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版本小学数学教材特点详解

各版本小学数学教材特点详解
各版本小学数学教材特点详解

一、人教版教材

人教版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注意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平衡,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努力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下面就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实验教材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

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教材内容处理得较好的做法,避免教师开始使用时的陌生感。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扩展知识的范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

如实验教材中第一册在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中注意渗透一些简单的初步统计知识的内容。通过例题、练习题、实践活动等内容,渗透简单的形象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数据收集的方法等。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实验教材的编写注意下面几点: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分类概念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商店货物的摆放形式引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

(2)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例如,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安排了两个开放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由自在的实际活动,感受、体验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分类教学也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以及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体会、理解对同样的物品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

(3)安排了生活中的数等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素材。例如,第一册中生活中的数,展示了儿童生活中经常碰到有关数的表述,这是学生已有的经验,由于溶入了数学的含义,不仅

加深了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而且也使学生获得了用数学的体验。

(4)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因此,要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儿童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教材注意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和色彩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例如实验教材第一册中展示了:小猪帮小兔盖房、野生动物园、学校运动会、我们的校园等等,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熟悉的情境,而在这些有趣、美丽的图画中包含有许多奇妙的知识,需要学生去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教材还新编了具有亲切感的编者的话,设计了新颖的目录,努力使学生感到教材是为他们编写的,让孩子们喜欢教科书。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教材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重视了这一点,为教师结合教学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爱钻研等良好的思想品质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符合儿童特点的素材。精心设计了美丽的校园、金色的秋天、美丽的小湖、和平广场、做值日、过马路等情境,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和平、保护环境、尊老爱幼、珍惜时间、遵守交通规则等的教育。例如美丽的校园展示的是我国富裕的乡镇中心小学,在学校里学生们努力学习、热爱科学、尊重师长、互相帮助。教材整体体现了丰富多彩、努力向上的学校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生活态度。

(6)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教材通过排一排、比一比,把抽象的两个数进行比较,认识比较的数学符号。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展示学生用数来表达、交流生活中的有关内容(生活中的数)等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7)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具体措施是:①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材注意提示教师不急于评价各种算法的优劣,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②注意体现因题而异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

(8)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实验教材从一开始,就采取数和形的认识齐头并进的原则编排,加强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合。教材注意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通过大量、丰富的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丰富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和图形的感性认识,体验图形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教材特别注意设计那些学生能亲自参

与又有兴趣的活动,如滚一滚、搭高楼、画出自己喜欢的图画、找一找周围环境中的图形等,让学生感受并直观地了解图形的一些特点;教材还通过用一些常见立体图形的实物画出平面图形来,引出平面图形的知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体验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大量感知的过程中,逐步体会什么是空间与图形,利用这些知识我们能做什么,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9)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注意结合计算的教学,安排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题目,试图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初步学习用数学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教材还注意安排了少量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使学生初步体会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以寻求多个解答的方法和答案,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创新的意识。

(10)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材中安排有数学问题的实际活动,如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应用数学,以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1)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教材的设计一方面要反映(标准)的理念,另一方面注意为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尽可能提供方便。

这主要表现在:①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例如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大都展现了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提示教师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并会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②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许多例题插图中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多个信息,供教师选择使用,或进行创造性地发挥。例如,第一册中,小猪帮小兔盖房的插图包含了学习比多少的多方面的信息,教材提出还可以比什么?提示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得信息,通过丰富的变式,使学生加深对同样多、多、少的理解。

③很多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为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例如,第一册中,小猪帮小兔盖房、野生动物园、小猴吃水果、叠纸鹤、看谁拿得对、喂小鸡、快乐的周末、郊游、堆雪人等等。总之,教材的编者力求反映《标准》的基本理念、适应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需求,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研究。

二、北师大版教材

以下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数学》第一册教材为例作简要分析。本教材体现出来的新理念、新思路,使教师、学生、家长都有新鲜感。这在表现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探索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个方面有明显的突破。

(1)教材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贴近一年级学生的现实生活。传统教材最大的弊端,就是过分注重数学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因而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因此,显得比较枯燥,不够生动。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数学》第一册教材,克服了传统教材的不足,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去选择内容、设计画面、编写例题、设置练习。特别是计算课,一改过去那种枯燥无味的传统计算题模式,而以生活中看得到用得着的有趣味的图示、画面和语句描绘出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去选择计算方法,从而正确列式计算,对学生很具吸引力。又如在内容的选择上,安排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比较这一单元的多少大小高矮长短轻重等内容,都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还会运用数学解决日常碰到的问题。

(2)教材注重体现学生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抽象性,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因此,教科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这种思维特点,在引进新知时,都通过直观的富有意趣的画面来引入,并安排一些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如说一说、练一练、数一数、画一画、看一看、写一写??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感受新知、学习新知。教材在注重直观的同时,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例如在认识1的时候,先让学生感受一只笔,一只船,一盆花??让学生联系1可以表示什么?呢?2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不只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又如左右这节课,在初步分清了左右后,进一步让学生知道位置的不同,左与右的含义也不同,这就使学生的思维更趋灵活,更留有较大空间,更具有探索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教师用书只起提示作用,没有过多的约束,让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过去教师用书的指导、要求较细致,规定、提示也较多,对教师的限制太大,造成教师们过分依赖教师用书甚至教案集,课中照搬教师用书或别人的教案,使课堂教学千篇一律,缺乏创新,缺乏生气。而这套实验教材的教师用书主要给教师指明教学目标,对关键地方稍作介绍,其余只作提示,不作硬性规定,这样,教师的教学潜能才能得到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才能得到体现,才会使课堂教学不拘一格,丰富多彩。有些教师在使用这套教材的过程中,也有许多地方感到不适应。

主要表现为:

(1)教材内容的跳跃性比较大,知识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明显,对于部分学困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甚至跟不上要求。例如认识钟面这一节课,比通用教材中的内容增加了快几

点的内容,对只有六岁的儿童来说是较难理解和区别的。教师要对学困生作多次课外辅导,但效果也不太明显,总好像有越看越糊涂的感觉。又如100以内的加减法(一)与(二)中间相隔一个单元,学生的类推、迁移能力在此受阻而难以建构,造成减法知识较难掌握好,而通用教材把这些内容作为一个单元来学习,有一定的连贯性,教师能较自如地启迪学生掌握,所以建议在安排时将加减法合在一起学习。

(2)本教材操作性强,但学生的计算技能、速度相对较差。由于教材中多用操作性的训练,基本计算时间、内容相对较少,在同一教学时间内学生的计算速度及准确率较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这种状况才会有所改观,学生才会脱离直观进入抽象思维,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心理压力,加大了工作量。所以建议在强调直观的同时,适当加强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训练。

(3)有些图画设计不够合理,画面色彩单一,若能采用其他教材中的鲜艳色彩更能吸引学生,使学生更容易弄清图意及数量。

(4)没有配套图片、教具,教师要花太多时间去做准备,影响了教研的时间和质量。一年级儿童的观察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必要时结合挂图,配一些幻灯片效果会更好。当然,如果将来经济允许每个教室都配上了实物投影仪时,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三、苏教版教材

江苏版教材是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教育理念、课程目标和认知技能领域的内容结构编写的,力求建立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知识技能教学与培养情感体验、思维发展、提高解决简单问题能力密切结合,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规律高度一致的新体系。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框架结构教材内容由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等部分构成,注意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反映数学的基本过程,突出本质。教材以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为主线,力求通过教材的使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合理推理能力。在安排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时,注意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有序编排、交叉安排。教材的特色教材具有新、活、实的特点。

(1)教育观念新、教学内容新、结构编排新教材注意精选教学内容,以利于引起学生有效地学习,使学生完成现实题材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知识与方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养成从数学角度考虑日常事物的兴趣与习惯。教材中大量的例题都是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同时注意把数学知识与自然学科知识、科技知识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教科书从现实生活出发,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编排时设置小单元以安排教学内容,

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重点突出,就有利于教师在把握教学内容和认知目标的同时,去研究对数学的认识、情感体验、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等各个领域的教学任务、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切实体现多元的教育目标。

(2)呈现形式活、学习形式活、练习形式活教科书选择的题材力求形式活泼,能吸引学生,激起学习兴趣;信息鲜明,方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富有启发性,能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方法。如二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一道例题,把13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通过分,让学生知道在平均分的时候,经常不是正好分完,会有剩余。

教材提供了大量有利于学生开展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内容和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可以使学生选择自己需要的、能够进行的学习活动,并进行交流,不仅使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如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学习解决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教科书安排了学生分组抓花片的活动,通过排列比较来帮助学生认识解决比较两个数量多多少、少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中大部分的例题和习题都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出现,把数学练习载在学生喜爱的情景上,如算对了才走出迷宫、答对了就能躲雨、谁算得快就先到达终点、算一题就上一级台阶,在猜一猜的游戏中练习比较数的大小等,以兴趣、热情提高练习效率,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3)基础知识教学实、发展数学思考实、培养情感与态度实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注意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如,学生掌握乘法口诀是学习难点,教材中把这些口诀分散在两册三个单元,这些单元之间穿插安排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增加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时间和机会。教材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进行归纳、类比和有条理的思考。例如,让学生抓一把糖,数数有几粒;再抓一把花生米,猜猜有几粒,并说一说为什么一把花生米比一把糖的粒数多。教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科学、认真的态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全套教材教学内容整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 全套教材教学内容整理

第一单元数一数 1、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1、比多少 2、比长短、高矮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及书写 2、比大小 3、第几 4、几和几 5、加法的认识 6、1~5的加法 7、减法的认识 8、1~5的减法 9、“0”的认识 10、有关“0°的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1、认识立体图形 2、认识平面图形 第五单元分类 1、单一标准的分类 2、不同标准的分类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6、7的认识 3、用数学 4、8、9的认识 5、8、9的加减法 6、快乐的大森林 7、10的认识 8、10的加减法 9、填未知加数 10、连加、连减 11、加减混合 12、整理和复习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1、11-20各数的认识 2、11-20各数的写法 3、10加几以及相应的减法 4、十几加减一位数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1、认识半时、 2、认识整时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 2、用数学9加几 3、8、7、6 加几

5、5、4、3、2 加几2、 6、7的加减法

6、我们的校园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 1、上、下 2、前、后 3、左、右 4、位置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9 2、十几减几 3、用数学解决问题 4、整理复习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1、平面图形的特征 2、平面图形的关系 3、立体图形的关系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数的组成 2、读数、写数 3、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4、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5、摆一摆,想一想 1、认识人民币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元、角的加减法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4、整理和复习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5分5分数) 2、认识时间(1分1分数) 3、综合整理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 第八单元找规律 Is图形变化规律 2、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 3、数字变化规律 第九单元统计 1、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解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2年秋季,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始使用修订后新课标下的人教版新教材。2014年秋季小学数学的所有年级将全部使用修订后的教材,这套教材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儿童认知水平。 一、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特点 (一)修订后的教材,还将具有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 即1.各部分教学内容编排体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教育教学理念。如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对统计意义和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设计内容丰富又生动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提供机会。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5.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6.设置“数学广角”,安排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7. 结合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通过本次修订将使教材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主要有: 1.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体现合理的教学顺序和节奏,更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根据实验教材使用中获得的对教材编排的意见和建议,新教材对每一部分内容的出现顺序、例题设置、呈现方式和习题设计等都进行认真分析,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的出现顺序和教学节奏,使之更加符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例如,对一年级上下册的教学内容出现顺序进行了调整,将“位置”调到一年级上册,将“分类”调到一年级下册作为“统计”的教学内容。又如,对一些知识的具体教学也做了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概念汇总.doc

一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P.23:1+2=3 “+”是加号,“=”是等号,读作:1加2等于3 P.25:3-1=2 “-”是减号,读作:3减1等于2 第七单元: P.85: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 P.86:从左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有1个十在十位写1,有2个十在十位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写几。 P.88:11+2=13 “11”和“2”都是加数,“13”是和。13-2=11 “13”是被减数,“2”是减数,“11”是差。 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P.32:10个十是100 P.35:从左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第五单元: P.48:1元=10角 P.49:1角=10分 第七单元: P.81:1时=60分 二年级上册 第三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P39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2.P41 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P46 3+3+3+3+3+3+3=18像这样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有()个3.用乘法算:6*3=18 读作:6乘3等于18. 或3*6=18 读作:3乘6等于18. 乘号 因数因数积 二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P13 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P18 12÷4=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 P38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P68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百个百个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P69 写作:126 写作:304 写作:580 读作:一百二十六读作:三百零四读作:五百八十 P73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版 【教学内容】:版本、章、节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学设计模板 教材分析: A ()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年级()册第()页至第()页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 图形/统计与概率)”领 域的知识。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会了(),本课将进一步学 习 (),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的提出(),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

小学数学全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数一数比一比:1、比多少 2、比长短 3、3、比高矮1-5 的认识和加减法:1、1-5 的认识2、比大小3、几和第几 4、4、2-5 的分与合 5、5、加法减法7、0 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圆分类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1、6 和7 的认识2、 6、7 的分与合3、和是6、7 的加法与6、7 减几4、解决问题5、8、9 的知识6、8、9 的分与合 7、和是 8、9 的加法和8、9 减几8、解决问题 9、10 的认识10、和是10 的加法与10 减几11、填()12、连加连减13、加减混合14、整理和复习(一)15、整理和复习(二)11-20 各数的认识:1、数数、读数2、写数3、10 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认识钟表20 以内的进位加法:1、9 加几2、解决问题3、8、7、6 加几4、解决问题5、5、4、3、2 加几6、整理和复习总复习:1、20 以内的数2、20 以内的加法、10 以内的加减法3、认识图形4、认识钟表6、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第九单元第十单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第九单元第十单元一年级下册位置:1、位置(1)2、位置(2)20 以内的退位减法:1 、十几减9 2、十几减8 3、十几减7 4 、十几减6、5、4、3、2 图形的拼组:1 、图形的拼组(1)2 、图形的拼组(2)100 以内数的认识:1、数数、数的组成2、读数、写数3、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4、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认识人民币:1、认识人民币2、简单的计算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认识时间:1、认识时间(1)2、认识时间(2)3、单元测试题找规律:1、找规律(1)2、找规律(2)统计:1、统计2、单元测试题总复习:1、总复习(1)2、总复习(2)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认识厘米和米2、认识线段第二单元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3、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4、两位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 录重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数一数重点了解数数认数的情况掌握数数方法。难点按一定顺 序数数 2. 比多少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 体的多少 第二单元:位置 1、上下前后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会辨别区分上下前后基本含义感受其相对性 2、左右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 1-5的各数含义和写法。1-5的书写 2、比多少理解><=的含义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  3、几和第几理解序数的含义,明确数的位置影响数的次序区分基数与序数 4、 2-5的分与合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理解记忆5以内数的组成 5、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 6、减法 理解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7、 0 理解0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和一个数加0的计算。理解两数相减得0的道理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1、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的区别,球的特殊性 2、有趣的拼搭通过拼一拼打一打认识几何体特征根据一定要求拼搭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 6和7的认识正确数出6和7的物体个数会写6 7 比较6 7大小。6 7的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2、 6、7的加减法掌握得数是6 7的加法及6-几 7-几的减法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有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用数学用6 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关键所在

4、 8、9的认识和组成正确数出8 9的物体个数会写89比较8 9大小。掌握89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5、 8 9的加减法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6、会看图理解图意结合图意解决问题 7、 10 10的组成得数是10的加减法 10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8、 10的认识和组成 10的组成 9、 10的加减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与实际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11、加减混合掌握计算顺序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图中动作过程 12、复习整理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发现加法表减法表算式的排列规律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建立初步的数位概念 2、 11-20各数的写数 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理解数位概念  3、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几和相应的减法计算根据数的组成等方法正确计算结果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整时的认读方式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时间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 9加几 理解凑十法的算理掌握凑十法 2、8、7、6加几 理解8、7、6加几的计算方法算理。自主探究8、7、6加几的各种计算方法  3、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掌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876加几提高学生口算速度和正确率 4、5、4、3、2加几掌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876加几 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交换加数位置大数加小数 5、求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对同一问题寻求不同的解法 6、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的经验解决被求减数的实际问题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7、整理复习系统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正确迅速的口算分析数量关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1 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特点 1.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以前的教材在出现某个数学概念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根据课标的精神,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如本单元的长度单位,以往都是直接告诉学生“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量”,现在要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3)培养估测意识。 3.改变了线段的单元。 线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把直线和线段单元在一起,并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引出线段。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并采取给出线段的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四、具体单元 1.长度单位 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 (2)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选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标准那么长。 (3)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①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左上图) ②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右上图)得出结论: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量相同,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所以,在测量、比较长度时,必须使用同一测量标准。 (4)教材中使用了很多测量标准,最后统一到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一是学生的

各个版本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大纲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生活中的数 2. 比较 3. 加减法(一) 4. 整理与复习(一) 5. 大家来锻炼 6. 分类 7. 位置与顺序 8. 认识物体 9. 加减法(二)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认识钟表 12. 统计 13. 迎新年 14.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生活中的数 2. 观察与测量 3. 加与减(一) 4. 有趣的图形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目录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第三单元《分一分》 第四单元《认位置》 第五单元《认数(一)》 第六单元《认识物体》 第七单元《分与合》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 法》 第九单元《统计》 第十单元《认数(二)》 第十一单元《认识钟 表》 第十二单元《加法》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减法》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第三单元《认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数一数 2 比一比 3 1~5的认识和加减 法 4 认识物体和图形 5 分类 6 6~10的认识和加 减法 7 11~20各数的认识 8 认识钟表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0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位置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 图形的拼组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5. 整理与复习(一) 6. 加与减(二) 7. 购物 8. 加与减(三) 9. 统计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1. 数一数与乘法 2. 乘法口诀(一) 3. 观察物体 4. 节日广场 5. 分一分与除法 6. 整理与复习(一) 7. 方向与位置 8. 时、分、秒 9. 月球旅行 10. 乘法口诀(二) 11. 整理与复习(二) 12. 除法 13. 统计与猜测 14. 趣味运动会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 (一)》第五单元《认 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加法和减法 (二)》第七单元《统 计》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认识除乘 法》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 (一)》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 第四单元《认识除法》 第五单元《口诀求商 (一)》 第六单元《厘米和米》 第七单元《位置和方 向》 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 口诀求商(二)》 第九单元《时、分、秒》 第十单元《观察物体》 摆一摆,想一想 5 认识人民币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一)7 认识时间 8 找规律 9 统计 10 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1 长度单位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二)我长高了 3 角的初步认识 4 表内乘法(一) 5 观察物体 6 表内乘法(二) 看一看摆一摆 7 统计 8 数学广角 9 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 1 解决问题 2 表内除法(一)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及内容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及内容简介 一年级上册 一、数一数(不是正常的教学内容,用来了解学生数学现实,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比一比(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认识“<、>”;序数;数的分解和组成;加减法;简单图画应用题;0的认识)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五、分类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8和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数学乐园 七、11~20各数的认识 八、认识钟表(整时和几时半)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简单图画应用题中出现单位名称) ●我们的校园 十、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一、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出现与图画结合,但语言叙述较完整的应用题;出现依据条件提问题的不完整应用题;) 三、图形的拼组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出现估计物体数目的要求;数数、数的组成(几个十几个一);读数、写数(数位);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多一些,多得多);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 ●摆一摆,想一想 五、认识人民币(出现简单的名数改写;关于人民币的简单运算)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出现问“够不够”等问题的题目;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求多几、少几的应用题;) 七、认识时间(认识几时几分、一时=60分) ●小小商店 八、找规律(简单的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 九、统计(简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简单统计图表中表示数据,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问题) 十、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一、长度单位(厘米、米;线段;简单的测量)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出现竖式;练习中出现纯文字的应用题;连 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出加减法的估算) ●我长高了 三、角的初步知识(直观认识角,画角;直观认识直角) 四、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从5的乘法口诀开始,2、3、4的口诀一 课时,6的口诀一课时);练习中出现乘法与加减法混合的运算;) 五、观察物体(不同位置的人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情况不同;对称;镜像;) 六、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倍及其应用题;8的口诀;9的口诀;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看一看摆一摆 七、统计(每格代表两个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提问题;学生初步完成统计的全过程) 八、数学广角(停留在操作层面的简单排列组合;逻辑初步(依据已知命题进行简单推理,最多出现 三个已知命题)) 九、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 一、解决问题(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出现小括号;两步计算的混合计算问题;出现两步计算后比较够不够等情况的问题;) 二、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由平均分引入,用几课时让学生充分感知除法的情境后,才出现正式的除法算式,而且算式一直与具体情境结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相应的除法问题) 三、图形与变换(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 ●剪一剪 四、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关于倍数的除法问题;)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比较大小;近似数;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六、克与千克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估算;) ●有多重 八、统计(用统计图表来表示在某个区间内的数据;出现复式统计表;学生开始实际进行完整的统计;在统计图中一个格表示多个数据;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建议;) 九、找规律(较复杂的图形及数字排列规律) 十、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上册 ①数一数②比一比③1~~5的认识和加减法④认识物体和图形⑤分类⑥6~~10的认识和加减法⑦11~~20各数的认识⑧认识钟表⑨20以内的进位加法⑩总复习一年级下册 ①位置②20以内的退位减法③图形的拼组④100以内数的认识⑤认识人民币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⑦认识时间⑧找规律⑨统计⑩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①长度单位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③角的初步认识④表内乘法(一)⑤观察物体⑥表内乘法(二)⑦统计⑧数学广角⑨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 ①解决问题②表内除法(一)③图形与变换④表内除法(二)⑤万以内数的认识⑥克与千克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⑧统计⑨找规律⑩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 ①测量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③四边形④有余数的除法⑤时、分、秒⑥多位数乘一位数⑦分数的初步认识⑧可能性⑨数学广角⑩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①位置与方向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③统计④年、月、日⑤两位数乘两位数⑥面积⑦小数的初步认识⑧解决问题⑨数学广角⑩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 ①大数的认识②角的度量③三位数乘两位数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四年级下册 ①四则运算②位置与方向③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⑤三角形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⑦统计⑧数学广角⑨总复习 五年级上册 ①小数乘法②小数除法③观察物体④简易方程⑤多边形的面积⑥统计与可能性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 ①图形的变换②因数与倍数③长方体和正方体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⑤分数的加法和减法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六年级上册 ①位置②分数乘法③分数除法④圆⑤百分数⑥统计⑦数学广角⑧总复习 六年级下册 ①负数②圆柱与圆锥③比例④统计⑤数学广角⑥数与代数⑦空间与图形⑧统计与概率⑨综合应用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

课程简介: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然后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这四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相关领域的内容更新和教学改革,同时每一部分配有相应的教学设计,这也是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对相应问题的理解。 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理解与分析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性质 义务教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从4个方面来理解: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小学到初中是给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体现基础性。基础性表现在要为学生的成长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数学基础。普及性是从义务教育的任务考虑的。我国从1986年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到2000年宣布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说明我国的学生大部分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随着普及义务教育的提出和逐步实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就应当与之相适应。。数学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就是从普及教育的角度,为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而设计和实施的。发展性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学生的智力水平都得到提高。发展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强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不是一刀切,不是要求儿童都达到同一水平,应该给那些能够发展和可以发展的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这种发展是学生智慧和潜能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潜能来发展。 2.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精编WORD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1、比多少 2、比长短 3、比高矮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 2、比大小 3、几和第几 4、2-5的分与合 5、加法 6、减法 7、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圆第五单元分类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6和7的认识 2、6、7的分与合 3、和是6、7的加法与6、7减几 4、解决问题 5、8、9的知识 6、8、9的分与合 7、和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 8、解决问题 9、10的认识 10、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11、填()

12、连加连减 13、加减混合14、整理和复习(一) 15、整理和复习(二)

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读数 2、写数 3、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 2、解决问题 3、8、7、6加几 4、解决问题 5、5、4、3、2加几 6、整理和复习 第十单元总复习: 1、20以内的数 2、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

第一单元位置: 1、位置(1) 2、位置(2)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 、十几减9 2、十几减8 3、十几减7 4 、十几减6、5、4、3、2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1 、图形的拼组(1) 2 、图形的拼组(2)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数的组成 2、读数、写数 3、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4、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2、简单的计算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1) 2、认识时间(2) 3、单元测试题 第八单元找规律: 1、找规律(1) 2、找规律(2)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教材是编者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结合数学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编写而成的。它系统地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内 容, 选编并配备了相应的图形和习题, 渗透了一些数学思想与方法。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如何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用好教材,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一、教材分析的意义 教学过程中的教材分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教材分析又是教师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并逐步达到驾驭教材的重要途径。同时,教材分析也成为帮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开发智力和发展数学能力的源泉。 我们知道, 教材分析的目的是按照教学要求, 努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等预定的目标,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 教材分析也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教师深入了解课程标准,使教材分析即按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全面深入地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落实数学教学的各项目标。为本人所教的年纪阶段的数学教学选择一个恰当的起点。教师了解相关学科的内容和进度安排,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的次序,选择合适的习题,教师要善于发现各学科的相同性,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分析教材的准备工作。 二、分析教材的基本依据 教师深入了解课程标准,使教材分析即按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全面深入地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落实数学教学的各项目标。分析教材时,主要应以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为依据。 (一)数学知识体系 在分析教材时,充分认识小学教学知识体系,才能看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把各部分教材内容放在物理学知识体系中来理解。同时明确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知识方面居高临下,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容,深入浅出,为所教的年纪阶段的数学教学选择一个恰当的起点,避免教学中的绝对化和片面性。(二)学生学习的状况: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

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

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材是编者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数学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编写而成的。它系统地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选编并配备了相应的图形和习题,并渗透了一些数学思想与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中介,更是小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开发智力和发展数学能力的源泉。 不过,小学数学教材并不等于教师的讲稿。教师在授课之前,还必须深入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选用教法,精心编写教案,实施教学,以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说,教材分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 在分析教材过程中,教师经常要仔细琢磨"教什么""怎样教""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在联系""教学的目的要求"以及"教材的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关键及蕴涵的思想方法、德育因素"等问题.所以说,教材分析又是教师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并逐步达到驾驭教材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教材分析的目的是按照教学要求,努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等预定的目标,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材分析也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成千上万的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不断分析和推敲教材,发表意见,这无疑有益于教材建设,促进教材日臻完善。 综上所述,教材分析既关系到教,也关系到学,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教材分析的内容 上面已经指出,要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而备好课的关键之一是依据教学大纲的精神,深入地分析教材,研究教材。 一般地说,分析小学数学教材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十分密切。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教材也不例外,小学数学教材是以数与计算为主线,将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等内容随数与计算教学内容的深入和范围的扩大,而有机地结合起来编排的。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各类知识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分布.认清各类知识的来龙去脉与纵横联系,以及它们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同一类知识来说,又可以充分认识到所要教的那部分内容,其知识基础是什么,为哪些后续知识的学习作铺垫等等.这样,还可以避

小学人教版本数学电子课本下载.docx

小学人教版数学电子 课本下载 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电子课本 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1数一数 2比一比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图形 5分类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711?20各数的认识 8认识钟表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们的校园 10总复习后记小 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1位置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图形的拼组

4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5认识人民币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认识时间小小商店 8认识钟表 9统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1长度单位 2 IOO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角的初步认识 4表内乘法(一) 5观察物体 6表内乘法(二) 7统计 8数学广角 9总复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1解决问题 2表内除法(一) 3图形与变换

4表内除法(二) 5万以内数的认识 6克与千克 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8统计 9找规律 10总复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1测量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四边形 4有余数的除法 5时、分、秒 6多位数乘一位数 7分数的初步认识 8可能性 9数学广角掷一掷 10总复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1位置与方向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统计 4年、月、日制作年历 5两位数乘两位数 6面积 7小数的初步认识 8解决问题设计校园 9数学广角 10总复习后记小 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1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2角的度量 3三位数乘两位数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6统计你寄过贺卡吗? 7数学广角 8总复习附页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1四则运算

2位置与方向 3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营养午餐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三角形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统计 8数学广角小管家 9总复习后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浅谈对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理解

浅谈对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理解 一本好的教科书要体现出它的真正价值,取决于我们的“执行者”——老师。因为教材只是一个文本,是一个载体,我们老师要解压缩文本,活用教材,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认真研究、感悟、领会教材,吃透教材的各个知识点。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和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材理念,也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 1、教材结构分析。 既分析教材整体结构,把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又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全貌。特别是弄清本册教材与前后册教材相关部分的内在联系。分析本册教材,有哪几个单元,涉及哪几个领域,哪几个单元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然后深入每个单元分析这一单元内容的承前启后,也就是搞清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基础是什么,它又能为学习哪些后继内容提供基础或作出铺垫。教师只有熟悉教材的体系,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才有可能设计出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 2、教学内容分析。 (1)从科学性的角度去分析教学内容。 教师不仅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还要求教师掌握如何准确而又浅显地表达这些内容的方式。很多教学内容,必须考虑其特定的阶段性和发展性,既要确切表达现阶段的含义,又要避免讲得过死,与以后的学习产生矛盾。这是数学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 (2)从思想性、智力性的角度去分析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与科学精神。现实意义,如某一具体的数学知识与社会、与自然的联系,它可以从怎样的现实背景中

抽象出来,又可以解决哪些现实问题;科学精神,如实事求是的态度,思辨、质疑的意识等。二是数学知识的人文内涵与一般的教育意义。人文内涵,如人类认识数学的某些史料;一般的教育意义,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机地渗透哪些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有意识地培养那些良好学习习惯等。 教学内容的智力性是指在该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哪些环节可以展开怎样的智力活动,如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哪些地方可以进行怎样的引申、开拓,或展开进一步的探索、思考等。 (3)从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的角度去分析教学内容。 所谓教学重点,是指某一范围(如一册、一个单元或一节课)内容中举足轻重的、最重要的内容,或最基本、最精华的部分。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中,边的特征是学习的重点。以往,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不是基础知识,就是基本技能。现在,随着数学教学目标呈现多样性的趋势,教学的重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双基”,数学的某些基本思想方法、探究过程的某种体验、感悟,同样可能成为教与学的重点。 3、习题分析。 数学习题是数学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解答习题是学习课本正文的延续。学数学,历来有“做数学”之说。必要的、恰当的练习,对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都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习题解答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学习的反思过程,可以起到纠正错误理解,深化正确认识,锻炼数学思维、提高应用能力的作用,以及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习题分析的基础是教师亲自解题。一个认真、负责的数学教师,应当自己验算全部习题,当然过于简单的、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习题除外。对于新教师来说,通过解题的思考与验算,获得切身体验,了解习题的难易程度和前后联系,了解练习的分量和重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分析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备课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 《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优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部编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部编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概况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但是也有少数同学好动、坐不住,注意力易分散,学习习惯较差,本学期在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要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由认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与综合运用等部分构成。 1.认数与计算方面。让学生体会数与运算的意义,掌握基本运算,解决一些简单问题。通过具体情境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空间与图形方面。让学生了解简单图形的基本特征,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统计知识方面。能按照给定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析。 4.数学实践活动与综合运用方面。着力于学生的数学实践与活动,从而加深对20以内的数有关知识及分类与比较方面知识的理解。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的实际问题。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知道几和第几,初步学会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认识数0,体会0的含义,知道0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认识符号“〈“、“〉“和“=”的含义,能够用符号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初步感受简单的估算方法。初步学会解决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多少或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还剩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2.在具体情景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比较简单物体的长短和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在具体情景中认识上下、前后等方位,能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物体位置关系。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在活动中初步感知他们的基本特征。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认识钟表》 移秀兰 溱潼中心小学 一、概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一课时 ·认识时针、分针、整时、大约几时 ·认识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然导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习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面、认识整时刻、判断大约几时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 (三)学习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