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风光》公开课教案

《南极风光》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识记:1.认识本课7个生字:潺、糙、剔、绰、豹、绚、曳。2.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理解:1.理解并积累文中“粗糙、晶莹剔透、一掠而过、绚丽多姿”等词语的意思。2.朗读课文,了解并感受南极风光的奇异和美丽的特点,理解文中的比喻句。运用: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课外查找资料,并结合课文介绍南极的一些风光。教学重点:1.理解并能积累文中的一些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并感受南极风光的奇异和美丽的特点,并能结合查找的资料,让学生来介绍南极和南极风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课外收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2.注重学生学习语言和发展语言。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外收集有关南极的资料、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揭示课题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南极吗?(板书:南极)2.你们都查找了有关“南极”的资料,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南极的形成?你对南极了解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展示小报。3.师述:南极的夜,徘徊在探险家的帐篷四周。猛然,一道红光穿过帐篷厚厚的窗帘缝隙,射到帐篷里来。红光闪过仅仅15秒钟,三位探险家迅速穿好衣服,争先恐后地夺门而出。啊!眼前的景象,使他们目瞪口呆:黑暗的长空里,突然升起了一团团殷红的霞光。它变幻无穷,瞬间幻化成紫色,一会儿又变成蓝色、绿色、黄色、白色……如长空垂暮,折叠生辉;或薄如雪纱,光彩夺目;或成流星飞剑状,划裂天穹;或如瀑布倒挂,流光四溢……在这寂寞荒凉的世界里,这些奇异万变的光焰到处摇曳、飞驰、翻滚、升腾,使人眼花缭乱。“极光!南极光!快,摄象机!”探险家们知道,这是世界上最罕见的盛景,变化迅速,稍纵即逝,常常使科学考察工作者措手不及,拿着相机望空兴叹。这是《白慕大三角的新震撼》一书中的片段4.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节:地球上的南极是一个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在那里,没有奔腾的江河和潺潺的溪流,没有茂盛的树木和青葱的小草,更没有长满各种庄稼的田野。⑴指名读、齐读⑴师:读了这些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学生交流⑴师小结:作者一连用了三个“没有”,运用了排比的手法突出了南极环境的恶劣。5.揭示课题:南极虽然是个很荒芜的地方,但那里的自然风光非常奇特、美丽。今天我们就去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光。6.完整课题:31南极风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多媒体画面,听课文录音,想想:课文介绍了南极的哪些风光?等一会儿请你用简练的话来概括2.学生交流,出示:冰雪动物南极光三.学生自读课文,学会生字,读通课文1.自由读,要求读准音,读通课文2.检查反馈⑴多媒体出示:指名读奔腾的江河茂盛的树木漆黑的天幕潺潺的溪流青葱的小草丰富的地下宝藏贫瘠的陆地蹿动的火焰绚丽夺目的光彩⑴找出象声词:潺潺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象声词?⑴找出描写事物质地的一个词语:粗糙说说它的反义词⑴找出描写事物形态的词语:绰约多姿晶莹剔透绚丽夺目请你再举些例子好吗?

3.默读课文,说说文中什么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组讨论,并找出不理解的句子进行讨论。全班交流。

4.指名分别朗读描写南极冰雪、动物、南极光的有关段落。评议四.细读2、3、4节,深入理解,朗读体会1.学生轻声朗读2、3、4节,看看最吸引你的是南极的什么风光?等一会儿请你选择一个方面来交流2.学生交流,多媒体随机出示2、3、4节的内容和有关的画面,重点是3.冰雪部分:(1)学生读一读,找出其中的比喻句。(2)出示句子:狂暴的风吹起沙子般的雪粒,又把它堆积起来,形成一条条雪浪。有的地方,风还把雪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隧道;有的像悬崖;有的像宫殿,晶莹剔透,绰约多姿。(3)读了句子你知道了什么?(这是比喻句。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描绘了狂风把雪堆成了各种形状。)(4)理解词语:

晶莹剔透绰约多姿(板书)(5)然后,让学生看画面以“南极冰雪”的身份来自述动物部分:(1)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或问题?理解:望而生畏(板书)(2)想想为什么动物们望而生畏?理解:贫瘠南极光部分:学生交流后出示填空,让学生来说具体:南极有十分罕见的景象,那就是南极光。在漫长的极夜中,突然,漆黑的天幕上闪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学习探究南极真是一个奇异而神秘的地方,有关南极的资料还有许多,大家可以在“学习在线”上查阅、学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