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元代美术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元代美术.txt
頫 蒙汉二元制:元代的社会政治制度,它包括蒙古传统的制度如宿卫制、宫帐制、投下制等和中原的行政管理制度。通过这种二元的制度,保证蒙古帝王的政令能有效实施。
怯薛:蒙古语对皇家禁卫军的称谓,即宿卫。成员多为帝王家族的子弟、蒙古和西域贵族的子弟,在社会上享有许多特权,士元代主要的仕途之一。
色目:泛指元代西域的少数民族,因其眼珠的颜色不同于蒙古人种,故称之。色目人在元的种族等级宗享有仅次于蒙古贵族的地位,对元朝政治和文化有重要的贡献。
遗民:通常指改朝换代后不事新主的故国旧臣。从商朝旧有伯夷、叔齐,不事西周。元灭南宋,有郑思肖、龚开、钱选等一批士大夫不事元朝,其数量增多的原因事宋代理学对名节的强调。他们多以文艺为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消极抵抗精神。
逸笔草草:元代文人画家倪瓒宣扬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发展了宋以来水墨写意画的精神,在抒发个人意兴方面,最求更自由的发挥。它是对前代画家注重形似问题的一种挑战。
古意:元代初期开始在画坛上流行的审美倾向,主张摆脱近世(指南宋院体)画的作风,追求晋唐的艺术境界。倡导“画贵有古意”的主要人物是赵孟頫 。
十三科:民间和画院画家要掌握的绘画基本科目,由元初汤垕首先提出,元末陶宗仪作具体说明,包括:“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神鬼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
浅绛山水:与青绿山水不同的一种风格形式,以笔墨皴写为结构,再敷之以淡赭色点染山石、树干,呈现出苍劲古朴之气,为元末山水画大家黄公望所专长。
阔远:山水画构图的一种,最早由宋代韩拙提出,到元代成为代替“深远”一法的表现形式。黄公望《写山水诀》解释为:“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
书斋山水:元代山水画的一种新的类型,专门以文人画家自己或友朋的斋室为对象,表现个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它和表现一般性自然山水的作品相比,更能突出特定的文化背景。
书画合一:是宋代文人开始将书法笔法和写意画法结合起来的一种形式。它由赵孟頫明确加以提倡和总结,得到了元代文人画家们的积极响应。
四君子:指绘画中梅兰竹菊四种题材,代表文人的雅致格调。其来源是与“岁寒三友”(松竹梅)等专题有关,到宋末元初组合起来。它们再笔墨表现上有很大发挥余地,主要靠特定的程式来传达其固有的象征意义。


三教合一:宋代以来思想界和宗教文化界的主要趋势,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使汉文化再一个新的认识基础上发展。元代以“三教弟子”等名号自诩的就有赵孟頫等人,声势很大。
梵相:特指佛教造像中来自印度、尼泊尔等地和密教风格样式。元代蒙古、色目贵族通过藏传佛教再普及“梵相”方面作了大量的功德,在杭州、元大都(北京)、敦煌等地都留下了不少美术遗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