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汇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汇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汇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骆阳

审核人:黄珠红

编撰日期:2008年10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主干课程。它是一门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原则来研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学科。具体研究对象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教育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师怎样引导学前儿童学科学、怎样开展学前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教师怎样为学前儿童科学创设环境和提供材料设备;以及怎样进行评价及其效果等。因而,它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自然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它虽然是一门教育学科,但它的任务、内容和方法都和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理卫生等自然科学紧密联系。同时,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科学必须以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根据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制定不同的科学教育目标,采用不同的教材内容及方法。在教育过程中,还要以学前儿童教育的一般原理为根据来分析科学教育的实际问题。所以,自然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知识基础和理论根据,学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助于这几门学科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理解。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等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科学教育为各科教育提供具体的内容,而各科教育又为科学教育的开展给予了生动形象的手段和形式,共同完成学前教育的总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认识,全面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理论、内容、方法、活动设计和评价等专业知识,从而具有进行该课程的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和开展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初步技能。

一、教学要求

(一)知识体系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是探索的过程。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其周围环境的手段或活动,是人类活动的一个专门领域。科学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向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也是学前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中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今天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从原先的常识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当今世界上,由于各个国家、地区的社会制度、经济情况、教育目标等不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但又有着共同的发展趋势。

2.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教育,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等心理学家的有关理论都对我们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另外,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为我们进

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提供了依据。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结构由横向的层次结构和纵向的分类结构构成。按层次结构可以把目标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按分类结构可以把目标按心理活动的不同领域、按科学活动的不同领域来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应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的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包括:人体和健康;动物和植物;生态和环境;自然科学现象;现代科学技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为:科学性与启蒙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系统性与整体性;地方性与季节性。应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的选编原则及幼儿园总体教育要求,以及学前儿童的学习需求制订科学教育计划。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包括两种涵义:一种是指教师在组织幼儿科学活动时,指导幼儿怎样学科学的方法;另一种是指幼儿科学活动中具体的学习方法。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有:观察、小实验、种植与饲养、分类、测量、信息交流、科学游戏和早期科学阅读等。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从总体的结构上看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二是渗透的科学教育活动。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包括预定性科学活动、选择性科学活动、偶发性科学活动等。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其他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等。教师要根据活动形式的不同,进行不同程度的指导。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具有以下特点:是师生双方活动的过程;是幼儿重演科学家科学活动的过程;是幼儿获得科学经验的过程;是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培养的协调过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不同于科学教育内容的计划。它是教师根据科学教育内容计划的安排,围绕选定的主题内容,并结合实际的情况,全面、具体地构思一次科学教育活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是设计科学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既体现了某种理论观点,又反映了科学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针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而言,主要应坚持以下要求:发展性要求、趣味性要求、活动性要求、开放性要求和整合性要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内容包括: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环境材料的设计和活动过程的设计等。

7.科学教育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科学启蒙教育开始于家庭,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互相交织、互相补充。在家庭中开展科学教育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方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设施是指具有科学教育涵义的社会教育机构,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设施的建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8.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是指辅助科学教育活动进行的各种教具,帮助幼儿学习的各种教学教育资料,以及可被科学教育利用的社会资源等。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教学具、文字资料、社会资源等。幼儿园的各种科学教

育资源,可以说是对于协助教师教学,帮助幼儿学习,增进教育效果所不可缺少的,每位教师都应特别加以重视,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加以选择运用及管理,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使科学教育获得良好的效果。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控制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是积累幼儿园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改进科学教育的依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活动本身的评价和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法有:口试法、笔试法、观察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二)能力结构

1.能够记住和理解教材中各种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主要概念、理论及观点。

2.能够运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一般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各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3.能够综合运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知识,设计、实施及评价幼儿园科学积教育活动。

(三)课时安排

本课程的课内学时数为51学时,共3学分,学习时间为一学期。其中,理论教学时数34学时,实践教学时数17学时。

(一)有关内容与目标分类的说明

本大纲所列的各章、节、目的全部内容均为教学内容,其中大部分为考核内容。

教学内容各条目后括号内的提法,是学习的不同的目标层次,同时也是本学科的考核要求。

目标分类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累积性的,即一方面较高层次的行为建立在较低层次行为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较低层次行为又可转化为较高层次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关系可表述为:第一层次——记忆;第二层次——在记忆的基础上正确理解;第三层次——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应用。

目标分类中提法的具体涵义:

(1)记忆。仅从文字上掌握所学的知识。考核时,在与教材情境、文字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通过适当的再认、回忆或自动反应完成作业。

(2)理解。从知识的内涵、外延及互相联系上掌握所学的知识。考核时,

在所学内容相同,但文字不同或表达方式不同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思考、组织完成作业。通常表现为对所学知识能作出相应水平的解释,对其意义能作出简单的直接归纳或演绎性推断。

(3)应用。从本质上或某种抽象水平上掌握所学的知识。考试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相同水平、相同难度的新问题或新情境中完成作业。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目标定位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教、学目的:明确和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涵义、价值,了解科学教育的发展,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状及国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情况,从而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国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情况。

教、学难点:科学的涵义。

教、学的具体内容及目标定位:

第一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涵义(理解)

一、科学与技术的涵义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涵义

第二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理解)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个体发展

第三节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沿革(记忆)

一、自然科学教育的起源

二、古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三、近代的儿童科学教育

四、现代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第四节国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简介(理解)

一、美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二、日本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三、法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第二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有关理论

教、学目的:了解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皮亚杰、布鲁纳及维果茨基的理论观点,熟悉幼儿学习科学的年龄特点。并能从实际中,以理论为指导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

教、学重点: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教、学难点:心理学理论。

教、学具体内容及目标定位:

第一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理解)

一、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认识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

第二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理解)

一、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二、认知结构理论

三、知识分类理论

第三节布鲁纳的学习理论(理解)

一、发展阶段论

二、学习与教学

第四节维果茨基关于概念形成的理论(理解)

一、概念形成的过程

二、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第五节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应用)

一、3—4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二、4—5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三、5—6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第三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教、学目的: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结构,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及选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原则;学会选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选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原则。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理解。

教、学具体内容及目标定位:

第一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结构(记忆)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理解)

第二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记忆)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应用)

第四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教、学目的:了解及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几种主要方法:观察、实验、种植与饲养、科学游戏、早期科学阅读、分类、测量、信息交流等,并能结合具体教材内容、教育对象、与教学条件设备等灵活地、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观察、实验、分类、测量。

教、学难点:分类的指导要点。

教、学具体内容及目标定位:

第一节观察

一、观察的涵义(理解)

二、观察的类型(记忆)

三、观察活动的指导(应用)

第二节实验

一、实验的涵义(理解)

二、实验的类型(记忆)

三、实验活动的指导(应用)

第三节种植与饲养

一、种植与饲养的涵义(理解)

二、种植与饲养的类型(记忆)

三、种植与饲养活动的指导(应用)

第四节分类

一、分类的涵义(理解)

二、分类的类型(记忆)

三、分类活动的指导(应用)

第五节测量

一、测量的涵义(理解)

二、测量的类型(记忆)

三、测量活动的指导(应用)

第六节信息交流

一、信息交流的涵义(理解)

二、信息交流的类型(记忆)

三、信息交流活动的指导(应用)

第七节科学游戏

一、科学游戏的涵义(理解)

二、科学游戏的类型(记忆)

三、科学游戏的选编与指导(应用)

第八节早期科学阅读

一、早期科学阅读的涵义(理解)

二、早期科学阅读的类型(记忆)

三、早期科学阅读的选择与指导(应用)

第五章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学目的: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结构,掌握三种专门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涵义及其关系;熟悉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特点;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培养学员设计及指导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和方法。

教、学重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预定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教、学难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特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

教、学具体内容及目标定位:

第一节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概述(理解)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结构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特点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

第二节预定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应用)

一、活动目标的设计

二、活动内容的设计

三、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

四、活动过程的设计

第三节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应用)

一、活动目标的设计

二、活动内容的设计

三、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

第四节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应用)

一、预定性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

二、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

三、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

第六章家庭与社会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教、学目的:了解家庭、社会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及特点。掌握家庭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

教、学重点:家庭中幼儿科学教育的特点。

教、学具体内容及目标定位:

第一节家庭中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一、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理解)

二、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理解)

三、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应用)

四、科学教育中的家园互动(应用)

第二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设施(理解)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社会设施的意义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社会设施的建立原则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社会设施的选择与利用

第七章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

教、学目的: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的涵义、意义、种类;学会创设和管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资源,并能有效地组织和利用各种科学教育资源,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

教、学重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的选择及管理。

教、学难点: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的选择及管理。

教、学具体内容及目标定位:

第一节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概述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的涵义(理解)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的意义(记忆)

第二节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的类别

一、教、学具(记忆)

二、图书资料(记忆)

三、社会资源(理解)

四、互联网(理解)

五、科学活动各专用场所(应用)

第三节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选择与创设的要求(理解)

一、能达到科学教育目标

二、能体现自然科学特点

三、符合学前儿童身心特点

四、保证学前儿童的安全与健康

五、适合幼儿园本身的设备条件

第四节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的管理(应用)

一、幼儿园园地的管理

二、自然角的管理

三、科学发现室(科学桌)的管理

第八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教、学目的: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涵义、意义、内容和方法;初步学习设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方案。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教、学具体内容及目标定位:

第一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概述(理解)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涵义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

第二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理解)

一、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

二、对学前儿童发展的评价

第三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式(理解)

一、口试法

二、笔试法

三、观察法

四、作品分析法

三、实践教学描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十分突出的技能型课程,为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除了安排17课时的课堂实践外,还把学生的下园实践活动看作是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根详细安排见《〈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设计方案》。

四、考核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就的测量和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组成。

(一)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检查,它涵盖了能力培养、思维培养和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考核,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学习信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由学习内容考核和学习方式考核两部分构成。

1.学习内容考核,主要看平时作业,3-5次,占75%。

2.学习方式考核,主要看学生参加课堂讨论情况、小组学习情况、到课情况及学习笔记情况等,占25%。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二)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是课程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目标参照测评,旨在检查学生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所涵盖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教学目标规定的设计和知道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1.考核依据及有关说明

考核以本大纲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施燕编写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修订版)为依据。考核目的在于了解考生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特别是要考查考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计和安排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以及联系幼儿园科学教育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

因此,考生对概念、原理、观点的逻辑关系应十分清楚。考查时,除了对要求记忆的有关内容作提示性的再认、再现外,更多的是,将要求理解应用的有关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将一些应用性、原理性问题的要点作连贯表述,以示对所

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分析能力。

2.考核时间为120分钟

3.考核方式、分制与分数解释

(1)本课程为必修课程,采用考试形式。

(2)本课程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以上为合格。

4.内容比例

本大纲各章都作为考核范围,考题所占比例根据各章的内容量及其重要性安排,具体出题的比例大约为:

第一章—第三章占25%;第四章—第五章占45%;第六章—第八章占30%。

5.难度比例

易—20%;中—30%;较难—30%;难—20%。

6.考核的题型

(1)选择题

(2)填空题

(3)名词解释题

(4)简答题。

(5)详答题或设计题

五、参考书目

1.陈志伟、贾秀英编著:《中学科学教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2.王志明著:《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3.郭治著:《幼儿科技活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8月版。

4.钟圣校著:《自然与科技课程教材教法》,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8月版。

5.孙可平、邓小丽著:《理科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6.冯晓霞著:《幼儿园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7.朱家雄著:《幼儿园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8.【美】罗伯特?E?洛克威尔、伊丽莎白?A?舍伍德、罗伯特?A?威廉姆斯、戴维?A?温尼特著,廖怡、彭霞光、曾盼盼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9.【美】戴维?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伊丽莎白?A?舍伍德、罗伯特?E?洛克威尔著,刘占兰、易凌云、曾盼盼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10.孟昭兰著:《人类情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1.张俊著:《幼儿园科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版。

12.王振宇著:《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13.方富熹、方格、林佩芬编著:《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14.靳玉乐著:《探究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15.王振宇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16.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版。

17.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18.徐子煜著:《幼儿科技教育概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19.李建君主编:《区角儿童智慧的天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8月版。

20.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主编,高文、徐斌燕、程可拉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21.周淑惠著:《幼儿自然科学经验——教材教法》,心理出版社,1997年3月版。

22.朱家雄、张萍萍、杨玲著:《皮亚杰理论在早期教育中的运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11月版。

23.周鸣主编:《打开眼睛让我们一起来发现》,百家出版社,2003年3月版。

24.英格里德?查鲁福、卡仁?沃斯著,张澜、熊庆华译:《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25.余自强著:《科学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6.劳拉贝克著,吴颖等译:《儿童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27.王志明主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28.艾利森?戈波尼克等著,袁爱玲、廖莉、任智茹译:《摇篮里的科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9.毛美娟、华培主编:《走向方案教学——幼儿园方案教学探索及案例》,百家出版社,2001年5月版。

实验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药学专业药物分析方向使用) 一、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教学目的 有机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 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训练并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正确选择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提纯和分析鉴定的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验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习惯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做到密切配合教材内容,步步紧扣教学环节。实验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制备实验三个方面。考虑到药学本科、制药工程等专业的要求和后继专业课更好的衔接,特别加强了制备实验内容,目的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对重要的单元操作都作了安排。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合成实验基础操作,对经常应用的基础操作都作了安排,有机基本操作结合实验进行,通过制备实验中反复练习来达到熟练掌握。 3、实验用书: 李敏谊、申东升、张精安编,有机化学实验,中国医药出版社,北京,2007年版。

四、实验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部分 基本操作技能 熟练掌握:蒸馏,重结晶和过滤,沸点、熔点的测定。 实验一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常压蒸馏和沸点测定(4学时)实验的目的及要求:学习有关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包括安全、卫生以及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过程中必须做实验记录,及实验报告的正确书写等内容。 了解测定沸点的意义,掌握常量法(即蒸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内容:用常压常量法蒸馏不纯乙醇、测定纯乙醇的沸点。 实验仪器设备:蒸馏烧瓶、直型冷凝管、温度计、三角烧瓶、烧杯、电炉、接受管、使用的试剂及药品:不纯乙醇 实验二 熔点测定(4学时) 实验的目的及要求:了解测定熔点的意义,掌握测定熔点的原理与方法。 实验内容:测定纯乙酰水杨酸和不纯乙酰水杨酸的熔点。 实验仪器设备:熔点测定管、酒精灯、毛细管、温度计、长玻管、白瓷板。 使用的试剂及药品:纯乙酰水杨酸、不纯乙酰水杨酸 实验三 重结晶提纯法(4学时) 实验的目的及要求: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抽滤、热滤操作和折叠滤纸的折法。 实验内容:对乙酰苯胺进行重结晶。 实验仪器设备:热水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减压装置、酒精灯、三角烧瓶。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doc

附件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名称》实验课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依据培养方案的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见编写说明) 适用专业:****** 学时学分:**学时**学分 ****** 所需先修 课: 编写单位:****** 编写人:****** 审定人:****** 编写时间:20**年**月 一、实验课程简介 简述课程内容、本门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作用。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明确本门实验课总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总体上了解或掌握什么方法或技能,达到什么目标;对学生有什么具体要求(比如:理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掌握正确操作规程;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性能参数、适应范围及注意事项等)。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 四、考核形式及要求 明确说明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平时、期中、期末或实验操作等各教学环节的考核各占总分数的百分比等。考核应以考核实验技能为主。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使用教材和参考书按作者、教材名称、版次、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出版时间顺序填写,小四号宋体,[体例]如下: 使用教材:童庆炳.文学理论课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体例]如下: 参考书: [1]霍元极.高等代数(第一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3] 七、其他说明 针对本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应当采取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组织方法和实验考核等方面的建议等(也可省去该项)。 编写说明: 1.本大纲原则上全系统一按本参考模式编写。 2.每个项目里的填写说明作为参考,在大的框架统一(尤其是项目名称和顺序要统一)和版面格式统一的前提下,各系可根据学科的具体情况对填写内容适当修改。

电工电子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 (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专业)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实验 Experimet of Electrotechnics and Electronics 2、课程编号:132000771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4、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 5、课程总学时: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80学时,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122学时 6、实验学时: 32学时, 7、实验学分:1学分 8、先修或同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电工电子学 9、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专业 10、大纲执笔:应用电子教研室王艳红职称:副教授 11、大纲审批: 12、制定时间:2006年3月19日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 《电工与电子学》是非电类专业一门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其实验是课程的重要部分,是非电类专业的必修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理工科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电路与电子学方面的基本理论,而且还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及一定的科研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电路与电子学的基本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其中以培养学生实践基础和实践理论为主,为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注意培养

学生实事、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和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非电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根据非电类专业的特点及要求。它把测量方法、仪器仪表的原理及使用融在相应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课程的实践与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电机、继电接触控制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电路的能力。 2、掌握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掌握测试方法和测试技能。 3、能独立撰写实验报告书,准确地分析实验结果,正确地绘制实验曲线和实验电路。 4、课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容和实验目的。 四、实验项目表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试验共安排47学时,其中23学时为必选实验,24学时为可选实验,按教学计划要求不同专业学生分别完成实验学时数为32学时和12学时(少学时专业的实验在必做中选定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Experiments of analog electron technology 一、课程编码:1021004006 二、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 1、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主要实践环节,是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教学和学习过程。 2、通过实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电子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位置,以及它在物理学科应用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实验引导、启发学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三、课程总学时: 30 学时(严格按教学计划时数)[理论: 0 学时;实验: 30 学时] 四、课程总学分: 1 学分(严格按教学计划学分) 五、适用专业和年级:物理教育学;2006级。 六、实验项目汇总表: 八、大纲内容: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实验内容] 1、示波器的检查与校准; 2、用示波器观察和测量交流电压及周期; 3、用示波器测量直流电压; 4、用示波器测量相位; 5、毫伏表与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测量的比较。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SS-7802示波器一台; 2、EM1642信号发生器一台; 3、DF1701直流电源一台; 4、DF2170毫伏表一台; 5、UT56数字万用表一只。 实验二、晶体管元件的认识和测量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万用表鉴别晶体管的性能; 2、了解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简单原理及使用方法,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特性曲线和参数; 3、绘制小功率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并运用特性曲线求参数。 [实验内容] 1、用数字万用表鉴别晶体三极管的性能; 2、XJ4810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XJ4810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2、UT56数字万用表; 3、晶体三极管(3A X31、901 4、9015)、稳压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第1至3章) 一、概念题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 1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2小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4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1操作性问题:操作性问题是一种可以通过学前儿童自身的操作来寻求答案的问题。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既包括教师向区角投放的供儿童自选活动的材料,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儿童自由探索的材料,还包括在教师专门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儿童投放的材料。 3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4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1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2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4“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二、填空题 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以认识春夏秋冬为主线,将儿童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 3、按科学素养的不同领域分,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4、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科学性的要求。 5、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2049计划”。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7、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8、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

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填写说明【模板】

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填写说明 (公共基础课、素质必修课、素质选修课适用) A.总说明: 一、适用课程范围:该版教学大纲的填写范围仅为“公共基础课”“素质必修课”和“素质选修课”。课程类别可于《武汉工程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中查询。 二、文本格式:请勿改变大纲中标题及文本样式。标题中的课程名称为黑体小二号字体(加 粗)。除标题外,其余需填写内容中的中文及数字的样式为宋体五号字体(勿加粗),英文样式为Times New Roman五号字体(勿加粗);段落行间距设为单倍行距,段首缩进设为2。 三、表格:请勿改变页边距、表格列宽及单元格的对齐方式。因为软件类型及版本问题, 打开大纲模板文件后表格有可能出现少量错位情况,请帮忙调整至对齐,建议使用WPS打开。 四、名称:单位和课程等名称请务必填写标准化全称,如“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 五、联系人:XXX;电话:********;地址:教务处教学评价与发展中心(白宫208) B.分项说明 一、课程信息 ?“课程类别”:公用基础课、素质必修课或素质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或选修 ?“计划学时”:请在括号前填写总学时,并在括号内分别填写课内学时和课外学时,如果 没有课外学时,则填写“0”。 ?“选用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是否自编;是否教育部规划教材 ?“课程网站”:有则填写,没有则填写“无”。 二、课程简介(中英文) ?中文在前、英文在后,中文要求200字以上、500字以下。课程简介必须包括课程定 义、课程总体内容、课程目的及意义等基本内容。此外,可以填写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课程改革情况、教学方法、课程特色等其它内容。 ?任何课程都必须有英文课程简介。 三、课程教学要求 ?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分条目进行阐述。其中的一条或者若干条应能对应《工程 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12项毕业要求中的相关条目。 ?问题1:为什么要将“课程教学要求”中的一条或者若干条对应《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2015版)12项毕业要求中的相关条目? 答:根据学校“以工程实践为主,满足复合型、创新性、国际化、工程化人才成长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作为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课程,各公共基础课、素质必修课、素质选修课的课程教学要求应该在达成“业务培养要求”中的知识、能力、素质三类要求的基础上,保证其中有一条或若干条能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中工科专业学生的12项毕业要求中的一条或若干条相关联。 ?问题2:什么是“《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中的12项毕业要求”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中文名称》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号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课程实验 □独立实验课 课程 性质 □必修□ 选修 总学分实验学 分 实验 学时 先修 课程 使用 教材 (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授课 对象 (专 业) 考核 方式 及成 绩评

(空一行) 序号 实验项目 学时 实 验类 型 分组情况 内容摘要 1 ××××× 2 ××××× 定 教 学 目 标 (说明通过实验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培养什么、锻炼什么、提高什么等) 课 程 简 介 (介绍实验的主要内容,实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作用,重点、难点等。)

(注:实验类型指:1.演示性实验、2.操作性实验、3.验证性实验、4.综合性实验、5.设计性实验) (空一行) 三、实验内容 (空一行) 实验一×××××实验 实验教学的目的:××××××××××××××××××××××××××××(宋体,小四号) 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宋体,小四号) 实验时数:×××××××××(宋体,小四号) 实验成绩评定:×××××××××(宋体,小四号) 实验内容:(详细实验内容)××××××××××××××××××××××××××(宋体,小四号) 主要实验设备:(包括实验课程所用设备、软件、工具等)××××××××××××××××××××××××××(宋体,小四号) (空一行) 实验二×××××实验 实验教学的目的: 实验时数: 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内容:(详细实验内容) 主要实验设备:(包括实验课程所用设备、软件、工具等) (空一行) 四、实验报告的格式(学生统一格式,认真写出实验报告) (空一行) 实验名称 (空一行) (一)实验目的: (二)主要仪器设备:(列出实验中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其他物品)

实验教学大纲内容及格式要求

实验教学大纲的内容 课程名称;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性质;适用专业;课程总学时;实验(上机)计划学时;大纲编写依据;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实验目的、性质和任务;实验基本要求;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使用教材(指导书);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使用说明;大纲执笔人;大纲审定人。 实验教学大纲格式要求见附件1. 实验教学大纲填写说明 1、此表中“课程类别”是指“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2、“课程性质”是指“必修”或者“选修”课程;“实验类型”分为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 3、“课程总学时”和“实验学时”,前者是指课程包含实验课程在内的总学时数,后者是指该课程中实验课程所占的学时数,应分开填写,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只填“实验学时”; 4、“使用说明”主要是对大纲使用的某些情况需要进行的特别说明或者描述。

附件:实验教学大纲内容及格式要求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大纲制定(修订)时间:年月 课程名称: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 课程总学时:□□ 实验(上机)计划学时:□□ 开课单位:□□□学院 一、大纲编写依据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 三、实验目的、性质和任务 1、明确掌握哪些基本理论; 2、训练哪些能力,会使用哪些仪器设备; 3、掌握哪些基本实验方法或测试方法。 四、实验基本要求 1、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的选定及其选定原则说明 2、每个实验项目应达到的教学要求和具体规定 六、教材(讲义、指导书): 《□□□》,□□□编,□□□出版社,出版时间 七、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八、使用说明: 大纲制定人: 大纲审定人:

实验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一:葡萄糖杂质检查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葡萄糖中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等限量的检方法、原理、反应条件及计算。 2.熟悉纳氏比色管、验砷瓶、量筒、天平等使用方法。 3.了解药物一般杂质检查项目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1.氯化物的限量检查 2.硫酸盐的限量检查 3.重金属的限量检查 4.铁盐的限量检查 5.砷盐的限量检查 实验二特殊杂质检查 一、目的要求: 熟悉阿斯匹林、盐酸普鲁卡因中的一些特殊杂质的检查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乙酰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检查 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 实验三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重氮化法)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重氮化的反应原理,操作条件及注意事项。 2.熟悉注射液含量的测定基本方法和计算。 3.熟悉外指示剂法。 二、教学内容: 盐酸普鲁卡因含有芳伯氨基,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发生重氮化反应。 试验四氟尿嘧啶的含量测定 (氧瓶燃烧法) 一、目的要求: 学习氧瓶燃烧法的原理及操作技术。 二、教学内容: 1、燃烧瓶的使用 2、样品测定 实验五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酸性染料比色法)

一、目的要求: 掌握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生物碱制剂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对照液的制备 2、供试液的制备 1、测定法 实验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茶碱浓度 一、目的要求: 掌握离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茶碱样品制备标准曲线的基本方法及测定前样品的制备处理基本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样品的提取 2、标准曲线的绘制 实验七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要求: 掌握复方制剂中各成分的分离及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乙酰水杨酸得含量测定: 2、咖非因的含量测定: 实验四:(原待定)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 一、目的要求: 本实验为设计性实验,使同学自己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操作,完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 二、教学内容 1、同学根据所学有关专业知识按照中国药典的格式自己设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烟肼片剂含量实验方案和操作方法(设计两种方法)及应准备用的仪器、试药、试剂。 实验讲义 实验一:葡萄糖杂质检查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葡萄糖中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等限量的检方法、原理、反应条件及计算。 2.熟悉纳氏比色管、验砷瓶、量筒、天平等使用方法。 3.了解药物一般杂质检查项目的意义。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模板】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多元统计分析 课程英文名称: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总学时:40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 8 课外学时:0 学分:2.5 先修课程要求: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 课程属性:非独立设课 实验学时:8 课外学时:0 实验项目数:4 适用专业:金融学 参考教材:王淑芬,《应用统计学(第2版)》,**大学出版社,2011版。 教学参考书: 余锦华,杨维权,《多元统计分析与应用》,**大学出版社,2005 张润楚,《多元统计分析》,科学出版社,2006 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第三版)》,**大学出版社,2012 一、课程简介和基本要求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平台课。 内容涉及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统计数据的特征描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对应分析。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基本原理有更加深入理解,能够利用SPSS软件运行数据处理方法,从而为学会如何通过建立模型对现实的经济生活进行分析模拟,为实证分析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使学生将前修课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初步能力。 实验要求: 1. 学生应独立完成规定的上机习题; 2. 通过SPSS软件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软件

仪器设备:任何手提、台式计算机及网络终端。 软件:SPSS软件 经管实验中心实验室已具备上述实验条件。 四、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 五、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成绩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实验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20%。 六、实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应在掌握课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所要求必做的实验项目,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七、制定执笔者:李喆审定者:批准者: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一、概念题(每小题4 分,共16 分) 1.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3.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4.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 1935 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验类、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6. 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7.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长期系统性观察。 8. 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 9.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的。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 )。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是指(D )。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B.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C.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D.以上三项全是 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 )。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 课程名称(中文):物理实验英文名称:Physics Experiments 2.课程编码: 01000102 3.课程类别:基础独立设课 4.课程要求:必修基础实验 5.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6.课程总学时:总学分: 7.实验学时: 51 学时总学分: 1.5学分 8.应开实验学期:第 2 学期至第 3 学期 9.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信息 与计算科学。 10.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11. 编写人:徐子湘俸永格编写日前:2005年9月1日 一、实验课程简介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研究都是以严格的实验为基础,实验与数学分析相结合是 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特点。物理实验是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理论的运用与现象的观测分析,充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综 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本实验课程需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大学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 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1)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物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典型的实验方法及其物理思想。 (2)获得必要的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 2、本实验课程应达到下列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大学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分析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Material Chemical Analysis 课程编号:07111010 课程教学总学时:45 实验总学时: 15 学分: 1(包含在课程)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 成型及控制工程、冶金工程 一、目的与任务 分析化学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分析化学理论的理解,训练 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确立准确的量的概念,提 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致 的工作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从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使学生具有解决分析化学实际问题及进行简单科学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1)学习相关原理,认真写好预习报告,写出实验方法与步骤。 (2)掌握定量分析操作,了解有关分析仪器构造; (3)观察实验现象,测试记录有关数据; (4)对实验数据处理,写出实验报告; (5)分析相应的问题。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 实验项 实验项目学时类型要求备注目编号 1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2 综合选做 2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2 综合必做 3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 综合必做 4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3 设计必做 5水的总硬度的测定 3 综合必做 6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3 综合必做 7丁二酮肟法测定钢铁中镍含量 4 综合选做 8硅酸盐水泥中Fe2O3、Al2O3、CaO 4 综合选做 和MgO含量的测定 9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3 设计选做

10非水滴定法测定α-氨基酸含量 3 综合选做 11配位滴定法测定铝 2 综合选做 12水中COD测定(酸性高锰酸钾法) 3 综合选做 13纸色谱分离-氨基酸的分离与鉴别 3 综合选做 14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3 综合选做 15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3 设计选做注:实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实验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方法 实验成绩的考核,以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和实验过程为考核依据,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占课程成绩的10%~15%。 五、有关说明 最好能配备《分析化学实验计算机仿真》软件,供学生预习。 制定人:吴述平、申小娟 审定人:袁新华 批准人:杨娟 时间:2016.03.01

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材料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 Chemistry 课程编号:07031003 编写人:陈传盛审批人:刘洪波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综合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需要和安排,开设《无机材料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包括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与鉴定、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从而能够根据所学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验证所学的原理,巩固加深对课程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化并树立准确“量”的观念;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是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锻炼学生观察现象、正确记录数据和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学时学分 总学分:1.0 总学时:30 实验学时:30 本课程共设置实验14个,其中必开实验8个28课时,选开实验6个32课时。其中10个实验以验证为主,2个基本实验,1个综合性实验,1个设计实验。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1214

四、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1.化学试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规程 实验内容: (1)熟悉基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2)玻璃仪器的洗涤; (3)玻璃仪器的干燥。 实验要求: (1)学习基础化学实验室规则和安全守则; (2)领取并熟悉基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用途、性能及其使用方法; (3)学会并练习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主要仪器:玻璃仪器一套,计算机一台,投影仪一台,实验录像教学带一套。K2Cr2O7(s),H2SO4(浓),NaOH(s),去污粉,丙酮,无水乙醇,乙醚。 2.天平的使用和NaCl标准溶液的配制 实验内容: (1)电子天平的使用; (2)NaCl标准溶液的配制。 实验要求: (1)了解电子天平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掌握电子天平正确操作和使用规则; (3)掌握电子天平的称量法; (4)学会配制标准溶液。 主要仪器:电子天平,NaCl,烧杯,容量瓶。 1214

光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光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制定时间:2008年9月 课程名称:光学实验课程负责人:陶纯匡 Optical Experiments 课程分类:基础课程课程类型:必修 适应专业:应用物理、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课程总学时:48 课程总学分:1.5 实验学时: 48 实验学分:1.5 开课单位:物理学院 一.光学实验课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光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各门各类的光学实验,任何一个重要的光学分支都有着极雄厚的实验基础,光学实验是光科学发展的 发祥地与策动力。 光学实验课程是继力、热实验以及电磁学实验之后为物理类专业二年级学生(含理工综合班)开设的一门独立的基础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光学技术基本 功,如何使用光学仪器,光学系统研究光学现象与规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这一教学环节里,学生经过一定的光学测量和光电转换技术的基本训练后应具备光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技能和技巧,能够正确记录、处理数据,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正确规范地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具备从事光科学及相关领域 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备注 1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及 成象规律验证 掌握共轴等高调节的基本方法及光束的准 直;薄透镜焦距的测量;成象规律验证。 3 基础实验 2 透镜象差的分析与测 量 认识透镜的各种象差及成因;掌握透镜象差 的测量方法。 3 基础实验 3 测定透镜组的基点了解共轴球面系统的性质,学会光学系统的 共轴调节;测定透镜组的基点及焦距;验证 单个透镜与透镜组基点间的关系。 3 基础实验 4 望远镜、显微镜的设 计及应用 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结构及放大原理;测 定望远镜的放大率;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方法,学会用显微镜测量微小长度。 3 设计性 5 分光计的调节与玻璃 折射率的测定 了解分光计的构造及测量的基本原理;学会 分光计的调节方法;掌握分光计测角的方法 及测定玻璃三棱镜折射率。 3 基础实验

《应用化学实验Ⅰ》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应用化学实验Ⅰ》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 根据本校《2004级本科指导培养计划》和应用化学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 二、本实验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用化学实验?》密切配合有机波谱分析和现代仪器分析的理论课,使学生在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分析测试仪器,结合计算机知识进行各种试样组分的分离分析、成分测定、结构分析以及分析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三、本实验课讲授的基本实验理论 本实验课程讲授电化学分析、高压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以及紫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高压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与技能,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掌握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的制样技术和一般谱图的解析方法。 四、本实验课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1、掌握电位法测定离子浓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2、掌握高压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与技能; 3、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 4、了解紫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组成和构造,掌握制样技术和一般谱图的解析方法。 五、学时、教学文件 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实验32学时。 教学文件:《应用化学实验指导书》,杜宝中编,校内印刷,2004 要求: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并写出预习报告。指导教师应概述实验的原理、方法及设备使用等,具体实验步骤和实际数据处理由学生独立完成。 六、实验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实验成绩分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60%,考试成绩以最后的综述论文成绩记入总分,占实验成绩的40%。总成绩及格可获得学分,不及格者需重修。 七、仪器设备及注意事项 仪器设备: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和色谱、高效汇相色谱仪、PH/my 计。 注意事项:注意保护设备,严格按仪器使用规则操作,维持仪器的完好率。

《有机化学实验(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 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Organic Chemistry 课程性质:专业实践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化学教育本科班 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 二、课程简介 《有机化学实验》在整个有机化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师范本科化学专业独立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基本操作包括:有机化学常用仪器的选择和装配,加热和冷却,有机物的洗涤、干燥,过滤和重结晶,萃取和升华,回流,蒸馏,分馏和水蒸气蒸馏以及熔点、沸点的测定等,此外还要学会折光率、旋光度的测定及显微熔点测定仪的使用。 学会一些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分离、提纯和鉴定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基本操作包括:有机化学常用仪器的选择和装配,加热和冷却,有机物的洗涤、干燥,过滤和重结晶,萃取和升华,回流,蒸馏,分馏和水蒸气蒸馏以及熔点、沸点的测定等,此外还要学会折光率、旋光度的测定及显微熔点测定仪的使用。 学会一些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分离、提纯和鉴定方法以及简单的测试。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 四、考核方式 (1) 平时成绩:(70%) 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报告、基本操作及实验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操作考查:(30%) 考查形式:本学期实验课开设过程中随机抽取3-4个实验,实验课结束前考查。 (3) 综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70%) + 实验操作考查(30%)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 六、实验内容: 实验一、甲烷的制备及烷烃的性质 目的要求: 1、学习甲烷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方法。 2、验证烷烃的性质。 实验内容: 烷烃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一般情况下,与强酸、强碱、高锰酸钾、溴水等不起反应,但在光照下,能发生卤代反应。 甲烷是烷烃的主要代表物,在实验室中,甲烷可由醋酸钠与碱石灰作用或

物理化学实验1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1)课程教学大纲 Course Outline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Course Code)CA130 *学时 (Credit Hours) 48 *学分 (Credits) 3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中文)物理化学实验(1) (英文)Physci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1)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必修课授课对象 (Target Audience) 致远学院化学班大二学生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中文 *开课院系 (School) 化学化工学院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 授课教师(Instructor)陈先阳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课程简介(Description)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要求化学实验教学既能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要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要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旨在通过化学实验这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化学人才。 物理化学实验是继无机及分析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而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是一门面向致远学院化学班学生的必修课。本课程在基本教学内容上,主要分为热力学、相图及电化学部分。既保留了部分经典实验,同时又结合学科前沿增加了一些新的测量手段。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实践,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研究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现代的科学研究技术,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实验课教学大纲要求

机械设计(本)实验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The Experiments of Machine Design 课程性质:(必修) 学分数:1 要求先修课程:机械原理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及控制等专业 推荐书和参考书: 《机械设计》安琦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上海,2009 《机械设计》(第四版)邱宣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8 《机械设计》(第五版)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89 《机械设计与理论》(第一版)李柱国主编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夏守浩华东理工大学教材中心自编教材2009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对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实验,认识和理解,深化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常用机械零件参数的测定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的基本训练,不仅对课程教学中的基本理论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机械设计思想,提高设计机械传动部件和简单机械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1. 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内容,初步了解实验设备和仪器。结合 各实验过程,综合运用先修技术基础课程中所学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 2. 实验中,要求学生积极观察和思考,严格按实验规程操作,认真测试和记录。 3. 实验后,要填写实验报告,并由实验指导教师批阅。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1.螺栓组连接实验(4学时) 了解托架螺栓组受翻转力矩引起的载荷对各螺栓拉力的分布情况,根据拉力分布情况确定托架底板旋转轴线的位置,将实验结果与螺栓组受力分布的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较。 2.皮带传动实验(4学时) 了解皮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测定皮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分析影响皮带传动拉力的因素,了解测定机械转矩和转速的正确方法。 3.齿轮传动封闭功率流试验(4学时) 直观了解齿轮传动过程中功率传递过程,加深对齿轮传动中能量损失过程的认识,然而从根本上理解齿轮传动中啮合原理及啮合效率。 4.滑动轴承实验(4学时) 在滑动轴承运行过程中,测试载荷区内径向油膜压力的大小和摩擦系数,并确定润滑油的动力黏度μ和轴承运行转速n,绘制摩擦系数f与轴承特性系数λ之间的关系曲线和轴承内油压分布规律曲线。 四.考核方式 所有远程模拟实验项目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否则不计分。四项实验成绩的算术平均分作为机械设计实验课程远程模拟实验的实验成绩,按10%计入课程总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