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美学对景观设计的启示

景观美学对景观设计的启示
景观美学对景观设计的启示

景观美学对景观设计的启示

摘要:景观美学是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景观设计的重要依据,利用美学的理论来找到景观的设计方法、设计途径。从美学角度来看景观设计,建造一个景观,除了功能上的需求外,更是为了追求一种精神享受。美学基础也就成为我们从事景观设计的依托,用美学的角度去创造景观。

关键词:美学;景观;设计

直观上讲美是由眼球传入大脑的一种信息,一种感官的认识。深入讲它是与人思维与外界环境的互动,接受美、享受美、融入美。而景观是人类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反映,是人类的情感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实现人与自然沟通的途径。景观设计要考虑地域、生态、自然、人文等诸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素,是以人为本的立体设计。景观美学从理论上分析人景观对人情感上的影响,美学与景观的融合,会最大限度的提升人对景观的认可度,舒适度,赏心度。

真、善、美在景观设计中的诠释

真善美的含义吴家骅教授在《景观形态学》中指出:真、善、美就是人类追求的欲望,而景观设计中的真、善、美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生存环境的一种欲望。他们渴望营造适合生活的、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真、善、美是人们衡量万物的标准,它有丰富的内涵。

1.求真:人类的实践规律,是景观与人、环境建立的认识关系,具有科学性,是面对事实,忠于事实本身所蕴涵的本质。景观设计中的真,是强调注重场所的特性,因地制宜,采用最合适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以求得最具有性价比的景观。

2.求善:是人类视线目的的活动,外界环境是否满足人的行为需求,属于伦理活动领域。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善,要求设计者设计时要考虑景观的功能性、安全性,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营造一个安全、高效、健康

和舒适的休闲环境,满足人在场所中的舒适需求。

3.求美:是人类对外界客观感受的表现活动,属于艺术活动。是人生内在的对艺术精神的渴望,希望达到美的一种境界,是事物现象与本质的高度统一。景观设计中的美是真与善完美结合后的再升华,是真与善的一种和谐表现。

二、景观美学对于景观设计的意义

1.就美学和景观的关系来说,美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审美能力,从而加强创造美的能力,用更合理的美学眼光来看待景观。用美学的视角对当前的设计状态和

近现代设计史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启发

近现代设计史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启发 摘要: 设计史的学习是我们学习历史、理解传统的最重要、最便捷的途径。由于考研的缘故,我也很早着手对设计史的了解。从我浅显的了解中我认识到现代艺术设计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多种风格与流派并存。通过艺术设计史的学习,可使我们在景观设计实践中具有明确的思维导向性,有利于形成一定的设计风格。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青年风格解构主义景观设计古典园林 一.简述近现代设计史重要事件及其特点 ·1850-1900工艺美术运动:强调手工艺;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主张设计的诚实;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 ·1890-1905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在各国呈现不同的风格。英国“现代风格”主要表现形式是曲线和直线;法国“新风格”主张师从自然;比利时主张粗狂的线条;德国“青年风格”前期主张自然主义流派后期主张线条风格;奥地利“分离风格”采用严谨的线条手法等。虽然新艺术运动在各国间有很大区别,但在追求装饰,探索新风格尚是一致的。 ·1900-1930机械美学运动:强调功能和形式的逻辑关系,反对附加装饰;强调建筑风格的普遍适应性;强调建筑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1925-1939装饰艺术派:主要集中于豪华和奢侈的产品与艺术品的设计上。它是对矫饰的新艺术运动的反动,反对古典主义、自然(特别是有机形态)、手工业倾向,主张机械化的美。 ·1935-1955商业主义风格:设计追随销售;形式主义;手法夸张新奇。·1955-1975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派;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 二.近现代设计史对我的启发 当我深入了解了近现代设计史以后,我从中也得到了一些启发。艺术是相通的,景观设计也溶杂着不同的风格设计。不同的时期促就了不同的设计风格,下面我从几个时期进行简要说明: 1.新艺术运动与景观设计 青年风格派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寻 找新的形式发展方向。而我所学到的园林设 计中则可以综合运用园墙、花架、亭、喷泉、 雕塑、绿篱、修剪成圆柱体的植物及正方形 种植池等元素来组织空间,使设计能够功能 合理,空间明确。

生态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几项原则

生态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几项原则 生态景观设计是当今景观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未来景观设计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角度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生态主义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内在的和本质的考虑。 所谓生态设计就是在景观设计时,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尽量达到最小的限度。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要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水循环,维持植物生活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一个景观设计是否符合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可以看它是否遵循了一下几点。 1、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是从生态哲学的视野、生态科学的原理、生态伦理学的情怀和自然美学的方法研究人与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强调生克互济、形神和谐的整体美,对环境开拓适应、协同进化的共生美,物质循环、信息反馈的动态美的一门学科。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实际上是从生态学的方向研究美学问题,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2、自然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等),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对可再生资源也要尽可能地节约使用。 3、整体设计 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整体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景观设计的目标是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为高产值需要,也为审美需要。景观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整体优化,就是要解决人与人,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自然环境与周围环境充分结合,创造出和谐丰富的外部空间环境。 4、地域特色 景观设计应根植于所处的地域文化和环境。景观设计的地域性主要表现为:尊重地域的精神和地方文化,适应地域自然过程;使用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等,创造具有自然特性、文化特性的景观,突出地方文化和地域特征。

景观设计服务计划书

罗甸县木引镇从里村景观设计服务计划书 一、设计范围 景观设计范围包括:项目规划红线内地面景观和乡村两部分。 项目用地红线面积:1223119.6㎡ 二、设计内容 1、地面景观部分 包括河道景观设计、路网布置及道路景观设计、研究所建筑 及景观设计、整体景观效果控制等。 2、乡村部分 包括铺装处理、排污系统处理、路灯布置处理、房屋单体风 格及局部环境处理和局部细节处理、巷道透视图等。 3、灯光照明设计 包括地面景观和乡村景观布置及照明灯具选择。 三、设计周期及成果表示 1、方案设计时间:(20个工作日内) 1.1初步设计阶段:(7个工作日内) 在取得设计所需相关资料和数据后,针对本项目特点,分析和评估现场环境,并预测其对环境的影响。提 出两个具代表性的方案,分别制备解说图则(意向图片等)

以阐释硬景及软景景观的概念,供甲方评审确认,并按照甲 方提出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包括河道景观设计、 路网布置及景观设计、研究所建筑及景观设计、整体景观效 果控制;包括铺装处理、排污系统处理、路灯布置处理、房 屋单体风格及局部环境处理和局部细节处理、巷道透视图 等。 1.2具体内容如下: A.设计说明 B.总平面图 C.景观结构平面图 D. 景观节点说明 E. 路网总平面图 F. 总鸟瞰图 G. 主要景观节点透视图 H.景观节点意向图 I.主要景观小品示意图或参考图片 J.植物选型图 K. 灯具效果控制图 1.3方案讨论时间: A.内容:就初步方案文本及甲方共同探讨确定最终方案。 B. 讨论地点:具体地点另定。 1.4方案设计阶段:确定初步方案后13个工作日

确定初步方案后,进行深化及变更设计,除初步设计内容包括外再附加初步工程成本估算。 1.4具体内容如下: A.设计说明 B.总平面图 C.景观结构平面图 D. 景观节点说明 E. 路网总平面图 F. 总鸟瞰图 G. 主要景观节点透视图 H.景观节点意向图 I.主要景观小品示意图或参考图片 J.植物选型图 K. 灯具效果控制图 1.4图纸交付标准:方案设计文本按A3图纸格式一式两份交付。 四、设计收费 1、设计内容按单位计算,景观设计以人民币0.2元/平方米计 算 2、收费及设计进度安排为参考 1).方案设计前,甲方应支付设计方总设计费用的30%作为启动资金。

国内外工业遗址景观分析——生态主义指导下的景观设计

姓 名: 赵国栋 学 号:200900650202 班 级:09 级景观1班 指导教师: 顾云亮 景观艺术设计原理 T H E A RT O F L A N D S C A P E D E S I G N P R I N C I P L E S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A T W E I H A I

国内外工业遗址景观分析—生态主义指导下的景观设计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工业用地的规模及空间布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形成了大量的工业遗址。如何运用景观设计的途径保存城市工业文化特色,使工业遗址改造在利用,将是城市发展与特色营造的重大课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避免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现代景观设计具有科学、艺术和社会三个方面,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不同的景观设计师和景观作品对三个方面有不同的侧重,因而指导思想和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如果从这点理解,生态主义作为景观设计中科学原则的重要部分,应当贯穿设计过程的始终。 以景观设计师哈克(Richard Haag)[1]的西雅图煤气厂公园和俞孔坚[2] 的中山岐江公园为例进行分析: 图1 西雅图煤气厂公园(出自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7467949.html,/ ) 图2 中山岐江公园 (出自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7467949.html,/ ) 【摘要】通过对西雅图煤气厂公园和中山岐江公园两个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了它们的景观设计手法、特点,同时对它们的异同进行了思考。为现代城市废弃地的景观改造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城市工业遗址;生态主义;景观设计;保留;再利用;再生设计 作者:赵国栋 学号:200900650202 [1]西雅图人哈克(Richard Haag)曾两度获得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最高设计奖,美国景观建筑协会理事(FASLA),世界著名景观建筑大师,是XWHO 设计机构的智囊核心。他被公认为现代景观建筑百年历史最具影响力的景观建筑师之一。

龙湖景观给设计师们的启示

龙湖景观给设计师们的启示 本文转自:园林吧https://www.360docs.net/doc/5017467949.html,/guihua/5861.html龙湖致力于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最受尊崇和信赖的全国市场领导者之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并影响他们的行为,在此过程中,成为卓越的企业并创造机会。 龙湖经过十几年的潜心发展,形成了集投资规划、开发建设、商业管理和物业服务为一体的全过程运作能力和系统、高效的多业态综合开发能力,产品覆盖了普通住宅、写字楼、高层公寓、花园洋房、别墅、综合商业及大型城市综合体等多种业态,每一种业态都拥有城市标杆性的代表作品。 一、龙湖上海 2007年龙湖正式进入上海。 之前他在重庆独树一帜,在一个二线城市打造出超一线品质的高端住宅,尤以优质的景观效果和物业服务闻名于业内,旗下的香樟林别墅、兰湖郡别墅各有其独到之处,引得各地开发商前往参观取经。如果说在重庆龙湖是凭借得天独厚的本土优势取得如此的成绩,那么进军北京之后,六个楼盘几乎同时开发,在一个完全不占地利、人和的地方再造重庆的辉煌,让人不得不佩服和沉思了。 如今,上海龙湖艳澜山项目样板区对外开放,效果一如既往地让人眼前一亮——龙湖凭借什么在不同的地区取得如此优秀、如此统一的景观品质?

龙湖?滟澜山,以溪谷山居别墅为概念,沿长达1.6公里的佘山脚下狭长水岸,挖土、引溪、屯坡、堆山,在社区整体塑造7至8米高差。社区拥有了完全的人车分流系统,所有车辆进入社区入口后都会迅速被引导进入地下,内部没有车辆行驶,充分保证了景观的完整性和社区的安全性。 对建筑以外的空间进行整体景观塑造。从社区入口的前500米即开始进行路边绿化景观营造,用成树的林荫营造回家路,并对滟澜山所临1.6公里水岸线进行全立体营造——包括项目水岸、对岸园林风景以及水生植物及景观。社区内部的公共区域密植,将部分私有领地公共化,在视觉上扩大景观效果,提升景观品质。 二、龙湖北京重庆成都 1、北京龙湖艳澜山——总用地约24万平米,其中公园用地面积约5.2万平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米,总户数约430户。项目以地中海别墅风格,含括托斯卡纳式、西班牙式、意大利式,凭藉温榆河、80亩体育公园、小区中庭景观、组团公共景观、私家花园景观等五重景观,创造一种谐和自然、气质典雅、格调浪漫龙湖生活。 2、重庆龙湖蓝湖郡——这是龙湖首次挑战高端千万级的别墅项目。除大量保留原生树木外,还展开了浩大的园林营造工程,移栽相当数量的参天大树,包括红雪松、银杏、香樟等品种,让豪宅融入自然之中。从路上走过,最多只能看到别墅的只檐片瓦,满眼全是绿色树木。园区车行系统使用了最简单的处理手法——黑色沥青和混凝土侧石,节约下来的成本全部投入了水景和绿化中,创造出层次丰富、

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原则 以自然物为第一要素的住区景观,我认为应重点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十一项原则: 1. 基本要求 1.1自然化 休闲生活是逃避城市的紧张和喧嚣,是对大自然的回归,故而园林景观的影响和作用十分突出。一般来说,休闲地景观和园林安排一定要自然,要么体现出大自然原始的美,要么体现出田园风光,避免过分人工雕琢的痕迹。即使是在原天然生态系统已严重破坏的废弃地上,也应尽量恢复当地原生态系统的面貌或向与当地大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田园风光的方向营造。植物是景观园林的第一要素,在其选择上,应多使用当地的乡土树种,生长好,能提供最大的生态服务功能,维护成本又低。 1.2 人心趋静 休闲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应立足于引导人们心情趋于舒缓平静,一入区就有一种绝尘脱俗的感觉,觉得和外面紧张的世界就是不一样,整个人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植物色彩搭配不要反差太大,慎用大面积的简单而又紧张的几何构成,要有线条引导,当然也要避免又碎又乱。水景的安排也应该安静多于喧闹。小品和雕塑要宁静温馨,不要张狂。引入动物要温和美丽的而不要丑陋吓人的。当然,不要理解为把休闲住区里搞得到处都静悄悄。局部热闹的地方也还是需要的,比如俱乐部、沙滩、码头、零售商业区等。 2. 美学的要求 2.1 主题原则

任何园林规划都应有其主题,包括总主题和各分片、分项主题,它是景观园林规划的控制和导引,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在浮燥的城市住区规划中,主题往往被取消,而满足于一张毫无思想性、科学性和功能安排的信口标注、指鹿为马的所谓“漂亮”的画。和城市住区比起来,休闲住区档次更高,规划水准也理应更高,更体现功力,只有选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主题,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景观园林规划。 2.3 点-线-面的原则 所谓面,是指整个小区或小区的某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是从事景观园林建设的空间。但整个小区平面的均质化不能造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就要有一些界限为其纲,分割空间、强调差别、引导或阻隔视线。线和线会有交叉,太长的线因易引起视觉模糊也需要间断,就会有点的存在。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景观园林就走不了大样。如果把握不住,细部做得再多,图纸画得再“好看”,也做不出好景观来。 2.4 收放的原则 一个好的休闲住区景观园林规划,应把放开视线和隐蔽景物尽量结合起来。开放式大空间给人的震撼是其它手法无法替代的,只要有足够的空间,都应该给出适当的大空间来,如成片的绿地、水面、酒店、公建等。隐蔽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指把有碍观瞻的东西藏起来,如垃圾站、园艺堆肥场、管线井、过滤池、挡土墙等,是一种被动的应付。更重要的一层含义是把景观有层次地布局,在最佳时机展现(就像说相声的“解包袱”),是一种主动的造景。当然还有半隐半现的,如山地的休闲别墅,在景观上处理成若隐若现于树林中的很好的选择。 2.5 均衡原则 和城市住区建设中常见的大面积推平场地的做法不同,休闲住区在总体布局中贯彻“尽量尊重自然地形”的原则,这是一种维护和强调差别的作法。但这不等于说不要均衡,即使是在自然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的地段,也要尽量使各部分、各主题、各细部有所响应,避免偏沉和杂乱感。当然,也不是追求绝对化的几何或力

国外生态美学状况

国外生态美学状况 李庆本 2013-04-07 09:28:22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武汉)2008年5 期 内容提要:国外生态美学具有自己的理论渊源、发展过程、理论形态结构和研究方法。它既与环境美学有联系,又有区别。国外生态美学新范式彻底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模式,不仅注重环境的和谐、有序和规律等对人类感知有利的美学因素,也注重生态系统中的不和谐、变化、非平衡的审美因素,从而使它初步与环境美学切割开来。国外不少生态美学研究者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探讨人们对生态的审美体验。这种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中外对话 作者简介:李庆本,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3) 由于我国生态美学基本上是在国内相对封闭的学术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缺乏与国外生态美学的积极交流和对话,以至于有许多研究者对国外是否存在生态美学尚有疑问。我们了解较多的是国外的环境美学,而对于国外生态美学则所知甚少,即使有一点介绍,也仍存在着很多盲点。对于国外生态美学的渊源、理论、方法,特别是国外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都没有进行认真系统的总结、提升。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国外生态美学的综合研究,了解国外生态美学的发展状况,学习和借鉴其有价值的成果,以加速和完善我国生态美学的构建。 一、国外生态美学的渊源和发展

欧洲有人将捷克学者和艺术家米洛斯拉夫?克里瓦(Miroslav Klivar)称为“生态美学”的首倡者,但由于克里瓦本人采用捷克语写作,他的研究成果并不为更多的人所知。北美许多学者更愿意将生态美学的起源追溯到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949年出版的《沙郡年记》(A Sand County Almanac)一书。在本书中,利奥波德提出了Conservation Aesthetic的概念(我国有人翻译为“环保美学”),虽然这个词不同于后来的Ecological Aesthetics(生态美学),但却包含着生态美学的主要价值观念,以至于美国生态美学家高博斯特(Paul Gobster)在1996年明确指出:“有关美学的想法——已有人将它称为‘生态美学’——大多源于奥尔多?利奥波德,这在他的《沙郡年记》中达到顶峰。”[1] 当然,国外生态美学的真正开展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0年,美国学者理查德?E?切努维斯和保罗?H?高博斯特(Richard E. Chenoweth and Paul H. Gobster, 1990)的《景观审美体验的本质和生态》(Nature and Ecolog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e Landscape),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对景观审美体验进行了实证研究。随后,高博斯特又连续发表了《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中的森林美学、生物多样性、感知适应性》、《服务于森林景观管理的生态审美》、《〈森林与景观:生态、可持续性与美学〉导言》等多篇重要论文,他也因此成为目前国外颇有影响力的生态美学家。 进入21世纪以后,生态美学研究在亚欧美洲许多国家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促进了生态美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以下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形态结构。第一,保罗?H?高博斯特(2007)等人的《共享景观:美学与生态学有何关系》,促希?I?科瓦克斯(Zsuzsi I. Kovacs, 2006)等人的《美学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态学的》等文本,研究生态学与美学的内在关联,梳理以生态审美

景观设计服务计划规划方案书.docx

景观设计服务计划书 环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A.概述 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创办于香港 , 是一家提供高质设计服务、高效率、具有独特规划、建筑 和景观艺术处理手法的国际化设计公司。 Keep Dreams on my paper, Keep Elegance in your life 意为 “梦想在我的图纸上,精彩在你的生活中”,这是我们对项目的承诺,以及客户至上的服务原则,并凭借着一个由欧美、菲律宾和中国设计师组成的精英队伍,致力于将客户的需要忠实地 体现到扎根于基地自然环境地空间。作为法国著名景观设计公司“ France Concept”在中国指定 的唯一合作伙伴,我们在产品和技术上保持一个领先状态,为您提供最具创意和经济之设计方案,并且我们承诺将您的投资价值使用得最佳,以致确保您的项目在市场运作过程中产生最大利润值,并且考虑到未来科技和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以致在设计方案中我们更注重于其适应未来趋势发 展之可改性及扩展性。 公司由于对设计的严格自我的要求,为加强与中国内地市场的联系,在香港和深圳两地独立成立了设计分支机构,目前在中国拥有庞大而稳定的客户群。公司具备专业从事大型景观规划和设计, 包括住宅社区和商业的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和设计,以及风景区与主题公园规划与设计等的资 质和能力。在生动的、具有唯一性的设计工作中,博唯的设计专家精致地考虑客户在运

作上的、理念上的需求,设计出舒适、优良、经济的人文居住环境和,使自然和人文得到完美的结合。 B、公司设计理念 我们是一个精英荟萃、充满活力的团体,学习氛围浓,执行力度强,工作节奏快,并一直秉随打造经典作品的宗旨,这些设计思想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a.对基地从时间的角度在历史文化、现状及未来可发展性三个层面上所做出的最优秀的设计方案,即强调对于基地的共性(城市景观)和个性(基地属性)的宣扬。 b.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和谐性,但强调适度超前。 c.对原有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融合性同时强调优化性。 具体到细节,要依据城市的特征、业主的要求、市场的定位以及小区的周边环境和内部空间特征来做出准确判断,例如适合于中老年人居住的新古典花园和适合中青年人居住的阳光型花园在景观主题及空间氛围营造上就会有极大的不同,又如在江边的基地和在山边的基地,则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但无论怎样,我们希望营造一个适合于当地市场、满足当地人们生活方式、但从理念上讲又具有适度超前性的新观念的居所花园,而这个花园的造价又是以较经济合理的方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得以控制的。 C.项目设计程序 对于一个新的项目工程,针对项目特点(例如主体风格及地形特征等),成立专门项目设计 小组,其中核心人员为:主创设计师、方案项目经理、绿化软景设计师、施工图项目经理、现场监造项目经理等,同时还包括方案渲染、施工图设计助理等若干辅助人员。前者是相对项目固定配置,后者可依据项目进度灵活安排。 二、项目设计组构成: 项目主创设计师:外籍或中方设计师负责完成该项目所有设计工作。 方案项目经理:协调业主与主创设计师之间的设计工作沟通。 方案渲染设计助理:完成方案期间各类效果图制作工作。 绿化软景设计师:配合主创设计师完成绿化植被设计工作。 施工图项目经理:组织施工图设计助理、绘图员配合主创设计师完成项目整体施工图设计工作。 施工图设计助理:协助项目经理完成分项设计施工图纸绘制工作。 现场监造项目经理:配合主创设计师完成施工现场工程施工监造工作。 三、设计阶段划分

浅谈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社会精神与物质文明的进步,“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成为当下的主题,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弱势群体的高度关注,因此,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本文对无障碍设计中的几点问题进行探讨,并且对如何做好无障碍设计进行了阐述,希望能起到抛砖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景观发展趋势无障碍设计老人儿童残障人士 一、园林中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 芬兰的建筑师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在文化上追求什么。无障碍设计是城市景观设计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全社会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体现在心理方面能够满足于安全感,领域感,归属感,认同感以及参与感;通过分析不同人群的行为特征,要求设计应具有可达性,参与性,主题性以及生态性等,由此充分满足了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心里以及生理需求。 下面我就无障碍设计浅谈一下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1景观中无障碍设计的可能性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无障碍设计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深奥难懂的理论,更不影响景观的总体设计布局及设计思路。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人员是否有无障碍设计的意识,以及在后期实施过程中对景观细部构造的处理是否人性化。因此,只要我们在景观规划设计初期能认真地考虑重视并最终实施到我们所设计的方案中,无需花费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就能够做到景观的无障碍设计。 2景观空间中无障碍设计的目标 无障碍是指在景观环境中应无障碍物和危险物。这是因为老年人儿童及残障人士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变化,自身的需求与现实的环境时常产生差异,随之他们的行为与环境的联系就发生了困难。也就是说,我们正常人可以使用的设施,对他们来说可能成为障碍或造成麻烦。因此,作为景观设计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身处地为老弱病残者着想,要以轮椅使用者和视觉残疾者为基准,积极创造适宜的园林空间,以提高他们在园林环境中的自立能力。 3无障碍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易识别性是指园林环境的标识和提示设置。老年人和儿童对感知危险的能力较差,即使感觉到了危险,有时也难以快速敏捷地避开,。因此,缺乏空间标识性,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方位判别、预感危险上的困难,随之带来行为上的障碍和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演进 要理解西方现代景观,必须借助于其时代的理论支撑——哲学和美学的分析。20世纪的哲学、美学表现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潮的碰撞和渗透,并贯串着“从理性到非理性”和“从方法论轴心到语言学轴心”的两大转向。 从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阶段 欧洲的早期现代艺术和“新艺术运动”促成了景观审美和景观形态的空前变革,而欧美“城市公园运动”则开启了现代景观的科学之路。 2、“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广泛应用阶段 从20~30年代美国“加州花园”到50~60年代景观规划设计视事业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但都集中表现为“现代主义”倾向的反传统、强调空间和功能的理性设计。 3、现代之后的景观设计 一方面,“生态主义”为60~80年代的主潮,另一方面,现代之后的“非理性”促成了景观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从影响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因素的角度分析,也从三个主要方面入手。 1、现代艺术和审美的启迪 现代艺术的发展促成了审美价值取向多元化,审美情趣个性化,在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得到具体实现。早期的抽象艺术为景观形态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现代之后的景观设计则直接参与到艺术流派和风格的形成中,形成了波普艺术、极简主义、大地艺术等多种风格的景观设计。 2、科学和技术的影响 科学哲学和“现代主义” 的理性现代景观构筑设计范式,关注空间、功能,并使“生态主义”的方法论成为60年代景观设计的主潮;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则为景观设计的科学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设计手段日益丰富。 3、现代哲学的启迪 “语言学”转向的哲学,研究的是如何表达我们所知晓的世界的本质,以语言学为中心的“表达”,使景观设计更加关注艺术形态和科学技术后面的“意义”,由此引导出一系列新的景观设计方法论:现象学、符号学、神秘主义、叙事性、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

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这些你必须遵守!

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这些你必须遵守! 导读:植物景观设计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花卉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 扩展, 能使园 ,结合 来创造 供人们 入, 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 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

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论文参考网。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 需求,生理、 本,, 2.2 2.2.1 现当地特色的主要因素,它理所当然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来源。 2.2.2因地制宜。 在景观设计时,要根据设计场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 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使方案能最终得以实施。这就要求设计者首先对设计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空气)进

行勘测和综合分析,然后才能确定具体的种植设计。例如:在有严重SO2污染的工业区,应种植白皮松、毛白杨等抗污树种;在土壤盐碱化严重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应选用合欢、黄栌、白蜡等耐盐碱植物;在建筑的阴面或林阴下,则应种植玉簪、棣棠、珍珠梅等耐阴植物。 2.3 艺术性原则 及人们 观, 2.3.1 ,进 2.3.2 观的时序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景观的季相构图,形成三时有花、四时有景的景观效果。同时,规划设计中,还要合理配置速生和慢生树种,兼顾规划区域在若干年后的景观 效果。此外,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根据空间的大小,树木的种类、姿态、株数的多少及配置方式,运用植物组合美化、组织空间,与建筑小品、水体、山石等相呼应,协调景观环境,起到屏俗收佳的作用。

生态美学

1.“生态系统”一般由哪些要素组成? ①非生物环境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 2.从生态学得视角对城市景观的要素进行考察,主要着眼于什么内容? ①纯洁感:基本要求②宜人性:城市园林,绿地,湿地,水面,喷泉,视野开阔,生活施设③通达性,交通环境④秩序感:非要求规律⑤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的需要的可能 1.什么是生态景观?它是城市景观建设中有何重要意义? 生态景观: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 意义:是城市设计的首要审美追求,给人提供直观的环境体验和对生活环境界得启迪。 指由地理景观,生物景观,经济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的多维复合生命体。它不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观,还包括了无形的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过去与未来以及主观与客观间的系统耦合关系。 意义——生态景观将设计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让自然与城市不再孤立存在,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2.什么是人文景观?它分为哪四大类?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点而构成的景观, 它分:①文化古迹②革命活动地③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所形成的景观④地区和民族的特殊文化景观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景观建设有哪些作用? 文化遗产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求,对国家社会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 ①见证城市的生命力的历程②体现城市重要特色和人养性③更体现出一个城市的 文明和该城市的景观建设的科学体系,是代代人民的思想,智慧和财富积累④是对城市景观的一种延续,是城市生命力历程中不可断的链接,可促进城市景观建设健康发展 1.居住环境的基本单元是(住宅) 2.交通环境审美塑造的重要依据是人的(空间感受) 3.爱德华,霍尔将空间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公共 空间) 1.生活环境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答:居住环境交通环境劳动环境 1.居室视觉空间的审美构成包括哪些方面? 2.根据水野今的观点,道路的主要形态有哪些? (1)放射线形(2)夯形结构(3)环状道路(4)自由式构成(5)外景式构成 (6)风景式构成(7)展望式构成

浅析景观设计师的生态主义思想及实践

浅析景观设计师的生态主义思想及实践 引言 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的支撑,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以人类的文明为纽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人类自远古时期开始就逐渐改变着地球的面貌,混乱的高速路、无序蔓延的城郊、拥挤不堪的城市使我们意乱神迷,深受其害,我们的身体和精神被禁锢在自己建造的钢筋水泥的机械的环境中。然而,当我们陶醉于机械的力量、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时,当我们陷落于日益复杂的生活空间、城市和道路系统时,现代技术已经在无形中破坏了我们周身的自然环境,降低了地球的可居性,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命和文明的延续。 正文 景观设计师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渐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并利用其独特而敏锐的视角将人工景观和谐的融合在自然景观之中。由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和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到18世纪的英国风景式园林,再到20世纪初的“斯德哥尔摩学派”,生态主义的设计思想都仅仅建立于经验主义的生态学观点上。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学派”的兴起为20世纪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量化的生态学工作方法,将景观规划设计引向了一个更加科学的理性的层次1。 1、设计结合自然——伊恩.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表达 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在人与自然极端对立的环境中度过了他的童年,他的经历也促使了后期生态主义理念在其头脑中的形成。麦克哈格的童年时期,从他家出发的两条道路具有天壤之别:一条伸向肮脏、邋遢、贫困、充斥着黑烟和尘垢、令人沮丧的格拉斯哥市(glasgow),而另一条路则深入农村,最后到达美丽的克莱德湾,沿途遍布壮美的牛、马,茂密的黑檀树林、草地和沼泽、跳跃的鲑鱼都令人兴奋而欢愉。然而,当他以悠闲怀旧的心情重返故乡时却发现:原本森林覆盖的丘陵被推平,欢唱的小溪被埋成了暗沟,浓密的山毛榉林被砍光,长着兰花的沼泽已难觅踪迹,石板路被清一色的柏油路代替,云雀、狐狸等野生动物被家养宠物取代。格拉斯哥的污染粉碎了原有一切美好的事物,儿时的美丽欢愉情景不再,深切的痛楚笼罩在麦克哈格心头2。残酷的血战和病痛的影响使麦克哈格面临着生死的考验,封闭、阴暗、潮湿的空气使麦克哈格身心俱疲,形如枯槁,内心痛苦而焦虑。是地中海迷人的风貌、波光淋漓的海湾、崖边布置精巧的花园、迂回的山路使他重新回归了生命的平静。麦克哈格深切的体会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瑞士春光明媚的草地、白雪皑皑的山峰,日观云朵夜看星的美好时光,更为深刻的触发了麦克哈格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感悟,加深了他探究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信念。麦克哈格的切身经历使他认识到阳光、大海、花园、山岭、积雪和田野等美好的景观元素与人的精神和肉体都息息相关。 麦克哈格在乡村和城市之间并没有偏颇的扬弃任何一方,他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最好体现,城市与乡村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能同时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此外,麦克哈格还倡导理解自然,尊重自然,将景观设计与自然结合起来。他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建立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生态学框架,认为生态规划是在没有任何有害的情况或多数无害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山之石,可以攻玉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在以农业与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时期,西方的传统园林服务对象同中国一样,都服务于少数人。工业革命的到来使西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为城市自身以及城市居民服务的开放型园林也随之形成。1857年奥姆斯泰德主持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掀开了西方城市公园运动的序幕,城市公园运动也开辟了西方现代园林发展的新纪元。现代园林是真正意义上大众园林,这就要求设计师探索适合大众园林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西方设计师把对这些理论与方法的探索体现在了他们的作品中,并且已经开始对中国的景观设计产生影响。研究和总结他们这些作品的特点,会对今天中国的设计师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1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问题 传统园林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已树立和具备了社会所认可的形象和含义,借助于传统的形式与内容去寻找新的含义或形成新的视觉形象,既可以使设计的内容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又可以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使设计具有现代感[1]。然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仅在于现代景观设计如何对传统园林进行借鉴吗?对传统园林的简单模仿甚至是摆脱不了传统园林形式的设计师只能设计出传统园林的赝品! 1.1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将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有机结合 现代西方园林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不乏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将民族的传统园林特色与现代人们的生活特点紧密结合,创造出了在传统园林基础上升华了的现代作品,这些作品即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巴黎的安·雪铁龙公园(Andre Citroen Park)的设计在众多方面反映了法国巴洛克园林的特点,例如其规整的平面布局、笔直的道路、像巴洛克宫殿一样的大温室和温室前的大草坪。但是,在其处理上又与巴洛克园林有所不同:规整的平面布局被其北面的系列庭院和横穿其中的直线道路打破,其笔直的道路有高差和空间上的变化而避免了单调,大温室的玻璃材质也与凡尔赛宫殿有本质的不同,规整的大草坪上散植了树木。美国当今著名园林设计师彼得·沃克(Peter Walker)的众多作品都体现了传统造园元素或手法。他在美国的IBM索拉纳园区(IBM Solana)的综合办公楼群北侧环境设计中,面对开阔、平坦的园地,沃克采用了类似于法国园林中平坦连续的草坪图案园景处理方式,但这种规整也由于原有基地的自然景观的参与而有别于传统法国园林。在德国慕尼黑机场的康平斯基饭店(Garden of Kempinski Hotel,München)环境设计中,沃克将黄杨篱、草坪、彩色砂石带和狭冠橡树等传统园林素用极简的图案式构图重新组合,组成了两组成角度的重叠格网布局的花坛园庭院平面。荷兰乌德勒支VSB总部花园(Garden VSB,Utricht)设计中, 传统的黄杨篱与红色的碎石地面组合成了一个狭长的下沉花园。在这些作品中,设计师吸收了传统的园林形式和精神,并用现代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作品即具有传统色彩,又富含时代精神,具有长久的生命力[1、2]。 1.2西方景观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给当今中国景观发展的启示 当我们大肆批评中国现代的景观中找不到中国传统的园林特色时,却极少有人用自己的作品和实际行动说明怎样才能把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园林与眼前的中国景观设计相结合。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不管是中国传统的北方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的私家园林,都是时代的产物,其所用的材料,所表达的内容都是与其时代相关的。虽然他们是无比珍贵的遗产,但如果我们现在的景观设计仍然模仿老祖宗的,那只是赝品!从西方的一些优秀的设计作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性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但是,有些决策者为了标新立异,把大众的生活需求放在一边,植物景观设计缺少了对人的关怀,走上了以我为本的歧途。如禁止入内的大草坪、地毯式的模纹广场,烈日暴晒,缺乏私密空间,人们只能望“园”兴叹。因此,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引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 2. 2 科学性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美学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美学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美学原则 一个具有生态美的城市景观并非就是自然美,而是代表的人与城市景观的和谐。适宜人居住的建筑、宽阔平坦街道以及公共设施相映成趣,整体感与多元化相得益彰的城市轮廓线的美。那么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美学原则又是什么呢? 一、城市景观设计和谐化的生态美学原则 现代城市景观大多是人为设计建造而成的,在建筑物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规划,大部分不会顾及到原有的自然地貌,现代城市较多地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钢筋混凝土成了城市的特有标志。目前,很多设计师开始追求自然的生态美,走绿色、低碳、生态的景观之路。 自然与城市的环境都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财富,城市为自然增添了浓烈的历史人文底蕴,而自然则为城市增添了许多感性与诗意,自然与城市环境如同两面价值之镜互相映衬对方之意义并反衬己身之内涵,最终有助于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城市景观价值的集中体现就是景观的宜人性,即比较适于人类的生存,包括走向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可用空间拥挤度、景色优美度、环境整洁度和景观通达度等。生态美学已发展成为引领国内外设计领域的主流思想,当今设计师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促使人们采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来解决环境危机。可持续设计需要在不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具备良好的使用功能。 设计的建筑物能与自然的背景相和谐,使得建筑美能够基于房屋与自然的和谐,比如芬兰的设计师阿尔托的设计方向――外部空间是内部空间的.延续。自然再现的理念在阿尔托的设计中反复出现。在生态这一概念出现之前,阿尔托就早已在他的建筑设计中体现出了生态建筑的理念。现代城市景观的设计就是要回归自然,只有将自然重新拉回城市,只有在城市建设中善待自然,才能将整座城市打造成山水园林城市,我们才能言及自然与城市环境的和谐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和谐。 二、城市景观文化传承性的生态美学原则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今天的城市时刻经历着来自全球的互动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精神文化比城市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芒福德曾说:"最初,城市是神灵的家园,而最后城市本身变成了改造人类、提高人类的主要场所,人性在这里得以充分的发挥,进入城市的是一连串神灵,经过长时间间隔后,从城市走出来的是多对面目一新的男男女女,他们能够超越其神灵的局限,这是人类最初形成城市时始所未预料到的。";[1]从这句话中可见城市的文化性对城市发展影响很大,所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考虑传承城市文化。长期以来,在美学研究中,存在着一种过于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自然如何在人

国内外景观设计公司TOP10

EDAW 易道公司,地暖公司,成立于1939 年。它一直都是世界领先的企划公司,获得 过上百项客户和行业奖项。EDAW公司通过其全球26 个办事处协力完成园林建筑、城市设计、环境和经济规划服务一中国总部在北京。易道是最早进入中国 的境外世界级景观设计公司,在中国担纲的大型设计不胜枚举,包括:香港阳 明山庄、北京嘉里中心、世贸中心、苏州星加坡工业园、上海浦东中央公园、 中远两湾城、深圳金海湾花园、天津顺弛世纪城等项目。景观设计经典作品: 香港迪士尼乐园、佛罗里达迪士尼欢乐小镇、欧洲迪斯尼乐园、日本福岗“运 河城”购物中心、香港机场及铁路九龙车站、新加坡克拉克码头商场、波士顿 的码头地区公园和多个奥林匹克项目,包括亚特兰大奥运百年纪念广场、悉尼 奥运村、北京奥运的水上公园和伦敦2012 年奥运会的规划项目。据说大连万科 城市花园也是啊。 EDSA EDSA 是世界环境景观规划设计行业的领袖企业。美国的,创始人爱德华.斯通。历史、设计面跟 EDAW差不多,但它作的小区项目比较多,也比较有特色。 EDSA Orient 是 EDSA在亚洲地区的分支机构,总部在北京。其专业服务由美国EDSA 来主导。美国 EDSA总裁约瑟夫 .拉里出任 EDSA Orient的董事长, EDSA董事副总裁陈跃中出任EDSA Orient 的总裁兼首席设计师,领导着80 余名优秀设计师。目前, EDSA Orient 己成为中国环境景观业界内公认的行业领导者,得到众多房 地产发展商、旅游开发商及政府机构的高度认可。 项目包括: 四季花园(上海)南山佛教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海南)

金石谷高尔夫俱乐部(大连)亚龙湾度假酒店(三亚) 朗琴园(北京)蔚蓝海岸三期(深圳)圣美利加别墅(大连)西湖髙尔夫别墅 (杭州) 武定门公园(南京) 市政项目规划设计: 中关村科技园东入口(北京)国际休闲中心(北京) SWA 美国 SWA集团是一家全球性景观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公司,在城市可持续发展 规划和景观规划领域享有盛誉,其资深设计师均毕业于哈佛大学建筑系。过去 的40 年,SWA的设计获得过 4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奖项,是建筑 E擎“全球三强”之一。另外,他是彼得沃克创办的,所以“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很正的。 亚洲总部在香港, 06 年在深圳设办事处。 SWA全球经典 Intel 公司总部, IBM 总部大楼, 美国佛罗里达州迪斯尼(Disney World Masterplan) 美国洛杉矶时尚岛购物中心(Fashion Island) 美国亚利桑那中心 (Arizona Center) 美国谷歌总部SGI (Google Headquarters ) 日本东京大学( Tokyo University) 北京金融街 北京联想科技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