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尼指数对我国贫富差距的影响

课程论文

浅谈基尼指数对我国贫富差距的影响

摘要

国际上,基尼指数通常被经济学家们用来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随着我国基尼指数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甚至老百姓关注中国的贫富差距,眼下,正值从中央到地方,号召大力构建和谐社会,许多民众对贫富差距过大颇为不满之际,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系列基尼指数的数据分析,浅论基尼指数对我国贫富差距的影响,并探讨如何解决我国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

基尼指数的简介

什么是基尼指数(Gini Coefficient)1?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2,根据洛伦茨曲线,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的大小反映了社会收入被

1张玉静:现就读于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商系国际经济法专业,三年级。

2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

不公平分配的程度,其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则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基尼系数越小,则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由于基尼系数方法衡量社会的贫富差距变化简单实用,能有效地预防社会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该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国普遍的认同和采用。基尼指数与外国贫富差距的影响和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世纪是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贫富差距迅速拉大的时期。世界银行发表的2000年度发展报告显示,世界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世界上最富有的20个国家人均收入,比最贫穷的20个国家高出37倍。两者之间的差距,比40年前增加了1倍。该报告共调查了132个国家和地区。最贫穷的国家是埃塞俄比亚,人均年收入仅有100美元。最富有的国家是瑞士,人均年收入则高达3.84万美元。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主要的发达国家,在1990年时城市化水平平均达到73%,农业生产总值占GDP的百分比大部分不到5%,基尼系数都在0.24-0.41之间,平均为0.32,这些国家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发展的水平很高。然而,拉美国家1990年时城市化水平平均也达到73%,农业生产总值占GDP的百分比为10%左右,但基尼系数都在0.43以上,巴西的基尼系数最高,达到了0.593,平均为0.52。拉美国家的发展不是一种均衡的发展,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同时,社会出现财富的过度集中,虽然实现了城市化,但城市里到处是贫民窟,人们不能充分就业,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利用基尼指数,对目前国内贫富差距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起到及时调节社会福利状况的作用。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克服了其它方法的不足,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所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缩写为OECD

普遍采用。我们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基尼系数的评判标准,主要是基于西方国家经验的抽象,这些国家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完成了城市化、工业化和国际化进程。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基尼系数变化的规律看,一个国家在从经济水平较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的过程中,基尼系数有扩大趋势,但随着经济发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基尼系数又会趋向减小。目前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一般都较低,大约在0.2—0.3左右,而一些正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的基尼系数则不断扩大,有许多国家的基尼系数已接近或超过0.5。值得借鉴的是,当美国由于单亲家庭、种族偏见等原因,基尼指数高达0.56时。欧洲的一些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实行了高水平的收入再分配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维持了较低的基尼指数水平。

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znets)曾经指出,一国的收入不平衡与人均收入水平有关,人均收入水平极低和极高的国家,收入分布比较均匀;收入水平介于两者之间的国家,贫富差距较大。分析显示,人均GDP在1266美元时,贫富差距最大,这是我们得到的“库兹涅茨阀值”1。以这个阀值为起点,人均收入提高一倍,基尼系数下降0.005。①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称2,基尼系数的评判标准,主要是基于西方国家经验的抽象,这些国家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完成了城市化、工业化和国际化进程。由此看出,对于已经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国家,基尼系数处于0.3-0.4这个合理区间时,收入差距适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而基尼系数超过0.4警戒线时,收入差距过大,经济发展停滞,社会问题严重。在这些国家,收入差距和收入差距影响的判断标准和判断结果重合。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提供的127个国家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指标表明,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94个,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其中27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高于中国。数字触目惊心,但更让人忧心的是,有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的收入差距拉大这一趋势将会持续很长时间,至少在将来5-10年内不会逆转

综上所述,似乎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基尼指数的快速增长不可避免。

1库兹涅兹曲线(KEC)是描述污染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常用模型,一般情况下呈倒U形它说明:随人均收入的增长将出现一个污染比较严重的时期,之后污染再随收入增加而减少。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简称UNDP

但其实经济发展的历史并不支持这个观点。像我们的邻国日本,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间经历了高速发展,但是社会分配的结构并没有发展明显的两极分化。至今,日本的基尼指数仍然控制在0.26以下。可见,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一方面需要发展经济,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作出努力。

基尼指数在中国的实践意义

中国目前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都比较低,而且城市化的速度滞后于工业化的速度。因此,不能简单地套用西方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完成后的评判标准。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1,一个国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资本向城市和工业化部门流动,必然会引起收入分配向城市居民和资本拥有者倾斜,收入不平等加剧,而一旦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后,资本会向农业部门回流,收入不平等程度降低,反映到基尼系数上,就会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基尼系数往往要高于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后的国家,这是正常现象。因此,用于判断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国家的收入差距影响的标准应该适当放宽,而不是教条地使用0.4作为警戒线。中国的基尼系数超过0.4,进入收入差距过大的区间,但其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并不突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仍在继续,不能据此判断中国收入差距影响也超过了警戒线。

所以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尼指数理论2。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全国居民基尼系数。这样分类的原因是考虑到,中国的基尼系数之所以这么大,主要是由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决定的。一般意义上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城镇和农村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存在极大差异,导致城镇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农村,进而引发城乡收入的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1988年只有0.23,到2002年也只增加到0.319,距离0.4的警戒线还很远。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比城镇的基尼系数稍大。无论是城镇内部还是农村内部基尼系数的数值都处在合理区间内,比全国的基尼系数水平低得多。居民在自己生活的范围内感觉到的收入差距是有限的,再加上我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居民很难体会到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虽然中国整体的基尼系数很高,但居民实际感受

1二元经济论·[美]阿瑟·刘易斯编著

2魏杰、谭伟,光明日报《基尼系数理论与中国现实的碰撞》

到的收入差距没有那么大。中国现有的城乡差距,并不完全是城乡生产率的体现,还包括了政府控制下的差距,政府可以利用一些财政手段和政策倾斜调节城乡差距,使其控制在人们的承受能力之内,同时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这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收入差距格局。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国家统计局正在制定国民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社会进步指数等统计指标。他表示,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但我国不能照搬国际统计口径,因为我国城乡差距大是造成基尼系数较大的原因。目前分别来看,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分别统计都低于0.4,“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基尼系数到了0.45也没有引起社会动荡的原因”,他说,“应该正确认识基尼系数,给基尼系数打一个‘国情折扣’”。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强调基尼系数越小越好,那样就走向了事物的反面。难道我们希望基尼系数为0吗?我看未必!真要是0了,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绝对的分配公平是永远做不到的,即使在水泊梁山上也没做到。

悬殊过大和高度平均都是有害的!我们缺乏的,不是仅仅一个救助办法,而是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基尼指数0.47,绝对不是和谐!

基尼指数对于我国贫富差距的影响

基尼指数对于我国而言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我认为,基尼指数是贫富悬殊的报警器。中国基尼系数的加大早已引起了政府的注意,中国共产党十七大首次强调,在初次分配中体现公平以遏制贫富差距。党代会报告将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提上日程,意味着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将会提速,有利于缩小令人不安的贫富差距。尤其是中国社会,历史上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求稳定、求发展就一定要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

贫富差距的程度影响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进程,贫富差距一方面是保证社会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贫富差距过大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所以,社会不可以也不可能没有贫富差距,但这种差距必须要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贫富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无法逾越的一道鸿沟。其本身并不可怕,只有贫富差距日益加剧,特别是造成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体制或政策引起的不公或腐败盛行时,这个问题才会变得复杂并危险。正如邓小平生前所说的:“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了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出现了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从1979年到2003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8.4倍;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年均增长了7%;200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9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世界扶贫大会上铿锵的声音。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收入从1979年的400元上升到2003年的10000余元,整整增加了25倍;中国农村人均收入从1979的150 元增加到2003年的2800元,也相应提高了近20倍。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调查,包括各种集体福利和非正常收入的差距在内,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45。综合以上观点,对全国基尼系数的判断,仍可能低估了实际的收入差距水平。因为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往往被高估,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则通常会被低估。③

我国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收入差距扩大,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这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特别是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包括了传统户籍制度限制,教育及社会保障、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差距等多重深层次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是基础,只有让劳动者获得合理的报酬,让高收入者承担起法定的义务,让低收入者获得相应补偿,才能维护起码的社会分配正义。“只有低收入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增长快于富人,中国的贫富差距才可能缩小。”正如林毅夫1所说。

那么,用基尼系数指标作为评判居民收入差距的标准是否科学呢?我国是二元经济社会,城乡之间的收入有较大差别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能分别计算城市或乡村的基尼系数,而不能合起来计算全国的基尼系数。不然,就会夸大我国的收入差距。因此,基尼系数“的指标,只能是有弹性的参考指标,而不是绝对指标。

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悬殊

众所周知,收入分配差异的存在是一种客观必然的经济现象,而且恰恰是这种差异,为一个社会产生活力和效率提供了基本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没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差异,关键是要对差异程度进行合理的调控,将其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避免两极分化,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

1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首先是要加强对垄断收入的监管。据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数字,美国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超过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世界上3名巨富的财产超过48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全球500家大企业的产值已占世界总产值的45%,全球5.3万家跨国公司内部和相互贸易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以上,这些跨国公司的投资已占全球累计直接投资2.5万亿美元的90%。跨国公司通过其子公司已将触角渗透和延伸到世界各地和各个产业领域。因此,跨国公司在赚取利润的过程中,应推动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竞争力的提高,为缩小贫富差距做出贡献。

其次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实现以后,社会差距不断扩大的新情况下,就更加需要注重社会公平,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调节分配问题,需要国家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扶持弱势群体,保证国民经济又快有稳地发展。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活力迸发、注重公平的社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解决当前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既要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也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还要增加职工收入,改革和规范公务员工资制度,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使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趋向合理,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在防止收入悬殊中,我们采取的基本政策是: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实现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再次,进一步强化调节机制。特别是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增强国家转移支付和调节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差距的能力,取得宏观调控的更好效果。同时,应择机开征遗产税,完善个人收入调节税税制。财政能促进科教文卫的发展,财政能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科教文卫投入和扶持政策将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问题,促进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的提高。

并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层层抓落实,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该体系应当是项目种类齐全、有稳定资金来源、运作和管理比较规范、能够覆盖所有城乡居民、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我国具体国情的这样一个网络,它应当真正具备为低收入贫困人群生活问题“兜底”的功能,能够真正发挥社会“稳定器”的独特作用。我国坚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之后,国家将加大力度,从制度上、机制上保证低收入者和欠发达地区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通过教育投资、扩大低保范围等措施关注人民切身利益,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最后,应研究建立一套灵敏度比较高的监测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统计制度,及时反映新情况新问题,为宏观决策和主动调控提供超前信息。目前所运用的基尼指数等经济模型都时由西方经济学家研究而成的,不具中国特色,很难保证“水土不服”的不发生。但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过分追求效率忽视公平的结果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此类统计制度的建立刻不容缓。

注释

①《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哈继铭,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②《邓小平文选》

③李培林、朱庆芳等:《中国小康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