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图文转换漫画题解题技巧

高考图文转换漫画题解题技巧
高考图文转换漫画题解题技巧

高考图文转换漫画题解题技巧

欣赏几幅漫画,讨论总结漫画基本知识、漫画特点:

1好险

一个刚过铁路还站在轨道边的旅行者,西服被切去了一角,裤子也被剐破,露出花内裤,旅行箱也被剐去一半,显然这是火车通过产生的后果。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旅行者早就命赴黄泉,但漫画作者却没有让他去死,作者正是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违犯交通规则的危险。

总结;夸张渲染,突出特质

2、事故发生以后

抓住人的动作:手放在嘴前:嘘~,以及人人嘴上的百元大钞,即能联想到封口费,也就明白了漫画针砭时弊,揭露了[社会上那种事故发生后,不想着怎样解决问题,改善现状,只想着掩盖事实真的的丑陋行为。漫画毕竟是一小方天地,因此,它要反映社会问题就必须借助于点来代面。

总结:以点带面,含意丰富

3.毕业了

本应展翅高飞的雄鹰经过笼中的培训变成了无法适应笼外生活的金丝雀,本应结束教育踏上社会干一番事业的人才成了无法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废才,反映了教育重理论、轻能力的缺陷,提醒人们要教育改革,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

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总结:借物喻人,巧妙表意

4、

漫画中的主人翁把“自我批评”的样子的确做到家了:主动露出臀部,把巨大标志“自我批评”的注射器高高举起,大有“恨病打针”的气度。可是,落到实处,注射器上连针头就没有,真是虚伪至极!由此可知;漫画最大的功效就在于针砭时弊,完成这一任务的手段,就是借助幽默诙谐,造成辛辣的讽刺的。

总结:幽默诙谐,辛辣讽刺

5、盈?亏?

对比是最能凸现事物特征的艺术手法。漫画通常也采用这种手法,把事物的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幅漫画就充分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某些企业法人,两面三刀,自私自利,沽名钓誉的特征,鲜明地表现出来了。

总结;对比强化,彰显重点

[总结归纳]漫画常识

1、漫画定义: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2、漫画特点

(1)、夸张渲染突出特质(2)、借物喻人巧妙表意(3)、幽默诙谐辛辣讽刺

(4)、以点带面含义丰富(5)、对比强化、彰显重点

三、了解漫画的构成及漫画的解读技巧

1、漫画的构成

标题(可以没有):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对象、细节、背景);

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2、漫画的解读技巧

①、细察画面,抓住矛盾切入。人、物、景不遗漏;细致分析,抓住矛盾

②、精析关系,揣摩细节变化。分析图中每个元素的密切关系;夸张处有弦外音;细节表达真正意图

③、重视结合,审视关键提示。标题,漫画中的文字,标题中的提示

④、联系实际,关注生活

四、漫画的命题形式

1、漫画题:把漫画从图片转换成文字表述的一种考题.

2、命题形式:1、作文

2、语言运用题:①画面描述②揭示寓意③拟写标题④拟公益广告

五、训练探究归纳

(一)漫画画面描述题型

1、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

2、仔细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并揭示寓意。

3、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的画面内容。

合作探究:漫画画面描述型题做题时需注意什么?(有何答题技巧)

解析;1、仔细观察画面。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2、抓住特征说明。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说明。

3、客观描述画面。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切忌添枝加叶,主观想象。

4、注意说明的顺序。总分、上下、左右……

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

5、简明、准确的描叙性语言。

(二)漫画揭示寓意题

揭示寓意,即通过漫画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内涵。

1、仔细观察下图揭示寓意。

..

2、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寓意。

合作探究:漫画揭示寓意题型做题时需关注什么?(有何答题技巧)

1、细看画面的内容,明确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

2、联系社会实际,运用联想想象,揭示本质。

3、用概括性语言,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三)拟写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1、根据漫画寓意,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2、为下面漫画拟写一个标题。

合作探究:拟标题有哪些技巧?

1、围绕讽刺主体或主题拟标题。直接讽刺主体命名,即扣漫画主题法。

2、标题能概括内容,揭示主旨。中心事件描述法、引用画中人物语言法、比喻法等。

3、语言要准确鲜明、幽默诙谐。

(四)拟写公益广告

①、综合考查题型。将图文转换与编拟公益广告语结合,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

②、答案须涉及画面内容,主题和公益广告三个方面.

③、做题须注意考查的角度和要求, 在理解画意的基础上,紧扣画面内容作答.

④、内容上指向明确;用语温馨。表现形式上多用修辞;力求简洁;句式多样;讲究押韵。

1、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不超过16个字)

附;妙用修辞,精彩答案。

1、吸毒是活埋生命的墓穴。

2、小心别踏进了死亡陷阱——吸毒比喻

1、莫以好奇轻试毒,试毒是条不归路顶针

1、一吸毒成千古恨

2、劝君莫染吸毒瘾,独留白骨向黄昏

3、莫让毒品遮慧眼,要让健康驻人间。化用诗句

1、不吸不知道,一吸就完了——请勿试毒

2、远离毒品不尝试,你好我好大家好移用广告

(五)归纳总结:

六、当堂检测

1、根据要求为漫画《大扫除》写一段文字。要求:(1)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2)点明漫画寓意。(3)40字~60字。

2、给这幅漫画拟定标题,并谈谈你对画面理解。(5分)

3、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标题为“新增展品”的漫画,体会其寓意,写一则公益广告词,要求不超过30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一、漫画常识

1、漫画定义: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2、漫画的构成: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教学文案

(一)漫画类 一、漫画的定义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 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 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 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二.如何读懂漫画? 几种漫画的观察角度: 1.人物型漫画 参考答案:讽刺了社会中那种真才实学反倒赶不上投机取巧的现象。 注意: (1)人物的穿着打扮——暗示人物身份 (2)人物的表情——暗示人物的心理 (3)人物的语言——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漫画的寓意 2.事物型漫画 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 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我这车牌 拍了100万 我这幅画 拍了5万

漫画家王者琦画过一幅题为《某公下蛋》的漫画:一只干部面孔的大肥鸡,屁股后面刚下出来一个小如蛇卵的鸡蛋,而它却张着大嘴喷着口水狂叫着“个大,个个大!” 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成绩不大,却善于自吹自擂,夸大业绩的现象。 注意: (1)观察事物的本身特征——暗示了漫画讽刺/表扬对象 (2)事物的行为、语言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 3.情节型漫画 一个完整的漫画有时由一幅漫画构成,有时由几幅漫画构成;可以形成情节发展的关系,也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 注意: (1)明确主体——暗示漫画的讽刺/赞扬对象。 (2)尖注几个画面中的发展与变化及不变之处——暗示寓时间、条件、情节的变化。 不变:帽子——暗示其干部身份。

2020-2021高考语文综合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专题解析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 1.下面是成人高考报名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 【答案】网上报名完成后,到现场刷二代身份证打印信息进行核对,9月9日至13日确认信息是否正确,错误的要修改,然后验证是否符合报名条件,不符合的要进行人工学历认证或医学资格认证,合乎条件者现场确认,结束程序。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分析流程图的能力,注意流程的主线,在确保主流程的基础上重点注意特殊情况,如此题的“信息不正确”“不符合报名条件的处理”。 故答案为:网上报名完成后,到现场刷二代身份证打印信息进行核对, 9月9日至13日确认信息是否正确,错误的要修改,然后验证是否符合报名条件,不符合的要进行人工学历认证或医学资格认证,合乎条件者现场确认,结束程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本题是示意图的转换。根据图示转化为文字的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兼顾图示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示的标题注释,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找出图示中每一个重点环节,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主干”;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按照箭头方向用文字转述出来。注意,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简洁、通顺、准确。 2.研究大国经济发展时,常会用到“大国内生能力”这个术语。根据下面的图示,给其下一个定义。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45个字。

大国内生能力是________ 【答案】大国利用本国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增长和利用本国的市场优势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发展能力。 【解析】【分析】回答本题,首先确定“大国内生能力是……的国家发展能力”;然后根据图表的内容确定概念的特征:人口众多的市场优势可以拉动经济增长,物资丰富的资源优势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最后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结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者=种差+邻近属概念”的公式。本题最终可整合成:大国内生能力是大国利用本国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增长和利用本国的市场优势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发展能力。 故答案为:大国利用本国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增长和利用本国的市场优势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发展能力。 【点评】该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完成这类题目,首先要理清内在联系,重点把握事理上的因果关系,注意发展变化所依赖的条件。接着明确答题要求,关键明确答题范围、内容、字数、遣词造句、表述角度与表达方式等。最后精心组织语言,注意表示次序、方位、事理等词语的选用。 3.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1)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针对这幅漫画写一则短评。(要求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案】(1)一群小学生提前放学,急盼家长来接。 (2)孩子从小习惯于依赖父母,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自己能做到的事自己做,从小刻苦锻炼,将来方可成有用之才。作为父母,对孩子不可娇惯和溺爱,应培养孩子吃苦的精神、独立的人格。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会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解析】【分析】(1)要求答出画面的内容。从图上看是一群小学生,从他们的语言中,可知他们提前放学了,关键是他们等家长来接,并且表现的很急切。 (2)根据画面内容写短评。从第一题中可体会到绘画的观点倾向。这么多孩子等家长来

中考专题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

了解图文转换题型 1、图文转换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2、图文转换的类型: (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 ①表(格)文(字)转换题。 ②图(“徽标类”“漫画类”)文转换题。 (2)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①直接表述图表信息。②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2应考方法盘点 漫画类 1、漫画的构成元素 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图画:是主体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2、漫画题答题要点 a.细察画面,抓住矛盾。(人、物、景不遗漏;细致分析) b.分析细节,揣摩寓意。(分析图中每个元素的密切关系;夸张处有弦外音;细节处表达真正意图) c.注意提示,抓住关键。(标题,漫画中的文字,标题中的提示)

3、一般命题形式 a.画面描述; b.揭示寓意; c.拟写标题; d.编拟公益广告。 4、解题指导 (1)描述画面 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要仔细观察,合理想象,适当补充,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并揭示画面的寓意,以拓展答案的深度) (2)解题方法与步骤: a、观察:对象--细节--关系 b、思维:由果推因,由表及里,由画面到生活 c、表达:看清要求,准确表达 5、解答此类试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a.描述画面时观察不准,从而不能准确地概括漫画有关内容等。 b.概括寓意、说明启示时就事论事,不能上升到道德、哲理、人性等层面阐述事理。例:画面描述

解题思路: 观察、读懂漫画是正解解题的前提。 对象:四只小狗 细节:上图中第四只小狗戴墨镜,拄拐杖,可见它是一只盲狗。第一只狗戴着望远镜,前三只都抬头看天不看地。下面杂乱的脚印到窖井前消失,盲狗绕过了窖井。 想象:长着好眼睛的狗都落到窖井里 关系:对比 答题关键:1、顺序;2、描述性语言 【答案】对象是几只小狗,画面由两幅图组成,应该用描写结合说明的表达方式。可描述为“一只戴着望远镜的小狗领着几条小狗,昂着头,雄赳赳地走在马路上,结果前几只都掉入了窨井,而戴着墨镜,靠拐杖探路的盲狗却幸免于难”。

2020-2021高考语文综合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专题解析附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将思维框架图中的五处空缺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智能+”的提出比“互联网+”更进一步,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生产的全新赋能。在工业经济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的关键期,提出“智能+”的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意义。“智能+”强调的是技术基础,通过智能化手段把传统工业生产的全链条要素打通,可以更好地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此外,它还可以用来培育新的高技术产业、改善社会管理和人民生活。但是,要想推进它的产学研用结合,在数字技术领域还有一些核心技术需要进一步突破。 【答案】①提出的背景;②战略意义;③推动制造业转型;④培育新的高技术产业; ⑤突破核心技术 【解析】【分析】本题注意叙述的顺序,概念间发生关系的方式。首先明确说明的对象是智能+,接着结合材料可知接下来从提出背景、战略意义,需解决的问题三个方面来阐述。所以①处填“提出的背景”,②填战略意义;③④处是战略意义的具体化,从“可以更好地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此外,它还可以用来培育新的高技术产业、改善社会管理和人民生活。”可知③处应为“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又由于字数限制,所以概括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即可;④处填“培育新的高技术产业”即可。⑤处是需解决的问题的具体化,结合最后依据可知是“突破核心技术”。 故答案为:①提出的背景;②战略意义;③推动制造业转型;④培育新的高技术产业; ⑤突破核心技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需要先找出关键句,然后提炼关键词。找关键词首先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最后填入即可。依据语段意思,依次填入的是:提出的背景;推动制造业转型;突破核心技术。 2.研究大国经济发展时,常会用到“大国内生能力”这个术语。根据下面的图示,给其下一

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 图文转换题是近年来高考必考题型,也是很容易失分的题型,应该引起考生注意。图文转换类题目看似类型多样,不好把握解题方法,其实有规律可循。 整体的解题思路,即:读—思—写 1.读:画面组成要素。 2.思: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深层含义)。 3.写: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图表类题解答提示: 1.看清题目要求。 2.注意整体把握,切忌以偏概全,把握规律性内容。 3.注意图表细节和数据变化,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4.答题步骤 第一步,进行客观描述; 第二步,得出观点和结论。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和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徽标类题答题技巧: 1.认真审题,整体看图。 2.注意细节,图中数字、字母、文字的变形之处往往是作者想要着力表现的内容,也 是答题要点所在。 3.描述徽标构成要素,概括画面内容要全面。 4.揭示深层寓意,比如变形之处想要强调的内容,徽标体现的地域性特色等。 漫画类题得分要点: 1.细察漫画,抓住矛盾 看标题,看画面,看画中文字,看夸张之处 2.分析细节,揣摩夸张之处的寓意。 3.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4.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揣摩画外音 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多个角度思考创作动机,选择最佳的答题切入点。 5.答题格式 第一步,概括说明画面:画面上有……(抓住空间关系如左右、上下、背景与主体等) 第二步,揭示寓意:漫画讽刺了(揭露/表现)了……,警示了……,歌颂(赞扬)了…… 掌握了这些答题技巧,加上平时注意凝练语言,多练笔,就能轻松搞定图文转换题。

图文转换漫画类教案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教材分析 图文转换题,就是把图片、徽标等所蕴含的内容转换成文字。表面来看只是单纯的“看图说话”,实际上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综合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其特点是:综合性强,紧扣时代脉搏。 3.中招考点 纵观河南历届中招语文试题,考查的题型主要有:直接概括图表内容或图表反映的信息,如:2009河南第5(1)题;介绍画面内容,表述含义,谈谈对图画的构思等的理解,或谈谈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或感悟,如:2008河南第6题、2011河南第7(2)题、2012河南第7题、2013河南第6(2)题、2014河南第6(2)、2015河南第6题。 4.学情分析 此类试题更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挥,对学生来说不易把握,是中考复习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幻灯片上的内容,学生能说出漫画的有关知识。 2、通过回答问题,学生能总结出漫画题的答题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设计一个活动,学生通过看幻灯片,能说出漫画的有关知识。 2、针对目标二,设计四个活动,学生通过分析四种题型,能总结出各题型的答题方法。

明确:一个小孩,他的生活水平很高,而文化水平很低,成为身心发育不均衡的畸形儿。

明确:望而却(止)步、望而生畏、目瞪口呆、狮子大开口等。(2分。如果不是成语或俗语,只要符合主题,即可得1分。) 题型四:拟写公益广告 解题方法: 此种题型是将图文转换与编拟公益广告语结合起

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 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学问》的漫画中,有两位学者模样的人,左边一位,大腹便便,满是神气,头上只有一棵小苗,却挺拔直立着;右边那位,身材瘦削,手拿着书本,头上长有沉沉稻穗却向下低垂着。 (2)寓意:该漫画赞扬了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 批评了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 2.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50字左右。

砍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砍》的漫画,画面中全是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在树桩上,他手里还握着斧头。 (2)寓意: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3.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画面上方有四只狗排成一队,第一只戴着望远镜领路,第二、三只都抬头看天,最后一只是戴着墨镜、拄着盲杖的盲狗,它们将要路过一个无盖的窨井。画面下方显示只有盲狗走过了无盖井口,其它狗都落入井中,只留下了一串脚印。 (2)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自实践。 4.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漫画上父母拿着平板电脑和手机作为礼物送 给儿子;儿子手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对父母说:“爸妈,现在上大学,家长都流行送孩子汽车了!” (2)寓意:①批评了某些子女对父母过度的要求; ②讽刺学生中流行的攀比现象; ③反映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溺爱的现象。 5.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教案 福州高级中学范云芳 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的概念、特点及组成。 2、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命题形式。 3、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重点: 1、漫画题的三种常见的命题形式: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拟写标题 2、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难点:解题思路及技巧的总结及运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请同学说说你对漫画这种绘画形式的印象? 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两幅图,比较下这两幅图有何异同点? (讨论,小结) 相同点:主题一致,都揭示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不同点: 1、图一:语言直白,画面简洁,主题显而易见。(这是 一幅交通宣传画) 图二则是一幅漫画。 2、幽默,主题较含蓄。 (1)即尽夸张之能事。

“我们一起唱”“我们一起(高挂树上)”:大喜大悲, 反差如此之大 结局:双双高怪树上(参照现实,夸大了后果) (2)极具讽刺意味 “树上鸟儿成双对”:原本是美好的祝愿,放在这一情境之下,多了份讽刺的意味。 教师小结: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用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或歌颂现实,这就是漫画 (出示板书) 漫画的特点 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 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它取材于社会生活,又讽刺或歌颂社会现实, 以讽刺现实为主) 漫画生动幽默、图文并茂、使得它近几年逐渐成为图文转换题中的新宠,但因其主题较含蓄,解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下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二、明确漫画的组成 1、师:要解读漫画,首先要明确漫画的组成,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 主体是画面各“要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师出示漫画,解释标题、主体、注释) 三,明确漫画的三种主要命题形式 鉴于漫画的特点以及组成,高考漫画题主要的命题形式有以下四种:1.说明

2017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

图文转换之漫画专项练 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学问》的漫画中,有两位学者模样的人,左边一位,大腹便便,满是神气,头上只有一棵小苗,却挺拔直立着;右边那位,身材瘦削,手拿着书本,头上长有沉沉稻穗却向下低垂着。 (2)寓意:该漫画赞扬了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批评了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 2.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50字左右。

砍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砍》的漫画,画面中全是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在树桩上,他手里还握着斧头。 (2)寓意: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3.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画面上方有四只狗排成一队,第一只戴着望远镜领路,第二、三只都抬头看天,最后一只是戴着墨镜、拄着盲杖的盲狗,它们将要路过一个无盖的窨井。画面下方显示只有盲狗走过了无盖井口,其它狗都落入井中,只留下了一串脚印。 (2)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自实践。 4.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漫画上父母拿着平板电脑和手机作为礼物送给儿子;儿子手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对父母说:“爸妈,现在上大学,家长都流行送孩子汽车了!” (2)寓意:①批评了某些子女对父母过度的要求; ②讽刺学生中流行的攀比现象; ③反映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溺爱的现象。 5.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图文转换答题技巧

2016届高三语文语言运用复习——图文转换 一、表文转换 1.读懂图表:(1)注重整体阅读。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不遗漏信息。同时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项目、数据变化特点)。(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尤其要重视数据相差巨大的比较项(如:最高最低数据)。(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细节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2.明确要求:(1)明确是文字转换题还是信息推断题。(2)明确表述对象。(3)明确修辞及字数要求。3.组织答案:(1)表述对象一般为图表名称的关键词。(2)概括时不得遗漏信息。(3)作结论时针对性要强。(4)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1.直接概述图表信息题 ①对图表基本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于图表,不要想象或虚构,主语一般是题目的调查对象,谓语部分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调查对象+ 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 2、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题。 方法: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①注重整体阅读②重视数据变化③注意图表细节④分析得出结论、观点⑤简要归纳概括。 二、练习 1、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2.请根据两个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书写答案不要出现数字)

在进行人际沟通上,依靠互联网使用MSN、QQ等进行即时聊天的受访者为21.0%,利用微博的为20.6%,视频聊天的为19.2%,合计60.8%。由此看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智能设备使用带来的影响调研显示,合计约有67.6%的使用者对个人智能终端的优点表示认可,从中可以看出个人智能终端有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消费者也乐于接受产品智能化或云技术化带来的好处。但同时有15.5%的使用者认为,个人智能设备的使用让与家人、朋友的沟通时间变少;16.9%的使用者认为互联网正在替代面对面沟通。由此可见,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漫画 【规律方法】图文转换答题“六看”(1 )看标题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2)看画面每一细节提示漫画寓意。(3)看画注思考其中所包含观点。(4)看夸张处揣摩漫画弦外之音。(5)看漫画所指向的现实。(6)透过现象看本质,联系现实解寓意。 【解题思路】:“四看一联系”:一看漫画的标题(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二看漫画中的构成要素(抓住他们之间的联系) 1.主体(一个或多个;人或物) 2.“次主体”(其他人或物)3.要素的动作、神态、服饰、身份等;三看漫画的语言文字、符号。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四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一联系:联系社会现实 【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1、说明(描述)画面内容题 ①仔细观察整体画面(描述要全面):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主体),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②客观描述画面(说明性的文字):描述漫画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①注意说明的顺序◇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 次介绍画面内容(先背景后人物,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高考漫画类“图文转换”题专项训练(附答案示例)

高考漫画类“图文转换”题专项训练 (附答案示例) 图文转换题答题原则与方法技巧: ①描述画面的原则: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对象,方位顺序,表达方式。 ②概括内涵或主题的方法:主题=标题+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隐含信息(联想,由物及人) ③拟加标题的技巧: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为这幅画拟写一个标题(不得以“无题”为题)。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4分) (1)画面内容:(不超过60个字)(2分) (2)标题:(不超过8个字)(2分) 【参考答案】 (1)干枯的大地上有一棵没有叶子的树,树上落了两只鸟。一个大画板靠在树上,上面画着树枝和树叶。一个画家拿着调色板和画笔站在前边。 (2)画家的追忆。 2.请看下面一幅公益广告图片,根据要求答题。(6分)

请看下面一幅公益广告图片,根据要求答题。(6分) (1)请给这幅公益广告图片加一句“广告语”。 (2)请介绍一下广告图片的内容。 【参考答案】 (1)示例:贪欲等于自毁,请勿铤而走险。(点出“贪”及其结果,语言简明。) (2)示例:图片以现实中一个掩面痛悔的人为背景,主体是一个大大的“贪”字,造型是一个瘫坐于地的人,因贪念被囚高墙,脚戴镣铐,后悔哭泣。画面中心突出,采用形象化的“贪”字揭示贪念的后果,警醒世人。 3.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5分)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 嘉宾:①。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 嘉宾:②。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宾:③。 主持人:④? 嘉宾: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 【参考答案】 ①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 ②孩子不在身边,老人非常孤独。 ③老人缺少精神上的赡养。 ④您觉得孩子们能做些什么? 4、下面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大师丁聪先生的一幅漫画作品,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对漫画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做出精当点评。(4分)

图文转换答题技巧

2016届高三语文语言运用复习一一图文转换 一、表文转换 1 .读懂图表:(i)注重整体阅读。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不遗漏信息。同时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项目、数据变化特点)。(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也 是得到观点的源头。尤其要重视数据相差巨大的比较项表中细节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2.明确要求:(1)明确是文字转换题还是信息推断题。 3.组织答案:(1)表述对象一般为图表名称的关键词。强。(4)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如:最高最低数据)。⑶注意图表细节。图 (2)明确表述对象。(3)明确修辞及字数要求。 (2)概括时不得遗漏信息。(3)作结论时针对性要 1.直接概述图表信息题 ①对图表基本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于图表,不要想象或虚构,主语一般是 题目的调查对象,谓 _ 部分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调查对象+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 2、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题。 方法:图表T观察认读T分析理解T归纳概括T文字表达。 ①注重整体阅读②重视数据变化③注意图表细节④分析得出结论、观点⑤简要归纳概括。 二、练习 1、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选项 ------ 年龄段18—25 岁26—40岁 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82 % 69%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72 % 23%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74 % 65%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35 % 61%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2 ?请根据两个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书写答案不要出现数字) 在进行人际沟通上,依靠互联网使用MSN、QQ等进行即时聊天的受访者为21.0%,禾U用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