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声、气结合在播音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浅谈情、声、气结合在播音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浅谈情、声、气结合在播音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浅谈情、声、气结合在播音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学生姓名:傅敏

指导老师:李克萌

内容提要播音创作活动的复杂性以及播音学科中的综合性和边缘性,使其表现出了以下的几点属性:播音创作是一种特殊语言活动具有语言传播的性质;播音创作是一场新闻实践活动,具有新闻性;播音创作是一场艺术创作活动,具有一些艺术属性;播音创作是一场技术性的活动,离不开各种技术手段。播音创作是集语言、艺术、事件、技术于一身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播音创作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是声音的基础,情感体验作用的人体器官中,与发音之间相联系的就是人的呼吸器官。情感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气息的变化。所谓“气乃声之本”因此,气息的变化又会引起气息的变化。情、声、气的基本关系就是“气随情动、声随情走”,三者是有声语言创作中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本文所要阐述的就是情、气、声的有机结合在播音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包括对创作主体、创作素材、创作对象以及其在播音创作中的体现。

关键词情声气;播音创作;节奏;色彩;创作个性

目录

引言 (3)

一、情、声、气结合是播音创作的基础 (3)

(一)播音创作中的情、声、气 (3)

(二)播音创作中情、声、气的关系 (4)

二、情、声、气结合是播音创作的重要手段 (5)

(一)自如性与控制性的统一 (6)

(二)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6)

三、情、声、气结合影响整个播音创作体系 (7)

(一)情、声、气结合的掌握程度,影响创作主体的创作能力 (7)

(二)情、声、气结合的掌握程度,影响创作素材的适应范围 (8)

(三)情、声、气结合的掌握程度,影响创作对象的适应能力 (9)

四、情、声、气结合在播音创作中的体现 (10)

(一)体现色彩变化 (10)

(二)体现节奏变化 (10)

(三)体现创作个性 (11)

结语 (11)

引言

播音是以有声语言为创作手段的传播行为。广义来说是指电台、电视台等电子传媒所进行的一切有关于声音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狭义来说是指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传播信息的创作型活动。其中“创作”是核心,要求在充分理解稿件的基础上,融入播音员、主持人自己的感知和情感,从而使稿件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传达的主题立意得以升华。情、声、气结合在播音创作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创作主体必须要掌握一项业务素质,是实现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的前提保障,是得到受众普遍认可的重要法宝,只有灵活运用情、声、气的结合,播音创作活动的价值和魅力才能真正的展示出来。①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情、声、气结合在播音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一、情、声、气结合是播音创作的基础

有声语言存在与生存空间、规范空间和审美空间三种空间中。其中的生存空间是出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交流的需要和一种生存的本能,对于语言和声音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规范空间是为了使得语言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使用,对于语言有了一定的标准,比如语音、语法、词汇等,越是贴合这种标准,语言的使用的范围就越大;而对于审美空间,就要求播音员要给与听众以美的享受,在规范性的基础上,对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和美的创作,达到愉悦共鸣的传播效果。播音创作作品就是一件艺术品,给人以发挥幻想的空间,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受众。播音创作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其中情、气、声的结合是其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只有做到情、气、声的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播音创作。②

(一)播音创作中的情、声、气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情感沟通和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感、声音和气息,而应用在播音学中就是播音创作中的情、声、气。

“情”是指播音员出于播讲的目的,在播音过程中,由特定的的主题或者文章触发,并通过有

①林光耀.播音中的意境创造与情感把握[J].视听界,2013,06:101-102.

②许晋.论播音创作中的文化品味[J].现代视听,2007,05:50-52.

声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贯穿始终不断起伏变化着的情感。“声”是指播音员根据特定的主题或文章并通过电声设备等传播的,使用发声器官和播音技巧来表达出大量的信息及个人的想法和感受,传播出经过规范的训练、艺术的加工美化的有声语言。“气”指的是在播音过程中为了使有声语言更生动准确地传达出播音员的情感,播音员要做到在使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获得发声动力时自如控制。(二)播音创作中情、声、气的关系

在播音创作中,必须牢牢把握情、气、声三者的关系,做到三者的有效结合。在播音创作中,“气”是动力,是桥梁;“情”是主导,是内涵;而“声”是载体,是形式。情、声、气的存在形式虽然是独立的,但在有声语言表的中,它们却是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个播音创作活动都是无法实现的。如果我们将播音创作比喻成盖房子,情,就相当于建筑图纸,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完成图纸的设计,受图纸的支配和引导;声,就是建筑材料,是房子得以建成的基础;气,则充当着建筑工人的角色。没有图纸的引导,建筑工人拿着建筑材料也是无从下手,只能按照最传统的方法堆砌,只是架构出一个空壳,毫无美感可言,有时甚至章法大乱也不自知,即使最后将“房子”搭建完成也是漏洞百出,完全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更不能称之为“创作”。没有质量过硬的建筑材料,即使图纸设计再精妙,建筑工人技艺再高超,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经过千锤百炼,精心打磨的材料才能支撑起琼楼玉宇。而建筑工人则是可以用建筑材料将设计图纸得以实体化,从平面转化为立体的重要媒介,没有建筑工人,建筑材料与设计图纸永远是两张皮,是无法完成转化的。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在播音创作中,情、声、气缺一不可。

气随情动,声随情出,气生于情而又融于声,这就是情、气、声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播音创作中,情占据主导地位,播音员在感情色彩的作用下,指导着气息和人体发声器官共同协调运作,这样才能发出能表达出真情实感、感染受众的声音来。因此,在播音创作中要尤其注意做到以情代声、以声传情,绝对不能前后颠倒,以声造情。这种方法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会让人觉得晦涩、虚假、不能打动人心,感染别人。③

播音创作,是播音员、主持人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进行的二度创作,但并不意味着只是进行文字语言向有声语言的简单转化,播音员必须带着思考进行的创作,也就是说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将稿件的精神实质表达清楚,要在完全理解、感受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和创作目的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整的将原始创作素材的内涵和深意展现出来,同时又要在二度创作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知,使自己的创作个性在二度创作中得以表达,从而使创作素材所展现的情感更加丰富,更具表现力,更能感染受众。这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要掌握情、声、气的结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深③韩丹,王伊默.浅谈播音创作[J].职业技术,2007,18:41.

入一线,深入生活,增强认知能力,在受到文字、画面的刺激后能迅速调动自己的情感世界。言由心生,我们在播音创作的过程中,通常是根据稿件或者特定的话题托物起意、触景生情,把自己的主观世界当做语言艺术表达的对象,使自己的主观世界变得对象化、客观化,把自己的内在思想和情感转化成有声语言表达出来,使受众能够真切的体会到、感受到、聆听到发自你内心的声音。④二、情、声、气结合是播音创作的重要手段

我们都知道,语言除了客观的描述事物、事件的作用外,总是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这种感情色彩是语言发出者不自觉的附加在语言中的,使得语言就有一定的情态意义。语言中的情态意义需要依靠声音的不同形式来表现,感情色彩越丰富多样,则语言表达形式发生的变化也就越多。情感,丰富细腻;声音,可塑多变;气息,带动调配,它们之间的组合更是包罗万象,有无限的可能性,掌握了情、声、气的灵活运用,播音员、主持人的创作个性才能顺利的表达出来。它是播音创作工作“创作”价值和播音员风格魅力充分展示的前提保证。语言可以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不同的氛围下、不同的心理状态下用情声气的结合赋予不同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内容,因为语言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复杂性。

在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进行播音创作的时候,声音,是唯一最具表现力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情感载体和表现形式。内心的情感是需要通过声音和气息的协调配合表达出来,传达给受众。我们在播音创作的过程中,情、气、声的结合要做到三者相互交融、主客观高度的统一。人的精神世界的活动是极其复杂难懂的,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讲的就是人感受到了、体会到了、领悟到了一种思想或者感情,但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概念等给出具体的表达和描述,尤其是某些复杂的情绪、情结、情怀或者是一些复杂的感受、体验等,这种大多数是属于情态领域里的一些情感色彩。像一些常见的感情色彩,比如像憎恨、喜悦、悲痛等,人类的感情是丰富细腻的,一种大的情感类型下又有许多细微的差别,比如一个“喜”就又可以分为欣喜、狂喜、喜极而泣等不同的情绪,但是修饰词语太匮乏,无法更细致的划分我们的情感。这就使得,可能有时候无法准确表达出人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用我们的声音和语言,利用所给定的稿件或者话题提供的条件,充分做到情气声的结合,使人的感情完美地表达出来。情、声、气结合是播音创作的重要手段,只有掌握了情、气、声的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播音创作,实现自如性与控制性,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④王嘉佳.浅谈新闻播音创作的内外部技巧[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100-101

(一)自如性与控制性的统一

播音创作,是播音员、主持人基于文字稿件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作,不仅要最大限度的再现作者的精神内涵,更要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做到自如性和控制性的统一。情、声、气结合的灵活运用,是播音创作实现自如性与控制性的统一的重要手段。播音员自己所具备的情、气、声应该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才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稿件要求,用最丰富细腻的感情,调动声音和气息随之变化,播音创作在有控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体现自如的变化。

如果在播音创作中忽视了情、气、声的结合,语言表达就会带有一种程式化的状态,显得异常刻板而生硬。控制性太强,会给人感觉做作而且不成熟,变成了机械运动,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就好像理性取代了感性,排斥着感性。虽然实现了文字语言向有声语言的转化且声音悦耳,但传达出来的声音就会显得很“冷”,不带丝毫情绪,受众很难接受。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艺术语言源自于生活,还原生活中的自然状态就能自如的调动情感,但如果自如性太多,会让人感觉到模糊、轻率,变成随意运动,没有了确定性,好像感性已经摆脱了理性,干扰着理性。如果没有做到情、声、气的结合,一般容易加入过多的自如性,而导致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调动感情,即使情感上感受到了,声音和气息做不到对情感的有力支撑,作品所呈现出的艺术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必须牢牢把握自己情、气、声的结合程度,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在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开自己的弱势,运用情、声、气的结合实现对自己的播音创作具有自如的控制力。⑥

(二)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其次,情、声、气结合的灵活运用,是播音创作实现多样性与规整性的统一的重要手段,其中规整性是播音创作中有声语言基本特点。规整性的主要特征有:字正腔圆,呼吸无声,吐字要规范、正确,要“字字珠玑”,同时要有韵律美,切勿音包字、棉花腔、葫芦字、吐字含混、咬字塌瘪,呼吸要无声;轻重的当、格式正确,词和词组都会有轻重格式的要求。如果只关注语句本身,没有掌握情、声、气的结合,就会使语言显得的不够准确,表意不清、情感生硬;逻辑混乱、不按照语法关系,只依据自己的生理需要换气、停顿连接,不按照主次关系突出强弱,很容易混淆受众的视听,甚至曲解作者的原意。播音创作的规整性指的是在情感的支配下,以情感为依据而调动的声音和气息的变化,只有以情感为前提,声音的变化,语句的停连,重音的强调才会合理。

⑤杨汉军.播音创作中的意境把握[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204-206.

⑥吴晓蕾.播音创作的表意和审美[J].视听界,2011,03:110-111

同时,播音创作作为一门艺术创作活动,只具备规整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

1、抓个性,要有意境。从稿件内容、情感基调、主旨目的到语言特点、结构、题材,每一篇稿件或者话题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都有区别于其他稿件的地方。这种个性与特点就是我们创造出意境的最主要的条件。

2、抓语气,要有造型。语气不但体现出播音创作的目的和情感,还展示出语言丰富多彩的变化,是播音创作语言的众多技巧中最为重要的。播音员的造型并非只是指人物的老少、大小、穿衣打扮等,而且包括播音员的语言特点和风格、形象化的语言特征以及各种不同文体所具有的特殊的语言表达等。

3、抓变换,要有感情色彩。在播音创作中要有思想感情的变化以及声音、气息状态的转换。比如说表达由衷的赞扬要气徐声柔、表达憎恨厌恶是气足声硬、表达害怕恐惧是气提声凝。如果单纯追求声音的美感而不带感情色彩,导致播音中缺乏变化,容易陷入某种“腔调”或“模式”,无论播什么都是一个调子,很难感染受众。

由此可见,播音创作语言表达的多样化,就在于情、声,气结合的灵活运用,就在于充分利用话筒并综合各种有声语言表达技巧。以情感为依据,声音时高时低、时虚时实、时暗时明,语速时快时慢,语句的停连,重音的选择和语言节奏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话筒偏正、远近等。这种装饰应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多样性为我们的有声语言二度创作扩宽了道路,但绝不是对语言技巧的卖弄,一切都是在情感的激发下合理的表达。把规整性与多样性相互融合,做到规整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⑦

三、情、声、气结合影响整个播音创作体系

(一)情、声、气结合的掌握程度,影响创作主体的创作能力

在先秦两汉时期的绘画理论中,孔子提出来“绘事后素”的思想,书面意思是炫丽的彩色绘画要以白色为底。后来,“绘事后素”成了画家们普遍遵循的根本原则。“绘事后素”后来引申为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本质具有天然朴素的品质,是最本质的东西,装饰只是为了表现本质,为本质而服务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专注于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而忽视了播音创作的本质,即真实的思想感情,就会使得语言的表达显得机械化和苍白无力,发自内心的思想情感是有声语言自然朴实之声的根本本源。我们这里提到的发于心的感情,是为了强调真实的⑦柳晓.播音创作中的状态[J].新闻爱好者,2011,21:92-93.

自然流露的感情,在这种自然流露的感情的带动之下,才能用最自然、最真实、最朴实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掌握了情、声、气的结合,播音员、主持人就会对某些类型、某种文体的稿件,对某些声音形态、气息控制,对某种外在因素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而对于一些不能很好适应的播音员,就会只注重表现形式上的东西,而忽略了真性情和思想感情,就会让人觉得有矫揉造作、虚情假意之感。⑧

但同时声音的训练和技巧的学习是很重要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播音创作的过程中,语言表达形式、语言技巧可以为饱含感情的自然朴实的有声语言做铺垫的,帮助播音创作者表达出自然质朴的言语。情、气、声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三者可以组合出无限种可能性,人类的情感细腻丰富,要将它表达出来,就必须要具备很好的声音弹性和气息控制,不然就算找准了情感而声音、气息达不到所要表达的状态也是功亏一篑。例如播报新闻长句时,心中明白要客观公正,节奏明快的向受众传达事件的新鲜感,但没有绵长稳健的气息作支撑,就会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进行无意义的停顿,导致语句不连贯,减弱新鲜感,甚至导致语义传达不明确。只有掌握了情、声、气的结合才不会出现表错情达错意、感情不够,声音气息缺乏变化或情感太足,表达过于夸张的现象,播音员、主持人才能更自如的进行播音创作。

(二)情、声、气结合的掌握程度,影响创作素材的适应范围

创作素材是进行播音创作活动的依据,广义来说包括文字稿件、资料、画面、音响等,狭义来说就是指文字稿件。播音中的情、声、气不是一项孤立,必须要统一于稿件,脱离了稿件,情、声、气的结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同时,没有了情、声、气的结合,不同文体、不同色彩、不同表达形式的文字稿件所独具的魅力也无法展现出来。例如在进行新闻播音时,秉持着客观公正的原则,但这绝不是说播音员主持人在播读新闻就要毫无感情,满足于“念字机器”的播音状态。新闻应该有,而且必须有“情”,没有情就无法表达观点和态度,新闻播音也就失去了宣传的意义。要在充分调动情感的基础上,声音和气息自然就会带动而出,但为了新闻客观公正的形象,也对情、声、气提出了具体要求:

字正腔圆、呼吸无声——这是精确和美感的结合,这是长期训练和熟练运用的结合。

感而不入,语尾不坠——应该感受到,却无暇进入,这是心理上的基本状态。

基调恰当,语气清脆——新闻语言的语气,主要是转述中的叙述,现有描写和抒情,极少评论。而新鲜感造就了语气的清脆,干净利落,毫不犹豫,点到为止,流畅爽快。

节奏平稳,语速适中——虽然也可以起伏变化,有的轻快,有的沉缓,有的昂扬,有的凝重。

⑧张莲.播音创作中对稿件整体性的把控探析[J].科技传播,2013,16:4+3.

但就每一则新闻来说,总体上是平稳的。⑨

而通讯播音,是播音员以真实的情感体验,具体、形象、生动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播音文体。通讯播音不像消息、评论播音那样节奏平稳,加入了更多描绘性和抒情性的语言,夹叙夹议感情更加细腻、浓厚。因此通讯播音在准确、鲜明的基础上,语言表达更加生动性。在情、声、气的结合上有以下特点:气息控制形式多样;吐字发音方法多变;停连、重音等位置确定灵活;语势曲折,语气节奏变化幅度大。

掌握了情、声、气的结合,不同稿件的艺术魅力才能得以展现,不至于出现“千篇一律”的状况,播音创作的表现形式才能更加多样。

(三)情、声、气结合的掌握程度,影响对创作对象的适应能力

播音创作中的创作对象就是受众。受众,是播音创作的接收者,播音创作的终极目标就是服务受众,获得受众的认可,没有受众播音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作活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施拉姆曾这样解释:受众参与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尽可能的提供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这个理论用在播音创作中也一样,受众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的,播音创作活动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和愿望。众口难调,播音创作活动想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就需要掌握情、声、气的结合。例如,小朋友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就需要丰富的情感变化,夸张多变的声音造型和节奏的调整来吸引他们。在演播童话寓言时,要根据文字所描述的情节,调动比日常生活中更丰富情感,情景再现,甚至可以运用气息的深浅、呼吸的强弱、快慢、倒抽气、蓄气、憋气、叹气、膈肌的弹发等多种气息控制方法,以及气息经过口腔、鼻腔的摩擦等使声音富于多种造型的变化来体现出特定的形象和感情色彩,以及咬字刚柔、松紧,发音位置的前后对比,声音的强弱、虚实变化,通过这样的对比,使文中描绘的情、景、物更加生动,使童话中的形象更加鲜明,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小朋友们面前,产生如见其状,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而对于老年朋友来说,这样夸张多变的表达就显得不合适了,情、声、气的结合要更加自然流畅,音色应该较为甜美、温柔,语气语调要平缓柔和,感情更为质朴真挚、深厚而不外漏,让观众感觉播音员、主持人就在耳边、面前与他谈心,是观众亲切朴实的知心朋友。

⑨张颂. 朗读美学[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四、情、声、气结合在播音创作中的体现

(一)体现色彩变化

一篇文章作品的思想情感体现在辞章文采中,而播音创造者的思想情感体现在播音员的声音气息中。在播读的过程中,总的色彩基调体现在文章总体的基调中,而具体的色彩在语气中体现出来。语气的变化,是播音创作中的一种表达技巧,它是在思想情感的运动状态下,支配发声器官表现出来的声音形式。播读者的语气色彩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改变、涂抹,它是在语言内在的具体的思想情感的运动状态中表现出来。这种语气色彩就表现在声音气息的变化上,比如,悲壮的语气色彩一般是“气沉声缓”,喜庆的语气色彩一般是“气满声高”,谄媚的语气色彩一般是“气徐声柔”,讽刺的语气色彩一般是“气浮声跳”,等等。一般来说,对于客观性的描写,语气色彩应该要平淡一些,而对于主观性描写的语言,语气色彩要浓郁。如果两者用同样的语气来处理,就会使播音创作缺少层次感,难以表达出重点和主次。在通过有声语言进行二度创作时,要通过虚实明暗的不同语气对比以及情声气的有效结合来表达出语言画面的不同层次感。⑩

(二)体现节奏变化

播音创作中的所要表达的内容决定了声韵节奏,而声韵节奏又影响着内容的表现。记得曾经有一位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看一篇节奏感好的文章,感觉周身的肌肉都动了起来,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作为播音创作者,当在对文稿进行二次创作的时候,应当要特别注意把文稿的节奏感加以升华然后再表达出来。而节奏感的升华就需要创作者做到情气声的有效结合,这样,听众才能融入到作品中,作品的感染力才能进一步的加强。

人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生理、心理与生活节奏都是不通的。播音节奏美的来源是有声语言在思想情感的驱动下,在发展关系中,有规律的形成自然地各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对待播音创作中的节奏应该采取同一种有变化、变化中又有统一的思想方法,节奏的运用,足以很大的影响到原作品的思想内容。单单只强调用统一的基本的节奏型来表现播音创作,而不重视节奏的对比变化,这样会使得播音创作变得呆板、单调;而如果只强调节奏的灵活性和多边形,忽视了节奏上的统一,也会导致作品杂乱无章,毫无美感,没有突出重点和主次。节奏和语气都是属于表达技巧,他们的表达形式需要借助于高低、轻重、快慢、停连、抑扬等因素来加强对比来表现语流中的疏密相间,虚实相生。就会使得播音创作变得生动,富有虚实明暗色彩的变化而变得富有画面感。因此,情声气的结合体现出了节奏的变化,使得表现内容更加丰富和有感染力。

⑩权倩.浅谈播音创作应具备的基础[J].金田,2013,07:127.

(三)体现创作个性

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欢迎和期待个性化的播音创作。但需要强调的是,播音创作中的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不是刻意的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而是在稿件话题的激发下以及语言标准规范下展现出播音员的个性美。

播音创作中的声音形象的个性特点,是播音者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特性,包括心理特性、生理特性以及社会特性。是一种可以通过生活本身的独特个性展现出现实的本质方面的一种方法,创作者的兴趣深度可以在作品中表现出来。播音创作中的创作个性,即具有一定兴趣的深度,并可以再现现实本质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的表现必须要创作者具备相当高的才能和技能,以播音创作所具有的独特的表现形式来进行符合人们审美趣味的表现,才能展现出艺术美,才能获得创作中的个性美。一些初学者喜欢模仿一些有影响力的播音名家、名主持,这样很容易陷入某种“腔调”或“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播音腔”,无论播什么都是一个调子。只有掌握了情、声、气结合的灵活运用,才能在情感的带动下自如的转变声音的形式和气息的控制,如尝试在相同情感状态和声音形势下,只改变气息的控制,看表达效果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播音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创作活动,我们要在继承和掌握了前人总结成功经验基础上,在不断的播音创作实践中逐渐摸索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

我国的古典艺术理论中,把艺术品位理论的演变由低向高划分为“写实”“传神”“妙语”三大境界。所谓最高境界的“妙语”,就是指艺术家们从他们内心最深处的“心源”、“造化”,两者相接触时爆发出来的火花,这就恰恰表现出了播音创作中的个性美是创作者由自身的经历和思维方式所激发的独特的情感表露,在物我相融中实现“物我两忘”。11这就需要我们做到情气声的相互融合、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得在播音创作中可以做到挥洒自如,自然质朴。这种收放自如不是靠着小聪明和一些技巧就可以得到的,而是需要一个艰苦的、长期的细腻体会、矫正和提高的过程,需要学会牢牢把握情、气、声三者的关系,做到三者的有效结合。个性的形成,不仅有先天的偶然性格,同时也有后天的必然人格,在播音创作中的情气声的结合就体现出了创作者的个性,包括先天性格和后天人格以及在播音创作中所展现出来的个性美。

结语

播音创作,是利用有声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听觉艺术,是有声语言的艺术的再创造,同时也是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美感的时间艺术。美妙的播音创作之所以让人融入其中,产生共鸣,是因为在创

作中语言充满着“诗情画意”以及人们的各种真实的情感。想要达到这样的播音水平,就需要创作者自身的个性与稿件的情感意境相融合。思想情感、意境的表现左右着创作者声音的变化,而气息、声音支撑着语言的思想情感、意境的表现。因此,一个好的播音创作,情、气、声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同时,也不能单纯、静止、独立的看待每一个方面的作用,要牢牢把握三者的关系,即“情”是依托,是内涵;“气”是基础,是动力;而“声”是载体,是形式。播音创作中艺术的表现就在于将情、气、声融为一体,并将其运用到播音创作中去,这必将会极大地强化受众对播音创作的感受力,使我们的播音创作的艺术表现之路更为宽广,日益完美!

参考文献:

[1]林光耀.播音中的意境创造与情感把握[J].视听界,2013,06:101-102.

[2]郭淑良.播音创作中的个性美[J].邵阳学院学报,2006,02:83-84

[3]许晋.论播音创作中的文化品味[J].现代视听,2007,05:50-52.

[4]赵梓名.浅论播音创作中的个性展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8:73-74

[5]韩丹,王伊默.浅谈播音创作[J].职业技术,2007,18:41.

[6]王嘉佳.浅谈新闻播音创作的内外部技巧[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100-101

[7]杨汉军.播音创作中的意境把握[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204-206.

[8]吴晓蕾.播音创作的表意和审美[J].视听界,2011,03:110-111

[9]柳晓.播音创作中的状态[J].新闻爱好者,2011,21:92-93.

[10]张莲.播音创作中对稿件整体性的把控探析[J].科技传播,2013,16:4+3.

[11]张颂. 朗读美学[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2]权倩.浅谈播音创作应具备的基础[J].金田,2013,07:127.

[13]Emmanuel Tsekleves,John Cosmas. Semi-Automated Creation of Converged iTV Services: From Macromedia Director Simulations to Services Ready for Broadcast[J]. Journal of Virtual Reality and Broadcasting,2007,417:.

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

1、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从稿件的内容和形式出发,在“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 —及于听众”的过程中,达到正确理解与准确表达的统一,达到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达到语言形式与体裁风格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 2、正确的创作道路提出的三个问题:一是解决创作中出发点的问题;二是解决备稿中理解与感受 的关系;三是解决表达中感情与技巧的关系。 3、内部技巧与外部技巧包括的内容:我们要介绍播音创作的基本方法,包括分析理解稿件,运用 情景再现、对象感、内在语等手段调动思想感情,我们可以把这些理解感受稿件,调动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的方法统称为内部技巧。播音的语言技巧,主要包括停连、重音、语气、和节奏,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播音创作的外部技巧。 4、广义备稿:与播音员平日的积累是分不开的,播音员要具有新闻敏感和较高的政策水平,有宽 广的知识面,较好的文化修养,同时要深入生活实际,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努力培养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有了思想和生活的深厚基础,准确、迅速地把握稿件才有前提,也才有潜力,播音界把这叫做广义备稿。 5、狭义备稿:指具体地准备一篇稿件的过程。 6、备稿六步: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分清主次、把握基调 7、归并:以稿件的自然段为单位,把内容联系紧密的自然段归并为一个大层次 划分:在一个自然段内把内在联系较为紧密的句子划分成一个小层次 8、主题:即稿件的中心思想,是稿件中提出的主要问题,或作者通过具体人物、事件所反映出来 的看法、主张、态度等 9、怎么概括主题(要求):①抓住稿件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的实质,抓住中心论点来概括②要 准确、具体、有思想升华,不能只是内容大意的概述。 10、联系背景:主要指的是播出背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与稿件反映内容有关的党的方针 政策、中心工作即上情;二是指社会现实情况,其中包括好的方面及存在问题的方面即下情。 11、明确目的:就是要明确播出的目的,明确播出这篇稿件在德育、智育、美育三个方面所要实现 的社会意义和作用。 12、为什么要明确目的(明确目的的作用):明确目的对播音起着统帅的作用 可以使创作态度积极,可以准确把握住播出的重点,使播音内容深刻,主题鲜明突出,同时播音有时候气息,缩短与听众的距离。此外,播出目的还引导和制约着有声语言的表达形式。 13、如何分清主次:首先,要抓准重点;其次,要处理好主次关系 14、基调:指稿件总的感情色彩和播音员的态度。 15、把握基调的要求: 一是基调要贴切,态度要鲜明;基调贴切是稿件的精神实质的要求,态度鲜明是播出目的的要求,二者是一致的。 二是基调统一又有变化;基调统一是要求播音有整体感,播音基调为宣传目的服务,不走板,不跑调。换句话说,说是播一篇稿件总的感情色彩要鲜明突出。在基调贴切统一的前提下,基调应随内容发展而相应变化,一方面能表达出事件或思想的发展脉络,表达出感情变化的层次,另一方面使播音有曲折,有波澜,避免平板乏味,增强了感人的力量。16、情景再现: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场 面、情节、景物、情绪……在播音员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的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再现。 17、情景再现的四步:理清头绪、设身处地、触景生情、现身说法 18、情景再现展开要主意三个问题:方向性、丰富性、实用性 第一个问题,情景再现的展开一定要以宣传目的为中心,必须受宣传目的的引导和制约,不要搞情景再现的展览; 第二个问题,以稿件为依据,使文字语言得到生发,用播音员的生活经验对文字语言加以丰富和补充; 第三个问题,要以情为主,情景交融。情景再现的核心是情,景的再现完全是为了引发感情。

播音与主持艺术导论提纲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英国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等,都不仅包括广播电台,也包括电视台。 2.成立于1922年的英国广播公司,它提供电视节目的时间是1936年11月2日。年5月7円,百度收购PPS视频业务全部股份,并与爱奇艺合并,爱奇艺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视频平台。 4.“传播前沿”显示了播音主持地位的独特性 5.中国播音学是一门研究中国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发生、发展活动及其创作规律的学科。 6.中国播音学的研究对象,是传播主体如何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来传播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类信息。它在研究的过程中,必然涵盖新闻播音,也涵盖各类节目主持。 7.汉语方言的划分不论有几大类,使用北方话的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70%。 8.“此文件不要播错一个字”出自毛泽东《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文件批示。 9.中国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大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代电子技术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二是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和创新。 10.接受主体在大众传播中所希望的,是和传播主体共享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服务、生活娱乐等信息资源。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5分) 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由录播改为直播。 2.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的第一声呼号:“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 3.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广播女播音员是麦风(徐瑞璋)。 4.孟启予播音独树一帜,当年的听众回忆听她的广播“使人深思,催人奋发”。 5.听了延安台的广播,1946年初夏,国民党空军驾驶员刘善本,利用飞行之便,飞奔延安。 6.齐越在1947年4月底加入播音行列,成为中共最早的男播音员之一。 7.孙敬修讲故事,注意钻研儿童心理和儿童语言,他的表达不仅儿童爱听,也吸引了不少大人一起听。 8.英国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于1922年2月14日晚8点正式播音。 9.中国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于1926年10月1日开播。创建者:中国无线电工程专家刘瀚。 10.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于1958年5月1円试验播出,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 三、辨别题(每题2分,共10分) 1.标准语传播的同时也能够让人们听到方言土语,不等于对标准语的否定。尤其对大众传播来说,正确认识标准语和方言土语的关系,对有声语言、副语言的表达与传播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传播主体中的任何一员,只要来到话筒、镜头前,面对接受主体说话,就存在一个语言有无转化的创作问题。 3.新闻报道有其信息层面,更有其意义层面;文艺作品“在场”呈现的背后,意味着的往往是那“不在场”的内涵。 4.语言“转化”境界的高低和转化程度的深浅,取决于为传播主体的创造性劳动而提供的环境和条件,包括传播主体自身所能承受的强度和力度。 5.透过有声语言、副语言的表层,支配传播主体一系列创作活动的一个根本因素,将归结到传播主体的立场、态度和对创作本身的主观能动性问题。 6.传播工具的价值不在工具本身,而在于对社会的影响。 7.播音主持创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静止不变的人和物的关系,只要来到话筒镜头前,向接受主体说话,就会发生传播主体与文本主体、接受主体的关系,有对文本主体理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考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考试 篇一:20xx年中传播音主持考研参考书及考试大纲 20xx年中传播音主持考研参考书及考试大纲 20xx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调整学校王牌专业之一—播音主持的专业的名称和考试科目,原来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广播电视艺术学—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从20xx年考研起合并为“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在这里,凯程老师为了帮助20xx年考研学子,特地提供了以下资料。 具体初试考试科目也相应调整为: 播音主持艺术(满分150分) 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语言艺术) 初试参考书目: 播音主持艺术 1《语音学教程》(增订版)林焘王理嘉,北京大学出版社 2《播音发声学》徐恒,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播音创作基础》张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中国播音学》张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第二版)吴郁,复旦大学出版社 6《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鲁景超,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语言艺术 1《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2《新闻理论》雷跃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 4《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 另外,播音主持作品创作光盘,推荐参考书: 1《语音发声科学训练》(赠光盘一张)李钢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播音主持艺术入门训练手册》(赠光盘一张)仲梓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播音主持艺术》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播音主持艺术》考试包括笔试和“播音主持作品”创作两个部分。 2.笔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等相关的知识和理论。主要考查考生对播音主持艺术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

以情唤情,润物无声 (5)

以情唤情,润物无声 ——在学生的辩论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一、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上海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多种经济并存、多种文化碰撞,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更多的了解世界文明成果,但同时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这一代学生的思想观念。在他们身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民族忧患意识淡化、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等现象。在行为表现上,也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缺乏、国家自强意识淡化、和谐相处能力较差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案例选自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教材第二单元第6课,在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的基础上,我把课题命名为《劫难中的抗争——戊戌变法》。本课主要阐述了在甲午中日战争惨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民族危机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发动了一场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救亡图存的变法改革运动。显然,这部分内容是极佳的民族精神教育素材。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次进步的、爱国的改革运动。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及变法过程、变法结果的分析,使学生看到戊戌变法是国民为了自强而进行的改革和采取的促进国家富强的探索,虽败犹荣。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近代中西方的巨大差距,产生民族忧患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要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并由此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从两次鸦片战争、中体西用、西学东渐、甲午中日战争等等近代史事件的发展中对中国近代的历史及19世纪末的中国国情有了一定的了解。鉴于学生在初一上学期的历史学习中已经养成一定的好的学习习惯,也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能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阐明自己的或者本组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或者本组的思想,课前我让学生提前预习一下本课的教材内容,自己则设计了以视频资料为导入,通过情景的创设来走近历史——以献计献策、穿越时空、传承借鉴、学史感悟等小组讨论、辩驳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深情讲述、生动的课件展示以及学生的讨论、辩驳、探究中去感受历史,以古鉴今。 二、过程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德、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习惯、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而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就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历史学科是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显性学科。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贯彻民族精神教育,必须吃透教材,熟悉学生。吃透教材就要深入钻研教材,从整体把握住教材,并准确解读。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育人资源,进一步拓展研究,酝酿情感,默然于心。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工作必须激发和引导学生内在的积极性,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熟悉学生就要仔细研究所教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心灵世界、生活世界,创造生动的教育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认同。 本课中就初一学生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较弱的心理特点,不擅长从整体和结构上思考问题,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缺乏深度与广度,但又活泼、好动,争强好胜,跃跃欲试的年龄特点。以教材为依托,创设情景,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富有感染性的肢体语言,设计讨论、辩驳等教学方式,以情唤情,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渗透民族精神的教育。 在播放一段剪辑的“19世纪末的中国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的视频资料,冲击了学生的视线之后,通过情景的创设来激发

播音主持创作中的意境美

播音主持创作中的意境美 和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一样,播音主持作品具有审美性。当受众在视听过程中,其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诸多心理功能被调动起来,通过广播电视节目不仅获得信息和认 知,同时得到愉悦如美的享受,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就获得了 成功。张颂教授曾在《简论播音艺术的欣赏层次》一文中指出:“让播音语言内涵与声音形 式的变化进入有机融合的深处,使广大听众、观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进入无限的空间,既获得众多的信息,又获得情操的陶冶,直觉得信息是美的,信息显示的大千世界也是美的,那声音欣然走进敞开的心扉,息息相通,没有滞碍。这是一种境界,是播音艺术的最高境界。” ①把文艺创作中的“意境”引入播音主持创作,是播音学与美学的结合,这种结合,是一种 化合、融合,而决不是混合、缀合。 那么,播音主持意境的美感在哪呢?本人认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生动的形象。意境引起人的美感,首先就是它的生动形象。“红杏枝头春意闹”、“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春天的优美景象;“山中一夜雨,树梢百重泉”是 雨后清新的形象。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体现了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 种情感的特征。在广大观众十分熟悉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节目中,著名播音员赵 忠祥就善于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受众引入动物生存王国的意境中。在节目中,他十分讲究声音形式的生动性、形象性,让声音微弱下来,甚至气息都可以听得见;把对动物生存环境、 生活习性的介绍与动物在静谧的大自然中发出的各种叫声,甚至呼吸声响,溶为一个可以强烈感知的动物世界,收到了良好的视听效果。可以这么说,当我们听到电视中悠扬、空灵的 音乐,即使画面出现的只是寥廓的蓝天白云、浓密的热带雨林、飞奔而过的猎豹或者憨憨掘 土的野猪,只要听到赵忠祥那生动、形象的解说,我们就会感到,节目在我们心中唤起的, 远比我们看到、听到的要丰富得多、广阔的多;他那生动、形象的解说,营造了一种浩渺的 意境,给受众以无穷的遐思和美的感悟。中央电台著名播音员方明以其业务发展全面著称, 他集齐越、夏青之长于一身,新闻、通讯、评论的播音都很出色。同时,他的文学播音激越 奔放、大气磅礴,他常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笔者曾多次听到他的播音作品和他讲课 时的现场示范,他善于描绘形象,能够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描绘出的画面生动、传神,有 如身临其境之感,在情与景的交融契合之中,听众驰骋想象的艺术空间被创造出来了,在这个想象的天地之中,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获得审美的满足。刘熙载在《艺概》中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不过 曰春往冬来耳,有何意味?”②这里所说的借景言情,就是以形象说话,当然不是说生活中

中传播音主持考研参考书及考试大纲

2016年中传播音主持考研参考书及考试大纲 2013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调整学校王牌专业之一—播音主持的专业的名称和考试科目,原来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广播电视艺术学—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从2014年考研起合并为“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在这里,凯程老师为了帮助2016年考研学子,特地提供了以下资料。 具体初试考试科目也相应调整为: 播音主持艺术(满分150分) 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语言艺术) 初试参考书目: 播音主持艺术 1《语音学教程》(增订版)林焘王理嘉,北京大学出版社 2《播音发声学》徐恒,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播音创作基础》张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中国播音学》张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第二版)吴郁,复旦大学出版社 6《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鲁景超,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语言艺术 1《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2《新闻理论》雷跃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 4《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 另外,播音主持作品创作光盘,推荐参考书: 1《语音发声科学训练》(赠光盘一张)李钢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播音主持艺术入门训练手册》(赠光盘一张)仲梓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播音主持艺术》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 《播音主持艺术》考试包括笔试和“播音主持作品”创作两个部

分。 2. 笔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等相关的知识和理论。主要考查考生对播音主持艺术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播音主持一线实践发展状况的了解和判断程度。 3. “播音主持作品”创作,主要是通过考生按要求提交的播音主持作品,考查考生的基本专业条件、镜头前形象与状态、播音主持业务水平、综合素质等实践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第一部分:《播音主持艺术》笔试 1. 普通话语音部分 (1)语音的基础 (2)音位 (3)元音和辅音 (4)声母和韵母 (5)声调

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总结

“红色诗歌代代传,爱国爱党爱校园”经典诵读比赛 活动总结 中华民族拥有灿烂文化,中华红色经典诗文内容广泛,语言精辟,思想深邃,是我国经典文化的瑰宝。县初级中学于10月27日上午组织开展了“红色诗歌代代传,爱国爱党爱校园”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用语用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朗诵比赛在师生声情并茂的表演声中拉下帷幕,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留给我们的回味却是深长而久远的。 一、领导支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把经典诵读作为振奋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红色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本次比赛的体裁内容设置为红色经典诗文作品。语文教师提前三周准备诵读内容,引导学生诵读、排练。 二、开展活动,保证实效,效果极佳 1、语文课前一吟,熟读成诵。倡导见缝插针,充分利用每一节自习课时间,开展诵读活动,充分利用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势,发挥多种功能,让孩子在活动中诵读。每周安排一节语文课讲读经典,进行诵读情感指导、语言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2、活动安排过程:10月10日始选体裁、内容和形式,训练主

持人;10月15日把参赛诗歌按年级报到年级语文备课组处,年级语文备课组组织抽签,确定比赛出场顺序。10月27日中午组织开展了初一年级“红色诗歌代代传,爱国爱党爱校园”诗歌朗诵比赛活动,经过激烈的角逐,初一(1)班夺得桂冠,各类奖项了花落各家。本次活动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大家发现经典之美、欣赏经典之美、展示经典之美、歌颂经典之美,我们取得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3、此次以班为单位组织了红色经典诵读比赛,促使学生多读书,多搜集资料,了解红色诗歌的知识、名篇佳句等。 三、教师风采,诵读示范,听觉盛宴 语文教师示范朗读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他们仪态端庄、精神饱满,运用身体语言,表情、态度自然;普通话标准,表达准确,声音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感情丰富而真挚,再现诗歌情境,感情,极富感染力。为初一学生带来一场场听觉盛宴,场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比赛落下了帷幕,孩子们依然沉浸在诗歌的世界,让他们爱上红色经典作品。 总之,红色经典诵读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诵读比赛圆满结束,但我们语文老师将继续努力,把诵读红色经典活动推向深入。

播音创业基础题目

播音创业基础题目 填空题 1、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不是简单地念字出声。 2、我们主张,播音员必须坚持正确的创作道路,这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需要,这是提高播音质量的需要,这是广大受众的需要。 3、我们所说的正确创作道路,是通过播音的特殊性来阐明世界观和语言表达的关系这个核心的。 4、语言功力对坚持的创作道路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不但发生社会效果运载工具,而且是检验创作道路、总结创作道路的客观物质的可感依据。 时代感,从主要方面看,是指一定的时代气氛和时代精神。 5、在播音语言上,分寸感表现在基调、语气、重音方面最为突出。 6、所谓备稿,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广义备稿,一个是狭义备稿。 7、备稿六步。就是为了“行之于声,及于受众”,这一点必须明确。 8、所谓层次,是指稿件的布局、结构。 9、主题,就是稿件的中心思想,既不是中心内容,也不是中心问题。叙述文的主题,是从人物的言行和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里面挖掘出来。论说文的主题就是中心论点。 10、播讲目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它既应是播音员主观愿望的结晶体,又应是及于受众、感染受众的凝聚点。 11、重点的发布,大体有两种情况:集中或分散。 12、备稿六步中最关键的是明确宣传目的和针对性。 13、我们把感受分为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两大类。 14、关联词语对逻辑感受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5、在整体感受中,当然包括着对稿件内容和稿件形式两方面的感受。 16、情景再现,以情为主。 17、播讲目的,就是全篇稿件的内在语,它落实在语句主次关系上,体现在语气中。具体态度,就是不同语句的内在语,它的判断和评价要以不同的分寸来表现。承前启后,就是语言层次转换的内在语,它通过语句的不同衔接。 18、内在语的把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链条的承续,一个是语句本质的差异。 19、停连的原则:按文意、顺文势,是我们运用停连的原则。 20、词或词组的轻重格式是指音节与音节的音强比较,在一般情况下由于约定俗成而具有较大稳定性。 21、节奏的核心是声音延续,语气流动中的回环往复。 选择题 1、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可以这样表述: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 2、在这里我们对播音语言的特点概括:规范性是指语言规范、清晰流畅。庄重性是指真实可信、落落大方。鼓动性是指情真意挚、爱憎分明。时代感是指胸襟开阔、新鲜跳脱。分寸感是指准确恰当、不温不火。亲切感是指肯切谦和、息息相通。 3、重点集中,非重点的地方也可能有重点小层次、重点句子。 4、理清头绪这是情景再现的基础。

播音创作基础复习资料

《播音创作基础》复习资料(一) 1、播音创作基础是播音语言表达的基础理论,它研究从备稿到播出这个过程中基础性 的理论问题。 2、播音的正确曾创作道路:站在无产阶级的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 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的创造,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达到体裁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的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 3、播音创作要从“稿件的内容和形式出发”,即从稿件整体出发。 4、坚持正确的创作道路,我们必须同不正确的倾向和问题作斗争:值得我们着重解决 的是那种连续性、多发性的倾向,它不但是某一篇稿件的播音创作问题,更严重地影响着今后的创作,以致使创作道路发生偏差,造成永久性的,甚至是习惯性的症状。值得我们密切注意的是一些个别性、偶发性的问题,它往往是不良倾向的先声。对于坚持正确创作道路的生疏或自满,常常不以为然地放过那些“细枝末节”,看不到它们的危险性。 5、播音语言的特点(三性三感):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 感。规范性是指语言规范、清晰顺畅;庄重性是指真实可信、落落大方;鼓动性是指情真意挚、爱憎分明;时代感是指胸襟开阔、新鲜跳脱;分寸感是指准确恰当、不瘟不火; 亲切感是指恳切谦和、息息相通。这“三性”、“三感”虽各有含义,却相互联系。 6、播音语言在语音学范畴和语法、修辞、逻辑等发面必须具有普通话的规范性。 7、有的放矢:我们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 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传播新的思想、新的人物、新的知识、新的风貌,目的是发挥传播工具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巨大作用,给人以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各方面的启迪,这就叫有的放矢。 8、为什么要认真备稿:播音员主持人播出的每一篇稿件,主持的每一个节目,都有一定 的宣传目的。稿件内容、播音员主持人的态度、情感、语言、技巧等都是为播音的“纲” ——宣传目的服务的。然而稿件是宣传目的的载体,也是传播和创作的依据。为了把握宣传目的这个“纲”,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认真的备稿。 9、为什么要分析稿件:播音工作者把文字稿件转化成有声语言,必然受文字稿件的制 约。播音员只有深入细致的分析、理解稿件,才成准确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真实的反应客观实际,准确、鲜明、生动的传达稿件内容,圆满完成播音任务,从而实现电台、电视台的宣传目的。 10、备稿:1、怎样准备稿件简称“备稿”。备稿是播音创作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 一次具体的播音创作活动的开始,是如何播好稿件的第一步。2、备稿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广义备稿,一是狭义备稿。3、广义备稿是指平时不断的学习和积累。4、狭义备稿是指播音前的具体准备过程,是播出前具体一篇稿件的准备。 11、如何理解“广义备稿”:1、广义备稿是指平时不断的学习和积累。2、播音员主持 人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丰富的生活体验、广博的知识、深厚的专业基本功和艺术修养等。因为播音员主持人的理解力、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对稿件的驾驭能力等,都与他的素质修养有关。这些都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日积月累。我们播音成功与否都取决于这种学习和积累的深广程度。3、

2016年中传播音主持考研大纲及招生人数

2016年中传播音主持考研大纲及招生人数

2016年中传播音主持考研大纲及招生人数 2013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调整学校王牌专业之一—播音主持的专业的名称和考试科目,原来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广播电视艺术学—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从2014年考研起合并为“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在这里,凯程老师为了帮助2016年考研学子,特地提供了以下资料。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播音主持艺术》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 《播音主持艺术》考试包括笔试和“播音主持作品”创作两个部分。 2. 笔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等相关的知识和理论。主要考查考生对播音主持艺术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播音主持一线实践发展状

(3)电子传播方式及对发声的影响(4)言语发音的心理过程 (5)文稿播读的心理过程特点(6)声音的主要构成要素 (7)人体发音器官的构成 (8)声道 (9)人体呼吸器官的构成 (10)主要呼吸方式 (11)胸腹联合式呼吸 (12)人体发声器官的构成 (13)发声原理 (14)发音常用的音色类型 (15)共鸣原理 (16)人体主要共鸣腔 (17)播音共鸣特点 (18)吐字归音 (19)吐字归音的方法 (20)嗓音保护的原则和方法(21)感情、声音、气息的相互关系(22)常见发声问题及矫正方法

3.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部分 (1)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 (2)播音语言特点 (3)创作准备 (4)播音感受 (5)调动思想感情运动的方法 (6)思想感情的表达方法 (7)播音表达规律 (8)创作观 4. 播音主持业务部分 (1)播音主持节目类型特点 (2)节目主持艺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3)播音员主持人能力素质 (4)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播音主持(5)广播电视评论节目播音主持(6)广播电视社教专题节目播音主持(7)现场报道 (8)广播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9)广播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

播音主持中的情、声、气

语言是人们日常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情感、语声和气息是语言系统中的三大要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播音发声当中的情、声、气。 “情”,指的是在播音过程中,播音员服务于播讲目的,由具体稿件或是话题引发并且由有声语言表达出来的,始终运动着的情感。“情”是播音创作的依托。“声”是指播音员依据稿件或话题使用发声器官、运用播音技巧所发出的表达思想感情、包容大量信息并通过电声设备进行传播的规范化、艺术化的有声语言。“气”是指在播音过程当中,为使有声语言传情达意,播音员要控制自如,使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所获得的发声动力。 “情”是内涵,是依托;“声”是形式,是载体;“气”是基础,是动力。其中,“情”起着主导性作用,只有通过思想感情状态的运动指导气息的流动,同时组织发声器官的协同动作,才能发出表情达意的声音来。气随情动,声随情出,气生于情而融于声,这就是情、声、气的关系。“情”要取其高,“声”要取其中,“气”要取其深,以达到字正腔圆、清晰持久、刚柔自如、声情并茂的境界。在播音发声当中要以情代声,以声传情,不能本末倒置,以声造情。 有些年轻播音员运用情声气结合的播音情况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他们忽视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践和体验所造成的。这一点在“港台腔”和某些读报节目上显得尤为突出,是真情实感缺乏的体现。 主持人在生活中注意体会、观察、学习和摸索,便可掌握好情感和声音表达的恰当结合方式,做到激情洋溢且控制好分寸。 情声气结合中的“情”不仅仅是由具体稿件或是话题引发,并且是由有声语言表达出来的始终运动着的情感,这是一个“小情”的概念,主持人应做到“大情”的表达。“大情”中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必须经过主持人深入生活,和受众坦诚地交谈、交流、交心,才可获得。 播音主持需要创造意境美,而意境美的获得必须重视体验。播音主持作品具有审美性,受众在视听过程中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诸多的心理功能被调动起来,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的播讲,受众获得信息和认知,得到愉悦和美的享受,在心理期待和审美方面都获得了体会和感悟。

诗歌朗诵比赛总结

诗歌朗诵比赛总结 我校八年级班级古诗文经典诵读比赛在师生声情并茂的表演声中拉下帷幕,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留给我们的回味却是深长而久远的。 首先,同学们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再一次诠释了古代经典诗文的美感,展现了我们学生追求美、展示美的情操,令人感动。经典古诗文诵读,你能发现什么是文章之美,什么叫意境之美,什么叫经典之美。本次活动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大家发现美、欣赏美、展示美、歌颂美。我们取得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其次,目前我校正在开展的“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就是要引导大家喜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古经典诗文读诵活动能让我们重温了历史,追溯了文化,和我们对中华民族产生自豪之情,对中华文化产生景仰之情,这也是一堂形式生动、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课程,是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形式。 同时,鼓励大家读诵古代经典诗文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大家长期读诵积累的习惯,用经典熏陶气质、培养品德。同学们正是读书最好的时期,记忆力最佳时期,一定要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大量阅读、大量背诵,记住了你才会获得,有了这份财富。践行了你才能拥有高尚品质。 对于这次的诗歌朗诵比赛,小结如下: 一、比赛形式的多样化。这次比赛使参赛的学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尽情展现自我的风采,特别是对于那些比较害羞的学生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二、比赛设备的齐全。比赛为每位参赛选手提供了背景音乐,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将朗诵内容和美妙的音乐结合起来,增加了朗诵的气氛,同时也感染了在场的评委。 三、比赛内容都紧扣主题。使整个比赛的意义更加鲜明。 四、比赛范围影响广,并得到了评委和教师们的高度评价。 这次比赛可以说是举办得相当不错,不仅展现了学生风采,而且对我们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借鉴意义,为日后做好准备。 所以,我校要将这项活动接力下去,并且要越办越好。各位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要多费心思,精心选材、悉心指导,让凡是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都能满腹经纶,知书达理,懂得孝亲,胸怀感恩。这也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对同学们的期待。 最后,对本次活动辛勤的组织者:教务处,语文组,各年级组及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对积极组织参与的班级和获奖班级及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播音创作基础重点-张颂

1.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需要,这是提高播音质量的需要,这是广大受众的需要。站 在无产阶级的当星河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我国内外形式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的、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的创造,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达到题材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的传达初稿见的精神实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 2.播音语言的特点,可概括为“三性”、“三感”: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 3.备稿定义:一个是广义的备稿,一个是狭义备稿。广义备稿,使之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狭义备稿,是 直播印前具体准备过程,任何时候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加以忽视,只能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紧进行。 4.备稿六步:层次、主题、背景、目的、重点、基调。 5.层次:是指稿件的布局、结构。 6.主题,就是稿件的中心思想,既不是中心内容,也不是中心问题。 7.背景定义以及内容:定义:包括了历史背景、写作背景,或者,就在指同一个背景。只有当我们播古 代、近代、现代的稿件时,才会有三种背景的区分,也才有区分它们的必要。内容: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是国际、国内的形势,各方面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 8.目的是广播电视宣传总目的的具体化,是稿件作者意图的升华。 9.重点: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主题的地方,最得力、最生动的体现目的的地方,最凝聚、最浓重的抒发 感情的地方,最直接、最恰当的感染受众的地方 10.基调,是指稿件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不是指播音时声音高低。 11.能不能因为稿件本身有作者的意图在,就可以说,目的会自然流露出来呢?首先,恩格斯所说的倾向 性不应特别的指点出来,而应该自然流露出来,倾向性越隐蔽越好,丝毫没有否定倾向性的意思;其次,作者的意图仅仅表现在文字上,而文字又有其表意、表情方面的多向性;再次,主题发出语言活动的过程,不可能是无所话从、随波逐流的。 12.层次、主题、背景的理解和把握就是对目的的开掘过程。 13.重点发布的两种情况:集中或分散 14.集中,是指重点集中在一两个部分、层次、段落、其他部分、层次、段落都是非重点。 15.分散,是指重点分散在各部分、各层次、各段落中 16.依据备稿具体感受:形象感受,逻辑感受,具体感受,整体感受。其中形象感受是基本要素,逻辑感 受是结构要素 17.“备稿六步”中最关键的是宣传目的和针对性。明确宣传目的和针对性,对播音有重要的作用1 可 以更具体的领会编辑意图,更准确的体现党的方针政策,把握政策分寸,是我们播音鲜明深刻;2 可以更确切的理解和感受稿件的现实意义,更敏锐的把握当前形势的发展变化,更有力的教育和鼓舞广大听众、观众,是我们的播音有的放矢;3 可以更集中的抓住稿件的精神实质,更主动的驾驭稿件的主次关系,更恰当的突出重点,是我们的播音纲举目张;4 可以深化具体感受,激发播讲愿望,加强对象感,把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引导正确的方向,是我们的播音有感而发;5可以使播音员专心致志、精神集中,恰如其分的运用表达方法,吸引和感染受众,是我们的播音引人入胜;6 可以排除杂念,防止目的转移,以广播宣传的大局为重,不置陷入细枝末节中去,是我们的播音境界高远。 18.感受: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意思。是播音员因语音符号达于客观事物从而接受其刺激产生内心反 映的过程。 19.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是指播音员对语言内容进行具体感受的深化,是指播音员由语言内容引发的思 想感情从聚集到迸发的状态,一句话,是指播音员的思想感情随着语言内容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状态。 20.情景再现: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播音员的脑海里形成连续的活动的画 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的过程。 21.情景再现过程:1 理清头绪2 设身处地3 触景生情(核心)4 现身说法 22.通过情景再现使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过程需要注意:一必须以播讲目的为中心,避免为情景再现 而情景再现的现象;二在为播讲目的服务的主要情景上,要学会用自己的经验、经历去补足和丰富,也可以用间接的经验、耳闻目睹的情况去补足和丰富,使情景更逼真;三,在备稿时,在深刻理解、具体感受的过程中,在目的明确、感情神话的过程中,情景再现可以达到细致入微的程度,可以占用比较长的时间。 23.内在语:语句的弦外之音,味外之味,指那些在播音语言中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显露 出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 24.播讲目的,就是全篇稿件的内在语,它落实在语句主次关系上,体现在语气中;具体态度,就是不同 语句的内在语,它的判断和评价要用不同的分寸来表现。承前启后,就是语言层次转换的内在语,它通过语句的不同衔接显示出来。 25.内在语的把握表现在:一个是语言链条的承续,一个事语句本质的差异。 26.内在语的承续作用体现在:发语作用、转化作用、回味作用。 27.对象感的要求:播音员必须设想和感受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受上意识到手中的心理: 要求、愿望、情绪等,病因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 28.对象的设想必须从量和质两方面去进行,质的方面又是最根本的。量是指:性别、年龄、职业、人数 等;质是指:环境、气氛、心理、素养等。 29.从备稿到播音是播音员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三种重要方法: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 30.什么样的运动状态才是正确的?在稿件的根基上,播音员生发出来的感受、态度、感情,时起时伏, 时承时转,随着稿件内容的发展进行有层次、有主次的变化,处处都闪烁着向外迸发的火光,催动着语言神经中枢,强化这有意注意,达到“一吐为快”的境地。 31.播音创作的灵魂: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 32.停连概念:是一个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停,指停顿,连指连接。有停顿,有连接才能更好地传情 达意。 33.停连运用的基本原则:标点符号是参考,语法关系是基础,情感表达是根本 34.停连的分类:区分性停连,呼应性停连,并列性停连,分合性停连,强调性停连,判断性停连,转换 性停连,生理性停连,灵活性停连,回味性停连 35.重音概念:在播音中,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以强调的词或短语 36.语句重音的一般位置:转折性重音,递进性重音,呼应性重音,对比性重音,并列性重音,肯定性重

播音创作中的状态

播音创作中的状态 在播音创作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你的播音没有状态”、 “今天你不在状态啊”等类似这样的话。一个“不在状态”,就 把一个人的播音创作给否定了,可见,状态在播音创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在优秀的播音作品中时常感觉到“状态”的存在,等静下心来寻它,想与它交朋友,又往往只是窥全豹之一斑而不得要领。那么究竟什么是播音创作的状态呢?笔者认为,播音创作状 态是播音员的专业素养,即人文素养和技术素养相结合的整体呈现。本文将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认识一下播音创作中好的状态是怎样形成的。 心理层面 一、精力集中,态度诚恳 无论是播音也好、朗诵也好,还是生活中的言语交流也罢, 其根本都是跟人说话、与人交流,这就有一个面对交流对象一一受众的态度问题。可以想见,生活中跟你说话的人神思恍惚,冷漠无情,甚至阴阳怪气,你会是什么样的不愉快的感觉。 精力集中。反映在作品上,就是每一句话都有属于“这一句”的语气和语感,没有一个字、一句话的语气和语感游离于作品的基调之外,忽进忽出,忽而投入,忽而走神。读《岳阳楼记》,你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读《前出师表》,你就是“临表

涕零,不知所云”的诸葛亮,而绝不能这一句你是角色的语气感觉,下一句就僵硬懒散、不知所云了。 要做到精力充沛,避免疲劳录音;做好案头工作,忌反复录音;自然投入地表达作品,忌做作拿捏。 态度诚恳。反映在作品上就是有没有对象感,对听众的态度怎么样。“读品”反映“人品”。亲切、从容、庄重,这种为人处世的一般分寸人所共知,可到了播音创作关口,很多人早已把这些忘得一干二净了。 二、认识到位,表达准确 播音创作题材非常广泛,新闻、小说、诗歌、散文、古文、 白话文、外国文学等皆可涉猎。这就对我们播音创作者们的人文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李白有李白的狂放,柳永有柳永的婉约,鲁迅有鲁迅的“投刀”,徐志摩有徐志摩的“新月”,各人有各人的风骨,各篇有各篇的神韵。播音创作通俗点说就是用态度说话,如果对作品的背景和含意了解不深入,就很难准确表达,打动人心。 技术层面 姿态表情。身体是声音的载体,身体的姿态表情决定了声音的表情。一个懒惰的姿态发出的一定是懒惰的声音,一个弯腰弓背、愁眉紧锁的姿态发出的一定是一个猥琐的声音。所以,如非特殊需要,播音中要求使用生活中挺拔积极的姿态,如一个干练 自信的外事工作者,挺胸、收腹、展肩、拔背、面部生动、双目有神。但是,也要避免姿态表情的程式化,要随声音中的喜怒哀乐,自然地由

播音创作基础重点张颂定稿版

播音创作基础重点张颂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1.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需要,这是提高播音质量的需要,这是广大 受众的需要。站在无产阶级的当星河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我国内外形式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的、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的创造,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达到题材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的传达初稿见的精神实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 2.播音语言的特点,可概括为“三性”、“三感”: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 感,分寸感,亲切感 3.备稿定义:一个是广义的备稿,一个是狭义备稿。广义备稿,使之不断的学习和积 累。狭义备稿,是直播印前具体准备过程,任何时候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加以忽视,只能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紧进行。 4.备稿六步:层次、主题、背景、目的、重点、基调。 5.层次:是指稿件的布局、结构。 6.主题,就是稿件的中心思想,既不是中心内容,也不是中心问题。 7.背景定义以及内容:定义:包括了历史背景、写作背景,或者,就在指同一个背景。 只有当我们播古代、近代、现代的稿件时,才会有三种背景的区分,也才有区分它们的必要。内容: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是国际、国内的形势,各方面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 8.目的是广播电视宣传总目的的具体化,是稿件作者意图的升华。 9.重点: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主题的地方,最得力、最生动的体现目的的地方,最凝 聚、最浓重的抒发感情的地方,最直接、最恰当的感染受众的地方 10.基调,是指稿件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不是指播音时声音高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