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框架

社会工作理论框架
社会工作理论框架

社会工作理论框架

————————————————————————————————作者: ————————————————————————————————日期:

第二章社会工作理论范式:四个传统

(1)认识论:

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

(2)实证传统:

孔德。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实证主义的目的,在建立知识的客观性。只要应用科学的方法就一定能找到客观事实。

(3)人本传统:卡尔罗杰斯。

主要观点:

1.强调人的责任;人们自己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就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基础。2.强调“此时此地”;只有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刻,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会常常告诫你“今天是你剩余生命里的第一天”。

3.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他们鼓励自己能够克服自己所遇到的暂时的困境。

4.强调人的成长。让所有需要立刻得到满足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当人们眼前的全部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不会感到满意或幸福,而要得到满意或幸福则是永远地积极地寻求发展,这就是人的“自我完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除非有困难阻碍我们,我们会不断朝着这种满意状态。

(4)激进传统: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思潮并在后期结合女性主义理论等而产生,寄希望从更大的社会层面推动社会运动与变迁,实现改变。认为知识和兴趣不能二分,倡导结构分析,个人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个人解放和社会变迁也是社会工作的目标,变迁的脚垫在于政治行动和广泛的社会变迁。

(5)社会建构传统:

概念:现实是由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个人生理、发展进程,认知结构)构建而成的。

关键点:语言、知识、文化、环境

理论观点:

1.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现实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自己体验世界,并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字向他人描述他们的现实,进而打造属于自己的现实。

2.人们在发展对世界认知的过程都是积极的参与者、他们会与环境进行互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刺激。创造现实,主动或被动接受现实的塑造。

3.每个人的现实和知识是被旋转在历史和文化情境中的;现实是由这一历史和文化情境中的社会互动发展而成。

4.语言被用来表达个人的现实。文字是专制的。不同的人、行业或阶层使用的语言是不同的。

5.没有客观的现实,也没有一个所谓的真实。个人所构建起来的现实是别人无法完全理解的。

第三章心理动力理论(上)——精神分析和自我心理学

评价:关于自我取向的研究比较有效果,但是聚焦于个人,没用重视环境因素。

弗洛伊德的理论贡献:驱力、本能、人格结构、意识与无意识、自我防御机制和人格发展(1)人类行为是由非理性的力量——无意识或本能驱力(力比多)所决定的

(2)人格结构的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动物我,是生物成分,基于驱力或本能,由无意识决定,缺乏组织,受快乐原则支配,享乐原则。

自我:精神我,是心理成分,受现实原则支配,负责与现实世界协调,控制本我的盲目冲动。

超我:道德我,体现了道德原则,超我涉及心理奖赏和惩罚,当合乎超我要求,个人会感到自尊和骄傲;反之,则会自卑和罪恶。

如果自我、本我、超我能够维持和谐关系,个人就具有完善的人格,能够有效地与外界沟通,反之如果三者之间关系出现故障,人格就会失调。

(3)相应地,心灵由三部分组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意识: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察觉到的想法和感受,代表理性。

前意识:经由思考可以觉察到的部分。

潜意识: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无法察觉。

(4)焦虑:是一种紧张状态,源自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当自我无法控制焦虑之时,就只能靠防卫机制。

(5)防卫机制:是自我为了消除焦虑而采用的方法,涉及抵制或掩饰不被允许或不被赞同的欲望,以减少内心的冲突,包括否认、替代、认同、投射、合理化、反作用、退行、压制、升华。所有这些都可以帮助应对压力,防止自我被压垮。

(6)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具有阶段性。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在任何一个阶段,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会引起焦虑、压力,影响本阶段的人格发展和后续各个阶段的发展。

自我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围绕自我功能、防卫机制、自我掌控感三个核心概念组成

(1)自我功能:是人们适应和应对世界的手段,自我承载着能量和动机。包括:适应性退行、防卫性功能、现实检验等。

(2)防卫机制:利他、禁欲、否认、退行等

(3)自我掌控感:最佳自我发展是对阶段性特殊发展任务和危机的掌控的结果,每一个危机的解决都导致某种自我同一感并构成自我感觉的核心组成部分。

具有强烈自我的人能够以一贯的、理性的方式管理其与他人的关系,只有这样的人才具有自我掌控感。自我能够导出防卫机制以保护人们免于焦虑。

(4)实践原则:

自我心理学认为问题或挑战源自于个人的内部冲突或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因此案主的压力来自环境或者发挥不良的自我功能。所以,自我心理学的治疗原则是:识别案主自我功能失调与当前问题的联系,提升案主自我能力,促进个人自我能力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匹配。(5)干预技巧:

自我取向的方法分为两种:自我支持和自我修正

自我支持:聚焦在现在的行为、有意识的想法和环境改变,其方式是经由与社工有价值的关系而学习和掌握新技巧,一般是短期的。

自我修正:集中于过去和现在的潜意识感受和驱力,避免环境改变,运用非指导性和反省性技巧,通常是长期的。

第四章心理动力理论(下)——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

评价: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代表了心理动力理论的最新进展,它们偏离了经典教条的精神分析(尤其是驱力理论和心理决定论),强调个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心理动力理论

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进行纠偏和发展,但本质上与弗洛伊德是一致的,是对人们心理机制、人的自我形态和人的无意识身份的考察,他们都关注早期儿童经验。

(1)客体关系心理学:

客体关系心理学主要探索的是内在的无意识身份和外界事物的内化,是一种分析性治疗。关注关系问题以及过去的关系对人格建构与发展的影响。认为“过去印迹”会呈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Mahler承认驱力的重要,但儿童跟最初的爱的客体——母亲的关系是人类发展的核心所在,儿童心理发展从依恋开始,伴之以逐步分离的过程,较早的共生期未完成的危机和残渣及分离过程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人际关系。

(2)自体心理学:

从对自恋研究进入自体心理学,他认为自恋是自体的欲望投资,成熟的人欲望的投资会由自己流向他者,自恋转变为客体爱。自恋欲望与客体欲望本质是不同的。成熟的自恋表现为一个人的理想、野心、同理能力、创造力、智慧。自体的成长需要两种重要的自身客体经验:重要客体的景象和理想化的形成。

客体关系心理学将传统精神分析的聚焦转变到关系层面,即客体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是影响人类成长的;自体心理学则是考察自体的发展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客体、分离—个体化

自体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自身客体、蜕变性内化、自身客体移情

(1)客体:客体就是与人在其外部世界进行互动的婴儿、儿童和成人。一般而言,母亲是最初的客体。客体分真实的客体和幻想的客体,真实的客体表现的是外部世界的他人的客观特征;幻想的客体表现的是婴儿关于他人的主观体验。

(2)分离—个体化:

Mahler将分离与个体化过程分成三个发展阶段:

1.正常的孤独性(从出生到大约一个月,这一阶段没有客体,属于未分化阶段)

2.正常的共生(大约出生后的两个月,朦胧地意识到一个需要满足的客体,妄想自己与母亲有一个共同的边界,这一时期的婴儿没有分享的认同,没有“内--外”“自身--他人”)

3.分离与个体化(包括四个亚阶段:分化亚阶段、实践亚阶段、和解亚阶段、客体恒定亚阶段)

(3)自身客体:那些被经验为自体部分的人们或客体或为自体服务而促使自身发挥功能的人或客体。与标准的精神分析法有两个差别:一是他的发展模式强调的是正常的自恋而非本能;二是他力求透过内省和同理性观察而非经由有距离的客观观察来接近经验。

(4)蜕变性内化:

成长性的过程机制,通过此机制,病人能够内化所需的自身客体的功能,并获取缺失的自体结构。Kohut将它区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必须在自体和自身客体之间建立基本的同理联结。第二步,必须要有能被处理的且非创伤必的同理失败。“积极的挫折”有些挫折可以理解不可避免

(5)自身客体移情:

人终生有三种基本需求:另我或双生移情关系;理想化移情关系;镜像或夸大移情关系。如果无法满足,就会造成心理问题。三者的结合就是自身客体移情,即我们从别人身上得到

我们所需要的以维持自我的整合之时,别人并非被认为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提供自我需要的来源。

(6)客体关系心理学实践原则:

介入的重点是放弃坏的客体或者对不同客体的坏的意象。介入的成功要素是案主将社工当成一个好的客体来体验,这样的关系有利于案主的正面发展。

(7)自体心理学实践原则:

自体心理学认为心理病态源于自体缺陷,因此要给予人们第二性机会以完成自己的发展,从而形成或强化某种人格。因此自体心理学的干预目标是建立新的自体结构和更大的自体一致感。

(8)干预技巧:

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沿袭了精神分析的很多干预技巧,并在新的概念体系下进行了一定的发展。具体的干预技术包括维持、探索、解释、宣泄、澄清、个人一情景反思、类型一动力反思、发展性反思、教育和结构化、修通。

第五章认知行为理论

评价:

优势:高度结构化;有大量的证据;比较简洁;强调合作关系

局限:关注个人,忽略社会因素;要求案主参与对部分对自己问题没有认识的人无法使用或很难操作;关注此时此刻,对潜在原因可以忽略;既要合作,又要指导,可能产生矛盾。

(1)行为治疗(理论):其基本理论源于实验心理学的条件反射理论,经典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模型,研究表明,行为是先前学习的结果,行为是习得的,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未来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消极的影响会降低未来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行为是可以学习、掌握和根据影响调整的。

(2)认知治疗(理论):认识理论认为思维影响我们的感受,着重找到并干预案主扭曲的信念和错误的想法,以减少或缓解当前存在的问题。如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的ABC模型。与心理动力理论相比,它更注重当前事件,而非潜意识的冲突。

(3)认知行为治疗:是认知和行为疗法的综合,包括评估和改变行为、想法和感受,缓解案主精神焦虑和功能失调的方法。聚焦当前问题和原因,认为案主的问题和困难是由想法、感受和行为导致的,目标是改变案主存在的错误或消极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短期治疗模式,关注服务对象的此时此地的经验和感受。同时,对于案主家庭背景、创伤经历、儿童早期的发展状况等方面也有所关注。

认知理论中的相关概念:认知、ABC人格理论

行为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反应性制约、操作性制约、社会学系

(1)认知:

所谓认知包括各种心理现象和活动过程,诸如知识、意识、智力、思考、想象、创意、规划、策略、理性、推论、问题解决、概念化、幻想、记忆等均属认知范围,包括三个层面:最表面的自动思维;更深层次的条件性假设;最深层次的图式或核心信念。

(2)ABC人格理论:

ABC人格理论是从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中提炼出来的,是认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A代表事实、事件或个体的行为或态度的客观存在;C是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或反

应,A(诱发性事件)并不必然导致C(情绪反应)。B(个体关于A的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C,即情绪反应。如果干预则会产生D(质疑不合理的信念),进而产生E(新的信念)。

(3)反应性制约:

反应性制约是最早出现的行为理论,也称为经典制约或刺激—反应理论,源自巴甫洛夫的实验。关注的行为是对刺激的反应,以通过刺激习得某种反应,达到改变我们的行为。系统脱敏法基于这一原理。

(4)操作性制约:

与反应性制约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后果或随之而来的行为,即强化,也称为工具性制约。它认为当前行为的后果决定未来的行为。前导事件A导致行为B,行为B的目的是处理事件A,由于行为B,结果C产生,行为造成的后果会以增强或惩罚的方式来强化或弱化此行为。(5)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行为是经由观察而习得的。观察者对他们所见到的事物形成内在符号并将自己的行为与之匹配,由此生产自己观察到的行为。

四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促进观察性学习:注意、保持(进行编码—图式或口头)、动作再现(符号呈现转化为行为)、强化和动机(根据奖惩,复制行为)

干预技巧包括:社交技巧训练、认知重建、系统脱敏法、压力免疫训练

(1)社交技巧训练:

旨在根据认知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促进个人在人际交往、就业和自信方面的应对、沟通和控制能力的提升,这样可以促进案主与环境的交流。利用一系列问题情境中的角色扮演,使案主掌握更有效的互动技巧,主要方法包括行为预演、示范、强化、形整和激励。

(2)认知重建:

通过认知错误的辨认、理性选择方式的例举以及认知排演等方法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和改变无效的自动念头和图式,加强服务对象的理性认知的能力。

(3)系统脱敏:

由沃尔普创立和发展,通过引导求助者缓慢暴露于导致焦虑反应的情境中,并用放松状态来对抗、从而最终消除神经症性的焦虑习惯。因而也称“交互抑制法”。案主学习放松技艺;社工与案主共同探讨焦虑事件并用焦虑等级来归类;案主想像这些事件并同时使用放松技巧。

(4)压力免疫训练:

目标是通过教导案主在困难的情境中如何减轻和预防压力,协助其建立应对压力的技巧。社工了解案主诱发压力的原因并通过放松训练、逐级暴露、明确自动思维等办法,使案主学会了解其适应不良的思维解决问题,控制情感反应的应对技巧。

第六章系统视角

评价:系统理论避免了对行为或现象的直线的、决定主义的因果解释,很好地体现了社会工作的“人在情景中”这一核心理念。但系统视角被批评为描述性的,解释能力太弱,不能告诉我们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影响系统,我们也难以控制系统中干预的效果;另外,其包容性太强,概念不够清晰。

(1)系统:

由不同组件组成,互相依赖、互相作用而成的整体。系统每个组件不单独产生作用,整体离不开每个组件的存在与参与。

关于系统的五个概念:输入;流通;产出;反馈;熵

系统的特征:稳定;均衡;分化;非线性;交互性。

系统类型: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2)人类发展:

人类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的产物,这是一种全人的观点。在评估中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可以全面的检视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多重影响以及案主涉及期间的多个系统。

(3)适应系统:

系统必须适应外在的环境的要求而作出调整,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系统如何在成长或改变的同时保持基稳定性。适应性系统不断变化,变得更加复杂,但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4)社会工作系统:

包括社会工作者这样的改变主体系统(促进改变的系统,例如能够影响资源和工作的社工、机构和立法机关)

案主自身系统(代理改变系统需要介入的个人、家庭、社区或其他组织)

尝试改变系统的目标系统(最适合介入的系统,如家庭问题中的父母和孩子)

实际行动系统(与代理改变系统一起合作促进改变其他系统)

(5)社会系统理论的实践:

社会工作对其定义:通过助人以及响应环境的方式来支持人类的成长、健康和

社会功能的恢复。

“人在环境中”或者说从环境出发是根本的原则。这个环境的范围是根据社

工介入的情境而定。包括:一是社工通过预估和询问个体的社会情境或环境

因素对他的影响选择干预;二是通过对环境和目标的评估确定干预重点。

第七章生态视角

评价:优势: 1.以赋权为基础的干预方法2.强调整体性观点3.都是反压迫模式,强调消除导致不平衡或负面交互性适应的歧视

局限: 1.受到信息的限制2.受到机构时间和资源限制 3.有些系统不允许

他们干预4.在强调整体性和人在环境中评估时社工容易掉入陷阱,因此过分

评估模糊工作焦点。

(1)生态视角:

生态视角聚集于环境中的人以及个体、家庭、小组、社区和他们所在的环境之间的不断互动。人类的成长、发展和潜能,以及他们的资源能否支持他们表达需求。

(2)生态视角与系统视角的差异:

共同点:关注不同层次的系统,重视人与环境之间的交换,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关注系统内和系统之间的压力和平衡。

不同点:生态视角更加强调系统内的互动,它在操作层面比系统视角更加清晰,尤其是多个具体实践模式的提出,进一步澄清了若干重要概念,舍弃了系统视角中那些很抽象的概念,这使得理论架构更具人性化。

(3)生命周期、时间与空间:

是影响个人发展的相关社会结构和历史变迁的生活事件,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中展开。它

们都对个人的生活产生意义,我们可以经由不同的方法重现案主所经历的集体历史事件,并探索案主所受影响,尤其是时间线方法。

(4)人际关系与角色:

人际关系就是个人拥有与他人联结而建立关系的能力,开始于亲子间的依附关系,并因此构建了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内所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照顾关系。

角色是在人际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表现为一种互惠性期待的社会层面的角色,是个人内在历程与社会参与的桥梁,受到个人的感受、情感、知觉和信念的影响。

(5)胜任能力与调试:

调适是一个互惠过程,导致个人和环境之间的良好配合或不良配合。

胜任能力是指个人与环境之间的成功交流经验建构个人有效掌控环境的能力,包括自我效能感,与他人建立有效而关怀的人际关系,有作出决定的信心以获得想要的结果,有能力动员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

(6)生活中的问题:

将案主的问题、人格发展和环境需要的需求定义为“生活中的问题”,而非行为病态或道德瑕疵的问题,这样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对案主的污名。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学的想象力契合。

第八章社会发展视角

(1)社会福利:

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书上讲Midgley的,认为应包含三个层次:社会问题被控制的程度,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以及上升机会的提供程度。

(2)社会发展

包括:1.与经济发展过程密不可分。

2.应该是多学科的聚焦。

3.是一个动态过程。

4.改变的过程本质是进步主义的。

5.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干预主义的。(有组织的努力,政府,市场等,非自然的)

6.社会发展目标是由不同策略所推动。

7.社会发展关注作为群体的人群,具有普遍性和包容性。(个人,社区或者整个社会)

8.社会发展目标为了促进社会福利。

(3)意识形态:

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

Middley认为有三种会影响社会发展策略:

1.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国家核心价值)

2.民粹主义(人民的至高无上性)

3.集体主义(集体至高无上性)

(4)社会投资:

是指为产生社会和财务回报而提供并使用资本的行为。社会投资者以不同的方式来衡量投资产生的预期社会和财务回报。但为了持续解决社会问题,创造更大的社会影响,他们往

往愿意接受较低的财务回报。Midgley认为这一概念提出意味着再分配给社会项目的资源是具有生产性的,是投资取向的有利可图的,能够促进经济参与并且对经济增长是具有正面意义的。

(5)有控制的多元主义:

社会发展离不开制度,制度应该包含三个层面去开展工作,(市场,国家,社区组织)。接受和促进不同组织参与社会发展,与国家,地方组织和企业一起努力。整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努力是关键点。

第九章存在主义

评价:存在主义运用乐观主义方法论,强调人类存在的精神生活和生命意义,形成一种非指导性的充满关爱与真诚的专业关系;但是,相较于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发展还只是初步,概念有待澄清,干预结构化指引尚付阙如。

(1)存在:

存在是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萨特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纯粹的存在,无所谓好与坏,没有分化,没有意见,是中立的、静止的,没有内在的意义;自为的存在是我们意识到的存在,它是有意识的、有潜力的、可以改变的,体现了积极性和创造性。更为重要的是,自为的存在将意义引入世界,并对人和世界进行区分。

(2)自由和责任:

自由和责任对于人类存在而言是对立统一的,人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道路,因此人自己成为塑造自己生活的主体,但是,人们应该为自己的自由选择负责。

(3)自欺:

人必须选择,因此必须负责,不能把责任推诿给他无法控制的条件,人不能逃避自由,却能寻找种种借口推卸责任,这种借口就是自欺。自欺是一种自我描述,旨在回避因存在自由而产生的焦虑,会阻碍人们体验存在自由的潜在解放效果。

(4)本真性:

没有自欺即为本真,本真的行动与自由和责任保持一致,这样的行为是与人类自由和自我创造一致的。要实现本真性的存在就要控制自己的生活,包括接受选择和责任、学会与焦虑共存,并且要以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而非屈从于外部影响。所以本真性就是存在的自我发现.

(5)焦虑:

是存在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焦虑来自生存的抗争,从而确保个体的存在,它是死亡、自由、隔离和无意义导致的结果。焦虑可以视为成长的潜在来源或成长的刺激,没有焦虑就无法生活,也不能面对死亡。为此,干预的目标不是消除焦虑,而是鼓励案主直面生活、坚定立场、作出选择,从而体验到新的生活方式的满意感。

(6)存在主义干预技巧:

?增强沟通。存在主义认为一个家庭的不同群体需要跟一个具有整合性的群体进行交往。社工需要寻求改善整合,即为群体利益作贡献。这有助于在追寻所有的个人计划之中提供相互支持。

?消除限制感。在存在主义看来,人们会遭遇到诸多的限制,这些限制让他们无法自由进行选择,存在主义将视此为接受选择自由的非现实性限制的“自欺”。社工要试图消除案主的这种受限制感,从而使其可以作出更多选择。

?赋予意义。社工要与案主一起赋予生活以“意义”。对存在主义而言,这只能来自进行选择和已经作出了选择。当前的问题可能会阻碍人们对他们作出的选择以及仍将作出的选择的价值形成一个现实的评估。已经形成的自我感可能被当前的问题经历所破坏,根据存在主义的假设,这需要重构。

第十三章女性主义视角

(1)个人即政治的:

个人问题的根源在社会和政治,身份(政治)是社会关系组织和再生产的核心动力机制。女性是受害者,女性是存活者。

(2)个人即关系:

女性的自我感建立在她们可以建立和发展关系的能力之上,关系成长是女性生活中的组织因素,自我感是经由他人的结合而实现。

(3)多元知识:

女性五种认识论立场(沉默,接受知识,主体性知识,程序知识,建构知识)

(4)赋权:

将案主自己看作解决问题的主体,将社工看作解决问题的朋友与伙伴,将权力结构看作复杂而部分开放的且可以为我所用的。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5)女性主义:

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性剥削、性歧视和性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实现全人类男女平等。

(6)女性主义的优势与局限:

优势:1.本质上是反压迫的。2.可和其他理论和方法结合,如认知行为治疗,赋权,危机干预,人本治疗等等。

局限:难以用于所有的组织中;各种女性主义方法可能彼此冲突,忽视了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真正的价值和目标。

(7)女性主义的不同流派差别: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研究框架是理性与感情的问题;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关注点是公众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问题,关注资本主义阶级社会所造成的男女不平等,关注女性的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问题;

激进女性主义的关注点是自然与文化的问题,关注对女性的暴力、兴、生育等问题;

心理分析女性主义关注主体与客体的问题等。

(8)干预技巧:

性别角色分析:分析情境中的性别角色信息,分析它们如何影响女性。

性别角色干预:这项技术和意识提升相似,社工提供有关的性别角色信息帮助案主用积极的方式重新评价社会建构的性别角色,与社会压迫理论共同使用,促进赋权。

权利分析和干预:与上面方法相似,女性确实存在权利差别的情况,以此讨论权利及改变的策略。

肯定性训练:这个技术包括社工和女性讨论和实践肯定性的技巧。

再框架和再评价:用积极的、女性可接受的方式重新定义一个消极的词、短语或情况。

第十六章优势视角(平等对待案主)

(1)优势:

应对困难的能力,在压力面前维持功能的能力,面对重大创伤触底反弹的能力,以及利用社会支持增加弹性的能力。

(2)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是一种与案主一起工作的模式,不再聚焦案主的问题,而是聚焦个体的优势并且在治疗计划中运用这些优势。展现了从解放和赋权出发的英雄主义气质。

(3)优势视角归类为社会建构传统的原因:

优势视角可以被视为从人类生存问题出发的包含一系列关于健康和潜力的假设和归因的组织化建构,它是从批评现存的主流的病态或缺陷模式开始的,并立足于积极心理学、抗逆力研究、社会建构、叙事治疗和寻解治疗。考虑到社会建构主义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所以将其归类为社会建构传统。

(4)抗逆力:

抗逆力是个人的自我纠正取向,是弯曲而不折断或弯曲之时可以反弹的能力。以抗逆力作为实践的知识基础创造了一个乐观和希望的脉络。抗逆力不止体现在个人身上,也展现在家庭和社区之间。

(5)干预技巧:

?利用焦点解决问题使用优势语言。

?生存性问题:识别过去和现在的生存技巧

?支持性问题:识别案主生活中的支持网络

?例外性问题:识别何时案主的生活会变得更好或问题减轻

?可能性问题:识别案主的希望、梦想、目标和抱负

?倾听、同情、引导

(6)贡献与局限:

贡献:以赋权为本的模式;可以和其它理论和模式结合使用;力求评估个人层面、人际层面以及社会政治层面的优势和资源;适用于多种情境以及具有多重问题的案主身上。

局限:1.变相的积极思维;2.是对不幸的重新释义;3.荒谬的乐观;4.忽略案主的实际问题

第十二章赋权视角(运用资源的能力)

(1)赋权:

个体、群体以及社区控制自身环境、行使权利和实现目标的能力,在独立与合作的过程中帮助自己和他人最大化地提升自身生活质量的过程。赋权具有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

1.更具积极意义和潜能的自我感的实现

2.建构知识与能力, 以更批判性地理解个人环境的社会和政治现实之网

3.形成资源和策略,以实现个人和集体的目标

(2)脉络化:

意味着重点关注案主自己对自身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理解,而不是一心沉迷于社工的假设或建构。社工要鼓励案主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社会结构或社会进程进行关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辨识自己处境之后的社会政治因素。

(3)权力:

权力不仅具有压迫性,也具有解放性。个人可以使用通过政治权力争斗获得的影响力去争取资源、解决冲突。权力是指人们所拥有的能力,不仅表现为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且表现为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亦即权力感。

(4)赋权过程:预估与介入

预估:社工须从个体、人际、社会政治三个方面综合考量案主的权利、无权感、优势与资源。

介入:通过意识提升、心里舒适的维持和自我导向等技巧进行介入。

(5)评价:

优势:1.案主是自身经历与问题的专家,社工与案主是平等合作关系

2.具有反压迫的特质,给予案主解决压制的权利和控制力

3.为案主提供了终生可以使用的方法和技巧

4.与其他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局限:对社工能力要求高,赋权可能被淡化使用;对不同人不尽相同;过程涵盖面太广

第十四章叙事疗法

(1)叙事的隐喻:叙事的隐喻就是语言和符号通过案主叙述故事,建构意义。核心是故事社会建构的隐喻:我们组成了我们的社会。

叙事的隐喻和社会建构的隐喻是如何颠覆结构的隐喻和系统的隐喻的?

借由叙事的隐喻,我们把众人的生活当成故事,以有意义而能实践的方式,体验他们的生活和故事,以此治疗他们。借由社会建构的隐喻,我们以人和人、人和习俗制度间的互动,建构每个人的社会和人际现状,并把焦点置于社会现实对人类生活意义的影响。

(2)社会建构

现实是通过与社会互动时语言的使用构建而成的;社会进程对于现实的建构是必要的,现实是由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构建而成的,人们共同构建了现实,并在其中生活。(3)外在化

外在化是叙事治疗的一个特殊手段,问题是问题,人是人,不要过分强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经由这个过程,问题变得客观化,即问题是位于外部的,而不是在人的内部。

(4)核心实践原则:

1.聚集于形塑案主生活的叙事:关键是帮助案主重新找到叙述解释其故事的逻辑。

2.个人与问题的分离:问题是问题,人是人。策略是外在化。减轻失落感挫败感。

3.重构主流故事:解构主流故事,洞察故事后面的权力机制,揭示宰制力量的机制。(5)干预技巧:倾听、外在化、寻找独特的结果

(6)治疗文件

治疗文件有助于治疗过程,强化或持续故事。这样的文件包括笔记、录音、录像和信件。

(7)评价:无法结构化、适用于有较好领悟的案主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

社工理论汇总

社工理论汇总

社工理论汇总(上) 一、有关服务对象的理论 (一)青少年发展任务以及青少年社会化的相关理论 1.哈维葛斯特的发展任务理论 哈维葛斯特(robert havighurst,1972)提出,“发展任务”是指个体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需要去完成或发展的事项、工作或任务。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个人需要发展不同的技能、知识、功能与态度,以符合社会的期望或要求。能完成或达成阶段性发展任务者才是一个健康或适应良好的人,无法完成发展任务者将会产生焦虑、无能的情绪,或被社会所排斥。不同的年龄阶段,人类有不同的发展任务,而不同的文化所给予个人的发展任务亦不尽相同。 根据哈维葛斯特的理论,人在青少年时期共有九项重要的发展任务: ●接纳自己的外身体与容貌,适当的表现男性或女性特质。 ●与同年龄的同性及异性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情绪及生活独立照料,不再依附父母或其他成人。 ●追求经济独立,相信自己可以自食其力。 ●找到职业性向及所长,准备投入工作职场的自我充实。 ●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与概念。 ●了解并能努力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 ●为将来婚姻与组成家庭作准备。 ●建立价值观、价值体系,以符合现实生活需求。 青少年时期是学习与完成发展任务的敏感时期,是个体生理成熟,且几乎可以学习各种新能力的时期,此时期的学习如果效果不佳会影响后期的学习,因为发展任务亦具有次序性。 2.青少年社会化的发展理论 青少年时期发展任务的观点是从青少年本身出发而对青少年发展进行的论述。青少年阶段的各项发展任务,亦可视为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目标,如果从成人社会的角度来看,青少年的社会化应包括下列要素:

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 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与社区社会工作。 一、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单个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一)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为了保证个案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开展个案工作过程中需要运用个案工作中相关的服务模式。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既是用来指导社会工作者针对某个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的理论依据,也是帮助社会工作者决定个案工作的程序和服务方法的重要依据。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有很多,而且差别很大,这里将着重介绍四种常用的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行为治疗模式和人本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①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理、心理和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②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③人际沟通交流的状况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④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可以运用的技巧比较多,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两大类。 所谓直接治疗技巧,顾名思义,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状况,以及反映服务对象内在想法和感受的状况分为非反思性(non-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 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间接治疗技巧的运用对象很广,包括服务对象的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把个案工作服务介入的焦点从服务对象个人扩展到服务对象周围的其他社会成员。

社会工作概论选择题汇总-附答案.

社会工作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汉堡制创于( ) A.1788年 B.1852年 C.1869年 D.1884年 2.1884年在英国伦敦创设的汤恩比馆是_________的开始。( ) A.慈善组织会社 B.睦邻组织运动 C.爱尔伯福制 D.社会保障制度 3.1982年世界老龄大会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_________当作老龄社会的标准。( ) A.5% B.7% C.8% D.10% 4.以下对社会工作与社会学之间的区别描述错误的是 ( ) A.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比社会工作广 B.社会学的任务解释社会,社会工作的任务解决社会问题 C.社会工作的知识领域超越社会学的学科范围 D.社会工作的产生早于社会学 5.团体发展的四阶段模型是由_________提出。( ) A.西伦与迪克曼 B.加兰 C.克洛德尼 D.特雷克 6.社会工作者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要贯彻案主的_________原则。( ) A.自决 B.服从 C.主动 D.被动

7.以下属于社会工作间接工作方法的是 ( ) A.社会行政工作 B.社会团体工作 C.社会个案工作 D.社区社会工作 8.下列陈述与社会个案工作的特点不一致的是 ( ) A.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 B.是一对一的工作方法 C.协助案主完善人格和自我 D.调整和改善社会关系 9.社会工作的_________之一是:社会工作者承认每一个工作对象都有潜在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能力。( ) A.特征 B.职能 C.价值前提 D.使命 10.下列_________不属于托马斯关于行为修正派的三大基本类别的内容。 ( ) A.社会行动 B.反应制约 C.社会学习 D.操作制约 11.社会个案工作的功能派以_________为理论基础。 ( ) A.行为科学 B.激励理论 C.学习理论 D.自我心理学 12.以下不属于社会团体工作原则的是 ( )

对于社会工作常用理论_社工论文

对于社会工作常用理论_社工论文 社工论文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asl's hierarhy 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

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 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 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 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n,1902)是美国着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三分法模型示意图 一、心理分析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各种本能的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的

失衡(“本我”受到过度压抑或“自我”“超我”发育不均等)。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间的平衡,并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一)交流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 1、焦虑: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其发展结果是个体会选择一种行动适应或试图解决这种状态。 2、心理防卫机制:人在除了以积极方式面对问题外,通常还会发展出一套消极的方法来逃避道德的困境或摆脱精神焦虑,从而解脱情绪的暂时困扰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种应对问题的策略或方式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成为“心理防卫机制”,主要包括:否定、抑郁、解脱、认同、合理化、转移、理想化、投射、割裂、升华、移情、反移情等。 二、认知理论 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于理性思考,而非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正确的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得到正确、理性的指引。 三、行为主义理论 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但它并非应用心理分析或认知心理学,而是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如条件反射、条件运算、学习理论等)与方法(如实验等)来完成这一任务。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当前的反应模式。 四、社会系统理论 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注意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 工作理论。 把人与环境看做是由功能上相互以来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中的均衡关系,使它可以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五、标签理论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在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中,曾经产生了不少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也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借用了许多有关的理论,这些理论包括人生回顾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社会撤离理论、活动理论、连续性理论、社会环境理论、老年次文化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交换理论、方形生存曲线理论,等等。 一、人生回顾理论 布特勒(Butler)在1963年提出这个理论。它认为有许多老年人在老年期的一个基本的人格特征就是喜欢回顾往事。这种特征的产生主要缘于老年人的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已经日渐暮年,余日无多,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人生回顾过程”。老人们回顾往事的方式包括: (1)和亲朋好友或晚辈谈论往事; (2)怀念家乡,尤其回顾自己孩童时期家乡的生活情景; (3)对镜凝视追忆自己从前的容颜,和目前的鸡皮鹤发相比较,并且发出由衷的感慨; (4)一些有较高文化的老人还喜欢撰写有关怀旧的文章。 人生回顾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启发在于:在对老年人开展辅导或个案工作时,恰当地引导老人怀旧和回顾往事,对老人的自信心和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二、老年人格类型理论

美国有心理学家按照人格和调适情况,将老人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1)成熟型(Mature Type) 具有这种人格特性的老人从幼年至中年,环境顺遂事业成就,从而能够平稳地进入老年,对于退休和老化能够理智地表示接受,不悲观、不退缩、既不过于进取也不过于自我防卫。 (2)摇椅型(Rocking Chair Type) 这类老人属于依赖型的人,不拘小节,也无大志,把退休看成是解除责任的一个有利时机,正好安享晚年而不用在工作单位里忙忙碌碌。他们对于老迈并不恐惧。 (3)防卫型(Armored Type) 这类老人防卫心很强,固执刻板,通常在年轻时工作勤奋负责,遵守规范,重视事业方面的成就及贡献。退休后比较不能适应晚年生活,依然想寻找工作,期望通过忙碌的工作来保持活力和消除对衰老的恐惧。 (4)愤怒型(Angry Type) 这种人格类型的老人通常在年轻的时候碌碌无为,甚至有失败和遭受重大挫折的经历,因而到了晚年就非常伤悲,但这类老人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客观因素,或者埋怨环境太差使其无法发展,或者指责他人从中作梗致使自己不能作为,等等,故而常常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常和别人发生冲突。情绪方面的失衡,又会导致这类老人在生理方面的病症,最终影响健康和寿命。

常见的几种小组社会工作模式资料讲解

常见的几种小组社会 工作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social goals model) 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1)理论基础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社会学和系统论。系统论视人类社会、社区都是一个一个的系统,每个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都是耦合在一起的,并且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学关注的则是社会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社会行动。因此,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的假设前提在于,小组是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共同体,组员与小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改变和发展的积极功能,通过小组的活动可以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社会行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实施原则 总体而言,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强调小组组员之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自终都要强调和贯彻如下几点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①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要看到,每个小组的组员都具有社会参与的动力和潜能;关键是通过小组与

组员、组员之间的互动来激发这种动力和潜能,从而提升其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特别关注和吸引弱势群体成员参加小组活动,特别关注提升弱势群体成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参与能力。 ②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特别是他们建立和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③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提升他们推动社区和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规划和执行社区发展项目、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的能力。 ④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特别是要针对社区的需求问题,吸引和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结合上述需求和问题,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3)社工角色 社会目标模式将社会工作者视为富有影响力的人,负责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并希望借助其工作,在小组中孕育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者凭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引导小组组员发生改变,并且组织、策划小组组员的集体行动,以达到影响社会变迁的效果。 2、治疗模式(remedial model) 作为小组工作的一个传统模式,治疗模式是精神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与运用,旨在治疗和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

社工常用理论汇总

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

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论小组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模式的比较

论小组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模式的比较 摘要:社会目标模式、交互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是小组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模式。本文结合实例,从理论基础、运作目标、小组特点、实践原则、小组成员、工作者的角色等方面对三大模式进行比较,并对三大模式的优劣势进行说明。 关键词:小组工作、社会目标模式、交互模式、治疗模式 分工: 社会目标模式是透过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培养成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和社会良知,其原则与社区工作有诸多相似之处,强调组员的参与、共识和任务的达成,更重的是强调自我了解和专业训练 交互模式又称互动模式或调节模式,强调在小组的协助过程中,有类似问题的成员聚在一起,相互协助发展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工作技巧 治疗模式也叫预防与康复模型,是以治疗个人作为小组工作的任务,同时提供个人的预防和康复的一种干预方式。 理论基础 小组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模式的理论基础不尽相同。 1.社会目标模式:A.参与、意识提升和赋权。参与可激发个人的潜能,提升个人的意识。赋权及时过程也是结果,包括个人层面的赋权:发展一个更加积极的更有影响力的自我意识;社区层面的赋权:获得知识和理解,以便对个人周围的社会政治环境有一个更加具有批判性的理解;社会层面的赋权:获得更多的能力和资源,以实现个人和集体的目标。近年来一些针对弱势群体的小组,采用社会目标模式,贯穿了赋权理论。B.系统功能理论。根据系统功能理论强调的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认为小组是由不同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整体,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发挥各自的功能,才能使小组功能最大化,带给成员真正的改变;小组必须建立总目标和过程目标;小组过程是一个动态化、情境化的过程。C.社会变迁理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交互模式:A.系统理论,系统论中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每一系统都有三个协助人生活的系统:非正式和自然系统,正式系统,社会系统。B.场域理论,场域理论汇总的行为环境论、生活空间论和此时此地的概念 C.镜中我、自我观念和符号互动论。 3.治疗模式:A.精神分析小组;B.阿德勒式小组;C.心理剧;D.行为治疗小组; E.玩型治疗小组; F.交流分析小组; G.案主中心的小组; H.理性情绪治疗小组; I.现实疗法小组。 运作目标 社会目标模式对各种弱势群体有很强的适用性,能够推动能力建设和应对市场压力。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扶贫”的非政府组织、村民自助组织、妇女手工艺制作

社会工作理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社会工作理论 理论: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理论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 社会工作理论:蒂姆斯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理论基础(外借理论)和实施理论两个层次。外借理论:来自其他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精神医学、医学、经济学等,它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实施理论:来自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是直接用于指导社会工作实践与达成社会工作的目标。 第二章社会工作理论的范式(四个理论范式) 什么是范式:指的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由若干相关的理论模式所构成的一个理论取向,它们共享一组基本的理论假设,使得研究者在心理上形成的共同信念。 1、实证传统:(最基本、最主流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建立在自然科学的方法之上,证据为本。 实证主义的理论观:经验至上;证据为本;客观现实;价值中立。 2、人本传统:(既是基本亦是边缘)全人的观点,尊重个人对自己经历的理解。 人本主义的理论观:以人为本;意义和阐释;尊重价值观;高度的个别化。 3、激进传统:从结构的层面推进社会变迁。 激进主义的理论观:对实证主义的全面宣战;价值无涉是不可能的;实证主义本身是一种政治,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顺从、维持现状;不同的话语体现不同的政治利益。 4、社会建构传统:强调知识是社会建构的,变化的动力来自发现,讲述新的故事或探索优势。 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观: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客观事实,所有的知识都是社会建构的,人们总是习惯于依照社会一致认定为正确的理论去理解我们周遭的事物;理论是相对的,具有历史的特殊性;历史也是非连续的,充满了偶然。 第三章心理动力理论(上)精神分析与自我心理学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到的想法和感受;很容易变成意识的潜意识;不得不假定其存在但又无从觉察的心理过程。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 口欲期(0-1岁)、肛门期(1-3岁)、生殖器崇拜期(3-6岁)、潜伏期(6-12岁)、 生殖期(青春发动期) 自我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自我功能:人们适应和应对世界的手段,自我承载着能量和动机。 12个自我功能:现实检验、判断、关于自我和世界的现实感、规范和控制、客体关系、 思维过程、适应性退行、防卫机制、刺激障碍、自主功能、自我掌控感、综合/整合功能。 1、自我呈现:社会互动中任何旨在创造、修改和保持别人对自己印象的行为。 2、自我监控: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自我的呈现进行监视和控制的程度。 3、自我控制:对冲动和欲望的控制、对思想和感觉的控制、对行为的控制。 防卫机制:每个人都会潜意识的以不同的防卫功能去保护自己受到伤害。 作用:积极的作用:调试 消极的作用:当心理防御机制失效、使用不当、或过多的依赖,以致破坏了正常的心理活动,妨碍了适应社会的能力,才被视为异常,甚至病态。

社会工作计划书的各种理论合集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常见的几种小组社会工作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social goals model) 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1)理论基础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社会学和系统论。系统论视人类社会、社区都是一个一个的系统,每个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都是耦合在一起的,并且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学关注的则是社会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社会行动。因此,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的假设前提在于,小组是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共同体,组员与小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改变和发展的积极功能,通过小组的活动可以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社会行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实施原则 总体而言,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强调小组组员之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自终都要强调和贯彻如下几点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①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要看到,每个小组的组员都具有社会参与的动力和潜能;关键是通过小组与组员、组员之间的互动来激发这种动力和潜能,从而提升其社会意识和

社会责任;特别关注和吸引弱势群体成员参加小组活动,特别关注提升弱势群体成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参与能力。 ②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特别是他们建立和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③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提升他们推动社区和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规划和执行社区发展项目、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的能力。 ④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特别是要针对社区的需求问题,吸引和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结合上述需求和问题,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3)社工角色 社会目标模式将社会工作者视为富有影响力的人,负责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并希望借助其工作,在小组中孕育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者凭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引导小组组员发生改变,并且组织、策划小组组员的集体行动,以达到影响社会变迁的效果。 2、治疗模式(remedial model) 作为小组工作的一个传统模式,治疗模式是精神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与运用,旨在治疗和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 (1)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个案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个案理论模式(2013-03-12 10:12:51)转载▼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背景 最早室友社会工作者玛丽·杰雷特在1928年提出的,她发现在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一书中所列举的至少一半以上都是精神症状方面的问题,所以她将个案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心理方面。1930年,美国汗金斯首次使用心理社会的概念。1937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出版了《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一书,对心理与社会治疗的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进行整理,不过当时他是以精神分析为主。托尔主张,对个人地理解必须从“人在情景中”着手。 方法和技巧 (一)直接治疗技巧 在直接治疗技巧中又可以根据工作者与求助者的沟通状况,把直接治疗技巧分为非反映性直接治疗和反映性直接治疗。 1、非反映性直接治疗的技巧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三种类型。(1)支持是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常用的治疗技巧之一,其核心是通过工作者的了解、接纳、同感和信任等削减求助者的焦虑和不安。 (2)所谓直接影响是指工作者通过直接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进求助者不良行为的改变和心理困容的消除。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直接影响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五种:强调、提议、忠告、坚持和干预。(3)探索—描述—宣泄不仅具有研究和诊断功能,同时还具有治疗的作用。通过求助者的描述和解释探索求助者的问题,并为求助者的情感宣泄提供机会,以便疏导求助者的情绪冲突,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行为。 2、反映性直接治疗技巧 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和人格发展反映 (1)现实情况反映 主要涉及六个方面:1、外在反映2、内外在反映3、内在反映4、对环境刺激的反应5、自我评估6、对工作者和治疗的反应 (2)心理动力反映 工作者协助求助者认识、理解自己的心理反应倾向,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这方面的工作称为心理动力反映。 (3)人格发展反映 是指工作者帮助求助者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早年痛苦经历,调整求助者的人格发展。其技巧包括三个方面:1、宣泄2、分析3、修正。在求助者了解其不良行为的根源基础上,工作者需要帮助求助者重新评估以前的经历,调整求助者现有的人际关系。 (二)间接治疗技巧 其核心是希望通过改善求助者的外部环境来促进求助者不良行为的改变。求助者的外部环境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父母、朋友、亲属、邻里、同事和雇主等。 诊断 心里与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心理动态诊断、原由诊断和分类诊断。心理动态诊断 是指对求助者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三部分作横向的动态分析,以了解其人格的内部动力联系。 原由诊断 也称病因诊断。是指对求助者的过去和现在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进行纵向的分析,以便把握求助这问题产生的内在发展逻辑。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社会工作概论03任务

社会工作概论03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D ) A.贫苦无依的儿童 B. 弃儿 C. 残疾儿童 D. 所有儿童 2.国际上通用老龄化标准是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A )作为指标。 A.10% B. 7% C. 15% D. 5% 3.在老年个案工作的辅导技巧中,国内外常用的两种方法是(B )和生命回顾。 A..回忆 B. 怀旧 C. 展望 D. 鼓励 4.在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家庭系统理论可以使社会工作者运用综合、全局的眼光审视家庭成员的情绪。 B.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可以使工作者为家庭提供服务时与家庭一起讨论生命周期个阶段面对的不同生活内 容。 C.一般而言,家庭沟通理论适用于等级关系的调整。 D.家庭冲突理论可以对各类冲突进行分类辅导与干预。 5.中国对儿童福利方面的立法包括(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确答案 6.下列对于不幸儿童的救助工作说法正确的是(B ) A. 收养可以由收养家庭决定领养程序 B. 家庭补助主要针对贫困家庭或者单亲家庭儿童开展的一项社会工作 C. 机构教养的主要职能是对流浪儿童进行收养 D. 家庭补助的主要方式是对父母进行训练和辅导 7. 妇女社会工作在欧美近期的发展是(A ) A. 男性运动 B. 女权运动 C. 性别运动 D. 妇女解放运动 8. 下列人物中,属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者的是(B ) A. 苏拉米斯?费尔斯通 B. 贝蒂?弗里丹 C. 杰尔梅杰?格瑞尔 D. 凯瑟琳?麦金农 9. 某社区内住着一位终生未婚的孤老杨阿婆,属五保之列,脾气古怪,性格倔强,她所住的房间年久失修,,阴暗潮湿,非常不利于健康。当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决定替她装修,但是不管如何解释,阿婆 就是不同意。如果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决定运用怀旧技巧来辅导,首先我们要注意的事项是(A ) A. 与杨阿婆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B. 引导杨阿婆缅怀一生的成败 C. 做邻里的工作,让邻里参与进来 D. 提升杨阿婆的社区意识 10. 某小区组织了老年腰鼓队,并且积极组织腰鼓队参与本区的系列表演活动,腰鼓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参与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这种腰鼓队属于下列哪一种老年小组类型(B )。 A. 老年再教育小组 B. 老年文体康乐小组 C. 老年治疗小组 D. 老年服务小组 11. 某社区中一位孤寡老人符合条件领取最低生活保证金,但是这位老人根本不知道这个政策,社会工作者 帮助老人了解政策并申请下来最低生活保障,这种做法属于(A )。 A. 老年社会救助 B. 老年生活服务 C. 老年家庭关系处理 D. 老年心理辅导 12. 随着社会结构与福利体系结构变迁、健康照顾地位和社会工作专业地位的提高,使(B )成为整合社 会服务和统领社会工作的核心领域。 A. 老年社会工作 B. 医务社会工作 C. 残疾人社会工作 D. 矫治社会工作 13. 在医务社会工作的健康理论中,健康状况不仅是指身体无病,而且指(C )和社会角色功能正常发挥 的状态。 A. .精神健康B情绪健康 C. .心理健康 D. 生理健康 14. 世界上第一家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是1780年由瑞士人(A )创立。 A. 奥比 B. 奥古斯特斯 C. 卡波特 D. 杜沃 15. 在社会矫治工作中,被誉为“感化工作之父”和“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观护人”的是(A )。 A. 约翰.

(完整版)新社工常用理论汇总

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 二、社会学习理论 (2)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2) 四、镜中我理论 (4)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4)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4) 七、九型人格理论 (5) 八、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6) 九、社会支持网络 (6) 十、优势视角理论 (7) 十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12) 十二、生态系统理论 (13) 十三、社会化理论 (13) 十四、继续社会化 (14) 十五、活动理论 (15) 十六、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 (16) 十七、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17) 十八、社会系统理论 (19) 十九、场地理论 (20) 二十、认知行为理论 (20) 二十一、增能理论 (24) 二十二、符号互动论 (25) 二十三、角色扮演理论 (26) 二十四、皮亚杰游戏理论 (26) 二十五、标签理论 (29) 二十六、多元智能(力)理论 (30) 二十七、情绪ABC理论 (32) 二十八、家庭治疗理论 (32) 二十九、社区营造 (33) 三十、任务中心理论 (33) 三十一、生命周期理论 (34)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包含观察学习,自我效能,行为适应与治疗等内容。他把观察学习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动机四个阶段,简单地说就是观察学习须先注意榜样的行为,然后将其记在脑子里,经过练习,最后在适当的动机出现的时候再一次表现出来。他认为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他们通常是用物理方法来进行的动物实验以此来创建他们的理论体系,这种研究方法对于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的行为来说,没有多大的研究价值。因为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所以他主张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来研究人的行为。事实上,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到了许多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