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1[单选题,0.6分]提出课程开发的“工作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 )

A查特斯B.奥利沃C.博比特D.施瓦布

参考答案:A

2[单选题,0.6分]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是( )

A.拉特克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斯太克

参考答案:A

3[单选题,0.6分]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

?

A.复习?

B.呈现?

C.拓展?

D.方法

参考答案:D

4[单选题,0.6分]

杜威在其1902年出版的著作中曾针对传统教学割裂儿童与学科而使儿童完整的经验被肢解的问题,提出在经验的基础上真正使儿童与学科统一起来。这本不朽名著是( )

?

A.《儿童与课程》

?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我的教育信条》?

D.《明日之学校》

参考答案:A

5[单选题,0.6分]

现代课程之父泰勒在20世纪初所创立的课程开发模式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其课程开发模式被称为( )

?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表现模式?

D.普遍模式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0.6分]

斯藤豪斯认为,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 )

?

A.目标原则?

B.过程原则?

C.评价原则?

D.组织原则

?

参考答案:B

7[单选题,0.6分]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最根本的特点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提出了( )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有意义学习

?

D.解决问题学习

?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0.6分]

“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指的是奥苏贝尔所说的( )

?

A.好奇心?

B.认知驱力?

C.附属驱力?

D.自我驱力

参考答案:B

9[单选题,0.6分]

维果茨基在其“文化—历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假设理论是( )

?

A.潜在发展区?

B.实际发展区?

C.最近发展区?

D.现有发展区

参考答案:C

10[单选题,0.6分]

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

?

A.高速度原则?

B.高难度原则?

C.小步子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

?

参考答案:D

11[单选题,0.6分]“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这指的是( )

?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体验性目标

参考答案:B

12[单选题,0.6分]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三种典型观点,它们是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和( )

?

A.统一论?

B.平行论?

C.超越论?

D.独立论

参考答案:C

13[单选题,0.6分]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课程开始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 )

?

A.课程目标?

B.课程计划?

C.学习者的经验

?

D.学习过程的价值

参考答案:C

14[单选题,0.6分]

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是属于( )

?

A.综合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科目本位课程

?

D.学术中心课程

参考答案:C

15[单选题,0.6分]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概念、方法、技能、价值观与( )

?

A.原理?

B.过程?

C.学生?

D.教师

参考答案:A

16[单选题,0.6分]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这种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称为( )

?

A.课程要素?

B.课程组织?

C.课程结构?

D.课程目标

?

参考答案:C

17[单选题,0.6分]

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捷克著名教育家( )

?

A.裴斯泰洛齐?

B.福禄贝尔?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参考答案:D

18[单选题,0.6分]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可称为( )

?

A.直线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

参考答案:D

19[单选题,0.6分]学生之间不交换信息,每一个人自主展开问题解决的学习,这种学习形式称为( )

?

A.分组学习?

B.个别学习?

C.同步学习?

D.交差学习

?

参考答案:B

20[单选题,0.6分]从课程计划到课程实施之间还有一个过渡环节,这个环节通常称为( )

?

A.课程计划?

B.课程变革?

C.课程实施?

D.课程采用

?

参考答案:D

21[单选题,0.6分]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或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为( )

?

A.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

B.课程与教学的实施?

C.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D.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

参考答案:A

22[单选题,0.6分]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这种评价称为( )

?

A.目标本位评价?

B.目标游离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

参考答案:B

23[单选题,0.6分]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这种评价称为( )

?

A.效果评价?

B.内在评价?

C.质的评价?

D.量的评价

?

参考答案:D

24[单选题,0.6分]主要受艺术、人文学科、社会理论的影响而产生,揭示了“量的研究”之“客观性”假设的虚假性甚至欺骗性,确立了研究者价值参与的合理性,尊重研究对象之个别性与独特性,摧毁了“多数”对“实在”的专断。这种课程研究的方法称为( )

?

A.量的研究方法?

B.质的研究方法?

C.纵向研究方法?

D.横向研究方法

?

参考答案:B

25[单选题,0.6分]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而生动的日常生活构成的世界,称为( )

?

A.科学世界

?

B.儿童世界

?

C.生活世界

?

D.成人世界

?

参考答案:C

26[单选题,0.6分]认为人的心灵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而外部世界则没有任何独立性,那么这种建构主义就是( )

?

A.激进建构主义

?

B.社会建构主义

?

C.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

D.社会文化认知观

?

参考答案:A

27[单选题,0.6分]从研究内容看,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趋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从研究方法看,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趋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这是( )

?

A.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

B.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

C.课程研究的发展趋势

?

D.社会研究的发展趋势

?

参考答案:C

28[单选题,0.6分]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

刻变革;在基础层面,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置

于多学科的基础之上。这是( )

?

A.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

B.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

C.课程研究的发展趋势

?

D.社会研究的发展趋势

?

参考答案:A

29[单选题,0.6分]“泛智课程说”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其创立者为( )

?

A.赫尔巴特

?

B.斯宾塞

?

C.夸美纽斯

?

D.卢梭

?

参考答案:C

30[单选题,0.6分]提出课程开发的“活动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

?

A.查特斯

?

B.奥利沃

?

C.博比特

?

D.施瓦布

?

参考答案:C

31[单选题,0.6分]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

A.技术兴趣

?

B.实践兴趣

?

C.解放兴趣

?

D.知识兴趣

?

参考答案:A

32[单选题,0.6分]“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追求是()

?

A.技术兴趣

?

B.实践兴趣

?

C.解放兴趣

?

D.知识兴趣

?

参考答案:C

33[单选题,0.6分]倡导教学是一项塑造儿童心灵的艺术。教师不是像卢梭所说的那样为自然之助手,而是儿童观念的提供者、多方面兴趣的控制者。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教育家()

?

A.裴斯泰洛齐

?

B.洛克

?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

参考答案:D

34[单选题,0.6分]在西方英语世界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是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其作者是著名教育家()

?

A.卡斯威尔

?

B.坎贝尔

?

C.坦纳

?

D.斯宾塞

参考答案:D

35[单选题,0.6分] 20世纪末课程与教学的重新整合充分汲取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认识发展和价值探究的精华,它追求的是一种(C )

?

A.科技理性

?

B.实践理性

?

C.解放理性

?

D.工具理性

?

参考答案:C

36[单选题,0.6分]“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系统确立的,代表人物是()

?

A.塔巴

?

B.斯藤豪斯

C.皮斯特

?

D.坦纳

参考答案:B

37[单选题,0.6分]布鲁纳用“表征系统”的概念来表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它们是行为表征、图象表征和( D )

?

A.言语表征

?

B.形象表征

?

C.实物表征

?

D.符号表征

参考答案:D

38[单选题,0.6分]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贝尔提出了()

?

A.比较组织者

?

B.陈述性组织者

?

C.说明性组织者

?

D.先行组织者

?

参考答案:D

39[单选题,0.6分]范例教学的特殊之点在于“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要具备基础性、范例性和()

?

A.基本性

?

B.预备性

?

C.要素性

?

D.启发性

?

参考答案:A

40[单选题,0.6分]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应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的教学机器,使学生能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称为()

?

A.机器教学

?

B.程序教学

?

C.强化教学

?

D.编程教学

?

参考答案:B

41[单选题,0.6分]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领域”和()

?

A.技能领域

?

B.社会性领域

?

C.情感领域

?

D.语言领域

?

参考答案:C

42[单选题,0.6分]当课程开发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的时候,这种课程即是()

?

A.永恒主义课程

?

B.知识论课程

?

C.要素主义课程

?

D.学科中心课程

参考答案:D

43[单选题,0.6分]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是()

?

A.提示型教学方法

?

B.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

C.自主型教学方法

?

D.课堂讨论型教学方法

?

参考答案:C

44[单选题,0.6分]

?

夸美纽斯创立的“泛智课程”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

A.泛智论

?

B.经验论

?

C.文化论

?

D.兴趣论

参考答案:A

45[单选题,0.6分]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与()

?

A.方法

?

B.过程

?

C.学生

?

D.教师

?

参考答案:A

46[单选题,0.6分]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这种课程组织的标准称为()

?

A.连续性

?

B.顺序性

?

C.整合性

?

D.螺旋性

参考答案:C

47[单选题,0.6分]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具有这种课程取向的课程类型称为()

?

A.分科课程

?

B.综合课程

?

C.经验课程

?

D.学科课程

?

参考答案:B

48[单选题,0.6分]在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可称为()

?

A.直线式课程

?

B.螺旋式课程

?

C.显性课程

?

D.隐性课程

?

参考答案:C

49[单选题,0.6分]把整个班级分成许多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自主性的共同学习,这种学习形式称为()

?

A.分组学习

?

B.个别学习

?

C.同步学习

?

D.交差学习

?

参考答案:A

?

?

?

?

50[单选题,0.6分]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称为()

?

A.课程计划

?

B.课程变革

?

C.课程实施

?

D.课程采用

?

参考答案:C

?

?

?

?

51[单选题,0.6分]真正的课程是老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变革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这是课程实施的()

?

A.拒绝取向

?

B.相互适应取向

?

C.忠实取向

?

D.课程创生取向

?

参考答案:D

?

?

?

?

52[单选题,0.6分]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称为()

?

A.目标本位评价

?

B.目标游离评价

?

C.形成性评价

?

D.总结性评价

?

参考答案:A

?

?

?

?

53[单选题,0.6分]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这种评价称为()

?

A.效果评价

?

B.内在评价

?

C.质的评价

?

D.量的评价

?

参考答案:C

?

?

?

?

54[单选题,0.6分]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手段,从大量个别情境中归纳出课程开发的规律与程序,这种课程研究的方法称为()

?

A.量的研究方法

?

B.质的研究方法

?

C.纵向研究方法

?

D.横向研究方法

?

参考答案:A

?

?

?

?

55[单选题,0.6分]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的基础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所构成的世界,称为()

?

A.科学世界

?

B.儿童世界

?

C.生活世界

?

D.成人世界

?

参考答案:A

?

?

?

?

56[单选题,0.6分]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称为()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2 专业:教育管理(本) / 课程与教学论人气指数:18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小学教育等专业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典型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研究法、————、人种学研究法。 2.课程资源是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它包括——和————。 3.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 ——、——或设备。 4.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三种类型。 5.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包含理论基础、——、实现条件、活动程序和评价等五个要素。 6.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一一——、手 势、面部表情、——和体态等来表达。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正”或“误”) 1.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泰勒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 2.杜威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 ) 3.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法国。( ) 4.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认识的过程。( ) 5.教学评价不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隐性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与内容是什么? 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4.简述教学艺术的特征。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举例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2.试述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试卷代号:115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小学教育等专业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1月 一、填空题(共6小题,共lo分) 1.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 2.素材性资源条件性资源 3.工具媒体 4.对抗 5.功能目标 6.副语言眼神 二、判断题(共5小题,共10分) 1.错 2.错 3.对 4.错 5.错 三、简答题(共4小题,共40分) 1.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无形课程等,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汁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与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眼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心理准备阶段;感知知识阶段;理解知识阶段;巩固知识阶段;运用知识阶段;检查与评价学习效果阶段。 4.教学艺术的特征 (1)教学艺术的创造性。(2)教学艺术的形象性。(3)教学艺术的情感性。(4)教学艺术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 1、被认为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着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的原理》? C、《怎样编制课程》? D、《儿童与课程》 ?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泰勒? D、泰罗? 3、“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 A、观察? B、审议? C、实践? D、规定 ? 4、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A、技术兴趣? B、解放兴趣? C、实践兴趣? D、价值兴趣?

5、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拉特克? 6、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着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学记》? 7、提出“教育性教学”思想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罗杰斯 ? 8、学习过“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儿童,通过学习“菱形”这一概念,知道了“菱形是四边形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这种学习是奥斯伯尔所提出的(?)? A、尚未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总结学习 9、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随着后天经验的增长,他们越是不断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越是从中得到满足,这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A、成功驱力? B、自我提高驱力? C、附属驱力? D、认知驱力? 10、下列属于行为控制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是(?)? A、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 B、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C、斯金纳的程序教学设计模式? D、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 11、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条件反应”和(?)?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实物强化” D、“奖励强化” ? 12、“学生将通过陈述而证明已掌握了五个逗号规则的知识,并能在逗号被删除的句子中正确插入逗号。”这种教学目标的表述属于(?)? A、行为目标? B、普遍性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 13、课程开发以当代社会的需求为基点、强调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的优先性,此种课程观是(?)?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B卷及答案

**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B卷)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考试类型:考试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作为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基本标志的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2.下列哪部著作被西方社会认为是“课程论”诞生的标志。() A.《课程论》 B.《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 C.《儿童与课程》 D.《理解课程》 3.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下面认知目标中属于最高层次的是()。 A.口头解释几何概念后,学生能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B.面对一份污染报告,学生能提出检验其中结论的方法 C.学生能推测出容器中的空气抽出后对容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D.学生阅读文章时,能区分出观点和事实 4.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四个“形式阶段”具体是()。 A.专心审思练习巩固 B.预习学习练习复习 C.预习练习实践巩固 D.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5.为了使学生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许多学校开设了“环境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A.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B.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C.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D.成人本位综合课程

6.师生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业务关系 B.伦理关系 C.情感关系 D.管理关系 7.现代教学论所说的“三中心”不包括 ( )。 A.活动中心 B.经验中心 C.社会中心 D.儿童中心 8.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 )。 A.古德莱德 B.查特斯 C.斯金纳 D.杜威 9.主张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是()。 A.读书指导法 B.发现法 C.暗示法 D.实习法 10.“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美国教育家()。 A .裴斯泰洛齐 B. 卢梭 C. 福禄倍尔 D. 杜威 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课程与教学关系中,“包含模式”的情形有()。 A.大教学小课程 B.大课程小教学 C.两者相互交叉 D.两者循环联系 2.课程与教学的基础包括()。 A.历史基础 B.文化基础 C.社会基础 D.心理学基础 3.行为性目标的特点是( )。 A.目标明确、具体 B.可操作性强 C.容易评估 D.突出了课程目标体验的创造性和主体性 4.复述策略包括()。 A.画线 B.抄写 C.做记录 D.批注

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 2002年4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 15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 )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A.泰勒 B.艾斯纳 C.杜威 D.斯坦豪斯 2.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 )、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3.结课的形式有多种,下列项目中有一种提法,一般是不会采用的,即( )。 A.归纳式 B.回味式 C.拓展延伸式 D.故事启发式 4.典型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是指( )。 A.分组教学制 B.道尔顿制 C.文纳特卡制 D.开放课堂 5.“学习化课程”体现的是( )。 A.融合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B.课程整合的理念和形式 C.隐性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D.选修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6.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五个层次。 7.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 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一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一交替的办法进行 教学的组织形式。 8.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与评价目的、收集和 ______——和反省与评价。 9.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一素质。 10. CIPP模式中的成果评价,即要____、解释和____课程方案的成绩,并协助决 策者决定课程方案是否应该终止、修正或继续。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1.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 12.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的教育家是【】 A.查特斯 B.坦纳 C.泰罗 D.博比特 2.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加涅和【】 A.布里格斯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麦克尼尔 3.在第一次、第二次技术革命时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 A.平等与共存的关系 B.主导与依附的关系 C.独立与对等的关系 D.对等与融合的关系 4.将课程各要素按纵向的发展序列进行组织的基本标准是【】 A.阶段性和顺序性 B.阶段性和连续性 C.阶段性和整合性 D.连续性和顺序性 5.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 A.轮形课程 B.环境教育课程 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D.STS课程 6.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 A.情感领域 B.思维领域 C.意志领域 D.思想领域 7.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论专家是【】 A.泰勒 B.博比特 C.查特斯 D.坦纳 8.以下主要“体现在国家、地方、学校的教育哲学中,体现在宪法、教育基本法、教育方针之中”的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培养目标 D.课程与教学目标 9.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而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示范 B.呈示 C.展示 D.口述 10.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A.小步子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高难度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 11.一些评价专家认为,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有效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达成模式 B.行为模式 C.差别模式 D.回应模式 12.德国教育家拉伊和梅伊曼主张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从 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这种“科学的教育学”被称为【】 A.理性教育学 B.思辨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活动教育学 13.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是【】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主罗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 3.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 4.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5.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共25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 1.论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含义、价值与实施条件。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范围不全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范围 1、在西方,夸美纽斯最早使用“课程”一词。1657年,他为泛智学校设计了三类课程,期 望在泛智学校,学生“可以学习当前和将来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学科。”课件夸美纽斯是把课程理解为一切学科,这是从教学活动的角度理解课程的。 2、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斯宾塞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的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 值》中多次使用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该词源于拉丁语“currere”。”“rurrere”是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是名词。原意为”跑到“。根据这个词源,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 3、课程: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与教 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 4、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与教育是一致的,意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狭义的 教学则指学校教学,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是从教育概念中分化出来的。具体而言,狭义的教学就是学校教学,是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的,以特定文化为对象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 5、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包含关系、相互独立关系、交叉关系、循环关系、 6、杜威的课程理论: A、提出了课程与学习者的关系问题。 B、提出了以经验为本质的课程观。 C、提出了实施 课程的新的方式。由于时代和科学的局限,杜威的许多思想和观点在今天看来是有偏颇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杜威在上述几个方面的贡献是划时代的,对课程本身都是有根本性意义的。 课程研究的专门化学科时期 7、虽然课程的发展与研究有一个丰富而漫长的过去,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从教育 学中相对独立的分离出来,却是20世纪初的事情。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的《课程》一书被认为是第一本专门讨论课程的著作,也是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之后,随着专注于课程问题研究的课程论专家的出现及课程研究专著的相继出版,各科课程研究方式方法及理念的改变,使课程研究渐趋科学化和专门化。课程论在20世纪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不是偶然的。一方面,课程理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后,已经具备了建立自己体系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美国20年代以科学和效率为主要追求的课程改革运动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8、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拉尔夫·泰勒集课程研究 科学化之大成,成为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和里程碑式的人物,代表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之后,课程研究流派纷呈,标志着一个课程研究专门化学科时期的到来,在20世纪早期的课程科学化运动中,博比特和差特斯是主要代表,他们的课程理论为科学化的课程研究以及泰勒的课程原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泰勒及其“泰勒原理” 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研究的集大成者。由于泰勒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贡献,他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分”、“当代教育评价之父”“泰勒原理”被公认为是里程碑式的课程研究范式,因此太累是课程理论成为专门、独立学科时期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 “泰勒原理”是由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以及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基本环节构成。 就“泰勒原理”的历史贡献来说。首先,“泰勒原理”力图有效控制课程开发过程,是课程开发成为一种理性化、科学化的普遍被采用的程序模式,起吐出的贡献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

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题(精品文档)_共10页

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题 2013级教育硕士《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A) 一、论述题(共四题,每题25分,共100分。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言简意赅。提倡创新,有个人见解) 1.结合你所学或熟知的学科专业,尝试用课程研究的方法论分析一门课程(比如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科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的课程属性(25分) 课程本质研究的方法论 (一)课程立场 课程的立场不是对象立场,首先是主体立场;课程立场不是共识性立场,而是个性化立场;课程立场不是一种事实性立场,而是一种价值性立场;课程立场不是一种纯粹的科学立场,而是生命立场 1.生命立场和主体自由 时刻从学生生长、生成、发展的角度看待历史课程,把历史课程看做意义系统,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读史可以明智。。。这些问题都必然会促进学生生长、生成、发展,这无疑体现了生命立场和主体自由2过程立场(生成立场或生成性思维) (1)过程立场是一种发展立场,是一种创造立场,是一种对话、互动、交往的立场,是一种生成立场. 它从过程中追求结果,而不是从结果中评价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地、先验地看待学生,而是以发展眼光看学生的成长。在历史课堂上师生通过交流 (2)过程立场是一个多元立场。 “多元”意味着多种可能或多种解释,意味着多元思维方式,多元的问题解决策略,学生的发展路径是多样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观念的建立也是多种多样的。由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文本影响学生时,应秉持一种多元意义的教育过程观,鼓励师生在自身的生活经历、经验的基础上寻求对文本意义的多元理解,而不是执迷不悟于所谓的标准答案和确定性结论,允许“多元”的声音存在。 3)过程思维是要揭示过程中的复杂动态的关系和动态平衡的状态。 ——揭示教育过程的关联性。(1)与自身的联系。(2)与社会和文化的联系。(3)与自然的联系。 ——揭示教育过程的转化与生成。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品德转化的过程、教育文化化的过程。 3意义立场或价值关怀---不是事实立场 (1)由“课程是什么”的本体论追问向“课程应该是什么”的实践论追问。 (2)超越课程开发的技术,结合课程的内在价值来理解 (3)菲尼克斯有一句名言:一切教育都应该成为意义的领域。 第一,意义的预设。我们要把每一教育的意义揭示出来。 第二,价值和意义的多种可能性,就是要揭示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实现的阶段。 第三,意义的结果/意义的评价。 (二)课程思维 1.价值思维(主体思维)读价值哲学李德顺的《价值论》 2.结构思维。(结构主义哲学)

(3)--《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河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课程教学方面,总结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之大成,提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教育教学原则的教育专著是( )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 2、教师中心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罗杰斯 B.论语 C.赫尔巴特 D.杜威 3、经典的课程开发模式是( ) A.过程模式 B.目标模式 C.情景模式 D.惠勒模式 4、中国古代的六艺属于( ) A.经验课程B.综合学科课程C.科目本位课程D.学术中心课程 5、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八年研究B.活动分析C.解放兴趣D.科学主义 6、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教育家是( ) A.巴班斯基B.维果茨基C.凯洛夫D.列昂节夫 7、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 A.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8、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是( ) A. 内在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9、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10、 文纳特卡制的创立者是( ) A.巴班斯基 B.布鲁姆 C.华虚朋 D.瓦根舍因 11、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卢梭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12、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体现教育价值的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13、以学习小组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目标,并以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为教学评价主要指标的教学策略是() A.合作学习策略 B.活动性策略 C.生活性策略 D.教学互动策略 14、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具有这种课程取向的课程类型称为( )

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博比特、查特斯等人于20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课程开发理论被称为( ) A.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B.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C.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 D.泰勒原理 2.下列不属于 ...“学术中心课程”之特征的是( ) A.结构性 B.实践性 C.专门性 D.学术性 3.下述不属于 ...施瓦布提出的三种课程审议艺术的是( ) A.实践的艺术 B.准实践的艺术 C.折中的艺术 D.整合的艺术 4.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5.下列不属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三大新教学论流派”的是( ) A.实验教学论 B.发展性教学论 C.发现教学论 D.范例教学论 6.杜威所倡导的教学是( ) A.教育性教学 B.问题解决教学 C.发现教学 D.情境教学 7.以下关于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20世纪初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 B.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与核心 C.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 D.被看作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 8.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 跃过程,这三类表征系统不包括 ...( ) .

A.行为表征 B.言语表征 C.符号表征 D.图像表征 9.以下关于学习层级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是以已经习得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 B.学习较为复杂的、抽象的知识技能,是以较为简单、具体的知识技能为基础 C.前一层级的学习为后一层级的学习做好准备 D.教师设计教学时,通过分析后一层级学习的结果确定学生的内部条件,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10.程序教学设计的关键因素是( ) A.程序教材的编制和教学机器的使用 B.程序教材的编制和教学范例的使用 C.教学范例的编制和先行概念的使用 D.即时强化的策略和教学机器的使用 11.奥苏伯尔提出的教学策略是( ) A.发现学习 B.程序教学 C.最近发展区 D.先行组织者 12.“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这一课程目标属于( )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13.在学科本位综合课程中,“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指的是( )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相关课程 D.综合课程 14.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属于学科课程中的( ) A.科目本位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综合学科课程 D.儿童中心课程 15.持有课程创生取向的学者会认为,教师的角色是( ) A.课程消费者 B.课程执行者 C.课程开发者 D.教书匠 16.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施的具体过程称为( ) A.课程变革 B.课程实施 C.课程计划 D.课程采用 17.课程知识主要是由课程专家在课堂之外,用他们认为是最好的方法为教师的实施而创造的,这一观点属于课程实施的( )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开卷)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开卷)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开卷) 一、 1、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2、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3、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1.主动性, 2.独立性, 3.独特性, 4.体验性, 5.问题性, 6.交互性, 7.生成性4、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二、 1、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它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第二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效性,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试题(A卷)及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试题(A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计20分) 1.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能分为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_。 5.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要素构成的。 6.斯塔弗尔比姆等人提出的CIPP评价模式包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环节。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5题,计10分) 1.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 A.进步主义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永恒主义课程 D.要素主义课程 2.提出目标游离评价的评价专家是() A.斯克瑞文 B.斯太克 C.普罗沃斯 D.莱斯 3.“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这指的是() A.体验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4.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的三种典型观点是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和() A.独立论 B.统一论 C.平行论 D.超越论 5.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 A.轮形课程 B.环境教育课程 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D.STS课程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6题,计30分) 1.泰勒认为,选择学习经验必须遵循五条原则,这五条原则分别是什么? 2.简述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

第一章绪言 一、名词解释 《大教学论》 《普通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学科基本结构 八年研究 二、简答题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是什么? 2.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3.课程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三、论述题 1.论述教学论的历史演进过程。 2.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课程 学科 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 七艺

学制 形式教育 实质教育 知识本位课程 儿童本位课程 二、简答题 1.简要回答“学科”和“课程”之间的关系。 2.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3.试比较现代课程与古代课程的异同。 4.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三、论述题 1.述评当代各种课程形态。 2.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开发隐性课程。 第三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一、名词解释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取向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二、简答题 1.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2.行为性目标有何优点? 3.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4.选择课程内容的原则有哪些? 5.组织课程内容的原则有哪些? 6.选择小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评述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的认识。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一、名词解释 课程实施 课程计划 课程评价 决策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二、简答题 1.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是什么? 2.简要回答课程实施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3.你是如何理解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这一命题的?4.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重点2016

第一章概论 【简答】传统教学论有哪些基本特征? 1.强调教学论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2.强调提高学科的独立习惯和科学性 3.形成了教学论的基本范畴 4.形成了最基本的教学思想 5.注意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出现了专门的教学实验 6.出现了一大批对教学论有深入研究的教育家 科学主义教学论与人文主义教学论争论焦点? 科学主义教学论的基本特点是: 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在教学目的方面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 在教学过程方面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股执行、计划性, 在课程内容方面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 在教学手段方面重视新技术工具的使用 人本主义教学论刚好相反: 它把教学主要视为一种个性交往、情感交流、艺术创造的过程, 教学的基本追求是价值实现、情感满足、艺术感受、心灵沟通 在课程方面突出人文知识的重要性 在教学方法上推崇即兴发挥、灵感直觉和主观感悟 【名词解释】课程标准 在我国,当前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 第二章 【名词解释】隐形课程 隐形课程又叫潜课程或潜在课程,主要指正式课程以外的任何一种或全部的教育活动,比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班级活动等。 【简答】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外部因素:1.社会 2.儿童 3.知识 内部因素:1.学制 2.课程传统 3.课程理论 4.课程自身发展的辨证否定之规律 第三章 【名词解释】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简答】确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 1.学习者的需要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3.学科的发展 【简答】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1.注重基础性 2.贴近社会生活 3.尊重学生经验 4.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第四章 【名词解释】课程开发 主要指使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要求,进而持续不断开发课程的活动与过程 【论述】泰勒目标模式 1.关于课程目标的选择与界说 “三个来源”: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两个筛子”: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 2.选择和建立适当的学习经验 3.组织学习经验 在处理学习经验的纵向和横向组织关系时,应注意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学习经验的组织还要确定组织的要素及其组织策略 学习经验的组织还需要确定组织结构,即课程的呈现方式 4.课程评价 步骤:1.解说目标 2.确定使学生有机会表现教育教育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情境 3.编制评价手段 4.解释和使用评价结果 第五章 【名词解释】教学 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机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简答】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认识活动 1.教学认识是学生个体认识活动 2.有教师教是教学认识的重要特征 3.教学认识具有间接性 4.教学认识具有发展性

课程与教学论2008年—009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2008年——2009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一、填空(10分) 1、________________是课程与教学论的核心问题。 2、人本主义心理学家________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主张。 3、在帕森斯等人的影响下,杰克逊第一次在他的著作《教育生活》中使用“____________”一词。 4、课程设计中涉及的课程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和________四种。 5、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基于对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辩证认识,在课程的设计取向上以____________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6、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网络包括了下列三个维度的目标:基础知识与技能、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发展过程、____________的统一。 二、单项选择(10分) 1、儿童中心、“从做中学”的课程与教学观,主要是受____哲学流派的影响? A、存在主义 B、实用主义 C、分析哲学 D、人本主义 2、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我们应当设计不同的课程目标:在培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则____较为合适;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则____更佳。 A、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 B、表现性目标,展开性目标 C、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 3、下列哪种课程设计模式主张教师参与课程设计?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集体审议模式 D、自然模式 4、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属于____。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 15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 )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A.泰勒 B.艾斯纳 C.杜威 D.斯坦豪斯 2.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 )、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3.结课的形式有多种,下列项目中有一种提法,一般是不会采用的,即( )。A.归纳式 B.回味式 C.拓展延伸式 D.故事启发式 4.典型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是指( )。

A.分组教学制 B.道尔顿制 C.文纳特卡制 D.开放课堂 5.“学习化课程”体现的是( )。 A.融合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B.课程整合的理念和形式 C.隐性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D.选修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6.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五个层次。 7.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一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一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8.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与评价目的、收集和 ______——和反省与评价。 9.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一素质。 10. CIPP模式中的成果评价,即要____、解释和____课程方案的成绩,并协助决 策者决定课程方案是否应该终止、修正或继续。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1.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 12.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试卷代号:1 15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部分 Decide whethe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or false. Write a T in the brackets if it is true or an F if it is false. (15 points. 1 point for each other) 1.Interaction and experimenting with the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are very important factors for language development. T 2.We should not be tolerant to our L2 learners’ errors when they are trying to communicate. F 3.Children should start learning English as early as possible even if they are not in good circumstances. F 4.Different personalities have different aptitude for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F 5.Motivation and interest in learning are fundamental to ensure success i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for children. T 6.Faced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English teachers are expected to change their views about language which is not a means for communication but a system of linguistic knowledge. F 7.The new English curriculum is designed to promote the students’overall quality. T 8.In order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continuing developmen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students’language skills, knowledge, affects, strategies and culture awareness. T 9. A primary English teacher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use both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 to evaluate children’s lea rning. T 10.Remembering all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s can automatically guarantee good pronunciation. F 11.Children learn best when they are involved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T 12.Students need to be given detailed grammar rules if they are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successfully. F 13.Different seating arrangements allow not only different classroom interactions but also different learner-teacher relationship. T 14.As for classroom language, an English teacher should use half Chinese and half English to make himself or herself understood by the children. F 15.A teacher should always speak in a normal voice in English class, for the noisier the teacher is, the noisier the children will become. F 16.A teacher should raise his\her voice above the noise in order to get quiet in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