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归纳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归纳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归纳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归纳

————————————————————————————————作者: ————————————————————————————————日期:

?

基础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基础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最新版(1 到50) 2015-06-11 医护之家 1.护理学的形成经历了人类早期护理(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中世纪的护理(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护理工作仅限于生活照料)、文艺复兴与宗教革命时期的护理、护理学的诞生(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 2.1912年国际护士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中华护士会成立于l909年,l936年改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为中华护理学会。 3.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 4.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1888年,美国护士约翰逊在福州一所医院里开办了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护理教育列为中专教育之一。1995年6月25日,全国开始了首次护士执业考试。 5.护理学的性质~是一门生命科学中综合了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的应用性科学。护理学的范畴包括理论范畴和实践范畴,其中实践范畴包括临床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社区保健、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等方面。 6.人、健康、环境和护理是护理学最基本的四个概念,其中,核心是人,即护理实践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活动。护理中的人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 7.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的服务对象从单纯的病人扩大到健康人群,即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人。 8.1990年WH0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没有绝对的健康或疾病状态,健康是动态的过程。 9.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10.成长与发展是持续的、有顺序的,并按照有规律的和可预测的方式进行。 11.机体的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自己整理)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急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院外急救:pre-hospital emergemcy medical care)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包括院前救护、院内急诊科救治、危重症监护(ICU)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完整体系。 加强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 是应用现代危重病医学理论,集具有抢救危重病人经验的专业人员和现代化的监测与治疗仪器为一体,加强对危重病人的集中治疗、监测及护理,以取得最为有效的救治效果的一种特殊场所。 床位设置一般综合性医院综合ICU床位数量占全院总床位的2%~8%,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ICU每张床位占地面积15~ 18平方米,室温保持在22.5~25.50C,湿度以55%~65%为宜 人员编制医生:床位为0.8~1:1 护士:床位为 2.5~3:1 ICU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以质量为第一的原则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院外急救:广义: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或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的总称 狭义:指有通讯、运输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区别:有否公众参与 猝死--最佳抢救时间4min 严重创伤--抢救的黄金时间1h 特点:突发性紧迫性艰难性复杂性灵活性 院外急救的原则:先排险后施救 先重伤后轻伤先施救后运送急救与呼救并重转运与监护急救相结合紧密衔接、前后一致验伤与颜色标记卡:绿色标记卡—轻伤员 意识清楚,多处软组织损伤,无需特殊治疗; 黄色标记卡—重伤员 需手术治疗,但可拖延一段时间; 红色标记卡—危重伤员 因窒息、心搏呼吸骤停、大出血及休克等造成伤员有生命危险,需立即行紧急抢救性手术以控制大出血和改善通气者 黑色标记卡—死亡 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广州模式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北京模式深圳模式香港模式 电击除颤的时机——尽早除颤原则 ●室颤、无脉性室速应迅速除颤 除颤位置:胸骨右缘锁骨下方,另一个在左乳头外侧即左腋前线第五肋间 能量选择: 单相波非同步,直接360J

【优质文档】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总结

急救护理学 1、市区急救的反应时间是15分钟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 网络。 组成: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救护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 作用:既适合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适合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 3、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 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 途中监护的统称,即在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 的救护。 4、急诊护理工作的具体目标及措施:(选择)P18 (1)、稳定急诊护理专业队伍 (2)、提高分诊准确率 (3)、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4)、完善急救备用物资管理机制 (5)、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6)、提高急诊患者的住院率 (7)、规范护理文书

(8)、保证互换沟通通畅 5、ICU的人员编制:床位:医生人数=1:0.8以上 床位:护士人数=1:2.5-3以上 ICU 收治对象: (1)、创伤、休克、感染等引起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心肺复苏后需要对其功能进行较长时间支持者 (3)、严重的多发伤、复合伤 (4)、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疾病症,如中毒、溺水、触电、虫 蛇咬伤和中暑患者 (5)、有严重并发症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力 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6)、各种术后重症患者或年龄较大,术后有可能发生意外的 高危患者 (7)、严重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失衡者 (8)、严重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肾上腺和垂体等分 泌危象患者 (9)、各种原因大出血、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各系统器官 功能不全需要支持者 (10)、脏器移植术后及其他需要加强护理者 6、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性增加 感染患者相对集中,病中复杂 各种进入性治疗、护理操作较多

基础护理学重点内容(整理)

基础护理学重点内容(整理) 1.何谓环境?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 2.请说出环境的范围有哪些?内环境:指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3.请简述对健康有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劳动条件、人际关系。4.请简述护理人员在保护环境维持人类健康中所应承担的职责是什么?(1)帮助发现环境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和好的影响。(2)告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有害物质。(3)如何保护环境资源。(4)与卫生当局共同协作,提出住宅污染对健康的威胁。(5)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6)参加研究和提供措施,以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 5.护理的基本任务有哪些?护理的基本任务有: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病痛。 6.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什么?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 7.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哪些方面?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线、音响、装饰等。8.医院适宜的温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1)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保持在22~24℃。(2)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9.何谓湿度?湿度是指相对湿度指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汽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10.适宜的病室湿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11.为什么室内要保持通风?室内通风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12.通风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通风多少时间就可达到臵换室内空气的目的通风的效果与通风的时间、室内外温差的大小、气流的速度、通风面积有关。一般情况下通风时间为30分钟就可达到臵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13.为什么说日光是维持人类健康的要素之一?自然的光照可使患者感觉舒适愉快,对康复有利;适量的日光照射可使局部温度升高,血流加快,改善皮肤和组织的营养状况,增加食欲;日光中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还可促进机体内生成维生素D。达到维持健康的目的。 14.何谓噪音?医院白天的噪音应维持在什么强度内?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0dB内。 15.病室为控制噪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哪“四轻”?病室为控制噪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16.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有:感觉障碍、目前健康状态、对环境的熟悉度、年龄、诊疗方法等。 17.请问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有哪些?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有(1)物理性损伤;(2)化学性损伤;(3)生物性损伤;(4)心理性损伤;(5)医源性损伤。 18.请问医院常见的物理性损伤有哪些?常见的物理性损伤有:机械性损伤;温度性损伤;压力性损伤;放射性损伤。 19.影响患者适应医院社会环境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患者适应医院社会环境的因素有护患关系、患者与其他人的关系、医院规则。 20.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辐射污染。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重点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医学科学中的第23个专业学科。 在我国,急诊医学1983年被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立学科。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医院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 EMSS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组织结构严密、行动迅速并能实施有效救治的医疗组织来提供快速、合理、及时的处理,将患者安全地转送到医院,使其在医院内进一步得到更有效的救治。 院前急救的任务:①为院外呼救的患者提供院前急救②突发公共事件或灾害性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救援③执行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④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⑤通信网络中的枢纽任务。美-英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将患者运往医院治疗,而法-德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将医院带到患者身边。 我国的院前急救模式,可归纳为独立型(中心大城市:沈阳、北京)、指挥型(广东省为主的南方城市: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成都)、院前型(中心大城市和部分经济较好的中等城市:上海、杭州、北京)、依托型(大部分中小城市和绝大多数市县级城市:重庆、海南)、附属消防型(香港城市:香港)等模式。 医院急诊科的主要任务:①急诊医疗②急救医疗③教学培训④科研⑤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护任务 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 ①仪器设备:心电图机、心脏起搏/除颤仪、心肺复苏机、简易呼吸气囊、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负压吸引器( 或中心负压吸引)、给氧设备、洗胃机。三级综合医院还应配备便携式超声仪和床旁X线机。有需要的医院还可配备血液净化设备和床边快速检验设备。 ②急救器械:一般急救搬动、转运器械和各种基本手术器械。 ③抢救室急救药品:心肺复苏药物、呼吸兴奋药、血管活性药物、利尿及脱水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镇静药;止痛、解热药;止血药;常见中毒的解毒药、平喘药、纠正水电质酸碱平衡失衡药、各种静脉补液液体、局部麻醉药、激素类药物等。 急救绿色通道:指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在分诊、接诊、检查、治疗、手术及住院等环节上,实施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急救服务。 CVP(中心静脉压):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指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压力,反映右心收缩前负荷。 成人进行非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首选锁骨下静脉。 我国ICU的运行模式包括:①专科ICU②综合ICU④部分综合ICU。 ICU的人员编制: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2.5~3:1。 ICU的病室设置:室温控制在24±1.5℃左右,湿度控制在55%~65%。 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加强监测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灾难:一个对社区或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包括人员、物资、经济或环境的损失和影响、这些影响超过了受灾社区或社会应用本身资源应对的能力。 灾难的分类: (一)按发生原因 (1) 自然灾害相关灾难

儿科护理学重点整理

儿科护理学 (A型选择 50*1;B型选择 10*1;名解 5*3;简答 2*5;分析 1*15) 名词解释 1、生长:各器官、系统、身体量的变化。 2、发育:细胞、组织、器官功能质的变化,包括情感--心理的发育成熟过程。 3、骨龄:通过X线检查不同年龄小儿长骨骨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并将其标准化。 4、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由于体内水分的丢失、胎粪排出,导致体重逐渐下降,约第5-6天降到最低点(小于BW的10%),一般7-10天后恢复到出生体重。 5、计划免疫: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情况制定的免疫过程。 6、小于(大于、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或低于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大于: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以上的婴儿。适于: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至90百分位之间的婴儿。) 7、口服补液盐溶液:简称ORS液,是由氯化钠2.6g,枸橼酸钠2.9g,氯化钾1.5g,葡萄糖13.5g,加水至1000ml配制而成,总渗透压为245mol/L,一般适用于轻度或中度脱水严重呕吐者。 8、分离性焦虑:指由现实的或预期的与家庭、日常接触的人、事物分离时引起的情绪低落,甚至功能损伤。 9、适中温度:指能维持正常体液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 10、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由于小儿体内Vit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失常,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11、生理性贫血:出生后由于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而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加上红细胞生成素较少,婴儿生长发育迅速,血循环量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 12、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慢性或反复咳嗽有时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唯一症状,即咳嗽变异性哮喘,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运动可加重咳嗽。 13、缺氧发作:法洛四联症的患儿常在晨起吃奶时或大便、哭闹后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青紫加重,严重者可引起突然昏厥、抽搐或脑血管意外,这是由于在肺动脉漏斗部狭窄的基础上,突然发生该处肌肉痉挛,引起一时性肺动脉梗阻,使脑缺氧加重所致。 14、差异性紫绀:动脉导管未闭时,长期肺循环血量增加,使肺动脉压力增高,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时,即产生右向左分流,患儿呈现下半身青紫,左上肢轻度青紫,右上肢正常。 15、法络四联症:是一组先天心血管的复合畸形,包括四种病理变化:肺动脉狭

基础护理学重点内容(整理)

基础护理学重点内容 (整理) 1 ?何谓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 社会因 素的总体。 2?请说岀环境的范围有哪些?内环境: 指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 3?请简述对健康有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劳动条件、人际关系。 4?请简述护理人员在保护环境维持人类健康中所应承担的职责是什么? ( 1)帮助发现环境对人类的不 良影响和好的影响。(2)告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有害物质。( 3)如何保护环境资源。(4) 与卫生当局共同协作,提岀住宅污染对健康的威胁。( 5)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6)参加研究和 提供措施,以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 5. 护理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护理的基本任务有: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病痛。 6. 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 7?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线、音响、装饰等。 8医院适宜的温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 ( 1)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 持在18?22 'C;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保持在 22?24Co ( 2)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 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 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9 ?何谓湿度? 湿度是指相对湿度指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汽的量与其达 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10.适宜的病室湿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 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当湿度过高 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岀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液排岀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 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 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11 ?为什么室内要保持通风? 室内通风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12.通风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通风多少时间就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风的时间、室内外温差的大小、气流的速度、通风面积有关。一般情况下通风时间为 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13.为什么说日光是维持人类健康的要素之一? 的日光照射可使局部温度升高,血流加快,改善皮肤和 组织的营养状况,增加食欲;日光中的紫外线有杀 菌作用、还可促进机体内生成维生素 D o 达到维持健康的目的。 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 觎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 35?40dB 内 15.病室为控制噪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哪 “四轻” ? 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有:感觉障碍、目前健康状态、对环境的熟悉度、 年龄、诊疗方法等。 17?请问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有哪些? 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有(1)物理性损伤;(2)化学性损伤;(3) 生物性损伤;(4)心理性损伤;(5)医源性损伤。 18. 请问医院常见的物理性损伤有哪些? 常见的物理性损伤有:机械性损伤;温度性损伤;压力性损伤; 放射性损伤。 19. 影响患者适应医院社会环境的因素有哪些? 其他人的关系、医院规则。 通风的效果与通 30分钟就可达到置 自然的光照可使患者感觉舒适愉快, 对康复有利;适量 14?何谓噪音?医院白天的噪音应维持在什么强度内? 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 患者感觉不愉 病室为控制噪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 “说 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 轻” 影响患者适应医院社会环境的因素有护患关系、 患者与

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2、熟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教学内容: 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1、院前急救 2、急诊科抢救 3、危重病抢救 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5、急危重症护理学的人才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 第二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教学目标:了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任务、管理。 教学内容: 一、建立、健全急救组织,形成急救网 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管理 第二章院外急救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标: 了解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 院外急式;救服务体系设置与管理。 教学内容: 一、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二、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三、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四、院外急救服务体系设置与管理

第二节院外急救护理 教学目标:掌握院外急救中的评估和救护要点。 教学内容: 一、现场评估与呼救 1、现场评估:意识、气道、呼吸、循环。 2、紧急呼救 二、现场救护 1、体位 2、检伤:头部体征、颈部体征、脊柱体征、胸部体征、腹部体征、骨盆体征、四肢体 征 3、分类 4、现场救护要点 5、分流 三、转运与途中监护 1、常用的转运工具与特点 2、转运中的监测与护理 第三章急诊科管理 教学目标: 了解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人员组成与工作制度;急诊护理工作特点和工作流程; 仪器设备维护。 第一节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 一、急诊科的任务 二、急诊科设置 第二节急诊科人员与工作制度 一、人员组成 二、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三、急诊科的工作制度 第三节急诊护理工作 一、护理工作特点 二、护理工作流程 三、护理程序 四、护患沟通 第四节仪器设备维护 一、仪器设备的基本配置 二、维护与管理

急危重症护理学考试重点

1.心电监护的意义P233 ①持续观察心电活动。 ②持续监测心率、心律变化,监测有无心律失常。 ③观察心电波形变化,诊断心肌损害、心肌缺血及电解质紊乱 ④监测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并作为指导用药的依据。 ⑤判断起搏器的功能 2.CO中毒的急救原则有哪些?P201 ①现场急救迅速将或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昏迷患者 摆成侧卧位,避免呕吐物误吸。给予高流量、高浓度的现场氧疗。 ②急诊科救治首先是高流量、高浓度氧疗和积极的支持治疗,包括气道管理、血压支 持、稳定心血管系统、纠正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合理脱水。纠正肺水肿和脑水肿,改善全身缺氧所致主要脏器(脑、心、肺、肾)功能失调。当严重低氧血症持续,经吸痰、吸氧等积极处理低氧血症不能改善时,应及时行气管插管。 3.有创通气吸痰指征有哪些?P348 吸引指征: ①在气管导管内看见明显分泌物。 ②患者频繁或持续呛咳。 ③听诊在气管和支气管处有明显痰鸣音。 ④呼吸机流速-时间曲线呼气相出现震动。 ⑤呼吸机出现高压或低潮气量报警。 ⑥可疑分泌物引起的SpO2降低。 ⑦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等。 4.心肺复苏时常用的急救药品有?P94 ①肾上腺素(是CPR的首选药物) ②胺碘酮 ③利多卡因 ④镁剂 ⑤碳酸氢钠 ⑥阿托品 ⑦类固醇 5.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是什么?P17 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包括各种急危重症需紧急处理的患者,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急诊患者: ①各种急危重症患者:休克、昏迷、心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严重脏器功能衰竭的 生命垂危者; ②无家属陪同且需急诊处理的患者; ③批量患者,如外伤、中毒等。 6.PQRST公式描述。P71 PQRST是五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的缩写,主要用于疼痛评估。其中P (provoke): 诱

内科护理学知识点整理

内科护理学 第一章呼吸系统 1、(选)铁锈色痰-肺炎球菌肺炎;粉红色泡沫状痰-急性肺水肿;恶臭痰:厌氧菌感染。 2、动脉血气分析:CO2的压力高,要低流量,吸氧(PaO2:90-100mmHg,PaCO2:35-45mmHg)。 3、.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咳嗽与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咯血、胸痛。 痰,减少继发感染及中毒症状。按脓肿部位采取合适体位,使病变部位处于高位引流,每日1-3次,每次15-20分钟。体位引流时,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咳痰,轻拍患部;痰液粘稠不易引流者,可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易于引流;对痰量较多的患者,要防止痰量过多涌出而发生窒息。 *休息与卧位:小量咯血者以静卧休息为主,大量咯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可减少患侧胸部的活动度,既防止病灶向健侧扩散,同时有利于健侧肺的通气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首要措施。

12、(MJ)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时,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X线呈哑铃状阴影,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 13、肺结核的基本病理改变:渗出性病变、增生性病变、干酪样坏死 ★(常考)肺结核的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和全程 *肺结核患者的营养法则:三高两禁(高热、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禁烟、禁酒) 14、(简答)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中症状表现不典型者至少有以下一项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昼夜PEF变异率≥20% 。 *脱离变应原: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成的最重要因素是缺氧。 28、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氧疗应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 29、肺炎链球菌肺炎典型痰液为铁锈色,首选抗生素为青霉素。 30、肺结核的传染源为痰检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的结核病人,主要传播途径为通过飞沫传播。 31、肺结核的最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 3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影像学可表现为由肺尖至肺底呈大小、密度和分布三均匀的粟粒状结节阴影,结节直径2mm左右。 33、结核病的化疗原则为:早期、规律、程、适量、联合用药。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 提高 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 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 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 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 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第二章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 ):是集院前 急救、院内急诊科急治、重症监护病房 救治和各专科“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 的急救网络。 急诊的特点:即刻性、连续性、层次性、 系统性 院前急救(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 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 创 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 救 护、转运及途中监护救治的统称。 标准: 用最快的反应时间快速到达患者身边, 根 据具体病情转送到合适医院 给患者最大可能的院前医疗救护 平时能满 足该地区院前急救需求,灾害 事件发生是应急能力强 合理配备和有效使用急救资源,获取最 佳 的社会、经济效益 任务: 平时对呼救患者的院前急救 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或灾害性事故发生时 的紧急救援 执行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 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 普及急救知识 三要素:通讯、运输、医疗 运转模式:独立型、指挥型、院前型、 依托 型 医院急诊科:是EMSS 中最重要的中间 环节,是院前急救医疗的继续,又是医 院内急救的第一线,24小时不间断地对 来自院前的各类伤、病员按照病情轻重 缓急实施急诊或急救。 医院急诊科任务: 急诊急救(急救是首要任务) 教学培训 科研 接受上级领导指派的临时救治任务 运转 模式:独立自主型、半独立型、轮 转型 ICU (重症监护病房/加强监护病房): 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应用现 代医学理论,利用现代化高科技的医疗 设备,对危重病患者进行集中监测,强 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 ICU 的任务: 为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患者提供高级监 测治疗技术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生理功能的监测、 生命支持、预防并发症 最早时间捕捉到有重要意义的短暂动态 变 化并及时予以反馈,促进和加快患者 的康 复 运转模式:专科ICU 、综合ICU 、部分 综 合ICU 第三章急诊科的设置和管理 急救绿色通道:指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 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分诊、 接诊、检查、治疗、手术及住院等环节 上,实施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急 救服务。 范围:包括但不仅限于 各种急危重症患者:休克、昏迷、循环 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严重脏 器功能衰竭的生命垂危者 无家属陪同且需急诊处理的患者 批量患者:外伤、中毒 管理: 醒目标志, 合理配置, 正确 分诊, 首诊负责, 分区救治, 定期评价, 规范运行,有效救治 急诊护理应急预 案 基本原则: 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第一单元急危重症护理学总论 1. 4. 4. 2. 1. 3. 1. 2. 4. 1. 2. 3. 1. 2. 1. 2. 抢救优先 规范培训 有效分流 无缝衔接 优化流程 持续改进 5. 7. 1.

护理学50个常考知识点汇总

护理学50个常考知识点汇总 护理学考试的常考知识点是什么?不知道护理学常考内容,复习时必定摸瞎。这是历年护理学考试的常见知识,祝您考试顺利! 1.基础代谢率计算公式:脉搏+脉压-111 2.心肺复苏药物给药途径首选:静脉注射 3.心肺复苏首选药物:肾上腺素 4.防治脑水肿,应用最广,效果较好的脱水剂是:20%甘露醇溶液 5.急性阑尾炎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阑尾管腔梗阻 6.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是:静脉瓣膜破坏 7.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是:排尿突然中断 8.最常见的疝内容物是:小肠 9.急性重症胆总管炎病人梗阻原因主要是:胆管结石 10.手术前应行清洁灌肠的是:结肠或直肠手术 11.能预防局麻药中毒的术前用药是:苯巴比妥钠 12.肛裂典型的临床表现:周期性规律疼痛 13.胰头癌的主要临床特点是:黄疸 14.夏柯(Charcot)三联征是:剑突下绞痛,寒战高热,黄疸 15.胆石症患者出现胆绞痛时禁用:吗啡 16.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首选:5%碳酸氢钠 17.幽门梗阻患者术前3天洗胃应用:等渗盐水 18.急性阑尾炎的最常见最重要体征为:右下腹固定压痛点 19.胆道蛔虫病的典型表现是:突然发作上腹部“钻顶”样疼痛

20.乳癌多发生于:乳房外上象限 21.胆石症取石手术后,下列哪项是拔除“T”管引流的指征:术后2周,引流量减少,造影通畅 22.初期复苏的首要关键:保持呼吸道通畅 23.一般情况下,颈、胸、腹部手术后采用:半坐卧位 24.腹腔穿刺抽到不凝固血液,可见于:肝、脾破裂 25.对确定肿瘤的诊断价值最大:活组织病理检查 26.瘢痕性幽门梗阻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呕吐大量隔餐或隔夜食物 27.煮沸消毒时为提高沸点可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 28.支气管呼吸音只见于:肺炎 29.通过哪项评估可判定病人需要吸痰:呼吸音 30.肠鸣音亢进时每分钟至少能听到:10次 31.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包括杆状核,分叶核)正常应占:50%—75% 32.成人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范围为:120-160g/L 33.尿蛋白定量标本瓶中的防腐剂是:甲苯5ml 34.尿液呈酱油色见于:急性溶血 35.正常人每日无形失水量为:850ml 36.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37.甲状腺危象的主要原因是:术前准备未达要求 38.治疗骨折最常用的方法是:手法复位与外固定 39.女性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是;月经初潮 40.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但3-5个月后逐渐消失的抗体是:IgG 41.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关键的治疗是:紧急手术胆道减压

急危重症护理学1-3章试题

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一. 单选题: 1.现代急危重症护理学最早可追溯到( C ) A?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的建立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克里米亚战争期间 D .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 期间 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房的建立 2. 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何种仪器首次被用于病人救治( A ) A .人工呼吸机 B .血液透析机 C .心电监护仪 D .除颤 仪E.输液泵 3. 美国医学会于何年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C ) A. 1970 年 B. 1971 年 C. 1972年 D. 1973 年 E. 1974 年 4. 1979 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医学科学中的第多少个专业学科?( D ) A. 20 B. 21 C. 22 D. 23 E. 24 5. 1983 年,哪个学科成为美国医学界一门最新的学科?( D ) A .急诊医学 B .院前急救医学C.灾害医学 D .危重症 医学E.急救医学 6 .在我国,急诊医学何年被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立学科? ( B ) A. 1982 年 B. 1983 年 C. 1984年 D. 1985 年 E. 1986 年 7. 国家学位评定委员会何年正式批准设置急诊医学研究生点?( D ) A. 1982 年 B. 1983 年 C. 1984年 D. 1985 年 E. 1986 年 8. 我国第一张ICU病床建立于(B ) A .上海中山医院B北京协和医院C.广州珠江医院 D .北京304医院E.四川华西医院 9. 美国的急诊和危重症护士执照有效期通常为( C ) A . 1年B.3年C. 5年D . 10年E.终身10.上海市急诊适任护士认证工作始于( E ) A .2002 年 B .2003 年 C 2004 年 D .2005 年E.2006 年 二. .多选题 1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 ),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 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ABCDE A .以挽救病人生命B. 提高抢救成功率 C .促进病人康复 D .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E.减少伤残率、提高 生命质量为目的 2. 在美国,成为急诊护士的条件包括:ABCE

(完整word版)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过程中的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第二章环境 教学目的:能正确说出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能正确描述良好的医院环境所具备的特点 能正确解释环境的含义 能正确理解环境、健康与护理的关系 *能举例说明如何通过调控医院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命和生长的全部机体内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总和。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自然气候的影响:持续的高温环境可导致中暑,并没有导致肾脏、循环系统疾病及脑卒中的危险;极冷的环 境有增加呼吸道疾病和发生冻伤的可能。 2、地形地质的影响:如环境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环境中氟过量会导致氟骨症;地方性砷中毒、克山 病等都与当地地质物质成分的含量有关。 3、环境污染的影响:(1)空气污染、(2)水污染、(3)土壤污染、(4)噪声污染、(5)辐射 大气污染:毒物由呼吸道进入机体是危害最大 大气中有刺激作用的有害物(如烟尘、二氧化硫、硫化物、氯气、臭氧等),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大气中无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由于不能为人体器官所察觉,危害性比刺激性气体还要大。 水污染:引起急性中毒、致癌至畸致突变、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5月21日世界无烟日 (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2、社会阶层3、社会关系4、文化因素5、生活方式6、卫生服务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南丁格尔在护理工作中就已注意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她曾说过:“症状和痛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 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等”。 ?。 第二节医院环境 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医院:是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患者恢复身心健康的环境。 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1)医学专业化、2)安全舒适性、3)管理统一性 医院环境的分类(※) (1)物理环境 (2)社会环境 ?医疗服务环境:指以医疗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等为主的人文社会环境。 属软环境,是深层次的,抽象的,无形的。 ?医院管理环境:属软环境。 二、医院环境的调控 (一)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 (1)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米。 (2)温度: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保持在22~24℃为佳。 (3)湿度

急危重症护理学 复习 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 1急危重症护理学:就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得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得,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与科学管理得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心脏性猝死:就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一小时内发生得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有心脏原因引起得死亡。 3、复合伤:就是指两种以上得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得损伤。 4、淹溺:又成溺水,就是人淹没于水或其她液体中,由于液体、污泥、杂草等物堵塞呼吸道与肺泡,或因咽喉、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窒息与缺氧,肺泡失去通气、换气功能,使机体处于得一种急危状态。 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就是指在多种急性致病因素所致机体原发病变得基础上,相继引发2个或2个以上器官同时或序贯出现得可逆性功能障,其恶化得结果就是多器官功能衰竭。 6、中暑:就是指人体在高温下,由于水与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所引起得以中枢神经系统与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得热损伤性疾病。 二简答题 1、心肺复苏效果得判断 ①颈静脉搏动:停止按压,触摸劲动脉有搏动,说明患者自主循环已恢复 ②自主呼吸出现:如果复苏有效,自主呼吸亦可能恢复 ③瞳孔:复苏有效时瞳孔有散大开始回缩 ④面色及口唇:复苏有效时,可见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 ⑤神志:复苏有效:复苏有效,可见患者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开始抽动机,张力增加. 阿托品化:①瞳孔较前扩大②颜面潮红③皮肤干燥,腺体分泌减少,无汗,口干④肺部湿啰音消失⑤心率增快 3、ICU感染得原因: ?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性增加; ?感染患者相对集中,病种复杂; ?各种侵入性治疗、护理操作较多; ?多重耐药菌在ICU常驻 4、中心静脉压得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5~12㎝H2O ◆临床意义:小于2~5㎝H2O 表示右心房充盈不良或血容量不足; 大于15~20㎝H2O表示右心功能不良或血容量超负荷。 CVP检测对了解循环血量与右心功能具有十分重要得意义,可作为指导临床治疗得重要参考。但当患者出现左心功能不全时,单纯监测CVP则失去意义。 三填空 1、扎止血带时间越短越好,总时间不应超过5小时。使用过程中应每隔0、5~1小时放松一次,每次放松2~3分钟。 2、损伤分为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标准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急危重症护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教学时数:72学时理论36实验36 课程学分: 3 先行课程:基础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 适用专业:高职三年制护理专科 参考教材: 1.《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1(主编:王惠珍) 2.《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5(主编:周秀华) 3.《急症与急救》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主编:陆一鸣) 4.《急救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主编:陶虹) 5.《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7(主编:王志宏) 一、课程性质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研究各类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监视、护理为主要内容的一门新兴的护理临床学科。护士在面对急危重患者时,能否及时无误的对患者作出判断和救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抢救的成败。本课程可分为院外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主要以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及常用的急救技术为主要内容。 作为一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注重急救技术和危重监护的训练与操作,同时注意学生急救意识与应变能力的培养。本学科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在教学中还应注意讲授一些有关内容的最新进展与观点。理论讲授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标本、模型、图表、幻灯、投影、录象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明确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范畴,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熟悉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掌握其病情评估、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掌握常用的急救和监护技术,增强急救意识,提高应变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了解医院急诊科及重症监护科室基本结构与功能。 3.掌握院外、急诊科、ICU常用急救技术。 (二)职业技能目标 1.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术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各项护理操作中。 2.能规范进行各项急危重症护理操作。 (三)素质养成目标 1.通过学习,加深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培养热爱急危重症护理学专业、不断进取、刻苦学习的精神,对常用急救技术和国内外新进展等知识有所了解和提高。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为临床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培养高

护理教育学 重点 总结

第一章导论 1、教育的概念、本质和功能 教育(education):狭义上专指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本质:教育是一种培育人的社会活动。 功能: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体现,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2、教育学的概念和发展 教育学(pedagogy):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发展阶段:(1)早期:《学记》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学专著(2)发展: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确立了班级授课制;1809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以心理学、伦理学为学科基础,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和教学阶段理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教育与社会发展(熟悉框架) (1)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社会物质生产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具有促进作用;性质为社会物质生产是教育的基础并起决定性作用 (2)教育与社会政治: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教育为政治服务;性质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推动教育的发展;教育传播和普及文化;性质为文化与教育关系是相互部分包含,相互作用,并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 4、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的内涵及作用 (1)遗传因素:指通过某些遗传物质所传递的父母和种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解剖生理特点。作用:遗传因素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2)个体后天因素:个体出生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身心特征。 作用:个体后天因素赋予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3)环境: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形成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作用:社会环境是使人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基本条件。 (4)个体实践活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的,都要通过个体实践活动来实现。作用:个体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5)教育作用:教育对参与教育活动的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 教育是对个体发展方向的引导;是影响个体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综合;教育可使受教育者在短期内达到当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为人的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5、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顺序性要求循序渐进,阶段性要求从前到后。维果茨基认为教学的要求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proximalzone:维果茨基认为个体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个体能独立解决智力的任务;另一种是个体可能完成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个体借助他人的指导和帮助所能达到解决智力任务的水平,在这两个水平之间的过渡阶段即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