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体教学反思

认识物体教学反思
认识物体教学反思

认识物体教学反思

认识物体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没有学具的情况下进行教学的,开始时直接出示书上的情境图,接着截取其中的长方体问学生这是什么形状,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回答:长方体。接着拿出学具让学生上来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认识正方体、圆柱和球也是这样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初步的感受各个物体的特征,接着分别找一找图中的各个形状的物体有几个,要求按顺序数。最后我找了一些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判断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就是扁扁的圆柱会说成是“扁球”,小孩的造词能力还真厉害,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只有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这个物体的形状,看一看它的特征和球一样吗?这样一道之后学生就明白了这个原来是圆柱。这节课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按顺序的数各个形体的个数。在说各个形体的特征时,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说出它们的特征,我只好自己简单的介绍一下,估计还是有学生不明白一些词:边长,曲面之类的。

在教学时发现,学生更容易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而不太会总结长方体的特征,所以我觉得可以先教正方体,再教长方体,再进行这两个形状的对比,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了。

认识物体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没有学具的情况下进行教学的,开始时直接出示书上的情境图,接着截取其中的长方体问学生这是什么形状,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回答:长方体。接着拿出学具让学生上来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认识正方体、圆柱和球也是这样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初步的感受各个物体的特征,接着分别找一找图中的各个形状的物体有几个,要求按顺序数。最后我找了一些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判断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就是扁扁的圆柱会说成是“扁球”,小孩的造词能力还真厉害,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只有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这个物体的形状,看一看它的特征和球一样吗?这样一道之后学生就明白了这个原来是圆柱。这节课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按顺序的数各个形体的个数。在说各个形体的特征时,学生不能够很

好地说出它们的特征,我只好自己简单的介绍一下,估计还是有学生不明白一些词:边长,曲面之类的。

在教学时发现,学生更容易说出正方体的特征,而不太会总结长方体的特征,所以我觉得可以先教正方体,再教长方体,再进行这两个形状的对比,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了。

认识物体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没有学具的情况下进行教学的,开始时直接出示书上的情境图,接着截取其中的长方体问学生这是什么形状,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回答:长方体。接着拿出学具让学生上来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认识正方体、圆柱和球也是这样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初步的感受各个物体的特征,接着分别找一找图中的各个形状的物体有几个,要求按顺序数。最后我找了一些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判断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就是扁扁的圆柱会说成是“扁球”,小孩的造词能力还真厉害,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只有引导他

们仔细观察这个物体的形状,看一看它的特征和球一样吗?这样一道之后学生就明白了这个原来是圆柱。这节课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按顺序的数各个形体的个数。在说各个形体的特征时,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说出它们的特征,我只好自己简单的介绍一下,估计还是有学生不明白一些词:边长,曲面之类的。

在教学时发现,学生更容易说出正方体的特征,而不太会总结长方体的特征,所以我觉得可以先教正方体,再教长方体,再进行这两个形状的对比,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了。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赣县城关第三小学温天林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交往互动成长的过程。”“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着对这些理念解读与实践,我在《认识物体》这一内容的教学预设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自的活动中感受、体验、交流,进而形成对立体图形的表象感悟。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一上数学第32-33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2.学生在看一看、分一分、玩一玩、摸一摸的实践活动中,经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游戏,增强参与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在看一看、分一分、玩一玩、摸一摸的实践活动中,经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 准备颜色、大小不一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和模型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物,初步认识物体。 1、介绍物体-看一看。 师:你们在课前收集了很多各种形状的物体,举起来给大家看看,谁愿意把你带来的物体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 2、进行分类。

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你们能根据刚才观察物体的方法,把“形状相同的”分到一起吗? 下面小组合作,把你们带来的物品分成几堆,看看哪一组的同学分得最好,保持的最安静(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 3、汇报交流,出示名称。 师:哪组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把它们分到一起? 学生阐述理由。 师:每类形状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吗?教师举起学生所分的物品(按照球、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的顺序来说) 引导:这类物体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叫球体呢?像弹力球、乒乓球这样的物体我们就叫做球体。(你们看这样的物体像什么?我们叫它们什么?剩下的物体每个面有什么特点,叫什么名字呢?) 4、动手实践,感受特征。 师:我们知道了它们的名称,现在你把这些物体在桌面上滚一滚,比较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边做边在组内说一说你的发现。 师:谁愿意大声的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球和圆柱可以滚动,长方体和起码方体不能滚动,只能推动。) 5、抽象图形,二次分类。 (1)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这四类形状的物体,都有着各自的特点。现在我们脱去它们的花外衣,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谁来给它们找找自己的家。(小黑板出示实物与相应图形的连线题,抽象出图形。) (2)特别比较正方体和长方体,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种物体有什么不同与相同(在学生意识中应该形成长方体的外形应更长一些,而正方体的每个面大小是一样的,显得比较方正。) (二)结合生活,再认物体。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这四种形状。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呢?看谁找得多、说得准?

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超市调查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1角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一块月饼50克,一袋盐350克、两袋白糖、1000克。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水果、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1 “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倍”的概念定义,所以低年级学生要建立“倍”这一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这节课有以下两个优点: 一、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和坡度性。 从复习题开始通过看图说“几个几”,做游戏拍“几个几”为后面倍的概念的建立做了铺垫。也是使学生既感新鲜又感亲切,兴趣盎然。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来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整个操作过程层次分明,通过说一说、摆一摆、同桌议一议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从参与学习过程,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看自己摆的图来说倍的概念,降低了表述的难度,落实减负的要求。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倍”的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课前对学生了解不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设计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有所了解,也就是针对本节课要做一个前测,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环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才是最好的教学设计,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教学设计是空洞的。 二,缺乏教育机智,驾驭课堂的能力太差,不能及时的调控课堂,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不够。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出现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小意外”,

一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3课,学生在第2课的学习中已经通过称一称的方法测量了物体轻重的不同,体会了物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质量。本课是借助摆放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 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第二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 [学生分析]

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等),而且也学会了用简单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轻重。这节课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形状。这节课认识形状是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虽然教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本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指导,在研讨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1.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2.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科学探究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2.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科学态度目标

苏教版三上《克的认识》说课、教案、反思

《克的认识》说课稿 年级:三年级 授课人:陈荣才 时间:2012年10月8日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第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千克和克,初步建立起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念,这既是本单元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教材一开始先让学生掂同样大小的木块和铁块,通过肌肉来感觉轻重的含义。再让学生看用牛皮筋系着的字典、文具盒、泡沫塑料,由于重量的不同,牛皮筋伸长的情况也就不同,这样就能使抽象的“重量”变得直观形象。接着教材介绍了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一些秤,使学生加深用秤可以称出物体有多重的印象。 教材还进一步联系实际生活,用一系列的操作让学生认识10、20克,帮助学生建立1000克重的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轻重的含义;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建立1克的观念。 2、能力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像、交流、实验等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体验身边的数学,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三、说教学过程:

(一)感知重与轻,认识物体轻重的含义。 1、出示大小一样的木块与铁块,放在手心里掂一掂:你发现了什么? 2、演示:把一块泡沫塑料、一个文具盒、一本字典,用橡皮筋挂起来,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从上面可以看出,每一个物体都有轻重。有时候物体一样大,但却有轻有重,有时候物体虽然大,但却比较轻。为了表示出物体有多重,我们先要认识重量单位,这节课先学习“千克”。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简写成“Kg”。 (一)实验操作,感知10克。 1、介绍常用的一些秤。 2、指导操作,认识500克。 (1)秤一秤:台上的这袋大米是不是重1千克? (2)掂一掂:把这袋大米托在手里,掂一掂它有多重,边掂边告诉自己:“这是1千克重”。 (3)估一估:1克黄豆有多少,从盆里把黄豆装到塑料袋里,估计有1克了就停下来。 称一称,与1千克相比怎样?轻了怎么办?重了怎么办?调整称出10克黄豆。 (4)猜一猜:台上这样大小的桔子(苹果或熟鸡蛋)500克大约有多少个?小组合作称一称,看结果怎样? 3、指导学生分组操作,了解500克、1000克物体的重量。 师:我们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知道了1千克的物体到底有多重了。如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彭阳县第三小学高应馨 “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倍”的概念定义,所以低年级学生要建立“倍”这一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这节课有以下两个优点: 一、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和坡度性。 从复习题开始通过看图说“几个几”,做游戏拍“几个几”为后面倍的概念的建立做了铺垫。也是使学生既感新鲜又感亲切,兴趣盎然。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来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整个操作过程层次分明,通过说一说、摆一摆、同桌议一议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从参与学习过程,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看自己摆的图来说倍的概念,降低了表述的难度,落实减负的要求。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倍”的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课前对学生了解不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设计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有所了解,也就是针对本节课要做一个前测,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环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才是最好的教学设计,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教学设计是空洞的。 二,缺乏教育机智,驾驭课堂的能力太差,不能及时的调控课堂,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不够。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出现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小意外”,如果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机智,就会把这些动态生成的“小意外”,变为教育契机,及时的调控课堂教学,推动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魅力,而我却少的恰恰就是这些,比如,在主题图的出现时,由于电脑的原因图片不清晰,就应该打开书本观察书上的主题图,而不是浪费时间引导观察。 三、语言不够简练,引导不到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述一定要严谨、精炼、简洁,不能让学生长生歧义,而在本节课中,我的一些语言描述不准确,引导不到位,提的问题不是特别有效,导致做了许多的无用功,浪费了很多教学时间。而且非常不利于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数学思维。

一年级科学教案 认识物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2、意识到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2、了解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 1、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难点: 研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会影响平铺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师:同学们,看到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画了什么形状的画? 生:(根据展示,自由回答)…… 二、新课

(1)观察立体物体 1、形状是物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这些形状都是平面的。如果物体是立体的,他们的形状有哪些特征?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活动。 2、观察立体物体。 3、提出问题:观察角度发生变化,它们各个面的形状都一样吗?哪些物体观察角度发生变化后,它们各个面的形状不一样? (2)把乒乓球和木块分别平铺到大小相同的盒子里 1、分别把乒乓球、木块、螺母、橡皮平铺到盒子中,只铺一层。平铺的方法一样吗? 2、先平铺乒乓球和木块试一试。 3、师:想一想,为什么把乒乓球和木块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活动,分别平铺? 4、比一比乒乓球木块放置在盒子里的数量那个多? 5、木块放入盒子里的数量要比乒乓球多,你能找到原因吗? 生:乒乓球是球形的,很多空间没有利用上。 6、想一想,乒乓球和小木块还有其他的平铺方式吗?为什么? 生:乒乓球和小木块各个面都想吐,因此没有其他方法平铺。 7、总结 通常各个面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平铺方式是单一的。 (3)把螺母和橡皮分别平铺到大小相同的盒子里 1、前面我们已经分别平铺了乒乓球和木块,接下来我们分别平铺螺母和橡皮试一试。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张丽琼)

第六单元认识物体 单元教学内容: 1、物体分类(认识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你说我摆(几何体以及它们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正确识别)。 单元教学目标: 1、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加以识别。 2、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发展初步的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 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实物和模型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1.物体分类 1课时 2.你说我摆 1课时 1、物体分类 教学内容: 教材68~69页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对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要求和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我确立本课时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在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并与平面图形区分开。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在操作活动中,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对只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关键: 教学关键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触摸和比较的活动机会,在活动中感悟。教具准备: 一个布口袋(内装各种形状的实物)、小猴子图片、画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几何图形的的图片。 学具准备: 一个小口袋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学具。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物体分类 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2、你说我摆 教学目标: 1、根据现实情境,通过游戏,进一步识别简单几何体。 2、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初步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发展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 4、发展学生空间的观念,并识别几何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 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发展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空间的观念,并识别几何体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课前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克”的认识》教案

“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页,信息窗1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2.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概念. 3.认识了解各种不同的秤,会用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培养初步的估测能力。 4.通过认识到质量单位进一步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习数学的兴 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建立1克的实际概念。 难点: 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对较轻物品估测质量。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天平、一枚2分硬币、4粒黄豆、回形针4枚、1元硬币1枚、橡皮1块、1个苹果、1粒花生米、火腿肠 学生准备:天平、一枚2分硬币,4粒黄豆、回形针4枚、1元硬币1个、橡皮1块、1个苹果、花生米、火腿肠, 一小袋大米。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对它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 师:刚好老师也带来一些小动物的信息,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分层展示情境图中的几种动物以及信息。) 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蜂鸟是世界上最小 的鸟,孵出来时还 不到1克呢!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1千克。最大的袋鼠约重40千克,最小的约重300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发现:这些动物的重量用到克、千克、吨为单位。 2.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克到底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介绍质量单位——克 师:像克、千克、吨是用来表示物品有多重的单位叫做质量单位(板书课题: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先认识克(板书:克的认识)。 师:猜一猜1克有多重? (板书:猜一猜) 学生可能说大概和一粒黄豆差不多,和一个乒乓球差不多,和一颗QQ糖差不多…… 师:怎样才能知道到底谁的估计更准确?(板书:称一称) 2.认识常见的秤。 师:要知道到底有多重,可以借助什么工具? 二、操作实验,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秤,利用PPT课件展示下面各种秤。 生活中常见的秤。 天平电子称盘称 体重秤 磅秤 台秤 弹簧秤 师:我们常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课件展示天平,教师介绍天平的构造,动画演示天平的使用方法。) 3.小组实验操作 学具准备:天平、2分硬币,回形针4枚;1元硬币1个;橡皮1块;黄豆4粒,1个苹果,活动提示如下: (1)正确使用天平,逐一称出每个小组准备的学具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 教学反思 曹雅静 三河市西定府小学 2016.11.3

“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倍”的概念定义,所以低年级学生 要建立“倍”这一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有以下几 个特点: 一、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和坡度性。 由例题开始,通过课件展示两种蝴蝶只数的变化,从而引起倍 数关系的变化,让学生边看图边说,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接 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小棒,讲数理,做第一层次的练习;第二 层次画图,教师只画出第一行的图形,第二行的图形让学生自己定,是第一行的几倍,通过画一画使学生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最后, 设计了一个浏览动物园的情境,让学生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使 学生既感新鲜又感亲切,兴趣盎然。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始终抓住 把什么当作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来帮助学 生建立“倍”的概念。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 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整 个操作过程层次分明,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从参与学习过程,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看自己摆的图来 说数理,降低了数理表述的难度,落实减负的要求。通过操作,让 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倍”的概念,培 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3

苏教版:认识物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6~27页的有关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经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等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了解它们的外部特征。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比较、抽象、概括、语言表达等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资源】: 媒体选用:(1)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图形卡片,多媒体课件。(2)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师:小朋友们,昨天的周末你们玩得快乐吗?(生:快乐),可昨天,我们快乐王国的小精灵们过得并不快乐!你们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快乐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精灵山上的情景图) 师: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谁说的好?我们来比一比好吗! (1)学生观察,师着引导。 (2)学生汇报自己说观察到的。 师:小朋友们的观察可真仔细,昨天呀!森林公主要在美丽的森林之顶选拔一批很好的设计专家来帮她修建一座美丽的城堡,材料自己找。这时小精灵们看到半山腰有许多的人们丢弃的废材料,他们想用这些材料去建房子,可材料太多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克与千克教案

教案内容 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了解起点 2、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课件呈现超市购物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这些物品有多重?分别用什么做单位呢?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两个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揭示课题。 二、实践体验,建立观念 (一)感知1克的质量 1、猜一猜 通过一袋牛奶糖18克,内装6颗,得知1颗奶糖是3克。每位学生拿出1颗掂一掂,感受3克牛奶糖有多重。在另一只手上放一枚2分硬币,与一颗牛奶糖的轻重比较,猜一猜这枚2分硬币可能有几克。(师:是不是一克呢?用秤来称验证) 认识各种秤,指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秤。 2、称一称。 (1)简单介绍电子秤,并引导克用字母g表示。 (2)用电子秤称一枚2分硬币,得知电子秤屏幕上显示还是“0”设疑激发学生思考,能用什么方法得到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称两枚硬币,称出“2克”由此得出2分硬币重1克。 3、掂一掂 闭眼感受一枚2分硬币(1克)的轻重,交流感受。 4、找一找 把硬币作为1克的标准,找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也是1克?学生在物品盘中找一找并汇报。(如:一个钮扣、6个黄豆、2个花生米、两个回形针等)让学生介绍找到1克物品的方法,老师适时进行小结。为什么1克的黄豆个数多?而1克的花生米个数少呢?

5、小结 (二)感知比1克重的物品质量 1、盘子里除了有1克的物品,还有哪些物品呢?让学生估三种物品的质量,根据自己估计的质量,按从轻到重的顺序进行排列,再用电子秤分别称,验证估的结果,若有误修正排列情况,直到正确。(一个果冻、一个面包、一包茶叶) 2、掂一掂 从三种物品中,找到最重的物品(100克)组内轮流掂一掂,感受100克有多重。 (三)发现1千克和1000克的关系 1、算一算 一个物品100克。再逐个递增,计算出10个100克的总质量是1000克。(一起数到1000克) 2、称一称 指名学生拎一拎,再放在台秤上称,问:怎么台秤上显示的是数字“1”呢?启发学生发现台秤上的1指的是1千克。(简单介绍台秤)顺势介绍千克可用字母kg表示。 3、设疑激思 同样的10个物品数出来是1000克,而放在台秤上显示的是1千克,想一想:1千克和1000克有什么关系?它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 4、读一读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关系。 (四)感知1千克物品的质量 1、小组活动 找大约1千克的物品:把找到的物品放到台秤上称;再轮流拎一拎感受1千克有多重。 2、代表汇报 介绍并展示本组找到的1千克物品是什么,说说自己拎1千克的感受。(例:2袋盐、5个苹果、一袋洗衣粉、一桶面条等) 3、拓展思维 1千克面条和装1千克的食品相比,哪个重些? 通过议一议,称一称得出结论:它们质量一样。由此说明:比较物体的轻重时,不能

小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小学二年级《倍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本课的教学知识点主要有两个: 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 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我把对倍的认识与解决问题科学分割,进行分层教学,力求实现“追求真实的课堂,体现课堂的有效性”这一目标。 一、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在学生原有学习基础上得到有效的发展。 对《倍的认识》一课,学生的数学现实是什么?现实是: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倍”,对倍感到陌生,对倍的认识而言几乎是一个0的开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如何教学呢?抽象的意义学生难以理解,那么我们就给学生指明一个学习的方向---摆一摆。学生摆的现状又是什么呢?圆形有3个,三角形是圆形的2倍,学生可能多摆2个三角形;可能多摆2个3;也可能就摆2个2……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生成资源,因势利导,科学评价,适时点拨,及时梳理,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效发展。 二、体验—经历—积累,让学生真正从不会到学会。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用外显的动作来

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为数学的表达,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过程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倍的认识》一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悟一悟--试一试--做一做--练一练,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中感知倍的意义,由浅入深的理解倍的概念。第一次操作——“你认为三角形是圆形的2倍怎样摆?”在摆中悟一悟,初步体验倍的意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操作中经历对倍的认知过程,逐步积累加深对倍的表象建立。这时从直观操作上升为抽象的线段图,实施了课堂的一次理性的飞跃,真实展现了学生从不会到学会的求知过程。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 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4.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 课件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卡通形象:小朋友,你们认识我们吗?你们想想在哪儿见过我们呢? 2. 小朋友,你带来了哪些朋友啊?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带来的物体,能说出名称的就说出来) 3. 小朋友带的物体真多呀,看了这些物体,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4. 看来,小朋友想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揭示课题:认识物体) [说明: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生动的画面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并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动手探究,体验领悟 活动一:看一看、摸一摸。 导语: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桌面上的物体,你有什么发现? 1. 学生认真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外形。 2. 学生用手触摸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特性。 3.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说说物体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 [说明:理解数学知识首先要观察数学现象。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为进一步探究物体的特征建立感性基础。]活动二:分一分、比一比。 导语:刚才小朋友观察了几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接下来,小朋友能不能按形状把它们分分类呢? 1. 以小组为单位将物体进行分类。 2. 各小组说说自己小组分了几类,是怎样分的。 3. 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教师相机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 4. 各小组分别拿出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桌面上滚一滚、堆一堆,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说明: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各种物体的形状后,再通过实际的分一分、比一比等活动,能进一步感知几种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活动三:认一认、找一找。 导语:现在请小朋友看大屏幕,电脑把这四类物体的形状画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课件呈现几种立体图形) 1. 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图形,说图形的名称。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3课,学生在第2课的学习中已经通过“称一称”的方法测量了物体轻重的不同,体会了物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质量。本课是借助“摆放”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 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第二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 【学生分析】 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等),而且也学会了用简单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轻重。这节课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形状。这节课认识“形状”是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虽然教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本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指导,在研讨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1.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2.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科学探究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2.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0篇)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0篇) 《倍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知识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实际问题。“倍”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倍的认识》前,我确定了以下几个待解决问题:哪个量是一份数?怎么确定的?如何确定另一个数是几份?有几个几份如何说?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怎么思考? 1、确定重难点,巧设计易突破 在学生心理建立好“一份”和“几份”的认识,明确图上表面含义“几份”的产生是由“一份”决定的。通过比、画、说、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找准“一份”很重要,它可以清楚地让我们找到“几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这种包含的关系,从而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新的关系:倍数关系,此时我们可以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根据新知,学会怎样应用和解决 倍的认识充分了,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观察中建立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倍”。 3、充实课堂,让学生收获满满 实现了教学目标,接下来就是练习题的选择,怎样才可以让每一个环节更加的充实呢?练习既是检验又是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在习题中让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通过操作,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 4、课后反思,体会缺失 在课后习题中,反映出教学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学生太依赖画的环节,对倍的意识不强烈,需要进一步充实巩固。 《倍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感受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从中体验倍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内容。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6~2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4.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 课件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卡通形象:小朋友,你们认识我们吗?你们想想在哪儿见过我们呢? 2. 小朋友,你带来了哪些朋友啊?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带来的物体,能说出名称的就说出来) 3. 小朋友带的物体真多呀,看了这些物体,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4. 看来,小朋友想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揭示课题:认识物体) [说明: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生动的画面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并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动手探究,体验领悟 活动一:看一看、摸一摸。 导语: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桌面上的物体,你有什么发现? 1. 学生认真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外形。 2. 学生用手触摸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特性。

3.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说说物体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 [说明:理解数学知识首先要观察数学现象。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为进一步探究物体的特征建立感性基础。] 活动二:分一分、比一比。 导语:刚才小朋友观察了几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接下来,小朋友能不能按形状把它们分分类呢? 1. 以小组为单位将物体进行分类。 2. 各小组说说自己小组分了几类,是怎样分的。 3. 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教师相机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 4. 各小组分别拿出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桌面上滚一滚、堆一堆,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说明: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各种物体的形状后,再通过实际的分一分、比一比等活动,能进一步感知几种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活动三:认一认、找一找。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克的认识教学 反思 教完千克、克的认识,感觉学生对这几种质量单位的认识总是那么模糊,几乎完全处于一种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状态之中,由于受学生年纪和生活环境所影响特点,物体的质量观念相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一种空白,怎样才能从抽象到具体,加深学生对物体质量单位的认识呢,本着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注重了以下方面的教学: 一、课前收集信息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课前,我布置学生随家长一起进入超市,进行小调查:记录物品包装袋上表示物品质量的有关信息。在信息调查中,让学生感受到克和千克也是常用的重量单位,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掂量超市里的小包食品的重量等,初步体验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二、课中探索发现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有了课前的调查,学生对克和千克已不再那么陌生,他们已经亲身感知了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单位是用克来表示的。当在课堂上交流信息时,他们对克与千克的认识已不再那么空洞和抽象,已经建立在一种亲身感知体验的基础之上了。当出示课本信息窗中动物趣闻的信息时,他们已经有了想象与对比联想的思维方式,对1克、1千克有了浅层次的比较。然后在研究1克有多重的活动中,估一估,掂一掂。估一估2分硬币有多重,再通过比较、用天平秤来验证,就使得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有了充分的基础,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克与千克在学生的探索中已成为知识的一种再创造,深入学生的脑髓 教完千克、克的认识,感觉学生对这几种质量单位的认识总是那么模糊,几乎完全处于一种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状态之中,由于受学生年纪和生活环境所影响特点,物体的质量观念相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一种空白,怎样才能从抽象到具体,加深学生对物体质量单位的认识呢,本着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倍的认识》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倍的认识》例1及做一做和 P53-练习十一第1题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二年级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理解了乘除法意义,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积和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以乘法的意义为知识基础。?而“倍的认识”也是对乘法和除法的拓展应用,进一步为第六单元多位数乘法做了铺垫。“倍”在学生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本节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学情分析: “倍”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很重要的概念,新教材把这部分内容从二年级后移到三年级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相关的概念,所以“倍”的概念对于学生应该并不陌生。而经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乘法的应用比较熟练,也了解几个几代表的含义,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只需多加练习,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倍”的含义,加深对倍的认识。 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基本理念中“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和《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圈一圈、摆一摆的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本节课我直接利用书中学生熟悉的小白兔吃胡萝卜的情景,将胡萝卜直观现实的摆在黑板上,并运用小棒让每人都能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等学生基本掌握了倍的概念,再让部分学生上台演示检查掌握情况。为了避免场景过多引发思维混乱,所以直接利用胡萝卜的增减继续学习。做题练习后,再次用拍手游戏巩固知识,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后,出示最后一道思考题,检验学生是否融会贯通,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圈一圈、摆一摆的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_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物体 (活动课)课堂实录及评析 教学内容: 《“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魔术袋,你们想知道这里面装的究竟是什么吗?生:想。 师:现在就请几位同学为大家揭开谜底。(请4名同学上讲台) 师:请你们在袋里随便摸出一个物体,并说出它是什么形状的?如果说对的话,同学们就为他鼓掌。 (4位同学分别摸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它们的立体图。) 师:今天,我们上一节“”的活动课。(板书:) 评: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自然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既复习了旧知,又为进一步作了较好的铺垫) 二、动手摸物,加深认识 师:刚才的几位同学摸出物体后,并准确说出了它们的形状。如果告诉你物体的形状,让你摸,你能从这么多物体中摸出来吗?

生(齐答):能。 师:谁愿意和老师做这个游戏? (一名同学上来后,闭上眼睛,老师说形状,学生摸物体。其他学生抢着举手,都想做这个游戏) 师:下面请同桌两个同学共同做这个游戏,好不好? 生(齐答):好。 (同桌两个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学具,共同做“摸物”的游戏)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同桌表现得怎么样? 生1:我觉得他摸得很好,一下子就摸对了。 生2:我的同桌表现得也不错,每次都摸得很准。 生3:虽然他摸得慢了一些,但最终还是摸出来了。 评: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摸物游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学生积极性很高,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 三、联系时间,深化新知 师:同学们的小手真厉害,摸得这么准。现在,老师还想看看同学们的眼睛是不是也很敏锐?(出示94页图) 师: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 生1:笔筒是圆柱。 生2:地球仪、足球是球。 生3:冰箱、书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