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原理复习总结资料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总结资料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总结资料

第一章

1. 模拟信号是指代表消息的信号及其参数(幅度、频率和相位)随着消息连续变化的信号;特点:在幅度上连续,但是

在时间上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

数字信号指的是时间和幅值都是离散的信号形式

2. 信源所发出的信息经变换器变换和处理后,送往信道上传输的是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信源所

发出的信息经变换和处理后,送往信道上传输的是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3. 多路信号互不干扰地沿同一条信道传输称为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利用了信号的时间离散性,也就是使各路信

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信道进行传输,在接收端由不同的时间取出对应的信号。

4. 数字通信的特点: 1. 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2. 便于加密处理3. 利于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4. 设备便于

集成化、小型化5. 占用频带宽

5. (1). 有效性指标:a信息传输速率b符号传输速率(码元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码元的数目,其单位为“波

特”(Bd)Rb=NB·log2M)c 频带利用率(2)可靠性指标:a 误码率(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误码的码元个数与传输的总码

元数之比,通常以Pe来表示)b信号抖动

第二章

1. PCM:脉冲编码调制

2. PCM信号处理(编码)过程:

(1)抽样低通型信号抽样

带通型信号抽样

例1,试求载波60路超群信号312~552kHz的抽样频率,包括可用抽样频率等间隔抽样频率.

B=fm-fL=552-312=240kHz,n=[f L/B]I=[312/240] I=1

f smin= 2×552/(1+1)=552kHz f smax= 2×312/1=626kHz

等间隔:f s =2(312+552)/3=576kHz

例2,带宽为48kHz的FM模拟信号,频分多路系统上限频率fm为1052kHz,下限频率为1004kHz,求最小抽样频率。

n=[f L/B]I=[1004/48]I =[20.9]I=20 f smin= 2×1052/(20+1)=100.2kHz

(2)量化均匀量化:在量化区内,大、小信号的量化间隔相同,最大量化误差也就相同,所以小信号的量化信

噪比小,大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大。(信噪比P22)非均匀量化: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小,其量化误差也小;信号

幅度大时,量化间隔大,其量化误差也大。(信噪比P26)

(3)编码将每个量化电平赋予一特定代码,接收端可根据代码还原量化后的样值。

信号幅度动态范围为(-128~128V),当编码为8位时,第1位位于极性码,其余为幅度码,输入样值81.2V时,编码器工作:

①判断极性码,编为a1=1;

②第一位幅度鉴别,标准电压和幅度鉴别均为1/2×128=64,由于81.2>64,则a2=1,输出值至下一级输出为81.2-64=17.2V

③a3的编码,标准电压和幅度鉴别均为1/4×128=32,17.2< 32, a3=0,则使标准电压输出无效,下一级值为17.2V

④依次编出的码a4a5a6a7a8为“10001”,编码量化误差为81.2-81=0.2V

3. A律13折线编码a1 a2a3a4 a5a6a7a8

极性码段落码段内电平码

用于段落码决定的权值为0△、16△、32△、64△、128△、256△、512△、1024△

用于段内码判定的权值由该段起始电平和段落差而定

如:Vr8=段落起始电平+ x5·1/2段落差+ x6·1/4段落差+x7·1/8段落差+1/16段落差

第三章

1. DPCM:差值脉冲编码调制,考虑利用语声信号的相关性找出可反映信号变化特征的一个差值量进行编码的方法,一般以预测的方式来实现。预测编码:语音信号的相邻杨值点间存在幅度相关性,根据前些时刻的样值来预测现时刻的样值,只要传输样值与预测值之差,不需要对每个样值都传输,接收端把差值叠加在预测序列上,就可恢复原始序列. ADPCM :自适应差值脉冲编码调制,让量化间隔Δ(t )的变化,与输入信号方差相匹配,即量化器阶距随输入信号的方差而变化,它正比于量化器输入信号的方差。

2. 子带编码是首先将输入信号分割成几个不同的频带分量,然后再分别进行编码,这类编码方式称为频域编码。等带宽子带编码:系统总传输速率I=2BR ,B 总带宽,R 子带平均比特数

第四章

1. 差错控制方法:(1)前向纠错(FEC)(2)自动请求重传(ARQ)(3)信息反馈(4)混合纠错

2. 分组码(n,k ):k 表示每组二进制信息码元的数目。n 表示码组的总位数,又称位码组程度。n -k =r 表示码组中监督码元的位数,或监督位数目。R =k/n 为编码效率,说明码组中信息为所占比重

3. 码组重量:码组中“1”的数目称为码组的重量码组。距离d :对应位上数字不同的位数。最小码距d 0:在(n, k)线性分组码中,任两个码字之间的距离中最小的码距。

(1)d 0≥ e + 1 该码组具有检测e 位错码的能力 (2)d 0≥2t + 1 码组具有纠正t 个错码的能力

(3)d 0≥ t + e + 1 ( e>t ) 该码组集中的码组具有纠正t 位错码,并检测e 个错码的能力

4. 在各组的数字信息后面附加1位监督位,使得该码组连监督位在内的“1”的个数位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 二维奇偶校验码,又称行列监督码或矩阵码:将若干个所要传送的码编成一个方阵,每行对应一个码组,每行后加一个监督码,同时每列最后也增加一监督码,进行奇偶校验.

5. 汉明码是一种能够纠正1位错码的编码方式。线性码是按一组线性方程构成的编码。(一般来说,若码长为n ,信息位数为k ,则监督位数r =n -k 。如果希望用r 个监督位构造出r 个监督关系式,来指示一位错码的位,则要求2r -1≥n 或者2r ≥k+r+1)

典型监督矩阵H=[P Ir] Q=P T 生成矩阵G=[I K Q] [a6 a5 a4 a3 a2 a1 a0]=[a6 a5 a4 a3]G

因为线性码具有封闭性, 因此两个码组之间的距离必是另一个码组的重量,故码的最小距离即是码的最小重量 (全零出外)

6. 循环码:例:n=7,k=3,n-k=4,唯一的码多项式代表的码组为0010111,对应的码多项式(生成多项式)g(x)= x4 +x2 + x + 1则所得的生成多项式为: 求生成多项式:x n +1=g(x)[x k +h(x)] 循环码编码:I(x)为信息位 R(x)为监督位 循环码F(x)= x n-k I(x)+R(x) 第六章

1. SDH 最核心特点的有三条:同步复用、标准光接口和强大的网络管理能力。

特点:(1)有全世界统一的数字信号速率和帧结构标准。(2)采用同步复用方式和灵活的复用映射结构,净负荷与网络是同步的。(3)SDH 帧结构中安排了丰富的开销比特(约占信号的5%),因而使得网络运行、管理、维护(OAM)能力大大加强。(4) 将标准的光接口综合进各种不同的网络单元,减少了将传输和复用分开的需要,从而简化了硬件,缓解了布线拥挤。(5) SDH 与现有的PDH 网络完全兼容,即可兼容PDH 的各种速率,同时还能方便地容纳各种新业务信号。(6) SDH 的信号结构的设计考虑了网络传输和交换的最佳性。

2. SDH 结构:段开销(SOH )区域,净负荷(Pay1oad )区域,管理单元指针(AU-PTR )区域

STM-1速率:155.520Mbit/s STM-N 速率:155.520*N

STM-N 的帧长:9*270*N *8 bit 帧周期:125μs

3. MSOH RSOH 举例1769△ x1: 1796△>0 x1=1 x2: 1769△>Vr2 128△ x2=1 x3: 1769△>Vr3 512△ x3=1 x4: 1769△>Vr4 1024△ x4=1 x5: 1769>Vr5=1024+1/2·1024=1536 x5=1 x6: 1769 Vr7=1024+1/2·1024+1/8·1024=1664 x7=1 x8: 1769>Vr8=1024+1/2·1024+1/8·1024+1/16·1024=1728 x8=1 ??????????=??????????=111010001110100011101G )()()()(2生成矩阵为x g x xg x g x x G ()()()()()()1)(1--+=-r x R k x Q x g x R x Q x g x I x k n 幂次,为幂次为则

4. SOH字节的功能(1)帧定位字节A1和A2(2)再生段踪迹字节J0(3)数据通信通路(DCC)D1~D12(4)公务字节E1和E2(5)使用者通路F1(6)比特间插奇偶检验8位码(BIP-8)B1(7)比特间插奇偶检验24位码(BIP-N×24)字节B2B2B2(8)自动保护倒换(APS)通路字节K1和K2(b1~b5)(9) 复用段远端失效指示(MS-RDI)字节K2(b6~b8)(10) 同步状态字节S1(b5~b8)(11) 复用段远端差错指示(MS-REI)M1 (12) 与传输媒质有关的字节△(13) 备用字节Z0

5. 1个139.264Mbit/s被复用成STM-1,63个2.048Mbit/s----- STM-1,3个34.368Mbit/s复用成STM-1

6. 映射是一种在SDH边界处使支路信号适配进虚容器的过程。定位是一种将帧偏移信息收进支路单元或管理单元的过程。复用是一种使多个低阶通道层的信号适配进高阶通道,或者把多个高阶通道层信号适配进复用层的过程。

7. SDH中指针的作用:(1)当网络处于同步工作方式时,指针用来进行同步信号间的相位校准;(2)当网络失去同步时(即处于准同步工作方式),指针用作频率和相位校准;当网络处于异步工作方式时,指针用作频率跟踪校准(SDH网同步的内容)(3)指针还可用来容纳网络中的频率抖动和漂移。

8. 通道开销(POH)(1)高阶通道开销(HPOH)①通道踪迹字节J1②通道BIP-8码B3③信号标记字节C2④通道状态字节G1⑤通道使用者字节F2,F3⑥TU位置指示字节H4⑦自动保护倒换(APS)通路字节K3(低四位)⑧网络操作者字节N1⑨备用比特K3(高四位)(2)低阶通道开销①V5字节②通道踪迹字节J2③网络操作者字节N2

④自动保护倒换(APS)通道K4(低四位)⑤增强型远端缺陷指示K4(b5~b7)⑥备用比特K4(b8)

9. SDH网同步有四种工作方式:①同步方式②伪同步方式③准同步方式④异步方式

(完整版)数字通信原理历年试题及答案

题外话:本课程网上可以搜索到视频教程和课后习题答案,强烈建议网友搜索并参考这些资料来学习,这样效果会更好。其实读者只要把视频的内容及总复习加上课后习题都搞懂,想不考高分都难,呵呵。本课程是【数据通信原理】的先修课程,本文档中的答案有的是发布的答案,有的是从课本上找到的,有的是参考相关资料补充的,仅供网友学习时参考。凡有问号的地方皆为不确定。【…】为注释,P…为在课本上的页码。其实这里的好多原题在视频里和课后习题集里都能找到极似的原型题,但个人时间有限,不能一一为网友找到,却很抱歉,所以同时希望下载这篇文档的网友进一步补全答案,并上传百度,这样会让更多的网友受益,毕竟专业课的考试资料太难买到,求学都不容易! 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数字通信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讲话的语声信号为( A)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2.脉冲编码调制信号为( )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3.均匀量化的特点是( A ) A.量化间隔不随信号幅度大小而改变 B.信号幅度大时,量化间隔小 C.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大 D.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小 4.A律13折线压缩特性中的第7段线的斜率是( A ) A.0.5 B.1 C.4 D.16 5.PCM30/32系统中对每路信号的抽样帧频率是( ) A.8kHz B.16kHz C.64kHz D.2048kHz 6.STM—16的一帧的字节数为( D ) A.9×270×l B.9×270×4 C.9×261×16 D.9×270×16 7.PCM30/32系统复帧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1ms D.2ms ? 8.异步复接在复接过程中需要进行( D ) A.码速调整和码速恢复 B.码速恢复 C.编码方式变换 D.码速调整 【同步复接---码速变换;异步复接—码速调整】 1

气象遥感期末复习答案总结

(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一、判断 1、光机扫描用机械转动光学扫描部件来完成单元或多元列阵探测器目标的二维扫描。(对)(不确定) 2、热红外遥感不能在夜晚进行。(错) 3、辐射纠正是清除辐射量失真的处理过程,大气纠正是清除大气影响的处理过程。(对) 5、专题制图仪TM(Thematic Mapper)是NOAA气象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错) 6、可见光波段的波长范围是0.38-0.76cm。(错,应是um) 7、利用人工发射源,获取地物反射波的遥感方式叫做被动遥感。(错) 9、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0.3-3um,最大值为0.47um。(错)(不确定) 10、在军事遥感中,利用可见光波段可以识别绿色植物伪装。(错)(不确定) 11、空间分辨率是指一个影像上能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大小,常用的表现形式有:像元、像解率和视场角。(对) 12、直方图均衡化是一种把原图像的直方图变换为各灰度值频率固定的直方图的变换。(错) 16、微波辐射计是主动传感器,微波高度计是被动传感器。(错) 17、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只能应用于气象领域。(错) 18、黑体辐射的总能量与其绝对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峰值波长则与绝对温度成反比,随着温度的降低,最大辐射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对) 19、所有的物体都是黑体。(错) 20、所有的几何分辨率与像素分辨率是一致的。(错) 21、冬天的影像有利于土壤分析。(对) 22、所有的微波传感器都是主动式传感器。(错) 二、填空 1、维恩位移定律表明绝对黑体的__波长λ__乘以__绝对温度T__是常数2897.8。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___短波____方向移动。 2、电磁波谱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主要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组成。 3、按照传感器的工作频段分类,遥感可以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4、绝对黑体辐射通量密度是_发射物质的温度_和__辐射波长或频率_的函数。 5、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_瑞利散射_、_米散射_和_无选择性散射_。 6、SAR的中文名称是__合成孔径雷达__,它属于__主动___(主动/被动)遥感技术。 7、遥感技术系统一般由遥感平台系统、遥感仪器系统、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和分析解译系统组成。 8、彩色三要素指的是__明度__、__色调__和___饱和度___,其中色调反映的是物体对电磁辐射、反射的主波长,明度反映的是物体对电磁辐射的总能量。 9、航空航天遥感传感器数据获取技术趋向三多(多平台、多传感器、多角度)和三高(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时相分辨率)。 10、遥感数据获取手段迅猛发展,遥感平台有地球同步轨道卫星(35000Km),太阳同步卫星(600-1000Km)、太空飞船(200-300Km)、航天飞机(240-350Km)。 三、简答 2、什么叫发射率?按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可将地物分成哪几种类型? 发射率:地物的辐射出射度(单位面积上发出的辐射总通量)W与同温下的黑体辐射出射度W黑的比值。

《数字通信原理》综合练习题2015秋题目

北京邮电大学高等函授教育、远程教育《数字通信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模拟信号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字信号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模拟通信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多路通信,数字通信采用__________________ 实现多路通信。 3、PAM信号的_____________连续,______________离散,它属于____________信号。 4、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5、A/D变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步。 6、 D/A变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步。 7、波形编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参量编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抽样是将模拟信号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散化的过程,抽样要满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量化是将PAM信号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散化的过程。 11、量化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均匀量化量化区内(非过载区)的最大量化误差为_____________;过载区内的最大 量化误差为________________。 13、A律压缩特性小信号时,随着A的增大,信噪比改善量Q_________________;大信号 时,随着A的增大,信噪比改善量Q___________________。 14、实现非均匀量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A律压缩特性一般A的取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线性编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总结知识点

1、品种:经人类培育选择和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的遗传上相似而稳定的植物群体。 2、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3、种质;决定生物性状遗传,能把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4、种质资源(遗传资源);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 5、无性繁殖:生物不是通过有性生殖,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或体细胞等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 6、有性繁殖;生物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胚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繁殖后代,有完整的个体发育周期 7、无融合生殖:指一种近似有性繁殖由无融合生殖胚发育成植株的无性繁殖方式。 8、自花授粉;在自然条件下,雄蕊的花粉一般不借助外力即可直接授到本花雌蕊的柱头上,一般自然异交率在5%以内。 9、异花授粉;在天然授粉情况下,雌蕊主要依靠异株或同株异花的花粉完成授粉、受精。天 然异交率50%以上。 10、品质性状;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与品质有关的性状为品质性状。 11、目标性状;各类作物品种都具有一系列性状,其中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这些性状又各有其组成因素及生理生化基础。 12、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 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13、选择差;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与原始群体平均值将有一定差距为选 择差 14、饰变;由环境条件(土壤、气候、栽培措施)变化引起的变异 15、芽变:指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16、选择育种;利用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17、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使之性状固定,通过比较鉴定,选出 优系,培育成新品种的选择。 18、实生选种;针对实生繁殖的群体为改进其经济性状,提高品质而进行的选种育种 19、引种驯化;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的迁到其它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与品种。 21、分子标记;基于DNA水平多态性的遗传标记,它通过检测基因组的一批识别位点来估测基因组的变异性或多样性。 22、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借助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基因分析鉴定分离群体中含有 目标基因的个体,以提高选择的效率,即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手段,减少育种 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加速育种的进程。 23、自交不亲和性;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花期自交不能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特性。 24、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选择,可育成自交不亲和性特点且能稳定遗传的自交系 25、杂交不亲和性;远缘杂交表现不能结籽或结籽不正常的现象 26、自交系;由一个单株经过连续数代自交和严格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基因型纯合,遗传性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27、自交衰退;异化授粉植物在进行连续多代自交后会出现生理机能的衰退,表现为长势弱,抗性差,产量低。 28、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相互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在经过人

《数字通信原理》习题库

《数字通信原理》例题讲解 1、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进行信道编码?解:信源编码是完成A/D转换。 信道编码是将信源编码器输出的机内码转换成适合于在信道上传输的线路码,完成码型变换。 2、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解:模拟信号在时间上可连续可离散,在幅度上必须连续,数字信号在时间,幅度上都必须离散。 3、某数字通信系统用正弦载波的四个相位0、?、n、—来传输信息,这四个 2 2 相位是互相独立的。 ⑴每秒钟内0、二、n、—出现的次数分别为500、125、125、250,求此通 2 2 信系统的码速率和信息速率; (2)每秒钟内这四个相位出现的次数都为250,求此通信系统的码速率和信息速率。解:(1) 每秒钟传输1000个相位,即每秒钟传输1000个符号,故 R=1000 Bd 每个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0)=丄,P上I=- ,P( n )=- ,P ]=丄,每个符号 2 12 丿8 8 12 丿4 所含的平均信息量为 12 1 3 H(X)=( 1x 1+2X3+丄x2)bit/ 符号=1- bit/ 符号 2 8 4 4 3 信息速率2(1000 x1 )bit/s=1750 bit/s 4 ⑵每秒钟传输的相位数仍为1000,故 R=1000 Bd 此时四个符号出现的概率相等,故 H(X)=2 bit/ 符号 R=(1000 x 2)bit/s=2000 bit/s 4、已知等概独立的二进制数字信号的信息速率为2400 bit/s 。 (1) 求此信号的码速率和码元宽度; (2) 将此信号变为四进制信号,求此四进制信号的码速率、码元宽度和信息速率解:(1) R=R/log 2M=(2400/log 22)Bd=2400 Bd 1 1 T = = s=0.42 ms R B 2400

大气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气化学的研究方法 现场实验研究:反应物产物关系;污染物时空分布; 源谱测定;模式验证。 实验室研究:实验条件可控,可重复结果;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过程机理;模式参数获取。数值模拟:覆盖区域可选;反应机理全面;“一个大气”,综合空气质量模式 大气形成 地球诞生,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氢气和氦气。地表温度非常高,氢气和氦气分子最终脱离地球进入太空。 年轻的地球:H2O, CO2, NH3。大气来自地球火山释放, CO2溶亍海水,细菌通过光照幵消耗CO2,释放O2. 现在的地球:N2,O2动植物平衡阶段。微生物活动导致O2积累,光照分解NH3生成N2和H2,而H2最终进入太空。 大气分层 ·对流层(高纬度8-9km,中纬度10-12km,低纬度17-18km)、平流层(对流层顶向上到55km)、中层(平流层顶到85km)、热层。 ·均匀层(90km以下)、非均匀层。 ·非电离层、电离层(60-500km)、磁层。 大气边界层指的是地面往上到1000-2000米高度的这一大气层。特点为昼夜温差大;风速随高度增加;陆地上空边界层昼夜高度差异大。污染物积聚在边界层中;雾发生在边界层中。 对流层特征混合时间:物质在大气中混合均匀所需要的时间。 大气停留时间:某种组分在大气储库中存在的平均时间。 准永久性气体:稀有气体、N2、O2 可变化组分:CO2、CH4、H2、N2O、O3 强可变组分:H2O、CO、NOx、SO2、H2S、HC、SPM 物质组成 1、干洁空气 干洁空气平均分子量:28.966 g/mol 2、水蒸汽(0.01~4%)来源:蒸发、蒸腾作用 (1)产生天气现象,引起湿度变化和热量转化;(2)吸收长波辐射,对地面保温。 3、各种杂质(悬浮微粒和气态物质) 水汽凝结物、大气尘埃和悬浮在空气中的其他杂质包括大气污染物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到大气的并对人类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包括气溶胶状态和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溶胶:气体介质和悬浮在其中的分散粒子所组成的系统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最大辐射能力对应波长0.475μm,能量集中在0.17-4μm,可见光部分为0.4-0.8μm。 大气压强:大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PV=nRT P : 压强:Pa, V:体积m3,n:摩尔数mol,T: 温度:K,R:气体常数

土壤学与农作学复习资料

绪论 1、农业生产的实质: (1)第一性生产:种植业(第一性的生产资料是土壤); (2)第二性生产:养殖业; (3)第三性生产:加工业。 2、土壤的特点:它具有再生能力,是可以连续利用的一种资源。 3、农作学:研究建立合理农作制(系统)的技术体系及其理论的一门综合应用科学,其研究的对象是农作制。 4、农作学的主要内容: (1)土壤耕作和管理;(2)低产田改良与合理利用;(3)作物与水分关系;(4)农作物的灌溉制度;(5)节水农作制,等。 5、土壤学与农作学课程特点: (1)多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在自然环境中,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这也是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农田灌溉中涉及“植物—气候—土壤”整个系统; (3)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是生产出具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其中最基本的任务是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植物生产(农作物)。 第一章土壤形成与分类 1、土壤的定义: (1)定义一: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2)定义二: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分(溶液)、空气和生物等组成的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2、土壤的分类: (1)自然土壤:自然条件下,未经人类开垦耕作的土壤; (2)农业土壤(耕作土壤):经过人类开垦、耕种以后,原有性质发生了变化的土壤。 3、土壤肥力:土壤具有的能同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肥、气、热生活因素的能力。 水、肥、气、热是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的简称,是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其中,水、肥、气是物质基础,热是能量基础。 注:土壤之所以能生长植物,是因为它具有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4、土壤肥力的分类: (1)自然肥力:土壤在自然形成过程中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 (2)人工肥力:在自然肥力的基础上,经过人为活动以后而形成的肥力。 注:在耕作土壤中,土壤肥力是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的综合表现。 5、土壤生产力:在特定的耕作管理制度下,土壤生产特定的某种(或一系列)植物的能力。 6、土壤肥力与土壤生产力的区别及联系: (1)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互为联系,但并不相等。 (2)土壤生产力是由土壤本身的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所决定的。所谓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指的是土壤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及人为耕作、栽培等管理措施。(3)肥力只是生产力的基础,而不是生产力的全部。因此,高产的土壤必定是肥沃的,但肥沃的土壤并不一定高产。 7、岩石的风化过程:地球表面的岩石在空气、水、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破碎,并使岩石等的成分和性质等改变的过程。 8、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数字通信原理题库及答案

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数字通信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讲话的语声信号为( A)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2.脉冲编码调制信号为( )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3.均匀量化的特点是( A ) A.量化间隔不随信号幅度大小而改变 B.信号幅度大时,量化间隔小 C.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大 D.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小 4.A律13折线压缩特性中的第7段线的斜率是( A ) A.0.5 B.1 C.4 D.16 5.PCM30/32系统中对每路信号的抽样帧频率是( ) A.8kHz B.16kHz C.64kHz D.2048kHz 6.STM—16的一帧的字节数为( D ) A.9×270×l B.9×270×4 C.9×261×16 D.9×270×16 7.PCM30/32系统复帧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1ms D.2ms ? 8.异步复接在复接过程中需要进行( D ) A.码速调整和码速恢复 B.码速恢复 C.编码方式变换 D.码速调整 【同步复接---码速变换;异步复接—码速调整】 9.PCM30/32系统发送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500sμ D.1ms 10.以下4种传输码型中含有直流分量的传输码型是( D ) 【P183. CMI码也含有直流分量】 A.双极性归零码 B.HDB3码 C.AMI码 D.单极性归零码 11.PCM30/32系统发送复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1ms D.2ms 12.对SDH网络同步而言,在SDH网络范围内正常的工作方式是( ) A.伪同步方式 B.准同步方式 C.同步方式 D.异步方式 13.样值为513?,它属于A律13折线的(l=8)( D ) P36

气象学知识点总结(河北农业大学)

《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基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 第二节大气的组成 第三节大气的结构 第一章辐射 第一节辐射的一般知识 第二节太阳辐射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第四节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第五节地面有效辐射 第六节地面净辐射 第七节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 第二章温度 第一节土壤温度 第二节水层温度 第三节空气温度 第四节温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第一节空气湿度 第二节蒸发 第三节水汽凝结 第四节降水 第五节人工影响天气 第六节水分循环和水分平衡 第七节水分与农业生产 第四章气压与风 第一节气压和气压场 第二节空气的水平运动——风第三节大气环流 第四节地方性风 第五节风与农业第五章天气与天气预报 第一节天气系统 第二节天气预报 第六章农业气象灾害 第一节农业气象灾書概述 第二节由水分条件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第三节由温度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 第四节由光照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 第五节由气流异君导致的气象灾害 第七章气候与农业气候资源 第一节气候的形成 第二节气候带和气候型 第三节气候变迁 第四节中国气候特征和中国农业气候特点第五节中国农业气候资源 第六节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分析 第七节气候要素的一般表示方法 第八节季节与物候 第八章小气候 第一节小气候形成的物理基础 第二节农业小气候环境的改善 第三节农田小气候 第四节设施农业小气候 第五节农田防护林小气候

绪论 第一节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 一、气象学概念、研究内容与气象要素 1气象学(概念:研究大气中各种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形成原因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物理过程:物质和能量的输送与转化过程,如大气的増热与冷却,水分的蒸发与凝结等; 物理现象:风、云、雨、雪、、冷、暖、干、湿、雷电、霜、露等。 2 研究内容 (1)物理气象学。它从物理学方面来研究大气中的过程和现象,揭露这些过程和现象发展的物理规律。 (2)天气学。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由各项气象要素一定的结合所决定的大气状态,称为天气。研究天气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预报未来天气的学科,就是天气学。 (3)气候学。气候是在一较长时间阶段中大气的统计状态,它一般用气候要素的统计量表示。研究气候形成和变化的规律、综合分析与评价各地气候资源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就是气候学。 (4)微气象学。微气象学是研究大气层及其它微小环境内空气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物理气象学的一个分支。 二、气象要素(概念:表示大气状况和天气现象的各种物理量统称为气象要素。) 1.主要的气象要素有:气压、温度、湿度、降水、蒸发、风、云、能见度、日照、辐射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三、农业气象要素学的定义、任务及研究方法 1.农业气象学概念: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农业气象要素:在气象要素中和农业生产相关的称农业气象要素,包括:辐射、温度、湿度、风、降水等。 3.农业气象的研究内容: (1)农业气象探测:包括一起研制、站网设置、观测和监测方法等。 (2)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3)农业小气候利用与调节 (4)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 (5)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气象预报与气象情报 (6)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 (7)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 4.农业气象学的任务:(1)农业气象监测。(2)农业气象预报与情报(3)农业气候分区、区划、规划与展望 (4)农业气象措施、手段的研究(5)农业气象指标、规律、机制与模式的研究 5.研究方法:通过调查、观测、试验等结合完成。 6.平行观测法:(1)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构成 (2)主要气象要素、农田小气候要素、农业气象灾害的观测和田间管理工作的记载。 7.在平行观测的普遍原则和指导下,还采用下列方法: (1)地理播种法。(2)地理移置法或小气候栽种法。(3)分期播种法。 (4)地理分期播种法。(5)人工气候实验法。(6)气候分析法。 四、我国气象及气象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大气的组成 一、大气的组成 大气(按成分)分类:干洁空气、水汽、气溶胶粒子 (一)干洁空气组成(25km以下)(%)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

复习题 名词:同步, 映射, 抽样,量化, DPCM, 汉明码, 复用, 定位,时分多路复用,正码速调整,同步复接,异步复接 问答: 1.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特点。 2.数字信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3.为什么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4.低通和带通信号抽样定理。 5.回答均匀量化与非均匀量化的特点,说明为什么引入非均匀量化. 6.说明码的抗干扰能力与最小码距的关系. 7.什么叫PCM零次群? PCM30/32一至四次群的速率和接口码型分别是什么? 8.帧同步的目的是什么? PCM30/32系统的帧同步码型为何? 9.PCM帧同步系统处理流程图。 10.PCM30/32系统帧结构。 11.PCM帧同步系统中,前方保护和后方保护分别是指什么?其各自防止的现 象是什么? 12.PCM一次群到异步复接二次群,与同步复接的区别。 13.简述SDH通信系统的特点。 14.SDH帧结构分哪几个区域? 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15.SDH 网的速率等级有哪些? 16.SDH 中复用的概念是什么? 17.SDH 传送网的基本物理拓扑有哪几种? 18.SDH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19.画出SDH帧结构,计算出STM-N各个区域的速率大小 20.SDH网同步方式和时钟工作方式。 21.G.707 SDH复用结构。 计算方面: 1.A律13折线编解码,7/11变换; 2.带通信号的抽样及其计算,抽样后信号的频谱形式; 3.循环码计算,循环码多项式,监督矩阵和生成矩阵

4.SDH帧结构中各个信息结构速率的计算 5.系统循环码的多项式计算。 1. 某设备未过载电平的最大值为4096mv,有一幅度为2000mv的样值通过A律13折线逐次对分编码器,写出编码器编码过程及输出的8位PCM码。 2. PCM30/32路的帧长,路时隙宽,比特宽,数码率各为多少? 3. 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05sμ,如采用八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号速率;若传输过程中2秒误1个比特,求误码率。 4. 为什么同步复接要进行码速变换? 答:对于同步复接,虽然被复接的各支路的时钟都是由同一时钟源供给的,可以保证其数码率相等,但为了满足在接收端分接的需要,还需插入一定数量的帧同步码;为使复接器、分接器能够正常工作,还需加入对端告警码、邻站监测及勤务联络等公务码(以上各种插入的码元统称附加码),即需要码速变换。 5. 异步复接中的码速调整与同步复接中的码速变换有什么不同? 答:码速变换是在平均间隔的固定位置先留出空位,待复接合成时再插入脉冲(附加码); 而码速调整插入脉冲要视具体情况,不同支路、不同瞬时数码率、不同的帧,可能插入,也可能不插入脉冲(不插入脉冲时,此位置为原信息码),且插入的脉冲不携带信息。 6.由STM-1帧结构计算出①STM-1的速率。②SOH的速率。③AU-PTR的速率。 7.采用13折线A律编码,设最小的量化级为1个单位,已知抽样脉冲值为-95 单位。 (1)试求此时编码器输出码组,并计算量化误差(段内码用自然二进制码);写出对应于该7位码(不包括极性码)的均匀量化11位码。 8.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1sμ,如采用四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 号速率。 答:符号速率为

《耕作学》复习资料整理(农学专业用)

《耕作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持续农业: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农业。 2、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3、免耕:又称零耕、直接播种指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4、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法。 5、茬口:是指在轮连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作物及其茬地的泛称。 6、叶日积:是指作物维持一定叶面积的日数与叶面积的乘积。 7、套作: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 8、休闲:是在田地上全年或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以息养地力的土地利用方式。 9、耕作制度:也称农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和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10、LER:是指土地当量比,用来衡量间作对土地利用程度的指标。间作作物自然亩产量/单作产量。 11、复种指数是指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12、生态位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的对环境的综合适应特性 13、冠竞争是指复合群体的光的竞争称为冠竞争。 15、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16、边际效应是指作物边行的生态条件不同于行,由此而表现出来的特有产量效益。 土壤耕作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17、生态适应性是指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与当地实际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程度。 19、根竞争是指复合群体中作物间水分和养分的竞争。 21、农业资源是指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所需要的全部物质要素及信息。 23、土壤耕作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25、多熟种植是指在一年,于同一田地上前后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的作物。 26、农牧结合是指农区种植业与牧渔业相互适应与协调、牧渔业的规模与种类与种植业提供的饲料相适应,而种植业生产又适应于牧渔业的需要。 27、立体种植是指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包括木本)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28、养地制度是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养地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体系。 二、填空题 1.世界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是指(原始) 农业、( 传统) 农业和( 现代) 农业阶段。 2.耕作制度包括种植制度与养地制度两部分。 3.在耕作学中符号“/”表示_(套作)。 4.按水旱条件可将耕作制度划分为水田型,水浇地型,雨养型。 5.间套作复合群体的六种互补效应分别是密植效应、时间效应、营养异质效应、边际效应、补偿效应和正对等效应。 6、在耕作学中符号“‖”表示____ 间作。 7、带宽是间套作的基本单元。 8、耕作学的研究任务就是建立一个单位(农户或地区)的合理耕作制度。 9、带宽包括各个作物的幅宽和间距。 10、共处期间的“五早”管理技术是指早间苗、早补苗、早中耕除草、早追肥、早治虫。 11、作物布局是种植制度的主要容与基础。 12、休闲是轮作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茬口。

《数字通信原理》习题解答

《数字通信原理》习题解答 第1章概述 1-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模拟信号的特点是幅度连续;数字信号的特点幅度离散。 1-2 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模型中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的作用是什么?画出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答:信源编码的作用把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即完成模/数变换的任务。 信源解码的作用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即完成数/模变换的任务。 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为 1-3 数字通信的特点有哪些? 答:数字通信的特点是: (1)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2)便于加密处理; (3)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 (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

(5)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1-4 为什么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答:对于数字通信,由于数字信号的幅值为有限的离散值(通常取二个幅值),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干扰,当信噪比还没有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适当的距离,采用再生的方法,再生成已消除噪声干扰的原发送信号,所以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1-5 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1s μ,如采用四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号速率。 答:符号速率为 Bd N 661010 11===-码元时间 信息传输速率为 s Mbit s bit M N R /2/1024log 10log 6262=?=?== 1-6 接上例,若传输过程中2秒误1个比特,求误码率。 答:76105.210 221)()(-?=??==N n P e 传输总码元发生误码个数 1-7 假设数字通信系统的频带宽度为kHz 1024,可传输s kbit /2048的比特率,试问其频带利用率为多少Hz s bit //? 答:频带利用率为 Hz s bit Hz s bit //2101024102048)//3 3 =??==(频带宽度信息传输速率η

气象学复习资料

1、简述干洁空气的概念及其主要成分。 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 2、虚温含义,它可直接测量吗? 在等压条件下,当干空气具湿空气密度时之温度即称为虚温,由此可知其代表干空气的温度,一般由Tv表示。定义虚温的用意在于,湿空气的分子量会随环境水气量改变而改变,使气体常数(R)成为变数,而较难正确计算出来。为使计算方便,所以利用干空气的气体常数来计算,因此定义虚温来代替湿空气的温度,如此就不用考虑变动的气体常数了,亦即可以处理掉复杂的水气效应,由此可知,虚温为水气的函数。因为实际观测环境大气所得的温度为湿空气温度,而所使用的气体常数为干空气气体常数(R),所以实际上状态方程(P=ρRT)(其中R=R*/md) 并不成立(因为其使用干空气气体常数(R),而温度却用湿空气的),所以为使其成立需使用虚温(即干空气之温度),如此才可使R与T均为干空气之值。由于虚温与实际观测之温度误差不算大(仍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因此目前大多数的人仍直接利用实际观测之温度来代替虚温。Tv=T+W/6。其中T为实际大气温度,W为饱和混合比值。表示虚温与实际温度之差距,等于露点温度所在的饱和混合比数值的六分之一。 3、从大气组成推导大气摩尔质量u=? 大气是混合气体,大气摩尔质量也就是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4、体积相同、P和T相同的干湿空气重量是否一样? 干空气状态方程为:湿空气状态方程为

: 在T,V,P相同的情况下:,得出 V相同,所以 5、P=1010hPa,e=10hPa,t=27 ℃,求Tv(虚温)。 Tv=(1+0.378e/p)T= 301.1228 6、当气温为25 ℃,气压为1080hPa,相对湿度f=65%时,求e(水汽压)、E(饱和水汽压)、d(饱和差)、a(绝对湿度)、q(比湿)。 25℃时,饱和水汽压E=31.668,f=e/E,则 e=fE=65%*31.668=20.5842 d=E-e=31.668-20.5834=11.0838, a=289*e/T=289*20.5834/(25+273)=19.9625 q=0.622*e/P=0.0119 7、若相对湿度f,气压p不变,增温时,绝对湿度a和比湿q前后是否相同? 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水汽压E要增大,而f不变,所以水汽压e也要增大,q是比湿,q=0.622e\P,P不变,e增大,所以q要增大。a是绝对湿度。即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量,也是增大的。 8、对流层的特征如何,为什么? 对流层有三个基本特征: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高山常年积雪,高空的云多为冰晶组成,就是这一特征的明显表现。 (2)垂直对流运动:由于地表面的不均匀加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对流运动的强度主要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一般情况是:低纬较强,高纬较弱:夏季较强,冬季较弱。因此对流层的厚度从赤道向两极减小。 (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由于对流层受在表的影响很大,而地表面有海陆分异,地形起伏等差异,因此在对流层中,温度、湿度等的水平分布是不均匀的。 9、臭氧层形成过程及其作用怎样? 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ozone layer)是指大气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层次。一般指高度在10-50km之间的大气层,也有指20-30km之间臭氧浓度最大的大气层。即使在浓度最大处,臭氧对空气的体积比也只有百万分之几,因此它在大气中是痕量成分。将它折算到标准状态(气压为1013.25hPa,温度为273K),在整个大气层中,总累积厚度只有0.15-0.45cm。其含量虽少,却能吸收掉大部分的太阳紫外辐射,对人类和其他生物起着重要保护作用。臭氧

数字通信原理综合复习题_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高等函授教育、远程教育 《数字通信原理》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幅度(信号强度)的取值连续变化幅度的取值离散变化 2、频分制时分制 3、幅度时间模拟 4、有效性可靠性 5、抽样量化编码 6、译码低通 7、对信号波形进行的编码(或根据语声信号波形的特点,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8、提取语声信号的一些特征参量对其进行编码 9、时间上抽样定理 10、幅度上 11、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 12、=△/2 >△/2 13、提高下降 14、模拟压扩法直接非均匀编解码法 15、87.6 16、具有均匀量化特性的编码 17、起始电平量化间隔 18、127 128△ 32△ 512△ 16△ 64△ 256△ 1024△ 19、相邻样值的差值(实际上DPCM是对样值与过去的样值为基础得到的估值之间的差值进

行量化、编码的) 20、自适应预测自适应量化 21、125μs 256比特 8000 22、传帧同步码和失步告警码 传各路信令码、复帧同步码及复帧对告码 TS1~TS15、TS17~TS31 23、抽样合路分路 24、256kHz 8个控制编、解码用 25、防止假失步(m-1)Ts 同步状态 26、防止伪同步(n-1)Ts 捕捉状态 27、运动图像静止图像 28、彩色图像黑白图像 29、在某一点的值 30、采样量化 31、空间上 32、样本值 33、PCM复用数字复接数字复接 34、同步复接 复接时造成重叠和错位 35、按位复接按字复接按位复接 36、同步复接异步复接 37、100.38μs 848bit 38、820bit 28bit 4bit 39、插入码元去掉插入的码元(削插) 40、光纤同步信息传输 41、电接口光接口

耕作学复习试题和答案

《耕作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种植方式的综合。 2、耕作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农作物的种植制度及相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3、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4、作物布局: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5、作物结构:作物的种类与品种、面积与比例。 6、复种:在同一田块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7、复种指数: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全年作物播种或收获的总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反应复种程度的高低。 8、熟制:一年内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作物的季数。 9、净作:又叫单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在一个完整的生长期内只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10、间作:在同一田块上,于同一生长期内,成行或成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夹作、间种。 11、套作:在前季作物生长的后期(收获前)于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套种、串种。 12、混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在同一生长期(季节)内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又称为混种。 13、多熟种植:在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种、收多种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14、边际效应:边行植株生长发育较中间的好或差的现象,包括边行优势和边行劣势。 15、单一群体:由同种(品种)植物不同植株构成的植物群体。

16、复合群体:由多种(品种)植物的不同植株构成的植物群体。 17、边行优势:边行植株生长发育较中间好的现象; 18、边行劣势:边行植株生长发育较中间差的现象; 19、连作: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相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20、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21、土壤耕作: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创造适宜土壤环境的技术措施。 22、免耕:又你零耕作(zero tillage),是指直接在前茬地上播种,作物播种前和播种后的整个生长期间不采用传统土壤耕作措施进行作物生产的一种耕种方式。 23、少耕: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措施、次数和面积的耕作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热量资源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B 】 A. 纬度北高南低; B. 纬度北低南高; C. 经度低高西高; D. 海拔低高高低。 2、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B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提高土地利用率; C.提高肥料利用率; D.提高资金生产率。 3、在进行作物布局时,应尽可能将每一种作物均安排种植在【 C 】。 A.生态最适宜区; B.生态次适宜区; C.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D.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4、复种可以增加全年作物产量,提高光能利用率,最主要的是【 C 】。 A.提高光合效率; B.增加光合面积; C.延长光合时间; D.增加光合强度。

数字通信原理试卷及答案

数字通信原理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题3分) 1、通信的目的是_______ 或________ 信息。 2、通信方式有两种基本形式,即________通信和_______ 通信。 3、数字通信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上均是离散的。 4、某一数字信号的符号传输速率为1200波特(Bd),若采用四进制传输,则信 息传输速率为___________。 5、设信道的带宽B=1024Hz,可传输2048 bit/s的比特率,其传输效率η=_________。 6、模拟信号经抽样、量化所得到的数字序列称为________信号,直接传输这种 信号称为___________。 7、目前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方法为________复用和_______复用。 8、由于噪声的干扰可能使帧同步码出现误码,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_____________。 9、一般PCM(脉冲编码调制)的帧周期为__________。 10、 PCM30/32制式中一复帧包含有_____帧,而每一帧又包含有 _____个路时 隙,每一路时隙包含有______个位时隙。 一、1、交换、传递;2、基带传输、频带传输;3、幅度、时间;4、2400b/s 5、2b/s/hz; 6、数字、基带; 7、频分、时分; 8、假失步; 9、125 us 10、16 32 8 二、选择题(每题2分)二、1、a ;2、b ;3、c ;模拟信号的特点为: (a) 幅度为连续 (b) 时间域上全有值 (c) 幅度连续,时间间断 (d) 幅度离散 1、数字基带信号为: (a) 基础信号 (b)完成了模数变换后的信号 (c) 频带搬以后的信号 (d)仅为和值的信号 2、量化即 (a) 对样值进行定量 (b) 在时间域上进行离散化 (c) 将信号样值幅度变换为有限个离散值 (d)将样值幅度分层为无限个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