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燃气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2017燃气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2017燃气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燃气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前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燃气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燃气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将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燃气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〇一七年一月

1.1工程热力学

1.1.1熟悉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系统、热力状态及工质状态参数等

1.1.2掌握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性质、状态方程及相关参数的计算

1.1.3熟悉气体的热力过程、能量交换及参数变化

1.1.4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定义及应用

1.1.5熟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义及应用

1.1.6了解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1.1.7了解朗肯循环、再热循环、回热循环、热电循环

1.2传热学

1.2.1掌握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及规律

1.2.2熟悉导热的基本概念、导热系数;稳态导热和肋片导热过程及特点

1.2.3熟悉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单相流体对流换热过程

1.2.4了解沸腾换热与凝结换热

1.2.5熟悉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及特点、热辐射的基本定律;辐射换热计算

1.2.6掌握传热过程分析,增强与削弱传热措施

1.2.7了解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3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1.3.1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及特征,相关参数计算

1.3.2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知识

1.3.3熟悉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流体形态

1.3.4了解流动阻力、能量损失及减少阻力的措施

1.3.5熟悉管道计算:简单管路的计算、串联与并联管路的计算

1.3.6熟悉泵与风机的分类、工作原理、工作点及实际性能曲线

1.3.7了解相似原理及相似准数

1.3.8熟悉泵与风机的选用原则

1.3.9了解泵与风机的气蚀、喘振现象

1.4专业相关知识

1.4.1 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1.4.2 了解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

1.4.3 了解商标、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申报与保护

1.4.5 熟悉安全用电基本知识

1.4.6 了解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2.1燃气输配

2.1.1掌握燃气的基本性质,城镇燃气的质量要求

2.1.2熟悉燃气用户类型及用气特点、供需平衡方法

2.1.3熟悉燃气需用量及小时计算流量、年用气量计算

2.1.4熟悉城镇燃气输配系统的构成、压力级制、管材的选择

2.1.5掌握钢制燃气管道的腐蚀原因及防腐方法

2.1.6掌握燃气分配管网的流量水力计算、管网计算压力降的确定

2.1.7了解燃气管网水力可靠性的概念

2.1.8熟悉燃气调压与计量等设备设施、管道附件的工作原理及选择

2.1.9了解常用燃气压缩机、泵的工作原理与选用

2.1.10熟悉燃气的储气设施及安全装置,燃气场站的工艺及技术要求

2.1.11掌握液化石油气的特殊性、供应系统特点、运输与装卸

2.1.12掌握液化石油气灌装及容积充满度要求

2.1.13熟悉液化石油气的自然气化与强制气化

2.1.14掌握建筑物内燃气系统设计、设备选择及管道敷设要求

2.1.15了解燃气运输车辆的基本要求

2.1.16掌握燃气安全管理与技术知识

2.2燃气燃烧与应用

2.2.1掌握燃气热值、理论空气量、过剩空气系数、烟气量及燃烧温度的计算

2.2.2了解燃气着火与点火原理、燃气燃烧基本过程

2.2.3了解燃烧稳定的基本原理及稳定燃烧、强化燃烧的方法

2.2.4掌握燃气燃烧方法与燃气燃烧器的分类

2.2.5了解燃气燃烧的噪音及控制措施

2.2.6了解燃气互换性与判定指数,华白数、燃烧势

2.2.7熟悉燃气燃烧装置与用气设备的设计要求及质量标准

2.2.8熟悉排烟系统设计、安装要求

2.3燃气工程施工

2.3.1了解燃气管道的敷设与施工方法

2.3.2熟悉埋地钢制燃气管道的防腐施工及检验

2.3.3熟悉燃气管道穿跨越障碍的施工及要求

2.3.4熟悉建筑物内燃气管道及设备的施工安装要求

2.3.5了解燃气管道工程的竣工验收

2.3.6熟悉燃气管道施工安全

3 燃气行业的法律法规、规范和规程

3.1 了解《城镇燃气分类及质量要求》相关规定

3.2 掌握《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主要内容

3.3 掌握《城镇燃气技术规范》主要内容

3.4 了解《燃气输配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相关规定

3.5 掌握《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相关要求3.6了解《燃气室内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相关规定

3.7掌握《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规定

3.8了解《民用燃气器具设计、安装、验收及安全规程》

3.9了解《城镇燃气基本术语标准》、《城镇燃气标志标准》

3.10了解《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技术规程》

3.11了解《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4新技术知识

4.6了解燃气输配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

4.7了解城镇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系统

4.8了解燃气输配及应用中新材料、新设备

4.9了解低污染燃烧的机理与污染控制

4.10了解燃气管道非开挖施工与修复技术

4.11了解静电的产生与危害,防静电、防雷电措施

4.12了解汽车加气站工艺及设备

5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5.1 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5.2 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

5.3 了解知识产权法

5.4 了解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

5.5 了解专利与标准的关系和区别

5.6 了解商标的定义

5.7 了解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

5.8 了解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

5.9 了解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时效

2017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7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关于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 A.是在企业战略目标指引下,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B.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与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同 C.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D.为了取得经营活力,出版业必须以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为目标 答案:C 2.关于出版社经营目标,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 A.不断扩大出书规模,获取经济利益时出版社经营的基本目标 B.出版社一般以单一利润指标确定为自己的经营目标 C.一个正确的目标有利于卸掉各部门高效率地工作 D.出版社往往把树立品牌作为出版社经营的首要目标 答案:C 3.一个决策者在作任何决策之前都必须( )。 A.目标明确 B. 明确问题 C.收集数据 D. 找出原因 答案:A 4.关于目标管理,下面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必须坚持“三审制”,不能下放选题的决策权和稿件的终审权 B.目标管理一般分为出版社、部门、个人或项目小组三个不同层次 C.编辑部门实行目标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个人承包“ D.目标管理制可以调动出版社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效益化 答案:C 5.以下关于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前者强调的是工作的目标和预期的效果,后者强调的是个人在本岗位上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B.前者着眼于出版社的整体工作;后者是将目标落实到个人

C.前者带有一定的微观性,是后者的分解和细化 D.前者的重点在于指标体系的制定和分解,后者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定岗定人答案:C 6.在出版社中,( )主要适用于编辑部门和出版部门。 A.以计件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 B.以智能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 C.定性和定量考核结合的岗位责任制 D.其他 答案:C 7.关于聘用制对出版单位认识管理的作用,以下各项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B.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 C.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关系转变 D.由单位用人单位向国家用人转变 答案:D 8.关于出版社缴纳增值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对出版单位取得的收入中增值部分课征的一种税 B.出版社的各种收入都要缴纳增值税 C.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额等于销项增值税额扣除当期累计进项增值税额的差额 D.增值税的计算结果可以为负 答案:B 9.关于图书质量管理,下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书质量管理包括所载内容和编校两个方面 B.图书质量的管理一般以内容和编校为管理重点 C.图书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对图书质量起关键性作用 D.国家发布的图书质量管理法规和规章,体现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要求 答案:A 10.劳动聘用制度的要点,是确定出版社与劳动者的( )。

博物馆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职称考试大纲

博物馆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职称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熟悉博物馆学理论(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 二、掌握博物馆的性质与任务 三、掌握博物馆构成要素与特征 四、掌握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五、熟悉博物馆的类型及其特点 六、熟悉世界博物馆发展史 一、西方博物馆的起源——萌芽期 (1)最早的博物馆 ①古希腊特菲尔?奥林帕斯神殿——公元前5世纪——保存战利品和雕塑等古物 ②亚历山大里亚学园 前284年,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里亚港湾创建的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博物馆由大厅、研究室组成,陈列有关天文学、医学和文化艺术的藏品以及作家和诗人的手稿(公元1世纪时达50万卷)。直至公元4世纪,该馆都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科学和艺术中心。 ③古罗马万神庙∕潘提翁神庙——西方最早的人物纪念馆。 (2)特点 ①藏品数量十分有局限性,主要是战利品、古物; ②对藏品也进行收集、陈列,但未从博物馆学角度进行整理研究; ③作用主要是展示胜利者的成就; ④博物馆的功能未从其他机构的功能中分离出来。 二、中世纪时期 (1)特点 ①藏品中既包括古物,又包括藏品;②既进行收藏,又进行研究,还兼具教化功能;③多是修道院或教堂的附属品。 (2)地点:教堂、修道院、王室 (3)例举:意大利的圣?马可教堂、德国的哈雷修道院 三、近代博物馆的出现 (1)条件: ①航海发现带来的文物收集狂热,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文艺复兴对古希腊的研究热潮 ③法国大革命中认识到藏品的意义,博物馆是教育机构 乌菲齐博物馆,创建于1584年,代表人物老柯西莫,主要收藏文艺复兴时期珍品 (2)诞生——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1682年,英国贵族阿什莫林将其收藏的货币、徽章、武器、服饰、美术品、考古出土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和各种动植物矿物标本全部捐献给牛津大学,建立了向公众和学者公共开放的博物馆。这是世

北京市工程技术等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

根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和《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精神,从2005年开始,对图书资料、群众文化、档案专业试行以考代评的评价方式,申报人员参加北京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即可取得《北京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对地质勘探与矿山、测绘、冶金等28个专业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申报人员参加以上28个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即可参加相应系列专业的评审,通过评审后取得相应的《北京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一、报考条件 凡在北京地区工作,遵守国家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符合相应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自主申报参加相应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一)博士研究生毕业; (二)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2年; (三)本科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5年; (四)专科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7年; (五)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后,取得助师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满4年; (六)1982年底前取得中专学历,并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15年; (七)中专毕业后,从事农业技术及农田水利、水利建筑施工、农村能源、水产、林业等工程技术工作满15年。 上述专业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 二、2008年度考试专业与考试科目对照表

5个科目中任选1个科目 22 林业 《林业专业基础与实务》 《果树专业基础与实务》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 3个科目中任选1个科目 23 水务 《水利专业基础与实务》 《城市给排水及水处理专业基础与实务》 2个科目中任选1个科目 24 食品《食品专业基础与实务》 25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 《环境检测专业基础与实务》 2个科目中任选1个科目 26 标准化与 计量 《标准化专业基础与实务》 《计量专业基础与实务》 2个科目中任选1个科目 27 水产《水产专业基础与实务》 28 农作物《农作物栽培育种专业基础与实务》 29 畜牧兽医 《畜牧专业基础与实务》 《兽医专业基础与实务》 2个科目中任选1个科目 30 新闻《新闻专业基础与实务》 31 文物博物 《文物鉴定专业基础与实务》 《博物馆专业基础与实务》 《考古专业基础与实务》 3个科目中任选1个科目

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一、名词解释(6×5=30分) 1.反“客里空”运动 2.邮发合一 3.“癸丑报灾” 4.新闻本源 5.反馈 二、简答题(10×3=30分) 1.简要分析评价英国新闻史上的“知识税”的产生背景、作用与影响。2.新闻通讯社诞生和发展的背景是怎样的? 3.新闻价值的内涵是什么? 三、论述题(15×3=45分) 1.试比较分析政党报刊和廉价报刊的不同之处。 2.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状态有些什么表现? 3.试论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四、实务题(45分)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分析其新闻价值的各个要素,并简要说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中国13省区遭最强沙尘天气侵袭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阮煜琳)20日,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继续东移,中国新疆、青海、京津地区、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13省区都将受到沙尘天气影响。中央气象台专家说,这次沙尘天气是自2009年1月份以来影响中国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沙尘天气过程 据中央气象台监测,19日,中国北方地区遭遇了今年以来最强的沙尘天气过程。据监测资料表明,从19日晚上到20日凌晨,新疆南部、青海东北部、甘肃南部、陕西北部、宁夏、山西、河北中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出现沙尘天气,其中,内蒙古呼和浩特、吉兰太出现了强沙尘暴。 19日夜间,沙尘天气潜入北京。20日早晨,北京风沙大作、天色昏黄,室外的建筑物都蒙上了一层细细的薄沙,能见度较低,在路上行走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用围巾或口罩挡住鼻口。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建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预计20日14点至21日14点,南疆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京津地区、河北、山西、陕西东南部、河南、山东、苏皖北部、湖北北部、四川盆地东北部受到沙尘天气影响。其中,中东部地区以扬沙或浮尘天气为主,北京以浮尘天气为主,局地有扬沙。南疆盆地有沙尘暴。 林建说,2009年,中国大部地区没有遭受强沙尘暴天气的影响,这次沙尘天气过程是2009年1月份以来影响程度最强、范围最大的一次,而且影响的范围比较偏南。 对于这次沙尘天气的持续时间,这位气象专家表示,这次沙尘天气过程对中东部地区的影响,20日傍晚将告一段落。但受另一股冷空气的影响,沙尘天气对南疆盆地的影响20夜间将继续加重,并将自西向东推移,21日白天,甘肃、内蒙古等地都将受到沙尘天气滋扰,预计影响将持续到22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0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初级基础课后习题: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2020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初级基础课后习 题: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1[.单选题]按国家版权局《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图书原创作品的版税率标准为()。 A.2%~8% B.2%~9% C.3%~10% D.4%~12% [答案]C 2[.单选题]以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形式支付的稿酬,应该()。 A.列入变动成本 B.列入固定成本 C.将基本稿酬列入固定成本,印数稿酬列入变动成本 D.将基本稿酬列入变动成本,印数稿酬列入固定成本 [答案]C 3[.单选题]支付图书稿费的字数一般按实有正文计算,即以排印的版面()计算。 A.扣除各种空白后的文字数量 B.每行字数乘以每面可排行数 C.每行字数乘以全部实有行数 D.千字数计算,即每面不足500字的按千字作半,超过500字的按千字 [答案]C 4[.单选题]关于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使用在世作者的作品编写出版教科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如果作者没有事先申明不许使用,编写出版教科书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B.编写出版教科书应当按照规定向作者或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C.可以考虑编写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要求,略去作者的署名,改变作品的名称 D.被汇编的作品必须是已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1[.多选题]某出版社出版一书,并与作者约定按《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以版税方式支付报酬。该书首印10000册,第一年发行了800册,第二年发行了7000册。该书的版税应()结算。 A.在第一年底按800册 B.在第一年底按1000册 C.在第二年底按7000册 D.在第二年底按6800册 E.在第二年底按10000册 [答案]BD 2[.多选题]出版单位因使用作品而支付报酬,应体现的原则有()。 A.平等原则 B.公平原则 C.等价原则 D.按劳取酬原则 E.协商一致原则 [答案]ABCE 3[.多选题]国家版权局1999年颁布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中规定的稿酬主要支付方式有()。 A.一次性付酬 B.基本稿酬+印数稿酬 C.变动稿酬 D.版税 E.按合同约定的方式支付 [答案]ABDE

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

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模拟题 一、单选题(共67题,每题1分) 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质量是经济发展的战术问题 B.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素质 C.质量管理是兴国之道、治国之策 D.我国加入WTO之后,对企业实施质量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追求质量已成为广大企业家和质量工作者的共识 2、组织是()有机整体,安排通常是有序的。 A.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组合而成的 B.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按一定的程序,有共同的章程组合而成的 C.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单位组合而成的 D.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 3、四项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从逻辑关系来看,通常是()。 A.先计划,继而组织,然后领导,最后控制 B.先组织,继而领导,然后计划,最后控制 C.先控制,继而组织,然后领导,最后计划 D.先组织,继而控制,然后计划,最后领导 4、我国国家标准GB3935.1-1996《标准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中对“标准化”的定义为:()。 A.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单一的规则的活动 B.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统一管理,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单一的规则的活动 C.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D.对某一行业实行统一管理,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的活动 5、下列对企业标准化的概念表述正确的是()。 A.企业标准化是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搞好生产、管理、技术和营销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维护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B.企业标准化是指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搞好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C.企业标准化是指制定并贯彻实施企业标准的一系列活动 D.企业标准化是指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以搞好生产、管理、技术和营销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标准的一系列活动 6、下列不属于程序的理解要点的是()。 A.程序指的是一种方法、途径 B.方法、途径未必是程序,程序是一种规定的方法、途径,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可能有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其中所规定的一种方法或途径就是程序 C.程序不是文件,但程序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 D.某项活动或过程一般有多种程序 7、()为组织提供了关注的焦点。

2014供热专业基础与实务

供热专业基础与实务 判断题 1、流体的压缩性是指流体体积缩、密度增大的性质。 2、比摩阻是指每米管长的压力损失。 3、饱和空气的相对湿度为100%。 4、绝热节流过程是可逆的等焓过程。 5、饱和蒸汽的温度和压力之间存在单性值关系。 6、稳态温度场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7、黑体的辐射力与其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8、换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同一换热器的传热温差越大,所需传热面积越小。 9、雷诺数反映了流体速度对换热的影响。 10、民用建筑集中供暖系统宜采用蒸汽作为热媒、、 11、铸铁散热器比钢制散热器耐腐蚀。 12、热水管道的阻力数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 13、热水网路的主干线是指网路中平均比摩阻最大的一条管线。 14、散热器的组装片数是根据房间热负荷确定的,与其安装型式等无关。 15、垂直式热水采暖系统易产生垂直失调,所以多层建筑应采用水平式系统。 16、外墙、屋顶的温差修正系数为1.0. 17、高压蒸汽供暖系统与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相比,凝结水温度高,容易产生二次蒸汽。 18、相对增大用户系统的压降有利于提高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稳定性。 19、人员短期停留区的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对地表面平均温度不设最高限值。 20、在算房间采暖设计热负荷时,阳台门不计入外门附加。 21、计算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时,所有维护结构的耗热量都要计算。 22、热水管路水压图的纵坐标为管路中个点的静压力。 23、热水热力网供水管道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高于供热介质的气化压力,以免发生气化。 24、热力网管道地下敷设时宜布置于土质松软地区。 25、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二、单项选择题 1 、测压管水头是指 A 、压强水头P/γ B 、位置水头Z和动能水头v2/2g之和 C 、压强水头P/γ和位置水头Z之和 D 、压强水头P/γ和动能水头v2/2g之和 2 、湿空气的含湿量越大,则水蒸气分压力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3 、关于可逆过程的说法,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 、可逆过程没有势差或势差无限小 B 、可逆过程没有耗散效应 C 、可逆过程必然是准静态过程 D 、准静态过程必然是可逆过程 4 、关于热边界层的说法,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 、流体与壁面间存在传热温差,就会产生热边界层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9年度出版专业实务(初级)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汇集某一学科或若干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参考资料及数据,供随时查检的工具书是()。 A.手册 B.文摘 C.类书 D.年鉴 2.下列关于表谱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表谱是按事物类别或系统编制的反映时间和历史概念的表册工具书 B.表谱分为年表、历表和专门性表谱 C.年表是查检历史年代和历史大事的工具书 D.表谱一般以条目为基本单元,按条头字顺编排 3.写列关于音序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音序法是按字音和字义排检汉字的方法 B.音序法主要有汉语拼音字母法和国际音标法 C.汉语拼音字母法是根据汉字的拼音字母组成序列依照《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的顺序编排字词的排检方法 D.英汉对照对译词典,一般按汉语拼音字母法排列 4.下列图书中,无法查到成语“姹紫嫣红”相关资料的是()。 A.《中国成语大辞典》 B.《佩文诗韵》 C.《辞源》 D.《辞海》 5.期刊选题策划与图书选题策划的差别之一,在于()。 A.期刊对选题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可行性要求更高 B.期刊选题要考虑作者力量,而图书选题不必考虑 C.期刊选题策划有栏目设计 D.期刊选题需要总体策划 6.稿件的结构框架要合理,但这并不要求()。 A.各部分的内容不互相矛盾 B.各部分的公式、图形和表格表头应该一致 C.各个部分的阐述方式具有同一性 D.各个部分的前后次序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 7.编辑加工的步骤应是()。 A.准备、计划、实施、总结 B.定框架、定细节、认真审读、编制目录 C.润饰、审读、改错、核红 D.精读、粗读、比较、改错 8.关于标题编辑加工,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标题应能涵盖正文中的相应内容 B.同一作品的标题,风格和格式可以不同 C.同一部作品的标题,层次标志应当统一 D.稿件中各级标题的字体字级应当不同

《建筑施工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习题 2

建筑施工专业基习题 建筑施工专业基础知识 一、掌握房屋建筑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 (一)杆件强度、刚度、稳定的基本概念 2、杆件强度——抵抗破坏的能力 3、杆件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

4、杆件稳定 计算长度: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2l ,两端固定0.5l ,一端固定一端铰支0.7l ,两端铰支l 复习题: 单选题 1.一细长杆件l ,一端铰支一端固定,在进行压杆稳定计算时l 0,杆的计算长度应取( D )。 A. l B. 2l C.0.5l D. 0.7 l 2. 结构杆件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保证不因材料强度发生破坏的要求,称为( A )。 A .强度要求 B.质量要求 C .刚度要求 D.硬度要求 3. 结构杆件在外力作用下,保证不因其变形过大而影响的要求,称为( C )。 A .强度要求 B.柔度要求 C .刚度要求 D.硬度要求 4. 比例常数E 称为弹性模量,其单位是(B )。 A .N/m B. N/m 2 C .N/(ms) D. Ns/ m 2 5. 截面惯性矩I 的单位是(D )。 A .N/m B. N/m 2 C .m 3 D. m 4 6. 钢材试件拉断后的标距伸长率,表征钢材的( B )。 A .弹性 B .塑性 C .韧性 D .冷弯性 7. 钢材的塑性是指( B )。 A .钢材在受力破坏前可以经受可恢复变形的性能 B. 钢材在受力破坏前可以经受永久变形的性能 C .钢材在受力破坏后可以经受可恢复变形的性能 D. 钢材在受力破坏后可以经受永久变形的性能 8. 在其他参数均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哪种支座情况的受压杆件的临界力最大?( B )。 A.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B.两端固定 C.一端固定,一端铰支 D.两端铰支 9. 对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 B )。 A .极限抗拉强度 B .屈服强度 C .0.85倍的极限抗拉强度 D .钢筋比例极限对应的应力 10. 梁的支座,受力形式如图所示,该梁的最大变形应为( A )。 A .EI ql 8/4 B .EI ql 8/3 C .EI ql 6/4 D .EI ql 32/4 11. 结构杆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按其变形特点可归纳为五点,下列( D )项不属此列。 A .拉伸 B.弯曲 C .压缩 D.回扭 12. 通常在计算梁最大变形中,影响位移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与材料的弹性模量E 成反比 B.与截面的惯性矩成反比 C.与荷载大小F 成正比 D.与梁的跨度l 成反比

供热专业中级职称考试真题

供热专业基础与实务 一、 判断题 1、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的沿程阻力与管道的长度成反比。 2、气体的压缩性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3、水泵并联运行的目的是增加扬程。 4、全部由可逆过程组成的循环成为可逆循环。 5、绝热系统是指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交换的系统。 6、傅里叶定律是反映对流换热规律的基本定律。 7、等温面切线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称为温度梯度。 8、多孔材料的热导率与材料含水率无关。 9、黑体表面的表面热阻为0。 10、 供热管线应尽量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带断裂带、滑坡危险地带以及地下水位高等不利地段。 11、 同程式供暖系统是指系统中各个立管的长度相等。 12、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供、回水干管的坡度,宜采用。 13、 当量局部阻力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管段的沿程阻力转变为局部阻力来计算。 14、 双管供热系统中各个散热器的热媒平均温度相等。 15、 下供下回垂直双管式热水供暖系统易产生下热上冷的垂直失调。 16、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是依靠水的密度差进行循环的。 17、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膨胀水箱应安装在系统供水总立管的顶部。 18、 增大散热器及其支管的阻力可减轻垂直双管热水供暖系统的垂直失调。 19、 分户热计量热水集中供暖系统的热用户热量表易安装在出户回水管上。 20、 在相同的供水温度下,下供上回单管倒流式热水供暖系统散热器的面积比上供下回热水供暖系统的小。 21、 暖风机供暖时,房间所需暖风机的台数与房间热负荷无关。 22、 集中供暖系统供暖设计热负荷可采用面积热指标法进行概算。 23、 辐射供暖表面主要以辐射换热形式向房间传递热量,可忽略热对流换热量。 24、 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供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散热器。 25、 散热器易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布置在内墙侧。 二、 单项选择题 1、流体流速为v ,局部阻力系数为ξ,流体密度为ρ,则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的局部阻力计算公式为 A 、∑?=?2v P j ρξ B 、∑?=?2v P 2j ξ C 、∑?=?2v P 2j ρξ D 、∑=?2v /P 2 j ρξ 2、空气的含湿量不变时,其露点温度 A 、减小 B 、不变 C 、增大 D 、与空气温度有关 3、湿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指

答案版新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新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前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新闻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新闻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新闻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新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年一月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新闻传播的起源、过程 (一)新闻传播的起源 1. 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出现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出现起因于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原始社会,原始人掌握工具的程度还很低,生产力水平低下,为了维持生存,人们往往群居在一起,进行狩猎、采集、捕鱼等生产活动。随着互相协作机会的增多,人们之间交流的需要,于是他们便由手势语进步到不完善的语言,再进步到音节清晰的语言,最后作为人类标志的语言形成了。语言的形成为真正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提供了媒介。这以后,人类逐渐把自己获得的新闻事实概括成语言信息传递给对方,受者也能经过语言载体而获得新闻信息,新闻口头传播的条件已经形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提高,媒介又经历了文字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的一系列发展。 1、了解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传播活动: 人们之间交流新情况,新信息的社会活动 (1)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人类为什么需要新闻传播活动 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生存 社会性生产和社会性活动的必然结果 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3)新闻传播活动的渠道 人们如何进行新闻传播 1,亲身传播 2,大众传播 3,群体传播 2、新闻传播的本源 (1)掌握事实──新闻传播的惟一本源 (2)了解用事实说话——新闻的原则 用事实说话:即指记者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准备的某个事实中,让受众通过这一事实,自己来悟出某种道理。它用事实来表达意见,不是通过议论而是通过选择、对比衬托、借人之口、描绘细节等运用具体事实的方法来表现新闻主题或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倾向。

出版职业资格考试 2017年 中级基础 参考答案

2017年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试卷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参考答案 (满分200)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C 2.A 3.B 4.A 5.D 6.B 7.C 8.B 9.C 10.D 11.B 12.A 13.C 14.B 15.B 16.D 17.A 18.D 19.C 20.A 21.C 22.B 23.D 24.D 25.C 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 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正确项得0.5分) 26.BCE 27.ACE 28.BCE 29.ACD 30.BD 31.BCDE 32.BCD 33.ACD 34.BD 35.BCDE 36.ACD 37.ABC 38.CDE 39.ACD 40.ACE 41.BCD 42.BCE 43.ABC 44.CDE 45.ACD 46.ABDE 47.ABD 48.BCDE 49.ABC 50.BDE 51.CDE 52.ABCD 53.ACDE 54.ABDE 55.ACD 三、选答选择题(共2组,其中★组主要考核“传统出版”内容,▲组主要考核“数字出版” 内容;每组各10题,其中前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后5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请任选其中一组作答,如2组都作答,只按★组计分) ★组传统出版 选答单项选择题 56.D 57.B 58.D 59.D 60.A 选答多项选择题 61.ACE 62.ADE 63.ABCE 64.ABCE 65.ABC ▲组数字出版 选答单项选择题 66.D 67.D 68.C 69.C 70.B 选答多项选择题 71.ACE 72.ABCE 73.ABCE 74.BDE 75.ACDE 四、综合题(共5题,100分。要求用黑色墨水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 76.审稿题 (1)有时也兼及编辑→有时兼及的仅是发行,但有关编辑的内容往往不在其中。 (2)这是我国最早使用“出版”这一专业术语→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这一专业术语,最早使用“出版”这一专业术语的是1833年创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1

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初级) 一、单选[共5题,每题1分,总计5分] 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质量是经济发展的战术问题 B.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素质 C.质量管理是兴国之道、治国之策 D.我国加入WTO之后,对企业实施质量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追求质量已成为广大企业家和质量工作者的共识 2、下列关于质量的概念正确的是()。 A.质量是产品的一种物理属性,即耐用性 B.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C.服务的快捷性、准确性及安全性 D.质量是产品满足需求的稳定性,可靠性及时间性 3、下列关于质量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B.质量方针是企业经营总方针的组成部分 C.质量方针是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的具体要求和指令 D.企业最高管理者应确定质量方针并形成文件 4、下列不属于与价格有关的顾客满意度指标的是()。 A.公司竞争实力 B.价格的合理性 C.物有所值 D.费率或折扣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行业标准在相应国家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 B.地方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地方标准自行废止 C.地方标准不得与行业标准相抵触,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地方标准自行废止 D.在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国家禁止企业制定企业标准 6、为了加强政府对产品质量的宏观管理,掌握重要产品的质量状况,我国于()年建立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 A.1983 B.1985 C.1992 D.1998 7、下列不属于对质量专业人员处理好同事关系的要求的是()。 A.多赞美和抬高同事,发现同事的长处并请教 B.要注意对他人在工作中的贡献给予肯定 C.努力帮助所管理或指导的人员在专业上不断成长和提高 D.不进行不公平竞争,与所有的同行或有业务往来的人士发展友好关系,增进信任程度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和易性 答: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又称工作性。 弹性定律 答:弹性定律:弹性物体在拉力或压力的作用下,物体将发生伸长或压缩现象,去掉拉力或压力物体将消失变形,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失稳 答:失稳:在工程结构中,受压杆件如果比较细长,受到达到一定的数值(这时一般未达到强度破坏)时杆件突然发生弯曲,以致引起整个结构的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失稳。 凝胶材料 答:凝胶材料:在建筑材料中,经过一系列物理作用、化学作用,能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将其他固体材料胶结成整体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统称为凝胶材料。 钢筋的连接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答:焊接;机械连接;绑扎连接2.建筑结构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项功能答: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项。答:抗拉性能;冲击韧性;耐疲劳性 土方机械化施工常用的机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挖掘机(包括正铲、反铲、拉铲、抓铲等)、____________等。答:推土机;铲运机;装载机 1.建筑装饰装修荷载变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有哪些?应采取哪些对策? 答:建筑装饰装修荷载变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变动结构或增加荷载两个方面,应采取以下对策:2.(1)在设计和施工时,必须了解结构能承受的荷载值是多少,将各种增加的装饰装修荷载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应对结构进行重新验算,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加固补强措施。 3.(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必须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当涉及主体和承重结构改动或增加荷载时,必须由原结构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核查有关原始资料,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核验、确认。 4.(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严禁违反设计文件擅自改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主要使用功能;严禁未经设计确认和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拆改水、暖、电、燃气、通信等配套设施。 2.普通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 答:普通混凝土一般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所组成,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还常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或集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骨料的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混凝土硬化前水泥浆、外加剂和掺合料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的流动性,便于施工操作。水泥浆硬化后,则将砂、石骨料胶结成一个结实的整体。砂、石一般不参与水泥与水的化学反应,其主要作用是节约水泥、承担荷载和限制硬化水泥的收缩。外加剂、掺合料除了起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作用外,还有节约水泥的作用。 3.试解释结构设计的两种极限状态的含义。

最新《食品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资料整理

食品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 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 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 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食品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 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 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食品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食品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G一四年一月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食品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 (一)水 1、熟悉水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按照食品中的水与其他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强弱可将食品中的水分成结合 水、毛细管水和自由水。 (1)结合水:又称为束缚水,是指存在于食品中的与非水成分通过氢键结合的水,是食品中与非水成分结 合的最牢固的水。根据与食品中非水组分之间的作用力的强弱可将结合水分成单分子层水和多分子层水。 单分子层水:指与食品中非水成分的强极性基团如:羧基-、氨基+、羟基等直接以氢键结合 的第一个水分子层。在食品中的水分中它与非水成分之间的结合能力最强,很难蒸发,与纯水相比其蒸发焓大为增加,它不能被微生物所利用。一般说来,食品干燥后安全贮藏的水分含量要求即为该食品的单分子层水。 多分子层水:是指单分子层水之外的几个水分子层包含的水,以及与非水组分中弱极性基团以氢键相结合的水。 (2)毛细管水:指食品中由于天然形成的毛细管而保留的水分,是存在于生物体细胞间隙的水。 毛细管的直径越小,持水能力越强,当毛细管直径小于o.i卩m时,毛细管水实际上已经成为 结合水,而当毛细管直径大于0.1卩m则为自由水,大部分毛细管水为自由水。 (3)自由水:是指食品中与非水成分有较弱作用或基本没有作用的水。 结合水与自由水的区别:结合水在食品中不能作为溶剂,在-40C时不结冰,而自由水可以作为溶剂,在-40C会结冰。 作用: (1)水在食品工艺学方面的功能 a 从食品理化性质上讲,水在食品中起着溶解、分散蛋白质、淀粉等说溶性成分的作用,使它们形成溶液或凝胶。 b 从食品质地方面讲,水对食品的鲜度、硬度、流动性、呈味、耐贮性和加工适应性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c 从食品安全性讲,水是微生物繁殖的必需条件。 d 从食品工艺的角度讲,水起着膨润、浸透、均匀化等功能。 (2)水在食品生物学方面的功能 a 水是体内化学作用的介质,亦是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是组织或细胞所需养分和代谢物质以及排泄物质转运的载体。 b 水的比热大,是体温良好的稳定剂。 更多精品文档

2017燃气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燃气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前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燃气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燃气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将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燃气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〇一七年一月

1.1工程热力学 1.1.1熟悉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系统、热力状态及工质状态参数等 1.1.2掌握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性质、状态方程及相关参数的计算 1.1.3熟悉气体的热力过程、能量交换及参数变化 1.1.4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定义及应用 1.1.5熟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义及应用 1.1.6了解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1.1.7了解朗肯循环、再热循环、回热循环、热电循环 1.2传热学 1.2.1掌握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及规律 1.2.2熟悉导热的基本概念、导热系数;稳态导热和肋片导热过程及特点 1.2.3熟悉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单相流体对流换热过程 1.2.4了解沸腾换热与凝结换热 1.2.5熟悉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及特点、热辐射的基本定律;辐射换热计算 1.2.6掌握传热过程分析,增强与削弱传热措施 1.2.7了解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3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1.3.1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及特征,相关参数计算 1.3.2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知识 1.3.3熟悉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流体形态 1.3.4了解流动阻力、能量损失及减少阻力的措施 1.3.5熟悉管道计算:简单管路的计算、串联与并联管路的计算 1.3.6熟悉泵与风机的分类、工作原理、工作点及实际性能曲线 1.3.7了解相似原理及相似准数 1.3.8熟悉泵与风机的选用原则 1.3.9了解泵与风机的气蚀、喘振现象 1.4专业相关知识 1.4.1 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1.4.2 了解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 1.4.3 了解商标、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申报与保护 1.4.5 熟悉安全用电基本知识 1.4.6 了解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国际新闻报道理论与实务的笔记

第一讲记者的专业素养与欧美新闻报道风格 一、专业素养——优秀记者的内涵 优秀记者:职业水准、职业道德 职业水准:专业素养之根本 1、广博的知识面1、独家报道意识 2、强烈的好奇心2、追求个人风格 3、突出的思辨性3、时时讲究细节 职业道德:专业操守、敬业精神 新闻伦理: 新闻报道诸伦理原则:生命至上原则,最小伤害原则,善良原则,良知原则 二、欧美新闻报道的话语特色 1、英国(全职记者15000人,其中女性占1/3,60%记者年龄超40) 英国媒体传统,八卦风格 街头小报:Tabloid 狗仔队:Paparazzi 拐点:戴妃之死 一、公众迁怒八卦报纸和狗仔队 二、八卦对舆论影响甚微 三、严肃报纸的广告收入和发行量上升 2、法国 (1)记者6万,专业记者略过半数 (2)近年趋势:年轻化,专业化(模特、运动员),女性化,自由记者(3)风格:批评见长(政府的咨询者) 受社会责难(历史) 思辨力强,分析透彻(现在) 影响舆论评头论足 3、德国 (1)记者6万,女性1/3,半数未婚

(2)风格:白描写实(更关注政治、社会) 公营大于私营受政府影响 4、美国 (1)记者38岁(平均年龄)1/3女性驻外女性增加 (2)风格:深度调查 水门事件:传统记者和调查记者 Munkvaker 揭露性记者 (3)调查记者:自己的发现将隐之于众的消息报道出来的 目的:秘密 方法:与传统不同 第二讲新闻是什么 “什么是......?”(事实判断形式)“......是什么?”(价值判断形式) 一、什么是新闻 1、国内著名的新闻定义 “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的最近事实也。”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王中(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 2、国外著名的新闻定义 *“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约斯特(美《新闻学原理》)“反常的事情就是新闻。——威尔.艾尔温(美国杂志作家) 二、新闻是什么 1、新闻与信息 2、揭露性报道 3、普利策新闻奖,坏消息传统 (黄色新闻、硬新闻、软新闻) 4、新闻要素/新闻价值 三、国际新闻与国际传播 1、国际新闻报道的对象 (1)国际上发生的重要事件

2017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按2015年新版教材及2017年考试大纲总结) 第一章出版概论 一、“出版”的概念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前提和特征。 (一)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二)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转化为出版物的作品。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 3.政治性和思想性 4.经济性和产业性二、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1)形成舆论导向(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2)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3)迅速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3.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1)发现先进科技成果并促进其迅速传播,使它们尽快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2)对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 (3)科技读物使人们形成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社会观念。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增进文化积累。(2)推进文化创新。(3)优化文化选择。(4)促进文化交流。 三、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