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函数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模电函数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模电函数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函数发生器设计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电子通信与物理学院电子信系 2015年月日

摘要

函数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函数发生器有很宽的频率范围,使用范围很广,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通用信号源。可以用于生产测试、仪器维修和实验室,还广泛使用在其它科技领域,如医学、教育、化学、通讯、地球物理学、工业控制、军事和宇航等。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如低频信号函数发生器S101全部采用晶体管),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如单片函数发生器模块8038)。

为进一步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实验调试技术,本课题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本课题中函数发生器电路组成框图如下所示:

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电路同样由积分环节来完成。电压比较器实现方波的发生,方波通过积分环节可以将方波变换成三角波,同样将三角波通过积分环节可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关键词:函数发生器集成运放比较器积分器

目录

前言

1课程设计的目的

2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3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

第一章电路设计总方案及原理框图

1.1电路设计原理框图

1.2电路设计方案

第二章各部分电路设计

2.1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2.2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2.3电路的参数选择及计算

2.4总电路图

第三章电路仿真及实验结果

3.1方波发生电路仿真及结果

3.2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仿真及结果 3.3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仿真及结果第四章结论

第五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附录

前言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

2.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仔细分析产品的功能要求,利用互连网、图书、杂志查阅资料,从中提取相关和最有价值的信息、方法。

(1)设计总体方案。

(2)设计单元电路、选择元器件、根据需要调整总体方案。(3)计算电路(元件)参数。

(4)绘制总体电路初稿。

(5)上机在Mulitisim(或EDA)电路实验仿真。

(6)绘制总体电路。

2.独立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

1.设计、组装、调试函数发生器;

2.输出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3.频率范围:在10-10000Hz范围内可调;

4.输出电压:方波Up-p<=24V,三角波Up-p=8V,正弦波Up-p>1V

一.电路设计总方案及原理框图

(一)电路设计原理框图

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首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正弦波等等。我们通过对电路的分析,参数的确定选择出一种最适合本课题的方案。在达到课题要求的前提下保证经济、方便、优化的设计策略。电路设计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二)电路设计方案设计

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电路同样通过积分环节。

二.各部分电路设计

(一)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方波--三角波信号产生的基本电路如图2.1所示:

图2.1

电路工作原理如下:若a点断开,运算发大器A1与R1、R2及R3、RP1组成电压比较器,R1为平衡电阻,R3、RP1为正反馈元件,C1为加速电容,可加速比较器的翻转(可不加该电容,本设计中无该电容)。运放的反相端接基准电压,即V-=0,同相输入端接输入电压Via。比较器的输出V o1的高电平等于正电源电压+Vcc,低电平等于负电源电压-Vee(|+Vcc|=|-Vee|)。

当比较器的V+ =V- =0时,比较器翻转,输出信号V o1从高电平+Vcc跳到低电平-Vee,或者从低电平-Vee跳到高电平+Vcc。设V o1=+Vcc。

设V o1=+Vcc,则:

式中,RP1指电位器的调整值(以下同),将上式整理,得比较器的下门限电位:

若V o1=-Vee,则比较器的上门限电位:

比较器的门限宽的Vh为:

由式1--式4可得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2.2所示:

图2.2比较器电压传输特性

a点断开后,运放A2与R4、RP2、C2及R5组成反相积分器,其输入信号为方波V o1,则积分器的输出:

当V o1=+Vcc时:

当V o1=-Vcc时:

可见积分器的输入为方波时,输出是一个上升速度与下降速度相等的三角波,其波形关系图2.3所示。

图2.3 方波--三角波

a点闭合,即比较器与积分器首尾相连,形成闭环电路,则自动产生方波—三角波。

三角波的幅度:

方波--三角波频率:

由此可得以下结论:

(1)电位器RP2在调整方波—三角波的输出频率时,不会影响输出波形的幅度。若要求输出频率的范围较宽,可用C2改变频率的范围,PR2实现频率微调。

(2)方波的输出幅度应等于电源电压+Vcc。三角波的输出幅度应不超过电源电压+Vcc。电位器RP1可实现幅度微调,但会影响方波-三角波的频率。

(二)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2.4 三角波--正弦波原理图

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电路主要积分环节完成的。

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是经过一个非线性的变换网络(正弦波变换器)而得以实现,在这个非线性网络中,当三角波点位向两端顶点摆动时,网络提供的电流同路阻抗会变小,这样就使三角

波的两端变为平滑的正弦波输出。

(三)电路的参数选择及计算

1.方波-三角波中电容C2变化

C2在0.1uf左右,方波频率约为100HZ,结合图2.5及3.4,当C2为1uf时,频率较低约为10HZ,波形较难观察。

2.三角波-正弦波部分

比较器A1与积分器A2的元件计算如下

由式8得

取R2=10K,则R3+RP1=30K,取R3=20K,RP1为50K的电位器,取平衡电阻R1=R2/(R3+RP1)=10K

由输出频率的式9得

当 10hz ≤f ≤10000hz,取C2=0.1uf,R4=5.1K,RP2=100K。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的参数选择原则是:根据不同频率段的输入的三角波变更换第二个积分环节的电容大小,根据需要控制反向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幅值。

(四)总电路图

如图2.5所示:

图2.5 总电路图

三.电路仿真及结果(一)方波发生电路的仿真及结果

方波如图3.1:频率约为100HZ,Up-p约为20V。

图3.1

(二)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仿真及结果

三角波如图3.2:频率约为100HZ,Up-p约为8V。

图3.2

方波-三角波如图3.3:

图3.3

C2为1uf时的方波--三角波如图3.4:频率约为10HZ。

图3.4

(三)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仿真及结果

正弦波如图3.5:频率约为100HZ,Up-p约为3V。

图3.5

三角波正弦波如图3.6:

图3.6

四.结论

课程设计是继专业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之后又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的任务是在学生掌握和具备电子技术知识与单元电路的设计能力之后,综合所学知识进一步学习电子电路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验方法,为今后从事电子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打好基础基本要求。

将所有需要输出的波形调到任务的要求是这部分设计最麻烦的地方,同时也是计算最多的地方。根据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所需要输出的波形的幅值的要求,需要换许多次电容和电阻,每次调整三角波幅值的变化时,都会改天其频率,最后将电容C2变成可变电容器,使得其能改变输出波的频率而未改变其幅值的大小。另一个问题是方波和三角波的图形稳定,而正弦波的幅值

再不断上升。在反复改变与其有关的电容和电阻后仍然出现这样的状况,而且输出幅值非常低,最终放弃了用差分式放大电路,换用积分电路替换,输出波形果然稳定了,可是同样出现了幅值不够的问题,最终选择了反向比例放大使输出幅值放大。

五.参考文献

【1】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邱关源.《电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3】李万臣.《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六.附录

元件清单:

模电课程设计--函数信号发生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课题:函数信号发生器 学院: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设计者: 学号: 日期:

前言 在研制、生产、测试和维修各种电子元件、部件以及整机设备时,都学要有信号源,由它产生不同频率不同波形的电压、电流信号并加到被测器件或设备上,用其他仪器观察、测量被测仪器的输出响应,以分析确定它们的性能参数。信号发生器是电子测量领域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电子仪器。 该函数发生器要求能输出频率范围可调的方波和三角波,能够很好的实现本次试验的目的,将一些线性和非线性的元件与集成运放组合,输出性能良好的波形。 由方波或三角波的发生器产生相应的信号,通过相互转换实现多种波形的输出。正弦波可以由滞回比较电路和RC定时电路构成的电路产生,再积分可得到三角波。通过调节RC振荡电路中的振荡电阻来实现频率可调。通过调节比例运算电路的反馈电阻来实现幅度可调,最终做成要求的函数发生器。

目录 一、设计要求 (2) 二、设计步骤 (2) 三、实验报告要求 (2) 四、题目、设计任务及技术指标 (3) 五、设计内容及原理 (4) 六、设计步骤和方法 (8) 七、安装与调试 (15) 八、电路的指标结果 (16) 九、所用仪器和设备 (17) 十、心得体会 (18) 十一、参考文献 (20) 十二、附函数发生器课程设计仿真图 一、设计要求 1.电路原理图绘制正确(或仿真电路图); 2.掌握EWB仿真软件的使用和电路测试方法; 2.电路仿真达到技术指标。

3. 完成实际电路,掌握电路的指标测试方法; 4.实际电路达到技术指标。 二、设计步骤 1.原理了解,清楚设计内容。 2.原理及连线图绘制,仿真结果正确。 3.安装实际电路。 4.调试,功能实现。 5.教师检查及答辩。 6.完成设计报告。 三、实验报告要求 1.画图要求: 1)原理图(草图)要清楚,标注元件参数 2)正式原理图、接线图:A4打印EWB画图。3)要求用统一格式封面; 4)使用中原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专用纸。 5)图要顶天立地,均匀分布,合理布局 2.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a.题目: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电除尘器课程设计报告

电除尘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时间:2013年5月13日-19日 指导教师: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待除尘电厂基本情况 某电厂地处东南季风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春季温暖雨连绵,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凉爽干燥,冬季低温,少雨雪。 根据当地气象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其特征值如下: 累年平均气压:1011.0hPa 累年最高气压:1038.9hPa 累年最低气压: 986.6hPa 累年平均气温:17.6℃ 极端最高气温:40.9℃ 极端最低气温:-9.9℃ 厂址处全年北(N)风出现频率为20.0%,西北 (NW)风出现频率为14.7%,西(W)风出现频率13.1%,南(S)风出现频率6.0%,东北(WE)风出现频率9.6%,东(E)风出现频率8.3%,东南(SE)风出现频率8.0%,西南(SW)风出现频率7.2%,静风出现频率为13.1%。 电厂烟气情况: 烟气量 Q =500,000 m3/h(工况) 废气温度 t j=350-400℃ t c=330-370℃ 含尘浓度 C =5-10g/m3 (工况) 煤挥发分A=26.6%(烘煤时) 电厂所用煤的组成成分 成分SO SO3O2N2H2O 2 组成10-120.1-0.3 2.7-377.6-808-9 粉尘粒径分布 粒径20-2515-1010-88-66-44-22-1<1总计平均值17.512.59753 1.5<0.5 含量 2.2 4.6 2.614.127.941.3 6.0 1.1100%

粉尘比电阻 温度℃21120230300 比电阻 Ω·cm 3×1079×1071×107 3.8×107二、除尘器设计要求 烟气量 Q =500,000 m3/h(工况) 出口粉尘浓度:100mg/m3(标准工况) 三、设计参数 1、电场风速选择 2、确定所需的收尘极面积、间距 3、确定电场数 4、电晕线选型(给出图纸) 5、收尘极板选型(给出图纸) 四、电除尘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课程设计文本结构 1)课程设计任务书2)课程设计目录3)课程设计正文4)致谢5)附录6)参考文献 2、课程设计内容要求 根据三中所确定内容,给出设计参数,要求: 1)给出设计依据 2)给出设计过程 3)给出参考文献出处 五、基本参考文献 [1] 化工设备设计全书《除尘设备设计》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 (日)通产省公安害保安局《除尘技术》建筑工业出版社, 1977 [3] 鞍山矿山设计研究院《除尘设计参考资料》辽宁人民出版社, 1978 [4] 黎在时. 《电除尘器的选型安装与运行管理》中国电力版社,2005 [5] 黎在时《静电除尘器》.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案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 计与制作 目录 一.设计任务概述 二.方案论证与比较 三.系统工作原理与分析 四.函数信号发生器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五.元器件清单 六.总结 七.参考文献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制 一.设计任务概述 (1)该发生器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 (2)函数发生器以集成运放和晶体管为核心进行设计 (3)指标: 输出波形:正弦波、三角波、方波 频率范围:1Hz~10Hz,10Hz~100Hz 输出电压:方波VP-P≤24V,三角波VP-P=8V,正弦波VP-P>1V; 二、方案论证与比较 2.1·系统功能分析 本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信号的控制问题,其中包括信号频率、信号种类以及信号强度的控制。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综合考虑了以下三种实现方案: 2.2·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传统的直接频率合成器。这种方法能实现快速频率变换,具有低相位噪声以及所有方法中最高的工作频率。但由于采用大量的倍频、分频、混频和滤波环节,导致直接频率合成器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高,而且容易产生过多的杂散分量,难以达到较高的频谱纯度。 方案二∶采用锁相环式频率合成器。利用锁相环,将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频率锁定在所需要频率上。这种频率合成器具有很好的窄带跟踪特性,可以很好地选择所需要频率信号,抑制杂散分量,并且避免了量的滤波器,有利于集成化和小型化。但由于锁相环本身是一个惰性环节,锁定时间较长,故频率转换时间较长。而且,由模拟方法合成的正弦波的参数,如幅度、频率相信都很难控制。 方案三:采用8038单片压控函数发生器,8038可同时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改变8038的调制电压,可以实现数控调节,其振荡范围为0.001Hz~300K 方案四:采用分立元件设计出能够产生3种常用实验波形的信号发生器,并确定了各元件的参数,通过调整和模拟输出,该电路可产生频率低于1-10Hz的3种信号输出,具有原理简单、结构清晰、费用低廉的优点。该电路已经用于实际电路的实验操作。 三、系统工作原理与分析 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与场效应管共同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先通过比较器产生方波,再通过积分器产生三角波,最后通过场效应管正弦波转换电路形成正弦波,波形转换原理图如下: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课题:函数信号发生器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一.设计目的与要求 1.1设计目的 1.设计电路产生RC桥式正弦波产生电路,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电路,占空比可调的三角波电路,多用信号源产生电路,分别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2.通过设计,可以将所学的电子技术应用到实际当中,加深对信号产生电路的理解,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与查阅资料的能力。使自己的对模电的理解更为透彻。 1.2设计内容及要求 1)RC桥式正弦波产生电路,频率分别为300Hz、1KHz、10KHz、500KHz,输出幅值300mV~5V可调、负载1KΩ。 (2)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电路,频率3KHz,占空比可调范围10%~90%,输出幅值3V、负载1KΩ。

(3)占空比可调的三角波电路,频率1KHz,占空比可调范围10%~90%,输出幅值3V、负载1KΩ。 (4)多用信号源产生电路,分别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频率范围100Hz~3KHz、输出幅值≥5V、负载电阻1KΩ。 软件仿真部分元器件不限,只要元器件库中有即可,但需要注意合理选取。 二.单信号发生电路 2、1 RC桥式正弦波产生电路 参数计算:

器件选择: 2、2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产生电路 参数计算: 器件选择:

2、3占空比可调的三角波产生电路 参数计算: 器件选择:

模电实验报告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报告专业:姓名:学号:日期:桌号: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老师:蔡忠法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等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等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 1. 示波器单踪显示练习 2. 函数信号发生器练习 3. 晶体管毫伏表练习 4. 示波器双踪显示练习 5. 测试函数发生器的同步输出波形 6. 数字万用表使用练习 四、实验原理、步骤和实验结果 1. 示波器单踪显示练习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 探头连校准信号,在屏幕上调出稳定的波形。 2) 测量方波的幅度和频率。 3) 测量方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时间。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小结: 1) 测量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方法是: 2) 示波器使用注意事项是: 2. 函数信号发生器练习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三角波,送示波器显示稳定的波形。 2) 将频率分别调到1 kHz、10 kHz、100 Hz。 3) 将三角波幅度调到50mV(峰值)。 4) 从示波器中读出三角波频率。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小结: 函数信号发生器使用注意事项是:

3. 晶体管毫伏表练习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1 k Hz正弦波,送示波器显示稳定的波形。 2) 调节幅度至约1.4V峰值(用示波器测量)。 3) 同时用毫伏表测正弦波有效值,调节正弦波幅度精确至有效值1V(用毫伏表测量)。 4) 从示波器中读出此时的正弦波幅值,记入表中。 实验数据记录: 4. 示波器双踪显示练习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 示波器CH1、CH2均不加输入信号,采用自动触发方式。 2) 扫速开关置于扫速较慢位置(如0.5 s/div挡),将“显示方式”开关分别置为“交替” 和“断续”,观察并描述两条扫描线的显示特点。 3) 扫速开关置于扫速较快位置(如5μs/div挡),将“显示方式”开关分别置为“交替” 和“断续”,观察并描述两条扫描线的显示特点。 实验结果记录: 实验小结:(什么情况下用交替显示方式?什么情况下用断续显示方式?) 5. 测试函数发生器的同步输出波形 实验步骤: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装配实习 一.设计制作要求: 掌握方波一三角波一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和测试技术。学会由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组成的多级电子电路小系统的布线方法。掌握安装、焊接和调试电路的技能。掌握在装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方波一三角波一正弦波函数发生器设计要求 函数发生器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其电路中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也可以是集成电路(如单片集成电路函数发生器ICL8038)。本次电子工艺实习,主要介绍由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差分放大器组成的方波一三角波一正弦波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 种: 1:如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 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 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 2:先产生三角波一方波,再将三 角波变成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正弦波。 3 3:本次电路设计,则采用的图1函数发生器组成框图 是先产生方波一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的电路设计方法。此钟方法的电路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可见,它主要由:电压比较器、积分器和差分放大器等三部分构成。 为了使大家能较快地进入设计和制做状态,节省时间,在此,重新复习电压比较器、积分器和差分放大器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并判所谓比较器,是一种用来比较输入信号v1和参考电压V REF 断出其中哪个大,在输出端显示出比较结果的电路。 在《电子技术基础》一书的9.4—非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的9.4.1中,专门讲述了: A:单门限电压比较器、B:过零比较器 C:迟滞比较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单门限电压比较器 所谓单门限电压比较器,是指比较器的输入端只有一个门限电压。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10)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班级:09电科(一)班 学生姓名:曹海锋 指导教师:赵剑锷 2011年09月25 日 郑州科技学院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 (1)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1) 3.1实验设计的意义 (2) 3.2半双工对讲机实现方法 (2) 3.3 电路原理分析 (2) 3.4电子元件清单及选择 (3) 4总结 (3) 参考文献 (4)

摘要 无线对讲机是移动通信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应用非常广泛,无线电对讲机和其它无线通信工具(如手机)其市场定位各不相同,难以互相取代,还将长期使用下去。本论文研究设计了一款调频无线对讲机。首先介绍了调频无线对讲机的功能、性能指标和工作原理。从工作原理出发,通过现代电子系统设计方法,深入行业现状寻找到低成本的器件MC3363、MC2833、LM386等,确立了完整具体的方案。在具体的硬件设计实现上,分成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分别对各个功能模块以信号、控制为联系进行设计。在硬件设计上,通过主要芯片将各功能模块有机地组织起来协 同完成系统需要的功能。 1课程设计目的 对讲机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这次设计制作的对讲机简单实用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使用。我们学习模拟电子技术重要的在于应用,通过这次实践,可以让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对我们已经学习知识的一次实际应用与巩固,更是一次升华!这对于以后学习其他知识奠定基础,我们知道学习模电就要将元件的特点,功能,使用方法等熟练掌握,组成一个合理,经济,实用的系统。总而言之,这次实践是我受益匪浅。 2 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 本对讲机成本低廉,电路简单,可用于办公室不同房间对讲、婴儿室监听等。通话距离可达2Km。 a.采用集成运放和集成功放及阻容元件等构成对讲机,实现甲、乙双方异地通话。 b.用扬声器用作话筒和喇叭,双方对讲、互不影响。 c.电源电压4.5~9.0v.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半双工对讲机实验设计的意义 有线对讲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有线对讲机原理简单,设计方便,制作简易,成本低。广泛用于医院病员呼叫机、门铃、室内电话等。所以有线对讲机日益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了解了它的原理过程,正确使用操作它,可以提高我们知识的应用性。本次试验既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又让磨砺了我们的意志以及团队意识。更让我们对电子模拟更加感兴趣,为以后的研究道路

模电课程设计_函数信号发生器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设计时间:2011-2012-1学期15、16周 教师评分: 2011 年 12 月 6 日

目录 1设计的目的及任务 (1)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2) 2 电路设计总方案及各部分电路工作原理 (2) 2.1 电路设计总体方案 (2) 2.2 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3) 2.3 正弦波---方波工作原理 (4) 2.4 方波---三角波工作原理 (6) 2.5 三角波---正弦波工作原理 (7) 3 电路仿真及结果 (10) 3.1 仿真电路图及参数选择 (10) 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10) 4收获与体会 (10) 5 仪器仪表明细清单 (11) 参考文献 (12)

1.设计的目的及其任务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可以更好的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正弦 波,方波和三角波等函数信号的设计方法。 2.可以学会安装,调试与仿真等集成电路组成的多级电子电路小 系统。 3.可以更好的掌握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热 爱。 1.2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能输出特定频率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扩展项:频率可调,脉冲波,锯齿波。 2. 实现步骤: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3、工具:multisim 4. 频率范围:固定频率1kHZ,或者设计的为频率可调电路。 5、提交形式:以课程论文(打印)的形式提交。 6. 合理的设计硬件电路,说明工作原理及设计过程,画出相关的电路原理图。 7. 选择常用的电路元件。 8. 画出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做出电路的仿真。 2.电路设计总方案及各部分电路工作原理 2.1电路设计原理框图

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 目录 一、设计要求 .......................................................................................... - 2 - 二、设计的作用、目的 .......................................................................... - 2 - 三、性能指标 .......................................................................................... - 2 - 四、设计方案的选择及论证 .................................................................. - 3 - 五、函数发生器的具体方案 .................................................................. - 4 - 1. 总的原理框图及总方案 ................................................................. - 4 - 2.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 - 5 - 2.1 方波发生电路 .......................................................................... - 5 - 2.2三角波发生电路 .................................................................... - 6 - 2.3正弦波发生电路 .................................................................. - 7 - 2.4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 - 10 - 2.5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工作原理 .................................. - 13 - 3. 总电路图 ....................................................................................... - 15 - 六、实验结果分析 ................................................................................ - 16 - 七、实验总结 ........................................................................................ - 17 - 八、参考资料 ........................................................................................ - 18 - 九、附录:元器件列表 ........................................................................ - 19 -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函数信号发生器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函数信号发生器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 在给定的±12V直流电源电压条件下,使用运算放大器设计并制作一个函 数信号发生器。 2 信号频率:1kHz~10kHz 3 输出电压:方波:Vp-p≤24V 三角波:Vp-p≤6V 正弦波: Vp-p>1V 4 方波:上升和下降时间:≤10ms 5 三角波失真度:≤2% 6 正弦波失真度:≤5% 二、设计方案论证 1.信号产生电路 〖方案一〗 由文氏电桥产生正弦振荡,然后通过比较器得到方波,方波积分可得三角波。三角波 这一方案为一开环电路,结构简单,产生的正弦波和方波的波形失真较小。但是对于三角波的产生则有一定的麻烦,因为题目要求有10倍的频率覆盖系数,然而对于积分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为: 显然对于10倍的频率变化会有积分时间dt的10倍变化从而导致输出电压振幅的10倍变化。而这是电路所不希望的。幅度稳定性难以达到要求。而且通过仿真实验会发现积分器极易产生失调。 〖方案二〗 由积分器和比较器同时产生三角波和方波。其中比较器起电子开关的作用,将恒定的正、负极性的 方波 三角波 电位交替地反馈积分器去积分而得到三角波。该电路的优点是十分明显的: 1 线性良好、稳定性好;

2 频率易调,在几个数量级的频带范围内,可以方便地连续地改变频率, 而且频率改变时,幅度恒定不变; 3 不存在如文氏电桥那样的过渡过程,接通电源后会立即产生稳定的波 形; 4 三角波和方波在半周期内是时间的线性函数,易于变换其他波形。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采用了第二种方案来产生信号。下面将分析讨论对生成的三角波和方波变换为正弦波的方法。 2.信号变换电路 三角波变为正弦波的方法有多种,但总的看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通过滤波器进行“频域”处理,另一种则是通过非线性元件或电路作折线近似变换“时域”处理。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 采用米勒积分法。设三角波的峰值为,三角波的傅立叶级数展开: 通过线性积分后: 显见滤波式的优点是不太受输入三角波电平变动的影响,其缺点是输出正弦波幅度会随频率一起变化(随频率的升高而衰减),这对于我们要求的10倍的频率覆盖系数是不合适的。另外我们在仿真时还发现,这种积分滤波电路存在这较明显的失调,这种失调使输出信号的直流电平不断向某一方向变化。 积分滤波法的失调图(Protel 99 SE SIM99仿真) 而且输出存在直流分量。 〖方案二〗 才用二极管-电阻转换网络折线逼近法。十分明显,用折线逼近正弦波时,如果增多折线的段数,则逼近的精度会增高,但是实际的二极管不是理想开关,存在导通阈值问题,故不可盲目的增加分段数;在所选的折线段数一定的情况下,转折电的位置的选择也影响逼近的精度。凭直观可以判知,在正弦波变化较快的区段,转折点应选择的密一些;而变化缓慢的区段应选的稀疏一些。 二极管-电阻网络折线逼近电路对于集成化来说是比较简单,但要采用分立元件打接则会用到数十个器件,而且为了达到较高的精度所有处于对称位置的电阻和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姓名:_ _____ 学号: 班内序号:____ 课题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摘要:采用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积分电路产生比较理想的方波-三角波,根 据所需振荡频率和对方波前后沿陡度、方波和三角波幅度的要求,选择运放、稳压管、限流电阻和电容。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实现,选取合适的滑动变阻器来调节三角波的幅度和电路的对称性,同时利用隔直电容、滤波电容来改善输出正弦波的波形。 关键词: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一、设计任务要求 1.基本要求:

设计制作一个函数信号发生器电路,该电路能够输出频率可调的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 (1) 输出频率能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无明显失真。 (2) 方波输出电压Uopp=12V(误差小于20%),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 (3) 三角波Uopp=8V(误差小于20%)。 (4) 正弦波Uopp1V,无明显失真。 2.提高要求: (1) 输出方波占空比可调范围30%-70%。 (2) 自拟(三种输出波形的峰峰值Uopp均可在1V-10V内连续可调)。 二、设计思路和总体结构框图 总体结构框图: 设计思路: 由运放构成的比较器和反相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三角波输入差分放大电路,利用其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转换,从而电路可在三个输出端分别输出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达到信号发生器实验的基本要求。 将输出端与地之间接入大阻值电位器,电位器的抽头处作为新的输出端,实现输出信号幅度的连续调节。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将方波-三角波中间的电阻改为两个反向二极管一端相连,另一端接入电位器,抽头处输出的结构,实现占空比连续可调,达到信号发生器实验的提高要求。 三、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过程 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电路图: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题目:OCL功率放大器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目的 ①学习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②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 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对OCL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进一步加强对模拟电子技术的了解 ④采用集成运放与晶体管原件设计OCL功率放大器 ⑤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指标 ①频率响应:50Hz≤f≤20KHz ②额定输出功率:P o=8W ③负载电阻:R L=8Ω ④非线性失真尽量小 ⑤输入信号:U i<=100mv

3、设计要求 (1)进行方案论证及方案比较 (2)分析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进行单元电路设计计算 (4)画整机电路图 (5)写出元件明细表 (6)小结和讨论 (7)写出对本设计的心得体会 分析设计要求,明确性能指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对比。 4、制作要求 论证并确定合理的总体设计方案,绘制结构框图。 5、OCL功率放大器各单元具体电路设计。 总体方案分解成若干子系统或单元电路,逐个设计,计算电路元件参数;分析工作性能。

6、完成整体电路设计及论证。 7、编写设计报告 写出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 二、总体方案设计 1、设计思路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负载R l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R I一定时,希望输出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且效率尽可能高。放大电路实质上都是能量转换电路。从能量控制的观点来看,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不同的。对电压放大电路的主要要求是使其输出端得到不失真的电压信号,讨论的主要指标是电压增益,输入和输出阻抗等,输出的功率并不一定大。而功率放大电路则不同,它主要要求获得一定的不失真(或失真

模电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模拟综合实验 2009211120 班 09210580(07)号 桂柯易

实验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调测 摘要 使用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产生一定频率和周期的三角波、方波(提高要求中通过改变积分电路两段的积分常数从而产生锯齿波电压,同时改变方波的占空比),将三角波信号接入下级差动放大电路(电流镜提供工作电流),利用三极管线性区及饱和区的放大特性产生正弦波电压并输出。 关键词 运放积分电路差动发达电路镜像电流源 实验内容 1、基本要求: a)设计制作一个可输出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的函数信号发生器。 1)输出频率能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无明显失真; 2)方波输出电压Uopp=12V,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占空比可调范围30%-70%; 3)三角波Uopp=8V; 4)正弦波Uopp>1V。 b)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求实际搭建),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 电路原理图(SCH) 2、提高要求: a)三种输出波形的峰峰值Uopp均可在1V-10V范围内连续可调。 b)三种输出波形的输出阻抗小于100欧。 c)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印制电路板图(PCB)。 设计思路、总体结构框图 分段设计,首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与差动放大电路相连。 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正弦波产生电路三角波产生电路 方波产生电路

首先,稳压管采用既定原件2DW232,保证了输出方波电压Uo1的峰峰值为12V,基本要求三角波输出电压峰峰值为8V,考虑到平衡电阻R3的取值问题,且要保证R1/Rf=2/3,计算决定令Rf=12K,R1=8K,R3=5K。又由方波的上升、下降沿要求,第一级运放采用转换速度很快的LM318,Ro为输出限流电阻,不宜太大,最后采用1K欧电阻。二级运放对转换速度要求不是很高,故采用UA741。考虑到电容C1不宜过小,不然误差可能较大,故C1=0.1uF,最后根据公式,Rw抽头位于中点时R2的值约为300欧,进而确定平衡电阻R4的阻值。考虑到电路的安全问题,在滑阻的接地端串接了一个1K的电阻。(注:实际调测时因为滑阻转动不太方便,所以通过不断换滑阻的方式确定适当频率要求下Rw的阻值,我的电路最后使用的是1K欧的滑阻) (2)正弦波产生电路:

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课程设计

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课 程设计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目录一.设计内容 (3) 1.设计基础资料 (3) 2.设计要求 (3) 二.设计计算 (3) 1.集气罩设计 (3) 2.风量计算 (4) 3.旋风除尘器设计选型 (4) 4.旋风除尘器效率计算 (7) 5.二级除尘器设计选型 (8) 6.管道设计计算 (12) 7.风机和电机的选择 (17) 8.排气烟囱的设计 (18) 三.心得体会与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附图 (21) 题目:水泥厂配料车间粉尘污染治理工程(课程)设计一.设计内容 1. 设计基础资料 ●计量皮带宽度:450mm ●配料皮带宽度:700mm ●皮带转换落差:500mm

●设粉尘收集后,粉尘浓度为2000mg/m3,粉尘的粒径分布如下表. 2. 设计要求 ●排放浓度小于50 mg/m3 ●设计二级除尘系统,第一级为旋风除尘器,第二级为电除尘器或者袋式除尘器. ●计算旋风除尘器的分级除尘效率和除尘系统的总效率. ●选择风机和电机 ●绘制除尘系统平面布置图 ●绘制除尘器本体结构图 ●编制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计算 1.集气罩设计 集气罩的设计原则: ①改善排放粉尘有害物的工艺和环境,尽量减少粉尘排放及危害。 ②集气罩尽量靠近污染源并将其包围起来。 ③决定集气罩的安装位置和排气方向。 ④决定开口周围的环境条件。 ⑤防止集气罩周围的紊流。 ⑥决定控制风速。

本设计采用密闭集气罩,密闭罩设计的注意事项:密闭罩应力求密闭,尽量减少罩上的孔洞和缝隙;密闭罩的设置应不妨碍操作和便于检修;应注意罩内气流的运动特点。 搅拌机上方采用整体密闭集气罩,尺寸φ2000×500(高度)mm 。 传送带上方采用局部密闭集气罩,尺寸1210×1210mm 。 2.风量计算 对于整体集气罩,取断面风速为s 对于局部集气罩,取断面风速为s 总风量 /s 5.748m 0.73260.67826Q 2Q Q 3 21=?+?=+= 3.旋风除尘器的设计选型 1) 设计选型 一级除尘系统采用旋风除尘器,其特点是旋风除尘器没有运动部件,制作、管理十分方便;处理相同风量的情况下体积小,价格便宜;作为预除尘器使用时,可以立式安装,亦可以卧式安装,使用方便;处理大风量是便于多台联合使用,效率阻力不受影响,但是也存在着除尘效率不高,磨损严重的问题。 普通除尘器是由进风管、筒体、锥体和排气管组成。含尘气体进入除尘器后,沿外壁由上而下做旋转运动,同时少量气体沿径向运动到中心区域。当旋转气流的大部分到达锥体底部后,转而向上沿轴心旋转,最后经排出管排出。 旋风除尘器净化气量应与实际需要处理的含尘气体量一致。选择除尘器直径时应尽量小些;旋风除尘器入口风速要保持18—23m/s ;选择除尘器时,要根据工况考虑阻力损失及结构形式,尽可能减少动力消耗减少,便于制造维护;结构密闭要好,确保不漏风。

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

目录 1设计的目的及任务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2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总方案及原理图 2.1 电路设计原理框图 2.2 电路设计方案设计 3 各部分电路设计及选择 3.1 方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3.2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的选择 3.3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选择 3.4总电路图 4 电路仿真与调试 4.1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仿真与调试 4.2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实验结果 5 PCB制版 6 设计总结 7仪器仪表明细清单 8 参考文献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设计的任务 1.1 设计目的 1.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2.学会安装、调试与仿真由分立器件、调试与仿真由分立器件与集成电路组成的多级电子电路小系统。 2.2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台波形信号发生器,具体要求如下: 1.输出波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2.频率范围:在1 Hz-10Hz,10 Hz -100 Hz,100 Hz -1000 Hz等三个波段。 3.频率控制方式:通过改变RC时间常数手控信号频率。 4.输出电压:方波U P-P≤24V,三角波U P-P =8V,正弦波U P-P >1V。 5.合理的设计硬件电路,说明工作原理及设计过程,画出相关的电路原理图。 6.选用常用的电器元件(说明电器元件选择过程和依据)。 7.画出设计的原理电路图,作出电路的仿真。 8.提交课程设计报告书一份,A3图纸两张,完成相应答辩。

2.函数发生器总方案及原理框图 图1-1 整体原理框图 2.2 函数发生器的总方案 函数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首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正弦波等等。本课题采用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的电路设计方法。 本课题中函数发生器电路组成框图如下所示: 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电路的基本结构是比例放大器,对不同区段内比例系数的切换,是通过二级管网络来实现的。如输出信号的正半周内由D1~D3控制切换,负半周由D4~D6控制切换。电阻Rb1~Rb3与Ra1~Ra3分别组成分压器,控制着各二极管的动作电平。

广工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波形发生电路 学生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12级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号3112008399 学生姓名 big stupie brother 指导教师 miss zhu 2013-12-7

目录 1.摘要和关键词 2.设计任务与技术指标 3.电路设计及其原理 1)方案比较 2)单元电路设计 ①RC桥式正弦振荡电路 ②射极跟随器电路 ③方波产生电路 ④三角波产生电路 3)元件选择 4)电路工作原理总结 4.电路调试与结果 5.设计不足和存在问题 6.实验总结 7.参考文献 8.附录

1.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 用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正弦波频率可通过调节电阻R及电容C实现100HZ—20KHZ的变换,再通过电压跟随器输出正弦波,电压跟随器起到保护前级不受后级影响。正弦波通过过零比较器,整形为方波,同样经过电压跟随器输出方波。方波通过积分运算电路,整形为三角波,同样经过电压跟随器输出三角波,方波、三角波的频率与正弦波频率相同。 【关键词】:RC桥式振荡电压跟随器过零比较器积分运算电路 2.设计任务与技术指标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分立元件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能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波形发生器。 基本指标:1、输出的各种波形基本不失真; 2、频率范围为50HZ~20KHZ,连续可调; 3、方波和正弦波的电压峰峰值VPP>10V,三角波的VPP>20V。 3.电路设计及其原理 1)方案比较 方案一先通过压控方波振荡电路产生方波信号,方波信号经过积分运算电路整形为三角波,三角波通过低通滤波器整形为正弦波。 方案二用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正弦波频率可通过调节电阻R 及电容C实现100HZ—20KHZ的变换,再通过电压跟随器输出正弦波。正弦波通过过零比较器,整形为方波,同样经过电压跟随器输出方波。方波通过积分运算电路,整形为三角波。 方案二同方案一比较,有较为明显的优势,首先,由于是采用滤波方式产生正弦波,高低频特性较差,可实现的波形频率范围较窄。方案二采用RC桥式正弦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频率范围较宽,用过零比较器整形为方波,更容易实现幅度的调节。由于方案二的优势,本设计采用方案二。 方案二原理框图如下

北邮-函数信号发生器

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 课题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班内序号: 2015年4月26日

课题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摘要: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采用了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可得到比较理想的方波和三角波。根据所需振荡频率的高低和对方波前后沿陡度的要求以及对所需方波、三角波的幅度可以确定合适的运放以及稳压管的型号、所需电阻的大小和电容的值。三角波-正弦波的转换是利用差分放大器来完成的,选取合适的滑动变阻器来调节三角波的幅度以及电路的对称性。同时利用隔直电容、滤波电容来改善输出正弦波的波形。最后利用反馈电阻Ro大小变化来控制方波和三角波的幅值,利用旁路电容C4来控制正弦波的幅值,将R2换成顶调电位器和二极管来控制方波占空比。 关键词: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频率可调幅值可调 一、设计任务要求 1. 基本要求: (1)输出频率能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无明显失真; (2)方波输出电压Uopp=12V(误差小于20%),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 (3)三角波Uopp=8V(误差小于20%); (4)正弦波Uop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V,无明显失真。2. 提高要求:

(1)将输出方波改为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占空比可调范围为30%—70%; (2)三种输出波形的峰峰值Uopp均可在1V-10V内连续可调。 二、设计思路 实验设计函数发生器实现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输出,其可采用电路图有多种。此次实验采用迟滞比较器生成方波,RC积分器生成三角波,差分放大器生成正弦波。除保证良好波形输出外,还须实现频率、幅度、占空比的调节,即须在基本电路基础上进行改良。 由比较器与积分器组成的方波三角波发生器,比较器输出的方波信号经积分器生成三角波,再经由差分放大器生成正弦波信号。其中方波三角波生成电路为基本电路,添加电位器调节使其频率幅度改变;正弦波生成电路采用差分放大器,由于差分放大电路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三、电路设计过程

除尘技术课程设计

14 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2) 1.原始资料 (2) 2.设计要求 (4) 二、设计正文 (5) 1. 电除尘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5) 2. 设计说明 (5) 3. 电除尘器结构尺寸的计算 (6) 4、电除尘器结构图及各主要部件结构图 (9) 三、课程设计总结 (12) 四、参考文献 (12)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书 1、原始资料: 某电厂要求设计与200MW火电机组配套的除尘器,所提供原始资料如下:1.1、煤、灰及烟气资料 表1 工业分析 表3 灰的成份分析数据

表4 飞灰的比电阻 表 表6 灰及烟气其他性质 1.2、系统及工况资料 锅炉型号:DG-670/13.7-540/540 额定蒸发量:670t/h 排渣方式:固态排渣 1.3、对电除尘器的要求 ①除尘效率:≥99.5% ②允许漏风率:≤5% ③本体压力损失:≤350Pa 2、要求 为该机组设计配置2台除尘器,除尘效率不低于99.5%,试对该电除尘器进行总体设计,并画出简图。

二、设计正文 1、电除尘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1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除尘器有许多种类型和机构,但它们都是按照同样的基本原理设计出来的。用电除尘的方法分离气体中的悬浮尘粒,主要包括以下5种物理过程: (1)施加高电压产生强场强使气体电离,即产生电晕放点; (2)悬浮尘粒的荷电; (3)荷电尘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极运动; (4)荷电尘粒在电场中被捕集; (5)振打清灰。 ○2电除尘器的基本结构: (1)电气系统: 1)高压供电装置:高压整流变压器,电抗器,高压控制柜 2)低压自动控制系统:保温箱的恒温控制,振打程序控制,排灰控制,安全连锁 (2)本体系统: 1)收尘极系统:极板、悬吊及振打 2)电晕极系统:电晕线、阴极大、小框架,阴极吊挂,阴极振打 3)烟箱:进气烟箱、出气烟箱 4)气流均布装置:气流均布板、收尘电场内部阻流板、灰斗阻流板、导流板 5)槽形极板: 6)壳体 7)支座 8)储、排灰系统 9)辅助设施 2、设计说明 除尘器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1)根据国家烟尘排放标准,最终的烟尘排放量为30mg/m3,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Xuchang Electric V ocational College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系部:电气工程系_ 班级:12电气自动化技术 姓名:张广超 指导老师:郝琳 完成日期:2014/5/20

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目录 1引言 (3)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3) 1.2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3) 2 方案选择 (4) 2.1方案一 (4) 2.2方案二 (4) 3基本原理 (5) 4稳压电源 (6) 4.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思路 (6) 4.2直流稳压电源原理 (6) 4.3集成三端稳压器 (7) 5系统工作原理与分析 (8) 5.1ICL8038芯片性能特点简介 (8) 5.2ICL8038的应用 (8) 5.3ICL8038原理简介 (8) 5.4电路分析 (9) 5.5ICL8038内部原理 (10) 5.6工作原理 (11) 5.7正弦函数信号的失真度调节 (11) 5.8ICL8038的典型应用 (12) 5.9输出驱动部分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1引言 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提供各种频率、波形和输出电平电信号的设备。在测量各种电信系统或电信设备的振幅特性、频率特性、传输特性及其它电参数时,以及测量元器件的特性与参数时,用作测试的信号源或激励源。信号发生器又称信号源或振荡器,在生产实践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各种波形曲线均可以用三角函数方程式来表示。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被称为函数信号发生器。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函数信号发生器是工业生产、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等领域必备的工具,它产生的锯齿波和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是常用的基本测试信号。在示波器、电视机等仪器中,为了使电子按照一定规律运动,以利用荧光屏显示图像,常用到锯齿波信号产生器作为时基电路。例如,要在示波器荧光屏上不失真地观察到被测信号波形,要求在水平偏转线圈上加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电压——锯齿波电压,使电子束沿水平方向匀速搜索荧光屏。对于三角波,方波同样有重要的作用,而函数信号发生器是指一般能自动产生方波正弦波三角波以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因此,建议开发一种能产生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其电路中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离器件,也可以是集成器件,产生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先产生正弦波,根据周期性的非正弦波与正弦波所呈的某种确定的函数关系,再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转化为方波,经过积分电路后将其变为三角波。也可以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或方波转化为正弦波。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材料新器件层出不穷,开发新款式函数信号发生器,器件的可选择性大幅增加,例如 ICL8038就是一种技术上很成熟的可以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主芯片。所以,可选择的方案多种多样,技术上是可行的[1]。 1.2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以ICL8038集成块为核心器件,制作一种函数信号发生器,制作成本较低。适合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实验使用。ICL8038是一种具有多种波形输出的精密振荡集成电路,只需要个别的外部元件就能产生从几赫到几百千赫的低失真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等脉冲信号。基于ICL8038函数信号发生器主要电源供电、波形发生、输出驱动三大部分组成。电源供电部分:主要由集成三端稳压管LM7812和LM7912构成的±12V直流电压作为整个系统的供电。波形发生部分:主要由单片集成函数信号发生器ICL8038构成。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或电容的大小,能够得到几赫到几百千赫不同频率的信号。输出驱动部分:主要由运放LF353构成。由于ICL8038的输出信号幅度较小,需要放大输出信号。ICL8038的输出信号经过运放LF353放大后能够得到输出幅度较大的信号[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