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心理学-短期择偶

进化心理学-短期择偶
进化心理学-短期择偶

进化心理学-短期择偶

男性的短期择偶理论

男性短期择偶的适应性受益

虽然同是性行为,男性实际上没有任何投入,但女性却有可能需要付出九月怀胎的代价。在一年的时间里,一个私生活随意的缘故男性可能和上百个女性发生关系,这可能导致其中许多女性怀孕,而同样是一年的时间,远古女性也可能和许多男性发生关系,但她只能恒宇一个孩子,除非双胞胎或更多胞胎。

男性成功采用短期择偶策略得到的繁殖受益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增加后代的数量。

从历史来看,男性显然主要是通过增加性伴侣数量来增加后代数量,而不是仅让一位配偶多多生育子女。

男性短期择偶的潜在代价

男性必须冒着1、拥有多个性伴侣更有可能感染性病;2、猎艳高手的名声使他更难找到中意的长期伴侣;3、由于缺乏父亲的投资和保护,他们子女的成活率也会降低;4、如果他所追求的对象已经有了配偶,那么维系短期关系的男性有可能遭到嫉妒的丈夫的攻击;5、他们可能遭到女方父亲和兄弟的暴力侵犯;6、有可能遭到妻子的报复或者付出离婚的代价。

假如男性短期择偶的潜在适应性收益比上述代价更大,那么性选择就有可能偏向短期择偶策略。

一旦使用短期择偶策略,男性就针对代价采取行动以降低代价;也只有当花费的代价降低或者抵消时,男性才可能或者偏好于采用短期择偶策略。因此,是否采用短期择偶策略是针对特定的适应性问题而言的。

短期择偶的功能与收益效应

并不排除短期择偶的抽象功能例如“用性来交换地位和特权”

短期择偶的功能优势必须在以下方面体现出来:1、人类进化中存在着反复出现的选择压力,以至于2、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短期择偶更为有利;3、短期择偶的成本花费低于它的收益;4、至少在某些特殊情景下,性选择欧助于进化出特定的短期择偶心理机制。

那么我们有理由得出,远古环境允许男人或女人在某些时候从短期择偶中收益。

男性短期择偶时必须解决的适应性问题

使用短期择偶策略的远古男性面临着许许多多特定的适应性问题--确保配偶的数量和多样性,性的可接触性,必须确定女性能否生育,还必须避免承诺。

性伴侣的数量和多样性的问题。要成功进行短期择偶,人必须有一种存在于本性中的动机性的适应器,它驱使男性主动去寻求多样化的性伴侣。我们可以预期,伴侣数量问题的一个首要解决办法存在于人的欲望之中。第二个特定的适应方法是,男性会降低对短期性伴侣的要求。从定义上讲,更高的标准只会排除更多的女性。标准的放松可体现在诸多的特征上,例如年龄、智慧、个性特征、该女性是否和其他人有染等个人情况。第三个适应手段是最少的时间限制,即花极少的时间就可以开始性交。花费的时间越少,一个男人可交配的潜在的女性数量就越多。

性接触机会。因为男性是性活动中投资较少的一方,因此他们在短期择偶时没有女性那么挑剔。不过,那些选择具有性的可解除性的女子的男士才能获得更多的繁殖收益。如果把时间、精力以及家族资源都投入到一个不可能同意发生性关系的女性身上,短期择偶的优势就会完全消失。

具体来说,男性不喜欢过于正经、保守、缺乏性经验或者性冷淡的女性。长期择偶时,男性十分排斥衣着暴露和举止放荡的女性,而短期择偶时这些特征却广受欢迎,因为他们显示着性的可接触性。

确定女性能否生育的问题。男性短期择偶偏好选择那些拥有与生育力相关的特征的女性,因为生育力最高的女性才最有可能通过一次性行为就怀孕。男性长期择偶时却与此相反,他们偏好于繁殖价值较高的年轻女子,因为这样的女子更有可能在将来生育子女。

生育力与繁殖价值之间存在差异,一种用于猎取随意性伴侣,另一种用于寻找婚配对象。男性猎取短期配偶知识想要寻找有生育力的女性。

避免承诺的问题。据预测,安心短期择偶必须避免在性较之前作出严肃的承诺和投资。如果对某一位女性投资较多,那么男性可能吸引的性伴侣数量就相对减少。需要较多承诺的女性即是间接要求男性使用长期择偶策略,而这显然与男性谋取短暂性关系的目的相冲突。因此,男性使用短期择偶策略时,会自动排除那些渴望在性交前得到长期承诺或更多投资的女性。猎取短暂性关系的男性尤其偏爱有快速的性的可接触性、生育力高和无须承诺的女性

短期择偶的心理机制进化的证据

短暂性关系也不可能由远古男性单方面挑起。我们至少可以这样说,某些远古女性在某些时候参与过这种事情,因为如果历史上每个女性都从一而终,从来没有外遇发生,那么男性发生短暂性关系的机会就根本不存在。诸如外遇、一夜情、短暂私通等短期择偶形式在所有文化中都存在着,它们从来都不是新鲜事。事实上,在现代人的身体和心理中都有许多迹象来表面,随意性关系在人类进化中占有很长一段历史。

短期择偶的生理学证据

睾丸大小

在争夺宝贵卵子的过程中,射精量更大,男性就更有优势取代其他男性占领女性的繁殖地。.

人类的睾丸与体重的相对值比大猩猩和猩猩的睾丸与体重的相对值要大得多。人类相对较大的睾丸有力地证明了我们的假设,即在进化历程中,女性优势在某一段时间内核不止一个男性发生过性关系。没有精子战争,睾丸的大小也就不会进化成现在这样子。

雌性动物通常和多个异性发生性关系,这种行为导致了精子战争,很显然这些发现与精子容量的发现是一致的。

射精量的变化

每对夫妇分开的时间有差异,离最近一次性生活吗的时间越长,男性的精子量就积聚的越多。夫妻分开越久,他们重聚后第一次性交中的射精量就越多。因为夫妻分离时有可能产生外遇,如果其他男人的精子留在妻子体内,那丈夫就必须增加精子量。即使丈夫和妻子分开过程中发生过手淫,一回来他

仍会射出更多的精子。夫妻分离后丈夫射精量的增多可以使得男性在争夺卵子的过程中更有把握打败其他闯入者,从而出于优势地位。男性似乎向女性输送足够的精子以取代他们上一次性交后女性体内已死亡的精子,从而使女性体内他的精子保持量相对不变。

短期择偶的心理学证据

对性伴侣多样性的欲望

尽管他们不总是依据性欲来行动,但无疑就是一种驱动力。

几乎每个岛屿、每个洲际和每种文化中的男性都表现出了比女性对性伴侣数量的更大的欲望。

获取性交机会所需的时间

从彼此认识到发生性关系前所用的时间越少,男性可能成功引诱的女性就越多。择偶过程中花费大量时间必然会影响伴侣的数目。

在所有的情况下,男性都比女性表现出更大的发生性关系的意愿。而且男性发生随意性关系实惠降低标准。在短期择偶背景下,男性远比女性更青睐那些拥有“更容易发生性关系”特征的异性。

短期择偶标准的降低。

另一种猎取更多性伴侣的心理手段是男性对短期配偶标准的降低。

在选择短期性伴侣时,大学男性选择的年龄范围比女性要宽约四年。男生可接受16岁到28岁的女性,而女生可接受的异性是18岁到26岁。不单是年龄,在其他许多方面男性都降低了标准。男性为了猎取更多的性伴侣而放松了对众多品质的要求标准。

然而,降低标准并非意味着没有标准。事实上放款标准只是男性猎取更多性伴侣的策略之一。男性在选择短期性伴侣时不愿意选择一本正经、行为保守、性欲冷淡的女性。还有短期择偶时更看重对方的性经验,因为男性认为性经验丰富的女性比没有经验的女性更容易接近。行为放荡、性欲较强、经验丰富的女性也许暗示着她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核男性产生性接触。

性关系后承诺最小化

男性还有一种使得短期择偶顺利进行的可能的适应器。一夜风流之后快速的情绪转变。性伴侣较多的男性都曾经有过这种经验,一夜风流之后伴侣的性魅力就突然消失,情绪体验急转直下,而性经验较少的人不论男女都不会有这种感觉。在这种机制的驱使下,男性一夜风流之后能够迅速和对象分手以便使投资最小化,这也使男性在拥有长期配偶的情况下还拈花惹草的原因。

零点效应

男性对猎取性伴侣的机会特别敏感。随着夜晚事件的推移,男性如果还没有猎取到一位女子,就会觉得酒吧里剩下的女子越来越吸引人,这种转变可以解释成男性为了勾引异性所做的尝试。零点现象显然 代表了性的可接触性问题的一种心理上的解决方法--在特定背景下随着性的可接触性的下降而降低自己的标准。

性幻想的性别差异

日本、英国、美国等地的研究显示,男性性幻想的次数约为女性的两倍。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做与性有关的梦。男性的性幻想对象可能涉及陌生人或者多个伴侣例如,多数男性都会报告说再一个性幻想情景中有时会更换性伴侣,而大部分女性报告说她们很少更换对象。性伴侣数量之多喝内容奇特是男性性幻想的两个重要特征。

男性通常不带情感地观察女性的身体部位和性感带。她们的性幻想也通常是视觉性的,关注于光滑的皮肤和活动的身体部位。男性性幻想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中的性知识充满肉欲的,可充分满足身体的需要,没有其他阻碍物、情绪装饰和复杂的情节,也无需卖弄风情,甚至省略了求爱过程和性前戏。这些幻想刚好和男性对多样性伴侣的的欲望一致。

59%的美国女性报告说她们的性幻想对象一般集中于已有过关系的男性,而只有28%的男性是这样。51%的女性报告说她们非常注重性幻想对象的个性和情绪特征,而只有16%的男性这样。57%的女性和仅有的19%男性更注重情绪体验而不是视觉形象。

版权声明:本文章为新浪微博 @勾魂夺心洗脑催眠 编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心理行为与文化2019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 1.1 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 1 谁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D) A、孟子 B、孔子 C、王守仁 D、老子 2 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表现了(C)。 A、我们应该了解“异文化” B、我们应该从文化视角研究国际关系 C、用一种新的视角观察世界,看待世界

D、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 3 《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是(AB)。 A、从文化和心理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 B、比较文化的视野 C、采用的是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D、以几个小规模的文明社会为背景 4 《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5 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我们自己对人类多元本质的容忍度。(√) 2.1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 1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B)。 A、心理人类学 B、文化与人格学派 C、哥伦比亚讲座派 D、国民性研究 2 在二战时期,最具有国民性研究的作品是(C)。 A、《社会化研究领域指南》 B、《种族:科学与政治》 C、《菊花与刀》 D、《美国梦的挑战》 3 从许烺光的作品(D)出版后,心理文化学进入到“心理人类学”阶段。 A、《文化模式》 B、《种族:科学与政治》

C、《文化人类学新论》 D、《心理人类学》 4 哥伦比亚讲座派的代表人物有(ACD)。 A、林顿 B、博厄斯 C、卡迪那 D、克拉克洪 5 心理人类学主要研究那些内容?(ABCD) A、儿童社会化 B、知觉和认知 C、文化与人格 D、心理健康 6

以博厄斯为代表文化学派认为人的文化进化和人的种群有关系。(X) 7 文化与人格学派是人后天接触到的各种训练决定了人的性格和这个族群的文化性格。(√) 8 《菊花与刀》是一位日本作家描写日本人的文化性格的作品。(X) 9 国民性研究过分注重人幼年的肚面起眼,得出的负面结论较多。(√) 2.2 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 1 科学和技术属于文化定义的(D)。 A、物质层面 B、精神层面 C、社会层面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 第三章自我概念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

进化人格理论与择偶观

进化人格理论与择偶观 摘要:进化论是科学界普遍承认的科学理论。从基因的利益来看,个体的生存只不过是达到其目的的一种手段。如果一个个体存活了100年,但是没有任何后代,对于基因来说,这是毫无用处的。一个个体并不能满足基因不断复制自身的目的。为了繁衍后代,就必须先找到一个配偶。找到一个配偶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我们可以推断自然选择已经为我们设计了一套特别的心智机制,以帮助我们祖先解决这类问题。 关键字:进化自然选择亲代投资择偶 为什么那些年纪轻的、容貌较好的女性容易受到男性的青睐呢?为什么那些能挣钱、有抱负、事业心强的男性更具吸引力呢?进化人格理论的拥护者告诉我们,建立爱情就是同种族的雄性和雌性走到一起最终繁衍后代的过程。因此,选择伴侣部分地基于“亲代投资”的考虑。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种族的成员,必须考虑生育并把基因传给下一代的问题。基于这种考虑,人们要选择能成功地繁衍后代并有效地抚育孩子的配偶。这并不是说在我们选择未来婚姻伴侣时一定要积极考虑成功繁衍后代的问题,而是一定的配偶选择偏好通过进化过程已经遗传给我们。[1]找到一个配偶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首先,你得从许多可能的对象中选出一名适合的候选对象。其次,你得至少说服他们其中的一个也选择你。选择合适的配偶非常重要,因为配偶为你的后代的生存提供两项重要保障:基因和养育。后代的生存几率完全看这两个资源的质量如何。[2] 我们的祖先是如何选择携带良好基因的配偶并避免携带坏基因的配偶呢?很明显,我们没有一套直接的基因测试系统,所以就进化来一些间接的筛选方法。根据进化理论(可追溯到达尔文),由于早期选择压力的结果,男性和女性已进化出了不同的择偶偏好。这一理论基本上围绕着男女之间两个方面的基本差异。一是亲代投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相比男性,女性对子孙有更大的亲代投资,因为女性的基因传给更少的子孙。[3]相反,在大多数种族中雄性都能自由地与许多他们能得到的雌性交配。雄性这样频繁地与许多雌性交配增加了他们把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机会。在两者生育期都有限的前提下,女性的生育期和男性的生育期相比更受年龄范围的限制。在进化论术语中,选择配偶的投资主要用于女性而非男性。如果作出一个糟糕的选择,她失去的要比他失去的多。因此,才会有女性在择偶上比男性有更强的偏好的看法。也因此认为男性和女性在择偶上有不同的标准,前者更强调未来配偶的生殖潜能(如年轻),后者更强调男性的提供资源和保护的潜能。 二是父母身份可能性的问题。由于女性携带受精卵,她们总是能够确定自己是孩子的母亲。但男性就不能肯定孩子是自己的,所以他们必须采取措施保证他们的投资是直接指向自己的子孙,而不是其他男性的子孙。因此,会有这样的看法,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多地关注情敌,更看重未来配偶的忠贞。[4] 一、男性的择偶偏好 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男性应该选择可能为他生很多孩子的女性。即对男性而言,女性的“配偶价值”应该由她的生殖能力决定。从外表上如何知道女性是否具有高的生殖潜能呢?一个重要线索便是年龄。因此,进化心理学者认为,男性更喜欢年轻的女性。与年轻、健康有关的一些生理特点如光滑的皮肤、苗条的身材、浓密的头发、丰满的嘴唇等也提供了女性繁殖能力的有关线索,这些生理特点正是社会上公认的漂亮的特点。[5]简而言之,男性偏好于年轻漂亮的女性。为增加父亲身份的可能性,男性也更看重伴侣的贞操。 外貌长相为我们判断一个人基因的好坏提供了重要线索。其中,值得强调的有身体的对称性和所谓的“沙漏身材”的意义。心理学家史蒂夫?冈斯坦特和生物学家兰迪?桑黑尔测量了各种指标,包括脚的宽度、手的宽度、耳朵的长度和宽度,然后把这些数据整合起来组成了身体对称性测试的数据库。经研究表明,越是对称的人像,人们对其的好感度越高。进化心理学者认为,你的身体越对称,一般来说,你的基因也就越好。这是因为那些不太健康的

最新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概述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概述 - 主体对外界事物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一定的行为倾向。1862年美国心理学家K.W.斯彭斯最早注意到态度现象,认为是一种先有之见;1885年,丹麦社会心理学家C.G.朗格在关于情绪的实验中发现,被试者有思想准备和无思想准备,对刺激物的反应不一样。美国社会学家W.I.托马斯与F.W.兹纳尼茨基在《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1909)一书中首次使用态度概念。 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在社会心理学中对社会态度有不同的理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L.瑟斯顿和C.E.奥斯古德将态度视为评价或情感性反应;F.奥尔波特把态度看作为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认知论者将态度看作是由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三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是对态度对象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的相互关联的比较持续的、某一个人内部的系统。认知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评价,是人对于对象的思想、信念及其知识的总和。情感性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的或情感性体验。行为倾向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向外显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这三种成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其他两种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判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性成分对态度起着调节和支持作用;行为倾向成分则制约着行为的方向性。 特点 社会态度有以下特点:①内隐性。态度本身是无法直接测定的,

必须从个人的行为或与行为有关的语言行为表现中间接推断出来,测定态度需要一定的中间变量。②方向性。态度总是具有赞成或反对的方向特点,并具有程度的差异,有时反映出态度的极端性,有时则反映出态度的中性性。③态度的统一性。构成态度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彼此协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④态度的复杂性。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并不是经常表现出与内心态度相一致的外部行为。⑤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态度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倾向。 功能 德国心理学家D.卡茨从需要满足的角度,认为态度具有以下4种功能:①适应功能。个体具有从外部环境获得奖励,避免惩罚的需要,而态度使人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功能。②价值表现功能。态度可以明确地显示自我的价值,具有积极的表现功能。③自我防御功能。态度既可以拒绝引起焦虑的外部事件,又可调节内部冲动。④知识功能。态度可以作为理解环境的一种手段,将它作为判断的标准或理解的参考系。 社会态度与行为 一般的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但是,也经常发现态度和行为之间并不完全处于对应的关系,其相关程度并不高。产生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原因,除了可以归之于态度测定及调查等方法问题外,还由于从态度到具体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各种中介因素,主要包括:①个体心理、人格因素。②社会的环境因素。这两类因素往往共同起作用。

社会心理学

41条社会心理学定律——欢迎对号入座 1 事后聪明偏差:一旦知道了某个事件的结果,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 2 阿伦森第一定律: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未必疯狂,人们在解释令人讨厌的行为时,倾向于给作恶者贴上标签,由此而将这个人从“我们这些好人”中排除。 3 从众:由于受到来自他人或者群体的真实的或者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发生了改变。出现从众的原因有两个,一个事他人的行为可能使我们确信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可能希望在群体中逃避惩罚。所以,对于同一问题,最初的回答者的动机是希望自己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别人的最初动机是希望赢得他人的好感。 4 从众的减弱:个人的私密性越大;群体成员中有一个人做出了不同于多数人的错误回答;引导ta事先做出表态; 5 易出现从众现象的群体: a 由专家(权威)组成 b 其成员(无论从个人主义,还是从集群主义上意义上看)对个体是重要的(比如你的朋友) c 成员在某一方面和个体是类似的(比如大多数人都是白人)。 6 行为跟踪:当事实本身不清晰的时候,其他人便会成为信息的主要来源。如果我们置身于一种不确定的场合,这是我们只能依据他人的行为去行事,那么再随后出现的类似的情景时候,无须暗示,我们便会重复刚刚学到的行为。 7 依从:表示一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做出的某种行为。一个人的行为的持续时间与他所得到的奖励承诺或者所面临的惩罚威胁同样长。时间最短,关键词权利。 8 认同:表示个体希望与影响施加者保持一致,而对社会影响产生的某种反应。我们采取特定的行为方式,仅仅是因为这种行为方式能使我们与所认同的另一个(或一些人)建立起令人满意的关系。关键词,吸引—被认同者所具有的吸引力。 9 内化:影响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反应,一旦将他人信念内化,这种信念就会与它的来源没有任何关系,并且变得非常不容易改变。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探析自我接纳

2009年第6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o 6,2009 (总第118期) JOU RN A L OF M U D AN JIA N G CO LL EG E OF EDU CA T IO N Serial N o 118[收稿日期]2009-07-15 [作者简介]陈红艳(1980-),女,甘肃兰州人,陕西理工学院讲师,心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人格与社会认知。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探析自我接纳 陈 红 艳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摘 要]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我及其一切特征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它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本文从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取向 进化心理学角度,探析了自我接纳的起点、途径、机制、特性等,并进一步提出增进自我接纳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进化心理学;自我接纳;适应;模块化[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23(2009)06-0099-02 一、引言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我及其一切特征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简言之就是能欣然接受现实自我的一种态度。自我接纳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能确认和悦纳自己身体、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正面价值,不因自身的优点、特长和成绩而骄傲;二是能欣然正视和接受自己现实的一切,不因存在的某种缺点、失误而自卑。自我接纳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标准。进化论的基本原理是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进化心理学是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运用进化论对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及其一些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化心理学认为,人是由生理和心理两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的生理和心理机制都应受制于进化的规律。自我接纳是人类在解决生存和繁殖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科学的进化论对个体的自我接纳有着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接纳1.了解过去是自我接纳的起点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 过去是了解现在的钥匙 ,要充分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就必须了解这些心理现象的起源和适应功能。 过去 不只是指个体的成长发展经历,更主要的是指人类的种系进化史。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过去不仅在人类的身体和生存策略方面刻下了很深的烙印,同样也在人的心理和相互作用策略方面留下印记,成为探索心理机制的基础。自然选择确定个体的部分生理特性和心理特性,如血型、外貌及气质类型等。按照卡特尔的观点,在同一个文化中的群体成员有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之分。了解个体所属的种系和家庭的背景信息,熟知地域和社会文化渊源,就会发现每个生命既是唯一的、独特的,又是连续的、共同的。 2.适应是自我接纳的途径 人是适应的产物。适应是通过进化形成的解决生存的方法,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也是适应的产物,某种心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解决某种适应问题。心理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去发现、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机制,而确定和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是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就是要弄清某些机制或特点是用来解决哪些适应 问题的。自我接纳就是要解决个体对自身、人格及与他人人际关系等心理机制问题,伴随个体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心理机制的适应功能,不断学会与环境相处,以自然选择增强人的适应能力,进而接纳自我。 3.解决问题是自我接纳的机制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机制是演化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心理机制以目前的方式存在是因为它在人类进化史上解决了与个体生存及繁殖有关的某个特征问题。从环境中积极提取或消极接受某些信息或输入,输入有些是外在的,有些是内在的。通过一定的程序把输入的信息转化成输出:调节生理活动、给其他心理机制提供信息及产生明显的行动解决某个适应问题。同样,自我接纳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演化物,自我通过各种输入信息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从而欣然接受或正视现实的一切。 4.模块化是自我接纳的特性 进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由大量的特殊但功能上整合设计的处理有机体面临的某种适应问题的机制构成的,不同的适应问题会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Cosmides 和T oo by 认为,人类的心理主要由一簇专门化的机制 即具有领域特殊的程序,对领域特殊的表征进行操作。他们进一步提出,人的认知构架类似于成百上千个功能上专门的模块的联盟,被设计用来解决某种特有的适应问题。每一个这样的装置有其自己的程序,自我接纳的装置负责个体对自身及且特征的积极态度,并对现实中的不同部分施加自身特有的组织和处理。 5.行为是自我接纳的结果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所有社会行为都是心理机制与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社会行为的产生需要心理机制接受环境输入的信息,经过一系列的决策加工产生明显的行为。心理机制是社会行为的前提,但它不是一种盲目的本能,它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是高度敏感的,而社会背景影响着心理机制的表现方式和强度。自我接纳是社会文化及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机制。受这种特殊心理机制的影响,人类不断地认识自我、(下转第113页)

简述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

简述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 论 1 关于择偶的定义 择偶,简单来讲是指选择配偶,而配偶又称夫妻,指合法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关系,它是建立婚姻的第一个程序。从本质上说,择偶是基于两性亲密关系而建立的正式的承诺性法律关系。最先对择偶进行解释的,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强调择偶行为是个人生理心理需要的满足性选择,而非社会决定。社会学家爱德华进一步明确了择偶需要的内容,择偶双方资源交换,实现利益最大化。温奇的需要互补理论也明确表示,择偶与两性心理需要相辅相成。进化心理学在择偶行为中首次引入情感的概念,认为择偶时双方生理、心理、认知层面共同建立的情感回应。我们可以将择偶定义: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寻找满意的、相爱的婚姻伴侣的过程。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为方便取样,近年来的择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研究取向集中于择偶标准方面。研究发现,大学生择偶呈现轻物质、重精神的倾向,重视相爱双方,看重人格品质、兴趣匹配等,贞操观念有所淡化,不太在乎家庭经济等社会背景因素。但大学生群体比较特殊,他们文化层次相对较高,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社会人身份,年龄偏小,还未进入择偶阶段,更多地选择恋爱对象而非婚配对象,思想偏理想

化,信效度有待考证。 2.2 社会媒体信息采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择偶方式也呈现多元化,90 年代研究主要从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征婚广告或婚姻介绍所登记信息中收集数据。近年来电视相亲节目如《我们约会吧》、《非常勿扰》中也提取了大量有效素材,而随着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收集更加具有时效性和普遍性。大量数据统计发现,随着信息媒介的更新换代,择偶从追求物质满足转变为个人情感需要的满足。但是,跟踪调查发现媒体征婚的成功率普甚至不足0.1%,说明问卷调查研究结果与实际择偶决策有很大的偏差。 2.3 实地考察研究 实地考察主要针对特定地区或特殊民族择偶行为,研究者深入实地与当地人同吃同住,使用田野法研究当地人择偶形态。此类研究可信度较高,但必须破费大批的人力、物力,且考查时间漫长,不是目前择偶研究的主流。还有少数研究者采取实验室实验研究,严格设定变量,从更加微观的角度考察择偶线索。 3 择偶理论 择偶包含了个体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社会心理学择偶代表理论经过了社会交换理论、需要互补理论、婚姻市场理论的发展。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进化心理学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理论依据,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择偶理论。 3.1 社会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

心理行为与文化2019尔雅答案100分

。。。。。。。。。。。。。。。。。。。。。。。。。。。。。。。。。。。。。。。。。。。。。。。。。。。。。。。。。。。。。。。。。。。。。。。。。。。。。。。。。。。。。。。。。。。。。。。。。。。。。。。。。。。。。。。。。。。。。。。。。。。。。。。。。。。。。。。。。。。。。。。。。。。。。。。。。。 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 1 谁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D) A、孟子 B、孔子 C、王守仁 D、老子 2 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表现了(C)。 A、我们应该了解“异文化” B、我们应该从文化视角研究国际关系 C、用一种新的视角观察世界,看待世界 D、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

3 《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是(AB)。 A、从文化和心理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 B、比较文化的视野 C、采用的是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D、以几个小规模的文明社会为背景 4 《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5 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我们自己对人类多元本质的容忍度。(√)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 1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B)。

A、心理人类学 B、文化与人格学派 C、哥伦比亚讲座派 D、国民性研究 2 在二战时期,最具有国民性研究的作品是(C)。 A、《社会化研究领域指南》 B、《种族:科学与政治》 C、《菊花与刀》 D、《美国梦的挑战》 3 从许烺光的作品(D)出版后,心理文化学进入到“心理人类学”阶段。 A、《文化模式》 B、《种族:科学与政治》 C、《文化人类学新论》

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关系主要指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心理性的,是对两人(或多人)都发生影响的一种心理性联结。 社会态度是对待任何的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任何一种态度都具有完成某一行为趋向,即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所以,一个人的态度对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动力性的影响。 在许多情况下,个体会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压力而不由自主地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同群体内的多数人相一致,这种现象称为从众。 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这叫做去个性化。 服从与从众相似,都是在群体压力下采取与群体规范相符的行为,但从众是自愿按他人的做法去做,而服从是元可选择地按别人的要求去做,有时内心有不情愿的体验。 个体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自我概念:是自我的客体部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形象及有关人格特质所持有的整合知觉与态度。 社会认知:是人对社会世界的认识,是对社会客体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 图式:在每一个人的头脑中都要存在着一定的有组织的思考和行动的模式,即用来了解世界的认知结构,也叫做图式。 认同:是指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念、信仰、行为准则和态度,并不自觉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他人要求相一致的过程。 移情:是指个体能够进行心理换位,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体验和推测他人的需要、动机和情感。 基本归因偏差:也称主要归因偏差,是指当人们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低估情境的作用而高估个人内在品质的作用。 投射测验法:是给予人们一定的刺激物,让人们据此进行联想,并用口头或书面方式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人们联想的内容来推测人们的态度与个性。 社会角色:是假定的社会对具有某一社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和个体对这种期待的认识后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角色扮演:是指个人完成社会对自己某一角色期待的行为。 角色偏差:是指个人在扮演某种角色时,偏离了社会所期待(价值、道德、法律、规范、

进化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心理科学进展 2005,13(5):694~703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进化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钟建安 张光曦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 310028) 摘 要进化心理学这个术语是90年代出现的,它从社会生物学演化而来,声势逐渐壮大。但它的思想起源却可以向前追溯一个多世纪。进化心理学否定了标准社会科学模式,注重对平常问题的研究。解释取向的进化心理学是比较成功的,它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已经渗透进心理学之外的许多领域,成就突出的是经济学领域。对进化心理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它非经验主义的方法上,但它仍然有巨大潜力。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社会生物学,广义适合度,研究方法。 分类号 B84-09 1 从古典生态学到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的演进 20世纪对心理进化的研究有三个代表性的运动:古典生态学、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古典生态学主要是由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和耐克·廷伯根(Niko Tinbergen)在二战前夕建立的,研究二战中断后,20世纪50年代初期繁荣起来。生态学一开始就试图把对动物行为的比较研究方法运用到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中,这特别是体现畅销读物中,洛伦兹的On Aggression (1966)就是这样的一本最有名的著作。与此同时其他一些生态学的领袖倡导运用新的心理进化科学研究国际争端和社会动荡。 古典生态学在20世纪70年代大致被社会生物学取代,社会生物学将对动物行为研究的一系列新技术运用于人类。社会生物学家声称他们的方法本质上比古典生态学更科学,因为它对行为作出预测和检验而不仅仅是描述、解释行为。尽管有意见相左,生 收稿日期:2004-12-17 通讯作者:钟建安,E-mail: jiananzhong@https://www.360docs.net/doc/4f8025925.html, 态学和社会生物学在实践和人员方面都有相当大的连续性。比如,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和德斯蒙德·莫里斯(Desmond Morris)是普及社会生物学的重要人物,也是耐克·廷伯根的学生,他们认为社会生物学是廷伯根所建立的传统的延续。 80年代末,社会生物学也遭到了一场新的运动的取代,这场运动就是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EP)。其实社会生物学的倡导者中包括了今天进化心理学的领军人物,比如耶柔米·巴路(Jerome Barkow)。社会生物学家期待进化的模型可以指导心理学的研究并让心理学注意一些曾经被误解或忽视的重要现象,这种观点被今天的进化心理学所继承。巴斯(Buss,1995)认为“虽然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进化理论比如广义适合度理论,但他们在一些对心理学来说是关键的方面是有分歧的。社会生物学家相信人类的主要目标是增加繁衍的成功,成为“适合最大化者”(fitness aximizers),但是进化心理学家相信人类是“适应执行者”(adaptation

心理、行为与文化(版本一)超星尔雅满分答案

心理、行为与文化(版本一) 1 下面关于《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程的特点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比较文化的视野 B、比较行为的角度 C、单一文化的视角 D、兼容并包的原则 正确答案:A 2 下面关于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程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了解“异文化” B、了解一种把握人的方法 C、满足个人兴趣爱好 D、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深层背景 正确答案:C 3 《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之一是从哪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 A、文化和质疑 B、文化和心理 C、素质与心理 D、素质与发展 正确答案:B 4 “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这句话出自: A、卢梭 B、马克斯韦伯 C、泰勒 D、麦克利兰 正确答案:A 5 《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内容不包括: A、社会要求 B、亲属集团 C、交换模式 D、价值观 正确答案:D 6 我们与异文化背景下的人打交道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各美其美 B、张扬个性 C、美人之美 D、自知之明 正确答案:B

7 能够解释群体极化现象的理论除信息影响外,还有? A、法律影响 B、道德影响 C、规范影响 D、策略影响 正确答案:C 8 “自知之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和而不同”是了解异文化所追寻的原则。正确答案√ 9 教育的目的是不让人发问。 正确答案× 10 《心理、行为与文化》在学理上的定位属于心理文化学。 正确答案√ 11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正确答案× 12 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课程的意义是: 正确答案: 学生答案: 学习与人相处之道,掌握人的心理。 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方法(一) 1 关于心理文化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研究心理、行为与文化关系的学问 B、是从心理人类学分离出来的 C、用的是许烺光倡导的心理与文化相分离的视角和方法 D、主要从事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的学问 正确答案:C 2 心理文化学发展大体经历的第三个阶段是: A、博厄斯的文化与人格学派 B、二战前后的国民性研究 C、哥伦比亚讲座派 D、1961年的心理人类学 正确答案:B 3 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作品不包括:

社会心理学课本框架

第一章对象性质与任务 一、研究对象 1.心理学的定义胡济南: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念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1)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重视关于社会情境的探讨(3)也重视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 2.三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1)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2)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3)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二、学科性质 1、社会心理学是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介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之间 2、与心理学的关系 (1)传统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2)洛莫夫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之一 (3)吴江霖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大支柱 (4)班特纳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总称 3、与社会学的关系 (1)社会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2)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在理论与方法上彼此相通(3)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在研究课题上同中有异 4、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三、基本理论与基本内容 1、基本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

是在行为主义—反应学习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着重阐明环境与教育因素在人们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a、强调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b、强调认知因素 c、强调观察学校 d、强调自我调节过程 (2)社会认知理论 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形心理学),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主要观点是:强调认知结构的意义,认为认知是个体以已有的知识结构来接纳新知识,同时,旧认知结构也从中得到改造与发展。 (3)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动力学说,人格结构学说 新精神分析,主要反对泛性论 (4)符号交互作用理论 三个假设:a、人对外界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b、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存在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c、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是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与修正这些意义的。 (5)社会交换理论 a、 b、 c、基本观点:五个命题 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与满足命题、侵犯与赞同命题 2、基本内容 (1)不同层次的社会心理现象 a、个体社会心理:个体的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学习等 b、群体社会心理:人际互动、群体内聚力、群体的社会心理气氛 c、大众社会心理:如流行、模仿、暗示、流言、舆论、经济恐慌、大众骚扰等 (2)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讲体验社会心理学 1、无名效应 2、皮革马里翁效应 3、如何识别部属的谎话(言语表情动作)(眼睛)(细节与情节梗概) 4、如何识别部属的性格(坐车奇遇) 5、如何识别部属的气质(看电影受挫后的不同反应) 第二讲导论心理学面面观 一、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 psychology )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 心理的实质——社会生活条件下的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心理的结构 1、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 过程。 (1)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2)情绪过程(emotional process)是个体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A、愤怒:包含生气、微愠、愤恨、暴怒、敌意..等。 B、悲伤:包含忧伤、抑郁、寂寞、沮丧、绝望..等。 C、恐惧:包含焦虑、惊恐、恐慌、紧X、忧心…等。 D、快乐:包含高兴、喜悦、满足、幸福、兴奋、狂喜…等。 E、厌恶:包含轻视、轻蔑、讥讽、不屑、排拒…等。 F、惊讶:包含震惊、讶异惊喜、叹为观止…等。 G、羞愧:包含愧疚、尴尬、懊悔、耻辱…等。 (3)意志过程(will process)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指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2)个性心理倾向性——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调节着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 (3)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和。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三个方面的差异特征。 A、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B、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灵 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C、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mental state)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如思维活动的灵感状态或刻板状态;情绪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心境或

进化心理学与动物的行为

演化心理学与动物行为学 什么是演化? 演化是指物种会随着时间改变的一种现象,而解释演化事实的理论都称为演化论,探讨各物种如何被创造演变。 1. 创造论: 最初解释物种的起源为「创造论」,达尔文之前欧洲人认为创世纪时,生物创造时便如圣经所 言的是由上帝所造成了现在的样子。为生物特创说 (Creationism)。依附圣经的神学观念认为 上帝创造万物,直至「演化论」出现。 2. 演化论: 以解剖对应各种动物之间的差异,物种是渐变演化而成的理论。目前在学术界主流的演化理论 是达尔文的天择说﹙natural selection﹚,直至20世纪初期才被科学界接受。因为演化论的 出现,生物学得以摆放在同一平台上,了解其震络。动物分类学也才得以发展。 *达尔文的演化论学说: (1)变异:物种中个体间必存在差异,生物代代之间子代与子代、子代与亲代皆有「变异」。 (2)物竞天择。在有限的资源下个体必须彼此竞争 (3)适者生存:适者依天择条件而定。经过变异才有天择与适者生存。 一、 演化心理学与社会生物学 若无演化论,生物学则是零星的纪录总合,找不到有系统、有骨架、完整的观察检视系统。传统的动物分是解剖身体特征的分类学,演化论出现后,动物分类学主导研究半世纪之久。 1.演化心理学 人类作为动物发展阶段中最高等的发展阶段,在调查人类心理活动时,也将动物的心理生活的 表现加以考虑。因为动物的心理活动能使人类意识的演进更清楚的表达出来。包括探讨人类性 格分化、性吸引力(审美问题、感情架构)、性别角色、攻击性、利他行为的心理学。 利他行为:此种基因以天择角度来看,无法解释如何在演化中保存下来,不过以基因的角度解 释,即能获得合理的解释。以基因的变异来谈,「隐性基因」是必须要被保存于世的,因此宽 大包容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自私的基因」-道金斯著) 2.社会生物学 即是利用动物社会体系作为研究的生物学。如Wilson所著的「大自然猎人」、「蚂蚁」等书。 从蜜蜂和蚂蚁的活动中研究出社会结构,其中也牵涉到社会中「利他」的行为。 二、 动物行为学 认为动物的分类不只在於动物的生理构造而也许有其〝心理构造〞。另外可以藉动物的行为观察演化。 动物许多行为是由於刺激而释放的本能如: 1.「释放刺激」:母鸟喂食幼鸟的行为以人类的观点去解读则视这种行为为亲情的表现,不过 事实上这种喂食幼鸟的行为为一种释放刺激。 研究实验如下:(1)当以一片有红点的纸片替代母鸟,子鸟也会群而啄之。(2)当以铁锤用适当 力量轻击母鸟红点时,母鸟也会释放食物。可知→一个红点的刺激能产生固定的反应,此刺激 称为「释放刺激」。而母鸟喂食子鸟的行为其实是「释放刺激」与「原始本能」的组合。母鸟 喙上的红点会刺激幼鸟去啄它,母鸟受到这个刺激之后反射性的将嘴巴打开。这种动物行为是 一种本能,并非同等于人类出于亲情表现的心理活动。 ◎释放剌激: 某种鸟类的幼鸟在成体回巢时用自已的喙去啄成鸟喙上的红点,以刺激成鸟吐出食物。就算不 是真正的成鸟或幼鸟,在条件吻合的情况之下,这样的行为还是存在。 2.「仪式行为」:以黑脚苍蝇为例。公蝇会以丝包装成球状赠与母蝇,当母蝇拆解丝状物时进 行交配。探究此「仪式行为」是如何演化的?最初是公蝇送母蝇食物以制造交配时间→中期演 化成吐丝包物以延长交配时间→今日则只以吐丝的毛球物作为此仪式行为的代表。可以用「仪 式行为」来推断昆虫的演化历史。 ◎仪式行为: 观察动物某些本能反应,有些已失去意义,而如今却仍是存在,为一种演化遗迹。演化遗迹: 生理上……人类的尾椎。 心理上……蝇的交配行为。 动物行为学著名心理学家以Konrad Lorenz(1903~1989)、Nikolaas Tinbergen、Karlron Frisch为代表。Konrad Lorenz为奥地利动物学家,也是现代行为学的创始者。他提出比较动

进化心理学_心理科学的未来发展_英文_

心 理 学 报 2007,39(3):381~382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381 The Future of Psychology: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Scientific Psychology Lei Cha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avid C. Geary 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Columbia, USA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is an approach to psychology, in which knowledge and principles from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 put to use in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human mind” (Cosmides & Tooby, 2001, p.1). The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study and to provide broad theoretical framing of nearly all of the issues and topics within the traditionally defined fields of psychology. The 19 papers included in this special issue o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re written by leading scholars in the field and address topics that can be organized by the familiar division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Evolutionary cognitive psychology . The author of The origin of mind (Geary, 2005), David Geary leads the discussion on evolutionary cognitive psychology. His paper lays out the foundations and principl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brain and its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systems. Differing from the all-purpose general cognitive model, an evolutionary account of human cognition, as the paper asserts, emphasizes individual and specialized cognitive processing modules that have been naturally selected for solving recurring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problems. Geary provides detailed accounts of some of the familiar modules known in mainstream psychology as folk physics, folk biology, and folk psychology, and outlines how domain-general systems (e.g., working memory) may have evolved. Four other papers presented under this section are from Gary Brase,Wang Xiao-tian, Michael Corballis, and Steven Pinker. Gary Brase investigated the rather classical cognitive topic of Bayesian reasoning. Consistent with evolutionary theorizing, his empiric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recurrence of the format and context in which a problem is presented improves human statistical reasoning. Wang’s empirical paper shows that risk taking behavior and decision making carry evolutionary footprints that can be inferred by investigating such variables as genders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and relative versus absolute family wealth. Michael Corballis and Steven Pinker are leading Received 2006-12-16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Lei Cha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 e-mail: leic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4f8025925.html,.hk. authorities on language evolution. Emphasizing different issues (e.g., language instinct, to use the name of the author’s classic book (Pinker, 1994) and, for Corballis, language modality evolution or the transition “from hands to mouth” to borrow from his book title (Corballis, 2002), these two papers together provide a state of the art account of language evolution.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As the author of the first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text (Bjorklund & Pellegrini, 2002), David Bjorklund co-authored with Jason Grotuss, and Adriana Csinady to discuss life history tradeoffs concerning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Why do humans have one of the longest childhoods in the natural world, and how does child development make use of cognitive plasticity within the beneficial adaptive constraints described by articles in the first section? As shown in this lead paper of the section, some of the answers are beyond simple combinations of evolutionary life history theories and those of mainstrea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One of the answers has been provided by the next article by Jay Belsky, who is known for his seminal work on how early childhood experience may prompt the onset of biological clock by stimulating different reproductive strategies (Belsky, Steinberg, & Draper, 1991). In his current contribution, Belsky re-examines his theory by presenting existing empirical studies testing and extending his original work. The next three empirical studies (Byrd-Craven, Geary, Vigil, & Hoard; Brumbach, Walsh, & Figueredo; Frederick & Gallup, Jr.) provide additional evidence for these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al principles. Byrd-Graven et al.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 between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 and later relationship preferences. Brumbach et al. examined adolescents’ sexu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in a large sample of 13,000 participants. Examining dental fluctuating asymmetry among 296 individuals of 10 species, Frederick and Gallup, Jr. concluded that the tradeoff between brain and motor development may have lessened selection pressure for developmental symmetry in humans relative to other primates. To conclude this section, Li and Chang mad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arent-chil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