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制订中职专业教学标准的文件

教育部关于制订中职专业教学标准的文件
教育部关于制订中职专业教学标准的文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

导委员会:

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我部成立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启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导和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纲领性教学文件。为做好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的专业化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2.坚持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制订专业教学标准的重要依据,努力满足行业科技进步、劳动组织优化、经营管理方式转变和产业文化对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

3.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做中学、做中教”,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强调实训和实习等教学环节,突出职教特色。

4.坚持整体规划、系统培养,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严格教学评价,注重中高职课程衔接。

5.坚持先进性和可行性,遵循专业建设规律。注重吸收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优秀成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兼顾行业发展实际和职业教育现状。

三、专业教学标准内容

专业教学标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专业名称、入学要求、基本学制、培养目标、职业范围、人才规格、主要接续专业、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及要求、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实训实习环境、专业师资等(详见附件1)。

四、主要内容说明

(一)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3

年为主;要建立更加灵活多样、满足学生需求的学习制度,积极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建立“学分银行”,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

(二)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各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应按照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置与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课为必修课,学生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物理、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可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多种形式融入专业课程之中。不同专业还应根据需要,开设关于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的教学大纲由国家统一制定。

专业技能课程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专业核心课程加专业(技能)方向课程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部分基础性强、规范性要求高、覆盖专业面广的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由国家统一制定。

实训实习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训实习包含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多种实训实习形式。实训实习应明确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及其必备设备等实训实习环境要求,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

(四)教学时间安排。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1周一般为28学时。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约为3000—3300学时。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累计总学时约为1学年。允许不同专业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2/3,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原则上为1学年。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或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可根据需要对课时比例作适当的调整。实行弹性学习制度的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

专业教学标准的课程设置中应设立选修课程,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吸收行业企业参与。校内校外评价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运用知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生产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六)实训实习环境。

实训实习环境要具有真实性或仿真性,具备实训、教研及展示等多项功能及理实一体化教学功能。校内实训基地应包括岗位技能实训室和综合技能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应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实训设备配置应不低于相关标准。

(七)专业师资。

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并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专任教师应为相应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所要求的业务能力;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五、制订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一)组织分工。

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由教育部统一领导,实行领导小组、专家组和行业工作组相结合的方式,整体部署,分步实施,分层管理,协调推进。

领导小组负责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质量监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专家组主要负责确定制订标准的原则、规范、框架;指导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行指委)分期分批开展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工作等;参与研究并解决制订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负责专业教学标准的审定、汇总以及整理等组织工作。专家组成员根据分工对口指导相应行指委相关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工作。

行业工作组具体负责开发相关专业教学标准,按照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的统一规范和要求,依靠本行业的骨干企业和重点学校,做好本行业负责专业的教学标准的制订工作,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二)工作程序。

1.筹备部署。教育部成立标准制订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形成《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全面启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

2.申报专业。行指委根据相关要求和实际情况,自主申报分批次开发的专业教学标准。

3.成立行业工作组。行指委根据获批专业,组建专业教学标准制订行业工作组(人员构成中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及高等职业学院代表应占合理比例),并制订工作计划(计划应包括目标、实施步骤、队伍构成情况以及保障等内容)。

4.开展调研。工作组搜集信息,组织相关调研工作,完成调研报告,填写工作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5.起草标准。工作组根据调研结果研究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草稿)》,并及时与专家组沟通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6.内部审定。各行指委组织行业内部审定会,审阅调研报告和专业教学标准,专家组委派相关专家参加。行指委根据有关意见和建议修改并完成送审稿。

7.审定发布。行指委申请专家组审定并提交调研报告、专业教学标准送审稿以及专业标准制订工作报告。专家组通过相关程序分批审定,经领导小组审批后集中发布。

立项出版单位可根据整体规划,同步研究开发专业教材。

(三)加强领导与管理。

各有关方面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与管理。各行指委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集中力量调动资源,严格依据本意见的规范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专家组要做好指导协调工作,严把审定关。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负责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日

常工作,并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家组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各有关单位应积极配合,并为本单位参与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的专家提供便利条件。

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编写框架.doc

2.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调研方案及要求.doc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编写框架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等行业企业,从事××××等工作的××××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

2.

……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

2.

……

专业(技能)方向1 ……

专业(技能)方向2 ……

七、主要接续专业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八、课程结构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选修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2.专业(技能)方向课

(1)专业技能方向1

3.综合实训

4.顶岗实习

十、教学时间安排(一)基本要求……

(二)教学安排建议

十一、教学实施(一)教学要求1.公共基础课…………

2.专业技能课…………(二)教学管理…………

十二、教学评价

…………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实习必须具备×××、×××等实训室,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

校外实训基地……。

十四、专业师资

……

十五、其他

附件2:

专业教学标准调研方案及要求

一、调研目的

调研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的必要环节,为标准制订工作奠定基础。

二、调研框架

调研对象:主要包括行业企业及职业学校两类主体。

总体要求:通过企业调研,主要反映出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企业岗位设置及对人才结构类型的要求、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要求。通过学校调研,了解现行专业教学情况、学生就业去向、学生继续学习的要求与培养现状、企业对现行专业教学的要求与建议等,为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提供比较全面、客观的依据。

调研范围:以所承担的专业为主,重点调查相应的岗位或岗位群。

重点调研范围与内容:

1.行业发展研究

----相关行业发展规划要求(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依据)

----相关行业发展现状(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国际化发展趋势)、行业人才结构现状及需求,中高等职业教育供求状况----相关行业文化、职业道德素养状况

2.企业调研

重点调研相关企业技术变化(工艺、设备、材料等);运营方式变化(商业业态、分销系统发展、服务类型);劳动组织变化(流水线、小组工作、岗位轮换、一人多岗等)等内容,重点研究上述三个方面变化提出的专业培养目标变化要求,以及岗位职业能力的变化情况,要求列出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各不少于10项。

3.学校调研

------现行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专业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课程结构比例等)

------学校生源状况

------就业与升学情况(专业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及对口率)

4.毕业生调研

对本专业课程设置、职业技能训练等教学过程与效果的意见和建议。

三、基本要求

1.采用直接调研、间接调研、材料搜集等形式,要求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并形成相应的研究报告。并从产业、专业调研出发,分析工作任务和职业标准,确定职业能力,填写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2.企业调查要兼顾地域的发达欠发达、规模的大中小、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数不少于10个。

3.学校调查要兼顾地域的发达欠发达,类别的国重与省重,中专与职高、技工等。学校数量不少于20所。

4.调查时限为近5年的相关内容。如有近3年内的相关调研报告,可以做补充调查后采用。

5.本报告作为专业教学标准的附件内容,字数要求在10000~15000字。

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9版)

普通高中 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前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提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知道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乘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高中地理学习,是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级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的专业教学计划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的专业教学计划中职学校电子商务的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进入电子商务相关行业所必须的专业技能 及知识素养,具有熟练的商务信息电子化采集与处理能力,掌握以 电子交易平台与电子数据交换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原理与实务,具有 网络营销及其它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管理能力,能进行电子商务 交易、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维护、互联网领域市场分析与营销策划、网页制作、网站管理等相关工作,能进行电子商务实际运作和管理 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就业岗位 2、基本素质 (1)政治思想素质: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思想,有理想、懂政策、有法律意识,热爱祖国,热爱 本职工作,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遵纪守法,勤奋上进。 (2)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身心素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意志 品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心理健全,形成健 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4)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 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有遵守行业规范的工作意识和行为 意识。 3、知识结构 (2)了解电子商务应用方案,理解流通领域中互联网在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各环节的应用。 (5)掌握互联网浏览器使用方法及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知识; (6)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理解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关系,能够在互联网环境下熟练使用网络营销工具进行有效的网络营销活动; (7)掌握常用的网络信息调研方法,能够利用互联网及其它网络 检索、整理、储存有用的信息。 (8)掌握生产与流通环节的物流基本知识,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 要素及物流信息技术,能够处理相关的物流操作,并在电子商务配 送过程中对相关知识加以应用。 (9)了解进出口业务各环节和交易程序,熟悉与国际贸易业务相 关的商检、报关、海运、保险、结算、索赔、仲裁等程序和处理技术; (10)了解电子交易中相关支付环节与网络金融工具,熟悉常用的电子支付工具,熟悉基本的电子支付流程。 (11)了解电子交易中有关安全事项应注意的问题与常见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理解电子合同、数字证书等工具的操作使用。 (12)掌握基本的数据库应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程序设计,并将这些技术熟练应用于网站建设与电子商务应用中; (13)掌握基本的美工、动画、广告设计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网页设计过程之中。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数控技术应用(0514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与编程,产品质量的检验,数控设备的管理、维护、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 1 数控车工数控车工数控车削加工 2 数控铣工 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 3 加工中心操作工 4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数控机床装调与维护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3.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4.具备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备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8.具有规范意识、标准意识和质量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备识读与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 2.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能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 3.掌握必备的金属材料、材料热处理、金属加工工艺的知识和技能。 4.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具备解决本专业涉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5.具备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6.具备操作和使用普通机床(车床、铣床)的初步能力。 7.具备操作和使用数控机床的初步能力。 8.具备基本的数控机床的维护能力。 9.能进行CAD/CAM软件的基本操作。 10.具备对机械制造类企业生产一线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分析的初步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数控车削加工 1.熟悉常用数控车床的结构、种类,具备操作常用数控车床的初步能力。 2.掌握数控车削加工的工艺分析与编程技术,达到数控车工四级技能等级标准,并通过考核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初步具备数控车床的维护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 1.熟悉常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结构、种类,具备操作常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初步能力。 2.掌握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的工艺分析与编程技术,达到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四级技能等级标准,并通过考核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初步具备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维护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数控机床装调与维护 1.掌握机械测量和电气测量的基本知识。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最新)

4.电子交易与支付 电子交易与支付是电子商务活动中基本三流的“信息流”与“资金流”,涉及商务信息的发布、收集和安全传递,在线交易和电子支付等具体工作。能根据企业具体要求利用各种电子商务平台安全完成电子交易过程并熟练利用各种支付工具完成在线支付,是一名电子商务操作员所需的最基本能力。 5.网站建设与维护 企业网站是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平台,是网络营销的基础。能够运用常见网站开发工具创建和维护简单网站,能正确使用拍摄工具拍摄商品照片,能运用图像处理工具处理网站图像和商品图片,能在常见平台搭建和维护企业初级网店,是一名电子商务操作员的最基本能力。 这五项技能是一名电子商务操作员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需进行必要的强化训练。在此教学指导方案中,明确地加以规定,并在等级工考核中加大核心技能的权重,以引起教师与学生的充分重视。在教材编写中,应力求将“核心技能”放到重要位置进行编写,力求详细准确,要点清晰,突出其基础地位。 作为电子商务操作员,仅仅具有核心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核心能力是该工种的基本能力,此外,他还应具备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本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根据 工种性质、工作任务、学校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确定本专业基本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如下:专业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以下专业基本能力; (1)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商品采购、营销、推广、服务等基本技能; (2) 具有计算机及网络基本操作能力; (3) 具有常规工具及设备的使用能力; (4) 掌握电子商务企业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实践经验,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综合职业能力: (1)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纪律,职业习惯; (2)了解电子商务企业的运作过程,具有初步的企业运作经验; (3)能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具有初步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估能力; (4)能够看懂商务活动手册及常用设备仪器使用说明书,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的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6)具有安全操作、环境保护以及电子商务等法规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指导方案说明 1.本指导方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标准,以综合素养为基础,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为教学指导思想,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设置课程和教学环节,突出“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基本思路,精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汽车运用与维修( 0825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 面向汽车运用与维修等行业企业, 培养从事客货汽车使用、维护、修理、检测、维修接待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书。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素养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3.吃苦耐労,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4.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 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 6. 具有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 .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的钳工作业。 4. 掌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知识, 能识读汽车电路图, 并能进行简单电器零部件的检测。 5.能够阅读简单的汽车维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汽车维修技术资料。 6.能进行汽车维护作业。 7.能完成汽车发动机、手动变速器总成大修及部件检修。 8. 能完成汽车制动系统、悬架转向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9.能完成汽车车身电器系统、空调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10.能完成汽车发动机电器及控制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l1.具有制订和实施简单维修作业方案的能力,能分析、排除车辆常见的简单故障。 12. 能对本人完成的维修作业内容进行维修质量检验和评价。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教学提纲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要求 一、学制与招生对象 专业名称:电子商务 学制:三年 招生对象:应历届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掌握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掌握产品宣传、销售、售后服务一线需要的所需的各种电子商务技能,具有电子商务中职层次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 1、职业道德 (1) 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2) 喜爱网络,具有在互联网上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思想; (3) 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 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 (5) 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6) 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和主动服务的意识; (7) 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自觉的创业意识。 2、职业技能 (1)掌握良好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能力; (2)具有电子商务运作的基本能力; (3)能够熟练进行网页制作; (4)能具备从事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能力; (5)能够掌握独立开设并运营网店的能力; (6)具有在互联网上开展创新工作的能力; (7)能分析网络上出现的问题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8)具有终身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3、职业知识 (1)了解互联网上商业交易的知识。 (2)掌握网络电子数据交换的相关知识。 (3)了解网络银行、EDI的相关知识。 (3)掌握运营网上商店的的相关知识。 (4)熟悉电子商务项目运作的相关知识。 (5)具备网站运行维护、管理的相关知识。 三、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网络技术服务及管理、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设计、运行及维护、网络营销策划工作,以及网上交易、数据库开发、网站设计、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客户服务、网络营销的信息资源搜集,提供网络市场信息咨询、技术信息咨询、决策信息咨询和市场调查等工作。 1.网站运营与网站推广。如企业网络营销、市场推广、广告与增值产品的经营与销售等; 2.网站策划、编辑、建设与维护。如企事业单位电子商务网站以及政府电子政务网站的管理; 3.外贸电子商务。如负责维护并回复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买麦网、慧聪网、中国化工网、中国纺织网等B2B电子商务平台的外贸客户询盘,参加广交会等专业性展会; 4.金融、证券、保险、旅游以及其他服务行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如网上客户服务、网上咨询、信息检索等。如下表: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护理( 100100 )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 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医疗、卫生、康复和保健机构等,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 五、职业范围

序号1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 I 护士 护士执业资格 临床护理 2 I 护士、医疗救护员 护士执业资格、医疗救护员资格急救护理 3 I 护士、护理员 护士执业资格

社区护理 4 I 护士、医疗护理员 护士执业资格、养老护理员资格 老年护理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 或2 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素养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护理伦理,自觉尊重护理对象的人格,保护护理对象的隐私。 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

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关爱护理对象,减轻痛苦,维护健康。具有较好的护患交流与医护团队合作能力。 3 尊重护理对象的信仰,理解护理对象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观念。 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具有护理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 具有基础护理的理论知识,规范、熟练的护理操作能力。 具有临床护理基本理论知识,规范的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韶决常见护理问题和安全给药的能力。 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方案(中职)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要求 一、学制与招生对象 专业名称:电子商务 学制:三年 招生对象:应历届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掌握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掌握产品宣传、销售、售后服务一线需要的所需的各种电子商务技能,具有电子商务中职层次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 1、职业道德 (1) 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2) 喜爱网络,具有在互联网上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思想; (3) 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 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 (5) 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6) 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和主动服务的意识; (7) 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自觉的创业意识。 2、职业技能 (1)掌握良好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能力; (2)具有电子商务运作的基本能力; (3)能够熟练进行网页制作; (4)能具备从事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能力; (5)能够掌握独立开设并运营网店的能力; (6)具有在互联网上开展创新工作的能力; (7)能分析网络上出现的问题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8)具有终身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3、职业知识 (1)了解互联网上商业交易的知识。

(2)掌握网络电子数据交换的相关知识。 (3)了解网络银行、EDI的相关知识。 (3)掌握运营网上商店的的相关知识。 (4)熟悉电子商务项目运作的相关知识。 (5)具备网站运行维护、管理的相关知识。 三、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网络技术服务及管理、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设计、运行及维护、网络营销策划工作,以及网上交易、数据库开发、网站设计、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客户服务、网络营销的信息资源搜集,提供网络市场信息咨询、技术信息咨询、决策信息咨询和市场调查等工作。 1.网站运营与网站推广。如企业网络营销、市场推广、广告与增值产品的经营与销售等; 2.网站策划、编辑、建设与维护。如企事业单位电子商务网站以及政府电子政务网站的管理; 3.外贸电子商务。如负责维护并回复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买麦网、慧聪网、中国化工网、中国纺织网等B2B电子商务平台的外贸客户询盘,参加广交会等专业性展会; 4.金融、证券、保险、旅游以及其他服务行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如网上客户服务、网上咨询、信息检索等。如下表: 职业能力就业方向主要业务工作 电子商务基本应用能力 办公室文员 办公自动化、Office软件使用、 网络营销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 网络技术服务及管理 网站有关的各类技术服务及管 理,客户服务 网站建设与维护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网 站管理维护人员 网站的规划、设计、运行及维 护 网络营销能力电子商务企业的市场调查人 员、政府网络市场监管人员、 网络资讯分析咨询人员 网络营销的信息资源搜集,提 供网络市场信息咨询、技术信 息咨询、决策信息咨询,市场 调查、客户服务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及管理专业教学标准(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旅游服务与管理(代码:1302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旅游社、旅游景区、主题饭店、展览场馆、文博院馆、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旅游社服务及其他旅游企业服务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发证机构 专业(技能) 方向 1 导游员 导游资格证书 国家旅游局 旅行社导游、 旅行社计调、 外联 2 旅行社计调员 旅游计调师(助理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 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3 旅行社外联员 旅游咨询师(助理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4 景区讲解员 景区讲解员(初级) 地方旅游行政主管部门 5 展览讲解员 展览讲解员(初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则、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主动、热情、甘于奉献的服务意识,诚信守信、爱岗敬业。 3.具有良好的旅游行业行为规范、礼仪素养和美学素养。 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节约资源,倡导绿色消费。

6.具有适应行业变化、自我提升的潜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必需的旅游业知识,达到岗位服务要求。 2.掌握旅行社运营知识,熟悉各部门分工,能胜任旅行社基层岗位。 3.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4.掌握服务心理知识,能与客人有效沟通并获得认可。 5.掌握汉语相关知识,能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服务,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6.掌握常用旅游英语知识,能进行常用旅游英语口语表达。 7.掌握现代办公设备技术,能使用岗位设备和业务软件。 8.取得导游、旅游咨询师、旅游计调师、景区讲解员、展览讲解员、计算机操作员等1或2种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导游 1.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带团业务。 2.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人文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3.掌握旅游应急处理知识,能处理旅游突发事件。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计调、外联 1.掌握旅行社计调、外联、网点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岗位业务。 2.掌握旅游电子商务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工作。 3.能掌握旅游产品知识,能开展业务洽谈,能采购、组合、销售产品。 七、主要持续专业 高职: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本科:旅游管理 八、课程结构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4]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强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我部组织制定了首批涉及14个专业类的95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教学标准),现将目录予以公布,有关标准具体内容以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的文本为准。 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各地要认真组织对专业教学标准的学习、研究和实施工作,积极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要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运用专业教学标准的能力。要为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各地在实施专业教学标准过程中,如有问题、意见和建议,请及

时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教育部办公厅 2014年4月30日 附件: 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专业类专业代码专业名称 01 农林牧渔类011100 棉花加工与检验011300 现代林业技术011400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011600 园林绿化 011700 木材加工 012700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012900 农业与农村用水013300 土地纠纷调解 02 资源环境类020900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021400 矿山机电(金属矿方向)021600 矿井建设(金属矿方向) 03 能源与新能源类031000 水电厂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031100 水泵站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 04 土木水利类040100 建筑工程施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摘要]自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来,新课程标准以新的结构、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体系,给数学教师带来全新的教育思考,这也将改革现有教育模式的一些弊端。面对新课程的挑战,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本文对新课程标准执行后课程结构上的变化及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作者的工作体会。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课程结构教学方法 一、课程结构的变化 1.课程结构的设置 课程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是国际课程发展的潮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通过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实施来体现这一要求的,《大纲》的课程结构是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一种的课程模式,高中按“二一分段、高三分流”的办法安排,即高中一年级、二年级设必修课,学完必修课进行会考,高三分流,学完理科和文科数学后参加相应的高考。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标准》)改革课程结构,通过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扩大选择和发展空间,为不同基础、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在《标准》中,高中课程由必修、选修1、选修2、选修3、选修4等5个课程系列构成。 在选修系列中,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课程的组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同的组合可以相互转换。学生做出选择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条件向学校申请调整,经过测试获得相应的学分即

可转换。这样的课程设置,为学生在课程内容、方向、层次上进行更多的选择赋予了实实在在的意义,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2.课程时数 为提供更多选择空间,《标准》主要通过调整必修课时,在课程时数上给予了必要的保障,《标准》必修课总课时数从《大纲》上的280课时减少到180课时,而其余的课时转移到选修课程,即适当地限制体现对学生共性发展要求的必修课时,加大体现对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的选修课时,这就使学生在高中三年学习期间可自主选择选修课的课时数大大增加,既统一,又灵活,增强教学的弹性,无疑使扩大选择性更可能落实到实处。 二、新课程标准中体现的教学方法 1.重视过程,引导学生参与 《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教师、教育、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设计、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现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力求在课堂中形成一种“研究问题”的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在数学概念与理论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即数学模式的建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原创性思维。让学生通过探索、反思,修改、完善,经历曲折和反复,给学生创造一个实用、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发表时间:2017-11-16T13:53:09.29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8期(上)作者:郭云艳[导读] 电子商务领域成为现代教育的热点之一。 (腾冲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腾冲 679100)电子商务领域成为现代教育的热点之一。作为新专业,电子商务在我国只有不到十年的历史,多数职校开设该专业仅三五年时间,教师以青年教师居多,电子商务理论尚未形成体系,该领域理论、技术和应用方法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因此,在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实 践教学等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地方。 一、当前电子商务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没有自成体系。目前的电子商务教学计划不具鲜明特色,在侧重电子商务模式还是互联网技术间摇摆不定,计算机技术内容模块偏深,信息管理模块内容偏泛,电子商务实践模块偏少,学生学到的内容似乎“大杂烩”,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毕业时没有明确的行业对口,据调查,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多数企业认为学校课程与专业关联不紧密,学校教学没有结合企业实际需要,没有充分体现职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2、教学方法创新乏力。电子商务教学环节一般包括课堂教学、计算机室实习、实训基地毕业实习等。由于师资队伍、资源投入、教学计划等原因,这些环节多少存在着问题。 多数学校主要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其它教学形式缺乏,与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不吻合,学生难以学到实用技能。教学组织过程中,未打破“一块黑板一只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结业考核上,没有改变“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框框,考试成绩难以反映教学水平与效果全貌,尤其难以反映实践教学效果。计算机室实习软硬件投入不足,毕业实习由于实训基地资源的限制,实习实践教学往往草草?收兵。 3、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实践教学对职校学生培养动手能力、日后快速适应企业尤为重要,但由于实践基地不易建设,很多学校把实践教学简单等同于实验室上机,实习室使用的模拟教学软件单一,系统功能单一,扩展性弱,有的只是一些办公自动化软件的练习,企业公司现用的进销存软件、财务软件、物流管理软件使用很少。 4、教师教学经验缺乏。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和实践教学的自身规律,决定该专业教师应是“双师”型,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以青年教师居多,而中年教师都是从经济管理类或计算机类转行而来,因为没有企业工作经验,教师本身动手能力较弱,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即使把理论阐述的再透彻,学生也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编制有特色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围绕学生就业来设置。电子商务专业定位是技术服务业,学生就业是进入某个行业,在该行业运用电子商务知识与技能,教学计划应与具体行业结合,使学生具备行业基本知识。 1、与外贸行业相结合。通过互联网得到国际订单,是外贸企业迫切需要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模式使外贸企业省下大量业务费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这些企业对既懂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知识又有外贸知识的学生是非常欢迎的。外贸的GDP占到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外贸企业数量庞大,我们电子商务的学生如果略懂外贸知识,将可进入各类外贸企业从事市场业务开拓工作或市场售后服务?工作。 2、与电子政务相结合。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密不可分,两者依赖的互联网技术基础一致。据统计,我国目前登记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2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上网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已成气候,预计我国未来10年大约需要200万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各地方政府报税业务和报关业务已逐步使用互联网进行,各企业大量需要懂得互联网操作的人员,我们的电子商务学生如果略懂财务、略懂关税,有会计证和报关证,可以在企业从事会计电算化、专职报关员、报税员工作。这类企业数量庞大,每个企业都有岗位需求。 3、与设计行业相结合。电子商务的专业课程包含网站建设、WEB程序设计等,网页设计、图片制作、FLASH制作都是社会大量需要的人才。电子商务专业可与文化产业结合,给有兴趣学生小班授课。 三、探索新型教学方式 1、多媒体教学形式。多媒体是现代教育普遍采用的先进教学手段,对传统教学中教师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通过虚拟动画、过程演示等予以解决,借助声音、视频、动漫画结合等技术增加课件的趣味性、生动性。教学中可以灵活使用投影教学音像、电子教科书、在线题库、动画演示等方式。 2、设计制作课教学形式。电子商务专业的设计制作课程,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非常重要,设计制作课可以在机房集中完成,也可以由学生在宿舍完成,在规定时间交出作品。教师要不断与学生沟通辅导,可以QQ在线沟通,也可以集中辅导。设计制作课的学分应占专业课20%左右,作品可由学生一人完成,也可以几人一组完成。 3、实践应用课教学形式。实践应用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上《网络营销》《网络创业》等课程时,尝试实践应用课的开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购一批产品供学生在网店销售,在规定时间销售同一产品,设定及格线和优胜线,产品可以是书或化妆品等,产品库存和网店经营费用由学校实习经费中支出。学生通过这类课程可以加深对电子支付、网店布置、网店经营、网络营销、物流、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安全等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应用,模拟操作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经营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我们每一位中职教育工作者都有义务促进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在教学中真正贯彻“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思想,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适应性强的电子商务人才,推动毕业生与企业之间实现供需两旺的新局面。

教育部关于制订中职专业教学标准的文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 导委员会: 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我部成立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启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导和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纲领性教学文件。为做好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的专业化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2.坚持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制订专业教学标准的重要依据,努力满足行业科技进步、劳动组织优化、经营管理方式转变和产业文化对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 3.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做中学、做中教”,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强调实训和实习等教学环节,突出职教特色。 4.坚持整体规划、系统培养,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严格教学评价,注重中高职课程衔接。 5.坚持先进性和可行性,遵循专业建设规律。注重吸收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优秀成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兼顾行业发展实际和职业教育现状。 三、专业教学标准内容 专业教学标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专业名称、入学要求、基本学制、培养目标、职业范围、人才规格、主要接续专业、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及要求、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实训实习环境、专业师资等(详见附件1)。 四、主要内容说明 (一)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课程标准 电子商务基础与实践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启蒙及导入性的核心课程。旨在使学生从总体上对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知识体系和电子商务的国内外应用情况有一个整体印象和初步认识,并掌握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和交易流程,掌握电子商务应用的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各门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对电子商务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什么是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的主要内容,学会如何做电子商务,激发学生学好电子商务专业,立志将来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热情,同时将网上开店、网上创业等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不断进行补充与完善,形成动态更新,以加强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将来从事电子商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 (1)掌握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与主要环节,电子商务支付、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 (2)熟练使用互联网,并会使用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工具等电子支付工具; (3)能使用目前流行的各种平台进行网上开店并进行网点管理运营; (4)能熟练使用博客、论坛、即时聊天工具、搜索引擎等开展网络营销; (5)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素质、对网络环境能敏锐体察,善于整合资源; (6)具备团队合作,开拓创新和创业意识 三、参考学时 108学时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上采用“案例教学”与项目训练相结合的方法,以学训一体、职场体验为主要形式,充分利用配备电子商务教学软件的校内实训室和互联网,通过仿真训练、实训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技能训练任务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课堂组织形式上采取分组教学方式,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进行网上实践、案例讨论和问题探究,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用电子课件、大屏幕多媒体联机演示、网络教学等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建议 (一)评价方法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推行过程考核和项目任务综合考核相结合,通过项目进度和任务完成度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全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实操完成质量、任务完成的及时性来记录成绩。建立知识掌握宇技能应用、个人能力与团队意识、自主学习与创新思维等多维化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尝试让学生、市场、企业等也逐渐成为评价主体,并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教学条件 1、课堂教学条件 可以进行多媒体演示的教室。 2.实训条件 装有电子商务模拟教学软件的电子商务实训室,参照实训室设备标准,配备与企业电子商务实际业务相同的设备和软件,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的功能,满足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同事可以根据需要开通网络。 (三)教材编写 以本课程为依据,教材内容应体现以就业为向导,一学生为本的原则,将对电子商务专业及行业的人认知、体验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到电子商务基础课程中进行整合,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而不是以知识为主线,尽可能将理论知识用工作任务穿起来,理论知识内容在符合工作任务职业行为的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做到由易到难,前后衔接,遁序渐进。所编教材要做到语言简练、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交易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充实内容,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7A版】2018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专辑编者按: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语文等14门学科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并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文本结构、内容及其实施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哪些改进和完善?其主要的变化有哪些?这些变化基于什么样的教育现实展开,凝结着修订组什么样的教育思考?这些变化又将对今后的高中各科教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读者深入理解普通高中课程标(2017年版),我刊约请包括课标修订组负责人、核心成员等在内的专家学者对各学科课标进行了分析解读。 实现物理课程功能促成学生素养发展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问题探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组负责人/廖伯琴 莆田第一中学/陈国文 2017年版”)。整体上看,高中课标2017年版进一步强化了物理学科的育人功能,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均明显增强。高中课标2017年版公布后,莆田第一中学陈国文老师第一时间研读、梳理出一线教师关注的若干问题。以下是陈国文老师与廖伯琴教授的对话整理。 问题1:高中课标2017年版有哪些亮点? 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组对20XX年由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统称“高中课标实验版”)进行修订,总体讲,修订后的高中课程标准有以下变化。 一是凝练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凸显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根据国际比较、国内调研,以及关于物理课程功能的探索等,修订组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讨论,凝练出的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其中“物理观念”含有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及能量观念;“科学思维”含有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要素;“科学探究”含有问题、证据、解释、交流要素;“科学态度与责任”含有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要素。 二是优化高中课程结构,注重课程基础性、系统性与选择性。本次修订既注重课程的基础性,为全体学生发展、国民科学素养提升设计必修课程,又注重课程的系统性与选择性,为国家物理人才的培养、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设计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高中物理必修课程由必修1、必修2和必修3构成,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学生学完必修课程可参加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选择性必修课程由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和选择性必修3构成,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要求选择学习的课程,对那些拟参加物理学科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学生则是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由选修1、选修2和选修3构成,分别侧重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物理学与技术应用及近代物理学初步等方面的内容,由学校或地方自主开设。三是强调物理实验和科学实践,注重物理与社会和技术的联系。为了加强对学

中职电子商务课程设置

对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 广东省贸易学校(510507)肖剑锋 作者简介:肖剑锋,1971年生,男,汉族,湖南湘潭人,现任广东省贸易学校讲师,在读硕士,电话:(020)87229333 E-mail:myxjf@https://www.360docs.net/doc/4f9792915.html,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过程的探讨,用具体实例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设置应从社会需求出发,走市场需求调查——归纳设计专业知识体系——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课设置——专业基础课设置——基础课设置——毕业生动态跟踪——课程动态调整的路子,才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毕业生的道理。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设置社会需求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在工商业领域应用的迅猛发展,各类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急剧升温,许多中职学校也纷纷把目光瞄准了这一新兴专业,部分学校甚至已率先开设了该专业,但由于课程设置无成熟模式可供借鉴,所以大部分学校都是根据自身已有师资情况“摸着石头过河”开设课程,结果造成因人设课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极不科学的做法,因为它很容易造成所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那么究竟应如何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呢?笔者在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了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作了些粗浅的探讨,在此谨供同行批评指正。 一、课程体系设置思路 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越来越苛刻,人才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职学校是否能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受到社会的欢迎。正因如此,中职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坚持两个原则:第一,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只有这样,所培养的毕业生才能在社会上有发挥作用的舞台,才能真正被社会接纳和欢迎。第二,应坚持打好基础与突出实操能力并重的原则。突出实操能力是为了使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能以“短平快”优势适应岗位要求赢得先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