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本概念

心理学基本概念
心理学基本概念

心理学基本概念

1.安慰剂效应:人们往往因为相信已经服用了有效药物而出现行为变化。

2.暗示的力量:安慰疗法与安慰剂的作用靠的是暗示的力量。

3.暗示是“把一种思想强加给另一个人的大脑的行为”。

4.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

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成为“巴纳姆效应”。人难以脱离自己,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审视自己,只能参照周围人来认识自己,因此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也叫“巴纳姆效应”。该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更相信他人给自己的评价;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

5.保守主义:一旦人们形成了对某一事件的概率判断,那么当呈现给他新信息的时候,

他改变其原先判断的速度是比较慢的。这种不愿意改变先前概率估计的惰性被称为“保守主义”。

6.比较情感(emotions of comparison)

7.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损失规避的直接效应就是人们往往不愿意放弃自

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即他们的“禀赋”,来换取在其他情况下自己喜欢的东西。损失的心理效用大于等量收益。因此,人们倾向于偏爱现状或事物本来的样子。

8.补偿性决策策略(compensatory decision strategies)是指用一个维度补偿另一维度

的策略。

9.布里丹毛驴效应:在心理学中,把决策过程中那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

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10.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的时间过长而引起的别人厌倦、反感和不耐

烦的心理现象。

11.出生次序与人格特质:

12.从众(conformity):指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

13.代表性直觉:因为一个事件可以成为另一个事件的典型代表。

14.登门槛技巧(the foot-in-the-door technique):一旦人们有一只脚跨入了门槛,就能

够利用你的承诺感增加你随后的依从性。

15.低自我监控者非常注重自己的行为与其内在情感、信念和价值观的一致性,他们并

不是为了行为线索而监控情境,他们往往持有旨在满足价值表达的态度。

16.敌意媒体效应:每一党派的人都会认为,媒体就某一颇有争议的报道是不公平的,

且偏向他们所支持立场的对立面。

17.定势(set)是指准备好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对某种刺激进行知觉或反应。定势有运

动定势、心理定势、知觉定势等三种。

18.妒忌心理:人们在看到比他们低微的人在追求光荣或快乐方面接近或赶上他们时,

他们就感觉到的那种情感。

19.顿悟(insight)是对一个问题或策略形成独特的、有时看起来很是突然的理解,它

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20.恶意(malice)是对他人苦难的一种喜悦,并无任何友谊或敌意引起这种关切或喜

悦。

21.非理性的信念坚持(irrational belief persistence):它是指来自于搜索证据和推论中

的固执己见偏差。

22.分裂人格:过度把自己隐藏起来,过度地划定自我的界线。心理学上称之为人格分

裂。

23.釜中蛙综合征:持续或不变刺激降低了人的反应性。

24.感觉(sensation)指的是有机体在其各个接收器部位探测内外刺激的过程。

25.高自我监控者是非常注重适应社会环境并为之努力的人,他们总是仔细监控着情境

以获得关于他们该怎样展现自己的线索,他们往往持有旨在满足社会适应功能的态度。

26.个人层面的研究(individualism-level studies):把每一个被试的数据当作一个单独

的个案的研究方法。

27.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人们总是在调整和保持彼此之间的适当距离,似乎每

个人身体周围都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圈子,使外人不能随便进入其个人空间,在那个“圈子”之内属于私有空间,可以由个体自己控制。可见,个人空间实际上是自己身体向环境的一种外延。对个人空间的保持和调整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28.工具性学习(“操作性学习”)

29.公民均值(citizen mean):描述一国普通民众的某种特质的分数,是通过先分析个

人层面的数据,然后再累计到国家层面上计算出来的。

30.沟通过程是“信息发送者通过媒介将信息传递给信息接受者,信息接受者做出反应

的过程”。

31.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相互理解。

32.观察性学习是一种间接的、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因此,“观

察性学习”也被称为“替代性学习”。

33.观察者偏见(observer bias)是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的错误。

34.归因:归因是探索观察到的行为的原因的过程。不论对错,我们通常会为自己或他

人的行为做出因果解释。理解人们是如何形成归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会极大地影响组织行为。

35.国家层面的研究(national-level studies):每一个国家的样本中可获取变量的所有

数据先平均,再把每个国家当作一个个案来分析的研究方法。

36.国民均值可以让我们估计出是否在一个给定的总体中有相当可观的人数具有一种

特定的心理属性。较高的均值必然意味着该属性为相当多的人所共有。

37.过度曝光是指,如果信息呈现过于频繁,人们对于信息的反应就会变坏。

38.过度行动信念(belief overkill)是指倾向于否定冲突性证据,即使根本无需这么做。

39.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技能、知识或判断的过高估计。

40.合群需要(need to affiliate):个体希望得到他人接纳的需要。人们更倾向于找那

些和自己处境相似的人做伴。

41.互动情感(emotions of interaction)

42.互惠规范(reciprocity norm):当某人为你做了些事情,你也应该为他做些事情。

这就是互惠规范。

43.互惠性利他主义(reciprocal altruism):这个概念表示人们之所以做出利他行为,

在某种意义上是希望其他人也会对自己做出利他性行为。

44.鸡尾酒会效应:选择性注意是有意将注意力集中于一部分感觉输入。

45.基本属性偏见:指按个人特征而不是情景因素区分人类行为的认识偏见。

46.极权主义自我:安东尼·格林沃尔德把人类心理比喻成一个极权主义国家。在他看

来,我们拥有一个“极权主义自我”。其依据是:就像极权主义政府抵制社会和政治的变革一样,人们也往往抵制认知改变。

47.集体幻觉:由群体心理作用而导致的一种集体认知错觉。

48.集体情感的加速度效应:

49.集体无意识:由不同于意识范围内的思想和形象构成,这些思想从没有在意识中表

现出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素材,而且每个人的无意识素材都基本相同。

50.己方偏差(myside bias):在搜索和推论的过程中,人们都倾向于偏爱已经很强的

可能性;人们并不倾向于去寻找反对自己所偏好的可能性的证据,即使发现了这些证据,也会倾向于忽略它。

51.记忆的偏差:

52.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是指我们在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或者事物时,最不可能忽

视或者出现遗忘。这种效应的不利影响是,每当别人介绍一种病症的时候,自己总免不了会先想到自己是否出现过类似的征兆,如果不巧有两三点看似符合,就开始惊慌,怀疑自己是否已经病入膏肓,其实自己一点事都没有。

53.间接情感:是指在直接情感基础上所发生、但是有其他性质与之结合的那些情感。

54.焦虑是对危险的不适当反应,或者甚至是对想象出来的危险的一种反应。

55.角色冲突:当一个人因其生活中重要人物的不同期望而产生被折磨的感觉时,角色

冲突就发生了。

56.角色过载:当他人对一个人的期望超过其能力时,角色过重的现象就产生了。

57.角色模糊:这产生于他人的期望不明确的时候。

58.角色是人们对某种特定职位上的行为期望的集合。压力可能因角色过载、角色冲突

与角色模糊而产生。

59.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是指:判断更容易受到最后出现的证据的影响。

60.禁忌:

61.竞争优势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与生俱来有一种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

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强,因此,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就是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竞争优势效应”。

62.决策:是对存在不确定因素的备选方案做出抉择的行为。

63.侃天者假设(Scheherazade hypothesis)。这个典故出自《一千零一夜》。该假设认

为,人类大脑在本质上都是性选择所塑造形成的器官,用于向潜在的配偶表现自己优越的适应性。实际上,能说会道的人善于通过幽默、智慧、奇异故事和文字的魅力来吸引潜在的配偶,而说话含糊不清支支吾吾的人则处于劣势。

64.柯立芝效应(Coolidge effect):

65.可能的自我(possible self)是对我们认为自己将来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认知表

象。

66.恐惧是一个人不得不面对的危险的一种适当的情绪反应。

67.控制错觉(illusion of control):人们通常相信他们对于概率事件能够拥有比实际情

况更多的控制。这种信念被称为“控制错觉”。

68.怜悯(pity)是对他人苦难的一种关切。

69.零点效应:

70.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常常见到,那就是父母的干涉非但

不能减弱恋人们之间的爱情,反而使感情得到加强。父母干涉过多、反对越强烈,恋人们相爱就越深。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心理学家还发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们越有吸引力,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71.毛毛虫效应: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而无法破除尾随

习惯而转向去觅食。后来,科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也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72.锚定效应:个体的判断是以一个初始值,或者说是“锚”为依据的,然后会继续并

不充分的上下调整。

73.媒介心理:媒介是我们获取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从媒介上获得的信息对我们的态

度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的媒介体验以及我们的大脑对世界知识(一种认知真实)的认知方式(大众传播的认知方式),是我们各种态度和行为的基础,而这些态度和行为又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媒介并没有成为对外部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而是成为了和真实世界相对比的一种真实。

74.民族精神的刚性与柔性:

75.内团体(in-groups)和外团体(out-groups):人们把世界分成“内团体”和“外团

体”,对前者而言,个体把自己看作是其中的成员;而对外团体则相反。这些认识性的区别导致了群体内偏见(in-group bias),一种认为自己群体比别的群体好的评价。人们一旦被看作为“外团体”成员时,常常会成为泄愤和不公平对待的对象。

76.男性原始意象(animus)指女性具有男性的一面。

77.女权主义:

78.女性原始意象(anima)指男性具有女性的一面。

79.判断(judgment)是“评估特定的一组证据和目标的一个或更多可能性。”

80.旁观者介入(bystander intervention):人们想帮助处于麻烦的陌生人的意愿是与情

境的每一个特性相关的。

81.偏见是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一种习得性的态度,它包括支持这种态度的消极情感

(厌恶)和消极信念(刻板印象),以及逃避、控制、征服和消灭目标群体的行为意向。

82.破窗效应: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83.齐加尼克效应:因工作压力导致心理上的紧张状态,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84.潜意识(unconscious),通常译为“无意识”,指意识不到、觉察不到的一种心理,

是相对于“conscious”所指意识到、觉察到的另一种意识心理而言的。

85.强迫人格:渴望永恒和安全感。他们依赖熟悉习惯的东西,希望生活中各个方面都

应该像铁铸的,变成永远有效的原则和无可争议的规矩。他们害怕新鲜的事物和新奇的经验,风险、改变和消逝是他们最大的恐惧。

86.情结是具有感情色彩和一定自主性的内容。“情结”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心理内容。

它们从意识当中分裂出来,在无意识当中独立存在着,随时准备阻碍或者加强意识目的。

87.情绪性记忆:

88.权力主义人格:是某些人格成分的核心,具有这种人格的人更多地关心权力,包括

本身行使的权力和服从上司的权力。

89.确定效应:由同一个因素引起的结果概率减小,在结果最初就确定时所产生的影响

要大于在结果最初只是可能时的影响。

90.群体:是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

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部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心理群体一旦形成,它就会获得一些暂时的、然而又十分明确的普遍特征。

91.群体极化:小集团决策过程中的一种观点极端化的现象。

92.群体盲思(群体迷思):

93.人格是“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

94.认知(cognition)是获取、组织和应用感官信息以及知觉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来

自环境、过去经历以及其他诸如计划和决策之类的精神活动。

95.认知保守倾向是指,即使导致某种信念的信息被证明是完全不可信的,人们仍然会

墨守这一信念,而且可能正是那个最初提供这一信息的人在死死坚守。

96.认知刚性(Cognitive Rigidity):那些正在经历严重压力的人倾向于遭受严重的认知

障碍,包括创造性和对付复杂性的基本认知能力受到侵蚀。

97.认知失调:

98.舌尖现象(tip-of-the-tongue phenomenon)是试图想起储存在记忆中的什么事却提

取不出来。

99.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人对自己进行评价,有时有客观标准,

有时没有客观标准。当没有客观标准时,把自己与别人相比时唯一可用的方法。人们经常从他人身上直接获取行动的线索,而且他们非常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人们通过把自己与他人做比较来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描述人们如何进行此种决策和判断的最精细的理论就是“社会比较理论”。该理论是心理学家费斯汀格于1954年提出的。

100.社会地位假设(social status hypothesis)主张赋予男性性别角色比女性性别角色更高的评价,男性如果从事女性刻板定型行为则被看作降低了他的社会地位,而女性完成男性刻板定型行为则被知觉为提高了她的社会地位。

101.社会范畴化:我们通过将个体划分进不同的范畴,即社会范畴化,以简化我们的社会知觉。

102.社会分类(social categorization)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人们把自己和别人分成群体来组织社会环境。最简单和最有说服力的分类形式包括判断别人是否与自己相象。这种分类是从“我与非我”到“我们与他们”的导向发展而来的。103.社会化:从个人来说是将社会的文化规范内化并形成独特的个性的过程;从社会来说,是将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教化、培养成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的过程。104.社会交换理论:指两个人之间在注意、信息、情感和恩惠等方面的交换。

105.社会角色(social role)指一个人在给定情景或小组发挥作用时,人们期待他做出的一套由社会界定的行为模式。

106.社会流言假设(social gossip hypothesis):该假设认为,语言能够得以进化的原因在于,它有利于大规模人群之间形成亲密关系。

107.社会情感:

108.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最先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及其助手在20世纪60年代从刺激-反应行为主义心理学发展而来的。我们自己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进而模仿他人的行为获得的。

109.社会性懈怠(social loafing):当人们作为群体的一员做一件事时,就不会像自己独立完成时那么努力。

110.社会易化:心理学家罗伯特·扎伊翁次(Robert Zajonc)发现,对于那些简单的、熟练的行为,人们在有旁观者在场时通常能做得更好;但是对于那些复杂的、还没

有掌握好的技能,人们在有他人在场时则会表现得没那么好。他将这一效应称为“社会易化”(social facilitation)。

111.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指因他人在场或他人行为而引起的个体行为变化。112.深陷泥潭:这种机制被称为“诱捕”(entrapment),指“一个决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持续提高对已经被证明是失误的先前选择行为的忠诚度,目的是使他们以前的投入显得合情合理。”

113.升华(sublimation):升华是可怕的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接受的行为方式。114.生还内疚(survivor guilt):

115.生物偏向效应(Biological biasing effect):出生前的雄激素或雌激素会对个体的身体、神经系统和以后的行为模式的发展产生微妙影响。一些研究者认为,生物偏向效应赋予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思维能力,女子属于“左脑型”,男子属于“右脑型”。左脑主要负责语言和机械式学习,右脑在空间推理上占有优势。

116.施虐恋:凡是向所爱的对象喜欢加以精神上或身体上的虐待或痛楚的性的情绪,都可以叫“施虐恋”。

117.施舍疲劳症:

118.时间与决策压力(Time Perspectives):决策时间同样受到严重压力的影响。在时间和压力之间具有双向关系。一方面,决策时间短暂和危机界定的特征可能会增加压力,管理者在这种压力之下进行工作。另一方面,不断增加的压力层次会提高时间的突出性并歪曲自己的判断。

119.事后聪明式偏差(hindsight bias)或“我早就知道一起”效应:事后聪明式偏差是这样一种倾向,它将已经发生的事情视为相对不可避免和显而易见的事情,却忽略了自己的判断实际上已经受到已知结果的影响。

120.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第一个证据获得的权重高于其本该获得的权重。其成因可能是:初始证据会形成一个观点,这一观点会使对后续证据的搜索及解释出现偏差。

121.受虐恋:凡是喜欢接受所爱对象的虐待,而身体上自甘于被钳制、与精神上自甘于受屈辱的情绪,都可以叫受虐恋。

122.衰老的双重标准(double standard of aging)是女性衰老带来的困扰远远多于男性的现象。

123.睡眠者效应是指信息并非立刻产生说服力,因为没有紧随信息之后而发生即刻的态度改变;然而,在间隔了一段时间之后,信息就变得有说服力了。

124.顺序效应:人们的答案可能受到问题或者选项顺序的影响。这些影响通常很小,但在某些情况下,其影响却可能非常深远。比如说,如果两个问题都是关于同一主题,而且回答者需要表现得一致,那么回答者就会照着前一个问题的答案思路来组织后一个问题的答案。

125.酸葡萄心理:心理学把个体所追求的目标受到阻碍而无法实现时,以贬低原有目标来冲淡内心欲望、减轻焦虑情绪的行为称之为“酸葡萄心理”。它用来解释合理化的自我安慰,是人类心理防卫功能的一种。

126.隧道视觉指决策者认定其他人的关注点与自己相同。于是,他不仅试图判定对方的行为对他关注的问题所产生的影响,而且认为达到这样的目标也是对方的目的所在。

127.所有权依恋症:所有权不仅局限于物质的东西。它对于人的观点、看法也同样适用。

一旦拥有了一种观念——不论是有关政治还是体育——我们或许就会对它过度热爱、依恋,我们对它的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其固有价值。这可以称为“所有权依恋

症”。

128.态度是关于一个事物的立场。

129.甜柠檬心理指美化得到的东西的心理状态。

130.同情—利他主义假设:当你对他人产生同情时,这种感情就会产生一种提供帮助的动机。

131.同性竞争(intrasexual competition):

132.投射(projection):有时我们把一种无意识冲动归结为别人的,而不是我们自己的。

这种防御机制称为投射。

133.突出因素效应:相对而言,突出的、易得的、生动的信息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力。134.图腾崇拜:

135.拖沓(procrastination):指为了眼前的满足而放弃长远目标的非理性行为方式。136.维特效应(the Werther effect):一种社会模仿现象。典故源于14世纪德国文豪歌德的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书中饱受感情挫折的虚构人物维特最后因感情受挫而自杀。此书问世后,立即引发当时的一阵自杀潮。

137.污名化(stigmatization)是指某人的社会范畴将他们置于比主导群体成员更低的地位,进而导致人们将消极特征(或刻板印象)归于他们。

138.无法识别的相关(invisible correlation):我们可能会对一些现实存在的相关视而不见,这个现象被称为“无法识别的相关”。

139.无批判接受顺言:是指人们容易相信别人对自己的奉承或赞扬。

140.稀有原则:我们更喜欢追寻一些难以获得而不是容易获得、稀有而不是寻常的事物,所以当在人群中对有限资源创设出竞争的背景时,我们将变得更容易顺从。这种心理激发了稀有原则的运作,它使我们更加珍视并希望获得那些难以得到的东西。141.习得性无助:人们在最初不受控制的情境中获得了无助感,那么在以后的情境中还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

142.相关错觉:两个不相关的变量给人造成了它们相关的错误印象,这就是一种“相关错觉”(illusory correlation)。

143.相似性效应:在诸如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相似性能促进友谊。

144.向下比较(downward comparison)、向上比较(upward comparison):社会比较的两种方式。

145.象征:是教抽象的感念可以取得具体的表现方式,约言之,使感念有所附丽。146.歇斯底里人格:期待新鲜感,不断追求新鲜、惊险和刺激,随时臣服于外在的引诱和内心的呼唤。他们讨厌传统、束缚和既定的规律,害怕自由受到束缚,责任、义务和前后一致是他们最大的恐惧。

147.心理定势是指准备好根据规则、说明、期望或习惯倾向等来处理某些问题。当原来的规则在新的情境中不适用时,心理定势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148.心理图式是指能帮助人们知觉、组织、获得和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

149.心理学家谬误(The Psychologist’s Fallacy):心理学家在研究中遇到的困境,他总是将自己的立场与他正在报告的心理事实的立场相混淆。

150.行为恒常性:“一旦人们开始以某一特定方式行动,那么他们会趋向于保持这种行为方式”。

151.行为陷阱(behavioral trap)是指这样一种情境:个人或群体从事一项很有前景的工作,最后却变得不尽人意并且难以脱身。

152.性别角色刻板印象(Gender role stereotypes)是一种简单化但被广泛接受的信条,即认为男性应该做什么,女性应该做什么。

153.性别角色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文化中,男孩或女孩要学会那些被认为是属于这个性别的适当行为。

154.性别刻板定型(gender stereotypes)是被广泛认同的关于女性和男性的观念和态度。155.性差别主义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导致的偏见,它可能指向女性,也可能指向男性。156.性选择理论:

157.需要层次论(亚伯拉罕·马斯洛):

158.虚假意见:如果人们对一个问题所知甚少,那么他们就会更容易受到语境和顺序变化的影响。如果人们对一个问题一无所知,一部分人会表现出完全可塑性;在某些特别的询问方式下,一部分人会对这一问题发表意见,但实际上他对此并不真正了解。这种看法被称为“虚假意见”。

159.选美比赛博弈:

160.选择性暴露(selective exposure)是指人们倾向于有选择地搜索支持当前信念的证据,因此,人们会通过让自己暴露在预先就知道会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下来维持自己的信念。

161.选择性记忆:

162.学习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指在一个环境中的学习对另一个非常不同的环境中的学习或行为产生了影响。

163.压抑(repression):压抑是一种积极的努力,自我通过这种努力,把那些威胁着他的东西排除在意识之外,或者使这些东西不能接近意识。

164.羊群效应:基于其他人的行为来判断某事物的好坏,以决定我们是否仿效,这就是“羊群效应”。

165.依附理论(attachment)

166.以牙还牙策略:

167.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尤以青少年为甚。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

168.异性选择(intersexual selection),或叫“择偶偏好选择”:

169.异族效应(other-race effect)是一种在知觉其他人种或种族的面孔时产生的“他们看起来都一样”的偏见。

170.抑郁现实主义理论(depressive realism theory):在认知和控制等方面,抑郁者往往比非抑郁者有更为客观准确的判断。

171.易得性直觉:因为明显的或者突出的配对更容易进入我们的记忆,因此会高估它们出现的频率。

172.意识流:

173.意象(image)是各种知觉的集合,它使我们理解世界。

174.因果关系错觉: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并不意味着其中一个事件是另一个事件产生的原因,但人们还是常常将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等同起来。

175.忧郁人格:忧郁人格者害怕变成独立的自我,担心走出被保护的世界的恐惧性特征。176.有序原则(order principle):当我们所遇到的两个证据的顺序本身不具有信息价值时,那两个证据的顺序就不应该对我们的最后信念强度产生影响。

177.月亮错觉(Moon illusion):一种错误知觉。当月亮在地平线附件看着较大,而在头顶位置时看着较小的感觉。

178.运动定势是指准备好做一个事先设定好的快速反应。

179.晕轮效应(halo effect):晕轮效应是指从某一件单一的事情就形成对某人的印象的

效应。“一个特征就告诉我所需了解的全部情况。”

180.责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当有不止一个人能够在紧急事件中帮忙的时候,人们通常会假设其他人会或应该帮忙,于是他们自己就会退缩或不帮忙。181.正例谬误效应指人们由于只关注与自己的期望相符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所产生的知觉错误。

182.证实偏好(confirmation bias):人们总是去证实规则而不是证伪规则。这种倾向被称为“证实偏好”。

183.政治事件中的虚假意见:政治论战的结果往往都是由一个差距很小的百分比来决定的。因此,虚假意见对许多政治事件具有决定性影响。一般来说,那些对某一问题知之甚少的人加上那些对此闻所未闻的人,往往能够形成一个绝对的对数。……“政治文盲”现象的存在,使得解释有关外交和军事政策的公众意见变得更加困难了。184.知觉(perception)指的是对感知输入的一种解释。知觉运用信号和符号来理解和区分感觉。

185.知觉定势是指准备好在特定情境中知觉到特定的刺激。

186.直接情感:是指直接起于善、恶、苦、乐的那些情感。

187.注意(attention)就是通过感觉、已储存的记忆和其他认知过程对大量现有信息中有限信息的积极加工。

188.自利性偏差(self-serving bias):自利性偏差引导人们将成功归结于自己,否认或推脱自己失误的责任。

189.自然选择理论:

190.自我(self)是每个人身上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反映我们对自身身份意识的象征-符号建构。

191.自我暗示是“一个人对自身进行的思想灌输”。

192.自我表露是人们将有关自己的秘密信息展示给另外一个人的现象。

193.自我偏见:指人们倾向于在成功时比在失败时承担更多的责任。

194.自我欺骗(self-deception):

195.自我实现的种族刻板印象:

196.自我实现预言,或皮格马利翁效应(Pigmalion Effect):指人们相信他们自己可以,或在别人领导下可以实现他们的愿望。

197.自我羊群效应:这发生在我们基于自己先前的行为而推想某事物的好或不好。198.自我知觉(self-awareness)是人们意识到自己的特质、感觉和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199.自尊(self-esteem)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感。

200.走面子技巧(the door-in-the-face technique):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即当人们对于一个较大的请求说“不行”之后,他们往往会对一个比较适度的请求说“行”。

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3、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和专家水平。 4、专家型教师往往具有四种教学专长,即学科知识专长、课堂管理专长、教授专长和诊断专长。 5、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实践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研究。 第二章 第三章 1、小学儿童的生理发展:①身体外形的变化:身高及体重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女生10-11岁起进入发育的高峰期,男生则从12-13岁起进入发育的高峰期。②体内机能的发育:小学儿童心脏和血管都不断地均匀增大,12岁时儿童的心脏接近成人的水平;14岁以后男女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肺活量是的大小是儿童肺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③神经系统的发育:人脑平均重量的变化为-----新生儿为390克,8-9个月为660克,2-3岁为990-1011克,6-7岁为1280克,9岁为1350克,12岁为1400克,达到成人的平均脑重量。 2、学习活动是小学儿童主导活动的意义:1、学习活动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2、学习活动增强有意性和自觉性; 3、学习活动促使小学儿童的抽象思维不断发展; 4、学习活动促进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4、有意注意:是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是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5、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6、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7、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迅速性、协调性、外露性、可塑性。 8、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的特点与教学: 9、儿童注意的培养: 10、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11、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12、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13、注意有意性的发展是指有意注意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逐渐提高,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14、小学儿童注意品质包括: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 15、小学二年级是儿童注意分配能力发展的转折期。小学男生的注意转移能力发展更快。 16、教学活动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

实验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

实验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 以下是关于实验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实验心理学经典案例 "迟延满足"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 ·

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情绪实验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 神奇的"莫扎特效应" 趣味心理实验 1993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戈登·肖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让大学生在听完莫扎特的《双钢琴奏鸣曲》后马上进行空间推理的测验,结果发现大学生们的空间推理能力发生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作"莫扎特效应"。 莫扎特效应启发人们从多个角度思考促进脑功能发展的 ·

自体心理学理论。

自体心理学理论。 自体心理学的模式认为,人需要从环境中的他人那儿获得特殊的反应,才能发展和保持自尊和安宁感。过失与匮乏比冲突占据了更加中心的位置,有缺陷的心理结构被看做是对有缺陷的功能的反应,强调婴儿需求的满足基于压抑的欲望和内驱力。因此,心理咨询师的治疗目标更多的是去理解那些需要,以及在治疗中去面对这些需要,而较少地去挫败那些在治疗中最终会放弃的婴幼儿欲望。建造这种精神结构和修复自体的不足,被认为比消除冲突重要得多。早年养育的过失与匮乏会导致自恋的病态发展,其表现如下: 1)自体客体关系( self-object-relation)。这类当事人与客体显现一种特 殊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潜意识地将客体当做一个从属于自己的个体,当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为严重的自我界限混乱或没有自我界限。 2)无所不能的自身(grand self),在心理发育的早期,孩子需要养育者同感的接纳和肯定他们带有幻想的雄心,并允许将养育者理想化。随着与养育者的互动,孩子学会分别哪些是幻想,哪些可成为真实,并发展出正常的自尊、雄心和自我理想。这个阶段正常发展,才能保障随后与他人的关系的正常发展,才有能力区分自己与他人。反之,如果养育者不能同感地接纳,就会导致正常发展必需的早期雄心和理想化父母印象的缺失。缺失导致的后果为此种需要代偿性地加强,表现为在随后的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过分理想化,以及自认为无所不能。 3)对赞美的无限需要。将他人过分理想化反映了早年的心理创伤,是由于当事人希望以此来代替自身缺失的那部分精神结构。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一个全能的神化的他人,并潜意识地将其当做自己的一部分。这类人,在他们随后的人际关系中出于对早年在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上不适当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反应。对心理咨询师来说,意识到自己的反移情模式是一项挑战也是有益处的。例如,在精神病院中,一位患者对她的心理咨询师作出了令人难忘的指责:“你是我遇见过的最冷酷、最像计算机的人。你像个机器人,我说话时你只是坐在那儿,像机器一样点头,我打赌要是我切开你的手臂,我看到的不是血管,而会是电线。”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格塞尔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格塞尔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格塞尔”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格塞尔 【生卒】:1880—1961【介绍】:一译“盖塞尔”。美国儿童心理学家。 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阿尔玛镇。 1903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 1906年于克拉克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受G.S.霍尔的影响,专心致力于儿童发展的研究。1908-1910年任教于洛杉矶州立师范学校,不久转任耶鲁大学教育学助教。 1915年于耶鲁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终生任职于耶鲁大学。 建立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并任首席主任、顾问等。 1915-1948年兼任耶鲁医学院儿童卫生学教授。1948-1950年任儿童视觉研究室特别研究员。 其研究建立在对儿童行为的大规模系统观察和测量的基础上,首次使用摄影观察技术和追踪研究(或纵向研究)方法,主张“成熟势力说”。

根据双生子学习爬梯的实验结果,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同环境有关的大脑皮层的成熟,儿童行为或心理模式按一定程序依次呈现,大脑皮层不成熟,学习便无从产生。 还认为儿童具有天生自我调节的能力,父母和教师不应迫使孩子嵌入某种预想的模式之中,应充分考虑儿童本身的倾向,尽可能提供儿童发现自我和发展个性的机会。 倡导推广儿童中心养育法。 1940年与同事制定《格塞尔发展量表》(亦称《耶鲁量表》),提出婴幼儿发展的各“关键年龄”及其发育商数,量表经两次修订,被译成多种文字(中国有修订本),被认为是评定婴幼儿心理能力发展的有效工具。 1954年提出关于儿童发展的几个原则:(1)发展方向原则。 发展不是随意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方向有秩序、有系统地进行的,如从头到脚,从中心向边缘,按顺序发展。 这种方向由遗传机制决定。 (2)相互交织原则。 即行为模式中的平衡现象是发展过程中互补结构发展的结果。 通过互补过程,相反的力量在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分别显示出各自的优势。

徐钧自体心理学内容分享

徐钧自体心理学内容分享 个体在早年关系中因为体验被覆盖所引起的压抑,在咨询关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重新被体验到。来访者作为主体体验到那些被遗失的体验。所以,精神分析的的确确是一种全身心的实践。精神分析一定是体验从潜意识到达意识,如果只是事件从潜意识到意识,没有任何治疗价值。科胡特强调用共情性方法理解来访者的主体感。治疗师把理解深度回馈给来访者的时候,来访者也能够理解。随着自由联想进展,对事件的感受会浮现到前意识里,治疗师会对前意识进行工作。前意识是稍加注意就能意识到的东西,这里是指稍加注意就能意识到的体验。咨询中最重要的是帮助描述原发的情感部分,但有的来访者连继发的感受都搞不清楚的。这种感受是不变的,但会被遗忘,相当于压抑,潜抑或分裂了。分享2:主体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主体的体验处在不停的流动当中。两个人都是主体,这两个人又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人的存在都和主体间性的互动有关。所有疗法都有主体间,主体间观点可以用于不同的疗法当中,主体间理论很接近人本主义的观点。主体间性的暴露比传统精神分析多,主体间性治疗师会与来访者分享自己感受,努力理解问题所隐含的真正意义上的问题,达到主体间性。主体间不强调知识水平,调用的是自动化的反应,就象骑自行车一

样。咨询师要有足够的开放和内外一致性,主体间治疗师强调治疗师和来访者同时保持开放。强调超越各个学派的元理论,强调一个人是带着其个人特点的,反对把一个人物化作为客体去描述。两个主体互相开放的互动,在互动中治疗师注重微观的部分。强调训练内功不是招式,和来访者互动当中句对句的能力。依据操作性的概念和来访者互动,感受性保持开放。出现阻抗时,不要和来访者对着干。对出现阻抗的,不要突破他的阻抗,而要顺着阻抗去理解,理解那是来访者的自我保护,科胡特的观点如此。个体是由许多体验组织起来,有不同的体验组织,与人互动的模型不可预料无法预测,在实际互动中模型自然显现出来,帮助他澄清这种模型,表达体验的方式,从潜意识到意识。治疗师在互动时就是一个小社会,来访者会受到治疗师风格的影响产生一系列变化。咨询师站在来访者角度,把来访者看成一个主体进行现象学式的回应,带着体会描述来访者的体会。咨询师先对来访者回应,再追踪来访者对咨询师的回应,因为不能确定真的听到来访者的话,而是需要依靠来访者的回应来确定。当来访者回应并不匹配的时候,治疗师就要做调整,考虑另外一个思路了。治疗师在感受一些时不能莽撞地马上说出来,首先去感受,回顾这些感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产生自由联想到融合,这个就是相遇。一下子就通了,症状产生戏剧性的转变,全身通电,是创伤被碰到后才出现的东

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的概念总结 一.各章标题 1.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2.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3.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经过头脑加工(综合和解释),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4.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①意识是一种觉知。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包括外部事物和内部状态及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布局等;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③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 5.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6.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7.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他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8.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语言具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特征。 9.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10.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11.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人从事的活动的效率。 12.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4个特性。 13.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的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二.书中特别列为小标题的概念 1.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2.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3.无意识: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4.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5.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6.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7.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8.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研究: 1)动物的心理现象; 2)儿童的心理现象; 3)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其总结出来的规律,来自于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又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的意义。 ●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了:

1)人们生活经验的证明; 2)临床事实证明; 3)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研究的证明; 4)脑解剖和生理过程的科学研究的证明。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 ●心理是: 1)脑的机能;

2)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学派的纷争 ●(一)构造心理学: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典型的环境决定论 (四)格式塔心理学 (五)精神分析学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 ●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

1)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2)应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3)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神经元及其功能 ●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 ■神经元的细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和树突是灰色的,轴突外部有一层白色的薄膜包围着,这层膜叫髓鞘,起着绝缘的作用,使轴突之间的电位变化不致相互干扰。 树突接受外界刺激,将外界刺激的物理、化学等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或者接受前一个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再将神经冲动传至细胞体,轴突再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到其他神经元。 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前一个神经元的神经冲动传到突触,会引起突触间隙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的变化,神经递质的变化将神经冲动传至下一个神经元。 神经元可分为: 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发展心理学小案例及分析

从“拾柴火”看性格模式 [现象实例]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心理点评] 由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待冬天夜晚取柴以便烤火取暖这相同的客观现实,各人的态度不一样。有人不怕黑、不怕冷,高高兴兴地到山沟里去取干柴;有人虽然也去山沟,却嘟嘟嚷嚷不愿意;有的怕黑又怕冷,图方便就近取湿柴等等。可见每个孩子对待相同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因而采取的行为模式也不同。在心理学中将他们这些态度和行为称为性格特征。用科学术语说,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心理特征。所谓对现实的态度,反映了人们追求什么,拒绝什么,表明人们活动的动机和方向。而行为方式即在其态度下与之相适应的行动,即指人们如何去追求他所要得到的事物,如何避免他所要拒绝的事物,并且这种态度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也是习惯化了的行为模式。以上述试验为例,说某个孩子是勇敢的,不仅是他的态度,而且有其在寒冷的黑夜里到山沟去取柴的行动,而这又是经常性的、稳定的。所以恩格斯认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他在做什么,而且表现他怎样做。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其模式也各种各样。如何了解人们的性格特征,则可以从其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着手。 自信是成功的秘诀

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

2011年9月第5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Sep,2011 No.5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 郭本禹 摘要:新自体心理学重视诠释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其代表人物对诠释的内涵、功能、作用机制以及精确性等问题都提出了新的理解。新自体心理学家沃尔夫、斯托罗洛、布尔斯基和哈格兰德等人的诠释观继承并发展了科胡特自体心理学关于诠释的基本观点。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是科胡特自体心理学有关诠释观点的继承与发展,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为诠释的内涵、功能、作用机制和精确性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理解,其理论视野与深度远远超越了科胡特自体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自体心理学多元取向性、后现代性的理论特点,不仅丰富了新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为当代精神分析临床治疗实践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理论资源。 关键词:诠释;新自体心理学;科胡特;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5-0125-06收稿日期:2011-01-23 作者简介:郭本禹,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7 新自体心理学指的是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创始人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1913—1981)去世后发展起来的自体心理学理论,是当代精神分析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旧自体心理学与传统精神分析学一样,都非常重视诠释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科胡特指出:“治愈的本质就在于以正确的诠释向被分析者提供对其需要或愿望的适度挫折,由此增长其心理结构。”在理解基础上,分析师还必须对患者的内心体验和移情反应进行解释,才能取得治疗的成功。“解释又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患者的心理反应尤其是移情体验做出动力学解释,第二步是对患者的自恋脆弱性和内心冲突做出发生学解释。”(Kohut,H.,1984)科胡特对诠释功能与步骤的论述成为新自体心理学家讨论这个问题的基础,他们从各自的理论立场与临床实践出发,对诠释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索。 一、沃尔夫:诠释的多重功能 恩斯特·沃尔夫(Ernst Wolf)是当代重要的新自体心理学家,他着重探讨了诠释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功能。沃尔夫对诠释进行了宽泛的界定,认为诠释是“分析师所有从总体上带来被分析者心理改变的有意识活动,这种改变可能是变得更好(即治疗性的),但是也可能是失败的或甚至是反治疗性的。”(Wolf,E.S.,1993)他所说的“活动”包括言语陈述以及任何其他由分析师有意识地指导的干预,甚至包括那些明显的对治疗行动的放任或疏忽,因为它们也是被分析者心理世界改变的原因。显然,所有诠释通过被患者经验为来自分析师的目标导向的干预而起作用。沃尔夫排除了那些由分析师偶然或无意中引起的患者的经验。 在沃尔夫看来,在所有精神分析治疗程序中,诠释始终是被讨论最多、有时也是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分析师们对诠释具有强烈兴趣的原因在于,诠释不仅反映了分析师技术和方法的熟练程度,而且还反映了其理论追求、人格以及对被分析者的态度。诠释就像一扇面向分析过程核心的窗户,深刻揭示了分析师与被分析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分析师的诠释由多种因素的结合而形成,不过,这些因素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却并没有一致意见。大多数新自体心理学家与传统精神分析学家一样,认为分析师的理论取向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性,因为采取一种理论态度有助于确定治疗的科学性及其治疗功效。沃尔夫不同意这种看法, — 521 —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概念学习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概念学习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概念学习”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概念学习 亦称“概念获得”、“概念掌握”。 有机体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的过程。 在动物辨别学习情境中表现为动物对具有共同属性的多个刺激作出同一反应。 如测验大鼠形成大小概念,给大鼠呈现随便什么样的两个刺激物,大鼠选择大的(或小的)一个才能获得食物奖励。 在这个学习任务中,大鼠要辨认的不是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如具体的尺寸形状或颜色等),而是两个刺激物之间的大小关系,即哪个较大或较小。 大鼠完成这一个任务,必须要习得“大”或“小”的概念。 实验证明,大鼠经过多次的选择练习可做到。 但这种概念在大鼠的脑中是如何表征的尚未确知。 借助它可了解动物能否从经验中形成对某种刺激情境的抽象性质的概念。 在人类指个体发现和理解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以及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的过

程。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有意义学习类型。可分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 前者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经过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过程总结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后者则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将代表新事物的概念纳入到自己的概念体系,从而达到对新事物本质属性的理解。 为促进概念获得,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提供肯定实例,增强感性经验;(2)运用变式,概括共同特性;(3)提供反例进行比较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的比较;(4)恰当地使用概念有利于巩固新概念的获得;(5)使新、旧概念系统化有利于稳定的知识结构的形成。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资料 第一章 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规律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动机管理,动机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前提;认知管理,认知是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情绪管理,情绪的劳动与管理、应激管理、员工卷入等;行为管理,良好的行为是一切心理管理的最终目标;组织管理,包括组织概述、组织士气和气氛、组织变革与发展等。 3.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区别: 1)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行为背后潜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组织行为学重点探讨行为特点和规律本身,把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已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本源学的研究,而组织行为学则侧重于现象学的研究 2)理论基础不同 管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理论源泉主要是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来源更加多样化,

如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3)形成的背景不同 管理心理学:1912,美籍德国的闵斯特伯格出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首先正式把心理学应用到工业管理中;1958,美国的利维特正式提出“管理心理学”这一术语,使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由行为科学发展而来,是行为科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而形成的分支学科。20世纪60年代,形成跨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联系 1)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一方面,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在研究人的行为时,必然会涉及行为背后的潜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心里是一种内隐的活动,管理心理学在探索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时,也需要通过观察人的外部行为来达到推断内部过程的目的。 2)研究内容上的联系,二者在研究的总体框架上无大地差别,其基本内容皆为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只是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视角和出发点不同而已。 3.研究目的上的联系:目的基本相同,通过对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制的探索,揭示有个规律,不断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持续提高工作绩效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好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心理学小案例及分析

发展心理学小案例及分析

————————————————————————————————作者: ————————————————————————————————日期:

从“拾柴火”看性格模式 [现象实例]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心理点评] 由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待冬天夜晚取柴以便烤火取暖这相同的客观现实,各人的态度不一样。有人不怕黑、不怕冷,高高兴兴地到山沟里去取干柴;有人虽然也去山沟,却嘟嘟嚷嚷不愿意;有的怕黑又怕冷,图方便就近取湿柴等等。可见每个孩子对待相同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因而采取的行为模式也不同。在心理学中将他们这些态度和行为称为性格特征。用科学术语说,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心理特征。所谓对现实的态度,反映了人们追求什么,拒绝什么,表明人们活动的动机和方向。而行为方式即在其态度下与之相适应的行动,即指人们如何去追求他所要得到的事物,如何避免他所要拒绝的事物,并且这种态度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也是习惯化了的行为模式。以上述试验为例,说某个孩子是勇敢的,不仅是他的态度,而且有其在寒冷的黑夜里到山沟去取柴的行动,而这又是经常性的、稳定的。所以恩格斯认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他在做什么,而且表现他怎样做。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其模式也各种各样。如何了解人们的性格特征,则可以从其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着手。

(完整word版)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二部分心理学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 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3. 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5.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 巴普洛夫第一信号活动: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望梅生津”,人和动物共有。 第二信号活动: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谈虎色变”“望梅止渴”,人类特有的。 7.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他主张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因此,他的流派被称“构造主义心理学”。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该学派强调心理学要研究意识的功能,因而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并在世界各国产生很大反响。华生认为:意识是玄妙的不可捉摸的,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的行为,主张行为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因此他的流派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1912年诞生于德国,首创人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有苛勒、考夫卡。“格式塔”是从德文而来,意思是完形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从事物的整体来研究心理。 五、精神分析学派 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00年创立。他提出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自由联想、释梦)来寻找病人疾病的根源,重视无意识研究。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思想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第一势力)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学(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本能的生物还原论,故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强调这是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出发点。 七、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中新兴的一种思潮。早期的认知心理学是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建立了“发生认识论”,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于1967年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从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人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认为要了解人的行为,必须研究它的内部心理活动,重视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简而言之,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知识的获得、贮存、提取和应用的过程。 8.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9. 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窗外的歌声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学习、听课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盲打”、织毛衣不用看 三者关系: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意注意。 10.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

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当犟儿子遇上倔爸爸 改掉一个不良习惯,远比养成一个好习惯困难得多。在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的过程中,家长需要适时的把握好爱的尺度,应该多从情感上靠近,心灵上沟通,方法上变通。 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养成往往很难再改变,在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的过程中,家长需注意方法的运用。只有运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儿童心理学案例。 儿童心理学案例: 今年上一年级的小华不但做事拖拉、粗心,而且特别犟,不管怎么教导他就是屡教不改。更令人苦恼的是,犟儿子遇上了倔爸爸。小华的爸爸整天都紧盯着孩子的这些问题不放,不失时机地训斥。最近,家里的矛盾开始升级了,这父子俩都有点“掐”上了:儿子很反感爸爸说他,只要爸爸一开口,儿子索性就捂上耳朵,还说“不喜欢爸爸”。 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比较典型的因教育方式不当而引起幼儿逆反情绪的案例。结果导致父子矛盾升级——孩子跟爸爸较上劲儿了。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人的个性是可以遗传的,在这对父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相似的个性特点。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主观能动性逐渐增强,对成人的一些要求有了自己的判断,他们不再是一味地顺从于他人,有点儿“我行我素”。家长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这些心理特点,一味训斥,甚至打骂,就容易使孩子在个性发展上走向两个极端:或遇事唯唯诺诺,谨小慎微,胆小怯懦;或执拗任性,胆大妄为,目中无人。 教育孩子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了解儿童心理。在本案例中,孩子被爸爸无休止的、“马拉松”式的说教所包围,以至于产生逆反心理,抵触爸爸的教育。 面对孩子的逆反表现,这位爸爸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的孩子为什么烦我?我的教育方式妥当吗?我了解孩子多少?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孩子所乐意接受的呢?……想明白了这些问题,自然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应对措施:

自体心理学小字典

自体心理学小字典一一自体心理学的一些语言 在自体心理学的发展观点里,原始的、核心的自体在环境气氛里,透过自恋原欲的灌注,与镜映的和理想化的自体客体之互动,在恰好的挫折与满足的携手合作下朝统整的、成熟的自体发展。原始的自恋也得以转化为较高形式的自恋。 自体里的夸大自体和理想化的双亲影像这两极,加上孪生(也是另我)的第三极之自体客体需求,因着自体与自体客体之关系所得到的自体客体经验,进行转变内化作用。在此作用中,夸大自体相对于镜映的自体客体,理想化的双亲影像相对于理想化的自体客体,孪生自体相对于孪生的自体客体。自体与自体客体的关系可以是由原始的到成熟的全光谱范围。 长期缺乏良好自体客体经验,或阶段不恰当的自体客体回应,会产生自体方面的病理,如自恋暴怒、自体崩解、自体的解组等现象,及导致轻重不等的自体疾患。在镜映转移关系中的自恋能量流动时,因着母亲自恋地使用儿童之成就,将形成分析过程中首先需被打通的垂直分裂(公开夸示婴儿化的夸大) ,其次是打通因母亲的拒绝儿童独立之自恋所形成的水平分裂(潜抑了的古老自恋之要求) 。 在分析情境或其它特定情况里,早先的古老自体客体可能透过自恋的转移关系而被活化。在治疗上,透过神入的工具,治疗师以自己提供异于个案过去的自体客体经验,或修补缺陷的自体,或强化代偿结构,使个案的自体更趋统整。 Alter ego 另我即孪生(twinship) 在此关系里,对方有如自己,双方都经验对方的感受有如自己的一般。科胡特在最后一本着作《分析的治愈之道?》(1984)里提出第三个自恋的(亦即自体客体)转移关系,也就是孪生。从科胡特最初将孪生转移关系包括在镜映转移关系之下来看,这是个改变。孪生自体客体关系的本质是在兴趣与才能上的相似性,那意思就好像是被某个像自己一样的他人所了解一般。科胡特所说的悲剧人(tragic man) (相对于弗罗伊德所描绘之精神官能症个案的罪疚人(guilty man))在过去曾处于无反应之环境的危险中,如今被提供了两个去了解其核心自体之残存潜力的机会。 第一个机会是核心雄心与抱负透过早期夸大表现癖幻想的巩固而被建立起来,这大部分是发生在生命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年间,并且需要母亲的镜映接纳,以坚固其充当雄心与抱负所不可或缺乏基础的健康表现癖。 第二个去了解核心自体潜力的机会是获致大部分特定的理想化目标,通常出现在生命的第四、第五和第六年中间。科胡特(1977)也提出一个张力弧的概念,以描述在自体之两极间的心里活动之持久不变的流动,也就是一个人对于朝向被其雄心与抱负所驱使且被其理想所引导之事物的基本追求。这是科胡特早在1966年时便提出的一个想法。 在转移关系的情境脉络里,个案早期的存在与行动因某个得以成为纯真喜悦之来源的那个人物之轮廓会逐渐显露出来;而这人充当静默的存在、充当儿童紧挨其身旁便觉得精神抖擞(小女孩在厨房里紧挨着其母亲或祖母做家事;小男孩在地下室紧挨着其父亲或祖父做工作)的另我或挛生之重要性也会逐渐变得明显。科胡特(1984)最后终于视孪生转移关系为一统整核心自体发展的第三个机会,而这发展大概是在镜映与理想化需求未被满足后,才自那些好的自体客体所分享来的技巧、才能与经验中兴起的。 Cohesive self 统整自体 是一个人对自己认同上之稳定且恰当地结构化了的感受。这让他对今日与昨日的自己感受为同一个人。既使在面对对于自尊的失望或威胁时亦然。 根据科胡特,自体发展定藉由巩固三个元素的方式:夸大一表现癖的自体(全能。有雄心与抱负的去挣扎获取权力和成功) 、理想化的父母影像(价值与目标) ,和一技巧与才能

常用的心理学知识点

配套 K12 教育资料 常用的心理学知识点 导语:人的心理会主动避免"负债感" ,换句话 说,大多 数人会不喜欢" 欠别人的" ,一旦欠了就会找机会投桃报李。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自然地主动给予对方一些好处,往往会收到意外的惊喜。很多时候,即使是不经意间口头的赞扬,也能换来对方尽心尽力的帮助。那么,常用的心理学知识点有哪些?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人们倾向于记住最先发生的事情和最后发生的事情。中间的事情记不清楚。所以,如果你要做自我介绍的话,最好做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 2.如果你在酒吧或者前台工作,在你身后放一面镜子。这样的话,当顾客发脾气的时候,就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丑恶嘴脸。一面镜子可以显著降低他们无理取闹的概率。 3.如果你问了别人一个问题,然后他们回答了一半,你等着,他们会说完的。只要等着,保持眼神接触,最终,他们会开口讲完的。 4.公开讲话或者蹦极之前这种会紧张的时刻,嚼口香糖就好了。据说是因为人类在危险的时候会自动停止咀嚼,所以吃东西的时候就是安全的,大脑就是这么告诉

你的。 5.人们最终记住的不是你说过的话,而是你让他们产生配套 K12 教育资料

的感觉。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谈论自己的事情,所以,多问问题,你会更受欢迎。 6.当你学习新东西的时候,尝试着教给朋友们,或者让他们问你相关的问题。如果你能教给人一杯水,你自己一定会有一桶水。 7.如果你看到某人时,很开心,溢于言表的开心,那么他们以后看到你也会手舞足蹈的。第一次也许不是这样,但第二次一定是。 8.身体对压力的反应——呼吸加速,心跳加快——和鼓起勇气时的反应是一样的。所以是好是歹,全在你一念之间反正你的身体已经都准备好了,你看着办吧。 9.注意别人的脚。当你加入别人的谈话时,发现别人只是把上半身转过来了,脚还是维持原来的方向,那就说明他们不欢迎你的加入。类似的,你和你的同事谈话时,你觉得他在专心和你谈话,他的身体也面向你,但他的脚却不是朝向你的,他可能早就已经受不了这场谈话了。 10.如果你前面的车子慢的像是老爷爷在开,你恨不得杀了他。假装他真的是你的亲爷爷。然后你的怒气就全消了。 11.站得直。不许没精打采,不许手插兜,头要高高抬起。不要觉得这是陈词滥调。你自己会因此觉得很好,而且周围的人也会感受到你的自信。

发展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这种题型一般考核考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考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性。可能会涉及该门课程的多个章节,考生应该充分发挥联想的功能,抓住理论要点,结合案例做出深入分析。千万不要紧张,轻易认为超纲,因此影响自己的答题思路,或者干脆不答题了而失分。 总之,方法和技巧仅仅是技术问题。关键还是在于考生对本课程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只有全面掌握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这样才能考出好的成绩。 面对一个案例题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第一点,得好好的读几遍,一般的案例表述还是文字表述,阅读。就是要认真、仔细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案例材料,要认真阅读材料包括题目本身的材料信息。一般的考试我建议大家认真阅读三遍,要理解这个材料说的是什么事,心中要明白。我们的考试也好,还是我们教材示范也好,还是我们平时在网上提供的资料我们本着一个节约成本的原则,我们提供的材料是短小精悍的,不要怕费时间。另外,我们的问题和材料是直接相关的,也就是材料里的事实和情节与我们的讨论的问题是有直接联系的,但是要练就这个思想的功夫还是要有一个过程。另外,我们文字教材里用的这些案例的材料我们在考试中会有选择的使用,所以大家不要有顾虑,只要你认真的学习了文字教材,考试中面对案例题目时你不会有陌生感,第二你原来就有所考虑,但是考试时你一定要与题目结合起来重新进行整体思考。用心思考问题的作用在于可以强化我们一种理性思维,另外通过答题来总结我们平时对于这些理性思考的一些想法,综合这些想法,最后还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第二点,阅读好材料过后,如何下笔呢?如果有前面认真阅读的基础,你的思想已经在你的脑海里产生了,这时最重要的一点下笔最关键的事情是审题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很重要,在下笔之前你心中知道这个回答主题是什么,说的是什么问题,应该有什么样的表述的观点,这是要结合你自己的经验,不要照搬书上的。按照自己想的东西写的主题就是你想要的东西,我主张直接表达主题。比如,题目中要求根据这则案例材料来分析某某教育思想或某个观点,这是现行考核案例分析的一个基本模式。我想,我们对于需要分析的教育思想或观点,不要死抠书上的表述方式,回忆老是去背是不好的学习方法,要尽可能地用自己的富有生活味的语言表述出来效果是最好的。接下来呢,应该回应案例材料所提供的情节或事实来加以评述,也就是说不能完全由着自己的思想来答题,还要回过来根据案例提供的内容,这一方面是自我论述,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考查你对于案例主要的题旨内容、关键的事实情况你掌握的情况。因为你还要针对这个加以评述,提出自己的看法就是要超越案例,要有自己的主张,这就是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如何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适当地深化讨论,形成完整的回答。 第三点,要特别提醒一下,案例分析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不要拘泥于标准答案。如果发现照抄“标准答案”之类的现象,是应当视为失败的回答,分数也是不会高的。真正好的分析,应当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范例,值得大家在总复习时候多加以总结。 一、儿童的案例 案例1:下面是三个婴儿的行为。玛丽在母亲离开丢下她一个人在房间里时,嚎啕大哭,一位陌生人前来安慰,她很不情愿与之接近。母亲归来立即靠近,寻求接触,甚至带着眼泪作出微笑,情绪迅速平复好转,并主动与母亲一起玩耍。 麦瑟林的表现则是另一番景象。母亲离开时似乎无动于衷,转过脸径自拿起玩具玩耍起来。陌生人走来也不回避,但一个人留在房间里时有些不安。母亲回来也没有显出高兴,甚至躲避与母亲接近,身体移开,目光转移,仍去自己玩耍,显得很冷淡 然而,汤姆表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情况,母亲离开时十分痛苦,第二次离开时尤甚。对陌生人的接近抗拒、退缩,母亲回来后理应受到安慰,但他却显得既要与母亲接近,又要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