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纪律与自由

正确对待纪律与自由
正确对待纪律与自由

正确对待纪律与自由

一提到纪律与自由,就使我想起了青年。青年人正处在朝气蓬勃的成长时期,就像嫩芽要从土里长出来一样,他们要冲破各种束缚。因此,青年人非常喜欢自由,向往自由,追求自由。而单位和领导总是制定纪律,宣传纪律,要求人们遵守纪律。违反了纪律,要受到批评教育,甚至受到处分。这种现象,表现了纪律与自由的矛盾。

一个人为了崇尚自由,反对纪律。把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芬的诗写在纸上,贴在床头,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首诗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为了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他解释说:生命,人生只有一次,是很可贵的。爱情是人生的大事,当然更有价值。但是,为了自由,两者都可抛弃。那么,还要纪律干什么呢?这就提出了问题,什么是纪律?什么是自由?纪律与自由是什么关系?为了自由还要不要纪律?

一、遵守纪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纪律是一个集体的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例的总和,是一个集体的成员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履行职责的行为规范。纪律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集体都有自己的纪律。如:党的纪律、团的纪律、军队的纪律等等。

(一)制定和遵守纪律的必要性

纪律总是要约束人的。它规定人们必须怎样做、不准怎样做。用来限制人们的言论和行动。为什么制定规律,限制人们的言论和行动呢?制定纪律是客观规律的要求,是人的利益的需要。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变化和运动的。例如,水和大地是相互联系的,水的流动总是从高处到低处。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有规律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的意志而变化的。客观规律不可违背,人们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为了不违背自然界事物的客观规律,不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人们就根据客观规律制定了纪律,按照纪律办事,也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人类社会也是一样,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骑自行车在马路上行走,就与其他人相互联系。如果目无他人的随便乱骑。不是撞了别人,就是被别人撞了。大家住在一座楼里,晚上睡觉也相互联系,不能相互干扰。如果一个人在楼道大声喊叫,别人就会不能安静的睡觉。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一个人的生活也是有规律的。比如,早起晚睡,就是每个人生活的规律。循序渐进就是每个人学习的规律。这些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而变化的,不可违背的。违背了就要受到惩罚。火车的运行是有规律的。

人们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利益。为了保证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保障人们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就必须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制定纪律。外出需要乘火车,乘火车需要保证安全。每天都要喝水,需要抽水机正常运转,保证水的供应。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保证人们的利益。就必须制定铁路扳道工人纪律、抽水机操作工人纪律。我国解放后,第一次火车相撞的事故,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在北京火车站两辆火车相撞,造成几百人伤亡,那情景惨不忍睹。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就是没有按时发出信号。1982年,193次快车发生了重大颠覆事故,有3人死亡,140多人受伤,造成损失140多万。而造成事故的原因,就是养路工人违反劳动纪律,把修路的工具放在了铁轨上。

人们有时讨厌纪律,有时喜欢纪律。其实人人都喜欢纪律。谁都反对在自己睡觉的时候,别人大声喊叫。谁都反对在自己看书的时候,别人在大声说话。谁都不愿意在自己做火车的时候,扳道工人坚守岗位。谁都不愿意别人骑车撞了自己。但是,当要求自己遵守纪律的时候,就不喜欢纪律了。那么,为什么有时候喜欢纪律、有时候讨厌纪律呢?主要是没有了解和认识遵守纪律的重要意义。

(二)遵守纪律的重要意义

1、纪律是力量发挥、事业成功的保证

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力量。力量有人力、财力和物力。只有发挥巨大的力量,干事才能成功。举例

来看: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两种骑兵打仗,一边是法国兵,一边是马木留克兵。从单兵的骑术和剑术来看,马木留克兵要比法国兵好得多。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够打败三个法国兵。也就是说,一个马木留克兵可以打败一个半法国兵。那么,1000个马木留克兵能不能打败1500个法国兵?不能!事实是这样的:100个马木留克兵与100个法国兵,势均力敌。300个法国兵能够战胜300个马木留克兵。而1000个法国兵却能打败1500个马木留克兵。这是为什么呢?马木留克兵的单兵战斗力是超过法国兵的。但是,马木留克兵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组织涣散,纪律松懈。法国兵虽然单兵战斗力差。但是,组织纪律性强。所以1000个法国兵却能打败1500个马木留克兵。由此可以看出,没有纪律,缺乏组织,就是一盘散沙,拧不成一股绳,就没有力量。

物的力量很大,但是,它的力量是靠人来发挥的。炸药的力量很大,可以开山。在运送炸药的过程中,严禁烟火就是一条纪律。如果运送炸药的人随便吸烟,就会引起事故,不能使炸药的力量很好地发挥出来,还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一台拖拉机有50个马力,一天能耕多少亩地,就要看驾驶员遵守纪律如何。一个纪律很差的驾驶员,上班晚来,下班早走。一天耕不了几亩地。一个遵守纪律的驾驶员,按时上班下班,按要求耕作,一天就能耕很多的地。所以说,纪律是发挥力量、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2、遵守纪律是青年学生应有的思想品德和成才的保证

大家都愿意成才,那么,人才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人才应当具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首要的素质。一个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遵守纪律属于法纪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青年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就必须具有良好的法纪素质,也就必须遵守纪律。

遵守纪律不仅是人才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是成才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要向着一个合格人才的目标成长,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就要靠人人遵守纪律来创造、来维持。一个学校,如果校门随便出入,小偷、流氓畅行无阻;借书没有手续,什么人都随便拿书;食堂打饭没有秩序,人们互相拥挤;宿舍出入没有制度,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进入宿舍。这个学校将会混乱成什么样子。这样的学校的学生还怎么上学。所以说,纪律是维护学校正常秩序的根本保证,是青年学生成才的根本保证。

二、什么是自由?怎样对待自由?

“自由”是一个富有极大的吸引力的美好名词,是人们热切向往和努力追求的目标。有的人正确地理解自由,恰当地追求自由,从而获得了美好的自由。有的人片面地理解自由,错误地追求自由,结果不但没有获得自由,反而陷入了泥坑,更加不自由。

(一)什么是自由?

自由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哲学意义上的自由。在哲学上,自由是对必然而言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利用。必然就是规律。自由也就是对规律的认识和遵循。恩格斯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就是说,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们的意志而转移。自由不是摆脱规律,而是认识规律,并能顺应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达到人的一定目的。例如一个没有电学知识的人,望电而生畏,电灯不亮了,也不敢动它。这种没有认识电的规律的人,在电的面前就没有自由。而电工认识了电的规律,顺应电的规律进行操作,几下子就解决了问题,这就是自由。

自由的另一种含义是社会意义上的自由。自由是相对纪律、法律而言的。自由就是在社会生活中受到保障或得到认可,按照自己的意志举行活动。例如,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信自由等等。有人认为,自由就是“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愿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受任何约束,不受任何限制,不要任何权威。”这样理解自由是错误的。

(二)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自由与纪律是人们言行的两个方面。自由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纪律是对客观规律的遵循

和服从。一个是利用,一个是服从。缺一不可。

1、自由离不开纪律

自由行动不能不遵守纪律,要自由必须要纪律。对待自然界,人们有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规律的自由。比如,人们可以从地下抽水,灌溉庄稼。抽水机安好了,庄稼种上了。想什么时候抽水浇庄稼,就什么时候抽水浇,很自由。但是,对待自然界的自由不能不要纪律。违背自然规律,滥用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抽不上来了,就不自由了;不顾庄稼的生长规律,胡乱浇水,庄稼涝死了,再也不自由了。

在社会生活中,自由更离不开纪律。谁要行使自己的人身自由,就必须尊重他人的人身自由;谁要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就必须遵守不诽谤他人、不造谣惑众的纪律,在马路上骑车,你潇洒自由。但是,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如果你骑车逆行,撞了别人,你走不了;别人撞了你,你也走不了,都不会自由。

2、纪律离不开自由

纪律是对客观规律的遵循和服从,遵循和服从客观规律,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是为了自由。遵守纪律的目的是获得更好、更多的自由。人们只有遵守纪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地利用客观规律,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获得自由。

遵守纪律又是为了保障自由不被破坏,纪律是自由的保障。遵守纪律,顺应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保证他人的自由,保证自己以后的长远自由。否则,违反纪律,破坏了他人的自由,自己受到了纪律的惩罚,失去了自由。

自由与纪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英国的洛克说:“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这是因为自由意味着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强暴,而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不能有这种自由。但是自由,正如人们告诉我们的,并非人人爱怎样,就可以怎样的哪种自由。”

三、怎样遵守纪律

第一,充分认识制定纪律的必要性和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为什么制定纪律,为什么必须遵守纪律,结合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深刻认识这其中的道理。只有认识提高,才能行动自觉。

第二,全面了解纪律的内容。纪律的内容很多。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纪律。我们每个人都同时生活在几个集体里。所以要主动地学习各种纪律的内容。党的纪律、团的纪律、宿舍纪律、教室纪律、学习纪律等等。只有知道了应该怎样做,才能自觉的做好。

第三,改掉不守纪律的坏习惯。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是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能自制的人,就是最强有力的人。

第四,敢于批评和制止违纪行为。不遵守纪律的人的违纪行为,破坏他自己的自由,也破坏别人的自由。批评和制止违纪行为,是爱护违纪的人,是维护他的利益。批评和制止违纪行为,也是维护大家包括自己的利益。如集体行动中,个别人违纪,影响大家的活动。批评和制止违纪行为,与人与自己都有利,何乐而不为。

自由和纪律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纪律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没有这种强制性,自由也就无法实现。试想如果每个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那么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就失去了正常的秩序,个人的自由保障还能得到保障吗?当然,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自由只有在纪律的框架内,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从另一个角度讲,纪律只是约束违反纪律的人和行为,只要不违反纪律每个人都会有充分的自由。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曾经精辟地说过:“通往智慧的唯一的道路是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但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时保持纪律。自由和纪律是教育的两个要素。”在自由和纪律之间,自由是终极的目的,而纪律只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的必由的途径和必需的措施。作为纪律,它始终不能忘记最终的自由,不能忘记它不是为了树立权威,不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唯唯诺

诺的纪律束缚下的可怜虫。所以,怀特海紧跟着又补充道:“居于次要地位的严格纪律必须以保证某种长远的利益为目的。”

纪律与自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只有在遵守法律、制度等纪律的约束才能实现最大的自由,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也就无从谈自由了。

二.当然如果世上没有了法律等纪律的约束,人们就会为所欲为,自然就会受到破坏、疾病到处蔓延,人类就会走向毁灭的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但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虎豹只能活跃于崇山峻岭,鱼儿只可遨游于江河,如果一旦离开这些范围,就只能是走向灭亡。现实生活中,总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寻求绝对的自由:国法明明正告,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危害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的人却为了不劳而获而一次次盗窃抢劫。正如哲人所言,绝对的自由,就是将你变成行尸走肉的另一种地狱。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世界上,没有人不热爱自由。因为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类的权利”。但人是社会中的人,总是受着党纪国法、规章制度、社会关系和他人的限制,因而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拥有充分的人生自由,但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拥有爱人的自由,但绝不能胡爱乱来;拥有言论自由,但不能无原则的瞎说乱议。自由,是知道该干什么干什么而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所以,人生要正确处理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真正的自由,是在法律和纪律许可范围内行使权利的自由,只有意志与品德都经得起考验的人,才有资格享有。 有的人总认为自由是别人给的,总希望组织和领导对自己少管一点。其实,自由是内心的感受,不在于随心所欲,而在于能够时时顺心尽意;不仅要做好愿意做的,而且要做好自己不愿意做的,这就要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遵守的越自觉,自由也才会越多。“不自由”,有一个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成为一种素质,一种境界,一种修养,一种享受了,也就自由了。所以,要坚持学习党纪国法,持之以恒地养成在党纪国法下言行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任何时候都不会有受约束的感觉,才能永远享受自由幸福的生活。

风筝得有根线牵住才能飞得又高又远。我们也一样,只有在我们身上系上一根纪律的线才能让我们得到真正的自由。

纪律和自由是矛盾:它们对立又统一,我们不能抛弃纪律讲自由,就像不能让列车脱离轨道飞驰一样。

格言——自由与纪律

1、不要过分的醉心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克雷洛夫

2、在今天的科学中,只有集体的努力才会有真正的成就。——别林斯基

3、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鲁迅

4、在危险关头,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思格斯

5、任何一个新的社会制度都要求人与人之间有新的关系,新的纪律。——列宁

6、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歌德

7、没有纪律,就既不会有平心静气的信念,也不能有服从,也不会有保护健康和预防危险的方法了。——赫尔岑

8、要有必要的清规戒律。——毛泽东

9、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佚名

10、我们不能不仅靠人类内心爱自由来维护自由。——美.约翰·亚当斯

11、纪律是达到一切雄图的阶级。——英.莎士比亚

12、人民的安全是最高的法律。——英.培根

13、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德.黑格尔

14、无道德则不能存在。——法.卢梭

15、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做任何事的权利。——法.孟德斯鸠

16、法律永远不会产生伟大人物,只有自由才能造成巨人和英雄。——德.席勒

17、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德.黑格尔

18、邪恶的法律是一种最坏的暴政。——英.伯克

19、纪律是胜利之母。——俄.苏沃洛夫

20、节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古希腊.柏拉图

21、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马卡连柯

22、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夸美纽斯

2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马卡连柯

反方 自由比纪律更重要

反方 一辩: 我方认为自由比纪律重要。自由是指行为不受拘束,不受限制。如果人永远受到纪律的约束和限制,那它将变成一个奴隶,只知道任人使唤。大作家雨果说过:人类的第一需要,第一个权力,第一个义务,是自由。著名诗人裴多菲写了一首诗:“生命可贵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为了自由,诗人连生命都可以抛弃。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以纪律的名义消灭自由,是对人的最大悲哀。校园是学术自由的地方,没有什么比自由的思想更能激发创造性,也更能激发人学习上进的劲头。如果说纪律是鞭子,自由就是香蕉,更能驱动人上进。没有自由就没有纪律,纪律必须是建立在充分尊重他人自由基础上,才能获得最大的认同,人才会自觉的执行纪律。强调纪律第一,不过是为了推卸责任和谋取特权的做法。还有我们的先辈们,他们为了我们今天能在自由民主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不信抛头颅,洒热血,这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充分说明了自由的重要性。

二辩: 中国文化巧妙地把“我”分为“自我”和以角色出现的“我”。推崇角色的“我”,扼杀人本身之“自我”。这种只重视角色教育而忽略对人自身的教育的结果,必然是重共性轻个性、重义务轻权利、重服从轻自主、重外在的纪律轻内在的能动。依此类推,阴阳失衡的教育,也是不健康的 个性受压抑,而使得个性没有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就不敢“为天下先”,就只会去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而不会去做别人不做的事。没有个性就没有独特性,没有独特性怎么会有另辟蹊径的创造性?!当一个民族,压抑个性形成习惯时,是多么的可怕,这个民族怎么能创新?而纪律就会极大地限制个性的发展。纪律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以为,学校需要有一定的纪律,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但过分地强调纪律,必然会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能力。

纪律与自由

有纪律的自由 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步自由的发展史,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本自由”思想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诗人但丁、启蒙时期的卢梭、康德、黑格尔将此观点得以继承和深化。在教育领域,促进人的自由发展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但是教育秩序的正常进行也离不开纪律的约束。在愈来愈强调教育的人文关怀的今天,教育如何有效地处理自由与纪律这一关系却使人面临诸多困惑。若处理不好二者的关系,轻则导致师生尊严的丧失,教育冲突事件的出现,重则影响到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纪律与自由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儿童教学中“纪律”维护的是学校及其他儿童集体的利益,而“自由”则是维护了每个儿童个人的利益,二者有着很微妙的关系。作为学校和教师,我们有权利把握好纪律与自由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在最好的校园环境中学习成长,保证每个孩子的身心及智力成长。 要把握好纪律与自由二者的关系,首先我们需要认识一下,什么才是自由。引用一个思想家的概念,自由就是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不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状态,即被称为个人自由或人生自由的状态。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自由,仅指涉及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一个孩子在校成长,需要的不仅是一位老师的教导,而是由教师构建维护的一个环境。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生命内在发生的事情,他们会影响周围每个儿童的成长环境。所以这个环境是在老师给儿童提供的环境的基础上由儿童自己来建构的,这个非常的重要。这就是要给孩子自由的原因。 在新的教育体制之下,作为教师,更要加强师德师风修养,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规范文明行为,关爱每位同学,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自由和纪律

自由和纪律 古人云:“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也就是说在规矩之外想拥有一个良好的秩序,是不可能的,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而在法律之外想求得公平,亦是不可能的,所谓“公平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由此,我们很清晰地看到“纪律”的重要地位。然而,人人都希望拥有自由,拥有至高无上的自由自主权。有谁愿意一生活在束缚中,有谁愿意一生蜷缩在禁锢里。因此,“自由”这个名词在很早以前便诞生了,并且因为“自由”,历史上留下了无数的运动事迹。在十七世纪左右,"自由“运动便是历史的高潮阶段,美国有美国独立战争,英国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有法国大革命,就连拉丁美洲也奋力追求”自由“的权力。这一桩桩,一件件历史重大事件我想是每个当过学生的人都知道的。不难看出,自由着实让人向往。 席勤曾这样说过:”法律永远不会产生伟大人物,只有自由才能造就巨人和英雄。“是的,对此我们不可否认。只有在自由的天地间我们才有更多更大更好的机会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只有在自由的知识中我们才有更广更深更博的思维去学习,去理解去领悟。当你的领先脚步受到了约束,受到了阻挡时,你的成果或许永远达不到最佳。所以”自由“的价值显而易见。当今社会正因如此,才将”自由“的旗帜高举,才将”自由“的口号高呼,正因如此,法律中才有

了保护自由权,专家的嘴里才有了呵护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权利的呼喊。可是,多年来”自由“的潮水一浪更比一浪高,一风更比一风紧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让人发指的事。例如,法律中严明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在此条例上,有多少不守道德的公民在网上谩骂;有多少不知实情的公民在网上无中生有;有多少不分黑白的公民在网上诋毁他人。难道自由就意味着无根据的去伤害他人,去侵害他人的权利,去摧毁他人的尊严和名誉吗?如果每个公民都如此而行,这个社会还有道德可说,还有文明而言吗?于此,我想说自由应相当相对而论。而要很好地保证良好的”自由“环境,就必须有一个”纪律“来约束。让纪律的约束充当自由的指南。 实际上,我们应当理智地看待自由和纪律。不论是自由还是纪律,都不应是一个无穷的变数,过之则不及的道理我们都应该明白才是。 当自由和纪律都处于一个平衡状态的时候,一切都将在秩序中不断进步。有线的风筝虽然不能飞到他梦寐以求的高度,看似失去了自由,但无线的风筝只会一头栽向大地,相比之下,丝线的束缚是不是反而给了风筝自由的能力,成了风筝自由的指南呢? 相反,当自由的天平处于一个失衡状态的时候,许多事情将在放任中肆意侵袭。假如河水是自由,因为它形式活跃,不拘一格,热烈奔放,永远有使不完的活力;而河堤是纪律,

正确处理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正确对待法律与自由,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金绍龙 各位同学,早上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是社会的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属于一定社会团体的,所以免不了受到法纪的约束。由此,可以说,遵守法纪是一个人的社会性的表现。遵守法纪既是对集体荣誉的维护,也是对自己成员身份的明确,更是对自己自由与利益的维护。因此,没有法纪等规范,就没有人及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然而,一提到法纪,人们就当然想起了自由。特别是青年人,他们正处在朝气蓬勃的成长时期,就像破土的雨后春笋,非常喜欢自由,向往自由,追求自由。因而有的年轻人把匈牙利诗人裴多芬“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为了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诗写在纸上,贴在床头,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到处解释说:生命,人生只有一次,是很可贵的;爱情是人生的大事,当然更有价值;但是,为了自由,两者都可抛弃。当人们一讲法纪、宣传法纪、要求遵守法纪时,他们反感了,甚至抵触了。殊不知,法纪跟自由有着密切关系,他们片面的曲解了自由与法纪关系。 其实,这些现象也就是我们许多人需要对自由与纪律及其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是“什么是纪律?什么是自由?纪律与自由是什么关系?怎样处理好纪律和自由的关系?怎样很好遵守纪律?”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是我今天要同学们一起探讨、交流的问题。 一、对自由与纪律的认识 (一)什么是自由? 自由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哲学意义上的自由。在哲学上,自由是对必然而言的,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利用。必然就是规律。自由也就是对规律的认识和遵循。恩格斯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就是说,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们的意志而转移。自由不是摆脱规律,而是认识规律,并能顺应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达到人的一定目的。例如一个没有电学知识的人,望电而生畏,电灯不亮了,也不敢动它。这种没有认识电的规律的人,在电的面前就没有自由。而电工认识了电的规律,顺应电的规律进行操作,几下子就解决了问题,这就是自由。 自由的另一种含义是社会意义上的自由。自由是相对纪律、法律而言的。自由就是在社会生活中受到保障或得到认可,按照自己的意志举行活动。例如,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信自由等等。有人认为,自由就是“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愿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受任何约束,不受任何限制,不要任何权威。”这是极端自由主义的表现,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 其实,自由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由”是人们热切向往和努力追求的目标。

蒙氏理论:自由与纪律

自由与纪律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解蒙氏教育法本质的前提。 (1)、关于自由。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性受到压抑的孩子绝不会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失去生命的本质。这样教师就无法观察到孩子的实际情形。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孩子,先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 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事实上,放纵孩子绝对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2)、关于纪律。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如像哑巴那样的安静,像瘫痪的人那样的一动不动,不能算是有纪律的。积极的纪律包括一种高尚的教育原则,它和由强制而产生的“不动”是完全不同的。 她说:纪律的培养不能靠宣传和说教,也不能靠指责错误,而是在自然的活动中发展起来。重要的是使儿童在活动中理解纪律,由理解而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区别对和错。因此,真正的自由也包括思考和理解能力。一个有纪律的人应当是主动的,在需要遵守规则时能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靠屈服于别人。在蒙台梭利早教之家的活动室内,允许儿童自由地活动、交谈、交换位置,甚至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移动桌椅。在教室里的儿童有目的、自愿的活动,每个人忙于做自己的工作,安静地走来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并不会造成混乱。因为他们懂得安静和有秩序是必要的,并且知道有些活动是被禁止的。儿童在这种环境中逐渐成长,自然会

自由与纪律的文章:自由与纪律3篇

自由与纪律的文章:自由与纪律3篇 自由与纪律的文章:自由与纪律每个人都有自由,自由像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期盼自由,都想摆脱纪律的约束。梦想能够成为一只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永远都拥有自由权,不想让自由权被剥夺了。 我上课有时候会情不自禁的转过头去和同学聊天,有时,我觉得太无聊了,我会侧着身子,另一只手靠在后面同学的桌上,侧对着老师,眼睛望着门,看着窗外同学快乐的身影,还拿一只脚垫在屁股下,像半个活佛似的,可是,每次都被好视力的茅老师逮个正着,我有时真怀疑茅老师长了三只眼睛----二郎神,结果,我被罚站几分钟在我罚站的几分钟时我在思考一个问题,自由与纪律有什么密切的关系?我终于知道了它们之间密切的关系了,其实,有时你遵守了纪律,你就会很自由。上课时,你可以抄抄课堂笔记,也可以读读背背课文,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课后问题,或者是认认真真的听老师讲话。可是如果,你违反了纪律,你反而会很受约束,你的自由权将被没收,你要笔直的站着,一动不动。所以,有时候,你遵守纪律也摆脱了约束,那样你将会很自由,拥有了自由权,成为一只凌空翱翔的小鸟,而不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不能在空中翱翔。 自由与纪律的文章:自由与纪律共存我在小学的时候,在班上数一数二的调皮鬼,上课交头接耳,早自习的时候,经常

与同学发出冲突,还动不动就打开了架,与老师顶嘴,经常地不完成作业…… 以上种种的恶行,可以说我过去是十分的自由散漫,可是当我现在再回首过去,我会就不由得一惊:这是我吗?我怎么会是这种自由散漫的人呢?说到这儿我就想起了我的小学启蒙老师对我的一次谈话。 “孩子你告诉老师,你是觉得一个杀过无数人的罪犯好呢?还是一个遵纪守法,完成上级对自己布置的任务的警察好呢?”老师的语气带着几分严肃。“当然是警察了!他是维持社会安全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迅速回答了老师。“不光是这一点,警察是因为遵守纪律才使得大家所赞扬;”老师为我慢慢的解释,“杀人犯是因为没人管他,他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使得他被人们所唾骂。但也不能太过于拘束自己,使自己没了青春的活力。知道了么”“知道了!”…… 我经过了老师的教导,已经变得不再这么的散漫,也不是和个“书呆子”似的,没有活力。所以我认为自由太过了是一种放纵,纪律太过了是一种拘束,自由两者并存才能构成一个平衡的社会。 我在小学的时候,在班上数一数二的调皮鬼,上课交头接耳,早自习的时候,经常与同学发出冲突,还动不动就打开了架,与老师顶嘴,经常地不完成作业…… 以上种种的恶行,可以说我过去是十分的自由散漫,可是当我现在再回首过去,我会就不由得一惊:这是我吗?我怎么会是这种自由散漫的人呢?说到这儿我就想起了我的小学启蒙老师对我

纪律与自由

纪律与自由 李西明 何谓“纪律”,平时,我们经常说要“遵纪守法”,这里说的“纪”就是指纪律。《辞海》中是这样诠释纪律的:“纲纪法律,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立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力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则。” 纪律作为社会及其所属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行动。对于组织而言,一支没有纪律的组织,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就像一堆散落零乱的货物;组织严明的组织,才能彰显其强大的势能和威力。对于一级管理人员而言,遵守纪律,廉洁从政,是一名管理人员必备的思想品格和政治品格。没有纪律就没有严谨、深入的工作作风,工作就会出现推诿、涣散,自由散漫。 对于医院来说,纪律更是做好医疗服务工作的前提,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没有纪律的约束,本应相互协作的人就会各行其事、各自为政,心不往一处想,力不往一处使,该做的工作不做,该协作的时候不协作,这样是不可能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 有些人认为,纪律是约束,是对人自由的限制,要是遵守纪律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不能遵守纪律,人为的将自由与纪律对立起来。对于两者的关系,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曾有过深刻的论述,自由和纪律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纪律确实意味着对某些行为的限制、约束,从这一点看,也可以说意味着某些不自由,然而,它又反过来给人们带来自由,归根到底,纪律是对自由的保护、扩大,有了纪律,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不遵守纪律,就会失去自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级管理人员,必须时刻做到心中有道德,脑海有纪律,手脚有约束,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三种意识: 一、要树立规则意识。守规则是一种修养、一种品位、一种文明,医务人员作为高素质的人群,更应该时刻以规则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并且做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加强思想教育,时刻树立规则意识并在实践中体现,同时将规则意识纳入到业绩考核中,很多时候,医院很多事情并不是坏在规则上,而是坏在不执行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执行绝不是真正的执行。医疗行业作为廉政管理的重点区域,各项规章制度对医疗行业各级人为都有很明确的职业约束,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除了日常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强化思想理念的学习,来作为自己从医的准则。 二、确立“有所怕”的意识。有所怕才有怕敬,对纪律怀有敬畏之心也是一种信念、一种修养,作为管理人员,必须模范遵守纪律,坚决维护纪律,带头敬畏纪律,绝不能认为纪律只是用来约束别人的。在科室管理上,要始终自觉做到对已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要敢于担当,恪尽职守,把纪律作为言行指南,坚持原则不走样、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坚决维护纪律

蒙台梭利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蒙台梭利自由与纪律的 关系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蒙台梭利是着名的儿童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她关于自由和纪律关系的看法,对当今我国的幼儿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自由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所谓的自由是指人从妨碍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的自由。她认为,要开展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必须是使儿童获得自由,这种自由将使儿童的天性得到自然表现。怎样才能使儿童获得自由呢蒙台梭利认为,应该通过研究隐藏在儿童内心的需要,尽可能地消除妨碍儿童所需要的“正常”发展的障碍。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自由应该包括智能和道德两个方面。智能方面的自由是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使其智力得到发展;道德方面的自由则要防止儿童为满足自己活动的欲望而出现的对抗性,这种对抗性来自一种不明智的压制。她认为,儿童不用心学习,对学习感到厌倦,那是由于教育方法对儿童心理的自然功能起了不可克服的障碍作用。很多不正常的现象,如对克服障碍表现出畏缩以及懒散、依赖、顽皮、抗拒、对立等,往往是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对儿童干扰和压抑过多造成的。因此,对儿童的教育,无论是身体方面的还是智力方面的,都必须以儿童的自由为前提。 二、自由和纪律的关系 1.自由和纪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尽管蒙台梭利强调自由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她所说的自由不是随心所

的。自由不是喜欢怎样就怎样,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要服从真理。她指出,自由并不意味着应该支持儿童毫无目的地、放任地。无规则地活动。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并不意味着使人得到了自由,只有做正确事才会得到自由。 要使自由有所约束,就要有纪律,光有自由没有纪律是不行的,因为自由和纪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她说,如果孩子把脚放到桌子上,或者是用手推搡同伴,而未受到教师的干涉和纠正,只是不对的。她认为,教师应该让儿童了解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的。 2.在自由的基础上培养纪律 (1)“工作”—自由—纪律 蒙台梭利所说的“工作”,是指儿童从事的各种活动。在她看来,真正的纪律来自“工作”。这是因为,“工作”组织的好,便可以是儿童的“自我”得到自由发展,精力得以发挥;而儿童获得了自由,他们的活动就将更加完善,从而产生良好的纪律。可见,自由来自“工作”,而纪律有来源于自由。 她认为,儿童第一次专心做某事,不论这件事是一种感官训练,还是练习系鞋带、扣纽扣、摆餐具等“工作”,说明儿童已经在遵守纪律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她说:“假如没有有组织的‘工作’的组织就成为浪费。正像一个新生儿,如果不加抚养,任其自由,他就会死于饥饿。但是,如果不能使儿童自由的运用他的技能,没有充分发挥因积极活动而产生的精力,那种组织也是无效的。”

纪律与自由

纪律与自由 六年级主题班会 【班会主题】 培育“遵守纪律,珍视自由”,具有民主精神与理性品格的现代小公民。【班会目的】 1、每一个人只有遵守纪律,才能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 2、借助辩论、提倡议等活动,使同学们懂得在集体中只有铭记时刻遵守纪律才有权利自由地享受和谐、团结的氛围。 【班会背景】 当今社会人们都在追求自由,在所谓“尊重人权”的思想作用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都变得过度自我,只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纪律,甚至有人无视纪律,做出严重违纪的事情。鉴于这种情况,针对小学高年级同学召开“纪律与自由”主题班会,指导学生就“绝对自由”与“相对自由”展开讨论,使学生明白只有全社会的人都遵守纪律、尊重法律才能达到实际意义上的“自由”。 【班会流程】 一、故事导入 1.读读《风筝的故事》,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2.风筝因为想要绝对的自由,就挣脱束缚,结果却完全没了自由。对于我们小学生而言,这种束缚就是纪律。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内容就是“纪律与自由”。 二、了解自由 (一)想一想:

1.你觉得自由是什么? 2.自由与纪律是什么关系? (二)读有关自由的名言。 三、明辨自由 (一)辩一辩:一些学生抱怨学校班级的纪律以及规章制度太严而不服从老师与班委的管理,并且因此觉得自己不够自由。你觉得班级纪律是严好还是松好,请说出你的理由,并与你的同学辩论一番。 (二)了解各国的校园纪律。 看来,严明的纪律是我们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营造自由氛围的重要保障。 (三)欣赏阅兵式的图片。 因为有了这些纪律严明的军人,所以我们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现在,你明白为了保障自己的自由,我们应该怎么做吗? 四、践行自由 (一)判一判 1.小明:说话是我们的自由,我想什么时候说话就什么时候说话。 2.小海:下课了,我们就自由了,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小红:这里又不是我们的包干区,我扔垃圾关你什么事。 4.小军:这盘菜是我最喜欢吃的,就拿到我这边来吧。 (二)针对上面几种情况,发出如下倡议: ①课堂有纪律,认真记笔记; ②课间有秩序,不打闹喧哗; ③语言有礼貌,不讲脏粗话;

关于政治纪律的心得体会: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

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再次向我们描述了良好党内政治生活的生动图景。集中与民主、纪律与自由、统一意志与个人心情舒畅,看似矛盾对立,实则辩证统一,体现了党内政治生活的鲜明特质与明确要求。就纪律与自由的关系而言,有一点可以看得很清楚: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要想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享受自由,就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谈到纪律与自由的关系,一些人会认为,自由应当是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纪律则是对自由的限制,二者不可兼得;有了纪律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不能有纪律约束。事实上,自由从来都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不是自由,而是任性与放纵。在我们的工作和政治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任何自由都必须以遵守规则和纪律为前提。即使在个人生活中,自由也不是毫无限制的,同样会受到道德、规则等的约束,并且不能危害他人自由、违反公序良俗。法国近代思想家卢梭有一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一观点尽管有些片面和消极,但也启示我们:自由和纪律是如影随形的,除非脱离现实社会,否则不可能存在脱离纪律约束的自由。尽管历史上有的思想家执着追求绝对自由的"桃源乐土",但那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倒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道出了纪律与自由的关系,也道出了自由的真谛。 纪律绝不是自由的对立面,相反,它旨在明确自由的边界,促使人们更好地行使自身的自由权利。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纪律所约束的只是越"底线"、闯"雷区"的行为。而在"底线"之上、"雷区"之外,则有着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在纪律所确认的边界内,我们能更规范地行使权利,不断向"高线"发起冲击,开辟工作和人生更为高远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使自己的言行接受纪律的约束和规范,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而突破纪律所设置的"底线"和"雷区",则往往导致腐化堕落,不但会失去党内政治生活的自由,甚至连人身自由都难以得到保证。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在纪律与自由的关系上认识不清、觉悟不高,千方百计逃避纪律约束,追求为所欲为的"自由";尤其是当他们位高权重之时,更是毫无顾忌,

蒙氏环境中幼儿的纪律与自由

蒙氏环境中幼儿的纪律与自由 一、蒙式教育的十大特点: 1、以儿童为中心。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 学观点, 2、“不教的教育”。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 训练着手,配合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内容,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的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育。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 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除单一奖惩制度。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式的教学成果。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 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二、自由—蒙式教育法的基础。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 解蒙式教育法本质的前提。 (1)、关于自由。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 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性受到压抑的孩子绝不会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失去生命的本质。这样教师就无法观察到孩子的实际情形。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孩子,先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 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 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事实上,放纵孩子绝对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2)、关于纪律。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 之上的。一个人如像哑巴那样的安静,像瘫痪的人那样的一动不动,不能算是有纪律的。积极的纪律包括一种高尚的教育原则,它和由强制而产生的“不动”是完全不同的。 她说:纪律的培养不能靠宣传和说教,也不能靠指责错误,而是在自然的活动中发展起来。重要的是使儿童在活动中理解纪律,由理解而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区别对和错。因此,真正的自由也包括思考和理解能力。一个有纪律的人应当是主动的,在需要遵守规则时能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靠屈服于别人。在蒙台梭利学校的活动室内,允许儿童自由地活动、交谈、交换位置,甚至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移动桌椅。在教室里的儿童有目的、自愿的活动,每个人忙于做自己的工作,安静地走来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并不会造成混乱。因为他们懂得安静和有秩序是必要的,并且知道有些活动是被禁止的。儿童在这种环境中逐渐成长,自然会注意自己的行动。长此下去,就会养成守纪律的好习惯。 三、环境教育儿童 蒙台梭利十分重视环境,她说:“在我们的学校中,环境教育儿童。”并认为环境是重要的保育内容,而且保育方法的许多方面亦由环境决定。儿童需要适当的环境才能正常地发展,完善其人格。然而,多数儿童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生活在适当的环境中。儿童天性亲近自然,但是,伴随着文明的发展,自然却距离儿童越

三 自由与纪律的节奏

三自由与纪律的节奏 理想的逐渐消失可悲地证明了人类的努力遭受了挫折。,在古代的学园中,哲学家们渴望好传授智慧,而在今天的大学里,我们卑微的目的却是教授各种科目。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降低到现代人获得各个科目的书本知识,这标志着在漫长的时间里教育的失败。我并不坚持认为,在教育实践中古人比我们更成功。你只须去读一读卢奇安的作品,注意他笔下对各派哲学家的自命不凡的主张进行的戏剧化的讽刺,你就会明白,古代的圣人们并不能夸耀在教育方面比我们高明。我只是想说明,当欧洲文明的曙光初露时,人类最初是怀着种种完美的理想,这些理想本该促进教育;但渐渐的,我们的理想为了与实践保持一致而变得淡漠了。 当理想降低到实践的水平时,其结果便是停滞不前。特别是当我们把智力教育看作仅仅是获得机械呆板的大脑能力,看作仅仅在于对有用的原理作系统的叙述,那么就不可能有任何进步,尽管在对课程大纲无目的的重新安排中,在回避那不可避免的时间短缺的徒劳的努力中,将会进行许多的活动。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上帝创造了这样一个世界,其中众多的知识主题绝非一个人所能够掌握。罗列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各种科目,用这种方法来对待这个问题是毫无希望的。知识的科目太多了,每一个科目都有其存在的充分证明。也许这种知识材料的过剩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幸运,因为对重要原理处于一种愉快的无知状态,使世界变得有趣了。我非常希望你们铭记于心的是,虽然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智力教育还有另一个要素,比较模糊却更加伟大,因而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古人称之为“智慧”。你不掌握某些基本知识就不可能聪明;但你可以很容易的获得知识却仍然没有智慧。 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它涉及知识的处理,确定有关问题时知识的选择,以及运用知识使我们的直觉经验更有价值。这种对知识的掌握便是智慧,是可以获得的最本质的自由。古人清楚地认识到——比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智慧高于知识的必要性。但是很遗憾,他们在教育实践领域中追求智慧时却犯了错误。简单地说,他们的教育实践假定,请来哲学家对青年人滔滔不绝的讲演就可以向他们传授智慧。所以,那个时代的学园里出现了一大批靠不住的哲学家。通往智慧的唯一的道路是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但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时保持纪律。自由和纪律是教育的两个要素,所以我今天讲演的题目便是“自由与纪律的节奏”。 教育中自由与纪律的对立,并不像我们对这两个词的意思进行逻辑分析时所看到的那么明显。儿童的大脑是一个不断发育的有机体。一方面,它并不是一个要被人无情的塞满各种陌生思想的匣子;另一方面,用有序的方式掌握的知识,

正确对待纪律与自由

正确对待纪律与自由 一提到纪律与自由,就使我想起了青年。青年人正处在朝气蓬勃的成长时期,就像嫩芽要从土里长出来一样,他们要冲破各种束缚。因此,青年人非常喜欢自由,向往自由,追求自由。而单位和领导总是制定纪律,宣传纪律,要求人们遵守纪律。违反了纪律,要受到批评教育,甚至受到处分。这种现象,表现了纪律与自由的矛盾。 一个人为了崇尚自由,反对纪律。把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芬的诗写在纸上,贴在床头,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首诗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为了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他解释说:生命,人生只有一次,是很可贵的。爱情是人生的大事,当然更有价值。但是,为了自由,两者都可抛弃。那么,还要纪律干什么呢?这就提出了问题,什么是纪律?什么是自由?纪律与自由是什么关系?为了自由还要不要纪律? 一、遵守纪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纪律是一个集体的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例的总和,是一个集体的成员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履行职责的行为规范。纪律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集体都有自己的纪律。如:党的纪律、团的纪律、军队的纪律等等。 (一)制定和遵守纪律的必要性 纪律总是要约束人的。它规定人们必须怎样做、不准怎样做。用来限制人们的言论和行动。为什么制定规律,限制人们的言论和行动呢?制定纪律是客观规律的要求,是人的利益的需要。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变化和运动的。例如,水和大地是相互联系的,水的流动总是从高处到低处。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有规律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的意志而变化的。客观规律不可违背,人们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为了不违背自然界事物的客观规律,不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人们就根据客观规律制定了纪律,按照纪律办事,也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人类社会也是一样,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骑自行车在马路上行走,就与其他人相互联系。如果目无他人的随便乱骑。不是撞了别人,就是被别人撞了。大家住在一座楼里,晚上睡觉也相互联系,不能相互干扰。如果一个人在楼道大声喊叫,别人就会不能安静的睡觉。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一个人的生活也是有规律的。比如,早起晚睡,就是每个人生活的规律。循序渐进就是每个人学习的规律。这些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而变化的,不可违背的。违背了就要受到惩罚。火车的运行是有规律的。 人们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利益。为了保证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保障人们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就必须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制定纪律。外出需要乘火车,乘火车需要保证安全。每天都要喝水,需要抽水机正常运转,保证水的供应。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保证人们的利益。就必须制定铁路扳道工人纪律、抽水机操作工人纪律。我国解放后,第一次火车相撞的事故,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在北京火车站两辆火车相撞,造成几百人伤亡,那情景惨不忍睹。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就是没有按时发出信号。1982年,193次快车发生了重大颠覆事故,有3人死亡,140多人受伤,造成损失140多万。而造成事故的原因,就是养路工人违反劳动纪律,把修路的工具放在了铁轨上。 人们有时讨厌纪律,有时喜欢纪律。其实人人都喜欢纪律。谁都反对在自己睡觉的时候,别人大声喊叫。谁都反对在自己看书的时候,别人在大声说话。谁都不愿意在自己做火车的时候,扳道工人坚守岗位。谁都不愿意别人骑车撞了自己。但是,当要求自己遵守纪律的时候,就不喜欢纪律了。那么,为什么有时候喜欢纪律、有时候讨厌纪律呢?主要是没有了解和认识遵守纪律的重要意义。 (二)遵守纪律的重要意义 1、纪律是力量发挥、事业成功的保证 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力量。力量有人力、财力和物力。只有发挥巨大的力量,干事才能成功。举例

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 不会评价自己,就不会评价别人。 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 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献媚。人生最危险的境地是贪婪。人生最烦恼的是争名利。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资料共享平台《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https://unjs)。-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马克思 祖国的未来在我们身上,我们的未来在我们的手中。-中学生宣言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居里夫人 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孟德斯鸠 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尔 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自由。-穆勒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毕达哥拉斯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培根 正如树枝和树干连接在一起那样,脱离树干的树枝很快就会枯死。—奥涅格

作文训练3材料作文自由与纪律

作文训练3 车轮对方向盘说:“你为什么总是要控制着我,不给我自由?”方向盘说:“如果我不控制你,你会走上斜路的。” 请从车轮和方向盘的对话中提炼中心,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写作思路点拨:本篇作文写作前要对给予的材料做详细的分析。材料中车轮与方向盘的对话是写作前审题的关键。在提炼中心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思考。从车轮的角度思考:没有约束的自由可以寻找得到吗?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自由的含义是什么?生活中如果人人追求没有纪律约束的自由整个社会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没有约束的自由会导致什么严重的后果?你对自由的看法和态度。记叙一件追求没有约束的自由的事件,揭示从中悟出的道理;从方向盘的角度思考:方向盘应该起的作用,方向盘对车轮的重要性,由方向盘联想到纪律的重要性,想到约束是生活中起规范作用和维持社会正常次序的保证,由方向盘怎样处理好与车轮的关系联想到父母这样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教师怎样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领导如何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从方向盘与车轮的关系联想到自由与纪律的关系,自由与约束缺一不可,把握准确的方向和成功的关系等等。这样来深入思考,确立中心的面就会很宽,便于发挥写作的空间,在写作的题材上由于不限文体,可以写成多种文体。如下面例文中《自由的后果》利用故事来说明道理。也可以揭示没有约束的自由的严重后果,如下文《太阳系的毁灭》。由自由与约束的关系联想到生活中与此相关的事情和现象,剖析其中的本质,如下文《由苹果而发》。 自由的后果 “我们要自由!我们要自由……”某校学生举着牌子,喊着口号,向校长室走去! “校长!我们都是高中生了,怎么一点自由都没有啊?连校门都不可以出!” “你们出去会很危险的!……” “危险?!哼!校长,难道你没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一位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诵道。 这可把校长惹火了:“好!你们要自由是不是?那我就给你们自由1我给你们一个月的自由时间,在这一个月里,你们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我绝不过问!一个月以后,你们每人给我写一份关于这次自由的报告!!” “YEAH!万岁!自由罗!”学生们欢呼…… “哎……” 一个月转眼间就过去了…… 校长正在办公室阅读同学们写的报告: 报告一:“一开始自由的感觉真好,不用上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真爽!每天到游戏机房去打机没人管啊!上网没人管!哈哈……” 报告二:“我刚走到网吧门口,就有几个人向我走来,他们的手里还拿着一些白色的东西。他们问我要不要试一下,我当然知道那是毒品,我也很想象电视里一样,毅然拒绝他们。可是我抵受不住诱惑,心想试一颗也没什么事啊,我以为不会上瘾,就继续跟他们要来吃。谁知道过了几天,我越来越想吃。谁知他们说要钱才能给我!我哪有钱啊?!……我现在很痛苦啊!谁来救救我啊?!!” 报告三:“那天我在网吧,认识了一些哥们,他们叫我入他们的帮,以后他就罩我。我想啊,人在江湖,有个老大罩着,挺好。于是就加入了。谁知他们叫我帮他们卖盗版光碟和卖丸子。我真的很不想这样,但他们说如果我不卖就是不够义气,还动手打我,我只好硬着头皮干了,现在被警察抓了!我该怎么办啊?……”

纪律不会限制个性的发展

纪律不会限制个性的发展 ①各位观众、评委、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在当今素质教育中,个 性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是重视个性的发展越不能忽视对纪律的要求,个性的发展不是任性发展。我方一致认为纪律不会限制个性发展!理由有三: 1、(刚刚对方一辩说到,纪律的统一性与个性的特殊性产生了矛盾,强迫 个性变为共性。)从个性的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个性的发展是离不开共性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和共性的培养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的。只有在具有一定的共性的基础上培养出的个性才叫真正的?个性?,如果一味的?出位?那就不是真正的个性,而只能算是显摆。纪律正是为了给每一个人提供一个培养共性的平台,有着纪律的调控,能使个性在一 个正常的平台上得到更为健康的发展,所以我方认为纪律是不会限制个性 的发展。再让我们从纪律制定的目的出发吧,纪律是对人们日常行为进行 规范、引导、教育,为的是培养人们文明礼貌、勤奋努力、和谐的素质。 而良好个性的发展目标,只有在与他人、集体和谐相处的环境中才能形成 并显现其效能特点。况且,文明的行为习惯本身就是人的良好个性的一个 侧面的表现。一个善于自律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个性的人。事实也证明,在井井有条的纪律管理条件下,确实培养出了既文明守纪,又有个性的人 才。总而言之,我方认为纪律的不会限制个性的发展。 2、众所周知,车辆在红绿灯的指挥下,能有序的行驶,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这正如个性与纪律的关系,没有纪律的指挥和引导,人与人之间的个性会 互相产生冲突,阻碍了各自(个性)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中,个性能又 如何更好的发展呢?每一个人不仅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这些个性由于个人 后天条件的差异,发展的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当人们处于不利的环境条 件下,个性的发展会受到压抑。而纪律协调着这些矛盾,它为个性的发展 提供了有序、和谐的环境,使得个性能更好的发展!而人们生动活泼的个性又会为纪律增添活力,纪律又怎么会限制个性的发展? 3、(有的人说)学生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穿古怪的衣服等是一种个性, 但学校的纪律不允许,这是限制了个性的发展。(这些行为是一种不好的个性,所以不值得提倡。)但试问一下在座的所有人,你想不穿校服回校、想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纪律能限制得到你吗?(行为习惯是个性的主要 表现,)纪律只是调控人们的思想,但它限制不了人们的行为。所以纪律是不会制止个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纪律是不会限制个性的发展!谢谢! 打的时候,我们没有抓住概念,让对方钻了很多漏洞。 第一:纪律和法律的关系!纪律是不包括法律的。当时,我只是问了问政治老师这两者的关系,大概了解了一下,但是没有抓住他们最基本的不同,所以,辩论的时候就和他们解释不清,闹了很多纠纷……

正确认识纪律与个性的关系

正确认识纪律与个性的关系 讲究个性和自我价值,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但个性并不意味着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是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的,谁也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立存在。大环境给我们建立了一个生活规则,就是纪律。纪律约束的不是个性,而是我们身上那种惰性、那种散漫习气。纪律不是束缚了自由,而是更好地保证了大多数人的自由。不允许乱扔果皮纸屑、攀折花木,是为了更多的人能拥有美的环境;不允许晚休时间打闹、点蜡、听收音机,是为了保证别的同学的休息自由。你不能只顾张扬自己的个性,而忽视了周围人的权力。遵守纪律也是一种修养。有的同学,一个人独来独往,对集体活动不热心、不参加,或应付、对抗,不服管教。 自以为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不是有个性,不是超脱,是浅薄低俗。如果我们是一棵正在生长的树,那么纪律就是一把大剪刀,它剪去的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斜枝歪杈,使我们向着更高处更壮处成长。关键是,很多时候老师只是起督促作用,遵守纪律、约束你行为的散漫还要靠你自己。其实,制定纪律,不是想制裁谁。所有的纪律都是为大家好,为大家创造一个好的学习、锻炼、生活的环境和氛围。遵守纪律,规范行为,要从小事做起。十二年前,我们学校的王校长当时是政教处主任,一次,他召集学生干部开会,事先在门边地上倒放着一把笤帚。结果,前来开会的学生们从旁边走过去,没人注意到,只有一名学生把笤帚拾了起来,放在门后。这名学生就是后来留校工作,现在分管师范餐厅的杨明玉老师。从一件小事看到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内在素质。

今天,当我们走在校园里的时候,看到被风刮到道路、绿地、角落上的废纸、方便袋,我们有没有自觉捡起的意识呢?多走几步路,把手里的果皮纸屑扔到纸篓里,把污水泼进水池里,应该不难吧?一个中学生,这点应该做的事还做不好吗?我建议,以后谁再看到随地吐痰、乱扔果皮、乱泼污水的行为,就象看到老鼠过街一样批评、指责。别觉得她是我的同学,就不好意思去批评她。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她乱泼乱扔,污染了环境,是对我们精神上美的享受的侵害。比方说,我一看到楼梯上、地面上到处乱吐的痰迹,就觉得恶心、浑身不舒服,你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不仅违反了纪律,而且对我的身心造成了损害,我为什么不批评你?不能让不文明的行为成为司空见惯、见惯不怪。大家都起来反对,它就没有了市场。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热爱我们周围的环境,才是热爱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