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思路

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思路
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思路

商南县“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编制好“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对统一认识动员人民,加快农村发展,努力走在全市的前列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县“十二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预计我县“十一五”末,我县农业生产总值可达15.1亿元,加快发展的基础将更加雄厚。实践表明,当一个国家地区农业生产总值高速发展时,农村基础、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随之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十二五”时期,我县正处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农村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鲜明的特征:一是农村基础完善强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相互促进,和谐快速发展;二是现代农业,绿色无公害产业和现代牧业等新型产业转移调整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三是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因素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明显;四是工农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五是绿色发展和谐发展要求更高。

“十二五”时期,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方面看:一是经济危机逐渐消退。全国、全省经济逐步复苏,有利于改善我县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林牧渔产业的扶持,有利于拓展我县农村经济的

发展空间。第三,陕沪高速公路、西合铁路和即将动工修筑的“运十”铁路,使我县与周边省市、县区的直线距离大大缩减,有利于提升我县在全省、全市格局中的地位。第四,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为我县带来创新发展的机遇。第五,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县的发展活动。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压力:一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压力较大;二是区域经济竞争激烈、压力更大;三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矛盾凸显的压力。

综观全局,“十二五”时期,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宝贵机遇和良好的平台,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机遇大于挑战。

二、商南县“十二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

初步考虑,我县“十二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面党在农村农民的各项政策,以加快发展,走在全市前列为主题,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着眼于加快农村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实施科技兴农,创新推动,城乡一体化,全面开发、区域突破、绿色增长战略,着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提高经济生产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化、持续化和和谐化进步,不断开创农村经济建设、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经济发展,和谐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我县“十二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实现我县“十二五”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目标,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在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城乡化、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和绿色增长、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新农村建设和重大项目等九个方面为实现新的突破,坚持以项目为依托,依科技为向导,加快农村产业的优化升级与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的步伐,注重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致富增收,更加注重民生和环保,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投资稳定增长。推动我县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在“十二五”乃至较长一个时间内保持投资较快必须坚持实施项目带动,稳定好现有的农、林、水、牧、扶贫、交通等各类项目,发挥好政府公共投资的稳定、推进和引导,进一步整合优化投资,积极招引扩大民间投资,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着力发展培养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组织。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分工份额,增强产业协调性,是“十二五”期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全县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十二五”期间要按“品牌、绿色、环保”的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结构调整与优化,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加强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动力度,壮大提升茶叶、畜牧养殖、林果和药材四大优势产业,在品质提升、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

面突破,推动产业高端化、品牌化。着力培育发展茶叶、生猪养殖、板栗、花生等战略性、主导性传统优势产业,打造引导药材、林果、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打造以商南茶为代表的区域品牌,县城品牌,提升市场知明度和占有率,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和农民培训,提高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规模发展、基地化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富水、青山、试马茶叶生产加工,富水、试马、梁家湾绿色无公害蔬菜,丹南牛羊、丹北生猪养殖的产业新格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转变方式的战略支点,以富水、试马茶叶综合试点镇建设为抓手、以无公害茶叶,绿色蔬菜、生猪养殖,中药材等示范基地为依托,以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金丝源粮油食品集团、豪迪公司、秦东集团、永利公司、福尔康食品公司、金鑫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主体,在核心技术攻关,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研发主体培育、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对农村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积极推进重点产业,核心领域技术突破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大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城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和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重点围绕加快城镇化,在体制上创新、政策上突破,着力推进城镇集约发展,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

服务设施体系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资源城镇转型。“十二五”期间,将以白浪、赵川等边贸镇、梁家湾、太吉河等旅游镇为重点,严格按小城镇的要求推进,积极实施“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生态工程建设和实施以“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主的“五化”工程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县逐步形成梯次结构合理,区域分工明确,基础设施配套、社会文明进步、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

建筑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十二五”时期仍然是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大提高、大跨越时期。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着力改善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农田水利、移民搬迁、乡村公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到“十二五”末,全县累计建成基本农田5.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8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8万亩,解决农村安全饮水15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85%,搬迁贫困人口1.5万,改造危房3200户,修筑通村水泥路1200公里以上,形成以县乡公路为骨干,即“四纵、四横、互通相连”安全便捷的公路网络体系,实现100%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100%的自然村通公路,80%的自然村通水泥路,发展农村户用沼气10000多口,沼气使用覆盖率达71.3%。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增长。把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增长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积极发展绿色农产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

等绿色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大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加大农业生产、牧业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森林、河流的整治力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实施绿色农业、绿色牧业和山川秀美工程,到“十二五”末,引导发展保证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20个,无公害、绿色化、科技化养殖大户50户以上,造林面积15.57万亩,森林覆盖率61.09%,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km2,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按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的共享的要求,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的目标,把泥潭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把民生工程与发展服务业、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结合起来,经过“十二五”的发展,建立起体现地方特色国民教育体系,就业培训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以农村社区建设,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站、农村基层文化站和阳光工程等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文化教育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加大农村农民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提高劳务输出和劳务者的整体素质。到“十一五”末,全县村村实现医务、基层组织文化娱乐场所,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1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31.5万人次,经济收入达30亿元。

完善新农村工作。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扶贫开发总缆全局,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垃圾处理和居住条件建设,大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