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指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一、定义 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静息心率超过100bpm的心律称为室上速。 ---成人室上速处理2015 指南 二、分类 广义分类: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交界区心动过速 狭义分类:特指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这两者一般在心电图上难以区别,故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 三、机制 折返机制 四、病因 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各种年龄均可发生。 五、临床表现 1、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2、大部分有心悸、心慌、胸闷 3、少数有胸痛、晕厥 4、心衰、休克 六、心电图特点 1、节律规则,频率150-250次/分 2、P’波不易辨认 3、QRS波形态正常 七、治疗 1、迷走神经刺激 迷走神经是12对颅神经中的第10对神经。迷走神经占主导而心率降低。心迷走神经的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它所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是胆碱能M受体。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通过提高心肌细胞膜对K+通透性及减少Ca2+内流引起心率减慢、心肌收缩能力减弱、房室传导延缓,甚至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等效应。迷走刺激主要作用在房室结,延长其不应期及减慢传导。 1、诱导恶心在舌咽神经的下方有许多附于延髓的根丝集合成干。 2、按摩颈动脉窦迷走神经经颈静脉孔颅腔取仰卧位,先按摩右侧,每次5-10s,按摩前需要先听诊,确保无杂音

3. 乏氏动作憋气声门10~30秒,相当于胸内压增加30~40mmHg,摒气期间由于胸腔内压力突然增加,心脏回流减少.使心排出量及血压下降。此即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及血管收缩;在停止动作后,心排出量回复正常,血压则因血管收缩而短暂地较动作前升高,并伴有反射性心率减慢。用力呼气,此时腹肌应是收缩的 4、眼心反射可将冰冷的湿毛巾放在面部,或让患者面部浸入10℃的水中,也有终止室上速的 作用。 5、因压迫眼球的方法有潜在危险,故已屏弃不用。 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终止室上速的成功率为27.7%,而做乏氏动作比颈动脉窦按压更为有效。 2、用药 腺苷ATP三磷酸腺苷给药剂量:首次6mg腺苷,快速推注并盐水冲洗,观察1~2分钟无效时,再给12~18mg的腺苷快速推注。原来已有一度以上的房室阻滞、病窦者,或预激者禁用腺苷。此外,腺苷不能和地高辛或异搏定合用。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维拉帕米 胺碘酮 洋地黄类毛花苷丙 低血压者间羟胺 食管心房调搏术 经食道心脏调搏是一种无创性的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它包括经食道心房调搏through esophagus atrial pacing(TEAP)和经食道心室调搏through esophagus ventricle pacing (TEVP)。 食道和心脏解剖关系密切,都位于纵隔内,心脏在前,食道在后,食道的前壁与左心房后壁紧贴在一起。利用这种解剖关系,应用食道调搏仪,经放置在食道的电板导管,间接刺激心房和心室,同时记录体表心电图,这样便可以对人体心脏各个部位的电生理参数进行测量,揭示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诱发某些不易观察到的心律失常,为体表心电图某些图形的分析、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并可终止某些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 食管调搏仪选用苏州电子仪器厂生产的DF5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设定输出电压约为(10~25)V,脉宽10ms,以能够完全夺获心房的最低电压为佳。行心动过速的诱发终止检查者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19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19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一、概述 (一)定义与分类1.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NSVT是指心 电图上连续出现3个及以上室性期前收缩,频率一般100~200次 /min,在30 s内自行终止[1,2]。 2.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是指同一心电图导联中 QRS波形态一致,发作持续时间>30 s,或虽然<30 s,但伴血液动力 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3]。分为结构性心脏病的单形室性心动过速 和不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指的是QRS波形态可 以清楚识别但连续发生变化,频率>100次/min的室性心律失常。多 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可蜕变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发生在QT间期延长患者的多形性室 性心动过速,QRS波常围绕心电图等电位线扭转,被称为尖端扭转性 室性心动过速(TdP)。TdP常与药物和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延迟复极 密切相关,因此,发生TdP时应积极寻找并纠正相关诱因[4]。 4.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形式。

5.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风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风暴是指24 h内自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3次,并需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1]。 (二)流行病学1.NSVT:NSVT是临床上常见的无症状性心律失常。在结构性心脏病与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都较常见,也可见于表面健康的人群。在伴有心悸症状的所有患者中,约有6%为NSVT[5]。由于大多数NSVT患者无症状,仅有50%左右的NSVT患者可重复记录[6],所以难以得到可靠的NSVT流行病学资料。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中,0~3%的健康、无症状的个体发现有NSVT,男性和女性没有显著差别。有报道显示11%的表面健康的老年人有NSVT[7]。多数情况下,NSVT发生短暂,无临床症状。因此,临床上对NSVT患者的主要问题是甄别这些看似正常而实际上有潜在疾病的人群,并对合并有NSVT的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在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NSVT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脏性猝死(SCD)危险性增加的信号,所以对于NSVT患者,治疗患者的基础心脏病比治疗心律失常更重要[8]。 2.SMVT:约90%的SMVT发生于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以缺血性心脏病最为常见。心室收缩功能下降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死亡风险明显增加,有45%~59%的缺血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或接受导管消融治疗[9,10]。约有10%的SMVT患者应用当前的临床诊断技术无病因可循,因此称之为特发性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简称室速)是指发生于希氏束分叉以下的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肌的快速连续性室性异位激动。自发者异位激动须连续≥3个,程序电刺激诱发者须连续≥6个,且频率≥100次/分。90%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尤其见于冠心病及各种心肌病。10%左右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称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诊断要点】 1.原有心脏病的症状及体征。 2.大多数为阵发性,发病突然,经治疗或自限性突然消失。发作时的临床表现随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频率、持续时间,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以及心功能的状况等因素变化而不同。少数症状轻微,多数突发心慌、胸闷、恐惧、颈部发胀及跳动感、眩晕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呼吸困难、肺水肿、晕厥,甚至导致心室扑动、心室颤动而猝死。 3.体征:心率波动在150~220次/分,节律多较规整。颈静脉搏动强弱不等,间歇出现较强的颈静脉搏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有时可闻及与房室分离有关的炮轰音。可出现低血压。 4.心电图: (1)宽而畸形的QRS波连续出现≥3次,节律基本规则,频率≥100次/分,ST-T与主波方向相反。 (2)P波与QRS波无关系,形成房室分离;室率>房率,但因P波常融于QRS波中,难以辨认。 (3)完全性或部分性心室夺获;窦性激动可完全夺获心脏,表现窄ORS波,其前有P波P-R >O.12 s;窦性冲动与异位激动同时兴奋心脏时表现为部分夺获,图形介于室性与窦性之间称室性融合波。 5.分类:临床上常将室性心动过速分成以下类型: (1)根据室速的QRS波群形态分成单形性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2)根据室性心动过速的持续时间分为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

2020年室上速治疗指南(课件)

2020年室上速治疗指南(课 件) 室上速治疗指南 窄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如果QRS波窄(<120ms),心动过速几乎都是室上性的.看不见P波而RR周期规则的最常见于AVN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可在V1导联出现假R波或在下壁(2.3,AvF)出现假S波.如果P 波出现在S_T段,而且R_P〉70ms,最可能是AV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如果RP〉PR,最可能的诊断是非典型A VNRT,PJRT(永久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或AT(房性心动过速)。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分三类, 1,室上性伴束支阻滞 2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旁路传导 3室性心动过速 治疗: 1。尽管经过仔细检查,仍不能明确宽QRS心动过速的诊断时,就应将患者按室性心动过速治疗。 2。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SVT,不管宽QRS的还是窄QRS的,首选电复律.若条件不允许,要用药物终止稳定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建议静脉注射普鲁卡因胺和(或)索

他洛尔。对于左心受损或有心力衰竭体征的患者,可首选胺碘酮。要终止不规则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如预激性AF)建议用直流电复律,如果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适合用in utility,普鲁卡因胺或氟卡尼(氟卡尼)进行药物复律.......感谢聆听 3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窄QRS的SVT,指南推荐迷走刺激、腺苷、唯拉帕米、地尔硫卓都是I类执征,其中,迷走刺激是B类证据,而后三者是A类证据,显然后三者更优于第一者,除严重哮喘外,腺苷是首选药物(但个人认为那种不花钱不费力而且又合“法”的事为什么不先干呢?所以,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先鼓励他自己刺激迷走,这是活用指南,并非IA就一定>IB的)。而对于β阻滞剂、胺碘酮、地高辛则都是IIb指征。三把板斧就是:迷走刺激、ATP、食道调搏 ATP可能会导致本身存在窦房结病变的患者加重,潜在的不良反应是诱发AF,对室性预激的患者可能构成一定危险.对于有频发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可以促发[PSVT的早期复发]患者,长效药物(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或美托洛尔)是有效的。但静脉注射钙离子拮抗剂,并与B阻滞剂合用时应特别小心,因为可能出现低血压和(或)心动过缓。......感谢聆听 注意:腺苷具有起效快和半衰期短的优点,但须注意应快速静注,有哮喘病史者不选用,同时使用茶碱类药物者,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简称室上速,指室上性期前收缩连续3次或3次以上,主要由希氏束分叉以上的心脏组织异常活动所致,包括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希氏束,部分类型还包括心室肌参与所致的心动过速。目前一般认为包括房室结折返性、房室折返性、窦房结折返性以及折返性或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前两者约占90%。 【诊断要点】 1.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发作方式呈突发突止。 2.症状:发作时感心悸、焦虑不安、多尿、眩晕,严重者晕厥、心绞痛甚至心力衰竭、休克。症状轻重与心室率及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亦与原有的心脏病的状况有关。 3.第一心音的强度恒定,心律绝对规则,脉速。 4.心电图: a.心室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 b.Q。RS波正常,当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阻滞时,QRS波增宽; c.P波呈逆传型,可位于QRS波前、QRS波之中或之后,P波与QRS有恒定关系; d.ST—T有继发性改变。 5.心电生理检查:食管调搏或腔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有房室结双径路或房室旁路;心房、心室程序刺激可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 6.持久性交界性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的电生理特征:①旁路常位于后间隔部,有递减性传导特性。②心动过速时于希氏束不应期发放心室早搏刺激可使心房提前激动。③心动过速时最早逆传A波位于冠状窦口附近。④多见于青年人。此种心动过速需同快一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性心动过速鉴别。 【治疗程序】 1.终止心动过速的发作措施: (1)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物理措施); (2)药物治疗; (3)经食管心房调搏术;

(4)直流电复律。 2.预防心动过速的复发的措施: (1)药物治疗; (2)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3)外科手术治疗。 【处方】 处方1终止窄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依次可选择下述药物:(1)普罗帕酮 35~70 mg 5%~10%GS 20ml Sig:静注(缓)st。 (2)维拉帕米 5~10mg 5%~10%GS 20ml Sig:静注(缓)st。 (3)腺苷 6~12 mg静注st(快) 或 ATP 10~20 mg静注st(快) (4)毛花苷C 0.4~0.8 mg 5%G S 20 ml Sig:静注(缓)st。 (5)胺碘酮 150mg 5%GS 20 m1 Sig:静注(缓)st。 处方2预防室上性心动过速可选择下述药物: (1)普罗帕酮 150~200 mg tid (2)维拉帕米 40~80 mg tid (3)地高辛 O.125 mg qd或bid (4)普萘洛尔 20~30 mg tid (5)美托洛尔或阿替洛尔12.5~25 mg bid (6)胺碘酮 O.1 g qd 处方3导管射频消融(RFCA) 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率在

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指南概要

维普资讯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0906438.html, 20年105月第33卷第1期』竺盟,!!:?l?3心房率12mn00O/i开始,当起搏至,获后突然终止t房夺l起搏,可有效地转复房扑为窦性心律。当初始频率不能终常止房扑时,在原来起搏频率基础上再增加12mn必0—0O/i,要时重复上述步骤。终止房扑最有效的起搏频率一般为房超声阴性者,应给予抗凝治疗。也()五导管消融治疗 在三尖瓣环和下腔静脉入口之间的峡部进行消融,以阻断房扑的折返环路,可以治愈房扑。消融关键峡部造成双向阻滞作为判断标准,可将房扑消融成功率提高到9%一010%。0扑频率的10一102%3%。若高位右房起搏不能终止房扑,则可更换起搏部位;或在快速心房起搏基础上再增加期前刺激,型起搏器的功能开发便采用了这一技术。一些研究证 新实。食管起搏也常常有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鲁卡因经许多研究证实,经普罗帕酮、氟卡尼或胺碘酮治疗的房颤患者中,%一0发生房扑。前瞻性研究表明,房扑152%若胺、依布利特和普罗帕酮有助于提

高快速心房起搏的房扑转复成功率。值得指出的是,快速心房起搏可导致持续性房颤的发生。此外,在房扑转复为窦性心律之前,可出现一段时间的房颤。()扑的慢性期治疗(6三房表)为主要心律失常,峡部消融后持续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房扑的发生率将会降低。峡部依赖性房扑患者成功消融后,其房颤发生率取决于消融前房颤的发作情况。对于仅有房扑 的患者,消融术后随访(81)1 ±4个月,颤的发生率为8;房% 相反,房扑与房颤并存但以房扑为主的患者,消融术后随访(01)月,颤的复发率为3%;以房颤为主的患2±4个房8而者,颤的复发率为8%。上述研究结果提示,管消融则房6导单纯房扑或以房扑为主要心律失常的患者效果最好。二、非峡部依赖性房扑表6房扑的远期治疗建议与峡部依赖性房扑相比,非峡部依赖性房扑较为少见。多数非峡部依赖性房扑与心房瘢痕有关。累及心房的心脏手术如先心病矫正术、二尖瓣手术或心房迷宫术等是非峡部依赖性房扑的常见原因。这种心律失常又称为“ 损伤相关性大折返性房速” 。峡部依赖性房扑可与损伤相关性大折返性 房速并存,而导致多折返现象。这类房扑心电图上的房扑从波形与峡部依赖性房扑波形不同,有相似之处。有些患者但的心电图P波很难辨认,可能与心房肌的大量瘢痕有关,这确诊必须依靠心内膜标测。标测与导管消融:非峡部依赖性房扑的难度远远大消融于峡部依赖性房扑。如房扑患者曾有过先心病手术史,则应怀疑为非峡部依赖性房扑,最好到有丰富经验的医疗中心诊治。峡部依赖性房扑常常出现在心房外科手术 前,可与也1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卡尼治疗房扑的长期有效率.I氟为5%。需要强调的是,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房扑时0IC必须与B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合用,因是I类药物可原C“ 伤相关性大折返性房速” 存。消融成功与否,损并关键在于识别折返环的关键部位。房缺修补术所致的右心房手术切口,可能是成年人损伤相关折返性房速的常见原因。手术切口常在右心房侧壁,返激动常围绕该切口痕折返。沿折瘢瘢痕下缘到下腔静脉口之间行线形消融,或沿瘢痕上缘到上腔静脉口之间行线形消融,常可阻断折返环,实施起来通但常有一定难度。

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指南

心律失常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检查 4诊断 5治疗 6预防 一、病因: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二、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阿-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常由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 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 3.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临床表现有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4.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室性心动过速的抢救与护理

室性心动过速的抢救与护理 时间:2012年10月20日 地点:急诊科办公室 主讲:聂娜 参加人员:王子欣张倩江菲刘欢王箐陈小倩 记录人:王子欣 聂娜:各位同学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急诊科实习,今天我们的查房 主题是室性心动过速。首先请王子欣同学讲我们的案列资料说一下。 王子欣:陈二毛,女,八十岁。患高血压病四年左右,患者主诉由于 停服降压药物,2012年10月17日下午突感心慌,头晕,全身冷汗 不止,于16:00分被紧急送至我院急诊科抢救。患者来时神智叫清楚, 光反射良好,无皮肤黏膜破损,生命体征:心率205,脉搏:206次 /分,血压:190/122,血氧:96%。初步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遵医 嘱给予心电监测,心律平70mg+NS20ml经脉推注。 16:30 16:40 17:50 17:00 17:10 17:20 17:30 HR 190 185 170 160 153 113 106 BP 180\130 180\125 170\124 143\103 138\108139\77 120\70 病人与17:30分心率血压恢复正常,医生给予舒血宁,丹参,门冬等 药物维持治疗,并做血生化检查,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聂娜:很好,这位患者是以为很典型的突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那么什

么又叫室性心动过速呢,它又有哪些典型的临床表现呢?请张倩回答。 张倩:三个或三个以上成串的室性搏动,室率≥120次/分。 1.轻者可无自觉症状或仅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晕、出汗;2.重者发绀,气促、晕厥、低血压、休克、急性心衰、心绞痛,甚至衍变为心室颤动而猝死; 3.快而略不规则的心律,心率多在120-200次/分,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度不等,可有第一心音分裂,颈静脉搏动与心搏可不一致,偶可见“大炮波”; 4.基础心脏病的体征。。年长儿可诉心悸、心前区疼痛、严重病例可有昏厥、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者等。体检发现心率增快,常在150次/min以上,节律整齐,心音可有强弱不等现象。 聂娜:好的,那么当病人在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时,应该做哪些抢救呢?江菲:药物治疗:①利多卡因100mg静脉注射,如无效则按 0.5mg/kg每分钟重复注射1次,30分钟内总量不超过300mg,有效维持量为1~4mg/min;②普鲁卡因酰胺50~100ng静脉注射,每5分钟重复1次,1小时内总量可达1g,维持剂量2~5mg/min;③溴苄胺5mg/kg10分钟内静脉注射,然后以1~2mg/min;④乙胺碘呋酮150mg 静脉注射;⑤心律平70mg静脉注射;⑥如心电图示室速由R-on-ST 段性性室早引起可先用异搏定5~10mg静脉注射;⑦由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可选用苯妥英钠和钾盐治疗;⑧如系青壮年无明显原因,常以活动或情绪激动为诱可获得明显疗效。但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复发和降低心脏性猝死方面的作用不明显,甚至有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疗常规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包括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和交界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常因心率较快,心电图往往无法辨认异位P被,诊断、治疗极为相似.故常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多见于正常人,约60%无器质性心脏病;亦可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甲亢性心脏病、心肌病、病窦综合征、预激综合征、高血压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器质性心脏病时。情绪激动、烟、酒、茶、咖啡过量、感染、消化道疾病和妊娠等均可作为发作的诱因。 【入院评估】 一、病史采集要点 1.现病史 (1)详述起病过程:发作频度、持续时间、类型、有无突发突止特点,以及心动过速终止的方式。主要症状如心悸、胸闷、气短、晕厥等及其经过。。 (2)心功能不全进展的情况:有无活动后气短、夜间平卧及憋醒情况、端坐呼吸,活动或劳动耐力情况,进而评价心功能分级。 (3)注意询问有无脑、肾、心、肺等处的栓塞症状。 (4)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情况,既往治疗的医嘱遵从情况。 2.既往史: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 3.个人史:叙述是否从事高空作业、驾驶等职业。 4.家族史:叙述在直系亲属中是否有类似发病情况。 二、体格检查要点 1.心脏体征:发作时心率快慢、节律,心尖搏动位置与范围,有无阵颤、心界大小,心脏杂音的部位、时相、性质、强度、传导、随体位等的变化。 2.心功能不全体征:颈静脉充盈度、肝脾大小,下肢及腰骶部浮肿情况、肺部湿罗音,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或奔马律。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1.诊断要点 (1)各种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年轻人。不发作时同正常人,仅少部分患者因心动过速无休止发作出现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2)多为突然发作、突然中止。如发作时间较短,心率不太快,症状较轻,稍有心悸,心前区不适或无症状。发作时间较长、心率过快或原有器质性心脏病时,症状常较 重,可出现休克、急性左心衰竭、心绞痛、晕厥等一系列供血不全表现,发作中止 后每有多尿。 (3)体征心律规则,心率快,每分钟150 220bpm,脉细而速。 (4)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心率通常在150bpm以上,少数患者也可低于150bpm,RR间期绝对匀齐,多为窄QRS波。 (5)物理方法(憋气、Valsvala动作、刺激咽部、压迫眼球和颈动脉等)可以终止心动过速 (6)临床中常可以被心律平、异搏定、三磷酸腺苷、西地兰等终止,也可以通过经食管电极超速抑制终止。 2.常见的鉴别诊断 (1)心房扑动:当心房扑动呈现2:1传导时,心率多为150bpm左右,患者症状及临床表现同阵发性室上速,心电图经仔细测量可以提示存在F波,可在心动过速时通过物理 方法,或通过应用上述抗心律失常药物减慢心室率,使F波显现更清晰帮助诊断,发 作时经食管电极有助于识别P或F波。 (2)窦性心动过速:窦速多由于心外因素引起(贫血、发热、甲亢、低血容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心率较少超过150bpm,不具备突发突止的特点。心电图上表现为窦速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要点

《室性心动过速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要点 一、概述 (一)定义与分类 1.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NSVT是指心电图上连续出现3个及以上室性期前收缩,频率一般100~200次/min,在30s内自行终止。 2.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是指同一心电图导联中QRS 波形态一致,发作持续时间>30s,或虽然<30s,但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 3.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指的是QRS波形态可以清楚识别但连续发生变化,频率>100次/min的室性心律失常。 4.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形式。 5.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风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风暴是指24 h内自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3次,并需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

(二)流行病学 1.NSVT:NSVT是临床上常见的无症状性心律失常。在结构性心脏病与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都较常见,也可见于表面健康的人群。 2.SMVT:约90%的SMVT发生于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以缺血性心脏病最为常见。 3.无结构性心脏病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通常发生在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如长QT综合征(LQTS)、短QT综合征(SQTS)、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Brugada综合征或早期复极综合征(ERS)。 4.合并结构性心脏病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最常见于冠心病患者,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心室颤动的发生率约为15%,约80%的心室颤动发生在心肌梗死后6h内。 5.电风暴发生率:未植入ICD的患者,电风暴发生捕捉困难,发生率无确切报道。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心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11

心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一、心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悸(TCD 编码:BNX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ICD-10 编码:I47.1)。(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根据《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33卷第1期)、《ACC/AHA/ESC 2003年室上性心律失常指南》(JACC 2003,42卷,1493-1531页)和《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心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疗方案”。 心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常见证候: ⑴心虚胆怯:心悸不宁,善惊易恐,稍惊即发,劳则加重。兼次症:胸闷气短,自汗,坐卧不安,恶闻声响,少寐多梦而易惊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动数,或细弦。 ⑵心脾两虚: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心则甚。兼次症:神疲乏力,眩晕健忘,面色无华,口唇色淡,纳少腹胀,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⑶肝肾阴亏:心悸失眠,眩晕耳鸣。兼次症: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视物昏花,两目干涩,咽干口燥,筋脉拘急,肢体麻木,急躁易怒。舌质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⑷心阳不振:心悸不安,动则尤甚,形寒肢冷。兼次症:胸闷气短,面色晄白,自汗,畏寒喜温,或伴心痛,舌质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⑸水饮凌心:心悸眩晕,肢面浮肿,下肢为甚,甚者咳喘,不能平卧。兼次症:胸脘痞满,纳呆食少,渴不欲饮,恶心呕吐,形寒肢冷,小便不利。舌质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⑹血瘀气滞:心悸,心胸憋闷,心痛时作。兼次症:两胁胀痛,善太息,形寒肢冷,面唇紫暗,爪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象涩,或结,或代。 ⑺痰浊阻滞:心悸气短,胸闷胀满。兼次症:食少腹胀,恶心呕吐,或伴烦躁失眠,口干口苦,纳呆,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白腻或黄腻脉象弦滑。 ⑻邪毒犯心:心悸,胸闷,气短,左胸隐痛。兼次症:发热,恶寒,咳嗽,

室上性心动过速自救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0906438.html, 室上性心动过速自救法 作者:张海澄 来源:《大众健康》2001年第03期 一位多年不见的小学同学近日来访,称自己被确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两年中已被急诊抢救过5次,每次发作都是突然发生,莫名其妙地感到心慌、胸闷,觉得“心脏快要跳到嗓子眼儿了,怎么呆着都不舒服”。实在坚持不住时,就到医院急诊室,每次都是反复做心电图,静脉输液,折腾半天才能恢复正常。 老同学拉着我的手,让我给他详细讲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发作时有没有自救方法? 我告诉他,临床上像他这样的病人并不少见,平日不犯病时心电图可以完全正常,也可以有特异性改变。引起这种病症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预激综合征,患者的心脏传导系统多了一条“旁道”,就像人们抄近路走的捷径一样;另外一种是传导系统分成了两部分,一条快道一条慢道,临床称其为“双径路”。总之都是心脏的传导系统多了一条路,这样心脏电激动就会在正常传导径路与多余的路之间反复打转转,形成心动过速,心跳可达150~200次/分,甚至更快。因一般来说这类病人的心电图都是呈窄波形,又呈阵发性发作,即突发突止,所以临床上统称其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引发心动过速最常见的诱因是早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间歇”或“停跳”。发生早搏时,患者会感觉心慌、胸闷,落空感,自己摸脉搏可有停跳的感觉。早搏既可引起一阵心动过速发作,也可引起持续发作。当然每个人的感觉不尽相同,同是早搏,有人感觉十分难受,而有人可一点儿感觉都没有。 应用心律平、异搏定等药物抑制早搏是预防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关键。但有些患者一年也就发作一两次,或几年才发作一次,而用每天服药来预防这偶而的发作显得有些得不偿失。那么,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一旦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不必着急。可尝试一下下面的自我急救法。首先,可试用深吸气后屏气或深呼气后屏气的方法,可反复多次。目的是刺激迷走神经兴奋,使心动过速终止。这种方法最简单,且常可奏效。如反复几次无效,可试用压迫眼球法,即双眼向下凝视,用食指压迫眼球的上部,手法宜轻,按压10~15次后休息2分钟,再行按压。两只眼睛应交替按压,切忌同时按压两侧眼球。有高度近视或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禁用此法。 除上述两种方法外,还可试用手指刺激咽后壁,引发恶心,这样也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使心动过速终止。此外将面部浸入水盆中数秒,或用湿毛巾蒙脸等方法也可能奏效。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ICD-10:I47.203) 行经导管消融或臵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ICD-9-CM-3:37.26+(37.34/37.9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电生理和起搏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和《ACC/AHA/HRS 2006年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JACC 2006, 51卷,21期)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临床表现:胸闷、心悸、气短、头晕、黑蒙、晕厥等。 2.心电图表现: (1)异位激动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 (2)至少连续发生3次。 (3)频率100-250次/分的心动过速。 3.持续性室速是指持续至少30秒以上或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速。 4.特发性室速是指经过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并经过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排除了持续存在的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所发生的室速。主要包括右心室流出道室速(亦称为腺苷敏感性室速)、特发性左心室室速(亦称为

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或分支性室速)以及左心室流出道室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电生理和起搏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和《ACC/AHA/HRS 2006年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JACC 2006, 51卷,21期)等国内外治疗指南,治疗持续性室速和预防心脏性猝死(经导管消融或臵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1.查找引起室速的病因,确定治疗方案。 2.治疗诱因(包括缺血、电解质异常和药物中毒等)。 3.经导管消融(见附件1)。 4.臵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器械治疗。 5.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6.获得患者及家属有关病情以及相关抢救的知情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6-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I47.203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疾病编码。 2.除外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和药物中毒等造成的可逆性室速。 3.如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首诊处理(急诊室)。 1.明确持续性室速的诊断。

室上速治疗指南

室上速治疗指南 窄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如果QRS波窄(<120ms),心动过速几乎都是室上性的.看不见P波而RR周期规则的最常见于AVN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可在V1导联出现假R波或在下壁(2.3,AvF)出现假S波.如果P波出现在S_T段,而且R_P>70ms,最可能是AV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如果RP>PR,最可能的诊断是非典型AVNRT,PJRT(永久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或AT(房性心动过速).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分三类, 1,室上性伴束支阻滞 2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旁路传导 3室性心动过速 治疗: 1.尽管经过仔细检查,仍不能明确宽QRS心动过速的诊断时,就应将患者按室性心动过速治疗。 2.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SVT,不管宽QRS的还是窄QRS的,首选电复律。若条件不允许, 要用药物终止稳定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建议静脉注射普鲁卡因胺和(或)索他洛尔。对于左心受损或有心力衰竭体征的患者,可首选胺碘酮。要终止不规则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如预激性AF)建议用直流电复律,如果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适合用inutility,普鲁卡因胺或氟卡尼(氟卡尼)进行药物复律. 3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窄QRS的SVT,指南推荐迷走刺激、腺苷、唯拉帕米、地尔硫卓都是I类执征,其中,迷走刺激是B类证据,而后三者是A类证据,显然后三者更优于第一者,除严重哮喘外,腺苷是首选药物(但个人认为那种不花钱不费力而且又合“法”的事为什么不先干呢?所以,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先鼓励他自己刺激迷走,这是活用指南,并非IA 就一定>IB的)。而对于β阻滞剂、胺碘酮、地高辛则都是IIb指征。三把板斧就是:迷走刺激、ATP、食道调搏 ATP可能会导致本身存在窦房结病变的患者加重,潜在的不良反应是诱发AF,对室性预激的患者可能构成一定危险。对于有频发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可以促发[PSVT 的早期复发]患者,长效药物(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或美托洛尔)是有效的。但静脉注射钙离子拮抗剂,并与B阻滞剂合用时应特别小心,因为可能出现低血压和(或)心动过缓。 注意:腺苷具有起效快和半衰期短的优点,但须注意应快速静注,有哮喘病史者不选用,同时使用茶碱类药物者,腺苷应增量,腺苷作用会被双嘧达莫加强,在合用卡马西平时,易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查房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2.03.20 地点: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陈燕燕石慧李澍君李楠韩佳蓓孙京京李阳王晓瑞韩金兰 霍清娟李淑芳宁鹏茹任玲李孟娟张美娟李芳芳 护士长:今天护理查房以病人33床邵文帅为例,邵文帅男,15岁,室上性心动过速,今天组织大家进行护理查房的目的有三,第一由于本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希望通过此次查房,让大家对所学的本疾病知识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实践更加深入的了解疾病的护理相关内容第二发现护理过程中还有许多疾病知识的不足及时改进,为病人提供更加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第三加强护士对专科疾病的业务学习为今后的护理工作做好基垫。下面请责任护士李阳汇报病史。 责任护士李阳:邵文帅男,15岁,室上性心动过速,主管医生顾国平,以“间断心慌不适1月余”为主诉与 3.12 08:00自行步入病房,来时神志清,精神尚可,来时生命体征36.6℃P74次/分,R20次/分Bp100/70mmHg,给予急查血常规、血凝四项、心肌酶、肌红肌钙蛋白等,提示异常化验结果:白细胞105.1/g, 心电图:A型预激综合症医嘱给予心内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普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及对症治疗。口服药:阿司匹林100mgPo qd 莲花清文胶囊1.4g Tid Po等。经过以上抗血小板聚集,抗凝,3.19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患者诉心慌较前减轻;现住院第8天,情绪稳定,心慌较前减轻,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继续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及对症治疗。 患者现存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有: 舒适的改变:心慌与心输出量的减少有关 护理措施: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告知患者卧床休息的重要性。 2.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严格限制探视,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 3.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变化,观察心率、心律等变化,备齐各种抢救药品及设备,并使其处于启用状态。 4.避免诱发因素,如饱餐,受凉,情绪激动及用力排便。 5.护理操作时要轻柔,及时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痛苦及不适感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医源性制动有关 护理措施: 1.因患者术后需要沙袋压迫6小时,右下肢制动24小时,所以需及时巡视病房,听取患者主诉,及时满足其合理需要。消除其紧张心理。 2.将常用物品放在患者床头,方便患者取用。协助患者进餐等。 3.把呼叫器放在患者伸手可得的地方,及时了解患者需要。 焦虑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对治疗及手术缺乏信心有关 护理措施: 1.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病区环境,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各项操作要熟练,取得患者的信任,减轻其恐惧心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汇总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ICD-10:I47.113)。 行药物复律或直流电复律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33卷第1期)、《ACC/AHA/ESC 2003年室上性心律失常指南》(JACC 2003,42卷,1493-1531页)和《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病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50%以上为预激综合征患儿),也可见于心肌炎、心肌病及先天性心脏病如Ebstein畸形等。多数发作时有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小婴儿表现可不典型,无特殊症状或仅有纳差等。持续发作较久者可有休克、心力衰竭。

2.临床特征:突然发作与突然终止,心率常在160–250次/分之间,心律绝对规则,刺激迷走神经的机械方法和药物可终止发作或使心率减慢。 3.心电图检查。 (1)快而规则的QRS波群。 (2)心律规则,频率在160–250次/分之间。 (3)可见直立或倒置的异位P波,或难以辨认。 (4)部分病例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当伴有预激发生逆传型室上速、心室内差异传导或束支阻滞时,则QRS波宽大畸形。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33卷第1期)、《ACC/AHA/ESC 2003年室上性心律失常指南》(JACC 2003,42卷,1493-1531页)和《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查找引起室上速的病因,确定治疗方案。

ACCAHAHRS成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管理指南解读(全文)

ACC/AHA/HRS成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管理指南解读(全文)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律协会(HRS)联合发布《ACC/AHA/HRS成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管理指南》。该指南纳入了近年来高质量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与2003年ACC/AHA/ESC指南相比更注重临床实践。新版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指南详尽描述了SVT的完整定义、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急症处理与长期治疗,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价值。指南最后还将特殊患者的内容如儿科患者、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妊娠及老年患者做简要概述,本文旨在对该指南进行解读。 一、SVT完整定义 室上性心动过速指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部位以上的心率> 100/min的心律失常。SVT主要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AT)。但也涵盖规律的窄QRS心动过速、不规则SVT(如不规则房扑和多源性房速)、少见的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异位交界性心动过速等。指南同时也提及,尽管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从严格定义上归属SVT,但由于房颤有相应的管理指南,因此2015年SVT指南明确指出房颤不在所述范围中。 二、机制未明的SVT急、慢性处理原则 指南指出,每年约有50000例的SVT患者于急诊就诊,急诊科医生

室性心动过速题库1-1-8

室性心动过速题库1- 1-8

问题: [单选,A型题]患者男性,32岁,反复晕厥4年。发作时伴面色苍白,四肢抽搐。图3-12-1为晕厥发作时的心电图,应诊断为()。 A.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B.心房扑动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E.心室扑动 心电图的特点为:第1、2个心搏为窦性心律;第3、4、5、6、7个QRS波群为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其前无窦性P波,前2个心搏主波向上,后4个心搏主波转向下方,频率约250次/分,其后变为大小、形态不规则的颤动波,基线消失,诊断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问题: [单选,A型题]患者女性,60岁,冠心病。突然晕倒伴意识丧失,立即记录心电图如图3-12-2所示,应诊断为()。 A.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B.室性心动过速 C.心室颤动 D.心房扑动 E.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心电图见P-QRS-T波消失,代之以形态不同、大小各异、极不规则的颤动波,粗颤与细颤交替出现,波幅介于0.2~1.4mV之间,频率250次/分,诊断为心窒颤动。

问题: [单选,A型题]患者男性,63岁,有冠心病史,近来发生晕厥2次。住院期间发生阿-斯综合征,并记录到心电图如图3-12-3所示,应诊断为()。 A.心室扑动 B.心室颤动 C.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D.WPW综合征 E.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见P-QRS-T波消失,代之以规则、振幅相等的连续正弦波图形,频率约250次/分,为心室扑动。 出处:辽宁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0906438.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