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简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西起黄壁庄水库,东至藁城晋州交界,全长70公里,总投资62.34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治理范围为南水北调中线——太行大街,全长16公里,总投资39.41亿元。2007年11月,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发展空间、打造生态城市,谋划并启动了这一浩大工程。近三年,随着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深入实施,特别是省会发展新格局的确立,滹沱河综合整治被赋予新的功能和内涵,在全市上下备受关注。

一、滹沱河流域概况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繁峙县,尾闾在沧州献县,干流总长588公里,其中石家庄市境内长190公里。滹沱河自山西盂县进入我市后穿越平山全境,在市区北部,沿鹿泉、灵寿、正定、藁城、晋州、无极、深泽等县南北分界线向东进入衡水,是我市最大、最重要的行洪河道,随着滹沱新区的建设,滹沱河将由省会的城郊河变为城中河。

滹沱河是典型的沙质河床、游荡型河道、多沙性河流,黄壁庄水库以下主流极不稳定。据资料记载,京广铁路桥以上现状河槽系1939年洪水形成,正定—藁城段河槽1950年以后才比较稳定。1958年滹沱河上游开工兴建了岗南、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其后我省和上游山西省在其干、支流相继建成11座中型水库,滹沱河山区洪水得以有效控制。1974年以来,我市在黄壁庄水库以下河段修建了多处河道治导工程,加之京珠、石黄、张石高速和南水北调等跨河、顺河建筑物的兴建,河势得以稳定。“96·8”洪水对河道走势未产生大的影响,滹沱河滩地也逐渐被开发利用。

二、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一)实施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是提高省会防洪保安能力的需要。多年来滹沱河虽多次整治,但至今市区段未形成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石家庄市作为省会城市,防洪标准偏低、问题突出。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后,市区北部和正定古城的防洪标准将由现状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城市防洪近期可达到国家规范要求。

(二)实施滹沱河综合整治是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需要。滹沱河是省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和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滹沱河市区段河道常年断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土地沙化严重,已成为市区的主要沙尘污染源。对滹沱河市区段进行综合整治,建设湿地和水面,逐步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将对改善省会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城市发挥极大作用。

(三)实施滹沱河综合整治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需要。由于国家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政策,土地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因素。多年来,由于流域防洪规划确定了滹沱河上游治理“护险不筑堤”的原则,滹沱河黄壁庄水库以下河段一直按漫滩行洪模式治理,如遇50年一遇标准洪水,将有231平方公里土地成为淹没区,淹没区土地难以进行开发利用。随着岗南、黄壁庄等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完工,上游洪水得以有效调控,滹沱河市区段筑堤设防已成为可能。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后,可以为城市北跨,建设滹沱新区,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

三、综合整治规划

(一)规划的原则和目标。滹沱河综合整治坚持“统一规划、分期治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注重生态、追求和谐,保障行洪、宜看宜憩”的原则,通过“水、堤、路、桥、岛、绿、景、居”统一规划和综合整治,把滹沱河建设成为一条生态景观河、清洁的水源地。依托河流水体和两岸森林,努力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国家水利风景区,打造石家庄市生态高地和省会地标性景观。

(二)规划范围。规划治理范围为黄壁庄水库——藁城东界,全长70公里,重点规划范围为张石高速——机场路,长30公里。整体工程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治理范围为南水北调中线——太行大街,全长16公里。二期工程为太行大街——藁城东界,全长30公里。三期工程为黄壁庄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全长24公里。

(三)功能分区

1、黄壁庄水库——张石高速为湿地景观段,张石高速——南水北调为地下水库入渗场和生态森林区,南水北调——塔子口为水面景观段,塔子口——藁城东界为湿地景观段及采砂区。

2、现状主河槽内,部分河段形成蓄水子槽,子槽外是沙滩、草地和滨水步行道。主河槽至两堤间,分段建设不同主题的生态和文化景观走廊;两堤形成滨河快速通道。堤外建设100—500米防护林带。

(四)建设内容

1、防洪工程。主要是划定治导线,新建、改造堤防28.8公里,加固堤防27.7公里。同时,对河心岛整体按50年一遇、局部按10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防护。

2、生态景观。主要包括湿地景观、水面景观和生态走廊。

在黄壁庄水库——张石高速、塔子口——藁城东界部分河段,种植湿地植物、湿地花卉,营造湿地生态系统,建设1500万平方米左右以溪流、水面、水生植物、鸟类栖息地为特色的湿地景观。

在南水北调——塔子口之间主河槽内,通过开挖和防渗处理,形成长11.5公里、宽500—800米、深1.5米左右的子槽,形成800万平方米的水面景观。

在主河槽——两堤之间,结合自然地形和道路走向,修建引水明渠和人工湖,形成串珠式水面。同时,种植低矮灌木、风景树,在重要节点建设若干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景点,分段形成主题鲜明、充满活力、风格各异的滨水景观带。

3、配套工程。

橡胶坝:在滹沱河京广铁路桥上游580米、下游1200米处,各建一座800米和600米长的橡胶坝,经橡胶坝拦蓄形成两个大的湖面。

道路:共修建河防道路92公里(南北堤各46公里),路面宽北岸10米,南岸约30米。

林带:沿治导线外结合现有林地,栽植用材林、风景林、经济林,形成100—500米宽的防护林带。林带间适量布置休闲服务设施。

四、水源计划

综合整治工程年需水量9000万立方米,主要包括水面景观用水、湿地用水和绿地用水。水源主要利用岗、黄水库水,南水北调弃水、冶河水和中水。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工程估算总投资62.34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18.94亿元,生态环境工程投资25.42亿元,配套费用17.98亿元。一期工程总投资39.41亿元,二期工程15.92亿元,三期工程

7.01亿元。建设资金主要以收储土地的转让、拍卖等市场运作方式来筹集。

六、主要效益

(一)生态环境效益

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后,形成环省会北部的滨水景观长廊,进一步改善省会的生态环境,其中增加水面面积800万平方米、湿地面积150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600多万平方米,人均增加水面面积3.6平方米、湿地面积6.8平方米、绿地面积2.7平方米。通过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可增加区域湿度,调节气温,净化空气,预计该区域夏季最高气温比其它区域可降低4℃左右,相对湿度增加10%以上。

(二)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是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市区北部和正定县城防洪体系进一步完善,整体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是有利于水源地保护。滹沱河是石家庄市的地下水源地,在目前太平河至滹沱河区域共布有地下水源井99眼,年取水量5000万方左右。工程完工后,可有效杜绝向水源地保护区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的现象,同时,结合河道蓄水及地下水库建设,对滹沱河水源地进行适宜修复涵养。

三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该项目实施后,将形成水天一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美景,与太平河整治工程、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共同构成西部、北部生态走廊,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树立起省会新形象。同时,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石家庄地理位置简介

石家庄地理 中心坐标38°02′00〃N 114°28′00〃E / 38.0333333°N 114.4666667°E / 38.0333333; 114.4666667 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 - 占河北比例8.4% - 市区212.54平方公里 海拔约30-100米 东西宽度最大175公里 南北长度最大148公里 气候类型大陆季风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13℃ 年降水量401.1-752.0毫米 年日照时数2640小时 石家庄位于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经济圈。位于北纬37°27′~38°47′,东经113°30′~115°20′之间,东面与衡水接壤,南面与邢台毗连,西面与山西接壤,北面连接保定。南北最长处约148.018千米,东西最宽处约175.383千米,周边界长760公里,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距北京283公里。 石家庄市位于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的交接位置,石家庄夏季温度偏高就是这种地貌特征造成的,地貌由西向东依次排列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自古流传的“头枕太行山,脚踏渤海湾,中间一片大平原”就是对石家庄地理位置的描述。绵延千里的太行山有八条东西通行的交通要道,称为“太行八陉”,其中的第五陉以娘子关为省界连接了石家庄与山西省太原市,发源于太行山腹地的滹沱河由此通道进入华北平原,东部的平原即是由滹沱河冲刷而成。位于西部的太行山就像石家庄西面的一面墙,位于市域西部太行山中段地区的,包括井陉县、井陉矿区全部及平山、赞皇、行唐、灵寿、鹿泉、元氏六县(市)的山区部分,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0%。东部为滹沱河冲洪积平原,包括新乐、无极、深泽、辛集、晋州、藁城、高邑、赵县、栾城、正定、石家庄市区、郊区的全部及平山、赞皇、行唐、灵寿、鹿泉、元氏六县(市)的平原部分。 西部平山到石家庄市区坡度为1/1400-1/1200,石家庄到东部辛集坡度为1/1200-1/1400。辖区内大地构造,属山西地台和渤海凹陷之间的接壤地带,地势东低西高差距大,地貌复杂。西部太行山地,海拔在1000米左右,山峦重叠,地势高耸。中部及东部为华北平原的一部

藁城概况

藁城市的概况 藁城市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总面积836平方千米,总人口74万(2003年),代码130182。市人民政府驻廉州镇廉州西路2号,邮编052160。全市辖13镇、1个民族(回族)自治乡,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39个行政村,240个自然村。 行政区划: 代码名称人口镇政府所在地130182100 廉州镇118582 廉州北街130182101 兴安镇50085 武家庄 130182102 贾市庄镇48874 贾市庄 130182103 南营镇43372 南营村 130182104 梅花镇58444 梅花村 130182105 岗上镇51113 岗上村 130182106 丘头镇45576 丘头村 130182107 南董镇43103 南董 130182108 张家庄镇51544 张家庄 130182109 南孟镇44699 杜家庄 130182110 增村镇56167 增村 130182111 常安镇51197 柳树寨 130182112 西关镇418982 西关村 130182200 九门乡40661 九门村 130182500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12870 良村

藁城市六大产业功能板块 先进制造产业板块打造开发区、循环化工基地为中心的生物医 药、循环化工和装备制造。 休闲度假产业板块以休闲旅游、都市观光农业和房地产业为重 点,开发建设以石津渠以北、滹沱河南岸为 中心的休闲度假产业板块 创新创业和新兴产业板块打造以九门乡、张家庄镇为中心涵盖德国应 用技术研发基地科技园 空港产业板块在增村大部分和张家庄部分区域范围,以突 出产业特色、服务临空经济为重点,积极发 展仓储物流业区、航空服务区、现代商贸服 务区、先进制造业区. 城市产业板块打造以主城区为中心涵盖藁城新区的城市产 业板块,加快天竹产业园、现代农业装备制造 园、高铁器材工业园建设,重点发展竹麻功 能化特色纤维纺织业,稳步发展机电装备业, 整合提高精细化工业。 生态功能板块以建设生态型农业为导向,努力打造以常安 镇、贾市庄镇为重点的生态功能板块,精心 打造兴安、贾市庄镇为重点的生态功能区, 启动滹沱河综合治理工程。大面积开展植树 绿化。加快建设生态防护林带。

河北野生原度假村概况

河北野生原度假村 一、首先了解一下野生原度假村的基本情况: 1、酒店现状: 河北野生原度假村地处河北省平山县滹沱河畔,占地4000余亩,是由河北敬业集团投资兴建的一座四星级休闲度假庄园,集食、宿、游、购、娱为一体,可同时容纳1500余人食宿、举办千人会议。度假村拥有千亩湖面、万壑松林,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绿色植物覆盖面积可达75%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毗邻革命圣地西柏坡、避暑圣地驼梁山、北武当天桂山,距石家庄火车站50公里,距飞机场60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越,是石家庄周边唯一一处拥有山景、水景、园景三景合一的4A级旅游景区。 2、度假村的由来及历史: 野生原度假村所在地是河北敬业集团董事长李赶坡的家乡,南邻滹沱河,常年 有水,是难得的风水宝地。为了充分挖掘其底蕴价值,1999年李董事长决定在此修 建一座度假式酒店,依据其地理位臵,初步定名为“滨河度假村”。后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定名为“河北野生原度假村”。灵动充满生机的“野生原”三个字,生动体现出了度假村的定位及主题。 野生原度假村于2000年初动工兴建,建设者们经历了多方势力阻挠、资金短缺、酷夏严寒等种种考验,并始终遵循河北敬业集团项目建设“四个一流”的原则,即一流的设计队伍、一流的设备制作厂家、一流的安装队伍、一流的试产技术人员,从设计、建设到装修全部聘请知名公司,采购国内外知名建材和设施设备。历时五年,先后建了山里人家、杂粮食府、会议中心、舞厅,并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开业。为加强配套,2010年建起了可容纳600人就餐、商会的野生原大会堂,后又分 别于2011年7月、2012年10月建设了山前人家、山后人家,为度假村实现千人会议型酒店目标奠定了基础。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西起黄壁庄水库,东至藁城晋州交界,全长70公里,总投资62.34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治理范围为南水北调中线——太行大街,全长16公里,总投资39.41亿元。2007年11月,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发展空间、打造生态城市,谋划并启动了这一浩大工程。近三年,随着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深入实施,特别是省会发展新格局的确立,滹沱河综合整治被赋予新的功能和内涵,在全市上下备受关注。 一、滹沱河流域概况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繁峙县,尾闾在沧州献县,干流总长588公里,其中石家庄市境内长190公里。滹沱河自山西盂县进入我市后穿越平山全境,在市区北部,沿鹿泉、灵寿、正定、藁城、晋州、无极、深泽等县南北分界线向东进入衡水,是我市最大、最重要的行洪河道,随着滹沱新区的建设,滹沱河将由省会的城郊河变为城中河。 滹沱河是典型的沙质河床、游荡型河道、多沙性河流,黄壁庄水库以下主流极不稳定。据资料记载,京广铁路桥以上现状河槽系1939年洪水形成,正定—藁城段河槽1950年以后才比较稳定。1958年滹沱河上游开工兴建了岗南、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其后我省和上游山西省在其干、支流相继建成11座中型水库,滹沱河山区洪水得以有效控制。1974年以来,我市在黄壁庄水库以下河段修建了多处河道治导工程,加之京珠、石黄、张石高速和南水北调等跨河、顺河建筑物的兴建,河势得以稳定。“96·8”洪水对河道走势未产生大的影响,滹沱河滩地也逐渐被开发利用。 二、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简 介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西起黄壁庄水库,东至藁城晋州交界,全长70公里,总投资62.34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治理范围为南水北调中线——太行大街,全长16公里,总投资39.41亿元。2007年11月,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发展空间、打造生态城市,谋划并启动了这一浩大工程。近三年,随着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深入实施,特别是省会发展新格局的确立,滹沱河综合整治被赋予新的功能和内涵,在全市上下备受关注。 一、滹沱河流域概况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繁峙县,尾闾在沧州献县,干流总长588公里,其中石家庄市境内长190公里。滹沱河自山西盂县进入我市后穿越平山全境,在市区北部,沿鹿泉、灵寿、正定、藁城、晋州、无极、深泽等县南北分界线向东进入衡水,是我市最大、最重要的行洪河道,随着滹沱新区的建设,滹沱河将由省会的城郊河变为城中河。 滹沱河是典型的沙质河床、游荡型河道、多沙性河流,黄壁庄水库以下主流极不稳定。据资料记载,京广铁路桥以上现状河槽系1939年洪水形成,正定—藁城段河槽1950年以后才比较稳定。1958年滹沱河上游开工兴建了岗南、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其后我省和上游山西省在其干、支流相继建成11座中型水库,滹沱河山区洪水得以有效控制。1974年以来,我市在黄壁庄水库以下河段修建了多处河道治导工程,加之京珠、石黄、张石高速和南水北调等跨河、顺河建筑物的兴建,河势得以稳定。“96·8”洪水对河道走势未产生大的影响,滹沱河滩地也逐渐被开发利用。 二、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西起黄壁庄水库,东至藁城晋州交界,全长70公里,总投资62.34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治理范围为南水北调中线——太行大街,全长16公里,总投资39.41亿元。2007年11月,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发展空间、打造生态城市,谋划并启动了这一浩大工程。近三年,随着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深入实施,特别是省会发展新格局的确立,滹沱河综合整治被赋予新的功能和内涵,在全市上下备受关注。 一、滹沱河流域概况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繁峙县,尾闾在沧州献县,干流总长588公里,其中石家庄市境内长190公里。滹沱河自山西盂县进入我市后穿越平山全境,在市区北部,沿鹿泉、灵寿、正定、藁城、晋州、无极、深泽等县南北分界线向东进入衡水,是我市最大、最重要的行洪河道,随着滹沱新区的建设,滹沱河将由省会的城郊河变为城中河。 滹沱河是典型的沙质河床、游荡型河道、多沙性河流,黄壁庄水库以下主流极不稳定。据资料记载,京广铁路桥以上现状河槽系1939年洪水形成,正定—藁城段河槽1950年以后才比较稳定。1958年滹沱河上游开工兴建了岗南、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其后我省和上游山西省在其干、支流相继建成11座中型水库,滹沱河山区洪水得以有效控制。1974年以来,我市在黄壁庄水库以下河段修建了多处河道治导工程,加之京珠、石黄、张石高速和南水北调等跨河、顺河建筑物的兴建,河势得以稳定。“96·8”洪水对河道走势未产生大的影响,滹沱河滩地也逐渐被开发利用。 二、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一)实施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是提高省会防洪保安能力的需要。多年来滹沱河虽多次整治,但至今市区段未形成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石家庄市作为省会城市,防洪标准偏低、问题突出。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后,市区北部和正定古城的防洪标准将由现状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城市防洪近期可达到国家规范要求。 (二)实施滹沱河综合整治是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需要。滹沱河是省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和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滹沱河市区段河道常年断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土地沙化严重,已成为市区的主要沙尘污染源。对滹沱河市区段进行综合整治,建设湿地和水面,逐步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将对改善省会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城市发挥极大作用。 (三)实施滹沱河综合整治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需要。由于国家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政策,土地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因素。多年来,由于流域防洪规划确定了滹沱河上游治理“护险不筑堤”的原则,滹沱河黄壁庄水库以下河段一直按漫滩行洪模式治理,如遇50年一遇标准洪水,将有231平方公里土地成为淹没区,淹没区土地难以进行开发利用。随着岗南、黄壁庄等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完工,上游洪水得以有效调控,滹沱河市区段筑堤设防已成为可能。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后,可以为城市北跨,建设滹沱新区,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 三、综合整治规划 (一)规划的原则和目标。滹沱河综合整治坚持“统一规划、分期治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注重生态、追求和谐,保障行洪、宜看宜憩”的原则,通过“水、堤、路、桥、岛、绿、景、居”统一规划和综合整治,把滹沱河建设成为一条生态景观河、清洁的水源地。依托河流水体和两岸森林,努力建设

郭小川简介简介

郭小川简介简介 诗词网提醒您,本文是郭小川简介的简介,如果您想查看郭小川简介的诗,可以点击查看。 郭小川(1919——1976),先后出版《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雪与山谷》、《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郭小川诗选》等十余本诗集。 郭小川(一九一九——一九七六),原名郭恩大,出生在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原属热河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一九三三年,日寇侵占热河,他随全家逃难北平。少年时代,他就“过早地同我们的祖国在一起负担着巨大的忧患”(《向困难进军》)。“一二·九”运动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是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文艺青年联合会的活跃成员,开始用诗歌作武器,参加了民族解放的斗争。 一九三六年抗日战争爆发,郭小川在赴延安的途中参加了八路军,在一二○师三五九旅先后担任宣传、教育和机要工作。一九四一年初,他到延安马列学院等单位学习和工作了四年半,主要从事马列主义政治理论和文艺理论的研究。抗战胜利后,他回到自己的家乡任县长,参加并领导了清匪反霸和土改运动。一九四八年夏,他转到新

闻战线,先后任冀察热辽《群众日报》副总编兼《大众日报》负责人、《天津日报》编委兼编辑部主任。一九四九年五月随军南下。武汉解放后,他在中南地区从事党的理论和宣传工作,与陈笑雨、张铁夫合作,以“马铁丁”为笔名写了大量的“思想杂谈”,在群众中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一九五三年春调到中共中央宣传部。 作为一个诗人,郭小川在抗日战争前期写的《滹沱河上的儿童团员》、《我们歌唱黄河》、《草鞋》、《老雇工》等诗篇,虽然稚嫩,存在着尝试和摸索的痕迹,但是它们表达了诗人热爱革命生活的真挚感情。也初步显示了他善于捕捉革命斗争生活中的动人场景的艺术才能。从一九四三年以后长达十多年之久,诗人把全部精力放在实际革命工作上,几乎没有拿起笔来写诗。然而艰苦而丰富的革命工作实践,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给诗人带来的较高的思想理论修养,却从生活上和思想上给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十年,在诗人的创作道路上算是一个重要的准备阶段。 一九五五年秋,郭小川从中共中央宣传部调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诗刊》编委。转到文艺战线以后,诗人立即以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和火一般的战斗激情,为新中国刚刚开始的社会主义事业高唱颂歌和战歌。他的第一首政治抒情诗是献给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投入火热的斗争》。这首诗以他过去的诗歌中所没有的磅礴气势,唱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强音:公民们! 这就是

石家庄分析

石家庄市分析目录: 一、石家庄简介 二、石家庄人口情况 三、石家庄历史 四、石家庄自然环境 五、石家庄地理环境 1、区域位置 2、地势地貌 3、气候 4、河流 六、石家庄交通情况 1、铁路 2、地铁 3、三环主线工程简介 七、石家庄主要领导简介 八、行政区划分 1、市区区划 2、外围县市 九、石家庄经济发展(GDP) 1、GDP 2、经济总量 十、石家庄文化事业 十一、石家庄名人 十二、石家庄旅游资源 1、地方特产 2、著名景点 十三、石家庄商业贸易 十四、石家庄社会事业 十五、石家庄招商引资

石家庄,旧称“石门”,简称“石”,河北省省会,位于河北省中南部。石家庄市域历史悠久,所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自古为河朔重镇,西柏坡为中国革命圣地,石家庄于1947年成为全国第一个由解放军解放的大城市,孕育了新中国的雏形。石家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正定大佛和赵州桥同为华北四宝。石家庄交通便利,为铁路、高铁枢纽城市;现已成为市区城市人口规模286.2万(2010年)的全国特大城市之一,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核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医药、纺织工业中心城市,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生物产业基地之一,华北重要商埠。 一、石家庄简介 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和金融对外开放的城市。 石家庄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北靠京津,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山,是首都的南大门。现辖6个区、12个县、5个县级市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027.98万人。 石家庄市是随着近代铁路的开通而崛起的新兴城市。城市是年轻的,而她的扎根的这块土地,是古老的,更是富饶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人民焕发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勃勃生机和活力,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大潮中,不断创造出优良业绩。目前石家庄已经成为经济特色明显、主导产业突出、人民生活富有、发展前景广阔的中国北方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石家庄市旅游资源丰富。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0余处,各类文物景点多达1200余处;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苍岩山、嶂石岩),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封龙山、天桂山);还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省历史文化名县――赵县;以及省级旅游度假村4处(蟠龙湖、苍岩山、温塘、嶂石岩),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五岳寨),省级森林公园7处(仙台山、驼梁、南寺掌、赤支、龙州湖、西柏坡等),国家级和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处;独特的省会地位、繁荣的商贸更为发展商贸会展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石家庄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通讯便利,基础设施配套,工商业发达,市场前景广阔,投资环境较为优越,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石家庄依托自身优势,正在全力打造“中国药都”、“全国纺织基地”、“华北重要商埠”、“北方特色农业区”和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为主导的支柱产业,为早日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二、石家庄人口情况 根据《石家庄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1,016.3788万人。 其中: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087,913人,占50.06%;女性人口为5,075,875人,占49.94%。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3.1下降为100.24。0-14岁人口为1,548,125人,占15.23%;15-64岁人口为7,789,753人,占76.64%;65岁及以上人口为825,910人,占8.13%; 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291,792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737,26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149,843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986,887人。常住人口1,016.3788万人中,其中市区面积455.8平方公里,人口286.2万人(2010年)。本籍人口占市区总数的15%。

滹沱河简介

编辑本段河流简介 滹沱河流经区域 滹沱河古又作虖池(音同“呼驼”)或滹池,是海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孤山村一带,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滏阳河相汇成子牙河后入海。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阳武河、云中河、牧马河、同河、清水河、南坪河、冶河等,呈羽状排列,主要集中在黄壁庄以上,以下无支流汇入。流域内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倾斜,西部地处山西高原东缘山地和盆地,地势高,黄土分布较厚;中部为太行山背斜形成的山地,富煤矿;东部为平原。流域内天然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较重。流经山区、山地和丘陵的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86%,河流总落差达1800余米。瑶池以上为上游,沿五台山向西南流淌于带状盆地中,河槽宽自一二百米至千米不等,水流缓慢。瑶池至岗南为中游,流经太行山区,河谷深切,呈“V”形谷,宽度均在200米以下,落差大,水流湍急。黄壁庄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道宽广,最宽可达6000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渐成地上河或半地上河,两岸筑有堤防。 编辑本段自然条件 滹沱河风光 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自东向西随地势升高而递减,年降水量400~700毫米,集中于夏季。地表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年均径流量约22亿立方米,分布不均,以太行山东坡产流较大,愈往上游愈小。径流的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多水年的水量为少水年的10倍。由暴雨酿成的洪水,峰高量大,陡涨陡落,主要来自干流和冶河,多发生在7~8月。含沙量11.4千克/立方米,年输沙量2920吨。全流域已建有岗南、黄壁庄(见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利枢纽)、孤山、下茹越、观上、双乳山、石板、下观、大石门、郭庄等大中水库10座及众多小型水库、塘坝,洪水灾害基本控制,灌溉、发电效益显著。流域内矿藏丰富,尤富煤。有石家庄、阳泉等城市,经济发达。革命胜地西柏坡(见平山县)、苍岩山风景区及隆兴寺等名胜古迹可供游览。 编辑本段多异名称 滹沱河,是一条古老的河,历史久远,名称多异。滹沱河古又作虖池(音同“呼驼”)或滹池,《礼记》称“恶池”或“霍池”。《周礼》称“厚池”。战国时称“呼沦水”(呼池水)。秦称“厚池河”。《史记》称“滹沱”,也称“亚沦”。东汉称“滹沱河”。《水经注》称“滹沱”。曹魏称“呼沱河”。西晋称“滹沱河”。北魏曾一度改称“清宁河”。 编辑本段水利枢纽 北堤 滹沱河北堤,自灵寿安定村起,经正定、莫城,至无极牛辛庄止,全长53.86公里。其中灵寿3.2

衡水市堤防工程简介

滹沱河堤防: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五台山北麓,入冀后,经岗南水库,在下游汇入冶河,后入黄壁庄水库。出库后皆为平原,经鹿泉、藁城、深泽、安平、饶阳等10县市至献县枢纽以上,与新、老滏阳河汇合。总控制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其中,黄壁庄以上山区面积为2.34万平方公里。 黄壁庄至献县枢纽河道总长为200公里,衡水境内长60公里(其中河长45公里,行洪道15公里)。滹沱河上游山区河道纵坡为上段1/1000,下段平原平均1/4500,历史曾南侵宁晋泊,北扰文安洼,东穿黑龙港,故滹沱河故道到处可见。自岗、黄两库建成以后,洪水危害大大减轻。滹沱河自饶阳姚庄以东进入泛区,称行洪道,横贯泛区中部全长28公里,其中我市15公里。行洪河槽底宽100—110米,两堤间距500米,设计行洪能力为400秒立米。泛区总面积331平方公里,可缓洪6.64亿立米。滹沱河北堤,由无极东罗尚闸附近开始至献县枢纽,全长109.5公里,我市全长50.73公里(安平32.56公里、饶阳18.17公里),该堤系1967年在原堤基础上加固扩建而成。南堤自深泽县西三村至武强县庞町,全长84公里,我市境内76.24公里,其中安平26公里,饶阳29.3公里,武强20.94公里,系1970年春在部分旧堤基础上扩建整修而成。堤顶宽度,北堤在安平、深泽县界以西均为8米,以东均为10米。南堤经过复堤整修堤顶

宽为7米。南北两堤距离一般为2—3公里,泛区最宽处达17公里。 滹沱河按黄壁庄水库五十年一遇设计流量3300秒立米,百年一遇校核流量13700秒立米。设计水位姚庄20.97米(基准)、21米(黄海),附近左堤高24.1米,右堤高22.01米(黄海),校核水位21.3米(黄海),警戒水位(约距设计水位1.5米)北中山35.57米(基准)、35.6米(黄海)。 滹沱河险工险段已完成13项治理工程,完成投资12240万元(其中自筹2823万元)。行洪区村庄搬迁5个,完成投资9093万元(其中自筹8499万元)。现北堤王岗、姚庄、吕汉三处险工作为重点监测段。 滹沱河北大堤—饶阳县段,起点: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大官厅镇邢岗村(坐标:东经115°39′44.7″,北纬38°17′40.2″)终点: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大尹村镇南北岩村(坐标:东经115°51′32.0″,北纬38°15′7.0″)滹沱河北大堤—安平线段,起点: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大何庄乡西李庄村(坐标:东经115°19′1.8″,北纬38°13′47.5″)终点: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程油子乡袁营村(坐标:东经115°40′7.7″,北纬38°17′40.2″)滹沱河南大堤—饶阳县段,起点: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饶阳镇耿各村(坐标:东经115°36′20.7″北纬38°15′41.6″)终点: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留楚乡肖店村(坐标:

山西河流简介

山西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全省约有24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4000平方公里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8条。前5条向西、向南流,属黄河水系;后3条向东流,属海河水系。汾河是省内最大河流,源于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长710公里,纵贯省内中部,至万荣县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是省内主要农业地带。沁河发源于太岳山二郎神沟,流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等县,而后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省,汇入黄河,全长450公里(省境内351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省境内9315平方公里),是山西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涑水河源于绛县横岭关,向南入黄河,全长196 公里,流域面积5548平方公里。昕水河有南、北两支上源,北支源于隰县北石楼山,南支源于蒲县东北南耀山,两支于午城交汇,西流注入黄河,全长134公里,流域面积4321平方公里。三川河由北、东、南三川在离石县城至交口镇之间汇集而成,流经方山、离石、中阳、柳林4县,流域面积416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海河在山西境内长400余公里,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23.4万平方公里)的25%,汇水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桑干河在山西境内长252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滹沱河在山西境内长3 30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漳河在山西分清漳河和浊漳河两支,清漳河流经太行山区,在黎城下清泉进入河北省,境内河长150公里,流域面积4043平方公里;浊漳河经长治盆地,在平顺马塔村流入河南省,境内河长223.2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黄河流经晋、陕

峡谷间,纵贯山西南北。由于河床比较大,流水急,航运困难,灌溉用水不便,但水力资源丰富,是山西可资利用的最大水源。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汾河流域面积39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41%的人民。据史料记载汾河水资源曾经十分丰富,战国时有奏穆公“泛舟之役”;汉武帝乘坐楼船溯汾河而行;从隋到唐、宋、辽、金、山西的粮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经汾河入黄河、渭河,漕运到长安等地,史书称“万木下汾河”。直到50年代,在《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里,依然生动地描绘了“汾河流水哗啦啦”的喜人景象。 汾河四周九山汇聚,林海茫茫,溪流淙淙,亭台楼榭,风光旖旎,自古以来,就被列入名山大川之列。《山海经》载:“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入河(黄河)。”《水经注》载:“汾水出太原汾阳之北管涔山。”有史以来,汾源和汾水为三晋悠久灿烂的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汾源碱晋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是三晋人民饮水思源,寻根感恩之处,其水之纯净甘醇、景之优美别致,自古享有三晋第一胜境之美誉。现汾源旅游景点有汾源灵沼、雷鸣寺、楼子山等,为省级

滹沱河地区环境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滹沱河流域环境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康少星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11级会展策划与管理)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致使污染愈演愈烈,因而,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背道而驰的局面。石家庄滹沱河流域的污染,就是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罔顾环境保护造成的恶果。一些专家借助遥感、CIS技术、环境监测等手段,对石家庄市滹沱河区段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以绿代水”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 关键词滹沱河;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恢复;“以绿代水”模式 一、区域研究概况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流经山西、河北两省,共有256条河流汇入,全长513.3㎞ 2 ,流域面积4.6×104㎞2,属海河的支流子牙河水系。滹沱河流经石家庄市区北部,是石家庄市的水源地和一级水源保护区。 本文研究范围仅限于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即西至黄壁庄水库坝下,东至藁城市界,北至滹沱河防洪北堤外侧,南至滹沱河南部高滩地外沿、石太高速公路,全长61.335km,总面积199.51km2。该区域位于滹沱河河漫滩地带,其地质类型属河漫滩侵蚀堆积土体结构。土壤类型为褐土、新积土、风沙土、潮土、水稻土。地形地貌特征明显,河谷宽阔,河曲发育,多浅滩。河道平均宽度为1.1km,河床面积大

约为666.69㎞2。滹沱河风光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降水量400~700毫米,集中于夏季,地表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年均径流量约22亿立方米,分布不均,以太行山东坡产流较大,愈往上游愈小。径流的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多水年的水量为少水年的10倍。1956~1984年平均地表水资源为1.98×108 m3/a,1985~1988年仅为0.3×108m 3/a。自1972年以来,该区内的泉水、洼淀和湿地陆续干涸。地下水位也在持续下降。1956~1998年研究区平均浅层地下水水位累计降幅达到19.45m。该区原生地带性植被属于落叶阔叶林%由于开垦历史甚长,自然植被已被破坏,只有在某些河滩内野生草地还保留着天然风貌。 二、研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一)河流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河流景观消失 目前66.7㎞2的滹沱河常年断流,除遇特大丰水年水库弃水外,河道内基本无水,只有在上段水库坝下局部地段有渗漏积水,下段机场路附近有零星积聚的雨水洼地及人工渠污水,河流湿地已经演化成河滩沙地,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河流生态系统景观消失。 (二)区域内林地减少,河床沙化日益严重 20世纪60年代,该区域仅滹沱河、小壁、木佛、高基4个国有林场就有林地107.32㎞2,但目前研究区域内林地总面积减少到30㎞2,仅占研究区面积的15 %。而且大部分是疏林,郁闭度很低。区域内林地的减少"绿化结构不合理以及绿色屏障的残缺不连续,使得现有林带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急剧下降,尤其春季干旱

第一章 安平县基本概况

第一章安平县基本概况 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1.区域位置 安平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9′-115°41′,北纬38°05′-38°21′。东与饶阳县交界,南和深州市、辛集市毗邻,西靠深泽、安国,北连博野。北距首都北京市250公里,西距省会石家庄市91.2公里,东南距衡水70公里,共辖3镇5乡230个行政村,总面积505平方公里,耕地50万亩。 2.区位优势 安平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中心,既属环渤海、环京津开放地带,又在京九铁路大动脉沿线。滹沱河、潴龙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境内衡(水)保(定)、正(定)(大)港两条省级公路贯穿县境,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与(北)京深(圳)、(北)京福(州)、石(家庄)黄(骅)高速公路相接,东距京九铁路10公里、大广高速7公里,南距石黄高速公路25公里,北距首都机场238公里、天津港口248公里,西距石家庄机场90公里,交通四通八达,极为便利。 二、自然资源 1.自然条件 安平县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气温适中,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干湿交替。常年平均气温12.4℃,无霜期187天,日照2526.7h。

安平境内滹沱河、潴龙河两条河流自西向东贯穿而过,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537.2 mm;地下水储量丰富,深层地下水水质较好,是优质的淡水资源,全县深层地下水年允许开采量1768.4万m3,矿化度小于2克/升的淡水面积为463平方公里。 2.资源 (1)土地 安平县土地面积50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0万亩。土壤母质类型以河流冲积物为主,西部有少量的冲积洪积物。土层深厚,冲积层次明显,表层质地以沙壤、轻壤质沉积物为主,土壤颜色发灰,富含云母。土壤养分包括有机质、氮素、速效磷、速效钾及微量元素等。 (2)地热 安平县属华北断坳中的冀中台陷,特有的地层构造为地热资源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热储条件,矿化度较低,水量较大,水头高,具备很好的开发前景。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一、人口、行政区划 2010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2.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4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3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4%。 安平县现辖3镇5乡230个行政村,包括安平镇、马店镇、南王庄镇、大何庄乡、两洼乡、程油子乡、大子文乡、东黄城乡。

石家庄地质概况

第一章地质 第一节构造及演变 石家庄地区大地构造,属山西地台和勃海凹陷之间的接触地带。西部山区为山西地台太行山背复斜之东冀,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东部平原分属于华北凹陷之西部边缘的冀中台陷和临清台陷,其上覆盖着巨厚的第四纪沉积物。太古代和早元古代,本区属下沉地区,陆表海占绝对优势,并沉积了巨厚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及火山岩系。经过阜平运动、五台运动、特别是吕梁运动以后,太行山发生了巨大的褶皱隆起,致使本区西部平山、灵寿、行唐境内的太古界和下元古界形成了以褶皱为主并伴有较为发育的断裂态势。如常裕被斜、古佛向斜、蒿亭--楼底向斜及合河口--九口子断裂群等。 进入早古生代后,地壳呈缓慢升降运动,但以下沉运动为主。到中奥陶纪,海侵达到空前规模,因而大量沉积了构成本区物质基础的砂岩、砂页岩、石灰岩。到奥陶纪后期随华北地台整体上升,海水撤退。受志留纪后期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全省高出海面达1亿年之久,所以本区同全省一样,普遍缺失上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和下石炭纪岩系。 进入中生代,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岩浆侵入和喷出的火成岩活动比较活跃,并使以前沉积的地层发生了较为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如石家庄--元氏--临城断裂带以及现今沿山区和平原交界带的一系列小型断裂就是那时形成的。 新生代的第三纪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本区在表现以大型断裂下陷为特色的前提下,还显示了下陷与隆升并存的局面。当时以太行山山前断裂带为界,东部平原不断凹陷,西部山区不断隆升。至此,奠定了本区目前山区和平原的基本态势。 第二节地层 一、太古界 太古界结晶基底多出露在行唐、灵寿、平山、元氏、赞皇各县的太行山轴部一带,主要由黑云母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浅粒岩、斜长角闪岩及大理岩等组成。本区的太古界变质岩系,普遍具有厚度大,岩相变化多,混合岩化作用比较普遍等特点。 二、元古界 元古界下部为一浅变质岩系的甘陶河群,出露于太行山中段的太古界两侧,在本区主要分布于灵寿慈峪、平山回舍及赞皇等地,系由变质长石砂岩、石英岩、千枚岩、片岩及结晶灰岩、安山岩等构成,与下伏陈庄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中、上元古界与下伏甘陶河群或阜平群的太古代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主要分布于平山下口、刘家会、赞皇王家洞、五马山等地。岩层自下而上分为三部:下部为砂砾岩层,中部为含砾英岩状砂岩与板状页岩互层,上部为板状页岩、含铁石英岩状砂岩。 三、古生界 古生界广泛分布于太行山两翼。寒武系与下伏中、上元古界分别呈微角度不整合、整合和平行不整合接触,其间有一明显沉积间断。该系地层在行唐八里庄、平山刘家会、赞皇虎头山等地均有出露。寒武系可划分为下、中、上三统。各统均系由不同质地的页岩、灰岩组成。奥陶系为一套海相碳酸盐沉积,与下伏寒武系呈整合接触。该系地层在本区缺失上奥陶统,其余主要以白云岩、灰岩形式出露于赞皇东部。 四、新生界 第三系在石家庄地区有小面积的零星分布。主要分布于行唐水泉南、贾南庄及口头、武庄、上坊等山麓边缘一带,皆呈独立的地堑型陆相山间盆地堆积。该系地层主要由灰黄、粉红色

鹿泉旅游概况

鹿泉旅游概况 鹿泉区位于河北省中部,西倚太行,北邻滹沱河,面积603平方公里,辖9镇、3乡和2个省级园区、20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55万。1994年撤县设市,2014年撤市设区,是河北省会石家庄组团新区之一,素有“省会西花园”之称。 鹿泉历史底蕴深厚,人文荟萃,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4000多年,战国时称石邑,隋设立鹿泉县,唐改称获鹿县,金、元时称镇宁州,明清恢复获鹿县建制。鹿泉汉唐文化厚重,鹿泉的名称就来自于西汉名将韩信寻找水源、“射鹿得泉”的传说,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所、兵家必争之地,是“背水一战”古战场。境内现存秦皇驿道土门关、文化遗迹封龙书院、道教名观十方院、佛教胜地龙泉寺等文物古迹29处,“北方文雄”元好问、宋代名臣王安石、数学名家李冶都曾驻足于此。这里儒释道文化融合共生、农耕商旅文化交相辉映,红色文化更是熠熠生辉,《人民日报》在此创刊,华北军政大学、中央外事学校旧址,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在鹿泉的峥嵘岁月。 鹿泉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自古就是三省通衢,晋冀交通之咽喉,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比不上获鹿旱码头”之美誉。

如今,9条国省干道、7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3条主干道、43条公交线路直通省会核心区,形成与省会石家庄“1刻钟通勤圈”、与京津“1小时交通圈”;9个高速互通和毗邻的国际机场直通国内外各大城市,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垂青之地。 鹿泉自然山川秀美,大美天成,是石家庄市唯一有真山真水的城区。明朝杨睿先生著有“获鹿八景诗”灵岩隐洞自天成,抱犊峰岚瑞霭凝。雨过海山石柏现,云开横岭翠屏生。残碑剥落遗韩庙,烟树苍茫锁赵陵。更有龙池施夜雨,鹿泉水涌若珠倾。道尽了鹿泉的山水形胜,人杰地灵。近年鹿泉又布局了“十里花廊”、动物园、植物园、秀水公园、鹿源公园、海山公园、石柏公园、西山森林公园、龙泉湖公园等“一廊八园”生态景观,提升了抱犊寨、封龙山、君乐宝、龙泉湖等一批景点景区,建设了西部长青、土门关驿道小镇、龙泉古镇、奥特莱斯水世界、杰明房车营地等一批旅游新业态,“要休闲、到鹿泉”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 鹿泉旅游业态丰富,功能完备。近年来,鹿泉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依山傍水的生态优势与繁华便捷的都市生活紧密融合,形成了各具特色、业态互补、协调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了环抱犊寨美丽乡村游、环龙泉湖生态文化游和环铜冶特色市镇工商业游三个组团,真正

滏阳河

滏阳河是由古代滏水改道而流经邯郸等地的一条古老河流。它发源于今峰峰矿区的鼓山、元宝山之间。东绕磁县转北至邯郸,向东北流去,经永年、曲周、鸡泽、平乡等县,至献县以北与滹沱河为子牙河,直到天津。流经邯郸210多公里。 滏阳河发源于邯郸峰峰矿区滏山南麓,故名滏阳河,流经邯郸、邢台、衡水,在沧州地区的献县与滹沱河汇流后称子牙河。全长402公里,是一条防洪、灌溉、排涝、航运等综合利用的骨干河道。 滏阳河发源于邯郸峰峰矿区滏山南麓,故名滏阳河,流经邯郸、邢台、衡水,在沧州地区的献县与滹沱河汇流后称子牙河。全长402公里,是一条防洪、灌溉、排涝、航运等综合利用的骨干河道 滏阳河从平乡县的阎庄进入邢台,由南往北经平乡、任县、巨鹿、隆尧、宁晋、新河等六个县,在邢台长120.5公里,到新河县车张流入衡水地区的冀县。 滏阳河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中文名: 河源头:黑龙流域面积: 2747平方公 里

洞目录

西部为太行山余脉的丘陵区,西高东低,地面纵坡1/400-1/1000,东部为冲积平原。 编辑本段支流 滏阳河 滏阳河支流繁多,处于太行山迎风坡,源短、坡陡、流急,洪水峰高量大、河道泄量上大下小。本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多风沙,平均气温摄氏13.4度。年均降雨量550毫米左右,多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占年降雨量70%,春季降雨稀少,因而形成春旱秋涝,旱涝灾害交替发生。 滏阳河支流小河众多,在邯郸境内的主要的有牤牛河、渚河、沁河、输元河、支漳河分洪道、留垒河。其中人工河道是支漳河分洪道和留垒河。滞洪区工程有黄梁梦滞洪区和永年洼滞洪区。 很早以前,沿河的航运和灌溉事业就有所发展,历史上滏阳河曾是邯郸至天津的主要航运交通线,往来船只很多。清朝末年,宁晋县十字河还设有船捐局和货栈饭店等,商旅云集。直到五十年代中期仍有货船往返,沿河 滏阳河 还可浇地五十一万亩。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上游工农业生产大量用水,河水减少,除汛期外经常断流,航运已被陆路交通所代替。滏阳河过去由于

滹沱河生态文化景区建设对石家庄市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分析

滹沱河综合整治及生态文化景区建设对石家庄市城市竞争力 的提升作用分析 一、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1]是在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是考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国外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早,产生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模型。迈克尔·波特( Michael E. Porte)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并且提出其理论适用于次级的经济体,即城市或区域,构建了“钻石理论”模型;道格拉斯·韦伯斯特( Douglas Webster) 构建了包括经济结构、区域性禀赋、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四个要素的城市竞争力模型[2];瑞士国际管理与发展研究所依托“四对关系”和“八要素”构建了国家竞争力模型;贝格(Iain Begg)提出了“迷宫模型”,并与博迪(Martin Boddy)等人对城市之间的竞争过程进行了研究(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阿尔西(D·Arcy)、罗格森(Rogerson)、戈登(Gordon)等人则对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及其竞争后果进行了研究,包括地方生活质量、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接近电信网络、在协作网内获得外部经济性、市场需求和有效的组织结构等[3];此外,克雷斯尔(Peter Karl Kresl)的双框架模型、龙迪内利(Dennis A.Rondinelli)的大都市区国际竞争力模型、加德纳(Ben Gardiner)的金字塔模型等也该领域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理论地位。[4]基于我国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对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众多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和研究模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教授提出了城市竞争力“弓弦模型”,把资源拥有和开发能力作为评价城市竞争力的标准[5],其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为国内该领域的标杆性著作;宁越敏教授以国家竞争力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建议将城市竞争力提到战略高度加以研究[6];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以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家竞争力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城市价值链模型”,包括城市实力、城市能力、城市活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