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篇职场沟通能力及知识自测练习

自测篇职场沟通能力及知识自测练习
自测篇职场沟通能力及知识自测练习

职场沟通能力及知识自测练习

你的沟通知识自测(1)

让我们先来测试一下你对沟通知识的了解程度。下面的10个问题涉及沟通领域的基本问题,请填上你对每个问题的答案。问答之后附有每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和对它们的说明。

同意不同意不确定

1)快乐的人总是有较高的效率。

2)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这是损害沟通

有效性的一个主要障碍。

3)沟通时应把多数时间花在倾听上。

4)在吸引听众注意力方面,你发布信息的方式比你发布信息

的内容重要得多。

5)总感到时间不够的人可能在沟通方面存在问题。

6)从听众那里获得反馈的最好方法是问他们:“你们有问题吗?”

7)使用华丽辞藻可能损害沟通的效果。

8)书面信息肯定要比口头表述的信息更清楚。

9)与人沟通时,应该以自己为中心。

10)当别人在融洽地交谈时,贸然插话无所谓。

答案及说明:

1)一般来说,与快乐的人相处要好于与不快乐的人接触。但是,个人的愉快并不意味着他们也是有效率的,甚至有可能他们缺乏效果。他们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享受与人沟通,却没有时间去高效率地沟通。效率并非来源于微笑和友好的关系,而是源于有意义、有目的的沟通过程。真正的激励来自沟通者在沟通过程中的被认同感。作为沟通者,你要使对方不断地产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觉,维持一种坦诚、双向沟通的气氛。

2)同意。经常我们会对沟通的效果盲目自信,想当然地认为信息已经准确无误地传出去了,因此不必费心地去检查沟通的效果。这种错觉对于有效沟通是极其有害的。

3)同意。沟通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对方,获得认同感。沟通者对自己已比较了解,因此需要较多的时间去倾听对方说话,了解对方的思想是否与自己的吻合,了解对方的个性、态度、行为方式,以便促进双方的沟通。

4)同意。沟通中信息传递的方式几乎总是比信息本身重要。

5)同意。对于沟通者来说,如果你总觉得没有时间,那常常是因为你做了许多本来该由其他人替你做的事情。

6)不同意。要求听众提出问题意味着他们首先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明白。不明白的原因,要么是听众本身不太聪明,要么是你没有有效地表达。因此这样的问题常常得到的回答是:“不,我完全理解。”而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寻求听众反馈最好用这样的问句:“你觉得这样怎么样?”或者“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补充一下?”你还可以通过观察身体语言获得反馈,例如皱起眉毛或眼珠快速转动。这些反应是极好的反馈,有经验的沟通者大都善于捕捉这些反应。

7)很难说。如果发送信息者试图以华丽词藻表现自己,则答案是“同意”;如果发送者只是变换表达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场合和需要,那么应该说他是一名成功的沟通者。

8)不同意。书面信息无法展现发送者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调的变化等,而这些更能清楚地表达信息。光看到书面信息,接收者会有各种不同的反应,即便表达清楚的书面信息也不例外。如果可能的话,用口头发布信息,并附送一份书面的说明,这是防止出现误解、使信息更加清楚的最佳方式。

9)不同意。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只是以自己为中心,你就会不注意对方的言语、举止、态度等,光是自己说个够,这样肯定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10)不同意。经常打断别人的话题,强行表达自己的意见,体现这种人具有强烈的说话欲望,喜欢不分场合和时间,也不管对方是否愿意听,一有机会就发表一番自己的观点。尤其当别人谈兴正浓时,贸然打断话题,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更不要说再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评分规则:

第2)、3)、4)、5)题为“同意”,第6)、8)、9)、10)题为“不同意”,第1)、7)题则答案不确定。答对一题记1分,答错不记分。将各题得分相加,得出你的总分。

如果总分在3分以下,说明你需要多加了解沟通知识;

如果总分是3-6分,说明你已有一定知识;

如果总分在6分以上,说明你对沟通知识有相当基础。

你了解身体语言吗(2)

回答下面11个问题,再参照后面的标准答案,测试一下你对身体语言的了解。

1)当一个人试图撒谎时,他会尽力避免与你的视线接触。(对/错)

2)眉毛是传达一个人的感情状态的关键线索之一。(对/错)

3)所有的动作和非语言行为都有其含义。(对/错)

4)大多数非语言沟通是无意识行动的结果,因而是个人心理活动的最真实流露。(对/错)

5)在下面哪种情况下,一个人最可能采用非语言沟通方式?

a.面向15-30个人发表演讲

b.与另外一个人进行面谈

6)当一位母亲严厉斥责她的孩子,而又面带微笑时,孩子将会:

a.相信语言信息

b.相信非语言信息

c.同时相信两种信息

d.两种信息都不相信

e.变得迷惑不解

7)如果你坐在如下图所示位置1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坐在哪个位置能够最充分显示出合作的姿态,并最有利于非语言沟通?

6 3

12

a.2

b.3

c.4

d.5

e.6

8) 如果你想表示离开,那你将采用什么样的动作?把他们写下来。

9)别人对你的反应取决于你通过沟通留给他们的印象。(对/错)

10)下面哪些举动能使你给人留下更好的印象?

a.谈话中不使用手势

b.避免较长的视线接触

c.仅偶然地露出微笑

d.上述所有动作

e. 不包括上述任何动作

11)非语言沟通相对于口头沟通或书面沟通有许多优势,你能列出一些吗?

答案及说明:

1)错。因为人们已己变得更加难以预料。“撒谎者不敢看他人的眼睛”已成为一般的常识,所以精神的撒谎者常常能够在双目直视你的情况下撒谎,要识别谎言,我们需要捕捉其他更能说信号。

2)对。我们的眼睛(确切地说是我们的“眼晴区域”)是两个最能表达内心活动的面部因素之一,另一个则是嘴唇。

3)对。我们可能并没有在每一个姿势中都有意地去传达信息,但这些动作和姿势却不可避免地落在对方眼里并产生一定的感想。

4)对。

5)a.原因与问题1的答案有关。当面对15-30人讲话时,你需要对15-30双眼睛和嘴唇作出反应。这将比只与一个人谈时更能刺激你使用非语言沟通。

6)e.尽管非语言信号(微笑)比语言信号(责骂的语句)有更强的作用,但两者的混合将导致的是迷惑和不解。微笑传达的奖励和责骂传达的惩罚形成矛盾,而孩子对这类矛盾信息则更为敏感。但即使是成年人,如果反复地给他们以互相矛盾的信息,他们也会变得迷惑不解。 7)e.位置1和6之间有桌角相隔,两个人可以随时调整自己与桌角的距离从而改变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因此,在谈判中,坐在位置1和6的两个人会较少地受空间信息的影响,更易于非语言;沟通的进行。

8)最好的信号是有意无意地用眼睛扫一下你的手表。另一些常用的方式包括站起身来、在慢慢站起来时拍拍大腿,慢慢地挪向门附近或是靠在门框上。这些身体信号经常伴随着眨眼、长舒一口气等动作。

9)对。把问题倒过来想,我们总是根据别人给我们的整体印象做出反应,而其他人对我们的反应也是同样的。

10)e.当你自然地使用手势、目光接触、微笑等身体语言时,会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对有些人而言,举止自然意味着一定数量的手势,而对另一些人则意味着始终使用手势。很多关于手势的研究都没有得出确定性的结论。如果一个惯于在谈话中使用手势的人强制自己不用手势,则一定会造成不良的效果。他会显得僵硬、不自然,给人的印象是似乎对人有所隐瞒。因此,保持自然、放松,这才是最好的方式。

11)身体语言给人的印象更深远;它们有助于传达真诚、信任等语言沟通所达不到的效果;它们能够传达更微妙的言下之意;非语言信息有助于我们洞察他人的真情实感。当然,非语言信息也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它们可能会泄露我们的秘密;它们很容易被误解;它们的含

义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不同;它们可能需要长时间地重复进行才能被人所理解。

将你的得分加起来,如果你是——

90—100,你是一个优秀的听话者;

80—89,你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65—79,你是一个勇于改进、尚算良好的倾听者;

50—64,在有效倾听方面,你确实需要再训练;

50分以下,你注意听别人说话吗?

你能克服听话障碍吗(4)

下面是一张简单的问卷,回答“是”或“否”即可。它会帮助你认清妨碍你自己成为有效的听话者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懒惰是否

·你是否回避听一些复杂、困难的主题?

·你是否不愿意听一些费时的内容?

封闭思维

·你拒绝维持一种轻松、赞许的谈话氛围吗?

·你拒绝与他人观点发生关联或从中受益吗?

固执己见

·你是否在表面上或者内心里与说话者发生争执?

·当说话者的观点与你有分歧,你是否表现出情绪化?

缺乏诚意

·你在听话时是否避免目光接触?

·你是否更多地关注说话者的内容而不是他的感情?

厌烦情绪

·你是否对说话主题毫无兴趣?

·你是否总对说话者不耐烦?

·听话时你是否做着“白日梦”,或者想着别的事情?

用心不专

·你是否关注说话人的腔调或习惯动作,而不是信息本身?

·你是否被机器、电话和别人的谈话等噪音分心?

思维狭窄

·你是否专注于某个细节或事实?

·你是否拼命想理出一个大纲来?

检查你回答“是”的选项,那就是你倾听的主要障碍。

检查自己的口头表达技巧(5)

下列每组句子由A、B两种选择组成,共计3个分值。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每个句子打分。也许你会碰到一些句子程度差不多,那就根据你一贯的表现,倾向明显些,分数打高些(规则:如果A很明显,B很不明显,则A为3,B为0,如果A比B明显一些,则A 为2,B为l。反之亦然)。

1A 每当我去说服别人来听我的想法时,我都很兴奋。

1B 我相信“人各有活法”,所以,我不强求别人来围着我的想法团团转。

2A 在说服别人相信一件事的时候,我会使用大量的图表比喻和趣闻软事。

2B 我想,人们是被事实说服的,像讲故事、画画图那样没用,所以,我喜欢立足于逻辑和数据。

3A 我由衷地赞扬别人。

3B 对过多的赞扬我总保持警惕,因为好话说多了就不值钱,人们还会认为我在奉承。 4A 在我与别人说话时,我会让对方陷入思索之中去,对方也会对我说:“这真是个好问题。”

4B 人们很少对我的问题作出评价。

5A 我会对别人复述一遍他说话的要点,以此确保我的理解无误。

5B 把说过的话再重复一遍,既没有必要,也浪费时间。

6A 你喜欢用简洁精炼的语言。

6B 为了使听话者明白,你长篇累牍地向他(她)讲述一个简单的道理。

7A 说话时我不断地与对方保持目光交流。

7B 我常常害怕与别人正视,总是在说话时低头。

8A 我宁愿夸张一点,也不愿光是口头说、身体丝毫不动。

8B 我不愿意乱动,觉得那样容易使别人分神。

得分:

请将A项得分相加,填在这里:

请将B项得分相加,填在这里:

如果你的A项得分明显高于B项得分,那么你在这方面的魅力应该说是很强的。你的得分越向A项倾斜,你的表达技巧就越高。相反,如果你的B项得分高于A项得分,那你就是为自己确定了一次提高的机会。

你在说话时感到恐惧吗(6)

对下列各题作出“是”或“否”的回答。

1)当同不太熟悉的人在一起时我感到紧张。

2)我在社交方面相当差劲。

3)对向别人打听些事情我不觉得困难。

4)我在聚会或其他社交活动中经常感到不自在。

5)当处于一群人之中时,我很难找到合适的话题。

6)我并不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克服我在新环境里的羞怯。

7)与陌生人在一起时,我很难表现得自然。

8)在与权威谈话时,我感到紧张。

9)我对我的社交能力毫不置疑。

10)我很难正视面前的人。

11)我在社交场合里感到很受限制。

12)我并不觉得同陌生人谈话有什么困难。

13)我在与异性说话时更加羞怯。

评分规则:

根据以下表格,答对记1分,答错记0分,然后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其总分说明

你的总分是:

0分:表明你在说话中不会感到恐惧;

1—4分:表明你的恐惧程度低,与人说话时比较自然;

5—8分:表明你的恐惧程度一般,有时较大方、自然,有时比较紧张、不自在;

9—13分:表明你的恐惧程度高,与人交往时内心紧张,局促不安,说话较少,即使在两个人之间交谈时也很少与对方进行目光接触。

你善于交谈吗(7)

对下列题目作出“是”或“有时”或“否”的选择。

l.你是否时常觉得“跟他多讲几句也没有意思”?

2.你是否觉得那些太过于表现自己感受的人是肤浅的和不诚恳的?

3.你与一大群人或朋友在一起时,是否常觉得孤寂或失落?

4.你是否觉得需要有时间一个人静静地思考才能理清头脑和整理思路?

5.你是否只会对一些经过千挑百选的朋友才吐露心事?

6.在与一群人交谈时,你是否时常发觉自己在东想西想一些与谈论话题无关的事情?

7.你是否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因为你认为别人不会理解?

8.当有人与你交谈时或对你讲一些事情时,你是否时常觉得很难聚精会神地听下去?

9.当一些你不太熟悉的人对你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取得同情时,你是否会觉得不自在?

评分规则:

每题选“是”记3分,选“有时”记2分,选“否”记1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你的总分是

22—27分:这表示你只有在极需要的情况下才会同别人交谈,或者对方与你志同道合,但你仍不会以交谈来发展友情。除非对方愿意主动频频跟你接触,否则你便总处于孤独的个人世界里。

15—21分:你大概比较热衷于与别人交朋友。如果跟对方不太熟悉,你开始会表现得很内向似的,不太愿意跟别人交谈。但时间久了,你便乐意常常搭话,彼此谈得来。

9—14分:这表示你与别人交谈不成问题。你非常懂得交际,善于营造一种热烈的气氛,鼓励对方多开口,使得彼此十分投合。

你有哪些不良的交谈行为(8)

对下面的题目作出“是”或“否”的选择。

1)经常向别人诉苦,包括个人健康、经济状况等,但对别人的问题却从不感兴趣,不予关注。2)经常唠叨,老是谈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或不断重复一些肤浅的见解及一些令人厌烦的空话。

3)言语单调,喜怒不形于色,对任何事物都漠然,情绪上毫无反应。

4)缺乏投入感,在社交场合中,总是形单影只,既不参与别人的活动,亦不主动与人沟通。5)态度过激,或语气浮夸粗俗,满口俚语粗言。

6)过度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向人诉说自己的生活琐事,夸耀个人经历;或只谈自己有兴趣的话题,从不理会别人的感受和反应。

7)过度热衷于取悦别人,花言巧语,以博得别人的好感。

评分规则

选择“是”记l分,选择“否”记0分。将各项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你的总分是

如果你的总分在3分以上,那么你肯定在别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人物。应该自我检查一下,回顾本章内容,设法加以改正。

检测你的演讲技巧(9)

下列每组句子由A、B两种选择组成,共计3个分值。你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也许你会碰到一些句子程度差不多,那就根据你一贯的表现,倾向明显些,分数打高些。

打分规则:

如果A很明显,B很不明显,那就在A后写上“3”,B后写上“0”;如果A比B明显一些,就在A后写上“2”,B后写上“l”;

反之亦然。

1A 在我演讲时,我常常对听众更为注意,而不是对自己更注意。

1B 在我演讲时,我的注意力差不多都在我说的话语上,我很少去注意听众。

2A 演讲前我总能心平气和、泰然自若。

2B 演讲前我会感到有些紧张,有时候还为自己这副样子而感到厌烦。

3A 在演讲之前,我不仅考虑我的话题,我还考虑我的听众。

3B 我觉得自己很能说,对任何题目我都能自由发挥,我还能很快适应各种听众。

4A 人们告诉我说我的演讲机智而饶有趣味。

4B 我的演讲结束后,人们很少谈论他们的感受,但我有一种感觉,我的主要观点已经被他们接受。

5A 在我演讲的结尾,对于我想要听众知道我想要听众去做的事,我总要再加以强调。

5B 在我的演讲的主体部分,我总是力求清楚、细致,我用不着再去下什么结论。

6A 我把视觉辅助设备看作是我演讲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我总是力求它们能把那些信息表现得更加生动有趣一些。

6B 我听说的话才是真正重要的,视觉辅助设备只是一些点缀。

7A 对于我的演讲,我要进行预演,但我又不仅仅凭着记忆去演讲。

7B要是我对每句话都心中有数的话,我很少会紧张。

8A 我对我想要表达的一个主要观点很清楚。

8B 我的演讲充满了各种想法,而且,它们看起来都差不多重要。

9A 我总是力图让听众参与我的演讲,比如向他们提问,鼓励小组练习,让填写简短问卷,或干脆让他们参加辩论。

9B 我总是避免这类小把戏,我把我的注意力集中到眼下的问题上,并力求把每句话都表达清楚。

10A 每次演讲,我都把它看作是抒发己见和培养能力的良机。

10B 我把演讲看作是我的部分工作,我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得分:

请将A项得分相加,填在这里:----------

请将B项得分相加,填在这里:-----------

分析

如果你的A项得分明显高于B项得分(当然这需要你的绝对诚实),那么你在这方

面的魅力应该说是很强的。也就是说,如果得分越向A项倾斜,你的演讲技能越高。而如果你的A项得分超出B项得分到一定幅度,比如是2比1,那么你的“演讲之杯”就较一般的超出许多。

相反的,如果你的B项得分高于A项得分,那你就是为自己确定了一次提高的机会。而且如果B项得分比A项得分高出许多,那就是一种暗示:你在这方面还得好好努力。

你知道自己的阅读能力吗(10)

下面共有12道测试题,测验你的阅读水平。请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答“是”或“否”。你必须忠实于自己,不能翻看后面的答案,也不能根据本章介绍的内容,猜测应该答

“是”还是“否”,而应根据自己以前的习惯想法和做法,如实回答。

1)读本章之前,你在阅读实践中,是否为自己的阅读能力差而苦恼过?

2)你是否曾想过,你可以轻松地与写作者沟通?

3)你是否认为,对我国古代典籍和科学发明,外国人一定不如中国人掌握得更清楚,研究得更深刻?

4)你阅读《红楼梦》、《水游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这类小说,是否只读一遍就能不漏原文意思详细地向他人讲述?

5)读本章前,你认为你脑中储存的信息,是否无意记忆的少,有意记忆的多?

6)你阅读的速度是否没超过1500字/分?

7)在此之前,你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是否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8)你是否常常毫无目的地随便翻阅读物?

9)你在图书馆中能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吗?

10)在你阅读之前,你是否从不留意封面上的信息,也不喜欢看什么内容提要和目录等? 11)你阅读时只是凭自己的兴趣,想看就看,不喜欢就扔开?

12)对于你所喜好的读物,你是否宁愿通宵不睡觉也要把它看完?

答案:

1)是、2)是、3)否、4)是、5)否、6)否、

7)是、8)否、9)是、10)否、11)否、12)否

评分规则:

每答对一题,计l分,答错计0分。

你的总分是:分

如果你的总分低于7分,说明你需要尽快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如果你的总分处于7-10分之间,说明你有一定的阅读水平,但还有待改进;如果你的总分超过10分,那么希望你继续保持自己的阅读水平。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