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考点大汇总!

五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考点大汇总!

五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1. 2.

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

?

●?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

?

?商的变化规律:1.

2.

3.

?

●?

?

?

?路程用s

?用a

?用

小学数学重点知识点与解题技巧汇总

小学数学重点知识点与解题技巧汇总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正方形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圆形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角度体积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表面积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分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距离换算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换算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体积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重量、货币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五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整理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1.物体的观察,一个立体的图形从正面看,侧面看,下面看得到的 不同的平面图形。 2.因数和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 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 的因数。12/6=2,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3.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能被2整除的数字是2的倍数 4.3的倍数:个位上是3,6,9以及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加起来能被3 整除的是3的倍数。 5.5的倍数:个位上是0,5是3的倍数。 6.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 7.整数中是2的倍数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 8.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9.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0.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11.偶数+偶数=偶数 12.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定点。 13.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14.长方体相对的面是完全相同的。 15.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16.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17.正方体每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18.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9.正方体的表面积=长*宽*6 20.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a*b*h 21.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a*a*a=a^3 22.V=S*h 23.容积是指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单位是升或者毫升。 24.1L=1000ml 25.1L=1dm^3 26.1ml=1cm^3 27.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者是一些物体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8.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9.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叫分数单位。 例如;2/3的分数单位是1/3. 30.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31.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 大于或者等于1. 32.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33.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 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难点及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要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3.6×5表示5个3.6的和是多少或者3.6的5倍是多少。 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2.6×0.4就是求2.4的十分之四是多少。8.5×3.4就是求8.5的3.4倍是多少。 2.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也就是末位要对齐),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小数末尾有0的要去掉。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即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6.小数点向右移: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 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 求另一个因数 的运算。 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 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⑵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除数是小数,先要变整数,按照“三步走”~一看二移三再算。 一看:除数有几位小数; 二移小数点: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一看几位就移几位);当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 补足;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题型整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题型(最新教材) 1、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 ()(),每份有( )个苹果。 2、两个平行四边形A,B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的41,是B的61。已知A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则B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对吗?( ) 4、给911至少加上( )个分数单位变成最小的质数 5、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 )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6、( )÷12=43= () ++463=()8=24÷( )=( )填小数 7、一个分数是2016,如果将它的分子减去12,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减去多少? 8、一个分数分母比分子大25,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后得到9 4,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9、一个分数,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得76,原来分子与分母的和是 52,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3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10、如果给 20 () 75分母减少9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减少()11、给分数 100 12、老师拿来三根彩带,长度分别是80cm 120cm 200cm,让同学们剪成相等的小段,要求每条彩带不许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按最长段剪,每段做一朵花,一共可以做多少朵花? 13、把一张长24cm,宽18cm的长方形纸剪成边长是整厘米数得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有几种剪法?剪最大的正方形,可以减多少块?14、街心公园里有一块三角形绿地,三条边长分别是24米,36米和30米,设计师想在这三条边上等距离放置休闲椅,且三个顶点处各放置一张,至少需要放置多少张? 15、如图所示,街道ABCD在B、C处拐弯,在街道的另一侧要等距离地安装路灯,要求在A,B,C,D处各安装一盏路灯。这条街道最少要安装多少盏? 16、在一个长30米,宽12米的长方形池塘的四角和四条边上种树,若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最少要种多少棵树?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17、一些小朋友分组做游戏,第一次分组每组4个余下2个,第二次分组每组5个也余下2个,最少有多少个小朋友在做游戏? 18、要在人才路一侧种106棵梧桐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原来是9米,现在要改成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15米,有多少棵树不

小学数学13个重点模块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13个重点模块知识点汇总 1数与代数 1、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0,所以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等。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5、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如2、3、5、7、11、13等等;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0都是合数。 6、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7、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如·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 亿。 8、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 亿。

9、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 10、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11、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12、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13、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2运算法则(小数、分数和整数的运算法则一样) 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加和减是第一级运算,乘和除是第二级运算) 2、两级运算,乘除优先,加减在后。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运算定律(总共5个,加法2个,乘法3个)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重难点和题库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重难点和题库知识点整合: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等式和方程的关系:等式包括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方程。 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就是等式的性质。 4.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的基本步骤:(1)写设句;(2)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3)解方程; (4)检验;(5)写出答句。 分数 【知识要点】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4.带分数 5.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1.根据假分数的含义解决;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直接用除法计算。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直接除以分母来计算;2.小数化成分数,看小数的小数部分是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添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 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 【知识回顾】 1、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 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约分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约分的方法: (1)分步约分法:在约分时,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逐次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得出和原来分数相等的最简分数,这种约分的方法叫分步约分法 (2)一次约分法:在约分时,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一次就得出和原分数相等的最简分数,这种约分的方法叫做一次约分法 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 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的方法:通分时,用原来几个分母的公倍数作公分母,为了计算简便,通常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把分数化成用这个公分母作分母的分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西师大版

2013年五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西师 大版) 五年级(上册)复习内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整数算,不同之处积中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也应该有几位小数,小数末尾0去掉。 如3.2=4×0.8 积有一位小数,因数中一共也有一位小数。0.25×2、位数不够0补足 3、倍数应用题,求多的用×,求少的用÷,求多少倍用÷ 4、一个数(0除外)×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1.01×0.99>0.99 2.6×0.99<2、小数的近似数(用四 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保留2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如果所看位置 上比5小(4,3,2,1,0)则全舍,反之满5(5,6,7,8,9)要向前一位进一。 6、最大是4也要舍去,最小是5也要进一,四舍五入是5.24的三位小数最大是5.244,末尾写4,最小是5.235,末尾写5,前一位减1。

7、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了10倍,增加了9倍,如果增加了36,36÷9=4,原数是4。 8、a×b=b×a (a×b) ×c=a×(b×c) (a+b) ×c=a×c+b×c (a-b)xc=ac-b×24÷2.4 40÷2.5÷0.4 102×0、一个因数扩大了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了ab倍。一个因数和另一个因数同时扩大20倍,积扩大400倍,20×20=400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整数算,商的小数点是关键,商的小数 点要和被除数对齐,哪一位不够除,用0来占位子,如 果有余数添0继续除。 2小数除以整数,如果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大,商大于1,比除数小,商小于1。 504÷6 765÷45 084÷2除数折半商4、5,同头无除商8、9。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 不变,余数要变。1.7÷0.7=2……0.3 17÷7=2……除数的变化和结果刚好相反,其它的变化和结果保持一致。 除数扩大10倍,商缩小10倍 6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变成整数,除数扩 大多少倍,被除数也扩大多少倍,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 方法做。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复习 一、位置 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见课本第5页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 如:12—— 9 = 3 把12分解成10和2 过程:想先算:10-9=1 则再算:1+2=3 ★2、应用题: 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1、平面图形的拼组 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 (!)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重难点突破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重难点突破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一一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女口:1.5 X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女口:1.5 X0.8 (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 X1.8 (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二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冷二b X a 乘法结合律:(a xb) X c=a X(b X c) 乘法分配律:(a+b) X c=a X c+b X c 或a X c+b X c=(a+b) Xb( b=1 时, 省略b) 变式:(a-b) X c=a X c-b X c 或a X c-b X c=(a-b) X 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北4c=a咒b X c) 第二单元位置 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 体所在位置的点。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和重点难点

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和重点难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和重点难点》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何学好数学,可以说是所有家长、学生、数学教师共同关心问题。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我总结了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难点及学习方法,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如何学好数学,可以说是所有家长、学生、数学教师共同关心问题。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我总结了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难点及学习方法,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合数;经历 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2.第三单元"分数":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

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二)在学习《空间与图形》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以及类比法等教学 1.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知道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性;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2.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在探索活动中,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正确运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五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

小学数学五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

小学数学五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 大全带必考应用 题.DOC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 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必考应用题集锦 1、一辆摩托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摩托车每小时行驶29.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70.5千米,经过2.7小时两车相遇。两车站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2、将一根铁丝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8.7米,第二段比第一段长度的1.5倍短6.8米。第二段有多长? 3、甲数是560,乙数是70,甲数给乙数多少后,甲数是乙数的4倍? 4、一个房间的长是12米,宽是10米。现用每块0.64平方米的瓷砖铺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瓷砖? 5、非洲鸵鸟奔跑的速度是每小时72km,比野兔的2倍少12km,野兔的奔跑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6、张老师给学校买了8个足球和4个排球,每个足球65元,张老师一共花了700元,每个排球多少元? 7、一个长方形铁丝框的长是8米,周长是28米。 (1)这个铁丝框的宽是多少米? (2)如果将这个铁丝框改成正方形,这个正方形铁丝框的边长是多少米? 8、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0千米。它们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行,则摩托车到达甲地还需行几小时? 9、小兔子采蘑菇,晴天每天能采36只,雨天每天只能采24只,它一连几天共采了288只蘑菇,平均每天采32只。这些天中有多少天是雨天? 10、一种瓶装速溶咖啡粉净重600克,每冲一杯咖啡需要9克咖啡粉和2.5克方糖。这瓶咖啡粉最多可以冲多少杯咖啡? 11、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其中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2.5千米,2.8小时到达乙地;这时另一辆汽车离乙地14千米。若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大约几小时相遇?(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2、一间教室长8.5米,宽4.5米。用每块0.25平方米的瓷砖铺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瓷砖?13、一筐苹果,连筐共重33.5千克,卖掉一半后,连筐称还有18.15千克。原有苹果多少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重难点试题全套

期末总复习 重难点突破卷1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应用对比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28分) 1.42的因数中,质数有(),合数有(),()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14和21的最小公倍数是(),100以内14和21的公倍数有()。 3.18和24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4.a=10b(a、b都是非零整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5.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48,其中一个数是16,则另一个数是()。 6.9路公共汽车每10分钟发一次车,11路公共汽车每15分钟发一次车,两车同时发车后,至少经过多少分钟又同时发车,这是求10和15的()(填“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 7.学校购回75朵红花,60朵黄花,将红花、黄花搭配插在花瓶中,并且每个花瓶中的搭配要完全相同,两种花都正好用完。要求最多能插多少瓶,是求75和60的()(填“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此时每瓶中红花有()朵,黄花有()朵。 二、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3分) 1.两个不同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2.相邻两个非零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

积。 ( ) 3.五(1)班评选的“爱心少年”占全班人数的18,“才艺少年”占全班人数 的110,五(1)班至少有40人。 ( ) 三、我会选。(每题2分,共6分) 1.只有公因数1的一组数是( )。 A .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 B .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 C .2和奇数 2. a 和b 都是非零自然数,且a ÷11=b ,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11 B .a C .b D .无法确定 3.有一块长48 cm 、宽42 cm 的长方形花布,不浪费边角料,剪出 若干个相同的正方形布片。正方形布片的边长不可能是( )cm 。 A .2 B .3 C .6 D .12 四、我会按要求正确解答。(共32分) 1.求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每题4分,共16 分) 8和15 66和22 35和28 46和23 2.先约分,再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每题4分,共8分)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汇总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 汇总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 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第2课时小数乘小数 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知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位 第3课时积的近似数 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难点:能根据生活实际灵活取积的近似数 第4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难点: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第5课时解决问题 重点:体会不同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难点:应用估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位置 重点:明确行和列的意义 难点: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第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第2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 重点: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将“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化成“一个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第3课时商的近似数 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第4课时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重点:认识循环小数,正确运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难点:理解循环小数产生的原因 第5课时解决问题 重点:会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第四单元可能性 重点: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难点:能准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 用字母表示数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重点:能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难点: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难点:能简化含有字母的式子 2 解简易方程 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 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 难点:能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2课时解方程(一) 重点: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难点:当减数或除数是未知数时方程的解法 第3课时解方程(二) 重点:掌握形如ax±b=c和a(x±b)=c的方程的解法

小学数学各年级知识点和重点

小学数学各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复习必备提纲! 今天为不同年级的学生 整理出小学数学重要知识点 帮助小伙伴们及时查缺补漏哦! 一年级的知识重点 1 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 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 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4 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5 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二年级的知识重点 1 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 2 量与计量 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 3 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直角。 4 应用题 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 实践活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重点难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 2、给出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由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 3、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4、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 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 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找因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分解质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2和所有奇数互质;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概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难点试题全套(完美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难点试题 较复杂的分段计费问题 一、我会填。(每空4分,共28分) 1.一辆出租车收费标准是: 4 km以内收费8元。如果老师坐车的行程是3.5 km,那么老师应给司机()元。 2.市内电话5分钟以内每分钟收费0.29元。丽丽和住同市区的奶奶通话了4分钟,丽丽这次的电话费是()元。 3.(9-3)×1.5=() 8+(10-4)×2.5=() 4.邮局邮寄本埠信函的收费标准是:100 g以内的,每20 g(不足20 g,按20 g计算)收0.8元。如果强强给本埠的市长寄一封80 g的信函,应付邮费()元;如果强强给本埠的老师寄一封82 g的信函,应付()元的邮费。 5.某地固定电话每次前3分钟内收费0.23元,超过3分钟每分钟收费0.11元。老师某次通话时间是6分钟,她这次通话的费用列式是()(列综合算式)。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4分,共12分) 某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如下: 计费单位收费标准 不超过1小时3元 超过1小时部分(不足 2元/小时 1小时按1小时计算) 一辆车在停车场共停了4小时15分,这辆车离开时应该付给停

车场多少元停车费? 1.这辆车在停车场一共停了4小时15分,根据题目要求,要按()去收费。 A.4小时15分B.4小时C.5小时 2.停车的时间超过了1小时,求要付的停车费,下面思路正确的是()。 A.付3元就可以 B.只要算出超出1小时部分的收费就可以 C.用3元加上超出1小时部分要收的费用 3.求一共付多少元停车费,列式正确的是()。 A.3+2 B.3+5×2 C.3+(5-1)×2 三、对比练习。(每题10分,共20分) 1.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市电力公司采用了以下的电费计算方法。 (1)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千瓦时,按每 千瓦时0.55元收费; (2)每月用电超过100千瓦时,超过部 分按每千瓦时0.6元收费。 (1)小红家8月份用电96千瓦时,需付电费多少元?

五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考点知识

五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考点题型: 1、一个分数,分子是一位数中最大的质数,分母是最小的合数,这个分数是(),它的分数单位是(),含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偶数。 2、10千克盐平均分成5包,每包占10千克的(),每包重() 7千克盐,还剩()千克。 千克;如果从原来的盐中用去了 8 3、把10克糖放到100克水,糖是水的(),糖占糖水的(),水占糖水的()。 4、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21.98厘米的园,圆规两脚尖的距离应为()厘米,所画的园的面积是()。 5、a÷b=c(a、b、c是不为0的整数)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6、0.5x=0.25,那么x-0.08=()。 7、五(3)班有学生68人,其中女生32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男生是女生的()。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8、某兴趣小组男生是女生的 5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是男生的()。 9、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这时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10、如果4x-28=12,那么4x+18=( ). 2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父母应该()。 11、把 7 12、三根铁丝分别长24米、30米、48米,如果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而没有剩余,每小段最长应是()米。

13、一个挂钟的时针长20厘米,一昼夜这根时针的尖端走了()米,时针所扫过的面积是()。 14、一个圆的直径是4厘米,另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这两个圆的周长相差(),面积相差()。 15、甲圆半径是乙圆直径的2倍,甲圆面积是乙圆面积的()倍。 16、一个半径是6厘米的半圆,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17、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面积是()。 18、一个圆形花圃的直径是12米,沿着它的边线每隔3米种一株杜鹃花,一共要种()株。 19、圆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20、圆的半径由5厘米增加到10厘米,它的面积增加()平方厘米。 21、a和b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22、314至少加上()才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才是5的倍数。 23、三个连续的偶数的和是48,这三个偶数分别是()、()、()。 24、一个质数与一个合数是()。(填“奇数”或“偶数”) 25、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而且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情况。 26、一个最简分数,把它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3倍,分母缩小到原来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重点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重点知识点汇总 数学法则知识 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加起; C.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减起; C.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B.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C.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 A.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B.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C.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 A.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B.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减起; C.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A.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B.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A.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B.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A.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B.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C.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A.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B.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 A.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B.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C.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12.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A.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B.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C.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13.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14.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15.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6.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1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18.解答应用题步骤 A.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