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金融风险的防控

2018年金融风险的防控
2018年金融风险的防控

2018年金融风险的防控

Len

防控化解重大风险为三大攻坚战之首,而防控化解重大风险的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重大金融风险,包括由金融杠杆率和流动性风险、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房地产泡沫化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等。2018—2020年是防控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时段,通过1至3年的阶段性任务分解或治理乱象计划,最终实现防控化解重大经风险的目标。

1、治理金融秩序

2018年以来,对金融秩序治理越来越重视,将越来越重视法律和监管制度

的完善和落实。

金融风险与财税改革滞后及其他产业政策不协调密切相关,如此前地方政府通过大力推行土地财政获得过高比重的财税收入,并以此支撑地方经济高速增长,在中央实施严格调控房地产政策致使地方土地财政无以为继的情况下,各地又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等名义变相举债,致使一些地方债务风险持续扩大。传统金融机构在监管留有漏洞、内控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随时都会出现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如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从高管到各级别、多部门责任人串通一气,采取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以掩盖不良贷款,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在当今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化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新金融迅速发展,在快速、方便、廉价地满足一部分小微企业、小白领客户、双创客户的融资需求的同时,也滋生了网络贷款(P2P)、现金贷、比特币、代币发行(ICO)

等细分行业的金融乱象或欺诈行为,给广大网络金融消费者带来损失。对此,国家开展了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行动。这表明,金融风险会借助于技术进步、互联网渠道等发生演变。

金融风险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因此,防控化解金融风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是一项与时俱进、常变常新、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法律和监管制度将不断完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金融秩序的监管和风险的防控。

2、抑制资产泡沫

我国的资产泡沫主要会集中在房市。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是加强短期政策落地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

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不会产生泡沫。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房产供给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在满足居民住房需要、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的同时,由于多种因素作用使得城镇土地和房屋日益具有金融投资品属性,越来越多的群体将房地产当作金融产品从事投资投机,许多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呈现泡沫化倾向,从而潜藏着不同程度的金融风险。

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控制融资通道。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

3、稳债务,降杠杆

金融的特点包括杠杆,没有杠杆就没有金融。适度的杠杆率不仅能提高资金配置效率,还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如果杠杆率过高,则会造成信用违约频发、不良贷款陡增、资产价格崩溃、金融风险加剧,甚至导致金融危机。有些部门的杠杆率上升过快,结构性问题突出。因此,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引导一些重点部门“去杠杆”,积极稳妥处理好债务问题,切实防控化解高杠杆风险。

金融机构:引导金融机构适度去杠杆,严防资金空转。当前,资金脱实向虚、在金融体系内空转的问题虽有一定缓解,但未得到根本解决。资金空转一方面会增大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另一方面也会增大金融系统风险。所以,金融机构应该坚决去除那些无资本支撑、脱离监管的杠杆。为此,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防止监管套利,针对突出问题加强协调,强化综合监管,突出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提升监管水平。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实时掌握市场资金流动状况。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加大金融体系监管力度,宏观审慎与微观监管双管齐下,有效应对影子银行体系的潜在风险。

居民债务:近几年我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不断上升,主要源于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导致炒房行为和住房贷款大量增加。尽管我国采取了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严格控制房地产信贷,提高首付比例,但仍有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在提高居民部门杠杆率的同时也增大了房地产市场风险。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包括房地产市场、银行部门、银行间市场、资本市场等在内的系统性风险防控应对框架。还应对“影子银行”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融资的业务进行清理整治;对消费贷款资金严格管理,防止个人消费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由于中国居民消费习惯决定以存款为主,居民债务风险不大。引导居民部门渐进去杠杆,主要在防控房地产市场风险。

企业债务:企业债务普遍偏高,主要集中在国企债务偏高,去杠杆的重点是国有企业。引导国有企业大力去杠杆,加快清理“僵尸企业”。国有企业杠杆率高而资金使用效率低,会导致资源错配和产能过剩。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要从加强高负债企业管控、严防债券兑付风险、加快资金融通、积极稳妥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着力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大力处置“僵尸企业”、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功能作用等多方面入手。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加快清理“僵尸企业”。对扭亏无望、已失去生存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要当机立断处置,依法兼并重组或清偿破产,妥善安置相关人员。2018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国务院国资委;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实施中有关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发改财金〔2018〕152号),将有效推动降杠杆的顺利落地。

政府债务:政府债务明显偏高,主要是地方政府。地方融资平台、PPP项目(2017年以来增加了4万亿以上)、产业引导基金(2017年增加了1万多亿)等加速推动地方政府债务上升。政策将引导地方政府稳步去杠杆,规范地方融资举债。一方面,应科学制定并实施政府中长期资本投融资规划,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建立健全政府投融资制度,制定并实施政府中长期资本投融资规划,依法将各级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纳入中长期规划管理。另一方面,确立有效的债务清偿责任承担机制,确保存量债务逐步化解。持续开展省以下地方政府债务责任划分。此外,在发债信用评级基础上,有可能建立存量债务的风险分级制度,在利益相关者之间构建便利的风险预警及处理机制,防控某一类债务风险向其他类别债务蔓延。

4、稳外汇

一方面是外汇价格贬值压力加大,另一方面是外汇储备加速减少。中央政府提出两个“不能持续”,即人民币不能持续贬值、外汇储备不能持续减少。并出台了三个应对措施:一是放开的项目不回收,没有放开的暂时停止;二是海外并

购加强控制,对技术类的放开,非技术类的严格审查;三是“一带一路”投资使用人民币投资。上述措施已经开始见效,人民币价格企稳回升,外汇储备守住基本底线,外汇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正在减少。考虑到中国经济整体平稳,外汇供求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于平衡,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持续加强,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趋于稳定。

但是,一方面美元阶段性走高将加大货币市场时点性紧张压力。2018年,

美联储加息预期、美国税收改革较为正面的经济和就业数据,都将会提振美元。尽管贸易政策以及外交政策等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美元走强的道路将多有波折,但美元阶段性的走高仍将会使人民币汇率承压,引发跨境资金的流动,带来时点性的流动性紧张和利率上行压力。另一方面鲍威尔成为新一任美联储主席,大概率延续货币政策正常化节奏,特朗普税改取得积极进展,推动加息预期升温,将推动美元指数后续走强。再一方面,中国经济运行平稳但依然面临下行压力。2017年下半年经济表现较上半年偏弱,2018年经济增长有可能小幅回落。随着外贸

回暖步入下半场,进出口数据增长将会有所放缓,贸易顺差将收窄,基本面转弱加大了汇率调整压力。

5、紧货币、松财政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2018年货币政策审慎趋紧,流动性中性适度。在银行“负债荒”的格局下,央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对流动性的影响力持续增强,财政政策积极。

刚刚进入2018年,银监会就打出一记重拳,严肃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开启新一年“治乱象”、“严监管”、“防风险”行动。通过监管检查和内部核查发现,该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该分行不良贷款。银监会指出,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四川银监局依法对该分行罚款4.62亿元,对相关责任人予以相应处罚。

展示了国家防控重大金融风险的决心和信心。

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金融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一个非常宽泛、常用的词汇。目前金融理论界对风险的解释或界定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1)风险是结果的不确定性;(2)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3)风险是结果对期望的偏离;(4)风险是导致损失的变化;(5)风险是受伤害或损失的危险。上述对风险的解释可以说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风险的某些内在特性。这些解释主要涉及到不确定性、损失、可能性、波动性(即对期望的偏离)和危险等概念。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忠阳分析,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风险是对事物发展未来状态的看法,更具体而言是对投资在损失或盈利发生以前状态的看法,因此,时间是形成风险的基本因素之一;(2)风险产生的根源在于事物发展未来状态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也是形成风险的基本因素之一;(3)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经济主体对相关信息的掌握,信息是影响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4)风险是针对事物发展的未来状态出现不利情形的描述,如损失或低于期望值的回报,损失也是风险的基本因素之一。 因此,根据风险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金融风险就是指在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使金融机构或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的不确定性,及其资产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活动非常复杂,涉及广泛的领域。某个重要领域的链条很可能由于诸多原因发生断裂,造成对原有平衡状态的破坏,使得参与金

融活动的经济主体遭受资产或收入的损失。由此,轻则引发金融波动,重则导致信用危机。只要有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就必然有不确定性,这是金融活动的内在规律决定的,但是不确定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必然发生金融波动或信用危机。产生金融风险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宏观经济环境剧烈恶化,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变化,社会心理预期崩溃,政府政策重大失误,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金融系统链条断裂等等。 二、金融风险的分类 现代金融风险的种类有很多,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购买力风险等,所有这些风险既有相对独立的特征,也包含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各种风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得现实经济活动中很难分清造成损失的结果是有什么风险带来的。但是,如果我们从引发金融风险的根本原因及其规避风险的结果上来考察金融风险,以上所有的风险均可以归结为系统性风险(Systematic Risk)和非系统性风险(UnsystematicRisk)。 1.系统性风险也称为不可多样化风险(Undiversifiable Risk)。它是指因外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金融投资者自身不能控制的一些因素所引起的投资报酬的变动,这些不可控的因素主要是政治、经济、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其不利影响可能在整个金融体系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经济金融的大幅度波动,产生宏观层面上的金融风险‘。具体包括: (1)利率风险。它是指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构成和期限之对应不吻合,由于利率变动而引起收益恶化的可能性:。中央银行收紧

金融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防范运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促进我行各项业务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营口沿海银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以及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称信息科技是指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软件工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我行业务交易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并包括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所称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我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第四条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我行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促进我行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推动业务创新,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机构职责 第五条根据我行信息科技治理的要求,法定代表人是本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 董事会应履行以下信息科技管理职责: (一)遵守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科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落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相关监管要求。 (二)审查批准信息科技战略,确保其与银行的总体业务战略和重大策略相一致。评估信息科技及其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效果和效率。 (三)掌握主要的信息科技风险,确定可接受的风险级别,确保相关风险能够被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四)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和廉洁标准,增强内部文化建设,提高全体人员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五)设立一个由来自高级管理层、信息科技部门和主要业务部门的代表组成的专门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各项职责的落实,定期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信息科技战略规划的执行、信息科技预算和实际支出、信息科技的整体状况。 (六)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信息科技治理组织结构。加强信息科技专业队伍的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金融风险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全)

金融风险管理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按金融风险的性质可将风险划为( )。 A.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B.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 C.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D.可量化风险和不可量化风险 2.( )是指获得银行信用支持的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遵照合同规定按时偿还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操作风险 D.流动性风险 3.( )是在风险发生之前,通过各种交易活动,把可能发生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 A.回避策略 B.抑制策略 C.转移策略 D.补偿策略 4.下列各种风险管理策略中,采用( )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最为直接、有效? A.风险分散 B.风险对冲 C.风险转移 D.风险补偿 5.依照“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基本特征为“肯定损失”的贷款为( )。 A.关注类贷款 B.次级类贷款 C.可疑类贷款 D.损失类贷款 二、多项选择题 1.按金融风险主体分类,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 )。 A.国家金融风险 B.金融机构风险 C.居民金融风险 D.企业金融风险 2.金融风险的特征是( )。 A.隐蔽性 B.扩散性 C.加速性 D.可控性 3.信息不对称又导致信贷市场的( ),从而导致呆坏帐和金融风险的发生。 A.逆向选择 B.收入下降 C.道德风险 D.逆向撤资 4.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主要包括( )。 A.保证各种金融机构和体系的稳健安全 B.保证国家宏观货币政策贯彻执行 C.保证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和较高效率 D.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5.根据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可以根据市场效率的高低将资本市场分为( )。 A.无效市场 B.弱有效市场 C.强有效市场 D.中度有效市场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对错误的说明理由) 1.风险就是指损失的大小。 2.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证券市场的价格风险和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 3.风险分散只能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对系统性风险却无能为力。 4.对于贴现发行债券而言,到期收益率与当期债券价格正向相关。 5.一项资产的β值越大,它的系统风险越小,人们的投资兴趣就越高,因为可以靠投资的多样化来消除风险。 四、计算题 1.一种1年期满时偿付1000元人民币面值的中国国库券,如果年初买入的价格为900元人民币,计算其到期收益率i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内一位小数) 2.如果某公司已12%的票面利率发行5年期的息票债券,每年支付一次利息,5年后按票面价值偿付本金。当前的市场价格是76元,票面价格为100元。请问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i是多少?(列出计算公式即可)

(完整word版)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基础知识——系统性风险仿真 一、单选(1-15) 1.有关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企业准入标准、运作方式的合法性、()的身份认证、电子合同和电子签名的有效性确认等方面,尚无详细明确的法律规范。 A.从业者 B.管理者 C.开发者 D.交易者 2. 信用风险是指互联网金融交易者在合约到期日()其义务的风险。 A.不履行 B.不完整履行 C.不完全履行 D.选择性履行 3.有关信用风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已经比较完善 B.借款人的资料和信息很容易造假 C.p2p平台能够获取的信息非常有限 D.可以通过大数据等方式获取信用数据 4.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与制度风险,说法正确的是() A.主体地位和经营范围尚不明确 B.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C,交易主体权益保护机制缺失 D.以上都是 5.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的主要模式是() A.p2p平台 B.p2p的债权转让模式 C.p2p的纯中介模式 D.p2p引入担保公司模式 6.法律规定,当互联网金融平台因为破产、兼并等情况退出时,消费者的资金怎么办?() A.全额退回 B.暂无相关具体规定 C.清算后看情况退回 D.不退回 7.通过扫描未知来源的二维码而丢失银行卡内资金的风险,属于() A.信息数据风险 B.技术风险 C.支付的风险 D.系统性风险 8.非法集资有非法性、公开性、()、社会性的四个基本特征。 A.隐蔽性 B.利诱性 C.集资性 D.传播性 9.以下不属于互联网金融市场风险的是() A.流动性风险 B.利率风险 C.法律风险 D.信用风险 10.以下不属于防范信息安全风险的方法的是() A.数据加密 B.加强投资人教育 C.数据备份 D.完善网络完全体系建设 11.导致互联网金融模式风险的原因有() A.模式创新过度 B.盈利模式模糊不定 C.模式扭曲 D.以上都是 12.以下不属于非法集资的特征的是() A.私密性 B.非法性 C.利诱性 D.社会性 13.流动性风险是指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某个时点没有足够的资金满足客户()需求的风险。 A.投资 B.提现 C.存款 D.贷款 14.以下属于互联网金融市场风险的是()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防范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因素分析和防范对策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 金融风险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错综复杂,造成金融风险的因素很多,金融风险的种类也多种多样?目前,国际经济金融界对系统性金融风险(systematic financial risk)尚没有一个规范?公认的定义,但系统性金融风险应该包括这样几层含义? 第一,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一个事件在一连串的机构和市场构成的系统中引起一系列连续损失的可能性,其表现形式是因一个金融机构的倒闭,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第二,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微观金融风险,是指个别金融机构在营运中发生资产和收益损失的可能性;二是中观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业内部某一特定行业存在或面临的风险;三是宏观金融风险,是指整个金融业存在或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三,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给所有金融机构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因此,系统性金融风险将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都有影响,而且该风险通常是难以规避和消除的? 第四,系统性金融风险又可称之为市场风险,是指市场的全局性风险?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 (一)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所引起的系统风险,它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引发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1.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 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特征是导致其脆弱性的重要原因? 银行的负债大都是流动性极强的,而资产则往往有一定期限,资产负债有着天然的不匹配的特点,因此,银行的首要风险是流动性风险?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银行发生流动性问题时容易产生挤兑,并且一家银行的挤兑可能导致存款人对整个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全面的挤兑,引发系统性风险?而且由于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发展,以及金融自由化使居民更容易变换银行储蓄的货币组合,因此银行体系更容易受到攻击?国际性大银行的流动资产中,除了现金资产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储备金资产外,还有大量短期性的有价证券以及商业票据,保证了资产的流动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被动负债大量增加,而投资渠道缺乏,过多的流动性投向资金和货币市场,导致货币市场主要投资工具利率持续走低,甚至和存款利率倒挂?在证券业,一些证券公司通过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国债回购交易?保底委托理财等形成大量违规负债,所得资金主要用于证券自营甚至做庄,或被大股东占用,形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潜伏着严重的支付风险? 2.金融机构过度不良债权和资不抵债的风险 依据IMF的统计,从1980年以来,发生严重金融问题的108例中,由于银行不良贷款引发的有72例,占67%;发生金融危机的有31个国

金融风险管理

填空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主要有:(流动性覆盖比率),(流动性比率) 1.世界信用评级集团于(2013年6月25日)在香港成立 2.度量操作风险三种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3.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 4.信用价差是考察对象所要求的回报率与(无风险收益率)之间的差额 5.计算VAR,必须确立两个参数(持有期),(置信区间) 6.美国的(FICO)信用分主要用于评估个人的信用风险 7.KMV 认为,公司股权可以认为该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 8.Var英文全称(value at risk) 9.我国商业银行最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 1.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办法要求流动性覆盖比率不得低于(25%) 2.根据巴赛尔协议,银行的总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3.操作风险度量三类(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4.操作风险相关的四大因素(人员),(内部流程),(技术)(外部事件) 5.金融风险管理第一步(金融风险识别) 6.无风险资产的beta等于(0) 7.Var英文全称(Value at Risk) 8.世界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惠誉国际) 9.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 10.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包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 1)目前我国规定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最低为(25%)

2)由(目前世界上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是(标准普尔)、(穆迪投资服务公司)、(惠誉国际 信用评级公司) 3)度量操作风险的方法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4)巴塞尔委员会诞生于(1974)年 5)汇率风险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 6)计算var值,必须确定两个参数,(持有期限)和(置信水平) 7)Z积分模型由(爱德华?奥特曼)于1968年提出 8)KMV模型认为,公司股权可以视为该公司资产的(看涨期权) 9)Var的英文全称(value at risk) 10)度量金融工具(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指标是(久期)和(凸性) 1、度量金融衍生品价值时间损耗的指标(敏感度) 2、流动性风险主要分为(筹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 3、由资产及市场特性所造成的流动性风险称为(外生流动性风险) 4、度量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的指标体系分析法,主要有(流动性指数法),(存款集中法), (财务比率指标法) 5、商业银行ATM故障,属于(操作风险) 6、按照巴塞尔协议,银行总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 7、操作风险度量三个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8、与操作风险密切相关四大因素(人员)(内部流程)(技术)和(外部事件) 9、金融风险管理第一步(金融风险识别) 10、度量金融风险利率风险灵敏度指标(利率敏感性比率)

系统性金融风险:来源、最新研究进展及方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2517294.html, 系统性金融风险:来源、最新研究进展及方向 作者:沈悦逯仙茹 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13年第08期 摘要:本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界定、生成原因、传导渠道以及防范等方面具有代 表性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述评,总结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8-0035-05 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说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潮流的不断 推进,因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大引起的金融危机在全球的扩散范围和影响程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猛烈,甚至远远超出了人类的预期。从今后看,系统性金融风险仍然是困扰全球经济金融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 尽管如此,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在次贷危机以前却没有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的更多关注。虽然有一些成果问世,但缺乏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专门研究。 次贷危机之后,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也引起了IMF以及BIS的高 度关注,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正在不断提高。 一、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界定 施瓦茨(Schwarcz,2008)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由诸如经济动荡、公司重大失误等事件所引起的一连串负面经济后果的风险,情况严重时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伯南克(Benanke,2009)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威胁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而非一两个金融机构稳定性的事件。哈特和津加莱斯(Hart 和 Zingales,2009)指出,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一家机构的倒闭引起系统内其他机构倒闭并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风险。另外还有很多学者集中于更具体的某一点进行界定,如金融失衡(卡瓦列罗, 2009),相关联的风险敞口(阿查 里雅、佩德森、菲利蓬和理查森,2010),对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Group of Ten,2001),信息传导受阻(米什金,2007),反馈效应(卡帕迪亚、德雷曼、埃利奥特和斯特恩,2009),资产泡沫(罗森格伦,2010;穆萨,2011)以及负外部性(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2009)等。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2010)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同于个体风险,是指金融风险从一家机构传递到多家机构,从一个市场蔓延到多个市场,从而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并影响金融服务经济功能的正常发挥。张晓朴(2010)指出,要区分微观意义

心得体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

心得体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 金融安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发展,去年增长速度高于预定目标。与此同时,前期积累的各种风险也正在逐步显露,其中金融风险尤须防范。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和健全金融体系,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防控金融风险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为此,要深刻把握住防控金融风险的关键点,摸清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采取恰当的措施防控金融风险。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 系统性金融风险往往是一个事件在一连串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构成的系统中引起一系列损失的金融事故。直观地看,我国目前风险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从外汇市场到房地产行业,从银行、证券、保险等持牌金融机构到新兴互联网金融行业,不同的市场、行业、部门催生出不同的金融风险,伴随着金融风险外溢性和传递性的特征,

风险在不同的市场、行业、部门之间来回游走,不再是孤立的风险,中国尚处在金融风险的高发期。 从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因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金融体系的变化。当今的金融机构呈现爆发式增长,数量多、种类全。然而很多金融机构自身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是许多金融机构业务开展不审慎,合规经营意识较差,通常以通道业务作为隐匿风险和规避监管的方式,严重违反了监管部门制定的监管条例。二是对项目的风控管理不到位,没有对所有项目的调查做到尽心尽责,推高了金融杠杆,加大了不良资产,提高了整个机构的潜在金融风险。三是过度追求业务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国内很多的企业都通过过度负债来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这必然会引起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 金融机构不合理竞争导致金融市场不稳定。金融信贷机构为了获取利益而不顾金融风险的做法,可能导致整个金融体系风险加剧。当前的金融信贷机构种类众多,无论是传统的商业银行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都具有借贷功能,人们的借款来源广,借款方式变得灵活。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融借贷市场竞争越发激烈,金融信贷机构为保证自身收益往往会放低准入门槛,信贷机构不良资产率和不良贷款率上升,导致整个

金融风险管理重点整理

1.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涉及哪些方面 (一)预防策略 如信用风险的预防;流动性风险的预防等。 (二)规避策略(三)分散策略 (四)转嫁策略(五)对冲策略 2.风险识别的方法中自上而下方法的优缺点? 1、自上而下的方法 是一种从最高管理层开始,逐步向下识别风险的方法。识别潜在风险的任务由董事会负责完成,董事会定期召开会议,或召集公司的个别员工共同探讨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优点:总体上把握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整体性和全局性 缺点:距离实际操作部门较远,不容易发现营运层面的风险。3利率的不利变动主要有几点? 除了银行自身的存贷结构之外,影响市场利率波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宏观经济环境;(2)央行的政策;(3)价格水平;(4)股票和债券市场;(5)国际经济形势。 4如何利用远期外汇合同进行保值 表外套期保值:利用远期外汇合同进行保值 远期外汇买卖的交割日通常是在成交后第二个工作日以后的某一个日期,汇率和货币金额都在合同中预先约定 5表外套期保值的具体操作方法 远期外汇交易适用于期限在1年以下的短期对外借贷的场合。 其操作方法是:在有关经济交易成交时,债权人与银行做一笔期限与收款日相同的远期外汇交易,卖出远期外汇;债务人与银行做一笔期限与付款日相同的远期外汇交易,买入远期外汇。这样,在成交日就可以将未来收付的外币汇率确定下来,从而消除汇率风险。6专家制度的缺陷? (1)实施的效果很不稳定(2)与银行在经营管理中的官僚主义方式紧密相联,大大降低了银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3)加剧了银行在贷款组合方面过度集中的问题,使银行面临着更大的风险(4)对借款人进行信用分析时,难以确定共同遵循的标准,造成信用评估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一致性。 7信用违约互换的特点 (1)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国外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其中希望规避信用风险的一方称为信用保护购买方,而另一方即愿意承担信用风险,向风险规避方提供信用保护的一方称为信用保护出售方,违约互换购买者将定期向违约互换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称为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而一旦出现信用类事件(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违约互换购买者将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递送给违约互换出售者,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2)从特点上来说,信用违约互换(CDS)属于期权(又称“选择权”,option)的一种,相当于期权的购买方(规避风险的一方)用参照资产(reference asset)——即此处的债券,来交换卖方(信用风险保护方)的现金。由于期权的特点是买方只有权利而无义务,而卖方只有义务而无权利,因此一旦债券违约,买方就可以要求履约来转嫁信用风险。而前文提及的违约互换点差,在这里则体现为期权的期权费。 8举例说明如何控制或降低信用风险 1.建立信用风险管理部门 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必须由特定的专业化部门来完成。 该部门必须独立承担提高有效销售、加速资金周转、改善客户关系、确定预警指标报告制度等职能 2.全程信用管理 全程信用管理按照过程控制的管理思路,全面控制交易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业务环节,达到控制客户信用风险、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的目标。 3..建立三项风险管理制度 (1)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要求企业全面收集、管理客户信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实行资信调查,筛选信用良好的客户。 企业可通过自身询问、查阅客户资料或委托专业机构全面仔细调查客户的注册资金、主营业务、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根据客户的付款情况评定信用等级,制定相应的政策,给予不同客户不同的信用额度,动态更新客户档案。 (2)客户授信管理制度。 主要是指在销售过程中执行如“信用申请审查”“、信用额度审核”等程序,依据对客户信用额度的评定和控制。 (3)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1.强调应收账款的预算、计划、日常监督、账龄分析等多种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缩短收账期,减少坏账损失。 2、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减少坏账损失。 3、搞好企业信用保理工作 4、尽量选择银行信用结算方式 5、提高坏账准备金的比率 6、利用应收账款进行筹资 9当代金融危机的特征 (1).超周期性: 政府干预使经济危机周期性延长,但证券化,资本化,全球化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勾,各种矛盾在金融领域率先爆发,脱离经济周期轨道(2).传染性(3).区域性 四:分析题(2个) 1.几种利率风险类别的比较分析 (1)重新定价风险:来自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价期限不一致,也称期限不匹配风险 (2)收益率曲线风险:来自于不同期限的利率变动幅度的不一致,如活期和定期利率的变动不一致 (3)基准风险:来自用于定价基准的利率变动幅度的不一致,如存贷款基准利率变动不一致 (4)期权性风险:来自于客户行使那些在业务中隐含的期权,如提前取款 2.汇率风险的成因分析 汇率风险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产生 (1、经济主体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存在敞口 (2、汇率风险源于经济主体的跨货币交易行为 (3、汇率风险的产生与时间因素有密切联系 (4、汇率风险的产生源于经济主体的跨国投资行为 3.试分析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 一是量化困难。信用风险管理存在难以量化分析和衡量的问题。相对于数据充分、数理统计模型运用较多的市场风险管理而言,传统信用风险管理表现出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的手段而更多地倚重定性分析和管理者主观经验和判断的艺术性的管理模式。信用风险定量分析和模型化管理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数据匮乏,二是难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数据匮乏的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模型检验的困难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信用产品持有期限长、数据有限等原因。近些年,在市场风险量化模型技术和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的推动下,以Creditmetrics、KMV、Creditrisk为代表的信用风险量化和模型管理的研究和应用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这已成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是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中存在“信用悖论”现象。这种“信用悖论”是指,一方面,风险管理理论要求银行在管理信用风险时应遵循投资分散化和多样化原则,防止授信集中化,尤其是在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中缺乏有效对冲信用风险的手段的情况下,分散化更是重要的、应该遵循的原则;另一方面,实践中的银行信贷业务往往显示出该原则很难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许多银行的贷款业务分散程度不高。造成这种信用悖论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大多数没有信用评级的中小企业而言,银行对其信用状况的了解主要来源于长期发展的业务关系,这种信息获取方式使得银行比较偏向将贷款集中于有限的老客户企业;二是有些银行在其市场营销战略中将贷款对象集中于自己比较了解和擅长的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三是贷款分散化使得贷款业务小型化,不利于银行在贷款业务上获取规模效益;四是有时市场的投资机会也会迫使银行将贷款投向有限的部门或地区。 三是信用风险的定价困难。信用风险的定价困难主要是因为信用风险属于非系统性风险,而非系统风险理论上是可以通过充分多样化的投资完全分散,因此基于马柯威茨资产组合理论而建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和基于组合套利原理而建立的套利资产定价模型都只对系统性风险因素,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进行了定价,而没有对信用风险因素进行定价。这些模型认为,非系统性风险是可以通过多样化投资分散的,理性、有效的市场不应该对这些非系统性因素给予回报,信用风险因而没有在这些资产定价模型中体现出来。 对于任何风险的定价,首先都是以对风险的准确衡量为前提条件的。由于前述的一些原因,信用风险的衡量非常困难。目前国际市场上由J.P摩根公司等机构所开发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如Creditmetrics、CreditRlsk、KMV模型等,其有效性、可靠性仍有争议。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对信用风险仍缺乏有效的计量手段。4.试分析金融危机传染途径 金融危机的传染性是指金融危机由区域内一国向区域内整体,进而向其它区域蔓延扩散的特性. (一.贸易伙伴型:当一国金融危机,货币大幅度贬值,导致贸易对方处于不利地位.(二.外债渠道(三.金融市场渠道(四.国际游资渠道国际游资可能产生的风险: 1.汇率风险:如游资涌入,汇率上升 2.利率风险:如提高利率,游资涌入,货币供应过多 3.国际收支风险:投资项目下顺差引导贸易逆差,当游资抽离,导致双逆差 4.证券交易风险 5.引发系统风险 五、.案例题(1~2个)

《新巴塞尔协议》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缺陷与弥补

论《新巴塞尔协议》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缺陷与弥补 摘要 发生与2007年的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先后席卷美欧与亚洲金融市场,其产生的溢出效应重创全球实体经济,可谓意义深远。主流学派认为,这是一场由自上世纪70年代后所建立的强势美元地位、美国人过度膨胀的消费观与自2001年以来美联储错误的宏观经济政策共同酿成的金融危机。然而我们不难发现作为银行业的最高标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称“新巴塞尔协议”)在防范此次由次贷危机引起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面前的无力。同时仔细审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之后,就不难发现,现行的巴塞尔体制与新资本协议中的某些规定,共同造成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上的缺失,甚至是刺激其产生与扩散,如不及时加以修正,则无法保证下一场类似的危机不会重演。 本文将以此次金融危机为视角,全面阐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与扩散,并指出巴塞尔体系与新资本协议中的某些弊端,并结合国际社会对于修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动向,启示我国正在进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本文拟从以下四部分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讨论系统性金融风险,本部分旨在为本文提供一个金融学知识背景,通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特征、产生与扩散等相关知识的介绍,并以此次次贷危机为实例,使读者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具体的了解,为本文以后展开论述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讨论巴塞尔体系金融监管的不足与漏洞,本部分将从巴塞尔委员会的非平衡决策机制、资本制度上的缺陷、《新资本协议》实体规则上存在的不足与《新资本协议》的亲周期性上述四个部分,系统阐述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与扩散的无力化。 第三部分讨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国际监管路径研究,本部分将在前文的基础上,针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暴露出的缺陷,从改革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金融监管架构应为宏观经济服务、加强金融市场的异质性与各国央行之间紧密合作,建立事前的、系统的国际化的金融监管体系四个角

2020年(金融保险)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及防范

(金融保险)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及防范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因素分析和防范对策 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 金融风险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错综复杂,造成金融风险的因素很多,金融风险的种类也多种多样?目前,国际经济金融界对系统性金融风险(systematicfinancialrisk)尚没有壹个规范?公认的定义,但系统性金融风险应该包括这样几层含义? 第壹,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壹个事件在壹连串的机构和市场构成的系统中引起壹系列连续损失的可能性,其表现形式是因壹个金融机构的倒闭,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第二,金融风险能够划分为三个层次:壹是微观金融风险,是指个别金融机构在营运中发生资产和收益损失的可能性;二是中观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业内部某壹特定行业存在或面临的风险;三是宏观金融风险,是指整个金融业存在或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三,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给所有金融机构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因此,系统性金融风险将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参和者都有影响,而且该风险通常是难以规避和消除的? 第四,系统性金融风险又可称之为市场风险,是指市场的全局性风险?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 (壹)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所引起的系统风险,它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引发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1.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 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特征是导致其脆弱性的重要原因?银行的负债大都是流动性极强的,而资产则往往有壹定期限,资产负债有着天然的不匹配的特点,因此,银行的首要风险是流动性风险?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银行发生流动性问题时容易产生挤兑,且且壹家银行的挤兑可能导致存款人对整个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全面的挤兑,引发系统性风险?而且由于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发展,以及金融自由化使居民更容易变换银行储蓄的货币组合,因此银行体系更容易受到攻击?国际性大银行的流动资产中,除了现金资产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储备金资产外,仍有大量短期性的有价证券以及商业票据,保证了资产的流动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被动负债大量增加,而投资渠道缺乏,过多的流动性投向资金和货币市场,导致货币市场主要投资工具利率持续走低,甚至和存款利率倒挂?在证券业,壹些证券X公司通过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国债回购交易?保底委托理财等形成大量违规负债,所得资金主要用于证券自营甚至做庄,或被大股东占用,形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潜伏着严重的支付风险? 2.金融机构过度不良债权和资不抵债的风险 依据IMF的统计,从1980年以来,发生严重金融问题的108例中,由于银行不良贷款引发的有72例,占67%;发生金融危机的有31个国家共41起,其中由不良贷款引发的有24起,占50%之上?因此,威胁金融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风险仍然是不良贷款问题?[1]

金融风险管理形成性考核1-4次完整答案(DOC)

风险管理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按金融风险的性质可将风险划为(C)。 A.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C.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B.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 D.可量化风险和不可量化风险 2.(A)是指获得银行信用支持的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遵照合同规定按时偿还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操作风险 D.流动性风险 3.(C)是在风险发生之前,通过各种交易活动,把可能发生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 A.回避策略 B.抑制策略 C.转移策略 D.补偿策略 4.下列各种风险管理策略中,采用(A)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最为直接、有效? A.风险分散 B.风险对冲 C.风险转移 D.风险补偿 5.依照“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基本特征为“肯定损失”的贷款为(C)。 A.关注类贷款 B.次级类贷款 C.可疑类贷款 D.损失类贷款 二、多项选择题 1.按金融风险主体分类,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ABC)。 A.国家金融风险 B.金融机构风险 C.居民金融风险

2.金融风险的特征是(ABCD)。 A.隐蔽性 C.加速性 D.企业金融风险B.扩散性D.可控性 3.信息不对称又导致信贷市场的(AC),从而导致呆坏帐和金融风险的发生。 A.逆向选择 B.收入下降 C.道德风险 D.逆向撤资 4.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主要包括(ABCD)。 A.保证各种金融机构和体系的稳健安全 B.保证国家宏观货币政策贯彻执行 C.保证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和较高效率 D.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5.根据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可以根据市场效率的高低将资本市场分为(BCD)。 A.无效市场 B.弱有效市场 C.强有效市场 D.中度有效市场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对错误的说明理由) 1.风险就是指损失的大小。 错误理由:风险是指产生损失后果的不确定性(×) 2.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证券市场的价格风险和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错误理由:主要表现出金融的自由化、金融行为的证券化和金融的一体化特征 3.风险分散只能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对系统性风险却无能为力。 正确依据:风险分散只能降低非系统风险; 风险转移可以转移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 风险对冲不仅对冲非系统风险也可以对冲系统风险; 风险规避就直接避免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试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试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姜立东 [摘要]: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央行转换职能后的一重要职责。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其一定的特性与极大的危害,要注意在一般金融风险中及时识别其发展的苗头,并在充分认识其生成的内外因素的基础上,从金融机构、企业、政府及央行等方面多方联动,切实防范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机制改革自我约束机制风险预警存款保险制度资信评估制固定资产投资资本金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同时又是高风险的行业。任何一项金融活动都蕴含着个别金融风险。个别金融风险如不及时监控化解,往往会跳跃发展成系统风险。近年来,金融业高速发展,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各种各样的金融创新及衍生工具随着科技进步迅速席卷全球,使得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因之而来的金融风险的挑战。金融风险的积聚便带来金融危机。从墨西哥的比索危机、巴林银行的倒闭到亚洲金融危机,无不给人以强烈的警示。当前,我国已经加入WTO,一方面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易受到国际金融传染、国际游资等的冲击。因此,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我国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积极探求系统性风险防范与化解的思路,确保中国金融体系运行的稳健与安全,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

现实意义。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特性及其危害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其风险发生是以威胁一个经济体系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达到一定限度后就能转化为金融危机而生成全面性的金融风险。与仅涉及参与市场活动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的个别金融风险不同,系统性金融风险通常会危及国家利益和主权信用。这就是其“系统”特征。 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已呈高度复杂化趋势,诱导性因素多,不确定因素高,涉及面宽,如涉及金融市场、工具、衍生品、机构、利率、汇率、银行体制、货币政策、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战略、政府干预方法、金融衍生组合技术(对冲和套期保值)等。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金融风险,它发展快,传染性大,破坏力强,一旦发生,轻则削弱了社会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损失大量的为控制和吸收系统性金融风险而准备的金融储备资源,影响经济体系的安全,造成大量的失业和破坏持续性就业机会的增加;重则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活的稳定,影响国家、政府主权信用,震撼经济金融,对后续经济、金融的增长起较大的破坏性作用;更有甚者则影响到一国或一地区金融双边或多边的关系交往,有可能殃及邻国、邻地区、邻行业的安全与经济生活的稳定。其危害巨大。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 投融资体制、环境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内部控制人和经济人的不良行为等都是风险产生的根源。风险控制部门应从以下几方面识别

金融风险管理 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习题答案】 1.系统性金融风险 2.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3.正确。心理学中的“乐队车效应”是指在游行中开在前面,载着乐队演奏音乐的汽车,由于音乐使人情绪激昂,就影响着人们跟着参加游行。在股市中表现为,当经济繁荣推动股价上升时,幼稚的投资者开始拥向价格处于高位的股票,促使市场行情飙升。 4.错误。不确定性是指经济主体对于未来的经济状况的分布范围和状态不能确知;而风险是一个二维概念,它表示了损失的大小和损失发生概率的大小。 5.A(本题目有错别字,内存,应改为内在) 6.A 7.略。提示:金融风险的定义。 8.金融风险的一般特征:客观性:汇率的变动不以任何金融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普遍性:每一个具体行业、每一种金融工具、每一个经营机构和每一次交易行为中,都有可能潜伏着金融风险、扩张性:美国次贷危机将整个世界拖入金融海啸、多样性与可变性: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不断创新,影响风险的因素变得多而复杂、可管理性:运用恰当手段可套期保值达到避险的目的;金融风险的当代特征:高传染性:由于金融的高度自由化和一体化,美国次贷危机成为引发欧债危机的导火线、“零”距离化: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国家相继倒下、强破坏性:由于金融深化,美国发生的“次债危机”从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以及2009年发生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截至2012年仍然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 9.按照金融风险的形态划分:价格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金融衍生品价格风险、通货膨胀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或操作风险;政策风险;金融科技风险;其他形态的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环境风险、关联风险)。根据金融风险的主体划分:金融机构风险;个人金融风险;企业金融风险;国家金融风险。根据金融风险的产生根源划分:客观金融风险;主观金融风险。根据金融风险的性质划分:系统性金融风险;非系统性金融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根据金融风险的层次划分:微观金融风险;宏观金融风险。 10.金融风险的效应可以划分为经济效应、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三个方面,经济效应主要包括微观经济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

风险控制系统

职业操盘手完整交易系统规则的构建 风险防范系统的构建 而要想成为一个长年持续盈利的投资者,首先就必须明白市场中存在巨大的风险,若想真的让利润最终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必须对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而且必须明白,风险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获利机会是由市场来控制的,掌控风险而默默等待市场盈利机会的出现,最终实现将利润逐步累加,才是获得巨额财富的唯一途径。 构建一个健全的风险防范系统,需要站在市场的最高点来俯视市场,从全局角度观察发现市场运行的规律特征,以此建立规避风险的机制,来获得在市场中的长期生存之道。 市场走势的构成是由牛熊市及震荡市构成,运行规律就是涨跌波动。 这就是宏观的解剖。那就是说我们将不断的面临牛熊市+震荡市+牛熊市 +震荡市+牛熊市+……, 股市生存的法则,设定应对波动的策略,建立牛熊市都可以安全生存的风险防范系统规则,轻松实现即使看错行情也可以作 对交易,达到稳赚不赔的职业操盘手境界 风险防范系统构建的核心规则: 1只选择对我们有利的行情进行操作 (1大盘, 只试探性操作20均线下的大盘行情, 只轻仓操作在20均线上的大盘行情, 重仓操作同时在20线和60线上的大盘行情) (2.个股, 长线只操作已确认的黑马; 短线只操作量比放大强势有题材分时走势稳定吸货的个股),对于括号 内大盘和个股的要求条件绝对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操作时这些大的条 件必须具备,但是其余细节分析上可以辅助分析系统。只操作已确认的 黑马,而不是对所有的个股行情走势进行分析,因为那是股评的事情。 对于自己无法确定的行情,操盘手会避而远之,因为他清醒的知道自己 不是神,要想获得巨大的赢利,就必须抛弃自己能分析对所有行情走势 的念头,明白市场中存在更多自己确定不了的走势,获得巨大的赢利, 只操作自己能确定的

金融系统性风险

“金融系统性风险”专题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对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关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加快,利率逐步市场化,金融领域放松准入,金融机构之间通过同业拆借和各种金融衍生品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全球市场的联系也日趋增加,系统性风险在体系内部逐渐积累。如何对中国金融体系内部的系统性风险进行度量和监测,及时释放风险,避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无疑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新挑战。因此,对国内外系统性风险度量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寻找与中国金融深化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适宜的度量和监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IMF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提出,全球市场正在“从流动性驱动向增长驱动转变”。中国经济正处于培养内生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市场化改革引致的金融创新为经济带来活力与效率,但同时也孕育了新的风险。这些风险的形成与中国面临的外部冲击有关,但更直接地受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节奏变化以及当下经济金融格局的影响。宏观来看,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特征已经从过去单个金融机构、某个金融子行业为主的风险转变为跨机构、跨行业传染联动的系统性风险,并有可能从金融部门传染到私人部门乃至公共部门。微观来看,金融创新带来的脆弱性加大了金融机构对流动性风险的风险暴露,宏观经济政策的大开大合对企业形成的去杠杆化为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不良资产风险。特别是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运行过程中,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的信用“软约束”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预算“软约束”,在信贷政策调整时造成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在经济调整期,企业不可避免地遭遇成本提高、需求降低的阵痛,由于信贷扩张期企业杠杆化程度较高,此时金融部门相应承担了更大压力。2013年4月惠誉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是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潜在风险的一种外部提醒。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主要面临的风险可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期限错配及流动性风险。 “金融系统性风险”专题,通过展现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该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所得到的相关成果,从讲解系统性风险的成因与传导机制入手,进而详细分析我国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面临的风险以及传染途径,并介绍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思路与防范手段,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有关这一话题更多的有益思考。“金融系统性风险”专题目录: 1.【理论归纳】金融系统风险的成因、传导机制和度量:一个综述 2.【风险分析】九论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节选) 3.【研究前沿】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方向 4.【民间金融】资源富集地区民间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成因、影响及治理 5.【行业思考】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度量框架与衡量方法的思考 6.【风险防范】新资本监管规则对实体经济融资结构和系统性风险防范的影响研究 7.【监管思路】金融产业结构和系统性风险监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