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生物的启示名师教案1 青岛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生物的启示名师教案1 青岛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生物的启示名师教案1 青岛版

14、生物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资料展示各种各样的生物具有的本领。

师:生物的本领令人惊叹不已,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他们的启示下发明的,你知道他们分别是根据哪种生物的启示发明的吗?

生:船是根据鱼。

生:飞机是根据小鸟。

生:雷达是根据蝙蝠。

生:机器人是根据人。

……

师:人们根据生物的启示有很多的发明创造,人们在发明中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葱叶的启示

1、引导学生玩葱叶。

师:同学们看这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植物的叶子(展示葱叶),你知道他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拿出你们自己准备的葱,自己玩一玩,可以利用桌子上的其他材料一起玩。

学生分组玩葱叶,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玩葱叶的发现。

师:在玩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葱叶不容易弯曲。

生:葱叶承受的压力比较大。

师:如果把葱叶剪成条形,它承受的压力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对比葱叶承受压力的变化。

生:会减小。

师:葱叶剪成条形承受的压力变小,这与什么有关系呢?

生:筒形的葱叶比剪开的葱叶承受压力大。

生:筒形的结构承受压力大。

生:与他的结构是筒形的有关系。

3、制作葱叶模型

师:是不是筒形的物体承受压力都大呢?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材料制作一个葱叶模型。

视频出示三个问题:(1)你打算用什么材料做葱叶模型?

(2)怎样证明你制作的模型也具有葱叶的特性呢?

(3)把你制作的葱叶模型也剪成纸条来试一试。

学生交流讨论,研究制作和检测的方法。

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制作模型的情况

师:在活动中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生:发现筒形的模型的承受压力比较大。

生:筒形模型具有葱叶的特性。

生:纸片承受的压力小。

生:同样大小的纸,纸筒卷的越细承受的砝码越多。

小结:筒形结构承受的压力比较大。

5、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师:既然筒形结构具有承受力比较大的特性,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利用了这一特性吗?

生:钢管、足球门、篮球架、钢笔……

生:筒形叶桥。

教师小结:人们根据葱叶的特性,设计、制造了筒形的物品,这就是仿生。

板书:

建立生物模型

仿生

检测模型是否具有生物性能

研制开发新产品

活动二:观察不同的树叶,会得到什么启示?

1、观察树叶,让学生发挥想象,利用树叶的不同特点进行发明创造。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许多不同树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叶子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生:所有的叶子都有叶脉。

师:叶脉有什么作用呢?如果没有叶脉会怎么样呢?

2、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叶脉的这种作用呢?

生:做一个模型。

3、学生制作模型

4、汇报交流

(此环节放手让学生去做,按照仿生的科学探究过程去探究)

活动三:许多重大发明都受到生物启示。

1、师:许多重大发明都受到生物启示,学生们再来看这幅图片(出示薄壳结构建筑),建筑师为什么把建筑设计成这种构造?

生:美观,漂亮

生:可能是结实吧。

师: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将蛋壳凸面朝上,用铅笔从上面15厘米处自然下落撞击蛋壳,然后将蛋壳凹面朝上,用铅笔从相同的高度处自然下落撞击蛋壳,比较一下两次的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材料试着做一做。

学生实验探究

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生:凸面撞击后不容易碎,凹面撞击后容易碎,说明凸面承受力强。

生:看来薄壳结构屋顶是根据蛋壳的启示发明的。

2、师:现在的机器人能帮助我们干许多的事情,特别是智能机器人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的人类,同学们想一想自我复制的机器人会不会失去控制,给人们带来灾难呢?

学生自由辩论。

3、师:大自然中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特性,观察它们,我们会受到很多的启示,例如鲁

班根据锯齿草发明了锯,科学家利用蝙蝠发明了雷达等,小组讨论我们还能根据生

物的特性进行哪些发明创造呢?

学生小组交流,提出自己的发明设想。

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有关仿生的知识,能够利用仿生提出自己发明创造的设想,课下继续观察寻找生物的特殊本领,再提出一些发明设想,小组同学互相合作制作出几件小发明。

板书设计:

建立生物模型

仿生

检测模型是否具有生物性能

研制开发新产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