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专题运动学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专题运动学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专题运动学

2011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运动的世界》

一:课标要求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以及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能跟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并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能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世界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能举例说明生命在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二:知识点总汇

1.物体运动的描述:

(1)参照物: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事先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标准,人们把这个作为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注意:1.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任何物体都可以选做参照物。一般情况下要研究在地面附近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往往选择地面为参照物。

2.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选它本身作为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对同一个物体而言,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此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例题:小红坐在一辆由东向西行驶的列车上,则她相对于路边的大树是________的,相对于坐在她身旁的乘客是________的,相对于从她身边走过的乘务员是_________的。

解析:根据所选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就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如果位置改变了,则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是运动的:如果没改变,则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是静止的。

答案:运动、静止、运动

练习题: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和。

2.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返回舱相对于地

球是_________的,杨利伟相对于返回舱是_________的。

参考答案:1. 船岸 2. 运动静止

2.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刻度尺和停表是中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两种基本测量工具,特别是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时应该先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

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刻度尺放正,并使有刻度的一侧靠近被侧物

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4.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例题: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测量值为cm,其中准确值为 cm,估计值为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解析:测量物体时,起点从4cm开始,末端所对刻度为5.72cm,因此该物体长度为1.72cm,其中准确值为1.7cm,估计值为0.02cm.有图可以看出分度值(即最小一个格)为1mm。

练习题:

1.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一张纸的厚度约

70微米=米。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12厘米,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使用拉伸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

A、比真实值偏大

B、比真实值偏小

C、不受影响

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参考答案: 1. 分度值 7×10-5 mm 2. B

3.速度及速度的计算:

1.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用v来表示)

2.公式:v=s/t

变形公式: t=s/v

S=vt

3.单位:米/秒(m/s) 千米/时(km/h)

1m/s=3.6km/h

4.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①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②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也是理想化的运动模式,现实中快慢是变化的。

5.速度计算注意事项:

(1)计算时要注意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单位不一致,要统一单位再带入公式计算。

(2)求变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要分清到底是那一段路程的。

例题: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秒内从地面提升到15米高处。在这过程中货物作

运动,这时的平均速度是米/秒,合千米/小时。

解析:物体在提升的过程中,有静止开始运动,速度逐渐变大,一次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是边话的,做的是变速运动。变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等于全程的路程初一全程所用的时间,即:v=s/t=15m/5s=3m/s

答案:变速、3、10.8.

练习题:

1. 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 B.风弛电擎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2. 汽车在长100千米的公路上行驶,前50千米的速度为20米/秒,后50千米的速度为10米/秒,汽车在这100千米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米/秒。

3. 20XX年4月,中国铁路运行了“D”字头的动车组列车,述度可达250km/h。沈阳到北京的距离约800km,某乘客若乘坐平均速度约为100km/h的普通列车,则需要_______h;若乘坐平均速度约为200km/h的动车组列车,则可节省_____h .

参考答案: 1. C 2. 13.3 3. 8 4

三.基础训练

一、填空题

1.给下列测量记录补上单位:

一根火柴的长度约为40 ;南京长江二桥全长21.97 ;

一位初二的学生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 。

2.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一张纸的厚度约70微米=米。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12厘米,则他使用的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3. 在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mm。

4. 如图,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拖拉机和收割机一起在田野里收割小麦。以______ 为参照物,拖拉机是运动的;以收割机为参照物,拖拉机是 ______ 的。

5. 20XX年4月18日,全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提速,中国铁路开启了“追风时代”。已知芜湖到南京的距离约92km,若火车提速后以2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从芜湖到南京约需 h。以正在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铁路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二.选择题

1. 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

A、满眼风光多闪烁

B、看山恰似走来迎

C、仔细看山山不动

D、是船行

2.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地球的公转 B.汽车在行驶中

C.冰化成水 D.飞机从北京飞到广州

3. 在长江上,有一人乘船顺水下漂,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以湖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B.以船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运动的

D.以江水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4. 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飞机

5. 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以内的

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

6. 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 171.2mm

B. 1.712dm

C. 0.01712km

D. 0.1712m

7. 如图所示.高空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后,他们在飞速下降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如果我们说其中的某个运动员是静止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大地

B.飞机

C.白云

D.运动员背着的伞包

8. 汽车在平直高速路上行驶,1分钟通过1200米路程汽车速度是 ( )

A、1200米/秒

B、72米/秒

C、60米/秒

D、20米/秒

三:实验题

1. 如图2-17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测量值为cm,其中准确值为

cm,估计值为cm。

2. 如图2-18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频闪照片,从图可知,甲物体做运动,乙物体做运动。

四:计算题

1 已知普通列车的速度一般为100km/h,而磁悬浮列车的设计速度为500km/h,上海到南京的铁路线长300km,那么,磁悬浮列车从上海到南京需多长时间?行驶时间比普通列车缩短了多长时间?

2、一辆长30m的大型平板车,匀速通过一座70m的桥时,所用时间为10s,如果它以

同样的速度通过一隧道时用来20s,则这一隧道有多长?

四:拔高训练:

一:填空题

1.火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火车,车上的乘客都说自己的车对地面是静止的,过段时间,甲车上的人说甲车对地面是静止的,乙车上的人却看到甲车在向后运动了,乙车上的人是选为参照物的。

2.。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为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

那么: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

3. 通过电视,我们看到“神舟七号”飞船中的一个情景:翟志刚放开了手中的飞行手册。绿色的封面和白色的书页,在失重的太空中飘浮起来并悬停在空中。这时的飞行手册相对于_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_是运动的.

4. 汽车以25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 (从

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 滑行

60m 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m/s 。

5. 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 ,后一半路程为

6m/s ,那么它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6、一个小球从光滑的斜面上从静止开始滚下,不同的时间滚下的路程如下表所

示。

(1)取上面的坐标的纵坐标为路程s ,每格为5m ,横坐标为时间t , 每格为0.5s 。

根据图中数据描点并作出小球的路程—时间图像。

(2)在2.5s 时,小球滚下的路程为 。

(3)若斜面长35m,则小球滚到底部的时间 (选填“<”、“=”或“>”)

6s 。

二:选择题

1.兖州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A .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

B .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C .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D .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2.使用拉伸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 ( )

A、比真实值偏大

B、比真实值偏小

C、不受影响

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3.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则这辆小车()

A、在第1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这3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这3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D、只在第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4.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D 经过5秒,甲、乙两车相距10米。

5. 在以速度v1向东行驶的甲车上的人看来,乙车向西行驶;在以速度v2向西行驶的丙车上的人看来,乙车向东行驶,则乙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情况不可能的是() A.以小于v1的速度向东行驶 B。以小于v2的速度向西行驶

C. 以大于v1的速度向东行驶 D。静止不动

6. 甲、乙两人沿同一公路都由A地到达B地,甲走一半路程后跑步前进,乙走一半时间后也跑步前进,设甲、乙两人走的速度相同,跑的速度也相同,则甲、乙两人从A到B 的时间T甲和T乙的大小关系是()

A. T甲=T乙 B. T甲>T乙 C T甲

三:综合题

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上海磁悬浮列车试乘记

(图2-11)运行于上海郊外的磁悬浮列车于20XX年9月30日重新面向公众开始试运营。

列车起动后,加速相当迅速。车内安装了速度计,出发后不到1分钟时速就已超过200km.之后,虽然感觉加速的速度稍有放缓,不停增长的速度计的数字则告诉人们速度仍在持续增加。到底要加速到多快呀?正这么想着,此时显示出时速的速度计数字终于停止变动(图

2-12)。到了这么快的速度,身体上已经根本无法感受出时速到底有多少,只有快极了的感....................................觉。不过,在与高速公路并列行驶过程中看到汽车迅速向后逝去时,才体会到磁悬浮列车的........................................实力。...

时速在最大处保持近1分钟后,开始减速到200km 的时速时,感觉到周围景色的流动也开始放慢。但如果看到列车近旁的话,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还是像飞一样向后滑去。就在于这种感觉中,慢慢地看到了上海的空中大门——浦东国际机场。轨道全长约为30km ,仅仅8分钟时间就穿越了这段距离,让人感觉只是一瞬。

⑴、加点部分的文字,使作者体会到磁悬浮列车的实力。而实际上作者在描述的过程中

是以 为参照物, 是运动的。

⑵、根据图2-12所示,速度计上的最大速度是 km/h,若磁悬浮列车在这个速

度保持近1min ,则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行驶了 km 。

⑶、磁悬浮列车在全程运行中做 运动,请根据文中的画曲线的文字,计算出它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

2. 一座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630米,其中正对江面的正桥部分长2400米,一列长为300米的火车完全通过江面正桥用了3分钟,如果这列火车以这个速度行驶,它完全通过这座铁路桥需要多长时间?

3. 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图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

(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

(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一、填空题

1.mm km min 2.分度值 7×10-5 mm 3. 5.91 4. 大地静止

5. 0.46 运动

二、选择题

1. B 2. C 3. C 4. A 5. C 6. C 7. D 8. D

三、实验题

1.3.48 3.8 0.08 2。匀速变速

四、计算题

1. 0.6h 2.4h 2。 170m

拔高训练:

一、填空题

1.乙车 2。甲同学用的是毫米刻度尺,而乙同学用的是厘米刻度尺 3。飞船地球 4。 14.5 5. 4.8m/s 6. (1)图略(2)6.25 (3)< 二、选择题

1. A 2 B 3 C 4 C 5. C 6. B

三、综合题

1.(1)磁悬浮列车汽车(2) 430 7.16

(3)变速运动 62.5m/s

2. 7.7min

3. 59min 36.6m/s 131.6km/h

2018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物理总复习讲义、教案

2018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物理 总复习讲义、教案 (全册) 第一讲、机械运动 【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结构】 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 Km=1000 m;1 dm=0.1m;1 cm=10-2m;1 mm=10-3m;1μm =10-6m;1 nm =10-9m 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 课桌的高度约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一支铅笔长度约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教室每层楼高约3 m,一张纸的厚度约0.1 mm (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 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特殊的测量方法:长度的测量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用积累法测微小长度,比如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用尺规配合法测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棉线)法测量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用滚轮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2.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1h= 60 min= 360 s. (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常考的时间估测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15 s;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 考点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

中考物理复习功和机械能问题专项易错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 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子的末端缠绕在电动机上,电动机转动将下方钩码匀速提起。如果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后一次提升与前一次相比() A.功率增大、机械效率增大B.功率增大、机械效率不变 C.功率不变、机械效率不变D.功率不变、机械效率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前后两次的滑轮组是同一个滑轮组,则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不变,则机械效率不变;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物体提升的速度增大,若两次提升高度相同,则后一次所需要 的时间小于前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根据 W P t 可知,功率变大。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2019年5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运载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增大 B.运载火箭加速升空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变小,机械能守恒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在太空中,卫星绕地球运动时,没有阻力作用,没有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守恒。 【详解】 A.火箭上升过程中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 .火箭升空时向后喷出高温气体给空气一个向后的力,空气给火箭以反作用力,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火箭入轨后做圆周运动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速度减小,高度增加,所以动能减小,势能增加;北斗卫星在地球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所以机械能守恒,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3.在四川抗震救灾现场,一块水泥板质量为 0.5 t ,起重机在 5 s 内把它匀速提高 2m , 此过程中(g =10N/kg )( ) A .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的功为 1×104J B .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的功为 1×103J C .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为 2×102 W D .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为 5×102 W 【答案】A 【解析】 【详解】 AB .水泥板的质量 0.5t 500kg m == 水泥板受到的重力 500kg 10N/kg 5000N G mg ==?= 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的功 45000N 2m 110J W Gh ==?=? 故A 符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 CD .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功功率 43110J 210W 5s W P t ?===? 故C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4.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木板滑动,如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 B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C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 .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较大 【答案】D

高考理综知识点全面总结复习

物理 一、静力学: 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2.两个力的合力:F 大+F 小≥F 合≥F 大-F 小。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0。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手段。 4.三力共点且平衡,则312123 sin sin sin F F F ααα==(拉密定理)。 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tan μα=。 6.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 貌合神离,弹力为零。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9.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10、轻杆一端连绞链,另一端受合力方向:沿杆方向。 二、运动学: 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 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2.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 T S S V V V V t 2221212+=+== 3.匀变速直线运动: 时间等分时, S S aT n n -=-12 , 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V V S 212222=+, V V S t 22 > 纸带点痕求速度、加速度: T S S V t 2212+= ,212T S S a -=,()a S S n T n =--121 4.匀变速直线运动,v 0 = 0时: 时间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2:3:4:5 各时刻总位移比:1:4:9:16:25 各段时间内位移比:1:3:5:7:9 位移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2∶3∶…… 到达各分点时间比1∶2∶3∶…… 通过各段时间比1∶()12-∶(23-)∶…… 5.自由落体: (g 取10m/s 2) n 秒末速度(m/s ): 10,20,30,40,50 n 秒末下落高度(m):5、20、45、80、125 第n 秒内下落高度(m):5、15、25、35、45 6.上抛运动:对称性:t t 下上=,v v =下上, 202m v h g = 7.相对运动: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 8.“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用公式算。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间小于给出的时间时,用22v as =求滑行距离。 9.绳端物体速度分解: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为沿绳的分速度和垂直绳的分速度。 10.两个物体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接触时速度相等或者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陕西省西安市西航二中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一、物理定律、原理: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又称惯性定律。它科学地阐明了力和惯性这两个物理概念,正确地解释了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并提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惯性,它是物理学中一条基本定律。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其公式可记为F浮=G排=ρ液·g·V排液。(浮力只与ρ液,V排有关,与ρ物(G物),深度无关,与V 物无直接关系。)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线共面,分居两侧。两角相等。) 4、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阻值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基本公式是I=U/R。(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 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焦耳定律数学表达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W=PT;Q=UIT;Q=(U2/R)T 6、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二、物理规律: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对称)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三线共面、分居两侧、空大水玻小)(偏向厚平行过点) 3、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大)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定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实像在异侧,虚像在同侧。 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一物一线等大反向 5、力和运动的关系:平衡态平衡力合力为0 6、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 液体的压强越大。 7、两个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大气压值得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8、物态变化:见右图 9、三个关系:(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快,压强越小。(2)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3)气压与高度的关系:高度越高,气压月低。 10、帕斯卡原理:加在封闭容器中的液体能够大小不变的向各个方向传递。应用于液压机。 11、连通器原理:内装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液面总保持相平。 12、提高机械效率的措施:增加物重G物,减轻动滑轮重G动 13、重力和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012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2012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实验题在中考中分值约占18%左右。本讲义列举了一些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 一、平面镜成像实验 1、图表示小明和小丽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结果表明点燃的蜡烛所在位置A点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且A点与B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_蜡烛这一侧观察(选填“A”或“B”)。在得到像的位置后,应该用__________分别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二、凸透镜成像实验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 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放好仪器、点燃蜡烛后,调整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cm,试问: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蜡 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利用凸透镜的这 一原理可制成。

三、观察水的沸腾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两个错误之处: (2)实验过程中主要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甲)(乙)所示,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5)如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温度记录 则该地水的沸点为 ℃,当地的大气压 1标准大 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如下图所示,是三位同学作出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 (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可以看到沸腾现象在液体的同时发生,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热。 四、测平均速度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 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照片.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如下表:

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训练-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练习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 重50N ,物体B 重30N ,动滑轮重10N ,物体B 在匀速下降了40cm 的过程中,拉动物体A 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忽略绳重及滑轮轴上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A 移动了20cm B .绳子拉力对物体A 做的功是8J C .物体A 与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30N D .若对物体A 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 ,使物体B 可以匀速上升,则力F 的大小为40N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有两段绳子拉着动滑轮,则拉力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高度的2倍,物体 B 下降了40cm ,则A 移动的距离为 2240cm 80cm=0.8m S h ==?= 故A 错误; B .物体B 重30N ,动滑轮重10N ,忽略绳重及滑轮轴上的摩擦,则拉动A 的力的大小为 'B 11()(30N 10N)20N 22 F G G =+=+=动 绳子拉力对物体A 做的功为 '20N 0.8m 16J W F S ==?= 故B 错误; C .物体A 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的拉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为 '20N f F == 故C 错误; D .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 拉动物体A ,则A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向左的拉力F 、向右的物体B 的拉力和向右的摩擦力,物体B 匀速上升,物体A 也匀速移动,这时物体A 受到平衡力,则拉力为 '20N 20N=40N F f F =+=+ 故D 正确。 故选D 。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21运动学图像专题知识要点

运动学图像专题 主标题:运动学图像专题 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高考考查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 难度:3 重要程度:3 内容: 1、考点剖析:运动图像是高考中的热点,多以选择题出现(在计算题中也有应用),难度中等。高考较注重学生对图像的理解,有些题目利用图像分析求解能使问题简化,深刻理解运动图像的物理意义,能从图像中获得有效信息,灵活运用运动学规律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知识点:利用图像法可直观地反映物理规律,分析物理问题。图像法是物理研究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运动学中常用的图像为v-t图像。在理解图像物理意义的基础上,用图像法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如往返运动、定性分析等)会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解题既直观又方便。 3、题型分类:(主要讨论v-t图像和s-t图像,其他图像的意义在例题中说明) 点:即图像的各种交点;v-t图像中表示该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s-t图像中表示该时刻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线:即图像的斜率;v-t图像中表示该时刻物体的加速度;s-t图像中表示该时刻物体的速度 面:即图像的面积;v-t图像中表示一段时间内的位移;s-t图像中无意义; 例1、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 A、前5s做的是匀速运动 B、5s~15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m/s2 C、15s~20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m/s2 D、质点15s末离出发点最远,20秒末回到出发点 【解析】由图像可知前5s做的是匀速运动,选项A正确;5~15s内做匀加速度运动,加速度为0.8m/s2,选项B错误;15s~20s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m/s2,选项C错,质点一直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在20s末离出发点最远,选项D错误。 【答案】A 例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4s这段时间内( )

沪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习题讲义

物理中考总复习讲义--第1、2讲《电现象电路》 主讲:夏宏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常用电路和元件的符号。 3.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及其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4.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及其连接,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二.课前知识整理: ㈠摩擦起电及两种电荷: 1.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使物体带上电的常用方法是。这种方式能证明是可分的; 3.自然界中只存在___电荷,且可以存在。物理学中规定: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正电荷;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负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____。 5.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_________,它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6.中和现象:放在一起的电荷相互抵消呈中性的现象。 7.静电复印、静电除尘等均是对静电知识的应用。 ㈡电路: 1.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⑴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__。 2.一些常见电学元件符号的画法:电源电阻电铃电动机电流表电压表电键(开关)变阻器电灯相交导线不相交导线 3.⑴__________叫做通路;⑵__________叫做开路;⑶_____________叫做短路,其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串联;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并联。 ㈢导体和绝缘体 1.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导体,常见的导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_______________。 3.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常温下的玻璃是,而状态的玻璃是。 4.半导体:导电性能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5.超导体: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物质的会完全消失的现象。发生这 种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有、没有)电阻。 三.例题及巩固练习: 1.A、B、C、D四个带电小球,其中A与B相吸引,B与C相排斥,A与D相排斥。已 知D所带电荷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则:A带______电荷,B带______电荷,C带______电荷,D带______电荷。 2.轻质小球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若它们相互吸引,则小球A的带电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若它们相互排斥,则小球A的带电情况是。 3.有三个轻质小球,两两靠近时都能相互吸引,则这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不带电的验电器,当用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它接触后,验电器带______ 电,若再用另一带电体与之接触后,验电器的箔片先闭合后张开,则这一带电体带_______电,验电器后来带_______电。 5.使用电池时,绝不允许用导线直接把__________连接起来,若这样做电池会因为 ____________而损坏,这种情况叫做__________。

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物理力学(含解析)及解析

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物理力学(含解析)及解析 一、力学 1.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B.墙对弹簧的拉力 C.弹簧对手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解析】 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受力物体是手,故ABD错、C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弹力的概念,明确弹力产生的原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关键。2.如图是打台球时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用球杆击球时,台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是由于受到球杆施加的力 B. 台球被击出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前的力 C. 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台球没有受到摩擦力 D. 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 【答案】A 【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当用球杆击球时,台球受到球杆施加的力,而改变了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球离开球杆后,就不再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能继续运动是由于球有惯性,B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不是绝对光滑,在上面运动的台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慢慢停下,C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如图所示,物体沿斜而匀速下滑,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大学物理第1章质点运动学知识点复习及练习

第1章质点运动学(复习指南) 一、基本要求 掌握参考系、坐标系、质点、运动方程与轨迹方程得概念,合理选择运动参考系并建立直角坐标系,理解将运动对象视为质点得条件、 掌握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得概念;能借助直角坐标系计算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得位移、平均速度、速度与加速度、会计算相关物理量得大小与方向、 二、基本内容 1.位置矢量(位矢) 位置矢量表示质点任意时刻在空间得位置,用从坐标原点向质点所在点所引得一条有向线段,用表示.得端点表示任意时刻质点得空间位置.同时表示任意时刻质点离坐标原点得距离及质点位置相对坐标轴得方位.位矢就是描述质点运动状态得物理量之一.对应注意: (1)瞬时性:质点运动时,其位矢就是随时间变化得,即.此式即矢量形式得质点运动方程. (2)相对性:用描述质点位置时,对同一质点在同一时刻得位置,在不同坐标系中可以就是不相同得.它表示了得相对性,也反映了运动描述得相对性. (3)矢量性:为矢量,它有大小,有方向,服从几何加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系中 位矢与x轴夹角正切值 ? 质点做平面运动得运动方程分量式:,. 平面运动轨迹方程就是将运动方程中得时间参数消去,只含有坐标得运动方程、 2.位移 得大小?. 注意区分:(1)与,前者表示质点位置变化,就是矢量,同时反映位置变化得大小与方位.后者就是标量,反映从质点位置到坐标原点得距离得变化.(2)与,表示时间内质点通过得路程,就是标量.只有当质点沿直线某一方向前进时两者大小相同,或时,. 3.速度 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 得方向:在直线运动中,表示沿坐标轴正向运动,表示沿坐标轴负向运动. 在曲线运动中,沿曲线上各点切线,指向质点前进得一方.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

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密度与浮力压强(Ⅰ卷) 收藏试卷试卷分析显示答案下载试卷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 1、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显示解析2、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有一砝码已经粘上一些泥,这样测出的质量将比物体的实际质量()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显示解析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B>ρC D、ρA>ρB<ρC 显示解析4、很多动物是“物理应用高手”,它们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下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泥鳅的体表有层滑粘的液体,可以增大摩擦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 C、蚯蚓腹部有许多刚毛,可以增大摩擦 D、骆驼的脚掌很大,可以减小压强 显示解析5、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玻璃管竖直放置着,玻璃管中装有适量的水,在把玻璃管由竖直放置逐渐变为倾斜放置的过程中,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显示解析6、用塑料管能吸瓶内果汁,是由于() A、塑料管本身有吸水作用 B、人体内对果汁产生的吸引力 C、塑料管内气体被吸压强减小,大气压使果汁沿塑料管上升 D、果汁本身产生的压强大 显示解析7、体积相等的铁块和木块放入足够量的水中静止时,比较它们所受的浮力大小() A、铁块大于木块 B、铁块小于木块 C、铁块等于木块 D、无法比较 显示解析8、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用不同的液体做托里拆利实验,液柱的高度不同 B、鱼在水下吐出的气泡在上升过程,越来越大 C、不同的海拔高度,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 D、水泵的吸水高度是有限的 显示解析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ρ水>ρ油),A,B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等,A,C两点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则有() A、两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不相等 B、A,B两点的液体压强相等 C、A点的液体压强大于C点的液体压强 D、A点的液体压强小于C点的液体压强 显示解析10、质量相同的实心铜、铁、铝块(ρ铜>ρ铁>ρ铝),分别挂在某弹簧秤下并浸没于水中,比较它们的读数有()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机械运动

专题二 机械运动 一、知识要点 1.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对于一个物体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跟选取什么样的参照物有关。通常情况下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是选取地面或者是固定在地面上的某一物体,如树木、房屋等为参照物。 2.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2)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t s v = (4)单位: ①基本单位:m/s ; ②常用单位:km/h 、cm/s 等; ③换算关系:1m/s=3.6km/h, 1m/s=100cm/s 。 3.运动的分类 (1)按运动快慢分: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2)按运动路线分: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v 是不随s 与t 的改变而改变的恒量,即s 与t 的比值 t s 是恒定不变的。 5.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变速运动的快慢可用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 (3)平均速度:?????==?=v s t t v s t s v 是指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① 物体在前半段时间速度为v 1,后半段时间速度为v 2,则全程221v v v += 时 ② 一物体在前半段路程速度为v 1,后半段路程速度为v 2,则全程v v v v v 212 12+=路 可以

中考物理复习电路类问题专项易错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 1.图甲是身高、体重测量仪,当体检者站在台面上时,能自动显示身高和体重.电路原理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显示身高和体重的大小,压敏电阻R 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滑片P 随身高增高而上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大B.身高越高通过R0流越小 C.体重越大电流表示数越大D.体重越大压敏电阻两端电压越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由电路图可知,R与R0并联,电压表测滑片P下方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压敏电阻R支路的电流,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人的身高变化即滑片移动时,R0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各支路 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由I=U R 可知,通过R0的电流不变,故B错误;当身高越高 时,滑片上移,滑片P下方电阻丝的阻值变大,由U=IR可知,滑片P下方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正确; C D.当体重越大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越大,由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可 知,R的阻值越大,由I=U R 可知,通过R的电流越小,即电流表的示数越小,故C错误; 压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仍等于电源电压,故D错误.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标有“10 Ω 0.4A”字样;R2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可达到0.6A B .电压表的示数不能小于2V C .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4Ω D .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10Ω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定值电阻1R 与电阻箱2R 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与电阻箱2R 并联,测电阻箱2R 两端的电压,由题意知允许通过1R 最大电流是0.4A ,允许通过电阻箱2R 的最大电流为1A ,电流表量程为0~0.6A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可得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4A ,故A 错误; B .当电阻箱阻值最小,电路总电阻最小,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4A 时,定值电阻1R 两端电压最大为 1U 大=1I R ?大=0.4A 10Ω?=4V 电源电压6V ,根据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可得,电阻箱2R 两端电压最小为 2U =小6V -4V=2V 即电压表的示数不能小于2V ,故B 正确; C D .电阻箱2R 两端电压最小为2V ,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4A ,由I = U R 可得电阻箱2R 的最小阻值 2R 小=2U I 小 大=2V 0.4A =5Ω 电压表量程0~3V ,则电阻箱2R 两端电压最大为3V ,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小为 I 小=11U R 小=6V 3V 10Ω -=0.3A 电阻箱2R 的最大阻值 2R 大=2U I 大 小=3V 0.3A =10Ω 即电阻箱2R 的阻值范围是5Ω~10Ω,所以不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4Ω,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10Ω,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BD 。 3.关于如图所示的课堂小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精编!)高一物理《运动学知识点归纳》

运动学知识点归纳(必修一第一、二章) 【考试说明】 【知识网络】 【考试说明解读】 1.参考系 *⑴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⑵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 2.质点 ⑴定义: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⑵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只有当所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的主要三种情形: ①物体只作平动时; *②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尺度时; ③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3.时间与时刻 ⑴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⑵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⑶时刻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相对应,时间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或路程)

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⑴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一个矢量,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 有向线段,其大小就是此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⑵路程:路程等于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5.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⑴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 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⑵平均速度:物体所发生的位移跟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 度,即 t s v =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相应位移的方向。 *公式V =(V 0+V t )/2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 ⑶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方向就是物体经过某有 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6.加速度 ⑴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⑵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 即t v v t v a t 0 -=??= ⑶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的关系: *①方向关系: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相同,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没有必 然的联系。 *②大小关系:V 、△V 、a (F 合)无必然的大小决定关系!! *③*只要a 与v 方向相同,无论加速度在减少还是在增大,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若加速 度减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 *只要a 与v 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一定减小!! *7、运动图象:s —t 图象与v —t 图象的比较 (深刻把握!!) 下图和下表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s —t 图象与v —t 图象中的比较. s — t 图 v —t 图 图A-2-6-1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资料

专题训练一力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盘中,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该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砝码. 2.自行车车轮的外表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_______,菜刀的刀刃要做得很薄,这是为了_______. 3.在百米跑训练中,测得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5 s跑完34 m,即可达到最大速度11 m/s,以后保持这一速度跑完全程,则这名运动员这次百米跑的成绩(时间)是_______s,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4.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下,其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一定_______零.(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合力的方向及运动的方向_______. 5.木块的密度是0.6 g/cm3,冰块的密度是0.9 g/cm3,若它们的体积相等,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冰块受到的浮力,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_______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6.下列实物属于哪种简单机械: (1)操场上旗杆顶端的小轮属于_______ (2)码头上起重机吊钩上方的铁轮属于_______

(3)家用缝纫机的脚踏板属于_______ 7.将以下做法中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分别填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写出物理知识的内容) 拦河坝总是下部宽上部窄_______ 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_______ 自行车的轴承上要经常加油_______ 把斧柄的一端在水泥地面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汽车如果空载和满载时都以相同的速度行驶,空载时具有的动能_______满载时的动能,停在山顶上的卡车具有的重力势能_______该车在山下时具有的重力势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把一个空杯子底朝上竖直按入水中,随着杯子没入水中深度的增加,杯中空气的压强_______体积_______. 10.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密度相等的同种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____p乙(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共五本第1本

物理中考复习 联三中杨正祥

声学、光学、热学、电学复习思路 重点内容 一、中考知识点的分数分布声现象1~3 分送分题 光现象3~5 分送分题 透镜及运用5~6 分填空题画图题物态变化和热学6~12 分送分题信息题电流和电路6~8 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画图)电压和电阻2~8 分填空题选择题欧姆定律5~12 分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电功率10~15 分填空题计算题电与磁4~8 分选择题实验题信息的传递3~5 分送分题填空题多彩的物质世界4~6 分送分题选择题(第一题)运动和力3~6 分选择题实验题画图题计算题力和机械6~10 分填空题实验题画图题压力和浮力10~20 分填空题选择题画图题实验题(设计)计算题功和机械能6~10 分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仅供参考 二、必考知识点 力学密度压强和浮力简单的机械功和能 热学温度物态变化内能及利用比热容热值的应 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用 画光路图 电学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电与磁学科综合电热综合密度与压强综合简单机械与功和能综合 三、实验 (1)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2)探究液体压强更哪些因素有关 (3)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6)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 (7)探究导体在磁场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8)探究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 (9)探究电流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 (10)探究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 (11)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度的关系 (12)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 (13)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 四、注意事项 ① 看公式也要看单位,否则时徒劳,最好不要把全部公式列进一个表里 ②记概念要记牢,否则频频出错 ③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直觉往往给人们许多错觉,所以没有理论依据不能拿来做题 第一章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但声音并没有立即消失 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① 人靠声带的振动发声 ②笛靠空气柱振动发声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用无线电的原因) U 固 ? U 液 ? U 气体 声音与介质和温度有关 15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 感知声音的过程 声波 鼓膜振动 听小骨振动 听觉神经 大脑听觉中枢 耳聋 神经性耳聋 非神经性耳聋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 颌骨把声音传给听觉神经 引起听觉 据说音 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木棒,另一端抵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演奏声 双耳效应: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不一样,人据此区分声音的方位 声音的特性 ① 音调 ② 响度 ③ 音 色 噪声 从物理角度讲:由发声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噪声 从生活上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人们要听见的声音有干扰的都属 于噪声 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①声源处减弱 ②传播过程中减弱 ③人耳处减弱 声音的应用 ①声音能传播信息 (次声波预示天气) ②声音具有能量(超声波用来 打 B 超 声纳 雷达……)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大小) 声音的区别)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越快 频率越大 声音越高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年中考专题复习—易错题集锦

金戈铁骑制作 乙 图3 甲 图 5 R 1 R 2 A 1 A 2 201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易错题集锦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力F 1的力臂是( ) A 、OD B 、OC C 、OB D 、OA 2、如图2所示,在轻质杠杆的B 处挂一重物G ,O 为支点,在A 端用力使杠杆在水平方向 上平衡,则此杠杆( ) A 、一定是省力杠杆 B 、一定是费力杠杆 C 、一定是等臂杠杆 D 、以上都有可能 3、小刚用50N 的力将重30N 的铅球推到7m 远处,那么小刚对铅球做的功是( ) A 、350J B 、210J C 、0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B 、机械的功率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越高 C 、机械的机械效率越高,机械越省力 D 、机械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 5、如图3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 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 所做的总功为W 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W 1 = W 2,η1=η2 B 、W 1 = W 2,η1<η2 C 、W 1 < W 2,η1>η2 D 、W 1 > W 2,η1>η2 6、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它们同时亮同时灭,那么它们( ) A 、一定是并联的 B 、一定是串联的 C 、可能是并联的 D 、以上都不对 7、教室中的两只日光灯由一个开关控制,同时亮同时灭,那么它们( ) A 、一定是并联的 B 、一定是串联的 C 、可能是并联的 D 、可能是串联的 8、在图4中,若闭合开关S ,则( ) A 、L 1、L 2都被烧坏 B 、L 1亮,L 2不亮 C 、电压表被烧坏 D 、电流表被烧坏 9、某电阻,当它的两端的电压为4V 时,通过的电流是0.2A ,当它的两端电压为2V 时,阻值为( ) A 、10Ω B 、 20Ω C 、30Ω D 、40Ω 10、在图5中,闭合开关后发现A 1、A 2的指针偏转角度完全相同,则( ) A 、U 1∶U 2=1∶5 B 、R 1∶R 2=1∶4 C 、R 1∶R 2=4∶1 D 、R 1∶R 2=5∶1 11、如图6,电源为四节干电池串联,R 1=3Ω,R 2=6Ω,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示数是( ) A 、2V B 、3V C 、4V D 、6V 12、L 1标有“220V 、100W ”,L 2标有“110V 、40W ”,把它们并联后接在110V 的电源上, 则( ) 图1 F 1 A B O F 2 D C 图2 O A G R 1 R 2 V 图6 图 4 L 1 L 2 A S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