此,狗和猫就成了仇家。(只要说出大意即可。) 4.作者是如何认识隐鼠的?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有一回作者听到一间空屋里有?老鼠数钱?的声音,推门进去,看见一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胁还一起一落的。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隐鼠竟醒过来了,渐渐的复了原,但不逃走。于是隐鼠就成了作者的玩伴。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5.《狗?猫?鼠》一文是针对谁的攻击引发的?用意何在? 答:《狗?猫?鼠》中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他们像猫一样?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幅媚态?12211111111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回答下列问题 1.“长妈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我”平时怎样叫保姆长妈妈?什么时候叫她“阿

朝花夕拾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填空题。1.《朝花夕拾》是一部集,写于年,最初在《莽草》上发表时名为。 2.在《朝花夕拾》的10篇文章中,有篇是回忆童年的,篇是忆人散文。 3.作者在《朝花夕拾》中全用第人称叙事。 4.《朝花夕拾》包括、、、、、 、、、、等10篇散文。 5.《狗、猫、鼠》中,猫是的象征。 6.作者在刻画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时,通过和来赞美这一形象。 7.《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 8.鲁迅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和 两个故事时候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道的和。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的精神世界。 9.五猖会是一个赛会,鲁迅在《五猖会》中重点叙述,暗含着对 的批判。 10.在《无常》中,鲁迅提到了“”和“”,它们都是绍兴的地方戏。 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写了和生活两部分。其中提到儿时的玩伴是。文章抨击了当时的制度。 12.《父亲的病》重点回忆了“我”与打交道的过程,蕴含着有力的讽刺,在文章中他比较了中西医对待垂死的病人的不同态度,提示了所谓和的不合人性、不尊重生命的荒谬本质。 13.鲁迅在《琐记》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去求学的过程。在文章开头先写了,这是一个虚伪的散布流言的女人。

14.鲁迅在南京先进入学堂,后来进入,看到了对他影响很大的。 15.《藤野先生》是鲁迅在留学时对老师感激与怀念的文章。 16.藤野先生有、的品质及精神。 17.鲁迅得知范爱农的死讯时,怀疑他是的。文章表达了对范爱农之情。 二、简答题。 1.简述《朝花夕拾》的写作成因。 2.简要分析《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父亲。 3.回忆“无常”的时候,作者巧妙地融进了对现实的议论,说说这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指出《五猖会》《无常》《狗、猫、鼠》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对比写法。5.《朝花夕拾》的主题包含了哪些内容? 6.你最喜欢《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散文?为什么? 《朝花夕拾》答案 一、1.散文,1926,旧事重提 2.7,3 3.一 4.《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5.暴虐残忍 6.语言,行动 7.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封建的孝道 8.老莱娱亲,郭巨埋儿,虚伪,残酷 9.迎神,自己心情的变化,封建教育

最新——名著阅读中考真题集锦《朝花夕拾》《西游记》

2018年全国语文中考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2018贵州遵义) 3.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中,“我”讨厌阿长的絮叨和繁琐规矩,但她对“我”讲述“长毛” 的故事让“我”也对她产生过空前的敬意。 B.《简?爱》中,简?爱正沉浸在筹备自己婚礼的喜悦中,梅森突然出现了,他揭露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秘 密——丹特上校的妻子还活着! C.《水浒传》中,林冲不满王伦的做法,在宋江等人智激与协力下,一举杀死了王伦。这一精彩的情节, 突出了王伦的小肚鸡肠和宋江的老谋深算。 D.“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儒家的“仁”,道家的“无为而治”,兵家的 “兼爱”“非攻”,法家的“法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答案】A(B.梅森揭露的是罗切斯特家里关着患有癫痫病妻子的事实。C.“宋江”应为“晁盖”。D.“兼爱”“非攻”是墨家的观点。) (2018广西梧州) 7.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僧师徒四人行至五庄观,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各自偷吃了一个人参果,猪八戒囫囵吞咽下肚,不 知是啥滋味,于是央求悟空再去给他摘。 B.“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此诗出自冰心的 《繁星》,歌颂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的世界。 C.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文学作为继续战斗的武器,靠顽强的毅力创作《暴风雨所诞生 的》。 D.林冲武艺高强,是京城禁军教头,他误入白虎堂,被陷害充军,后来在鲁智深的引荐下,雪夜上梁山, 成为梁山第一等好汉。 【答案】D(“鲁智深”应为“柴进”。) (2018湖南衡阳) 5.名著阅读(4分)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2分) (2)关于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根,《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 “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朝花夕拾历年中考题含答案

【20XX年·江苏苏州】 【试题】4.名著阅读。(5分) (1)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2012宁波市)5.名著阅读。(4分) (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2分) 选择和,篇名分别是《》和《》。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2分) 8.名著阅读(3分) 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①》《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②(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③的想法。 (2011?天津市) (二)名著阅读(5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23~24题。

23.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1);我们 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2)。(2分) 24.《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 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3.长妈妈(阿长)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2分) 24.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作者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和痛惜。 (3分) 19.(2010·甘肃省兰州市,4,4分)名著阅读。 (2)鲁迅在他的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写到“长妈妈”,除了《阿长与<山海经>》外,你还在哪篇文章里认识了她?鲁迅在该文中提及了关于“长妈妈”的什么事情? 80. (2010·山东省潍坊市,7,5分)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2 分) A.《父亲的病》B.《琐记》C.《故乡》D.《无常》 7\ 下列选项中有错误 ...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 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是其中的两篇。 b.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范爱农,当时彼此都没有事没好感,鲁迅甚至还憎恶范爱农。回国相遇后,两人交往甚密,成为好朋友。后来,鲁迅还因爱农溺水身亡感到悲伤。 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雪》分别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和散文诗集《野草》。 e、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