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唐诗宋词测试卷

最新唐诗宋词测试卷
最新唐诗宋词测试卷

《唐诗宋词三百首》阅读练习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词句中描写春天的一项是()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下列词句中作者不是李白的一项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下列词句中不是写雪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D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下列词句中不是写花草的一项是()

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5、下列词句中作者是苏轼的一项是()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D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6、下列词句中没有表达送别友情的一项是()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下列词句中没有蕴含哲理的一项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下列作家中不是初唐四杰的一位是()

A骆宾王、B王勃、

C杨炯、D陈子昂

9、下列词人中不是婉约派的一位是()

A李清照、B苏轼、

C柳永、D秦观

10、下列词句中没有写到时令节日的一项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C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D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1、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所赞的历史人物是()

A李白B杜甫C曹操D诸葛亮

12、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岱宗”是指五岳中的()

A泰山B华山C衡山D恒山

1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中“寒食”是指()

A元宵节B清明节

C端午节D中秋节

14、下面不是词牌名的一项是()

A虞美人B绝句C水调歌头D清平乐

15、下列诗句中描写颜色最少的一句是()

A半江瑟瑟半江红B两只黄鹂鸣翠柳

C春来江水绿如蓝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二、连线题(40分)

1、把下列诗句和对应的作者连起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李白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岳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王维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杜甫

2、把下列诗句和对应的季节连起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冬季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秋季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春季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夏季

3、把下列诗句和对应的人物连起来。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李广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苏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文天祥

4、把下列诗句和描写的对象连起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沙漠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黄河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长江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西湖

5、把下列诗句和主题的类别连起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思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愁思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送别

三、填空题(30分)

1、我们可以用杜甫的诗句“,。”来形容老师对我们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可以用孟郊的诗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

可以用王勃的诗句“,。”表达对知己的劝慰。

2、语文老师会用“,。”启示我们提高习作水平关键是要广泛阅读;

音乐老师会用“,。”赞美同学们精彩的演唱;

科学老师会用“,。”希望我们敢于实验,主动实践。

3、看到《话说长江》的纪录片,我会想起杜甫的诗句

“,。”;

欣赏三亚那美妙绝伦的落日,我会随口吟诵

“,。”;

双龙洞的景色迷离,从漆黑的内洞到乍见天日,很容易体会到陆游的诗句“,。”。

4、从成语“山明水秀、同床异梦、五光十色、锦绣前程、披星戴月”中各取一个字,组成一句是是。

唐诗宋词期末试题

省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试题2012.01 (《唐诗宋词选读》模块结业考试) 说明:本试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自主选择、分层记分的方式,试卷满分150分,考生每一专题的题目都要有所选择,至少选做100分的题目,多选不限。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6页至第10页。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33分(基础题24分,发展题9分) 1.下面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将.(qiāng)进酒逶迤.(yí)布衾.(qīn)俄顷.(qǐng)B.殷.(yīn)岩泉塘坳.(ào)馔.(zhuàn)玉槲.(hú)叶C.扁.(piān)舟子丧.(sāng)乱汀.(tīng)洲欢谑.(nuè) D.影幢幢.(zhuàng)竹坞.(wù)暮霭.(ǎi)渌.(lù)水 2.下面各组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帽沿扎根精粹挖墙角 B.屏障蜇伏托词明信片 C.挑捡萎靡膨胀赔笑脸 D.旋律要挟坐镇三步曲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通用公司来讲,悍马是业已放弃的“过气儿”品牌,越高调宣传,炒得越热,越可能抬高其价码,造成仍然炙手可热 ....的假象。 B.对中国来说,对通胀保持适度的警惕是应该而且必要的,但也不必杯弓蛇影 ....,在经济尚未完全企稳的情况下就开始大幅收紧货币政策。 C.“同志们!咱们决不能失败,一定要战胜敌人才行!”周围七八个人的心全都砰砰跳起来。 人们那被晒黑的饱经沧桑 ....的脸上,显出严肃而紧的神情。 D.对于语文教材近年来日益明显的“大换血”趋势,除了尖锐对立的正反两方,有相当多

唐诗宋词研究试题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杜甫《春望》抒发国忧家愁的名句是“_______,家书抵万金。” 2.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尾联怀古慨今:“今逢四海为家日,___________。” 3.《行宫》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 4.李清照《醉花阴》中的结句是:“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岳飞的词______。 6.陈子昂现存的三十八首咏怀诗篇的总题目是________。7.孟郊《游子吟》中以“______________ ”来比喻慈祥温暖的母爱。 8.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一诗中以眼前景色象征当时政治斗争情势以自已感觉态度的是颔联“___________,密雨斜侵薛荔墙。” 9.李清照《醉花阴》词中以菊花自喻的名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 10.辛弃疾《水龙吟 登健康赏心亭》以“遥岑远目,_______,________”描绘登高所见江天远景,借景抒怀。 11.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表达凌云壮志:“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 1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是指____。

13.《稼轩长短句》是________的词集。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岑参___________中的名句。 15.元稹的著名悼亡诗是________三首。 16.范仲淹写边塞生活的词________,计宋代豪放派之先声。17.“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这是陈亮_____中的句子。 18.“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陆游______词中的句子。 19.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草书家,与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号“吴中四士”的是_______。  20.黄庭坚词集名为___________。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6分)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贯穿全诗的中心景物是( ) A.江 B。月 C。 花 D。 夜 2.《山石》一诗的作者是( ) A.顾况 B。 贾岛 C。 孟郊 D。 韩愈 3.王勃的诗歌佳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或有所本,予以启迪的作品的作者是( )

唐诗宋词三百测试题

一、选择题(30分)1下列词句中描写春天的一项是() A稻xx里说xx,听取蛙声一片。 Bxxxx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xx。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xx开。 2下列词句中作者不是xx的一项是() Axx远影碧空尽,惟见xx天际流。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xx。 C风吹xxxx,xx压酒劝客尝。 Dxx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xx开。 B日暮xx远,天寒白屋贫 C千里xx白日曛,xxxx纷纷。 Dxx蓑笠xx,独钓xx。 4、下列词句中不是写花草的一项是() A待到xx日,还来就菊 花。 B人间四月芳菲尽,xx桃花始盛开。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山外xx楼外楼,xx歌舞几时休。

5下列词句中作者是xx的一项是()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xx。 D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6、下列词句中没有表达送别友情的一项是()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xx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7、7、下列词句中没有蕴含哲理的一项是() Axx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xx遮不住,毕竟东流 去。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8、下列作家中不是初唐四杰的一位是() AxxBxx、C杨炯Dxx () AxxBxxCxxDxx 10、下列词句中没有写到时令节日的一项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xx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 明 C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D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1、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所赞的历史人物是 () AxxBxxCxxDxx 12、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岱宗”是指五岳中的 () A泰山B华山C衡1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中“寒食”是指()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 14、下面不是词牌名的一项是() AxxB绝句C水调歌头Dxx 15、下列诗句中描写颜色最少的一句是() Axx瑟瑟xxxxB两只黄鹂鸣xx C春来xx绿如蓝 Dxx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二、连线题(40分) 1、把下列诗句和对应的作者xx起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李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岳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王维

唐诗宋词三百首

唐宋词三百首 卷一唐五代词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宝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忆秦娥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威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调笑令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调笑令王建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竹枝词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潇湘神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忆江南二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梦江南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闺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采莲子二首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翠棹,小姑贪戏 采莲迟--年少。 晚来弄水船头湿--翠棹,更脱红裙 裹鸭儿--年少。 船动湖光滟滟秋--翠棹,含看年少 信船流--年少。 无端隔水抛莲子--翠棹,遥被人知 半日羞--年少。 望江南二首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A*洲。 菩萨蛮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西蛾眉,香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温庭筠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菩萨蛮温庭筠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更漏子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乡帘垂。梦长君不知。 更漏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起声。空阶滴到明。 菩萨蛮韦庄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菩萨蛮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菩萨蛮韦庄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女冠子韦庄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女冠子韦庄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 仍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荷叶杯韦庄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泪别。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恨。 思帝乡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唐诗宋词选读测试题

运城三中高二年级月考试题(唐诗) 班级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绿蘋.(píng)江渚.(zhǔ)凤阙.(quē)渌.水(lù) B.芳甸(diān)滟滟(yàn)砧声(zhēn)薜荔(pì) C. 草檄(xí)绮筵(yán)天姥(mǔ)将进酒(qiāng) D. 盘飧(sūn)朔漠(sù)渍痕(zì)令嫒(ài)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留照君。 B.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C.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D.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颠。 3、《红楼梦》中薛宝钗说:“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子,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放着两个现成的诗家不知道,提那些死人做什么?”下列对其中划线部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工部,杜甫,唐代诗人,曾为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风格“沉郁顿挫”。B.韦苏州,韦应物,唐代诗人,曾为苏州刺史,故也称韦苏州。其诗风格闲淡简雅。C.温八叉,温庭筠,晚唐词人,“八叉手成八韵,名‘温八叉’”。其词风格浮艳靡丽。D.李义山,李清照,南宋词人,其作品往往主题凄切,文辞难懂。其词风格隐晦含蓄。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人称“初唐四杰”,他们逐渐突破宫体诗风的格局,给唐诗带来了新鲜的内容和刚健活泼的风格。 B.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他的诗常将诗情、画意、禅理熔于一炉,苏轼评其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 李白诗歌豪放飘逸,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二人被称为盛唐诗坛上的双子星座。 D. 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他的《祝福》《在酒楼上》,均出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5、下列关于古诗文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借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侧面写出了天姥山的高峻。 B.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说春天的芳菲早已消歇,王孙不愿长留山中,诗人在这里流露出归隐之意。 C.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诗人借人们反常心理的描写,表达战争对人们心灵的摧残,这是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 D.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既表现了诗人为国除弊的忠贞,又流露出无辜遭贬的愤慨,诗的后半句表达了诗人“老而弥坚、刚直不阿”的精神。 6、下列对联与人物对应不相符的一项是() A.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B.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C. 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嫡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韩愈)

唐诗宋词选读精编全套诗歌欣赏练习题(含答案)

《唐诗宋词选读》精编练习题 一、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简要概括每联的内容。 首联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颔联写离情的缠绵,颈联从室内转到户外所见,尾联写友人远去盼望再相聚。 2、首联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简要分析。 用了拟人的手法。“吐”“对”分别写出了离别的筵席将结束,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吐”字使人想到亲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凝滞青烟出神的神情,“对”字写除了举杯劝酒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3、颈联两句写什么时间的情景?“隐”“没”两字有何作用? 颈联两句写的是黎明时分。这两句承上文写把杯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隐”“没”两字表明时间过得太快,似乎在催人分手,从而传达处依依惜别之情。 二、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1、本诗中最能揭示主题的词是什么?作者在本诗中表达出来什么思想情感? 归思宦游人面对春日美景思念家乡的感情 2、“独有”“偏惊”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表现了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只有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对自然界不同季节的变化感到特别新奇。 3、中间两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体会“出”“渡”“催”的妙处。 中间两联写了江南早春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诗人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出诗人思乡之情。 “出”“渡”两个动词化静为动,将原本不易觉察的物候迁移贴切传神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感受到春光地脉搏和动感。“催”字突出了江南春鸟一声紧似一声地鸣叫的特点,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淑气以人的情态,表现春气之浓。 4、明代胡应麟称“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请就第二、第三两联的写景特色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颔联、颈联紧承“物候新”来写春色。颔联是远景,颈联是近景。“催”“转”这两个动词将春天使万物复苏的动态表现得具体细致,用语精练传神。远景的壮阔与近景的细微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姿有彩、动静交错的春景图。 三、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赏析颔联和颈联。 颔联“牙璋”句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信符,“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诗人用这两个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铁骑”句写唐军已经神速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唐诗宋词阅读测试题题库

《唐诗宋词三百首》练习题(一) 一、名句填空。 1、,浅草才能没马蹄。 2、,露似真珠月似弓。 3、,禅房花木深。 4、,芳草萋萋鹦鹉洲。 5、正是江南好风景,。 6、旧时王谢堂前燕,。 7、,道是无晴却有晴。 8、身无彩凤双飞翼,。 9、,蜡炬成灰泪始干。 10、庄生晓梦迷蝴蝶,。 11、,只是近黄昏。 12、,直挂云帆济沧海。 13、天街小雨润如酥,。 14、,雪拥蓝关马不前。 15、,寒食东风御柳斜。 16、,天下谁人不识君。 17、花开堪折直须折,。 18、,铜雀春深锁二乔。 19、,隔江犹唱《后庭花》。 20、穿花蛱蝶深深见,。 21、千山鸟飞绝,--------------- 22、---------------,将军夜引弓。 23、月黑雁飞高,-----------。 24、----------,还来就菊花。 25、野旷天低树, 26、谁言寸草心, 27、近乡情更怯, 28、海内存知己, 29、,一片冰心在玉壶。 30、但是龙城飞将在, 31、醉卧沙场君莫笑, 32、,江春入旧年。 33、潮平两岸阔, 34、月出惊山鸟, 35、,王孙自可留。 36、空山不见人, 37、君自故乡来, 38、劝君更尽一杯酒, 39、,每逢佳节倍思亲。 40、,此物最相思。 41、白日依山尽,

42、欲穷千里目, 43、,野渡无人舟自横。 44、,春风不度玉门关。 45、,江枫渔火对愁眠。 46、海上生明月, 47、碧云天,黄叶地,,。 48、明月楼高休独倚。,。 49、寻寻觅觅,,。 50、这次第,。 51、执手相看泪眼,、 52、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 53、衣带渐宽终不悔,。 54、零落成泥碾作尘,。 55、自在飞花轻似梦,。 56、绿杨烟外晓寒轻,。 57、明月几时有,。 58、人有悲欢离合,,。但愿人长久,。 59、十年生死两茫茫,,。 60、凭谁问,,? 61、青山遮不住,。江晚正愁余,。 62、无可奈何花落去,。 63、莫等闲,,。 二、连线题。 举杯邀明月一览众山小人面不知何处去隔叶黄鹂空好音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映阶碧草自春色桃花依旧笑春风 会当凌绝顶青山独归远马上相逢无纸笔却话巴山夜雨时 星垂平野阔对影成三人何当共剪西窗烛千金散尽还复来 荷笠带夕阳月涌大江流天生我材必有用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诗宋词阅读测试题题库

唐诗宋词阅读测试题题 库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唐诗宋词三百首》练习题(一) 一、名句填空。 1、,浅草才能没马蹄。 2、,露似真珠月似弓。 3、,禅房花木深。 4、,芳草萋萋鹦鹉洲。 5、正是江南好风景,。 6、旧时王谢堂前燕,。 7、,道是无晴却有晴。 8、身无彩凤双飞翼,。 9、,蜡炬成灰泪始干。 10、庄生晓梦迷蝴蝶,。 11、,只是近黄昏。 12、,直挂云帆济沧海。 13、天街小雨润如酥,。 14、,雪拥蓝关马不前。 15、,寒食东风御柳斜。 16、,天下谁人不识君。 17、花开堪折直须折,。 18、,铜雀春深锁二乔。 19、,隔江犹唱《后庭花》。 20、穿花蛱蝶深深见,。

21、千山鸟飞绝,--------------- 22、---------------,将军夜引弓。 23、月黑雁飞高,-----------。 24、----------,还来就菊花。 25、野旷天低树, 26、谁言寸草心, 27、近乡情更怯, 28、海内存知己, 29、,一片冰心在玉壶。 30、但是龙城飞将在, 31、醉卧沙场君莫笑, 32、,江春入旧年。 33、潮平两岸阔, 34、月出惊山鸟, 35、,王孙自可留。 36、空山不见人, 37、君自故乡来, 38、劝君更尽一杯酒, 39、,每逢佳节倍思亲。 40、,此物最相思。 41、白日依山尽, 42、欲穷千里目, 43、,野渡无人舟自横。

44、,春风不度玉门关。 45、,江枫渔火对愁眠。 46、海上生明月, 47、碧云天,黄叶地,,。 48、明月楼高休独倚。,。 49、寻寻觅觅,,。 50、这次第,。 51、执手相看泪眼,、 52、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 53、衣带渐宽终不悔,。 54、零落成泥碾作尘,。 55、自在飞花轻似梦,。 56、绿杨烟外晓寒轻,。 57、明月几时有,。 58、人有悲欢离合,,。但愿人长久,。 59、十年生死两茫茫,,。 60、凭谁问,,? 61、青山遮不住,。江晚正愁余,。 62、无可奈何花落去,。 63、莫等闲,,。 二、连线题。 举杯邀明月一览众山小人面不知何处去隔叶黄鹂空好音

唐诗宋词测试卷完整版

唐诗宋词测试卷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唐诗宋词三百首》阅读练习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词句中描写春天的一项是()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下列词句中作者不是李白的一项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下列词句中不是写雪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D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下列词句中不是写花草的一项是() 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5、下列词句中作者是苏轼的一项是()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D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6、下列词句中没有表达送别友情的一项是()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下列词句中没有蕴含哲理的一项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唐宋词鉴赏课后习题9到12

九 1. 北宋词人柳永,字耆卿,排行第七,故称柳七,因当过屯田员外郎的官职,所以也称他为柳屯田。其词集名为《乐章集》。 多选题(1 满分) 2. 柳永在词学史上的贡献有(ABCD) A. 发展了慢词,善以铺叙的手法说物言情,翻开了宋词发展的新一页。 B. 多用赋体。吸收辞赋和骈文的长处,极善铺叙,并在铺叙中渲染情感。 C. 雅俗并陈。俗者以口语入词,吸收民歌养分,雅者则可以熔铸前人诗句,气象宏大。 D. 柳永扩大了词的表现题材。除男女恋情外,柳词还反映都市风貌、羁旅行役等较丰富的内容。判断题(1 满分) 3.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正确 文字填空题(24 满分) 4. 《凤栖梧》词牌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所以又名《鹊踏枝》、《蝶恋花》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5. 填写所缺的词:“伫倚危楼风细细_____。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_残照____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6. 王国维《人间词话》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它出自柳永的《凤栖梧》。语本《__ 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7. 柳永《八声甘州》善用领字,请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领字。“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上述各句中的领字是对、渐、望、叹、想。 8. 苏东坡认为《八声甘州》中“不减唐人高处”的三句是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认为这三句词可和唐诗中的佳句比美。 9.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极为简洁地勾画出一幅深秋时节的暮江雨景。其中“洗”字体现了炼字的特点。 10. “是处红衰翠减”,指花木凋零,套用唐代诗人李商隐《赠荷花》中的诗句:此荷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1. 写出与“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相同诗意诗景的古人诗句。谢朓诗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温庭筠诗句:“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多选题(1 满分) 12. 对《八声甘州》一词分析正确的是(_abcde______ ) A. 柳永词“尤工于羁旅行役”,《八声甘州》是这一题材的代表性词作。 B.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启首三句定下全词阔大苍凉的感情基调,为下文写相思的寂寞制造了抒情气氛。 C. 《八声甘州》写的虽是羁旅行役,但所选景物空阔超远,所以调子高亢苍劲。 D. 词境广阔深远,在博大而开阔的背景之下抒发相思之感与失意之悲,便显得气势沉雄,兴象

(完整版)最经典的100首宋词

最经典的100首宋词,一生至少要读一次!苏轼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 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 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 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 乐府》等传世。 1.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4.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017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和答案

【2017省】 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1-2题。(5分)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分) 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 【答案】 1.(3分)B 2.(2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省市】 落梅 宋代: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 【注释】①莓苔:苔藓植物。②谬:(miù) 1.从诗歌体裁来看,本事是一首七言_____押_____韵

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 1.律诗、ang 2.示例一: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②生动描绘了落梅凋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示例二:①颔联用典.“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暗指愈被贬谪的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3.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2017省】 金城北楼①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经典唐诗宋词三百首赏析

古诗《静夜思》作品信息【名称】《静夜思》 【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体裁】诗歌 作品原文【明代版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宋代版本】 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译文【注释】 ( )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 )床:有五种说法。 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 静夜思 诗意图》。 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 韩 字。《说文》释 韩 为 井垣也 ,即井墙之意。 床 即 窗 的通假字。 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 小雅 斯干》有 载寐之牀 ,《易 剥牀 王犊注》亦有 在下而安者也。 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 交床 、 交椅 、 绳床 。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 胡床 或 床 所误。至迟在唐时, 床 仍然是 胡床 (即马扎, 一种坐具)。 ( )疑:怀疑,以为。 ( )举头:抬头。 【译文】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那床前明月,低头不禁又思乡联翩。 版本说明明代版本: 这一版本是我国广为流传的版本。该版本虽然可能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有个别字词后世或有所修改,但是在我国流传广泛,并被收录于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宋代版本: 这个一版本与人们常说的 床前明月光 明显不一致,其实并非是错误,而是流传版本不同。一般认为,这一版本比明版本更接近李白的原作,但仍有学者认为可能存在更早的版本。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静夜思》的第一句均为 床前看月光 ,第三句也均作 举头望山月 。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高棅《唐诗品汇》,也是如此。宋人一直推崇唐诗,其收录编辑甚有规模,加之距唐年代相近,误传差错相对较少,故宋代乃至元代所搜集的《静夜思》应该是可靠准确的;在清朝玄烨皇帝亲自钦定的权威刊本《全唐诗》中,也并没有受到前面同时代不同刊本的影响而对此诗作任何修改。 在此之前《静夜思》已传入日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宋刊本《李太白文集》 册),因日本人对唐诗崇尚,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并未对其作出任何修改。但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到了明代赵宦光、黄习远对宋人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与删补,《静夜思》的第三句被改成 举头望明月 ,但是第一句 床前看月光 没有变化。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静夜思》诗的第一句是 床前明月光 ,但第三句却是 举头望山月 。直到 年(清乾隆二十八年)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吸纳了明刊《唐人万首绝句》与清康熙年《唐诗别裁》对《静夜思》的两处改动,从此《静夜思》才成为在中国通行至今的版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但是这也不是清朝流行的唯一版本,就在《唐诗三百首》问世前 年的 年(康熙四十四年),康熙钦定的《全唐诗》中的《静夜思》就是与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完全相同的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后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也沿用着这一表述。 这一表述是明朝以后为普及诗词而改写的。经过 改动 了的《静夜思》比 原版 要更加朗朗上口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 床前明月光 版比 床前看月光 版在中国民间更受欢迎的原因。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薛天纬先生在《漫说 静夜思 》(《文史知识》 年第 期)一文中专门对两个版本的差异发表了如下看法:仔细体味,第一句如作 床前看月光 ,中间嵌进一个动词,语气稍显滞重;再说, 月

小学《唐诗宋词三百首》2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唐诗宋词三百首》测试题及答案 问卷星(并附有答案,百度文库下载无答案,我的文档有答案,下载只收1元) 1.下列词句中描写春天的一项是()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C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下列词句中作者不是李白的一项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C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下列词句中不是写雪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D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下列词句中不是写花草的一项是() 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D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5.下列词句中作者是苏轼的一项是()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D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6.下列词句中没有表达送别友情的一项是()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下列词句中没有蕴含哲理的一项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C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下列作家中不是初唐四杰的一位是() A骆宾王B王勃C杨炯D陈子昂 9.下列词人中不是婉约派的一位是() A李清照B苏轼C柳永D秦观 10.下列词句中没有写到时令节日的一项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C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D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1.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所赞的历史人物是() A李白B杜甫C曹操D诸葛亮 12.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岱宗”是指五岳中的() A泰山B华山C衡山D恒山 1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中“寒食”是指() 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 14.下面不是词牌名的一项是() A虞美人B绝句C水调歌头D清平乐 15.下列诗句中描写颜色最少的一句是() A半江瑟瑟半江红B两只黄鹂鸣翠柳C春来江水绿如蓝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6.把下列诗句和对应的作者连起来,顺序正确的是()

历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全解析

历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全解析 一、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赏析: 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二、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臵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这首《念奴娇》,无疑是宋词中有数之作。立足点如此之高,写历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词坛罕见,在诗国也是不可多得的。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6.《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公元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等,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君主,故又被称作南唐后主或李后主。李煜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李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他的艺术成就。他的词艺术成就很高。他善于用白描手法抒写自己的感情,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他的词语言明净,优美,生动,在题材和意境上均突破了“花间词”派镂金刻翠,以写艳情为主的狭窄意境,对词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虞美人》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信阳师范学院网络课程 唐诗宋词研究与欣赏 第二阶段基础测验试题和答案

第二阶段基础测验 一、单选 1、最能代表苏械豪放词成就的作品是(分数:2 分) 问题反馈 A. 念奴娇·赤璧怀古 B.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C. 定风渡·莫听穿林打叶声 D.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A B C D 2、被誉为“初唐诗歌革新旗手”的诗人是(分数:2 分) 问题反馈 A. 王勃 B. 杜审言 C. 陈子昂 D. 张九龄 A B C D 3、张九龄的籍贯是今天的(分数:2 分) 问题反馈 A. 韶关 B. 开封 C. 广州 D. 機州 A B C D 4、“大漢孤畑直,长河落日圆”的作者是(分数:2 分) 问题反馈 A. 王维 B. 率白 C. 王昌龄 D. 岑参 A B C D 5、“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的作者是(分数:2 分) 问题反馈 A. 许浑 B. 度日体 C. 聂夷中 D. 杜-葡鹤 A B C D 二、多选

1、下列是辛弃疾的词的是()(分数:3 分) 问题反馈 A.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B. 水龙吟(闹花深处) C. 祝英台近(宝钗分) D.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A B C D 2、下列属于北宋的词的是( ) (分数:3 分) 问题反馈 A.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B.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C. 《定风波》(自春来) D. 《生查子子元夕》(去年元夜时 A B C D 3、沁园春(斗酒彘肩)中( )(分数:3 分) 问题反馈 A. 苏轼 B. 白居易 C. 林逋 D. 岑参 A B C D 4、最能体现国学情绪都有()(分数:3 分) 问题反馈 A. 诗词 B. 国画 C. 戏剧 D. 书法 A B C D 5、下列诗人中,属于“大历十才子”的有(分数:3 分) 问题反馈 A. 卢纶 B. 钱起 C. .李端 D. 使然 A B C D

古诗词鉴赏试题精练

诗歌鉴赏试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 曲江①对雨②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③,暂醉佳人锦瑟旁。 【注】①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玄宗、杨贵妃经常来此春游。②本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此时安史之乱还在继续。③金钱会,唐玄宗开元时,宴王公百寮於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描绘了春云遮断苑墙的景象,营造出沉重压抑的氛围,“覆”为全诗诗眼。 B.“林花著雨胭脂湿”景中含情,既描绘出桃林著雨之态,也有触景伤情之感。 C.诗人不说风吹水荇,却言“水荇牵风”,赋予水荇人格化动作,可谓用笔精妙。 D.本诗先景后情,从雨前、雨中写到雨后,细腻地表现了诗人曲江所见所思所感。 E.本诗多处用典,暗含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抚今追昔中有深沉的感慨。 15.本诗表现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 行舟忆永和兄弟周必大①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②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③。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③《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水路,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图中景象“有日”“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E.全诗以“行舟”为线索,由挂帆离家始,至吴地烹鱼结,一路行来,写景叙事,自然流畅。诗中不着一“忆“字,却句句含“忆”,把自己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传达的含蓄隽永。 15.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岑参①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①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②其那:怎奈。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B.颔联承首联诉平生感慨,“长不用”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