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74个大问题

教育学的74个大问题
教育学的74个大问题

1.大学教育的基本内涵:

2.什么是第三级教育?

3.高等学校的职能?

4.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

5.大学精神文化基本内涵?

6.学术晋升的轨道大体有三种类型

7.我国高校教师的学术晋升出现了四大变革动向:

8.大学组织的要素

9.大学组织的特性

10.大学权力的特质

11.大学的决策模式

12.什么是现代大学制度

13.大学制度的基本内容

14.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

15.战略管理的内涵

16.战略规划的制定战略规划的制定程序包括6个步骤:

17.培养方案管理

18.培养方案的修订程序

19.大学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20.高校科研管理应遵循的原则为

21.高校科研管理采取的方法

22.高校科研评价的主要问题

23.大学科研管理创新

24.高校课程的特点

25.高校课程价值观

26.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27.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

28.高校课程变革趋势:

29.“课程编制”

30.高校课程的编制主体:

31.高校课程编制方法

32.课程评价内涵

33.高校课程评价

34.现代课程评价理论

35..高校课程评价过程步骤如下

36.高校课程评价内容

37.教学的概念

38.高校教学的特征

39..教学的地位与功能

40.教学组织形式

41.教学

42.高校教学

43.高校教学的特征

44.教学的地位

45.教学的功能

46.教学的过程

47.教学的任务

48.教学设计

49.教学设计的层次

50.教学设计模式

51.教学设计者的基本要求

52.教案

53.教学方法

54.教学方法的分层

55.常用的教学方法

56.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57.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58.高校规模扩张的基本动力来自两方面

59.高等教育大众化

60.应理性看待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61.大众高等教育

62.高等教育德国模式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63.“开放决定”(“超载计划”)

64.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问题

65.90年代以来各国高等教育协调模式出现趋同现象

66.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推动力

6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68.正确认识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69.校训的作用、理念、精神

70.大学精神文化的时代特征

71.学术职业与高校教师发展

72.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推动力

7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74.正确认识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1.大学教育的基本内涵:

(1)从形式来说,只有大学才是名符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学具备传统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型态的某些特征,高等教育便是大学教育,大学独占高等教育的领域;

(2)从目的与内容来说,高等教育是人类文明精华得以保存、绵延与发扬的场所,致力高深学术之研究,创造新知识,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开始出现;

(3)从对象来说,高等教育是少数精英份子的教育,教师和学生在钻研学术,探求真理的基础上组成学者团体,以确保其优越的素质;

(4)从管理来说,高等教育试图摆脱外界的干预,尤其是来自宗教或政治的束缚或影响,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价值及真理实现的保障。

2.什么是第三级教育?

第三级教育是二战后联合国在终身教育的基础上大力提倡的一个概念。第三级教育通常包括中学后的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即大学教育和非大学的各种教育与训练。相对于高等教育概念,第三级教育是一个更具包容性、广泛性,更能体现终身学习内涵的概念。

3.高等学校的职能?

一、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学中心

二、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中心

三、作为服务社会的服务中心

4.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

是依据高等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高校的性质与任务,对受教育者提出的特定的规格标准。它是高校一切教育活动和工作的出发点及归宿,是高校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南。

5.大学精神文化基本内涵?

大学文化或大学精神文化是指,大学群体习得的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它所包含的文化元素主要有大学精神、理念、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管理作风等

6.学术晋升的轨道大体有三种类型

单一型交叉型多重型

7.我国高校教师的学术晋升出现了四大变革动向:

一是高校教师职务逐渐实施评聘协调的制度二是"非升即走"三是末尾淘汰四是终身聘任后评审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格。

8.大学组织的要素

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学科

9.大学组织的特性

目标多样性和模糊性松散结合系统生命周期长组织系统的稳定性

10.大学权力的特质

权力的来源知识化:权力主体的多元化

11.大学的决策模式

行政主导模式学术主导模式双重结合模式

12.什么是现代大学制度

4点:1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2具有国际性和本土性。3我国现代大学制度主要是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改革发展的时弊提出来的。4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制度,

13.大学制度的基本内容

大学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大学内部制度

14.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

首先,健全法制其次,建立中介组织

第三,形成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制衡机制

15.战略管理的内涵

高校战略规划应该包括指导思想、战略发展目标、重点发展领域、保障措施。

16.战略规划的制定战略规划的制定程序包括6个步骤:

收集信息和问题分析。明确目标。预测剖析。制定方案。方案评估。优化方案。

17.培养方案管理

培养方案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培养方案与专业对应,申请一个新专业,就必须拟定培养方案。

18.培养方案的修订程序

制定培养方案修订意见,启动培养方案修订。组织各学科专业修订培养方案。组织专家进行

培养方案的评估、论证。学校审定,形成最终培养方案。

19.大学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1、学分运行

2、人事改革

3、课程竞争

4、绩效评估

20.高校科研管理应遵循的原则为

公平性原则重点性原则协调性原则自主性原则

21.高校科研管理采取的方法

行政管理方法专家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数学管理方法

22.高校科研评价的主要问题

科研业绩考核过分强调量化标准。

科研业绩考核注重显性知识的量化考核,对隐性知识重视不够。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隐性知识。

科研业绩考核渗透了工业主义的质量观。缺乏人文关怀。

教学与科研严重失衡。

23.大学科研管理创新

1、创新管理理念。

2、创新管理模式。

3、创新管理方法。要做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结合,"定量管理"与"定性管理"结合,从封闭管理到开放管理

24.高校课程的特点

高校课程具有明显的专业性:专业知识以课程形式展现。

高校课程的内容具有前沿性:高校是知识创新和发源地。

高校课程更注重科学方法论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性:

25.高校课程价值观

任何时期的课程理论总是受到当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潮的影响,宏观的教育理论总会在高校课程领域忠得到折射和体现。历史上出现的众多课程流派,包括科学主意、人文主义、永恒主义、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社会改造主义等都对高校课程的设置和改革产生影响。各种不同的课程理论和课程思想之间形成的矛盾、冲突也在高校课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其中又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矛盾最受关注。

26.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狭义的通识教育指不直接为学生将来职业活动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旨在通过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培养具有宽广视野、人文及科学精神的健全公民。专业教育:高等教育领域的专业是指按学科或职业组合而成的专门化领域,它被明确用来指称大学中的系科分类。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一是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纠正的通识教育;

三是作为专业教育灵魂、统帅的通识教育。

27.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是关于"做事"的教育,是追求"真"的教育。早期科学教育思想产生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英国,代表人物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19世纪科学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和赫胥黎。

关系:两者的冲突: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时期是18、19世纪,冲突的结果是科学主义课程基本形成,科学主义抨击人文主义课程空泛无用,远离生活;另一个时期是20世纪,科学主义课程暴露出各种缺陷,学生成为知识的工具,课程不再是培养人的手段而成了目的,人

文主义课程复兴。

28.高校课程变革趋势:

1、拓宽基础,加强普通教育

2、跨越学科,实施课程整合

3、优化结构,实行真正选修

4、注重人文,实施"全人教育"

5、面向未来,课程设置国际化与信息化

29.“课程编制”

就是如何安排课程或对课程做出计划.这种编排或计划活动需一定的理论来指导,并需一定的方法来实现预期的目标。

30.高校课程的编制主体:

院校的领导者;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其他参与者。

高校课程编制内容

1、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2、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从形式上三部分:说明,正文部分(本文),附录。3. 编写教材(教科书)

31.高校课程编制方法

1.单门课程编制方法2.培养方案编制方法

32.课程评价内涵

泰勒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课程评价的概念,认为课程评价主要是通过考试与测验来进行,其目的是改进教学,实现教育目标。

33.高校课程评价

根据课程的广义与狭义之分,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的评价,即判断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科学性。二是对某一具体课程进行评价,即判断某一课程的价值与实施效果。

34.现代课程评价理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批判传统课程评价:缺少理论特质,局限于经验的限制,沉溺于技术的可操作性。开始重视评价的人文内涵。三种影响较大的模式:CIPP决策模式、目标游离模式课程评价模式、应答模式。

35..高校课程评价过程步骤如下

课程评价的准备阶段:建立机构,制定方案。

课程评价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阶段:对资料的科学处理。

解释评价结论阶段:根据指标体系规定的内容进行评定和解释。

撰写评价报告阶段:

36.高校课程评价内容

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评价:包括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评价:包括目标评价和内容评价。

教材(教科书)的评价:教科书的评价往往从内容、语言文字、教学设计、编印设计、课堂使用等方面进行

37.教学的概念

是在学校环境中,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o

38.高校教学的特征

由于高等学校教学的对象(成年人)、目标(专业人才)和内容(高深知识和学问),与基础教育有较大的区别。决定了其不同的特征。

教学本质的专业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学过程的探究性教学要素的复杂性:

39..教学的地位与功能

地位:中心地位.坚持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是永恒的主旋律,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的基本认识。功能: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职能的基本途径。三大职能的实现,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首先在于教学。

一篇文章《重建教学与人类知识史的结合--创新目标下的高校教科书改革》指出了当前我国高校教材的问题所在:

40.教学组织形式

早期是个别教学方式,17世纪开始出现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教学制(班级上课制)。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全面探讨班级上课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他在《大教学论》一书正式提出和论证了"班级教学制"。

41.教学

是在学校环境中,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42.高校教学

是高校教师共同参与的,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传播高深专门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内容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高校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43.高校教学的特征

①由于高等学校教学的对象(成年人)、目标(专业人才)和内容(高深知识和学问),与基础教育有较大的区别。②决定了其不同的特征。教学本质的专业性:在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基础是专业教育。③教学内容的高深性:传授高深知识。

④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对象复杂,年龄、婚否等无限制。⑤教学过程的探究性:要引导学生探索专业领域的新知识。⑥教学要素的复杂性:要素众多,如教育部制定的本科培养方案,教学的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9个。

44.教学的地位

教学居于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是永恒的主旋律,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的基本认识。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此有明确表述。

45.教学的功能

高校教学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职能的基本途径。三大职能的实现,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首先在于教学。

46.教学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

47.教学的任务

三大任务: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道德品质。高校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处理几种关系: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课程知识与课程体系的关系、整体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48.教学设计

一般认为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教学效果,西方学者们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设计是系统规划教学的过程;第二种观点是创设和开发学习经验的和学习环境的技术;第三种观点认为教学设计是一门设计科学。对学习者学业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预先策划。

教学设计:是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与要求,科学设计教学系统的策略和活动,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理论与方法。

49.教学设计的层次

教学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教学系统设计。属于宏观层面的设计,如对一个新专业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对于一门课程或一个知识单元,设置一节课或几个知识点的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设计。可分为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产品设计。包括网络课程、多媒体软件、音响教材、印刷教材、学习指导手册、教师用书、教学环境。

50.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设计模式影响最大、最为经典的是迪克和凯里模式。迪克和凯里是美国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其模式旨在说明教学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一种系列方法模型。具体由10个步骤,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确定起点行为;编写教学具体目标;设计标准参照试题;开发教学策略;开发与选择教学材料;设计与实施形成性评价;进行教学调整;设计与实施总结性评价

51.教学设计者的基本要求

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专业基础、个性品质、职业精神等。应该具备的特殊技能要求:教学时间规划,信息技术的运用等。应该具备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与同事、学生、教辅人员。应该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所教学科的逻辑

52.教案

教案是教学设计最基本表现形式,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工作。教案,是按照学科知识逻辑和教学设计程序编写的课程蓝图。

53.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和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师教学工作的效能。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54.教学方法的分层

黄甫全认为教学方法由三个层次构成:原理性方法:是一种指导性的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等。技术性方法:发挥技术性中介作用的方法,如讲授法、讲述法、实验法等。操作性方法:具体课程的具体方法,如美术课的写生教学法,音乐课的视唱教学法等。

依据是对人的活动的认识,把教学方法划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组织和自我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第二大类:"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第三大类:"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

55.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授法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地组织讲授内容。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炼、生动的特点。寓启发于讲授之中。研讨法:要经历的环节:确定研讨主题,认真准备材料。积极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讨论。做好课堂谈论发言记录。做好讨论的总结和评价。3、实验法:一般要经历以下3个重要环节:

选准实验项目,确定实验类型。准备实验条件,组织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给予有效的指导。

56.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依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依据教学内容、依据师生条件与特点、根据教学方法的功能和类型、根据教学时间与教学条件。

57.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法就是要把握住现代教学方法的共性,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致力于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强调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重视教学方法的发展与教学实验(试验)紧密结合。

58.高校规模扩张的基本动力来自两方面

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及其由此而加深人们对高等教育个人及社会功能的认识。知识型社会,知识就是生产力,同时"人力资本理论"影响。二是社会民主化和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受教育是一项公民权利。

59.高等教育大众化

是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的一个概念。它表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处于15%-50%之时的高等教育。1973年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理论框架:1.工业化社会的高等教育都遵循精英、大众、普及这三个阶段。15%以下为精英;50%以上为普及。2.不同阶段的高等教育,体现的不仅仅是量的差异,而且还有质的差异。三个阶段代表三种不同性质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从特权,到权利,到义务的性质变化。3.从一个阶段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如从精英到大众阶段、从大众到普及阶段存在着诸多必须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

60.应理性看待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首先,它并不完全适用于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事实上,欧洲与日本高等教育并没有如他所预期的速度来发展;其次,马丁特罗所提出的15%、50%高等教育阶段划分的数量指标并不具有绝对的、统计学上的意义。

61.大众高等教育

是一种有别与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的形态,它强调为更多的人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与可能。结构决定功能。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与改革势在必行。62.高等教育德国模式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4-19世纪中世纪大学模式、19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研究型大学、20世纪60年代至今规模扩张结构改革、1964年,皮希特《德国教育的灾难》指出,德国教育规模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各层次的教育。

63.“开放决定”(“超载计划”)

针对高等教育限额招生而提出,主要有以下4点1.高等教育要为出生率高的年份保留学习位置;2.保证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充裕的教育机会3.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接受能力,必要时可"超载"4.通过调整高校教师编制,对需求作出反应。简言之,高校在维持现有规模和经费条件下,坚持对社会开放,尽可能满足社会成员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64.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问题

经费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教育经费一直达不到GDP的4%。结构调整: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民办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数量的增加导致质量的下降。就业问题:高校失业率的增加,失业人数数量大,2011届大学毕业生,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65.90年代以来各国高等教育协调模式出现趋同现象

1.国家的角色由控制者向监督者转变

2.伴随高校自治,院校一级行政权力加大

3.由于国家角

色的变化,市场力量得到加强4.学术影响力受到来自国家、院校组织、市场等方面更多的限制。

66.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推动力

主要有三方面:其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引起公共财政能力下降:高校规模的扩张必然要求政府投入加大,但各国公共财政状况恶化,国家对高教投入不足,高等教育不得不引入市场力量,通过合作办学,创办科技产业等。其二,对政府角色的再认识。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主要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其三,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再认识。首先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被普遍接受,成本应由政府、家庭、学生(毕业生)、慈善机构共同分担;其次高等教育服务功能被强化。

6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1、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改革

管理体制:在宏观管理上,地方政府权限逐渐扩大;在微观管理上,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招生、干部任免、职称评定等。经费筹措体制:以政府拨款为主,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校办产业等多渠道筹措。内部管理与后勤社会化:人事制度,教师聘任制等;后勤从学校管理中剥离,引入社会资金,公寓、食堂等。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市场导向,双向选择。

68.正确认识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确立政府在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责:高等教育具有公共性,代表公共利益,政府应承担起应有职责。正确认识市场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要引入市场,但市场要有约束,不能全部放给市场,如公民道德,社会批判,学生个人兴趣等。

69.校训的作用、理念、精神

校训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精神文化元素。它对内能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向心力,对外则是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一种重要彰显,是获得外在认同和支持的一种重要途径。

校训、理念和精神的关系:一所大学的校训在提出之初通常是从应然的角度表明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这一理念起着引领这所大学不断发展的作用。处在理念形态的大学校训,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最终会成为大学的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即大学精神。3、我国大学校训的两个误区。1.校训的形式化。2.校训的雷同化

70.大学精神文化的时代特征

(一)大学精神文化的发展性。发展主要包括继承的发展和创新的发展两个方面。所谓继承的发展即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发展。所谓创新发展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优秀的文化传统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二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大学精神文化。(二)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性。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大学精神文化的多元性而言。就是要做到兼容并包。二是从学术自由而言。(三)大学精神文化的整合性。整合大学精神文化的思路是,以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整合大学精神文化的基础和依据,根据大学精神文化元素的各自文化功能,来建立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功能整合的大学精神文化系统。(四)大学精神文化的个性。从根本上说,大学特色即文化特色。五、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世界的总的看法,包括对大学是什么,它具有什么使命,发挥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履行使命、发挥作用等这样一些有关大学的基本问题的认识。

71.学术职业与高校教师发展

1、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高校教师把"学术"、"学术活动"视为自己神圣的天职和使命,而不是单纯以谋生为目标。

2、学术职业的光荣与使命。

3、学术职业的诱惑及偏差。(1、学术失范:目标庸俗化:只为功名利禄。学术行为失范:抄袭、剽窃、造假等。学术贿赂:以权力谋职称、课题等,或以学术媚权。学术腐败:权学交易、钱学交易、学色交易。衣俊卿学色交易事件;人民大学招生处长蔡荣生钱学交易。2、学术漂移。是指学术生活的价值

基础及制度安排的权重分配发生了偏移。3.低效教学。低效教学的表现。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生:高校学生是成人,不能采取家长式的管理。不能维持课堂纪律。没有掌握所教的学科知识。不能有效地传授学科知识。不能取得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没有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采纳他人关于改进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低效教学的出路:唯一出路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实现有效教学。学生有没有进步是教学有没有效果、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4、职业倦怠:倦怠产生与压力与紧张有关。教师长期受到科研、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教学等多方面压力的影响,而面临着职业倦怠。

72.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推动力

主要有三方面:其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引起公共财政能力下降:高校规模的扩张必然要求政府投入加大,但各国公共财政状况恶化,国家对高教投入不足,高等教育不得不引入市场力量,通过合作办学,创办科技产业等。其二,对政府角色的再认识。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主要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其三,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再认识。首先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被普遍接受,成本应由政府、家庭、学生(毕业生)、慈善机构共同分担;其次高等教育服务功能被强化。

7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1、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改革管理体制:在宏观管理上,地方政府权限逐渐扩大;在微观管理上,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招生、干部任免、职称评定等。经费筹措体制:以政府拨款为主,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校办产业等多渠道筹措。内部管理与后勤社会化:人事制度,教师聘任制等;后勤从学校管理中剥离,引入社会资金,公寓、食堂等。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市场导向,双向选择。

74.正确认识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确立政府在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责:高等教育具有公共性,代表公共利益,政府应承担起应有职责。正确认识市场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要引入市场,但市场要有约束,不能全部放给市场,如公民道德,社会批判,学生个人兴趣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