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解析】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解析】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数学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函数()cos 24f x x π?

?=+ ??

?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2

π

B. π

C. 2π

D. 4π

【答案】B 【分析】

利用余弦函数的周期性求解. 【详解】()f x 的最小正周期是22

T π

π==.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周期性,掌握余弦函数的周期性是解题关键.

2. 为了得到函数y=sin

3

x π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sin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A. 向左平行移动

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行移动3π

个单位长度

C. 向上平行移动3π

个单位长度

D. 向下平行移动3

π

个单位长度

【答案】A

试题分析:为得到函数π

sin()3

y x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si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行移动

π

3

个单位长度,故选A. 【考点】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函数()y 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a 个单位长度得

()y f x a =-的图象,而函数()y f x =的图象向上平移a 个单位长度得()y f x a =+的图

象.左、右平移涉及的是x 的变化,上、下平移涉及的是函数值()f x 的变化. 3. 焦点在x 轴上且渐近线方程为0x y ±=的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2

B. 1

C.

D. 2

【答案】C 【

分析】 由渐近线方程

0x y ±=可得

1b

a

=,即可求出离心率. 【详解】因为焦点在x 轴上且渐近线方程为0x y ±=,

所以

1b

a

=,即a b =, 所以222c a =,

即2

2

22c e a

==,

所以e =

故选:C

4. 1l , 2l ,3l 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12l l ⊥, 23l l ⊥13//l l ?

B. 12l l ⊥, 23//l l ?13l l ⊥

C. 123////l l l ?1l , 2l ,3l 共面

D. 1l , 2l ,3l 共点 ?1l , 2l ,3l 共面

【答案】B

【详解】解:因为如果一条直线平行于两条垂线中的一条,必定垂直于另一条.

选项A ,可能相交.选项C 中,可能不共面,比如三棱柱的三条侧棱,选项D ,三线共点,可能是棱锥的三条棱,因此错误.选B.

5. 设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 a b +=-,则( ) A. a b ⊥ B. a b = C. //a b D. a b >

【答案】A 【分析】

化简条件a b a b +=-,两边平方可得选项. 【详解】解法一:∵a b a b +=-, ∴2

2

a b a b +=-.

∴2

2

2

2

22a a b b a a b b +?+=-?+. ∴0a b ?=.∴a b ⊥. 故选:A.

解法二:利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在?ABCD 中,设,AB a AD b ==, 由a b a b +=-知AC DB =,

从而可知四边形ABCD 为矩形,即AB ⊥AD ,故a b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运算,利用向量的模长关系得出相应的结论,主要的求解策略是“见模长,就平方”,侧重考查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6. 过点(1)P -的直线l 与圆221x y +=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0,]6

π

B. (0,

]3

π

C. [0,

]6

π

D. [0,

]3

π

【答案】D 【分析】

先设直线点斜式,再根据圆心到直线距离小大于半径得斜率范围,最后根据斜率与倾斜角关系得结果.

【详解】由题意得直线l 斜率存在,设为k ,则直线l :1(3)310y k x kx y k +=+∴-+-=,

由直线l 与圆2

2

1x y +=有公共点得

22|31|12230031

k k k k k -≤∴-≤∴≤≤+,

从而倾斜角取值范围是0,3π??

????

,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考查基本求解能力. 7.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6

B. 9

C. 12

D. 18

【答案】B

1

3V Sh =,

11

63332

=????, 9=.

选B.

点睛:空间几何体体积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1)若所给定的几何体是可直接用公式求解的柱体、锥体或台体,则可直接利用公式进行求解. (2)若所给定的几何体的体积不能直接利用公式得出,则常用转换法、分割法、补形法等方法进行求解.

(3)若以三视图的形式给出几何体,则应先根据三视图得到几何体的直观图,然后根据条件求解.

8. 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中,23SA =,那么当该棱锥的

体积最大时,它的高( ) A. 1 B.

3

C. 2

D. 3

【答案】C

【详解】如图所示,设正四棱锥高为h ,底面边长为a , 则

21222

a h =-,即22

2(12)a h =-,023h ∴<< 所以()()223122

1212333

V a h h h h h =

??=-=--, 令3

()12f h h h =-,则2()3123(2)(2)(02)3f h h h h h '=<-<=-+, 令()0,2f h h '==,当(0,2)h ∈时,()0,()f h f h '<单调递减, 当(2,23)h ∈时,()0,()f h f h '>单调递增,

所以2,()h f h =取得极小值,也是最小值,V 有最大值. 故选:C.

9. 设O 为坐标原点,P 是以F 为焦点的抛物线()2

20y px p =>上任意一点,M 是线段PF

上的点,且2PM MF =,则直线OM 的斜率的最大值为( )

A.

33

B.

23

C.

22

D. 1

【答案】C

试题分析:设

2

,)

2

y

P y

p

(,由题意(,0)

2

p

F,显然

y<时不符合题意,故

y>,则

2

00

1112

()(,)

3333633

y y

p

OM OF FM OF FP OF OP OF OP OF

p =+=+=+-=+=+,可得:

2

22

3

22

22

63

OM

y

k

y p

y p

p y

p

==≤=

+

+

,当且仅当22

00

2,2

y p y p

==时取等号,故选C.

考点:1.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2.均值不等式.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及抛物线标准方程方程,均值不等式的灵活运用,属于中档题.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分析条件,根据条件||2||

PM MF

=,利用向量的运算可知

2

00

(,)

633

y y

p

M

p

+,写出直线的斜率,注意均值不等式的使用,特别是要分析等号是否成立,否则易出问题.

10.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点E、F分别在边AD、BC上,且2

DE AE

=,2

CF BF

=,如果对于常数λ,在正方形ABCD的四条边上,有且只有6个不同的点P使得PE PFλ

?=成立,那么λ的取值范围是()

A. (0,7)

B. (4,7)

C. (0,4)

D. (5,16)

-

【答案】C

【分析】

由题画出图形,设EF 的中点为O ,则2PE PF PO PE PF FE

?+=?

-=?,可解得9PO λ=+,讨论点P 在

每一条边上时,PO 的取值范围,进而求解即可得选项. 【详解】如图所示,

设EF 的中点为O ,则2PE PF PO PE PF FE

?+=?-=?,两式平方相减得22

44PE PF PO EF ?=-,所以

2

9PE PF PO λ?=-=,即2

9PO λ=+,所以9PO λ=

+

①当点P 在DC 上时,

当P 在DC 的中点处时,94PO λ=+=,此时7λ=,

当P 在DC 的中点两侧(非端点A 、D )时,495PO λ<=+<,此时716λ<<, ②当点P 在AB 上时,

当P 在AB 的中点处时,92PO λ=+=,此时5λ=-,

当P 在AB 的中点两侧(非端点A 、B )时,2913PO λ<=+<54λ-<<, ③当点P 在AD 上时, 当P 在点E 处时,93PO λ=+=,此时0λ=,

当3913PO λ<=

+<此时04λ<<,点P 有2个满足3913PO λ<=+< 1395PO λ<=+<,此时416λ<<,点P 有11395PO λ<=+<的

点;

④当点P 在BC 上时,

当P 在点F 处时,3PO λ==,此时0λ=,

当3PO λ<=

<此时04λ<<,点P 有2个满足3PO λ<=<

5PO λ<=<,此时416λ<<,点P 有15PO λ<=<的

点;

⑤当P 在点A 处时,PO λ==4λ=,当P 在点B 处时,

PO λ==4λ=,

当P 在点C 处时,5PO λ==,此时16λ=,当P 在点D 处时,5PO λ==,

此时16λ=,

综上得:当5λ=-时,有1个满足条件的点P ; 当50λ-<<时,有2个满足条件的点P ; 当0λ=时,有4个满足条件的点P ; 当04λ<<时,有6个满足条件的点P ; 当4λ=时,有4个满足条件的点P ; 当47λ<<时,有2个满足条件的点P ; 当7λ=时,有3个满足条件的点P ; 当716λ<<时,有4个满足条件的点P ; 当16λ=时,有2个满足条件的点P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数量积的应用,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于中档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 已知向量(1,2)a =-,(,1)b m =,若向量a b +与a 垂直,则m =_______. 【答案】7 【分析】

利用平面向量坐标运算法则先求出a b +,再由向量a b +与a 垂直,利用向量垂直的条件能求出m 的值.

【详解】

向量(1,2)a =-,(,1)b m =,

∴(1,3)a b m +=-+,

向量a b +与a 垂直,

()(1)(1)320a b a m ∴+?=-+?-+?=,

解得7m =. 故答案为: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法则和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是基础题 12. 若圆

的半径为1,其圆心与点

关于直线对称,则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

【答案】2

2

(1)1y x +-=

【详解】因为圆心与点

关于直线

对称,所以圆心坐标为(0,1),

所以圆的标准方程为:2

2

(1)1y x +-=,故答案为2

2

(1)1y x +-=. 考点:圆的标准方程.

13. 在ABC ?中,AB 6=,75A ∠=?,45B ∠=?,则AC =________.

【答案】2

试题分析: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6sin 452sin AB B AC C ?

=

==.所以答案应填:2.

考点:1、正弦定理;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4. 在正方体上任意选择4个顶点,它们可能是如下各种几何形体的4个顶点,这些几何形体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①矩形;

②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

③有三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 ④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 ⑤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

【答案】①③④⑤

试题分析:本题中①③④⑤只要能举一例说明正确即可,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四边形11ABB A 是矩形,四面体1B ABC 有三个面是直角三角形,第四个面1B AC 是等腰三角形,四面体11A BC D 每个面都是等腰三角形,四面体1D BDC 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故①③④⑤正确,而任取四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中至少有一组是长方体的平行的一对棱,故这个平行四边形一定是矩形,从而②错误.

考点: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

15. 已知曲线4422:1C x y mx y ++=(m 为常数). (i )给出下列结论: ①曲线C 为中心对称图形; ②曲线C 为轴对称图形;

③当1m =-时,若点(),P x y 在曲线C 上,则1x ≥或1y ≥.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

(ii )当2m >-时,若曲线C 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小于π,则m 的值可以是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 (1). ①②③ (2). 2m >均可 【分析】

(i )在曲线C 上任取一点(),P x y ,将点()1,P x y --、()2,P x y -、()3,P x y -代入曲线C 的方程,可判断出命题①②的正误,利用反证法和不等式的性质可判断出命题③的正误;

(ii )根据2m =时,配方得出2

2

1x y +=,可知此时曲线C 为圆,且圆的面积为π,从而得

知当2m >时,曲线C 所表示的图形面积小于π.

【详解】(i )在曲线C 上任取一点(),P x y ,则4422

1

x y mx y ++=,

将点()1,P x y --代入曲线C 的方程可得()()()

()

4

4

2

2

1x y m x y -+-+--=,

同理可知,点()2,P x y -、()3,P x y -都在曲线C 上,则曲线C 关于原点和坐标轴对称,命题①②正确.

当1m =-时,2

4

4

2

2

22213124x y x y x y y ??=+-=-+ ??

?,反设1x <且1y <,

则201x ≤<,2

01y ≤<,所以,22111222x y -<-<,则2

2211024x y ??≤-< ??

?,

所以,2

4

4

2

2

22213124x y x y x y y ??+-=-+< ??

?,这与4422

1x y x y +-=矛盾.

假设不成立,所以,1x ≥或1y ≥,命题③正确;

(ii )当2m =时,曲线C 的方程为4422

21x y x y ++=,即()

2

22

1x y +=,即221x y +=,

此时,曲线C 表示半径为1的圆,其面积为π.

当2m >时,且当0xy ≠时,在圆2

2

1x y +=上任取一点(),P x y ,则

()

2

2

24422442212x y

x y x y x y mx y =+=++<++,则点P 在曲线外,所以,曲线C 的面积

小于圆的面积π.

故答案为:①②③;2m >均可.

【点睛】本题考查曲线中的新定义,涉及曲线的对称性以及曲线面积相关的问题,考查推理能力,属于难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5分

16. 已知函数()()

2

cos 23sin cos sin f x x x x x =+-.

(1)求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2)若当0,

2x π??

∈????

时,关于()f x m ≥的不等式 _______,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请选择①和②中的一个条件,补全问题(2),并求解.其中,①有解;②恒成立. 注意:如果选择①和②两个条件解答,以解答过程中书写在前面的情况计分. 【答案】(1)[,

],3

6

k k k Z π

π

ππ-++∈;(2)若选择①,2m ≤. 若选择②,1m ≤-.

【分析】

(1)先结合二倍角公式及辅助角公式对已知函数进行化简,然后结合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可求; (2)若选择①,由()f x m ≥有解,即max ()m f x ≤,结合正弦函数的性质可求; 若选择②,由()f x m ≥恒成立,即min ()m f x ≤,结合正弦函数的性质可求.

【详解】(1)因为()()

2cos cos sin f x x x x x =+-

22cos s n cos i x x x x =+-

2cos2x x +

2sin(2).6

x π

=+

令222,2

62

k x k k Z π

π

π

ππ-

+≤+

+∈,

解得36

k x k k Z ππ

-+π≤≤+π,∈.

所以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36k k k Z ππππ??

-++∈????

(2)若选择①,

由题意可知,不等式()f x m ≥有解,即max ()m f x ≤, 因为0,2x π??

∈????,所以72666x πππ≤+≤, 故当262

x π

π

+

=

,即6

x π

=

时,

()f x 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26

f π

=,

所以2m ≤.

若选择②,由()f x m ≥恒成立,即min ()m f x ≤,

因为0,

2x π??

∈????

,所以72666x πππ≤+≤, 故当726

6

x π

π+

=

,即2x π=时,

()f x 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12

f π

=-,

所以1m ≤-

【点睛】关键点点睛:考查了二倍角公式辅助角公式在三角函数化简中的应用,还考查了正弦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其中,考查了存在性命题与全称命题的理解,理解含量词命题转化成适当的不等式是解题关键,属于中档试题.

17. 如图,在几何体ABCDEF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

正方形,DE ⊥平面ABCD ,

//DE BF ,且22DE BF ==.

(Ⅰ)求证:平面//BCF 平面ADE ; (Ⅱ)求钝二面角D AE F --的余弦值. 【答案】(Ⅰ)详见解+析;(Ⅱ)1

3

-. 【分析】

(Ⅰ)推导出//BF 平面ADE ,//BC 平面ADE ,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明出平面

//BCF 平面ADE ;

(Ⅱ)分别以DA 、DC 、DE 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可计算出钝二面角D AE F --的余弦值.

【详解】(Ⅰ)因为//DE BF ,DE ?平面ADE ,BF ?平面ADE ,所以//BF 平面ADE . 同理,得//BC 平面ADE . 又因为BC

BF B =,BC ?平面BCF ,BF ?平面BCF ,所以平面//BCF 平面ADE ;

(Ⅱ)由DE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可知DA 、DC 、DE 两两垂直,

分别以DA 、DC 、DE 为x 轴、y 轴、z 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0,0,0D 、()0,0,2E 、()2,2,1F 、()2,0,0A , 所以()2,0,2AE =-,()0,2,1AF =,

设平面AEF 的法向量(),,n x y z =,由00

AE n AF n ??=??=?,得220

20x z y z -+=??+=?,

令1y =,则2z =-,2x =-,得()2,1,2n =--. 平面ADE 的一个法向量()0,1,0m =.

11

cos ,133

m n m n m n ?=

==??, 因此,钝二面角D AE F --的余弦值为13

-.

【点睛】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同时也考查了利用空间向量法求解二面角的余弦值,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18. 在△ABC 中,8b =,1

cos 7

B =-. (Ⅰ)若7a =,求A ∠; (Ⅱ)若7a =,求A

C 边上的高.

(Ⅲ)写出△ABC 面积的最大值.(结论不要求证明) 【答案】(Ⅰ)3

A π

∠=

;(Ⅱ)

33

2

;(Ⅲ)83

【分析】

(Ⅰ)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出sin B,由正弦定理求解;(Ⅱ)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可得sin C,由sin

BC C即可求解;(Ⅲ)由余弦定理及均值不等式,可求出ac的最大值,即可求解.

【详解】(Ⅰ)

1

cos,(,)

72

B B

π

π

=-∴∈,

2

43

sin1cos

7

B B

∴=-=,

由正弦定理得:

7

sin sin sin43

a b

A B A

=?=

3

sin

2

A

∴=,

(,)

2

B

π

π

∈,

(0,)

2

A

π

∴∈,

3

A

π

∴=.

(Ⅱ)在ABC中,sin sin()sin cos sin cos

C A B A B B A

=+=+

3114333

().

72

=?-+?=

如图,

sin

h

C

BC

=,

3333

sin7

h BC C

∴=?==,

所以AC

(Ⅲ)△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19. 已知椭圆M :22

213

x y a +=()0a >的一个焦点为()1,0F -,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经过

点F 的直线l 与椭圆M 交于C ,D 两点. (Ⅰ)求椭圆M 方程;

(Ⅱ)当直线l 的倾斜角为45时,求线段CD 的长;

(Ⅲ)记△ABD 与△ABC 的面积分别为1S 和2S ,求12S S -的最大值.

【答案】(Ⅰ)22

143x y +=;

(Ⅱ)247;(Ⅲ)12||S S -

【分析】

(Ⅰ)根据椭圆的几何性质求出,a b 可得结果; (Ⅱ)联立直线与椭圆,根据弦长公式可求得结果;

(Ⅲ)设直线l :1x ty =-(0)t ≠,11(,)C x y ,22(,)D x y ,联立直线l 与椭圆M 的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求出12y y +,12||S S -=

212||

34

t t +,变形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最大值.

【详解】(Ⅰ)因为椭圆的焦点为()1,0F -,所以1c =且23b =,所以222314a b c =+=+=,

所以椭圆M 方程为22143

x y +=.

(Ⅱ)因为直线l 的倾斜角为45,所以斜率为1,直线l 的方程为1y x =+,

联立221143y x x y =+??

?+

=??

,消去y 并整理得27880x x +-=,

设11(,)C x y ,22(,)D x y , 则1287

x x +=-

,128

7x x =-,

所以||

CD=

24

7

=.

(Ⅲ)由(Ⅰ)知(2,0),(2,0)

A B

-,

设直线l:1

x ty

=-(0)

t≠,

11

(,)

C x y,

22

(,)

D x y,

联立22

1

1

43

x ty

x y

=-

?

?

?

+=

??

,消去x并整理得22

(34)690

t y ty

+--=,

122

6

34

t

y y

t

+=

+

123

9

34

y y

t

=-

+

<,所以12

,y y异号,

所以

1212

11

|||4||4|||

22

S S y y

-=?-??

12

2||||||

y y

=-

12

2||

y y

=+

2

12||

34

t

t

=

+ 12

4

3||

||

t

t

=

+

≤==

当且仅当||t=.

所以12

||

S S

-

【点睛】关键点点睛:第(Ⅲ)问中将三角形面积用,C D两点的纵坐标表示,并利用韦达定理和基本不等式解决是解题关键.

20. 已知函数()32

1

2

f x x x bx c

=-++,且()

f x在1

x=处取得极值.

(Ⅰ)求b的值;

(Ⅱ)若当[]

1,2

x∈-时,()2

f x c

<恒成立,求c的取值范围;

(Ⅲ)对任意的[]

12

,1,2

x x∈-,()()

12

7

2

f x f x

-≤是否恒成立?如果成立,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Ⅰ)2

b=-;(Ⅱ)c的取值范围是()()

,12,

-∞-+∞.(Ⅲ)成立,证明见解+析.

【分析】

(Ⅰ)由题意得f(x)在x=1处取得极值所以f′(1)=3﹣1+b=0所以b=﹣2.

(Ⅱ)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大值即g(x)的最大值,则有c2>2+c,解得:c>2或c<﹣1.(Ⅲ)对任意的x1,x2∈[﹣1,2],|f(x1)﹣f(x2)|

7

2

≤恒成立,等价于|f(x1)﹣f(x2)|≤f

(x )max ﹣f (x )min 72

=

. 【详解】(Ⅰ)∵f (x )=x 312

-x 2

+bx +c , ∴f ′(x )=3x 2﹣x +b .

∵f (x )在x =1处取得极值, ∴f ′(1)=3﹣1+b =0. ∴b =﹣2. 经检验,符合题意. (Ⅱ)f (x )=x 312

-

x 2

﹣2x +c . ∵f ′(x )=3x 2﹣x ﹣2=(3x +2)(x ﹣1), 当x ∈(﹣1,2

3

-)时,f ′(x )>0 当x ∈(2

3

-

,1)时,f ′(x )<0 当x ∈(1,2)时,f ′(x )>0

∴当x 23=-

时,f (x )有极大值

22

27

+c . 又f (2)=2+c 2227+>c ,f (﹣1)12=+c 2227

+< c ∴x ∈[﹣1,2]时,f (x )最大值为f (2)=2+c . ∴c 2>2+c .∴c <﹣1或c >2.

(Ⅲ)对任意的x 1,x 2∈[﹣1,2],|f (x 1)﹣f (x 2)|7

2

≤恒成立. 由(Ⅱ)可知,当x =1时,f (x )有极小值3

2

-+c . 又f (﹣1)12=

+c 32

-+> c ∴x ∈[﹣1,2]时,f (x )最小值为3

2

-

+c . ∴|f (x 1)﹣f (x 2)|≤f (x )max ﹣f (x )min 7

2

=

,故结论成立.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极值及最值的应用,易错点是知极值点导数为0要检验,结论点睛:|f (x 1)﹣f (x 2)|≤a 恒成立等价为f (x )max ﹣f (x )min ≤a 21.

已知集合{}121{|(,,),0,1,1,2,,}(2)n n S X X x x x x i n n ==?∈=?≥,对于

12(,,,)n A a a a =…,12(,,,)n n B b b b S =∈…,定义A 与B 的差为

1122(|,,|);n n A B a b a b a b -=--?-

A 与

B 之间的距离为1

11

(,)i d A B a

b -=

-∑

(Ⅰ)当n=5时,设(0,1,0,0,1),(1,1,1,0,0)A B ==,求A B -,(,)d A B ; (Ⅱ)证明:,,,n n A B C S A B S ?∈-∈有,且(,)(,)d A C B C d A B --=; (Ⅲ) 证明:,,,(,),(,),(,)n A B C S d A B d A C d B C ?∈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答案】(Ⅰ)A B -=(1,0,1,0,1),(,)d A B =3; (Ⅱ)见解+析; (Ⅲ)见解+析

【详解】(Ⅰ)解:(01,11,01,00,10)A B -=-----=(1,0,1,0,1)

(,)0111010010d A B =-+-+-+-+-=3

(Ⅱ)证明:设121212(,,,),(,,,),(,,,)n n n n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S =???=???=???∈ 因为{}11,0,1a b ∈,所以{}110,1(1,2,,)a b i n -∈=??? 从而1122(,,)n n n A B a b a b a b S -=--???-∈ 由题意知{},,0,1(1,2,,)i i i a b c i n ∈=??? 当0i c =时,i i i i i i a c b c a b ---=-

当1i c =时,(1)(1)i i i i i i i i a c b c a b a b ---=---=- 所以1

(,)(,)n

i i

i d A C B C a b

d A B =--=

-=∑

(Ⅲ)证明:设121212(,,,),(,,,),(,,,)n n n n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S =???=???=???∈

(,),(,),(,)d A B k d A C l d B C h ===

记0(0,0,0)n S =???∈由(Ⅱ)可知

(,)(,)(0,)(,)(,)(0,)(,)(,)d A B d A A B A d B A k d A C d A A C A d C A l d B C d B A C A h

=--=-==--=-==--= 所以(1,2,,)i i b a i n -=???中1的个数为k,(1,2,,)i i c a i n -=???中1的个数为l 设t 是使1i i i i b a c a -=-=成立的i 的个数.则2h l k t =+- 由此可知,,,k l h 三个数不可能都是奇数

即(,),(,),(,)d A B d A C d B C 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高三数学下期中试题(附答案)(5)

高三数学下期中试题(附答案)(5) 一、选择题 1.记n S 为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2342S S S =+,12a =,则2a =( ) A .2 B .-4 C .2或-4 D .4 2.等差数列{}n a 中,34512a a a ++=,那么{}n a 的前7项和7S =( ) A .22 B .24 C .26 D .28 3.正项等比数列 中,的等比中项为 ,令 ,则 ( ) A .6 B .16 C .32 D .64 4.ABC ?中有:①若A B >,则sin sin A>B ;②若22sin A sin B =,则ABC ?—定为等腰三角形;③若cos acosB b A c -=,则ABC ?—定为直角三角形.以上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0 B .1 C .2 D .3 5.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cos 4cos a B c b A =-,则 cos2A =( ) A .78 B . 18 C .78 - D .18 - 6.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0,20,240,x y x y x y -≥?? +-≥??--≤?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 A .2 B .3 C .12 D .13 7.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564718a a a a +=,则 313233310log log log log a a a a +++???+=( ) A .10 B .12 C .31log 5+ D .32log 5+ 8.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11a =,356a a +=,则57a a +=( ) A .12 B .10 C .2 D .6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有84个字,37小节,奏唱需要46秒,某校周一举行升旗仪式,旗杆正好处在坡度15?的看台的某一列的正前方,从这一列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为2部与第一排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要使国歌结束时国旗刚好升到旗杆顶部,升旗手升旗的速度应为(米/秒)

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一、精心选一选,相信自己的判断(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直接填入下表中) 1.下列手机手势解锁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 C.D. 2.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5=0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A.(x+2)2=9 B.(x+4)2=21 C.(x﹣4)2=21 D.(x﹣2)2=9 3.已知x=2是方程(3x﹣m)(x+3)=0的一个根,则m的值为() A.6 B.﹣6 C.2 D.﹣2 4.将抛物线y=﹣3x2平移,得到抛物线y=﹣3 (x﹣1)2﹣2,下列平移方式中,正确的是()A.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B.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C.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D.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5.如图所示,将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绕点A旋转,使得点B,A,C′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三角板ABC旋转的角度是() A.60°B.90°C.120°D.150° 6.欧几里得的《原本》记载,形如x2+ax=b2的方程的图解法是:画Rt△ABC,使∠ACB=90°,BC=,AC=b,再在斜边AB上截取BD=.则该方程的一个正根是()

A.AC的长B.AD的长C.BC的长D.CD的长 7.某树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总数是57.若设主干长出x个支干,则可列方程是() A.(1+x)2=57 B.1+x+x2=57 C.(1+x)x=57 D.1+x+2x=57 8.若t是一元二次方程x2+bx+c=0的根,则判别式△=b2﹣4c和完全平方式M=(2t+b)2的关系是()A.△=M B.△>M C.△<M D.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9.如图,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B.BC2=AB?BC C.D. 10.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 ①abc>0;②b<a+c;③4a+2b+c>0;④2c<3b;⑤a+b>m(am+b)(m≠1的实数).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二、细心填一填,试试自己的身手!(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若x2=2,则x=. 12.已知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二次项系数为1,两根之和为﹣6,两根之积为﹣8,则此方程为.13.如图,点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且PA=3,PB=4,PC=5,若将△APB绕着点B逆时针旋转后得到△CQB,则∠APB的度数.

初二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最新)

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测试 初二数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Ⅲ卷附加题三部分,其中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共100分,第Ⅲ卷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 ). A .3333-= B .822= C .2+323=D .2(2)2-=- 2.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15 B .12 C .1 3 D .9 3.下列各组数中,以它们为边长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2,3B .3,4,5C .5,12,13D .2,2,31. 4.如图,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O 点. 若∠AOB=60°,AC =8,则AB 的长为( ). A .4 B .43 C .3 D .5 5.如图,点A 是直线l 外一点,在l 上取两点B 、C ,分别以A 、C 为圆心,BC 、AB 长为半 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 ,分别连接AB 、AD 、CD ,则四边形ABCD 一定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6.用配方法解方程2 230x x --=,原方程应变形为( ). A .2(1)2x -= B .2(1)4x += C .2 (1)4x -= D .2(1)2x += 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E ,∠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F , 若BF =12,AB =10, 则AE 的长为( ). A .13 B .14 C .15 D .16 8.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C .两组邻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9.如图,一根木棍斜靠在与地面(OM )垂直的墙(ON )上,设木棍中点为P ,若木棍A 端沿 墙下滑,且B 沿地面向右滑行. 在此滑动过程中,点P 到点O 的距离( ). A .不变B .变小 C .变大 D .无法判断

高考真题理科数学解析版

理科数学解析 一、选择题: 1.C【解析】本题考查集合的概念及元素的个数. 容易看出只能取-1,1,3等3个数值.故共有3个元素. 【点评】集合有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图像法,解析式法.集合有三大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本题考查了列举法与互异性.来年需要注意集合的交集等运算,Venn图的考查等. 2.D【解析】本题考查常有关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分式函数的定义域以及三角函数的值域. 函数的定义域为,而答案中只有的定 义域为.故选D. 【点评】求函数的定义域的依据就是要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其求解根据一般有:(1)分式中,分母不为零;(2)偶次根式中,被开方数非负;(3)对数的真数大于0:(4)实际问题还需要考虑使题目本身有意义.体现考纲中要求了解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来年需要注意一些常见函数:带有分式,对数,偶次根式等的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 3.B【解析】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求值. 因为,所以.所以. 【点评】对于分段函数结合复合函数的求值问题,一定要先求内层函数的值,因为内层函数的函数值就是外层函数的自变量的值.另外,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对应着哪一段区间,就使用

哪一段解析式,体现考纲中要求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应用,来年需要注意分段函数的分段区间及其对应区间上的解析式,千万别代错解析式. 4.D【解析】本题考查三角恒等变形式以及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 因为,所以.. 【点评】本题需求解正弦值,显然必须切化弦,因此需利用公式转化;另外,在转化过程中常与“1”互相代换,从而达到化简的目的;关于正弦、余弦的齐次分式,常将正弦、余弦转化为正切,即弦化切,达到求解正切值的目的.体现考纲中要求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二倍角公式.来年需要注意二倍角公式的正用,逆用等. 5.B【解析】本题以命题的真假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充要条件,复数、特称命题、全称命题、二项式定理等. (验证法)对于B项,令,显然,但不互为共轭复数,故B为假命题,应选B. 【点评】体现考纲中要求理解命题的概念,理解全称命题,存在命题的意义.来年需要注意充要条件的判断,逻辑连接词“或”、“且”、“非”的含义等. 6.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推理的思想方法. 观察各等式的右边,它们分别为1,3,4,7,11,…, 发现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就是它的前两项之和,故等式的右

新高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高三数学试题第4页(共5页) 高三数学试题第5页(共5页) 1 C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数列) 数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 将答题卡交回.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向量(1,3),(,1)a b m =-=,若向量,a b 夹角为 3 π ,则m = A . 3 B C .0 D . 2.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 中, E 为AB 的中点, F 为CE 的中点,则BF = A . 31 44AB AD + B .2141 AB AD -+ C .1 2AB AD + D .31 42 AB AD +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α的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34(,)55 P ,则sin 2α= A. 2425 B .65 C. 3 5 - D 4.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六尺,斩本一尺,重五斤,斩末一尺,重二斤,箠重几何?” 意思是:“现有一根金杖,长6尺,一头粗,一头细,在最粗的一端截下1尺,重5斤;在最细的一端截下1尺,重2斤;问金杖重多少斤?” (设该金杖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 A .21 B .18 C .15 D .12 5. 已知4sin cos ,(,)342 ππ θθθ+= ∈,则sin cos θθ-= A B . C .13 D .13- 6. 在ABC △中,60A =?∠,1AB =,2AC =.若3BD DC =,,AE AC AB R λλ=-∈,且1AD AE ?=,则λ的值为 A . 213 B .1 C .311 D .8 13 7. 对于任意向量,a b ,下列关系中恒成立的是 A .||||||a b a b ?

初三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潮南区实验中学2012—2013年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9494+= + B .3327= C . 3333=+ D .4)4(2-=- 3、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x x 112 = + B .1)1)(1(2+=--+x x x x C .1322-+x x D .12 12 =+x x 4、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44+a B .48 C .14 D .b a 5x 的取值围是( ) A.x ≥﹣ 25 B.x ≤25 C. x ≥25 D. x ≤- 25 6、关于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20x x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无实数根 D .无法判断 7、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 2-12x +20=0的一个实数根,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24 B. 26或16 C. 26 D. 16 8、某旅游景点三月份共接待游客25万人次,五月份共接待游客64万人次,设每月的平均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为( ) A 、 225(1)64x += B 、225(1)64x -= C 、264(1)25x += D 、264(1)25x -= 二、填空题二填空(每小题4分,共20分) 9、若点A (a –2,3)与点B (4,–310、已知x =‐1是方程x 2-ax +6=011.若2

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同学们,轻松的心情会战胜一切困难。愿你放开手脚,大步朝前,迎难而上。加油哟! 一、你还记得吗?填填看。(每空2分,共26分) 1、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_________米,占 全长的_________。 2、若3x-2=4,则x=__________。 3、方程 81 x5 =x+1的解为_________。 4、适合方程2x+3y=5的一个整数解为__________。 5、若x2=25,则x=__________。 6、(-1)2011=__________。 7、X2-0.81=__________。 8、2280000写成科学计数法______________。 9、48路公共汽车起点站每5分钟发一趟车,1小时要发出 _________辆公共汽车。 10、若-5X=60,则X=__________。 11、某人想泡茶喝,已知他洗水壶1分钟,洗茶壶1分钟,洗

茶杯1分钟,烧开水15分钟,买茶叶10分钟,请问这个人 最快要_________分钟才可以喝到茶水。(提示:此题属于“统 筹方法”,它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提出的。) 12、5001080001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5分。)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是9的倍数。 B 、4是10的约数。 C 、1是质数。 D 、15是合数。 14、982+4×98+4的值是( )。 A 、10000 B 、1000 C 、100000 D 、9000 15、已知3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5月10日是星期几?( ) A 、星期一 B 、星期二 C 、星期三 D 、星期六 16、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x+y=2 B 、x 2+1=3 C 、3-x 1=2 D 、x=2 17、已知一道选择题有A 、B 、C 、D 4个选择答案,请问小明 瞎猜做对的可能性是( )。(此题属于“概率”问题,概率 是指一个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它的值在0和1之间,包括 0和1。) A 、21 B 、31 C 、41 D 、0 三、大胆猜猜看,奇迹会出现。(对的打“√”,错的打“×”,每

高三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高三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一.命题指导思想 高三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为依据, 立足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结合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同时,由于期中考试是一轮复习起始阶段的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也适当地突出了基础知识的考查。二.试卷结构 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共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每题5分,满分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由4个填空题和5解答题组成,其中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解答题为17-21题,每题12分。选考部分是三选一的选做题,10分,第Ⅱ卷满分90分。 从试卷的考查范围来看,文理科试卷均考查了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平面向量、数列等内容。突出了阶段性考试的特点。 三.试卷特点

1.重视考查“三基”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以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复习为重点,并通过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复习形成基本技能。鉴于此,此次考试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方面的考查. 试卷中多数题目属于常规试题,起点低、入手容易,如理科的1、2、3、4、7、13题分别对等差数列、集合、向量的坐标运算、三角运算、对数运算、定积分等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进行了考查. 另外,第9题、17题、18题、19题分别考查等比数列、等差数列与数列求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导数的简单应用。仍属于考查“三基”的范畴,但有一定深度,体现了《考试说明》“对数学基本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的要求。 2.注重知识交汇 《考试说明》指出:“要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根据这一原则,试卷注重在知识交汇点处设计试题。如理科第5题将等比数列的性质与函数的极值相结合,第8题将三角函数的图像、周期与向量的模相结合,第14题将函数的极值与向量的夹角相结合,第16题将函数的奇偶性与导数相结合,第17题将数列与不等式相结合,第20题将数列、解三角形、向量的夹角与投影等相结合。 3.突出主干内容

2020-2021初三数学下期中试卷含答案(3)

2020-2021初三数学下期中试卷含答案(3) 一、选择题 1.已知反比例函数y =﹣6x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函数图象经过点(﹣3,2) B .函数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 C .若x <﹣2,则0<y <3 D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如图,123∠∠∠==,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3.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是x 轴上任意一点,BC 平行于x 轴,分别交y=3x (x >0)、y=k x (x <0)的图象于B 、C 两点,若△ABC 的面积为2,则k 值为( ) A .﹣1 B .1 C .12- D .12 4.如图,河坝横断面迎水坡AB 的坡比是1:3(坡比是坡面的铅直高度BC 与水平宽度AC 之比),坝高3m BC =,则坡面AB 的长度是( ). A .9m B .6m C .63m D .33m 5.已知2x =3y ,则下列比例式成立的是( ) A . B . C . D .

6.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2:3 B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4:9 C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2:3 D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4:9 7.图(1)所示矩形ABCD 中,BC x =,CD y =,y 与x 满足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EF 的斜边EF 过点C ,M 为EF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当3x =时,EC EM < B .当9y =时,E C EM < C .当x 增大时,EC CF ?的值增大 D .当x 增大时,B E D F ?的值不变 8.如图,在以O 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两边OC 、OA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k y x = (x >0)与AB 相交于点D ,与BC 相交于点E ,若BD=3AD ,且△ODE 的面积是9,则k 的值是( ) A .92 B .74 C .245 D .12 9.若反比例函数2y x =-的图象上有两个不同的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都在一次函数y =-x +m 的图象上,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2m >B .-22m < C .22-22m m >或< D .-2222m << 10.如图,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cosA 的值为( )

2020年初三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第1页 共22页 初三数学第2页 共22页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是二次函数的是( ) A .12+=x y B .22 1y x =- + C .22+=x y D .22 1-=x y 2.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a ≠0)的图像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 B .函数y=ax 2+bx+c (a ≠0)的最小值是-4 C .-1和3是方程ax 2+bx+c=0(a ≠0)的两个根 D .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已知二次函数y=x 2 -3x+m (m 为常数)的图像与x 轴的 一个交点为(1,0),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 -3x+m=0的两实数根是( ) A .x 1=1,x 2=-1 B .x 1=1,x 2=2 C .x 1=1, x 2=0 D .x 1=1,x 2=3 4.如图,在⊙O 中,OC ⊥弦AB 于点C ,AB=4,OC=1, 则OB 的长是( ) A . 3 B .5 C . 15 D . 17 5.如图,□ABCD 的顶点A 、B 、D 在⊙O 上,顶点C 在⊙O 的直径BE 上,∠ADC=70°,连接AE ,则∠AEB 的度数为( ) A .26° B .24° C .25° D .20° 6.在直角坐标系中,⊙P 、⊙Q 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 四个点中,在⊙P 外部且在⊙Q 内部的是( ) A .(1,2) B .(2,1) C .(2,-1) D .(3,1) 7.已知⊙O 的半径为5,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 则反映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的图形是( ) 8.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钝 角”时,假设正确的是( ) A .假设三个外角都是锐角 B .假设至少有 一个钝角 C .假设三个外角都是钝角 D .假设三个外角中只有一个钝角 9.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D 是⊙O 上的点,∠

2017年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几何解析版

2017年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几何(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17·全国Ⅰ文,5)已知F 是双曲线C :x 2 -y 2 3 =1的右焦点,P 是C 上一点,且PF 与x 轴垂直,点A 的坐标是(1,3),则△APF 的面积为( ) A .13 B .12 C .23 D .32 1.【答案】D 【解析】因为F 是双曲线 C :x 2- y 2 3 =1的右焦点,所以F (2,0). 因为PF ⊥x 轴,所以可设P 的坐标为(2,y P ). 因为P 是C 上一点,所以4-y 2P 3=1,解得y P =±3, 所以P (2,±3),|PF |=3. 又因为A (1,3),所以点A 到直线PF 的距离为1, 所以S △APF =12×|PF |×1=12×3×1=32. 故选D. 2.(2017·全国Ⅰ文,12)设A ,B 是椭圆C :x 23+y 2 m =1长轴的两个端点.若C 上存在点M 满 足∠AMB =120°,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1]∪[9,+∞) B .(0,3]∪[9,+∞) C .(0,1]∪[4,+∞) D .(0,3]∪[4,+∞) 2.【答案】A 【解析】方法一 设焦点在x 轴上,点M (x ,y ). 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N , 则N (x,0). 故tan ∠AMB =tan(∠AMN +∠BMN ) =3+x |y |+3-x |y |1-3+x |y |· 3-x |y |=23|y |x 2+y 2-3. 又tan ∠AMB =tan 120°=-3, 且由x 23+y 2m =1,可得x 2 =3-3y 2 m , 则23|y |3-3y 2m +y 2-3=23|y |(1-3m )y 2=- 3.

高三数学期中考试(带答案)

高三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第一章---第五章、第七章和第十二章(第三节)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本次考试允许使用函数型计算器,凡使用计算器的题目,最后结果精确到0.01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1.设{1,2}={ ︱ },则( ) (A )b=-3 c=2 (B )b=3 c=-2 (C )b=-2 c=3 (D )b=2 c=-3 2.若点P (sin α, tan α)在第二象限内,则角α是( ) (A ) 第一象限角 (B ) 第二象限角 (C ) 第三象限角 (D ) 第四象限角 3.如a >b ,c >d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a -c >b -d (B )ac >bd (C )a d >b c (D )b -c <a -d 4.已知A={x |x<1},B={x|x

[最新]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有答案)

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在式子,(m+n),,,,中,分式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近期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这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每立方厘米0.00016克,数据0.0001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 A.1.6×104B.0.16×10﹣3C.1.6×10﹣4D.16×10﹣5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 A.x2﹣1B.x(x2﹣1)C.x2﹣x D.(x+1)(x﹣1)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 B.+=﹣1 C.(﹣)﹣2+(﹣1000)0=1016 D.()2÷(﹣)2= 6.已知?ABCD相邻两个内角的比为2:3,则其中较大的内角是() A.60°B.72°C.120°D.108° 7.已知函数y=(m﹣3)x﹣(m是常数),当m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A.m=3B.m>3C.m<3D.m≤3 8.若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6 cm和16 cm,则下列长度的线段可作为平行四边形边长的是() A.5cm B.8cm C.12cm D.16cm 9.已知点A(1,y1)、B(2,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A.y1<y2<y3B.y3<y2<y1C.y2<y1<y3D.y3<y1<y2

10.若ab>0,则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A.B. C.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当x时,分式有意义. 12.点(2,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13.分式方程的解是. 14.已知,如图?ABCD对角线相交于点O,OM⊥BC,OM=2,AD=6,则△AOD的面积是. 15.星期天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去散步,如图描述了她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m)与散步所用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依据图象,下面描述中符合小红散步情景的有(填序号) ①从家里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 ②小红家距离公共阅报栏300m ③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 ④小红本次散步共用时18min 三、解答题(本题共8个小题,共75分)

2020-2021高三数学下期中试卷含答案(2)

2020-2021高三数学下期中试卷含答案(2) 一、选择题 1.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70a >,390a a +<,则{}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最小值为( ) A .4S B .5S C .6S D .7S 2.程大位《算法统宗》里有诗云“九百九十六斤棉,赠分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多十七,要将第八数来言.务要分明依次弟,孝和休惹外人传.”意为:996斤棉花,分别赠送给8个子女做旅费,从第一个开始,以后每人依次多17斤,直到第八个孩子为止.分配时一定要等级分明,使孝顺子女的美德外传,则第八个孩子分得斤数为( ) A .65 B .184 C .183 D .176 3.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b =,6 B π =,4 C π = , 则ABC ?的面积为( ) A .2+B 1 C .2 D 1 4.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330280440x y x y x y -+≥?? +-≤??+-≥? ,则3z x y =+的最大值是( ) A .9 B .8 C .3 D .4 5.设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且26a =-,86a =,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 ). A .45S S < B .45S S = C .65S S < D .65S S = 6.如果111A B C ?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分别等于222A B C ?的三个内角的正弦值,则 A .111A B C ?和222A B C ?都是锐角三角形 B .111A B C ?和222A B C ?都是钝角三角形 C .111A B C ?是钝角三角形,222A B C ?是锐角三角形 D .111A B C ?是锐角三角形,222A B C ?是钝角三角形 7.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 1 n n nS S n N n +>∈+.若870a a +<,则( ) A .n S 的最大值是8S B .n S 的最小值是8S C .n S 的最大值是7S D .n S 的最小值是7S 8.已知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且3b = ,c =, 30B =?,则AB 边上的中线的长为( ) A B . 34

初三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精编 初三数学期中考试试卷2007.11 (100分钟完成,满分15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 方程 21 1 =-x 的根是______________. 2. 方程1 1 12+= +x x x 的根是________________. 3. 分解因式:=-+422 x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公式 2 11 11R R R + =中,已知正数R 、R 1(1R R ≠),那么R 2= . 5. 用换元法解方程02711222=+---x x x x 时,可设y =1 2 -x x ,那么原方程可化为关于y 的整式方程是 . 6. 某电子产品每件原价为800,首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第二次降价的百分率为2x ,那 么经过两降价后每件的价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用x 的代数式表示). 7. 如图1,已知舞台AB 长10米,如果报幕员从点A 出发站在舞 台的黄金分割点P 处,且BP AP <,则报幕员应走 米 报幕(236.25≈,结果精确到0.1米). 8. 如图2,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DE ∥BC , 5:2:=AC AE ,则=BC DE : . 9. 已知ABC ?与DEF ?相似,且点A 与点E 是对应点,已知∠A =50o, ∠B =?60,则∠F = . 10. 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要使△ADE 与△ABC 相似,只须添加一个条 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只要填写一种情况) . 11. 在△ABC 中,中线AD 和CE 相交于G ,则=AD AG :_________. 12. 如图3, 在△ABC 中, 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DE//BC , 图1 图2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精选数学期中测试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一、认真想,填一填。(18分) 1. (1)3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2)3和4这两个数中,( )离1近一些。 2.看图写数。 3.在○里填“<” 、 “ >” 、“=” 。 0 9 8 7 5 4 9 9 二、仔细看,选一选(在正确答案的“□”里画“√”)。(12分) 1.短的画“√”。 2. 哪个是圆柱的画“√”。 3.哪边重的画“√”。 4.哪个杯里的水最多的画“√”。 0 1 3 6

5.哪个动物最矮的画“√”。 6.哪一个数最大的画“√”。 0 10 5 三、画一画。(共10分) 1.画△,和□同样多。 2.画○,比△少3个。 3.在的左边的□画“√”,右面□画○。 四、数一数,填一填。(8分) ()个()个()个()个 精选数学期中测试

五、照样子,连一连。(16分) 1. 2.数一数,连一连。 六、分一分、合一合。(共16分) 1.照样子写上适当的数。 2. 看数画上相应的○。 5 6 8 000 0 0 000 精选数学期中测试

七、按要求,填一填。(10分) 1.一共有()个水果。 2. 是第2个,是第()个,是第()个。 3. 后面有()个水果,的前面有()个水果。 八、看图,用“上”或“下”填空。(10分) 在的()面, 在的()面, 在的()面, 在的()面, 在的()面。 精选数学期中测试

参考答案 一、每空1分,共18分。 二、每小题2分,共12分。 三、第1、2小题每小题3分,第3小题4分,共10分。 四、每空2分,共8分。 五、第1小题每连对1个给1分;第2小题每连对1个给2分,共16分。 六、每填对一个给2分,共16分。 七、每空2分,共10分。 八、每空2分,共10分。 (答案略,有些题目只要学生的答案有理由的都可以给分) 精选数学期中测试

1983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及其解析

1983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及其解析 理工农医类试题 一.(本题满分10分)本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在题后的圆括号内每一个小题:选对的得2分;不选,选错或者选出 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都写在圆括号内),一律得0分 1.两条异面直线,指的是 ( ) (A )在空间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B )分别位于两个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C )某一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外的一条直线(D )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2.方程x 2-y 2=0表示的图形是 ( ) (A )两条相交直线 (B )两条平行直线 (C )两条重合直线 (D )一个点 3.三个数a ,b ,c 不全为零的充要条件是 ( ) (A )a ,b ,c 都不是零 (B )a ,b ,c 中最多有一个是零 (C )a ,b ,c 中只有一个是零(D )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不是零 4.设,34π = α则)arccos(cos α的值是 ( ) (A )34π (B )32π- (C )32π (D )3 π 5.3.0222,3.0log ,3.0这三个数之间的大小顺序是 ( ) (A )3.0log 23.023.02<< (B )3.02223.0log 3.0<< (C )3.02223.03.0log << (D )23.023.023.0log <<

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个方程,x y -= y x -=的图形,并写出它们交点的坐标 2.在极坐标系内,方程θ=ρcos 5表示什么曲线?画出它的图形 三.(本题满分12分) 1.已知x e y x 2sin -=,求微分dy 2.一个小组共有10名同学,其中4名是女同学,6名是男同学小组内选出3名代表,其中至少有1名女同学,求一共有多少种选法。 四.(本题满分12分) 计算行列式(要求结果最简): 五.(本题满分15分) 1.证明:对于任意实数t ,复数i t t z |sin ||cos |+=的模||z r = 适合 ≤r 2.当实数t 取什么值时,复数i t t z |sin ||cos |+=的幅角主值θ适合 4 0π ≤ θ≤? 六.(本题满分15分) 如图,在三棱锥S-ABC 中,S 在底面上的射影N 位于底面的高CD 上;M 是侧棱SC 上的一点,使截面MAB 与底面所成的角等 于∠NSC ,求证SC 垂直于截面MAB ???β?-ββα ?+ααcos 2cos sin sin ) sin(cos cos )cos(sin

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无答案2

平山中学2016年秋高三期中考试数学文科试卷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 已知集合{2}A x x =>,{(1)(3)0}B x x x =--<,则A B = A.{1}x x > B.{23}x x << C.{13}x x << D.{2x x >或1}x < 2.复数i i z 2131+-= ,则( ) A .2||=z B .z 的实部为1 C .z 的虚部为i - D .z 的共轭复数为i +-1 3. 已知向量(1,2),(2,4)=-=-a b ,则a 与b A. 垂直 B. 不垂直也不平行 C. 平行且同向 D. 平行且反向 4. 已知命题p :0x ?>,1 x x + ≥2;命题q :若a b >,则ac bc >.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q B.p ? C. p q ∨ D.p q ∧ 5. .若角θ的终边过点(3,4)P -,则tan(π)θ+= A. 34 B.34- C.43 D.4 3- 6.已知函数()f x 是奇函数,且当0x >时,()e x f x =, 则(1)f -=( ) (A ) 1 e (B )1e - (C )e (D )e - 7.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是( ) A .23- B .2 3 C .0 D .3 8.已知向量()2,1=a ,()0,1=b ,()3,4-=c ,若λ为实数,() c b a ⊥+λ,则λ= A .14 B .1 2 C.1 D .2 9.在ABC ?中,若点D 满足2BD DC =,则AD =( ) A . 1233AC AB + B .52 33 AB AC - 是

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初三数学试题 一、填空(每题3分,共42分) 1.分式 2 2y x y x +-有意义的条件是( ) A.x ≠0 B.y ≠0 C.x ≠0或y ≠0 D.x ≠0且y ≠0 2. 如果ad=bc ,那么下列比例式中错误的 是 ( ) 3.下列关于x 的方程,其中不是分式方程的是…………………………………… ( ) (A ) a b a a x += +1 (B )x a b x b a +=-11 (C )b x a a x 1-= + (D)1=-+++-n x m x m x n x 4、下列各式:()x x x x y x x x 2 225 ,1,2 ,34 ,151+---π其中分式共有( )个。 A 、2 B 、3 C 、4 D 、5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B .和同一图形相似的两图形也相似 C .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D .所有的矩形都相似 6.一件工程甲单独做a 小时完成,乙单独做b 小时完成,甲、乙二人合作完成此项工作需要的 小时数是……………………………………( ) (A )a +b (B ) b a 11+ (C )b a +1 (D )b a ab + 7、下列各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 A 、()()y x y x +-8535 B 、y x x y +-22 C 、2 22 2xy y x y x ++ D 、x x 25 8.如图,∠ACB=∠ADC=90°,BC=a,AC=b,AB=c,要使⊿ABC ∽⊿CAD,只要CD 等于( ) A.c b 2 B.a b 2 C.c ab D.c a 2 9. 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下面四个结论: ①AOB COD △∽△; ②AOD BOC △∽△; ③::DOC BOA S S DC AB =△△; ④AOD BOC S S =△△. 其中结论始终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 如图,在□ABCD 中,EF ∥AB ,DE ∶EA =2∶3,EF =4,则CD 的长为( ) A .16 3 B .8 C .1 0 D .16 11.如图,小明设计两个直角,来测量河宽BC ,他量得 米, 米, 米, 则河宽BC 为( ). A .5米 B .4米 C .6米 D .8米 第11题 第12题 12.在Rt △ABC 中,∠ACB =90°,CD ⊥AB 于D , 若AD =1,BD =4,则CD =( ) (A )2 (B )4 (C )2 (D )3 13、A 、B 两地相距48千米,一艘轮船从A 地顺流航行至B 地,又立即从B 地逆流返回A 地,共用去9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4千米/时,若设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可列方程( ) A 、 9448448=-++x x B 、9448448=-++x x C 9448=+x D 94 96 496=-++x x 14. ⊿ABC 三边之比为3:4:5,与它相似的⊿DEF 的最短边为6cm ,则⊿DEF 的周长为( ) (A)12cm (B)18cm (C)24cm (D)30cm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5. 已知 ,则 16. 两个相似多边形面积之比为2:9则它们的相似比为 。 17、分式3 9 2--x x 当x _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A B C D O 第9题 第10题 A D B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